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结构模型(精选12篇)
能力结构模型 篇1
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和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1]。运动员参加竞赛取得的运动成绩反应出运动员相应的竞技能力水平。竞技能力水平是由竞技能力各要素构成的,因此,构建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是很有必要的。目前许多国内外运动训练学学者提出的结构模型,如“木桶理论模型”“积木理论模型”“双子理论模型”“皮球理论模型”等等,这些理论模型揭示了竞技能力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整体的变化趋势,丰富了运动训练理论,同时,指导运动训练实践。但上述理论模型也存在不足和缺点。笔者通过借鉴上述理论模型的一些有益的见解,提出“地球理论模型”。该模型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并结合系统理论,以人的运动心理为突破口,对竞技能力结构模型进行阐述。
1 竞技能力理论模型的梳理
目前许多国内外运动训练学学者提出的结构模型,如“木桶理论模型”“积木理论模型”“双子理论模型”“皮球理论模型”等等,其中“木桶理论模型”明晰了竞技能力的各要素,突出短板对系统的影响,忽视了“长板”的积极作用。“积木理论模型”提出了“长板”对“短板”的补偿作用,说明了竞技能力非均衡结构的补偿效应,但没有从本质上解释竞技能力发展变化趋势。“双子理论模型”[2]是田麦久博士融合了“木桶理论模型”和“积木理论模型”提出来的新理论模型,体现出了竞技能力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非均衡结构的补偿效应,但该模型是封闭的,因此在训练实践中不易操作。“皮球理论理论”[3]不仅清晰地勾勒了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体现了竞技能力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但没有明晰心理在竞技能力各要素中的作用。总之,现有的理论模型把竞技能力看成是“物体”,没有从模型中说明竞技能力的作用主体“人”的作用即心理的作用,只是在理论的阐述的过程中说明心理的重要性。
2 地球模型理论提出与建立
2 . 1 地球模型理论建立的理论依据
2.1.1 系统理论
系统是具有相互作用关系的要素的复合体。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系统是一个整体;其次,系统的各要素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缺一不可;最后,系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并与外界环境共存。从现实来看,任何系统都必须具备这三点,缺一不可,否则,系统不具有稳定性,遭到破坏就不能构成系统。同样竞技能力作为一个系统也必须满足这三点。首先,构成竞技能力各部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次,各要素共同构成竞技能力即各要素与竞技能力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关系;最后,竞技能力系统与外界系统通过信息的传递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建立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系统性特征。
2.1.2 运动心理学
在运动训练中由于运动训练内容的重复性、训练过程的程序性、训练环境的封闭性容易造成运动员精神疲劳促使运动员消极训练,因此需要加强运动员意志品质等心理方面的训练。例如,运动员的“高原现象”,尤其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出的运动动机、社会认知的归因、唤醒、焦虑以及运动中认知问题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构建竞技能力模型应充分体现这一点。
2 . 2 地球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地球理论模型”结合人体运动心理学特点,以竞技能力的组成部分为构造,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并结合系统理论,具有运动心理学、整体性、直观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并遵循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的客观规律。地球模型,球体是具有一定形变并且由竞技能力各要素形成经纬线交织形成的,地球纬线是由竞技能力的四个要素组成,分别代表: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和运动智能,地球经线主要是由心理组成,并通过地球的南、北极点与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流。同时球体以南北两极为定点通过外界环境与自身调节双重作用形成的压力差推动球体旋转,规定地球自转逆时针方向为正(见图1)。
地球模型的特点是球体的形变可以表示竞技能力各要素的变化,运动员整体的竞技能力是通过外部环境和自身的双重影响形成的。并且在球体表面直观形象地表现出心理训练贯穿于体能训练、技能训练、战术训练和运动智能的运用之中。该模型是开放的,地球通过两个南北极点与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流,因此,该模型具备了系统的基本特征。地球模型的构建,首先全面表述了竞技能力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趋势,有利于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竞技能力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趋势。其次,地球模型的构造,直观形象地展示了竞技能力结构,更有利于在运动训练过程指导运动训练实践,在训练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内外因素,并解决问题,通过合理的预判可以减少阻力,能更好地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最后,该模型最鲜明的特点是突出强调心理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进而从另一方面说明竞技能力的主体是“人”而不是简单的“物”。
2.3 地球模型的特征
新构建的地球模型,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并结合系统理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 运动心理学特征
运动员心理能力即指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竞技能力可分为两部分,稳定的和不稳定的。稳定的因素主要包括体、技、战和智;不稳定的因素主要包括心理。例如,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中意志品质的培养、战术训练中的观察力以及记忆力的培养,在运动智能中技术和战术的选择时机及把握,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心理训练一直伴随着体、技、战、智的训练。运动员整体的竞技能力不断发生变化,通过与教练员以及外界训练环境的信息交流,在人的大脑进行信息的处理并通过运动员的自我调节来实现信息反馈,表现在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等方面。
2.3.2 整体性
地球理论模型的球体是由竞技能力各要素构成的并且具有一定形变,通过南北极点与外部环境进行能量、信息的交换。竞技能力各要素共同组成竞技能力,它们相互依存、不可分割。通过运动训练,使竞技能力不断发生变化,竞技能力的发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地球理论模型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并结合系统理论,着重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部分的之间、整体的自我内部调整以及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中研究竞技能力,从而可以充分发掘运动员潜能,保持最佳的竞技能力状态。
2.3.3 直观性特征
地球理论模型能够清晰反映出影响竞技能力的内外因素。地球模型通过具有空间立体形态的球体来表述竞技能力;心理训练贯穿运动训练的整个过程,同时心理也是影响最佳竞技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地球模型可以充分利用地球的经线和纬线精确的定位竞技能力,找出影响竞技能力的内外因素,并解决问题。在运动训练中通过这种定位我们可以及时了解运动员训练状态以及原因,通过科学的推理,找出问题的原因,对下一步的运动训练方案和计划作出调整,使运动员尽快地调整过来,并积极投入到运动训练中,提高整体的竞技能力。
2.3.4 动态性特征
地球理论模型的动态性主要通过地球的旋转和内外压力所引起地球模型的形变来表现出来。用地球的旋转变化来动态地表现和判断运动员在训练或者比赛中总的竞技能力以及所达到的竞技水平。如果某一阶段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提高,则地球模型逆时针方向旋转,反之,地球模型顺时针方向旋转。同时,这种动态性还表现在竞技能力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上。所谓的外界环境(包括竞技环境、教练指导等因素)和自身调节的双重作用来影响竞技能力水平发挥,在一定范围内即自身承受范围,外界压力越大,竞技能力的地球模型形变量越大,即竞赛时可能出现最佳竞技状态超水平发挥。但外界压力超出自身所承受的范围即超过模型的形变极限则模型遭到不可逆的损坏,具体表现是运动员竞赛时的发挥失常(见图2)。
3 结语
在竞技能力理论研究中,模型的意义应当引起重视。我们应结合运动训练从不同角度给予竞技能力模型诠释,使模型不断完善,并使新的模型接受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实践,推动我们对竞技能力有更深一步的理解。以往的结构模型很好地解释竞技能力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系统的变化,但是无法体现出竞技能力主体人的主体性及自我调节作用,地球理论模型把这些问题融合在一起,弥补了以往理论不能全面概括的缺点。
能力结构模型 篇2
浅谈结构模型竞赛之桥梁结构设计
本次结构模型竞赛的题目要求用白卡纸.白胶以及绳子制作一双跨双车道的桥,所制作的桥梁在满足承重要求的同时,还对小车行驶过程中的跨中挠度提出了要求,以保证桥梁的正常使用.与实际工程有所不同,不需要考虑桥梁在设计使用期的`疲劳问题,只需要考虑强度与刚度的问题.在研究了白卡纸的材料性能、参考了实际工程中的桥梁设计后,提出了备选桥梁形式的方案.
作 者:吴思宇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湖南长沙,410075刊 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4)分类号:U442关键词:结构模型竞赛 跨中挠度 强度与刚度 桥梁形式
情绪智力结构模型研究综述 篇3
摘要:文章对国内外关于情绪智力结构的主要研究综述,分别从情绪智力的定义、情绪智力的结构模型等方面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了现有文献的局限性和情绪智力未来发展研究方向。
关键词:情绪智力;结构;结构模型
中图分类号:B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0-0084-01
1情绪智力的定义
关于情绪智力的定义在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不过已达成共识的是可以将这些定义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把情绪智力定义为一种认知能力即能力EI;另一类则是特质EI。能力EI也叫“认知情绪能力”。它是指一个人认识、处理和利用情绪信息的真实能力。特质EI也叫“情绪自我效能”。它是指一系列行为倾向和个体对自己认识、处理和利用情绪信息能力的自我认知。
2情绪智力的结构模型
关于情绪智力结构模型的解释,较有影响力的要属Goleman、Bar-On、Salovey和Mayer的理论。
2.1Mayer & Salovey 1990 模型
1990年Mayer & Salovey提出EI概念,它主要包括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调节自己与他人的情绪,以及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的能力。
其中区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包括评估、表达自己的情绪(包括言语的和非言语的) 和评估他人的情绪 (包括对非言语表示的理解和移情);调节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包括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调节他人的情绪;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的能力包括灵活计划,创造性思维,注意力转移以及动机四个方面。
2.2Mayer & Salovey 1997 模型
Mayer & Salovey 在1997年对情绪智力涵盖的内容进行了修订,修订的模型由四部分组成:准确地知觉、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产生利于思维的情感的能力,理解分析和使用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以促进情绪和智力成熟的能力。从这一模型可以看出“情绪智力”除了情绪的知觉和表达外,还特别强调情绪与思维的关系以及一个人产生丰富情感的能力和利用情绪、将情绪转化为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3Daniel Goleman (1998)模型
1998年Goleman结合他人的研究把情绪智力提炼成4个领域20种能力,分别是自我觉知,自我管理,社会觉知和社交技巧。
不过在此要指出的是,Goleman并没有注意到EQ和EI的细微差别,在他看来二者是等同的,这也是很多学者所忽略的问题。
2.4Bar-On情绪智力模型
Bar-On 在1997年将情绪智力定义为“能够影响一个人在妥善应对环境要求和压力方面能力的一系列非认知能力和技能”。 在他的描述中,情绪智力是一系列能力、资格和技能,拥有这些能力和技能的人可以有效的应对生活。因此“情绪智力”一词用于强调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认知智力的特殊智力。.
Bar-On(1997)情绪智力理论包含了五个主要因素和若干次级因素。具体五因素可以分为内省能力、人际关系、适应性、压力管理和综合情绪。
总结以上可以看出,Bar-on和 Goleman所定义的情绪智力不仅包括情绪的知觉和管理能力还包括非能力成份在内,因而我们称Bar-on和 Golman的模型为混合模型;而Mayer和 Salovey的模型突出强调情绪的认知成份,因而可称为能力模型。
3情绪智力研究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结合国内外关于情绪智力的研究来看,情绪智力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其主要局限性表现在群体研究深度不够;情绪智力量表版本不一;研究思路单一等问题,文章认为未来关于情绪智力的研究方向可从以下两方面深入:①在人力资源研究领域,可重点研究情绪智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多年来人们深信不疑IQ是预测个体成功的最佳指标。尽管后来在对智力的研究中发现EI对个人绩效也有重大影响,但在目前面试环节上绝大数企业还是把应聘者的学历、技能、相关工作经验放在首位,并没考虑求职者EI的潜力。这需要理论界更多有影响力的研究来真正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②情绪智力与领导力的研究。这方面研究对企业管理具有很大意义,国外有表明,情绪智力和转换领导风格有显著正相关(Mandell&Pherwani,2003)与领导力有显著正相关(Kobe,Reiter-Palmon&Rickers,2001)。然而这些结论是否在中国背景下同样适用,中国学者们需要用实证研究来验证。
参考文献:
[1] 徐小燕,张进辅.巴昂的情绪智力模型及情商量表简介[J].心理科学,2002,25(3):332-374.
能力结构模型 篇4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总局 公布的数 据[1],通过对《中国煤炭事故暨专家点评集》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显示,在发生煤矿安全事故中90% 以上是由于人的因素所致,人的不安全因素本质上是由于安全管理所致,是安全管理能力不足的客观体现。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效的安全管理能力能够有效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安全事故损失的幅度,提高安全管理效率[2,3,4]。
如何识别影响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的风险因素, 理清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升煤矿安全管理能力, 实现本质化安全,已成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日益关注和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在借鉴前人调查实践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煤矿安全管理的目标出发,探讨影响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的各种风险因素及其影响路径,从安全管理能力的角度为防范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提供新的视角。
1研究样本选取
煤矿安全管理能力是指为了避免或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及尽可能降低事故损失所进行的相关管理活动的能力。影响安全管理能力的风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刘铁忠、李志祥( 2008)[5]从职工、班组、企业、环境方面对煤矿安全管理能力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戚宏亮、刘颖等( 2013)[6]从战略导向角度构建了基于制度、人员、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的煤矿安全管理 能力评价 模型; 李合军、刘铁忠等 ( 2011)[7]从人员、设备、环境、制度等层面,对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陈红、宋学锋等( 2006)[8]认为煤矿管理人员的传记特征、组织承诺、组织特征、自我效能、生产条件等因素对我国煤矿重大事故具有重要影响。
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结合我国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现状,选择五所煤炭高校和有代表性的两淮地区煤矿作为样本抽样研究对象,在淮南、淮北选择12个煤矿( 含五个民营煤矿) ,共发放问卷360份, 收回有效问卷318份,有效问卷收回率为84. 9% 。 采用STATA12. 0软件分别对调研所得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信度通常用Cronbach’s Alpha值和CITC值来检验,一般要求Cronbach’s Alpha值达到0. 7以上[9],CITC值不小于0. 3,一般认为大于0. 5才有效。问卷总体Cronbach’s Alpha值为0. 913,工程质量状况、信息收集与整理两个题项未通过检验,删除这两个题项,最终保留21个题项。这21个题项单因素 α 值均大于参照标准值0. 7,CITC值均大于0. 5,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效度是检测测量结果与推断变量特征的匹配程度,效度越高说明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越符合,效果越好。运用STATA12. 0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效度检测结果见表1。一般情况下认为, KMO > 0. 9非常适合因子分析,0. 8 ~ 0. 9适合,0. 7以上尚可。由表1中KMO和Bartlett的球形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 834,适合做因子分析; Bartlett球形检验用于检验各变量的独立性,其值越大越好。 文中Bartlett球型检验值为1548. 32,相应的概率Sig为0. 000,说明存在显著差异,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该问卷效度较好。
2研究变量设计
煤矿安全管理能力是实现煤矿安全的核心要件,安全管理能力的强弱决定了煤矿安全管理的成效。运用STATA12. 0对影响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的21个风险因素进行因子分析,以提取影响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的主要风险因素,运用主成分提取法,通过因子旋转后,提取16个主要因子,解释了总体变量67. 85% 的信息,即16个变量可以分成五类,归类如表2。
3研究假设
煤矿安全管理能力主要是由这几个方面能力有效迭加形成的,安全行为管理能力是煤矿安全管理的核心,行政管理能力、技术管理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及创新管理能力都是围绕行为管理的,其目的都是将组织及员工的安全行为失误率控制到最低。因此,令安全行为管理能力因素为内生潜变量,其他四个层次的12个因素为外源潜变量。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3.1安全行为管理能力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假设
假设Ha1: 假设对组织行为管理能力具有影响的风险因素有: 领导层安全管理素质与观念、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与执行、环境的安全性、信息系统建设、信息来源及质量、安全管理能力的适应性、安全风险决策能力; 假设Ha2: 假设对个人安全行为影响的风险因素有: 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与执行、安全行政执行力、职业技能水平、设备的先进性、环境的安全性、信息系统建设、安全管理能力的适应性; 假设Ha3: 假设对激励机制建设具有影响的风险因素有: 领导层安全管理素质与观念、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与执行、职业技能水平、设备的先进性、信息传递及使用、安全管理能力的适应性、安全资源整合能力; 假设Ha4: 假设对领导与沟通具有影响的风险因素有: 安全行政执行力、信息系统建设、信息来源及质量、 信息传递及使用、安全风险决策能力、安全资源整合能力。
3.2安全行为管理能力因素相互影响的假设
假设Hb1: 假设组织安全行为受个人安全行为、 安全激励机制和领导与沟通能力的影响; 假设Hb2: 假设个人安全行为管理受组织安全行为、安全激励机制的影响; 假设Hb3: 假设安全激励机制不受组织安全行为、个人安全行为及领导与沟通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假设Hb4: 假设管理沟通能力受组织安全行为管理、个人安全行为和安全激励机制的影响。
4模型假设与检验
4.1模型的构建
由于煤矿安全管理能力概念比较抽象,很难进行准确分析,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且变量具有不可测量性。因此,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结构方程作为研究工具。结构方程模型(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简称SEM) 是由瑞典统计学家Karl G. Joreskog与其合作者Dag Sorbom于20世纪60 ~ 70年代提出的,包括测量模型和结构方程两个部分。测量模型( Measurement Model) 主要表示潜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分为外源潜变量和外源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内源潜变量和内源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 结构模型( Structural Model) 主要表示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分为外源潜变量对内源潜变量的影响关系,以及内源潜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10]。SEM是现代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工具,适用于复杂的多因子关系分析, 风险因素提炼,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等,现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管理学等各个领域[11,12,13]。
模型构建如下: 1以煤矿安全行为管理能力的四个因素为内源潜变量; 2以其它四个方面的12个因素为外源潜变量; 3以48个风险问题描述为观测变量; 4以问卷调查题目的协方差矩阵为基础数据,利用AMOS17. 0软件工具进行建模,各变量间关系结构方程运算结果及模型如图1所示。
结构方程依赖于理论推理与假设,模型建立是否合理,需要借助对潜变量与观测变量,以及潜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依据相应检验标准对模型进行检验,在对原来影响因素测量体系进行调整以后, 借助SEM模型和极大似然估计,并运用STATA12. 0软件进行检验。
4.2模型检验与修正
依据模型给出的修正建议对模型中每个环节进行修正,并重新进行参数检验。针对每个环节不断重复这些过程,直到模型参数满足需要,修正后的参数见表3。
通常情况下,的值应该在2 ~ 5之间,本文( 见表3) ,表示模型可以接受,RMSEA( 近似误差均方根) ,表示测量的精密程度,一般认为RMSEA应低于0. 1,RMSEA越小模型拟合越好,小于0. 05表示是非常好的拟合,低于0. 01是非常好出色的拟合[14],本文模型中RMSEA是0. 0805,是好的拟合; NNFI( non - normoed fit index非范拟合指数) 在0 ~ 1之间,NFI( normoed fit index赋范拟合指数) 的取值范围是0 ~ 1,越接近1拟合效果越好, NFI = 1是最好的拟合,NFI = 0是最差的拟合,本模型的NFI = 0. 864,NNFI = 0. 918,说明是好的拟合[15]; CFI( Comparative fit index相对拟合指数) ,主要反映要检验的模型和变量被完全约束的模型之间的相对适合度,当CFI值大于0. 9时,表明模型可以接受,本模型中CFI = 0. 907,说明是较 好的拟合[16]; GFI( 拟合优度指数) 和AGFI( 标准拟合优度指数) 主要反映模型的绝对合适度,差异越小,说明模型中可能包括的不显著路径就越少,通常认为GFI、AGFI大于0. 9表明模型拟合较好,指数越高, 模型拟合越好,本模型修正后GFI = 0. 902,AGFI = 0. 913,达到了一般认可的拟合优度标准。因此,认为本模型总体拟和较好,即本研究所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运算得到的拟和结果充分表明了模型对数据的解释程度较高,模型与数据之间的差异程度较小,较好的验 证了模型 的有效性。运用STATA12. 0软件检验模型的合适性,结果表明模型适合度较好。
5结果及分析
5.1外源潜变量对内源潜变量的影响
通过上述检验结果显示,对于假设Ha1,外源潜变量 ξ1、ξ2、ξ7对内源潜变量 η1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 782、0. 764、0. 732,影响显著,通过检验,ξ11对 η1的影响不显著,ξ6、ξ8、ξ10对 η1的影响未获得支持; 对于假设Ha2,外源潜变量 ξ2、ξ3、ξ4对内源潜变量 η2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 764、0. 621、0. 661,影响显著,通过检验,ξ5、ξ6对 η2的影响不显著,ξ7、 ξ10对 η2的影响未获得支持; 对于假设Ha3,外源潜变量 ξ1、ξ8、ξ9对内源潜变量 η3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 631、0. 724、0. 761,影响显著通过检验,ξ10、ξ12对 η3的影响不显著,ξ4、ξ5对 η3的影响未获得支持; 对于假设Ha4,外源潜变量 ξ7、ξ8对内源潜变量 η4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 735、0. 876,影响显著通过检验,ξ9、ξ11、ξ12对 η4的影响不显著,ξ3对 η4的影响未获得支持。
5.2内源潜变量的相互影响
对于假设Hb1中,内源潜变量 η3、η4对内源潜变量 η1的影响通过检验,内源潜变量 η2对 η1的影响未通过检验; 假设Hb2中,内源潜变量 η3、η1、 η4对 η2的影响通过检验,影响程度依次减弱; 假设Hb3中: 内源潜变量 η3安全激励机制建设不受其它内源潜变量的影响得到支持,即安全激励机制建设要靠组织职能来实现,不是通过组织与个人安全行为等因素来实现的; 假设Hb4中: 内源潜变量 η2对 η4的影响未通过检验,内源潜变量 η1、η3对 η4的影响通过检验。
6结论
1) 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安全行为管理对安全管理能力的影响最大,是引发煤矿事故的主要因素,进行安全组织行为规范,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体系,对员工进行安全理念的疏导,提高领导层及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感,要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理对员工进行安全行为的激励和约束,平时和员工进行及时的沟通,缩短管理层与一线员工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安全信息畅通。
2) 安全行政管理是提升安全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加强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安全制度建设,提高安全行政执行力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
3) 安全技术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的保障,不断提高煤矿安全技术水平,加强安全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煤矿本质化安全的重要保证。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教案 篇5
知识目标:
⒈ 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从而加深对现代原子结构模型的理解。⒉ 把握现代原子结构模型,理解宏观物体与微观粒子的区别和联系。技能目标:
⒈ 多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讨论和争辩中体验科学研究发展的全过程,了解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艰难。
⒉ 通过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等的学习,体验科学实验、科学思维对创造性工作的重要作用。
⒊ 利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并且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意识。情感目标:
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爱。教学过程: 【展示图片】
【引言】无论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香炉峰瀑布,还是“攀荷弄其 珠,荡漾不成圆”的一滴小小的露珠,它们都是由什么组成的? 【答】都是由水分子组成的。【问】水分子是由什么组成的? 【答】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问】原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
【答】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绝大多数的原子核内有质子和中子。【讲述】当我们从图片中宏观的水回答到微观的质子、中子和电子时才用了几十秒钟的思考 时间。在座的同学有人知道科学家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用了多少时间呢? 【答】2500年
【过渡】这是一段艰难而漫长的历史。那么,在早期科学家们眼中的“原子”是什么样的?对于这个称不能称、尺不能量的“原子”,科学家们又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去了解它的内部结构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抹去脑子里已有的原子知识,回到2500年前开始我们探索原子结构的旅程。
【讲述】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在他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这么一段话。By convention colour, by convention sweet,by convention cold,: but in reality atoms and space.感觉上,存在的是缤纷的色彩、浓郁的芳香、刺骨的寒冷,但实际上,存在的是原子和空间。
从这段话中知道,德谟克利特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atom:indivisible 不可分割)。当有人问及为什么世界上诸多事物彼此不一样呢?原子论回答说:这是因为组成他们的原子在大小、性质、数量上不一样。比如说有人问水为什么能流动?因此水的原子平滑呈圆形;为什么被火烧到会有刺痛的感觉?因为火的原子是多刺的。【过渡】这样的原子论在古希腊只是哲学家们的猜想,没有事实根据。
【讲述】时间推移到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在综合研究了质量守恒定律、定组成定律、当量定律等通过化学实验得出的定律后,提出定量的化学原子论。主要观点如下: ①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
②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割,仅仅是重新排列,保持本性不变。【道尔顿原子模型】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过渡】这种原子模型在当时条件下看来十分的正确,但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还有很多的不足,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好在19世纪末,由于电的发现,科学家可以研究物质在通电条件下的性质,阴极射线就是当时最著名的实验。
【阴极射线实验】把气体充到一个密封的玻璃管中,抽气让管中的气体变的非常的稀薄,再在两端通上高压电,这时就会有一束粒子从电极阴极通过气体到达阳极,这样的射线就被我们叫做阴极射线。【讲述】那这些射线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做了一系列的实验。他发现在磁场和电场的作用下,阴极射线会发生偏转。通过不同的磁场和电场的作用下的偏转,他发现这些射线带负电。他又通过实验测得射线的电荷与质量之比很大。根据他的实验结果,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思考】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依次思考下列问题:
1、这些带负电的射线是哪来的?
2、为什么不管用什么电极材料,什么气体所得到的射线都一样?
3、其电荷与质量之比很大又说明了什么? 【结论】
1、阴极射线是由极小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电子应来自管中的气体原子内部或者电极原子内部。
3、电子是构成所有原子的一种基本微粒。
4、由于电荷与质量之比很大说明电子质量很小。
【讲述】电子带负电,原子带电吗?那你就要解决另一个问题了,原子中的正电荷去哪了?汤姆生就提出了葡萄干面包模型。【汤姆生原子模型】
正电荷均匀地分布在原子之中,而电子就象葡萄干面包中的葡萄干一样散布在原子的正电荷之中——葡萄干面包模型。【过渡】葡萄干面包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电子管的现象,但随之而来的放射现象又对它提出了挑战。其中对于原子结构贡献最大的就是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
【α粒子散射实验】为了能够间接地“看到”原子内部的结构情况,卢瑟福采用了高速飞行的α粒子(α粒子是氦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去轰击金箔。根据α粒子飞行路径的改变,便可算出靶原子的构造概况。整个实验的安排大致如图所示。作为“炮弹”使用的α粒子由放射源提供,而金箔则作为被轰击的靶。四周放了涂有ZnS的屏幕,若α粒子击中屏幕就回发出荧光,而显微镜则用来观察这样的闪光。【媒体展现】α粒子散射实验
【思考】根据汤姆生模型预言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是怎样的?
[点拨思路]α粒子穿过汤姆生原子模型有两种可能:①与电子相碰 ②受到静电斥力.【问】根据汤姆生模型的计算,α粒子穿过金箔后偏离原来方向的角度是很小的,因为电子的质量不到α粒子的1/7400,α粒子碰到它,就像飞行着的子弹碰到一粒尘埃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又因为正电荷是均匀分布的,α粒子穿过原子时,它受到原子内部两侧正电荷的斥力大部分相互抵消,α粒子偏转的力就不会很大。
【过渡】但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无数次实验,得到的现象却是“当用一束平行的a粒子轰击金箔,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按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有极少数α粒子偏转超过90度,有的甚至被弹回。”这个实验现象可是着实让卢瑟福大吃一惊。用当时的一种流行说法就是你对着一张纸射出一颗重磅炮弹,却被反射回来的炮弹击中自己一样地不可思议。如果说用汤姆生原子模型去解释的话,α粒子会发生偏转,但绝对不会弹回。那这就对葡萄干面包模型提出了挑战。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你觉得原子结构模型是不是葡萄干面包那样?正电荷均匀地分布在原子之中吗?如果不是,那又会是什么样呢? 【思考】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依次思考下列问题:(1)为什么粒子会弹回?
(2)为什么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极少数的粒子被金箔弹回?
(3)为什么粒子被金箔弹回,而金箔中的正电荷却没被弹出?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根据粒子散射的实验现象,学生提出自己的原子结构模型。并由代表发言。
【追问】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要把电子吸到核上,为什么又没有吸上去呢? 【讲述】就象太阳和行星一样,电子在绕着核做高速的运动。【结论】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的主要观点是:
(1)每一个原子都有一个体积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2)电子在原子核的周围运转,就象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讲述】卢瑟福在做了大量的实验和理论计算和深思熟虑后,他才大胆地提出了有核原子模型,推翻了他的老师汤姆生的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
原子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运转,就象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
【思考】 根据实验事实卢瑟福原子模型否定了汤姆生原子模型,那么两者有没有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
【答】相同点:①原子都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物质组成,且正负电荷相等.②电子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带正电的物质上.不同点:①有核和无核.②电子转与不转(绕核).【讲述】因此卢瑟福是肯定了汤氏原子模型的正确方面,否定了不切实际的部分后提出自己的学说的.这是在肯定的基础上的否定,使认识向前发展.【过渡】但是,这个看来完美的模型却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严重困难。根据经典的电磁场理论,在核外做运动的电子会不断辐射出能量,它本身的能量会越来越小,会逐渐地离核越来越近,最终落在核上。有人经过计算发现,行星模型连存在一秒钟都不可能。原子模型需要更好的解释。这次轮到谁呢?他的弟子玻尔出场。
【讲述】玻尔把化学、放射性和光谱学方面的实验事实与原子结构模型联系在一起,在研究氢原子光谱产生的原因中发展了原子结构理论。1913年,玻尔提出了新的原子结构模型:
【玻尔原子模型】原子核外,电子在一系列稳定的轨道运动。每个轨道都具有一个确定的能量值;电子在这些稳定的轨道上运动时,既不吸收能量,也不放出能量,处于一种稳定状态。【过渡】 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理论也不是十分完美,在解释氢以外的多电子原子的光谱线时,就只能做出近似的估计,无法定量计算。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我们知道电子除了有粒子性之外,还有波动性。也就是说电子既是粒子也是波。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它在核外的运动速度可以与光速相比,很难同时准确地测定它的速度和位置,只能用统计的方法来描述,因而引入了“电子云”的概念。【媒体展现】电子云
【讲述】电子云是一种形象化的比喻,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某区域内出现,好象带负电荷的云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人们形象地称它为“电子云”。氢原子电子云,用小黑点表示氢原子外一个电子在核外某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机会的多少,离核近处,黑点密度大,电子出现机会多,离核远处,电子出现机会少。【回顾】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史 【问】人们一般都认为: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的。电子、质子、中子就是原子内部最小的粒子吗?
【讲述】20世纪6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提出了中子、质子是由更小的粒子——夸克(quark)组成的。夸克和电子就是最小的粒子了吗?我们的科学旅程还将继续。【思考】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史给我们的启迪?
【答】①化学认识发展的形式与科学认识发展的形式一样是继承、积累、突破和革命。
②实验方法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实验手段的不断进步是化学发展的一个
关键。
③科学研究、科学发现是无止境的。
【反馈练习】
1、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
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说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D、说明原子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
2、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是卢瑟福根据以下哪个实验或现象提出来的(A、光电效应实验 B、氢原子光谱实验 C、α粒子散射实验 D、天然放射现象
从三维结构系统模型看团队管理 篇6
一、组织活动维
1.团队规模。从理论上来看,团队规模应与具体行动的计划和目标相吻合。但在目前的中国企业,团队规模应尽量小,这是由团队系统的效率决定的。随着团队规模的增加,团队无效率的现象会上升。首先,根据公平理论,每个人都在将自己的投入与产出进行纵向比较,同时也会将自己与他人的投入产出进行横向比较。团队强调整体绩效,这就使个人投入与团队产出相对应,而与自身产出的关系模糊,即个人认为自己贡献无法衡量时,个人就会降低自己对团队的贡献,团队效率就会降低。如果团队成员认为其他人未尽到职责而却与自己收入无差异,也会降低自己的努力程度,从而使团队效率降低,甚至失去人才。其次,如果团队规模过大,团队成员间的人际关系趋于复杂,彼此间的了解和信息沟通将会减少,造成了冲突存在的隐患。而人数的增多,造成人浮于事,甚至会有小集团的出现,使团队的管理成本上升,团队凝聚力降低。最后,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环境下,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前提是要提高学习的效率,对于小规模的团队而言,便于学习、行动快捷、反应灵活、适于竞争。而规模超过一定数目时,团队成员间创造性互动的效率和质量会降低。在我国现阶段,团队规模应尽量小。
2.共同目标。当团队组建起来,就要确定团队成员的共同目标。团队系统中的要素即单个成员都可以被认为是“理性复杂人”,他总是追求自身需要体系满足程度的最大化。只有当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相一致,采取团队行动比采取个人行动更能满足自身需要时,才会产生团队行为。马斯洛在其晚年从事出色团队研究时发现,他们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共同的目标。在这些团队中,任务与员工本身已无法分开,或者说当个人强烈认同这个任务时,定义这个人真正的自我就必须将他的任务包含在内。所以团队管理要在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之间寻找动态平衡,建立共同的目标。
3.绩效评估。要发挥团队的效用,仅有共同的目标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客观的绩效评估标准。巴纳德认为:要使个人行为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应满足“诱因≥贡献”。诱因是指组织给个人的报酬,贡献是指个人的努力和牺牲。因此,在考评团队整体绩效基础上区分出个人绩效,充分调动个人主观能动性是相当重要的。如果只把员工个人的工作结果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会加剧团队成员间的不良竞争,不利于团队的整体绩效。因此,可以采用同事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绩效评估。
二、组织效应维
1.优势互补。系统的功能是由组织效应决定的,但其整体功能不等于诸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功能放大或功能缩小的现象。根据量子力学中的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微观粒子的任何集团中,容许能量的每一状态所容纳的粒子不超过一个。”我们可以将其延伸到团队中,由能力互补的人组成的团队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能力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团队则会产生内耗,会出现1+1<2的结果,只有将他们分开来用,才可能产生2÷2>1的效果。由此可见,优势互补是团队效用最大化的根本准则。
2.信息共亭。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在人们互相交流时,知识得到发展。对企业而言,信息共享可以促进知识的发展和利用,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信息共享的基础是相互信任、坦诚沟通的团队内部环境。信任是组织生命中产生奇迹的因素,是一种减少摩擦的润滑油。如果团队成员之间不信任,他们不仅会隐藏自己的弱点,而且会隐藏自己的才干,甚至倾向于相互贬低,从而造成团队内部的摩擦。只有在信任基础上建立的人际间契约关系,才可能节约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
3.合作与竞争。团队的发展基于团队成员间的有效合作,合作的基础是双方的相互信任和互利。这是一种双方相互依赖的联合行动。当个体能彼此合作分担团队的共同目标时,每个人都对整体负责,而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一小部分负责,就可以使团队效用最大化。合作与竞争是团队精神的真正内涵,是发挥团队最大效用的必要条件。
三、组织氛围维
1.情绪。情绪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人们采取某种行动的驱力。塑造和谐的团队气氛,不仅取决于每个成员的情绪智慧,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团队成员的整体情绪水平。团队整体情绪水平是促进团队发展、优化团队整体绩效的根本途径。
2.团队规范。所谓规范,就是群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守的行为准则。团队规范强调以任务为核心,确保团队出色地完成任务。它是通过最少的外部控制来影响团队行为的手段,也是最终团队文化的基础。它不仅用一种无形的压力来约束成员的行为,而且可以激励有益的行为使企业健康的发展。团队规范的存在使企业的运行更多地依赖于预先制订好的规范,减少了对少数成员的依赖,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制度构架并以此来规范、约束和激励团队成员,使个人价值和企业发展成为统一互动的关系,可以确保团队及其成员的利益最大化,是促进团队发展、发挥团队效用的有力武器。
3.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和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作风,主要表现为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成员间的彼此宽容、信任、互助以及整体公开公平的气氛。团队精神是企业管理的软因素,是进行团队建设、提高团队绩效的重要手段。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速度是企业胜出的关键,信息联系更是组织的核心。团队作为企业的一个开放子系统,与外部环境进行沟通获取信息,是保证团队高效运作的基础,是团队生存发展的根本条件。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形成了团队系统的促协力场。同时团队是一个动态系统,它不会永远处于稳定的均衡状态,当团队系统成员间达到内部环境和谐时,团队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会形成协同力场。在内部协同力场与外部促协力场相适应时,团队系统就会产生很强的协同作用。优势互补的成员结构,合作与竞争的机制,团队规范的建立,都能够使团队系统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团队系统内部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能够产生整体功能的非加和性,使系统产生了自组织结构。同时团队中的冲突管理,信任与沟通都是通过非线性调节机制来完善的,使团队系统保持了有序状态。团队成员情绪的波动性构成了团队整体状态的涨落,因此团队的情绪管理是控制团队系统朝有序方向发展的重要保证。由此可见,团队这个三维空间耗散结构是一种动态平衡结构,比传统的组织结构更适合于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
能力结构模型 篇7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具有较好的好转, 但是依然存有安全隐患, 不仅小事故经常发生, 而且重特大事故也未得到有效遏制。许多研究表明, 提升煤矿企业的应急救援能力, 能够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 而且能够减少损失和伤亡[1 - 2]。根据相关研究成果, 确定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评价指标, 提出评价指标之间关系的理论假设,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验证, 并分析每个评价指标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 研究结果能够为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提供指导。
1 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
1. 1 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的建立
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影响因素涉及多个方面, 科学选取煤矿企业应急能力的评价指标, 将对评价结果的正确性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设计合理的符合要求的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非常关键的[3]。煤矿企业应急能力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 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的预防、监测、控制和恢复等能力[4]。分析每个环节中煤矿企业应急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文件并参考相关的研究成果[5 - 7], 在咨询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多次分析比较、筛选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评价指标。
1. 1. 1 监测监控能力
煤矿企业为了能够提前发现和判断煤矿事故, 必须做好监测监控工作。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要立足于煤矿事故的监测监控上, 监测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源, 并定时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监测的工作, 并将监测监控的信息及时传递到管理层, 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 提前制定应对煤矿事故的各种措施, 准备应急救援所需的各种设备。因此, 监测监控能力通过信息传递对应急救援能力产生间接影响。
1. 1. 2 应急培训能力
煤矿企业的应急机构应该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各类事故的应急培训工作和应急演练活动, 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明确各应急机构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 对不同应急机构和人员间的协调关系进行改善, 分析人员培训和应急演化的需求, 汇总相关信息并传递到管理层, 使得应急预案落实到煤矿应急管理中。因此, 应急培训能力将通过信息传递对应急救援能力产生间接影响。
1. 1. 3 组织管理能力
应急救援的基础是组织管理, 对应急管理的各个机构及其职责需要明确, 做到职责分明; 制定周密的应急预案并能够根据事故而灵活运用, 建立完善的应急规章制度, 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序展开。机构的设置、预案的制定和规章制定的建立等状况通过信息传递对应急救援能力产生影响。
1. 1. 4 资源准备能力
应急救援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资源如物资和装备等是煤矿事故应急救援的最基本保障。在日常管理中, 必要的应急资源是必须配备的, 并定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以免缺乏应急资源而耽搁应急救援行动。应急资源准备的信息应及时传递到应急机构, 确保应急资源的充分配备, 保证顺利展开应急救援工作。因此, 资源准备能力将通过信息传递对应急救援能力产生间接影响作用。
1. 1. 5 信息传递能力
煤矿企业必须在井下建设通信系统, 能够在事故发生时发出报警信息, 通知人员的撤离, 实现通话的需求, 完善煤矿企业的通信联络系统, 得到或发生危险时, 能够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撤离。因此, 对应急救援能力将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另外, 信息的获取将有助于应急机构能够及时根据险情调整应急预案和措施, 故对指挥决策能力也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1. 1. 6 指挥决策能力
指挥决策是对煤矿企业的应急救援整个过程进行指挥协调, 启动应急预案之后, 负责指挥应急救援的整个活动。根据救援的实际情况, 密切配合好各部门, 配置好各种应急资源, 并能够与其他应急救援力量进行沟通。指挥决策是煤矿企业应急救援工作的核心, 它对救援的成败起到决定性作用, 因此指挥决策能力对应急救援能力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1. 1. 7 应急救援能力
发生事故时, 首要工作就是及时疏散员工并做好安置工作, 减免人员的伤亡。在发出应急救援指令时, 救援人员是否及时出动以及救援工作是否有效; 应急救援物资供应是否及时, 各项救援技术是否能够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同时, 各个部门之间应及时沟通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1. 1. 8 企业恢复能力
在初步控制事故影响之后, 企业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快恢复煤矿企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到正常状态。企业恢复是对应急救援行动结束之后处理善后工作, 将直接影响到应急救援的实际效果。因此, 假设企业恢复能力对应急救援能力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1. 1. 9 总结分析能力
总结分析能力是指在完成应急救援行动之后, 总结和分析整个救援过程, 发现不足之处, 分析具体原因, 有助于应急预案的进一步完善, 提升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因此, 发生事故后及时总结和分析应急救援过程对应急救援能力的有效性具有很大的直接影响。据此, 假设总结分析能力对应急救援能力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1. 2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价的理论模型
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理论知识可知, 外生潜变量是自变量, 内生潜变量是因变量, 即外生潜在变量会对内生潜在变量有影响作用[8,9]。本文将影响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监测监控能力、应急培训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资源准备能力、企业恢复能力、总结分析能力等6 个因素作为外生潜变量因素, 将信息传递能力、指挥决策能力、应急救援能力等3 个指标作为内生潜变量。
为了验证构建的理论模型,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 提出如下的研究理论假设:
H1: 监测监控能力会对信息传递能力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H2: 资源准备能力会对信息传递能力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H3: 应急培训能力会对信息传递能力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H4: 组织管理能力会对信息传递能力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H5: 信息传递能力会对指挥决策能力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H6: 指挥决策能力、企业恢复能力、信息传递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会对应急救援能力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H7: 资源准备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具有显著相关关系; H8:应急培训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具有显著相关关系。
据此, 建立如图1 所示的初始结构模型。
2 实证分析
2. 1 问卷设计及数据来源
根据对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调查研究以及充分的比较分析, 从选取的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指标即监测监控能力、资源准备能力、应急培训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信息传递能力、指挥决策能力、总结分析能力和企业恢复能力等方面考虑对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影响因素, 主要有24 个二级指标 ( 详见表1) 。根据上述影响因素的类型, 定性数据则用等级标准来表示, 实际变量用本文所设计使用的调查问卷《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状况调查问卷》来获取定量的数据。
《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状况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即问卷指导语、被调查人员的个人情况和问题, 采用Likert五级量表的方式测量每个问题的变量。本文在原来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状况调查问卷》, 遵循李怀祖等人提出的调查问卷设计原则。
为了使得调查问卷中设计的问题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在完成问卷的初步设计之后, 征求了淮南市和淮北市煤矿安全管理相关部门的管理者和研究专家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修改了初始问卷中的模糊不清、有偏差的问题, 最后设计成最终的调查问卷。
《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状况调查问卷》中共设有9 个组, 25 个题项, 分别测量监测监控能力、资源准备能力、应急培训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信息传递能力、指挥决策能力、总结分析能力和企业恢复能力这9 个评价指标。其中反映测量监测监控能力状况有3 题、反映资源准备能力状况有3 题、反映应急培训能力状况有3 题、反映组织管理能力状况有4题、反映信息传递能力状况有3 题、反映指挥决策能力状况有3 题、反映总结分析能力状况有3 题、反映企业恢复能力状况有4 题和反映应急救援能力状况有5 题。表1 的第四列给出了每个问题的具体说明及判断标准。
本文以安徽省淮南市某煤矿企业为调查对象, 重新组织学生和相关人员现场发放调查问卷200份, 并于当天现场收回, 有效问卷共153 份。获取的25 个指标具体数据比较庞大, 本文省略。通过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采用SPSS软件计算得到每个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平均值基本位于3. 5 上下波动, 标准差基本位于1. 0 上下波动, 说明获取的数据稳定。
2. 2 潜在变量和观察变量的确定
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价的潜在变量共有7个, 分别是应急预防能力、资源准备能力、应急响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急指挥能力、企业恢复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 它们分别由相应的观察变量测量。本文设置如表1 变量。
2. 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为了保障结构方程模型的准确性, 需要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
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进行运算, 采用克龙巴赫a系数 ( Cronbach. salpha) 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 如果a系数大于0. 7, 则信度是接受的[10 - 11], 检验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 可知各变量的a系数都大于0. 7, 说明信度是可以接受的。
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 ( EFA) 检验得到各观察变量的因子载荷系数, 见表3 的第五列, 所有值都大于0. 7, 表明问卷具有很高的效度, 是可以接受的。
2. 4 初始模型的验证
根据构建初始模型的理论假设, 运用AMOS软件对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运算得到初始模型的验证结果, 见表3。
由表3 可分析出, 提出的8 个因果关系假设中, 所有路径参数的临界值C. R的值都比参考值1. 96大, 而且显著性水平都比0. 05 小, 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符合显著性水平的要求。虽然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但仍需要修正初始模型。AMOS软件给出了表4 和表5 的修正建议, 根据修改建议修正初始模型。
表4 中的M. I. 值说明如果在监测监控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这两个变量间再增加1 条相互关系路径, 那么就会减少6. 380 的卡方值, 而且初始模型的拟合度就会更加好。同理, 在资源准备能力与监测监控能力之间、应急培训能力与资源准备能力之间、总结分析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关系的路径。
表5 中的M. I. 值说明如果在监测监控能力与指挥决策能力这两个变量间再增加1 条因果关系路径, 那么就会减少7. 316 的卡方值, 而且初始模型的拟合度就会更加好。同理, 在应急培训能力与指挥决策能力之间也存在着因果关系路径。
最终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见图2。
2. 5 模型结果分析
根据图2 分析得出, 监测监控能力、资源准备能力、应急培训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这4 个因素两两之间存在相互关系而且通过信息传递能力和指挥决策能力这两个中介变量对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产生影响。而信息传递能力、指挥决策能力、总结分析能力和企业恢复能力直接对煤矿企业的应急救援能力产生影响, 路径系数分别是0. 637、0. 863、0. 708和0. 359, 且数值越大表明影响越大。
3 结论
( 1) 本文在确定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的基础上, 提出了这些评价指标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假设。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构建的理论假设。实证研究表明,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可以更加直观地分析出评价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方式。根据各评价指标对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不同影响程度, 指挥决策能力对应急救援能力的直接影响系数为0. 863 高于其他三个因素的直接影响程度。
( 2) 煤矿企业应该抓住关键因素且从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入手, 但只片面地提升某个因素的水平对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不一定直接产生作用, 甚至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 需要准确把握所有评价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互关系, 对关键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准确定位, 才有助于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段文广.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构建[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1, 7 (4) :171-173DUAN Wen-guang.Construction of permanent mechanism for coal safey management based on risk pre-control[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 7 (4) :171-173
[2]鲜林.现阶段小煤矿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煤矿安全, 2008, 39 (3) :106-108XIAN Lin.Caus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mall coal mine accident-prone[J].Safety in coal mines, 2008, 39 (3) :106-108
[3]谷威丽, 李新春.煤矿企业应急能力评价研究[J].煤炭工程, 2011, 43 (9) :106-108GU Wei-li, LI Xin-chun.Study on emergency capacity evaluation of coal mine enterprise[J].Coal Engineering, 2011, 43 (9) :83-91
[4]冯珍, 郝晶星.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10, 12 (3) :53-56FENG Zhen, HAO Jing-xing.Assessment on emergency rescue capacity of coal mine accident[J].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2010, 12 (3) :53-56
[5]张江石, 傅贵, 陈娜, 等.矿工应急处理能力评估方法研究[J].煤炭学报, 2012, 37 (2) :290-294ZHANG Jiang-shi, FU Gui, CHEN Na, 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miners'emergency handling ability[J].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2012, 37 (2) :290-294
[6]朱桂明, 程凌, 高健, 等.石化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估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0, 6 (2) :82-87ZHU Gui-ming, CHENG Ling, GAO Jian, et al.Study on emergency capability assessment of production accidengs in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 based on extenic theory[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 6 (2) :82-87
[7]钱洪伟.煤矿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探析[J].煤矿安全, 2011, (3) :157-160QIAN Hong-wei.Evaluation analysis on mine environmental emergency response capacity[J].Safety in coal mines, 2011, (3) :157-160
能力结构模型 篇8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对装备保障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军事人才要具有复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 “我军今后的人才培养, 要朝着综合性和复合型的方向努力, 尽可能使他们成为既精通某一专业又具有广博知识的一专多能的人才。”[1]上述提法也对装备保障人才的能力素质结构, 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科学的依据。信息化条件下, 对装备保障人才的能力素质提出内在要求时, 必须要用超前的眼光, 赋予新的内涵, 不仅要立足于部队建设的实际, 还要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人才成长发展的需要[2,3,4]。
1 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人才素质结构四维模型
素质, 是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泛指人的发展潜力或潜能, 即发展的可能性。人们可以通过教育和实践形成稳定品质和素养, 以能力的形式释放出来。论文认为, 装备保障人才的素质结构主要由四个维度构成, 如图1所示。
1.1 素质引导维
信息化条件下, 装备保障人才素质结构的引导维, 主要包括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 决定着装备保障人才的方向。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是装备保障人才综合素质的“基石”, 对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信息素质、创新素质等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很高的政治素质, 就是必须真正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都能坚决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这是政治素质的核心所在。”[1]
面对信息化战争, 装备保障人才只有具备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判断力、纯洁的道德思想, 坚持党的领导, 才能保持革命军人的本色, 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始终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崇高的奉献精神千方百计地完成艰巨的装备保障任务。无论形势发生什么变化, 无论战争形态发生什么变化, 无论军事人才素质结构、复合程度发生什么变化, 思想政治素质是我军装备保障人才的首要核心素质都不会改变。
1.2 素质基础维
信息化条件下, 装备保障人才素质结构的基础维主要包括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 决定着装备保障人才的潜力。文化知识是学会各种高新武器装备操作使用和专业技术的基础。未来信息化战争要求装备保障人才应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新本领。如果没有坚实的文化知识, 即使了解一些军事技术和现代组织指挥艺术, 也是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更不能举一反三和灵活运用。武器装备信息化、信息系统网络化、作战要素一体化的不断发展, 对装备保障人才的文化素质特别是高科技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越来越高。
科学文化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系统的理工科知识。二是广博的人文知识。三是先进的科技知识。四是科学的管理知识。专业素质在这里主要是指军事专业素质。装备保障人才只有具备了较高的军事专业素质, 才能敏锐察觉和有效把握新军事变革对作战思想、作战样式、作战指挥等带来的新变化, 具备驾驭未来信息化作战能力[5,6]。
1.3 素质前提维
信息化条件下, 装备保障人才素质结构的前提维主要包括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 决定着装备保障人才的发展。生理素质主要指的装备保障人才的身体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是人的身体、心理、生理、情趣、意志等素养和特征的综合状况, 是装备保障人才素质结构形成的前提, 是构成战斗力要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身体是知识、技术和精神等非实体战斗因素的物质载体, 是人的战斗能力的物质基础。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将会受到影响和制约。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积极健康的情感和坚强的心理承受力, 具体表现为良好的自我意识和相应的情绪体验, 是一种追求真理、积极向上的情感。装备保障人才只有具备积极健康的情感, 才能在未来战争中, 抵制敌人的心理攻势, 保持高昂的斗志, 才能有效控制情绪, 防止轻易动怒, 进行理智思维, 实施科学决策。
1.4 素质支撑维
信息化条件下, 装备保障人才素质结构的支撑维主要包括信息素质和创新素质, 决定着装备保障人才的革新。信息素质是指个体对信息及其特点的认知和有目的地获取、利用、开发等方面的素质。装备保障人才的信息素质主要由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文化、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和信息心理等基本要素构成。这六大要素共同构成一个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
创新素质主要表现在:一是开放的创新思维。装备保障人才应该能够自主突破思维常规、思维定势和思维旧习, 不因循守旧, 不固步自封, 善于运用系统性、开放性、逆向性等思维方式, 多方向、多角度地思考研究装备保障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揭示新规律, 寻求新对策。二是坚定的创新魄力。装备保障人才应该具有充分的自信, 并勇于排除各种干扰, 果断、坚定地把创新的理念付诸实践。对装备保障人才而言, 就是要在军事斗争和装备保障工作的谋划与实践中, 敢于变革传统、敢于打破常规, 开展新实践、提出新见解、创造新成果。三是科学的创新方法。装备保障人才应该既敢闯敢干, 大胆进行创新实践, 又注意尊重科学、尊重客观规律, 特别是实践中、大型军事活动中, 能从作战全局到自己的局部有创新的思维、见解, 使改革创新在部队的管理、训练、战备、保障等各项任务中取得很高的成功率。
2 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人才能力构成层次模型
优秀的装备保障人才是具备多种能力构成的复合体, 主要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信息能力和实施装备保障的实践能力构成[5,6,7], 各个层次之间互相联通, 如图2所示。
加强装备保障人才培养, 必须按照夯实基本能力、巩固专业能力、贯穿信息能力、突出实践能力的思路来进行。
2.1 基本能力层
装备保障人才基本能力是装备保障人员履行本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它是装备保障人员生成专门能力和更好地履行装备保障任务的前提。装备保障人才基本能力应该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和自控能力, 如图3所示。
2.2 专业能力层
专业能力是装备保障人才从事装备保障工作所具备的一种能力, 是装备保障人才履行职能任务的根本保证。装备保障人才的专业能力应该包括在装备保障业务方面的分析判断能力、出谋划策能力、组织指挥能力、管理教育能力、执行落实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检查指导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等, 如图4所示。
2.3 信息能力层
信息能力是装备保障人才有效地运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以及利用信息的从事装备保障工作的能力, 是装备保障人才履行职能任务的基本依据。装备保障人才的信息能力主要包括保障信息联合搜集能力、保障信息处理判别能力、保障信息传输融合能力、保障信息分发管理能力和保障信息安全保密能力等, 如图5所示。
2.4 实践能力层
实践能力是装备保障人才执行装备保障任务所表现的一种能力, 是装备保障人才理论知识的实际展现。装备保障人才的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两大类:作战实践能力和保障实践能力。其中, 作战实践能力主要包括战场适应能力、战场感知能力、战场管理能力、武器运用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等;保障实践能力主要包括装备柔性指挥能力、装备精确供应能力、装备科学管理能力、装备精益维修能力、装备快反训练能力、装备机动保障能力等, 如图6所示。
3 结束语
信息化战争迫切需要我们提升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保障能力。装备保障人才必须紧切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不断发展的信息时代, 还会对装备保障人才提出更多、更新的内在要求。培养信息化条件下的装备保障人才, 必须从素质引导维、素质基础维、素质前提维和素质支撑维四个维度去构建素质结构模型, 从基本能力层、专业能力层、信息能力层、实践能力层四个层次去构建装备保障人才能力构成模型。
参考文献
[1]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强军兴军伟大实践[N].解放军报, 2014-3-7.
[2]董学斌.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人才建设的几点思考[J].继续教育, 2011, 2:59-60.
[3]徐文杰.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装备保障人才建设[J].四川兵工学报, 2012, 7 (33) :39-42.
[4]王延鹏.浅析新型海防装备保障人才队伍建设之要[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3, 2 (29) :125-129.
[5]姬观华, 杨靖.当前航空装备保障任职教育院校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继续教育, 2013, 9:59-60.
[6]仲亚松, 张晓春.信息化条件下加强三种装备保障人才培养的思考[J].海军装备, 2007, 4:41-45.
能力结构模型 篇9
笔者选取甘南州主牧区四个纯牧业县 (市) 为研究对象, 对草场质量、草场数量、生产潜力、载畜量、畜群结构等与草场密切相关的方面进行数学分析, 试图探讨合理部局草场载畜量, 实现生态畜牧的可持续发展。
一、草场面积与草场类型
甘南州主牧区草原面积为207.2万公顷, 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为194.3万公顷, 合作市和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草场面积和可利用草场面积见表1。
甘南州草地类型主要有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甸、暖性草丛、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低平地草原、沼泽草甸等。表2表明, 在7个草场类中, 高寒草甸和高寒灌丛草甸是其主体和精华。全州天然草原植物94科947种, 优良的牧草258种, 植物种质资源丰富, 是天然的高寒植物园。
二、草场载畜能力分析
㈠草场现状及载畜量
2007年末甘南州主牧区共饲养牲畜240.14万头 (匹、只) , 草场载畜量仍然超载, 理论载畜量与实际载畜量相比合作严重超载达47.6%, 夏河严重超载达40.6%, 碌曲超载10.4%, 玛曲超载36.8% (见表3) 。
本地草场畜种配置与草场类型分布互相适应, 甘南牧区是马、牦牛和草地型藏羊的集中产区, 三者的饲养数量比与草场类型面积比例的大小显著相关。玛曲、碌曲、夏河、合作由北向南海拔逐升, 雨量与相对湿度递增, 气温递减, 沼泽化草甸草场面积逐渐增大, 草原与草原化草甸草场面积逐渐减少, 大畜 (马、牦牛) 与羊的数量比也出现相应的变化, 主牧区的畜群结构比为 (马、牛、羊) 1:19:80。
㈡2007年主牧区畜群结构分析
根据2007年甘南州主牧区牧业生产现状, 应用农业系统工程原理对畜群结构进行定量分析, 探讨适合甘南州主牧区的畜群结构模型, 以实现较少投入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根据表4分析, 甘南州内主牧区牲畜饲养量大, 供需不平衡, 天然草场产草量为1044556.8万公斤, 2007年实际耗草1667261.6万公斤, 尚缺622704.8万公斤, 饲草生产与草畜矛盾十分突出。2007年牲畜饲养量需占草场256.95万公顷, 尚缺62.65万公顷, 超载放牧引起草场严重退化, 生态平衡失调。
三、基础模型
在综合上述条件的基础上, 由表5得出2007年牲畜生产和资料的基础模型。
满足17520x1+14600x2+2920x3≤7681675290
2.70x1+2.25x2+0.45x3≤1975000
15x1≤3000000
使得f=6000x1+3000x2+650x3→最大值
式中f为经济效益;x1为马匹数, x1≥0, 为整数;x2为牛头数, x2≥0, 为整数;x3为羊只数, x3≥0, 为整数。
通过基础模型分析结果说明, 要实现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必须以草场建设为突破口, 最大限度的增加饲草量, 加大牲畜出栏力度, 合理布局草场载畜能力, 调整畜群结构达最优状况。
㈠最优畜群结构参数估计
第一, 饲料生产。通过草场承包、牧草种植、围栏建设及棚圈强化牧业基础建设, 使全州天然草场贮草量增加50%, 达1152851.3万公斤, 相当于每个羊单位需草场羊单位面积从目前的0.54公顷降到0.5公顷。
第二, 藏羊饲养量。藏羊占全州饲养量79.5%, 对高寒生态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 适当的缩减转移必须保持在一定的饲养水平上, 预计饲养量为115.1万只。
第三, 牦牛饲养量。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牛种, 对高寒生态环境有独特的适应性, 单畜产值较高, 饲养量在相对减少的基础上保持稳定。
第四, 马的饲养量。马是牧民放牧、乘骑的交通工具, 但由于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更替, 马的饲养量要减少, 宜控制在1.2万匹左右。
㈡2007~2012年甘南州最优畜群结构模型
其计算结果如表6所示。
第一, 牲畜饲养量。今后五年内牲畜的饲养量为170.8万头 (匹、只) , 较2007年减少159.76头 (匹、只) 。其中马的饲养量为1.2万匹, 减少3.07万匹, 即减少72%;牛的饲养量为54.5万头, 减少8.88万头, 即减少14%;羊的饲养量为115.1万只, 减少147.8万只, 即减少56%, 这和理论载畜量相比仍然超载。主牧区的畜群结构比为 (马、牛、羊) 1:32:80。牲畜总量逐步减少, 加强草原建设, 符合畜牧业可持续化发展的原则。
第二, 饲草条件。目前人工种草287.6公顷, 要提高牧草产量的50%, 就是每公顷牧草产量为5837.2公斤, 饲草量将可达1152851.3万公斤。继续扩大人工牧草的种植, 提高牧草产量。以草定畜, 防止草场退化, 维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平衡。
第三, 草地生态条件。由于近二十年来草原生态系统的逆向演替, 草地生产能力大幅下降, 湿地面积锐减, 涵养水源能力普遍降低,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使天然草地退化日趋严重, 鼠虫害泛滥, 草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加强草场围栏建设, 控制载畜量是防止草场退化的主要手段, 对本地的天然草地保护、畜牧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四、小结
继续扩大人工牧草的种植, 提高牧草产量。加强草场围栏建设, 充分发挥夏季牧场的优势, 提高草场利用率。
培育改良草场, 在不破坏原有植被的情况下, 补播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优良牧草, 提高草场生产力。为了迅速和彻底恢复草原植被, 发挥其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止草场沙化、盐碱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功能, 草场应进行休牧、禁牧, 还可以实现生态灭鼠功能。
通过2007年畜群结构分析, 要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畜群结构有必要进行合理的调整, 控制载畜量, 逐步缓解草畜矛盾, 对本地的天然草地保护、畜牧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在基础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参数估计做了定量的变动, 得出的2007年~2012年甘南州天然草场载畜量及畜群结构模型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下经济效益最好, 可作为调整畜群结构的决策依据。
能力结构模型 篇10
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在日本考察时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部分学者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层次上的延伸和内涵上的扩展,提出了城市科技创新的概念,对其内涵、特征、结构、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并利用多种方法构建了评价模型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进行量化[1]。
科技型人才作为城市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其知识价值和创造力为创新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是实现城市科技创新的驱动引擎。有效的科技型人才聚集可以通过信息共享效应、知识溢出效应有效提升城市科技创新的水平与层次。对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框架,从概念界定、动因解析、影响因素分析到机制模式探讨、水平度量评判,每个环节均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2]。
科技型人才聚集的规模、层次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城市科技创新系统的有效运行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为科技型人才聚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两者存在较强的关联性,而现有研究对此少有涉及,部分理论研究也只是从人才聚集水平、人才创新机制角度延伸到二者的关系,未能就二者作用机理进行深入探讨,针对两者关系的测度评价研究更是少见。文章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人才聚集视角下的城市科技创新提供借鉴。
2 科技型人才聚集分析与评判
2.1 科技型人才聚集分析
经济要素和相关活动在空间上并非均匀分布,总是呈现局部集中特征。科技型人才作为一种具有较高知识存量的经济要素,会通过“推—拉”作用向边际收益较高的物理空间或逻辑空间流动,形成部分空间分布密度高于其他空间的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3]。
科技型人才聚集初级阶段以量变为主,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变,其结果可能出现经济性效应或者不经济性效应。科技型人才聚集的不经济性效应是指科技型人才在某区域聚集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聚集作用低于各自独立加总作用的效应;科技型人才也可以在一定区域内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以类聚集,在和谐的内外环境作用下发挥超过各自独立加总作用的效应,这种效应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是经济性的。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还可以按照功能分为信息共享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创新效应、集体学习效应、激励效应、时间效应、区域效应和规模效应[3]。
2.2 科技型人才聚集评判
2.2.1 科技型人才聚集评判指标选取。
对科技型人才聚集的度量从五个方面着手:聚集强度、聚集质量、人才结构、聚集潜力和知识溢出效应。
(1)科技型人才聚集强度
以地区科技型人才相对数量指标来度量科技型人才聚集强度,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其中,TASit表示t地区科技型人才相对数量,Tit 表示t地区科技活动人员总量,Lit表示t地区的人力资源总量;Ti表示全国的科技活动人员总量,Li表示全国人力资源总量;i表示年份。
(2)科技型人才聚集质量
选取RD人员数全时当量、RD全时人员数、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科技活动人员数和本地科技型人才受教育指数四个指标度量科技型人才聚集质量。
(3)科技型人才聚集结构
以基础研究人员全时当量占比、应用研究人员全时当量占比和实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占比反映科技型人才聚集结构。
(4)科技型人才聚集潜力
大专以上学历人数是一个城市的基础人才储备库,高等院校在校生是城市未来科技人才队伍的生力军,也是科技型人才的潜在构成;高等院校招生人数则反映了城市对潜在科技型人才的吸聚能力。选取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万人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数、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三个指标来度量科技型人才聚集潜力。
(5)科技型人才聚集知识溢出效应
知识溢出效应是科技型人才真正产生“聚集效应”的直接结果,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强弱,以单位经费知识产出来衡量科技型人才聚集知识溢出效应。
2.2.2 科技型人才聚集评判指标权重确定。
将指标无量纲化,然后定义熵值,将熵值代入熵权公式确定指标体系各级组分的权重,最终形成科技型人才聚集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3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内涵及评价
3.1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内涵
科技创新能力分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三个层次。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中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属于中观层次范畴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指将一个城市的科学与技术合成并使其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的能力[4]。
3.2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反映在五个方面:环境支撑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和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能力。
环境支撑能力涉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方对外开放程度、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和地区生活水平等诸多方面,文章选取人均GDP、地区工资水平、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财政教育拨款额、研发机构从业人员数、交通便利程度、RD经费支出占GDP比例9项衡量指标[5]。
知识创新是城市整体科技创新的基础,衡量知识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有:图书出版数量、科技活动课题数、科技论文数、专利申请密度、专利授权强度。
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衡量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指标包括:企业R&D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研究开发技术性收入与经费支出比、技术市场成交额与技术市场合同数比、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
以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总出口额比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缴利税率3项指标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
城市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主要指城市科技促进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的能力,文章中用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万元GDP综合能耗、第三产业增加值率、万人国际互联网用户数五项指标来反映。最终形成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4 科技型人才聚集与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4.1 研究假说
(1)科技创新环境支撑能力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关系
城市科技创新环境支撑能力通过降低驱致性、增强引致性两方面的作用对科技型人才聚集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因此提出假设:
H1:科技创新环境支撑能力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2)科技创新环境支撑能力与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关系
城市科技创新环境是一个地区创新活动的基本要素,政府政策扶持力度、科技孵化机构数量、通信发达程度、交通便利程度等因素均对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提出假设:
H2:科技创新环境能力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3)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关系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推动人才从一般专业化向特殊专业化提升,并且使企业间的分工更加细化,促进具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在同一空间聚类;同时,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推力作用加速知识的更新,也使得科技型人才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优胜劣汰,提高科技型人才聚集质量。
因此提出假设:
H3: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对于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4)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关系
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对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人才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产生对科技型人才的持续需求,从而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的提高;同时,科技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优化人才环境,吸引大量科技型人才以类聚集。人才聚集水平的提高又会反向作用于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形成回波效应。据此提出假设:
H4: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对于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5)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与知识创新能力关系
知识创新是用知识产生新知识的过程,科技型人才聚集使城市知识存量、质量大幅提高,为知识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也形成了有利于知识扩散的物理环境;科技型人才聚集区域内形成的知识势差,促使知识由高位势空间向低位势空间转移,在隐性知识外化和显性知识内化等传播环节,产生大量的知识创新。
据此提出假设:
H5: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对于知识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6)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
人才聚集的过程伴随着技术的转移和扩散,使得聚集区域内技术存量得以提高,同时科技型人才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强烈渴求为外部先进技术向聚集区域流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促使区域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另一方面,科技型人才聚集优化了区域内技术交流的环境,强化了技术交流的力度,有力的促进了新知识、新技术的产生。据此提出假设:
H6: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对于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7)知识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
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密不可分,技术创新是用知识产生新知识,这一创造性的积累过程依赖于知识积累和知识创造相关的创新资源投入[6]。据此提出假设:
H7:知识创新能力对于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8)技术创新能力与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关系
城市技术创新的重点是与城市发展需求结合紧密的实用技术,这些实用的新型技术的应用往往可以有效带动城市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创新型城市的发展。因此提出假设:
H8:技术创新能力对于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9)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与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关系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作为产业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能够为技术创新提供有利的外部支持环境,同时通过技术溢出、合作创新、产业绩效等因素影响技术创新的结构和成果,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7]。因此提出假设:
H9: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对于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4.2 模型构建
结构方程模型分为测量方程和结构方程两部分。测量方程描述潜变量与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构方程描述潜变量之间的关系。
测量方程:y=Λyη+ε
其中,y为内源指标向量;Λ y 代表y对η(内源潜变量)的待估参数矩阵;ε表示y的测量误差。
结构方程:η=Bη+Γx+ζ
其中,x为外源指标向量,ζ为结构方程的误差项,Γ代表外生变量对内生潜变量的待估参数矩阵,B代表内生潜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待估参数矩阵,B中对应的参数反映假设的影响路径。
构建的全模型包括1个外生潜变量和5个内生潜变量,9个外源指标和23个内源指标。将城市科技创新能力中的科技创新环境能力作为全模型的外生变量,并定义为ξ。将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城市科技创新能力中的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5个指标作为全模型的内生变量,分别定义为η1,η2,η3,η4,η5,详见表3。
4.3 样本选择及数据处理
以太原地区1999—2010的数据为样本。在SPSS17.0软件环境下,对原始数据进行正态化检验、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结果显示数据适合进行拟合优度和路径分析。将样本数据代入科技型人才聚集与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结构方程模型,在LISREL8.7软件运行环境下,得到模型的拟合结果如图1所示。模型拟合度RMSEA稍稍偏大,但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其它指数均拟合较好,表明模型对数据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
表4为测量方程估计结果。表中列出了各个内生指标对内生潜变量的因子负载(SS)、 T值。模型内生潜变量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7,且都是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变量水平。表5为结构方程估计结果。表中列出了模型内生潜变量之间、内生潜变量与外生指标之间的路径系数(SS)、T值。表6为各潜变量的交互关系路径系数估计结果。从路径验证结果来看,9个假说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注:*、**、***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显著。
注:*、**、***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显著
4.4 数据分析及解释
科技创新环境能力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的影响系数为0.55,并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所得结果是全部路径系数中绝对值最高的,说明前者对后者具有较高的影响性。同样,科技创新环境能力对当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也具有较强的影响性,影响系数为0.45。
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也会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产生影响,且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的贡献度大于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贡献度,从显著性上看,后者也仅仅是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充分说明提高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是提高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对于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而言,其对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均存在直接正向影响,并且其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度(SS=0.40,在1%上显著)大于对知识创新的贡献度(SS=0.36,在5%上显著)。而同时知识创新能力对技术创新能力又存在明显的正向影响。说明科技型人才在直接影响城市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也通过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这条路径间接影响技术创新能力,其路径系数为前后两条路径的系数相乘而得。由于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对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存在正向影响,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影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反过来间接影响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的影响实际上是一种“回波效应”的体现,这四个内生变量实际上形成了一个“闭合回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此外,不仅城市技术创新能力会对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存在正向影响,高新技术产业水平也会对目标向量产生影响。而且后者的影响作用稍大于前者的影响作用。除了直接影响作用外,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还会通过影响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间接影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间接影响系数也可通过对应路径系数累计乘积而得。
总体而言,根据效应矩阵表,6个变量所产生的9条路径虽然均存在一定的显著性,但系数负荷值普遍偏低,尤其是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的反馈作用。可见,太原市的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与城市科技创新能力之间互动关系目前只处于一个较低水平,有待通过提高二者各自的指标因素进而促进整个路径的拟合系数进一步提高。
摘要:概述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和聚集效应,构建科技型人才聚集评判指标体系,同时分析城市科技创新的内涵,构建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型人才聚集与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关系的九项假设,建立二者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太原市1999-2010年的数据对假设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科技型人才聚集与城市科技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科技型人才聚集,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显著相关性,结构方程模型
参考文献
[1]谢科范,张诗雨,刘骅.重点城市创新能力比较分析[J].管理世界,2009(1):176-177
[2]王奋.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区域集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牛冲槐,接民,张敏,等.人才聚集效应及其评判[J].中国软科学,2006(4):118-123
[4]赵希男,褚德海,贾建锋.我国副省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优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0(11):88-97
[5]刘树林,吴赐联.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区位因素[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6):83-86
[6]DRUCKER P F.Post-Capitalist Society[M].Cambridge:HarvardBusiness School Press,1994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教学反思 篇11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是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汤姆生的“西瓜模型”、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波尔的“分层模型”、现代的“电子云模型”以及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等六个方面。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可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及其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与方法,增进对科学的认识,感受科学家的人格魅力。然而,在有关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认为讲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及其发展过程是浪费时间,因而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常常蜻蜓点水,没有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教育价值。笔者在教学这节课时,作了一些新的尝试。
在导入新课后,笔者引导学生分五个步骤对原子的结构进行探究,以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及其发展过程。第一步,指名学生介绍英国化学家道尔顿的原子观点,其他学生观看“实心球模型”、倾听发言,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师生交流共同归纳出道尔顿原子论的主要观点。第二步,指名学生介绍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西瓜模型”的建立过程,师生共同提炼出汤姆生原子论的主要观点。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汤姆生“西瓜模型”与道尔顿“实心球模型”的异同点,并介绍汤姆生发现电子的艰辛过程。第三步,先向学生提出一些难度不大的问题,如汤姆生提出的原子结构“西瓜模型”有什么局限性、卢瑟福通过怎样的实验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等,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提出各种猜想。播放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模拟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要求他们根据实验所呈现的3种现象分别作出合理的推论。在推论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点拨。利用课件呈现卢瑟福的原子观点,让学生将自己的推论与卢瑟福提出的原子观点进行一番比较,在比较中理解原子核式结构理论。接着安排学生画一画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并组织大家点评。比较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与汤姆生的“西瓜模型”的异同点,让学生明白卢瑟福在哪些方面向前推进了原子结构理论。简要介绍卢瑟福和助手们研究原子结构的史实(包括成功的事例和失败的例子)以及卢瑟福个人的素养、品质和威望。第四步,教师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对原子结构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指名学生简要介绍丹麦科学家波尔对原子结构的研究过程以及“分层模型”,并比较波尔的“分层模型”与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异同点,让他们明白波尔在哪些方面传承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理论,在哪些方面作出了大胆的改进。第五步,简要介绍科学家们提出的原子结构的“电子云模型”,并用形象的例子加以解释。最后,组织学生讨论几个问题:①从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及其发展过程中你感悟到什么?②1803~1904年,人类关于原子结构的认识几乎没有多少新的变化。而在1904~1926年短短20多年中,关于原子结构的认识却飞速发展。这是为什么?③许多科学家为原子结构的探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什么只有卢瑟福被誉为“原子之父”?他具有怎样的人格魅力?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归纳。
在上述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不是将原子结构知识直接告知学生,也不是把注意力放在科学史的记忆上,而是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经历原子结构知识的产生过程,在比较异同中体验原子结构知识的发展过程,在背景介绍中感受科学研究的艰辛与曲折,在渗透人文精神中提升学生的素养品行。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可认识到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过程,领悟到科学研究往往是一个曲折与艰辛的过程,需要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通过感受那些伟大的科学家高尚的人格魅力,学生增进了对科学的认识,提升了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品行修养。(作者单位: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篇12
一、基本原理
(一) SEM中的基本概念
1. 变量。
在SEM中, 根据变量能否被直接测量而将其分为观测变量和潜在变量。观测变量是可以直接被测量的变量, 如年龄、文化程度、身高、体重等。潜在变量是用理论或假设来建立的、无法直接测量的变量, 如智力、性格等, 不过它也可以用观测变量来构建。从相互关系上分为外源变量 (自变量) 和内源变量 (因变量) 。外源变量是引起其他变量变化和自身变化, 且假设有系统外其他因素所决定的变量。内源变量则是受其他变量影响而变化的变量。四种变量结合起来形成四类变量, 即内源观测变量和外源观测变量, 内源潜在变量和外源潜在变量。另外, 有些统计技术虽然允许因变量含有测量误差, 但却假设自变量是无误差的, 如回归分析。事实上, 任何测量都是会产生误差的, SEM则允许自变量和因变量都存在测量误差, 并且试图更正测量误差所导致的偏差。
2. 指标。
SEM的指标分反映性指标和形成性指标, 它们是因潜在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因果优先性而产生的不同概念指标体系。反映性指标是当潜在变量被看成是一种基础建构时, 产生某些被观测到的事物 (即观测变量是效果, 潜在变量是因子) , 反映这种潜在变量的指标称反映性指标。形成性指标是潜在变量被视为受观测变量影响 (即潜在变量是效果, 观测变量是因子) 时所形成的线性关系, 这时观测变量称形成性指标。指标含有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统称为测量误差或误差。随机误差指测量上不准确的行为, 系统误差反映指标也同时测量潜在变量以外的特性。
(二) SEM的结构
SEM中变量与变量之间的联结关系用结构参数表示, 提供变量间因果关系不变性的常数, 描述观测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观测变量与潜在变量之间以及潜在变量与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些变量又可归纳为两种模型, 即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
1. 测量模型 (Measurement Model) 。
也称为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 主要表示观测变量和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度量模型一般由两个方程式组成, 分别规定了内源潜在变量η和内源观测变量y之间, 以及外源潜在变量ξ和外源观测变量x之间的联系, 模型形式为:
其中, x为外源观测变量组成的向量;y为内源观测变量组成的向量;Λx为外源观测变量与外源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 是外源观测变量在外源潜在变量上的因子负荷矩阵;Λy为内源观测变量与内源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 是内源观测变量在内源潜在变量上的因子负荷矩阵;δ为外源观测变量x的误差;ε为内源观测变量y的误差;ξ与η分别是x与y的潜在变量。
2. 结构模式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1) 。
又称为潜变量因果关系模型, 主要表示潜变量之间的关系。规定了所研究的系统中假设的外源潜在变量和内源潜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模型形式为:
其中, η是内源潜在变量;ξ是外源潜在变量;β是内源潜在变量η的系数矩阵, 也是内源潜在变量间的通径系数矩阵;Γ是外生潜变量ξ的系数矩阵, 也是外源潜在变量对相应内源潜在变量的通径系数矩阵;ζ为残差, 是模式内未能解释的部分。
上述模型有以下一些假定:E (ζ) =0, E (δ) =0, E (ε) =0, E (ξ) =0, E (η) =0;ε与ζ相互独立, δ与ξ相互独立, ε与η相互独立, ζ、δ及ε相互独立。
二、SEM的基本过程
SEM的建立过程有四个主要步骤, 即模型构建 (model specification) 、模型拟合 (model fitting) 、模型评价 (model assessment) 以及模型修正 (model modification) 。
(一) 确定初始模型
利用SEM分析变量 (包括观测变量和潜在变量) 的关系, 关键一步是根据专业知识和研究目的, 构建出理论模型, 然后用测得的数据去验证这个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开始建立的理论模型有可能不是较理想模型, 需要在数据的拟合过程中修改、评价, 再修改、再评价……, 直至建立较理想模型。在建构模型时, 首先检查每一个测量模型中各因子 (潜在变量) 是否可以用研究的观察变量来测量, 这主要根据专业知识确定, 同时可借助于探索性因子分析, 建立测量模型;然后根据专业知识确定各因子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 建立结构模型。在建构模型时, 应注意模型的识别问题, 可以用t法则、两步法则、MIMIC法则判定。
(二) 模型拟合
模型拟合就是通常所说的参数估计, 所要做的是使模型隐含的协方差矩阵 (即再生协方差矩阵) 与样本协方差矩阵之间的“距离”最小。这个“距离”称为拟合函数。两个矩阵之间的“距离”有多种不同的定义方法, 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拟合函数, 即不同的参数估计方法。参数估计方法主要通过下列拟合函数:TSl S (两阶段最小二乘) 、ULS (非加权最小二乘) 、ML (最大似然) 、GIS (广义最小二乘) 、WLS (一般加权最小二乘) 、DWLS (对角加权最小二乘) 等。其中ML估计分布是渐进正态分布, 但ML是无偏、一致、渐进有效的估计方法, 且有尺度不变性, 因此在参数估计时以ML最为常用。
(三) 模型评价
参数估计出来之后, 就得到了拟合模型。但要知道模型拟合的好坏, 还应对模型进行评价。大致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一是参数合理性 (比如相关系数应在-1到+1之间、与先验假设不应有严重的冲突等) 和参数检验的显著性;二是决定系数的大小;三是拟合指数。
其中, 拟合指数是最为常用的。拟合指数分为三类:绝对拟合指数、相对拟合指数及简约指数。相对于绝对拟合指数和相对拟合指数来说, 简约指数较少用。绝对拟合指数是将理论模型 (Mt) 和饱和模型 (Ms) 比较得到的一个统计量, 常用的绝对拟合指数有x2、RMSEA (近似误差均方根) 、SRMR (标准化残差均方根) 、GFI (拟合优度指数) 、AGFI (调整拟合优度指数) 。其中x2值越小越好, RMSEA值越小越好, 当RMSEA小于0.1时, 表示好的拟合。SRMR的取值范围0~1, 其值越小越好, 当小于0.08时认为模型可以接受。常用的相对拟合指数有NNFI (非范拟合指数) 、NFI (赋范拟合指数) 、CFI (比较拟合指数) 。对模型评价时, 不应单靠某几个拟合指数就做出模型拟合程度的结论, 而应将它们联合考察。
(四) 模型修正
对模型进行评价的目的, 不是简单地接受或拒绝一个假设的理论模型, 而是根据评价的结果来寻求一个理论上和统计上都有意义的相对较好的模型。一个好的模型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测量模型中的因子负荷和因果模型中的结构系数的估计值都有实际意义和统计学意义; (2) 模型中所有固定参数的修正指数 (MI) 不要过高; (3) 几种主要的拟合指数达到了一般要求; (4) 测量模型和因果模型中的主要方程的决定系数R应足够大; (5) 所有的标准拟合残差都小于1.96。
如果我们希望看到的上述情况中的一种或几种没有出现, 可以根据具体的结果做出如下改变: (1) 删除相应的自由参数。 (2) 将最大或较大MI的参数改为自由参数。 (3) 当评价结果中有较大的标准残差时, 通过不断添加与删除自由参数, 直到所有的标准残差均小于2为止。 (4) 如主要方程的决定系数很小, 则可能是以下某个或某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缺少重要的观察变量;二是样本量不够大;三是所设定的初始模型不正确。
三、结语
从SEM的原理及分析步骤可以看出, 结构方程模型包含了验证性因子分析与路径分析的优点, 分析结果更加接近实际。SEM从构建初始模型到比较理想模型的确定, 就是一个不断修正、评价的过程。SEM的广泛应用反映了数据分析方法的进步, 我们应该掌握SEM的基本原理、基本过程等, 并在使用过程中遵循一定的标准并注意使用条件, 为发挥这种新方法的优势提供可靠的保证。
摘要:结构方程模型被称为近年来统计学三大发展之一, 与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相比有很大的优势。文章主要介绍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建模的基本过程等方面内容。它的使用为分析复杂的多变量关系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因果关系,统计方法
参考文献
[1]黄芳铭.结构方程模式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5.
[2]吴兆龙, 丁晓.结构方程模型的理论、建立与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 2004, (6) .
[3]曲波, 郭海强, 任继萍, 孙高.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 2005, (6) .
[4]田晓明, 傅珏生.结构方程模型的统计方法及比较[J].苏州大学学报, 2005, (4) .
[5]秦浩, 陈景武.结构方程模型原理及其应用注意事项[J].中国卫生统计, 2006,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