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形势下秘书人员的能力结构

2024-12-09

试论新形势下秘书人员的能力结构(精选7篇)

试论新形势下秘书人员的能力结构 篇1

试论新形势下秘书人员的能力结构 - 毕业论文

摘   要

秘书工作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但科学地、系统地探索秘书工作的规律,还是近几才开始起步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对秘书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我国成功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使得秘书工作人员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新世纪新形势赋予了秘书人员新的历史使命和要求,秘书人员具备良好的能力结构不仅是秘书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提高秘书工作效率的重要基础。因此针对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分析秘书人员的能力结构,对于提高秘书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造就高素质的秘书队伍具有10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秘书;秘书工作;能力结构;发展趋势

ABSTRACT

The secretary works in our country has the glorious history, but scientifically, systematically explores the rule which the secretary works, or the nearly several dozens years only then to star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socialism modernization enterprise unceasing development, all kinds of trades and occupations all worked to the secretary proposed the new higher request in the secretary.especially, our country successfully has joine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in, caused the secretary staff to face the huge opportunity and the challenge.The new century and the new situation has entrusted with the secretary personnel with new historical mission and the request, the secretary personnel has the good ability structure not only ,the success or failure key aspect of the secretary works .but also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enhances the secretary working efficiency .Therefore aims at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which the secretary works, analyzes ability structure of the secretary personnels, regarding sharpens ability of  the secretary personnels working and the work level, accomplishes the high quality of the secretary troop to have the extremely vit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secretary; secretary work; ability structure; tendency of development

试论新形势下秘书人员的能力结构 篇2

1 准确把握监督执纪问责的深刻内涵

1.1 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基础在于监督

《党章》第四十四条规定:“纪委‘三项任务’的工作规定了纪委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履行监督职责,这是监督执纪问责等各项工作的前提。”因此,在新形势下各级纪委要转变观念,准确定位,突出工作重点,创新方式方法,切实履行好“党章”赋予的监督职责。纪检监察工作的准确定位应当是强化“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重点做好对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工作,明确协调与牵头、牵头与主抓、主抓与负责的关系,切实解决纪委工作越位、错位、缺位、失位等现象。突出工作重点就是要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下,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发现和查处违规违纪问题线索上来,充分发挥廉政警示教育,廉政提醒谈话,工作检查督导,强化执纪问责等途径的重要作用,以此来促进工作作风进一步改善。

1.2 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关键在于执纪

监督执纪问责的核心就是执纪,就是要求各级纪委及时对违反党章党规,违反党纪国法,违背社会道德,损害党和国家人民利益的党员干部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党纪政纪处理。执纪就是通过对腐败分子的严肃查处,让党的纪律更加严明,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迫切需要建立信访举报案件快查快办制度,坚决纠正不正之风,切实加大腐败问题查处力度,这就要求纪检监察机关要严格依规办案,实事求是,重视证据,做到实体与程序并重,用法制的思维方式办案,按照制度规定规范办案,让当事人心服口服。要严谨办案,坚持对腐败案件“零容忍”的态度,对信访举报案件查处不定数量、不搞指标,有案必查,查必仔细,最终办成铁案。要及时办案,对于顶风违纪、不知收敛、群众反映强烈或者将要提拔的党员干部的问题线索要及时查处,发现在早,处置在小,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对于情节轻微的违纪问题充分利用谈话函询、组织处理等方式及时提醒,早提示早纠正;对于比较严重的违纪问题要快查快结,严格按照办案时限的要求,集中精干力量调查违纪问题,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对于需要移送司法的案件,及时完善手续,尽早移送司法。

1.3 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根本在于问责

无数违纪违规事实证明,只有通过层层筑牢防线、层层压实责任,让有责必问成为常态,让管党治党真正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才能最大限度防止党员干部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纪检监察工作的关键在于能否利用好问责利器,层层传导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真正落实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及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责任。可是,少数地方单位的领导干部缺乏担当精神,对班子成员和下属的监督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松,失责不问现象突出。只有通过不断问责,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从而使党员领导干部在党忧党,为党尽职、为民尽责。因此,在监督执纪问责过程中,既要明确界定问责的具体内容,即规定对什么问题进行问责,又要规范问责的程序,即对出现问题的党员领导干部如何问责,具体程序如何制定等;也要注重问责结果的运用,即问责以后的效果如何,是否能够发挥举一反三、警示教育的作用。强化问责,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真正发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治党、管权、治吏的积极作用。

2 基层纪委在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工作机制不完善增加了基层纪委监督执纪问责的难度

从领导体制看,由于受编制、经费等条件的制约,同级党委对同级纪委的影响力往往大于上级纪委的影响力,在执行“两报告”制度的过程中,往往先报同级党委再报上级纪委,甚至经同级党委同意后才报上级纪委。加之有些单位、部门还没有转变工作观念,仍然沿用传统的工作模式,过分依赖于纪委的牵头把关,不能主动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导致基层纪委主业难以聚焦。从工作内容看,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贫富差距、腐败问题等层出不穷,基层纪委的工作繁重,单凭依靠信访举报和日常监督工作很难发现一些隐藏的腐败问题,基层纪委执纪监督问责的难度加大。

2.2 权力运行不畅影响了基层纪委监督执纪问责职责的发挥

在权力的配置方面,有的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的权力过于集中,有的机关部门由于受到具体业务的限制,很多业务性工作的单位部门,领导手中掌握的权力大,由于业务性强的特点,外部监督难以完全覆盖,腐败问题多发。在权力的运行方面,制定制度不健全,执行制度不严密,违反制度不追究现象普遍存在,纪委监督执纪问责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得不到有效保障。在权力的监管方面,随着“八项规定”的出台,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及“两学一做”等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求越来越严、越来越细、越来越具体,制度的笼子越编越密,反腐的力度越来越大,而部分领导干部还沉浸于过去的惯性思维,导致一些作风方面的问题在短时间内集中爆发,客观上影响了基层纪委监督执纪问责职责的发挥。

2.3 自身建设滞后制约了基层纪委监督执纪问责的效果

从开展日常工作的方式看,很多纪检监察干部不知从哪方面开展监督,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问题比较普遍,监督的方式方法得不到有效创新。在责任制考核方面,考核方法老套,考核内容、考核指标、考核评价设置不够科学,导致考核中发现不了问题,实现不了监督,纪委监督流于形式,责任落实不能完全到位。从纪检监察干部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能力看,很多纪检监察干部对于一些被监督对象不敢提出监督意见等问题,导致纪委监督工作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上;有的基层纪委工作职责模糊,监督意识淡薄,导致监督岗位形同虚设;有的纪检干部对纪检监察业务的研究不透,对党纪国法的掌握程度不深,导致监督执纪问责效果不佳、力度不够。

3 全面提升基层纪委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能力的对策建议

3.1 要厘清纪委职责,找准工作定位

按照《党章》的规定和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制定和细化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责任清单,着重强调基层纪委要受上一级纪委和本级党委的双重领导,进一步明确基层纪委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的职责,准确定位、科学履职,聚焦主业、突出重点,强化职能、确保实效,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改进工作作风,把不该管的工作交还给主责部门,把该管的工作管住管好,集中精力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职责,着重抓好作风建设、惩治腐败、执纪监督,以“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为工作重点,既不以落实监督责任代替党委主体责任的落实,也不在行使监督责任中干扰党委的领导地位。

3.2 要认真履行职责,执行党纪党规

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在党委的领导下,认真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工作职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力度,细化制度规定措施,优化权力运行流程,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及时了解和督促检查预防和惩治腐败工作的落实情况,定期向党委报告工作情况,加大案件查办的工作力度;把监督、执纪、问责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廉洁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以及生活纪律,通过建立和完善规范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扎紧制度的“笼子”;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建立健全倒查追究机制,分解责任,强化追究,以“零容忍”的决心和态度进行问责,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项工作任务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3.3 要转变方式方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对于纪委的专职工作,要转变传统观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做到主责主业,责无旁贷,既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要相互推诿。对于查办信访案件工作,要健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预防和惩治腐败工作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措施,及时发现并纠正群众身边存在的“四风”问题,及时发现并制止腐败行为,防微杜渐。对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相关单位部门强化政策指导,落实监督,指出他们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薄弱环节或者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批评和改正意见,支持他们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对于督察问责工作,纪委要把监督的权力交给责任部门,切实履行“监督的再监督”,有针对性地进行执纪问责,不断强化执纪监督问责的内生动力。

3.4 要坚持推进“三转”,提高履职能力

按照《党章》赋予的权力,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聚焦主业、强化责任,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有序推进“三转”。一是“转职能”,要进一步加强对案件线索的管理,强化问题线索发现、移送、处置和追究的全程管理。二是“转方式”,要着力提高办案效率,改变守株待兔式的坐等信访举报工作模式为主动出击及时排查的工作模式,对查办信访案件过程中发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及时与相关部门或者人员见面,防止“小苍蝇”演变成“大老虎”,最大限度遏制腐败现象蔓延。三是“转作风”,要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开展业务培训、讨论交流等活动,不断开拓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思路,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综合素质,提高查办案件的能力,为全面落实“三转”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力.聚焦中心任务切实履行好监督责任[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05-13(004).

[2]中共无锡市纪委课题组.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的实践与思考[J].廉政文化研究,2016(2):67-72.

试论新形势下秘书人员的能力结构 篇3

【关键詞】新形势 纪检监察 素质培养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在当前践行科学发展观、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和落实《廉政准则》、反腐败斗争更加深入的新形势下,纪检监察人员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者和重要力量,责任重大、意义重大。纪检监察这支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成效,因此,要从培训教育、建章立制、实践锤炼、改进作风四个方面去加强纪检监察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打造一支反腐“铁军”。

一、新形势下纪检监察队伍素质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决策、路线,恪尽职守、秉公执纪、扎实工作、无私奉献,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近来来涌现出了王瑛、李彬、钟世才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代表,已初步培养造就了一支党性强、作风硬,敢于坚持原则、熟悉业务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新的形势下,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纪检监察干部面临着诱惑与抗诱惑、腐蚀与反腐蚀的严峻考验。

通过平时掌握的情况和调查研究中发现,在纪检监察队伍综合素质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部分同志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水平不高,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忽视了自身政治素质的学习;二是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对腐败的抵御不力,有的甚至搞权钱、权物交易,放弃党性原则;三是培养教育滞后,利用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不够;四是工作能力提升意愿不强,缺乏制度约束力。

二、有效提高纪检监察人员素质的策略

针对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人员素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要结合实际、有的放矢,从培训教育、建章立制、实践锤炼、改进作风四个方面去加强纪检监察人员的综合素质:

1.培训教育中提高素质

一是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着眼建设学习型纪检监察机关,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模范践行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去年开展的“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活动精神,把“四个对”的要求转化为每个纪检监察干部的自觉追求和实际行动。二是采取多种形式搞好业务培训。随着科技的发展,违法违纪越来越多样化、智能化,办案难度相应加大,那种靠经验工作、办案的旧方式逐渐适应不了当前的形势。只有加强纪检监察知识业务培训,接受高层次知识培训,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培训的方法和形式上,要实行依托上级和自办培训相结合,在培训内容上,突出对科学发展观、《廉洁准则》等政策和纪检监察业务知识的学习。通过思想和业务学习,使纪检监察人员学会工作所需要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反腐倡廉的信心,转化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

2.建章立制中规范素质

纪检监察工作的特殊性和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决定了制度建设规范纪检监察人员素质的重要性。决策的正确稳定要靠制度来保证,思想建设的成果要靠制度来坚持,队伍素质的提高要靠制度来促进。以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全面推进纪检监察机关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积极因素。要对纪检监察干部制定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拉开奖惩的幅度,真正使各类制度起到激励先进,鞭挞后进的效果。同时,通过用人制度为纪检监察干部提供晋级平台,克服论资排辈等消极现象及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真正把事业心强、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和关键岗位。这样,营造一个制度约束规范队伍行为、制度激发队伍提升素质的良好氛围。

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

3.工作实践中锤炼素质

素质高低最终是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要在实际工作中对纪检监察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考验和锤炼。一是思想意识、政治立场是否坚定。要牢记职责不辱使命,无论遇到何种复杂情况,面对何种困难阻力,都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坚持原则,用浩然正气与执政为民的信心威慑违纪违法行为;二是廉洁自律是否到位。清正廉洁是“慎独”、“修身”,清白无瑕的道德风范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体现。俗话说“吃人口软、拿人手短”, 必须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做到自身清正廉洁、不徇私情;三是工作能力是否胜任。查案能力、办案技能、专业知识等方面的知识、能力要满足工作需要。同时,继续按照中纪委的要求:加大轮岗、挂职、交流力度。这样,工作实践这块“试金石”,能够有效促进纪检监察干部都能成为业务精通、知识全面的多面手,从而增强了纪检监察干部的整体素质。

4.改进作风中升华素质

纪检监察干部既要踏实履行职责、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又要做到可亲、可信、可敬,心怀事业,情系百姓,树立正确的工作作风。努力培养学习、务实、团结、创新的工作作风,做遵纪守法的表率、敬业勤政的表率、清正廉洁的表率、弘扬正气的表率、联系群众的表率。要坚决克服职责特殊就高人一等的错误观念,树立地位平等、协商共事、与人为善的观念,处处谦虚谨慎、时时从严要求。

结合形势,与时俱进,不断加强纪检监察队伍素质的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使之真正成为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并经得起各种考验的反腐“铁军”。

参考文献:

[1]贺国强同志在第十七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2010.1.11

[2]河南省纪委书记叶青纯在全省纪检监察自身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2009.5

试论新形势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篇4

试论新形势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它的教育功能上.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充满活力的,是卓有成效的.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仍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因此,高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其达到至为完善的程度.

作 者:薛晓娟 作者单位:陕西教育学院学工部,陕西,西安,710061刊 名:陕西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AN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年,卷(期):19(3)分类号:G0关键词:校园文化 教育功能 构建 对策

试论新形势下秘书人员的能力结构 篇5

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的关键时刻,新一届国家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倡导要改变工作作风,正本清源,“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努力打造国有企业升级版。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我们建筑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崭新课题,时代要求我们努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时不我待,必须为其注入新的方法、新的内容和新的机制,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正确处理强化与改进、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结合新的形势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紧紧跟上形势的快速发展。根据企业员工思想活动的新情况、新特点,联系近几年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我认为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除了过去一些优良的传统的作法之外,还必须注重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施工生产融为一体。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党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而企业的中心工作则是施工生产。办企业就是要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服务于施工生产这个中心,才能抓到点子上,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为此,应特别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必须把企业的重大问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使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决策。这是发挥主人翁能动性、调动员工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最有效方法。只有把企业的重大问题交给员工群众去认识,去讨论,去决策,员工群众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充分的认识自己

1的价值,才能积极参与企业施工生产的重大决策,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也才能落到实处。目前,由于受金融危机及市场因素的影响,企业施工生产形式严峻。究其原因,除了大环境影响之外,与我们的思想不解放、改革的力度不够、管理不到位有直接的关系。如何使企业摆脱困境,走上发展振兴之路,在这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上,我认为应该让员工参与决策,在企业范围内开展“理思路、找出路、探新路”为主要内容的新思路大讨论,让员工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让员工自己说应该怎么办?是墨守成规、坐以待毙?还是锐意改革、图谋发展?应充分利用各种有利资源,对广大员工及时进行形势和任务的教育,进行改革和发展的前途教育,及时向员工宣传企业的施工生产形势、经营目标,让员工积极参与,使广大员工了解形势,树立信心,积极投身改革,真正把企业的重大问题变成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二是要必须把企业改革的关键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攻点,变被动为主动。企业改革的关键点,往往牵扯到员工的切身利益,改革越深入,难点和热点问题就越突出,对此如处理不当,改革就会受阻。因此,必须把改革的难点、热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变阻力为动力。近几年,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等重大问题上,由于将清理改革的目的、意义和措施,及时解释疑惑,逐步增强了员工对改革的认同和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有效的推动了各项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在有些问题上,我们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在有些方面还有吃“大锅饭”的现象,这都需要加大改革的步伐,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去引导

员工,正确对待改革中利益关系的调查,逐步澄清热点、难点问题上存在的疑虑和模糊认识。通过耐心引导、形象化教育,使员工群众理解、支持改革,减少“冲击波”,实现“软着陆”。只有这样,改革和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取得双丰收。

三是要以开展活动为载体,寻找与施工生产的最佳结合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作载体来开展。事实上,企业的各项活动都是在围绕生产经营展开的。它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产经营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把人的问题解决好了,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过去很多的有效地活动曾使生产经营一再掀起高潮,现今,虽不大搞轰轰烈烈政治运动,但好的传统仍然要继承。比如,在生产中要继续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在党内开展争先创优、树形象、做表率活动;把承揽任务、施工生产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作为主攻目标,发动党员和骨干进行攻关等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所有这些,表面上看起来是在搞活动,实际上它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和施工生产形成了最佳的结合,是实实在在的思想政治工作。所以,这些活动一定要继承和发扬。

二、要以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为载体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一流的“四有”员工队伍,创造一流的企业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要注意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舆论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咽喉,牢牢把握好这块阵地,并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就为思

想政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新的形势下,它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现在各企业的媒体传播手段已比较齐全,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广播电视、网络、刊物等形式加强对全体员工进行“爱国、爱企、爱岗的教育,进行“企业靠员工发展,员工靠企业生存”的教育,引导员工参与改革,树立发展观念,引导员工爱岗敬业,树立自主自强观念,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让舆论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二是要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这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因此,要把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入和进行量化。要继续开展在企业范围内“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开展“文明员工”评选竞赛活动;开展以在生产经营管理中争学先进、争当先进、争创纪录、争破纪录为主要内容的岗位明星和明星岗位评选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员工有一个文明的工作环境,使企业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是要寓教于乐。开展文化体育活动,这本身就是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这方面,我们企业都曾有过成功的作法。今后要围绕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以文艺晚会、体育运动会、演讲会、知识竞赛、卡拉ok赛、成就展览、员工艺术作品展、书画摄影展、歌唱比赛为主要形式的系列活动,让员工群众在广泛参与中受到教育,提高素质,增强凝聚力。

三、要时刻把员工的利益放在心上

为员工服务,把员工的利益时刻放在心上,是做好思想政治工

作的有力保证。在这方面,结合企业的工作实际,我认为具体应做好如下几点:

一是把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抓牢夯实,强化领导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一个企业,要想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班子发挥表率作用是关键。只有党政领导十分注重自身建设,注重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做表率,才能影响和感召员工群众。把工作重心下沉,落脚点靠前,提倡雷厉风行,真抓实干,作用到一线。要和广大员工同甘共苦,身先士卒,清正廉洁,做到艰苦面前有领导,危险时刻有干部。凡要求员工做到的,领导干部首先做到;凡是禁止员工作的事,领导干部首先不做。在涉及到人事安排、职务升降、职称评定等重大问题上,坚持民主讨论,公开办事程序。凡涉及到领导本人或其亲属的都主动回避,不以任何形式干预。同时,作为领导者要有“领导就是服务”的意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很难,要做好则更难。但是,为了企业的腾飞,为了彻底改变领导在群众中的威信,我们应该完全这样做。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干群齐心协力,负重爬坡,战胜一个个困难,保证企业的稳步发展。

二是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员工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关心人,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这实际上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润物细无声”,它是实实在在的思想政治工作。近几年,企业的资金非常紧张,这给我们为员工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造成一定的困难,但是,只要

我们的领导从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进员工们、知员工情、解员工难、晓员工心”,坚持做到“员工生病住院必访、红白喜事必访、家庭重大纠纷必访、突遇不幸必访”,不断改善员工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解决员工家属的后顾之忧,就能促进员工队伍的稳定。这些实际问题解决好了,热点、难点问题也就不难、不热了。

三是强化企业民主管理,维护好员工的政治权益和主人翁地位。企业员工当家作主,这是我们无产阶级政党赋予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一个企业的民主管理搞得好不好,某种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因此,要加大力度推行和加强企务公开制度,加大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力度,除每年召开一次职代会、民主生活会,在企业制定发展规划和计划、调资方案,重大技术改造的确定、大额度资金的使用、招待费使用情况等重大问题上,都要很好的发挥员工代表的参与及监督作用,从而有效地保证员工的切身利益,真正发挥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

以上三个环节,并不是什么新东西,无非是结合企业实际探讨在今后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有待改进和加强的。如果我们在继承思想政治工作好的传统和做法的基础上,再逐步完善和改进这三个环节,相信我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都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崭新的局面。

试论新形势下秘书人员的能力结构 篇6

金山屯区工商业联合会

在民营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的作用,以及“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职能,发挥工商联的独特作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要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完成工商联的各项任务,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一、要进一步明确工商联的性质

工商联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是对团结、服务、引导、教育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提高工商联工作的认识

首先,摆正位置,主动开展工作。助手是处于配角的地位,但工作的精神是主动的,工作中主动作为,发挥工商联的独特作用。其次,选准工作的结合点。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企业发展的需求,工商联有能力做到的工作结合点,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保证成效。其

三、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自身队伍建设和管理,着力提升调研能力,做到重要问题有观点、关键时候有声音;提升协调能力,做到服务会员 1

有实招、解决问题见实效;提升组织建设能力,做到发挥作用有抓手、整体联动有合力,努力把工商联建成名副其实的“政府助手,会员之家”。

三、充分发挥工商联的作用

注重工商联的“联”字,加强团结。联合才能联动,联动才有影响,联合才有力量。加强团结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形成厚实的工作基础,创新工作思路,提升工商联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一是优化会员结构,发挥会员主体作用,体现企业家办会精神。二是靠前指导,着力规范引导,强化商会工作。三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升服务经济能力。

四、加强工商联自身建设

在中央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背景下,工商联的能力建设问题也显得突出和重要了。我们自身的素质能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能不能达到党和政府的要求,能不能满足会员及广大非公有制企业的要求,更是我们以后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课题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从自身做起,强化素质,学习本领,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工作所需的各种技能。就是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提高以下四种能力。

(一)、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这包括把握全局、统筹兼顾的素质和深入实际、发现问题的素质。工商联(商会)只有树立大局意识,顾全大局、掌握全局,才能真正履行好参政议政的职能,才能通过参政能力的提高,扩大工商联(商

会)的社会影响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不深入实际,缺乏在大量日常、纷繁、琐碎的事务中发现问题的素质,就不可能产生有份量的议案、提案、发言、报告,就不能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工商联的参政议政就会流于形式。

(二)提高凝聚人士的能力。这也包括两大基本素质:因势利导、善于教化的素质和是非分明、主持公道的素质。工商联是做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要培养一支积极分子队伍,在代表人士中开展“团结、服务、引导、教育”工作是工商联基本的职责。把代表人士团结在工商联周围,要靠我们懂政治、懂政策、懂业务,也要靠我们的人格魅力、人文关怀、人性风采。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教化的力量。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舆论环境,我们的声音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匡正舆论、澄清视听的作用,要强化这方面的素质,树立典型,宣传贡献,表彰先进,从而不断提高工商联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的整体形象,提高我们凝聚人士的能力。

(三)提高服务政府的能力。它包括规范企业、防微杜渐的素质和化解矛盾、解决难题的素质。工商联作为桥梁,一头联系着非公有制企业,一头联系着党和政府。为政府服务,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服务政府就要了解政府,非公有制经济只有符合这个大方向,才能实现可持续、跳跃

式发展。规范企业行为,防微杜渐,在问题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妥善解决掉。工商联要有化解矛盾、解决难题的素质。在一些社会矛盾问题上,往往工商联出面比政府直接出面有利。工商联(商会)既是党委序列的正式在编的一个人民团体,又是一个极具民间性和经济性的工商界的群众组织,优势互补性很强,这样有利于工作,更符合国情。在党的领导下,政府改革取得巨大成效,政府将成为高效运转的政权组织形式,社会团体将与政府积极合作,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合作模式。

(四)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包括协调斡旋、公关沟通的素质和咨询诊断、答疑释问的素质。在与方方面面的接触中,要学会说话的技巧,穿梭在部门之间、企业之间,要讲策略有方法,通过很小的成本来办大事。因此和气待人、笑脸相迎、反复协商等都是基本素质。工商联不是企业的上级主管,又要对企业起到引导、教育的作用,要让企业相信你就要有方式方法。咨询诊断、答疑释问,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信息、法律、融资、技术、人才等方面服务,体现工商联干部的业务素质。工商联干部要懂管理,能从宏观经济走向上对企业经营管理者有所提示。商会职能最后的落实靠干部的市场经济知识水平和企业管理业务水平。

总之,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筹工商联的工作,什么成熟就干什么,干什么就干好什么,干什么就干得精彩,随

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工商联在市场经济中已不再是一个无关轻重的组织,而是处在改革开放这一事业的前沿的排头兵。因此,要有信念、有理想、有精神,以饱满的状态面对困难和问题,开创新的局面。

五、抓好工商联的经济服务

为加大与民营企业的沟通力度,我们进一步拓宽与企业的信息交流,每月举办一次座谈会与企业建立了方便快捷的沟通桥梁。发挥商会在政企沟通、对外联系中的积极作用。

企业要适应市场条件下的竞争,就必须积极开拓市场,实施和推进“走出去”战略,促进企业与外界发达地区的交流。为进一步提高非公经济人士的经营水平,提升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积极组织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进行培训教育。不仅帮助民营企业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找到了差距,明确了方向,树立起做大做强自身企业的信心,而且为民营企业家加强对外联系。对提高企业家自身素质、提高他们管理技能带去了极大的帮助。从而管理理念、经营思路、发展目标、认知能力得到了一次次的大提高、大促进,大改观。

我们根据“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义利兼顾、以义为先、德行并重,共同富裕、发展企业、回馈社会”的光彩精神,积极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走“爱国、敬业、诚信、守法”道路,争当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

全面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凝聚力,把工商联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特色鲜明、机制健全、服务高效、作风优良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并把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试论新形势下秘书人员的能力结构 篇7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 课程资源 教学能力

论文摘要:教师的专业化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但教师的专业化素养不是培训出来的,它扎根于教育生活的土壤,以教师的自动力为源泉,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为契机。新课程赋予语文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权力,让广大教师有了用武之地。开发课堂资源,提升教师课堂设计和管理能力;开发校本资源,发展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开掘社会资源,增强教师实施生活教育的能力,促进社会教育力量的整合,推动教育系统工程的构建。

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新课程的革命意义是给了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权利,权利和能力往往相辅相成,教师们在语文教育天地里大显身手、各显神通,语文课堂出现前所未有的开放态势,形形色色的校本课程新鲜出炉,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课程不断创生。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水涨船高,涌现出一批学识渊博、思想开放、富有教学智慧和创造力的学科中尖力量。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增长点。但是语文课程资源包罗万象,如何选择优质的教学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学语文、用语文的活动?在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教师的哪些能力得到有机的锻炼和培养?这些问题是我们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应充分关注的,笔者从以下三方面阐述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开发课堂资源,提升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能力。

课堂是师生精耕细作的园地,这片园地中蕴藏了无穷的财富。这些财富有的呈静态分布,沉淀于组成课堂的各个元素中;有的则在各种元素的不断碰撞中活动生成,积聚升华。对于静态资源,我们要了解和设计:对于动态资源,我们要创造各种激活生成的机会。使课堂成为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富矿。

I.1课堂静态资源的设计。与传统的语文课堂相比,新课程的课堂静态资源更加丰富。因为传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吸收有限的文本资源,而新课程提倡开放式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学习能力。从“学会”到“会学”,教学资源的设计也需发生重大变化,以“学会”为目的的教材资源是学习的终极点;而以“会学”为目的的教材资源是学习的起点,教学者需要拓展资源,使课堂内外勾联,互相补充,构建“以外养内”的聚焦式学习方式或“以内促外”的辐射式学习方式。那么如何拓展课堂资源?这对教过程,“此”是什么?是文本,是文本教学主题。教师必须在研读文本,确定合宜的教学主题后,设计拓展的途径。拓展的路径在哪里?对于一个学富五车的教师而言,途径就在大脑中,回忆联想,相关的内容纷至沓来;但普通教师不可能有如此大的阅读量,何况如今网络发达,网上搜索信息便捷,关键是教师要有于信息海洋中选择优质资源的智慧眼光。如何遴选优质教学资源?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条标准:其一是服务教学主题,其二是有效达成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效果。确定拓展内容后,如何安排合适的教学环节进行拓展?用多少时间进行这些看似“节外生枝”的拓展教学?此问题考验教师对教学流程的把握能力。一堂课尤如一篇师生共同谱写的文章,其中的拓展环节就是轻轻宕开的笔墨,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妙笔能使文章显得丰富多彩、摇曳多姿。生拉硬扯的拓,尤如手长六指,是畸形的怪胎,必须切除。开发和利用预设的文本资源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有赖教师的学识和课堂智慧去创造。

1.2课堂动态资源的生成。课堂中预设的文本资源是一种显性的资源,有“画工”的教育者都能开拓和利用;但有一种隐性的课堂资源,则期待有“化工”的艺术家巧妙点化和创造。隐性的课程资源潜藏于师生的智慧中,流动于各种课堂元素的相互对接中。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是孕育隐性资源的土壤,课堂管理者需努力创造开放自由的课堂生态环境,让每一个生命在润泽的教室中进发出创造活力。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是绝对的权威,课堂管理严肃严密,课堂环节步步为营,形成所谓的“完美”的怪圈,学生少有自由呼吸的机会。这样的课堂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不是创造知识的活人;课堂是约束生命的空间,不是激扬生命的舞台。管理者惟有形成生本意识,倡导开放的人性化的课堂管理,才能源源不断地生成动态的课堂资源。生态化的课堂管理结构是“曲线形”结构,有张力,有思考的空间,可以随着师生的互动灵活改变教学流程的行进方向。生态化的课堂管理重视营造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场,师生对话实现教学相长,生生对话促进优势互补。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几年的语文课堂出现了如此鲜活的情景:学生的一个问题或一句话触发教师的即兴智慧,于是为师者适意谱写一段精彩的对白;学生的一番有争议有缺憾的言论,促使其他同学积极争辩,课堂资源因此得以丰富和完善。

2.创生校本资源,增强学科专业能力和教育智慧。

新课程明确规定三种课程资源形式:国家课程资源,地方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资源。国家课程资源多为宏观指导,缺少具体的研发,目前能看到的实物仅限于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教科书。地方课程资源是原生态的,地方教育部门除了编写乡土教材外,基本权利下放到学校教师手中。所以,校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资源管理的重头戏,一线教师的权利增大,任务加重。但这种“赶鸭子上架”的做法迫使教师学习课程理论知识,尽快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反思能力,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转化。 课程标准实施己有若干年,校本课程呈现万千气象,尤其是名校,将它作为学校品牌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有多少学校对己开发的校本课程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目前似乎找不到切实的文字资料。笔者所在的学校主要开发了三种校本课程资源:国学校本课程,综合性活动课程和口语交际课程。国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基于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以外语为特长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将来从事对外交流工作,而扎实的国学功底是对外交流的资本。现有教科书中涉及的国学经典比较单薄,大多零敲碎打,于是自编国学系列教材成为我们的校本课程研究行动之一。初一初二学习古典诗词,初三学习明清小说和古典散文名篇。校本教材与教科书一起进入课堂,有一定的教学时间保证。教师在编写教材和实施课程的过程中,需要阅读大量的古文典籍,才能整理提炼出适合学生的学习资料,其工程是浩大的,但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传统文化底蕴得以增厚,教师的学科情感得以加深。口语交际课程是基于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口语交际课程的开设意味着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走向自觉,因为以应试为目的,将学校的生存和现实利益放在首位的学校是不可能开设口语交际课程的。我们的口语交际课程内容主要有三部分:朗诵、演讲和辩论。课程资源的创生也主要有三条途径:相关的知识和影像资料,活动过程设计和实践知识积淀,评价和反馈资源。这些课程既有全程的活动设计,又贯穿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毕竟口语交际能力与人的.个性天赋有关,与人的成长经历有关,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有朗诵、演讲和辩论的能力,但这并不影响学生锻炼口语交际的机会,凡是学生发展需要的能力,学校教师有培养的责任,责任推动教师再学习,与学生共成长。综合活动课程重在考察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现行的语文教科书每一单元均有“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因课程之间的交错杂揉而难理头绪。从目前部分学校实施的综合性活动课程来看,各有创意和特色。有的将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节日)作为综合性活动的课程资源,有的将自然和人文景观作为课程资源,有的以家庭、邻里、社区、不同的社会群体作为课程资源,有的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作为课程资源。笔者所在的学校每一年级每学期都有一至二次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感受自然系列,以关注地方文化、风土人情为主的民间采风,以改善生存环境为主的研究性活动。一张图文并茂的小报,一段精彩的视听录像,一篇研究性小论文就是活动的成果。活动中教师是策划者,策划的内容主要是活动方案的设计和活动成果的展示。这是新课程为教师开辟的发展空间,它促使教师走出校园这座象牙塔,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为学生创造鲜活有趣的活动课程内容。

校本课程资源中还有很重要的人力资源期待我们去发掘。学生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他们每天都在创造生活,创造奇迹。・学校教师若能留住学生精心谱写的成长篇章,用文字,用影像资料,或用实物保存记录,这将是学校一笔巨大的教育财富。家长的教育资源也同样不可忽视,他们来自社会各阶层,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育儿经验。学校若能开发家长资源,通过文字、专题访谈、报告等形式积累家庭教育资源,对促进家校的通力合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些人力资源的开发需要教师和管理者有一定的教育理想、视野和智慧。不然,最宝贵的资源也会白白流失,校园的文化积淀自然苍白贫痔。

3.开掘社会资源,提高教师实施生活教育的能力。

校园是一个相对狭窄的空间,与社会有一定的距离;课本是间接经验,若没有直接经验的补充对接,很难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和智慧的源泉。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学校科目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是生活教育的忠实践行者,他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教育若离开社会生活,培养的人才便是不识时务的书生。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是切断了学生向生活学习的机会,从本本走向本本,从狭窄的教室走向狭窄的教室,知识成为机械的教条和升学的利器,学生难以享受学习的乐趣,难以体会知识的力量。新课程倡导生活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各地区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开发和利用社会生活资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教师突破单纯的校园生活,放远眼光,积极参与社会,了解社会,明晓哪些资源可以为我所用,并与各资源管理部门沟通联系,合力开发。假期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佳时期,社会的各种文化设施如何为孩子创造学习条件?曾经在本省的一家报纸上看到这么一则报告:浙江茶叶博物馆准备在暑假吸收部分学生讲解员,有意者可以前去报名。当时很为“茶博”馆员的公共教育意识感动。若其他单位也有这样的用心:新闻媒体为孩子门多提供寓教于乐的假期档节目,网络管理者能主动推荐一些适合学生的优质网站,大学能开设适合各级学生的实验课程……所有的社会资源汇成一个资源库,供学生选择和使用,那么我们的社会教育力量会越来越强大。这些有意义的工作由谁来做?社会和学生之间由谁牵线搭桥?学校教师和相关的社会教育机构成员是最佳人选。当然,这对教师来说同样是一个难题,因为教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他们接触的主要对象是孩子,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缺少认识。教师生活的单纯明净逐渐让他们游离社会,缺少相应的社会知识和历练机会,这对培养学生和推动教师自身发展极为不利。所以,开发社会资源,让教师获得融入社会的机会,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是一项造福广大教师和学子的社会系统工程。

开发课程资源是颇有弹性的教育工作。教师可以选择不作为,简单地教着简单的语文;教师也可以大有作为,为语文找回本真和精彩。但无论如何,每一个从业者都希望提升专业能力,而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无疑是全面提升教学能力的最佳契机。让我们抓住机会,谱写语文教学的华章,迎接教育生命的春天。

上一篇:文字作品保密协议下一篇:大名县人民医院扎实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