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模型

2024-10-07

能力模型(共12篇)

能力模型 篇1

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和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1]。运动员参加竞赛取得的运动成绩反应出运动员相应的竞技能力水平。竞技能力水平是由竞技能力各要素构成的,因此,构建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是很有必要的。目前许多国内外运动训练学学者提出的结构模型,如“木桶理论模型”“积木理论模型”“双子理论模型”“皮球理论模型”等等,这些理论模型揭示了竞技能力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整体的变化趋势,丰富了运动训练理论,同时,指导运动训练实践。但上述理论模型也存在不足和缺点。笔者通过借鉴上述理论模型的一些有益的见解,提出“地球理论模型”。该模型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并结合系统理论,以人的运动心理为突破口,对竞技能力结构模型进行阐述。

1 竞技能力理论模型的梳理

目前许多国内外运动训练学学者提出的结构模型,如“木桶理论模型”“积木理论模型”“双子理论模型”“皮球理论模型”等等,其中“木桶理论模型”明晰了竞技能力的各要素,突出短板对系统的影响,忽视了“长板”的积极作用。“积木理论模型”提出了“长板”对“短板”的补偿作用,说明了竞技能力非均衡结构的补偿效应,但没有从本质上解释竞技能力发展变化趋势。“双子理论模型”[2]是田麦久博士融合了“木桶理论模型”和“积木理论模型”提出来的新理论模型,体现出了竞技能力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非均衡结构的补偿效应,但该模型是封闭的,因此在训练实践中不易操作。“皮球理论理论”[3]不仅清晰地勾勒了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体现了竞技能力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但没有明晰心理在竞技能力各要素中的作用。总之,现有的理论模型把竞技能力看成是“物体”,没有从模型中说明竞技能力的作用主体“人”的作用即心理的作用,只是在理论的阐述的过程中说明心理的重要性。

2 地球模型理论提出与建立

2 . 1 地球模型理论建立的理论依据

2.1.1 系统理论

系统是具有相互作用关系的要素的复合体。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系统是一个整体;其次,系统的各要素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缺一不可;最后,系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并与外界环境共存。从现实来看,任何系统都必须具备这三点,缺一不可,否则,系统不具有稳定性,遭到破坏就不能构成系统。同样竞技能力作为一个系统也必须满足这三点。首先,构成竞技能力各部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次,各要素共同构成竞技能力即各要素与竞技能力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关系;最后,竞技能力系统与外界系统通过信息的传递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建立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系统性特征。

2.1.2 运动心理学

在运动训练中由于运动训练内容的重复性、训练过程的程序性、训练环境的封闭性容易造成运动员精神疲劳促使运动员消极训练,因此需要加强运动员意志品质等心理方面的训练。例如,运动员的“高原现象”,尤其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出的运动动机、社会认知的归因、唤醒、焦虑以及运动中认知问题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构建竞技能力模型应充分体现这一点。

2 . 2 地球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地球理论模型”结合人体运动心理学特点,以竞技能力的组成部分为构造,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并结合系统理论,具有运动心理学、整体性、直观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并遵循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的客观规律。地球模型,球体是具有一定形变并且由竞技能力各要素形成经纬线交织形成的,地球纬线是由竞技能力的四个要素组成,分别代表: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和运动智能,地球经线主要是由心理组成,并通过地球的南、北极点与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流。同时球体以南北两极为定点通过外界环境与自身调节双重作用形成的压力差推动球体旋转,规定地球自转逆时针方向为正(见图1)。

地球模型的特点是球体的形变可以表示竞技能力各要素的变化,运动员整体的竞技能力是通过外部环境和自身的双重影响形成的。并且在球体表面直观形象地表现出心理训练贯穿于体能训练、技能训练、战术训练和运动智能的运用之中。该模型是开放的,地球通过两个南北极点与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流,因此,该模型具备了系统的基本特征。地球模型的构建,首先全面表述了竞技能力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趋势,有利于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竞技能力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趋势。其次,地球模型的构造,直观形象地展示了竞技能力结构,更有利于在运动训练过程指导运动训练实践,在训练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内外因素,并解决问题,通过合理的预判可以减少阻力,能更好地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最后,该模型最鲜明的特点是突出强调心理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进而从另一方面说明竞技能力的主体是“人”而不是简单的“物”。

2.3 地球模型的特征

新构建的地球模型,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并结合系统理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 运动心理学特征

运动员心理能力即指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竞技能力可分为两部分,稳定的和不稳定的。稳定的因素主要包括体、技、战和智;不稳定的因素主要包括心理。例如,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中意志品质的培养、战术训练中的观察力以及记忆力的培养,在运动智能中技术和战术的选择时机及把握,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心理训练一直伴随着体、技、战、智的训练。运动员整体的竞技能力不断发生变化,通过与教练员以及外界训练环境的信息交流,在人的大脑进行信息的处理并通过运动员的自我调节来实现信息反馈,表现在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等方面。

2.3.2 整体性

地球理论模型的球体是由竞技能力各要素构成的并且具有一定形变,通过南北极点与外部环境进行能量、信息的交换。竞技能力各要素共同组成竞技能力,它们相互依存、不可分割。通过运动训练,使竞技能力不断发生变化,竞技能力的发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地球理论模型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并结合系统理论,着重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部分的之间、整体的自我内部调整以及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中研究竞技能力,从而可以充分发掘运动员潜能,保持最佳的竞技能力状态。

2.3.3 直观性特征

地球理论模型能够清晰反映出影响竞技能力的内外因素。地球模型通过具有空间立体形态的球体来表述竞技能力;心理训练贯穿运动训练的整个过程,同时心理也是影响最佳竞技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地球模型可以充分利用地球的经线和纬线精确的定位竞技能力,找出影响竞技能力的内外因素,并解决问题。在运动训练中通过这种定位我们可以及时了解运动员训练状态以及原因,通过科学的推理,找出问题的原因,对下一步的运动训练方案和计划作出调整,使运动员尽快地调整过来,并积极投入到运动训练中,提高整体的竞技能力。

2.3.4 动态性特征

地球理论模型的动态性主要通过地球的旋转和内外压力所引起地球模型的形变来表现出来。用地球的旋转变化来动态地表现和判断运动员在训练或者比赛中总的竞技能力以及所达到的竞技水平。如果某一阶段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提高,则地球模型逆时针方向旋转,反之,地球模型顺时针方向旋转。同时,这种动态性还表现在竞技能力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上。所谓的外界环境(包括竞技环境、教练指导等因素)和自身调节的双重作用来影响竞技能力水平发挥,在一定范围内即自身承受范围,外界压力越大,竞技能力的地球模型形变量越大,即竞赛时可能出现最佳竞技状态超水平发挥。但外界压力超出自身所承受的范围即超过模型的形变极限则模型遭到不可逆的损坏,具体表现是运动员竞赛时的发挥失常(见图2)。

3 结语

在竞技能力理论研究中,模型的意义应当引起重视。我们应结合运动训练从不同角度给予竞技能力模型诠释,使模型不断完善,并使新的模型接受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实践,推动我们对竞技能力有更深一步的理解。以往的结构模型很好地解释竞技能力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系统的变化,但是无法体现出竞技能力主体人的主体性及自我调节作用,地球理论模型把这些问题融合在一起,弥补了以往理论不能全面概括的缺点。

能力模型 篇2

什么样的员工好用?

现代信息化管理的企业,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多、项目越来越大、IT系统越来越复杂,应用也越来越深入,人才需求迫切。于是,我年年招人,既招应届毕业生,也招在职的;既从公司外招,也有内部招聘,年年也都有人离职。对此归纳起来就是不同程度地具备“四有”——有IT技能、有企业和IT部门文化、有行业经验、有管理素质和能力。将这4种共同点称之为“IT人员能力素质模型”。那些留下的却又觉得不太好用的员工,也多少是因为缺少其中的某个“有”。

行业经验

指的是IT系统所应用的相关行业业务知识与经验。比如贸易行业的IT员工应知道进出口贸易业务知识和流程、知道外贸会计核算知识、3大财务报表和众多内部管理分析报表之间的关系;物流行业的IT员工应知道仓储业务如何计费、配送车辆如何核算成本、集装箱在码头堆场如何周转等;房地产行业的IT员工要知道物业管理费用的项目、收费周期,商品房销售的一般营销手段等。这类与IT系统应用相关的业务知识和经验,不同岗位要求熟悉程度不同,不一定要很精深,但一定要能正确理解,才能准确把握业务需求,方便服务内部用户及与外部合作伙伴沟通。

文化

除了指企业文化之外,还包括IT部门自身定位所带来的、对所有IT员工的共性要求,最主要的是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文化问题影响深远,但没有其他3方面那么明显,所以容易被CIO所忽视。

管理水平

包括管理知识、认知、悟性和能力、经验等。这方面的要求是对所有员工的,不仅只对有管理职责的IT主管。最最基本的管理素质包括沟通能力及相应的人际交往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及相应的计划管理(制订、执行和调整等)能力。这些能力是任何员工都必须具有的。IT技能

除了IT部门全体员工必须普及并掌握的基本IT技能外,其他的专业IT技能则因具体岗位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企业员工能力评价模型研究 篇3

[关键词] 能力模型共生关系整体能力潜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理念就是做到“能岗匹配”,但是我们如何对员工进行科学的能力评价并且帮助其能力的成长方向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呢 ?目前在很多企业中对员工的能力评价方式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在此,我们探讨一下如何更加客观有效的对员工能力进行评价。

一、能力模型的建立

在本文中,我们采用浙江大学王勇(2003)博士在其博士论文中对企业员工能力的划分的观点,将员工个人能力元素分为五类:(1)价值,品质与特质能力元素。这类能力元素主要是与个人价值观、个人品性等相关的能力元素的集合。如:正直诚心,责任心等;(2)情感能力元素。指调整和控制个人感情和心绪,以满足工作和需要的能力。如:抗压能力、自我控制力、毅力等。(3)行为能力因素。这类元素大多属于情绪能力的范畴。如:团队合作、成就动机、人际交往等能力因素。(4)知识技能能力元素。这类能力元素包括同工作相關的各种信息知识、程序性知识与经验性知识等。(5)元能力。这类元素不仅是具有高度通用性的能力,而且是形成其它能力的基础,使得整体能力呈现非线性增长的能力。主要包括自我发展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对组织变革来说,关键的问题不在于现有能力的大小,而是在于提高能力的难易程度。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决定能力的各种要素,以及改变这些要素的难易程度。我们将影响能力的因素构成能力成长模型。

不同性质的工作在五个维度上的能力具体要求不同,且每一能力维度在工作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不同能力维度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也就是说某一维度上能力的不足是不能用另一维度上超常的能力予以弥补的。个体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综合能力是各维度在特定结构关系下平衡后表现出的结果。我们将能力维度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共生关系。现实中个体所具有的能力结构不一定恰好同工作要求的能力结构完全吻合,所以个体相对工作而言的综合有效能力,是由个人能力中最弱的能力维度决定的,类似于经济学中的木桶原理。可以推断,在个体能力中,较强能力维度中的能力元素,由于受维度能力元素的制约,存在部分富余,富余能力是作为潜能力存在的,对现实工作业绩没有增量影响。这部分能力也不能弥补其他维度能力的不足。因此,我们提出以下观点:如果某一能力维度水平低于工作对其的要求,那么该能力维将抑制其它维度的能力的发挥,企业在评价企业员工的能力时,不能只考虑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应该从以上五个维度对员工进行科学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结果,为其选择合适的岗位和合适的培养机制,以帮助员工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适应组织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

二、基于能力维度间共生性质的整体能力水平评价法

现在我们讨论基于各能力维为共生关系的能力水平评价法。 我们用β1,β2,β3,β4,β5分别表示具体工作所要求的任职者在五个能力维度上的能力结构系数,且,对n位任职者的各项能力维度的考评结果为Xij,Xij表示对第j位任职者的i能力维度的考评结果。据此求出第j位有效的综合工作能力步骤如下:

1.将任职者的各维度能力评价分值归一化,求出各任职者的实际能力结构。

2.计算任职能力结构同任职要求结构之间的偏离度找出偏离最大的能力维度。

偏离度θij=βi-βij,选取最大的偏离度。

3.根据任职者在最大偏离度θ*ij对应的能力维度i上的实际得分Xij和任职要求能力结构系数对任职者各维度的原始评价值进行修正,计算出各维度的有效能力分值;假设第j位任职者最大结构偏离的能力维度对应的认职要求结构系数为β’,。任职者在该能力维度的实际得分为Xij,可以计算出修正后的各能力维度的分值X*ij:

4.根据各能力维度的修正分值,以及能力结构系数,综合得出最终整体分值,即:效能水平评价值。

该方法能够反映能力维度之间的这种复杂的有机关系,相对传统的简单加权法,该评价方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使得最终能力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任职者的效能水平。 (2)很好的反映了不同能力维度之间的互补共协作用。(3)对任职者能力的发展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三、小结

组织的首要目标就是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绩效,即不断的提高组织的能力,而组织的能力是以组织成员的个人能力为基础的,因此,提高组织成员的个人能力应作为组织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应在对员工能力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发现制约员工能力发展的瓶颈所在,并为其提供培训或者其他的学习机会,发展导致其综合能力下降的某一维度的能力,以提高其工作的整体能力。这对不断提高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与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树禾侯定丕:经济与管理科学中的数学模型.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0

[2](美)麦克尔·茨威尔著王申英唐伟何卫译: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华夏出版社,2002

[3]王勇: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浙江大学,2003

构建数学模型培养思维能力 篇4

如何构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呢?笔者就近几年的教学实际和经验,谈谈构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学会剖析实例,抓住关键词,把非数学语言表达的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由于题目的非数学背景材料复杂,数学结构较为隐蔽,数学化较为困难,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先读懂题意,明确问题的背景,弄清题目的条件和要求(包括图表),一般数学应用题包括有条件内容和设问内容,这些内容起到突出本质,确定问题数学模型作用。

例如: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甲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进行以下探究:

信息读取:

(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______km.

(2)请解析图中点B的实际意义

图象理解:

(3)求慢车和快车的速度

问题解决:

(4)求线段BC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分析:这是关于行程的应用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图象中数据的含义,准确读取图象提供的信息。

(1)在所给图象中,纵轴表示的是两车之间的距离,横轴表示的是慢车行驶的时间,显然,当时间x=0时,甲、乙两车都未开出,此时,y的值表示两车之间的距离,也就是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900km)。

(2)在图2中,点B的横坐标为4,表示慢车行驶的时间是4h;纵坐标为0,表示两车的距离为0。也就是慢车的行驶时间4h时,两车刚好在途中相遇。

(3)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解。

(4)需先求出点C的坐标,横坐标表示快车到乙地时慢车的行驶时间,纵坐标表示这时两车之间的距离。

解:(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900km。

(2)图中点B的实际意义是:当慢车行驶4h时,慢车和快车相遇。

(3)由图象可知,慢车12h行驶的路程为900km,所以慢车的速度为900÷12=75(km/h)。当慢车行驶4h时,慢车和快车相遇,两车行驶的路程之和为900km,所以慢车和快车行驶速度之和为900÷4=225(km/h)。所以快车的速度为225-75=150(km/h)

(4)根据题意,快车行驶900km到达乙地,所用的时间为900÷150=6(h),此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6×75=450(km).所以点C的坐标为(6,450)。

设线段BC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将B(4,0)C(6,450)代入,得

解得

所以线段BC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225x-900,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4≤x≤6.

点评:解决如本例这类用函数图象描述比较抽象的实际问题的题目时,一是要弄清图象所在坐标系的横轴、纵轴表示的数量的含义:二是要准确提取图象与横轴、纵轴的交点坐标以及图象与图象的交点坐标的实际意义。

再如AB两座城市相距100千米,现计划在两座城市之间修筑一条高速等级公路(即线段AB).经测量,森林保护区中心P点在A城市的北偏东30方向,B城市的北偏西45方向上。已知森林保护区的范围在以P为圆心。50千米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请问:计划修筑的这条高等级公路会不会穿越保护区?为什么?

分析:此题是关于规划修筑公路的应用题,困难在于如何建立直角三角形模型来求解。这条高速公路AB是否穿越过保护林关键是求得P到AB的距离,再求保护区域的半径相比即可。

解:过点P作PC⊥AB于点C,∠ABP=45∠BAP=60设PC=X则PC=BC=X AC=100-X,在Rt△ABP中,

解得即.因此所修的公路不会穿过保护区。

如何抓住条件内容和设问内容,将题目的非数学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剥去其数学应用的神秘外衣,还其数学的真面目,再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来求解是建模解题思想的关键所在。

二、充分挖掘教材潜能

教材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中考各种建模题型都以教材为基准。平时教学如能结合教材,注意多从实际出发,以生产环保、绿化、节水、节能等与经济建设过程中为题材,对传统题型进行推陈出新,改头换面或编拟新题。使学生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经验和方法,这对学生提高数学模型思维能力将有很大的帮助。

在复习等腰三角形概念和性质时编拟了以下题目给学生。

例如:由于水资源缺乏B、C两地不得不从黄河水上的扬水站A处引水,这就需要A、B、C之间铺设水管道。有人设计了三种方案,如图甲、乙、丙图中实线表示管道铺设路线,在图乙中AD BC,在图丙中,OA=OB=OC,为减少渗透节约水资源,并降低工程造价,铺设线路应尽量缩短。已知ABC恰好是一个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通过计算判断那个设计方案最好。

剖析:这是一个管道规划的应用题,由题意把原来陌生的生活背景转化为熟悉的图形结合图形进行观察分析、联想,以形助数,从而迅速建模。易知,甲图方案路线总长为AB+AC=2a乙图路线总长为。图丙方案,O是等边三角形外心,可求得故线路总长为比较得丙方案最好。

同样在复习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时又编拟了以下题:

例如一单杠高2.2米,两柱之间距离为1.6米,将一条绳子拴于立柱与铁杠结合处,绳子自然成抛物线状

(1)一身高0.7米的小孩站立在离立柱0.4米处,其头部刚好触到绳子,求绳子最低点到地面距离?

(2)为了供孩子们打秋千,把绳子剪断后,两边绳子正好为2米,木板与地面平行,求这时木板到地面的距离?

分析:本题是有关体育器材设备的应用题。第(1)小题关键如何选择恰当位置建立坐标系,显然最佳的选择是绳子最低点作为原点建立了二次函数作为数学模型,再利用所给的条件,结合图像性质来解答。由实际问题通过直角坐标系把数形相互转化建立数学模型,这时解二次函数图像的共同规律。第(2)小题通过(1)小题变换条件,因为木板与地面平行,所以可由抛物线转而构造成一个等腰梯形的数学模型来解。这样复习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同时又复习等腰梯形的性质。

解:(1)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绳子最低点到地面的距离为0.2米。

(3)分别作EG AB,于G,FH AB于H.

在Rt△AGE中AE=2

木板到地面距离约为0.3米。

这样训练学生思维,既使学生不感到突然,比平铺直叙的复习效果好,又能根植教材并延伸拓展教材,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到如何灵活运用陌生情境,舍弃问题中与数学无关的因素,抽取出涉及问题本质的数学结构。同时,由于题目中渗透有开放性、探索性,使学生在建模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归纳总结

在培养学生结合具体情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地同时,应注意多归纳总结,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综合。这样才能使学生建模思维能够得到螺旋上升、不断深入发展。在初中阶段,建模题类型一般有以下几种:1、应用方程(组)和不等式(组)知识建立数学模型求解;2运用函数知识求解;3运用几何知识建立数学模型求解;4、运用三角函数知识建立数学模型求解;5、运用统计初步知识建立数学模型求解。但不是固定不变的,或有其他方法类型,而且很多情况下一道题中有几个知识点综合应用,引伸出不同的问题,甚至通过变化条件,变换设问。使得一道题型同时具备有开放性和探索性。例:2000年元月10日,南宁市人民政府下过停止办理摩托车入户手续文件,此时市区摩托车拥有量已达32万辆。据统计每7辆摩托车排放的有害污染物总量等于一辆公交车排放的污染物,而一辆摩托车的运送能力是一辆公交车能力的8%。

根据上述的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假设从2002年起,n年内南宁市的摩托车平均每年退役a万辆,同时增加公交车的数量,使新增加公交车的运送能力总量等于退役的摩托车原有的运送能力总量。

(1)求增加公交车数量y与时间n(年)之间的函数关系,填空:y=______(不要求写出n的取值范围)。

(2)若经过5年,剩余的摩托车与新增公交车排放污染物总量等于32万辆摩托车排放污染物总量的60%试求a的值(精确到0.1)。

分析:这是一道以社会问题为背景的代数应用题,它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考查运用列代数式、函数关系式和方程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考查学生的联想、探索、发现、总结归纳的能力。

解:(1)

(2)设每万辆摩托车每年排放的污染物为b,依题意得:

即160-25a+14a=96,解得a≈5.8(万)

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解决问题中善于归纳总结,才能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方法。

金牌团队 集团客户经理能力模型 篇5

分享到139说客

团队存在的意义简单来说就是两个以上的人组合在一起共同实现目标。

团队组合最理想的情况是每个人都是万人迷,在专业领域各方面的能力优秀,在人际关系上与每个人都相处融洽,干起活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攻无不破。

但是!这样的万人迷太凤毛麟角了!所以金牌的团队第一需要很好的组合,能力互补,性格互补,第二需要团队成员不断地自我成长。做客户经理快一年,从菜鸟变成了一只较胖的菜鸟,就从客户经理个人成长的角度做了些思考,框架如下:

在移动,客户经理的一个重要工作目标是签约创收,签约创收主要取决于三点:满足客户需求、卖出去、顺利交货。

一、满足客户需求是方案制定能力 很多人说见客户不自信,不敢说,主要的原因还是对销售的相关领域不熟悉,客户问一个问题就答:这个不是很清楚,我回去了解下。这样一两个问题下来,客户就失去了说下去的兴趣,咱也只好灰溜溜地备受打击地撤场,因为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

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是与客户交流的过程,两个字“听”和“说”,听要听出客户的需求,说要有内容说出解决之道。

做好“听”,“说”是很难,需要长期的经验和教训积累。但我们可以在这个漫长的试验中加点催化剂:把握产品、把握需求。

把握产品是基础,移动的产品种类繁多,短时间内全部掌握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很多客户经理经常抱怨:这么多产品,怎么记得住啊?!这就需要我们具有产品分类归纳的能力,思路清晰,各个击破。例如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把移动的产品分为通信服务、网络服务跟信息化服务三大块儿,通信服务包括移动电话、语音专线、G3信息机、400服务、短号集群网等。这样一来自己思路清晰,二来客户问移动能干什么的时候也不用一股脑把各项产品倒出来,让客户不知所措。把握需求是关键,在满足客户需求上跟客户交流盛欢,谈论的内容需紧密结合客户的需求,匹配我们的产品和服务给出解决方案。客户是不一样的,但我们可以以不变应万变,要找出行业和企业的共同需求,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在生产控制、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内部管理、还是IT支撑都有怎样的应用。见客户时再结合客户的特点(国企还是私企、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客户在哪个部门什么职位)进行交流。交流要先听后说,判断出客户的大致需求,结合产品重点阐述。

二、“卖出去”是销售沟通能力

产品、方案都很好,但都可能被拒,简称“杯具”。很简单,设身处地地想想一个不认识的人见到你就跟你推荐东西,你的想法是什么?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这个人是谁,他想干什么,值得信任吗,而不会太关注你推荐的东西是什么,所以销售的第一步不是推荐产品,而是建立“关系”。

关系很重要,没什么难为情的,因为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关系让人觉得安全可靠,然后才会接受你跟你的产品。培养深厚关系需要资源(时间、财、务),而且资源是很有限的,所以一定要找到关键人(关键岗位、能出力)。有的关系对象就像黑洞:只吸不发,要坚决避让。这里有个很好的方法叫关系地图,接触客户的时候可以梳理接触的不同的人的相互联系。

关系会长大,关系能复制。其实“关系”无论做不做销售都非常重要,而且培养关系是日常的而不是功利的,短期的。友好地对待他人(坏人除外),同学、朋友、同事、门卫、前台、员工、邻居等等等等,有一天你会发现“关系”威力无穷(某天一客户给你电话,说他在行业内另一个朋友也有同样的需求)。

三、“顺利交货”是内部协调能力

顺利交货之所以要提因为我们卖的不是日常用品、家用电器,我们卖的是复杂产品,很多产品需要设计、开发、上系统、计费(专线类产品还涉及勘查、施工、物业协调等等),所以要对内部的操作流程与时间有大致了解,然后再与客户约定交付期,跟进关键节的时间进度。

遇到大型项目时,会有很多突发情况和问题是客户经理、产品经理自身无法解决的,这时候一定要把遇到的问题与建议的解决方案向领导汇报,千万不要怕跟领导交流而自己扛着,学会问题管理。

组织学习能力测度模型研究 篇6

[关键词] 组织学习能力 评价指标 团队工作 预警能力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管理人员和学术研究人员纷纷寻找新的方法以使自己的组织能够持续的适应变化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够预测环境的变化,而促进和改善组织持续适应环境的组织学习迎合了正在寻求生存出路的管理人员的需求。随即组织学习成了最热门的术语,关于组织学习的文献大致分为以下四类:第一類是认知观,这种观点是基于心理学和个人学习之上,并且以理性主义为主导;第二类是社会观点,它是以社会学为基础;第三类是以组织理论为基础;第四类即是最近兴起的组织系统观,这些观点各异但是各种组织学习机理之间又相互联系。虽然过去几年里组织学习的文献很多,但是目前组织学习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理论不统一,缺乏实证研究等,主要是由于没有一种理论是从全面的观点出发研究组织学习,此外,也缺乏系统的方法测量现有的组织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从全局的角度出发,考虑了组织学习能力的多个指标,并用数据检验所提出的组织学习测度模型,以期对该领域有所贡献。

二、组织学习能力多维变量

通过分析以前的文献,本文分析得出7个主要的组织学习能力维度,并且构建了组织学习能力模型,这7个维度分别由不同的学者所研究过,而且被认为是组织学习能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它们分别如下所述:

1.目标与愿景

许多学者都认为目标和愿景对一个企业的成功非常重要。Urich认为共同愿景的认识是增强组织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Ricardo和其他一些学者普遍认为打造未来的共同愿景能够促使学习的产生。Davenport认为只有员工理解了目标才能更好地克服目标和现实间的差距。Goh等人指出,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每个构成单元必须非常清楚地理解组织目标。而且员工对组织目标的理解程度和组织目标完成情况有很大关系,此外,Buckingham等人指出,员工必须了解组织目标,以便知道如何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2.领导的承诺与授权

许多研究都提到一个组织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有一个能够打造团队并且能为团队指明方向,提供发展动力和凝聚力且支持组织学习的领导人。此外,领导人必须鼓励支持创新,这样可以降低团队工作中内部变革的成本,增强团队的凝聚力。Slocum等人指出,领导通过反馈、广开言路、勇于承认错误,以及授权给员工自由决策为组织创造良好的氛围,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起着非常重要作用,而且领导在创新中起着关键作用,领导创造了一种鼓励创新的氛围;Levitt等人认为支持组织成员的领导和学习紧密相关,它促进了组织成员间的相互信任、降低了内部沟通成本。

3.实验与创新

如果组织把实验作为持续发展的基础,那么这个组织实验越多产生的学习也越多。Hedberg等人认为,在经济快速发展、外部环境难以预测的今天,持续实验使组织能提出更好的设计方案,能更灵活地应对各种变化。还有一些人认为,一个组织需要有一种公开的氛围接纳新思想和新观点,这样才能确保组织成员的知识不断更新、扩充、提高。Garvin认为通过实验,组织可以掌握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能够创新性地提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4.知识共享能力

Huber把组织学习看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组织成员的知识获取、知识交换,以及知识吸收,直至产生新的知识。Slater认为组织学习包括信息获取、信息传播和信息共享。Grant等人认为知识的获取和创造,以及它的传播和吸收是组织的一个关键资源。Garvin把学习型组织定义为,一个善于创造知识、获取知识和转移知识的组织,这个组织能够根据新的知识和观点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Stata认为通过共享观点、共享知识和思维模式产生了组织学习,这些都是一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

5.团队工作能力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团队工作在发展组织内部的学习和联结组织内外学习的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团队工作使得人们共同完成目标共同改进技术并且加强了知识在团队和个人之间的流动。因此,由于团队工作被看成是核心竞争力。在关于开发组织学习的文献中团队工作总是被看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多功能的团队。Senge和Hult认为要达到高层次的组织学习,团队学习把团队置于个人之上,确保个人所获得的知识得到共享和传播。

6.系统解决问题能力

Lenonard等人认为应该把组成组织的各部分看成一个系统,每个组成部分以同样的方式发挥着自己的功能。Nevis认为系统动力学的研究表明由于管理人员在处理问题时没有把它的动态性和它的影响联系在一起从而造成了潜在的隐患。Garvin指出系统地解决问题的首要条件是强调系统观和有效的方法,虽然对一个组织而言系统性非常重要,然而绝大部分企业考虑问题时并没有从系统的角度出发。

7.预警能力

近年来,研究人员一再强调要对环境的变化保持高度的警惕,并且一致认为如果一个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差异越来越大,这个组织要么面临倒闭的危险,要么会因此付出很大的代价。因此许多公司已经增强预警能力确保组织能够对它所处环境的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预警程度不同,组织所采取的措施不同,对日常情况的警觉或只是保持对非日常信息的警觉。关于警觉的文献主要分为对外环境变动的警觉和对内部环境变化的警觉。

三、研究方法

1.样本和测量

基于现有文献的研究本文构建了测度所用的问题项,通过讨论分析最后将最初设定的67个问题项压缩到51个问题项。然后对讨论后的问卷进行试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4家中国钢铁公司,这些公司拥有5000人以上员工,分处不同的地域,但其文化、规章制度、规模都很相近,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的一些不可控因素影响。我们将问卷分发给200个一般的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最后收回200份问卷。原始数据取得后,运用简单平均数法来计算各个具体指标的平均值、每个评价维度的平均值以及这些公司组织学习能力的总体水平详见图1,图2,图3,图4。

2.结果和分析

对所有问卷的7个组织学习能力维度分别加总求它们各自的平均值,结果每个维度的平均分都高于3.0,最高的是预警能力的平均分3.53,其次是团队工作维度,平均分为3.48。即便是平均分最低的领导承诺和授权维度与知识共享和学习经验维度的平均分分别是3.03和3.25。有趣的是组织目标与愿景这个维度与实验和创新维度的平均分都是3.43。详细的情况见图2。

4个公司总的组织学习能力平均分都高于平均分3.0,4个公司间的总的组织学习能力平均分相差0.10,这可能与公司员工的素质有关,公司2中员工的平均年龄和平均学历都比其他3个公司要小,而且公司成立的年限不是太长,公司现代化程度要比其他3个公司高,灵活性比较高,这些因素使得公司2的总体组织学习能力比其他3个公司高,公司1成立的年限比较长,“国企病”影响和制约着整个公司的学习能力,此外,该公司员工年龄偏大,在总体的学习能力方面不如其他3个公司,统计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几乎一致。具体情况详见图3、图4。虽然要得出确切的结论本文的样本数据量不是很大,但是从另一侧面清楚地反映了组织学习能力状况。

本文的结果非常有趣,4个公司中7个组织学习能力维度中系统地解决问题能力和知识共享能力这两个学习能力维度相对弱一些,然后是领导的承诺和授权,而在预警能力和团队工作能力却表现出较强的学习能力。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企业处于一个复杂的环境中,组织成员之间只有相互协作才能完成组织的目标,此外,通过团队工作,组织成员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发展,能够促进组织成员和团队成员间知识传播。另一方面由于组织的环境总是在不断地变换着,几乎所有的企業都认识到保持对内外部环境的高度警觉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一致认为如果不能对外部环境的变动做出及时地反应,组织将会面临着破产的危险。相比之下,领导的承诺和授权比其他五个方面的学习能力要弱一些,可能是由于行业环境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国企的原因。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正是这些学习能力比较薄弱的环节是阻碍组织发展,造成组织付出很大成本的关键因素。

四、结论

这个组织学习能力模型不仅可对组织学习能力进行一个综合评价,而且该模型各维度都能反映企业某些方面的情况,而且这些维度的确定有助于改进目前组织学习测量状况,有利于组织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组织学习状况,从而有针对性的改善组织学习因素不断提升组织学习能力,尤其是最底层指标,反映的情况更具体,有助于企业深入分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研究组织学习能力与组织绩效间的关系,以便进一步确定组织学习能力对组织的作用,此外,我们将收集不同行业的数据以提高所建立组织学习能力模型的信度和效度。

参考文献:

[1] Davenport.Human Capital: What It Is and Why People Invest It.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2000

[2] Buckingham.Coffman. First, Break All the Rules: What the World’s Greatest Managers Do Differently.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2000

[3] Slocum, McGill.The new learning strategy:anytime, anything, anywhere.Organization Dynamics, 1994

[4] Levitt,March.Organizational learning.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988, 14

[5] Hedberg.How organizations learn and unlearn.Oxford Press, New York, 1981

[6] Garvin.Building a learning organiz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3

[7] Stata.Organizational learning-the key to management innovation. 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89.

[8] Leonard.The factory as a learning laboratory.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2

[9] Nevis, E.C., DiBella, A.J. and Gould, J.M. 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s as learning system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5

构建数学模型提高应用能力 篇7

一、数学建模中存在的问题

1.对数学建模的价值认识不足。现在有不少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目光仅仅落在“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上,只是为教数学而设计教学,从铺垫到新课再到练习,亦步亦趋,学生缺少生活原型作为支撑,缺少探究发现数学规律、寻求数学方法、体会数学思想的体验。尽管也有一些“过程”的设计,但这一过程更多的是学科内部纯粹知识之间的演绎过程,缺少对学生数学建模意识的培养。如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小明家养了8只公鸡,养的母鸡只数比公鸡多2只,母鸡有几只?在教学此题时,教师都采用让学生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来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理解“同样多的部分”和“多出的部分”,但一般学生在解释数量关系式8+2=10时,绝大多数学生都会说“8只公鸡”加上“2只母鸡”等于10只母鸡,而很少有学生会用“同样多的8只母鸡加上比公鸡多的2只母鸡等于10只母鸡”来表述。很显然,就问题解决而言答案是对的,但数学模式是不合理的。

2.应用数学模型的意识差。教师在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方面,更多的是为联系而联系,是浅表性的,淡化了将“生活问题”进行“数学化”的处理过程,价值取向有偏差,热衷于题型多样化,认为多样化的程度越高越好,缺少对多样化的分析及优化过程,不能形成具有稳定性的教学模型。探究合作拘泥于形式,缺少必要的引领,学生很少将这些学习方式与建模联系起来,只是单纯的技能训练、机械重复,没有“建模”和“用模”的痕迹。

3.评价内容陈旧。在日常的单元检测中,很难看到以培养学生建模意识、检测学生建模能力为目的的问题。检测中除了基本题的考查外,多是以知识深度为考量的“难题”。评价的手段、方法和内容对日常教学以及教师观念的转变有很强的导向作用,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完善。

二、数学建模中的应对策略

1.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问题是抽象化的生活问题,这是数学的根基、问题的本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信息技术或情景展示等手段,向学生提供问题情景,让学生亲自经历事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主动获取相关的信息和数学材料。在提供问题背景时,首先考虑这些背景材料学生是否熟悉,学生是否对这些背景材料感兴趣。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材所提供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学生所熟悉的或了解的一些生活实例作为教学的问题背景,使学生对问题背景有一个详实的了解,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因此,数学知识的传授应尽可能的直观形象,能做的演示要做,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他们动手。

2.立足课堂教学。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已经按照建模的思路编排,教师要多从建模的角度解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建模思想,精心设计和选择列入教学内容的问题情景,使学生从中获得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模型,解答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体验。要立足课堂教学,形成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方面,教师以有关理论为指导,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新型课堂,教师要多研究有关的理论文章和教学经验总结,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实践、探索,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要引领学生解读、分析生活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来提出其中所蕴含的数学问题,从而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机地进行引导,在引导时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是针对情境“以问引问”,使情境和数学问题有机的整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二是呈现多个情境,有序地推进数学问题的深入,根据情境问题的特征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对数学问题进行必要的简化,并用比较精确的数学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如出示简笔画、线段图等。

3.上好实践活动课。实践活动课是数学的拓展阶段,是方法优化和知识重组的必要过程。实践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对问题背景、条件的考察以及模型建立的引导与分析上,力图使学生弄清其中所蕴涵的思维方法。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并使之融进生活背景,要以“建模问题”作为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如在上“几个与第几个”的拓展课时,有一道题:从左往右数,小华是第9个;从右往左数,小华是第8个。这一排有多少人?在解这道题之前,我让一个组的6个人站起来,从左右数到其中的一个人,发现会多出一人来。为什么会这样?学生讨论后得出:其中的那个人多数了一次,要把他减掉。于是,得到一个模型:左边数过来的数+右边数过来的数-1=总人数。有了这个模型之后,解决这一类问题就容易多了。对于这类贴近生活的数学问题,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加以论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师首先应提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让每个学生有效地参与;同时为学生创设一个便于交流的情境,将学生放在问题情境之中,鼓励每个学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活动中,应重视学生间的人际交流、观点交锋和智慧碰撞,教师应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与他人合作,要求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在自己不赞同别人的意见时,不要批评而是提问,在阐释自己解题策略的过程中,让学生重新检查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4.拓展教材习题。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运用,是学生拓宽知识面、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而审视目前的数学课堂,练习存在不少问题:只求蜻蜓点水,没有画龙点睛;课堂练习面面俱到,偏重数量,忽视质量;偏重操练功能,忽视思维发展。数学教材上有许多题并不是实际问题的原形,可以根据需要对一些题目进行开发,使其成为建模的有效素材。如将教材“从一点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改成“从某村庄修一条到公路的小路,怎样最近?”再如,探究了“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后,结合实际让数学回归生活,出一道这样的训练题:超市前停放着电动车和三轮车,一共50辆,车轮共110个,停放的电动车和三轮车各多少辆?数学习题不仅仅是简单的练习,它是相关知识本质特征的另一种呈现,如选择题:已知半圆直径为d,则半圆周长为(π/2+1)×d、(π+2)×r、πd÷2。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得出新的计算公式。再如,能够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有什么特点?让学生经过探讨发现结论:最简分数的分母是只含有2或5质因数的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最简分数的分母是含有2或5以外其他质因数的分数,都只能化成无限小数。教师在指导时,不仅仅要求学生做题,还应发掘题目深层的内涵并加以总结。这样,不仅使得学生有发现真理后的成就感,还使学生掌握了一定技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急物流能力突变控制模型 篇8

近年来我国各类突发事件如地震、洪水、泥石流、台风、海啸、传染病 (如SARS、H1N1) 等频频发生, 财产人员损失惨重。应急物流能力是灾难损失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应急物流能力系统 (emergency logistics capability system) , 是指某特定的应急物流系统从应急需求分析与确认、应急物资采购、分拣、运输到交付给应急客户的全过程中, 在响应时间、响应速度、物流成本、满足需求准时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综合反映[1]。应急物资与救援人员的运入, 受灾群众撤出、死者安葬、卫生防疫等都依赖于强大柔性、安全高效的应急物流能力系统。相关资料显示, 智利8.8级地震只夺走了几百人的生命, 而海地7.0级地震就导致20多万人死亡, 其间差异与应急物流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由于应急物流指挥、受过专业训练的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物流设备 (如后备役车辆) 等所构成的强大应急物流能力系统, 2008年汶川地震和2009年玉树地震的救援抢险过程有序有效, 较以往明显提高了救援效率效果。我国应急物流能力系统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 对其深入研究将对应急物流能力的提高, 国家应对突发事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学者们已关注应急物流能力问题, 并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对应急物流能力进行评价[2,3,4,5]。不少学者运用突变模型研究突发事件, 如建立突变模型研究公共空间拥堵、近海水污染、传染病爆发等公共突发事件[6,7,8,9]。张亚平、唐铁桥等[10,11]分别用尖点、燕尾突变理论对交通流进行预测, 前者选择速度为状态变量, 流量和密度为控制变量建立尖点突变模型, 后者在前者的研究基础上, 将时间因素补进控制变量建立燕尾突变模型进行研究。陈涛等[12]运用尖点突变理论建立拥挤控制模型, 利用势函数和动能函数描述拥挤空间交通系统变量之间关系, 并提出限制交通流的拥挤控制模型。在社会科学中, 系统本身的精确描述很难做到, 用突变模型研究各种突发事件和交通流问题是本研究良好的基础和启示。应急物流能力系统的特征和突变模型的适用性表明突变模型是研究动态应急物流能力有效的工具之一。本文将以应急物资需求、应急时间需求和应急成本需求为三个控制要素建立燕尾突变模型对应急物流能力系统展开研究。通过对应急物流能力系统的势函数、平衡曲面和奇点集的讨论分析, 求解其突变临界点, 并讨论其稳定性和变化方向, 在此基础上建立应急物流能力系统的控制模型, 以预测、控制和提升应急物流能力。

2 应急物流能力系统燕尾突变模型

2.1 突变理论与应急物流能力系统

20世纪60~70年代, 法国数学家Thom借助于奇点理论和结构稳定性理论提出突变理论。该理论认为:突变系统在状态空间演化过程中有多个稳定态和不稳定态, 当控制参数发生变化并越过一定界限时, 系统会从一个稳定态向另一个稳定态跃迁, 直接跨过其间不稳定态, 即发生突变。突变系统存在五个突变指征:多模态、不可达、突跳、发散和滞后。根据不同突变指征、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的数目, Thom等建立了七种初等突变模型:折迭, 尖点, 燕尾, 蝴蝶, 椭圆脐, 双曲脐和抛物脐[14]。目前突变理论及模型散见于数学、力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应用中。根据突变理论, 系统如果显现二个及以上的突变指征, 就可以运用突变理论进行分析;根据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的数目可以选择相应的初等突变函数作为系统的演化模型, 分析突变系统的演化特点和规律。

应急物流能力系统是由多个参数描述和控制的复杂问题。一方面, 突发事件的发生和紧急救援的需求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着“救援第一”和“绿色通道”的思想, 应急物流能力会在思想上、组织上和通行上变得异常强大;另一方面, 由于突发事件 (如地震、洪水等) 会毁坏甚至阻断物流通道与设施, 加之可能引起的伴生性事件, 例如信息沟通不畅、次生性灾害、民众聚集引起的交通堵塞等, 这些又会造成应急物流能力的巨大削弱。在多种条件、多种因素作用下, 这个复杂系统呈现多模态 (能力强、能力弱二种基本稳定态, 能力较强、能力较弱等多种不稳定状态) 、突跳 (如应急物资从各地涌向救援点, 当超出救援点承受能力时, 应急物流能力系统会出现停滞甚至崩溃) 、发散 (突跳出现后, 系统出现严重堵塞甚至次生灾害, 已无法通过自组织改变现状) 、不可达 (系统在多种不稳定区域不断运动调整直至到稳定状态, 不稳定即为不可达) 等特性。这就使得应急物流能力不断在能力强 (满足应急物流需求) 、能力弱 (不能满足应急物流需求) 之间突变。本文拟选用一个状态变量、三个控制变量来描述应急物流能力系统, 根据Thom的理论, 可用燕尾突变模型来分析应急物流能力系统的突变结构和突变特征。突发事件发生时, 应急物流能力系统受到扰动, 控制变量发生不同变化, 从而使应急物流能力系统不断呈现“能力强-能力弱-能力再强-能力再弱”的状态, 即发生应急物流能力系统从一稳定态向另一稳定态的突跳。

2.2 控制变量与状态变量

突发事件对应急物流能力系统的影响首先表现为控制变量的变化, 进而引起状态变量在多个状态空间变化以至系统的突变。应急物流能力系统追求的是最大限度满足应急物流需求, 主要体现在应急物流物资流量大、耗时短 (速度快) 、成本低等方面。因此本质上, 流量、时间和成本是应急物流能力系统的三个控制要素。考虑到三个要素实际值相对于应急需求的相对满足程度更能动态体现其对状态变量和系统函数的影响, 同时也考虑到三个控制要素在量纲上的一致性, 本文对控制变量作修正, 即选用应急物流流量变化率、时间变化率和成本变化率为控制变量。现对控制变量和状态变量作如下定义。

定义1应急物流流量变化率φ (q) , 第一控制变量, 表示应急时的I个供应点物资流量 (∑qi (s) ) 相对于J个救援点物资需求量 (∑qj (d) ) 满足程度的变化情况, 即:

假设货源充足, 则物资流量 (供应量) 仅指在约束条件下到达救援点的流量, 即∑qi (s) 是在时间窗[0, tw]内实际通过图1中弧群rcdk (k=1, 2, …, K) 的流量和。时间窗是指救援点需要紧急物资供给的有效时间区间 (时段) 。应急物流系统对救援点的物资供应, 必须在救援点要求的有效时间区间内进行。本文采用单边上限时间窗, 即[0, tw]。图1中, 弧群rabm (m=1, 2, …, M) 、rcdk为公路运输路段, 弧群rbcn (n=1, 2, …, N) 存在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而弧群rcdk表示直达救援点的公路运输方式, 根据受灾情况, 可能存在各种车型的公路运输, 如大车、小货车和人力车等。时间窗内的V种运输方式通过rcd路段区间K条道路的总流量为:

定义2应急物流时间变化率φ (t) , 第二控制变量, 表示应急时物流时间 (∑tA (e) ) 与时间窗长度 (T (e) ) 相比的变化率。 (以常态物流时间∑tA (z) 为参照, T (e) =∑tA (z) 。)

∑tA (e) 、∑tA (z) 分别表示应急e时和常态z时物资在所有节点、路段、网络中流动所需时间和, A为所有路段和节点集合。常态物流时间由各路段的运输时间与节点作业时间组成, 即∑tA (z) =∑tA1 (z) +∑tA2 (z) 。而突发事件发生时, 由于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的“绿色通道”, 在弧群rabm、rbcn段以及各节点在时间效率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物流时间会大大缩短;而在弧群rcdk段, 由于受到内外部扰动, 发生道路阻塞、中断以及修复等情况的概率较大, 因而会增加非常态的等待时间。由此应急物流时间由运输时间、节点作业时间和阻抗应对时间三部分组成, 即:

其中, t1rv (e) 、p1rv (e) 分别表示第v种运输方式在路段r的运输时间和运输任务份额, ;t2uv (e) 表示在第v种运输方式在第u个节点的作业时间, 其中第一个节点包含非常态物资组织延迟时间;t3h (e) 、p3h (e) 分别表示第h次阻抗应对时间和阻抗发生的概率。

定义3应急物流成本变化率φ (c) , 第三控制变量, 表示应急时的物流成本 (∑cA (e) ) 与常态物流成本 (∑cA (z) ) 相比的变化率。

应急物流成本主要由运输费用、中转费用和阻抗应对费用组成, 即

c1rv (e) 、p1rv (e) 分别表示第v种运输方式在路段r的运输费用和运输任务份额, ;c2uv (e) 、p2uv (e) 分别表示在第v种运输方式在节点u的中转费用和承担的费用份额;c3h (e) 、p3h (e) 分别表示第h次阻抗应对费用和阻抗发生概率。运输、中转费用与流量相关, 运输费用主要包括基本运费 (如公路、铁路、航空的基本运价) 和里程运费 (与路段长度、货物重量、燃油、人工和损耗等相关的费用) 。

定义4应急物流能力l, 系统状态变量, 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 应急物流能力系统面向救援点在物资大流量需求、短时间需求和低成本需求上的满足程度。在外界各种扰动下, 控制变量发生不同程度变化时, 它是直接导致应急物流能力系统突变的变量。它的稳定与否是系统是否会发生突变的直接影响因素, 也可以说应急物流能力和应急物流能力系统是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它的微小摄动可能导致系统状态的完全变化, 即突变。由于各个控制变量变化方向和程度的不一致, 从而带来状态变量不断变化, 进而引起能力系统在强、弱二个稳定态和介于强弱之间的多个不稳定态之间发生变化。

2.3 应急物流能力系统突变模型

根据突变理论和本文研究对象特点, 以应急物流能力为状态变量, 以流量变化率、时间变化率和成本变化率为控制变量, 构造应急物流能力系统的燕尾突变模型势函数:

其中:l为应急物流能力, φ (q) 为流量变化率, φ (t) 为时间变化率, φ (c) 为成本变化率。

由f′ (l) =0得到其平衡曲面方程:

再由f″ (l) =0得奇点集方程为:

3 应急物流能力系统突变奇点及其稳定性讨论

3.1 应急物流能力系统分岐曲线图和势函数曲线图

式 (8) 、式 (9) 联立, 消去l, 可得燕尾模型的分岐点集:

应急物流能力系统的分岐点集为多维空间 (φ (q) , φ (t) , φ (c) ) 中的一个空间曲面, 曲面上的点就是可能导致应急物流能力系统发生突变的奇点。燕尾模型的分岐点集曲面在φ (q) >0和φ (q) ≤0时的φ (t) -φ (c) 截面曲线图像不同。根据本研究对象的特点, 当φ (q) >0即已100%满足需求, 所以仅对φ (q) ≤0时的情况作探讨。当其他控制参数保持不变, φ (q) 趋向于0的过程就是应急物流能力增强的过程。借助式 (8) 、式 (9) 和式 (10) , 作出φ (q) ≤0时的分岐曲线图 (见图2) , 其中小图为相应的势函数空间曲线图。曲线将势函数空间曲面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不同区域截线形状不同, 极值点个数不同, 势函数性质不同, 应急物流能力系统的稳定状态存在差异。

3.2 φ (q) ≤0时应急物流能力系统突变临界点及其稳定性

由燕尾突变分岐点集的对称性特征, 保持控制因子φ (q) 为常数, 讨论φ (t) -φ (c) 平面在φ (q) ≤0时的区域分割情况。由于分岐点集是平衡位置的个数和性质改变的界线, 只需找一个点作代表就可以了[14,15]。考虑满足“应急”时间需求, 即φ (t) =0时的情形, 由式 (8) 求出平衡曲面的解为:

其中, Δ=9φ2 (q) -20φ (c) , 后同。将式 (11) 代入式 (9) , 得:

当f″ (l) >0时, 则应急物流能力系统的势函数有极小值点l, 是稳点奇点, 应急物流能力系统处于某一稳定状态, 不会发生突变;当f″ (l) <0时, 则系统的势函数有极大值点l, 是不稳点奇点, 应急物流能力系统处于某一不稳定状态, 会发生突变;当f″ (l) =0时, 则系统的势函数只有拐点, 不会发生突变。根据式 (9) 、式 (10) 、式 (11) 、式 (12) 和图2分析可知, 当φ (t) =0时系统有三种状态:

状态1:当φ (q) ≤0且时, 系统势函数无奇点, 应急物流能力系统处于稳定状态, 不会向其他状态突变。

状态2:当φ (q) ≤0且时, 系统势函数有4个奇点:, 其中:为不稳定奇点, 会导致应急物流能力系统向其他状态发生突变。

状态3:当φ (q) ≤0且φ (c) ≤0时, 系统势函数有2个奇点, 同样不稳定的奇点 (负解) 会使得应急物流能力系统状态发生突变。

从以上状态可知, 区域中不稳定歧点越多系统越活跃, 越容易发生突变。当φ (t) =0时, 系统在状态2或状态3时都存在不稳定的奇点, 当不稳定奇点越过分岐点集时, 系统就会发生突变, 要么从一个稳定状态变到另一个稳定状态 (如从状态2到状态3或状态3到状态2) , 要么稳定状态消失 (如从状态2到状态1或状态3到状态1) 。

4 应急物流能力系统控制与优化

突变模型中, 势函数越大代表应急物流能力系统性能越强。但根据Maxwell约定, 势函数达到极大值后会向一个极小值点方向迅速移动, 直至分岐集另一区域中平衡稳定, 即系统发生突变。此时, 必须借助外力作用, 势函数方能再向极大值方向移动。或者在势函数极大值时改变控制变量, 稳定控制点在极大值点附近活动, 只要控制点不越过分岐集, 系统就不会发生突变。由于系统有多个控制变量, 且控制方向不一致, 导致系统的变化趋势复杂而不确定, 如遇路段阻塞, 控制流量可以重新获得物流流量, 但降低了供给;如遇路段阻断, 则需借助大物流设施设备等令其重新通行, 增加了流量, 减少了等待时间, 但提高了成本。突变模型给我们提供了系统状态和变化方向, 而对控制参数的控制可以使得系统始终向良好状态发展。控制变量控制方向不一致, 很难找到一组解使得多目标中每个目标达到最优。借助Pareto最优思想, 建立非线性规划控制模型求解非劣解:

模型表示保持控制点在分岐点集相应区域内时, 力求系统势函数最大。通过对相应分岐点集的控制点进行管控, 以达到应急物流能力系统的高性能保持。突发事件发生后, 应急物流能力系统面向救援点物资大流量需求、短时间需求和低成本需求, 力求三者平衡提升, 以获得最大的应急物流能力, 达到最好的救援效果。也就是说, 当φ (q) 向正方向变化, φ (t) 、φ (c) 向负方向变化的过程, 也是应急物流能力系统趋于强能力的过程。因此本文将模型转化为以φ (t) =0 (进行应急时间管理, 满足应急时间需求) 时系统的最大流量和最小成本为目标的非线性规划模型:

式 (15) 为目标函数, 求解最大应急流量、最小应急成本;式 (16) 和式 (17) 为流量 (供应量) 约束, 中转节点的流入量与流出量需相等, 还要满足路段弧容量的限制;式 (18) 为流量变化率和成本变化率的平衡约束 (由式 (10) φ (t) =0时得到) , 式 (19) 为时间约束, 式 (20) 为非负约束。

5 仿真算例分析

5.1 仿真算例设计

南方某地区发生7.0级地震。灾害发生后, 受灾严重的d1、d2、d3、d4四个城市对应急物资的需求量 (折合平均) 至少为250t (t表示吨, 后同) 。根据四个城市的物资需求和外援城市物资供应情况, 决定从a1、a2二个周边城市调运物资900t, 从西北城市a3调运物资80t, 从东北城市a4空运紧缺物资20t.根据灾情, 救援物资需在12~16h (h表示小时, 后同) 内到达救援点, 时间越短救援效果越好。结合某物流公司的运行数据和本案例情况分析, 物流常态下从四个供应点到四个需求点的总运输成本约为20万元, 路段单位运输成本为2.5元/5t·km (t·km表示吨·公里, 后同) 。图3为从四个供应点城市到救援点的拓扑图, S、T为虚拟节点, 表示供应点集和需求点集, 不发生流量、时间和成本。表1为各路段、节点相关流量、时间和费用数据。根据物流公司经验, 对于时速为60km/h、100km/h、40km/h的路段, 路段应急通行能力 (应急通行能力=常态通行能力-常态流量) 分别300v/h、500v/h、200v/h (v/h表示辆/小时, 后同) 。应急时, 节点平均服务能力为10v/h.救援车采用标准5t车型, 假设满载。

5.2 运算结果分析

本文考虑单边时间窗tw (e) 分别为12h、13h、14h、15h、16h时的流量变化和成本变化情况。当φ (t) =0时, 根据式 (1) 、式 (2) 、式 (3) 、式 (4) 、式 (5) 、式 (6) 、式 (15) 、式 (16) 、式 (17) 、式 (18) 、式 (19) 、式 (20) , 各项运算结果见表2所示。

注:max∑q (s) 的单位为t, min∑c (e) 的单位为元。αi为阻抗应对时间减少率。

①从表2左6列可以看出, 单边时间窗tw (e) 为12h、13h、14h时, 系统很活跃、势函数很不稳定, 皆有两个不稳定奇点。随着φ (q) 由负值向0方向的变化、φ (c) 由正值向0方向的变化, 在14h向15h过渡的过程中系统发生突变, 系统由四奇点的稳定态转变为二奇点的稳定态, φ (c) 由正值变为负值。从φ (q) 、φ (c) 的变化情况来看, 在12h到13h变化过程中变化幅度较大, 但控制点未越过临界点, 因此系统性质未发生变化, 但这个阶段的变化推动了后面阶段的突变。

②根据表2右4列数据可以看出, 通过时间管理, 当阻抗应对平均时间缩短10%、30%、50%后, 不同时间窗内∑q (s) 和∑c (e) 的值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应地控制点会发生变化。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12h内的流量相比于管控前188t有小幅度下降, 分别为181t、169t、156t.但在12~13h阶段, 流量分别获得765t、875t和984t, 较1h前提高了321.90%、417.91%、529.32%, 而管控前的提高率为278.19%, 说明在时间管理初期应急物流能力效果不明显甚至倒退, 但在后期提升很快。从供应量满足率突变情况来看, 当α1=0.1时, 流量在16小时内全部满足;当α1=0.3时, 流量在15h内全部满足;当α1=0.5时, 流量在14h内全部满足。从成本变化来看, 时间管控程度越高, 成本越高。阻抗应对平均时间缩短10%、30%时, 流量变化率大于成本变化率, 而缩短50%时后者远大于前者。就类似本案例情况, 当时间窗是13h且φ (t) =0, 流量变化率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而成本变化率却没有大幅提升是较理想的状态。

③流量和时间的满足程度是衡量应急物流能力最重要指标。本案例中, 相比于常态物流, 应急物流时间增加主要在于非常态供应始节点的物资组织时间延迟和路段rcd的应对阻抗。承担90%物资供应任务的周边城市尽管路途不长, 但因物资流量大, 货源组织的难度和路途遇阻风险使其物流时间较长。运算表明, 当φ (q) =0, 即流量与最低需求量相等, 物资到达救援点的平均时间为14.28h, 此时φ (t) =0.262, φ (c) =-0.021, 属状态3, 有2个奇点 (±0.805) , 不稳定奇点使得系统状态可能发生突变。如果加强外力作用, 在φ (q) =0条件下能够缩短应急时间, 成本持平或下降;或者在tw (e) 保持不变、φ (t) =0的条件下, 能够增加流量、成本持平或下降, 皆可表明应急物流能力在不断提升。

6 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燕尾突变理论, 以应急物流能力为状态变量, 物流流量变化率、时间变化率和成本变化率为控制变量, 建立应急物流能力系统突变模型, 构建系统势函数并确定了系统平衡曲面、奇点集和分岐点集, 讨论了应急物流能力系统在时间需求满足状态的突变临界点及其稳定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急物流能力控制模型, 并用算例对模型作了验证。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三点结论:①如果能通过调查及实测可以获得三个控制变量的相关数据, 就可以确定控制点的奇点集和分歧点集, 分析系统在分岐点集各区域的奇点个数和性质, 进而确定系统当前状态的稳定性和突变趋势, 以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②根据应急物流需求的特点、不同时段的主要目标、控制变量的性质和外力作用程度对相关控制变量进行有效管理, 将对应急物流能力的瞬时提升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与效果。③应急物流能力系统的稳定与提升是系统工程, 鉴于各控制要素在管控中活动方向的相背情况, 借助Pareto思想对主要要素进行控制, 求解非劣解, 在获得时间效益、流量效益的同时力求成本效益是可行思路。由于灾害事件中信息收集难度较大, 本文仅运用简单算例分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 如何对模型作进一步修正以解决更多更复杂的实例将是下一步研究方向。

摘要:运用燕尾突变理论, 以应急物流能力为状态变量, 应急物流流量变化率、时间变化率和成本变化率为控制变量, 建立应急物流能力系统突变模型, 建立系统势函数确定平衡曲面、奇点集和分岐点集, 讨论应急物流能力的突变临界点及稳定性, 在此基础上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以控制和提升应急物流能力, 并用仿真算例分析验证模型应用的可行性。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三点结论:通过调查及实测可以获得三个控制变量的相关数据, 确定系统的奇点集和分歧点集, 进而确定系统当前状态的稳定性和突变趋势;根据应急物流需求的特点、控制变量的性质和外力作用程度对相关控制变量进行有效管理, 将对应急物流能力的瞬时提升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与效果;应急物流能力系统的稳定与提升是系统工程, 鉴于各控制要素在管控中活动方向有背离情况, 借助Pareto思想对主要要素进行控制, 可获得时间效益、流量效益和成本效益的相对平衡的非劣解。

高职学生社会能力模型构建 篇9

一、社会能力内涵

社会能力的概念最先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李·桑代克于1920年提出,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研究与探索, 成果丰硕, 但由于涉及领域较多, 且研究对象不尽相同, 并未形成统一的概念。尽管研究者对社会能力的概念见仁见智, 但总的来说其概念可以归纳成技能取向、结果取向和综合取向。技能取向的社会能力概念是将社会能力视为个体拥有的各种具体的社会技能, 如Yeates、Selman (1989) 和Gold (2009) 都是将社会能力视为一种社会认知能力, 包括各种具体的认知技能。结果取向的社会能力概念重视个体的外显行为结果, 以行为是否能有效地获得预期的社会结果为标准来判断个体是否具有社会能力。如Ford (1982) 认为, 社会能力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 通过恰当的方式, 实现适宜的社会目标, 并产生对个体发展有积极意义的结果的能力。综合取向的研究者倾向于认为社会能力是个体在某一情境下灵活使用行为、认知、情感资源来实现社会目标, 并且该目标的实现能使个体与他人和谐相处、且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如Smufe (1983) 认为, 社会能力是个体灵活有效地综合运用环境及自身内部资源, 实现积极发展结果的能力。

我们倾向于综合取向的社会能力概念, 尝试将社会能力定义为能够在社会生活情境中做出有效且恰当的认知、判断与行为, 以适应社会和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高职学生社会能力模型

社会能力具有发展性、情境性、有效性、关系性等特点, 在发展的不同阶段, 社会能力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高职学生既要处理好同学、师生等关系, 更要为将来就业和发展做准备, 社会能力的具体内容有其自身特点。目前, 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结构的研究主要是从平行的角度进行的成分研究, 如麦齐飞认为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包括自我认知能力、社会认知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完成任务能力。刘艳、邹泓将大学生社会能力分为事务处理能力、一般人际交往能力和建立与发展友谊的能力。我们从高职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其社会能力形成、发展的心理成长过程等纵向角度, 研究高职社会能力的结构及构成要素, 构建高职学生社会能力棱柱模型。将其社会能力具体细化为“认知能力”、“社会调适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三个层次递进模块, 如图1所示。

1. 认知能力

社会认知能力是高职学生最重要的社会能力素质之一, 主要包括认知自我、认知他人、认知社会能力。

(1) 认知自我能力。自我认知能力是高职学生最重要的社会能力素质之一。表现为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并能及时明了自己的情绪状态与情绪的细微变化;知道如何切实做到有的放矢地提高自身内在素质。这是高职学生重要的内在素质。

高职学生的自我认知是要了解自己的身心状况、自己的情绪, 明确自己的核心信念与价值观, 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能正确评估自己;是要了解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 了解大学生活, 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 清晰自已所应承担的校园和社会的责任、义务;了解就业要求, 形成就业意向, 对今后的发展和人生道路有一定的向往和美好憧憬, 树立理想, 并有努力实践的意愿。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念、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期待等。

要正确认识自我, 必须学会进行合理的自我分析。自我分析主要包括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分析。其中最核心的是对心理自我的分析, 因为对生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认知最终还是要通过心理自我反映出来。

(2) 认知他人能力。人是群居动物, 认知他人是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只有良好地认知了他人, 才能与他人进行有效地合作, 并根据他人的行为调节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认知包括对他人的仪表、表情和个性的认知, 表现为对他人的仪表、兴趣、需要、爱好、动机、信念、态度、气质、性格、行为习惯、情绪、情感动向、想法和感受等进行认识、判断和评价。

(3) 认知社会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包括社会规范认知、社会关系认知和社会发展认知能力。

(1) 对社会规范的认知是指对法律、道德、职业规范等的认识, 具有道德、法律意识, 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辨别和判断。

(2) 对社会关系的认知是指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高职学生对社会关系认知能力的培养着重在于提高对个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的认知能力。人际关系认知是指对自己与他人, 以及他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认知程度。它主要以人的交际行为作为认知对象, 对人们交往中的动作、表情、态度、言语、礼节等进行认知, 包括了解和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常识, 根据与他人交往中的言语、态势等做出相应的推理、判断。

(3) 对社会发展的认知是指对当前的形势、社会热点问题和社会发展趋势的认知。高职学生应把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及基本状况, 并形成一定的观念和认识。

2. 社会调适能力

社会调适能力是在认知自我、他人、社会的基础上做出有效恰当的行为以适应社会、他人的能力。主要包括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自我调适能力、社会交往调适能力。

(1) 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是高职学生的一项重要社会能力, 是对自身和他人进行有效调控以适应社会的必备能力, 是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的具体表现, 是其社会适应良好的具体体现。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 是指根据自身与社会的实际情况, 找出不相适应的地方或问题的症结所在, 并能准确把握事物发生问题的关键, 利用有效资源, 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或方案, 并付诸实施, 进行调整和改进, 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能力。

(2) 自我调适能力。自我调适能力是指对自身情感和行为进行调控以适应社会的能力, 包括自我情感调控和自我行为调控。

(1) 自我情感调控能力。情感是指行为人对自身及外在事物的感觉和感受, 即其对自身和外在事物的感性认知。自我情感调控主要指自己对待他人态度的调控和自己对自己态度的调控, 主要表现为表达和强化积极情绪、转化和消解消极情绪, 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主、自立、自制和自我激励。

(2) 自我行为调控能力。自我行为调控主要是指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自身行为进行调整和校对, 以获得更好的生存和生活的能力。如日常行为的自理自律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计划理财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

(3) 社会交往调适能力。社会交往调适能力是指通过调控他人情感和人际交往, 以达到成功交往目的的能力。主要包括他人情感调控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1) 他人情感调控能力。他人情感调控能力主要是指通过适应、疏导、感染和激励他人情绪情感实现愉快有效交往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绪, 能协调自己与他人情绪, 顺应他人的情绪, 与自身保持和谐, 能把握、控制、疏导他人情绪, 使之有所节制、合理地发泄, 能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感染、激励他人情绪。

(2) 交流沟通能力。交流沟通能力是在社会交往中有效运用沟通工具成功交流和传递信息的能力。高职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主要表现为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能恰当、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交流沟通方式、方法、技巧, 消除与人交流沟通的障碍, 能与家人、同学老师和社会其他人员有效愉快的交流沟通。

(3) 团队协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是指能根据工作活动的需要, 与团队其他成员协商合作目标, 相互配合, 并调整合作方式不断改善合作关系, 完成工作任务。主要表现为善于倾听团队其他成员的心声, 积极与其交流沟通, 能与其和谐共处, 保证相互理解和信任, 协调冲突并尽可能避免冲突。

(4) 组织协调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是指能根据工作任务, 合理有效分配和利用资源, 控制、激励、协调组织群体活动过程, 调和矛盾冲突, 使之相互融合, 共同完成目标的能力。

3. 自我发展能力

自我发展能力是指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 不断反思自我、挖掘自我, 主动协调自己的知情意行, 不断完善自我,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包括自我规划、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等能力。

高职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主要表现在具有自我发展意识, 不满足于自身现状, 保持求知欲望, 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具有自我发展定位和规划能力;充分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敢于尝试, 有激情, 具有创新、创造的意向、愿望和自主创新能力;能不断反思自我、调整自我, 充分挖掘自身潜力适应变化发展的情况, 从而更好适应他人和社会, 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

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结构进行三层次的纵向剖析, 可分解为九个维度, 十七个要素, 见表1。

认知能力、社会调适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逐层递进, 有机统一, 相辅相成。认知能力是社会能力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是内在的、情感的, 是进行社会调适的前提和基础。社会调适能力是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的核心和本质体现, 是社会能力的外在行为表现。自我发展能力是社会能力的最高层次, 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是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发展的最终目标。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可以促进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调适能力的发展, 从而实现社会能力的全面提高和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静, 田录梅, 张文新.社会能力:概念分析与模型建构[J].心理科学进展, 2012, (12) .

[2]刘艳, 邹泓.社会能力研究的概述与展望[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3, (1) .

[3]麦齐好.高职生社会能力培养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07, (9) .

[4]刘艳, 邹泓.武汉地区大学生社会能力的结构及其问卷编制[J].心理学报, 2005, (4) .

把握物理模型培养思维能力 篇10

一、掌握物理模型

自然界中任何事物与其他许多事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并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界, 人们在着手研究时, 总是遵循这样一条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即从简到繁, 先易后难, 循序渐进, 逐次深入。根据这条原则, 人们在处理复杂的问题时, 总是试图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比较简单的问题逐个击破。或者把复杂的问题转成比较简单的问题。物理模型的建立就是很好的例子。

以质点的概念为例, 质点就是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形状和转动, 集中了整个物体质量的几何点, 突出了物体的位置和质量的主要特征。至于什么时候可以把物体简化成质点, 要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 就可以不考虑地球的大小、形状和自转, 把地球看成质点。但在研究地球的自转时, 就不能再把地球简化为质点了。以物理模型为基础, 经过科学抽象, 突出其主要矛盾和本质特征, 忽略次要因素, 重新构造新模型, 通过对新模型的研究, 建立起物理概念。

纵观物理学发展史, 许多重大的发现与结论, 都是由于科学家们经过大胆的猜想构思, 创建出科学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并通过实验检验或实践验证, 模型与事实基础很好吻合的前提下获得的。

伽里略让小球从弯曲的斜槽上自由下落, 当斜槽充分光滑时, 小球可沿另端斜槽上升到初始高度, 如果另端斜槽末端越接近水平, 小球为达到初始高度, 将运动很远。如果末端完全水平, 小球将一直运动下去, 永不停止。正因为伽里略构建了光滑这一理想化的模型, 才有惯性定律的重大发现。

法拉第在1852年, 对带电体、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的物质, 设想出电场线、磁场线一类力线的模型, 并用铁粉显示了磁棒周围的磁力线分布形状, 从而建立了场的概念, 对当前的传统观念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1905年爱因斯坦受普朗克量子假设的启发, 大胆地建立了光子模型, 并提出著名的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物理模型的主要功能在于:一是可以使问题大为简化, 从中较为方便地得出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二是可以对模型讨论的结果稍加修正, 即可用于实际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三是有助于对客观物理世界的真实认识, 达到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为人类服务的目的。

二、运用模型方法, 增强解题可操作性

理想模型的建立, 促进了新规律的发展, 新概念的建立, 对物理学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时, 我们必须很好地研究问题的物理过程, 将其还原成一定的物理模型。平时物理学习中, 同学们常反映物理难学尤其题难解,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学生对题目的物理过程缺乏深入理解, 不能把题中的物体和过程抽象为理想模型, 影响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建立理想模型的理念, 提高习题解答的可操作性, 成为学习中的当务之急。

三、掌握模型本质, 培养模型变换能力

在模型教学中, 特别要防止把模型讲死, 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建立模型是物理研究的一种方法, 使学生领会模型是经过怎样的抽象建立起来的, 具体的事物又是经过怎样的抽象纳入该模型的, 以及模型建立的条件, 而且必须说明其可变通性, 从而培养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 提高用物理模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自觉性。

模型方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每种模型也有限定的运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把一个实际问题抽象成什么样的模型, 不是以外貌的相似为依据, 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综合考虑问题的目的、性质、程度等等, 然后再作出选择, 即使是同一客体, 在不同的研究中也可能需要抽象成不同的模型。

四、正确对待物理模型的局限性

一定的物理模型只适用于一定的范畴和一定的认识阶段, 当研究深入到一个新的层次或发现新的实验现象时, 原有的模型往往显出它的局限性, 甚至被新的发现否定。比如原子结构的模型很多, 教材主要介绍卢瑟福模型和玻尔模型, 这些模型虽各有其局限性, 但在物理学发展中起过作用, 现在对物理学学习还有价值, 况且我们也不能超过它们去讲量子力学。学生将来学量子力学后, 也不会怪我们讲的物理学模型的局限性。

胜任能力模型打造核心竞争力 篇11

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将面临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变化,公司的财富更加依赖于其员工所具备的胜任公司发展需要的能力,企业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将来自于对员工胜任能力,尤其是那些具有很高专业技术和能力的员工能力的管理。可以说,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员工胜任能力资源的管理。

胜任能力的缘起与定义

胜任能力模型的应用起源于21世纪50年代初。当时,美国国务院感到以智力因素为基础选拔外交官的效果不理想。许多表面上很优秀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却令人非常失望。麦克里兰博士应邀帮助美国国务院设计一种能够有效地预测实际工作业绩的人员选拔方法。在项目过程中,麦克里兰博士应用了奠定胜任素质方法基础的一些关键性的理论和技术。例如:抛弃对人才条件的预设前提,从第一手材料出发,通过对工作表现优秀与一般的外交官的具体行为特征的比较分析,识别能够真正区分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

1973年,哈佛大学的戴维·麦克兰德教授提出了“胜任能力”概念,英文为competency,并建立了冰山胜任能力模型,从品质和能力层面论证了个体与岗位工作绩效的关系。他认为个体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形象,动机和特质等潜在的深层次特征,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秀者和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这些区别特征后来被称作胜任能力,认为胜任能力是决定工作绩效的持久品质和特征。例如,绩效出众者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即能够发现问题,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

胜任能力是知识、能力及职业素养的整合,这些因素的整合引出的是可观察的和可测量的行为。

胜任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知识是指员工为了顺利完成自己的工作所需要的东西,如专业知识、技术知识或商业知识等,它包括员工通过学习以往的经验,所掌握的事实、信息、和对事物的看法。能力是指员工为实现工作目标、有效地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而需要的能力,如手工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或社交能力。能力可以通过重复性的培训或其他形式的体验来逐步建立。

胜任能力与企业战略、核心竞争优势及企业文化的关系

首先依据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和外部环境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依据企业战略规划确定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依据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导向确定企业倡导的文化氛围。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企业员工的核心能力与素质要求,以此为基础形成企业员工的胜任能力模型。

由企业战略得出企业应该具备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什么;再由核心竞争力推导出与之相应的核心人力资源的特点是什么,企业员工应该具备的核心技能与导出与之相应的核心人力资本的特点是什么,企业员工应该具备的核心技能与专长是什么;随后根据此特点和要求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分层分类,明确各类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与经验是什么;最后,再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采取不同的开发与管理模式。假设上述过程可逆,则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根据四元价值观的核心理论,对企业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效的层级分解,使企业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员工具体的能力素质与行为要求,形成基于企业文化的全员核心胜任能力模型,期望以此达到企业文化由虚入实、落地生根的效果。同时,核心价值观的素质要项的分解,直接形成了核心价值观制度以及其相关的素质行为的描述,为企业文化实施中“基于核心价值观的员工行为规范”提供标准。

基于公司战略与核心竞争优势的胜任能力模型

基于公司战略与核心竞争优势的胜任能力发展模型由三个部分构成:全员核心胜任能力、序列通用胜任能力和序列专业胜任能力(见图1)。

全员核心胜任能力:是公司价值观、文化及业务需求的反映,是针对组织中所有员工的、基础且重要的要求,它适用于组织中所有的员工,无论其所在何种部门或是承担何种岗位。

序列通用胜任能力:是依据员工所在的岗位群,或是部门类别不同而需要的专业知识、技巧及能力。在多个角色中都需要的技巧和能力,但重要程度和精通程度有所不同

序列专业胜任能力:在某个特定角色或工作中所需的特殊的、独特的技能。

如何构建基于公司战略与核心竞争优势的胜任能力模型

首先,明确公司的战略目标、价值观及核心竞争因素;从公司的价值观、使命及核心竞争因素归纳员工的核心能力素质。

其次,从公司的业务及各岗位群的职责出发,设计各岗位群所需的序列通用胜任能力;从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业绩优劣者的表现出发,设计各岗位层级的序列专业能力。

第三,分析全员核心胜任能力、序列通用胜任能力和序列专业胜任能力,设计每个能力的主要行为表现指标。

第四,根据专家数据库和BEI中的记录,分析设计胜任能力的各级行为表现。

第五,验证并应用胜任能力模型(见表1)。

胜任能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胜任能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无论在理念还是在方法方面,都有别于通常的人力资源管理。下面从四个方面来阐述胜任能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见图2)。

第一、胜任能力模型在招聘与任用中应用

根据不同层级岗位要求的胜任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发结构化面试题库,设置有效的问题。在面试过程中通过考察应聘者是否具备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所要求的关键行为,从而提高招聘的成功率。同时,胜任能力评估结果还可用于对现有人员的调整,使具备不同能力的人做与之适合的岗位,达到人岗匹配的目的。

第二、胜任能力模型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传统的绩效管理仅包括业绩的考核,可能还会有部分对工作态度的考察,但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在业绩考核外,还应该包括胜任能力考核,包括态度、知识、专业技能等等。通过对员工能力的考核,引导员工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核心专长与技能,从而保证企业业绩长久持续的实现。

第三、胜任特征模型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

薪酬的影响因素包括岗位、能力、绩效三方面。岗位的市场价值和内部价值评估决定了岗位所处的工资浮动范围,绩效决定了个人绩效工资的多少。能力高者在担任了不同级别的岗位后,岗位基本工资所处的区间范围相应就不同;在同一岗位上任职的不同人员的个人基本工资落在区间内的哪个点上,也会与其能力的差异相关联。通过建立与专业发展序列相对应的基于能力的薪酬管理体系,并辅助以绩效管理,从而有效地激励优秀员工。

第四、胜任特征模型在培训与发展中的应用

根据各专业序列胜任能力模型建立后,开发各专业序列的培训课程体系,设定每一职业发展阶段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培训,使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和体系化更强。通过对现有任职人员的胜任能力评估,发现每一个个体的能力优势和弱项,从而找到组织整体的能力短板,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能力培养发展计划,以各种培养手段提高个体乃至组织整体的专业能力。

知识、能力模型与学习力 篇12

关键词:知识,能力,学习力,创新能力

一、引言

一个只注重对已知知识的学习, 从根本上忽视对未知知识的探索, 只能生活在已知识和标准答案环境中的教育, 其前景必然堪忧。简析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 直面当今教育的人才困局, 试图从另一角度寻求一条探索之路。

二、知识、能力模型

(一) 知识、能力模型简介

知识、能力模型即:知识与能力如同两个永不相交的平行面, 它们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人的综合素质 (见图1) 。知识面由已知知识 (有限圆形面) 、未知知识 (无限) 组成, 其中选择性知识 (同心圆环面) 、新知识、新技术、新发明 (最外同心圆环面) 掌握之前均属未知知识、之后均属已知知识 (见图1) 。能力面由已知能力 (有限圆形面) 、未知能力 (无限) 组成, 能力瓶颈即已知能力与未知能力的分界线, 其中创新能力 (同心圆环面) 在突破能力瓶颈前属未知能力, 之后属已知能力 (见图1) 。

(二) 知识、能力模型对创新能力的解析

创新能力的产生过程: (1) 以已知知识为基础, 首先在已知能力中培育兴趣点, 发现兴趣点, 浓缩兴趣点 (见图1) , 对研究对象逐步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 播下孕育创新能力的种子。 (2) 要将浓缩的兴趣点即问题意识凝聚为专注点 (见图1) , 集中力量聚焦核心问题, 激活思想, 锤炼思维细胞, 不断筛选思维的方向, 促使创新思维的不断叠加, 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 创新思想的不断积淀。 (3) 在知识面上要在兴趣点、专注点、创新意识的牵引下加强对知识的选择性学习与积累 (见图1) , 既要从已知知识中选择, 更要从对已是未知知识、对人类属已知知识中选择学习和积累, 而选择性知识则在已知知识的圆形面外以同心圆环面的增量形式呈现。通过对选择性知识的不断学习积累, 反过来不断为已知能力面上突破点的选择提供强力支撑。 (4) 当兴趣点、专注点、突破点在选择性知识 (见图1) 的支撑下量的积累一旦突破能力瓶颈时 (见图1) , 不断叠加的创新思维触角一旦触及创造点形成创新能力时, 智慧之门的开启、灵感的闪现、顿悟的涌动将如期而至, 新知识、新技术、新发明将呼之而出, 创新能力将在已知能力的圆形面外以同心圆环面增量形式呈现 (见图1) 。如此循环、将拉开人生丰富的创造周期。

(三) 知识、能力的基本动态分析

知识是死的, 而能力是活的。知识继承了前人的积累和后人对未知世界的认知, 能力反映了后天的智慧与思想。知识学习具有基础性和选择性、后天性和间断性, 可随时进行阶段性和补充性学习。而创新能力培养必须具有连续性和长期性, 从出身到基础教育阶段是黄金期, 一经错过后天弥补的可能很小, 一旦中断将动摇创新能力的培养根基, 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其价值体系崩塌, 中止其活跃期, 而这种过程的发生是隐性的, 潜在的, 不易发现, 而它的影响则是空前的、毁灭性的, 直接导致你一生一事无成。

创新能力积淀赿深厚, 对相关知识选择、渴求学习的动因就赿强烈, 强烈的求知欲必将激发强大的学习动力, 当生命基因中学习、创造欲望的本能被激活时, 所爆发出来的强大动力势不可挡, 当创新思维的触角一旦达到临界点时, 刹那灵感的闪现、顿悟的涌动将如期而至, 所以思维必须在正确的方向上不断叠加, 思维的触角才可能达到触动智慧的临界点, 才可能开启创造之门。创新有时与其说是一种直觉、一种心灵感应、一种来自内心的神秘召唤、一种刹那间的灵感, 还不如说是一次思维方向的正确选择。如果说思维的长期叠加是创新的动力, 那么选择性知识的积累与支撑则是创新的基础, 知识的学习必须要有方向性、选择性 (见图1) , 要紧跟天赋、潜能、强势方向, 所以基础教育要基础, 深度要看对象。学生天生的表现欲正是创造力本能的反映。美国学者创造力之父保罗·托伦斯 (torrance.P.E) 1974年推行的“未来问题解决计划”的特点就是通过将创造性的问题解决与未来意识的问题解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未来创新意识, 值得重视。“法国哲学家蒙田早就提出, 教育的第一个目标是:一个构造得宜的头脑胜过一个充满知识的头脑。而构造得宜的大脑则意味着, 与其积累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人学会提出问题和处理问题的一般能力”, 这也是我国错过了将巨大的人口优势转移成智力优势的直接原因之一, 十三亿人连产生天才的概率都没有, 这是何等的悲哀和不堪回首。“2009年重庆上万应届高中生放弃高考, 读书无用论蔓延”, 救救孩子!

(四) 模型与知识的发展性分析

而知识学习积累后仍然是知识, 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深入了解知识的基础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 是获得进一歩发展的途径手段。”知识的积累, 将产生一个新的分层的知识群体: (1) 纯知识性群体。注重知识学习考试, 因纯知识积累多, 创新创造能力积淀先天缺陷, 而沦为当今社会创造力很小的高学历 (本硕博) 弱势群体。从高考改革30年来高考状元、中学奥赛金牌得主全军覆没, 无一成家, 到歌德说“单学知识仍然是蠢才”的一针见血, 再到“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古训, 无不彰显了知识的局限性。 (2) 一般学者群体。知识渊博、创新能力培养积淀先天不足, 在学术领域有一定见解, 但思想高度不够、缺乏突破力, 无法跳出自身的思维圈子, 对人类社会发展作用有限。 (3) 创新型学者群体。当不断积淀的厚重的创新能力作用在方向明确、长期专注的学术 (知识) 领域上, 创造出新的学术知识, 并引领该领域跃上一个新的学术台阶。而当这种质变性的灵感和革命性的重大创新创造积淀突破临界点时, 在产生巨大的社会前进动力的同时, 又产生了一位学术型科学家。

(五) 模型与能力的发展性分析

能力比知识重要, “贾佛埃, 挪威人, 在学生时代物理、数学几乎考不及格, 一个玩台球桥牌的能手的三流学生, 但却获得了1973年诺贝尔物理奖 (电子隧道发现) ”, 这恰恰是创新能力先天形成、知识后天在能力牵引下努力学习补充的结果。在创新思想的引领下, 通过对个体创造潜质进行针对性极强的深度激发、培养和积淀, 一个新的、分层的创新群体将应运而生: (1) 一般发明、创造群体。当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社会性时, 那么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由不同的知识个体将产生不同层次的发明创造, 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这恰恰是国之崛起的基础。 (2) 一般专家群体。当创新能力积淀与特定领域的知识积累相互作用时, 个体将在特定领域比较有研究、有权威, 但无质的突破。 (3) 创新型专家群体。当创新能力积淀与相关知识积累不断作用、叠加时, 厚重的知识在厚重创新能力积淀的引领下产生思维共振, 促使饱和思维产生突破性灵感质变, 引发技术和发明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而当这种质变性的灵感和革命性的重大创新创造积淀突破临界点时, 必将产生强大的动力而推动社会前进, 必将产生一位技术发明型科学家。

三、知识、能力与学习力

而学习力的产生, “是在苏格兰格拉斯大学教授B.J.Mc Gettrick参照DNA的结构模型, 提出学习是两条学习链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见图2) 。在此基础上, 英国ELLI项目研究员认为促进学习意愿与学习结果相互作用的能量就是学习力, 它处于DNA链的核心, 也就是生命。双螺旋结构有两条平行永不相交的链, 一条是个人发展, 另一条是我们学习的知识、技能和理解 (见图2) 。两条链虽永不相交但却相互调控相互影响”。

而笔者的知识能力模型与学习力模型有类似之处, 笔者认为能力培养与知识学习是两个永不相交的平行面, 而ELLI项目研究员认为个人发展与知识技能学习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链, 所不同的是, 笔者的能力培养是融入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的, 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人的综合素质。而ELLI认为, 个人发展与知识技能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学习力来完成的。

笔者认为英国学者此观点成功的地方是将生物模型与理论模型融合通过理论回归自然方式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巩固。但是我认为此理论值得探讨的恰恰是过分倚重生物模型与理论模型的统一, 实际上个人发展、知识技能学习能分别在两条平行链上积累吗?理论模型设计的缺陷可能导致研究的失范。

四、知识、能力模型与因材施教

笔者认为教育的核心不仅仅是育人, 还必须发现人的强势发展方向 (潜能) , 在这知识爆炸的现代社会, “全面发展”、“木桶原理”、“知识改变命运”, 在当代社会已成为悖论, 因根本无法解释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 “苹果”的乔布斯, “学生时代数学物理考不及格的台球高手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贾佛埃”, 莫斯科理工学院学生时代数学物理成绩二流、英语三流的2010年物理诺奖得主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 及以倒数第一名进入东京大学后获2002年物理诺奖得主小柴昌俊, 电影《阿凡达》导演卡梅隆等人所取得的巨大的成功而凸显不合时宜。我特别能理解“耶鲁改变了我一生的”留学生张磊2010年1月28日向耶鲁大学捐款888.88万美元的行为。教育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 而不只是对学生的当前负责。“美国高中比较放任学生, 基本过得去就行, 只要有潜能, 学校、老师一定会想办法提供最大的支持和滋养, 基本合格+特长优势形成了美国高中学生个个是人才的办学特色。”“美国洛杉矶爱德沃德中学每周三都安排一种特殊小课程, 小到了只有一个教师、一个学生, 可这门课的代价又极大, 大到仅仅为了一个有小提琴专长的学生上一节课 (全美最高水平老师的课) , 就要跑出学校, 一次往返六百里路。”美国人认为“对特定领域有相当了解的学生才具有最强的思维能力”。“芬兰埃肯纳斯中学的自由选修课例如数学, 如果你的学习程度高, 一进校就可选深层次的课程;反之你的数学程度低, 你就可从低层次课程学起。你的学习积极性高, 可以多选几门课程学习, 每一天排的课都非常满, 这样你就可以提前半年或一年从中学毕业。”在强势方向上的强势发展充分体现了西方教育个性化学习的特点。一个没有强势方向和特长的人很容易成为平庸之人。一个没有选择、人生错位的人更容易成为平庸之人, 而当今教育既缺乏选择却又在加大和制造学生的人生错位。“方向比努力重要”, 作家毕淑敏说:“就是做一条狗都要有目标, 何况是人。”教育的力量在于发现, 优秀需要积累, 更需要在正确方向上的积累。教育必须要点亮每一个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灯, 而这个希望之灯就是要找出引领学生发展的强势方向, 所以, 理想的牵引赿早赿好, 教育要对永恒负责, 学生现在要为未来埋下发展的种子, 学生是自己的命运的建筑师。教育不应成为埋葬学生理想的工具, 而捕捉兴趣点、紧跟专注点、发现突破点、抓住创造点 (见图1) 的方法、意识、渴求、欲望通过不断积淀形成能力引而不发, 在人生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寻找突破点是关键, 也许要用几年、几十年甚至一生的时间, 一旦发现将势如破竹, 不可阻挡。2011年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2008级本科生刘路, 在大学三年级时独立解决了英国数理逻辑学者西塔潘提出的一个猜想, 在国内引起关注。而这种神奇不正在现实世界中不断被复制吗?

五、结语

知识无能力牵引不能修成正果, 能力无知识支撑发展高度受限。

参考文献

[1]藏玲玲, 唐俭欣.美国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理论与实践[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2, (2) .

[2]陈建华.现代脑科学与基础教育的“桥接”:西方学者的观点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9, (5) .

[3]百度空间.怀念辉煌的90年代Bai空间[DB/OL].http://hi.baidu.com/cuiyoni1003/item/6a4d99ebe9f2c92087d9de1e

[5]杨欢, 沈书生, 赵慧臣.英国ELLI项目学习力理论解读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9, (9) .

[6]李俊, 王清.阿凡达究竟有多牛[N].文摘周报, 2010-01-05 (16) .

[7]张鲁生, 张磊.耶鲁改变了我的一生[DB/OL].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0-01-26/41685.html

[8]曾本友.中美高中质量极性追求与教育模式比较[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9, (9) .

[9]靳忠良.国外名校新课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8:12, 74.

上一篇:环境分级下一篇:职业教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