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古迹

2024-05-16

建筑古迹(精选9篇)

建筑古迹 篇1

以扭曲造型和金属表皮闻名的美国著名建筑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十几年来一直是地产商的宠儿,他设计的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自1997年建成后带动了整个城市的复兴,成为建筑界的“奇迹”。自那之后几乎没有任何人对他说过“不”,世界各地的城市都以拥有他的建筑为荣,争相发出邀请。但是最近,盖里的日子很不好过,不止一个项目因周边居民的反对而叫停或引起诉讼,比如最近刚刚停工的法国阿尔勒创意公园(The Parc des Ateliers)。

创意公园位于阿尔勒市中心,紧邻罗马时代遗留下来的Alyscamps古墓遗迹。该项目由当地的Luma基金会赞助,建成后也将为Luma基金会所用,主体建筑包括两幢泡沫铝制高楼,其中一幢高一百八十四英尺,另一幢高一百二十一英尺,已于去年夏天开工。盖里认为,该项目将成为连接工业时代留下的遗产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的古典历史小镇的桥梁,但法国国家历史名声古迹委员会则不这么看。今年夏,委员会否决了该项目五项施工执照申请中的两项,理由是它将有害于Alyscamps古墓的遗迹,并有可能破坏当地景观,特别是高更曾入画的圣奥诺阿(Saint Honorat)教堂的钟楼。法国文化部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那里原来是罗马时代的大墓地,从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二世纪都是如此,我们不希望它的景观遭到破坏”。当地居民中也有不少该项目的反对者,他们认为这两幢形状扭曲的闪亮金属大楼无论在规模还是外观上都与阿尔勒的建筑很不和谐,并鄙视地把它们叫做“啤酒罐”。

法国国家历史名声古迹委员会称,项目要想继续下去只有两条路,要么高楼换地方,要么就在施工前将古代遗存都发掘出来。Luma基金会的创始人玛哈·霍夫曼(Maja Hoffman)则表示她正在与阿尔勒市长办公室、地方长官、文化与通信部长等人交涉,希望找到最好的方式将这个项目继续进行下去。

建筑古迹 篇2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作者:杜甫  朝代:唐  体裁:七言律诗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释】 ①垂:流传。

②宗臣:为后世所敬仰的大臣。

③肃清高:为诸葛亮的清风亮节而肃然起敬。

④三分割据:指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

⑤纡:屈,指不得施展。

⑥筹策:谋略。

⑦云霄一羽毛:凌霄的飞鸟,比喻诸葛亮绝世独立的智慧和品德。【译文】诸葛亮的.英名永垂人世,千士流芳;世人所尊崇的重臣遗像,肃穆清高。天下三分的局势,是经他策划运筹;千百年来,他才能象鸾凤振羽云霄。

他辅佐刘备,同伊尹吕尚难分上下;指挥从容镇定,萧何曹参不能比超。时运不好,东汉帝业实在难于复兴;心志虽坚,终因军务繁艰死于积劳。【赏析】进谒武侯祠而追怀诸葛亮。全诗以议论为主,称颂诸葛亮的英才挺出,惋惜其志不成。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层层深入,荡人胸襟、动尔情怀。但其中把汉室不能恢复归咎于气运,却是宿命观点。

★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 《咏怀古迹·其三》

★ 《咏怀》教学设计

★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 咏怀古迹 教学反思

★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教案指导

★ 咏怀古迹·其五原文及赏析

★ 拟咏怀诗 十三,拟咏怀诗 十三庾信,拟咏怀诗 十三的意思,拟咏怀诗 十三

★ 《咏怀古迹·支离东北风尘际》翻译赏析

建筑古迹 篇3

随着西方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的深入人心, 人们在研究古代中国对于建筑古迹的保护时, 不免会将西方理论作为标准来评判其是非。但中国古建筑以木构为主, 西方古建筑以石构为主, 保护方式及手段固然不同, 加之文化背景不同, 其保护的根本目的、保护时所持有的观念也有很大差异。1994 年发表的《奈良真实性文件》[1]已经认识到这种差异, 但它并未详细阐述文化对于建筑保护有何其重要乃至决定性的意义。本文将围绕文化探讨其对于中国古迹保护的诸多影响。

1. 两种体系内的中国建筑

长期以来, 中国建筑实际存在于两种不同的体系内, 一种是存在于建造体系中, 它由工匠来把握和操作;另一种是存在于文化体系中, 它活在绝大多数人的心里, 是一种符号性的事物, 甚至是一种感觉。这两个体系之间很少有实质性的关联, 中国建筑的发展像是在两条线路上独立并行的。

在古代, 没有多少人真正关注建筑自身的演变史。除了极精明的工匠外, 也没有人能够清楚地区别前朝和今世建筑物的样式。对于绝大多数并不在行的人们来说, 他们只能分辨建筑物是“古”还是“新”。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新”房屋又会逐渐变“古”, 它们慢慢地、和谐地融为了一体。中国建筑的样式变动较为缓慢, 若不凭借梁记或碑文, 要考证两座外观都很古老的建筑孰早孰晚, 即使是如今的学者都要费一番苦功夫。正因为如此, 在古代, 大多数中国人并未认真关注存在于建造体系内的中国建筑。

建筑之对于中国人, 是在文化体系中的呈现, 它给予大众的其实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带给人们特有的感官冲击和体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 “华夏建筑”都很相似 (图1) , 往往有着类似的气势, 类似的外观样式, 类似的材质、色彩乃至装饰图案。如今的家居装修, 也常分为“中式”和“欧式”两大风格, 实际是文化层面上的一种笼统区分。

中国文化数千年来一脉相承, 很大程度上仰仗于文献资料的良好记载与保存, 这使后人始终能了解前人的思想和做法。中国文献中的建筑, 更多地是作为文化传播和发生的场所或物质载体被记录下来的。中国人更关注的是建筑所在的环境、带给人们的感官冲击, 以及建筑物中发生的事件。在西方则不同, 早在古罗马时期, 专职建筑师维特鲁威和其建筑理论著作《建筑十书》就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西方人较早就关注了建筑本体及其建造方式。在中国, 一种制度的确立可能导致城市布局、宫殿形制的改变, 一条法令的颁布可能会限制建筑的体量、外观形式、装饰色彩等, 而这在西方表现得并不显著。可以说, 中国建筑的演变很大程度上由文化体系来作用, 而西方建筑的演变则更多地通过建造体系来影响。

2.“好古”与“鼎新”的调和

中国人素有“好古”情结, 往往崇拜千百年前的人物和思想, 也特别喜欢古物收藏。对于建筑, 中国人的好古情怀亦不例外, 如唐诗中的“清晨入古寺”“古庙山松巢水鹤”“寥落古行宫”等等, 似乎建筑一定要“古”, 才能显现出神韵。“好古”情结会使人们天然地敬仰甚至敬畏古代建筑, 不敢擅自破坏它。除了因改朝换代而刻意毁掉前朝宫殿及宗庙的行为外, 人为地破坏前代建筑古迹的做法在中国其实并不多见, 大多数木构建筑是因为自然原因而毁坏的。某些建筑古迹因为年代久远, 深得当地居民敬畏, 以为有神灵庇佑, 稍有倾坏便有人捐资进行修护。

但除了“好古”, 中国人也乐于“鼎新”。孟浩然诗云:“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2]历史的形成是千百年来一代代人不断努力参与的结果, 而壮丽的胜迹再美丽, 终究要等待今人再次登临和欣赏才有价值。中国人崇尚古代却不拘泥于古代, 他们怀着一颗谦卑的心, 参与和改变着历史。因此, 在古代建筑的修缮过程中, 人们既不是精确刻板地复制前代的建筑样式, 也不是极端地推倒重建, 而是一种“参与式”的修缮行为。这是代代相承的“鼎新”活动, 始终让建筑物保持生命力。例如, 对于一座古建筑, 历代的修缮会不断更换其腐朽的构件, 甚至加入一些以往没有的构件, 并不断为建筑留下梁记、碑记 (图2) , 逐渐丰富建筑的历史性。各个时代的点滴修缮成果汇聚入历史长河中, 最终都成为古建筑的一部分。这就如同传世古画上历代收藏家们的印章和题跋, 其实都是古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见证了其流传有序的最真实的历史。

中国人的“好古”使他们颇为珍惜古代的遗迹, 但现实的想法又会使其对建筑不断“鼎新”来满足现世的功用。这种看似矛盾的做法恰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表征, 即调和各种有价值的要素, 并努力使其在不同场合及情景下发挥作用。

3. 价值与原真性的评判

《奈良真实性文件》在“价值与真实性”论述的第3 条中写道:“一切有关文化项目价值以及相关信息来源可信度的判断都可能存在文化差异, 即使在相同的文化背景内, 也可能出现不同。因此不可能基于固定的标准来进行价值性和真实性评判。”[1]第5 条则认为“取决于文化遗产的性质、文化语境、时间演进, 真实性评判可能会与很多信息来源的价值有关。”[1]

西方在建筑遗产保护时首推“真实性”, 有学者修正该翻译而称为“原真性”[3]。这里的“真”指维持建筑遗产真实的属性, “原”指保护其原初的及后续的特征[4]。所谓后续的特征, 是指在历史中不断对原状进行干预后形成的特征。

中国古代对于建筑古迹的修缮, 几乎都属于“后续干预”。这类干预行为通常都具备以下特征: (1) 基本保持原有建筑面貌。 (2) 采用接近的材料与工艺。 (3) 更换的构件采用修缮时代所流行的形制。 (4) 在改造的重要构件上书写标识。 (5) 随着时间推移, 这些改动部分能较好地融入原有建筑中。

如今保存年代已逾千年的唐代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 其梁架、构件都经过后世的改动。辽代所建应县木塔, 其中的构件也多有更换, 在清代甚至拆除其外檐板壁墙而改换为隔扇门窗 (图3) 。然而, 经过时间推移, 我们在欣赏这些建筑古迹时, 并没有感到某个局部显得特别突兀, 尽管对于专业人士而言仍然可以努力辨别出哪些构件是后代替换的。这种修缮的理念, 实际是让建筑的修缮部分在经过一定时间后自然地融入原建筑中, 但又通过某些手段对修缮行为进行标识, 比如在构件上用墨书注明重修的具体时间 (图4) , 立碑石记录重修的整个事件等等。

欧洲人看重的是建筑本体, 中国人传承的是时代记忆。这种时代记忆不仅仅是修建原初时的记忆, 还包括了在历史上各时代人们对于它所附加的记忆。这些时代记忆的总和, 即所谓的“文化遗产的最初与后续特征”。“文物建筑作为一种物质实体, 它的要素是形式、材料和工艺。”[5]笔者认为, 文物保护的实质就是尽量保留古建筑在形式、材料和工艺方面的时代记忆和真实信息。

另一方面, 古建筑的价值与其时代记忆及真实性密切不可分。陆地指出, “建筑遗产真实性的内在逻辑是种旨在确定其价值, 对其各方面是否名副其实的判断。抛开价值认识而谈真实性是毫无意义的。对于遗产的受众而言, 真实性本质上意味着对象的价值真实性, 而对遗产的干预者而言, 则首先意味着干预行为显现的道德性, 其次才是重构出来的文献信息是否具有误导性。”[6]假如我们将建筑古迹看作一位经历岁月风霜的老人。他有出生降世时 (如寺庙创建时) 、青年辉煌时 (如历史上最繁荣鼎盛时期) 、老年沧桑时 (如当下的状态) 。那么在进行保护时, 是保持其如今沧桑的面貌呢?还是恢复其全盛时的辉煌呢?抑或是还原其原初时的最早状态呢?笔者认为, 历史上多数的古建筑修缮干预行为并非是为了造假, 它们虽然对原有建筑进行了改造, 但其动机是道德的, 也因此具备了真实性和价值性。作为这位“老人”, 需要承认其经历过的一切, 将其身上所有的时代记忆都正确地进行解读, 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保持建筑古迹的现有面貌是合理的, 而运用其他手段解读和展示其各历史时期的面貌也是必须的。而如果我们能透过作为物质的建筑, 将其中承载的历史和文化解读出来, 这才是真正发挥了建筑古迹的伟大意义。

4. 作为文化载体的建筑古迹

中国古人尤其推崇“胜迹”, 它其实是华夏经典文化的物质载体。“胜迹”对于支撑和维系一个地区的文化, 带给人们巨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这就是为何各地都有“十景”“八景”之说, 著名者如“潇湘八景”“关中八景”“西湖十景”等。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曾将自著的《关中胜迹图志》一书献给乾隆皇帝, 乾隆十分欣赏, 下令将其编入《四库全书》, 广加流传。《关中胜迹图志》中展示了关中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建筑古迹, 其中古迹部分涉及宫阙、苑囿、宅第、寺观、祠宇、陵墓等内容, 并附有大量精美插图。它充分反映了关中地区自古以来的伟大人文成就, 也暗示清代文明与以往各朝代文明一脉相承, 无形中增进了民众的自我认同感, 难怪乾隆皇帝会特意垂青。

其实, 保护以往的古迹, 其实就是在传承文明。进一步来讲, 若要复兴文明, 让文化达到一个新高度, 可以借助重现古迹的方法。滕王阁、黄鹤楼, 一次次损毁后被重修, 新楼与旧貌早已迥然不同, 但千百年来仍然被各时代的人们所认可, 因为人们需要有这样一个追念往昔、抒发志向、延续文化的地方。这就如同耶路撒冷城被无数次摧毁, 却又被一遍遍重建起来, 因为人们心中那个“耶路撒冷”还依然鲜活地存在, 每次重建耶路撒冷城就是一次重构和复兴犹太人文化的历程。

葛承雍认为, “正是遗产的人文内涵, 使得我们不再把建筑当成一般物质形态来对待, 而是将建筑作为一种世代传承、民族生命的文化标志, 所以才提出要保护建筑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和神圣性, 才将建筑的理念、观念与历史、艺术和科学紧密联系。”[7]

5. 结语

中国看似没有严格苛刻的建筑古迹保护理论, 也没有统一的修缮施工准则。然而, 历史却明明为我们留下了不计其数的建筑遗产, 这似乎又是一个悖论。与其否定发生过的历史, 不如试图用新的理论来解释它。

中国的古建筑本身具有极强的社会和文化属性, 尤其是对于重要的建筑古迹, 其存在的关键目的就是为传播及展示文化提供场所。因此, 中国古代对于建筑古迹的保护是依托于文化体系来进行的, 其根本理念是让文化继续在其中传承和运转, 其修缮特点是使修缮部分在时间长河中逐渐与原建筑物融为一体, 且仍保留一定辨识性, 反映了文化的渐次流传。中国建筑古迹的核心价值是文化价值, 古迹保护的核心目标应旨在传承与展示文化。

摘要:中国建筑在文化体系和建造体系中长期共同发展, 文化体系中的建筑占主导因素。中国“好古”和“鼎新”两种思想并存, 导致人们珍惜古物的同时注重其实用性。本文认为古建筑原真性及价值的评判在于是否能够尽量全面地解读其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中国的建筑古迹是一种文化载体, 古代对建筑保护的根本理念是维持文化在其中的传承和运转, 并让修缮部分在历史中逐渐与原物融为一体。古迹保护的核心目标应重视传承与展示文化。

关键词:建筑古迹保护,建筑遗产,文化传承,修缮保护,原真性,价值

参考文献

[1].奈良真实性文件[G]//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国际文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 中国国家文物局.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选编.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7:141-143

[2].与诸子登岘山// (四库唐人文集丛刊) 孟浩然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19

[3].张成渝.“真实性”和“原真性”辨析补遗[J].建筑学报, 2012 (7) , 学术论文专刊:96-100

[4].奈良真实性文件-第9条之注释, 出处同[1]

[5].侯卫东.文物古迹的真实性并非唯一的概念[J].中国文物研究, 2014 (2) :31-34

[6].陆地.真非真, 假非假:建筑遗产真实性的内在逻辑及其表现[J], 中国文化遗产, 2015 (3) :12

名胜古迹作文 篇4

亲爱的朋友,你想了解西安吗?你想“五一”、“国庆节”和爸爸、妈妈来西安旅游吗?告诉你吧,来西安旅游,是你最理想的选择!不信,你先听我说说。我们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城市,历史上叫做长安。它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从建设到现在,已经有3100多年的历史。它曾经是我国古代12个朝代的首都;有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从这里开始;著名的唐僧西天取经,也是从这里出发;它目前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

我们西安最大的特点是,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特别多。一进西安,你就会看到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城墙。城墙的历史,已经有630多年。它高12米,宽度比高度还厚3—6米,看起来非常雄伟壮观。城墙把古城分为城里、城外两个部分。城里最著名的旅游景点是钟楼,还有鼓楼和碑林博物馆;城外有大雁塔、小雁塔和我国目前最大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钟楼处在西安的市中心,是我们西安的标志性建筑,说到钟楼,人们就会想到西安;说到西安,人们同样会想到钟楼。钟楼和鼓楼,都是以古代放置大钟和大鼓而得名,听说钟楼上放置的那个大钟,足足有5吨多重呢!

碑林博物馆,那就更神奇了。它距今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里面有8座游廊和8座碑亭,收藏了从汉代到清代的碑石共2300多个,上面有隶书、草书、行书等各种书法,可都是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杰作。热爱书法的小朋友,你一定很希望去那里看一看!

再说城外的大雁塔。凡是来西安的人,都要去那里看看。那可是当年唐朝皇上为了保存唐僧去西天取回的经书和舍利子,而专门为他修建的,至今已经有1355年了。

说了这么多,还有最精彩的没给你介绍呢!那就是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哪里有好多好多的秦代兵马俑,他们身材高大,形象逼真,身披盔甲,手拿兵器,排成一个个的方阵,好威武啊!凡是来过我们国家的外国元首和我们国家的领导人,都去那里参观过。美国总统克林顿和他的夫人和女儿,还下到正在挖掘的俑坑,和兵马俑一起照过像呢!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在我们西安附近,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黄帝陵、秦始皇陵、法门寺、武则天墓、杨贵妃墓等等。还有其它大大小小的黄帝陵墓共70多处。

我们西安不但古迹多,而且交通也很发达。到西安来,不管你坐飞机、坐火车都非常方便。我们的火车站就在市内,飞机场离市内也只有半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的市内交通也很方便,公交车、出租车满街都是,有一环路、二环路、高架桥、立交桥,还有绕城高速公路。总之,不管你去那里,保证方便。

朋友,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动心了吧,那就请你尽快到我们西安来旅游。我们西安的小朋友欢迎你!到时,我还可以给你做个小导游。

我的家乡在顺德,那里有许多的名胜古迹......清晖园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清晖园位于广东省顺德区大良镇清晖路,地处市中心,故址原为明末状元黄士俊所建的黄氏花园,现存建筑主要建于清嘉庆年间。园取名“清晖”,意为和煦普照之日光,喻父母之恩德。晖园全园构筑精巧,布局紧凑。建筑艺术颇高,蔚为壮观,建筑物形式轻巧灵活,雅读朴素,庭园空间主次分明,结构清晰。整个园林以尽显岭南庭院雅致古朴的风格而著称,园中有园,景外有景,步移景换,并且兼备岭南建筑与江南园林的特色。现有的清晖园,集明清文化、岭南古园林建筑、江南园林艺术、珠江三角水乡特色于一体,是一个如诗如画,如梦幻似仙境的迷人胜地。

还有就是西山庙了,西山庙在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凤山(别称西山)东麓,本名关帝庙,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全庙依山构筑,历经重修扩建,现为清光绪年间重修格局,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前座为大门与前殿连体,正面成阙门式样,三门并列,高大轩敞。阙门两侧为左右衢门,原有磴道通后山。后座为正殿,矗立在数十级宽阔的石阶之上。庙里庙外多砖雕、灰塑、壁画及彩陶塑像。

探寻那些谜一样的古迹 篇5

就像下文中提到的这些地方, 大津巴布韦的石头城, 复活节岛的巨人雕像, 特奥蒂瓦坎的太阳和月亮金字塔, 英国的巨石阵等等, 它们作为人类的文明古老遗存, 默默地伫立了千百年之后, 留下了一个又一个谜团, 让人们猜测不已。

当人们踏上探索的旅程, 带着十万个为什么一睹他们的真容时, 是震惊, 还是折服?思绪万千之后, 或许只能感叹先人的伟大, 遗存的壮美了。

美或不美, 谜就在那里。

那些藏在校园内的古迹 篇6

礼嘉戏楼:位于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内, 咸丰年间毁于兵火, 光绪年间又重修。戏楼为砖木结构歇山顶殿宇式建筑, 外形是大屋顶, 屋脊作“大顶翻筋”。戏楼上下两层, 前后台平面呈凸形。台两旁有台柱, 上撑拱顶飞檐, 下镇楼板台角。

泮池新柳:位于仪征市实验中学内, 为“真州八景”之一。 (注:仪征古称真州, 有“北山红叶”“东门桃坞”“南山积雪”“西浦农歌”“资福晚钟”“天池玩月”“仓桥塔影”“泮池新柳”八景。清代仪征籍画家诸乃方作有“真州八景图”。) 泮池是学宫前的一个水池, 池呈月牙形, 中有堤, 称瀛洲。池水原与外河相通, 故有“泮水源通淮泗远”的说法。池边遍植细柳, 池内满泛荷花, 流觞曲水, 莲花飘香, 伴随着雀鸣莺啼, 构成了一个上佳的读书环境。该校文学社即取名“泮池新柳”。

清代织造署旧址:位于苏州第十中学内。该校本部建在清代织造署遗址上, 景色秀丽, 古迹众多, 其中西花园为清代织造署为皇帝造的行宫旧址, 康熙、乾隆南巡都曾在此驻跸。耸立于假山池塘中的瑞云峰 (北宋花石纲遗物) , 号称江南园林山石之冠, 历经沧桑, 英姿依旧。

东汉校官之碑:原件发现于溧水县第一初级中学内。该碑为东汉灵帝光和四年 (公元181年) 所刻, 呈圭形。碑额和碑文皆用隶书书就, 用笔沉郁雄浑而有气魄, 方圆兼施, 寓圆于方。笔力厚重含蓄, 字形古拙, 字文满布行格, 是汉隶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为更好地保护国宝, 原件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该校内的为复制品。

千年宋井:位于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内, 为南通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千年古井。学校在此基础上, 建有宋井园, 将宋井文化与现代校园完美结合。

……

同学们, 你们的校园里是不是也有文化古迹呢?那就利用假期, 去查查资料、请教他人, 然后再实地考察一下吧。

问题63: (1)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校内有一处什么古迹?

(2) 仪征市实验中学内有一处什么景观?

(3) 苏州第十中学本部建在什么遗址上?

徽州文化古迹价值综合评价 篇7

关键词:徽州,文化古迹,价值评价,保护和开发利用

徽州,从地理区域范围来说,包括当年徽州府所辖的六县,即今天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今宣城市的绩溪县和江西省的婺源县。今天的徽州范围包括黄山市全部和绩溪、婺源两县,是一个特定地域空间单元。徽州地域相对封闭,文化内涵丰富,著名的徽文化与藏文化、敦煌文化并称中国三大地域文化。在徽州的土地上发掘了众多的文化古迹,它们是徽文化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是当今旅游业开发的宝贵资源。

一、徽州文化古迹的类型与分布

根据调查,徽州的文化古迹有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社屋、庙宇庵堂、古树、古桥、古水圳、古堨坝、古井、古水塘、古水口、古塔、古墓等10种类型,广泛分布在徽州大地上。目前以黄山市的统计,其类型与分布如表1。

资料来源于黄山市人民政府中国徽州古民居黄山市千村保护与发展研究报告。

此外,市内还有古墓4处、古亭23座、古桥3处、纪念碑2处、古园林1处、桥亭1处。由此可见,类型多样,分布广泛。

二、文化古迹价值综合评价

徽州文化古迹的价值主要包括美学价值、适用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等。区内文化古迹价值综合评价方法,根据专家和调查咨询每一个评价因子确定权重和模糊记分,再应用的公式评价因子权重,Pi——评价因子模糊记分)计算[1],得出评价因子的评价分。因为因子权重取10,所以评价分为百分数。区内文化古迹综合评价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在18个评价类型中得分在85分以上的有6个,占评价类型总数的33%,分别是古民居、古树、古桥、古水口、古楼和古园林,说明这些类型文化古迹综合价值高。评价得分在75—84分的有10类,占总数的56%,说明徽州文化古迹大部分类型的综合价值在中等水平。评价分在75分以下的有2类,占总数的11%,说明区内综合价值比较低的文化古迹比较少。18个评价类型总评价分为1 457分,而所有类型满分是1 800分,由此可以得出徽州文化古迹价值总体综合得分百分数是80.94,属于中等偏上水平,说明区内文化古迹综合价值比较高。

三、文化古迹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

(一)文化古迹保护措施

1.全面普查,分类保护

建议由政府牵头,由文物管理部门和旅游开发部门组成的综合普查组,对全区不同类型的文化古迹进行全面普查。按照文化损坏程度,进行分类保护,尤其是优先保护重要的和急需保护的文化古迹,保护中要保持文化古迹原始的美学价值,提高文化古迹的适用价值。

2.筹集资金,确保保护资金到位

可采取政府部门投资、集体融资、个人集资、开发商投资等多种手段筹集资金,保护资金统一管理,分摊到户,并采取专款专用,使保护资金到位,并真正起到保护文化古迹的作用。

3.搞好规划,分期实施

制定区内文化古迹保护性规划,划分不同等级的保护类型和保护区,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由于文化古迹年久失修,需要保护的面较大,因此根据文化古迹的现状,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并实行分期保护,确保文化古迹的整体水平不下降。

4.明晰产权,合理划分职责范围

将政府、开发商、旅游公司、个人的产权、权利、义务和职责界定清楚,同时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条例来保障实施。

5.明晰效益分配方法,投资与效益挂钩

合理划定个人、开发商、旅游公司、政府的利益范围,本着投资多的利益分配也相应增加的原则,杜绝侵害人民利益、危害文物保护的行为。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做到公开、公正、透明的监管文物保护资金,确保每一笔资金落实到位,富有成效。效益分配要实行年终总结报告制度、合理的审批制度、合理的监管制度。

6.采用责任制,制定奖罚制度

明确个人、开发商、旅游公司和政府在保护文化古迹上的职责范围,确保不遗漏、不重复。责任到人,全面监督,年终评比,实行合理的奖罚条例,防止文物流失,杜绝文物的人为破坏。

(二)开发利用措施

1.保护第一,适度开发

文化古迹主要是历史遗存具有的美学价值,具有适用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的文物,文物价值随着历史的延续而不断增大,其价值是蕴涵在不同文化古迹的形态和内涵上的,如若不加以保护,文化古迹的价值会很快遗失。因此,对文化古迹首要的任务是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开发。开发以不破坏文化古迹的形态为前提,主要开发文化古迹的形态美、内涵美、清晰美、模糊美等美学价值;开发古民居等文化古迹的居住等适用价值;发挥文化古迹的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观光旅游价值。开发强度不能超过文化古迹的承载能力,以免破坏文化古迹的价值。

2.搞好开发利用规划,做到保护性开发

文化古迹旅游区要搞好开发利用规划,开发利用规划要与保护性规划相一致,开发的目的是为更好地维护文化古迹的价值,所以一切纯经济利益的开发应加以限制。开发中应不断提升文化古迹的品位和观赏价值利用,使其发挥应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开发

文化古迹的所有者,包括个人、集体、开发商、旅游公司和政府应协调一致,因为文化古迹的真正所有权是属于国家,属于人民的,拥有者主要是管理者。因此,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明确责任,使保护与开发利用相协调,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使保护与开发协调一致,达到可持续开发目的。

4.物尽其用,综合性开发

各种文化古迹有不同的适用价值,只要不断地挖掘文化古迹的内在潜力,就一定能不断地开发出文化古迹的内在价值。因此,要从多角度、多视野综合开发文化古迹的适用价值,提高经济效益。

5.发展文化古迹开发产业,文明开发

区内有许多文化古迹产品,如徽墨、歙砚、砖雕、石雕、木雕、竹雕、徽派版画、徽剧、徽菜等,因此可以开发不同的文化古迹产业,以品牌为突破口,使产业做大做强,以徽商的“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仁、义、礼、智、信”的商德为准绳,开发出更多的徽文化产品,促进区内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建筑古迹 篇8

首先, 让我们探讨一下题意, “咏怀古迹”如何理解。中国一直有“咏怀”、“咏史”两大主题的诗歌。自从阮籍写了著名的《咏怀》组诗后, 后代写咏怀、遣怀一类诗者, 纷纷不绝。如庾信的《拟咏怀》二十七首为后人熟知。从班固的《咏史》到左思的《咏史》, 再到唐宋, “咏史”诗也蔚为大观。杜甫的“咏怀古迹”似有不伦不类之感。古人早已发现这一问题。浦起龙《读杜心解》 (卷四) 强调指出, 首章是咏怀抱, 其言曰:“朱本题下注云:吴本作《咏怀》一章, 《古迹》四首。此颇有见, 惜未疏言其故。愚则谓此题四字, 本两题也, 或同时所作, 伪合为一耳。并读殊不成语, 必非原文。”浦起龙虽然发现“殊不成语”这一问题, 但解释大多为臆测, 没有根据。《杜臆》、《杜诗镜诠》解释为“借古迹以咏怀”能说得通, 但这是以诗意解题, 对诗意理解不同, 其解释也会不同, 也难令人信服。王运熙在《杜甫<咏怀古迹>诗的题义和写作时间》一文中解释为“歌咏怀念古迹”, 其言曰:“咏怀古迹, 实际就是怀古迹, 但三个字显得不顺, 故于前面加一‘咏’字, 不意遂引起后来误会。”这种说法强调了“怀念”之意, 而“咏”字成了可有可无的衬字。我同意王运熙先生将“咏”、“怀”二字理解为动词的思路, 但不能认为“咏”字是可有可无的衬字, 这里将“咏”理解为咏叹比较符合诗意。因此, 这首诗只能归为“咏史”诗, 而不是“咏怀”诗。

再来看一下唐时以昭君为题材的诗的内容。韩愈说:“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 其歌也有思, 其哭也有怀, 凡出乎口而为声者, 皆有弗平者乎!”咏史诗从左思开始便形成借咏史以抒己怀的传统。唐代咏昭君的诗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以和亲为主要内容, 表达自己的看法, 抒发个人情怀。元和年间苏郁的《咏和亲》“关月夜悬青冢境, 寒云秋薄汉宫罗。君王莫信和亲策, 生得胡雏虏更多。”是反对和亲的。张仲素《王昭君》“仙娥令下嫁, 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 牛羊绕塞多。”是赞扬和亲的。二是借昭君的才貌淹没胡尘和汉元帝不识昭君才貌, 抒发个人怀才不遇的悲叹。白居易《昭君怨》“明妃风貌最婷婷, 合在椒房应四星。只得当年备宫掖, 何曾长夜奉帏屏。见疏从道迷图画, 知屈那教配虏庭。自是君恩薄如纸, 不须一向恨丹青。”可见唐代的咏昭君诗大都是抓住一方面的历史事实抒发个人感慨。

再来看一下杜甫写作此诗的情况。杜甫一生忧国忧民, 胸怀天下, 然而功名蹉跎, 难得统治者的赏识, 安史之乱中, 历经艰辛, 至德二年 (757) , 亡走凤翔上谒, 拜右拾遗。又因替房琯说情而违忤肃宗, 黜为华州司功参军。上元元年 (760) 畿中大饥, 流落剑南, 结庐成都西郭。唐代宗永泰元年 (765) , 怀着凄苦悲凉心情离开成都, 沿长江东下。从大历元年 (766) 春夏之交开始, 到大历三年 (768) 正月出川为止, 在夔州生活的这段时期, 依然是战乱频仍的年代。虽然安史之乱已于广德元年 (763) 平息, 但国势仍很动荡。代宗昏愚无知, 朝政日益腐败。外患内乱, 重赋苛征, 民怨沸腾。杜甫地处偏僻的夔州, 却还比较安定, “频分月俸, 公颇蒙资助”, 使杜甫得以在瀼西买果园四十亩, 并主管东屯公田一百顷。因此, 杜甫这时期的生活还算比较宽裕。但杜甫毕竟不是那种贪图一己温饱的求田问舍之徒, 而是有着靖世安民抱负的伟大诗人。他虽然在仕途中屡遭挫折, 以致老病漂零, 落拓乡野, “致君尧舜上”的政治理想已完全无法实现, 但他那关切时政, 忧国忧民的初衷却始终没有改变。杜甫这一时期的《登楼》最能代表他此是的心情。“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锦色春江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粱甫吟。”王运熙《杜甫<咏怀古迹>诗的题义和写作时间》一文中考证《咏怀古迹》 (其三) 当为杜甫离开夔州东下、途经秭归时所作。时间当为大历三年 (769) 春。而此时的杜甫再次踏上浪迹天涯的旅途, 心情自然是很复杂的。可谓怨、恨、忧、爱集于一身。

至此,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咏怀古迹》 (其三) 是一首咏史诗, 而咏史诗的传统是借咏史而咏怀。杜诗当然也不离外。首先看杜诗中写了哪些史实。“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是写和亲,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写汉元帝通过画像临幸后宫佳丽, 而昭君因不贿赂画师难得汉元帝宠幸只得远嫁的事情。“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写昭君远嫁之怨。由此看来, 王嗣奭《杜臆》中“中间昭君一章, 盖入宫见妒, 与入朝见妒者, 千古有同感焉。”的解释是正确的。但对于一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胸怀天下的诗人来说, 仅此一点有点儿狭隘了, 也无法解释开头一句“群山万壑赴荆门”为何如此气势非凡。诗人开头一句写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 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 起势很不平凡。但是, 诗的下一句, 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 颇有点出人意外, 因而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 当似生长英雄起句, 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 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 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 不协调的。那么诗人用此句开头到底用意何在?表面看来诗中反复强调了昭君不被汉元帝赏识而被迫出塞的怨恨之情, 仇兆鳌解释为:“怨恨者, 怨己之远嫁, 恨汉之无恩也。”金圣叹《杜诗解》中说:“不但生不能归, 试听其琵琶怨恨之曲, 分明甘作胡语, 虽千载而永不愿为汉妇矣!岂非当日不识面之故致然与?”其实, 诗人并没有否定昭君出塞的历史功绩。诗人虽然同情王昭君远嫁大漠的孤苦无依, 但对这种牺牲个人利益顾全大局的作法还是持肯定态度的。也就是说在诗人心目中昭君不愧为英雄人物, 诗人对昭君不仅仅是同情, 在满怀同情的同时还满怀敬仰。诗人就是在对王昭君表达同情和敬仰中表达了自己面对残破的国家无能为力的自责和渴望挽救国家的强烈愿望。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 多少郑重。”明白了杜甫对昭君的态度, 我们就能解释开头一句为什么写得如此具有气势了。

总之, 杜甫的《咏怀古迹》 (其三) 除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之外, 还有对昭君出塞历史功绩的肯定及对昭君的敬仰, 也表现了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的愿望。

摘要:杜甫的《咏怀古迹》 (其三) 主旨向来以《杜臆》和《杜诗镜诠》的说法最为学界认可。但这种说法难以具体表现当时杜甫的胸怀和心情, 也无法解释开头一句为何气势雄伟非凡。本文从分析诗题入手, 结合杜甫的人生遭遇、为人风格详细的分析了该诗的内涵。

关键词:杜甫,咏怀古迹,主旨

参考文献

[1]屈守元, 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464.[1]屈守元, 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464.

[2]金圣叹.杜诗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2]金圣叹.杜诗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3]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79.[3]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79.

[4]尤袤.全唐诗话 (卷五) [A].北京:中华书局, 1981.[4]尤袤.全唐诗话 (卷五) [A].北京:中华书局, 1981.

[5]上海古籍出版社.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影印版.[5]上海古籍出版社.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影印版.

建筑古迹 篇9

文章的深意是什么呢?我觉得文章的深意也是分层次的。

首先是文字的深意。这是作者的文字所表达出来的意思, 有点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望文生意”。如“主人下马客在船”, 应当算作互文, “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能竖弹, 否则就成了阴阳脸;“群山万壑”这四个字, 山状其高, 壑显其深, 既写出了自己旅途奔波之艰, 也曲折地表现出昭君生长之僻、成长之难。

其次是文学的深意。这主要是作者的主观的想象、情感与思维的深意。如《咏怀古迹》 (其三) 前两联一写昭君之“生处”荆门, 一写昭君之“死所”青冢, 写生者用“群、万”, 写死者用“一、独”, 足见出诗人对昭君孤悬大漠、客死他乡之悲悯哀怜。《琵琶行》共写了琵琶女三次弹奏, 一波三折, 一详二略, 凤头、猪肚、豹尾, 各尽其妙。

最后是文化的深意。这是作者深入骨髓的东西在诗歌中的体现。如《咏怀古迹》 (其三) 中对昭君悲剧命运的揭示, 对和亲文化的反拨, 对女性力量歌颂与女性悲剧命运审视的双重思考等。《琵琶行》中“举酒欲饮无管弦”, 是对唐代文人士子风流倜傥的文化风貌的展现;“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 表现了对商业文明的贬损;“浔阳地僻无音乐”, 则是对乡村文化的蔑视, 《琵琶行》总体上表现出对京城文化的深切迷恋。

阅读, 就是努力逼近诗人的真实意图。写作, 最值得怀疑和研究的地方, 在于为何写, 也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这个目的是藏匿于文章的内容和技巧之中的, 恩格斯说“作者的见解越隐蔽, 对艺术作品来说就越好” (《致玛·哈克奈斯》) , 可见好文章不仅有深意, 而且善隐身, 这就要求我们从简单的解释性阅读, 进入深度阅读、批判阅读。

通过前面的论述, 我们知道作者的深意, 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写作目的。但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因为代远年湮, 他也没有直接说明, 或者说了我们也不得而知。那我们如何知道他们的写作目的呢?我认为, 我们可以从这一视角去蠡测:两位诗人在提笔之前, 已经有了一些生活感悟, 或者是受了现实触动, 总之是外物与内心发生了强烈的碰撞不得不发, 但还要考虑一个问题, 就是要想办法让别人去读自己的作品, 也就是说, 他们既要让自己写, 也要让别人读。这里面是非常讲究写作的机缘的, 因为你写的文章, 别人干吗要去读呢!如何让别人想读自己的文章呢?这里面也有三个层次:

首先要让一个人想读。大多数的诗人, 并不将自己的作品仅仅定位于这个最低的层次, 但必须过这一关, 如果连这一关都过不了, 何谈下面更深的层次呢?据惠洪《冷斋夜话》里所载, 白居易写好诗后, 常常读给邻居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听。有人说这是讽刺白居易的诗写得太直白了, 但他也是一位“苦吟”诗人, “未老而齿发早衰白”, 我觉得他是在进行读者调研、市场检验与社会公证。郑板桥总喜欢在自己夫人的背上练字, 结果有一天夫人烦了, 说了一句“你有你体, 我有我体”, 启发他进行了“板桥体”的书法创新。 (张紫石《闲话郑板桥》) 杜甫的诗表面上是写给昭君看的, 但昭君死了, 那就只能是写给自己一个人看吧;白居易是写给琵琶女看的, “莫辞更坐弹一曲, 为君翻作《琵琶行》”, 说得很明白。

其次要让一类人想读。《咏怀古迹》 (其三) 中的昭君已矣, 但与昭君有相同命运的女孩子们还在延续,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她以曲代言, 抒发满腔的“怨恨”, 这“怨恨”既是她个人的, 也是具有相同命运的宫人的。白居易为琵琶女代言, 而琵琶女也是一个典型, 她是千千万万身怀绝技却身逢乱世, 从“小康堕入困顿”的晚景凄凉的中唐人的代表, 这类人读到《琵琶行》, 对于“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应该是感同身受的。

最后要让所有人想读。就拿我们今天的人来说, 为何要读这两首诗呢, 我们向白居易和杜甫学习什么呢?我想, 我们主要学习他们打破生存的困境, 维护生命的尊严, 提高生活的质量。杜、白二人都用诗作为武器, 对生活进行了干预;他们在写诗之前, 都有一段惨痛的人生经历, 又找不到发泄的地方, 或者想反省自己的生活, 又找不到合适的“发泄时机”, 碰巧遇到这样的机会或场景, 于是乎借船出海、借鸡生蛋, 看似是写别人的感情, 其实也是间接地抒发肺腑, 抚慰内心。比如白居易就为琵琶女身世所动, 一个女子怀貌难宠尚且能够高雅地排遣情感, 自己怀才不遇有何不可呢?杜甫对王昭君亦是崇敬有加, 她受了那么多的苦, 却用琵琶进行无言的诉说, 自己所受之苦与她比, 真不可同日而语啊。领悟了这些东西之后, 我们再谈作者所谓的写作技巧, 就会觉得豁然开朗。

理解和赏析到上面这些内容, 可谓深矣, 但还未得其真妙。我在探秘杜、白二人两诗写作目的之时, 惊奇地发现两诗具有一个深刻的“同型”结构:将男人比作女人。这是一个“有意味的形式” (克莱夫·贝尔《艺术》) , 颇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挖掘。

将男人比作女人, 首先是一种畅抒苦水的曲笔。白居易是古往今来在诗中哭得最尽兴、最凄惨的一位,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他的内心该是何等的“怨恨”?杜甫借昭君之口, 抒发内心苦楚, 亦毫不逊色,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哭了八百年 (近千年) , 这该是多大的“怨恨”。然而, “男儿有泪不轻弹”, 这表面上是两个女人的“怨恨”, 在深层却是两个男人的“怨恨”, 虽然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 一发不可收拾, 但郁积已久的情感并没有失去中国文人应有的谨慎与分寸, 表面上写得很直白、动情, 但最心底的话还“雪藏”在那里, 这就是含蓄的、隐蔽的“曲笔”, 需要我们静思、破译、还原, 切勿为表面为迷惑。

将男人比作女人, 其次是“借离合之情, 写兴亡之感”。女人的命运, 就是时代的一面镜子。琵琶女与京城中的亲朋作别, 飘沦憔悴, 充满悲欢离合, 这也是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的浓缩;同样, 白居易仕途失意, 外放江州, 虽称不上流离失所, 但精神几近荒废。其实, 琵琶女、白居易他们都是生活无忧之人, 但很看重精神的自由、人格的尊严。杜甫自顾不暇, 但心忧天下。昭君乃塞外孤鸿, 但祈福黎民百姓。中国古代是个男权社会, “女为悦己者容”, 女人最希望的就是能够找到一个可以托付终身、遮风挡雨的男人;男人则是“士为知己者死”, 最希望“择木而栖”, 找一个终身效忠而建功立业的皇帝, 命运何其相似!

将男人比作女人, 再次是男人精神自残的抗争。林语堂说“文人如妓女” (林太乙《林语堂传》) , 但一个男人作为文人非但无法保护女人, 甚至沦落到和女人一样凄惨的地步, 这是什么世界。当一个人到了异化自己的程度, 必然包含着对自身角色的无比失望, 或者是无可奈何。卡夫卡《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绝不是自己无缘无故地由人变成甲虫的, 恰恰是外在的社会现实导致了人的变形。所以杜、白以女人暗譬, 实是通过角色整容而进行精神自残, 是对健康社会的辛辣讽刺和无声抗议, 也是对黑暗现实的赤裸裸的暴露与批判。

上一篇:SIM900A模块下一篇:地方电子政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