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结构模型

2024-06-03

网络结构模型(共12篇)

网络结构模型 篇1

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和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1]。运动员参加竞赛取得的运动成绩反应出运动员相应的竞技能力水平。竞技能力水平是由竞技能力各要素构成的,因此,构建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是很有必要的。目前许多国内外运动训练学学者提出的结构模型,如“木桶理论模型”“积木理论模型”“双子理论模型”“皮球理论模型”等等,这些理论模型揭示了竞技能力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整体的变化趋势,丰富了运动训练理论,同时,指导运动训练实践。但上述理论模型也存在不足和缺点。笔者通过借鉴上述理论模型的一些有益的见解,提出“地球理论模型”。该模型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并结合系统理论,以人的运动心理为突破口,对竞技能力结构模型进行阐述。

1 竞技能力理论模型的梳理

目前许多国内外运动训练学学者提出的结构模型,如“木桶理论模型”“积木理论模型”“双子理论模型”“皮球理论模型”等等,其中“木桶理论模型”明晰了竞技能力的各要素,突出短板对系统的影响,忽视了“长板”的积极作用。“积木理论模型”提出了“长板”对“短板”的补偿作用,说明了竞技能力非均衡结构的补偿效应,但没有从本质上解释竞技能力发展变化趋势。“双子理论模型”[2]是田麦久博士融合了“木桶理论模型”和“积木理论模型”提出来的新理论模型,体现出了竞技能力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非均衡结构的补偿效应,但该模型是封闭的,因此在训练实践中不易操作。“皮球理论理论”[3]不仅清晰地勾勒了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体现了竞技能力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但没有明晰心理在竞技能力各要素中的作用。总之,现有的理论模型把竞技能力看成是“物体”,没有从模型中说明竞技能力的作用主体“人”的作用即心理的作用,只是在理论的阐述的过程中说明心理的重要性。

2 地球模型理论提出与建立

2 . 1 地球模型理论建立的理论依据

2.1.1 系统理论

系统是具有相互作用关系的要素的复合体。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系统是一个整体;其次,系统的各要素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缺一不可;最后,系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并与外界环境共存。从现实来看,任何系统都必须具备这三点,缺一不可,否则,系统不具有稳定性,遭到破坏就不能构成系统。同样竞技能力作为一个系统也必须满足这三点。首先,构成竞技能力各部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次,各要素共同构成竞技能力即各要素与竞技能力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关系;最后,竞技能力系统与外界系统通过信息的传递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建立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系统性特征。

2.1.2 运动心理学

在运动训练中由于运动训练内容的重复性、训练过程的程序性、训练环境的封闭性容易造成运动员精神疲劳促使运动员消极训练,因此需要加强运动员意志品质等心理方面的训练。例如,运动员的“高原现象”,尤其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出的运动动机、社会认知的归因、唤醒、焦虑以及运动中认知问题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构建竞技能力模型应充分体现这一点。

2 . 2 地球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地球理论模型”结合人体运动心理学特点,以竞技能力的组成部分为构造,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并结合系统理论,具有运动心理学、整体性、直观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并遵循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的客观规律。地球模型,球体是具有一定形变并且由竞技能力各要素形成经纬线交织形成的,地球纬线是由竞技能力的四个要素组成,分别代表: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和运动智能,地球经线主要是由心理组成,并通过地球的南、北极点与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流。同时球体以南北两极为定点通过外界环境与自身调节双重作用形成的压力差推动球体旋转,规定地球自转逆时针方向为正(见图1)。

地球模型的特点是球体的形变可以表示竞技能力各要素的变化,运动员整体的竞技能力是通过外部环境和自身的双重影响形成的。并且在球体表面直观形象地表现出心理训练贯穿于体能训练、技能训练、战术训练和运动智能的运用之中。该模型是开放的,地球通过两个南北极点与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流,因此,该模型具备了系统的基本特征。地球模型的构建,首先全面表述了竞技能力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趋势,有利于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竞技能力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趋势。其次,地球模型的构造,直观形象地展示了竞技能力结构,更有利于在运动训练过程指导运动训练实践,在训练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内外因素,并解决问题,通过合理的预判可以减少阻力,能更好地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最后,该模型最鲜明的特点是突出强调心理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进而从另一方面说明竞技能力的主体是“人”而不是简单的“物”。

2.3 地球模型的特征

新构建的地球模型,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并结合系统理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 运动心理学特征

运动员心理能力即指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竞技能力可分为两部分,稳定的和不稳定的。稳定的因素主要包括体、技、战和智;不稳定的因素主要包括心理。例如,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中意志品质的培养、战术训练中的观察力以及记忆力的培养,在运动智能中技术和战术的选择时机及把握,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心理训练一直伴随着体、技、战、智的训练。运动员整体的竞技能力不断发生变化,通过与教练员以及外界训练环境的信息交流,在人的大脑进行信息的处理并通过运动员的自我调节来实现信息反馈,表现在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等方面。

2.3.2 整体性

地球理论模型的球体是由竞技能力各要素构成的并且具有一定形变,通过南北极点与外部环境进行能量、信息的交换。竞技能力各要素共同组成竞技能力,它们相互依存、不可分割。通过运动训练,使竞技能力不断发生变化,竞技能力的发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地球理论模型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并结合系统理论,着重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部分的之间、整体的自我内部调整以及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中研究竞技能力,从而可以充分发掘运动员潜能,保持最佳的竞技能力状态。

2.3.3 直观性特征

地球理论模型能够清晰反映出影响竞技能力的内外因素。地球模型通过具有空间立体形态的球体来表述竞技能力;心理训练贯穿运动训练的整个过程,同时心理也是影响最佳竞技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地球模型可以充分利用地球的经线和纬线精确的定位竞技能力,找出影响竞技能力的内外因素,并解决问题。在运动训练中通过这种定位我们可以及时了解运动员训练状态以及原因,通过科学的推理,找出问题的原因,对下一步的运动训练方案和计划作出调整,使运动员尽快地调整过来,并积极投入到运动训练中,提高整体的竞技能力。

2.3.4 动态性特征

地球理论模型的动态性主要通过地球的旋转和内外压力所引起地球模型的形变来表现出来。用地球的旋转变化来动态地表现和判断运动员在训练或者比赛中总的竞技能力以及所达到的竞技水平。如果某一阶段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提高,则地球模型逆时针方向旋转,反之,地球模型顺时针方向旋转。同时,这种动态性还表现在竞技能力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上。所谓的外界环境(包括竞技环境、教练指导等因素)和自身调节的双重作用来影响竞技能力水平发挥,在一定范围内即自身承受范围,外界压力越大,竞技能力的地球模型形变量越大,即竞赛时可能出现最佳竞技状态超水平发挥。但外界压力超出自身所承受的范围即超过模型的形变极限则模型遭到不可逆的损坏,具体表现是运动员竞赛时的发挥失常(见图2)。

3 结语

在竞技能力理论研究中,模型的意义应当引起重视。我们应结合运动训练从不同角度给予竞技能力模型诠释,使模型不断完善,并使新的模型接受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实践,推动我们对竞技能力有更深一步的理解。以往的结构模型很好地解释竞技能力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系统的变化,但是无法体现出竞技能力主体人的主体性及自我调节作用,地球理论模型把这些问题融合在一起,弥补了以往理论不能全面概括的缺点。

网络结构模型 篇2

那么我们在做这些营销工作的时候总会想象我们的用户到底是要什么,要获得什么,怎么样让其买单,这很重要。我们有很多的成功的营销人,借助一些可以存在的模式和业态,获得了小金,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将这些系统化,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将被新的东西所抛弃掉。

用户的行为模型也是我本人从这上面去思考去发现总结的一点点东西,当然在细分概念,做解决方案,当然要论证还要很长的时间去论证其有效性。

这就是我所描绘出来的模型图谱,其实应该看到很简单的三点作为支撑,这个用户模型来说,基本上可以描绘目前的所包含的营销行为和他在里面的位置,你都可以找的到。

从我个人认为注意力是契机,是我们能将营销做下去的契机,并且从用户体验中不断的获得忠诚度,并且在形成粘力的过程中获得注意力的二次开发,从而达到我们想要获得客户忠诚,

这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从起点开始,我们制作注意力,创造注意力,使得我们的市场脉动向它靠拢,能够创造出商业机会和注意,所以在这个行为上面注意力是一个基础,而4P也在这之前已经为整个市场行为准备好了,他们借助注意力,注意力也贯穿在其中。而获得这种机会之后,用户自然的回去试用,是否犹如提起注意力的时候那样的好,体验产生了。体验是一个动词,借助用户的行为其成为用户的首选,用户从中获取价值,这样形成了粘性。而粘力和体验是相互关联的。首先要说的是体验和粘力是两个交织的过程,在体验之初已经形成了轻性粘力,被用户所执行着,而在粘性中,用户在重复、反馈体验的行为和结果。使得我们能够更好的去解决用户的问题。这显得特别重要,所有的公司其实很多都是在解决这部分的问题而努力,只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的高低的问题,最终都是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

而完成了原有的几个之后,用户行为又会回到原点,这次叫做注意力的二度开发,能够解决问题的,用户认可继续行为模型,不能解决的最终退出这条行为链。

所以我了从这个角度去阐释一下营销的思路应该怎么去做,剩下的是留给读者去想,去悟出自己的行业情况和问题。我也不多做解决了。

作者:陈晓功

城市双层配送网络布局模型 篇3

关键词: 双层配送结构; 物流园区; 配送中心; 启发式算法

中图分类号:F252.3; F252.5; F713文献标志码:A

Location model for city double-hierarchy distribution network

WANG Shuqin, LIU Wei

(School of Transport &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Maritime Univ., Shanghai 200135,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the city logistics facilities,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city logistics system is a multilayer structure and there is the goods flow and location influence between upper and lower layer nodes, a location model for city double-hierarchy distribution nodes is proposed. In this model, the sites of Logistics Parks (LP) and Distribution Centers (DC) are located jointly considering expressed transferring distribution relations from upper nodes to lower nodes and scale cost of the large nodes. A piecewise linearization heuristic algorithm under computing the marginal cost is applied to solve the nonlinear model. An application checking calculation about a city for this model shows that the model has a good serviceability.

Key words:double-hierarchy distribution; logistics park; distribution center; heuristic algorithm

0 引 言

进入21世纪,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兴起,各地相继规划了大量的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而物流设施网络的建设是个投资大、周期长、涉及面广且具有很强刚性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研究物流节点选址布局的相关理论和模型,指导物流设施的规划建设.

物流节点选址布局的研究是在原来工厂及场站选址布局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末期,出现了针对大量专业配送中的单节点供应多产品的选址模型、多配送节点的选址模型等.许多模型研究考虑选址点容量限制下的选址策略.[1-2]在模型求解方法方面,LEE于1993年提出基于分支定界法的启发式算法和拉格朗日松弛方法解决大规模配送中心选址问题.近几年启发式算法的研究发展很快,已成为求解选址模型的主流算法.[3-4]对于区域型公共物流节点选址问题,TANIGUCHI等[5]利用双层规划理论建立公共物流中心选址的双层规划模型,即从上层公共设施布局和下层企业物流路线选择2种角度对物流线路布局与规划进行分析;我国学者孙会君等[6]和庞明宝等[7]对双层规划理论进一步研究,建立区域物流节点的选址模型;王淑琴等[8]提出以城市产业布局和交通区位相结合的选址方法,并建立城市物流节点的评价指标体系;阎利军等[9]以城市交通枢纽、中间节点和零售设施为网络模型,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城市物流网络中间节点的空间分布和规模.

总体来看,目前多数选址模型主要针对三层结构,即产品从工厂经配送中心送达客户.大型城市的公共配送系统为兼顾服务质量和规模效益,一般采用多层次配送结构,即逐层配送.先由大型物流枢纽以经济批量配送到次一级的物流节点,再由次一级的节点按需求配送到客户或再下一级节点.由于物流网络内部存在物流量的流转,网络不同层次节点间的选址互相制约,从而形成1种动态关系.而以往用于工厂或企业物流系统的选址模型,难以反映城市公共物流网络内部的动态层次布局关系.

针对上述问题,探讨2级配送网络,即物流园区或大型物流中心—下一级配送中心选址布局模型,可简称为LP(Logistics Park)—DC(Distribution Center)联合布局模型.

1 双层配送网络结构及模型假设

双层配送网络结构见图1.

[HT1.][HT]图1 双层配送网络结构示意

物流园区(LP层)为长途运输和市区配送的转换点,配送中心为2次配送节点(DC层).需要强调的是,LP—DC模型允许LP层为需求点直接配送,即考虑LP层与DC层之间的竞争.当达到一定的配送批量后,若LP层节点直送费用大于通过DC层节点中转费用,则DC层节点落选.

模型假设如下:

(1)城市物流需求量全部由物流节点中转,即源点与需求点不存在直供量;

(2)运输费用是运输量的线性函数;

(3)物流需求点的发生点和需求量已知;

[HJ*4/9]

(4)各备选址点的最大容量有限且已知;

(5)物流节点的最大建设总数有限.

2 LP—DC联合布局模型

LP—DC联合布局模型以Baumol—Wolfe模型为基础,考虑LP的规模仓储费用和DC的换装费用,同时加入节点间及节点到需求点间的2层配送费用.

LP—DC联合布局模型中物流费用构成如下:LP的输入长途运输费用,网络内部及节点与需求点间的配送费用,LP的仓储费用以及DC的中转换装费用.总费用可表述为

min F=[DD(]p[]k=1[DD)][DD(]m[]j=1[DD)]cjkxjk+[DD(]p[]k=1[DD)][DD(]n[]i=1[DD)]cikzik+

[DD(]n[]i=1[DD)][DD(]m[]j=1[DD)]cijyij+[DD(]n[]i=1[DD)]ciWi+[DD(]n[]i=1[DD)]viWθi+

[DD(]m[]j=1[DD)]pjQj+[DD(]n[]i[DD)]δiGi[JY](1)式中:Wi和Qj分别为物流园区i和配送中心j的通过量.Wi=[DD(]m[]j=1[DD)]yij+[DD(]p[]k=1[DD)]zik(2)

Qj=[DD(]p[]k=1[DD)]xjk=[DD(]n[]i=1[DD)]yij(3)将式(2)和(3)代入式(1),得[JP2]min F=[DD(]p[]k=1[DD)][DD(]m[]j=1[DD)](cjk+pj)xjk+[DD(]p[]k=1[DD)][DD(]n[]i=1[DD)](cik+ci)zik+[JP]

[DD(]n[]i=1[DD)][DD(]m[]j=1[DD)](cij+ci)yij+[DD(]n[]i=1[DD)]viWθi+[DD(]n[]i=1[DD)]δiGi[JY](4)

s.t.

(5)式中:i,j和k分别为物流园区节点、物流中心和需求点;cjk,cij和cik分别为各点间运输费用率;yij,zik和xjk分别为各点间的配送量;ci为到外部LP节点i的长途运输费用率;vi为i的可变存储费用率;pj为DC节点j的中转费用率;Gi为i的固定仓储费用;θ为规模因数;Di和dj分别为i和j的最大容量;ak为需求点k的需求量;R为节点的最大建设数目.

对于长途运输费用率ci,取LP节点主要连接方式的加权平均运输费用率,如港口型物流园区,以主货种单位水运费用和长途公路运输费用加权平均作为ci取值(因为对于长途运输,采用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费差别比较明显,这样取值,可体现对有水路和铁路连接方式备选点的侧重,且比较符合实际).

模型中认为配送中心为流通型节点,采用随进随出方式配送,因此不考虑DC的仓储成本,仅考虑换装成本.LP仓储费用由可变费用和固定费用构成,前者与仓储规模有关,是个非线性函数;后者与规模无关,是个常数.

3 LP—DC布局模型的求解

LP—DC布局模型是1个存在0~1整数变量的非线性规划,求解复杂,可对模型作一些转换,利用启发式算法求解.

3.1 构建备选方案集

首先,消除模型中的0~1变量.对于离散模型,可考虑用穷举法建立备选方案集,即分别选取一定数量的LP备选点和DC备选点组成备选方案.确定某个备选方案里的入选节点数,就可消除δ变量.如共建设5个节点,其中2个LP,3个DC,可形成C2nC3m个方案.利用穷举法可获得所有可能的组合.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中国大型城市的规模和物流量,将LP建设数量限制在4个以内.

对所有方案进行容量过滤,即排除不能满足总需求的备选方案.判断方案是否满足式(6),如果不满足,则淘汰该方案.Di+dj≥p[]k=1[DD)]ak[JY](6)

获得可行方案集后,应用布局模型,对各备选方案进行配送量分配优化.假设其中1个方案需建设N个LP,则布局模型如下:[JP2]min F=[DD(]p[]k=1[DD)][DD(]R-N[]j=1[DD)](cjk+pj)xjk+[DD(]p[]k=1[DD)][DD(]N[]i=1[DD)](cik+ci)zik+[JP]

[DD(]N[]i=1[DD)][DD(]R-N[]j=1[DD)](cij+ci)yij+[DD(]N[]i=1[DD)]viWθi+[DD(]N[]i=1[DD)]Gi

[JY](7)3.2 启发式算法求解

启发式算法是对复杂模型的常用算法,启发式算法不能保证一定得到最优解,解的满意程度与备选点的合理性有密切关系.在本文求解过程中,由于对备选点作所有可行组合,可得系统的最优解.

模型中存在非线形变量,用边际成本表示储存费率可转换为线性函数.即用上一次迭代结果计算的边际成本表示下一次的存储费用率,该方法也称为分段线性化.边际成本表示在一定网点规模下的单位货物储存费用.

取规模因数θ=0.5,备选点LPi的边际成本[HJ*4/9]Bi=[SX(]vi[KF(]Wi[KF)][]2Wi[SX)][JY](8)用边际成本代替可变存储费用,则式(7)可表示为[JP2]min F=[DD(]p[]k=1[DD)][DD(]M[]j=1[DD)](cjk+pj)xjk+[DD(]p[]k=1[DD)][DD(]N[]i=1[DD)](cik+ci+[JP]

Bi)zik+[DD(]N[]i=1[DD)][DD(]M[]j=1[DD)](cij+ci+Bi)yij+[DD(]N[]i=1[DD)]Gi[JY](9)求解过程如下:

(1)求初始解.设LP仓储规模为0,即Wi=0,B0i=0,求解带常数项的线性规划式(9),得初始解F0,y0ij,x0jk和z0ik;

(2)计算LP网点的通过量及边际成本.通过式(2)和(8)分别计算物流园区i的通过量W1i和边际成本B1i;

(3)求改进解.以B1i代替B0i,返回(1),求出1组新解;

(4)比较2次迭代结果,确定最优解.将新解与旧解进行比较,如不再变化,则认为已找到最优解,输出min F,否则,转到(2);

(5)获得最终方案.对每个备选方案进行启发式求解,比较各方案得到的min F,从而确定最终方案.

4 算 例

图2为某市物流网络拟选址示意.[HJ]

注:选址点2既可以作为LP也可以作为DC.

图2 某市物流网络拟选址示意计划最多建设4个节点,数据见表1,2和3.

[HT1.][HT]表1

各需求点需求量各需求点ABCDE需求量/万t2501209018060

[LL]表2

物流节点容量、固定运营费和单位处理费物流节点12345最大容量/万t45025010080300固定运营费用/万元303030单位处理费用/万元22.5/1112.5[SD6*2]表3

各地间运输单位运输费用[HT6K]万元物流节点物流节点12345ABCDE[ZB)]111.51.8235.54.2∞22.2/-2.2/-2.2∞2.842.433.306.23∞46.534.50∞51.821.2∞∞3.52.32.4

对所有组合进行容量过滤,并结合实际,计划建设LP节点为2个,拟选方案如下:(1)3节点方案集:{1,2,3};{1,2,4};{1,5,4};{1,5,3};{1,5,2}.(2)4节点方案集:{1,2,3,4};{1,5,2,3};{1,5,2,4};{1,5,3,4}.应用本文模型,得最终方案为{1,5,2,4},流量分配见图3.

图3 某市物流选址及配送方案[HJ*4/7]5 结 论

本文中提出的城市双层配送网络布局模型,适用于大型城市公共物流的系统,模型考虑LP层和DC层的配送关系,对这2层节点进行联合布局,相对以往的单层次模型是种创新.模型的成本构成综合考虑配送费用、长途运输费用及物流园区的仓储费用、配送中心的换装费用,较为全面.求解过程中,对有限可行方案集进行容量过滤,并通过求算边际成本将模型转化为线形规划.通过实例验证,表明该模型有良好的适用性.[HJ]

参考文献:

[1]章海峰, 郝春艳, 杨超. 带三重容量限制的中转物流选址分配模型[J]. 管理工程学报, 2008, 20(1): 62-66.

[2]KLOSE A, DREXL A. Facility location models for distribution system design[J]. Eur J Operational Res, 2005, 162(1): 4-29.

[3]张培林, 魏巧云.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及其启发式算法[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3, 3(2): 65-68.

[4]LAM W H K, ZHANG Yanpin. Capacity constrained traffic assignment in networks with residual queues[J]. J Transportation Eng, 2000, 126(2): 121-128.

[5]TANIGUCHI E, NORITAKE M, YAMADA T, et al. Optimal size and

location planning of public logistics terminals[J]. Transportation

Res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1999, 35(3): 207-222.

[6]孙会君, 高自友. 考虑路线安排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双层规划模型及求解算法[J].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2): 115-119.

[7]庞明宝, 魏连雨. 区域物流线路网络双层规划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 2005, 22(10): 158-162.

[8]王淑琴, 陈峻, 王炜. 城市现代物流系统布局规划研究[J]. 规划师, 2005(2): 83-86.

[9]阎利军, 杨忠振, 刘冲, 等. 城市物流网络中中间节点分布与规模优化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7, 47(3): 414-418.

复杂供应链网络结构模型研究 篇4

供应链建模与分析技术是供应链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多方面探讨。如邱若臻等对闭环供应链的结构进行了分析[1], 刘波等研究了从供应链到需求网的结构变化[2], 雷延军等从军事供应链的角度分析了“超网络”的供应链结构[3], Sha等从合作伙伴选择和产品配送计划的角度探讨了供应链结构设计[4], Dong对不确定环境下存在多决策制定情况的三层供应链 (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 网络模型进行了设计[5], Ballou等则探讨了目前供应链网络设计方面尚待解决的问题[6]。从已有文献来看, 目前对供应链的结构进行建模大体可以分为描述性建模和形式化建模两大类, 描述性建模大多以图形方式表示供应链的构成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而形式化建模主要对供应链进行定量分析和设计[7]。长期以来, 供应链管理的应用都是建立在物流、信息流顺序流动的观念之上, 因此最常见的供应链描述性模型是单链型上下游企业结构[8]。

然而,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进步、全球采购的实施、虚拟企业的快速建立与分解、更多的非核心业务外包等, 使得供应链的形式变得越来越复杂并迅速向网络化形式演变。不少学者提出了对供应链未来结构的预测, Ritchie等指出由于信息技术和沟通技术的发展, 当前的线性供应链关系模型将很快被一种更加“不定型”的供应链关系所替代[9];Katariina 等指出, 随着技术和系统的共享、扩展的决策权力、以及无边界服务, 供应链将发展成为“需求-供应网络”, 如图1所示[10]。然而这一结构描述的仍是以单一核心企业为主的上下游企业构成的供应链网络。

由于同一行业中存在多个相互竞争的供应链, 当某一个供应链网络中的核心企业与其他供应链中的企业发生业务关系, 甚至与竞争供应链的核心企业进行合作时, 供应链的结构就不仅仅由线形供应链演变为平面网络供应链, 而是向更加复杂的网络形态演变。

2 复杂供应链网络的结构特征

复杂供应链网络由链条型供应链和平面型供应链演化而来, 在这些供应链的基本构成和一般特征的基础上, 复杂供应链网络的以下特征变得更加突出, 这些因素也是目前引起供应链合作、优化、风险等方面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之一。

2.1 复杂供应链网络具有多维视角

复杂供应链网络由多个平面供应链网络相互交错构成, 处于某个平面供应链网络的企业可能与其他供应链网络的企业, 甚至竞争对手进行合作。在这种结构下, 复杂供应链网络可以根据企业间的产品流动和合作关系组成多个网络, 因此具有多维视角, 除了普通的平面网络, 还能够形成跨平面型供应链斜向切面网络, 甚至纵向切面网络。

2.2 复杂供应链网络具有多“流”性

在供应链管理中, 通常认为供应链中存在着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然而随着供应链管理要求的提高, 必须认识到供应链中还存在着控制流、决策流、价值流、知识流等影响供应链整体绩效的“流”。这些“流”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增加了供应链管理的难度, 也增加了供应链结构的复杂度, 因此在建立复杂供应链网络结构模型时, 必须把这些“流”都考虑进去。

2.3 复杂供应链网络具有动态性

竞争的加剧和企业所处环境的不稳定性都增加了供应链的动态性。供应链成员企业可以通过组建虚拟联盟完成某一阶段性项目, 企业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空间、资源约束等因素而不断变化, 在极端情况下, 供应链网络可以快速组建也可以迅速瓦解。因此, 动态的节点 (供应链上的成员企业) 、动态的节点间关系、以及动态的外部环境造成了复杂供应链网络的动态性。

2.4 复杂供应链网络面临的风险更大

由于供应链中成员的增加、变动、在地理位置上的分散, 以及企业对供应链敏捷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等因素, 再加上供应链本身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 使得复杂供应链网络面临着更大故障威胁和断裂风险。如何增强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已经成为目前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

本文下面将以复杂供应链网络结构的这四个特征为基础, 从复杂供应链网络的节点、节点间关系 (表现为8种“流”) 为出发点, 尝试对复杂供应链网络的结构进行描述性建模。

3 复杂供应链网络的结构模型

复杂供应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企业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与其他企业协调、自我调节、自我学习, 与供应链一同进行优化、否则就会失去在供应链中的位置而被更优秀的竞争对手所替代。一般而言, 在某个供应链网络中往往存在一个核心企业, 这个企业对供应链的形成和运作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 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会不断选择最优的合作伙伴, 甚至与其他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 (即同行业竞争对手) 进行合作;在实际运作中, 供应链中可能还存在某些次级核心企业, 这些企业也会形成自己的供应链网络, 出于同样的道理, 他们也会与其他供应链的成员发生错综复杂的交互关系。最终, 在供应链中各个参与企业复杂的供应——需求关系下, 形成复杂的供应链网络。

现实的复杂供应链网络可能由更多个供应链组成, 形成跨平面的超级网络, 在这个复杂的供应链网络中, 可以根据节点之间的关系从水平 (平面视角) 、垂直或斜面 (跨平面视角) 的角度截取相应的动态供应链进行分析。图2描述了复杂供应链网络的节点构成, 以及节点之间的8种流, 包括: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控制流、决策流、价值流、风险流和知识流。

如图2所示, 复杂供应链网络模型由4个部分组成:节点、节点间的“流”、节点间关系、以及节点存在的环境。

我们用Ni表示复杂供应链网络中的企业节点, 每个节点都有自身的目标、约束条件以及抗风险能力, 则:

Ni=<O, C, R, >, i=1, 2, ………n

其中, O表示节点的目标, C代表节点的约束, R表示节点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即节点的强健性。

节点间的“流”用F表示, 则:

F=< MF, FF, IF, CF, DF, VF, RF, KF>

其中, MF表示物流, FF表示资金流, IF表示信息流, CF表示控制流, DF表示决策流, VF表示价值流, RF 表示风险流, KF表示知识流。这些“流”在复杂供应链网络的节点之间双向流动, 其流通速度、流通容量构成并影响着复杂供应链网络的结构。

节点间关系用R表示, 则:

R=<RT1, RT2, RR, RM >

其中, RT1表示企业节点间建立业务关系的时间长度, RT2表示企业节点间的信任程度, RR表示节点间关系的强健性, RM表示节点之间的主次关系。

令RM∈{ “主导地位”, “相互平等”, “附属地位”}, RM≠Ф。

节点所处的环境用E表示, 则:

E=<CE, IE, RE >

CE表示国家环境, IE表示行业环境, RE表示可用资源,

因此, 复杂供应链网络的结构可以表示成为:

CSCM=< Ni, F, R, E >, Ni≠Ф, F≠Ф

以上模型概括性地描述了复杂供应链网络结构的构成要素和要素间关系, 由模型描述来看, 复杂供应链网络的结构不仅具有前述的四个特征, 并且依赖于以下因素的影响:

(1) 复杂供应链网络的结构不是固定形态, 将随着节点目标、约束条件和节点的强健性的改变而改变。

(2) 复杂供应链网络的结构不仅受节点的影响, 还受到节点之间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控制流、决策流、价值流、知识流的流通容量和流通速度的影响。

(3) 复杂供应链网络的结构还依赖于节点之间的关系。节点间的信任程度、节点间关系的可持续性、以及节点关系的强健性等因素将对复杂供应链网络结构未来的变化起到重要作用。

(4) 复杂供应链网络的结构还受到各种环境影响因素的作用, 如国家政策、行业新规定, 可利用资源的前景等。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从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供应链的结构模型, 在经济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 供应链的形态也随着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的发展而不断演化。本文探讨了复杂供应链网络的结构特征, 并给出了描述性的结构模型, 这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由于供应链形态复杂化带来的供应链管理新问题, 如供应链敏捷性研究、供应链等险管理、供应链优化、供应链绩效管理等。由于本文仅仅给出了复杂供应链网络结构的描述性模型, 要想更深投入地理解复杂供应链网络的结构, 还需进一步细化各种模型参数并对其进行量化, 这也是目前供应链结构模型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参考文献

[1].邱若臻, 黄小原.闭环供应链结构问题研究进展[J].管理评论, 2007, 19 (1)

[2].刘波, 孙林岩.从供应链到需求流动网[J].工业工程, 2007, 10 (2)

[3].雷延军, 李向阳.军事供应链“超网络”结构模型研究[J].物流科技, 2006, 29 (12)

[4].Sha, D.and Z.Che.Supply chain network design:partner selection and production/distribution planning using asystematic model[J].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2006, 57 (1)

[5].Dong, J, .D.Zhang, et al.Multitiered Supply ChainNetworks: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 Under Uncertainty.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2005, 135 (1) :155

[6].Ballou, R.H.Unresolved Issues in Supply Chain Net-work Design.Information Systems Frontiers, 2001, 3 (4) :417

[7].樊宏, 刘晋.供应链Meta图形式化模型及特点[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8)

[8].Mentzer, J.T., W.DeWitt, et al.Defining supplychain management.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2001, 22 (2) :1.

[9].Ritchie, B.and C.Brindley.Disintermediation, disin-tegration and risk in the SME global supply chain.ManagementDecision, 2000, 38 (8) :575

结构模型设计大赛个人总结 篇5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第八届结构模型设计大赛个人总结

一、创新设计的目的

我们在大学中学了好多专业知识,但这些知识却一直停留在学习认识阶段,却没有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有些死板,所以老师提倡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我们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提高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与团体合作的能力。

二、结构制作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最初设计

最初,给了设计要求后,我小组很快做出方案,但由于材料和我们想象中有所差别,后来就决定采用最简单的方案,示意图:

材料到位后,按材料尺寸重新设计:

1、底板(基础)设计

最初,我小组就柱子与底板的连接方式进行讨论,为使模型更加稳定,最后决定在底板上打孔,将柱子插入孔中,并用白乳胶粘结。

在设计柱子间距(也就是楼层面积)时,最初打算做22mm*220mm的,但后来因材料总长的原因,将楼层面积做成200mm*220mm,目的是增大其中较弱方向的惯性矩,以增强模型在那一方向的抗弯能力。示意图:

底板

2、柱子及柱填板设计

设计柱子高度时首先应考虑到楼层净高要求,还要注意将梁高考虑在内,开始时没有考虑梁高,层高做了符合要求但净高不符合,因此重新设计。从稳定角度考虑,在满足净高要求的基础上,柱子的高低越低对模型的稳定越有利,因此将柱子设计成1100mm高,同时考虑了插入底板和最上层深处的长度。

柱子和梁如果单单依靠白乳胶粘接的话会很脆弱,很容易拉裂,因此想在柱子之间加上两个木条,结果由于考虑总重没有再额外的加撑杆。

柱子用三层木板,总截面面积为20mm*9mm,示意图如下:

柱子

柱子中间填板及卡子

卡子

3、主梁设计

主梁的尺寸主要由它与柱子和次梁的连接方式决定,最初的梁设计如图:

最初主梁与柱子连接示意

这种连接方式强度有限,因此对连接方式进行改进,如图:

梁与柱子的连接方式

主梁1

主梁2

4、平次梁设计

次梁的强度要弱于主梁,因此截面能小一点,经多次试验,将木条劈成一半做次梁承载力减弱。为了保证结构强度,把次梁设成一个木条。

平次梁

5、竖次梁设计 两边的开口与主梁1中间的两个开口卡在一起,起到拉住主梁1的作用,并有很强的整体性。同时,尺寸比平次梁大而且竖向放置,极大地增加了承载力,中间做成鱼腹形既满足承载力要求还能减轻重量。

竖次梁

6、平次梁固定板设计

实际操作中发现平次梁与主梁2的连接很弱,为防止试验模拟地震时被震坏,我们决定采取有效措施加固。

选一块适当尺寸的板打孔,穿过平次梁,并将其粘在主梁2上。(实验证明效果很好)示意图如下:

平次梁挡板示意图

7、侧支撑设计

前面介绍了柱子的布置情况,模型整体抗弯能力在一个方向弱于另一个方向,因此决定在弱的方向加侧支撑。

支撑的的强度要弱于主梁和柱子。详见右侧示意图:

8、柱底部加固方案设计

考虑到模型加竖向荷载后放在地震台上承受剪切波时会产生很大的侧向力,因此柱的根部可能因乳胶粘不牢而被拔出,所以决定在柱根部与底板之间加固定系统。右侧为示意图:

9、铁块固定架设计

为使铁块在震动中不从侧面掉落,则在每层都要做挡板。

其中一侧在主梁2上粘一“A”字的造型。首先,能起到当铁块的作用;其次,能起到一定的侧支撑的作用;再次,能使模型更加美观。详见右图: 每层的竖次梁上粘4块挡板,防止铁块掉落。示意图如下:

由于这些挡板和竖次梁仅仅是用乳胶粘接在一起的,强度有限,剪切波加到1.0g时挡板被撞掉,因此退出比赛,此时模型整体结构完好无损,所以此处是我们设计的一大败笔。

10、模型效果图

模型效果图

三、关于实验结果和实验分析

实验结果:我们的模型在剪切波1.0g时由于铁块固定架脱落导致铁块掉落而退出比赛。

原因分析:

1、模型刚度太大,剪切波频率较小时模型振动很小,但频率加大后模型振动非常剧烈,原因是铁块和模型之间太过固定。

2、固定架粘接不牢固,导致铁块将其撞坏,进而使铁块脱落。

四、设计改进总结

首先,我们组的模型梁柱节点连接相当可靠,柱根部与底板也做了加固处理,因此若再更改铁块固定架的形式及其与模型的连接方式,使铁块能在固定架内有一定运动空间,将大大提高模型的抗震性能。

五、我在本组中的工作

1、在小组中参与各部件的设计;

2、用sketchup软件建模;

3、建模后根据各部件的尺寸,与小组成员一起“预制构件”;

4、各构件准备好后粘结;

5、制作宣传图片

六、学习该课程的感想、认识和收获

结构创新设计这门课程动手性学科,其实用性很强,和我们土木工程专业学习的专业知识有很强的联系。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任何知识,仅从理论上去求知,而不去实践、探索是不够的,所以这次结构模型设计大赛是检验我们专业知识水平的很好机会,是很及时、很有必要的。

这次结构模型设计大赛为我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实践机会,在模型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我不仅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而且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这次创新比赛还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学习并实际操作建模软件的机会。

网络舆情网民参与意图模型研究 篇6

摘要:在网络舆情网民参与行为收益成本分析基础上,利用社会交换理论,重点探讨网络舆情网民参与意图影响因素,并拟定相关的测度指标和测度方法。期望通过分析模型中关键因素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之间的逻辑关系,解释和预测网络舆情网民参与行为,为企业和政府监测网民互联网行为提供帮助。

关键词:网络舆情;网民参与意图;社会交换理论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7.067

1 引言

网络舆情是指网民通过互联网表达与传播以危机事件为中心的多种意见、情绪和态度等的总和。近年来,旅游危机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等频发,严重威胁到公众人身财产安全,同时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发帖、回帖和转贴等网民参与行为,在缺乏网络道德约束、社会法律规制和网络治理机制的前提下,加推了网络舆情的形成。该网民参与行为直接影响网络舆情的演化方向,若不加以科学的引导与控制,极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社会风险。因此,有必要对网络舆情网民参与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了解网民为什么要参与危机事件讨论以及网民不参与危机事件讨论原因,提出网络舆情健康发展策略。

本文拟从网络舆情网民参与收益成本角度分析,提出一个适合解释网络舆情网民参与行为的模型。经典技术接受研究(技术接受模型等)已经证实“参与行为”由“参与意图”所直接决定,因此,本文将“参与意图”作为因变量来解释网民参与行为。

2 网络舆情网民参与意图收益成本分析

美国社会学家Homans首次用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理论从微观角度提出社会交换理论(SET)。该理论认为收益和成本是人类从事一切行为的导向,其中收益并不特指物质财富,也有可能包括精神上的奖励、享受或安慰等心理财富和获得身份、地位与声望等社会财富;成本也不特指物质财富,也可能包括体力上和时间上的消耗、放弃享受、忍受惩罚和精神压力等。我们将人类从事一切行为结果称为效用,则效用等于收益减去成本,若效用为正,则人类继续从事该行为;若效用为负,则人类终止从事该行为。

依据社会交换理论,若将网络舆情网民参与行为看作一次交换行为,则网民是否继续从事交换行为准则就是权衡获得的收益与成本。此处,将网络舆情网民参与获得收益称为感知收益,该因素驱使网络舆情网民参与;将网络舆情网民参与付出成本称为感知风险,该因素驱使网民拒绝参与网络舆情。因此,网络舆情网民参与行为准则可表示为感知收益减去感知风险。当感知收益大于感知风险时,其效用为正,网民倾向于承担风险而选择参与网络舆情,而且当这一过程可以带来持续的正效用时,网民会持续参与网络舆情,否则拒绝参与。因此,本文拟从社会交换理论的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角度对网络舆情网民参与意图影响因素进行建模。

3 网络舆情网民参与意图研究模型

网络舆情网民参与意图感知收益大致包括外部激励、享受乐趣和自我提升三个方面,感知风险包括认知成本和执行成本两个方面。其中外部激励是网络舆情网民参与意图的外在动机,而享受乐趣和自我提升则是网络舆情网民参与意图的内在动机,认知成本和执行成本可理解为网络舆情网民参与所耗费的时间、精力等。构建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研究假设涉及感知收益(外部激励、享受乐趣、自我提升)、感知风险(认知成本、执行成本)和参与意图三类变量。

3.1 模型研究假设

外部激励是促使网络舆情网民参与行为的重要因素,其中外部激励包括经济回报、社会规范和声望等不同表现形式。经济回报体现在物质金钱奖励,还有积分、经验等,而本文主要体现虚拟社区积分和经验的返点;社会规范指个人是否采取某行为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规范越大,压力越小,外部激励越大;声望在虚拟社区对某件时间的威望。故提出:外部激励越大,获得的收益越大。据此提出:H1:外部激励对网络舆情网民参与的感知收益具有正向影响。

享受乐趣是指用户能够从其贡献知识的行为中获得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来源其喜欢助人。但在网络舆情网民参与研究中网民通过分享自身对某件危机事件的看法,可使别的网友了解到此事件,从而自己感到愉快和心灵的舒服。故提出:享受乐趣是指网络舆情网民参与过程中,网民通过在虚拟社区中针对某危机事件的转帖、回帖等行为使别的网友参与到此事件的讨论中,自身获得满足感。参与行为越频繁,从中享受的乐趣越多,获得的收益越大。据此我们提出:H2:享受乐趣对网络舆情网民参与的感知收益具有正向影响。

自我提升是指渴望从别的网民出得到认可,以求地位和形象的认可。但在网络舆情网民参与研究中网民通过分享自身对某件危机事件的看法,达到自我营销的目的,从而驱使着网民不断的参与到危机事件讨论中。故提出:自我提升空间越大,获得的收益越大。据此我们提出:H3:自我提升对网络舆情网民参与的感知收益具有正向影响。

认知成本是指个体从事某种行为所耗费的时间、精力、物力以及财力等。但在网络舆情网民参与研究中,网民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危机事件,去学习很多东西,甚至动用自己的社会资源来解决问题。这可以看作为一种机会成本,因为如果将这一过程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其它活动,也许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和收益。故提出:认知成本越大,承担的风险越大。据此我们提出:H4:认知成本对网络舆情网民参与的感知风险具有正向影响。

执行成本是指网络舆情网民参与时,他们需要将自己的观点输入到不同的平台中。而在参与网络舆情的过程中,需要耗费他们大量的时间。特别是输入速度慢的,该过程将是冗繁且费力的,有可能网民就因为输入速度慢或者说要写的事情多,太耗时,而自己又没有时间来完成而放弃参与。故提出:执行成本越大,承担的风险越大。据此我们提出:H5:执行成本对网络舆情网民参与的感知风险具有正向影响。

Davis(1989)认为使用意图是指用户使用新系统的意向强度;据此我们提出:参与意图是指网络舆情网民参与的意向强度。依据社会交换理论,用户在决定是否参与某项行为时,会进行收益成本分析,以权衡该行为的效用。感知收益因素有利于网络舆情网民参与,感知风险因素不利于网络舆情网民参与。据此我们提出:H6:感知收益对网络舆情网民参与意图具有正向影响;H7:感知风险对网络舆情网民参与意图具有负向影响。

3.2 测度指标及方法

基于上述模型和假设,实证研究方案拟采用对网络舆情用户参与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数据,利用结构方程对模型进行验证。测度问题将拟采用Likert七分量表形式(1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完全同意),对每一个测度指标进行1至7分的评价,对回收的问卷进行识别,挑选合格的问卷,并进行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研究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3.3 模型探讨

所提出的研究模型主要是为了解释网络舆情网民参与行为,通过对感知收益、感知风险与网民参与意图之间的重点分析,理解影响网络舆情网民参与行为的原因。所提出的测度指标是基于网络舆情网民参与收益和成本分析,也继承了已有的研究成果,所得出的模型具备较高的解释能力。

理论模型是以Homans(1958)的SET理论为基础,以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作为直接影响因素导致最终的网民参与意图的形成,结合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具体的表现指标最终整合成为本文的研究模型。影响网络舆情网民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并非仅限于此,例如社会规范、企业或政府反应是否及时以及网民过去的行为习惯等等因素同样影响着网络舆情网民参与行为,这些因素在研究中处于间接地位,都可以归纳为模型中所提出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简单清晰的逻辑结构更能揭示网络舆情网民参与行为过程。网络舆情相关领域广泛,在研究中应该针对不同领域有目的地选择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对网络舆情网民参与行为做出科学的解释和预测。由于网络舆情网民参与收益和成本的重要性,关注收益和成本的影响因素,能够对解释网络舆情网民参与行为给予帮助,在选择检测网民行为时也能给出有利的建议。

4 结束语

结构抗震试验中结构模型的设计 篇7

1 相似条件

相似理论是结构模型试验的理论依据,其基本内容是:描述现象的方程式(包括平衡方程、物理方程和边界条件等)与所取基本单位无关,它必定是齐次方程式即方程的两端为同一量纲;如果方程所需的物理量有n个,并且在这n个量中含有k个量纲,则独立的无量纲数群有n-k个。每个无量纲数群称作π项,这一定律即所谓π定理。

根据上述定理,如果参与试验的物理量xin个并采用同一的单位系统,其物理方程可表示为f(x1,x2,…,xn)=0。

经过无量纲化以后可写成φ(π1,π2,…,πn-k)=0。

结构模型试验中要遵守相似条件,它们包括六类,即几何相似、荷载相似、质量相似、刚度相似、时间相似、边界条件相似。

1)几何相似条件。要求模型与原型各相应部分的尺寸均成比例,面积比、截面模量比及惯性矩比均应分别满足ApAm=SL2;WpWm=SL3;ΙpΙm=SL4的相似条件。2)荷载相似条件。荷载相似要求模型和原型结构在对应点所受的荷载方向一致,大小成比例,称为荷载相似。3)质量相似条件。在研究工程振动等问题时,要求结构的质量分布相似,即对应部分的质量(通常简代为对应点的集中质量)成比例。4)刚度相似条件。研究与结构变形有关问题时,要用到刚度。表示材料刚度的参数是弹性模数E和G,若模型和实物各对应点处材料的拉压弹性模数和剪切弹性模数成比例,也就是材料的弹性模数相似。5)时间相似条件。对于结构动力问题,若模型结构上的速度、加速度与原型结构上的速度、加速度在对应的位置和对应的时刻保持一定的比例,并且运动方向一致,则称为速度和加速度相似。所谓时间相似不一定是指相同的时刻,而只要求对应的间隔时间成比例。6)边界条件相似。模型结构和原型结构在与外界接触的区域内的各种条件保持相似,即要求结构的支承条件相似、约束情况相似、边界受力情况相似。模型结构的支承和结束条件可以由与原型结构构造相同的条件来满足和保证。

2 模型设计

2.1 模型比例的选择

几何相似是相似理论和模型设计的基本要求。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几何相似常数即模型比例。在一般情况下,按相似条件选用小比例模型(即Cl=lm/lp<1,如1∶2,1∶5,1∶10等整数比)试验是比较可行的。

在决定模型比例时要考虑模型材料和结构类型。如果用钢筋混凝土做模型材料时比例不能太小;如果实物的细部构造影响不大时就可以做比例比较小的模型。另外还要考虑加载设备与测试仪器的能力、加工条件和费用等因素,尤其加载设备的能力往往成为模型尺寸的主要控制因素。

当自重对应力分布有很大影响时,模型比例的选择会受到模型材料的限制。自重G=ρL3g,所以自重中的相似常数SG=SρS3LSg,已知外荷载的相似关系为SF=SESL2,若使外荷载和自重都满足相似关系时则要求SG=SF,则有SρSL=SE,故SL=SE/Sρ。这一条件要求自重对应力有较大影响的动力试验中,模型比例SL不能任意选取,必须满足上式条件,通常是很难满足的,在一般的结构试验中这一条件只能放弃,或者采用附加质量的办法加以弥补。

2.2 模型材料的选择

在选用模型材料时要考虑:满足相似条件;有足够的量测精度;易于制作加工且性能稳定;节省费用和试验时间等。

1)弹性模型试验。弹性模型试验的目的是要从中获得原结构在弹性阶段的资料,研究范围仅局限于结构的弹性阶段。一般说来,弹性模型的制作材料不必和原型结构的材料完全相似,只需模型材料在试验过程中具有完全的弹性性质,但是,弹性模型的试验结果不能推测原型结构超过弹性阶段后的反应和性状。要求与材料性能有关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比重或密度、阻尼等物理量满足相似条件。如:金属模型、有机玻璃模型等。2)强度模型试验。强度模型的试验目的是预计原型结构的极限承载力以及原型结构从弹性工作状态直到破坏荷载甚至极限变形时的全过程性能。理论上讲,强度模型试验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必须与原型相似,而且施加于模型的各类荷载形式与阻尼效应等应当更接近实际;施工中的缺欠如收缩和约束条件等也应在模型中尽量模拟,但实际上很难做到完全相似的程度。3)间接模型试验。间接模型试验的目的是要得到关于结构的支座反力及弯矩、剪力、轴力等内力的资料(如影响线图等)。因此,间接模型并不要求和原结构直接相似。例如框架的内力分布主要取决于梁、柱等构件之间的刚度比,梁柱的截面形状不必直接和原型结构相似。为便于加工制作,常常用圆形截面代替实际结构的型钢截面或其他截面。这种不直接相似的模型试验结果对它的试验目的来说,并不失去其准确性。间接模型现在已很少使用而被计算机分析所取代。

3 结语

结构模型设计是结构抗震试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关系到整个试验的成本和试验数据的有效性,按照相似理论确定结构模型的比例和材料是结构试验取得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朱伯龙.结构抗震试验[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9.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篇8

一、基本原理

(一) SEM中的基本概念

1. 变量。

在SEM中, 根据变量能否被直接测量而将其分为观测变量和潜在变量。观测变量是可以直接被测量的变量, 如年龄、文化程度、身高、体重等。潜在变量是用理论或假设来建立的、无法直接测量的变量, 如智力、性格等, 不过它也可以用观测变量来构建。从相互关系上分为外源变量 (自变量) 和内源变量 (因变量) 。外源变量是引起其他变量变化和自身变化, 且假设有系统外其他因素所决定的变量。内源变量则是受其他变量影响而变化的变量。四种变量结合起来形成四类变量, 即内源观测变量和外源观测变量, 内源潜在变量和外源潜在变量。另外, 有些统计技术虽然允许因变量含有测量误差, 但却假设自变量是无误差的, 如回归分析。事实上, 任何测量都是会产生误差的, SEM则允许自变量和因变量都存在测量误差, 并且试图更正测量误差所导致的偏差。

2. 指标。

SEM的指标分反映性指标和形成性指标, 它们是因潜在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因果优先性而产生的不同概念指标体系。反映性指标是当潜在变量被看成是一种基础建构时, 产生某些被观测到的事物 (即观测变量是效果, 潜在变量是因子) , 反映这种潜在变量的指标称反映性指标。形成性指标是潜在变量被视为受观测变量影响 (即潜在变量是效果, 观测变量是因子) 时所形成的线性关系, 这时观测变量称形成性指标。指标含有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统称为测量误差或误差。随机误差指测量上不准确的行为, 系统误差反映指标也同时测量潜在变量以外的特性。

(二) SEM的结构

SEM中变量与变量之间的联结关系用结构参数表示, 提供变量间因果关系不变性的常数, 描述观测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观测变量与潜在变量之间以及潜在变量与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些变量又可归纳为两种模型, 即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

1. 测量模型 (Measurement Model) 。

也称为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 主要表示观测变量和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度量模型一般由两个方程式组成, 分别规定了内源潜在变量η和内源观测变量y之间, 以及外源潜在变量ξ和外源观测变量x之间的联系, 模型形式为:

其中, x为外源观测变量组成的向量;y为内源观测变量组成的向量;Λx为外源观测变量与外源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 是外源观测变量在外源潜在变量上的因子负荷矩阵;Λy为内源观测变量与内源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 是内源观测变量在内源潜在变量上的因子负荷矩阵;δ为外源观测变量x的误差;ε为内源观测变量y的误差;ξ与η分别是x与y的潜在变量。

2. 结构模式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1) 。

又称为潜变量因果关系模型, 主要表示潜变量之间的关系。规定了所研究的系统中假设的外源潜在变量和内源潜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模型形式为:

其中, η是内源潜在变量;ξ是外源潜在变量;β是内源潜在变量η的系数矩阵, 也是内源潜在变量间的通径系数矩阵;Γ是外生潜变量ξ的系数矩阵, 也是外源潜在变量对相应内源潜在变量的通径系数矩阵;ζ为残差, 是模式内未能解释的部分。

上述模型有以下一些假定:E (ζ) =0, E (δ) =0, E (ε) =0, E (ξ) =0, E (η) =0;ε与ζ相互独立, δ与ξ相互独立, ε与η相互独立, ζ、δ及ε相互独立。

二、SEM的基本过程

SEM的建立过程有四个主要步骤, 即模型构建 (model specification) 、模型拟合 (model fitting) 、模型评价 (model assessment) 以及模型修正 (model modification) 。

(一) 确定初始模型

利用SEM分析变量 (包括观测变量和潜在变量) 的关系, 关键一步是根据专业知识和研究目的, 构建出理论模型, 然后用测得的数据去验证这个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开始建立的理论模型有可能不是较理想模型, 需要在数据的拟合过程中修改、评价, 再修改、再评价……, 直至建立较理想模型。在建构模型时, 首先检查每一个测量模型中各因子 (潜在变量) 是否可以用研究的观察变量来测量, 这主要根据专业知识确定, 同时可借助于探索性因子分析, 建立测量模型;然后根据专业知识确定各因子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 建立结构模型。在建构模型时, 应注意模型的识别问题, 可以用t法则、两步法则、MIMIC法则判定。

(二) 模型拟合

模型拟合就是通常所说的参数估计, 所要做的是使模型隐含的协方差矩阵 (即再生协方差矩阵) 与样本协方差矩阵之间的“距离”最小。这个“距离”称为拟合函数。两个矩阵之间的“距离”有多种不同的定义方法, 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拟合函数, 即不同的参数估计方法。参数估计方法主要通过下列拟合函数:TSl S (两阶段最小二乘) 、ULS (非加权最小二乘) 、ML (最大似然) 、GIS (广义最小二乘) 、WLS (一般加权最小二乘) 、DWLS (对角加权最小二乘) 等。其中ML估计分布是渐进正态分布, 但ML是无偏、一致、渐进有效的估计方法, 且有尺度不变性, 因此在参数估计时以ML最为常用。

(三) 模型评价

参数估计出来之后, 就得到了拟合模型。但要知道模型拟合的好坏, 还应对模型进行评价。大致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一是参数合理性 (比如相关系数应在-1到+1之间、与先验假设不应有严重的冲突等) 和参数检验的显著性;二是决定系数的大小;三是拟合指数。

其中, 拟合指数是最为常用的。拟合指数分为三类:绝对拟合指数、相对拟合指数及简约指数。相对于绝对拟合指数和相对拟合指数来说, 简约指数较少用。绝对拟合指数是将理论模型 (Mt) 和饱和模型 (Ms) 比较得到的一个统计量, 常用的绝对拟合指数有x2、RMSEA (近似误差均方根) 、SRMR (标准化残差均方根) 、GFI (拟合优度指数) 、AGFI (调整拟合优度指数) 。其中x2值越小越好, RMSEA值越小越好, 当RMSEA小于0.1时, 表示好的拟合。SRMR的取值范围0~1, 其值越小越好, 当小于0.08时认为模型可以接受。常用的相对拟合指数有NNFI (非范拟合指数) 、NFI (赋范拟合指数) 、CFI (比较拟合指数) 。对模型评价时, 不应单靠某几个拟合指数就做出模型拟合程度的结论, 而应将它们联合考察。

(四) 模型修正

对模型进行评价的目的, 不是简单地接受或拒绝一个假设的理论模型, 而是根据评价的结果来寻求一个理论上和统计上都有意义的相对较好的模型。一个好的模型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测量模型中的因子负荷和因果模型中的结构系数的估计值都有实际意义和统计学意义; (2) 模型中所有固定参数的修正指数 (MI) 不要过高; (3) 几种主要的拟合指数达到了一般要求; (4) 测量模型和因果模型中的主要方程的决定系数R应足够大; (5) 所有的标准拟合残差都小于1.96。

如果我们希望看到的上述情况中的一种或几种没有出现, 可以根据具体的结果做出如下改变: (1) 删除相应的自由参数。 (2) 将最大或较大MI的参数改为自由参数。 (3) 当评价结果中有较大的标准残差时, 通过不断添加与删除自由参数, 直到所有的标准残差均小于2为止。 (4) 如主要方程的决定系数很小, 则可能是以下某个或某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缺少重要的观察变量;二是样本量不够大;三是所设定的初始模型不正确。

三、结语

从SEM的原理及分析步骤可以看出, 结构方程模型包含了验证性因子分析与路径分析的优点, 分析结果更加接近实际。SEM从构建初始模型到比较理想模型的确定, 就是一个不断修正、评价的过程。SEM的广泛应用反映了数据分析方法的进步, 我们应该掌握SEM的基本原理、基本过程等, 并在使用过程中遵循一定的标准并注意使用条件, 为发挥这种新方法的优势提供可靠的保证。

摘要:结构方程模型被称为近年来统计学三大发展之一, 与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相比有很大的优势。文章主要介绍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建模的基本过程等方面内容。它的使用为分析复杂的多变量关系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因果关系,统计方法

参考文献

[1]黄芳铭.结构方程模式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5.

[2]吴兆龙, 丁晓.结构方程模型的理论、建立与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 2004, (6) .

[3]曲波, 郭海强, 任继萍, 孙高.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 2005, (6) .

[4]田晓明, 傅珏生.结构方程模型的统计方法及比较[J].苏州大学学报, 2005, (4) .

[5]秦浩, 陈景武.结构方程模型原理及其应用注意事项[J].中国卫生统计, 2006, (4) .

网络结构模型 篇9

上世纪, 学术界对品牌价值的专门研究十分缺乏, 学者们往往在研究品牌资产时, 将品牌价值视作品牌资产的价值, 常常将品牌价值与品牌资产相混淆。品牌价值在近几年来逐渐成为一个独立和专门的研究领域。21世纪对品牌价值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了品牌价值的含义、来源、影响因素和测量这几个方面。同时, 关于品牌价值的操作性定义、利益相关者对品牌价值的影响以及品牌价值的测量体系方面, 目前的研究仍十分欠缺。尽管如此, 目前已经有学者开始从供应链的视角研究品牌价值问题。如张世新、李彦 (2009) 两位学者研究了价值链视角下的品牌价值提升问题, 提出了品牌价值链的概念, 探讨了品牌价值链的构建。

然而, 国内外学者对品牌价值链的系统研究仍十分缺乏, 学者们主要是针对品牌价值链中的“生产商——顾客”单个环节进行了研究, 集中研究了顾客视角下的企业市场营销组合对品牌价值的影响。如, 广告投入支出对品牌价值的影响 (Cobb-walgren, Ruble & Donthu, 1995) ;公共关系与品牌价值之间的联系 (Hines, 1997) ;品牌价值和公共关系、广告语、品牌标识、包装等的关系 (Aaker, 1991) ;销售价格、卖场形象、广告和促销等活动对品牌价值的影响 (Yoo, 2000) ;产品营销组合、企业的整体综合能力及形象、产品市场份额等因素对品牌价值的影响 (Ailawadi, 2003) 等等。同时, 现有的研究主要是静态研究, 动态的研究十分缺乏。

随着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生态系统理论、企业价值网络理论、品牌关系理论的深入探讨, 有些学者开始运用这些理论研究品牌管理问题。名牌生态管理 (王兴元, 2000、2004、2008;张焱、张锐, 2003) 网络化营销 (汪涛、周玲、杨立华, 2010) 等问题已经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但研究成果仍然十分有限。

现实中品牌经营管理的统计数据表明, 单一品牌为顾客创造的价值是有限的, 且风险很大。依据企业价值网络理论, 关联企业以价值网络的方式相互协作, 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才是最佳的模式选择。因此, 从价值网络的新视角, 深入探讨品牌价值的网络化创造与传递问题, 为深入探讨企业品牌经济和区域品牌经济提供了新的视角,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如何进一步界定品牌价值的内涵?如何构建品牌价值网络结构模型及其内涵与策略体系?如何动态揭示品牌价值的网络化传递问题?是本文要研究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1 品牌价值网络模型

通过文献回顾发现, 目前对品牌价值构成因素的研究具有两个特点: (1) 国外学者基本上都从顾客的视角探讨品牌价值, 而国内学者则多从多维视角进行探讨, 包括企业、顾客、市场等等; (2) 不少学者把品牌价值的性质与品牌价值形成的过程相混淆, 如有学者把劳动投入要素看成品牌价值的构成要素, 从顾客的视角看, 劳动投入要素应该是品牌价值的形成要素, 而不是品牌价值本身。品牌价值构成因素, 见表1。有关品牌价值的构成因素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 其中集中度较高的因素是品牌的功能价值, 诸如产品属性、产品特点、产品质量、产品价格、安全与耐用性等。

唐玉生 (2012) 认为在顾客视角下, 品牌价值可以被看成是品牌为顾客带来的利益集合, 品牌价值的大小最终通过顾客愿意为品牌支付的溢价来衡量。同时, 提出了品牌价值的六要素模型, 即品牌价值由功能价值、服务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成本价值、创新价值六要素构成, 经过实证分析, 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

自21世纪初以来, 有关企业价值网络的研究已成为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的新领域,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 学术界已达成如下几个方面的共识。

(1) 价值网络构成的成员 (节点) 是价值创造与管理的所有利益相关者, 是由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价值生成、分配、转移和使用的关系及其结构 (Adrian Slywotzky, 1996) 。 (2) 建立价值网络的根本目标是创造价值 (董广茂、李垣, 2004) , 价值网络中的总价值是由所有的网络成员共同创造, 领导企业是价值中枢, 网络上的每一个成员所创造的价值都是最终价值不可分割的部分 (大卫·波维特, 2000) 。 (3) 顾客价值是核心, 客户需求驱动价值网络的生成与发展。企业价值网络是以客户需求为驱动, 以客户让渡价值为战略出发点, 为网络所有成员增加价值 (欧阳双喜、王世豪, 2008) 。 (4) 价值网络的运行受到效用体系、资源选择、制度与规则 (如协同、合作、互动) 、信息联系 (数字化支持体系) 、市场格局和价值活动等基本要素的影响 (李垣、刘益, 2001) 。

品牌价值网络成员由所有相关企业的品牌构成, 是相关企业品牌之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价值创造与管理的关系及其结构, 本质上是一种品牌关系网络, 品牌价值网络系统不是企业品牌之间简单的结合, 而是以互利的方式共同进化, 其核心是相互关系, 即共同进化 (陆杉, 高阳;2007) 。品牌价值网络关注的重点是如何通过建立品牌之间优良的、稳定的网络关系, 为顾客创造和传递优质的品牌价值, 包括品牌功能价值、品牌服务价值、品牌情感价值、品牌社会价值、成本价值以及品牌创新价值。

注:图中的深黑色圆点表示领导品牌或核心品牌, 圆点大小表示领导地位高低, 大圆点表示领导地位高, 反之则低;白色圆点表示关联品牌, 它们之间通过连线形成品牌价值网络系统;连线表示关联的强度, 粗线表示关联强, 细线表示关联较弱。

图1描绘的是一个典型的品牌价值网络结构模型。品牌价值网络以供应商品牌、生产商品牌、经销商品牌、顾客为节点, 其中供应商品牌、生产商品牌、经销商品牌3个节点分别代表各自品牌网络系统中的领导品牌, 其它关联品牌与领导品牌通过联盟形成品牌关系, 构成横向品牌价值体系。品牌之间的“强——强联盟”、“强——弱联盟”、“弱——弱联盟”3种联盟方式都可以产生比联合前更强的加强效果 (JH Washburn, BD Till, R Priluck, 2004) , 即溢出效应。同时, 通过品牌所有权梯次转移和 (或) 一体化战略 (后向、前向一体化) 形成纵向品牌价值链。每一个横向品牌价值体系中的相关成员以领导品牌为核心, 以顾客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通过“聚焦效应”和“增值效应”共同创造品牌价值;同时品牌价值通过纵向品牌价值链中核心成员 (领导品牌) 的相互关系与协同合作, 同样通过品牌价值的“聚焦效应”和“增值效应”, 最终实现品牌价值最大化。

2 网络化品牌价值构成及策略体系

品牌价值网络的核心目标是确保将不同的价值网络系统创造的品牌价值以最佳的方式传递到终端客户的手上。在品牌价值的创造及传递的过程中, 不同的品牌价值网络节点及其相互关系与结构, 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表现在品牌价值创造的内涵及策略存在的差异性 (罗珉, 2006) , 见表2。

在供应商价值网络系统中, 供应商可以通过技术革新研发环保、高品质的新材料和零部件, 降低原材料成本, 为顾客创造功能价值或提升成本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有研究发现, 消费者对不同原产地 (国家或地区) 生产的产品有不同的认知, 这些总体性认知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和对产品的态度, 进而会影响其购买倾向 (Schooler, 1965;Anderson & Jolibert, 1995) 。消费者会因为对历史文化、自然条件、产地形象以及情感等心理认同而产生“原产地效应”, 当品牌能满足顾客这些心理需求时, 即为顾客创造了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原产地 (制造地、设计地和组装地) 是能给其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 增值的源泉来自于这个原产地在消费者的心智中留下了正面的积极的印象 (赵升, 2011) 。

在制造商价值网络系统中, 通过技术革新、产品研发创新、强化产品与服务以及促销等相关特性、成本领先等手段, 可以更直接、更全面地创造品牌价值。Wolfgang Ulaga, and Samir Chacour (2001) 实证研究表明, 在驱动顾客价值的各项因素中, 顾客通常认为“利失因素” (价格) 与各“利得因素”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而在构成利得的各因素中, 产品相关特性的重要性最大 (51%) , 其次是服务相关特性 (34%) , 最后是促销相关特性 (15%) 。这说明对于顾客来说, 产品本身的属性要比服务和促销来得重要。而在驱动顾客价值的各项具体要素中, 产品特性 (20%) 、产品种类 (14%) 、技术支持 (13%) 、快速服务与响应 (10%) 和交货速度与可靠性 (8%) 被认为是影响顾客感知价值的主要因素。由于制造商是品牌最终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 通常情况下也是品牌最主要的拥有者;因此, 制造商价值网络系统是所有品牌价值创造的核心来源, 在品牌价值链的价值创造和传递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经销商价值网络系统中, 通过建立专业服务技能、提供优质服务、提供顾客体验、优化购买环境、建立价格优势、强化促销与自身品牌效应等手段创造或提升服务价值、成本价值和情感价值。实证研究表明基于零售商对品牌价值传递的影响维度中, 渠道便利性对品牌认知及联想、感知 (服务) 质量、品牌忠诚都产生了直接正面的影响, 其中, 对感知 (服务) 质量的影响最大。服务人员及服务过程对品牌认知及联想、感知 (服务) 质量、品牌忠诚都产生了直接正向影响, 影响的的大小顺序为:感知 (服务) 质量、品牌认知及联想、品牌忠诚。购买环境、零售商价格都会对品牌忠诚产生正向影响。零售商广告同时对品牌认知及联想、感知服务质量、品牌忠诚产生直接正面的影响, 其中对品牌认识及联想的影响最大, 其次是感知 (服务) 质量和品牌忠诚。 (唐玉生, 2012) 。

联盟品牌可以通过有效手段为顾客提供更好的功能价值、社会价值、服务价值以及创新价值。

(1) 联合品牌中各独立品牌所代表的产品属性可以对单一产品进行属性的互补诠释。当产品质量为客户不可真正感知的经验产品 (Experience Product) , 则联合品牌提供了质量的保证。而当产品质量为客户可感知的搜索产品 (Search Product) , 联合品牌可传递关于产品属性增强部分的信息 (Akshay, Robert;1994) , 因此持续保持和不断提升品牌产品的质量, 会因为“产品属性互补效应”提升顾客的功能价值。

(2) 地点协同 (指两家品牌在相同的地点提供不同的产品或服务) 提供给客户可选择性、便利性等服务特性, 能提升服务质量, 甚至重塑了企业形象。星巴克 (Starbuck) 在联邦银行设立咖啡吧, 人们在办理银行业务时可以品尝到美味的咖啡, 客户由于享受到咖啡的美味, 而从潜意识感到联邦银行 (Common wealth Bank) 服务质量有正面的提升。

(3) 通过跨行业的品牌合作, 推出新产品或服务, 从而接触到对方的客户群以创新品牌价值, 获取新市场。如美国运通 (American Express) 和德尔塔航空公司 (Delta Airlines) 联合推出品牌信用卡Optima。通过与知名品牌的联合, 可以提高弱势企业品牌的知名度, 改善企业品牌形象, 提升品牌的创新价值。纽特威 (NutraSweet) 通过与可口可乐联合推出健怡可乐, 利用人们对可口可乐的强势品牌的可信度, 打消了人们的顾虑 (是否对身体有害?) , 成功确立了自己的品牌价值 (关忠诚、程刚, 2006) 。

(4) 品牌联盟有利于降低促销费用 (范秀成、张彤宇, 2003) , 进而能够提升品牌的成本价值。

3 品牌价值的网络化传递

假如把品牌价值构成的六要素看成是6个单位, 品牌价值从供应商品牌价值到顾客品牌价值传递依次经过3个或4个环节, 则可以描绘出品牌价值网络化 (横向) 传递的路径图, 供应商品牌价值 (A) 通过供应商品牌与生产商品牌的关系互动传递到生产商品牌价值 (B) , 见图2。同理, 生产商品牌价值经由零售商品牌 (C) 传递给顾客 (间接传递) , 或直接将品牌价值传递给顾客 (直接传递) 。

从前文分析可知, 在顾客价值视角下的品牌价值链中, 作为独立的品牌价值各个节点, 其自身所承担的品牌价值功能并不是完全等同的, 且有些品牌价值具有叠加性 (如成本价值、社会价值、情感价值) 。零售商品牌所包含的价值主要是服务价值、成本价值、情感价值, 显然, 如果零售商品牌缺乏意愿或无法承担最大化传递品牌价值, 将会导致上游品牌价值传递受损或断裂——当生产商与零售商发生利益冲突和关系恶化时, 零售商实现品牌增值的动机弱化, 导致生产商品牌价值弱化, 品牌价值减损;最坏的情况是当双方的矛盾无法调和时, 在一定的市场范围内, 因生产商品牌无法进入致使品牌价值完全丧失, 如图2中的D′点, 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在从A到B的价值传递。因此, 如何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传递, 使CD′向CD上移或者经由B到D的品牌价值直接传递, 以及使AB′向AB上移构成了品牌价值传递的核心问题, 而品牌价值传递的效率——即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实现最大化品牌价值传递, 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从传递的速度看, A-B-D路径距离最短, 速度最快, 当品牌A和品牌B所包含的价值实现最大化传递时, A-B-D将会成为品牌价值纵向传递的理想路径。当生产商品牌价值经由B-C-D路径传递时, 实现理想状态的传递条件是C点上移无限趋近C′, 即三角形BCD面积最小化, 即limccf (c) =0

因此, 只有当生产商与零售商品牌在实现其自身品牌价值增值的同时, 能确保其上游的品牌价值等值或增值的情况下, 才能够真正实现品牌价值最大化传递目标。品牌价值的创造及其能否最大化传递受到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3.1 以顾客价值为核心

价值网络是一种以顾客价值为核心的价值创造体系, 最大化顾客价值是价值网络模型中价值创造的目标 (Kathandaraman, Wilson;2000) 。构建价值网络的目的在于使品牌价值网络利益相关者一起共同创造价值, 而顾客价值是价值网络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因素 (罗珉, 2006) 。价值网络成员应把顾客价值作为价值创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与顾客保持一致 (Customer-aligned) 是价值网络模型的突出特点之一。

3.2 牢靠、持续的品牌关系质量

与顾客的良好关系是企业 (品牌) 的一项不容易复制的无形资产 (Levitt, 1983) 。因此, 建立牢靠、持续的品牌关系是品牌价值网络机体高效运行的“经脉”, 是实现品牌价值增值的核心要素。信任、满意与承诺构成了衡量品牌关系质量的3个决定性因素 (关键维度) , 因此建立品牌与顾客、领导品牌与关联品牌之间可靠的相互依赖和一致的行为、角色预期 (Moorman, Zaltman and Deshpande, 1992;Morgan and Hunt, 1994) , 保持期望价值与实际价值的一致性, 是提升品牌关系质量的重要手段。

3.3 品牌匹配性

每个品牌在顾客的记忆中都会有相应的定位, 当这种定位信息关联起来时, 如果顾客感知到这种定位是互相补充的, 则依靠原有记忆中对品牌的感知产生加强效果 (关忠诚, 程刚;2006) 。顾客对待联合品牌的态度取决于先前对各自独立品牌的态度以及产品的和谐性、品牌的和谐性 (Simonin and Ruth, 1998) 。因此, 持续保持品牌之间的匹配度是创造品牌价值的重要条件。顾客通过记忆和联想建立品牌之间在定位、形象、质量、文化等方面的认知和谐, 使品牌价值产生放大效应。

3.4 协同合作机制

品牌价值网络是一个合作系统, 品牌价值网络管理的关键在于品牌网络各节点之间的协同合作, 建立良好的协同合作关系是维系整个品牌价值网络管理的纽带, 是品牌价值网络成功运营的重要保障, 直接影响整个价值网络绩效的发挥。为了提高运作效率、增强竞争力, 企业的精力应该从注重品牌单独个体的运作转移到注重价值网络的整体协调运作方面 (陆杉, 2007) , 当各节点品牌企业协同合作, 整个网络系统创造的价值将高于各节点创造价值的简单加总。

3.5 互利共赢

品牌价值网络是建立在双方及多方品牌基础上的长期战略, 各方的目的不尽相同, 作为品牌价值网络的参与者理所当然会寻求双赢的结果, 否则很难维持品牌网络的稳定结构与高效运行。品牌价值网络成员从品牌网络化战略中得到的价值回报应该是相等或近似相等的, 否则很可能会导致关系破裂。不管是强势品牌和强势品牌的联合, 还是弱势品牌和强势品牌的联合, 双方得到的利益应该是近似相等的, 否则很可能会由于利益冲突而瓦解。

摘要:现实中品牌经营管理的统计数据表明, 单一品牌为顾客创造的价值是有限的, 且风险很大。关联企业以价值网络的方式相互协作, 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才是更优的模式选择。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 以企业价值网络理论与品牌关系理论为背景, 构建并阐释了品牌价值网络结构模型及其内涵与策略体系;动态揭示了品牌价值的网络化传递的路径与影响因素。

网络结构模型 篇10

目前最为流行的三种P2P网络结构分别是基于集中式目录结构、基于分布式的对等网络体系和基于混合式的对等网体系结构, 它们分别以Napster、Gnutella和Kazaa为代表。三种模型各有优缺点, 有的模型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 所以目前处于各种结构共存, 互相借鉴的形式。

下面将对基于集中式目录结构、基于分布式的对等网络体系的网络模型进行分析及对比。

2 集中目录式网络模型

在集中目录式结构中, 有中心服务器, 但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不同的是, P2P网络中的中心服务器只保存共享资源的目录信息, 实际的数据保存在提供这些资源的各个对等节点上。当对等节点A需要共享资源时, 向中心服务器发出请求, 中央服务器进行相应的查询和检索后, 会返回符合查询要求的对等节点地址信息列表。对等节点A接收到返回信息后, 会根据网络当时的流量和延迟等信息进行综合选择, 与合适的对等节点建立直接的连接, 并开始实行文件传输。数据的交换在对等节点之间直接进行, 不用通过中心服务器。

在集中式P2P模型中, 由于中心服务器只处理节点的查询检索请求, 实际数据存储在节点上并且数据的处理和传输发生在不同节点之间, 因此服务器的负担大大减轻, 充分利用了节点的存储和计算能力。另外在集中式P2P模型中, 由于有中心服务器为用户提供查询和检索服务, 提高了共享资源的查询效率。但要求中心服务器必须能够线上连续工作, 处理大量的用户连接, 拥有快速的运算处理速度和足够的存储空间来维护、搜索文件列表。一旦中心服务器发生故障, 将导致整个P2P网络崩溃。

事实上, 这种结构中的节点并非完全对等, 中心服务器要承担比其它节点繁重得多的任务, 从这个意义上说, 集中式P2P模型并非一个纯粹的对等系统。而且由于节点随意性很高 (节点的进入、退出很频繁随意) , 中心服务器处于不断的动态更新中, 中心服务器还要响应所有用户的查询请求。因此, 当网络规模很大时, 中心服务器有可能会成为制约整个网络的瓶颈。

解决方法就是使用多台中央服务器平行工作:一方面分散工作任务, 防止瓶颈产生, 提高系统性能;另一方面可提高查询速度, 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 提高系统的Qo S。Naspter之后的P2P系统进行了重点改进, 系统基本上都采用无中心结构, 鲁棒性和可扩展性得到大幅提高。

集中式P2P可提供中心服务器目录检索、管理服务和标准的点到点通信, 具有高效的检索特点。集中式P2P对小型网络而言在管理和控制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但对大型网络并不适合。

3 分布式对等网络模型

Napster因为中央服务器的存在引起的版权纠纷导致了它的破产, 以Gnutella和e Mule为代表的后来者们吸取了Napster失败的教训。与Napster网络不同, 它不存在中心目录服务器, 或者说把所有节点都变成了服务器, 这就是第二代P2P———分布式P2P。

这种网络中没有中心服务器, 所有的节点都是对等的, 具有相同的能力。为查找某个文件, 对等点首先向与之相邻的所有活动节点发送一个查询请求包, 相邻节点在接收到查询请求后, 检查本地是否有符合查询请求的文件, 如果有, 则按查询请求包的发送路径返回一个查询响应包。无论本地是否存在符合查询请求的文件内容, 其他对等节点都会将该查询包通过广播方式继续在网络中传递, 直至查询包中TTL (Time of Life) 属性值递减为0时停止转发。

这种模型与集中目录式不同。由于没有目录服务器, 解决了中心点失效的问题。但由于其搜索依靠向相邻节点查询或广播得到, 搜索请求有时需要在网络中传播很广的范围才能得到结果, 搜索时会占用大量带宽资源, 搜索效率低, 搜索结果可能要经过长时间等待才能返回。

Gnutella模型是这种模型的主要代表。当用户搜索文件时, 在网上进行广度优先或深度优先搜索, 当搜索到一定的范围后, 将得到的匹配结果返回给用户。由于这种搜索无法遍及整个网络, 因此就存在不能搜全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并不严重, 因为大部分时间用户搜索的是比较常见的文件, 而这些文件在整个网络中往往分布比较多比较广, 只要搜索的范围不是很小, 总可以搜到。当然, 如何在非结构化网络中搜索不常见的文件是P2P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近年来取得了一些进展。

这种搜索机制的优点是简单强健, 缺点是不适用于超大规模网络系统, 因为每产生一个查询, 就会在网络中泛滥而导致大量网络带宽被损耗。实际上, 放弃搜索完备性却换来了很高的可扩展性, 系统不再有中心节点这个可能的瓶颈, 规模可以扩展到上百万甚至上千万节点的规模。并且, 由于不存在中心节点, 系统的鲁棒性得到了提高。

Gnutella模型是现在应用最广泛的纯P2P非结构化拓扑结构, 它解决了网络结构中心化的问题, 扩展性和容错性较好, 但是Gnutella网络中的搜索算法以泛洪的方式进行, 信息的泛滥消耗了大量带宽并很快造成网络拥塞。同时, 局部性能较差的节点可能会导致Gnutella网络被分片, 从而导致整个网络的可用性较差, 另外这类系统容易受到垃圾信息、病毒的攻击。这种无中心、分布式系统的特点是:它不再是简单的点到点通信, 而是更高效、更复杂的网络通信。Gnutella模型引入了强制共享机制,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第一代P2P网络模型的低效和随意。

4 两种P2P网络模型的对比

集中目录式P2P模型查询效率高、易于管理并且没有数据一致性的问题, 而且只需要对有记录索引信息的中心服务器进行维护, 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但还存在很多不足, 主要表现为:

(1) 中央服务器的瘫痪容易导致整个网络的崩溃, 可靠性和安全性较低;

(2)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 更多中央目录服务器的加入会使维护和更新的费用急剧增加;

(3) 中央服务器的存在引起共享资源在版权纠纷;

(4) 缺乏有效的强制共享机制, 资源可用性差。

与集中式模型相比, 分布式模型由于没有中心服务器, 节点之间都相互连接, 所有节点完全平等, 所有节点既是客户机又是服务器, 并具有自治功能, 节点间可直接自由通信, 通过相邻节点可进行路由和资源访问, 强调网络的容错性和扩展性, 较好地解决了一旦中心点失效导致整个网络崩溃的问题。规模可以扩充到百万乃至千万级。由于不存在易受攻击的关键节点, 系统的鲁棒性也得到了提高。但由于其采用的搜索查询机制决定了搜索请求要在网络中传播很大的范围才能得到结果, 搜索时会占用大量带宽, 搜索效率低, 搜索结果要经过很长时间返回。

总之, 分布式对等网络模型也存在很多弊端, 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 搜索请求要经过整个网络或者至少是一个很大的范围才能得到结果, 因此, 这种模式占用耗费资源多, 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可能返回结果;

(2)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 通过扩散方式定位对等节点以及查询信息的方法将会导致网络流量急剧增加, 引起网络堵塞, 最终使Gnutella网络被分片, 使得查询访问只能在分片后的网络范围内进行;

(3) 对网络上的节点以及对节点提供资源的管理能力较差;

(4) 安全性不高, 易遭受恶意攻击, 如攻击者发送垃圾查询信息, 容易造成网络拥塞等。

两种模型各有优缺点, 集中式P2P有利于对资源的快速检索, 但是中心化的模式使整个网络比较脆弱;分布式P2P增强了抗攻击能力, 但缺乏快速搜索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丹, 魏红.P2P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3.

[2]丁海霞.P2P网络环境下信任模型的研究[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0.11.

[3]张联峰, 刘乃安, 钱秀槟等.综述:对等网 (P2P) 技术[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12.

组织间流程结构及描述模型研究 篇11

关键词:组织间流程;组织间关系;业务流程;流程集成

一、 引言

企业的经营核心包含多种要素,如业务流程、员工、组织结构和策略,而其中最重要的要素就是业务流程。詹姆斯·钱匹认为,尽管其它三个要素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其重要性最终应取决于作为整个业务流程的补充所能发挥的作用。从长期的观点来看,业务流程决定了企业的价值”。为了使组织在变革的环境和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管理者不能再仅仅从职能的角度去看待组织,还需要从流程角度去分析组织。根据Davenport的以活动为中心的流程理论,可以把业务流程定义为:一系列逻辑相关的为取得预定业务目标的可执行任务(也可称之为活动)。从这个定义来看,流程建模包含有两部分的内容,其一是流程描述,即从整体上对整个流程的组成活动以及活动之间的逻辑顺序进行定义;其二是制定流程在执行过程中遵循的各种规则,根据预先制定的这些规则,可以动态地改变流程的执行路径。

以上有关业务流程的定义,是在过去业务流程主要由企业独立运作的背景下得出的。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外包业务的迅猛增加,全球一体化运作的趋势日益普及,人们对跨越组织边界的业务流程进行管理的需求越来越紧迫。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了在组织间合作关系背景下,为了实现创造共同价值,将若干关联组织的业务流程集成为公共的组织间流程的发展趋势。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又简称为组织间关系,而组织间流程则描述了合作组织之间彼此依赖的公共活动。参照Davenport对流程的定义,我们将组织间流程理解为:由若干合作组织业务流程集成而来的,一系列逻辑相关的为取得预定共同业务目标的可执行任务。

由于合作组织具有产权独立和地理分散的特点,组织间关系始终运行于一个动态的、分布式环境中。组成组织间关系的若干拥有各种异构信息资源的独立实体,从组织结构上看是对等的,为了合作,他们通过不断地交换活动信息来实现协调运作。传统的中央流程控制模式适合于一个单独的企业,尽管组成流程的任务可能是分布式的,即企业的整体流程由分布在各部门的多个子流程组成,但是在流程最高管理层存在一个中央流程引擎,负责统一规划、协调和同步每个子流程的任务组成和执行步骤。而在组织间流程管理中,参与流程合作的各成员组织不可能采用中央流程管理模式,因为他们各自的流程不仅隐藏在防火墙后面,而且由于各个组织是高度自治和自利倾向的,出于信息保密的需要,他们并不愿意共享所有的流程信息。因此,组织间流程必然是基于流程集成的松耦合的协同流程结构。

二、 组织间流程的特征

由于组织间流程的出现为流程管理研究开启了崭新的视野,许多研究者开始对组织间流程的特征进行研究。为了实现成员组织业务流程协同的目的,Dayal等人认为,组织间流程必须具备若干特定功能:为了保证业务流程的集成,需要为所有成员组织建立一个统一的和标准化的协同交互平台,即存在一个公共的被所有成员组织认同的业务流程元模型及流程描述语言;为了使成员组织更容易理解公共流程的运作,需要建立一个公共的流程描述机制;为了便于成员组织相互了解和参与流程执行,需要建立一个传递和搜索成员组织相关信息和技能特点的信息发布机制。再从实施过程来看,组织间流程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要求有一个协调机制,使所有参与者对流程的定义和执行达成协议,如业务流程描述、数据交换格式。为此,需要建立一个公共的、标准的流程数据库。

(2)具有一个划分子流程的流程管理功能,能够在地理分布的流程执行者中起到协同作用。

(3)每个成员组织独立地决定他愿意在公共流程中扮演的角色,设计相应的角色流程定义以及执行控制方式并向所有成员发布。

(4)每个成员应该有一个用来规划、拆分和控制它所承担任务的协同流程管理器,其目的是在他所承担的公共流程部分和其内部流程之间进行协调。此外,不同成员之间还通过各自的协同流程管理器进行互操作,如交换流程数据、彼此通知各自的流程执行进展情况等等。

在实际应用中,供应链合作联盟是最常见和最广泛的组织间关系。为了促进上下游企业的有效合作,必须在供应链合作组织中建立能够良好运作的组织间流程,为此,一些研究者通过对供应链联盟组织的合作过程进行分析,来研究组织间流程具有的特征。例如,Rupp和Ristic在研究解决牛鞭效应问题时认为,为了有效减少库存和提高运输效率,合作企业之间需要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必须建立在各成员企业的业务流程高度集成的基础之上。然而,组织间业务流程的集成问题远比组织内部分布式流程管理问题复杂得多,流程集成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以供应链为例,组织间业务流程的集成过程必须解决的问题有:

(1)改进信息通讯效率。组织之间的合作首先要求能够迅捷、清晰地传递各种信息,为了提高信息交换的时效性和减少信息理解的歧义性,要求在组织之间传递的信息结构尽量结构化。

(2)减少信息不确定性。供应链上游企业需要从下游企业获取市场需求变动信息,由于牛鞭效应的存在导致信息失真加剧,产生极大的信息不确定性。与之类似,组织间关系中成员组织也需要从其它伙伴组织获取信息,大量二手信息的存在使每个成员组织都处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环境中。因此,组织间流程集成时必须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减少信息不确定性。

(3)支持异构信息技术环境。由于过去几十年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而成员组织的营运经历又各不相同,他们独自建立的支持业务流程的信息技术环境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保证信息交互的有效性,要求在流程集成过程中解决信息技术异构的问题。

(4)建立开放和动态的结构。组织的经营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只支持一个固定的流程模式是没有意义的。组织间流程的运行环境比组织内部流程的运行环境更加复杂,在实施中更加动态易变,外界因素对任意一个成员组织的影响都可能给组织间流程的运作产生新的变化,导致整个组织间流程不得不进行调整甚至重新设计。因此,组织间流程要求能够支持动态变化,在变化发生时,以最小的代价重新配置整个系统。同时组织间流程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以便能够容易地接纳新成员,或者加入到其它网络中。

此外,在运作层,Liu和Shen认为组织间合作关系的本质是通过参与者业务流程的集成而实现的。由于组织间的合作涉及到多个产权独立实体之间的流程集成,因此,相对组织内部的流程管理,组织间流程存在以下矛盾:(1)流程信息共享:为了实现组织间关系在流程级的有效合作,要求成员组织之间必须频繁地交换流程信息,公开和发布必要的流程进展状态,使其它合作伙伴做出预期的响应。(2)流程信息隐藏:尽管詹姆斯·钱匹提出跨越组织边界的合作关系应该坚持“极度开放原则”,呼吁成员组织之间开放一切业务流程。但是在实际运作中,为了保留自治性和竞争力,参与合作的企业仍然需要隐藏其商业机密,如内部的流程结构。

三、 组织间业务流程的描述模型

从支持业务流程角度出发,流程管理系统一般需要提供3种基本功能:(1)建立阶段功能:主要包含业务流程的定义、子流程的划分和相关活动逻辑顺序的定义和建模功能。(2)运行阶段的控制功能:在一定的运行环境下,执行业务流程,并完成每个子流程中各活动遵循的约束条件判断、活动执行路径安排和调度功能。(3)运行阶段人机交互功能:为了保证用户参与流程的执行和控制,需要在流程执行过程中提供用户与IT应用工具之间的交互操作功能。

与传统流程相比,大多数组织间流程不存在一个端到端的流程控制,因此需要考虑流程之间的交互操作性。然而,当前组织间流程在交互操作方面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成员组织局部流程执行的自治性问题;流程控制策略变动性问题;成员组织保护自身流程机密性问题;各种软硬件异构性削弱交互操作能力;缺乏跨组织访问流程资源的方法。

由此可见,组织间流程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多个实体重复交互操作的系统,单独从一个侧面难以实现有效的描述,必须从多个角度来考察才能全面地描述其业务流程集成过程。为了完整描述组织间流程,可以从成员组织、资源分配、业务流程和信息交互这四个方面来对组织间流程进行综合分析。如图1所示,一个组织间流程描述模型由组织视图、资源视图、流程视图和信息视图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组成,每一个视图分别从不同的侧面描述组织间流程的结构。用形式化表述语言,可以将组织间流程IOProcess表示为一个四元组:{Org-view,Res-view,Proc-view,Info-view},其中,Org-view指的是组织视图,Res-view是资源视图,Proc-view是流程视图,Info-view是信息视图。

1. 组织视图。Org-view描述组成组织间关系的成员组织和成员组织之间的联系,成员组织是产权独立的组织实体,自愿参与组织间合作,在组织间关系中承担相应的角色,执行一定的流程任务。Org-view主要描述全体成员组织、承担的角色及组织与角色之间的关系,Org-view= {ORG,ROLE,C},其中,ORG表示成员组织集合,ROLE表示角色集合,C表示成员组织与角色的对应关系。

每个成员组织org i∈ORG,i=1,...,n,n为参与组织间流程的成员组织数量。org i可以表示为{name,type,int,other},其中,name是成员组织的名称;type表达成员组织所属的类型,如制造商、部件供应商或物流企业等;int则定义了该成员组织参与组织间流程的接口,可以是某个部门,也可以是具体的人员;other用来定义其它相关元素。

每个角色role j∈ROLE,j=1,...,m,m为负责组织间流程中子流程的角色数量。role j={name,obl,other},其中,name描述角色的名称;obl则说明了该角色在组织间流程中承担的职责;other同样用来定义其它相关元素。

对应关系C描述了所有可能的成员组织与角色之间的对应关系,C={org i,role j|org i∈ORG,role j∈ROLE,i= 1,...,n,j=1,...,m}

2. 流程视图。流程视图描述组织间流程中以活动为中心的公共业务流程,它定义了组织间流程中所有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流程视图Res-view是一个二元组,其中,A是活动集,任意一个活动a∈A可以表示为{name,stat,SC,res,info},name是该活动的名称,stat反映了活动当前的状态,状态的类型有初始、就绪、执行、挂起和终止等。SC表示该活动的启动条件,根据SC的评价结果来决定是否启动该活动。Res和info是该活动执行所需要的资源和信息,分别取自于资源视图和信息视图。

D是依赖关系集。一个依赖关系表示为dep(a,b,c),a,b∈A,条件c表示判定能否从活动a进入到活动b的限制条件,如时间、事件等。在工作流管理联盟(WFMC)制定的标准文档中,定义了6种基本的活动逻辑关系:串行、与分支、与连接、或分支、或连接、循环。根据这6种基本逻辑关系,可以描述活动间的执行路径。

3. 资源视图。资源是组织间关系运作必不可少的物质因素,只有分配了必备的资源,活动才能够得以执行。资源视图描述了组织间流程使用的资源类型以及资源实体的属性。资源从广义上说包含活动执行所涉及的所有物质实体,可以是活动的执行者、执行活动所需的设备、物料,或者是活动执行后产生的新的资源。这里,本文所指的资源实体主要是除了人力资源以外的活动执行所需要的资源。Res-view={RES},资源实体res k∈RES,k=1,...,h,h为组织间流程使用的资源总数。res k={name,type,number},其中,name是资源的名称,type是资源的类型,number是该资源的数量。

4. 信息视图。组织间流程的任务执行过程以及组织间关系的维持都需要信息的支持,信息视图就是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描述组织间流程中的数据结构特征和信息交互关系。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组织间的业务流程是若干活动执行者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流的系统,换言之,可以把组织间合作关系归结为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的关系。一方面,活动在执行前和执行过程中需要获取必要的流程数据,同时,活动执行的结果也会产生相应的流程数据。这些数据要求以统一的方式进行管理,而且能够被所有成员组织访问。另一方面,在组织间合作关系中,信息往往为各个成员组织专有,成员组织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只进行一定程度的信息交流,即存在信息自主性。此外,信息交互还是一个动态过程,通常情况下,成员组织经过多次信息交互过程改进信息共享程度,不断调整相互之间的合作状态。总之,无论是从组织间流程的角度还是从组织间合作关系较大看,成员组织之间的合作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共享和信息交互的程度。因此,本文考虑建立公共的信息视图来统一描述组织间流程使用的各种流程数据和信息流向。

5. 视图之间的联系。组织间流程模型中各个视图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组织视图管理的是能够承担某项角色的组织,流程视图管理的是某个角色执行的活动,两个视图之间通过角色联系起来。流程视图指定活动的执行者为某个角色,而不是固定的组织。而组织视图给每个成员组织分配特定的角色,根据分配的角色确定该成员组织负责执行的流程活动。资源视图负责管理公共资源,为了保证任务的执行,资源视图给流程视图中的活动分配必要的资源。同时,资源视图受组织视图的支配,每一个资源实体都有与之对应的成员组织,该成员组织负责对此资源实体的使用和维护。信息视图的信息来源于组织视图、流程视图和资源视图中的数据结构及数据关系。一方面,信息视图负责管理组织间流程使用的所有数据和信息,在结构上表现为若干个数据库。另一方面,信息视图还为组织视图提供成员组织交互操作的平台,定义了一系列信息交换和信息发布机制。

四、 结语

由于组织间流程集成了多个产权独立组织的流程,因此,相对于组织内部流程,组织间流程更加强调信息交互以及子流程之间的协调,同时,在流程集成过程中还存在信息共享和信息隐藏的矛盾。此外,从处理的信息结构看,组织间流程处理的流程信息既有可事先定义的任务安排,又有在执行过程中为应对各种变化条件而动态定义的半结构化流程信息。正因为其复杂性,为了完整描述组织间流程,需要从包括成员组织、资源分配、业务流程和信息交互等多个视角进行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钱匹.企业X再造.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2.

2. 梅绍祖,Teng,J.流程再造:理论、方法和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Davenport, T.H., Short, J.E. The new indu- strial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redesign. 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1, 31(4):11-27.

4. Chen, Q., Hsu, M. Inter-enterprise colla- borative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IEEE,2001: 253-260.

基金项目:中央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在线口碑传播对城市品牌塑造的影响:机制、效果及对策研究”(项目号:2010221053);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网络口碑有效性综合测度系统研究”(项目号:2011B223)。

作者简介:黄士凡,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财务系博士生;张耕,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教授,厦门大学管理学博士。

网络结构模型 篇12

自BA无标度网络模型[1]提出以来,择优连接与动态生长已成为复杂网络演化发展的共识,这两种演化机制已被证实是符合复杂网络演变规律的[2,3]。

在《面向生态工业网络复杂系统的BA模型修正》一文中,作者考虑了生态工业系统网络结构自身的属性,验证了修正后的生态工业系统复杂结构网络模型具有无标度特征[4]。

对生态工业网络而言,由于生态工业的每个节点企业在整个生态工业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及发挥的作用均不相同[5,6,7],且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会有企业进入到生态工业网络中,也会有企业因不能适应整个生态工业网络发展而被淘汰,故生态工业网络的演化增长应为非均匀增长模式的。

本文正是以此为基础,结合生态工业网络生长的非均匀性特征,建立了基于边删减条件下生态工业网络的演化模型,以《面向生态工业网络复杂系统的BA模型修正》[4]一文为基础,增加企业新加入节点的概率、网络原来节点之间产生连接的概率以及网络中原有边被删减的概率,更接近生态工业的实际演化,并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此类条件演化规则下依然可以演化为具备无标度网络特征的拓扑网络,论证生态工业复杂网络的无标度特征。

为我们从根本上把我生态工业网络的演化规律提供了参考,进而为宏观生态工业管理中生态工业网络的培育及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2 基于边删减的生态工业网络结构模型修正

《面向生态工业网络复杂系统的BA模型修正》[4]一文提到,面向生态工业系统的网络结构具有自身鲜明的属性:增长性、企业个体选择偏好性、拓扑结构的动态性以及物质/能量流动的有向性。这是生态工业网络有别于其他网络之处,模型的修正以此为基础。

在本文中,考虑网络的非均匀增长性,该模型演化过程可描述如下:

①增长:初始时刻t0给定一个具有n0个节点,有l0条边的网络G0=(n0,l0)。每个时间步长以概率α0增加一个具有m条新边,这个新节点连接到网络中m(m≤n0)个已经存在的节点上。在概率α1情况下,新节点带有m条出边,概率1-α1带有m条入边。

②企业个体选择概率:新节点在选择节点进行连接时是按照节点偏好机制进行选择的,即它选择某个节点i的概率为:

③网络中原来的节点之间产生l条新边连接:新边的两个端点都是择优选择的,其中在概率α2情况下,新有l条出边,概率1-α2新有l条入边,选择概率由上式确定。

④网络中原有的条连线l′被删除:选择节点i作为被删除连线的一个端点的概率为:

其中,N(t)为删除连线时的网络节点的总个数:m>0,l≥0,l′≥0,m+l>l′.其中,概率α3情况下,删除l′条出边,概率1-α3情况下,删除l′条入边。

以上规则的管理意义为:在生态工业网络中,节点度大的企业一般是效益良好、市场占有率高、在行业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这些企业被选择连接的机率会高一些,同时新节点的介入以及网络内部节点之间连接的变化,影响整个网络的结构层次的变化,使原有网络的拓扑结构也发生变化。

3 生态工业系统复杂网络结构模型理论分析

3.1 生态工业系统复杂网络结构模型出度值求解

根据生态工业网络生长演化过程模型,上述第②步、第③步、第④步都会引起度值ki(t)改变。经过t个时间步,网络规模达到N(t)=n0+t,总度数,根据以上演化,可以得知:

①一个具有m条新边的节点进入网络中,该节点的度变化率为:

②在已有节点中添加l条新线,则其中节点度的变化率为:

③网络中原有的l′条连线被删除,引起的节点度的变化率为:

故综合考虑以上3个演化过程后,节点i的出度的变化率为:

假设节点i进入网络的时间ti,令上式方程的初始条件为ki(t)=m,根据Barabási、Albert和Jeong[8,9]等提出的平均场方法,有:

则可以得到ki(t)的概率分布:

节点i进入网络是随机的,所以它进入网络的时间ti服从区间(0,n0+t)上的均匀分布,有:

因此,在t时刻网络的出度分布为:

由上式可知,当t趋于无穷时,度分布P(k)趋于

3.2 生态工业系统复杂网络结构模型入度值求解

同理,节点入度值变化满足可知,在t时刻网络的入度分布为

上述结果表明,按照本文思路的演化规则,生成的生态工业网络中节点的度分布具有幂律性,生成的生态工业网络是一个无标度网络。

4 模型的仿真分析

4.1 仿真设计

仿真程序初始条件和终止条件参数设置:假设参数条件为n0=5,l0=8,网络总体规模N=5000,l=2,l′=1。

相关影响因素的参数设置:生态工业系统复杂网络结构由3个相关因素影响,新产生节点的概率α0,新节点出边概率α1;网络中原来的节点之间产生l条新出边概率α2;网络中原有的l′条连线出边被删除概率α3.

网络中原来的节点之间产生l条新边中出边和入边的概率相同,即α2=1-α2,即α2=0.5。

4.2 新节点出入度值仿真

(1)不存在网络中原来的节点之间产生新边连接以及网络删减边的情况

即在α2和α3都为固定参数的情况下,考虑加入的边数m不同时出、入度分布情况:m=5,m=8。

从以上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的参数m,生态工业网络的入度和出度分布基本是服从幂律分布的,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同时,网络生长的初始阶段,节点数目较少,生态工业网络的规模生长是主要的,新加入节点的概率较大,导致节点数目增长很快;当节点数目增多,生态工业网络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生态工业网络中企业节点之间的合作较之前更加密切,联系趋于稳定,此时生态工业网络的规模增长速度变慢,对于新加入的节点要求增多,企业本身有诸多因素,包括资源可用性、地理位置[10,11]等影响企业进入系统的决策,新节点的加入概率α0也会变小,此时生态工业网络内部的节点之间也会发生断裂,重新连接的概率增大,生态工业网络的演化过程会逐步表现在内部节点之间联系的变化上,包括边的删减与增加;再进一步演化,生态工业网络趋于成熟。

(2)网络中原来的节点之间不产生新连接边时,节点增加概率α1不同时网络出、入度的比较

假设参数条件为n0=5,l0=8,m=5,T=5000,其中数据均为对20个时间步T=5000的网络取平均,结果如下:

通过对仿真结果分析发现,在一定的节点增加、删除概率条件下,本文所建立模型度分布近似遵从幂律分布的特征,这说明生态工业网络在一定条件下具备无标度网络特征,与理论分析想吻合;当度值较小的情况下,度分布和度呈现近似线性关联;当度值较大时,度分布和度则呈现了非线性发展,这符合了在复杂网络中“强者更强”的网络演化规则,在实际的生态工业网络中,交易量比较大的节点企业往往利润较高,越容易吸引到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机会。

(3)具有边删减的生态工业网络的演化模型度分布仿真

取m=2时,有:

当网络在固定时间点加入新节点时,即α0=1,则:

①α1<α3的情况下,取α1=0.4,α3=0.8,有γOut=1.71,γIn=2.25,表明生态工业网络中存在大量入度值很小以及出度值很大蹬节点,同时也存在数量较少的入度值很大以及出度值很小的节点,并且随着网络规模的增长,度值很高的节点由于方差的发散增加,但增加的速度会变得缓慢。从工业网络的效率考虑,意味着网络中大部分节点是以“出度”为主的,存在资源的供给与接收不平衡现象,生态工业管理者可以适当引入资源的接受企业。

②α1=α3的情况下,有γOut=γIn=2,出度和入度的分布值基本一致,意味着网络中出度与入度值很高的节点偏多,对于生态工业网络的管理者来说,这意味着建设成本显著提高,因当避免此类情形出现[8]。

③α1>α3的情况下,取α1=0.8,α3=0.4,有γOut=2.22,γIn=1.67,情况与第一种相反,网络中大部分节点是以“入度”为主,生态工业管理者可以适当引入资源的输出企业。

仿真结果显示生态工业复杂网络的演化模型仍符合幂律分布。网络中高度数集散点的数量严重影响到网络结构,同时对于生态工业系统来说,网络入度和出度分布的差异取决于新节点带入边或出边的概率以及删减边是入边还是出边的概率。当α1<α3时,管理者应当适当引入资源接受企业来保证生态工业系统的正常运作与可持续发展,反之亦然。但是当α1=α3的情形出现时,按照文献[12]的观点,此时生态工业网络成本偏高,管理者应当尽量避免此类情形出现,如此可得,γIn和γOut呈交替变化,但在相交处却并不能保持稳定,这种相交不稳定保证了生态工业网络的自我需求的发展,生态工业网络的管理者可以根据这样的特性,对生态工业系统的成长、发展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5 结语

本文结合前人对生态工业系统网络演化模型,结合优缺点,提出了考虑网络内部增加和删减边的演化网络模型,并给出了在此模型下的度分布,在仿真设计的时候,对删减边的演化模型通过Matlab仿真发现,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网络的入度/出度分布符合幂律分布,显示修正后的生态工业系统复杂结构网络模型具备无标度特征。同时,在考虑了网络结构中出现删减边的情况下,生态工业系统的出度和入度分布均具有无标度特征,其中入度和出度分布值因新加入节点带出入边概率和删减边出入边概率决定。论文的研究成果拓展了复杂网络理论在生态工业系统中的应用,为探索生态工业系统的成长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对生态工业系统有一定的管理意义。

摘要:以复杂网络为依据,针对生态工业系统自身的属性,补充了目前生态工业网络的非均匀增长演化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仿真分析。对复杂网络基本属性度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证明具有边删减的复杂生态工业系统网络结构具有复杂性和无标度性,并通过Matlab仿真加以证明。讨论了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生态工业系统复杂网络入度与出度分布的基本规律,为探索生态工业系统的成长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上一篇:让学生学的方式活起来下一篇:窗口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