分子结构模型(共11篇)
分子结构模型 篇1
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和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1]。运动员参加竞赛取得的运动成绩反应出运动员相应的竞技能力水平。竞技能力水平是由竞技能力各要素构成的,因此,构建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是很有必要的。目前许多国内外运动训练学学者提出的结构模型,如“木桶理论模型”“积木理论模型”“双子理论模型”“皮球理论模型”等等,这些理论模型揭示了竞技能力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整体的变化趋势,丰富了运动训练理论,同时,指导运动训练实践。但上述理论模型也存在不足和缺点。笔者通过借鉴上述理论模型的一些有益的见解,提出“地球理论模型”。该模型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并结合系统理论,以人的运动心理为突破口,对竞技能力结构模型进行阐述。
1 竞技能力理论模型的梳理
目前许多国内外运动训练学学者提出的结构模型,如“木桶理论模型”“积木理论模型”“双子理论模型”“皮球理论模型”等等,其中“木桶理论模型”明晰了竞技能力的各要素,突出短板对系统的影响,忽视了“长板”的积极作用。“积木理论模型”提出了“长板”对“短板”的补偿作用,说明了竞技能力非均衡结构的补偿效应,但没有从本质上解释竞技能力发展变化趋势。“双子理论模型”[2]是田麦久博士融合了“木桶理论模型”和“积木理论模型”提出来的新理论模型,体现出了竞技能力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非均衡结构的补偿效应,但该模型是封闭的,因此在训练实践中不易操作。“皮球理论理论”[3]不仅清晰地勾勒了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体现了竞技能力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但没有明晰心理在竞技能力各要素中的作用。总之,现有的理论模型把竞技能力看成是“物体”,没有从模型中说明竞技能力的作用主体“人”的作用即心理的作用,只是在理论的阐述的过程中说明心理的重要性。
2 地球模型理论提出与建立
2 . 1 地球模型理论建立的理论依据
2.1.1 系统理论
系统是具有相互作用关系的要素的复合体。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系统是一个整体;其次,系统的各要素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缺一不可;最后,系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并与外界环境共存。从现实来看,任何系统都必须具备这三点,缺一不可,否则,系统不具有稳定性,遭到破坏就不能构成系统。同样竞技能力作为一个系统也必须满足这三点。首先,构成竞技能力各部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次,各要素共同构成竞技能力即各要素与竞技能力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关系;最后,竞技能力系统与外界系统通过信息的传递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建立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系统性特征。
2.1.2 运动心理学
在运动训练中由于运动训练内容的重复性、训练过程的程序性、训练环境的封闭性容易造成运动员精神疲劳促使运动员消极训练,因此需要加强运动员意志品质等心理方面的训练。例如,运动员的“高原现象”,尤其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出的运动动机、社会认知的归因、唤醒、焦虑以及运动中认知问题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构建竞技能力模型应充分体现这一点。
2 . 2 地球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地球理论模型”结合人体运动心理学特点,以竞技能力的组成部分为构造,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并结合系统理论,具有运动心理学、整体性、直观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并遵循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的客观规律。地球模型,球体是具有一定形变并且由竞技能力各要素形成经纬线交织形成的,地球纬线是由竞技能力的四个要素组成,分别代表: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和运动智能,地球经线主要是由心理组成,并通过地球的南、北极点与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流。同时球体以南北两极为定点通过外界环境与自身调节双重作用形成的压力差推动球体旋转,规定地球自转逆时针方向为正(见图1)。
地球模型的特点是球体的形变可以表示竞技能力各要素的变化,运动员整体的竞技能力是通过外部环境和自身的双重影响形成的。并且在球体表面直观形象地表现出心理训练贯穿于体能训练、技能训练、战术训练和运动智能的运用之中。该模型是开放的,地球通过两个南北极点与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流,因此,该模型具备了系统的基本特征。地球模型的构建,首先全面表述了竞技能力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趋势,有利于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竞技能力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趋势。其次,地球模型的构造,直观形象地展示了竞技能力结构,更有利于在运动训练过程指导运动训练实践,在训练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内外因素,并解决问题,通过合理的预判可以减少阻力,能更好地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最后,该模型最鲜明的特点是突出强调心理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进而从另一方面说明竞技能力的主体是“人”而不是简单的“物”。
2.3 地球模型的特征
新构建的地球模型,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并结合系统理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 运动心理学特征
运动员心理能力即指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竞技能力可分为两部分,稳定的和不稳定的。稳定的因素主要包括体、技、战和智;不稳定的因素主要包括心理。例如,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中意志品质的培养、战术训练中的观察力以及记忆力的培养,在运动智能中技术和战术的选择时机及把握,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心理训练一直伴随着体、技、战、智的训练。运动员整体的竞技能力不断发生变化,通过与教练员以及外界训练环境的信息交流,在人的大脑进行信息的处理并通过运动员的自我调节来实现信息反馈,表现在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等方面。
2.3.2 整体性
地球理论模型的球体是由竞技能力各要素构成的并且具有一定形变,通过南北极点与外部环境进行能量、信息的交换。竞技能力各要素共同组成竞技能力,它们相互依存、不可分割。通过运动训练,使竞技能力不断发生变化,竞技能力的发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地球理论模型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并结合系统理论,着重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部分的之间、整体的自我内部调整以及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中研究竞技能力,从而可以充分发掘运动员潜能,保持最佳的竞技能力状态。
2.3.3 直观性特征
地球理论模型能够清晰反映出影响竞技能力的内外因素。地球模型通过具有空间立体形态的球体来表述竞技能力;心理训练贯穿运动训练的整个过程,同时心理也是影响最佳竞技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地球模型可以充分利用地球的经线和纬线精确的定位竞技能力,找出影响竞技能力的内外因素,并解决问题。在运动训练中通过这种定位我们可以及时了解运动员训练状态以及原因,通过科学的推理,找出问题的原因,对下一步的运动训练方案和计划作出调整,使运动员尽快地调整过来,并积极投入到运动训练中,提高整体的竞技能力。
2.3.4 动态性特征
地球理论模型的动态性主要通过地球的旋转和内外压力所引起地球模型的形变来表现出来。用地球的旋转变化来动态地表现和判断运动员在训练或者比赛中总的竞技能力以及所达到的竞技水平。如果某一阶段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提高,则地球模型逆时针方向旋转,反之,地球模型顺时针方向旋转。同时,这种动态性还表现在竞技能力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上。所谓的外界环境(包括竞技环境、教练指导等因素)和自身调节的双重作用来影响竞技能力水平发挥,在一定范围内即自身承受范围,外界压力越大,竞技能力的地球模型形变量越大,即竞赛时可能出现最佳竞技状态超水平发挥。但外界压力超出自身所承受的范围即超过模型的形变极限则模型遭到不可逆的损坏,具体表现是运动员竞赛时的发挥失常(见图2)。
3 结语
在竞技能力理论研究中,模型的意义应当引起重视。我们应结合运动训练从不同角度给予竞技能力模型诠释,使模型不断完善,并使新的模型接受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实践,推动我们对竞技能力有更深一步的理解。以往的结构模型很好地解释竞技能力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系统的变化,但是无法体现出竞技能力主体人的主体性及自我调节作用,地球理论模型把这些问题融合在一起,弥补了以往理论不能全面概括的缺点。
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研究 篇2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生核心素养;结构模型
前言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相关文件,其中提到:“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都一步步走向具体化,可操作化。
一、核心素养的相关理论和概念内涵
“核心素养”一词并不是凭空捏造,它的出现源于三大研究领域,主要是“人格构成及其发展”研究、“学力模型”研究以及“学校愿景”研究。
笔者认为,核心素养要素的确立必须建立在国家需要、社会需要以及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核心素养注意“核心”两字,这就区别于一般的素养和能力,国家、社会的需要多样化,个人需要个性化,如何确定哪些素养是核心?学生应当如何把握住核心素养,即评价标准确立。
二、基于国际核心素养的内容结构看其界定特点
关于核心素养得研究由来已久,根据笔者参考的文献,在此简单阐述其中三种代表性的三种主要的核心素养模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的九大核心素养要素运作、美国的核心素养结构模型——“21世纪技能”、芬兰模式。
三、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及其评价标准
1.学生核心素养的要素确立。对于各国或国际的核心素养要素,辛涛等人就试图将所有的核心素养框架按照OECD三个核心素养框架进行分类。而根据其他国家和组织对核心素养的界定特征以及理论基础,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核心素养要素:
(一)基于学生个体发展
笔者就学生基础教育学龄段的小学教育这一阶段进行细致阐述。小学教育与教育体系内其他教育阶段相区别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基础性、全民性、义务性和公益性等方面。而最重要的特性是基础性,其核心是奠定儿童长远发展的基础。
(二)基于学校课程体系建立
我国的课程体系应至少含有以下四个部分: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内容标准,教学资源,质量评价标准。
(三)基于社会需求
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学生核心素养的建立,主体是学生而不是人,因此区别于把“人”在这社会需要的能力与“学生”进入社会的能力素养。有一句话被经常提及,学校就是个小社会。
(四)基于国家教育培养目标
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问题,是对教育目标的另一种诊释。基于这样的目的,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是涉及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构建核心素养体系便是试图从顶层设计上解决这些难题。而在构建中,重点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进而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深人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2.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建立。在借鉴和自我的思考之下,只能粗略勾画一个自我觉得“应然如是”的学生核心素养结构模型。从核心素养要素的确定,即从个体、学校、社会以及国家的不同层面入手,分析出有如下几点学生核心素养:(1)基础要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2)方法论要素:学科素养、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行为要素:合作沟通能力,信息素养。
三种结构类型中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关乎行为的核心要素存在于人与社会之中,行为背后的支撑源于个体的方法论主宰,最后方法论的核心素养是由于基础要素的存在而形成稳定的方法论。三种核心素养的内容构成学生个体从理论到实践的总体框架把握。
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将从单一知识、技能转向综合素质,从灌输式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我国的基础教育不断具体到课程改革上,由此发展到核心素养的结构建构和评价,也成为当下的一个热点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
[2]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15-04-01007.
[3]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4].教育部:研究制定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J].中小学德育,2014,05.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篇3
1 模型创新点分析
原来的教具或模型要么是平面结构的, 要么是立体结构的, 与以往教具相比, 该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不但使学生真实体会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DNA的基本单位、基本单位的三种化合物组成、磷酸二酯键的位置、D N A单链结构、D N A双链的平面结构, 而且可以通过涡轮的调控将平面结构直接转为立体结构, 体验科学探索发现的一般过程。通过观察本模型, 使学生对DNA分子结构的认识由微观化变宏观化;由抽象化变形象化;由平面化变立体化, 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 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从结构了解其功能。所选取的材料均便于长久保存和携带, 非常适合班级教学。另外模型的牢固性, 适用性强, 还有物美价廉的特点。
2 模型作用分析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可由微观化变宏观化;由抽象化变形象化;由平面化变立体化, 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 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从结构了解其功能。在模型选材过程中, 学生们能够贴近生活, 亲近自然, 节能、环保意识显著提高。在模型制作的过程中, 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小组合作意识明显增强。
3 模型选材分析
3.1 废旧木家具——牢固性、永久性
选取木质家具的废料来做边框, 使模型更牢固, 便于课堂使用、携带和永久保存。
3.2 废弃项链珠——形象性、经济性
废弃项链珠能形象体现脱氧核糖的结构特点, 并能将生活中的旧物品重新利用, 可以变废为宝。
3.3 旧彩灯——经济性
选取生活废品旧彩灯作为磷酸, 能够充分体现模型制作当中废物利用的原则。
4 制作过程分析
4.1 框架
将废旧木家具做成矩形框架, 支撑整个DNA分子结构模型, 并在底座上安装涡轮, 可以将平面的结构转为立体结构。
4.2 基本骨架
4.2.1 脱氧核糖
将废弃项链珠填充脱氧核糖的内部, 方便控制脱氧核糖的大小。
4.2.2 磷酸
用旧彩灯当做磷酸, 生动形象, 而且通过彩灯的闪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3 碱基对
用四种颜色的硬塑料板代表A、T、G、C四种含氮碱基, 分别剪成碱基的形状, 内部填充泡沫塑料, 目的便于固定。用铜丝将嘌呤与嘧啶之间连接, 连接的次数表示氢键的数量, 把微观的知识形象化, 从而让学生从结构上理解AT碱基之间是两个氢键, GC碱基之间是三个氢键。
5 使用案例分析
在学习必修1中“第二章第四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及必修2中“第三章第二节DNA的分子结构”、“第四章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及“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等内容时, 我们都借助该教具从宏观角度展示了DNA分子的组成、结构、功能等, 特别是对学习将DNA的平面结构转换为空间结构的思维转换, 对教学起到了有效的辅助作用。同时在学习选修3“第一专题基因工程”内容时, 利用该教具有效地模拟了基因工程的相关操作, 对磷酸二酯键位置的理解及限制酶、D N A连接酶对磷酸二酯键的操作都有了直观的认识。
综上, 该教具对辅助必修及选修教材的教学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6 结语
通过制作D N 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大大增强, 对以后能真正地将生物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而且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充分收集利用身边的废弃材料, 尝试制作其他生物模型, 这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使学生对生物课的热爱程度与日俱增, 非常有利于日后的生物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2]朱正威, 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 (遗传与变异)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3]张文韬.DNA双螺旋结构论文发表60周年[M].世界科学, 2013.
《水分子模型》教学设计 篇4
——《水分子模型》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在化学用语教学中,“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学生们好不容易培养的兴趣很可能因为本主题的枯燥、抽象而消失殆尽,本主题自然成为大部分学生难以逾越的鸿沟。如何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如何帮助学生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神奇莫测的微观世界,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最终我把“神秘武器”落脚在“理想模型”这一科学方法上。
“理想模型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以简化和直观的形式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手段。化学对微观粒子结构的研究离不开“理想模型法”,在《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点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带领学生从最熟悉的物质——水做起,研究、制作、使用、分析水分子模型,并将其贯穿于初中化学的学习的全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目标定位
在学习有关分子、原子的知识大致一星期之前,就可以进行此专题的学习,进而将水分子模型应用到全程教学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前提和思维特点,不可一蹴而就,不可急功近利,要循序渐进,要层层深入。
1.通过水分子模型的制作、使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学习和使用“理想模型法”,逐渐帮助学生树立“物质的微粒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2.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得学生逐步建立物质的“三种表述——宏观、微观、符号”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思维方式,并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内在的逻辑结构。
方法阐释
本专题从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好问出发,采用查阅资料、动手制作、分析归纳等方式,与学生一起制作水分子模型,从中体验微观粒子的奇妙,帮助学生进入神奇的微观世界;再以水分子模型作为研究问题的“媒介”贯穿于全程学习中,在一次又一次的“观察”、“想象”、“拆分”、“组合”中将研究深入,将问题深入,最终帮助学生建立物质的元素观、物质的微粒观、物质的“三种表述”统一观。
教学流程
水分模型的制作和研究
1.教学时机:在学习有关分子、原子的知识大致一星期之前组织此专题教学。
2.研究性学习:布置这样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水分子的模型,结合你的已有经验,查阅课本和其他资料获取制作依据,记录你在制作过程中体会和收获,下节课我们进行交流和展示!”
(学生们比以往接受任何作业都痛快地接下了这个作业,两天过去后的展示课上,教师和学生们一起收获着激情和喜悦„„)
【设计意图】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此种学习方式致力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交流与展示:
(1)学生们制作的水分子模型可谓五花八门、精彩频呈、美仑美奂。原子:土豆、龙眼、桂圆、橡皮泥、小皮球、纸团、泡沫塑料球、篮球、乒乓球、手球等成了可爱的氢原子、氧原子;
连接方式:铁丝、牙签、透明胶等成了连接原子的“键”;
连接的角度:有糖葫芦型、三角型、直角型、熊猫头型等各种不同的“键角”。
(2)学生们的体会、想象、疑惑可谓妙不可言、神秘莫测、魅力无穷。这个小小的水分子模型把学生们带入了神秘的微观世界里: 海水里的水分子和我嘴里的水分子一样吗? 氢原子和氧原子谁大谁小?它们有质量吗?
水分子有颜色吗?水分子有味吗?水分子会跑吗?水分子有生命吗? 原子是圆形的吗?是实心的吗?原子身上长毛吗? 氢原子、氧原子按怎样的结构结合在一起? „„
【设计意图】新课程的学生发展观认为,学生的生命本体能否不断获得健康发展,特别是能否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素质,主要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学生是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发展的,离开实践活动,学生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二是学生的发展是由学生自己自主决定的,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新课程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就特别强调要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自主建构。
4.归纳总结
教师把学生们交流展示后的问题总结为三类,这也是学生们在制作水分子时一定遇到且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1:水分子的构成
即使现在还没有学习分子和原子,但学生对它们并不陌生,科普读物、媒体资源等成为学习学习分子和原子最有力的基础。所以通过阅读课本、查阅资料、请教他人你等方式,学生比较就可以知道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合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问题2:原子的大小
氢原子、氧原子谁大谁小?学生们通过翻阅课本、查阅资料等方式清楚了氧原子比氢原子大及大致的比例关系。
问题3:原子的排列方式
原子间到底以何种方式排列在一起?虽然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理解和理论难度,但是学生仍然“神采飞扬”般猜想出各种方式。如:
直线型
糖葫芦型
熊猫头型
此时,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们的设计,因为这本身就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至于是哪种方式教师只要告诉学生水分子的模型类似于“熊猫头型”,至于为什么可在后续的学习中学到或自己进一步查询资料。
问题3:分子、原子透明吗、有颜色吗、有味道?原子是圆形的吗?等等 至于这些开放性、发散性的问题教师每必要给学生答案,只需激励他们继续研究即可,因为微观世界是神秘的,是不可思议的,是难以用语言表述的。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学生零散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基于“发展”的主题、循着“研究”的轨道、本着“创新“的原则,实现从“实践”到“理性”的飞跃。
5.制作“理想模型”
教师拿出提前购买的材料(建议按至少每人一个水分子的量准备),如:橡胶球、乒乓球、双面胶(其中橡胶球和乒乓球的大小比例要合适),分发给学生,每人制作一个规范的水分子模型。
【设计意图】学生在“摆弄”的过程中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模型”,而是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研究的态度和科学研究的精神。水分模型的使用之一
1.教学时机:在学习《分子和原子》时使用水分子模型。
2.探究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是本节课的主要研究点,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探究问题:
(1)电解水可以得到氧气和氢气,水、氧气和氢气各有自己独特的性质,为什么水不再具有氧气、氢气的性质?
(2)用微粒的观点,借助水分子模型(每生一个),小组合作进行“运动”、“拆分”和“组合”,模拟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的微观变化过程,总结出这两种变化有哪些不同?
要求学生交流讨论的重点是:结合课本内容,用规范、简练的语言回答两个问题。
3.随着小组的展示和补充,教师的点拨点主要有3个:
(1)两种变化的不同:物质发生无力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要分成原子,原子要进行重新组合,这就是化学变化的实质。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时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这里“最小”就是不可分的意思。
(3)原子是可以继续再分的,初步渗透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哲学论断。
【设计意图】探究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从学生最熟悉的物质和变化说起,采用理想模型法,用直观、生动的手段破解这一重点和难点,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从而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水分模型的使用之二
1.教学时机:在学习《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时使用水分子模型。
2.在学习《有关化学式计算》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探究问题:请同学们以水(H2O)为例,结合水分子模型,研究化学式的计算。(要求先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重点思考、交流解题方法和解题格式。)
问题1:求水的相对分子质量。问题2:求水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问题3:求水中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设计意图】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初次遇到的化学计算类型。这部分计算的关键不在于“计算”,而在于明确“化学含义”,这就是学生学习的“困扰点”。以水分子模型作为“宏观”、“微观”、“符号”联系的“媒介”,对于学生突破这样难点具有重要的作用。
3.继续深入探究:我们以计算水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例,算式计算的是水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为什么能代表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n个氧原子子
2n个氢原子子
n个水分子
学生思考后交流,教师点拨: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这是n个水分子,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实际是水中所有氢原子的质量与氧原子的质量比,既2n个氢原子的质量与n个氧原子的质量的比,约分,就是水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因此,我们在根据化学式计算各元素的质量比时,是以一个分子为基准计算的。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计算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时,也是以一个水分子为基准计算的。我们根据化学式求各元素的质量比和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时,计算关键是以一个分子为基准。这从而也体现出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是相辅相成的。如我们前面学习的化学变化,从宏观上来说,化学变化的实质是生成了新物质,从微观世界来看,是生成了新的分子或原子。正是因为微观上生成了新的分子或原子,在宏观上才生成了新物质。
【设计意图】以水分子模型作为“媒介”,实现物质“三种表述”的有机融合,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思维方式和认知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学科内在的逻辑结构。
水分模型的使用之三
1.教学时机: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使用水分子模型。
2.本节课主要有两个探究点,一是实验探究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关系,二是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做出解释。对于第二个探究点就可利用水分子模型,采用理想模型法这一直观、生动的特点,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
教师可设计如下探究问题:为什么一切化学反应都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请以电解水这个变化为例,结合水分子模型,从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进行说明。
从三维结构系统模型看团队管理 篇5
一、组织活动维
1.团队规模。从理论上来看,团队规模应与具体行动的计划和目标相吻合。但在目前的中国企业,团队规模应尽量小,这是由团队系统的效率决定的。随着团队规模的增加,团队无效率的现象会上升。首先,根据公平理论,每个人都在将自己的投入与产出进行纵向比较,同时也会将自己与他人的投入产出进行横向比较。团队强调整体绩效,这就使个人投入与团队产出相对应,而与自身产出的关系模糊,即个人认为自己贡献无法衡量时,个人就会降低自己对团队的贡献,团队效率就会降低。如果团队成员认为其他人未尽到职责而却与自己收入无差异,也会降低自己的努力程度,从而使团队效率降低,甚至失去人才。其次,如果团队规模过大,团队成员间的人际关系趋于复杂,彼此间的了解和信息沟通将会减少,造成了冲突存在的隐患。而人数的增多,造成人浮于事,甚至会有小集团的出现,使团队的管理成本上升,团队凝聚力降低。最后,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环境下,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前提是要提高学习的效率,对于小规模的团队而言,便于学习、行动快捷、反应灵活、适于竞争。而规模超过一定数目时,团队成员间创造性互动的效率和质量会降低。在我国现阶段,团队规模应尽量小。
2.共同目标。当团队组建起来,就要确定团队成员的共同目标。团队系统中的要素即单个成员都可以被认为是“理性复杂人”,他总是追求自身需要体系满足程度的最大化。只有当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相一致,采取团队行动比采取个人行动更能满足自身需要时,才会产生团队行为。马斯洛在其晚年从事出色团队研究时发现,他们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共同的目标。在这些团队中,任务与员工本身已无法分开,或者说当个人强烈认同这个任务时,定义这个人真正的自我就必须将他的任务包含在内。所以团队管理要在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之间寻找动态平衡,建立共同的目标。
3.绩效评估。要发挥团队的效用,仅有共同的目标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客观的绩效评估标准。巴纳德认为:要使个人行为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应满足“诱因≥贡献”。诱因是指组织给个人的报酬,贡献是指个人的努力和牺牲。因此,在考评团队整体绩效基础上区分出个人绩效,充分调动个人主观能动性是相当重要的。如果只把员工个人的工作结果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会加剧团队成员间的不良竞争,不利于团队的整体绩效。因此,可以采用同事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绩效评估。
二、组织效应维
1.优势互补。系统的功能是由组织效应决定的,但其整体功能不等于诸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功能放大或功能缩小的现象。根据量子力学中的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微观粒子的任何集团中,容许能量的每一状态所容纳的粒子不超过一个。”我们可以将其延伸到团队中,由能力互补的人组成的团队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能力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团队则会产生内耗,会出现1+1<2的结果,只有将他们分开来用,才可能产生2÷2>1的效果。由此可见,优势互补是团队效用最大化的根本准则。
2.信息共亭。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在人们互相交流时,知识得到发展。对企业而言,信息共享可以促进知识的发展和利用,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信息共享的基础是相互信任、坦诚沟通的团队内部环境。信任是组织生命中产生奇迹的因素,是一种减少摩擦的润滑油。如果团队成员之间不信任,他们不仅会隐藏自己的弱点,而且会隐藏自己的才干,甚至倾向于相互贬低,从而造成团队内部的摩擦。只有在信任基础上建立的人际间契约关系,才可能节约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
3.合作与竞争。团队的发展基于团队成员间的有效合作,合作的基础是双方的相互信任和互利。这是一种双方相互依赖的联合行动。当个体能彼此合作分担团队的共同目标时,每个人都对整体负责,而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一小部分负责,就可以使团队效用最大化。合作与竞争是团队精神的真正内涵,是发挥团队最大效用的必要条件。
三、组织氛围维
1.情绪。情绪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人们采取某种行动的驱力。塑造和谐的团队气氛,不仅取决于每个成员的情绪智慧,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团队成员的整体情绪水平。团队整体情绪水平是促进团队发展、优化团队整体绩效的根本途径。
2.团队规范。所谓规范,就是群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守的行为准则。团队规范强调以任务为核心,确保团队出色地完成任务。它是通过最少的外部控制来影响团队行为的手段,也是最终团队文化的基础。它不仅用一种无形的压力来约束成员的行为,而且可以激励有益的行为使企业健康的发展。团队规范的存在使企业的运行更多地依赖于预先制订好的规范,减少了对少数成员的依赖,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制度构架并以此来规范、约束和激励团队成员,使个人价值和企业发展成为统一互动的关系,可以确保团队及其成员的利益最大化,是促进团队发展、发挥团队效用的有力武器。
3.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和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作风,主要表现为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成员间的彼此宽容、信任、互助以及整体公开公平的气氛。团队精神是企业管理的软因素,是进行团队建设、提高团队绩效的重要手段。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速度是企业胜出的关键,信息联系更是组织的核心。团队作为企业的一个开放子系统,与外部环境进行沟通获取信息,是保证团队高效运作的基础,是团队生存发展的根本条件。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形成了团队系统的促协力场。同时团队是一个动态系统,它不会永远处于稳定的均衡状态,当团队系统成员间达到内部环境和谐时,团队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会形成协同力场。在内部协同力场与外部促协力场相适应时,团队系统就会产生很强的协同作用。优势互补的成员结构,合作与竞争的机制,团队规范的建立,都能够使团队系统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团队系统内部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能够产生整体功能的非加和性,使系统产生了自组织结构。同时团队中的冲突管理,信任与沟通都是通过非线性调节机制来完善的,使团队系统保持了有序状态。团队成员情绪的波动性构成了团队整体状态的涨落,因此团队的情绪管理是控制团队系统朝有序方向发展的重要保证。由此可见,团队这个三维空间耗散结构是一种动态平衡结构,比传统的组织结构更适合于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篇6
一、基本原理
(一) SEM中的基本概念
1. 变量。
在SEM中, 根据变量能否被直接测量而将其分为观测变量和潜在变量。观测变量是可以直接被测量的变量, 如年龄、文化程度、身高、体重等。潜在变量是用理论或假设来建立的、无法直接测量的变量, 如智力、性格等, 不过它也可以用观测变量来构建。从相互关系上分为外源变量 (自变量) 和内源变量 (因变量) 。外源变量是引起其他变量变化和自身变化, 且假设有系统外其他因素所决定的变量。内源变量则是受其他变量影响而变化的变量。四种变量结合起来形成四类变量, 即内源观测变量和外源观测变量, 内源潜在变量和外源潜在变量。另外, 有些统计技术虽然允许因变量含有测量误差, 但却假设自变量是无误差的, 如回归分析。事实上, 任何测量都是会产生误差的, SEM则允许自变量和因变量都存在测量误差, 并且试图更正测量误差所导致的偏差。
2. 指标。
SEM的指标分反映性指标和形成性指标, 它们是因潜在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因果优先性而产生的不同概念指标体系。反映性指标是当潜在变量被看成是一种基础建构时, 产生某些被观测到的事物 (即观测变量是效果, 潜在变量是因子) , 反映这种潜在变量的指标称反映性指标。形成性指标是潜在变量被视为受观测变量影响 (即潜在变量是效果, 观测变量是因子) 时所形成的线性关系, 这时观测变量称形成性指标。指标含有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统称为测量误差或误差。随机误差指测量上不准确的行为, 系统误差反映指标也同时测量潜在变量以外的特性。
(二) SEM的结构
SEM中变量与变量之间的联结关系用结构参数表示, 提供变量间因果关系不变性的常数, 描述观测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观测变量与潜在变量之间以及潜在变量与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些变量又可归纳为两种模型, 即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
1. 测量模型 (Measurement Model) 。
也称为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 主要表示观测变量和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度量模型一般由两个方程式组成, 分别规定了内源潜在变量η和内源观测变量y之间, 以及外源潜在变量ξ和外源观测变量x之间的联系, 模型形式为:
其中, x为外源观测变量组成的向量;y为内源观测变量组成的向量;Λx为外源观测变量与外源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 是外源观测变量在外源潜在变量上的因子负荷矩阵;Λy为内源观测变量与内源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 是内源观测变量在内源潜在变量上的因子负荷矩阵;δ为外源观测变量x的误差;ε为内源观测变量y的误差;ξ与η分别是x与y的潜在变量。
2. 结构模式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1) 。
又称为潜变量因果关系模型, 主要表示潜变量之间的关系。规定了所研究的系统中假设的外源潜在变量和内源潜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模型形式为:
其中, η是内源潜在变量;ξ是外源潜在变量;β是内源潜在变量η的系数矩阵, 也是内源潜在变量间的通径系数矩阵;Γ是外生潜变量ξ的系数矩阵, 也是外源潜在变量对相应内源潜在变量的通径系数矩阵;ζ为残差, 是模式内未能解释的部分。
上述模型有以下一些假定:E (ζ) =0, E (δ) =0, E (ε) =0, E (ξ) =0, E (η) =0;ε与ζ相互独立, δ与ξ相互独立, ε与η相互独立, ζ、δ及ε相互独立。
二、SEM的基本过程
SEM的建立过程有四个主要步骤, 即模型构建 (model specification) 、模型拟合 (model fitting) 、模型评价 (model assessment) 以及模型修正 (model modification) 。
(一) 确定初始模型
利用SEM分析变量 (包括观测变量和潜在变量) 的关系, 关键一步是根据专业知识和研究目的, 构建出理论模型, 然后用测得的数据去验证这个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开始建立的理论模型有可能不是较理想模型, 需要在数据的拟合过程中修改、评价, 再修改、再评价……, 直至建立较理想模型。在建构模型时, 首先检查每一个测量模型中各因子 (潜在变量) 是否可以用研究的观察变量来测量, 这主要根据专业知识确定, 同时可借助于探索性因子分析, 建立测量模型;然后根据专业知识确定各因子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 建立结构模型。在建构模型时, 应注意模型的识别问题, 可以用t法则、两步法则、MIMIC法则判定。
(二) 模型拟合
模型拟合就是通常所说的参数估计, 所要做的是使模型隐含的协方差矩阵 (即再生协方差矩阵) 与样本协方差矩阵之间的“距离”最小。这个“距离”称为拟合函数。两个矩阵之间的“距离”有多种不同的定义方法, 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拟合函数, 即不同的参数估计方法。参数估计方法主要通过下列拟合函数:TSl S (两阶段最小二乘) 、ULS (非加权最小二乘) 、ML (最大似然) 、GIS (广义最小二乘) 、WLS (一般加权最小二乘) 、DWLS (对角加权最小二乘) 等。其中ML估计分布是渐进正态分布, 但ML是无偏、一致、渐进有效的估计方法, 且有尺度不变性, 因此在参数估计时以ML最为常用。
(三) 模型评价
参数估计出来之后, 就得到了拟合模型。但要知道模型拟合的好坏, 还应对模型进行评价。大致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一是参数合理性 (比如相关系数应在-1到+1之间、与先验假设不应有严重的冲突等) 和参数检验的显著性;二是决定系数的大小;三是拟合指数。
其中, 拟合指数是最为常用的。拟合指数分为三类:绝对拟合指数、相对拟合指数及简约指数。相对于绝对拟合指数和相对拟合指数来说, 简约指数较少用。绝对拟合指数是将理论模型 (Mt) 和饱和模型 (Ms) 比较得到的一个统计量, 常用的绝对拟合指数有x2、RMSEA (近似误差均方根) 、SRMR (标准化残差均方根) 、GFI (拟合优度指数) 、AGFI (调整拟合优度指数) 。其中x2值越小越好, RMSEA值越小越好, 当RMSEA小于0.1时, 表示好的拟合。SRMR的取值范围0~1, 其值越小越好, 当小于0.08时认为模型可以接受。常用的相对拟合指数有NNFI (非范拟合指数) 、NFI (赋范拟合指数) 、CFI (比较拟合指数) 。对模型评价时, 不应单靠某几个拟合指数就做出模型拟合程度的结论, 而应将它们联合考察。
(四) 模型修正
对模型进行评价的目的, 不是简单地接受或拒绝一个假设的理论模型, 而是根据评价的结果来寻求一个理论上和统计上都有意义的相对较好的模型。一个好的模型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测量模型中的因子负荷和因果模型中的结构系数的估计值都有实际意义和统计学意义; (2) 模型中所有固定参数的修正指数 (MI) 不要过高; (3) 几种主要的拟合指数达到了一般要求; (4) 测量模型和因果模型中的主要方程的决定系数R应足够大; (5) 所有的标准拟合残差都小于1.96。
如果我们希望看到的上述情况中的一种或几种没有出现, 可以根据具体的结果做出如下改变: (1) 删除相应的自由参数。 (2) 将最大或较大MI的参数改为自由参数。 (3) 当评价结果中有较大的标准残差时, 通过不断添加与删除自由参数, 直到所有的标准残差均小于2为止。 (4) 如主要方程的决定系数很小, 则可能是以下某个或某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缺少重要的观察变量;二是样本量不够大;三是所设定的初始模型不正确。
三、结语
从SEM的原理及分析步骤可以看出, 结构方程模型包含了验证性因子分析与路径分析的优点, 分析结果更加接近实际。SEM从构建初始模型到比较理想模型的确定, 就是一个不断修正、评价的过程。SEM的广泛应用反映了数据分析方法的进步, 我们应该掌握SEM的基本原理、基本过程等, 并在使用过程中遵循一定的标准并注意使用条件, 为发挥这种新方法的优势提供可靠的保证。
摘要:结构方程模型被称为近年来统计学三大发展之一, 与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相比有很大的优势。文章主要介绍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建模的基本过程等方面内容。它的使用为分析复杂的多变量关系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因果关系,统计方法
参考文献
[1]黄芳铭.结构方程模式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5.
[2]吴兆龙, 丁晓.结构方程模型的理论、建立与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 2004, (6) .
[3]曲波, 郭海强, 任继萍, 孙高.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 2005, (6) .
[4]田晓明, 傅珏生.结构方程模型的统计方法及比较[J].苏州大学学报, 2005, (4) .
[5]秦浩, 陈景武.结构方程模型原理及其应用注意事项[J].中国卫生统计, 2006, (4) .
分子结构模型 篇7
近年来, 在充满挑战的经济环境下, 随着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 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目前, 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从政府角度看, 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从学校角度来看,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就业率已经成为各院校招生、考核、绩效评价的主要指标。
早在二十世纪之初, 国外学者首次提出“可雇佣性” (Employability) 的概念, 即为获取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取得新的就业而必须具备的技能。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点在于如何提高他们的可雇佣性能力。只有当大学生的知识、本领及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后, 他们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并且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本文以旅游类职业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 在分析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建立可雇佣性结构模型, 并提出提高旅游院校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对策。
2. 相关文献评述
国外学者较早展开了对于可雇佣性结构的研究, 代表性的成果主要包括美国的SCANS模型, 英国的USEM理论, 以及加拿大的客户雇佣性技能一般模型等。美国学者提出了SCANS模型, 将可雇佣性能力分为基础技能和工作技能两大类, 其中基础技能可分为三个维度, 即基本技能维度, 思考技能维度, 以及个人特质维度, 而工作技能可以分成资源、人际、信息、系统和技能五个维度。英国学者Knight&Yorke提出USEM理论, 认为学科理解能力、技能、自我效能感和元认知能力是可雇佣性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 技能包括传统的智力技能, 也包括沟通、计算机技术等关键技能。加拿大会议委员会提出基本技能、团队技能及个人管理技能这三种技能构成了可雇佣性技能。此外, 该委员会还指出工作者不管是自我雇佣, 还是服务于他人, 可雇佣性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
3. 研究设计
3.1 测量工具
本文首先由笔者采用概括性模型方法辨识所有可能的可雇佣性结构指标, 然后与由7名具备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进行深度访谈, 对指标进行筛选和修改, 最后确认15项旅游类职业院校学生可雇佣性结构指标。根据这15项指标编制问卷, 请20名学生进行预试, 确保正式调查时内容易被理解。问卷以书面形式进行调查, 其第一部分内容为基本信息的填写, 第二部分选择Likert五点量表的形式。第二部分的问题是“您对以下列出的所具备的能力和技能状况的评价是什么?”根据Likert五分法, 设置每一项指标的备选项分别为“很强、强、一般、差、较差”, 并在旅游类职业院校学生可雇佣性结构模型研究中分别赋予分值“5、4、3、2、1”。
3.2 样本的选取
本文选取旅游类职业院校的650名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有效被试607人。将这607份有效样本随机分成两个样本进行统计处理, 其中样本一包含有效问卷304份, 用于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探析旅游类职业院校学生的可雇佣性结构;样本二包含有效问卷303份, 用来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从而检验所构建模型的合理性。对于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 本文采用SPSS19.0和LISREL8.70软件进行分析。
4. 结果分析
4.1 探索性因子分析
本文首先运用SPSS19.0数据统计软件对从样本一中获取的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分析。通过正交旋转对样本一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公共因子, 并用正交旋转法获得更合理的因子载荷矩阵。根据KMO和Bartlett的测试结果可以判定因子分析的可行性及适宜性, 通常KMO值大于0.6时表示数据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通过对旅游类职业院校学生可雇佣性的15个项目进行因子分析, 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 KMO指数为0.684, 且根据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示近似卡方值为1026.431 (Sig.=0.000) , 说明数据取样合理, 适宜进行因子分析。
根据每个因子所包含的题项对其进行命名, 因子1包括理解分析能力、关注细节能力、应对突发状况能力、创新能力, 将其命名为解决问题能力;因子2包括人际关系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情绪管理能力, 将其命名为人际关系能力;因子3包括知识管理能力、外语能力、掌握计算机能力, 将其命名为基本技能;因子4包括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能力, 将其命名为计划管理能力;因子5包括自我评价能力、职业规划能力, 将其命名为自我发展能力。
项目的因子载荷范围是0.692~0.902, 5个公共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4.635%。解决问题能力因子和人际关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高, 分别达到15.600%和14.714%。所有因子的贡献率都达到10%以上。各因子变量的旋转成分矩阵见下表。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
提取方法:主成分。
4.2 验证性因子分析
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的旅游类职业院校学生的可雇佣性结构模型的基础上, 通过LISREL8.70软件采用最大似然法对样本二的303份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检查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LISREL程序分析了模型的整体拟合度。Chi-Square=106.47, df=80, P-value=0.02559, RMSEA=0.033。GFI=0.96、NFI=0.91、NNFI=0.97、CFI=0.97, GFI、NFI、IFI、NNFI、CFI都在0.90以上, 属于可接受范围, RESEA值小于0.08。该模型满足两指标法则, 即至少有1个因子、每个因子至少有2个指标、每个指标只测量一个因子、每个因子均有与其相关的因子且误差并不相关, 可以表明模型的拟合程度很好。
4.3信效度分析
4.3.1信度分析
信度检验是衡量问卷效果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必要环节。本文对607份有效问卷数据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 通常用内部一致性系数 (Cronbach a系数) 作为信度指标衡量。通常情况下, 当Cronbach a系数大于0.7时, 则表示该量表的信度较好;若Cronbach a系数大于0.5时, 则表示该量表的信度可以接受;而当Cronbach a系数小于0.5时, 则表示问卷的信度不可以接受。
4.3.2效度分析
效度分析是衡量问卷的有效性和正确性的必要环节。本文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对旅游类职业院校学生的问卷数据进行效度分析。
(1) 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主要是衡量可雇佣性问卷的测量内容是否具有代表性。本研究在采用概括性模型方法辨识所有可能的可雇佣性结构指标的基础上, 结合专家小组的访谈结果对指标进行筛选和修改, 最后编制出旅游类职业院校学生的可雇佣性问卷。结果表明, 本文所编制问卷的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旅游类职业院校学生的可雇佣性结构状况, 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2) 结构效度
问卷的结构效度是指问卷能真实反映所测对象理论结构和特性的程度。本文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得到5个公共因子, 分别为解决问题能力因子、人际关系能力因子、基本技能因子、计划管理能力因子和自我发展能力因子。5个公共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4.635%, 表示因子的解释能力较强, 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可雇佣性的角度, 分析探讨了旅游类职业院校学生可雇佣性结构模型, 主要结论如下: (1) 通过进行问卷调查, 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旅游类职业院校学生可雇佣性的内容结构, 结果表明旅游类职业院校学生可雇佣性结构包括五个维度, 分别为解决问题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基本技能、计划管理能力及自我发展能力。 (2) 通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这五个维度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能够表明旅游类职业院校学生可雇佣性结构模型较合理。此外, 本文所设计的可雇佣性问卷的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结果与心理测量学的标准相符, 研究结果真实可信。
根据以上结论, 要提高旅游类职业院校学生的可雇佣性, 就需要拓宽专业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为此, 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 注重知识管理, 拓宽专业知识。旅游院校学生在校期间, 最主要学习的是专业技能。在课程设置方面, 职业院校应当根据社会的需要和旅游院校学生的就业特点, 合理设计培养方案, 保障旅游院校教育质量;在教师教学过程方面, 要求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将学科体系和专业知识以核心课程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此外, 可以邀请旅游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与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
第二, 提高基本技能, 培养实践能力。作为服务性行业, 旅游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 因而旅游职业院校学生除了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以外, 必须具备一系列的核心技能。这些技能包括创新能力、注重细节的能力、理解分析的能力、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一方面, 旅游院校学生应当主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 培养人际关系管理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另一方面, 旅游院校可以与旅游企业进行合作办学, 这既能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促使旅游院校学生通过参与公司的实习, 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 又能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平台, 解决旅游院校学生就业问题。
第三, 全程就业指导, 开展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旅游院校学生确立合理的职业生涯目标是实现可雇佣性的关键, 为此对旅游院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应自始至终全程贯穿于旅游职业院校的教育中。在职业指导培训中, 学校对于不同的学生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制订学习计划, 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对于旅游院校毕业生, 学校应基于培养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应聘技能, 从而提高旅游院校学生的择业能力, 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
提升毕业生的可雇佣性技能是解决当前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可雇佣性能力, 既满足了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 推动社会的进步, 又有助于毕业生提高择业能力, 从而推动职业院校学生实现全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晋宇.可雇佣性开发:概念及其意义[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1, 01:46-54.
[2]潘帆.医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测评与提升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14.
分子结构模型 篇8
手球比赛技术表现的研究远远落后于足球、排球、篮球、棒球和冰球。随着科技的进步, 国外手球研究开始运用高科技设备对比赛录像进行分析, 但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初级阶段, 只能探究相对表面的问题。在国内更是缺乏这方面的研究, 目前国内手球的研究只有单项技术统计、身体特征、负荷特征三大类, 还没对比赛进行综合性评价的研究, 影响对手球比赛制胜规律地的把握。本文从国外手球比赛表现的研究出发, 结合我国目前的研究现状, 运用模型分析探讨高水平手球比赛技术之间的联系, 客观地反映手球比赛技术表现的规律。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手球比赛第二阶段的12场比赛的运动员, 对比赛中每个运动员 (不包含守门员) 的技术动作进行分类统计。研究对象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 研究方法
2.2.1 录像分析法
用两个视频播放器同时播放一场比赛, 左右两个视频分别是比赛场地的左右半场, 对场上每个队员 (不包含守门员) 的每个技术动作进行分类采集。
2.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2007对比赛录像进行技术分类采集;运用SPSS16.0、LISREL8.0对假设模型进行信效度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运用和AMOS17.0对结构模型进行修正, 最终建立独立的技术路径模型。
3 手球比赛结构模型与分析
3.1 假设模型
图1是按手球比赛的行为顺序提出的假设模型。根据因子分析, 模型中部分指标系数低于0.5, 理应删除该部分指标。由于一旦删除该部分指标, 会造成技术缺失, 不能涵盖场上所有的技术动作。因此, 不对指标进行删除, 只对模型进行修正。
3.2 修正模型
经过修正的模型拟合度指标如下:X2/d=4.37、RMSEA=0.27、AGFI=0.92、NFI=0.91、CFI=0.92、AIC=240.0。各项拟合度显示, 修正后的结构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 模型可以用于手球比赛的研究。
3.3 模型分析
运用AMOS中CR值和CR的统计检验相伴概率p对模型进行路径系数/载荷系数的统计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当标准化系数越接近1时, 变量之间互为影响的关系越明显。当标准化系数大于1时, 变量之间不存在互为影响关系。
如表2所示, 有7项系数高于0.7, 表明这7项均具有明显的互为影响关系。有1项系数低于0.5, 表明该项的互为影响关系偏低。有2项系数大于1, 表明这两项均不存在互为影响关系。
表3反映了模型中变量之间的直接影响, 获得球仅与处理球有直接影响关系。比赛中, 获得球与处理球是相邻阶段, 理应存在直接的互为影响关系。进攻完成与获得球、处理球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 与防守不存在直接影响, 原因是模型中的防守数据是源自本方, 因此, 本方的防守与本方的进攻不存在影响关系。此外, 表中其他变量之间的系数均反映了彼此的从属关系。换言之, 潜变量只与从属的观察变量存在直接影响关系, 与非从属的观察变量不存在直接影响关系。
表4反映了模型中变量之间的间接影响, 防守仅与获得球存在间接影响关系, 体现了比赛中防守可以促进球权的获得。进攻完成与获得球的间接影响关系较高, 说明比赛中有效地控制球权, 有助于进攻的完成。
助攻性传球仅与获得球有间接影响关系, 说明比赛中获得球技术能间接影响助攻性传球的质量。协防与封堵均与处理球具有较高的间接影响关系, 说明比赛中处理球技术的质量能减轻本方防守的压力。运球仅与获得球具有间接影响关系, 说明比赛中大量的控球会间接影响运球的技术的运用。得分和射门失误均与处理球具有较高的间接影响关系, 但在技术成功没得分一项中, 却与获得球间接影响关系较高, 本文认为,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得分与射门失误大部分出现在行进间, 而技术成功没得分大部分出现在原地。
4 技术路径模型与分析
比赛中各项技术并不是分离的, 是在同一场上不同环境中不断变化的串联。不同的技术串联产生的变化与影响也不一致。因此, 本文在结构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独立的技术路径分析模型, 对比赛中各项技术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4.1 手球比赛进攻路径分析
结构模型分析反映了手球比赛技术表现的总体情况, 路径模型分析反映了局部, 可以更深入了解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图3仅对进攻技术建立的路劲模型, 对模型进行重新计算。结果表明, 在不考虑防守时, 获得球、处理球与进攻完成转化效率非常高, 最终转化成更多的得分。
如图4所示, 由于比赛中存在获得球以后直接产生进攻的情况, 因此本研究建立获得球与进攻完成的路径模型。获得球与进攻完成互为影响的关系高达0.92。结果表明, 快攻中获得球直接转化为进攻的效率很高, 原因是快攻环境中防守强度偏弱, 进攻效率提高。图中技术成功没得分与得分之间的影响关系很高也验证了这个结论, 反映了快攻中的射门是以多打少、以快打慢, 因此进攻成功率高达90%。
4.2 手球比赛快攻路径分析
4.3 手球比赛组织路径分析
图5所示, 影响系数为0.87。表明处理球与进攻完成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为影响关系。由于比赛中大部分进攻是由处理球转化而来, 进攻的顺利完成提高了处理球的组织效率。
此外, 仅考虑处理球与进攻完成的互为影响关系时, 进攻完成主要表现为射门失误和得分。由于处理球转化为进攻大部分产生在阵地进攻中, 阵地进攻的防守强度较高, 体现了在这种环境中进攻的两个极端, 要么通过具有危险性的助攻性传球制造射门得分, 要么进攻受阻, 射门失败。
4.4 手球比赛防守路径分析
如图6所示, 影响系数大于1, 表明模型中防守与进攻完成不存在互为影响关系。由于模型中的防守数据是源自本方, 对手的防守在技术评价时作为背景融入到研究中, 因此模型中的防守不可能对本方的进攻产生影响关系。
4.5 手球比赛防守与获得球的路径分析
如图7所示, 影响系数达0.84。表明模型中防守与获得球存在显著的互为影响关系。表明在独立评价时, 同样存在互为影响的关系。比赛中加强防守的强度, 不断给对手施加压力, 造成对手失误增多, 使得本方更多地获得球权。反之, 当球队牢牢掌控球权时, 能较好地控制比赛节奏, 让对手陷入被动的比赛状态。
4.6 手球比赛防守与组织的路径分析
图8表明模型中防守与处理球不存在互为影响关系。路径系数大于1, 说明该模型在独立评价时不存在互为影响的关系, 由于比赛中处理球与本方的防守不存直接相关的关系, 因此该模型不存在互为影响关系。
5 结论
1.建立以进攻为核心的结构模型, 模型结果反映了获得球、处理器、防守三个阶段在比赛中与进攻完成存在显著性影响, 得出一切技术应围绕进攻展开的原则。
2.通过对比结构模型与进攻路径模型得出, 手球比赛的进攻效率偏低。
3.快速进攻是手球比赛中最有效的得分策略。
4.尽管处理球与进攻完成存在显著性影响, 但由于处理球普遍运用于阵地战中, 防守相对密集, 一般的处理球难以打破防守阵形, 导致大部分进攻都无功而返, 进攻成功率偏低。
5. 多人协防是手球比赛中最有效的防守策略。提高防守强度可以迫使攻方的失误率增加, 本方获得更多的控球机会, 达到控制比赛节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Thomas Kurz.SCIENCE OF SPORTS TRAINING—HOW TO PLAN AND CONTROL TRAINING FOR PEAK PERFORMANCE[M].Stadion Publishing Company, Inc.2011.
[2]Paul S.Bradley, William Sheldon, Blake Wooster.High-intensity running in English FA Premier League soccer matches[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January 15 2009.
[3]KEN BRAY.HOW TO SCORE—SCIENCE AND THE BEAUTIFUL GAME[M].Granta Books London.2006.
[4]Christopher Carling, A.Mark Williams and Thomas P.Reilly.Handbook of Soccer Match Analysis[M].Routledge.2005.
分子结构模型 篇9
结构力学正是一门这样的课程。该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后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及钢结构等专业课程提供力学基础知识。但同时结构力学也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力学课程,尤其是其中的结构动力学部分,很多概念如结构的基本动力特性、动力响应特点等,如不采用比较形象的描述和解释方法,则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因此,在结构动力学的授课过程中采用简单形象的教学辅助工具演示力学基本概念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既形象生动,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针对学生在结构动力学学习过程中的学习需要,开发结构动力学原理演示教学系统,提倡学生自己动手演示并观察结构动力特性,提高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热情与学习兴趣。本文详细叙述了一套结构动力学原理演示结构模型的设计、制造及功能测试过程,该模型可作为各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结构动力学课程教学的辅助教具。
一、结构动力学原理演示结构模型的设计
本结构演示模型的设计目的是: (1) 可代表土木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 (2) 模型可组装,便于携带; (3) 可调节频率激振,通过共振激励模型各阶振型,从而演示实际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振型。为实现上述设计意图,以薄钢板为基本构件,组装成土木工程结构中常见的框架结构,将可调节转速的偏心旋转电机安装在框架模型的顶层,模拟结构外部简谐激励。将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结构模型上,通过动态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结构动力响应信号并对其进行分析,识别模型结构各阶频率及振型。
为了使模型结构的振型便于观察,同时还需满足模型结构静、动力稳定要求,因此将结构自振频率控制在2H z左右。根据所给频率范围要求首先假定模型材料参数,构件尺寸,经反复试算模型各阶频率,最终确定了模型结构参数如下表所示。根据计算[1,2],柱的惯性矩为1.406×10-11,单根柱的抗侧刚度系数为8.436×103,结构各层质量分别为m1=m2=1.413kg, m3=1.1775kg。
二、结构动力学原理演示模型制造及模态测试试验
根据上述设计中构件尺寸,加工制造了模型结构如图1所示。
为实测模型结构频率、振型,进行了该模型的动力特性测试试验。试验是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的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实验室完成的。试验中分别在模型结构的基座和各层楼板位置处共安装了四个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并采用动态数据采集系统 (包括电荷放大器、8通道信号调理器) 实时采集模型结构加速度响应。试验工况包括敲击自由振动及正弦波扫频激振。图2所示为敲击自由振动中采集到的模型结构各层加速度时程。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模型结构的自由振动响应中,包含有结构各阶模态频率成分。图3为各层加速度响应的傅里叶谱,从中可以看出,模型结构各阶频率分别为:2.31H z, 7.32Hz, 10.68Hz。
为识别模型结构各阶振型,利用安装在结构顶层的可调转速偏心电机对结构施加从小到大的不同频率的正弦波,激励模型结构各阶模态共振,图4为扫频激励过程中模型结构各层加速度时程。图5为根据各层加速度时程进行傅里叶谱分析得到的扫频过程中结构幅值谱和相位谱。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偏心电机未能实现连续激振频率可调,而是在4个激振档位间从小到大依次激励,因此造成结构一阶和三阶模态共振不明显。但结构二阶共振还是明显被激励起来了。根据模型结构各层幅值谱峰值之比即为结构振型的原理,识别得到模型结构各阶振型如图6所示。
三、结论
本文阐述了新型结构动力学原理演示结构模型的设计、开发过程。为了测试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还进行了该模型的动力性能试验。主要结论如下:
1. 该模型结构可演示土木工程中常用的框架结构的基本动力特性,为学生理解掌握动力系统的频率、振型等抽象概念提供了形象的演示工具。
2. 在本模型结构演示教具开发过程中,项目组的各位成员通过模型的设计、制造、试验等过程较深理解了结构动力学相关原理,并掌握了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方法。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结构动力学原理演示结构模型教具的开发, 该模型教具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学习结构力学、结构动力学课程的辅助教学工具, 生动演示工程结构动力特性, 帮助学生理解动力学的抽象原理。
关键词:结构动力学,演示教具,自振频率,振型
参考文献
[1]张延庆.结构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教学反思 篇10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是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汤姆生的“西瓜模型”、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波尔的“分层模型”、现代的“电子云模型”以及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等六个方面。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可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及其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与方法,增进对科学的认识,感受科学家的人格魅力。然而,在有关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认为讲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及其发展过程是浪费时间,因而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常常蜻蜓点水,没有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教育价值。笔者在教学这节课时,作了一些新的尝试。
在导入新课后,笔者引导学生分五个步骤对原子的结构进行探究,以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及其发展过程。第一步,指名学生介绍英国化学家道尔顿的原子观点,其他学生观看“实心球模型”、倾听发言,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师生交流共同归纳出道尔顿原子论的主要观点。第二步,指名学生介绍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西瓜模型”的建立过程,师生共同提炼出汤姆生原子论的主要观点。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汤姆生“西瓜模型”与道尔顿“实心球模型”的异同点,并介绍汤姆生发现电子的艰辛过程。第三步,先向学生提出一些难度不大的问题,如汤姆生提出的原子结构“西瓜模型”有什么局限性、卢瑟福通过怎样的实验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等,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提出各种猜想。播放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模拟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要求他们根据实验所呈现的3种现象分别作出合理的推论。在推论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点拨。利用课件呈现卢瑟福的原子观点,让学生将自己的推论与卢瑟福提出的原子观点进行一番比较,在比较中理解原子核式结构理论。接着安排学生画一画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并组织大家点评。比较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与汤姆生的“西瓜模型”的异同点,让学生明白卢瑟福在哪些方面向前推进了原子结构理论。简要介绍卢瑟福和助手们研究原子结构的史实(包括成功的事例和失败的例子)以及卢瑟福个人的素养、品质和威望。第四步,教师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对原子结构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指名学生简要介绍丹麦科学家波尔对原子结构的研究过程以及“分层模型”,并比较波尔的“分层模型”与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异同点,让他们明白波尔在哪些方面传承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理论,在哪些方面作出了大胆的改进。第五步,简要介绍科学家们提出的原子结构的“电子云模型”,并用形象的例子加以解释。最后,组织学生讨论几个问题:①从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及其发展过程中你感悟到什么?②1803~1904年,人类关于原子结构的认识几乎没有多少新的变化。而在1904~1926年短短20多年中,关于原子结构的认识却飞速发展。这是为什么?③许多科学家为原子结构的探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什么只有卢瑟福被誉为“原子之父”?他具有怎样的人格魅力?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归纳。
在上述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不是将原子结构知识直接告知学生,也不是把注意力放在科学史的记忆上,而是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经历原子结构知识的产生过程,在比较异同中体验原子结构知识的发展过程,在背景介绍中感受科学研究的艰辛与曲折,在渗透人文精神中提升学生的素养品行。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可认识到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过程,领悟到科学研究往往是一个曲折与艰辛的过程,需要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通过感受那些伟大的科学家高尚的人格魅力,学生增进了对科学的认识,提升了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品行修养。(作者单位: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结构模型设计之我见 篇11
结构模型设计大赛主要分为三步:理论分析;模型制作;模型加载。下面我以湖南省第四届土木建筑类大学生结构模型创作竞赛为例, 简要介绍结构模型设计的过程。
1 理论分析
结构模型设计的最佳状态是在用料最少的情况下, 承重最大。但这两点不能兼得。所以要通过理论分析来确定模型的形式。事实上, 理论计算包括的范围很广, 材料的性质分析、构思结构形式、内力分析、稳定性分析、变形分析、方案优化比选等几个方面。做好理论计算要统筹兼顾做好每一个面, 才能科学合理的做好结构模型设计。湖南省第四届土木建筑类大学生结构模型创作竞赛的材料有木条、木板、蜡线、502胶。首先了解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质, 比如弹性模量, 抗拉强度, 抗压强度等。对可能的荷载情况进行分析, 根据已有的桥梁模型, 构思几种结构形式。计算出在荷载作用下各结构形式是否满足强度、稳定性、变形的要求。反复多次计算。根据评分标准, 分析比较得到最佳的结构形式。当然计算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 一般可用结构力学求解器来计算, 结构力学求解器使用简单, 几乎不需要学就能用。水平高的可用ansys等有限元软件来实现。
2 模型制作
模型制作是整个结构模型设计的关键。如果没有完美的制作工艺, 再好的理论分析也是纸上谈兵。湖南省第四届土木建筑类大学生结构模型创作竞赛与以往不同, 主要的承重材料由纸制的改为了木材, 所以各构件的制作很容易, 直接用502胶粘合即可。但模型制作中的节点处理极为困难。因为各种力汇总到节点, 有时节点处的受力还很大, 尤其是, 受拉构件经常会在节点处脱落。所以节点制作一定要重点关注、仔细实施。节点制作大致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是用两块木板夹住节点, 用打孔机钻孔, 插入木条做的销钉 (如图一所示) 。方法二是不打孔, 直接用502胶粘合。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方法一制作工艺复杂, 需要时间长, 还需要买钻孔机, 但方法一承重大, 一般不会因节点破坏而使模型破坏。方法二制作工艺简单, 用时短, 但加载时可能会因为节点破坏而导致整个模型倒塌。制作是需根据荷载的大小、制作允许的时间、502胶质量的好坏来选择用何种方法来处理节点。
3 模型加载
模型加载的环节常常被参赛者忽略。但模型加载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比赛的结果, 加载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得比重是最大的, 所以我们对加载一定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注意细节, 细节决定一切。
湖南省第四届土木建筑类大学生结构模型创作竞赛的模型加载分为静荷载与动荷载两部分。我们把加载工作简单地分为几个步骤:
3.1 加载前准备阶段
1、根据理论计算以及结构的具体的情况拟定加载方案, 由于模型的承载能力与荷载的作用时间有直接关系。加载所经过的时间越长, 模型越容易破坏。加载方案可能会影响最终的比赛成绩, 所以应该合理确定加载方案。2、熟悉加载过程, 避免正式加载手忙脚乱
3.2 加载期间的注意事项
1、加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弱小的参赛者最好不要参与加载;2) 、安装加载装置时应留出尽量多的空间来放砝码, 以免出现无处放砝码, 模型“有力使不出”的情况。3) 、注意观察在加载之前各个对手的加载成绩, 临场制定自己的加载目标, 以达到预期的名次。
4 结语
我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至今已16个年头, 积累了很多经验, 受到了越来越多高校的关注, 也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参与, 结构模型设计理论与制作工艺也逐渐在走向成熟。结构模型设计将向程序化、模式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江南, 解建超.浅谈结构模型设计[J].现代科技.2009 (9)
[2]徐萌.在结构模型大赛中锤炼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山西建筑.2010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