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结构模型

2024-06-28

组织结构模型(精选12篇)

组织结构模型 篇1

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和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1]。运动员参加竞赛取得的运动成绩反应出运动员相应的竞技能力水平。竞技能力水平是由竞技能力各要素构成的,因此,构建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是很有必要的。目前许多国内外运动训练学学者提出的结构模型,如“木桶理论模型”“积木理论模型”“双子理论模型”“皮球理论模型”等等,这些理论模型揭示了竞技能力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整体的变化趋势,丰富了运动训练理论,同时,指导运动训练实践。但上述理论模型也存在不足和缺点。笔者通过借鉴上述理论模型的一些有益的见解,提出“地球理论模型”。该模型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并结合系统理论,以人的运动心理为突破口,对竞技能力结构模型进行阐述。

1 竞技能力理论模型的梳理

目前许多国内外运动训练学学者提出的结构模型,如“木桶理论模型”“积木理论模型”“双子理论模型”“皮球理论模型”等等,其中“木桶理论模型”明晰了竞技能力的各要素,突出短板对系统的影响,忽视了“长板”的积极作用。“积木理论模型”提出了“长板”对“短板”的补偿作用,说明了竞技能力非均衡结构的补偿效应,但没有从本质上解释竞技能力发展变化趋势。“双子理论模型”[2]是田麦久博士融合了“木桶理论模型”和“积木理论模型”提出来的新理论模型,体现出了竞技能力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非均衡结构的补偿效应,但该模型是封闭的,因此在训练实践中不易操作。“皮球理论理论”[3]不仅清晰地勾勒了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体现了竞技能力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但没有明晰心理在竞技能力各要素中的作用。总之,现有的理论模型把竞技能力看成是“物体”,没有从模型中说明竞技能力的作用主体“人”的作用即心理的作用,只是在理论的阐述的过程中说明心理的重要性。

2 地球模型理论提出与建立

2 . 1 地球模型理论建立的理论依据

2.1.1 系统理论

系统是具有相互作用关系的要素的复合体。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系统是一个整体;其次,系统的各要素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缺一不可;最后,系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并与外界环境共存。从现实来看,任何系统都必须具备这三点,缺一不可,否则,系统不具有稳定性,遭到破坏就不能构成系统。同样竞技能力作为一个系统也必须满足这三点。首先,构成竞技能力各部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次,各要素共同构成竞技能力即各要素与竞技能力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关系;最后,竞技能力系统与外界系统通过信息的传递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建立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系统性特征。

2.1.2 运动心理学

在运动训练中由于运动训练内容的重复性、训练过程的程序性、训练环境的封闭性容易造成运动员精神疲劳促使运动员消极训练,因此需要加强运动员意志品质等心理方面的训练。例如,运动员的“高原现象”,尤其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出的运动动机、社会认知的归因、唤醒、焦虑以及运动中认知问题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构建竞技能力模型应充分体现这一点。

2 . 2 地球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地球理论模型”结合人体运动心理学特点,以竞技能力的组成部分为构造,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并结合系统理论,具有运动心理学、整体性、直观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并遵循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的客观规律。地球模型,球体是具有一定形变并且由竞技能力各要素形成经纬线交织形成的,地球纬线是由竞技能力的四个要素组成,分别代表: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和运动智能,地球经线主要是由心理组成,并通过地球的南、北极点与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流。同时球体以南北两极为定点通过外界环境与自身调节双重作用形成的压力差推动球体旋转,规定地球自转逆时针方向为正(见图1)。

地球模型的特点是球体的形变可以表示竞技能力各要素的变化,运动员整体的竞技能力是通过外部环境和自身的双重影响形成的。并且在球体表面直观形象地表现出心理训练贯穿于体能训练、技能训练、战术训练和运动智能的运用之中。该模型是开放的,地球通过两个南北极点与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流,因此,该模型具备了系统的基本特征。地球模型的构建,首先全面表述了竞技能力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趋势,有利于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竞技能力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趋势。其次,地球模型的构造,直观形象地展示了竞技能力结构,更有利于在运动训练过程指导运动训练实践,在训练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内外因素,并解决问题,通过合理的预判可以减少阻力,能更好地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最后,该模型最鲜明的特点是突出强调心理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进而从另一方面说明竞技能力的主体是“人”而不是简单的“物”。

2.3 地球模型的特征

新构建的地球模型,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并结合系统理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 运动心理学特征

运动员心理能力即指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竞技能力可分为两部分,稳定的和不稳定的。稳定的因素主要包括体、技、战和智;不稳定的因素主要包括心理。例如,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中意志品质的培养、战术训练中的观察力以及记忆力的培养,在运动智能中技术和战术的选择时机及把握,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心理训练一直伴随着体、技、战、智的训练。运动员整体的竞技能力不断发生变化,通过与教练员以及外界训练环境的信息交流,在人的大脑进行信息的处理并通过运动员的自我调节来实现信息反馈,表现在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等方面。

2.3.2 整体性

地球理论模型的球体是由竞技能力各要素构成的并且具有一定形变,通过南北极点与外部环境进行能量、信息的交换。竞技能力各要素共同组成竞技能力,它们相互依存、不可分割。通过运动训练,使竞技能力不断发生变化,竞技能力的发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地球理论模型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并结合系统理论,着重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部分的之间、整体的自我内部调整以及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中研究竞技能力,从而可以充分发掘运动员潜能,保持最佳的竞技能力状态。

2.3.3 直观性特征

地球理论模型能够清晰反映出影响竞技能力的内外因素。地球模型通过具有空间立体形态的球体来表述竞技能力;心理训练贯穿运动训练的整个过程,同时心理也是影响最佳竞技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地球模型可以充分利用地球的经线和纬线精确的定位竞技能力,找出影响竞技能力的内外因素,并解决问题。在运动训练中通过这种定位我们可以及时了解运动员训练状态以及原因,通过科学的推理,找出问题的原因,对下一步的运动训练方案和计划作出调整,使运动员尽快地调整过来,并积极投入到运动训练中,提高整体的竞技能力。

2.3.4 动态性特征

地球理论模型的动态性主要通过地球的旋转和内外压力所引起地球模型的形变来表现出来。用地球的旋转变化来动态地表现和判断运动员在训练或者比赛中总的竞技能力以及所达到的竞技水平。如果某一阶段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提高,则地球模型逆时针方向旋转,反之,地球模型顺时针方向旋转。同时,这种动态性还表现在竞技能力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上。所谓的外界环境(包括竞技环境、教练指导等因素)和自身调节的双重作用来影响竞技能力水平发挥,在一定范围内即自身承受范围,外界压力越大,竞技能力的地球模型形变量越大,即竞赛时可能出现最佳竞技状态超水平发挥。但外界压力超出自身所承受的范围即超过模型的形变极限则模型遭到不可逆的损坏,具体表现是运动员竞赛时的发挥失常(见图2)。

3 结语

在竞技能力理论研究中,模型的意义应当引起重视。我们应结合运动训练从不同角度给予竞技能力模型诠释,使模型不断完善,并使新的模型接受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实践,推动我们对竞技能力有更深一步的理解。以往的结构模型很好地解释竞技能力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系统的变化,但是无法体现出竞技能力主体人的主体性及自我调节作用,地球理论模型把这些问题融合在一起,弥补了以往理论不能全面概括的缺点。

组织结构模型 篇2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五个OWTG等级的特性,来突出说明在每个等级上过程的主要变化。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与一个人的语言学习历程相类比,一个刚起步的企业对组织智商的懵懂无知发展到能够运用、发展、创新组织智商,正像到从一个完全不会说话的婴孩长大成为语言学专家,所经过的历程一样。

一、初始级

初始级的组织智商特点与水平,完全是由决策领导者形成的,并构成之后的基本发展模型。

在此等级中,组织智商的特点是无秩序发展,偶尔甚至是混乱的。因为处于企业的初层次阶段,企业在不停的“摸着石头过河”。

这一特点如同婴孩偶尔听到了一些单词、发音,咿呀学语的阶段,他可以无意的明白这些单词的意思,简单的表达出自我的需求、感受。

在企业中,表现为不断前进,从错误中学习经验,但是这只是零碎化的行为,还不能对获得的经验进行系统地总结。经验如同海滩的贝壳,零碎地散落于企业的各个层面和部门,无法在企业内部进行有效地知识和经验共享。

能够对企业组织智商形成有效影响的,只是其中关键人员的个人能力和知识,因此不同企业不同的组织智商发展特点,完全是因为拥有不同类型的决策领导人而决定的。在此之下企业的管理实践,逐步提高了组织智商,并在实践中建立从错误中学习的机制来有意识地改善、发展,

因此,这一阶段,组织智商的提高,只能通过个人的努力,而不是依靠组织共同能力去完成。

二、反应级

反应级的企业组织智商是对以往经验和结果的总结和制度化,是实效性和操作性层面的能力

这一时候,那个学话的婴孩已经可以准确理解父母话语的意思,并试着表达一个句子、,一段话了。他能够依据基本的规律来遣词造句,准确的传达出自己深层次的感受。就像初级的小学生一样,但是,要他写一篇整体性很强的文章,似乎还是无法做到。

同样,在反应级上,企业能够根据长期的经验积累和观察结果、总结,建立起管理经验和知识的相关制度、决策和模型,并有专人对企业的知识成果跟踪管理。而且基于在类似活动上的经验,也能够应用于新的企业活动,进行规划和管理。

这一等级中的企业组织智商的特点可概括为有规律的,因为在此等级中对具体知识成果的管理和使用是稳定的,并能重复以前的成功。一个有效的管理过程可以描述为实用的、已文档化的、已实施的、已培训的、已测量的和能改进的。

遵循这种“观察——总结——应用”的模式,达到反应级的企业,能使知识和经验的有效管理过程制度化,这使得组织能重复在以前项目上所开发的成功实践,尽管不同项目所实施的具体过程可能不同。

当然,由于主要遵循基于以前知识和经验积累而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此时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组织智商的发展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缺少前瞻性和未来指导性。

三、规律级

规律级上的智商库的建立、完善和标准化过程,伴随着企业运营的有效开展,也是该阶段企业组织智商的提升阶段。

建立组织团队情商力模型 篇3

管理学研究发现,组织要有高效率的生产力,与员工的个人工作情商、组织的团队情商都有着显着的影响。本文的目的在于审视组织的团队情商力(Group Emotional Intelligence),并对其进行重新定义。基于对组织团队情商力的理解,本文得出了自己的结论。由于理论认识的不足和缺乏实证分析,组织团队情商力至今仍是理论研究面临的挑战之一。

本文作者建立了一个组织团队情商力模型,介绍了对其进行实证评估的方法,并通过对以往文献的研究揭示了组织团队情商力的本质。此外,作者对以往的组织团队情商力评估方法进行批判,提出了替代性的评估方法。

由于团队情商力的构成具有复杂性,因此必须建立一套较为复杂的评价体系。为此,本文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型,帮助人们更好地开发企业的团队情商力。其中涉及的分析方法及手段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团队情商力。

本文提供的研究模型的实际应用表明,组织团队能够在组织内部对团队情商力进行开发,利用各种模式、规则建立一种具有凝聚力的内部机构,通过提高团队的沟通能力、增强团队的心理承受力等,增强企业的影响力,避免企业出现管理危机。

组织结构模型 篇4

1. 徽州村落空间自组织结构演变机制分析

徽州古村落空间的研究长久以来一直吸引着众多的学者, 他们从不同的学术角度研究它的形态、生成及影响因素[4]。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自然地理条件约束下的村落空间结构的形态依赖

所谓“形态依赖”是指城市空间结构的增长一般都基于原有的形态背景, 其总体是一个不断修正的渐进过程, 而空间形态的非稳定性又是激发空间结构增长的动力[5]。徽州古村落多为北方望族避难迁居形成, 由于“天人合一”的思想, 村落的布局往往与地形和谐。随后的村落空间结构的发展基本按照原有的形态背景逐步扩展。以西递为例, 从早期的依山而居, 到中期的逐水而居, 再到后期沿街而居, 村落的空间结构呈带状发展。带状空间延伸过长, 必然带来空间生长的不经济性, 因此村落空间自组织演化的“趋圆性”特征促使村落空间最终发展演化成为“船形” (参见图1) 。村落空间形态的这种自生长特征是促使空间演化的内在持续动力。

1.2 宗族体系导致村落空间结构非均质性

徽州古村落的空间结构的发展经历了从定居、发展、繁荣到衰败的过程, 在这样的一个自组织生长演替过程中, 宗族观念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陈志华 (2003) 在考察了浙江新叶村后, 提出宗族关系决定内部结构。村落结构映射宗族结构, 血缘关系的亲疏直接反映出地缘位置的远近[6]。从非均质原理出发, 村落空间结构的增长过程会受到各种因素的所用, 或称为干扰效应。在一定的干扰幅度内, 村落空间结构的增长保持一种动态的均质平衡, 但更多的则是在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的作用下发生非均质性的嬗变。

1.3 风水、行为与文化推动的村落层级空间结构

对于风水的笃信与不同的理解, 常常左右着徽州民居以及村落所具有的风格和特点。徽州古村落通常依山傍水而建反映的就是其风水的理念。村民宗族意识对村落结构最明显的影响便是“聚族而居”。从发展初期依山而建的、无明确道路系统的无序状态发展到沿河而居, 有明确的道路系统和村落中心的有序状态, 再发展到逐路而居, 沿主体道路系统纵深发展的繁盛阶段。其演化过程反映了组织程度低到组织程度高的过程演化, 表现为组织层次跃升的过程, 是有序程度通过跃升得以提升的过程。[7]

2. 空间自组织结构动态模拟方法——元胞自动机

自组织领域涉及的是事物自发、自主形成结构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特有的自组织特征、条件、环境和动力学规律,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特定的方法[7]。村落空间自组织结构通常表现为自下而上的发展和演化过程, 在没有规划控制的情况下, 居民受到宗法制度文化影响, 自发地择优选择居住区位, 其区位选择、朝向和建筑风格都受到已建成的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 村落的空间结构是通过种子点 (村落中心) 的形成而逐渐扩散开的。根据这样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我们选择元胞自动机模型作为村落空间自组织结构动态研究的基本模型。

2.1 元胞自动机简介

元胞自动机是定义在一个由具有离散、有限状态的元胞组成的元胞空间上, 并按照一定局部规则, 在离散的时间维上演化的动力学系统[8]。元胞空间为一规则网格, 一个元胞就是一个网格单元, 在某时刻的状态取决于、而且仅仅取决于上一时刻该元胞的状态以及该元胞的所有邻域元胞的状态。相对于传统的数学模型, 元胞自动机可以模拟出复杂的自然现象和复杂系统中不可预测的行为, 传统基于数学方程式的数学模型是做不到的。

2.2 元胞自动机构成元素

元胞自动机的构成元素包括;

晶格空间

指元胞所分布在的空间网点集合就是这里的元胞空间。邻域

邻域对于不同维数的元胞自动机会不同。在一维元胞自动机中, 通常以半径r来确定邻域。距离一个元胞半径r内的所有元胞均被认为是该元胞的邻域。二维元胞自动机的邻域定义较为复杂, 但通常有纽曼、摩尔等几种形式。

时间

元胞自动机是一个动态系统, 它在时间维上的变化是离散的, 即时间T是一个整数值, 而且连续等间距。假设时间间距dt=1, 若t=0为初始时刻, 那么t=1为其下一时刻。

边界条件

在理论上, 元胞空间通常是在各维向上是无限延展的, 这有利于在理论上的推理和研究。但是在实际应用中, 我们无法在计算机上实现这一理想条件, 因此需要定义不同的边界条件。

转换规则

转换规则是根据元胞当前状态及其邻域状况确定下一时刻该元胞状态的动力学函数, 简单讲, 就是一个状态转移函数。

3. 西递村落空间结构元胞自动机演化模型

传统的元胞自动机是定义在一个规则的、具有离散、有限状态的元胞组成的元胞空间。但西递模型的空间单元是不规则的土地地块, 并且每个地块具有各自的空间属性。从这个意义上, 我们将模型的空间单元定义为智能体。智能体的空间属性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管理。

3.1 元胞的定义

元胞单元, 即智能体的活动表现为两种形态, 未发展用地与发展用地。未发展用地为“死”的阶段, 发展用地则为“生”的阶段。元胞空间以2004年合肥市测绘研究院实测地形图为参考, 初始状态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为主要依据, 较接近于乾隆时期的土地利用状态。

随着离散时间的推移或迭代计算次数的增加, 未发展用地会围绕种子点不断转化为发展用地, 并逐渐填充区域。为了模拟住宅的更新, 我们定义了生命周期。该定义参考Batty&Xie (1999) 的构模方法论。村落空间的增长被视为已有的土地单元对自身的复制和变异, 而产生新的土地单元的结果, 村落空间的衰败视为该地块重新被置换为未发展用地, 用于未来村落空间发展。

3.2 村落土地增长区域与模式的定义

在西递村的村落空间演化模拟中, 村落空间的增长主要表现为农业用地转化为村民宅居地用地, 这个过程受到两方面作用, 一方面来自土地的宏观或全局因素, 例如地形因素 (只能选择地形坡度小于10%的地块扩展) 的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导致发展模式的变化。另一方面来自土地的局部因素, 例如, 土地开发周边的邻域情况, 地块与前边溪、后边溪的距离、地块与村落中心的距离等等。地块局部因素主要通过村落土地增长转换规则来定义, 而全局因素则通过阈值的设定来调整。结合西递村落空间发展研究, 定义了4个空间发展区域、5种土地增长类型和3种控制系数。控制系数用于控制土地增长阈值, 当土地的增长达到一定阈值时, 土地增长的转换模式就会发生变化 (参见图2) 。

3.3 村落土地增长转换规则的定义

西递村落的土地增长转换规则采用多准则判断 (multi criteria evaluation, 简称MCE) 的方法, 该方法最初由Wu&Webser在1998年提出。

土地在t+1时刻状态由它和它的邻居在t时刻状态以及对应的转换规则决定, 数学表述如下[9]:

该数学表达式表明对于一个自组织城市, 土地发展往往是一个历史依赖的过程, 也就是说过去的土地发展对现在和未来都会产生影响。影响的范围由邻域范围决定。在西递模型中, 土地并非是基于单元格的, 因此, 对邻域范围的定义是具有与中心地块具有共同的交点或边线的相邻地块。邻域由Geo Da软件生成。

4. 结论

综上所述, 村落空间地块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可以较为忠实地反映村落空间发展的自组织过程 (参见图3) 。由于缺乏西递村落每隔数年的定时遥感图像, 考古资料也很少, 无法对模型进行准确的检验和校正。模型参数和控制系数的调整参考了历史研究和考古资料, 是较为含糊的数值, 仅作为西递村落空间发展研究的参考。模型研究价值体现在处于复杂系统背景下的村落空间自组织研究, 如何动态地描述其非均衡、非线性的空间发展特征, 而不是始终停留在语言与字面上的文字分析。

未来, 该模型可以考虑将元胞自动机模型与多智能体模型相结合, 更加关注于社会与人文的因素有可能对村落空间结构和形态产生影响和变化。

参考文献

[1]周干峙, 城市及其区域——一个典型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城市发展研究, 2002, (1) :1-4.

[2]Batty M., Cities and Complexity,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2004.

[3]黎夏, 叶嘉安, 刘小平, 地理模拟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城市规划, 30卷6期, 2006。

[4]段进, 龚恺, 陈晓东, 张晓冬, 彭松著, 空间研究1---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空间解析,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5]顾朝林, 甄峰, 张京详著, 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

[6]陈志华, 楼庆西, 李秋香, 新叶村,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

[7]吴彤著, 自组织方法论研究,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8]周成虎著, 地理元胞自动机研究, 科学出版社, 1999。

结构模型设计大赛个人总结 篇5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班级:土木工程09级四班 姓名:张亮亮 学号:090320403

第6届结构模型设计大赛个人总结

一、创新设计的目的

杨老师上课时曾多次强调,我们要以结构设计制作实验项目为载体,探索做中学、学中做、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我们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提高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与团体合作的能力。

二、结构制作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最初设计

最初,给了设计要求后,我小组很快做出方案,但材料下来后发现木条的实际尺寸和设计要求上的差别很大(设计要求上给出的木条截面6*15,材料实际尺寸3*20)因此最初的设计方案就此作罢。示意图:

材料到位后,按材料尺寸重新设计:

1、底板(基础)设计

最初,我小组就柱子与底板的连接方式进行讨论,为使模型更加稳定,最后决定在底板上打孔,将柱子插入孔中,并用白乳胶粘结。

在设计柱子间距(也就是楼层面积)时,最初打算做200mm*200mm的,但后来因柱子截面的原因,将楼层面积做成200mm*210mm,目的是增大其中较弱方向的惯性矩,以增强模型在那一方向的抗弯能力。示意图:

底板

2、柱子及柱填板设计

设计柱子高度时首先应考虑到楼层净高要求,还要注意将梁高考虑在内,开始时没有考虑梁高,层高做了符合要求但净高不符合,因此重新设计。从稳定角度考虑,在满足净高要求的基础上,柱子的高低越低对模型的稳定越有利,因此将柱子设计成560mm高,同时考虑了插入底板和最上层深处的长度。

柱子和梁如果单单依靠白乳胶粘接的话会很脆弱,很容易拉裂,因此决定在柱子上打孔,将梁插入孔中并用卡子卡住。(实验证明效果非常好)

柱子用三层木板,总截面面积为20mm*9mm,示意图如下:

柱子

柱子中间填板及卡子

卡子

3、主梁设计

主梁的尺寸主要由它与柱子和次梁的连接方式决定,最初的梁设计如图:

最初主梁与柱子连接示意 这种连接方式强度有限,因此对连接方式进行改进,如图:

梁与柱子的连接方式

主梁1

主梁2

4、平次梁设计

次梁的强度要弱于主梁,因此截面能小一点,经多次试验,将木条劈成一半做次梁仍有很大的承载力。为了保证结构整体性,则将次梁都卡在主梁的凹槽中,并用白乳胶粘牢。

平次梁

5、竖次梁设计

两边的开口与主梁1中间的两个开口卡在一起,起到拉住主梁1的作用,并有很强的整体性。同时,尺寸比平次梁大而且竖向放置,极大地增加了承载力,中间做成鱼腹形既满足承载力要求还能减轻重量。

竖次梁

6、平次梁固定板设计

实际操作中发现平次梁与主梁2的连接很弱,为防止试验模拟地震时被震坏,我们决定采取有效措施加固。

选一块适当尺寸的板打孔,穿过平次梁,并将其粘在主梁2上。(实验证明效果很好)示意图如下:

平次梁挡板示意图

7、侧支撑设计

前面介绍了柱子的布置情况,模型整体抗弯能力在一个方向弱于另一个方向,因此决定在弱的方向加侧支撑。

支撑的的强度要弱于主梁和柱子。详见右侧示意图:

8、柱底部加固方案设计

考虑到模型加竖向荷载后放在地震台上承受剪切波时会产生很大的侧向力,因此柱的根部可能因乳胶粘不牢而被拔出,所以决定在柱根部与底板之间加固定系统。右侧为示意图:

9、铁块固定架设计

为使铁块在震动中不从侧面掉落,则在每层都要做挡板。其中一侧在主梁2上粘一“A”字的造型。首先,能起到当铁块的作用;其次,能起到一定的侧支撑的作用;再次,能使模型更加美观。详见右图:

每层的竖次梁上粘4块挡板,防止铁块掉落。示意图如下:

由于这些挡板和竖次梁仅仅是用乳胶粘接在一起的,强度有限,剪切波加到1.0g时挡板被撞掉,因此退出比赛,此时模型整体结构完好无损,所以此处是我们设计的一大败笔。

10、模型效果图

模型效果图

三、关于实验结果和实验分析

实验结果:我们的模型在剪切波1.0g时由于铁块固定架脱落导致铁块掉落而退出比赛。原因分析:

1、模型刚度太大,剪切波频率较小时模型振动很小,但频率加大后模型振动非常剧烈,原因是铁块和模型之间太过固定。

2、固定架粘接不牢固,导致铁块将其撞坏,进而使铁块脱落。

四、设计改进总结

首先,我们组的模型梁柱节点连接相当可靠,柱根部与底板也做了加固处理,因此若再更改铁块固定架的形式及其与模型的连接方式,使铁块能在固定架内有一定运动空间,将大大提高模型的抗震性能。

五、我在本组中的工作

1、在小组中参与各部件的设计;

2、用sketchup软件建模;

3、建模后根据各部件的尺寸,与小组成员一起“预制构件”;

4、各构件准备好后粘结;

5、制作宣传图片

六、学习该课程的感想、认识和收获

结构创新设计这门课程动手性学科,其实用性很强,和我们土木工程专业学习的专业知识有很强的联系。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任何知识,仅从理论上去求知,而不去实践、探索是不够的,所以这次结构模型设计大赛是检验我们专业知识水平的很好机会,是很及时、很有必要的。

这次结构模型设计大赛为我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实践机会,在模型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我不仅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而且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这次创新比赛还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学习并实际操作建模软件的机会。

用“SO”模型优化营销组织 篇6

企业进行组织优化有多种情况,比如机构臃肿、职责不清使得管理效率低下,这时就需要进行局部的组织调整。而在一些情况下则需要进行组织的重大调整,比如战略调整、营销重新规划等。战略调整将会带来业务重心的转移甚至行业迁移,企业内部资源需要进行重新配置,因此要通过组织调整来实现战略实施的组织保障,同时还要考虑到战略目标的长远要求,即组织设计要能适应未来的发展。

与战略调整相比,基于营销规划的组织优化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会涉及业务运作的具体过程、营销组合等,对于营销部门内部的岗位设置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到组织优化思路更加系统、全面,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本文将探讨一种营销组织优化的分析模型。

案例背景介绍

H公司是一家城市管道天然气运营商,尽管发展良好,但却遭遇了发展瓶颈。从收入结构看,目前工程建设收入占到近4成,客服收入却只有2%。随着市场日趋饱和,天然气管网已逐步覆盖到大部分城区,未来新的管网工程建设会越来越少,这部分收入的占比也将大幅下降。而客服业务尽管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但总量有限,难以成为维持收入的主力业务。因而H公司希望发展新的业务,拓展盈利空间。

按照上面的框架,我们基于天然气供应行业价值链为H公司设计了业务发展模式,并进一步结合用户需求制定了业务规划,业务领域主要包括现有的天然气销售业务、安装维修业务,以及居民燃气应用、工商燃气应用、信息提供等新业务。

H公司的营销职能主要由客户发展部、客户服务部两个部门承担,客户发展部的职责为营销计划、市场开发、工程建设、促销活动等;客户服务部的职责为燃气销售、设备安装、售后服务、散户开发、用户资料管理等。

H公司营销方面的主要问题为:

1、市场分析、营销策划等营销职能缺失或比较薄弱;

2、目前仅提供基础的、几乎无差别的服务,仍停留在粗犷式运作的阶段,需要向精细化运作方向转变;

3、营销部门人员有限,且不大可能在短期内大量增加;

4、H公司希望方案实操性很强,即能立刻引入实施,因而难以在组织结构上做大的变动,至少在近期方案中是如此。

我们接下来面临的问题:

1、各项业务的关键成功因素是什么?

2、如何理清现有业务精细化运作、新业务开展对营销组织提出的多种要求?

3、基于以上需求如何调整营销职能?

4、设计与营销职能相匹配的营销组织结构。

可见,业务分析是关键。

“SO”模型导入及说明

一般来说进行业务分析,尤其是生活消费类产品的业务分析,是将业务运作划分为售前、售中、售后三个阶段,或者基于用户购买过程进行分解(具体分解为:需求一收集一选择一接触一购买一使用一重复购买),然后针对各个阶段进行分析。

上述按照阶段划分进行业务分析的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三阶段分析是以企业为中心,不能以用户视角进行分析;

2、用户购买过程则划分得过细;

3、这两种划分法都只是以时间节点进行划分,不能做到对业务的全面审视,因而在每个阶段内还要借助其它工具;

4、不能将企业业务运作与用户需求两个维度紧密结合;

5、局限于单一业务的范畴,忽略了业务之间的关联性。

因而,需要寻找多视角的整合分析工具。这里提出一种新的模型——“SO”模型。(图一)

其中,六个“O”的具体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视角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阐释,包括企业自身、用户、外部利益相关方,其中外部利益相关方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供应商、代理商、外包方、政府、行业协会、媒

体等。(表一)

营销组织优化中的“SO”模型应用

根据前面的分析,要对H公司的营销组织作优化,就要对现有业务及未来业务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缺失的和需要增强的营销职能。首先分析各业务的关键要素(表二),务求将与每个“O”因素对应的要素罗列详尽。(这里只是举几个要点作为示例)

接着对找出的若干要素进行汇总(表三)。

以表三中标红处为例,“SO”分析结果是7、12、16,根据表二:

7——安装维修需要实现快速反应

12——对于居民应用业务,需要门店展示和销售燃气具

16——工商应用作为新业务,要想被用户接受,需要强化与售气业务的品牌关联

H公司尽管根据地理位置划分了若干片区,但所有服务人员都集中在总部,对于距离较远的区域很难做到快速反应,只有将片区做实、派驻服务人员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同时燃气具销售需要临街的营业场所,而该场所又可以承担业务受理、收费等职责,为用户提供便利。在场地上,片区服务所可以与营业厅合二为一,降低运营成本。而为了获得更好的品牌沟通效果,营业厅的对外宣传作用也应该被很好地利用。

可见,通过上述分析,可以避免与业务相关的要素有遗漏,同时将多个要素相结合,从而得出重要结论。在后续的组织优化中,片区实体化成为我们的核心思路。

在营销组织优化中,除了业务分析,营销部门、部门下设的分组、营销岗位的分析也都可以应用“SO”模型。

表四是“SO”模型在H公司营销组织优化中的延伸应用。

以片区/营业厅为例。其功能分为三种:快速服务、业务办理及产品展示。作为品牌展示的窗口,片区/营业厅的服务目标对象也将包括潜在用户。由于贴近用户,负责大部分上门服务的实施,片区/营业厅自然也就担负用户信息收集的责任。虽然片区/营业厅的上门服务更高效,但人员配置的有限又要求片区服务人员一专多能,这样才不需要不同专业人员多次上门服务。而燃气具销售可充分借助外部合作,由供应商负责送货上门、安装、调试,片区服务人员再上门安检。为使服务标准化,保证多重监控,总部可以通过集中采购、业务统一派单、定期巡检等方式。

可以看到,表四的分析不仅明确了营销组织各层级的职责,还涉及到业务日常运作的关键环节,对于后续流程、制度的设计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SO”模型尽管是为营销规划中的业务分析而开发的,但基本涵盖了与营销类组织相关的各个关键维度,因而其应用范围可以延伸到营销组织优化的其它多个方面。

市场营销组织的五种形式

职能型组织。这是最常见的市场营销组织形式,它强调市场营销各种职能如销售、广告和研究等的重要性,但往往把销售职能当成重点而其它职能则处于次要地位。当企业只有一种或很少几种产品,或者企业产品的市场营销方式大体相同时,按照市场营销职能设置组织结构比较有效。

2、产品型组织。指在企业内部建立产品经理组织制度,以协调职能型组织中的部门冲突。在企业所生产的各产品差异很大,产品品种太多,以致按职能设置的市场营销组织无法处理的情况下,建立产品经理组织制度是适宜的。其优点在于产品经理能够有效地协调各种市场营销职能,并对市场变化作出积极反应。同时,由于有专门的产品经理,那些较小品牌产品可能不会受到忽视。

3市场型组织。当企业面临如下情况时,建立市场型组织是可行的:拥有单一的产品线;市场各种各样(不同偏好和消费群体);不同的分销渠道。其基本形态是一名市场主管经理管理几名市场经理。市场型组织有利于企业加强销售和市场开拓,但存在权责不清和乡头领导的矛盾,这和产品型组织类似。

4地理型组织。如果一个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面向套国,那么它会按照地理区域设置其市场营销机构。该机构设置包括,1名负责全国销售业务的销售经理,若干名区域销售经理、地区销售经理和地方销售经理。为了使整个市场营销活动更为有效,地理型组织通常都是与其他类型的组织结合起来使用。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篇7

一、基本原理

(一) SEM中的基本概念

1. 变量。

在SEM中, 根据变量能否被直接测量而将其分为观测变量和潜在变量。观测变量是可以直接被测量的变量, 如年龄、文化程度、身高、体重等。潜在变量是用理论或假设来建立的、无法直接测量的变量, 如智力、性格等, 不过它也可以用观测变量来构建。从相互关系上分为外源变量 (自变量) 和内源变量 (因变量) 。外源变量是引起其他变量变化和自身变化, 且假设有系统外其他因素所决定的变量。内源变量则是受其他变量影响而变化的变量。四种变量结合起来形成四类变量, 即内源观测变量和外源观测变量, 内源潜在变量和外源潜在变量。另外, 有些统计技术虽然允许因变量含有测量误差, 但却假设自变量是无误差的, 如回归分析。事实上, 任何测量都是会产生误差的, SEM则允许自变量和因变量都存在测量误差, 并且试图更正测量误差所导致的偏差。

2. 指标。

SEM的指标分反映性指标和形成性指标, 它们是因潜在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因果优先性而产生的不同概念指标体系。反映性指标是当潜在变量被看成是一种基础建构时, 产生某些被观测到的事物 (即观测变量是效果, 潜在变量是因子) , 反映这种潜在变量的指标称反映性指标。形成性指标是潜在变量被视为受观测变量影响 (即潜在变量是效果, 观测变量是因子) 时所形成的线性关系, 这时观测变量称形成性指标。指标含有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统称为测量误差或误差。随机误差指测量上不准确的行为, 系统误差反映指标也同时测量潜在变量以外的特性。

(二) SEM的结构

SEM中变量与变量之间的联结关系用结构参数表示, 提供变量间因果关系不变性的常数, 描述观测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观测变量与潜在变量之间以及潜在变量与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些变量又可归纳为两种模型, 即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

1. 测量模型 (Measurement Model) 。

也称为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 主要表示观测变量和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度量模型一般由两个方程式组成, 分别规定了内源潜在变量η和内源观测变量y之间, 以及外源潜在变量ξ和外源观测变量x之间的联系, 模型形式为:

其中, x为外源观测变量组成的向量;y为内源观测变量组成的向量;Λx为外源观测变量与外源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 是外源观测变量在外源潜在变量上的因子负荷矩阵;Λy为内源观测变量与内源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 是内源观测变量在内源潜在变量上的因子负荷矩阵;δ为外源观测变量x的误差;ε为内源观测变量y的误差;ξ与η分别是x与y的潜在变量。

2. 结构模式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1) 。

又称为潜变量因果关系模型, 主要表示潜变量之间的关系。规定了所研究的系统中假设的外源潜在变量和内源潜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模型形式为:

其中, η是内源潜在变量;ξ是外源潜在变量;β是内源潜在变量η的系数矩阵, 也是内源潜在变量间的通径系数矩阵;Γ是外生潜变量ξ的系数矩阵, 也是外源潜在变量对相应内源潜在变量的通径系数矩阵;ζ为残差, 是模式内未能解释的部分。

上述模型有以下一些假定:E (ζ) =0, E (δ) =0, E (ε) =0, E (ξ) =0, E (η) =0;ε与ζ相互独立, δ与ξ相互独立, ε与η相互独立, ζ、δ及ε相互独立。

二、SEM的基本过程

SEM的建立过程有四个主要步骤, 即模型构建 (model specification) 、模型拟合 (model fitting) 、模型评价 (model assessment) 以及模型修正 (model modification) 。

(一) 确定初始模型

利用SEM分析变量 (包括观测变量和潜在变量) 的关系, 关键一步是根据专业知识和研究目的, 构建出理论模型, 然后用测得的数据去验证这个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开始建立的理论模型有可能不是较理想模型, 需要在数据的拟合过程中修改、评价, 再修改、再评价……, 直至建立较理想模型。在建构模型时, 首先检查每一个测量模型中各因子 (潜在变量) 是否可以用研究的观察变量来测量, 这主要根据专业知识确定, 同时可借助于探索性因子分析, 建立测量模型;然后根据专业知识确定各因子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 建立结构模型。在建构模型时, 应注意模型的识别问题, 可以用t法则、两步法则、MIMIC法则判定。

(二) 模型拟合

模型拟合就是通常所说的参数估计, 所要做的是使模型隐含的协方差矩阵 (即再生协方差矩阵) 与样本协方差矩阵之间的“距离”最小。这个“距离”称为拟合函数。两个矩阵之间的“距离”有多种不同的定义方法, 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拟合函数, 即不同的参数估计方法。参数估计方法主要通过下列拟合函数:TSl S (两阶段最小二乘) 、ULS (非加权最小二乘) 、ML (最大似然) 、GIS (广义最小二乘) 、WLS (一般加权最小二乘) 、DWLS (对角加权最小二乘) 等。其中ML估计分布是渐进正态分布, 但ML是无偏、一致、渐进有效的估计方法, 且有尺度不变性, 因此在参数估计时以ML最为常用。

(三) 模型评价

参数估计出来之后, 就得到了拟合模型。但要知道模型拟合的好坏, 还应对模型进行评价。大致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一是参数合理性 (比如相关系数应在-1到+1之间、与先验假设不应有严重的冲突等) 和参数检验的显著性;二是决定系数的大小;三是拟合指数。

其中, 拟合指数是最为常用的。拟合指数分为三类:绝对拟合指数、相对拟合指数及简约指数。相对于绝对拟合指数和相对拟合指数来说, 简约指数较少用。绝对拟合指数是将理论模型 (Mt) 和饱和模型 (Ms) 比较得到的一个统计量, 常用的绝对拟合指数有x2、RMSEA (近似误差均方根) 、SRMR (标准化残差均方根) 、GFI (拟合优度指数) 、AGFI (调整拟合优度指数) 。其中x2值越小越好, RMSEA值越小越好, 当RMSEA小于0.1时, 表示好的拟合。SRMR的取值范围0~1, 其值越小越好, 当小于0.08时认为模型可以接受。常用的相对拟合指数有NNFI (非范拟合指数) 、NFI (赋范拟合指数) 、CFI (比较拟合指数) 。对模型评价时, 不应单靠某几个拟合指数就做出模型拟合程度的结论, 而应将它们联合考察。

(四) 模型修正

对模型进行评价的目的, 不是简单地接受或拒绝一个假设的理论模型, 而是根据评价的结果来寻求一个理论上和统计上都有意义的相对较好的模型。一个好的模型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测量模型中的因子负荷和因果模型中的结构系数的估计值都有实际意义和统计学意义; (2) 模型中所有固定参数的修正指数 (MI) 不要过高; (3) 几种主要的拟合指数达到了一般要求; (4) 测量模型和因果模型中的主要方程的决定系数R应足够大; (5) 所有的标准拟合残差都小于1.96。

如果我们希望看到的上述情况中的一种或几种没有出现, 可以根据具体的结果做出如下改变: (1) 删除相应的自由参数。 (2) 将最大或较大MI的参数改为自由参数。 (3) 当评价结果中有较大的标准残差时, 通过不断添加与删除自由参数, 直到所有的标准残差均小于2为止。 (4) 如主要方程的决定系数很小, 则可能是以下某个或某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缺少重要的观察变量;二是样本量不够大;三是所设定的初始模型不正确。

三、结语

从SEM的原理及分析步骤可以看出, 结构方程模型包含了验证性因子分析与路径分析的优点, 分析结果更加接近实际。SEM从构建初始模型到比较理想模型的确定, 就是一个不断修正、评价的过程。SEM的广泛应用反映了数据分析方法的进步, 我们应该掌握SEM的基本原理、基本过程等, 并在使用过程中遵循一定的标准并注意使用条件, 为发挥这种新方法的优势提供可靠的保证。

摘要:结构方程模型被称为近年来统计学三大发展之一, 与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相比有很大的优势。文章主要介绍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建模的基本过程等方面内容。它的使用为分析复杂的多变量关系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因果关系,统计方法

参考文献

[1]黄芳铭.结构方程模式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5.

[2]吴兆龙, 丁晓.结构方程模型的理论、建立与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 2004, (6) .

[3]曲波, 郭海强, 任继萍, 孙高.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 2005, (6) .

[4]田晓明, 傅珏生.结构方程模型的统计方法及比较[J].苏州大学学报, 2005, (4) .

[5]秦浩, 陈景武.结构方程模型原理及其应用注意事项[J].中国卫生统计, 2006, (4) .

网络通信数据流组织结构模型设计 篇8

网络通信服务软件, 负责维护具有一定数量节点设备的网络通信, 及时获取并处理各节点设备采集的信息。随着计算机物联网应用逐步深入, 对物联网应用的核心——网络通信服务器软件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用户追求能管理更多设备, 同时对设备信息能更快反应的, 即拥有高性能、高吞吐量的服务器软件。

要实现一个高性能服务器软件, 除了采用高效率的网络通信模型外, 对收发到的大吞吐量网络数据也要能迅速处理, 以防止服务器在数据处理环节形成瓶颈, 造成服务器性能下降。传统的数据处理模型是:

(1) 一个网络连接, 对应一个通信端 (Socket) 。每个通信端每次收发数据就分配一个相应大小的内存块, 用来填入待收发数据。收发完成后, 立即释放这块内存。每次收发, 都重复一遍这一过程。

(2) 好一点的设计, 则考虑到预先创建缓冲区, 避免频繁分配与释放内存, 但预先创建的缓冲区只能固定大小, 不能预知所需数据长度, 因此, 多分配通信协议长度最大数据命令, 造成空间浪费。或分配多个小缓冲区, 通过拼接得到完整数据命令, 增加处理时间。

(3) 各个通信端各自分配内存块, 在高并发、多连接的网络通信环境中, 大量内存块散布在内存各部分, 造成内存碎片。再加上通信端频繁连接、断开、重连, 对应内存块也频繁被分配和释放, 即使采用缓冲区设计, 也不能避免内存块的重复分配释放, 进一步加剧内存碎片化。

(4) 高并发网络通信, 不可避免考虑到多线程处理, 传统的多线程处理数据, 通过线程信号量锁住整个内存块, 以防止其他线程同时操作, 造成数据冲突。但锁定对象占用资源越大, 锁定开销越大, 能共享的资源越少, 造成死锁的可能性越大。

(5) 传统的数据处理, 处理逻辑与处理数据紧密结合, 基本上一个函数中, 既包括处理逻辑 (代码) , 又包含处理数据 (变量) , 而实际业务中, 处理数据 (通信协议) 和处理逻辑 (业务逻辑) 都很容易变动, 而二者的变化率不同, 关注点不同, 应在设计上加以分离。

2数据流组织结构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综合多线程并发、通信端预分配数据缓存、内存碎片管理, 处理逻辑与数据关注点分离等多方面考量, 为避免这些方面可能出现的缺点, 专门为高性能、高并发的网络通信环境设计了一个网络通信数据流组织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 每个Socket通信节点不再为每次收发分配释放内存, 而是固定分配一小块内存缓冲区, 直至Socket通信节点释放。该内存缓冲区大小固定, 只有通信协议的帧头大小, 只用来接收数据帧头, 根据帧头可获得数据命令类型和数据命令总长度。该内存缓冲区采用循环数组结构, 可以重复循环接收任意多个命令, 但只有一个命令的帧头处理完毕, 才可能完整接收下一个命令的帧头。

接收完每个数据的帧头, 根据解析的命令类型和通信协议, 可知该命令是定长命令还是变长命令。

为协议定长命令建立定长数据命令内存池, 每个命令分配一段连续的大内存块。根据设置, 如设为N, 则分配N× (线程互斥量长度+命令长度) 大小的连续内存块。各个内存块由链表管理, 每个内存块头都有一个链表节点, 有前向、后向指针。定长数据命令内存池还维持一个空闲数据块链表, 记录所有未分配的内存块。当Socket收到定长命令后, 向空闲数据块链表直接申请对应长度的空闲内存块, 而不用遍历整个内存块去自己寻找。而一旦获得空闲内存, 则将内存地址和Socket IP的Hash值作为键值对, 存入已接收数据块哈希表, 以供任务线程的任务进行处理。而内存池的日常管理则通过内存块链表, 如程序结束, 整个内存池释放, 通过内存块链表可以不考虑内存是否分配, 直接完全释放。或者某一命令的内存块出现坏数据, 可以通过链表释放, 重新申请该长度的整块内存。

对于变长命令, 不再分配整块连续内存区, 而是为每次收发分配内存, 随用随申请, 用完释放。但是仍然通过链表管理所有内存块, 以备程序结束完全释放等操作。发数据命令, 场合不固定, 且服务器数据吞吐主要是流入业务, 流出占业务比例较小, 因此, 通常无论变长还是定长命令, 都在变长命令区申请发送数据内存块。

每个命令内存块, 块头都有一个区域存储线程互斥信号量。多任务 (多线程) 处理模块处理数据时, 检查数据内存块头的信号量是否被占用, 如未被占用, 则锁住互斥信号区域, 不再锁定整块命令内存区。该信号量可能是个整型in数据, 锁、解锁开销极小。且为可读锁, 即写访问时不能同时读、写访问该块内存, 而全为读访问时, 可以允许多线程同时访问。如占用, 则立即将该任务放回任务缓冲区, 释放任务线程, 执行下一个任务。

命令数据 (通信协议) 和命令处理逻辑 (业务逻辑) 二者的关注点、变化率都不同, 不再在一个函数中耦合二者, 而是将二者分离。任务线程池维护命令处理代码, 任务代码执行时, 通过IP Hash表访问特定IP的Socket数据, Hash表通过内存指针 (C++) 或对象引用地址 (C#、Java) 记录数据地址。函数代码不再直接分配数据变量, 而是将数据地址指针作为参数传递。这样一旦业务逻辑修改, 函数代码改变, 而传入的参数指针不受影响, 修改不会传递到数据内容部分。

3结语

本数据流组织结构模型, 整合、整理、优化了网络数据流的存储结构和处理流程, 是一个考虑到多线程、数据缓存、内存碎片管理、数据处理逻辑分离, 专门为高性能、高并发的网络通信环境设计的网络通信数据流组织结构模型。基于该设计实现服务端通信软件, 用于支持高并发、大吞吐量的网络通信, CPU的占用率低, 内存空间占用少, 因此, 被广泛应用在公司的各型新产品中。

参考文献

[1]彭红艳, 肖庆, 梁桂才, 等.网络服务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6) .

[2]胡东红, 杜光海, 贺伟, 等.基于完成端口模型的应用程序实现[J].物联网技术, 2014 (3) .

组织结构模型 篇9

手球比赛技术表现的研究远远落后于足球、排球、篮球、棒球和冰球。随着科技的进步, 国外手球研究开始运用高科技设备对比赛录像进行分析, 但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初级阶段, 只能探究相对表面的问题。在国内更是缺乏这方面的研究, 目前国内手球的研究只有单项技术统计、身体特征、负荷特征三大类, 还没对比赛进行综合性评价的研究, 影响对手球比赛制胜规律地的把握。本文从国外手球比赛表现的研究出发, 结合我国目前的研究现状, 运用模型分析探讨高水平手球比赛技术之间的联系, 客观地反映手球比赛技术表现的规律。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手球比赛第二阶段的12场比赛的运动员, 对比赛中每个运动员 (不包含守门员) 的技术动作进行分类统计。研究对象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 研究方法

2.2.1 录像分析法

用两个视频播放器同时播放一场比赛, 左右两个视频分别是比赛场地的左右半场, 对场上每个队员 (不包含守门员) 的每个技术动作进行分类采集。

2.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2007对比赛录像进行技术分类采集;运用SPSS16.0、LISREL8.0对假设模型进行信效度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运用和AMOS17.0对结构模型进行修正, 最终建立独立的技术路径模型。

3 手球比赛结构模型与分析

3.1 假设模型

图1是按手球比赛的行为顺序提出的假设模型。根据因子分析, 模型中部分指标系数低于0.5, 理应删除该部分指标。由于一旦删除该部分指标, 会造成技术缺失, 不能涵盖场上所有的技术动作。因此, 不对指标进行删除, 只对模型进行修正。

3.2 修正模型

经过修正的模型拟合度指标如下:X2/d=4.37、RMSEA=0.27、AGFI=0.92、NFI=0.91、CFI=0.92、AIC=240.0。各项拟合度显示, 修正后的结构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 模型可以用于手球比赛的研究。

3.3 模型分析

运用AMOS中CR值和CR的统计检验相伴概率p对模型进行路径系数/载荷系数的统计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当标准化系数越接近1时, 变量之间互为影响的关系越明显。当标准化系数大于1时, 变量之间不存在互为影响关系。

如表2所示, 有7项系数高于0.7, 表明这7项均具有明显的互为影响关系。有1项系数低于0.5, 表明该项的互为影响关系偏低。有2项系数大于1, 表明这两项均不存在互为影响关系。

表3反映了模型中变量之间的直接影响, 获得球仅与处理球有直接影响关系。比赛中, 获得球与处理球是相邻阶段, 理应存在直接的互为影响关系。进攻完成与获得球、处理球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 与防守不存在直接影响, 原因是模型中的防守数据是源自本方, 因此, 本方的防守与本方的进攻不存在影响关系。此外, 表中其他变量之间的系数均反映了彼此的从属关系。换言之, 潜变量只与从属的观察变量存在直接影响关系, 与非从属的观察变量不存在直接影响关系。

表4反映了模型中变量之间的间接影响, 防守仅与获得球存在间接影响关系, 体现了比赛中防守可以促进球权的获得。进攻完成与获得球的间接影响关系较高, 说明比赛中有效地控制球权, 有助于进攻的完成。

助攻性传球仅与获得球有间接影响关系, 说明比赛中获得球技术能间接影响助攻性传球的质量。协防与封堵均与处理球具有较高的间接影响关系, 说明比赛中处理球技术的质量能减轻本方防守的压力。运球仅与获得球具有间接影响关系, 说明比赛中大量的控球会间接影响运球的技术的运用。得分和射门失误均与处理球具有较高的间接影响关系, 但在技术成功没得分一项中, 却与获得球间接影响关系较高, 本文认为,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得分与射门失误大部分出现在行进间, 而技术成功没得分大部分出现在原地。

4 技术路径模型与分析

比赛中各项技术并不是分离的, 是在同一场上不同环境中不断变化的串联。不同的技术串联产生的变化与影响也不一致。因此, 本文在结构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独立的技术路径分析模型, 对比赛中各项技术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4.1 手球比赛进攻路径分析

结构模型分析反映了手球比赛技术表现的总体情况, 路径模型分析反映了局部, 可以更深入了解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图3仅对进攻技术建立的路劲模型, 对模型进行重新计算。结果表明, 在不考虑防守时, 获得球、处理球与进攻完成转化效率非常高, 最终转化成更多的得分。

如图4所示, 由于比赛中存在获得球以后直接产生进攻的情况, 因此本研究建立获得球与进攻完成的路径模型。获得球与进攻完成互为影响的关系高达0.92。结果表明, 快攻中获得球直接转化为进攻的效率很高, 原因是快攻环境中防守强度偏弱, 进攻效率提高。图中技术成功没得分与得分之间的影响关系很高也验证了这个结论, 反映了快攻中的射门是以多打少、以快打慢, 因此进攻成功率高达90%。

4.2 手球比赛快攻路径分析

4.3 手球比赛组织路径分析

图5所示, 影响系数为0.87。表明处理球与进攻完成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为影响关系。由于比赛中大部分进攻是由处理球转化而来, 进攻的顺利完成提高了处理球的组织效率。

此外, 仅考虑处理球与进攻完成的互为影响关系时, 进攻完成主要表现为射门失误和得分。由于处理球转化为进攻大部分产生在阵地进攻中, 阵地进攻的防守强度较高, 体现了在这种环境中进攻的两个极端, 要么通过具有危险性的助攻性传球制造射门得分, 要么进攻受阻, 射门失败。

4.4 手球比赛防守路径分析

如图6所示, 影响系数大于1, 表明模型中防守与进攻完成不存在互为影响关系。由于模型中的防守数据是源自本方, 对手的防守在技术评价时作为背景融入到研究中, 因此模型中的防守不可能对本方的进攻产生影响关系。

4.5 手球比赛防守与获得球的路径分析

如图7所示, 影响系数达0.84。表明模型中防守与获得球存在显著的互为影响关系。表明在独立评价时, 同样存在互为影响的关系。比赛中加强防守的强度, 不断给对手施加压力, 造成对手失误增多, 使得本方更多地获得球权。反之, 当球队牢牢掌控球权时, 能较好地控制比赛节奏, 让对手陷入被动的比赛状态。

4.6 手球比赛防守与组织的路径分析

图8表明模型中防守与处理球不存在互为影响关系。路径系数大于1, 说明该模型在独立评价时不存在互为影响的关系, 由于比赛中处理球与本方的防守不存直接相关的关系, 因此该模型不存在互为影响关系。

5 结论

1.建立以进攻为核心的结构模型, 模型结果反映了获得球、处理器、防守三个阶段在比赛中与进攻完成存在显著性影响, 得出一切技术应围绕进攻展开的原则。

2.通过对比结构模型与进攻路径模型得出, 手球比赛的进攻效率偏低。

3.快速进攻是手球比赛中最有效的得分策略。

4.尽管处理球与进攻完成存在显著性影响, 但由于处理球普遍运用于阵地战中, 防守相对密集, 一般的处理球难以打破防守阵形, 导致大部分进攻都无功而返, 进攻成功率偏低。

5. 多人协防是手球比赛中最有效的防守策略。提高防守强度可以迫使攻方的失误率增加, 本方获得更多的控球机会, 达到控制比赛节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Thomas Kurz.SCIENCE OF SPORTS TRAINING—HOW TO PLAN AND CONTROL TRAINING FOR PEAK PERFORMANCE[M].Stadion Publishing Company, Inc.2011.

[2]Paul S.Bradley, William Sheldon, Blake Wooster.High-intensity running in English FA Premier League soccer matches[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January 15 2009.

[3]KEN BRAY.HOW TO SCORE—SCIENCE AND THE BEAUTIFUL GAME[M].Granta Books London.2006.

[4]Christopher Carling, A.Mark Williams and Thomas P.Reilly.Handbook of Soccer Match Analysis[M].Routledge.2005.

组织结构模型 篇10

在信息化、网络化的背景下, 企业运行的环境呈现复杂多变、无法预测的趋势, 工业经济条件下的金字塔式层级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越来越难以适应,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应对这种趋势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手段, 推动着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的创新和发展。截至2007年, 中国中小企业总数已达到3453万家, 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只生力军。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 大多数中小企业在规模上、管理上、业务发展上和大型企业相比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这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尤其明显。对中小企业而言, 由于受到资金、技术力量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也基于其本身的一些业务特性, 因此现阶段对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是不切合实际的, 但是,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改变了中小企业发展的传统外部环境, 并对其内部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果中小企不充分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 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 那么传统的企业运作模式必将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中被淘汰, 企业的发展必将受限甚至走向衰退。因此中小企业也应当紧扣经济发展的脉搏, 适时地进行自我调整, 以适应外部环境发展的需要, 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组织结构作为组织内各构成要素所确定的关系形式, 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形成的, 不仅包括构成要素, 而且包括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影响企业组织结构的因素很多, 可以从组织设计的结构性维度和关联性维度两个层面来理解组织结构的相关影响因素。信息技术应用对企业组织结构的相关维度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1 信息技术对中小企业组织结构性维度的影响

中小企业处于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大流之中, 信息技术给企业的管理经营手段和组织模式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甚至是革命性的变革, 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为适应组织战略目标而形成, 中小企业如何认识和把握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的组织目标的实现, 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组织结构的结构性维度包括组织的复杂性, 规范性及集权和分权。信息技术对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的结构性维度产生了影响 (表1) 。

1.2 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关联性维度的影响

组织结构的关联性维度包括组织规模、环境、文化和战略等, 它们描述了影响和改变组织结构的关键因素。哈罗德·孔茨 (Harold Koontz) 认为组织结构必须反映企业所处的环境条件。中小企业处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实践阶段, 必然受到外部大环境的影响, 因此其组织结构应当能够适当的反映出相应的环境条件。组织结构是一个复杂且多变的系统, 其影响因素很多, 概括起来包括战略、规模、技术、环境等几方面 (芮明杰, 2001) 。信息技术引入组织之后, 对组织结构的这些关联性维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进而通过这些关联性维度因素影响组织结构的调整。

1.2.1 信息技术对组织规模的影响

组织规模是一个影响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内生关联性变量。对组织来说, 大量的资源和规模经济可以带来规模报酬递增, 所以企业保持一定的规模是必要的。但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其本身的规模受到资金等各方面的限制, 尽管近年来一些行业事实上的合并形成了巨型公司, 但是组织的平均规模正在缩小。在信息技术条件下, 组织可以将许多活动外包, 组织内部需要配置的资源相对较少。信息技术也能使传统组织用更少的员工完成同样的工作, 信息收集、处理的高效率为组织节约了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 有效减少了管理层次和中心环节, 扩大了管理幅度,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组织在空间地域上的限制, 使得交易更加透明化。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其节约规模成本是很有益处的。

1.2.2 信息技术对组织环境的影响

信息技术打破了组织在空间地域上的限制, 网络化使得组织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组织社会环境和内部环境都伴随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总体环境的知识化、技术环境的信息化、竞争环境的合作化以及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客观上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富有弹性, 更加的柔性化。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部门间、企业间、企业与顾客间交流沟通方式, 促进研发与销售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强度和密度, 使得企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平等地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这种信息沟通方式的变化必然引起企业中权力运用的方式以及领导者的管理控制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 也必然会引起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的相应变化。

(资料来源:高晶, 关涛, 王雅林, 信息技术应用与组织结构变革的互动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10)

1.2.3 信息技术对组织战略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必将成形, 组织信息战略成为组织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组织战略为信息技术应用以及业务流程重组和结构调整提供了指导,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 信息技术运作必须从属并服务于组织战略。中小企业要适应外部环境条件, 同时完善自身的管理运营, 组织信息战略将成为其发展战略的部分内容。组织战略决定了信息技术战略, 信息技术战略直接引导信息技术在组织中的运作方式和方法。作为组织运作活动的一部份, 信息技术的运作直接影响组织运作的效率和总体效果。组织战略一旦改变, 组织结构也将做出相应的调整。

1.2.4 信息技术对组织文化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为组织带来了信息开放、共享、吸收和交流的新组织文化。随着信息技术在组织中的应用, 组织认识到信息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而逐渐培育起有助于加强信息管理和推进组织信息化发展的组织文化。信息技术作用下的组织文化必将对以往常见的中小企业家族式企业文化产生冲击, 促使组织内部建立开放的管理环境, 顺利地实现组织内部的横向和纵向交流。同时促使组织之间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沟通, 为组织创造条件能够与外部的供应商、销售商、顾客共享信息。开放式的组织文化氛围要求组织能够吸收外界先进的技术、观念和知识, 处理好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使信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得以更加科学、有效、合理地应用, 有利于中小企业今后的稳步快速发展。

2 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小企业组织结构模型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这样的特点:企业缺乏长期战略规划, 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大多以家族式管理为主, 缺乏管理团队, 员工构成比较单一;公司资金普遍匮乏, 开发投入普遍不足;产品结构比较单一, 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公司管理比较随意, 缺乏相应管理制度;产品大多数在本地进行销售, 缺乏全国市场管理经验等等。中小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 必须比大企业要更加灵活、高效、创新。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 中小企业应当对自身的组织结构作出适应性调整, 建立实时、高效、灵活、创新、柔性化的组织结构以满足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上述分析, 笔者提出了信息技术条件下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模型 (图1) 。

在该模型中, 企业的管理者、技术人员以及其他组织成员通过信息网络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 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企业内部的各部门之间通过信息系统相关联。组织各部门之间根据组织任务的需要, 通过内部的组合灵活有效地完成组织目标。在传统的条件下, 由于中小企业受到资金市场等方面的限制, 常常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比拟。为解决这一问题,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 中小企业可以有效地与其他企业组织合作, 甚至将部分或全部业务外包。可以由企业自己的人员与外部企业的人员组合, 企业之间的技术力量进行整合, 最终形成有效的目标团队, 为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 通过实时高效的反应, 资源的灵活利用, 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同时, 各目标团队之间通过信息网络进行有效沟通, 企业决策层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对各目标团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必要的时候进行及时地调整。

3 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小企业运作框架

在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下, 中小企业的整体运作, 从组织目标制定、战略决策, 到具体的产、研、供、销等各环节, 自上而下的由信息技术串联成为一个有效的信息网络, 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的运作框架 (图2) 。组织内部实现横向与纵向的实时沟通, 为企业的管理运作提供信息效率上的保证。

传统中小企业运作和管理都存在很多问题, 在财务、资源利用等方面都存在不透明的情况, 产生很多人为的弊端。企业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构建信息网络, 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的资源、财务、生产运作状况进行实时监督, 有效洞察企业运作的方方面面。企业不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网络在企业内部共享和交换信息, 而且可以在企业与零部件供应商和销售商之间建立快速的信息共享和交换通道, 使得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整个企业运做变得畅通无阻, 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数据整合在企业目标的实践层形成灵活的目标团队, 根据不同目标任务的特点和要求, 考虑其难易程度, 及时进行人员和技术力量的整合, 在企业内部或者企业之间组建目标团队, 争取以高效快速的反应和灵活的处理方式把握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目标团队的建立一方面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反应速度和灵活性, 有效把握机遇;另一方面, 目标团队更具有针对性, 可以有效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 将有效资源合理的运用到目标的实现过程当中, 为中小企业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有效的生产运作中去。

4 结束语

由于资金、管理、运作等多方面的原因,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技术应用对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的冲击和影响, 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战略定位。因此, 中小企业如何看待信息技术对自身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对组织结构进行适应性的调整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中小企业只有充分的把握自身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及时地对自身的组织结构做出适应性的调整, 才能够有效的利用资源, 把握竞争优势。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突破性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为中小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发展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 同时也对企业组织战略、规模、技术、环境等组织结构维度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从组织结构维度的角度分析了信息技术条件下中小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动因, 提出信息技术条件下中小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模型, 并对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中小企业运作框架进行一些说明。

关键词:关联性维度,结构性维度,影响分析,信息战略

参考文献

[1].高晶, 关涛, 王雅林.信息技术应用与组织结构变革的互动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10

[2].理查德.H.霍尔.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95

[3].杨路明, 战甬, 陈雨青.虚拟企业组织结构模型探讨[J].江苏商论, 2006, 6

[4].[美]哈默 (Hammer.M) 等.企业再造[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1

[5].Michael J.Ear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York, 1996

[6].李妍, 刘伟.内部市场化:企业组织结构演进的新方向[J].当代经济, 2007, 2

学习型组织构建的双环模型 篇11

对承担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学习发展管理者或培训管理者而言,五项修炼只是一种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内功心法”,如果用五项修炼直接开展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往往存在无从下手的现象。

在笔者看来,学习型组织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在五项修炼这一“内环”基础上,从学习发展体系、对外协作体系、知识管理体系三个方面入手,企业文化和经理人两个杠杆配合,可以形成学习型组织创建的“双环模式”,推动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双环模式”中,“外环”从组织层面,强调学习发展、知识管理、对外协作、经理人和企业文化五大方面的构建;“内环”以“五项修炼”为理论基础,帮助团队和个人通过培训、学习、沟通、分享多种方式,实现自我超越、心智模式的改善、团队学习、共同愿景的树立,并不断训练与养成系统思考的思维方式。内外环同时联动,在组织层面搭建体系、塑造氛围,在个人/团队层面开放心态,提升学习技巧,转变成学习型员工和团队,保证学习型组织建设落到实处。

“外环“建设五个重点

学习发展体系:密联员工发展和业务战略

一流的培训体系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基石。抛弃以往培训事务专家角色,将组织的培训体系定位为学习发展体系,尽快转型为员工发展顾问、业务合作伙伴以及变革推动者,才能最先纠正学习发展部门在学习型组织创建中的角色定位。在此基础上,围绕学习型组织创建的五项修炼需求,去搭建或完善企业的课程体系,讲师体系和运营体系,将学习型组织的基因植入到学习发展体系的各个环节中,才能形成学习型组织创建的第一道推手。

知识管理体系:打造内部“知识引擎”

学习型组织“学什么”?企业内外部的知识无疑是组织学习的重要内容。建立与实施系统、规范的知识管理机制,是学习型组织创建的必经之路。企业至少应从知识收集、知识分享和知识创造三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知识管理体系。

◎ 知识收集:建立知识库,根据主题分类来储存知识,应同时考虑员工的学习需求、组织持续改进的目标以及使用者的专有知识;将知识收集纳入每个员工的职责,使之成为每个人工作的一个部分。

◎ 知识分享:建立正式的知识分享机制;成立一些标杆瞄准小组,深入发掘公司内部最优的运作实务,如果发现某个流程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立刻“拉响警报”,对工作流程和业务系统进行持续的改进。

◎ 知识创新: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战略目标,打造整体创新管理体系;对从创意产生,创意执行到创意推广各个环节提炼关键问题,并制定相应指标加以衡量;为创新者提供明确的、显著的、及时的物质及非物质奖励。

对外协作体系:吸收外界优秀经验

如果说知识管理体系是学习型组织的内生增长源,那么对外协作体系则是学习型组织创建的一个重要输入。对外协作作为学习型组织建设关键的外部“着力点”,不仅应具备完善的体系,还应与内部知识管理无缝联接。加大对外学习的频率,拓宽对外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并积极开展外部学习后的内部分享,是建立对外协作和学习体系的重要工作。对外学习协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 向客户学习:为客户提供培训机会,让客户掌握更多相关知识,从而为产品和服务改进提供建议;鼓励和支持客户提出更高的期望。例如改进质量、创新和更快的速度等;主动从客户那里寻求反馈信息和建议。

◎ 向业务伙伴/联盟者学习:与业务伙伴进行定期的人员轮换和交流。鼓励对外交流的员工在公司内部做深入的沟通和分享。

◎ 向供应商学习:对供应商进行培训认证,以保证其建立适当的程序、专门的技术和品牌管理;利用互联网和管理系统,来系统地提供、跟踪、监控相互之间的学习。

◎ 跨界学习:针对中高层管理者开展全球标杆考察、与一流专家进行对话,参与顶级学府授课等跨界学习活动,零距离观察最佳实践、激发水平思考、学习先进理念、把控行业最新趋势。

经理人杠杆:形成拥护学习的高素质经理人团队

组织领导者对企业学习文化塑造和员工学习意识的转变也起着非同寻常的带头作用,而经理人是否全力支持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是否全力支持员工的学习与发展,是决定学习型组织建设是否能真正落到实处的重要因素,经理人应当成为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重要杠杆。在打造一支拥护学习的高素质经理人团队方面,企业可以如下三个方面为起点:

◎ 开展企业教练项目。

◎ 推动高中层积极参与授课。

◎ 构建领导力培养项目体系。

企业文化杠杆:凝聚学习共识,塑造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为学习型组织提供支撑其“起飞”的“上升气流”。企业可以利用行动学习,建立学习发展小组,推进学习文化和氛围的形成:

◎ 开展五项修炼工作坊:在基层开展“五项修炼工作坊”,进行学习型组织理与“五项修炼”理念宣贯,推动员工持续改善。

◎ 推进行动学习:通过“反思-行动-再反思-再行动 ”的循环,形成并验证实践中的问题解决方案,并由此形成一种不断反思质疑、持续改善的良好学习氛围。

◎ 建立学习发展小组:针对微观、中观的问题,组建跨部门协作的学习实验室,既解决沟通问题,又解决具体问题,同时实现经验共享,激发集体智慧。

以点带面建设“外环”

“双环模式”的精髓在于内外环的相互辐射作用。组织层面的行动可以为员工修炼提供环境和氛围,让员工个体层次的学习更加有动力,有资源,有指导;个人/团队的心灵层面的修炼和提升又可促进组织层面行动的实施和落地。下面笔者以某公司的实践来具体说明如何让“双环”真正互动和转动起来。

《五项修炼》品牌课程行动式开发

该项目的目的在于,通过授课、定制课程开发、配套讲师培养等综合行动,在完善学习发展体系,促进知识沉淀的同时,将建立和管理学习型组织所需要的能力传递给基层员工,提升个体/团队的“五项修炼”能力。

案例一:某公司《五项修炼》品牌课程行动式开发

存在难题:经过调研,发现该公司员工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毅力不够和学习能力不强的问题,这是该公司建立学习型组织需要攻克的“第一难关”。

解决方案:结合该公司实际,设计了《五项修炼》课程开发工作,将课程开发流程与行动学习相融合,旨在通过“行动学习”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内部讲师。

行动式课程开发流程具体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 破题研讨会:让学员了解行动式课程开发的整体思路、流程和步骤;分小组领取任务;讲授课程开发所需思维技巧;课程关键知识点梳理与研讨。

◎ 集中-分散-再集中:在学习顾问、讲师和促动师的带领下,通过不断的“集中-分散-再集中”形式让各小组学员熟悉并深入理解“五项修炼”知识点,掌握课程开发的工具方法,锻炼课程呈现技巧。

◎ 课程试讲会:以“学员试讲-学员点评-讲师点评-讲师示范”的形式开展课程试讲会,提升学员授课技巧。

◎ 工作坊:储备讲师实战演练,现场授课,并利用团队学习中“深度汇谈”这一重要工具现场解决基层员工工作难题。学习顾问针对现场课程反馈完善课程,讲师针对内部讲师现场授课技巧给予针对性辅导。

效果:通过一套完善的框架和流程,行动式课程开发保证内部储备讲师能够在高效的课程开发过程中实现学习和发展,从而实现课程开发能力、授课技巧和“五项修炼”能力的三重提升。促进了该公司内部知识沉淀和固化,通过行动学习,最终形成该公司自己的行动式课程开发工作流程图。

关键人群培养

在学习型组织建设中,对各级管理群体的培养占有极高的权重。关键人群培养项目通过混合式学习方式重点提升基层管理者和中高层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管理者能力的提升将有利于他们更好的管理团队、辅导下属,从而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充分发挥学习型组织创建外环中的经理人杠杆作用。

案例二:某公司关键人群培养项目

存在问题:经过前期调查访谈,该公司基层班组长迫切需要提升在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 向上能理解公司的战略,支持上级与公司的工作;

◎ 向下能有效管理下属,形成班组积极向上的氛围;

◎ 横向能与其他团队互相配合,协同作战;

◎ 对外能主动发掘、了解客户需求,真诚服务客户。

解决方案:针对以上四项能力,该公司开展了两期,每期三天半的集中培训课程,并在课后辅以在岗实践的成果测评。

“双环”配合发展展望

学习型组织建设作为一个长期系统工程,初步建立起内外环的体系和机制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保证学习型组织建设真正落在实处,需要在构建和完善学习型组织的制度/体系保障基础上,不断推动团队与个人内在修炼,实现个人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双向增长。

作为“外环”的组织层面建设取得一定成绩后,还需进一步提升组织能力,完善体系建设,让其学习型组织建设做到有载体,见路径,成系统。在未来有以下几项工作可以进行:

◎ 完成2-3个关键人群的学习地图试点建设,从企业战略要求出发,结合业务发展要求、职业发展需要为员工指明在企业中的学习发展路径。

◎ 优化培训管理体系,提升培训运营效率,让培训支撑员工发展、密联公司业务。

三是分层分级认证内部讲师 ,开展内部讲师训练营,全面提升该公司内部讲师能力。

◎ 构建完整的内部讲师管体系,塑造“内部讲师体系良性运转动力环”。

◎ 开展高、中、基层领导力培养项目,扩大培养人群范围,系统提升各层级干部的管理能力和领导力。

◎ 在现有工作坊设计基础上引入行动学习模式,并将“五项修炼”工作坊从试点单位推广到全公司,带领员工从企业面临的业绩问题入手,探索造成业绩不彰的行为是什么,从而进一步反思员工的心智模式,在解决业务问题的同时改善员工心智模式。

作为“内环”的个人和团队层面建设,为进一步让学习融入工作,让修炼化为能力,未来个人、团队层面的学习修炼需重点开展以下四个工作:

◎ 继续推广和铺开学习活动,包括个人IDP、ORID、内部学习论坛、标兵搜索令、部门级专家论坛等,让学习变成乐趣,让反思变成习惯。

◎ 启动“案例库建设”活动,搜集内部典型案例,使内部知识从工作中挖掘出来、沉淀下来,推广开来。

◎ 积极参与《五项修炼》品牌课程培训,深入学习“五项修炼”的理论、工具和方法,并将其融会贯通,应用到工作和绩效提升中来。

组织结构模型 篇12

结构力学正是一门这样的课程。该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后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及钢结构等专业课程提供力学基础知识。但同时结构力学也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力学课程,尤其是其中的结构动力学部分,很多概念如结构的基本动力特性、动力响应特点等,如不采用比较形象的描述和解释方法,则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因此,在结构动力学的授课过程中采用简单形象的教学辅助工具演示力学基本概念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既形象生动,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针对学生在结构动力学学习过程中的学习需要,开发结构动力学原理演示教学系统,提倡学生自己动手演示并观察结构动力特性,提高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热情与学习兴趣。本文详细叙述了一套结构动力学原理演示结构模型的设计、制造及功能测试过程,该模型可作为各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结构动力学课程教学的辅助教具。

一、结构动力学原理演示结构模型的设计

本结构演示模型的设计目的是: (1) 可代表土木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 (2) 模型可组装,便于携带; (3) 可调节频率激振,通过共振激励模型各阶振型,从而演示实际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振型。为实现上述设计意图,以薄钢板为基本构件,组装成土木工程结构中常见的框架结构,将可调节转速的偏心旋转电机安装在框架模型的顶层,模拟结构外部简谐激励。将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结构模型上,通过动态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结构动力响应信号并对其进行分析,识别模型结构各阶频率及振型。

为了使模型结构的振型便于观察,同时还需满足模型结构静、动力稳定要求,因此将结构自振频率控制在2H z左右。根据所给频率范围要求首先假定模型材料参数,构件尺寸,经反复试算模型各阶频率,最终确定了模型结构参数如下表所示。根据计算[1,2],柱的惯性矩为1.406×10-11,单根柱的抗侧刚度系数为8.436×103,结构各层质量分别为m1=m2=1.413kg, m3=1.1775kg。

二、结构动力学原理演示模型制造及模态测试试验

根据上述设计中构件尺寸,加工制造了模型结构如图1所示。

为实测模型结构频率、振型,进行了该模型的动力特性测试试验。试验是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的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实验室完成的。试验中分别在模型结构的基座和各层楼板位置处共安装了四个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并采用动态数据采集系统 (包括电荷放大器、8通道信号调理器) 实时采集模型结构加速度响应。试验工况包括敲击自由振动及正弦波扫频激振。图2所示为敲击自由振动中采集到的模型结构各层加速度时程。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模型结构的自由振动响应中,包含有结构各阶模态频率成分。图3为各层加速度响应的傅里叶谱,从中可以看出,模型结构各阶频率分别为:2.31H z, 7.32Hz, 10.68Hz。

为识别模型结构各阶振型,利用安装在结构顶层的可调转速偏心电机对结构施加从小到大的不同频率的正弦波,激励模型结构各阶模态共振,图4为扫频激励过程中模型结构各层加速度时程。图5为根据各层加速度时程进行傅里叶谱分析得到的扫频过程中结构幅值谱和相位谱。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偏心电机未能实现连续激振频率可调,而是在4个激振档位间从小到大依次激励,因此造成结构一阶和三阶模态共振不明显。但结构二阶共振还是明显被激励起来了。根据模型结构各层幅值谱峰值之比即为结构振型的原理,识别得到模型结构各阶振型如图6所示。

三、结论

本文阐述了新型结构动力学原理演示结构模型的设计、开发过程。为了测试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还进行了该模型的动力性能试验。主要结论如下:

1. 该模型结构可演示土木工程中常用的框架结构的基本动力特性,为学生理解掌握动力系统的频率、振型等抽象概念提供了形象的演示工具。

2. 在本模型结构演示教具开发过程中,项目组的各位成员通过模型的设计、制造、试验等过程较深理解了结构动力学相关原理,并掌握了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方法。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结构动力学原理演示结构模型教具的开发, 该模型教具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学习结构力学、结构动力学课程的辅助教学工具, 生动演示工程结构动力特性, 帮助学生理解动力学的抽象原理。

关键词:结构动力学,演示教具,自振频率,振型

参考文献

[1]张延庆.结构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培元教育下一篇:新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