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组织结构

2024-10-22

信息组织结构(精选12篇)

信息组织结构 篇1

一、信息技术的运用对管理信息成本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运用对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企业而言,因信息技术的运用引致的“信息化革命”已全面爆发,企业的生产、管理、营销等各种活动都因信息技术的运用而改变。因此,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改变了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成本降低的方向:一方面,企业的变动成本大量地转化为固定成本;另一方面,企业成本降低的形式可能是纵向一体化,也可能是横向一体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对管理信息成本的影响涉及对管理信息流成本的影响、对管理信息结构成本的影响和对管理信息系统成本的影响三个方面。

1. 对管理信息流成本的影响主要是信息技术通过信息集成、信息共享、分类索引三种方式发挥作用。

(1)信息集成。

在传统经济条件下,消费者的很多个性化需求因不符合厂商的利润要求而不能得到满足,而对离散的需求进行收集的成本在互联网出现以前是比较高的,信息中介服务的开展受到地域的限制。信息技术的出现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需求可以被集成。由此看来,信息技术的运用降低了信息搜寻成本,降低了管理信息流成本。

(2)信息共享。

信息搜寻理论中的搜寻成本是一个常量,其前提假设是各个消费者是独立的并且在单时期内搜寻信息,不存在一种信息共享机制。N个消费者各自进行k次搜寻,然后将搜寻到的价格信息共享,即相当于每个消费者进行了Nk次搜寻,搜寻成本c'=c/N。在网络经济中,信息的自由流动减弱了经济运行的“刚性”,网络的外部性使社会福利增加。根据著名的Metcalfe定律,网络的价值等于其节点数量的平方,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张,其外部性以二阶比率增加。可见,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大大降低了管理信息流成本。

(3)分类索引。

搜索引擎通过条件和关键字设定,使得消费者获取商品信息的效率显著提高,一些互联网上的第三方价格比较代理可以帮助消费者自动搜寻到最低价格的商品,从而将搜索成本降到最低。

2. 对管理信息结构成本的影响是指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企业组织结构和组织方式变革发挥作用。

传统企业组织结构呈金字塔形,纵向层次很多。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企业的组织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产生知识扩散及人们互相合作的新渠道,工作中也需要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而要求对企业的生产、服务、管理流程进行再造,即由阶层型变为水平型的开放式结构。企业内部层次减少,管理幅度增大,专业化生产水平提高,核心能力增强,决策越来越符合客户的要求,这样既提高了企业运行的效率,又减少了工业经济时代企业常规运行中基础设施和固定成本的投入,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但是,在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来改变其组织结构并提高运营效率的过程中,管理信息结构成本可能会以新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企业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企业需要调整原有的组织结构,使其适应管理信息化的要求,确定组织结构调整的目标,然后实施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第二,企业组织结构变革改变了既定的权力分配形式。权力的再分配必然会影响企业管理层乃至普通员工的利益,并且很可能引起利益相关方的冲突。第三,业务流程以及管理方法的改变,意味着工作方式和技能的改变,人们必须按照新的规则行事。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新技能的培训,员工也要在工作之余努力学习。

3. 对管理信息系统成本的影响源于管理信息技术软硬件的选择、运用以及维护。

企业的管理信息化需要建设大量的信息基础设施和进行人才培训,这些都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除信息基础设施和人才培训成本外,还有其他相关成本。一旦企业向某种特定的管理信息系统投入各种补充和耐用的资产时,就会产生“锁定效应”。锁定程度的大小与早期的投入有关,早期投入越多,则锁定程度越大。从长期来看,技术更新和产品升级是必然趋势,但选择何时更新、升级,更新、升级到何种程度,决定权在企业手中。更新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本通常是非常高的,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改善软件环境的代价也非常大。同时,还包括基础设施升级、咨询、人员培训等费用。因此,信息技术的运用使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成本有所增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的运用对管理信息成本的影响各有不同:一方面,管理信息化能降低企业的管理信息成本,如降低管理信息搜寻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运行成本;另一方面,也会提高企业的管理信息成本,如提高管理信息系统的软硬件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变革成本。

二、管理信息成本与企业组织结构

信息成本是当前信息社会中影响企业效率的重要因素(吴京芳,2001)。管理信息成本产生的原因是企业内部管理活动的信息不对称(包括信息获取时间的不对称和信息内容的不对称)和信息获取不完全。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一方掌握了更多的信息,而另一方要想获得此信息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当信息分布比较对称、信息成本非常低时,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是最优选择;当信息成本较高时,在组织内部进行交易比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更有效率。在信息获取不完全的条件下,企业为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决策结果的不确定性,需要以一定的组织形式获取信息,并加工、存储、传递和使用信息,这一过程也必然会产生信息成本。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组织结构不同,其效率也不一样,产生的成本也不同。因此,企业组织结构与管理信息成本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指出,在完全理性的假设条件下,企业获取各种信息不需要花费时间和成本,即信息成本为零,且企业外部的制度安排是外生给定的,不用考察企业组织结构。实际上,这一完全理性的假设难以成立,所有的市场都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的现象,要获得完整的信息就必须支付一定的信息成本。因而,对企业组织结构的考察就变得非常有必要。

信息经济学认同新古典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但对完全理性的假设进行了修正。 (1) 获取信息要支付成本,信息成本大多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产生的,一方掌握了相关信息,而另一方要想获得此信息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有时这种代价是相当大的。因此,拥有较多信息的一方会有机会主义倾向,这是道德风险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信息获取渠道不是十分畅通的情况下,获取外部市场的生产和交易信息所要花费的成本很高,要了解企业内部的情况也非常困难。为了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就非常有必要。在这种情况下,金字塔形组织结构是有效率的。 (2) 当信息分布比较对称、交流免费,即信息成本近似于零时,不管初始产权如何分配,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总是最优选择。在这种情况下,获取外部市场的生产和交易的全部信息所花费的成本较低,并且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内部情况,以至于不需要支付太高的信息成本就可以实现信息的完全分配。但是,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很少出现。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当管理信息成本较高时,将外部收益或者机会内部化,在组织内部进行交易比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更有效率。

三、管理信息成本是推动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重要因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组织结构发生了全面变革,金字塔形组织结构被分散化组织结构代替,企业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

经济学家分析认为,外部环境的变化是导致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主要因素。斯科特·莫顿(1991)认为,引发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原因包括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斯卡姆·彼得(1994)认为,市场范围的扩大,新供应商、新客户、新竞争者的介入以及产品产量的增加等原因导致了企业组织结构变革。他又将这种影响称为“创造性的破坏”。

综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可以发现是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环境,信息革命、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已经成为推动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内在动力。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导致信息加工和传输的成本降低、信息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减少、发生信息扭曲的概率降低,这些都可归结为管理信息成本降低。信息技术的运用导致的管理信息成本的降低是推动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在信息革命爆发、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出现之前,信息的加工和传递过程比较复杂。一方面,企业外部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企业内部信息的传递渠道也不是十分畅通,不同层次和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效率较低。于是,在管理信息成本较高的情况下,为了使企业顺利运营,减少雇员数量和组织层次是行不通的。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其规模必然过大,从而造成效率损失。尤其是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之后,如果不能及时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环境和满足顾客新的需求,企业的经营状况便会恶化。

现代组织理论认为,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信息成本上。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运用使信息在市场中的分布更加均匀,由此降低了管理信息成本,使较低层级的内部组织更具有竞争力;另一方面,使分散化的组织得以发展,因为这种组织的资源配置效率更高。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正是由于管理信息成本的降低才引发了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管理信息成本的降低使企业边界扩大和组织结构变革成为可能。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产品开发周期缩短等导致了市场规模扩大。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前提下,新供应商、新客户、新竞争者的介入及产品产量的增加,形成了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内在压力,而传统企业组织结构又不适应降低管理信息成本、提高管理信息使用效率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有必要通过组织结构变革建立起适应信息革命要求的全新的组织结构,以此来实现外部收益的内部化。

四、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对管理信息成本的影响

1.无边界组织对管理信息成本的影响。

无边界组织实质上是组织内部各部门的职能和边界依然存在,但部门之间的边界模糊化,组织的整体功能得以增强,已经远远超过各个组成部门的功能。建立无边界组织的目的在于使各部门之间更易于扩散和渗透,扫除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有利于信息在各部门之间的传递并实现对称分布,有利于各项工作在组织中顺利开展和完成。Ashkenas (2005)强调组织交流的水平层次,突破水平边界而设计能够穿越部门边界的工作流程结构,使信息和资源随工作流程在各部门之间顺畅流动,把分割的职能重新融为一体。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企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团队这种组织形式的运行成为可能。将企业建立成无边界组织,将产品或服务作为核心,把注意力放在供货方式和市场开拓上,从外部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并与之建立合作关系,与其共享数据库信息、技术和资源,从而降低管理信息成本。

2.网络化组织对管理信息成本的影响。

网络化组织突破了传统组织的纵向等级和横向分工,将组织的成员以网络的形式相互连接。网络化组织的特性就是松散和动态连接、以任务为中心。目前,已有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在探索网络化组织的具体实施形式,通过网络化组织的建立,促进信息交流。其具体做法是:构建扁平化组织结构,由公司总部负责宣传和指导,总部下面一般设事业部。组织结构扁平化具体体现在财务和决策两方面:总部负责在年初时对各部门提出要求,分公司、子公司自己进行日常管理和项目运作,年底上缴利润;面向战略的决策由总部做出,面向市场的具体决策由分公司、子公司自己做出。在运行方式上,充分发挥外包企业、虚拟企业的作用,这样有利于企业集中优势资源进行科技创新,提高科技竞争力。采用网络化组织形式也可以降低管理信息成本,同时可以实现信息的流动。

3.市场化组织对管理信息成本的影响。

如前所述,企业在低管理信息成本条件下倾向于选择市场化组织形式,因此许多企业的内部组织可以采取市场化组织形式。采用市场化组织形式可以将一个企业分割成若干个小的单位,它们之间只有临时的契约关系。假如企业内部某个单位需要某种产品或服务,企业内部的其他几个单位能够提供此产品或服务,那么其他的几个单位基于其技能、交易记录以及竞争动态来出价,供购买单位选择。因此,市场化组织与无边界组织和网络化组织的不同之处在于:前两种组织在变革后仍旧是独立的,它与外界保持着清晰的界限;而市场化组织模糊了内部单位之间的界限,难以分清是组织形式还是市场形式。因此,市场化组织只是一种理想模式,它对企业的管理信息成本的要求非常高,企业必须存在极低的管理信息成本,而这往往与现实不符。

摘要:信息技术的运用对管理信息成本和企业组织结构变革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指出信息技术的运用带来的管理信息成本的降低正推动企业组织结构变革。

关键词:信息技术,管理信息成本,企业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1].罗恩.阿什克纳斯等著.姜文波译.无边界组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2].吴京芳.信息成本与企业组织变革趋势.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 2001;5

[3].高晶, 关涛, 王雅林.信息技术应用与组织结构变革的互动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10

[4].祝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企业组织结构演进.市场周刊 (财经论坛) , 2004;1

[5].朱远彤.信息技术与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经济管理, 2004;21

信息组织结构 篇2

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

在回顾早期组织结构研究的基础上,阐述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及研究的.影响,简要介绍一些组织结构新模式,揭示信息技术影响下,企业必须建立新型的组织结构来适应新环境.

作 者:钟建安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刊 名:应用心理学 CSSCI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年,卷(期):7(1)分类号:B849关键词:组织结构 信息技术 企业信息化

信息设计中的信息组织逻辑 篇3

关键词:信息设计 信息组织逻辑 体验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2-0116-02

进入信息化时代,一切都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发生着巨大变化,人们每天都在不断接收、处理大量的信息,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更是不断改变着信息的传播方式、呈现形式,同时也无限扩展着信息的内容、数量。信息爆炸、信息过载、信息疲劳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促使信息科学在近年来有了跨越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信息的合理组织以及有效传达。信息设计——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领域,在当前的社会形态下有着越来越多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

一 关于信息设计

“信息设计”最早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平面设计领域被提出.随着IIID和IDA两个组织的成立,其概念得以巩固、发展和延伸。信息设计的核心在于通过对数据的合理组织与呈现,将数据转化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换言之,信息设计关注的是通过科学的手段提升信息传达的效率和准确性。信息设计起源于设计领域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有自身独特性的跨学科交叉领域。由于“信息”本身就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信息设计的研究自然涉及了多个学科且跨度极广,包括心理学、传播学、管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在内的相关领域研究都从不同角度和信息设计有一定的关联性。不过,不论是从关注信息传达的有效性还是受众的良好体验,信息设计始终没有脱离设计学科中“以人为中心”的理念,而这些年来在设计学科当中与信息设计相关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信息可视化是设计领域一个热门的学科分支,以至于某种程度上在设计领域里信息设计的概念被错误地等同于了信息可视化。严格意义来说,信息可视化只是信息设计领域一个很小的分支,设计学科中诸多研究都属于信息设计的相关范畴。关于设计各个分支学科与信息设计的关联角度在这里不多作展开陈述,但纵观这些与信息设计相关的细分设计领域,大多都是在关注信息“呈现”的问题。事实上,不论是广泛的设计学科还是信息设计领域,都经历了从注重“设计本身艺术化的表达”到关注“受众的认知和体验”这一转变的过程。对于信息设计而言,设计工作者们的主要研究从过去的如何以艺术的、美的形式呈现信息转向了如何从用户感知层面出发更科学地呈现信息。令人遗憾的是,人们的关注点还是更多地放在了如何更好地“呈现”信息上,而对于信息的“组织”问题却较少有科学、深入的探究。

的确,设计学科所涉及的现有理论与方法当中,关于如何通过合理组织实现更有效的信息传达方面的研究相对于其他相关学科还很少。其他一些学科例如:信息管理科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等从不同角度在信息组织的问题上都有一些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虽因侧重点、出发点不同都存在一定局限性,但确实值得设计学科在相关研究的过程中参考借鉴。同时,从设计学科角度研究分析信息组织的问题时应当更加灵活,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注重不同情景的多种可能性,充分发挥学科特点优势能使其在指导信息设计实践上有更大价值。

二 信息组织逻辑

我们平常在各种场合谈论、提及的“大量的信息”其实很多情况下所指的只是零散的、没有价值的数据或碎片化的信息。这些通过调查、分析、监测或是用户创造所生成的数据,很多时候因为不具备足以用于沟通和理解的条件,对于绝大多数人是没有意义的。只有通过合理的组织、转化以及展示,赋予这些数据意义,使其成为有用的信息。如果把信息设计的过程简单分解为“信息组织”和“信息呈现”两个阶段,我们看到的产出常常是“信息呈现”这部分工作的直观体现。事实上,尽管直接被用户看到的是信息呈现的结果,他们甚至几乎不会意识到信息组织系统的存在,但信息的组织却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用户的理解和体验。

美国历史学家Hayden White(海登.怀特)说过——理解的源头就是分类。信息的组织过程可以理解为通过将零散的数据、信息进行归类、分组,再以某种结构化的形式将它们有规律地重新组合排布的过程。零散的数据各自都有着多个方面的属性特点,这些属性的集合能反映出该数据的整体特性。但在对数据进行组织的过程中,我们只需要以它们的某些属性特点作为依据,并依照这些属性特点的相似性或其他关联特性来进行信息组织,通过整理、编排形成有规律的、具有整体性的体系。而信息组织逻辑就是指系统中所提炼采用的那些属性特点的关联性规律。

关于信息组织逻辑的具体形式,已经有很多学者在相关研究中有所提及。Richard SauIWurman说过,尽管信息是无限的,但组织信息的方式是有限的。他在其著作《信息焦虑》中提出了LATCH的信息组织方法,即为以:位置、字母表、时间、类别、层级作为组织信息的逻辑依据。而Nathan Shedroff将LATCH的五种组织原则扩展为7种,即:字母表、位置、时间、连续体、数字、类别、随机。Richard认为LACTH的五种方法几乎可以运用在任何信息组织当中,而Nathan则强调他提出的七种信息组织原则只是作为启发性指导,他鼓励人们多尝试探索,力图找寻更优的方法去组织信息。此外,在Peter Morville和Louis Rosenfeld所著的《Web信息架构》中,将信息架构组织系统可采用的组织体系分为了精确性组织体系和模糊性组织体系。类似字母表、位置、年表(时间)等能讲信息分成定义明确的区域和互斥区域的客观依据就属于精确性组织体系,而模糊性组织体系则依照更为主观的逻辑对信息进行分类,如主题、任务、用户、隐喻等。Peter和Louis认为信息的搜索通常是具有重复性相交互性的,因而模糊性组织体系虽然更复杂和不稳定,但却是设计实践中更有用更重要的。辛向阳在其行为逻辑理论中提出:以“合理组织行为作为决策依据”作为“行为逻辑”,而“强调物的自身属性合理配置的决策依据”可称为“物理逻辑”,这两种具有典型差异的决策依据也可以作为信息组织逻辑的重要参考,尤其是以行为逻辑进行信息组织为设计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很多情况下能比以常规物理逻辑进行信息组织有更好的效果。endprint

在实际案例中,单一的组织逻辑可能很难满足复杂情况下的需求,我们更多时候也会考虑利用多种组织逻辑配合组成复合型的组织系统。手机通讯录就是最简单的例子,我们不仅可以依照联系人的姓氏字母顺序进行精确查找,也可以根据手机主人为联系人标注的关系类别进行分组查看。复合型组织系统在复杂的多情景案例中会发挥出更大的优势,但这也建立在配合合理组织结构的情况之上,否则用户会很容易迷失在过于混合的信息分类之中。

三 信息组织逻辑与体验

对于任何一组数据或信息,我们都有不只一种逻辑方式对其进行组织,从而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而用户在理解或是与这些信息的交互过程中的体验也会因为信息组织逻辑的差异截然不同。由著名华裔建筑师林璎设计的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是为纪念在越战中阵亡和失踪的美军将士而建的—段黑色大理石墙,上面刻划着5.8万余名越战阵亡美军的名字。对于这种大量人名的排列,按照一般纪念碑设计的习惯,人们也许首先考虑的是按姓氏排序,或者按照军队中的编队划分进行排序,然而在林璎的设计中,五万八干多名阵亡者的姓名是依每个人战死的日期为序进行排列的。战争中每一位将士生命终结的时刻都是悲怆的,而以这样的时间顺序刻写他们的姓名是对生命的敬意,也让人们更深刻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不难想象,如此信息编排下的参观体验所带来的强烈感情冲击是其他任何—种组织形式都无法超越的。

生活中由于信息组织逻辑不同导致体验差异的案例也不少。普通的大型超市、商品展销会和宜家商场都是售卖人们生活居家用品用具以及食品等的综合场所,但它们对商品排布组织的逻辑却全然不同。超市的总体布局形式一般按照生活用品和食品的自身属性进行分类,如调料区,生鲜蔬果区、冷冻食品区等;商品展销会场通常为了突出商品特色将展销会按商品产地进行分类,如海南特产、台湾特产会场等;在宜家,各种商品按照实际生活中的房间布置进行排布,在卖床的区域也能顺带挑选适合搭配的床上用品,同一款餐用托盘既出现在餐桌商品区域,也会出现在厨柜区域供顾客选择。如同大家生活中的经验和感受一样,这三种卖场布局逻辑的差异也导致了巨大的体验差异,而造成这种体验差异的原因也来自多个方面,如:商家的意图,消费者的购买动机、购物场景等。类比到具体的信息设计实践当中,信息受众的特点、信息需求、信息传达场景等都会影响用户的信息体验,而正因如此,这些线索也给我们提供了选择更合适的信息组织逻辑的依据。

以何种逻辑对信息进行组织实际上反映了我们期待用户以何种方式来理解信息。而对于用户来说,与信息互动的过程就是学习理解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许察觉不到具体的信息组织逻辑,但在信息交互的过程当中他们的确是在不断解码其中的组织逻辑以更好地理解信息。大多数情况下,用户学习理解信息组织的过程并不是在全面而完整地了解所有信息之后,他们会以最初接触的局部信息为依据进行推断并形成初步的认知。以地图为例,一张普通的地图所包含的信息是几乎是任何人都无法短时间内在全部获取的,但人们能够通过初步的观察理解到地图的基本画面反映的是一定区域内实际的地理区位特征,并通过不同的图标标示出不同区域的自然或社会特征等信息,只要理解了各种信息在地图中的组织逻辑就能很好地运用地图找到所需的信息。但并非所有情况下用户都能在一开始依据所接触的信息准确地理解全局组织逻辑。很多时候用户初步的认知不一定和实际信息完全吻合甚至可能相差很多,但他们依然会以初步形成的认知作为下一步查看或寻找信息的决策依据。因此,在初步总体认知形成的阶段,用户认知中的信息组织逻辑和实际信息的吻合度越高,他在进一步查看或寻找信息的过程中体验会更顺畅,反之,若一开始形成的认知与实际信息的差异过大,在后期的信息搜寻过程中则容易遇到困难。当然,在与信息交互不断深入的过程中,用户也会不断修正已形成的认知,力图使之愈加接近真实的信息直至找到其所需的信息,当然也极有可能因为过程中不顺畅的体验导致中途放弃对信息的搜寻。

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篇4

技术是指组织转化为产出的手段, 是与活动的进行以及生产活动的组织有关的方法和物质手段。技术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 既包括具体的生产设施, 又包括抽象的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等, 本文讨论发展最为迅猛的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二、企业组织结构

1、企业组织结构的三个要素

组织结构通常是指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的目标经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力与责任制度所形成的人为的计划体系与程序。美国学者理查德·L·达夫特在《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中, 总结了组织设计必须关注的三个要素:

⑴组织结构决定了正式的报告关系, 包括层级数量和管理者的管理跨度;

⑵组织结构还确定了个人如何组合成部门, 部门如何组合成组织;

⑶组织结构包含了一套系统, 以保证跨部门的有效沟通、合作与整合[1]。

从达夫特归纳的三要素中我们不难看出, 组织设计涉及到纵向的层级设计 (包括岗位设计、部门设计) 以及横向的有关部门协调的设计。例如前两个要素是组织结构性框架, 属于组织图上的纵向层级内容, 第三个要素则是关于组织成员之间相互作用模式, 属于横向协调模式。然而组织结构的内容还远不如此,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层级结构, 还包括制度结构和文化结构[2]。

2、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

哈罗德·孔茨 (Harold Koontz) 认为组织结构必须反映企业所处的环境条件, 如经济、技术、政治和伦理等方面, 同时还必须为组织配备恰当的人员[3]。达夫特认为:

组织结构设计受组织环境、组织目标、技术和规模的影响

我国著名学者芮明杰将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概括为战略、规模、技术、环境四方面 (芮明杰, 2001) [4]。

由此看来, 技术只是众多影响组织结构因素的其中之一, 而且我们又将讨论范围缩小为具有代表性的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 具体讨论时将组织结构分解为制度结构、层级结构和文化结构, 分别讨论信息技术对制度结构化、层级结构化和文化结构化的影响。

三、信息技术对企业制度结构化的影响

1、企业制度的定义

关于企业制度, 经济学的文献中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比如, 有人把他理解为“企业财产关系的组织形式”, 也有人认为“企业组织结构即是企业制度”[5]。陈传明教授则在《比较企业制度》中将企业制度定义为企业内部参与者之间权力和利益关系的总和[2]。

2、信息技术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企业制度结构化的影响可分解为其对企业内部参加者权力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影响。在权力关系和利益关系的相互作用中, 权力关系处于主体地位, 决定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分配。由此讨论的重点就转化成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权力关系产生的影响。企业的权利来源于企业所需要的要素供给。企业的参与者分为资本供应者、劳动供应者和知识供应者, 相应的企业制度为资本逻辑的企业制度、劳动逻辑的企业制度和知识逻辑的企业制度。在各种不同制度的企业中, 资本供应者、劳动供应者和知识供应者是相应企业制度中的权力主体, 这又决定了他们同时也是各自制度中的利益分配主体。然而在实践中, 不同制度的企业却发生了相同的经营者控制现象[6], 这一方面是因为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所有者之间高昂的协调成本使他们放弃对经营者实施有效控制所带来的收益, 重复博弈必然使双方各有损失, 而经营者可以将其损失很轻松的转移至企业内部, 归根结底还是企业所有者遭受损失, 所以他们被迫放弃企业控制权, 选择用脚投票;另一方面经理工作的性质以及经理人员与法律规定的权力主体之间不利于后者的依赖关系是促成经营者控制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2]。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企业内部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以及企业所有者获取信息的成本, 因此能够对经营者实施更加有效的控制, 从而可以减少经营者控制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 信息技术使知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生产力, 知识在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企业越来越倾向于以知识逻辑组织企业制度结构, 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最终将缩小企业内部参加者之间的知识与信息拥有量的差距, 这样的话, 主要凭借知识开展工作的经营者将越来越难以凭借知识在组织中占有优势地位, 因此企业将越来越分权化, 由此还将导致企业层级结构和文化结构的巨大改变。

四、信息技术对层级结构化的影响

1、层级结构化的定义

通常所说的组织结构其实就是指层级结构化, 由达夫特对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三要素的识别不难看出, 层级结构化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 纵向主要涉及企业内部权力关系和正式沟通路线, 如直线职能制;而横向涉及人员、任务等之间的协调。

2、信息技术对层级结构化的影响

信息技术提高了经营者获取信息的能力, 增强了管理者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拓宽管理跨度, 使组织结构扁平化;信息技术降低了协调成本, 层级结构更加富于柔性, 新的矩阵式的组织结构更容易形成和运转;信息技术使企业内部参加者之间, 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 促使企业内外部网络的发展和外部网络的内化;企业所在的供应链之间信息共享越来越容易实现, 企业与供应链伙伴紧密合作, 共同管理存货, 预测市场, 结成亲密的战略伙伴, 促进企业组织结构外延化。具体分析如下:

⑴信息技术在企业组织中的应用, 导致产生更少的层级机制的精益组织, 有利于信息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质量传递到组织的每一个角落。比如事务管理层中OAS具体是以文字处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图形图像处理系统、电子日程管理、语音信箱、语音会议、视像会议等形式应用于企业组织中。从而减少了办公室文案工作人员的需求量, 同时提高了处理文字信息、处理数据信息以及存档等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也提高了企业内部各单元的沟通和决策的效率和能力。此外MRP (物料需求规划) 、MRPⅡ (制造资源规划) 、ERP (企业资源规划) 、SCM (供应链管理) 等都使得层级组织大大压缩, 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效率。

⑵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改变了企业组织的决策, 重构企业组织的决策手段和模式。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决策的信息更加充分, 通过信息技术平台使各个层级所要获得的信息都在其职能授权范围内得到最大化, 并且信息工具的应用也使决策者不至淹没于信息的海洋。DSS、GDSS、ESS等决策支持工具将大大改善管理决策的有效性和效率。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推动了组织内部隐性知识被转化为显性知识, 并将各种显性知识系统地整理为新的知识、概念或程式的过程。将许多原本看似非程序化的决策变为程序化的决策, 从而加强基层与高层决策的直接沟通, 随着信息系统和决策系统的完善, 中间管理层将逐步缩减甚至消亡, 企业将自然地向扁平化发展[7]。

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任务的相互依赖特征也发生了改变。任务的相互依赖性,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组织内部各个职位之间需要协调的强度。因此, 任务的相互依赖性也决定了企业组织内部, 不同的职位或分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詹姆斯·汤普森定义了任务相互依赖的三种不同的模式:交互式、顺序式和集合式。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远距离协同工作变为现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在许多职位间所存在的交互式和顺序式依存关系。而这两种依赖关系正是企业组织内部协调需求强度较高的两种依赖关系。这两种关系的弱化将显著降低企业内部各个职位之间的协调强度, 降低协调的成本。信息技术通过弱化交互式和顺序式依赖关系推动企业组织结构向能够适应激烈竞争和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 并在该环境中能够做到柔性调整的组织结构转变。

五、信息技术对文化结构化的影响

1、文化的概念与功能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中为所有员工所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在这里我们只考虑观念文化, 而不涉及行为文化。文化的基本功能是协调, 协调企业内部的活动和关系。文化的协调功能主要是通过共享观念实现的, 该共享观念引导员工的行为导向和行为方向的选择, 文化在亩种程度上其实就是公司内部的一种隐性契约。

2、信息技术对企业文化结构的影响

前面讲到过, 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内部参与者的指示分布, 使之更加均匀化, 企业层级结构向更加分权的方向发展, 企业结构由严格的科层制不断向有机式转化, 伴随企业内部氛围更加活跃。

另外, 随着知识越来越重要, 企业更加注重人力资本, 管理更加人性化, 更加注重员工个人能力的培养和个人素质的提高, 企业内部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厚, 企业越来越看重学习力和创造力。

六、总结

在某个角度上看组织是一个技术系统, 但同时组织也是一个社会系统。不能完全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扩展应用到对人的行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社会技术系统理论认为, 当组织采用某种技术后, 就可能影响组织结构、组织活动和员工。局部环节的变化带来的企业改善往往是有限的, 而且会带来其他问题, 阻碍系统达到新的平衡。实践表明, 通过对信息技术创造性的应用改变流程设计, 使得组织扁平化、员工赋权和自治, 组织的结构、员工的角色、态度和行为都要做相应的改变。

摘要:21世纪是信息社会,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使企业的组织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企业的制度结构、层级结构和文化结构均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本文从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 以引起管理者对当前信息社会背景下企业如何组织自身结构展开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制度结构,层级结构,文化结构

参考文献

[1] (美) 理查德·L·达夫特著, 李维安等译.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陈传明.比较企业制度[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 (美)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 张晓君等译.管理学 (第十版)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4]芮明杰等.管理学:现代的观点 (第二版)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5]胡汝银.竞争与垄断: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分析[J].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88.

[6]苍玉权.经营者控制与公司治理[J].商业研究, 2004, (11) .

信息组织原理 篇5

1、什么是信息组织?

所谓信息组织,亦称为信息资源组织,是根据使用的需要,以文本及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为对象,通过对其内容特征等进行分析、选择、处理、序化、并以适当的方式加以提供的活动。

2、按照依据的的标志特征,检索工具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 一类以信息资源的外部特征为检索依据,包括:责任者名、题名、机构名、出版地、出版社、标准书号、专利号、档案号、文献登录号等。

另一类以表达信息资源主题内容的标识为依据,主要有分类法和主题法两种。还有一种根据引证关系建立的检索途径。

3、按照系统中标识组配的特点,检索系统分为两种 先组式检索工具,指检索前复杂主题的标识在系统中就已经按一定的方式祖沛好了的一类检索系统。后组式检索工具,指检索前复杂主题的标识在检索系统中是以基本概念的形式独立存在的,是谁检索时,才根据检索提问进行组合。第二章

4、一般认为下述因素是一个信息组织系统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检全率、检准率、检索速度和系统的及时性、系统的易用性、检索的成本效益 检全率=检出相关信息资源量/系统相关信息资源总量*100% 检准率=检出相关信息资源量/检出信息资源总量*100%

5、描述控制的含义及内容 含义:为了以适合的方式有效进行信息资源组织,检索系统一般不直接将信息资源本身作为组织和处理的对象,而是以其描述记录代替资源进行操作的。

内容:描述项目的控制、描述文字的控制、描述级别的控制、描述格式的控制。

6、什么是词汇控制,词汇控制通常包括(选择题)指根据信息资源标引和检索的需要,对自然语言中的词汇进行选择、规范并揭示其相关性的过程。

同义控制,如:自行车 代 脚踏车 单车 词义控制,如:疲劳(生理)疲劳(物理)词间关系控制

7、什么是句法控制,句法控制的形式有哪些? 句法控制是指根据信息资源标引和检索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组词造句的规则,对检索语词的组合方式作出规定。

常见的方法包括确定引用次序、使用辅助符号以及轮排等。

引用次序:亦称组配次序,指复合主题标引和检索时,各个主题因素的组合次序。

辅助符号:亦称组配符号,是检索语言揭示主题概念之间关系意义,进行检索操作的标识形式。

8、信息资源组织的原则

文献保证原则:文献保证,亦称文献根据,指信息资源组织应根据信息资源类型、数量等因素进行相应控制。

用户保证原则:根据用户需要进行描述控制和词汇控制。第三章

9、信息描述 亦称信息资源描述,是指根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需要,对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形式特征、物质形态等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活动。

10、什么是元数据?它的作用是?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或关于数据的结构化的数据)作用:识别,定位,检索,选择。

11、《文献著录总则》

9大项目,依次为:题名和责任者项目;版本项;文献特殊细节项;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项;丛编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及有关记载项;提要项。

12、《都柏林核心集》

15大项目,依次为:题名;创作者;主题;描述;出版者;参与者;日期;资源类型;格式;资源标识;来源;语言;关联;覆盖范围;权限管理。

最低限度元数据推荐项目为:题名、资源标识、出版者、日期、格式、主题、资源类型。

13、采用辅助符号的作用

一是可以通过辅助符号的使用,克服语言障碍,方便地识别不同项目的含义,促进不同国家地区的描述记录之间的交流和互换;二是有利于信息组织和检索的现代化,便利机读处理。

14、简要级次,基本级次,详细级次

仅记录主要项目的级次,称为简要级次(适合小型文献单位)

在记录主要项目的同时,记录部分选择项目的,为基本级次(最常用)记录主要项目和全部选择项目的,为详细级次(适合国家或集中)

15、检索点的含义

检索点是指检索信息资源所使用的题名、责任者、分类号、主题词等各种供检索使用的数据。

16、参照法含义

参照法是指引用用户从检索工具中的一个目标或款目的方法,其作用是指引检索系统中检索对象之间的联系,说明检索系统的编制和使用方法。

17、规范文档的含义

规范文档是一种根据信息组织的需要,对元数据记录的标目进行控制、跟踪、维护的工具,包括名称规范档、主题规范档等。

18、规范控制的作用及构成

有利于以统一的方式加以记录,以规范、通用的形式加以记录,方便标引和检索,有助于实现国际书目共享。

名称规范档的组成:规范款目,参照款目,说明款目

19、MARC中文含义

机读编目(计算机可读形式)

20、机读目录格式中,一个书目记录通常组成

记录头标区,地址目次区,数据字段区,记录分隔符

21、RDF的含义

RDF是万维网集团支持的一个描述框架,可在元数据交换中支持互操作的进行,RDF以标准的XML形式表达,提供一种表述、交换和利用元数据的框架。

22、RDF的基本模式(P56)

第四章

23、信息描述工作的含义 亦称元数据创建工作、信息资源编目,它是依据描述的规则,对信息资源的特征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操作过程。

24、按照其处理的方式,可分为什么?

原始编目:直接根据信息资源的特征所进行的编目。

复制编目:利用其他单位已经完全的编目数据进行的编目。

25、按照编目采用的组织形式,占主流的方式分为?

集中编目:由一中心编目机构进行编目,向其他机构提供编目数据的编目方法。

共享编目:两个或多个编目机构共同进行编目活动,通过各个参加机构通力协作,使编目结果为各参加机构共享的一种编目形式。

26、简述信息描述工作的程序

查重:确定该信息资源是否已收入系统 描述:按照不同信息资源的特点加以处理

标引:主要指分类标引、主题标引等,依据一定的类表、词表或标引规范进行 复核并输入系统:检查所进行的描述和标引是否符合要求

27、并列题名、副题名(了解、区分)并列题名:记录在正题名之后,以”=“链接。著录为: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副题名:为解释或从属于正题名的另一个题名,应记录于题名之后,以“:”为标识。例: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

28、载体形态项,文献特殊细节项(区分)

载体形态项包括:数量、图、尺寸或开本、附件等

文献特殊细节项如:连续出版物的卷、期、起讫,地图比例尺、投影法等,主要用于记录个别重要文献特征

29、比较《文献著录总则》与《都柏林核心集》的特点

相同:两者都设置了完备的描述项目,可以比较完整地揭示一信息资源的基本特征;两者都对描述的等级、标识以及规范的使用作出相应的规定,可以准确、一致的方式进行描述;两者都具有比较强的扩张性、兼容性,可以充分满足各种信息资源描述的需要和不同系统之间转换的需要。

差别:传统文献描述规范的主要是针对传统文献描述和识别的需要设置的,其特点是:描述项目设置充分,对传统资源特征的描述项目的设置详尽,虽然也可以进行网络资源的描述,但针对网络资源的描述项目相对比较概括;有明确的等级性、次第性,各描述项目有明确规定的次序和等级;对描述的表达也有严格要求;采用人工标识,适合专业文献单位使用,是一个以文献专业人员为处理主体的描述规范。

《都柏林核心集》的描述项目则是根据网络资源的特点和需要,按照资源内容描述、只是产权描述、外部属性描述三种基本类型设置的,项目的设立更加充分,与传统文献编目规范相比,其不同表现在:简明性,灵活性,选择性,语法独立,可重复性,可扩展性,兼容性。第五章

30、一部完整的分类法一般由哪些部分组成

一种是根据分类法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分为类目体系、标记符号、说明与注释、类目索引(本书采用)

另一种按照分类法构成的形式分为:编制说明、主表、副表、类目索引

31、类目体系定义

类目体系是按照类目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的类目集合,亦称类目表。

32、《中国法》包括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

33、复分表的含义

为了增强分类体系的细分程度,缩小类表的篇幅,分类法一般将这些共性子目抽出,单独编列成表,供有关类目进一步区分时共同使用。这种由共性子目构成,供主表有关类目共同使用的表,称为复分表。

34、标记符号含义,对分类标记有哪些基本要求? 亦称分类号,是分类法中用以标识类目的代号。

简明性,即要求号码简短、明了,顺序性强、易读易记、便于排检,适合实际使用的需要 表达性,指标记除能显示类目的排列次序外,还能反映其结构特点。

兼容性,指标记系统应具有根据类目体系的增补变动及时配以相应号码的能力,亦称扩充性。助记性,通常对类表中同一含义的主题概念使用相同的号码加以配置。

35、类目索引的含义、类别 含义:就是为了克服类目查找的困难编制的一种辅助工具,这种工具在每个类名及同义词后记录该类的分类号,将所有的条目按字顺排序,通过将分类体系的系统排列转变成字顺排列,从而可以通过字顺排列系统找到相应的分类号,克服类目查找的困难。类别:直接索引:是一种直接通过类名或同义词查找对应类目的索引。

相关索引:是一种不仅可以从主题名称出发查找对应的类目,而且可以将被分类体系分散的一个主题各个方面的类目加以集中的工具。

主题词索引:是一种分类法与主题法结合的索引类型。

36、同位类的含义

从同一个上位类区分出来的一组处于同等地位的子类,称为同位类。

37、网络分类法与传统文献分类法的不同 揭示角度不同:文献分类法以科学为中心建立体系;网络分类法采用以主题为中心或者主题结合科学的方式组织体系。类目的设置特点不同:传统文献分类法的类目设置根据传统文献资源和一定的用户对象进行;网路分类法则是由于网络资源的内容分布和服务用户更加社会化等因素的影响,在类目设置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展开形式的不同:传统文献分类法基本上采用线性序列;网络分类法采用一种不同于传统线性序列的网状结构。同位类排列方式的不同:传统文献分类法一般按照类目的关系的排列;网络分类法中排列问题还在发展之中。

适用特点不同:传统文献分类法重视易用性、学术性与通用性相结合;网络分类法重视普遍适用性。

38、DDC、UDC、LCC的含义,试比较它们的特点

DDC:《杜威十进分类法》,是广为全球各地图书馆使用的分类法,用传统的科学来分类,编制方式为等级列举式。

UDC:《国际十进分类法》,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用户最多、影响最广泛的一部文献资料分类法,编织方式为列举—组配式。

LCC:《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根据本馆藏书编制的综合性等级列举式分类法。

39、简单说说冒号分类法的分面分类理论的内容和特点

内容:是阮冈纳赞提出的分析兼综合的原则,以及分面分析和分面标记。特点:类表十分简练,标记的表达性强,采用分面组配结构,以神秘主义为中心,成分复杂、符号种类繁多 第七章

分类标引的意义

亦称归类,是指依据一定的分类语言,对信息资源的内容特征进行分析、判断、选择,赋予分类标识的过程。

41、号码配置方法

使用《中图法》进行分类标引时,号码配置的两种情况:一种是可以通过主表直接获得表达一信息资源的完整分类号码;另一种是须结合不同成分的号码进行组配标引。在《中图法》中,组配标引包括:使用复分表;仿分;类间组配。

42、直接获取的含义

只要根据信息资源的内容、特点,采用层层区分方法,准确确定其在分类体系中的确切位置,就可得到相应的分类号码。

43、分类标引工作程序的步骤

查重:查核该标引对象是否为已经处理过的信息资源

主题分析:对资源中具有标引价值的主题概念进行概括、提炼和选择 归类:根据其特点将其归入分类体系中的相应类目 给号:根据确定的类目给予相应的分类号 审核:为了减少标引误差,保证文献标引质量 第八章

44、主题法的特征和基本类型

特征:直接以语词作为检索标识;以字顺作为主要检索途径;以特定的事物、问题、现象,即主题为中心集中信息资源;往往是通过参照系统等方式揭示主题词之间的关系的 类型(理解):标题法:是一种以标题词作为主题标识,以词表预先确定的组配方式标引和检索的主题法

元词法:是以元词作为主题标识,通过字面组配的方式表达信息资源主题的主题法

叙词法:是以从自然语言中精选出来的、经过严格处理的语词作为文献主题标识,通过概念组配方式表达文献主题的主题法类型

45、概要说明范畴索引、词族索引、轮排索引的含义与作用

范畴索引:亦称分类索引,范畴表,是一种按照词汇所属学科或专业范畴编制的概略分类系统,是从分类角度查找叙词的辅助工具。

作用:提供从内容角度查词的途径,便于从分类角度查找与某一范畴有关的叙词。这一方式可以弥补字顺查找的不足。在找不到表达某一概念的确切词语,无法从主表进行查找时,这一途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作为概略分类的依据,类分信息资源,编制分类检索工具。一般在系统不使用分类法的情况下使用;是编表选词、处理词间关系的工具,在词汇分类的基础上处理,有助于提高词汇控制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词族索引:是一种以词族为款目单元,按照款目词的字顺排列,供等级关系的角度查找叙词的索引,亦称等级索引

作用:可以从词族出发查词,利用索引对族系关系的完整显示,自由扩大或缩小查找范围,改善标引和检索的效果;在计算机检索系统中,可自动进行上位词登录,满足族性检索的要求;可通过等级关系限定词义。

轮排索引:亦称轮排表,是将词表中的叙词按词素的字顺排列,使含有同一词素的叙词集中显示于一处的词汇表,是一种从词素的角度查找叙词的辅助工具。

作用:增加检索入口,用户可以从词素角度出发对叙词进行查找;根据轮排索引按词素集中叙词的特点,帮助使用者选择最适合使用的叙词;编表时可以利用其字面成族的特点,发现语词之间的联系,进行词间关系处理。

46、叙词表一般由哪些部分(宏观结构)组成?叙词表组成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按照其结构,叙词表是一种概括特定知识领域并由词义相关、语义相关的术语组成的可以不断补充的补充的规范化词典。

47、词义控制的含义

主要是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控制,使其具有明确性和单义性。包括对多义词、同形异义词以及词义含糊语词等的处理,一般采用在叙词后加限义词或加注的方法予以解决。第九章

48、LCSH、MeSH的含义

LCSH:《美国国会标题表》,是美国国会图书馆在编目实践的基础上编制起来的综合性标题表。

MeSH:《医学标题表》,是由美国国立医院图书馆编制的专业叙词表。第十章

49、计算机检索系统的中心结构的组成

顺序文档:又称文献档,按照一定的格式收入文献的描述记录即元数据,其中包括主题标识在内的各种可检索标识和数据(文献号、题名、责任者、出版机构、分类号)倒排文档:以记录中各种可检索段的标志为中心,每个标识后列出标有该标识的所有文献号,类似印刷型检索工具中的辅助索引,可以从标识出发检出相应的文献;第十一章

自然语言的类型

关键词法、文本检索、自由标引、自然语言入口词检索、自动标引 关键词语言的类型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组织 篇6

信息技术课堂组织教学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上的普及,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同和重视。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践中,学生都非常愿意参与,愿意上机操作。但是往往课堂上学生完成不了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课后学生不能主动学习,学生自己对于疑难问题不能够自己解决,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与实践结合非常强,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遇到很多困难有待解决。

通过课堂教学,这些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每个学生生活学习环境不经相同,接触计算机程度不同,对计算机基本常识的掌握参差不齐,难以象其他学科一样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来组织教学内容。信息技术教学不属于中考科目,家长、学生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來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其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这种现象在我们这种主要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和生活不太富裕的家庭子女的中学尤其突出。第二,初中学生虽然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他们并不是真正喜欢课堂上所传授的计算机知识,而是喜欢在课堂上同学们一起玩游戏和浏览网页或者上网聊天等,老师如果按照教学进度讲授信息技术教材知识,学生就会精神溜号,相互打闹搞小动作,表现出浮躁不安的现象,自然老师的教学就很难进行下去,课堂授课质量大大降低。第三,信息技术教材知识都是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符号、命令等抽象性的只是较多,且不容记忆,初中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还没有完全建立就接触这些理论性的东西,学生很容易就对这门课基础理论部分失去兴趣。

一、调动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可以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任务贴近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等来调动学习的兴趣。总之,应做到因材施教: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他各门功课成绩不差,就是不喜欢计算机,上机操作的时候他就拿着其他学科的书看。我很是苦恼。后来我了解到这个孩子特别喜欢数学,然后我就给他讲“几何画板”这个软件,利用这个软件解决一些几何问题。这名同学从此爱上了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刚开学就把整册书的例子都做了一遍,还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在任务操作时将问题设置由浅入深,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解决问题的喜悦。

二、学习小组建设,提高信息技术学习的主动性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计算机上机操作时,学生们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教师每个学生都一个个地讲解,这样使教师感到非常忙碌,帮助不了几个学生,而且还打消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分组教学可以避免以上诸多弊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一,教师根据每班班级学生人数进行分组,每组学生人数不要太多;第二,注意学生之间的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情趣特长的学生成为小组成员,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第三,每个小组有自己固定的机位并选出两名小组长,教师在上课前先对每组小组长进行培训。当本组同学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由小组长充当小老师进行辅导。当遇到有些问题较难的情况时,教师要鼓励全组成员一起研究解决。如果处理得当,教师要及时表扬,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解决问题带来的喜悦。如果遇到难于解决的问题,小组解决不了,可提请其它小组共同研究探讨,提出方案或由教师进行指导,以增加问题研究的竞争性。这样,信息技术课堂就能够极大地激发小组成员的动手能力和参与积极性。小组建设学习的开展,能很好的体现新课改的核心——自主、合作、探究,使课堂教学活跃起来,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

三、采用任务驱动教学

学生在完成信息技术教材知识内容任务的动机驱动下,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意义的建构。具体应用到信息技术的教学,则要求我们从一个个学生喜闻乐见的典型的信息技术处理任务出发,指导学生在协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完成任务,从而使学生具备获取、加工、表达、交流、应用信息的能力,开展协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息技术创新的能力,实现学生整体素质有效的提升。而且,在解决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认知、情感活动的良性循环,培养出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学习精神。

四、使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目标就是养成学生使用信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而这种能力形成的关键在于教师潜移默化地诱导和训练。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授课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并进一步引导他们利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五、在信息教学课堂上保证足够的上机实践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课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单纯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操作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很多信息技术知识只有通过及时上机操作,才能让学生透彻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与在电脑上相结合中理论与实践能否相符合,这样才能使学生印象更深,使学习掌握的信息知识变得更正确,理解更深刻。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在《Flash引导动画》一节中,如果只是单纯的讲述让学生看教师操作不上机操作,学生可能当时看会了但是很容易遗忘;相反如果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制作出了“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就会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在上机的实际操作中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学生在电脑上操作需要有充分的时间。在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需要学生通过讨论提问、反复操作最终成功。只有时间充足了,学生才有机会研究下去,尝到胜利的喜悦。

六、实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利用信息技术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可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不仅能使学生更扎实的掌握课堂所学内容,而且还能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更完整的认识。比如,Photoshop是计算机与美术的整合,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更多的色彩知识,还可以将美术的构图,色彩搭配,审美能力等应用到计算机作品中。

信息组织结构 篇7

传统沟通模式的弊端

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多种多样, 西方普遍把信息技术定义为3C技术, 即communication (通讯技术) 、computer (计算机技术) 、control (控制技术) 。本文根据探讨需要, 将导致沟通变化的信息技术界定为计算机技术与电子通讯技术组合而成的信息交流技术。构成这些技术的手段性工具有INTERNET网、企业内部网 (INTRANET) 、传真机、移动电话、语音信箱和手掌型个人通讯装置等。尤其是企业内部网, 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信息服务手段:E-MAIL、文件传输FTP、新闻论坛 (USERET) 、电子公告板 (BBS) 、电子会议等。信息技术的引入提供了上述丰富的信息沟通手段, 使得电子化沟通超过了口头沟通、书面沟通等传统沟通方式。

传统的信息沟通模式主要依赖于口头形式和报告、指示、备忘录等书面形式传递信息, 以正式沟通为主, 非正式沟通为补充。在这里正式沟通是指由组织内部明确的规章制度所制定的沟通方式;非正式沟通是以社会关系为基础的沟通方式, 比如聚会、传播小道消息等。目前在没有引入现代信息技术的组织中还普遍采用传统的信息沟通方式。传统的信息沟通模式主要有以下弊端:

1. 基于金字塔型组织结构, 信息传递层次多, 易失真。

关于组织结构, 美国的汉密尔顿和法国的格丘纳斯先后提出管理幅度的概念和“窄幅度”管理原则。他们认为, 由于技术水平和“注意力幅度”的限制, 一位上级管理人员直接管辖的下级的人数是有限的;由于人员关系纵横交错, 当人数以算术级数增加时, 管理者和下级之间的人际关系就会以几何级数增长。可以推断, 在传统的沟通模式下, 由于管理幅度有限, 组织必然呈现金字塔型的架构。组织内部的信息沟通不仅有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 还包括管理层的沟通, 而且大部分是管理层的沟通。由于决策和反馈在制定者和执行者之间传递的层次多, 所以容易造成信息失真。

2.信息沟通时间长, 及时性差。在传统沟通渠道下, 公文一般是以书面形式传递的, 由于印刷成本高, 不可能做到人手一份, 只能是“串联式”阅读, 这样传递周期比较长, 如果在某人手中搁置一段时间, 那么时效性就会更差。同时, 这种方式也让领导们有时间揣摩前后领导批语的意思, 甚至大过关心文件内容本身。此外, 现在不少组织在外地甚至在外国设立分公司, 如果以有限的沟通手段, 分公司的运作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总公司, 这样不利于总公司对子公司的有效管理。

3.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被“过滤”。信息能否被有效的传递还与个人的心理动机有关。这在决策学奠基人西蒙1946年的著作《管理行为》中, 就已经被提到。西蒙认为, 如果上级人员没有确切了解下级需要什么信息, 抑或他希望利用对信息的垄断来控制下级, 上级人员就不会向下级透露应该传递的信息;如果下级人员认为向上传递某个信息对自己不利, 也可能对原有信息进行修改、延迟或者删除。“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就是这种动机的直接表现。以上两种信息被人为“过滤”的行为, 不利于信息的上传下达, 有碍组织正确决策的制定或实施。

4.编码和译码过程中信息易误解。在信息沟通过程中, 需要把传递的内容转变成恰当的便于传递的信息符号, 如语言、文字、图片等等, 这一过程称为编码。接受者接受到不理解的信息就需要译码。在传统的组织中, 编码和译码主要借助自然语言。自然语言词义丰富, 隐含意思较多, 不易理解, 而且使用者的语言、观念、教育背景不同也容易产生沟通上的障碍。比如, 沟通者用词的不规范或未说明特定含义, 接受者就容易臆断;对不具备某种专业知识的人使用专业术语也是徒劳的。基于上述情况, 若采用一种规范的语言会有帮助。

引入信息技术后的信息沟通

引入信息技术后, 组织内部信息沟通主要基于内部网络平台。信息技术传递数据具有快捷、准确、直接的特点, 与原先的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比较, 具有明显的优势。这给组织内部信息沟通带来了显著的变化。信息传递由纵向的传递为主变成纵向与横向的结合, 有效缩短传递路径, 促进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信息的大量储存和共享为组织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 员工可以参与决策, 有效发挥集体的智慧。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来具体阐述这些变化。

1.有利于组织结构扁平化, 信息传递层次减少。企业的组织理论告诉我们, 在企业规模一定的情况下,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Hierarchy) 成反比。使用信息技术, 为什么会扩大管理幅度呢?首先, 信息技术的使用, 带来了控制手段的变化。计算机的控制代替了人员的监督, 其控制的范围更广了。其次, 由于信息实现了共享, 管理者可以直接参与信息的查询和数据的分析等工作, 从前那些从事资料整理、表格绘制和数据分析的下级就成为了多余。再次, 员工可以直接从数据库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使原来传递信息的人员成为多余。可见, 信息技术的使用, 扩大了管理幅度, 从而使管理层次的减少成为可能, 有利于实现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到“扁平化”的转变。在扁平化结构下, 员工可以直接通过Emai等方式与高层领导交流, 中层管理人员传递信息的作用被弱化, 信息传递层次减少。员工由于掌握信息而拥有了一定的决策权, 挖掘、处理、管理以及应用信息已经成为员工的一项日常工作, 从而组织的权力被分散, 这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为组织的决策服务。

2. 降低沟通成本, 加快信息流动。

借助信息技术, 文件不需要“串联式”传递, 可以在网上同时抄送给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 大大加快了公文“旅行”的节奏。各领导也不会看到其他领导的批示, 相互影响小。同时公文“旅行”带上了“时间戳记”, 文件什么时间发送的, 现在到了哪个环节, 需要什么时间回复, 回复状况如何, 一目了然, 增加了流程的可控性。利用信息技术, 也大大加快了信息的流动。公司总经理坐在计算机前就可以快速对外地子公司下达指令并及时了解它们当天的运营情况。

3. 信息更加透明, 责任明确。

利用信息技术, 员工将原本分散在企业内部各业务部门、各层管理机构中的孤立的数据, 以业务关系和信息演变关系建立关联数据库, 并实现实时动态更新, 增强了企业信息的透明度。作为企业的各级管理者, 所获得的信息不再是被下级人员“过滤”过的信息。如果需要, 还可以做到溯本求源, 一查到底, 为有效及时的决策提供帮助。作为组织的管理者, 被要求在组织内部网上公开应当公开的决策信息, 否则也要追究责任, 这样下级人员获得的信息也不是经过管理者删选过的。同时共享数据库不仅能够提高纵向信息沟通的效率, 而且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内部横向的业务协作。

4.信息编码规范, 不易误解。与传统沟通采用自然语言不同的是, 现代信息技术, 特别是计算机通讯技术借助机器语言。机器语言具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要求组织内各部门发布在网络平台上的数据具有规范的数据管道, 统一的数据口径, 明确的数据来源和相同的编码规则, 这样各部门数据之间的“契合度”更精确、更规范。信息在编码和译码过程中采用相同的标准, 不同语言, 不同经验的人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沟通, 不易产生误解。

引入信息技术的配套条件

以上我们看到了应用信息技术给组织内部沟通带来的巨大变化。但是信息技术本身作为一种硬件的投资, 需要有“软件”的配套才能发挥作用, 否则就会形同虚设。要使信息技术发挥应有的作用, 以下几方面是需要关注的。

1.数据规范、准确、全面。在一般情况下, 组织内的成员应该把掌握的所有数据输入组织内部网络系统, 而且数据必须符合机器语言的规范。试想原始数据不全面、不准确, 那么向计算机输入的只能是“垃圾”, 输出结果也必定是“垃圾”。当然组织内部信息共享并不意味着所有信息对成员完全公开, 应该对一些机密文件设置访问权限, 这不同于传统沟通模式下的信息“过滤”, 因为它的保密权限始终置于组织的监督之下, 对组织而言是透明的。

2.提高员工信息化操作水平。有了信息技术还要会应用它。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往往是信息沟通的瓶颈之一。比如员工不懂得操作计算机, 即使再先进的设备, 对于增强沟通效率也是无济于事的。因此, 员工需要掌握熟练的信息应用技术。为了这个目的, 对员工的培训显得尤为必要。培训可以使员工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 掌握信息系统管理原理, 从而实现主动、积极地控制和利用机器, 破除障碍, 提高组织效能。

3.不可偏废面对面的沟通。信息化沟通方式减少了员工间面对面口头沟通的次数, 使得情感交流的频率和亲切感降低, 导致组织成员的归属感减弱。因此在引入信息技术后, 组织内不能忽视面对面的沟通。一方面要鼓励组织内的非正式沟通, 比如聚会、庆祝活动等;另一方面要提供高层领导和员工交流的机会, 比如推广“开门”政策, 在空间上便利员工和管理者的沟通, 在心理上鼓励这种行为;采用“接待日”方法, 使管理者与员工有一个固定的直接沟通渠道。

4. 权力分散, 让员工参与决策。

信息组织结构 篇8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 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及新理念融入到了信息组织和知识组织之中, 这给其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基于此, 本文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信息到知识组织

信息组织主要是指信息的有序化和优质化, 换句话说信息组织就是通过一些科学方法对信息外在的和内在的特征进行排序使其标准化, 进而实现信息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 方便我们获取并利用信息。

在当前的研究中, 关于信息组织的内涵, 一致将其理解为信息处理系统过程, 它和情报处理在程序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性, 可以说知识组织是当前网络环境下获得知识并利用知识的手段、技术以及能力的总和。不过无论是情报组织, 还是信息组织, 由于信息失控所导致的知识贮存无序化及分散化使得它们都已经不再能够对学科研究中的所有领域及现象进行覆盖。这种背景下知识组织能够揭示知识单元, 对知识关联的行为及过程进行挖掘, 进而为用户提供有效的信息及知识。

知识组织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知识组织理论基础、处理工具和手段、具体方法、人工智能这几个方面。其中具体方主要可以分为分类法、代码法、主题法、地序法以及时序法等。至于人工智能系统方面, 则主要是建立、获取、更新以及维护知识库。其中知识库的整序方法有顺序、散列、索引以及树形等结构。整体来说, 知识组织是情报学、图书馆学、知识工程学、计算机科学、认知心理学、现代语言学等领域的共同课题。

三、信息时代的信息与知识组织研究

1. 基础理论

信息时代下, 在基础理论方面, 当前的主要研究集中在其概念的深入上, 举例来说, 知识组织和管理的关系、一般知识网络以及特殊知识网络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的研究都属于概念深入的表现。Kasten在其理论中认为知识管理和知识组织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当前几乎所有的知识管理都需要以知识组织为基础。另外, 他还提出了利用对SBIGs导致的知识发现的不足进行调查以起到对学科信息门户进行改善的建议。

此外, 在基础理论方面还有一些较为新颖的观点, 比如从认知心理学这一角度对知识组织的理论及实践以及它们和人类感知的联系进行探讨。

2. 研究方法

信息时代下信息组织方法研究的一个重点是分类及主题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知识组织》结合race theory和元数据对大众分类法进行了研究, 利用旁注等手段使读者当前社会共享环境下的数字文件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主题和粒度。

3. 元数据

在信息时代信息构建的概念化及实施过程中, 元数据以及其模型属于非常重要的构成, 元数据获取可以对检索过程、信息组织等进行改善。在这方面的研究中一个重点是怎样对元数据需求具有更深的理解, 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建模, 这可以对SKN最终用户工作起到很大的支持作用。

信息环境下元数据研究的重点还有如何通过仓库网格对元数据进行概念化以及如何把本体集成于信息组织研究之中, 其中由于后者涉及到了本体的分类与语义的关系, 使其成为了当前信息一大机遇和挑战。此外, 对于网络组织知识的利用也是一个研究难点, 在Weikum的理论中, web信息组织及搜寻属于获取结构、背景知识及语义的工具, 他由此提出的从网上进行知识自动采集及组织并表示为和本体概念一样明确的实体及关系这一设想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 它不仅对语义网形式知识库起到了丰富的作用, 还帮助我们从质量较高的文本源中进行大规模信息的抽取。

4. 技术研究

Benslimance等人提出了一能够从数据较为密集的web应用中进行半自动化抽取的、基于本体语义的网新方法, 这对于帮助机器理解网站内容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 对于XML在其企业集成中的“缺乏语义”这一问题, Cardoso给出了一个语义数据集成中间件, 通过这一方法我们只需要进行一次的查询就能够将分布在不同数据源之中的数据进行集成。

在语义网的应用方面主要是语义web技术在医学及生物领域中的应用, 对于理解医学中的范式转变有较大的帮助。

5. 可视化技术

ConnectDots这一可视化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对大型数据集的交互信息进行查阅, 使其交互形态更加容易被感知。在获得信息之后, 人们可以对社会网络的当前决策有进一步的了解, 并使它们之间关系的影响机制更容易被观察。

6. 数字图书馆

这方面的研究对新一代数字图书管自动化系统开发、设计等思路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并对多种应用进行了集成, 对于相关的研究及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范例。

这类研究涉及到了仓库网格技术以及元数据技术。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有基于网格化技术的信息管理及组织开发方法、基于关键词解决方法提出的数据冲突分解发发、利用知识组织系统内容对XML/RDF标准进行挖掘以及如何实现知识组织系统到数字图书馆服务及架构的整合等。

7. 应用

在应用方面, 其范围非常广, 举例来说, 信息系统之中关于知识表示的研究, 半导体企业中知识组织方式方面的研究、利用侦探的行为为例进行知识组织作用机理的研究以及三类知识系统模型在健康知识方面发挥作用等都属于其应用范围。

四、结语

信息时代的信息和知识组织研究涉及到很多的相关专业, 属于交叉性的理论研究。它们的核心是如何从网络资源的信息组织中进行知识的挖掘, 并在此过程中应用一些信息技术, 比如可视化、语义网、数据仓库等, 整体研究领域还需要进一步的拓宽及深入。基于此, 我们应重视对国外研究的借鉴和学习, 重视新技术的应用, 选择合理的数字图书馆发展策略, 使信息和知识组织研究的广度及深度更为深入。

摘要:信息时代的信息与知识组织的研究在很多领域都存在着重要意义, 文章对信息组织及知识组织的概念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信息组织与知识组织中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元数据等方面的研究, 希望能够给我们的工作起到一定指导及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组织,知识组织,信息时代,元数据

参考文献

[1]司莉, 舒欣.国外网络知识组织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图书情报知识.201 (005)

[2]索传军.以数字资源为核心的信息资源建设[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 (103)

[3]李萍萍, 李书宾.基于语义Web的知识组织方法与应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1 (104)

[4]田倩, 肖红琳.基于语义网的e-knowledge组织框架与内容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 (02)

[5]王曰芬, 吴鹏.国外几种典型的知识组织系统及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 (102)

[6]柯平, 谭丹丹.Web2.0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网站服务功能创新对策[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 (108)

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研究 篇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社会公众越来越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而且也有能力去承担社会责任。公益慈善组织给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平台。然而近年来, “郭美美事件”、“河南宋庆龄基金会利益门事件”等丑闻使得社会公众屡屡对慈善组织失望, 慈善捐赠也降到了冰点。在公众看来, 慈善本应透明, 然而现实状况总令人堪忧。《2012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显示, 2012年度, 我国公益慈善行业“年度透明指数”为45.1分 (总分为100分) , 仍未及格。调查结果显示, 公众对慈善信息公开工作的满意度和一般满意度为39%, 仍然有61%的人对慈善信息公开状况并不满意, 这说明公众对公益慈善行业信息公开有着更高的期待。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而慈善信息披露是提升社会公信力的必然选择。信息披露不仅便于利益相关者的监督, 从而树立其自身形象, 吸引更多的捐赠者和志愿者, 而且信息披露的好坏与后期捐赠直接相关, 因为信息披露具有经济后果, 信息披露质量越高, 越容易获得捐赠者的认可, 后期捐赠额则越多, 信息披露是解决目前慈善捐赠不足等重大问题的绝佳选择。因此研究慈善组织的信息披露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动机

美国卡耐基基金会前主席卢塞尔说:“慈善事业要有玻璃做的口袋”。只有打造慈善组织的“玻璃口袋”, 才能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具体来说, 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动机有:

(一) 获得捐赠资源。

慈善组织获取公众的捐赠资源是慈善组织存在的前提。慈善组织要想获取捐赠资源, 则需要向公众证明他们是值得信赖的, 从而信息披露成为其获得公众认可的必然选择。通过信息披露, 公众可以了解善款的去向及组织运作效率等详细信息, 进而为未来捐赠决策提供依据。同时, 慈善信息披露是有经济后果的。根据信号传递理论, 信息披露好的组织向公众传递其值得信赖的信息, 从而使得捐赠者继续追加捐赠。

(二) 提升自身形象。

慈善组织公开机构的基本信息、业务信息、财务信息、以及公众捐赠资源的应用信息, 将慈善组织实施的慈善活动、产生的良好社会效益等展现在公众面前, 这既有利于慈善组织展示自身的绩效, 也有利于增加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了解和信任。通过对外展示工作成果, 让更多的公众知晓慈善组织在促进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而且表明了组织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披露了应当让公众了解的信息, 从而树立了正面的形象, 提高了慈善组织的公众认可度。

(三) 扩大宣传。

如同好的产品需要进行宣传才能打开销路、拓展市场一样, 非营利组织只有通过信息披露, 对外界宣传自己, 让公众相信自己, 才能吸引更多的捐赠者。当前慈善竞争越来越激烈, 而捐赠不足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慈善组织只有做好信息披露, 向公众展示自己, 才能获得社会公众更多的关注。

三、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已有文献从微观层面研究了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Greenlee and Trussel (2000) 的研究表明非营利组织的毛利越高, 越乐意向捐赠者发布“好消息”, 即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状况越好, 越愿意披露更多的信息。Behnet al. (2007) 发现, 负债较多的、规模较大的、获得捐赠多的、高管薪酬高的、高等教育类非营利组织更愿意自愿披露其财务报告。刘亚莉, 王新, 魏倩 (2013) 发现成立年限长、管理效率高的基金会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更高。本文从中观层面分析了影响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因素。

(一) 成本约束。

从世界范围来看, 尽管各国的慈善组织都努力拓宽获取捐赠资金的渠道, 慈善组织仍普遍存在“慈善不足”的现象, 都尽力压缩各项不必要的开支, 以节省更多的资金用于慈善事业。而信息披露需要成本。信息披露的前提条件是慈善组织自身有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大量的业务活动信息需要人力支撑, 每年编写财务报告以及聘请外部审计机构都需要产生大量成本。另外, 无论慈善组织是通过建立官网、自己建立传播渠道, 还是使用已有的传播渠道, 信息的传播同样需要成本。

(二) 动力不足。

2010年调查结果显示, 32%的慈善组织之所以在信息披露方面不完善, 动力不足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目前, 慈善市场的竞争机制不足, 资源整合能力不够, 缺乏信息公开的内在动力。因此要激发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内在动力, 需要营造健康的慈善文化环境, 建立充分而有效的慈善市场竞争机制, 慈善组织将会为了获得资源、提高效率而产生披露信息的动力。

(三) 缺乏合适的信息披露渠道。

合适的信息披露渠道才能保证信息披露对象接受慈善组织披露的信息。但目前我国慈善行业还缺乏权威、系统的信息披露渠道, 使得慈善组织的信息披露效果不太理想, 呈现出“各自为政”的局面。即使有大型的慈善组织披露信息, 但披露的较分散, 比如网络、电视、报纸等, 没有统一的信息披露渠道。

四、完善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意见和建议

本文对我国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动机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认为我国目前的信息披露还相当不规范,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

(一)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 统一慈善信息披露标准。

2010年5月1日实施的《江苏省慈善事业促进条例》首次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义务和信息披露的范围。《湖南省募捐条例 (草案) 》也对募捐行为前后的信息作出相关规定。这些举措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慈善行业的发展需要加快全国慈善信息披露立法进程。同时, 由于当前慈善组织属性不同, 而遵循不同的规章制度, 使得慈善组织之间缺乏可比性, 并且披露的内容差别很大。因此要尽快统一慈善组织信息披露标准, 增强相关程序的可操作性, 以改善当前慈善组织信息披露混乱、无序、参差不齐的现状。

(二) 构建慈善行业信息披露平台。

据2010年调查发现, 1900多家基金会中没有网站的达1300家, 而有网站的基金会也长期不更新, 现状堪忧。因此, 借鉴现代网络技术, 建立慈善行业信息披露平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公共信息平台不仅方便慈善组织统一公布善款的来源与去向, 而且能够使公众快捷的查询慈善信息, 对于突发性的事件公众可以及时了解并提供帮助。有助于提高慈善组织的透明度, 提升自身形象的同时, 成为捐赠人和受益人的沟通渠道和政府的监管渠道。

(三) 建立慈善信息披露评估与奖励机制。

会计师事务所是目前常见评估机构, 对非营利组织信息进行鉴证的中介机构还有其他形式, 如独立的评估机构。独立、公正和专业的第三方评估, 可以提供公允的信息, 并将评估结果直接告知公众, 有助于推动慈善行业规范化发展。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家独立的评估机构, 对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鉴定最终是通过政府各级部门的检查年报来实现的。因此, 在这方面, 我国应该借鉴美国的经验, 以提高非营利组织的信息质量, 促进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目前, 以民政部中华慈善奖为代表的多层次表彰激励机制已经逐步形成, 可以考虑将信息披露作为考核指标之一, 相应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慈善组织的热情和动力。

(四) 完善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监管体系。

慈善组织信息披露受到政府、行业协会、捐赠人、受益人、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然而, 对慈善组织的“多头监管”在实际运行中往往沦落为“无人监管”的混乱局面。因而, 建立第三方监管组织显得尤为必要。英国慈善法规定, 财务年度总收入超过了1000英镑的慈善组织必须在慈善委员会进行登记注册, 慈善委员会经常组成调查小组或聘请个人对非豁免的慈善组织进行调查, 要求被调查的组织提供相关信息, 慈善委员会将调查结果进行公布, 任何个人在年度报告的存管年限内可以向慈善组织要求进行查阅。我国可以借鉴英国的做法, 建立第三方监管组织, 定期对基金会进行调查, 从而保证基金会的合法运行。

参考文献

[1]刘亚莉, 王新, 魏倩:《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后果研究》, 载《会计研究》, 2013年第1期.

[2]倪国爱, 程昔武:《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机制的理论框架研究》, 载《会计之友》, 2009 (04) .

[3]乔占军:《会计信息披露机制——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的路径选择》, 载《理论观察》, 2013 (02) .

信息组织结构 篇10

信息系统集成,是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信息系统集成行业提供给客户的产品和服务是全方面的,包括方案设计、系统设计、软件定制开发、硬件安装调试、培训、服务等,它是一个多厂商、多协议和面向各种应用的体系结构。

矩阵型组织结构是一种混合形式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它在常规的职能层级结构之上“加载”了一种水平的项目管理结构。这种结构将职能与任务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既可满足对专业技术的要求,又可满足对每一项目任务快速反应的要求。

1 矩阵型组织结构特点分析

矩阵型组织结构就是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项目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一名管理人员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项目小组的工作。职能部门是固定的组织,项目小组是临时性组织,完成任务以后就自动解散,其成员回原部门工作。这是一种混合结构,是职能型和项目型组织结构的混合,它既有项目结构中注重项目和客户的特点,又保留了职能结构里的专业技能。它的特点表现在围绕某专项任务而成立的跨各职能部门的专门机构上,矩阵结构里的每个项目及职能部门都有职责协同合作为公司及每个项目的成功做出贡献。另外,矩阵型组织能有效提高公司资源利用率,通过在几个项目间共享人员的工作时间,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全面降低公司及每个项目的成本。

矩阵型组织结构有多方面的优势。首先,将企业的横向与纵向关系相结合,有利于协作生产。其次,针对特定的任务进行人员配置有利于发挥个体优势,集众家之长,提高项目完成质量及劳动生产效率。第三,各部门人员的不定期的组合有利于信息交流,增加互相学习机会,提高员工技能水平。结合信息系统集成行业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矩阵结构在项目管理中的明显优势。

2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运用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2.1 现阶段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特点及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系统集成行业提供给客户的产品和服务是全方面的,包括方案设计、系统设计、软件定制开发、硬件安装调试、培训、服务等,项目团队成员包含各方面的专业人员,项目团队成员组成相对复杂。首先它属典型的多学科合作,一般都需要多种学科的配合,如指挥调度系统需要计算机、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又如视频图像监控系统需要大屏拼接技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等。其次,它具有创造性。由于用户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每一个系统集成工程都和其他工程不完全一样,因此需要量身定做,带有一些非标准性问题,每一个工程都可以带来一些新意。第三,质量不可控因素的增多。传统的生产活动是在车间进行的,而系统集成则有很大一部分工作要在现场完成,这也就对现场作业管理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现行的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中,组织结构类型自然形成了职能型组织结构和项目型组织结构,但管理中普遍存在着不能真正区分项目实施和项目管理工作任务的问题。职能式组织结构,开发骨干兼任项目经理,多由于主要或全部精力均忙于具体技术工作而对各种项目管理任务疏于顾及,项目管理的事情因“没人做”而导致项目控制问题的频频出现:项目经常缺少重点、跨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困难、项目责任无法明确、项目参与者动机不够强等。而项目式组织结构,由于设立专职的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专做项目管理而不做任何具体的技术实施工作,经常出现“没事做”而导致人员散漫、习惯性工作拖延,变相地增加了项目的成本;当多个项目并存时,出现不同项目的重复努力和规模经济的丧失,项目团队与母体组织之间出现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削弱了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而对项目组成员来说,缺乏一种事业的连续性和保障感,因为项目一旦结束,返回原来的职能部门会相对困难。

2.2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运用矩阵式组织结构的必要性

由于信息系统集成项目覆盖学科广,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有效地进行项目管理就成为了项目成败的关键。结合信息系统集成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针对具体需求的项目,特别是那些跨部门的项目,需要形成横向的管理线路,从而实现多学科的有效合作。在项目过程中,项目成员隶属关系在原部门,项目完成后,员工可以各归各位或者进行下一个项目的实施。另外,由于它覆盖的项目内容综合性较强,包括系统设计、硬件的网络、软件的定制开发、培训、售后服务等,常会涉及到企业2个以上的职能部门,这就需要企业围绕各个系统建立起产品组,形成纵向的管理线路,这样就能够满足项目组的专业性并提高了项目对质量不可控因素的抵抗力,如此就会形成一个网状结构,也就呈现出我们所说的矩阵式组织结构。它既包含了项目结构中注重项目和客户的特点,又保留了职能结构里的专业技能;既避免了项目经理忙于技术忽视管理的“没人做”问题,又消除了项目整体过程中“没事做”问题。这就解决了现今信息系统集成项目中的两大问题。由此可见,矩阵型组织结构在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中成为主体的组织结构是适用和必要的。

2.3 矩阵型组织结构在信息系统集成项目中的可行性

结合矩阵型组织结构的优缺点我们不难发现,单一平面的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实施难点在人员管理。有观点认为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故需要项目负责人具有较高的协调能力和丰富的经验。其实不然,优秀、大数量的项目负责人是比较难找的,但我们可以将平面的矩阵结构升级至立体网状的矩阵结构,使每个员工不仅仅拥有明显性的“临时老板”和“固有老板”,而是拥有“多个老板”,从中抵消员工无归属感心理,从而使矩阵结构摆脱了人员管理方面的窘境。IBM的矩阵组织可以给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带来启发,如图1所示。

IBM公司把多种划分部门的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其组织结构形成了“活着的”立体网络——多维矩阵。IBM既按地域分区,如亚太区、中国区、美洲区、欧洲区等,又按产品体系划分产业部,如PC、服务器、软件等;既有金融业、保险业等行业划分,也有销售、渠道、支持等职能划分。所有这些纵横交错的部门划分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体,在这种矩阵组织当中,每个人都有不止一个老板,上上下下需要沟通协调,每一位员工都由不同的上级来评估他的业绩,不再是单一评估,评估的结果会更加全面;同时,每位老板各有所长,员工可博百家之长受益匪浅。这样的矩阵型组织结构是有机的,既能够保证稳定地发展,又能保证组织内部的变化和创新。在公司结构如此,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管理同样可以如此。这充分说明,矩阵型组织结构在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中成为主体的组织结构不仅是有利的,更是可行的。

3 矩阵型组织结构在信息系统集成项目中的实施原则

众所周知,信息产业的技术含量高,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常会遇到需求多变、技术更新、所处环境变化快速、人员流动频繁等情况,这就使矩阵型组织结构具有了适用性和必要性。结合IBM矩阵组织,我们可得到如下启示:

(1)在项目总经理选择方面,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团队的关键人物,不仅要选择熟悉信息系统集成技术,更要具有项目管理的专业知识的人才。

(2)在多学科特点方面,对方案设计、系统设计、软件定制开发、硬件安装调试、培训、服务等跨部门的项目,形成横向的管理线路,实现多学科的有效合作。针对特定的任务进行人员配置,发挥各部门优势,集众家之长,提高项目完成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3)在不可控因素特点方面,围绕各个系统建立产品组,形成纵向管理线路,从而满足了项目组的专业性并提高了项目对质量不可控因素的抵抗力。

(4)在创造性方面,实行网状矩阵结构中横向结构与纵向结构的有机结合,扩大组织成员学科的广泛性,从而多角度、多方法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项目实施过程充满新意。

(5)在人员管理方法上,实行多矩阵结构组合的方式,形成立体的组织结构,从而避免了单一矩阵结构给项目成员带来的不稳定感,同时解决了单一项目经理对项目成员难于管理的现象。

4 结束语

随着信息产业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常会遇到需求多变、技术更新和所处环境变化快速、人员流动频繁等情况,所以信息系统集成行业更加需要科学规范的项目管理。在矩阵型组织结构下,信息系统集成行业中跨部门的团队围绕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开展工作,职能部门关注资源和能力的建设,这样形成一个交叉的相互配合机制,就像一张密密麻麻的大网,能够牢牢地抓住客户需求,为快速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创造了充分条件。当然,除了项目的组织结构管理外,对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实施进行进度管理、项目质量过程管理、项目文档管理、项目用户关系管理、项目技术管理等也是极为重要的,随着项目管理在信息系统集成领域中不断深入的应用,相信项目管理对信息系统集成领域的发展必将起到更为有力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德尼特纳.项目管理手册[M].任伟,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MBA-lib智库—百科.IBM矩阵式的组织结构(2007/1)[DB/OL].MBA-lib智库,http://wiki.mbalib.com/wiki/%E9%A6%96%E9%A1%B5.

[3]吴柏鸿.公共管理知识手册——MPA全集(第一版)[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

[4]IPM.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卢有杰,王勇,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陈莹.矩阵型组织形式下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国际市场与合作,2006(5):15-16.

信息时代的教师职业能力结构重塑 篇11

[关键词] 教师职业能力; 能力结构; 教育信息化; 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沈书生(1968—),男,江苏海安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等研究。E-mail:ssshen_nj@163.com。

教师素质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更加侧重于已知领域知识的学习,教师形成的能力倾向亦偏重于已知领域知识的灌输,令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出现了脱节,学生对未来世界的适应能力主要依赖于他们进入社会以后的重新学习与磨合。对教师能力结构的失衡理解,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亦表现出了失衡性,进而导致了学生能力的失衡。而教育的本意在于帮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面向未来,如何合理地梳理教师的能力结构,确保教师在能力结构方面保持一种平衡的关系,对于培养充满学习力的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一、技术进入课堂面临的新问题

刚刚过去的十年,是我国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关键阶段。在这期间,笔者参与了多种不同的培训项目,包括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信息技术教师培训项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多学科的国培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等。参与培训的教师几乎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市,并涉及到所有学科。培训形式既有集中面授式的,也有远程辅导式的;培训对象既有跨地区混合组班的,也有同地区同一学科组班的,还有单一学校教师组班的;培训内容既有以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为主的,也有以新过程与新方法的研修为主的。

现代教师的教育技术理念的变化,是推动教育变革的核心条件。在多年的培训经历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广大教师在对技术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解方面,正在发生着一系列明显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对技术的教育功效的认同方面,从早期的以质疑为主逐步走向了以接纳为主;二是在技术对教育的功能的理解方面,从早期的以辅助为主逐步走向了以优化为主;三是在对技术的教育作用范围的认识方面,从早期的以有限领域为主逐步走向了以所有领域为主。

教育技术所表现出来的新颖性和动态性等特征,使得教师和学生拥有了更多的信息表征与呈现方式,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换或交流方式也愈加丰富。教师广泛借助于技术来支持教学过程变革的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是有些教师在利用技术来组织学习活动的时候,原有的学习内容所占用的课时加长了,有些教师还在利用技术引导学生完成相关作业,甚至在保留了原有的作业量的同时还增加了一些借助于技术完成的作业。于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新的现实问题是:教育技术在创造了更多的信息传达方式的同时,伴之而产生的会不会是学生更重的认知负荷呢?

二、重塑教师职业能力结构

所谓教师职业能力,是指教师在履行教师职责的过程中所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在多元化的教师教育体制的构建过程中,研究者十分关注教师职业能力的构成,并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对教师能力构成进行了详细说明。[1]但是,现阶段的大多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分析都是建立在帮助教师认识已知世界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我们依然运用旧的教师职业能力结构来培养教师,则广大教师必然会以向学生灌输现成知识为主要任务,难以形成面向未来的视野。

如果将人类的历史简化成一条时间轴,那么今天就是这个轴的原点,这个原点的左侧是历史,右侧是未来,人类的历史有多长,人类的未来就有多长。如果我们仅仅以历史上的所有发现作为学习内容,我们的学生就难以形成面向未来的视野。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考察教师在履行岗位职责时的能力构成,新的能力构成既要有利于教师接受现有知识,也要有利于他们能够发现新知识;既要有利于他们传授现有知识,也要有利于他们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如果仅仅将现有知识作为教师能力的唯一构成或主要构成,则他们自身在未来履行职业的过程中同样也会将传授现有知识作为其主要职责。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师的职业能力的构成,通过确认合适的分类方式,提炼出关于教师职业能力构成的新的结构模型。这种能力结构模型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方面是能否有利于重塑转型期的教师教育课程框架体系,另一方面是能否有利于培养出更加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师资。

目前,人们已经普遍接受的观念是,教师职业能力应当建立在特定的学科知识与教育知识的“双专业”基础之上。[2]在实践过程中,缺失了任何一个方面的知识,或者出现了这两个方面的失衡,都将会影响到教师岗位职责的履行。值得思考的是,教师在履行岗位职责的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学科知识与教育知识?再者,这两类知识在教师的能力体系中应当表现为什么样的比例关系?

回答上述问题,首先需要弄清楚知识和教师履行岗位职责之间的关系。我们在此借鉴一下企业关于知识的理解。对于一般的企业工作者来说,他们拥有的知识是为了帮助他们对环境作出快速反应,知识的目标就是要快速向市场提供新产品或增加竞争力,并由此不断改善企业员工的知识结构。[3]这里包括了三层含义:一是员工自身形成了稳定发展的知识结构,二是这种知识结构将促进员工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员工的能力通过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来体现。借助于企业员工的隐喻,我们可以形成一个类似的推断,即对于教师而言,他们也需要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够对履行岗位职责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形作出反应,从而快速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能够适应新时代竞争需求的合格学习者。

对于教师而言,形成稳定与发展的知识结构是培养合格学习者的基础,而培养合格学习者是促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内在要求。换言之,对于广大教师而言,一方面需要通过知识的输入来补充自己的专业能量,以形成自身的职业能力基础;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知识的输出来释放专业能量,以履行自己的职业能力。教师职业能力的实现过程其实质就是教师知识的输入过程与输出过程的总和。

知识输入是一种伴随人的成长的终身行为,教师在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之前,首先需要拥有特定的与岗位要求相关的知识,这当中包括了特定的学科专业知识、不断接受新知识的知识以及教会别人学习的知识等。知识输出是教师运用自己的知识履行岗位职责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涉及到如何运用已知知识去探索未知世界及组织学习活动的相关知识,包括教师对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的处理、加工与传达等方面。教师价值的实现,主要体现在其履行教师岗位职责的过程中,更具体地说,体现在教师组织课程与实施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

教师职业与一般企业的最大差别在于,它以人为作用对象,教学行为是一种人与人的行为,这一行为存在两个价值主体,教师是教育的价值实施主体,学生是教育的价值形成主体。教师作为现实课程与教学中的价值实施主体,其“教育理念总是基于他对课程的某种理解的方式和视角,而教师的教学行为又总是受教师某种内在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理解支配,或内在隐含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理解,是教师教育思想和课程理解的外化或外在表现形式”。[4]相对于教师,学生是教育的价值形成主体,他们需要借助于教师的助力,逐步形成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通过逐步内化,将其转化成自身的实践与应用能力。教师的输出活动对于学习者而言就是一种输入活动,这种输入所带来的变化会促进学生形成面向未来的输出能力,从而为解决各种未知的问题奠定基础。

人们在与环境打交道时,可能会因为环境中出现的新的场景而导致认知困境的形成,这种困境往往会促进人们形成内在的认知结构的重组,甚至形成新的学习需求。教学活动中的“双主体”的特征,要求教师在履行岗位职责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在未来生活中可能遭遇的各种场景,以面向未来的完整视角来塑造学生的不同能力结构,从而达到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的目标。

在现代信息化的环境下,教学资源的数字化表征,可以使得学习者与教师在资源的占有方面拥有了平等的关系,但是,这种平等的关系并不表明师生之间具有了对资源的平等理解能力和利用能力。未来教师相比于学生来说,他们将会拥有更多的知识发现能力和对知识的输出技法的占有,而非对学习资源的简单占有,这恰恰是未来教师职业存续的基础。

如果我们对教师的职业能力的实现过程,简单地划分为知识的输入与输出两个过程,而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本身,我们将其划分为已经领域和未知领域两个方面。将“输入—输出”作为教师实现其职业能力的过程维度,将“已知—未知”作为教师实现其职业能力的知识维度。根据过程—知识两个维度,我们可以初步得到现代教师所需的四种基本能力:即已知—输入能力、已知—输出能力、未知—输入能力和未知输出能力。

所谓已知—输入能力,是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基础能力,也是学生成长的基础能力。已知知识将会成为教师和学生发现新知识的基础,在获取已知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有多种基本方法,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接受型学习。接受型学习的主要内容应当是学科的经典性知识,它们本身也是前人在经过了广泛的实践后形成的,教师需要将这些学习内容加以内化,“以便将来能够再现或派作它用”。[5]接受型学习过程,并不是机械式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过程,而应当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对于经典性知识,同样可以运用发现的方式加以接受,正如鲁纳所主张的那样,发现并“不只局限于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动,而是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6]对于已知领域的知识,可以借助于讲解和发现等多种方式,通过积极引导,帮助人们在理解它们的同时,感知到它们的生成环境与过程,从而建立对已知世界的系统认知。

所谓未知—输入能力,是指教师在生活过程中面临新的场景、遭遇认知困境时所逐步形成的一种适应未来世界的认知能力。面对变化的世界,我们会遭遇新的困境,会形成新的认知冲突,解决困境和冲突的有效方法就是要不断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以建立一套能够应对这种困境的新的看法或问题解决路径。我们能够意识到未知领域的存在,但却无法把握未知世界的形态。因此,我们需要具备探求未知世界的能力,在逐步积累中,从未知到已知,达成对未知世界的理解。形成探明未知领域的能力,并通过自己的实践过程逐步达成对未知领域的自我判断和理解的学习能力是一种求解型学习能力。对于教师来说,他们凭借对世界的已有认识去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的过程中,会面临新的认知冲突,他们就会不断地思考如何调整已有的认识,逐步形成对所遇问题的新的判断,进而形成新的价值观。

所谓已知—输出能力,是教师将已经形成的已知领域的学科专业知识传递给学习者的一种能力。在早期的教育实践中,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教师可能会凭借一本教参书就能够胜任教学任务,但是,过于单一的教学形式会引起学习者的认知疲劳,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要引导学生认识已知世界,还要激发学生形成认识已知世界的兴趣,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输出能力的要求。授导型教学是输出已知领域知识的基本方法,它主张借助于新技术和新方法,通过合理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习得已知领域的知识。教育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从形式到内涵的深刻变化,“新技术的一些特点与新的学习科学的原理是一致的”,新的技术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建构学习环境,帮助学习者理解概念,并能够将“难以理解的概念可视化”,同时也帮助我们“打通了通向巨大的信息源的通道”。[7]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输出已知领域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关注新技术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学习变化,引领学生适应不同环境下的学习,懂得巧妙地选择恰当的学习工具完成学习。

所谓未知—输出能力,是指教师引领学习者一起去适应未来世界的能力,教师不仅仅需要和学习者一起共同预测未来世界的变化,更要能够建立面向未来的持续的学习力。“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8]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理解信息,还需要帮助他们学会发现信息,引导他们如何从广泛的信息域中形成结论,为学生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学校中所进行的教育“一般都是在组织良好的知识结构中学习的”,[9]而学生的未来世界却是劣构性的,适应这种劣构性,就需要建立一种探寻和理解未知世界的能力,这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探究未知世界的过程中,教师虽然拥有了更加丰富的认知经验,但在未知领域面前却和学生具有相同的认知起点。此时,如果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知识,“将教师推向绝对权威的位置,既抑制了教师自我更新的可能性,也抑制了学生对教师思想突破的可能性。对于教师而言,重要的不是作为真理的化身,而是知识探索的播种者,他的教学生涯本身即是一个披荆斩棘的探求真理的过程,这过程既融会于教授的活动中——所谓‘教学相长’,也贯通在教学过程之外的自我修炼的学习活动及学习交往中”。[10]

三、新的能力结构对重塑教师

教育课程框架的启示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教师能力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并试图建立新型的教师教育范式。但是,如果我们依然运用习惯性思维来设计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势必会导致教师教育出现换汤不换药的现象。如果我们能够重新进行定位教师的能力结构,就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构建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

我们的教育难以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学生,是因为教师自身在培养过程中也没有接受过创造力训练,教师在履行自己岗位职责的过程中,自然地会模仿自己的知识接受过程。由于环境的制约,早期的教育活动中人们无法获取更广泛的资源,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来自于教师,教师掌握的已知领域的知识越丰富,学生的收获也会相应获得增加。在信息时代,信息资源在师生面前表现出了较为平等的关系,现代的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教师告诉他们世界是什么样的,还需要与教师一起探索未来的世界可能是如何变化的。学校教育的最终结果,不是培养具有丰富知识的单一化的学习者,而是具有终生学习力的充满个性化的学习者。

实现从失衡的能力塑造到平衡的能力塑造,需要在有限的教育时间中,提供一些时间塑造教师的新的能力,势必就要适当压缩其他能力塑造方面的时间,从而为四种能力提供相对均衡的发展机会。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建立这种平衡创造了条件。在现代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合理地运用教育技术,一方面可以重新调整知识的输入—输出形式,通过改变学习者的认知方式从而达成学习效率的变化;另一方面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形式和获取资源的机会,为人类探索外部未知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支持,可以有效支持学习者构建面向未来的学习力。

教师需要已知领域的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尝试运用已知知识,需要在认知冲突中改变自身的认知结构,建立对世界的新的认知,更需要引导学生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教师在自身的能力塑造过程中所获得的完整的能力结果,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面对新生事物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新知的形成与发展。

我们不能仅仅寄希望于用我们昨天获得的知识去教授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世界,除非世界本身是停滞不前的。教师教育类的课程设置要以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需求作为出发点,而教师的岗位职责在于培养面向未来社会的应用型人才,未来社会的许多领域对于广大学习者来说常常是未知的,探求未知世界需要建立在广泛的已知知识的基础上。因此,在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既要帮助教师获得已知领域的知识,也要帮助他们获得认识未知世界的能力;既要引导教师能够懂得如何传授已知领域的知识,也要帮助教师懂得如何组织实施探究性的学习活动。

依据从过程—知识两个维度构建的四种基础性能力要求,我们重新梳理并合理安排教师教育的课程框架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既符合框架体系基本要求的共性课程,又能够展示教师不同教学才艺的个性课程。如果新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合理借助教育技术的合力,平衡地分配与四种能力要求相对应的课程,大规模压缩已知领域知识的学习,提升未知领域知识的学习,建立新型的四种能力地位相同的课程体系,必然会促进教师四种能力的均衡发展。

新的课程体系的建立,势必会遭遇来自诸如学习什么或去除什么等方面的挑战。其实,当教育技术成为教师的基本生存技能以后,师生获取各领域知识与信息的能力将会加强,学生学会运用技术或工具感知已知领域或探明未知领域将会成为他们求学的核心追求。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师受到灌输知识等惯性思维的影响,加之实践中出现的技术误用现象,可能会引起人们对如何运用技术来表达与支持学习和教学等方面产生质疑。其实,教育技术本身并没有提出要抛弃人们熟悉的媒体形式,如语言和文字等。“我们不应该把文字和形象对立起来,因为真正的现代教育,从小学的识字训练阶段到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都应该把文字、声音和形象三者结合起来。”[11]

对于学习者而言,他们的学习风格并非一成不变的,他们会随着外在学习环境的变化及其自我学习经验的逐步变化,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学习风格。[12]教师作为一般的学习者,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同样具有认知的一般属性,并在自己的个人成长过程中逐步建立与完善自己的认知风格。在实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所具有的认知方面的特性,既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也会影响到他们的教学行为,更进一步说,会影响到对未来学习者的培养。因此,对于我国教师教育而言,重塑课程框架体系,梳理教师职业的基本能力要求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罗明东,苟顺明.教师教育“双专业”问题探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1):27~32.

[3] [美]维娜·艾莉.知识的进化[M].刘民慧,等译.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50.

[4] 郭元祥,杨钦芬,等.教师即课程:意蕴与条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6):1~7.

[5] [6] 施良方.学习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21,212.

[7] [9] [美]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人是如何学习的[M].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3.

[8] [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92.

[10] 吴刚.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中国教育知识史的比较社会学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42.

信息技术与组织决策成本 篇12

一、组织决策成本

在组织决策中, 决策主体通过命令反馈链和信息沟通渠道获取决策信息, 进行信息的加工与处理形成决策方案。在整个决策形成的过程中, 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成本——决策信息成本和决策代理成本。

1.决策信息成本。

任何一种决策都是决策主体在掌握和处理大量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 决策工作实际是一个以信息收集、加工、传递、使用为中心的工作, 而这些工作都会耗费一定的成本。我们将决策信息成本定义为信息的获取成本、传递成本、存储成本和加工成本。其中有些成本可以精确度量, 即是有形成本。例如, 一个数据收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成本 (包括系统维护和升级成本、折旧成本以及系统运行和监督成本) 、组织会议的会议成本、通讯费用等就是有形成本。而有些信息成本很难或不能被量化, 即无形成本。如信息传递延误而导致的机会成本以及信息传递失真、信息不准确或信息不完备等造成的决策效用损失等。

2.决策代理成本。

委托—代理理论把企业看成是一组由追求私利的人们所签订和执行的合同关系。企业的所有者作为委托人雇用代理人 (员工) 来执行一定的任务, 并把一些决策权授予代理人。在一般情形下, 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不是完全一致的, 为了尽可能地降低两者之间的偏差, 委托人可以对代理人符合委托人利益的决策行为进行激励, 或者对代理人谋取自身利益的决策行为进行监督约束, 这些监督约束活动以及激励都需要成本。另外, 为了能确保代理人不采取某种危及委托人的决策行动, 或者, 若代理人采取这样的决策行动而能保证委托人得到赔偿, 可以让代理人支付一笔费用 (保证金) 。然而, 即使委托人采用了上述纠正利益偏差措施, 但要想完全消除这种偏差, 从理论上来说是不可能的。这样, 我们可以设想, 如果对那些琐碎的代理人的决策行为都予以监督与激励, 委托人支付的成本或许不足以补偿其获得的收益, 出现这种偏差就会导致委托人的福利受到损失, 我们称之为“剩余损失”, 它也构成一种成本。

据此, 我们将决策代理成本定义为防止决策者滥用职权而设计、实施和维持适当的激励和控制系统的成本, 以及由于目标偏差所造成的剩余损失。

组织决策总成本可以看成是决策信息成本和决策代理成本的总和。

二、信息技术对组织决策成本的影响

1.信息技术对组织决策信息成本的影响。

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可以快速而经济地处理和传输信息, 有效地消除了组织结构运行中的时间和空间障碍, 极大地降低了信息沟通和传递的成本。如通过电子邮件、BBS、视频会议等通信技术可以在同一时间将信息在整个组织范围中扩散, 而免去了中间层的上传下达, 减少了信息流通的中间环节, 降低了信息传递的有形成本, 从而大大降低了组织决策信息成本。

此外, 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收集、加工、处理方式, 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不仅增加了信息的处理量, 也加快了信息的处理速度, 并提高了其准确度。如作业层员工运用事务处理系统TPS能快速进行日常业务的记录、汇总、综合和分类, 并能将结果进行及时存储, 节约了处理信息的时间和精力;各种新的决策工具、方法如高级经理信息系统 (ESS) 、群决策支持系统 (GDSS) 、 电子会议系统 (EMS) 等的应用, 拓展了管理者的思维空间,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 增强了决策的理性、科学性, 显著地改善和提高管理者的决策质量。

综上, 有了IT的支持, 不仅可以降低决策信息的搜寻、传递和加工成本, 而且可以减少因信息传递失误、延迟等造成的决策效用损失。

2.信息技术对组织决策代理成本的影响。

传统的组织依靠阶层化的组织结构、专业化的分工、清晰定义的作业过程和严格的规章制度来保障组织的有效运行, 而信息技术使企业组织内部的运作基础发生了改变。网络技术和EDI技术将企业内部连接起来, 在采购、制造、财务、市场服务等各部门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内部联系, 通过集成信息系统强大的信息传输能力可以将代理人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委托人, 同时由于系统的开放性也增加了信息的透明度,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减少监督控制和绩效考核的成本, 提高其工作质量, 大大降低了组织决策代理成本。例如应用POS系统就能更合理地根据实际工作量, 通过分析各个收款点的劳动生产率, 对员工进行较为合理的岗位配置, 并可更好地把握每个员工在每月、每周、每天的工作概况、营业成绩, 给予较正确的评价。同时运用信息技术强大的信息获取能力可以在更广范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 并且可以将这些信息高度集成, 从而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制定整体最优的决策, 这也减少了由于分权决策时其片面性所带来的代理成本。

三、信息时代降低组织决策成本的一些策略

1.信息系统集成策略。

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是不可分割的, 即从市场预测分析、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分销到售后服务等一系列企业活动都是紧密相关的, 企业是一个统一的系统, 需要统一考虑。信息系统集成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设计、制造、销售等不同环节, 各种职能进行协调与联合, 充分利用资源, 信息共享, 以降低成本。事实上, 企业在信息化的实践中, 正是通过信息系统的不断集成, 改变了企业多个信息系统各自为政的状况, 避免了各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重复建设或者数据转换问题, 使数据只需一次输入, 就能在规定范围内进行共享, 并随着集成范围的不断扩大, 达到更高层次的信息资源共享, 实现信息成本的降低和基于信息的快速决策反应机制。

2.供应链管理策略。

从信息成本的角度分析, 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在专注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 能够充分用外部信息、资源, 实现信息共享, 最大化实现信息成本的降低。信息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Internet、Intranet、Extranet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为供应链管理得以实现提供了技术基础。它使地域分散的同一供应链上的企业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实现高效的信息共享, 减少了信息搜索和讨价还价等一系列成本并使信息在供应链上基于共享的方式得到传递, 供应链之间的信息成本/交易成本得以降低。

3.制度、文化建设策略。

(1) 通过信息文化建设, 促进信息共享。

信息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信息文化主要表现为信息价值观念, 是企业个人和群体的精神的、内化的信息意识和素养的集中体现, 信息文化并不是考虑如何使用机器, 而是思考如何应用信息;不是强调信息提供, 而是强调信息的共享与应用;不是仅仅关注计算机化的数据, 还要关注数据隐含的信息和信息创造的价值。一个企业信息文化影响企业信息活动的各个方向, 如信息资源的开发,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利用, 信息人才的培养和吸收等。信息文化保证了企业能在已有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化设备、软件等的基础上, 从市场信号中获取、共享以及提取有意义的信息的能力。积极向上的信息文化, 能促使企业员工自动做到信息共享和决策利用, 发挥信息系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使技术投资真正产生商业增值。

(2) 通过制度建设控制信息成本。

以无纸化办公为例, 对很多企业而言, 无纸化办公目前推进并不理想, 这主要不是技术上的问题, 而是观念和习惯的转变问题, 而观念和习惯的转变通常需要通过制度来强制改变, 目前很多企业文件同时通过纸件和E-mail方式传达, 有时还加上电话通知, 可谓是三管齐下。从信息成本的角度分析, 这无疑是一种浪费。改变这一浪费的措施很简单, 例如以制度的方式规定电子邮件是企业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 并逐步减少不必要的文件 (纸件) 传递。

在制度建设中, 还要特别注重对信息的标准化管理工作。标准化管理也是企业的一种制度形式, 标准化管理是在企业内通过制定和贯彻标准的实施, 更好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从而达到控制并降低信息成本的目的。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 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送的成本大幅度下降, 信息技术在组织决策机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提出组织决策成本包括决策信息成本和决策代理成本, 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对组织决策成本的影响, 为企业在信息时代构建低成本的决策机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决策,决策成本

参考文献

[1].李风圣译.契约经济学 (第2版)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下一篇:服饰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