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师德建设

2024-09-05

新形势下的师德建设(精选12篇)

新形势下的师德建设 篇1

摘要:高校师德建设事关高等教育的成败, 意义重大, 以至于影响公民的道德建设和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 认真探讨高校师德建设问题, 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 切实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本文旨在阐明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必要性, 揭示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并分析其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对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师德建设,现状,建议

1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周礼·天官·小宰》中说“教职, 以安邦国, 以宁万民, 以怀宾客。”这就是讲, 教育者的工作中心是为社会服务。在高校道德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就是师德建设。高校教师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 不仅要提高业务水平, 还要提升师德素质。随着高校的扩招, 教师队伍也随之扩大, 势必导致教师队伍中不同个体间职业道德以及业务水平的参差不齐, 部分教师职业情感淡薄, 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高校如果不考虑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一味地盲目扩充教师队伍, 良莠不齐的师资势必给师德建设带来困难。

2 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2.1 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分析

2.1.1 当前形势下高校师德建设总体上表现为良好积极向上

当前, 高校的教师队伍中绝大部分教师都有较高的道德素质, 教书育人职责意识, 强敬岗爱业, 能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思想积极进取。同时, 在新形势下, 他们普遍学历学位层次较高, 大多为硕博士以上, 知识视野宽, 动手能力强, 外语水平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较高。作为新时代的教师, 他们思维活跃开放, 勇于并乐于辩证地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 事业进取心强, 希望能在岗位上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2.1.2 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1) 高校师德教育中存在价值取向的片面化、功利化、多元化倾向。师德教育的人文内涵体现为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然而, 受经济全球化以及市场经济所有制多元化的影响, 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以及享乐主义的思想的滋生, 使得部分高校教师产生了自私自利的贪欲, 价值评价标准偏离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是非观念变得模糊。

(2)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失范。①敬业精神欠缺。有的教师对教书育人工作只是消极应付, 只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 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管不问, 没有把育人作为应尽的责任。一些教师把教师工作仅仅当作一种稳定的谋生手段, 敷衍了事, 教案多年不变或缺乏新意, 更甚者以观看录像替代上课, 不愿对科研多花时间, 缺乏进取意识。甚至有教师利用上班时间将大量精力投入副业, 工作重点主次颠倒。②对学生缺乏爱心。有些高校教师除了上课, 在校时间很少, 与学生缺乏交流, 也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出现问题一味指责学生, 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加大师生之间的代沟。③师表形象欠佳。有的高校教师不注意课堂上自己言论对学生的导向, 讲课时将自己的消极情绪, 甚至偏激观点散布给学生;有的教师没有纪律观念性, 上课迟到早退, 随意调课停课;有的教师在学生考试中送“感情分”、“礼物分”等等行为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师的形象。

2.2 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建设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

2.2.1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导致人们原来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 高校教师也不例外。特别是在日益盛行的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下, 有的教师只考虑个人经济价值的实现和个人利益最大化, 信奉金钱至上。

2.2.2 制度建设及管理体制不完善的影响

近年来, 各高校普遍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大幅提高, 而职业道德培训却常被忽视。尽管一些高校出台了自己制定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但各高校之间师德水平参差不齐, 且这些规范也不够系统、不尽完善。高校师德的实际状况让我们不得不慎重反思现有制度的不足, 新一轮的制度建设和改革已经成为师德建设的迫切需要。

2.2.3 教师自我提升修养的忽视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教学科研工作压力的日益增大, 使一部分高校教师无法专心于师德水平的提升。他们缺乏主动开展政治学习的动力, 不注重加强自身人生观、世界观的改造, 忘却了教师的政治使命, 使自己的师德修养落后于时代的要求。而且高校中很大一部分的教师为非师范类专业, 他们未对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作过系统的研究, 存在很大局限性。

3 新形势下对高校师德建设提出的一些建议

3.1 坚定社会主义政治思想, 为高校师德建设指引方向

当代高校教师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2 弘扬传统文化精华, 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文化内涵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为师德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宝库, 合理利用能使高校师德建设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朵奇葩。如果说政治理论学习为高校师德建设指引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那么中华传统文化则为师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内涵, 二者应相互依托, 不可或缺。

3.3 健全管理考核机制, 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动力

(1) 建立健全科学的师德考评机制。科学的师德评价制度在设计上一定要注意把握其科学性、准确性、公正性, 在执行上要注重以下几点:第一, 注意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 以定期考核为主、平时考核为辅, 运用多样化的考评方法提高考评的准确性与公平性;第二, 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相兼顾;第三, 考评结果要及时反馈到教师个人, 以便教师本人找出差距与不足处, 加以学习和改进, 使其起到实实在在的激励作用。① (2) 创建师德建设培育机制。教师师德培训要制度化、规范化。培养新教师可以通过岗前培训、新老教师师徒结对等手段帮助这些从高校毕业的新教师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此外, 要注重榜样的导向作用, 通过树立师德典型、宣传师德先进事迹来营造争当先进的校园氛围, 激励全体教师学习先进、追赶先进。② (3) 切实解决高校教师的待遇问题。高校在条件许可情况下, 应当积极争取改善教师的住房、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子女教育和学习条件, 使教师安心于教育事业。反之则会使得一部分优秀的专业技术教师转行或隐性流失。如果教师个人能够在履行职业道德的同时, 收获到一定经济利益, 为自己创造一定的发展机遇。师德培养、师德建设这样的公共目标也就自然嬗变成为从业者的自我需要和自我追求。③

注释

1廖善康, 谭促伦.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传承, 2011 (5) .

2鲍春燕.高校师德建设的理念与机制创新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10) .

3郭志勇.关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1 (9) .

新形势下的师德建设 篇2

——新形势下的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姓名:_____刘柳苏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揭西县钱坑中学______日期:____2012年12月1日________

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新形势下的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教师不仅传授知识给学生,又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 “为人师表”则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李岚清副总理曾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达到高质量的教育,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而青年教师又是支撑教育的主体。从“付家河小学女老师体罚影响她午休的学生”到 “浙江温岭的蓝孔雀幼儿园发生教师虐童事件”无不提醒我们: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因此,新形势下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湛、能力全面的教师队伍,对满足教育现实的需要,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青年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综观当前青年教师队伍,总的来说是思想解放,学历、学位、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比较高,具有较新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业务素质,与学生的“带沟”相对不明显;接受新课程改革的信息量大,接受新事物快。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工作热情高,个性鲜明,有一定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在青年教师队伍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思想问题和不良现象。一部分青年教师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主要表现为:职业信念动摇、对学生缺乏爱心、个别人的言行背离教师行为规范、重视物质利益、缺乏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等方面。

为什么青年教师队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二、青年教师队伍出现不良现象的成因

青年教师队伍出现思想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社会、学校的外部因素,也有来自自身的内部因素。

1、社会人事分配制度的影响

随着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所带来的聘任制度的社会性、工作压力的加大,多数青年教师对工资待遇低、职称评定(缺少成就感,看不到希望)等问题存在着不满。其中,最不满意的是工作待遇。待遇问题不仅给部分青年教师造成很大的心理不平衡,还影响工作情绪,有贪图轻松的思想,存在“只要有机会就跳槽”的观念,有“学生家教是两全齐美的美差”的行为,给正常的教育秩序、教育质量带来消极影响。

2、学校制度的影响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学校荣誉的影响,学校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超负荷工作;部分青年教师还对学校工作条件(多数为一般校)、学校某些规章制度等问题存在着不满。这些足以让多数青年教师清楚地认识到新形势下教师难当,从而产生厌倦心理。

3、自身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压力使青年教师心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据调查,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心理压力更甚。有近五成青年教师认为“工作太累”,教师每天工作的时间超过8小时,业余时间中备课、批改作业、与学生或家长沟通占去大部分时间,剩下时间做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几乎没有自己支配的可放松的时间。同时,多方位的角色转换造成教师的心理矛盾和冲突,是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要扮演多重角色: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活动的管理者;学生的朋友、心理治疗者;人际关系的交往家,需要与其他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打交道;同时,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

三、如何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师德师风直接影响教育行风,关系教育形象,关系受教育者健康成长。倡扬高尚的师德师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新时期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对青年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和成因的分析,了解到青年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出现不少问题,出现了一些青年教师道德意识薄弱,思想行为偏离了师德原则和规范。作为新时期下的青年教师,应如何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呢?

(一)学习政治理论,强化教育意识,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现代教育家竺可桢说:“教者,传授知识也;育者,培养品德也。教中有育,3育中有教。”教育史基础,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强化师德师风教育意识。首先,广大青年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立足职业教育现状,遵循教育规律及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过硬的思想作风修养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其次,注意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引导青年教师要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二)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强化教书育人职责,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当前,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默默耕耘,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然而,有个别青年教师心浮气躁,静不下心来,上课三心二意,教书心不在焉。人们常说,教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教师是默默吐丝的春蚕,教师是不知疲倦的辛勤园丁。这些生动的比喻都说明,教师这一职业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准备,恐怕难以胜任教师工作。所以,如果哪个老师一边上课,一边想着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一边教书,一边惦记着吃喝玩乐,那是绝对教不好书、育不好人的。

因此,作为新时期的一名青年教师,一方面要培养爱岗敬业精神,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教育教学。任课教师必须按照教学要求,执行教学大纲,充分备课,认真讲课;按时、认真、热情答疑;及时按质按量批改作业和批阅试卷;对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均不得敷衍塞责,误人子弟。青年教师要对工作兢兢业业、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认真钻研。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另一方面,青年教师要强化教书育人职责,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只有静下心来,坚持不懈,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教出高水平的学生。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广大青年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4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开辟新教法。青年教师要多请教老教师,多向他们学习好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对学生要满腔热忱,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关心学生,不得以冷漠、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要深入了解学生思想、生活、学习情况,结合教学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服务工作。

(三)可以制定并执行一个科学的师德师风规范

师德师风建设就是要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通过教育和管理手段,规范教师行为,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造就一支政治素质良好、道德品质高尚、业务精、教学质量过硬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师德师风建设有明确的目标,即基本的人格要求、教师的职业标准要求、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可以根据《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学校自己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个规范必须突出学校特点,突出教师教书育人功效。通过制定、完善、落实师德规范,进一步规范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引导青年教师自觉履行《教师法》规定的职责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关和人才观,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新形势下的党政建设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新形势;党政建设;发展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突出的进步,对党政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下,做好党政建设工作,对提升领导干部的工作效率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立足于当前发展实践,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完善控制措施。

一、新形势下党政建设现状

(一)理论依据不完善。在可持续发展形式的影响下,党政建设工作需要具备完善的理论依据,考虑到建设形式的具体要求,需要保证理论依据的有效性,突出重点。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会存在理论依据不完善的现象,考虑到现有决策机制的具体要求,如果缺乏有效的理论依据,则会对建设工作的后续应用造成影响,甚至增加难度。

(二)领导干部作风有待提升。领导干部作风是党政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强化党的执行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践阶段,考虑到具体发展形式的要求,需要对各类对策进行有效的分析,掌握最新的途径和手段,实现管理形式的有效提升。针对领导干部存在的相关作风问题,相关部门要对其引起重视,落实反腐打击工作。

(三)信息化系统不完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各项应用指标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以信息系统为主,需要发挥信息及时的最大化作用。但是在实践阶段存在信息系统不完善的现象,各个网站缺乏专业人士管理,因此整体应用现状不容乐观。

(四)监督管理系统不健全。根据党政建设形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保证监督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和完善性,发挥监督管理机制的最大化作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监督管理不当的现象,部分区域的作风和领导建设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对建设形式的现状造成影响。因此只有具备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才能彰显出党政建设的理论性。

二、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党政建设工作

针对党政建设形式的重要性,在实践阶段,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对各项政策形式进行评估,做好基础党政建设工作。以下将对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党政建设工作进行分析。

(一)发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性作用。科学发展观是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来的,是对党集体领导的高度概括。在实践过程中要对涉及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形式进行有效的分析,发挥战略指导方针的指导性作用。在建设阶段,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建设队伍民主决策和集体领导的作用,进而表达民情和民意。在新形势下,要强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提升领导班子对政治思想的认识,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下,强化对理论形式的学习和引导,发挥科学组织系统的最大化作用,进而促进党政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强化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领导干部是党政工作执行的有机载体,也是强化党执行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针对当前实践阶段存在的干部作风问题,需要深入剖析领导干部作风问题的产生现状,对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对于出现作风问题的工作人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惩罚和制止,保证党政建设的廉洁性和高效性。在领导人员作风建设和改善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强化对党员的教育和引导,科学发展观起到重要的指导性作用,要以党的先进性指标为基础,执行有效的组织计划和学习步骤,定期对党员进行培训和教育,采用科学和规范化指导方式对其进行引导,进而提升党政建设的廉洁性。

(三)发挥信息系统的最大化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信息系统本身有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需要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最大化作用,对党政建设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制约。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当前已经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在党政建设阶段对信息化形式进行有效的整改,要以网络技术为媒介,专业操作人员需要掌握网站运行的具体要求,根据信息指标的要求,将系统落实到实处。政府相关网站也要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传播作用,对相关用户网站进行有效的处理。便捷的传递信息,能让相关政府领导人更好的了解民意,发现民众的新生,了解党的领导集体和群众之间的关系,进而更好的为群众谋福利,提升党政建设的有效性。

(四)完善监督管理系统。针对党政建设形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对其引起重视,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考虑到现有监督机制的最大化作用,明确党的作风建设的指导要求,完善监督管理系统。首先要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以规章制度为基础,明确干部作风和反腐建设的指标要求,完善现有的制约机制和监督系统。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等都是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发挥媒体监督和管理的作用,领导干部也要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在认识到领导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在生活作风上对自己济宁严格要求,保证自身行为的规范性。有效的监督管理渠道能对实践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因此可以利用网络电视、新闻报纸等媒介的作用,共同开展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满足党政建设的整体化要求,促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能够深入推进。

三、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针对党政建设阶段存在的理论依据不完善、领导干部作风有待提升、信息化系统不完善、监督管理系统不健全等问题,需要工作人员对其引起重視,结合具体情况,从发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性作用、强化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发挥信息系统的最大化作用、完善监督管理系统等方面入手,对建设方案进行有效的分析,满足党政建设形式的具体要求,进而促进党政建设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巍.新形势下的党政建设对策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No.24621:250.

[2]黄勇强.新形势下党政机关网络信息安全保密面临的风险及对策措施[J].保密科学技术,2013,No.3710:59-61.

浅谈新形势下的学风建设 篇4

关键词:学风建设,想道德

大学寝室不再单纯是学生休息的空间, 逐步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寝室气氛对学生的成长、人格的形成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积极健康向上的寝室氛围对推动学风建设乃至大学生成才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寝室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愈加成为课堂之外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 学风建设的重要阵地。它对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弘扬刻苦学习、顽强拚搏和求真务实精神、明理诚信的道德风尚,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学分制的实施, 传统的班级概念不断淡化, 单纯依托班级已不能满足学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1 加强寝室思想道德教育, 激励学生成才

目前影响学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相当比例的学生缺乏远大理想,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刻苦学习的动力不足。因此把新生的入学教育, 作为加强学风建设的先导。自新生入学开始, 就把学风建设放在首位。新生报到期间, 宣传学院学风建设特点--以寝风促学风。把学风先进寝室和学习标兵个人的事迹宣传给学生和学生家长, 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新生入学后, 辅导员首要任务是建设寝室, 科学合理分配寝室, 选好寝室长, 每周至少深入学生寝室一次, 了解学生的想法, 了解寝室情况, 从根本上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意识;宣传寝室建设的重要意义, 指导学生如何搞好寝室建设, 一旦住在一起, 同寝室的就成了一个集体, 形成一个“家”。相比学校中的社团, 寝室具有独特的功能和影响, 几个人凑在一起就形成了独特的寝室氛围。大学寝室生活里, 成员之间相互影响, 形成了独特的室友关系和氛围。氛围不同, “家”就不同。鼓励学生形成勤奋好学、团结互助, 你追我赶的寝室氛围。

2 加强和完善学风建设的组织队伍和制度建设

针对学风建设建立了完备的组织体系, 即以党总支为龙头, 以学生工作办公室为支点, 以班级为单位, 以寝室为载体。除了辅导员、学生党员、班级干部是促进学风建设的核心力量, 我们还有一支重要的力量, 就是寝室长。他们既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接受体, 同时也扮演着教育者或管理者的角色, 是有效开展学生工作的重要支柱。我们学院把寝室长定为班级的副班长, 记入档案。

制度建设是学生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和保障, 以学校“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方针为指导, 围绕学院制定的寝室文化所倡导的寝室生活共同理念大目标, 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制度如《寝室建设手册》、《寝室长培训制度》、《寝室长职责》等, 实践表明, 在学生自我管理体系中寝室长是寝室文化建设的核心。他不仅能及时掌握寝室里发生的各种事情, 且因年龄相仿, 在思想上、感情上易于沟通, 同时有较高的威信, 能够把群体内更多的人吸引过来。因此, 选好寝室长是寝室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寝室长由寝室民主推选产生, 目前我们寝室建设的类型也属于一元核心制, 即以寝室长为核心, 作为寝室的家长, 带领室友把家建设好。我们在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训中, 建立了寝室长培训制度, 培训内容包括: (1) 明确寝室长的地位—班级的副班长, (2) 学习寝室长职责:保证和组织寝室卫生、安全和各项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作为寝室学风督察员督促、检查寝室成员按时上课、按时上自习;作为寝室心理信息员关心寝室成员身体和心理健康, 发现问题及时向辅导员汇报;协调好寝室成员间关系, 开展丰富健康的寝室文化活动, 带领室友积极参加寝室建设文化; (3) 寝室建设重要意义及寝室文化建设内容。规定优秀的寝室长 (优秀寝室长的标准就是全学年寝室成员学习都合格, 没有挂科生) 在评优评奖入党等方面优先考虑。几年的建设中, 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寝室长, 能自觉带领室友积极参加寝室文化建设;组织寝室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在寝室内掀起了“比、学、赶、帮”的竞赛热潮;增强了寝室成员“我爱我家”的责任意识。突出了寝室文化建设教育主题, 提高了思想品位。这些制度的制定, 有利地促进了寝室建设工作趋向正规化、科学化。

3 大力开展学风创建活动

3.1 组织学生开展学风创建活动

学风建设的主体是学生, 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积极性的发挥, 是影响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同时每个学生个体都必须融入到一定的学生集体之中, 即学生宿舍、学生班级等学习、生活的小环境。我院创新学风建设载体, 主要以创建“学风建设先进寝室”、“学风标兵寝室”为指标。以寝室为基础, 抓寝室成员的及格率、优秀率、过级率。制定了“学风建设先进寝室”评比程序、条件。对寝室成员宣传优良寝风对促进优良学风的意义, 号召同学在寝室长带领下共同创建优良寝风。同时在开展学风创建活动过程中, 要求每一位学生按照学风要求进行自我检查, 确立学习目标。寻求改进学风的办法。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 有计划地开展以寝室为单位的各种科技创新和学习竞赛活动,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每学期都举办《寝室文化节》组织开展学风建设先进寝室的评选和表彰并建立“学风建设先进寝室”档案, 使学风建设落到实处。

3.2 营造寝室良好的学习氛围

论新形势下的党风廉政建设 篇5

田亚楠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的执政党,党的发展关系着中国的社会稳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形势和新任务为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纯洁党的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了党员内部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加强新形势下的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必须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开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机制。

关键词:新形势;党风廉政;反腐败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是纯洁党的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保证,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更把党风廉政建设视为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党的十八大再次为我们提出了新的党风廉政工作建设, 新的形势和任务既为党风廉政建设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又使党风廉政建设更具艰巨性和复杂性。如何使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更好地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是当前反腐败的一项重大课题。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成为建立并建设社会主义的骨干力量和领导力量。党员干部作为由社会先进分子组成的群体,历史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建设,不断加强自律意识,不断地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继往开来的今天,新时代更加赋予了党风廉政建设更新的内容也带来了更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务必要紧紧抓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与党的执政能力,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认识党风廉政建设,从而促进党内和谐以至于社会的和谐。那么,在新形势下,我们又面临着怎样的新情况,又该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呢?

一、目前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目前,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反腐败斗争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首先是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前,使得我们要不断地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在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型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健全和完善,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还需要进一步严密的规范和有效约束。

目前,虽然我们党风廉政建设总体上正在走逐步加大治本力度的轨道,反腐败斗争正朝

平稳、健康地向纵深发展,并争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有些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重大违纪违法案件一再发生,有些不正之风还比较严重,政府机关廉政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说有些地方和部门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还不够好,奢侈浪费现象还比较严重;以权谋私、贪污贿赂,有法不依、执法不公,甚至贪赃枉法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屡禁不止;一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欺上瞒下;有些基层干部作风粗暴,甚至横行霸道,欺压群众。

另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基础特别是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同样也给党风廉政建设带来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所有制结构方面,我们党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是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形成了一种情况就是各个利益主体为了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都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去获取有限的资源,在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不正当竞争,特别是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逃避法律惩罚,更是不择手段,不惜用重金、美色等方式拉拢腐蚀领导干部。而一些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比较集中,权力运作缺乏透明度,又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制约,这就容易产生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从分配制度的变化看,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但在分配调节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出现了社会分配不公的现象。由于一些公务员对收入低和不同部门国家工作人员之间收入差距较大的现象不满意,因此产生心理失衡,容易产生腐败行为。

当然,我们党提出要在短短四十年时间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今也才过去二十来年,而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一般都经历了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从不少国家的发展进程看,当一个国家处在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快速增长的变革阶段,往往是腐败现象的高发期。虽然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有本质区别,但由于经济体制转换的时间短、进程快,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存在不少漏洞,这也容易引发腐败现象。

总之: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增强了民主、法制、公平竞争的思想观念,激发了积极变革、开拓创新、讲求实效的精神。但一些少数意志薄弱的党员干部经不起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滋长了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错误思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走上了腐败甚至违法犯罪的道路。但由于诱发腐败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制约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的一些因素还存在,反腐败任务还任重道远。

二、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那么,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当如何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呢?我想我们务必要紧紧抓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争取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问题。

(一)、必须正确把握廉政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

首先,廉政建设是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我们若不能有效地反对贪污,保持政府廉洁,就不能有效保持公平有序的市场,就不能够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这对于正在进行市场经济深化改革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不能不是一个有关生死的问题;另外,我们若不能保持廉洁,政府就会失去公民的信任和支持,也就无法抵御反政府势力的进攻。只有长期致力于廉政建设,才能使我们党不断得到人民群众的长久信任,这也是我党执政地位长期稳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老党却因腐败问题严重最终导致政权丢失。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一个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只有把反腐倡廉作为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持之以恒地加强廉政建设,既把经济建设扎扎实实搞上去,又把腐败滋生蔓延的势头切切实实压下来,才能使执政能力不断增强,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因此,我们党要巩固长期执政的地位,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就必须把反腐倡廉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抓紧解决党内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才能经受住改革开放和长期执政的考验,巩固长期执政的地位。

其次,执政能力建设是廉政建设的更高层次。一个执政党地位巩固与否,事业成功与否,取决于执政能力建设。因此,我们党要巩固长期执政的地位,就必须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站稳脚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不断巩固执政地位,才能更好地团结带领人民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必须坚持预防与惩治并重

1、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牢固构筑抵御腐蚀的思想道德防线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切实抓好宣传教育这个基础。要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各级党员干部宣传教育的重点,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针对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教育领导干部要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身作则,认真执行廉洁从政行为准则。

当前,要认真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就要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自觉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要结合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的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教育,尤其是要进行“两个务必”的教育,使全党同志越是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要继续开展党纪条规和法律法规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真正做到依法执政和廉洁从政。要加强防范教育,施教于先,未雨绸缪,使党员干部自重自警,身体力行,经受住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蚀与反腐蚀的严峻考验。要深入开展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通过树立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弘扬正气、鼓舞斗志;通过开展警示教育,以案明纪、引以为戒,促使领导干部增强道德约束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

我们在反腐倡廉教育上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教育内容上的正与反。既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引导党员干部向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先进典型学习,见贤思齐,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又要利用反面教材,对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以案明纪,引以为戒,警钟长鸣。二是教育形式上的静与动。既要采用灌输式教育等静态形式,对党员干部进行反腐倡廉方面的理论灌输教育;又要采用讨论交流、知识竞赛、电化教育、参观考察等动态形式,对党员干部进行生动活泼的反腐倡廉教育。三是教育对象上的普遍与重点。既要加强对全体党员干部的普遍教育;又要区分不同的教育对象,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别要着重抓好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干部的教育,尤其对党政“一把手”,更要加大教育力度,使之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四是教育原则上的学与用。既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掌握反腐倡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又要引导党员干部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真正做到常想立身之本、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敲慎独之钟,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2、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以完善的监督机制来保证党风廉政建设的开展。

监督是廉政建设的关键。除了依靠道德观念的制约、完善法制外,最重要的是建立严密有效的监督机制。相比之下,我国的各级机关的监督则存在力度不够、渠道不畅、体制不顺等问题,亟需从改革体制、健全机制入手,全面加大监督力度,从而加快实现监督制度的规范化和经常化。

一要改革监督体系。针对我国上下层次较多,机构较复杂的情况,改革现行的职能监督体系,实行垂直领导体制,这样可以使监督机关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得以充分发挥,使下级党政防止专权。通过改革措施,确保纪检监察和反贪等专门监督机关的相对独立性,树立绝对权威性,从而改变目前“不敢监督、不能监督、监督不好”的监督不到位的不良状况。

二要推进制度改革。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解决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府职能错位问题,消除转轨时期行政权力寻租的条件。大力推行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管理体制,解决资金管理中存在的弊端以及部门之间存在的分配不公、互相攀比、党政干部心理失衡等一系列滋生腐败的问题。大力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制度,坚决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大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强权力制衡,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滥用权力等问题。积极推进垄断行业的改革,解决因垄断而引发的腐败问题。

三要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与法律监督、行政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监督的整体合力,保证权力正确运行。特别要重视舆论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网络在监督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提高监督的水平和实效。

四要强化程序监督。在注重查处已经发生的腐败行为的同时,将监督的关口前移,实现从事后查处为主向事前监督为主的转变,从偏重监督结果向注重监督权力行使程序的转变,强化事前事中监督,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3、继续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严厉惩处腐败分子。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彻底查处、严惩不贷。”我们要坚决贯彻这一精神,不断加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要针对近年来新经济领域、资金高密集领域、垄断性行业中的案件以及侵吞国有资产案件频发多发等新情况,研究新的对策,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大查办违纪案件的力度。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是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是人民群众评价反腐败斗争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要充分认识查办案件工作在反腐败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领导。集中力量查办比较重要或复杂的案件,同时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在查办案件中,执纪执法机关要密切配合,形成办案合力。既要重点查处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案件,也要认真查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违纪违法案件,以及基层干部中发生的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查办案件要严格依纪依法,讲究策略,宽严相济,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要切实纠正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执纪执法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加大对腐败分子的经济处罚和追缴力度,增大腐败行为的风险和成本。对蓄意诬告党员干部和打击报复举报人的,必须严肃处理。要加强对查办大案要案的

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各执纪执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形成查办案件的合力。建立完善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和审计机关查办案件工作的协调机制,健全违纪违法线索移交和案件移送等方面的制度。深入剖析大案要案,从中发现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督促有关单位健全制度,堵塞漏洞。加大对违纪违法人员经济处罚和追缴违纪违法款物的力度,发挥经济手段在遏制腐败中的作用。另外就是要加强信访举报工作,拓宽、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提倡和鼓励实名举报,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营造信访举报的良好环境。规范工作程序,强化内部制约监督,保证信访举报事项件件有着落。各级党委和纪委要重视群众信访举报反映出来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化解矛盾,认真解决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三、廉政建设意义与展望

执政党要有效执政,必须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基础,扩大党对社会各个利益群体的影响力,把执政党的根基牢牢扎在社会之中。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主线,贯穿于党的各方面建设之中,决定着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实现;党的各方面建设则是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党的执政能力是党的建设水平的综合体现。那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有赖于全体党员的积极活动与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最基本的途径,就是通过广大基层党员了解群众意愿,反映群众要求,使党更好地代表人民利益。党员分布于社会的各个方面,遍布于各个行业,生活于各种人群之中,同群众有着广泛而直接的联系。他们比较容易了解群众的思想情绪,容易把握住群众的意愿要求,能够为党的中央和地方领导机关制定决策提供实际依据,使党的政策更能反映民意,代表民意。同时,党员又能够紧密联系实际,帮助群众了解掌握党的政策,使党的决策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所赞同、所接受,并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并且,党员又是人民群众了解党、认识党的窗口。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正确与否,不仅体现在党的纲领、政策中,更体现在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活动中。人民群众更多的是通过身边党组织、党员干部、党员的具体活动来了解党、认识党的。党员的状况直接关系着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关系着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从而最终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当然,市场经济给社会带来了发展的活力和生机,由于“经济人”的特性,存在着利益驱动,也给人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诱惑,给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对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强化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必须抓好这项工作,我们要深刻总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践经验,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出发,要深刻认识到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

浅谈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建设 篇6

关键词:新形势 企业文化 建设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形式,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任何企业的企业文化都充分体现了其价值观念、经营哲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更是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1 企业文化的概述

1.1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形式,在企业范围内形成的具有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总和。通常情况下,企业文化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理念,按照这一经营理念,企业要做好本职工作,做好生产管理,将经营、服务纳入正规化体系,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企业要实现永续经营,并且健康、有序发展,建设企业文化是基础。

1.2 建设企业文化的要素

首先,统一价值观是构建企业文化的根基所在。对于企业来说,建设企业文化的灵魂就是统一企业的价值观,统一的价值体系能够为企业文化提供重要保障。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价值观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在当前的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不仅要创造物质价值,还要对文化价值进行传承,要意识到企业进行竞争的最终目的就是对消费者的竞争,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通过自身固有的人才、文化、社会责任等,去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尊重,进而认可其产品或服务。企业通过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进而创造经济价值。

其次,建设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培养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企业凭借企业精神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其潜能,这是培养企业精神,建设企业文化的关键所在。通常情况下,企业员工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企业精神,这种精神是对企业的光荣传统、奋斗历程、文化传承和经营哲學的概括、总结和提炼,最终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这种精神集中体现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风格,其经营理念和价值观通过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发展方向来反映。企业根据时代性、先进性、激励性、效益性的原则培育企业精神,一方面体现了企业的经营特征,适应了社会发展,满足了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充分体现了行业的特点和企业特色,彰显了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道德和作风建设充分体现了企业精神,其中,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对事物的伦理准则做出判断进而构成企业道德。而企业员工在工作、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就是企业作风,通过这些显示了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形象,这是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要素。

2 探索企业文化建设内容

2.1 建设企业文化就是将视觉和行为进行统一。建设企业文化的关键就是将视觉和行为进行统一。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要将标识、广告语、徽章等进行统一,要以务实的态度对视觉要素进行统一,给消费留下耳目一新的感觉。按照改进-否定-再改进-再确定的方式对视觉效果进行完善。其次通过标准化、规范化对员工的行为礼仪、精神风貌进行管理,借助教育和培训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巩固和强化企业的信任感和信誉度,进而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始终贯穿企业的经营理念,进而指导全体员工的行为。

2.2 建设企业文化的流程。建设企业文化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三部分:其一是建设物质层。企业的物质层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厂容厂貌、生产工艺等,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企业的经营思想、工作作风、审美观能够充分反映物质层,另外也是企业文化的个性化体现。其二是建设制度层。制度层属于企业文化建设过程的中间层。企业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通过制度层进行约束,进而规范员工和企业的组织行为,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建立的、大家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制度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体现了职工和企业组织的行为要求。企业建设制度层,要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的原则进行制定和实施。其三是建设精神层。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就是精神层的建设。通过精神层体现了员工共同使命、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企业的管理哲学、经营理念、精神风貌等统称为精神层。企业文化的标志和标准通过精神层进行衡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独特性。

3 建设企业文化的几个关键

3.1 以人为本,培养高效的职工队伍,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来说,建设企业文化就是培育人的共同价值观,人作为生产力三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存续和发展,与此同时企业的主体是全体员工。建设企业文化必须恪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企业建设成学习型组织,通过教育和培训不断丰富全体员工的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向前发展。在企业的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做到以人为本。通过利用各种方式,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员工的潜能,将个人目标和企业的发展目标进行结合,实现共同发展。

3.2 企业要内外并举,对外塑造企业形象,提升产品或服务质量,对内积极构建物质文化。将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进行统一,这是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必须要注意的问题。通过技术创新,积极吸纳全体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将技术创新活动不断延续下去,进而使企业具备独特的技术优势和产品特色。积极树立品牌意识,将品牌意识印入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中,让员工珍爱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企业声誉。在经营过程中,企业需要将经营理念与发展战略进行结合,其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企业未来的发展,进而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和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为企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3.3 进行目标激励,积极塑造企业形象,健全企业制度。任何企业要想永续经营,必须注重科学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这些是企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发展战略企业对全体员工进行宏观调控,借助技能、目标等对员工进行微观治理。在对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第一, 科学管理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前提和基础。在管理过程中,人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而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可以说文化管理就是对企业员工的一种软约束,可以说文化管理就是无为而治。在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管理过程中,对于管理来说,科学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此时员工就是这种生产力的代表,并且处于中心地位,这是企业实施科学管理的关键所在。为了使企业永续经营,基业长青,企业领导层必须对知识、人才给予格外的重视和尊重,发挥人的潜能。企业领导层要明确,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是人,而发展企业的基础同样是人。第二, 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人进行改造的过程。从根本上对人的习惯进行改造,实现人本管理。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要突出人的主导作用,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意识到人才是企业的关键性因素,积极树立员工的主体意识,使之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第三,文化管理就是从根本上对员工进行自律管理,但是需要借助制度和机制进行实现。在文化管理中,通过完善企业制度,创新管理模式,健全职业道德准则,将企业的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对员工的日常行为进行约束。第四,树立团队意识,强化团队精神。统一员工的价值理念,构造命运共同体,进而释放团队的力量。将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进行连接,用理念指导员工的行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其潜能,强化团队的竞争力。

3.4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打造企业文化。对影响企业文化发展的环境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将各种影响因素转换为培育企业文化的动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决定了职工的政治素质,进而影响和制约了企业能量的聚合。企业的一切工作生产经营管理都要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出发,通过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挖掘员工的潜能。

对于企业来讲,建设企业文化是个核心项目,需要明确企业文化的真正含义,并加以认识。同时, 建设企业文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才能发挥作用。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总之,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启清.全国企业文化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9.

[2]郑晓斌,杜正梅.现代企业安全文化手册[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2.6.

[3]樊黎明.世界经济危机对我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探析[J].价值工程,2011.20.

谈新形势下的地勘文化建设 篇7

一、地勘文化建设的切入点

目前, 地勘单位在机制转换中, 有的动作迅速, 占得先机, 已赢得健康快速发展;有的行动迟缓, 瞻前顾后, 畏惧不前, 现仍处于困境不能自拔。都是同样的单位, 又处于大体相同的环境之下, 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差别呢?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不在经济方面, 而是在其文化建设落后, 即职工的精神状态和文化境界落后, 它包括理想、道德、自律、责任感、事业心、敬业精神的严重匮乏, 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自身缺乏正确的认识, 当遇到困难时, 只强调外因, 却很少注意内因的问题, 看经济因素多, 却看不到企业文化的落后;二是企业精神“疲软”, 面对市场竞争, 缺乏信心, 缺少拼劲, 消极面对, 领导只重视人力、财力、物力等硬资源利用, 却忽视对人才、文化, 包括智力、情感力、精神力等软资源开发;三是企业道德失衡, 让拜金主义、享受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侵蚀了人们的思想, 产生了恶劣影响;四是企业作风松散, 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 只注重经济建设, 而淡化了精神建设, 企业综合管理不到位, 职工的整体觉悟水平、组织程度不适应。这些问题侵蚀着企业的精神支柱, 浸渍职工的心灵, 涣散企业的组织功能, 阻碍企业的发展;五是企业文化缺少弹性机制, 跟不上形势变化需要, 做不到与时俱进, 如出现了工作的依赖性, 组织方式的封闭性, 用工方式的固定性, 分配方式的均衡性, 对外方式的消极性等。

困难, 既是挑战, 也是机遇。市场经济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 正是塑造新的充满活力的地勘文化的有利契机。面临困境有很多问题需要急速解决, 不能等所有问题解决得差不多了, 再集中精力搞地勘文化建设。加强地勘文化建设既能使强势单位形成长盛不衰, 又能使弱势单位冲出困境并得到发展。优秀地勘文化能为扭亏为盈提供动力, 是解决困难的重要途径。

二、地勘文化建设的支撑点

地勘文化是地勘单位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中, 通过主动倡导和精心培育的, 为地勘职工所认同和遵守的地勘群众意识和价值观念。我们深知,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特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客观上要求企业塑造出强大的企业之魂, 即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在工作、生产、经营中由领导者积极倡导的, 逐步形成的职工群众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认识、观念及所采取的态度, 是反映该企业个体特征和精神风貌的群体意识。在长期工作中, 地勘单位已形成五种企业精神, 即主人翁精神、求实精神、创业精神、协作精神、拼搏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支撑点, 在地勘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一是它用一种现代文化, 促使职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职业理想和行为规范, 即可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二是振奋人心, 鼓舞士气, 团结一致, 增强企业活力;三是促使企业道德和经济有机地相统一, 优化了企业的职能, 成为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的推动力;四是能把企业意识与企业制度完善地融合在一起, 强调企业经营与管理要以人为中心, 促使职工自觉地遵守制度, 履行职责, 为自我价值的实现产生强烈的使命感, 激发最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勘单位注入动力。

三、地勘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地勘文化建设是全方位的, 它包括外显文化和内隐文化, 既要重视硬件建设的投入, 更要重视软件文化的开发和启用。为提高企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使地勘单位更好地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和开拓市场, 增强市场竞争力, 我们认为, 地勘文化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四方面去实施:

(一) 发挥领导主导作用。各单位主要领导, 不仅是地勘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和设计者, 更应当是地勘文化建设的模范实践者。首先, 每个领导要亲自组织, 利用宣传工具, 广泛深入地宣传地勘文化, 在单位里形成一种浓烈的舆论氛围, 使全体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倡导, 自觉约束个人行为。其次, 领导者通过自己的行为向全体职工阐述单位价值观念。地勘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领导者要有超前意识和长远眼光, 在坚持地勘文化相对稳定性和长期连续性的同时, 根据情况变化, 及时更新地勘文化的有关内容。同时还应取得职工的信任和支持, 增强职工对单位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以利于地勘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二) 制定总体规划目标。地勘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方方面面。各单位应结合实行情况, 根据经营主业, 提出体现本单位个性的价值观, 设计富有鲜明特点的地勘文化模式框架, 制定近期和长远的地勘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阶段性目标和具体措施。根据部门、职能、责任严格划分, 层层进行目标分解, 逐项落实到人。同时, 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部门的队伍建设, 进一步理顺领导体制, 形成各单位领导负总责, 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 分工协作, 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另外, 还要把文化建设的实绩和本领, 作为对干部任用、部门考核的奖惩依据。

(三) 塑造鲜明企业形象。当前, 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如果一个企业的形象模糊, 前后脱节, 零落松散, 无整体的统一形象, 就很难在市场上站稳。为树立起自己的形象, 扩大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各单位要在勘察设备、施工设备、办公用品、职工着装、车辆等, 标上统一的地勘标志。用标准字体、标准色彩, 来形成固定的、长期的地勘单位形象视觉或听觉识别基础系统, 在公众面前形成一个统一、系统的形象, 获得社会公众的了解、认同, 这就为地勘单位突破性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家深知, 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而且还会不断升值。

(四) 提升职工整体素质。职工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地勘文化建设。在提高职工素质上:一是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职工头脑, 增强职工的政治责任感;二是认真组织职工学习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 举办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 不断提高职工业务技术水平;三是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 它是地勘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认真引导职工以爱党、爱国、爱企业、爱岗位为主线, 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贯穿于整个道德体系, 通过强化道德意识达到统一企业意识, 使职工对单位的责任和社会责任统一起来;四是加强内部管理, 认真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如工程质量承诺、职工行为规范、文明服务用语等, 强化职工的一言一行, 把职工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与企业整体相联系。

加强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建设 篇8

徐矿集团是一个有着131年开采历史的国有重点煤炭企业, 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积累了优良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政治优势。徐矿集团的贵州能源公司于2004年进驻贵州, 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公司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文化建设之路, 实现了科学发展。2006年10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观点, 党的十八大继续对这一观点提炼深化。贵州能源公司党委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 深入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 积极融入贵州煤炭板块转型发展实践。

1 坚持预控文化与本安文化一脉相承

长期以来, 徐矿集团积极探索并形成了与时俱进的安全管理文化, 安全管理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特别是在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过程中, 注重文化引领、理念渗透、诚信建设和制度创新, 总结提炼出一套独具特色的本安创建体系, 以文化指导管理, 以管理确保安全, 以安全促进发展, 维系了百年基业稳定。当前, 国家和人民对煤矿安全事故的态度是零容忍、零接受, 煤炭行业正在由高危行业向安全行业积极转变, 由控制伤亡事故向职业安全根本转变。徐矿集团提出“归零化管理”目标追求, 坚决向“零死亡、零重伤、零职业危害”进军, 下大力气推进“科技+素质”模式优化升级, 安全效果持续向好。贵州能源公司所属矿井多为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瓦斯灾害一直是安全生产的最大威胁和“第一杀手”, 面对矿井地质条件复杂、瓦斯突出治理任务繁重、首采面煤层薄等诸多不利因素, 公司坚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来抓, 致力于打造区域性瓦斯防治典范。公司坚定瓦斯事故可防可治可控的信心, 牢固树立“瓦斯不治, 矿无宁日”、“通防无小事”、“瓦斯为天、抽放为本”等通防管理理念, 立足于源头治理, 把抽放作为防范瓦斯事故的根本措施, 从严落实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和“二十四字”工作体系, 充分发挥抽采系统效能, 不断完善瓦斯抽采技术工艺, 落实瓦斯抽放目标、标准、数量和考核制度, 做到应抽尽抽, 抽、采、掘平衡。

2 坚持创业文化与创新文化双轮驱动

多年来, 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改革如何深化, 徐矿集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发展方向, 推动企业转型转移发展。世纪之交, 徐矿集团先后有多对矿井因资源枯竭实施政策性关破。为改变职工长期形成的“看摊守业”、“守土恋家”、“不富也安”等陈旧观念, 徐矿集团从2003年开始大力实施“换脑筋”工程, 走出去创业理念日渐深入人心, 一批批职工奔赴天山南北、渭水河畔、云贵高原, 开启了艰难壮丽的西迁创业征程。2004年, 徐矿集团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号召, 挺进贵州牵头开发国家规划的黔北矿区13亿吨煤炭资源, 近3000名职工秉承“哪怕是沙漠, 也要把它变成绿洲”的创业理念扎根贵州, 打造以煤层气综合利用为特色的煤、电、气一体化区域性能源基地。贵州能源公司坚持“在不断超越中寻求突破”的创新理念, 积极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品牌。广大职工自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立足企业发展实际,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便捷, 主动培育自身创新驱动意识, 形成了价值取向正确、内容丰富多彩、个性特色鲜明的创新文化理念。作为徐矿集团旗下第一个异地区域性全资子公司, 贵州能源公司发展的每一个脚步都是在探索, 每一次尝试都是在创新, 其先行先试经验得到徐矿集团党委的肯定和支持。如何管理好6个子公司, 贵州能源公司实行扁平管理与垂直管理相结合, 牵住了管控的牛鼻子———干部, 实现了高效有为的“区域自治”。公司党委规定, 各子公司经理层以上领导实行经济和组织“双线考核”, 无特殊原因, 主要领导3个月、副职领导2个月工作连续完不成任务, 薪酬降低一个档次;主要领导5个月、副职领导4个月累计工作仍无起色的薪酬再降低一个档次同时进入组织考核, 坚决做到不换思想就换人。祛除“年限挣取职称、无为照拿待遇”弊病, 制定对各类职称职务在聘人员对应期限成果考评制度。

3 坚持企业文化与本土文化有机结合

徐矿集团始终坚持基业长青、文化制胜的企业文化战略, 制定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企业铸魂、塑形、育人, 形成以十大核心理念为主要内容的徐矿理念体系, 同时, 适应企业多元发展之需, 统一企业新的标识系统, 确立“转型转移转制求新求优求强”新时期徐矿精神。定期开展文化主题教育, 举办形势任务报告会, 开设“徐矿大讲堂”, 破解制约企业转型转移发展的思想难题。丰富文化载体, 编写《徐矿之道》、《学习型企业创建》等数十种学习资料, 印发《政工探索》、《学习与宣传》等期刊杂志, 出版《甲子流韵》、《喊煤海》等文学丛书10余册, 创作《咱们徐矿好弟兄》凝聚6万职工精神动力。本土文化是民族文化在特定地域的积累, 企业文化根植于本土文化, 并在各地域文化的交融交汇中不断发展。进入贵州后, 能源公司把传统的徐矿文化与贵州多元文化有机融合。贵州原生态的民族文化, 有其多元性、原生性和完整性的特色, 如今, “开放创新、团结奋进”成为新时代贵州精神。越来越多职工受到贵州文化的影响, 逐步融入现实状态, 工作、生活、情感、习惯等达到有机统一, 产生了规范性、习惯性的文化管理模式。在借鉴本土文化的过程中, 职工吸纳了贵州人民精壮能干的特点, 职业道德修养得到提高, 传统价值观中积极的因素也得以保留和发展。

4 坚持和谐文化与幸福文化互融互通

企业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劳动关系和谐是企业和谐的关键。从2009年开始, 徐矿集团利用三年的时间分期分批开展创建和谐企业活动, 初步建立了和谐的劳动关系、环境关系和社会关系, 保障了企业健康发展。十八大后的开局之年, 徐矿集团顺应生态文明、生产体面、生活幸福的新要求新期待, 集中精力解决当前影响企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大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 极力提升职工幸福指数, 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幸福感, 建设美丽幸福徐矿。尽管遭遇煤炭经济下行的严峻挑战, 但能源公司党委仍将集中力量兴办一批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积极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继续按照“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 做好职工家庭扶贫济困、节日走访和突发变故等慰问工作。着手准备在贵州习水县、桐梓县、遵义县、晴隆县等城镇启动创业职工生活基地建设, 开展“创业夫妻关爱行动”、“创业人员心理辅导”、“创业职工蛋白质工程”等活动, 缓解职工思想压力, 平衡心理、怡情养志。利用节假日、业余时间组织摄影、书法、文艺汇演及全民健身活动, 丰富职工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张西安, 于连红, 鲁晓杰.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J].辽宁经济, 2003 (08) .

[2]何伟, 高毅.浅谈新形势下国企的企业文化建设[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03 (09) .

新形势下的部队基层文化建设 篇9

一、新形势下部队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形势下, 随着军队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强,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成为了军队建设新的发展方向。习主席讲:“让我看, 军队反腐正风就树起了军队的好样子。军队还是坚决听党指挥的人民军队, 还是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钢铁之师。让我们为值得咱老百姓信赖的子弟兵加油点赞!”这也对部队基层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南昌起义第一枪的打响开始, 我们的人民军队经过了八十多年的风雨洗礼, 锻造出了我们的军魂, 也构建起了我国先进的军事文化。我相信绝不是一些腐败的蛀虫就能够击垮的, 我们依然有充满热血, 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的忠诚子弟兵。只要我们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宣传党的思想, 提高官兵的思想觉悟, 丰富战士的文化生活, 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便能够无坚不摧, 焕发新的力量。

二、新形势下部队基层文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由于部队的生活紧张忙碌, 所以许多战士都处在一种精神紧绷的状态, 长此以往下去, 必将严重影响到战士们的身心健康。而部队基层文化建设的初衷, 是要在加强战士思想建设的基础上, 丰富战士们的文化生活, 满足战士们的精神需求, 保持军队斗志昂扬的战斗力。但是当前的部队基层文化建设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基层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我们部队中许多领导的思维模式还很传统, 一手抓思想政治建设, 一手抓专业技能训练, 而基层文化建设却没能够充分重视, 不符合军事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二是设施不齐全。许多部队的基层文化设施不齐全, 特别是边远地区, 缺乏最基本的设施, 如电视机、音响、棋牌、球类等。在图书馆建设方面, 图书的种类、数量较少, 无法及时得到补充, 很多都是摆摆样子, 无法满足战士的需求。三是缺乏沟通交流。由于各部队之间联系较少, 缺乏基层文化建设的经验交流, 许多存在的问题都没有及时发现, 更无法构建起良好的发展体系。

三、新形势下部队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1. 大力开展部队基层文化活动

要发展先进的军事文化, 必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 大力开展部队基层文化建设。部队的领导者积极响应时代号召, 担任其领头羊的作用, 走群众路线。部队的基层文化建设要从基础做起, 整合人才资源, 建设有特色的部队文化项目。部队基层文化建设要与时尚挂钩, 开展广大部队官兵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活跃部队的气氛, 为构建先进的军事文化增添活力和动力。要绿化部队网络文化环境, 开展网上学习活动个, 引导基层官兵文明上网。要在开展的部队基层文化活动中寻找基层官兵们的兴趣点, 开展针对性的基层文化活动。而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基层文化活动, 要增加投入资金, 请专业的老师进行辅导, 充分满足广大基层官兵的文化需求。另外, 文化活动时间也可以同军事训练时间一起安排, 让文化活动融入到军营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 不仅提升文化的融入度, 也激发起官兵们昂扬的斗志, 构建起先进的军事文化。

2. 大力开展部队文化基层设施建设

大力开展部队基层文化活动需要完善文化基层设施, 以丰富的文化载体, 提升基层部队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水平。各部队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制定出可行的完善文化基层社会的计划, 不断完善文化基层设施。这些设施要包括读书活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影视活动、网络文化活动、参观游览活动等活动设施。要保障图书阅览室的存书种类、数量及更新速度, 要保障体育活动中心拥有足够的球类及其设施, 要配置数字电影放映设备、配备绿色网吧等等, 为部队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的保障。另外, 在大力开展文化基层设施建设的同时, 也要加强对这些设施的管理力度, 保障设施的齐全, 保障设施的质量, 促进部队基层文化建设更好的开展。

3. 大力开展部队基层文化建设交流活动

要构建先进的军事文化, 就必须在部队层次文化的建设中开拓创新, 结合各部队的特点, 提升各部队基层文化建设的成效。各部队首先要把自身的人才建设抓好, 大力培养文化骨干, 激发他们的潜力, 提升他们的价值, 积极地投身到部队基层文化建设当中。其次是要学习各军种各部队的优秀文化, 然后根据自己的特点将其提炼吸收, 运用到自身的基层文化建设当中。再次是要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当中, 吸收地方文化建设经验, 开展文化共建活动, 军民一家亲, 既提升部队基层文化的层次, 也提高了部队的形象。此外, 也要加强检查进度, 对于一些部队基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特别形式主义问题, 要严肃处理, 认真对待, 为大力开展基层文化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综上所述, 新形势下的部队基层文化建设必须要开拓思路、锐意创新, 在狠抓落实的同时不断强化活动的成效。未来, 随着我国军事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升级, 基层部队文化建设的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 因此必须要把培养优秀的人才队伍放在工作的重心, 为现代军事文化的构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朱剑.军队基层文化工作的对策与思考[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6.

浅析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建设 篇10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促使企业和员工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凝聚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百年企业靠文化”,一个没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不能自强于市场竞争之中。

一、解放思想,科学认识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响亮的口号,而是持之以恒的实践精神。它不仅指导企业在优势条件下取得辉煌经营成果,更重要的是在劣势条件下能够帮助企业取得最终成功。企业文化需要固化于制,建构一种大而持久的制度,需要全体员工内化于心,落实到行动上。理念一旦确立,企业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循其核心价值,并有能力在关键时刻为核心价值观赋予新的意义。

二、突出重点,塑造核心

企业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企业精神、企业制度、企业形象、企业行为等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实践中,哪一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颇,在企业文化的诸要素中,必须突出重点,才能建设好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核心理念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推动力,是每个企业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工作中应该着力抓住的关键点。塑造企业核心理念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的实践中培育能表现本企业精神风貌、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的群体意识,并以此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强化职业道德。

三、加强沟通,建立认同

企业文化必须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创造各种机会让全体职工共同参与、打造企业文化。

“人心齐,泰山移”。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就是切实做好企业员工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强调协作与团队精神:企业文化建设的外延就是要提高企业的产品文化的附加值。企业组织成员的自我价值的实现,都有赖于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有赖于企业的发展。没有这种相互协作和团队精神,企业就不可能快速高效发展,组织成员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实现。要管理就应先尊重对方,使与被管理者建立起信任情结,有了这个感情上的纽带,企业员工对管理人员就有了感情依附意识,管理就比较顺畅。团队精神是通过运用集体智慧将团队的人力、物力、财力予以整合,使整个团队拥有同一精神支柱和精神追求,各方的价值体系得以融合,从而迸发出创造力,主动将自己的行为与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

四、因地制宣,彰显特色

企业文化是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也各不相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特点,表现出自己特色的个性文化色彩。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尤其要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企业文化理论的指导下,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建设富有特色、个性鲜明、能促进企业发展进步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五、广泛宣传,齐抓共管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一个由企业的核心层精心设计、管理层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在管理实践中视其为准则而共同遵守贯彻执行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养成和实践的过程,最终体现在员工的自觉行为上。企业领导者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是企业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建设者。一方面,企业领导者要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决策者,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进行战略思考,出思路、出理念,形成科学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以身作则,进行相应的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另一方面,构建企业文化体系需要集中全员智慧,培育企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需要全体员工的创造。

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在他们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素材,特别是他们中间的先进模范人物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集中地反映了企业价值观,而这些先进的思想和主体意识,正是提炼总结优秀企业文化的源泉。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企业的目标、信念等深深扎根于每个员工的心目中,形成他们的共识,变成他们的共同信仰,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自觉地把自身利益、工作职责和企业的整体利益联系在一起,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六、管理跟进,完善制度

企业文化需要有良好的企业制度作为支撑,成功的企业文化背后一定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的企业制度在实施。为使企业文化能够跟上时代要求,企业制度要不断创新,树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观念,转换经营管理机制,形成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创新性的现代企业制度。

新形势下的师德建设 篇11

一、科学合理确定安全文化的建设目标

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特别是煤矿企业安全工作由于受外部客观条件的制约,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因此,煤矿企业在安全文化的建设中,必须要确立适当的目标。目标的确立,既不能好高骛远,脱离企业安全生产发展的实际,让大家觉得遥不可测、难以企及,丧失信心和斗志,又不能降低标准,简单以单纯的安全任务很容易实现,使职工缺乏奋斗目标,工作方向不明确。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把握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科学合理地确立安全文化的中长期建设目标,用于统一职工的思想和行为,成为共同的追求和愿望,主动发挥聪明才智为企业努力工作,从而推动企业安全工作不断稳固发展。

二、着力形成安全文化建设的“本土”特色

安全文化建设是个性的,要点是实战。安全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安全发展服务的。由于各个企业的自身条件不同、所处的客观环境不同,因此,对安全文化建设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为什么这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化如何解释、究竟如何做才能符合企业属性?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东西,回答这些问题,也就是要有自身鲜明个性的安全文化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在安全理念的引领下,使全体职工的思想统一起来,行为规范起来,形成团队的绩效和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如:必须把瓦斯作为制约矿井安全发展的最大障碍,提升“瓦斯不除,矿无宁日”的安全理念,严制度,强管理,重投入,抓教育,使干部职工的安全认识都统一到瓦斯上来,统一到“一通三防”上来,在对待瓦斯的问题上,逐步实现由他律到自律,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杜绝“一通三防”重大事故,稳固安全生产的基础。

三、增强职工的责任心

增强职工的责任心是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而要想增强职工的责任心就必须要有一套制度去约束职工,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特别是对于管理者,其责任心应比普通职工都强,自己有这样才能在作业时及时发现问题,果断采取措施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逞一时之利而造成不良后果。企业管理者一方面是对企业不负责;另一方面是对生命不负责。煤矿企业本身的不安全因素复杂,基于本身行业的自身特点,更应实施一套完善的安全制度以培养职工的责任心。在各个岗位设立安全标准操作规程,以随时提醒操作者按照标准操作。严格遵守国家安监局的规定,实施领导带班子下井,及时排除隐患,整改不良作业习惯。定期的对职工进行培训,在对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上,鼓励职工主动汇报以解决,只有这样,职工在满怀责任心的状态下,才能对安全隐患发现的早、整治的早。

四、增强物态文化建设

在职工的人文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增强作业环境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必须要为职工创造一个稳定的、良好的工作环境。没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即使职工的安全意识再强,事故发生的几率也是相当大的,可以说,在不安全的环境下工作,活着就是侥幸。好的工作环境是安全生产的保障,只有全方位质量达标,才能保证井下作业的安全生产。基于煤矿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其安全文化建设的开展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企业职工的学历、文化修养、专业水平、性格品质各不相同,管理起来确实不易。所以,安全文化建设的开展,对于煤矿企业来说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使之成为安全与生产、安全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安全文化建设在树立职工的自信心、增强职工的责任心、保证企业正常运营、及时排除事故隐患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努力构筑安全文化建设的全员参与局面

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认同,而认同的关键是参与和共享。作为每位职工,他不仅是安全文化理念的受教育者,更是安全文化理念的实践者。安全文化建设离不开每位职工的积极参与,安全文化建设的成果也是在职工思想和行为中得以体现。这种体现不能完全依靠强制性的灌输和单向的传播,而必须要建立在职工认同和理解基础之上。缺乏了职工认同和参与,安全文化理念就会失去其实施的价值,失去影响力,就不会具有能动性和生命力。要努力找准企业对安全文体的需求和职工对安全的愿望这一最佳结合点,使广大职工认识到,安全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自己自身安全的需要,家庭幸福的需要,从而形成“共鸣”,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到安全文化建设中来,深入到安全文化建设中来,勇于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者。

新形势下的农机监理队伍建设问题 篇12

1 现阶段存在的不足

1.1 农机监理工作人员思想素质较低

工作人员思想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其在工作中是否积极、是否主动, 因此, 思想素质是农机监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素质, 只有让农机监理人员具备坚定服务于三农的意识、理念, 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但是, 纵观现阶段农机监理人员的思想素质, 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有些农机监理工作人员严重缺乏大局意识, 在工作中状态不佳, 工作积极性不高, 服务态度差等, 有些工作人员甚至忘记了自己是为农业发展服务的公仆, 不能为农机监理工作展开更优质的服务, 影响了农机监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1.2 农机监理队伍专业素质水平较低

从目前农机监理队伍发展现状来看, 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工作实践经验不足, 同时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存在专业不对口以及思想意识跟不上的问题, 在工作中不能与时俱进, 不能开拓创新, 导致农机监理工作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

1.3 农机监理工作人员法律意识不强

农机监理工作人员法律意识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监理工作开展的是否规范、是否科学。一名优秀的农机监理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素养, 而且还应该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 在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法律规定来履行义务、履行职责、行使权力。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 有些工作人员存在大量违规操作现象, 严重影响了农机监理部门的声誉, 同时也造成了广大被服务者失去对农机监管工作开展的信心, 造成管理人员与被管理人员出现矛盾。

1.4 农机监理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较差

如在工作实践中, 有些工作人员常出现说外行话、做外行事的现象, 甚至有些工作人员连基本的专业知识都不懂, 更不用说技术水平较高的农机检验工作了, 这些都影响了农机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机监理工作服务水平的提高。

1.5 创新意识不强

在新时代发展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对于农机监理工作来说也是一样,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促进农机事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但是, 在农机监理工作实践中, 有些工作人员仍然按部就班, 沿用传统监理思路、方法, 满足于现状, 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2 加强农机监理队伍建设的措施

(1) 要加强农机监理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不断提高农机监理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思想是开展工作的灵魂所在, 是行动的指导, 所以, 只有思想素质过硬的队伍才能真正成为真心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队伍。在培训教育工作中, 要让监理工作人员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思想来武装自己, 并以此为基石来开展工作。

(2) 加强农机监理队伍培训工作, 不断提高农机监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业务能力。在农机工作人员具备丰富实践经验、较强业务能力的情况下, 才能更好地去做好农机监理工作。具体要求做到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 要将业务培训工作系统化、科学化。农机监理工作是一项复杂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 加之近些年来大量新技术的应用, 提高了农机监理工作的难度, 所以, 农机监理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机监理工作人员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安全管理等方面内容的培训, 在加大培训力度的同时, 也要将考核制度系统化、科学化。

第二, 坚持业务学习的多样化。在大力开展集中培训学习的同时, 也应该积极引导工作人员展开多样化学习方式, 如网上学习、自我学习等, 不断强化自身的安全监理知识以及农机推广相关的专业知识、技术, 并且能够对自我认识及时更新, 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使监理工作与时俱进。

(3) 健全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确保农机监理执法公平、公正。监督制约机制是提高农机监理执法透明度, 接受群众监督, 规范农机监理执法行为, 确保执法公平、公正的重要保障。设立政策公开栏, 对服务承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办事程序、收费员姓名、经办员姓名、举报监督电话等进行公开。同时, 还应设立岗位监督台、群众意见箱等, 接受群众监督。

3 结语

综上所述, 在新的发展形式下, 农机监理队伍建设对于农机监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农机监理工作人员, 应不断加强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能力, 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

摘要:本文通过对农机监理工作相关问题的研究, 分析了现阶段农机监理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自身多年监理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加强农机监理队伍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农机监理,建设,措施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农机监理总站.农机安全监理[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区域铁路运输下一篇:经济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