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会计的职能

2024-09-22

新形势下会计的职能(共12篇)

新形势下会计的职能 篇1

1 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分析

企业应建立协调有序的监督机制, 一个健全的会计监督体系应是完善的会计监督体系模式结构和有效的会计监督体系运行机制的有机结合。建立协调有序的会计监督体系运行机制, 才能促进会计监督体系的健全和会计监督职能的实施。

1.1 缺乏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部分企业片面理解搞活开放的政策, 放松甚至放弃了管理工作, 导致内部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 甚至根本没有建立内部牵制制度, 致使会计监督无从入手, 有的连起码的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也不设置, 即使有而且较健全, 但却不落实, 不执行, 不考核, 形同虚设, 大大削弱了会计监督职能。

1.2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目前, 在我国企业中审计部门置于总经理的领导下, 董事会对总经理的制衡就缺乏监控措施, 内部人控制的情况将更为加剧。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 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 是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关键。最大限度地体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才能为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3 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

会计监督问题之所以越来越突出、重要, 关键是会计是经理人员的化身, 也是多重委托关系的集中体现, 会计监督的好坏, 影响的将是许多人的利益, 包括投资者、债权人、国家、职工、经理人员及自身的利益。

1.4 缺乏规范的社会审计监督机制

注册会计师只有在形式上和实质上均做到真正的独立、公正, 才能真正超然于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之外, 才能不偏不倚地作出判断, 提出意见, 对受托于己的客户和社会公众负责。从社会审计监督看, 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的部门挂靠、部门垄断、地方分割等不公平竞争的现象, 充分说明政府和注册会计师的关系还没有真正理顺, 执业质量较差, 社会公信力下滑。使社会监督作用无法正常发挥。

2 加强会计监督的措施

2.1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集团要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目前, 我国企业集团中, 国有资本比重过大, 存在“一股独大”现象。使得企业即使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甚至成为上市公司, 企业集团母公司与作为子公司的股份有限公司的领导班子“两块牌子, 一套人马”的现象比比皆是, 法人治理结构的架构和运作仍然难以脱胎换骨, 所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形成“产权清晰, 代理关系明确”的公司治理结构, 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作用。各单位应制定好会计监督的实施细则和各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出台失控、失察责任追究制度和违规处罚制度, 使会计行为有据可依, 会计监督有章可循, 并造成一种执行制度的氛围, 把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2.2 加强执业监管

要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监督中的“经济警察”作用, 就必须从注册会计师执业监管抓起, 刹住出具虚假证明、虚假报告的歪风。由会计监管委员会履行政府对注册会计师的再监督职能, 对违规违法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予以惩罚, 使注册会计师有效履行社会监督职责。

2.3 加强财务预算、预警控制

会计监督要贯穿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在经济活动中实行有效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应改变目前会计监督偏重于事后监督而忽略事前、事中监督的局面, 要树立事前、事中监督重于事后监督的强烈意识。因为事前、事中监督能起到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改进的作用, 比事后监督会更早、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加强财务预算, 使企业做到事前控制, 并依据财务经营与相关资料对企业财务运营体系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发出预警信号, 从而预防和化解风险的发生, 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摘要:新《公司法》的实施和新企业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的出台, 使企业会计监督面临着新形势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更需要有力的会计监督, 本文结合新形势下的会计监督职能转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会计监督,问题,措施

新形势下会计的职能 篇2

《国家金库条例》颁布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不断深入,中国人民银行

经理国库的事业也成功地进行了多次重大改革,保证了我国国库事业不断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但是在具体操作中,作为基层央行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履行好国库职能作用,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提供更有效的决策依据,仍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一、国库改革与发展的现状

自1985年《国家金库条例》颁布,确立了由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委托国库体制,1994年分税制实施,设立了中央金库与地方金库,2004年开始了国库直接加入现代化支付系统的试点,2005年6月在全国推广,实现了库款支拨和财政资金上划的实时清算。经过20年的建设,基本建立起了独立的国库会计核算体系、独立的资金清算体系和统计分析体系。从实际情况看,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库职能定位一直没有根本的改变,对国库职能的认识也长期停留在预算的收支及一些简单的管理职能上,如保证税款及时入库,按时、按预算计划拨款等。显然这样的国库职能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行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是我国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根本任务与目标,基层央行国库工作必须适应这一改革的要求,经理国库职能既要能及时安全、快速地收纳和支拨资金,也要能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各类信息,保证财政资金的充分利用。特别是在监管职能分离后,人民银行的职责更加突出了金融管理部门的宏观化、服务化、大众化色彩,对国库部门作的金融服务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更好地发挥基层央行经理国库的职能作用。

二、履行国库职能中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职能定位不准、内容不新、手段落后

1、服务职能定位不准,经理国库职责不能正确发挥。首先表现在对国库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全面发挥国库职能在协调财政、货币政策,确保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重要意义的认识;其次忽视了经理国库是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之一,以为国库只是“税务的会计、财政的出纳”,经理国库就是接受地方政府、财政、税务部门的要求和安排,缺乏积极应变的服务意识和能力。

2、服务内容缺乏创新,影响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在国库服务内容上,注重日常会计核算,局限于“帐平表对”,向财税部门提供静态“数字”和报表,忽视了整个国库业务流程所承载的服务功能的发挥。具体表现在:缺乏对规范税收入库环境、监管预算资金拨付、预算收入退库、国债管理等管理职能的发挥;缺乏对国库核算数据的再利用;调查统计分析不足;横向、纵向动态交流不足等。

3、服务手段落后,难以实现对国库资金的实时监控。自推广运用《国库会计核算系统》(2.0版)以来,提高了国库会计核算质量和综合管理水平,但国库会计核算与业务管理中手工操作比例仍然较大,财税库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与数据传递、对帐等工作仍是手工操作。国库资金详细统计分析刚刚起步,目前运用的《国库收支统计与分析系统》也仅限于地方预算收支、库存统计和汇总报表功能,不能提升到分析运用层次,尚难以就预算执行情况及国库资金使用情况为政府各决策部门提供更及时准确的参考依据。

(二)监管职能执法依据不力、思想认识缺位、监管力量薄弱

1、现有的国库政策、法规、制度的不完善和滞后性,使国库的监管工作难以有效地实施。目前,国库监管依据的主要是《国家金库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实施于八十年代,国库法规仅对国库的基本职责和权限作了原则性规定,条文过笼统,没有明确国库的监管职能,虽然《国家金库管理条例》赋予了国库有一定监督权,《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之一是“经理国库”。国库作为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依据《会计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因此演绎下来国库对其服务业务和服务对象的相关行为有实施监督与管理的权利,但《预算法》和《预算法实施条例》都没有赋予国库监督的职能,国库监管处于从属地位。

2、不同阶层、不同部门认识上的不足,制约了国库监管工作的开展。一是由于各阶层、各部门对国库处于何种地位、国库监管处于何种地位的认识均存在较大的认识偏差,认为国库是财政、税务的服务部门,只是财政的出纳,税务的会计,国库部门履行监督、反映作用职能是国库争权、要权,极力强调自身有利的理由,因而,对国库部门履行正常的职能不支持、不配合;二是有的国库部门的领导和干部认为,国库工作只要账

平表对、不出差错、不出案件就行,“重核算、轻管理”的思想特别严重,没有把国库监管工作真正摆到议事日程;三是由于国库一线人员本身综合素质低,缺乏财、税知识,对开展监管工作尤其是对财税部门的监管有畏难情绪。

3、国库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配备不齐,国库部门难以进行有效监管。长期以来,国库人员配备不足,变动频繁是制约国库业

务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当多的基层国库只配备2-3名国库专职人员,2.0版《国家金库会计核算系统》上线后,岗位要求多,人员配置增加了不少,但大部分是兼职人员,一人身兼数职,每天紧张应付日常税票处理业务,很难开展国库监管工作,特别是县支库处在国库工作的第一线,同时又担负着管理乡镇金库和辖区国库经收处的任务,根本不可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履行国库的监管职能。

(三)综合反映职能滞后、资源单

一、分析不透

1、国库统计分析数字堆积化,不深不透。近几年国库统计分析和综合调研工作起步较快,为国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制定发挥了信息反馈和参谋的作用,但远远还不能适应现行的金融、财、税体制改革的需求,由于种种原因,基层国库的调查统计分析仅仅是数据的罗列,上下同期数据的比较,没有辖区经济发展情况,没有建立起统一、科学的指标体系分析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库的反映作用。

2、财、税、库、行(社)横向联网进程落后。《国家金库会计核算系统2.0版》的推广、使用是适应财税改革和国库加入支付系统所必须的技术支撑,是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国库业务核算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讯系统网络化,增强了上下级国库之间纵向联网,但与财、税之间横向联网还未实现,不能形成资源共享,致使国库反映有骨无肉。

3、分析调研反映滞后,质量不高,在沟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由于基层国库人员少,人员素质不高,手段落后的影响,以及缺乏信息交流等因素制约,各支库的分析调研工作在分析反映的及时性、科学性、准确性和可信度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存在着就数据论数据的现象,分析调研材料质量不高,难以得到有关领导和部门的认可。

三、有效发挥国库职能的对策及建议

1、加快立法进程,完善法律法规。首先要建立健全国库法规,按照金融财税体制的新要求和国库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在现行《国家金库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基础上,制定《国库法》,《国库法》要与《预算法》、《征管法》相配套,明确各级国库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职责及权限,明确国库部门办理预算收入、支出及收入退付的监督范围,以建立国库服务体系的法律支撑,提高国库服务的法律档次;明确国库部门的监管地位、监管范围及违规处罚条款,要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之成为国库管理权威性的法规。其次要颁布国库资金收纳、支拨监管章程。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部门要在组织深入调查研究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套有约束力的国库监管章程。再次要制定统一的退库操作规定,消除财政、税务通过放松退库审批这一环节,达到互惠互利的目标。

2、加强国库组织管理,健全完整核算体系。适应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发展的需要,遵循“一级财政,一级国库”的原则,单设国库部门,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县级支库的组织管理。建立完整的国库核算体系,形成国库会计独立的帐表系统。尽快实现财、税、库、行等部门间的横向联网,以实现国库资金核算现代化、高效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监管,提高综合反映能力。一要充实国库人员,加强国库队伍建设。二要加强教育培训,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国库人员特别是基层国库(包括经收处、乡镇国库)经办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性文件,提高自身的国库业务综合水平,把好征收机关缴税入库的第一关。三要抽调业务素质高、知识全面的专职人员从事国库调研工作。调研要有侧重点,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结合,全面反映当前国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难点及建议,为制定更适合于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在国库业务核算和监管、反映过程中,依法办事,使工作质量和效率上一个新台阶。

新形势下对企业工会职能的反思 篇3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工会;职能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我国企业在所有制形式、组织形态、职工队伍内部结构、思想观念、就业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改革,由于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新的社会阶层出现,而工人阶级作为党的阶级基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工会作为工会员工和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和代表者,必须明确自己的作用与职能,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善,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以促进我国企业的改革进程。

一、企业工会的职能

企业工会作为我国全国总工会的基层组织,其工作也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企业职工与工会员工合法利益的代表者,它也是联系企业与员工的重要纽带。《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工会组织本身作为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它的的各项职能是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企业工会的职能重点表现在两个方面:

1、企业工会的经济维权职能。企业工会的经济维权职能主要是指对职工的合法权益进行保障与维护,这种维护可分为两种即物质维权与政治维权。物质维权主要是指对员工进行节日物质慰问、困难补助、购买保险、签订合理合同等;政治维权只要是指要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地位不受侵害,并保证其工作的相对独立性等。

2、企业工会的教育职能。教育职能即根据我国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素质”的“四有”青年的目标来培养具有高素质高道德的职工队伍,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及劳动技能,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其对企业的凝聚力。

二、企业工会职能履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我国企业工会职能履行中存在的问题

200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以及《中国工会章程》都明确规定:“中国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这不仅是市场经济对企业工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企业工会义不容辞的基本职责。然而近几年,我国企业工会却“习惯性缺位”,职工的合法权利以及利益诉求无法得到保障与维护,因而出现了劳资关系紧张并冲突不断。概括来说,我国企业工会职能履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组建存在障碍一方面,在工会组建中由于法律及维权意识淡薄以及基层组织实施不到位等原因导致职工对工会的认识不够,反应冷淡;另一方面,由于经营业主的认识偏差,对工会组建消极抵制。

(2)工会自身背离职责有些工会背离了自己的职责,把自己归入其他部门,从而导致员工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3)权利维护缺乏力度由于企业工会依附于经营业主,在维权的处理方面都偏向业主,从而导致我国工会的维权职能难以发挥,多数维权途径都流于形式,没有实效。

2、工会职能缺失的原因分析

我国企业工会职能履行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归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企业工会的维权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企业工会的维权需要以完善的法律保障为基础,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有效的维权就无法实施。由于我国当前的法律不尽完善,对于企业工会的维权与组建等规定有的过于笼统且没有硬性的规定,导致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难题。

(2)工会的经济及地位不独立,依附于企业,且发展也受制于企业按法律规定,企业工会本应劳动者自发组织的以维护其合法利益为基础的一个群体组织,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但在实际中,由于依附于企业内部,导致工会在很多方面都没有独立性,只能受制听命于企业及企业主。在经费上,由于工会的发展依赖于企业的拨款,而工会员工的工资也由企业发放,导致工会失去了独立性,在工作的开展上也偏向于企业主,从而使员工的合法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三、新形势下,对企业工会职能的反思

有学者曾这样说:“中国的社会劳动问题,其本质正是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问题”。当前形势下,面对企业工会的“习惯性缺位”、员工合法权益无法保障等问题,针对我国的企业工会职能缺失必须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保障工会的组建权利,健全其工作机制。企业员工有建立组织工会的权利和自由。当前我国的法律对于组建工会的法律过于笼统,缺乏具体的保障措施,使得这类法律如同虚设,新形势下,我们应大力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具体措施,有力保障职工的合法权利。同时,工会员工也应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以更好的保障工会职能的实施。

2、赋予工会独立的法律地位,即行政上与经济上的独立。工会与行政属于相对独立的关系,保证工会的独立法律地位有利于其更好的开展工作,同时,扩宽工会经费来源,保障其经济上的独立,不再受制于企业主,如此,才能有效的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3、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工会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对企业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进行监督,而且若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可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进行表决,从而有效的保障员工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小结:企业工会是我国工会的重要组织基础,是联系企业与职工的桥梁,它直接服务于广大职工群众,在保证职工合法地位、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具有基础性与决定性的地位。在企业改革的大环境下,我们必须深化和完善企业工会的职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静轩,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职能的重点和热点探讨[J].2013.

新形势下会计的职能 篇4

(一) 会计要强化核算职能, 规范会计行为, 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客观地记录和报告企业经济活动与经营成果, 提供管理需要的财务信息。

在财务指标的构建、信息的分类与报告等方面, 要充分满足考核投资者对经营者委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的考核以及资本保值和增值情况的需要, 满足社会广泛的利益团体对企业了解的需要, 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市场调节和企业的需要, 健全能充分及时反映企业运行状况、资本市场变化和宏观经济走势并能与世界市场情况作对比分析的会计信息和指标体系, 从而更好地发挥会计在服务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二) 会计要强化管理职能。

。随着人们会计观念的转变以及对会计职能作用认识的深化, 会计的管理职能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从企业经营看, 随着我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形成, 各种市场机制如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等的调节作用将得以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 其经营行为、经营业绩等无疑要受到这些机制的调节和约束。对于任何企业,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实现经营目标, 必须不断优化经营管理、改进产品质量、降低劳动耗费。为适应这一要求, 会计除及时提供完整、可靠的核算信息外, 更要充分发挥其对经营的预测、决策职能。进而言之, 会计应在做好核算的同时, 参与市场调研, 广泛搜集环境信息, 并根据这些信息, 运用特定方法, 对市场供求趋势、价格变化趋势等进行合理预测, 提出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的备选方案。在此基础上, 运用现代决策方法 (如价值工程法、量本利分析法、现值指数法、概率分析法等) , 对各备选方案的经济性、周期性进行分析论证, 编制决策会计报告, 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为企业管理提供多方面服务。

(三) 会计要强化监督职能, 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会计监督作为法律监督的一种形式,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也经历了全方位的改革和调整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监督体系, 其目标是维护国家的财政财务利益;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其目标转向微观主体利益和信息真实会计监督不仅要符合国家财政政策, 而且要符合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和要求。监督主体由单一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转变为企业内外结合的多元主体, 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科学严密的监督体系和监督机制。其监督体系构成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单位内部控制即自我约束和监督, 着重对单位经济过程的会计监督;二是外部会计监督, 着重对单位经济活动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会计监督, 包括行政监督即财政、税务、审计、人民银行、证券、保险等部门的监督。通过这些会计监督体系的有效实施达到严格控制、有效监管, 保证企业健康、长远地持续发展。而企业的会计监督在整个监督体系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保证作用。

总之, 在现代企业管理当中, 会计人员利用其反映、核算的职能为各方面提供其相关的经济信息, 同时发挥其自身的优势, 对经济过程实施必要的监督和控制, 在经济效益观念和宏观管理观念的共同驱动下, 提高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优化会计管理, 强化会计职能效用, 提高会计管理效率和效益。

而要发挥好会计的职能效用, 可采取的对策有:

(一) 要转变观念, 促领导重视。

会计工作不能仅停留在基础的记账、算账、报账服务上, 停留在平衡于借贷之间, 忙碌于账证之间, 淹没于报表之间”的初始状态上, 而要从公司治理、资本运营、风险管理等多个层面, 重新思考和认识会计的职能和定位, 全面实现向决策有用型、决策支持型转变。目的就是提高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 提升市场形象。

(二) 要规范会计行为, 加强制度约束。

规范的会计行为能够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 但却不一定能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 因为各企业的行业性质不同, 经营特点不同, 其管理要求也就不同。因此, 企业会计人员应在确保会计行为规范化的同时, 从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 建立、健全与企业经营特点相适应的会计管理制度、程序和方法, 并自觉执行和积极运用这些制度、程序和方法, 参与企业的经营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等管理活动, 以充分发挥会计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中的应有作用。

(三) 要以间接管理为主。

从国家管理来看,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化的方式和程度, 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比如, 对外投资、跨国重组、并购参股日益增多, 由资本输入转向资本输出, 因而在新形势下我国会计管理要以间接管理为主, 依法管理和经济、行政手段并用, 有利于发挥会计职能效用, 有利于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

(四) 要提高会计队伍素质, 加大培训力度。

我国会计市场的国际化以及加入WTO后的国外会计师事务所实行的雇员本地化, 都要求我国从业会计人员必须增强竞争意识与风险意识, 树立国际化的观念。这要求会计人员不但要精通国内会计业务, 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会计实务处理能力, 而且要掌握国际会计知识, 熟悉国际商务惯例, 具有较广博的国际经济知识, 懂外语, 会电脑, 具有较高的信息处理能力、对外交往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目前, 我国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服务理念等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新领域的要求, 现代金融知识还比较匮乏, 还不能很好地反映和控制金融创新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比如, 财政部会计司在关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的分析报告中指出:我国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一是会计职业判断不准确, 导致会计信息不够公允;二是少数公司对企业会计准则理解有误, 导致会计处理存在偏差等等。新准则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赋予会计人员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职业判断, 一方面要求会计人员转变观念、更新理念, 熟练掌握新准则的概念框架;另一方面要求会计人员刻苦钻研, 准确把握新准则的精髓和实质。这样, 会计人员才能真正提升职业判断能力, 更加自觉地执行新准则的各项规定。因此, 我国必须充分利用相关会计职业团体 (如中国会计学会) 的培训平台, 有计划地开展有关新准则的深度培训, 加强对现职会计人员的培训, 加强其对国际贸易知识、国际会计准则、外语、网络技术以及WTO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 使他们迅速更新知识和观念, 能较全面地了解国际会计惯例, 尽快提高业务水平、执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 现代会计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门, 是信息社会中通过对包括财务会计信息在内的经济信息的优化与利用, 以期实现对既定目标的关键性管理工作, 其职能定位, 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充分考虑到国际市场和世界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 把中国会计行业的发展方向同国内外市场需求、同国际会计行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由单纯的反映和监督经济业务走向全面的综合管理。

摘要:现代会计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门, 是信息社会中通过对包括财务会计信息在内的经济信息的优化与利用, 以期实现对既定目标的关键性管理工作。其职能定位, 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采取相应对策实现由单纯的反映和监督经济业务走向全面的综合管理, 既是实现企业财务会计、经营与资本管理、风险管理、会计服务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等目标的要求, 同时也是实现会计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会计,职能效用,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军.在全国会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国家生态网, 2008-06-20.

[2]李家姬.加入WTO我国会计面临的挑战及会计国际化[J].北方经济, 2005 (8) .

[3]阎李涛.加入WTO后我国会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商业经济, 2005 (3) .

新形势下政府职能转变问题 篇5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新形势下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的内容,具体内容:一、有关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些概念 1.政府职能的含义对政府职能的含义,不同的学者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对政府职能有不同的理解,总的来看,对政府职能的含义,可以进行如下理解:所谓...一、有关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些概念

1.政府职能的含义

对政府职能的含义,不同的学者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对政府职能有不同的理解,总的来看,对政府职能的含义,可以进行如下理解:所谓政府职能,就是指政府作为主要的行政机关,凭借一定的手段所要履行的一些基本的职能,它的客体是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的管理。这些职能的正确全面履行对政府部门是极大的考验。

2.政府职能转变的含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使得中国面貌焕然一新。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又进行了一次翻天覆地的改革,在这 35 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是巨大的,政府职能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政府的职能也有其不同的重点、内容、范围以及履行职能的方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我国一大客观规律,当然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也是随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主要受我国经济条件的影响。所谓政府职能转变,主要是指为了适应客观环境条件的变化,政府职能在职能重心、社会管理职能的性质、内容和改造

职能的方式上的转变。在当前,我国面临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可以说是,正处于改革开放 35 年来最艰难的时刻,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如何走出这个深水区,需要所有人齐心协力,一起想办法。

3.政府职能转变的意义

行政体制的改革,主要包括,职能的改革,机构的改革,人事的改革,还有法律。其中职能的改革主要就是政府职能的转变,机构的改革主要有横向和纵向的改革,人事改革主要是人员的变化,人员职位的调整等,法律主要是指要依法行政。我们可以看到政府职能的转变是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行政体制改革首当其冲是转变政府职能,只有职能变了,行政体制改革其它三方面才要做出同时的调整。当然了,单注重改一方面,行政体制改革也不能达到改革的目的。

二、新视角下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要想更好地发挥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就必须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必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必须增强政府公信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1.主要从政府官员的角度来说:领导干部贪权意识显著存在。我们知道政府职能转变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不是三天五天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在政府职能转变中,行政审批是一项主要的内容。在审批过程中,有些领导就不愿意把权力下放给下属,不愿意减少审批过程,只想紧紧握住手中的权力,这严重阻碍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2.从政府本身的职能来说:政府缺位,错位,越位现象严重。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缺位,错位,越位的现象严重。这主要是指一些本该由政府去做的工作政府没有做到位;一些本不该政府去做的工作,政府也不愿意把它交给其他组织去做;一些本该由其他组织去做的工作,政府却通过手中的权利干涉其他组织。

3.从政府的组织结构来说:目前我国政府内部部门臃肿,设置不合理,导致行政效率偏低。早在 1980 年邓小平就着重从科学设置部门结构、提高行政效率的角度,提出了政府部门改革的问题。他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指出:“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这无论在我们的内部事务中,或是在国际交往中,都已达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①我们必须要精简机构,理顺关系。

4.从政府管理运行方面来说:主要表现为职能转变滞后,政府自身改革滞后,行政审批结构不合理,公共服务职能薄弱等。

三、新视角下转变政府职能的建议

1.政府官员的角度来说:政府官员要学会放权,使政府、市场、社会达到共治。主要是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使它们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2.从政府自身的职能来说: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要通过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把权利下放,让政府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该自己做的事主动让出来,交给别人去做。政府还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的提供。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

和能力,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

3.从政府的机构来说:深化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深化机构改革,优化政府机构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还要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积极稳妥地实行大部制。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严格按规定职数配置领导干部,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新形势下会计的职能 篇6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工会;职能;问题;举措

0.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企业进行了改革和改制,使得当前工会的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对于工会的作用、工人阶级的地位都产生着严重的影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要针对实际情况,对工会的职能进行研究,对工会的困难进行深刻分析,从根本上解决困难,为工会能够顺利发挥职能做出贡献[1]。

1.我国企业工会的具体职能

企业工会在企业发展中,主要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为工人阶级谋福利。在企业中它主要具有以下职能。

1.1工会的监督职能

工会的监督职能主要是企业工会对企业行政部门的监督作用。这种督促主要体现在督促企业生产发展的同时,努力搞好职工的生活福利。企业工会为了能够保障企业职工享有的物质权利和文化权利。监督企业的行政部门应严格落实国家颁布的关于劳动保护、保险、技术卫生以及各类奖金的的法律规范。对于影响职工生产安全和身心健康的政策和行为应及时制止。企业工会行使职能的过程中,应努力改变传统的被动维权。引导广大职工群众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法律、政策、法规学习中来。培养职工群众树立依法维权的意识,使其感觉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体,有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利。对于一些关于职工群众的活动、政策,要积极参与,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工会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将这些作为监督的重点,职工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

1.2工会的教育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工会的教育职能主要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按照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目标塑造职工队伍,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及劳动技能"。工会的教育职能是工会所有职能中最为重要的职能。随着我国国企制度的改革,工会的教育职能也随之发生一系列的改变。新形势下我国的工会教育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应从教育改革方面入手;引导职工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改革的重要性,使其以正常的心态去对待,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技术水平,强大自己。其次是做好对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对于企业的职工,应加强职工的职业技能的培训,增强技术水平。对于可能下岗或待岗的职工,应积极引导职工转变就业观点,开展多种培训,丰富技能,使其走出企业后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1.3工会的建设职能

工会的建设职能是指工会吸引和组织职工群众参加国家建设,以此推动社会进步。工会履行建设职能一般是通过组织职工群众间接参与。在企业改制的条件下,随着企业内部职工持股制在一些企业的推行,一些企业的工会代表持有股份的职工也能进入企业董事会,并存在直接参与经济建设的可能。正常情况下,工会主席主要以职工持股会的社团法人身份进人企业董事会、监事会,代表职工群众行使权利。因此,我们应对企业改制过程中工会建设职能的作用,大胆创新,充分发挥工会参与经济建设的职能[2]。

2.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工会存在的问题

2.1企业工会建设缺少规范化

当前我国一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对于工会的建设不够重视。还有一些企业认为工会作用低、认同率低。因此导致整个工会的组织建设发展存在很大障碍。即便勉强建立起来的工会也是流于形式,应付了事,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另外尤其是一些小型的非公有制企业,企业职工的工会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维权技能。此外,由于当前我国企业的改革,工会的作用遭到了弱化,工会的干部岗位不稳定,加上一些新上任干部专业知识水平有限,往往难以胜任和维持工会的工作需要。正是这种缺少规范化的管理,工会的作用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

2.2企业工会职能边缘化导致维权力度不够

在计划经济时代,工会在行使职能时,强调建设、维护、参与和教育思想不动摇。但是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工会的职能由原先的争取权利、增加权利转变成维权。由于工會组织不是行政部门,没有职权,导致在维权时职能难以得到发挥。长期如此,企业工会的职能会越来与边缘化。

2.3工会干部的兼职化、业余化导致工作力量削弱

近些年来,工会干部的兼职化已成为普遍现象,特别是当前企业改制后,对于工会主席编制上也实行兼职化,兼职干部以行使其他职责为主,很难顾及工会事务。在一些私营企业的工会干部,往往由上级指派,且大都存在连带关系。工会的职责是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而这种形式产生的工会干部缺少群众基础,又维护上级的利益。而这就会导致其职能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2.4企业工会工作的开展缺乏资金的支持

虽然一些企业成立了工会,选出了代表职工利益的工会主席,但是由于工会没有独立的资金支持,开展工作时要向上级申请,缺少灵活性,时多时少,导致工会的经费严重不足,管理使用就不能做到规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会的管理和运转[3]。

3.充分发挥工会职能的具体措施

3.1加强企业工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建设

为了加强企业工会的建设,首先应健全工会组织体系。健全体系的过程中,应认真抓好企业工会的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协管干部的职责,基层工会干部在管理过程中要敢于创新和突破。企业工会的工作者应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树立工会形象。此外要建立独立的工会账户,更好的组织管理工会工作的开展。

3.2加强企业工会自身建设提高理论水平

企业工会应确立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重点,始终把竭诚服务职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有的工作都应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贯穿到工会工作各个方面。在当前我国在企业改革的大环境下,应积极引导职工充分认识改革,支持改革,同时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为企业分忧、为职工解难。对于职工合理的要求,应采取恰当的方式向企业提出积极的建议和合理要求。此外,工会干部应加强理论的学习,明确自身职责,做到工作中时刻有职工群众。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自身素质不断提升的同时,努力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3.3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加强对职工的管理,不仅仅职工群众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这就要求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实施工会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应做好对企业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监督工作。对于领导干部的升降应以职工群众的民主评议为主。若工会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难以得到广大职工群众认可时,应及时启动任免程序和制度加强对其的处罚;反之,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则应进行相应的奖励。其次,与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应从原先的领导一票否决制改为由职工代表大会表决制。职代会应确定的流程,建立讨论报告制度,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4]。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改革的大环境下,为了做好工会的工作、发挥工会的作用,就应坚持和完善工会的职能,工会干部应树立为职工群众谋利益的理念,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实现工会职能充分发挥的同时,带好职工群众打好企业改革的攻坚战,促进企业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有芹,李红霞.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职能作用[J].大众文艺,2010,04:33-34.

[2]陈武仁.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企业工会的职能作用[J].现代商业,2010,29:117+115.

[3]张宪芳.对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企业工会凝聚作用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3,20:20-21.

论新形势下教师职能的转换 篇7

新形势下, 教师职能的转换应体现什么?笔者认为, 树立科学发展观, 研究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的内涵与要求, 依照教育发展的规律, 参与到这场改革与发展中。因此, 教师职能的转换要做好以下准备:

一、教师应具有优秀的职业素养

优秀的职业素养是任何教师都应具备的条件, 什么时候都不能少。首先,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 传承文明, 追求卓越, 富有创新的历史使命;其次, 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和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要把教书育人视为己任;三是教师要不断强化学习, 用理论武装自己, 从而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和道德修养;四是教师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 要用自己的好思想、好品德、好风范为学生树立楷模。如果说“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是教师天职的话, 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教师工作的基础, 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品性。因为你的工作态度、人文素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 都会潜移默化地涉及到学生培养的质量。所以笔者认为, 教师应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 这是作为教师这一职业的前提。

二、教师应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新形势对教育赋予了新的使命, 作为担负新的使命的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掌握当代新的教育观和新的教育理念。教师每天面对的都是一群求知欲强, 好奇心大的学生, 往往新的教育观和新的教育理念将促进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从而形成向上的学习动力, 并迸发出强烈的学习激情, 这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充分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能, 一方面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而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理念更注重学生的参与, 学生的互动, 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好教师的特征是, 首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其次, 要有一颗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全心投入之心, 肯为学生传授科学规范的知识, 让学生终生受益。强调个性发展, 注重特色教育, 学生的个性差异造就了教育的特色化。如何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发挥其在学习中主导作用, 这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与探索的。教学特色的产生是因人而异, 因内容而异;学生则可取长补短, 完善自我, 这样学生的个性能得到良性的持续发展。

三、教师应是教学科研的排头兵

教学与科研是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必备的基本要求, 也是教师展示个人魅力的最佳体现。教师的教学过程不仅体现在教学信息的有效传播上, 还应是激发科研灵感与发展科研能力的过程。因而, 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可从两方面展示:

1. 教学带动科研。

教师的教学对科研而言, 实际上是一种提出问题, 思考问题, 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逐步做到了学习知识, 认知事物, 解决问题。教学为科研提供了无限的遐想和广阔的研究空间, 为日后更深层次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2. 科研促进教学。

科研的作用在于, 对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支承功能。科研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一是理论功能的提升;二是职业能力的提升;三是实践功能的提升;四是学习功能的提升。

四、教师应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与教学魅力源于对教育教学思想的认知与理解。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 来实施自己的教学工作, 如:潜心研究, 深刻理解教育教学的内涵;同时掌握一点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唯有教师的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学生的知识视野才会不断阔大;把握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让你的教学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满足学生自尊、自立、自决、自我实现等需求;学会把握教育的真谛, 因为教师所营造出的一种富有前瞻性思维方式, 一种创新精神, 一种价值观, 都会给学生以人生的启迪作用。教学是一门艺术, 而“艺术”的独特性在于能否把学生的学习激情与热情调动起来, 让学生的潜在细胞运动起来, 我希望自己不仅要成为一名知识型的教书匠, 而更重要的是要成为一名创造型、开拓型、发展型和艺术型的教书匠。

五、教师应是终生学习的楷模

教师这个职业注定要终生学习, 要不断更所授学科知识内容。教师要明确, 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是多元化、多层次、能适应学生成才需求的。所以, 教师的不断学习可视为: (1) 广泛吸收和涉猎最新教学理念。教师要广泛学习, 不断涉猎中外教学理念和思想, 吸取其精华, 为我所用, 同时, 借助这些理论反思和提炼自身的教学经验, 从而形成适合自身的特点, 有着自己风格的教学理念。 (2) 学会反思并完善自我。教师的素养和教师的发展很大长度取决于所涉猎的知识与理论, 要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教学思维, 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有助于解析和修正教学中所出现的“异位”。当然, 这是一项艰苦而持续的工作。 (3) 凝练并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基于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理论, 教师的教学内容既要适应信息交流的需要, 又要适应学生个性特点, 要能沉下去, 放的开, 予以学生更多的个性化学习和实践空间。

总之, 教师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要适应形势的发展, 要不断调整和转变自身职能, 尤其在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跟上时代步伐, 这样才不愧于历史赋予教师的职责和责任。

参考文献

[1]宋婕.大学应该提供什么样的人文教育[J].现代哲学, 2003, (2) .

新形势下会计的职能 篇8

文化即人化, 人化重在教化, 教育是最重要的教化形式。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大政方针和目标要求, 强调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高校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 也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应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1 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研究综述

关于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研究是一个新课题, 大约起源于本世纪初对大学基本职能的再思考。2011 年, 胡锦涛同志庆祝清华大学建校百年大会的讲话首次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能, 并作了精辟阐述, 也促使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研究推向高潮。自此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 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外的又一基本职能, 得到了广泛而一致的认可。综合现有的文献, 学界多从高校文化传承的职能与使命 (严春燕、庄勤早, 2012;马得林、李亚汉, 2013) [1,2]、高校文化育人 (孙正聿, 2011;宋毛平、吴艳利, 2014) [3,4]、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途径与方法 (王树国, 2011;李厚业、王庆慧, 2014) [5,6]等视角探讨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其中也不乏将文化传承创新与高校其他职能结合起来进行辨证研究, 如高校文化创新与思政教育 (陆岩, 2012;古志华, 2014) [7,8]、文化传承创新与学科人才培养 (王志强、袁川, 2012;何东亮, 2013) [9,10], 这些研究从多个维度对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进行了解构与思考, 发人深省, 富有启迪。不过仔细辨析文献, 依旧发现现有的研究亦有欠缺之处, 即在研究对象上, 大多研究中的高校, 基本是指本科大学, 高职院校作为文化传承创新主体鲜有文献提及。自2007 年以来, 高职教育就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高职院校不应该排除在大学之外, 因此, 其在文化传承创新中该何去何从是一个必须并值得探讨的问题。

2 文化传承创新与高职教育关系分析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 必须履行高等职业教育功能, 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之外, 还需践行文化传承创新职能。

2.1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职教育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当前, 我国高职教育已由规模扩张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当前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内涵式发展首先是要转变教育理念, 不再以学生数量规模作为办学追求, 而是以内涵特色作为推动教育发展的主要力量。文化既是内涵特色的载体, 也是内涵特色的内容。通过文化传承创新, 创设体现学校特色的先进校园文化, 形成科学理性、百花齐放的创新氛围, 提升广大师生的内在素养和道德品质, 进而为高职院校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提供思想保障。

2.2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

2015 年7 月, 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首次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11]。教育教学质量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关键要素, 而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文化育人首当其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 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高职院校发展, 必须立足于国家民族文化兴盛支撑的基础上, 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 打造自身的特色文化品牌与文化传承创新平台, 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2.3 文化传承创新是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必然选择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基本办学模式, 如何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是高职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关键一环。在以往的校企合作案例中, 大多停留在低层次的技术合作、师资合作、实训条件等物质资源层面, 应该说企业行业的主体作用及其文化精髓并未进入校园, 缺乏精神层面的合作, 使得合作难以长久深入, 无法实现全面共赢。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不仅要在硬件资源等物质层面进行合作, 还需要校企文化的对接融合, 推进校企精神层面的合作。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育人过程中承担企业行业文化传承创新职能, 将企业行业文化融入到教学与管理、融入到师生日常生活中, 达到校企一体化的深入融合, 实现全面共赢。

2.4 文化传承创新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

2014 年6 月, 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随后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出台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 年) 》 明确提出:“支持职业教育传承民族工艺和文化。将民族特色产品、工艺、文化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将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12]。高职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引领者, 必须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发挥引领作用, 践行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功能。

3 当前高职院校文化传承创新问题及其践行路径

近年来, 随着高职教育蓬勃发展,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文化传承创新提出较晚, 其发展相对不足, 形势不容乐观。

3.1 当前高职院校文化传承创新存在的问题

3.1.1 缺乏担当, 定位模糊

作为文化传承创新主体, 高职院校在文化话语体系中尚处于边缘地带, 一方面导致其文化传承创新的自觉性还不够, 缺乏必要的责任担当, 另一方面则使得其在文化传承创新实践中存在盲目性, 定位模糊。

3.1.2 缺乏认识, 流于形式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趋于简单化、娱乐化和庸俗化, 以为文化传承创新就是开展丰富的文艺活动、搞好校园美化工程, 缺乏对文化的敬畏。文化传承创新不等于文艺活动, 也不等于校园工程建设, 必须以丰富的样式、更多的项目载体呈现, 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与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相融合, 成为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

3.1.3 缺乏规划, 疏于管理

高职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无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社会服务, 都不是临时的、散漫的自由活动, 而是必须系统规划, 详细设计。但从现实情况看, 当前高职院校无论是学校的宏观五年规划, 还是各院系各部门的工作计划, 多围绕顶岗实训、校企合作、人才引进、科研项目、技能竞赛等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密切相关的内容展开, 鲜有提及文化建设。文化传承创新基本没有自觉纳入到学校教育发展规划中, 即便有也只是零星散见, 而无系统设计与管理。

3.1.4 缺乏自信, 失于宣传

较之本科大学, 高职院校生源质量较差、科研水平不高, 当前社会对高职认可度不高, 公众眼中本科大学是“阳春白雪”, 高职高专无异于“下里巴人”, 不受青睐, 导致高职院校缺乏必要的大学认同感及其相应的文化自信。实际上, 很多高职院校在长达几十年的办学历程中, 积累了不少具有学校内涵特色、行业特色的值得推广的优良文化, 却往往疏于整理, 不去宣传, 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文化传承创新的效度。

3.2 高职院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践行路径

3.2.1 以国家发展战略引领文化传承创新实践

十八大以来, 我国将文化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十八大报告指出, 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相应的文化发展战略相继出台, 如《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 文化在国家改革发展战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经济文化的一部分。譬如, 我们提到德国, 会想到德国制造及其精密严谨的民族文化, 进而会想到德国引以为豪的“双元制”职业教育。高职院校作为教育文化阵地, 理应契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将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内容融入专业设置上、课程开发上、师资配置上、科学研究上、社会服务上, 以文化引领教育改革、以文化推进育人工程。一方面, 加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做好顶层设计, 为国家实施文化发展战略培育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 铸造自身的教育文化品牌, 形成国际竞争力。

3.2.2 以信息技术构建开放的文化传承创新平台

进入21 世纪, 科技日新月异, 特别是本世纪以来, 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蓬勃发展, 微博微信等新的社交应用层出不穷。高职院校作为传播知识技术的教育机构, 最易接受新的技术事物。与此同时, 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思潮伴随互联网广泛传播并进入校园, 给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作为教育机构, 必须掌握文化育人的主动权。掌握主动权, 就必须拥有先进的文化自信及其资源载体。文化得以记录积累然后方能传承而后才能创新, 十八大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这一具体要求。文化传承在于文化资源的积累及其有效传播。近几年,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推进, 高职院校网络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互联网、甚至移动网络基本上覆盖全部校园。充分利用自身的网络优势, 在现有的教育信息资源开发的基础上, 运用新媒体技术、大数据技术开发大量的数字文化资源。同时运用“互联网+”思维, 将数字文化资源与专业人才培养、科学技术研究乃至于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形成一个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网络空间, 为文化传承创新及其成果宣传提供支持平台。

3.2.3 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的发展, 文化思潮日益多元化, 功利主义、庸俗主义等在校园内部盛行, 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其教育职能弱化, 人文精神淡化, 影响了其人才培养质量, 最终导致高职教育缺乏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感, 进而影响其办学自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 年) 》强调:“要加快高等职业学校改革步伐, 深化高等职业学校治理结构、专业体系、培养模式、招生入学制度等关键领域改革, 提升办学活力和人才培养质量”。[12]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契机, 结合办学实际, 坚定不移地做好自己的事, 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 形成现代大学制度进而建立办学自信, 增强社会认同感, 在新的高度上积累、传承创新高职教育文化, 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独特的文化自信, 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

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职教育的新使命、新职能,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需要强调的是, 高职院校文化传承创新并非独立存在的, 必须体现其办学目标与专业特色, 与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协同发展, 方可形成合力, 进而办出具有国际竞争力、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严春燕, 庄勤早.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解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05) :222-224.

[2]马得林, 李亚汉.论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功能[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1) :122-126.

[3]孙正聿.在文化传承创新中践行“育人为本”[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20) :17-18.

[4]宋毛平, 吴艳利.试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四大育人工程”建设[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01) :45-47.

[5]王树国.构建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引领模式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22) :4-5.

[6]李厚业, 王庆慧.高校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路径[J].教书育人 (高教论坛) , 2014, (06) :8-9.

[7]陆岩.文化传承创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 (02) :12-16.

[8]古志华.文化传承与创新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高教论坛, 2014, (02) :20-23.

[9]王志强.文化传承创新与地方高校科学发展的文化逻辑[J].文化学刊, 2011, (06) :4-10.

[10]何东亮.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通识教育改革——基于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视角[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3, (06) :49-53.

[11]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3/moe_958/201508/t20150817_200583.html, 2015-07-29.

新形势下会计的职能 篇9

职业院校中的高教研究机构作为进行现代职业教育研究的“先遣部队”理应责无旁贷的承担起该项职责。然而由于职业教育发展无意识的倾向性误导与对高教研究机构的定位误区, 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的高教研究部门沦落成上传下达的工具与制度规则的“写手”, 基本失去了其原始职能——研究。其基本成因既有职业教育发展大环境的客观原因, 亦有职业院校自身潜意识的主观原因。

一、高教研究机构的定位与研究职能需找准

关于职业院校高教研究机构的职能定位问题, 在理论上, 往往被定义为纯粹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机构。然而当前职业院校的高教研究部门却被局限于满足自身工作的实际需求, 职责单一, 主要起到事务性的功能作用。极少院校将其职能定义“研究”上, 有的甚至被狭义的定位为校领导的“咨询”机构。这直接反映了人们对高教研究机构职责认识上的显著差异, 也在不断的“越俎代庖”中偏离了高教研究部门的职能初衷。尤其在当前职业教育再遇新形势的有利条件下, 对高教研究机构职责进行准确定位变得尤为重要, 而引出高教研究机构的原始职能——研究职能更为必要。

江苏理工大学高教研究机构博士王长乐在其文章“试论高校高教研究机构的职能定位”中指出“高校高教研究机构承担的高教理论研究的职责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 而区别于本科院校高教研究机构的“从事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的职能, 职业院校的高教研究机构在进行职业教育研究的同时则更多承担起引导教师进行职业教育研究的引导作用与为教师提供进行职业教育研究的各方面保障与方便的平台作用, 是一个集自身研究职能、研究引导职能与研究平台职能的“三大研究职能”的职能部门。

(一) 新形势下的高教研究机构自身研究职能

中国的高职教育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 在90年代中期确立地位, 大规模发展始于90年代末, 这近30年间对高职教育的研究从未间断, 2000年以后开始形成研究热潮。从以高职发展的动因、内涵和办学途径等基本问题为焦点的早期研究, 到以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制改革为焦点的中期研究, 再到以高职特色课程建构为焦点的近期研究, 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聚焦”变革与社会发展中对职业教育需求的演变特征。而高教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则应站在职业教育全局的角度进行职业教育研究, 主要包含宏观理论研究与微观方法研究两大方面。

1. 宏观理论研究

开展高职教育宏观形态上的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本质性、基础性的职业教育理论问题研究是高教研究人员首先应具备的能力, 其研究成果一般表现为具有更新或创造意义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如在“规划”中, 高教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则应围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架构、制度保障与机制创新展开前瞻性研究, 为初步拟定教育研究方向与即将开展的职业教育研究提供实时的、具有理论价值的参考与借鉴。此外, 高教研究机构还应收集整理与研究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新情报及资料, 向院领导及各部门定期提供国内外高教改革最新动态, 为学院改革、建设和发展中有关重大问题的决策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案。

2. 微观方法研究

该方面主要围绕教育研究中对策性、应用性以及针对教育教学方法展开的系列研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推出, 某种教育教学的改革等, 使其更具体。如围绕当前正在推行的以数字化、信息化为典型特征的现代教育手段的相关研究, 具有时效性与可操作性等特点。高教研究机构在开展此项相关研究工作时应将研究问题与高职实践发展结合紧密, 加强微观研究、比较研究, 而该部分的研究目前主要依赖于职业院校教育实施者们的基于教育实践的实效研究。

(二) 新形势下的高教研究机构的研究引导职能

经过调研获知, 大多数职业院校的高教研究机构均将“收集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新情报, 组织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思想理论及政策法规”作为部门重要职能之一, 这也体现了高教研究机构机构的行政性。职业教育研究涉及理念繁冗众多, 涉及领域琳琅满目, 单靠高教研究机构的寥寥数人是不可能完成有效的职业教育研究, 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实践研究与职业教育改革研究。由此, 承担着职业教育一线实施者的教师, 便成了研究的主力, 而如何引导教师们在特定的发展环境下进行有效的研究则是高教研究机构的另一职责所在, 那就是“研究引导职能”。

以“决定”与“规划”为例, 高教研究机构则需要在自身消化文件精神的第一时间将上述文件信息通过各种途径直接间接地传递给教师, 明确研究范围与方向, 引导教师在明朗的大背景下进行有效研究, 避免开展重复的盲目的低效率研究。如在“规划”中明确指出,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点任务包含了:优化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布局、完善职业人才衔接培养体系、改革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加速数字化、信息化进程等十二项重点任务。由此, 职业教育实施者们在围绕上述主题并结合教育实际展开的研究显然符合当前的现代职业教育形势, 是展开有效研究的前提。

(三) 新形势下高教研究机构的研究平台职能

在理论上明确高教研究机构职能的内涵, 可以起到正本溯源、加强认识、更新观念的作用, 是高教研究机构事业理性、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高教研究机构在引导教师进行针对性研究的同时, 还应通过网站、刊物等实时传递职业教育最新情报, 必要时并为其提供学习调研与进修的机会, 让教师深刻了解职业教育发展最新形势, 掌握职业教育发展动态。另一方面还需要实施研究监督工作, 定期开展研究进度检查工作, 及时发现研究中存在的导向问题、实施阻力问题等, 实时解决上述问题。而在教师出现阶段性研究成果时, 应及时归纳总结, 做好研究工作的“接力”, 为学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参考。

在教师开展研究的整个过程中, 高教研究机构既像一名舵手, 发挥着引领教师开展研究方向的作用, 又像一根有形的准绳约束着研究进行有序推进, 还像一名比赛的接力选手, 接过教师们的研究成果, 将其转化为职业教育顺利实施亟需的“养料”。综上所述, 高教研究机构的研究平台职能主要包含四大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支持政策、营造良好氛围、加强监测评估, 这也完全迎合了规划中提及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保障实施要求。

二、有力实施三大研究职能, 实现机构“有为有位”定位

以三大研究职能为核心来开展工作是实现高教研究机构职能回归的重要渠道, 是增强机构生命活力的源泉, 更是实现机构“有为有位”机制的唯一渠道。

当前, 在职业院校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认同度极高的观念, 那就是“有为才能有位”, 将机构部门的“有为”作为“有位”的重要渠道, 当作是激发机构高效运行的“良药”, 表面上看起来合情合理, 然而, 对于高教研究机构则经不起推敲。这种极具功利性的定位刺激了工作者的工作神经, 却也使其失去了生命力, 成为了执行机器, 直接间接地体现出“长官”意志和“官本位”的文化和意识。对于高教研究机构这样的部门尤为不可取, 试想在研究起点上就已经背离了研究探讨真知、追求真理的真谛, 失去了研究工作者应有的立场和品格, 又如何研究出职业教育发展真正所需的成果。其次, 这种功利性的定位会直接导致职业教育研究不能脱离本校教学与实践活动, 视野难以开拓, 更不谈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深层次教育理论。同时, 由于其研究范围的狭隘, 研究深度的浅显, 甚至涉及利益关系或利害冲突, 研究着很难居于全局的高度看待, 甚至在无形中影响客观地真实地表达其观点, 科学品格似有非无, 这进一步影响其研究工作, 不能高瞻远瞩之视, 岂有指点江山之实。

因此, 回归到以研究职能为核心的高教研究机构首先应正确理解“有为有位”的真正含义。所谓的有为, 应该是充分发挥了其自身研究职能、研究引导职能与研究平台职能的三大职能后, 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养料的“有为”, 为职业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引的“有为”, 同时也是有力推进了学院自身建设的“有为”。所谓“有位”, 则是现代职业教育思想与最新职业教育动态传递的第一站位置, 是学院领导获取最新动态与资讯的伸手即得位置, 是教师开展职业教育研究的桥梁与中转位置, 是研究与实施成果汇集转化的枢纽位置。由此, 高教研究机构才能从根本意义上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才能成为职业院校不可获缺的机构, 其组织与引导下的研究团队才能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当前的职业教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期, 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社会结构暗自转型, 社会人才重新分配, 职业教育如何能稳居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职业院校如何能培养出迎合社会需求的有力人才, 站在职业教育最前沿的高教研究机构理应起到风向标的作用, 实时吸纳职业教育最新, 研究职业教育规律, 带领职业院校教育者们共同做好职业教育研究工作, 切实发挥好机构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为在新形势下构建适合学院自身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着力建设高水平特色化职业院校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长乐.试论高校高教研究所的职能定位[J].教育与现代化, 2003 (4) .

[2]任聪敏.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与职业, 2007 (6) .

[3]南海.对职业教育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J].职教论坛, 2004 (7) .

新形势下会计的职能 篇10

1 新形式下刑事技术人员应突出在以下几方面职能上作好文章

1.1 要发挥信息传媒作用, 展现刑事技术工作的重要性, 积极争取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

刑事技术是侦查工作的基础, 与公安机关打击刑事犯罪密切相关。刑事技术研究的对象主要为物证, 这一特点决定了刑事技术部门是公安机关侦查破案、刑事执法、行政执法和治安管理工作中获取现场物证的重要部门, 刑事技术工作则在刑事诉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信息载体的作用, 发挥公安网络优势, 将运用刑事技术工作破获的成功案例、刑事技术的指纹破案和DNA破案以及串并的案件等各种信息广泛发布, 充分展示刑事技术工作的基础性、引领性、先进性、科学性, 认识刑事技术工作的重要性, 从而得到对刑事技术工作最广泛的支持与理解, 为刑事技术工作的发展创造条件。

1.2 要加强和提高现场勘查质量, 为侦查破案服务

现场勘验检查是侦查破案的基础性、源头性工作。现场勘查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案件能否侦破, 而且关系到能否顺利把罪犯嫌疑人送上法庭。目前, 现场勘查已成为刑事技术人员的主要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认真贯彻《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规则》, 坚持现场勘验检查“两为主”原则, 按照统一指挥、明确分工、规范程序、落实责任的要求, 精心组织开展各种刑事案件现场的勘验检查工作。凡是有现场可勘的刑事案件, 无论案件大小, 无论时间长短, 都要勘查现场。要着力在提高物证提取能力上下功夫, 在重视常规物证提取的同时, 要高度重视对纤维等微量物证和血液等生物物证的提取。尤其是命案现场勘查要严格按照公安部“一长双责制”的要求, 贯彻落实以痕迹为主导、以信息技术平台为支撑、确保指挥灵敏的“2+3”式 (刑事技术、侦查、资讯、信息、警犬5个部门或专业) 捆绑作业的命案现场勘查工作模式, 有效解决传统现场勘查中存在的侦技配合失灵、信息渠道不畅通、现场痕迹物证提取率不高等问题, 从而实现刑侦、技术资源的有机结合, 有力地提高精确破案率。勘查人员在现场勘查过程中必须树立侦查意识、证据意识和诉讼意识, 有目的去发现和获取更多的犯罪信息, 从而更好地为侦查破案和刑事诉讼服务。

1.3 要搞好技术串并案工作, 信息导侦, 实施精确打击

技术串并是打击流窜犯罪、系列性犯罪的重要手段, 串并工作做的好能大大提高侦查破案的水平和打击效能, 因此, 我们不但要加强常规手段利用现场“手印、足迹、工具痕迹和其它痕迹”[1]等串并案件, 而且要重视利用各种犯罪信息串并案件, 也就是从宏观的发案形势, 或零星、无规律的发案动态信息中, 抽取有用的犯罪信息, 通过现场的信息研判 (包括手段, 痕迹物证) 来串并案件, 为侦查提供依据充分、串并准确的破案线索。信息导侦, 就是从信息情报角度出发, 将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注入刑事侦查工作, 通过科技手段搜集、管理、使用信息情报, 建立以信息情报工作为支撑, 以信息情报主导侦查, 同时依托公安信息情报网络系统, 实现信息情报对整个刑侦工作的渗透, 使之成为预防和打击刑事犯罪全新的侦查破案模式。精确打击, 就是指公安机关以情报信息为主导, 综合运用各种侦查措施手段和刑事科学技术, 通过扎实的基础工作, 精确分析突出社会治安问题或锁定犯罪团伙、犯罪嫌疑人, 从而采取相应的治安对策或打击策略, 有的放矢地整治治安秩序, 稳、准、狠地依法严厉打击并揭露、证实犯罪过程。技术串并案件是信息导侦的一部分, 而信息导侦又是实施精确打击的起点和基础, 因此只有将此有机地结合, 才能更好地发挥刑事技术工作的优势和作用。

1.4 要加强侦查与技术良性互动, 提高破案效率, 降低破案成本

刑事案件特别是重特大刑事案件的侦破, 涉及的部门和警种多, 各部门之间只有全面协调通力合作, 发挥整体作战优势, 才能极速高效地将案件侦破。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 尤以侦查部门和技术部门之间的互动最为重要, 这两方面沟通协调配合默契的话, 就能使侦查工作少走甚至不走弯路。侦查与技术的互动包括侦查人员与侦查人员之间、技术队伍不同专业和人员之间以及侦查人员与技术人员之间三个方面的强力互动。侦查人员与侦查人员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各个侦查组之间不做重复的无谓的劳动, 从而做到分工和目的明确;技术各专业之间的互动, 对于案情分析、案件性质的确定、作案过程以及痕迹物证性质和作用的分析判断等各个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侦查与技术之间的互动, 则对整个案件的运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往往能使整个侦查工作少走弯路, 达到极速高效的目的。只有各个方面互相交流互通信息, 才能让我们在实际工作的时候不会盲目被动, 因而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发挥整体和协同作战优势, 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从而达到降低破案成本的效果。

1.5 要加强刑事技术人员教育培训, 提高业务技能

时代和形势的发展对刑事技术工作和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要大力强化对刑事技术人员的政治和业务培训, 培养和教育刑事技术人员爱岗敬业, 增强工作责任心, 保持和发扬科学严谨、艰苦细致的工作作风。结合公安部的命案现场勘查大练兵活动, 将模拟现场勘验和实验室检验鉴定考核形成制度化, 结合练兵抓规范、促落实、上台阶, 在全面开展练兵工作的同时, 本着“缺什么补什么, 缺什么练什么”的原则, 有计划、有重点地突出岗位练兵工作, 采取破案讲评、案卷评析、庭审旁听、模拟勘查等各种形式, 战练结合, 以战促练, 以战验练使广大刑事技术人员熟练掌握高新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 提高现场勘查、分析判断和发现、提取、检验痕迹物证的水平。同时,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派人员往公安部、省厅以及其它兄弟地市进行学习、交流, 邀请国内外专家开展培训等全面提高各专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 并形成长效机制。

1.6 要加强管理, 进一步规范刑事技术工作

始终坚持“以制度抓管理, 靠管理出效应”的原则, 继续加强刑事技术管理工作, 完善各项管理措施, 健全各项登记制度, 加强各专业工作程序规范, 促进刑事技术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2]建设。要从现场勘查、痕迹物证提取、物证鉴定、痕迹物证管理、档案管理等各个环节做出详细规定, 实现严密的“两人鉴定、三级复核”的刑事技术工作机制, 作到有章可循。制定刑事技术人员服务承诺、岗位职责和实验室工作制度, 有效地保证各项工作的严谨化和制度化。进一步完善以现场勘查率、痕迹物证提取率、现场书面分析率、现场勘查记录制作率、痕迹物证建档率、检验鉴定率、鉴定结论起关键认定作用率和刑事技术人员人均工作量为主要内容的刑事技术业务考核体系, 把日常性考核与阶段性考核结合起来, 积极开发和运用网上考核系统, 充分调动广大刑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此外, 进一步提高信息利用意识, 加强刑事技术信息交流, 培育新的破案增长点, 提升刑事技术指导破案的能力。

1.7 増强自我保护意识, 严格按法律和程序办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以及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 现阶段对刑事技术工作刑事技术从业人员的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不但要严格按照法律和程序办案, 而且在现场勘查过程中、检验鉴定过程中以及在生活和其它方面也要时刻注意, 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 又要防止因为程序不当和不按法律、法规办案从而出现错误和漏洞, 影响自身和单位的工作。

2 新形式对刑事技术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刑事科学技术人员的法律素养

刑事科学技术是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的理论和成果为基础, 发现、记录、提取、检验及鉴定与犯罪相关联的物证, 为侦查和审判工作提供线索及证据的边缘法律学科, 它兼具技术科学和法学的双重属性。刑事科学技术特有的这种属性, 表明其与侦查工作的紧密结合程度。为了使调查取证合法有效, 就必须树立现场勘查及鉴定的合法性观念。首先是实体合法, 即刑事科学技术人员应熟悉《刑法》, 熟悉罪与非罪的界限, 此罪与彼罪的差异。例如命案中在犯罪嫌疑人避重就轻掩盖杀人目的时, 现场物证和致伤痕迹及致伤部位的分析可能成为案件定性的关键———杀人抑或伤害致死。其次是程序合法, 形成以《刑事诉讼法》为核心, 以《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即将出台的勘查规则、鉴定规则等部门规章为内容的规范化、法制化操作程序。随着刑事诉讼法制化进程的加快, 讯问和现场物证提取程序透明成为刑事诉讼的发展趋势, 追究控方程序违法可能成为犯罪嫌疑人逃避打击的有力途径。例如辽宁刘涌案, 取证中的违规操作使原本不是很复杂的审判变得扑朔迷离, 疑窦丛生。

2.2 研究和发展痕迹检验的相关理论

刑事科学技术人员应树立“大痕迹”的理论。“大痕迹”即广义痕迹。它不仅包括实物痕迹, 还包括心理痕迹。现代的刑事科学技术人员不仅要研究现场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和鉴定, 还要研究犯罪嫌疑人在一定的心理状态和客观环境所留迹象, 从而分析案情, 指导侦查。由于心理痕迹是建立在, 对一定时间空间下实物证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因而这项工作由刑事科学技术人员来完成。如20世纪90年代逐步形成的犯罪现场重建理论就是心理痕迹的理论结晶。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 刑事科学技术人员不仅要多学习间接经验、书本知识, 而且在实践中应多总结, 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丰富刑事科学技术的“百花园”, 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犯罪现场重建工作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 已经在爆炸案件中运用, 但形成理论却在国外。刑事科学技术人员不仅要成为主导刑侦实战的行家, 还应成为推动刑侦理论发展的里手。

2.3 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

“辩证唯物主义”[3]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发展科学工作的思想武器。在现代社会犯罪嫌疑人反侦查能力提高的形势下, 刑事科学技术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哲学修养。掌握正确的方法论、认识论对于充分研究现场资料、现场犯罪信息、客观地分析现场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中的基本规律, 其核心是矛盾论。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是事物和现象中的稳定性力量, 它使事物和现象平稳温和地向前发展;斗争性与之相反, 它总是不断打破事物的统一, 推动事物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现场中矛盾体很多, 如中心现场和关联现场的关系、宏观痕迹物证和微量痕迹物证的关系。传统勘查和检验中往往把中心现场、宏观痕迹物证作为现场矛盾体斗争的主要矛盾加以研究, 将其作为解读犯罪现场信息的突破口, 推动现场分析的进行。但是有些案件的侦查往往因为关联现场、微量痕迹物证这些次要矛盾的发展而出奇制胜。例如犯罪嫌疑人在中心现场戴手套, 在逃匿或隐藏场所等关联现场把手套摘了;有些现场烟头、毛发、精斑、唾液、尘土、纸屑、油漆等微量物证原来作为次要矛盾, 处于从属地位的, 却变成了主要矛盾, 推动案件侦查向前发展, 成了事物发展变化的主导。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斗争中是相互转化的。现象是客观事物的必然反映, 任何客观事物都是通过一定的现象来表现和反映, 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现象的客观事物。因此, 反映客观事物的现象, 具有矛盾的普遍性。本质是区别各种事物的根本性质。不同的事物, 其性质也不相同, 不同的性质反映了客观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客观事物如果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本质特征, 没有本质特征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这就要求刑事科学技术人员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要用发展的眼光研究现场, 要研究一般和个别、必然与偶然、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分析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 或多因多果。例如一些报案人出于种种原因报假案, 现场中如果把痕迹物证的遗留看作一个系统, 则痕迹的遗留应是普遍联系的。一些假案的揭露往往就是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 进行多次的预试验, 采取科学的推断方法揭示现场的每一个具体现象, 从而发现矛盾和疑点。

2.4 重建犯罪现场的能力

犯罪现场是一切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的逻辑起点, 而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又是以剖析犯罪现场为最终目的。犯罪现场重建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形成以来, 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刑事科学技术人员的广泛关注。该理论将犯罪现场重建的依据和来源分为三大块:犯罪现场痕迹物证的状态和位置关系;痕迹物证的实验室检验;被害人或相关证人提供的信息。这就要求刑事科学技术人员运用系统论的观点认真研究每一个具体的痕迹、物证的形态, 与其他痕迹、物证的位置关系, 通过实验室检验的相关结论, 结合相关言词证据信息, 有目的的做到确定作案人在现场上的进出口;分析研究案件的性质;确定作案的人数;认定可疑痕迹、物品是否与犯罪有关;进行合理的现场试验;收集犯罪痕迹物证, 最后完成对现场事件和行为过程科学的整体认识。总之, 现代刑事技术工作涉及范围广、种类繁、变化大, 所以, 刑事科学技术人员不能只研究传统意义上的现场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和鉴定, 更应该“走出去”“请进来”, 把各行各业有关的新技术和科学成果, 为我所用, 提高业务素质, 掌控大局, 成为整个侦查工作的“总导演”。

只有不断加强完善上述几方面内容, 现代科学手段才能为提升刑事侦查战斗力提供广泛的空间。才能把新形势下刑事技术人员的职能和素质提高到“第一战斗力”的地位, 改变思路, 从观念到行动上重视起刑事技术, 持续增强控制、发现、揭露、制服犯罪的能力。邓小平同志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法宝。一切科学技术都是由人发现、发明和创造的, 是人的劳动与智慧的结晶, 它充分体现了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一切科学技术手段又都是靠人来掌握和使用的, 人的智慧和才能借助科学技术得到无极放大;没有人的积极性, 科学技术不会变成战斗力”。可见新形势下只有加快提高刑事技术人员的职能与素质, 才能使我国的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1]张毅, 李洪武, 孔春晓.痕迹检验教程[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9.

[2]高春兴, 苑军辉, 邹荣合.犯罪现场勘查[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1.

[3]孟宪文.公安信息学[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8.

新形势下会计的职能 篇11

关键词:新形势 检察职能 创新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048-01

我国的人民检察制度诞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重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此后三十多年里,伴随着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检察机关不断调整、优化着自己的职能。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以法律手段管理社会事务将越来越普遍和重要。因此在新形势下,检察院要更善于肩负社会责任,立足本职职能,坚持党的领导,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强化围绕大局意识、服务民生意识。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职能的前提和保证。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坚持执法为民,始终把维护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具体到检察实务上,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就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地方党委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时刻与党保持一致,积极取得当地党委支持,否则检察工作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坚持文化育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文化具有很强的内生性,是一种软实力。如同伟大的企业必定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支撑一样,检察文化建设是保证检察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积极向上的检察文化,不仅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而且在检察机关发挥职能文明执法、廉洁办案方面将检察人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到新的高度,确实做到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

发挥检察职能,率先垂范参与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充分了解检察机关的职能和功用,提高检察工作社会认知度,着力营造良好的执法办案环境,这对于我们的检察工作有着很大的实际意义。检察机关应强化宣传工作,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气会、组织采访等各种形式,使人民群众充分了解检察机关的职能和社会作用,提高社会认知度,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支持检察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着力营造良好的执法办案环境。

三、坚持围绕大局,服务民生。通过努力提高案件质量,积极扩大执法办案效果,拓宽检察工作领域,在更大程度上、更大范围内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一)要有大局观和民生意识。检察机关的大局观就是充分发挥检察院职能,找准检察工作与当前大局的结合点,检察院就是要紧紧围绕这个点,干出成绩,干出特色。检察机关的民生意识就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切实增强为人民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实现办案力度和办案效果的有机统一。为人民服务既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我们工作的落脚点,无论是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还是公众廉洁执法,都需要我们彻底贯彻这种服务精神,这关系到我们的检察工作能否有所作为,能否健康发展。

(二)要善于发现新问题、新情况。社会生活是鲜活而丰富的,“横看成岭侧成峰”,犯罪分子的手法也是花样百出,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研究、探索和牢牢把握事物新的特点和规律,始终把工作指导和工作实践建立在对客观规律的把握上,使各项决策既体现时代性又符合客观性,既富有创造性,又具有实效性。事物是相互联系和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也应不断深化,因此需要我们全面认识、清醒认识、把握大局,进一步做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整治管理,并努力扩大执法办案效果,有针对性地提出强化监管、完善制度、改革体制等方面的具体建议,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三)要突破传统思维的固囿,创新工作思路和办法,提高案件质量,拓宽办案领域。检察院的三大职能,就是充分发挥批捕起诉职能在社会管理中的司法作用,强化监督,保障公正,坚持打击与保护并重;充分发挥诉讼监督职能在社会管理中的保障作用,坚持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充分发挥惩治职务犯罪职能在社会管理中的净化作用,认真总结办案规律,推广典型办案思路,大胆拓宽办案领域,在新的领域能有所作为,并把每件案件都办成铁案,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

四、坚持专业化和职业化。通过开展专业化建设,有效提高检察队伍水平,夯实检察工作基础,在参与和创新社会管理中保持良好的风貌。

(一)重视机构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切实解决机构不健全、办案力量不足和不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等问题。科学地调配班子,加强领导在广大党员干部中的威信,带出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以机构建设为契机,带动组织领导,解决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慵、懒、浮、散之风,将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纳入领导班子绩效考核范围,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

(二)促进干警树立正确的执法思想和执法观念。建设一支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检察干警队伍,头脑中常悬“法律”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使我们的干警时时处于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状态,着重解决执法办案过程中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甚至违法办案的问题。检察工作涉及领域广、部门多、专业性强,对干警的素质要求高,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对检察工作负责的态度,从组织、纪律、业务和作风等方面切实抓好队伍建设。

(三)以思想政治上的可靠性确保检察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思想政治建设是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的灵魂,随着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各种诱惑对我们的检察队伍形成严峻挑战,这就更需要我们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注重事业、淡泊名利,以高尚的精神追求来防腐、拒腐,团结协作,争创一流佳绩。

(四)加强学习。在现代社会,学习不再仅仅是获得职业准入的敲门砖,更是我们一生应该秉持的理念,所以应把学习作为加强检察业务、提高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常抓不懈。以建设学习型单位,学习型科室和学习型干部为基本框架,形成“人人要学习,人人爱学习”的热烈氛围。

新形势下会计的职能 篇12

自人民银行独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20多年来,央行的会计核算管理体制改革随着经济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而深化,逐步探索出了强化会计内部控制的新路子。2004年,各分行(营管部、省会中支)和中心支行专门设立了独立的事后监督中心,实现了会计核算由分散监督向集中监督的转变,监督范围由单一的会计核算业务扩大到会计、国库、发行、外汇等日常核算领域,形成了涵盖中央银行全部会计核算业务的大监督格局。

随着事后监督中心职能和地位的确立,事后监督作为防范资金风险的重要屏障,在央行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显现,与核算业务部门的事前事中控制、内审部门的审计监督、纪检监察部门的执法监察共同构成“四位一体”的央行内部控制体系,既相互独立、各有侧重,又密不可分。事后监督部门以监督的独立性、连续性、及时性、全面性和重点性形成自己独有的优势,能够与内审、纪检监察部门形成监督合力和互相补充,有效弥补其他监督行为存在的“非连续”、时效慢等不足,监督“防火墙”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这既是现代化银行会计业务集中核算的需要,又符合现代金融管理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分离的管理发展趋势。

二、当前央行事后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人民银行事后监督工作机制运行以来,随着会计核算业务的快速更新,在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监督对流程改进的关联度不强,监督量有增无减等问题日益突出,在机构设置、职能定位、监督手段等方面仍存在尚待完善之处。

(一)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多头指导管理乏力

《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监督办法》规定:会计核算监督工作接受上级行会计财务部门牵头支付结算、国库、货币金银等部门的业务指导。《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和加强事后监督工作的意见》明确了省会城市中心支行会计财务处牵头相关业务处室对辖内地市中心支行事后监督中心进行业务指导。但由于会计、支付、国库、货币金银等业务部门均需对下级行相关业务部门进行管理指导,自然造成在日常工作中关注下级行对口业务部门的时候多,顾及下级行事后监督中心的时候少,对事后监督的业务指导难以落到实处,监督水平难以提升。

(二)监督资源相对分散,监督合力难以形成

目前基层央行事后监督工作处于一种各自为政的尴尬境地,事后监督中心与纪检监察和内审等部门间沟通不畅,其监督成果未得到有效整合与利用,造成了监督资源的重复和浪费,纵向信息沟通不畅,横向交流无人组织,既不能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缺乏交流工作经验与成果的平台,这导致了监督水平难以有效提升,不利于监督效力提高和内控体系的完善。同时,监督分析少,成果运用有限,在日常监督工作对发现的核算业务差错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核算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反馈整改,未对差错形成的原因及规律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和业务改进建议,从根本上制约了事后监督部门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监督范围过于宽泛,监督重点亟需突出

《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监督办法》指出“会计核算监督是指对营业、国库、货币金银等业务的会计核算全过程进行的审核、控制和检验,应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事后监督是指核算业务发生后,对核算结果实施的复核和审验”。可见,事后监督属于会计核算监督的范畴,主要是核算业务发生后对核算结果实施的复核和审验,日常监督中过多地注重对凭证要素规范性的监督,内容面面俱到,没有突出监督重点,还要承担会计资料的整理、装订、保管、调阅等大量非监督业务工作,以致事后监督人员疲于应付,难以把工作重点放在对资金风险点的监督上。据对会计核算业务差错情况分析发现,80%以上的核算差错属于凭证规范性问题,未能真正发挥防范风险“防火墙”的作用。

(四)监督手段相对滞后,监督效率有待提高

目前只有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开发了事后监督子系统,采取人工监督和计算机监督相结合的手段,而国库及货币金银等其他核算业务完全采用人工监督,过分依赖于手工计算、翻阅、勾对,监督的重点是凭证金额、印章等内容,监督方式、手段单一落后,效率低下,事后监督仅仅充当了“大复核”角色。随着国库会计数据集中核算系统的上线运行,国库业务电算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会计信息经加工后的外部载体反映更加简洁,纸质凭证进一步减少,而国库事后监督仍采用手工监督模式,国库监督人员每日接收国库部门凭证、账表后,只能通过人工核对的方式审核,手工核打国库资金的对应关系等,缺乏对资金详细流程及资金风险点的重点监督。

三、央行事后监督职能发挥的建议

(一)实施职能战略转型,构建“大监督”内控格局

目前很多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已根据自己的业务情况,形成具有自身业务特点的风险控制体系。我国中央银行的核算业务,由于目前采用条块分割的核算模式,成立专门的事后监督部门以防范会计核算风险、保障资金安全。可以省为单位对事后监督专业实行垂直领导,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以便统一进行工作绩效考核、统一制定业务操作规程、统一制定培训计划。同时,事后监督工作对本行行长负责,接受上级事后监督部门的业务指导,上级行事后监督部门还负责组织辖区事后监督人员的业务培训交流。事后监督发现的问题逐级汇总至上级行事后监督部门,上级行事后监督部门整理后将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提交核算管理部门,为核算管理部门制定、修改制度提供参考。

(二)建立有效沟通协调机制,实现监督资源共享

事后监督部门应加强全局观念和服务意识,与纪检、内审、核算等部门共同建立风险防范体系,包括信息共享机制和风险量化考核标准,内审部门着重于内控制度、履行职责的审计监督,纪检监察着重于执法监察,事后监督部门着重于日常资金风险的防范。通过对内控、核算、现场及非现场等考核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建立事前预警机制,促进风险端口前移。积极探讨纪检、内审、事后监督等部门的内部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整合重复监督内容,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共享,形成资金风险防范的合力。有效推进核算链条一体化,建立健全层次鲜明的事后监督工作联席会议、约见谈话、走访交流等制度,定期组织召开辖区事后监督工作联席会议,针对强化内控管理、提高辖区核算质量、加强监督结果反馈、促进协调沟通等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帮助核算部门更好地规避风险,增进风险防范的共识。

(三)促进监督平台网络化,发挥核算数据集中优势

为有效缓解目前手工监督引致的凭证传递风险,改变监督滞后的局面,加强事后监督的电子化、网络化建设已是当前迫切需要。建议总行尽快开发符合国库业务发展需求的国库核算监督子系统,实现与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的对接,解决当前国库监督时效过于滞后的问题。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总行应按照“集中、高效、安全”的原则,遵循“物理上集中存储、逻辑上按需取用”数据存储理念,建立集会计核算和监督管理于一体的涵盖会计、国库、货币金银、外管等各类核算业务的综合业务处理系统,重新配置人民银行相关部门的基础数据资源,实现会计、国库、货币金银等核算系统对接,准确、快捷地采集有关核算信息,实现业务数据及账表的自动对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影像技术逐步实现监督过程中会计凭证的无纸化,从而降低手工监督的工作强度,提高监督效率,实现即时、高效监督,切实防范资金风险。

(四)强化风险性监测功能,突破合规监督定位

一是适时纳入资金风险监测职能,事后监督部门真正做到将风险性监督贯穿于日常业务工作的始终,加快实现由合规性监督向风险性监督转变的步伐。通过“抓大防小”,重点监督资金出口、暂收暂付、账务核对、系统日志、关键时点 (计息日、月末、缴存期限日、年终决算日等) 等环节,以及容易形成差错、事故、案件的部位和大额资金业务。会计核算风险主要源于各种类型的会计核算违规,具体表现形式有法律风险、系统风险、操作风险和控制风险等,依据监督过程中发现的违规情况的性质及其对资金安全的影响程度,对会计核算风险进行科学分类,合理分配监督资源,实行差别化监督,以切实达到筑牢风险防范屏障、保证资金安全的目标。二是定期开展现场监督检查活动,监督人员能够直观了解核算部门会计人员分工交接、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重要会计物品保管使用、再贷款再贴现等核算业务情况,通过监督、交流、询问等方式提高监督能力,及时发现和纠正非现场监督所不能发现的风险隐患等,将会计核算风险防范有效控制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各个阶段,促进核算部门规范操作和提高防风险意识,有效弥补非现场监督的不足。

(五)促进监督成果转化利用,建立监督评价机制

事后监督结果的全面有效利用有助于提高监督效能,实现事后监督的目标和价值,从而促进核算业务整体质量的升华。事后监督部门应进一步深化监督成果运用,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对会计核算风险的事后监督评价。评价工作在如实反映监督情况的基础上,注重监督结果的归类统计和分析运用,加强对会计核算业务风险情况进行整理、计量、分析和预警提示,增强对监督数据挖掘和监督结果利用的力度,加强核算环节风险隐患的揭示与分析,提高相关意见与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针对缴存款、内外对账、基层行国库核算业务等专题开展深入、系统的调研分析,形成专题风险评价报告,为行领导决策和相关部门加强管理服务,实现事后监督职能的深度延伸与拓展。

(六)加强监督队伍建设,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高素质的监督干部队伍是做好监督工作的前提,也是决定事后监督工作发展的关键所在。首先,积极充实监督干部队伍,在风险管理的框架下,要着眼于长远发展,配备熟悉前台业务、素质水平较高的人员充实监督干部队伍,同时可考虑将每年从高校分配的学生充实到监督队伍中,逐步改善监督人员结构。其次,积极开展监督人员岗位培训活动,定期进行岗位交流轮换,深入核算部门跟班学习,使事后监督人员成为业务多面手,有效激发事后监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岗位创新。第三,明确责任划分,建立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细化对事后监督人员的表彰奖励条款,若能成功堵截风险点,享有相应奖惩激励措施,以调动事后监督人员的积极性。要合理划分监督部门与核算部门之间的责任,对事后监督人员的责任追究和处罚条款,特别是“连带责任”,应在科学界定的基础上,予以明确规定,增强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史敏.关于构建央行内部“大监督”体系的设想[J].金融会计, 2007 (05) :66-67.

[2]王燕, 卢义良.事后监督工作的风险与防范[J].金融会计, 2007 (08) :71-74.

[3]陈斌.基层央行事后监督工作现状及发展方向思考[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1:138-140.

上一篇:戏剧服饰文化下一篇:中国篮球的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