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

2024-07-13

咏怀古迹(精选4篇)

咏怀古迹 篇1

杜甫《咏怀古迹》 (五首) 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时的作品, 无论思想价值、艺术成就都很高, 其中第三首选入了高中语文教材,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一直采用王嗣奭《杜臆》的说法:“中间昭君一章, 盖入宫见妒, 与入朝见妒者, 千古有同感焉。”这种说法虽能解释该诗主旨。但总感不够具体, 有必要详细分析一下。

首先, 让我们探讨一下题意, “咏怀古迹”如何理解。中国一直有“咏怀”、“咏史”两大主题的诗歌。自从阮籍写了著名的《咏怀》组诗后, 后代写咏怀、遣怀一类诗者, 纷纷不绝。如庾信的《拟咏怀》二十七首为后人熟知。从班固的《咏史》到左思的《咏史》, 再到唐宋, “咏史”诗也蔚为大观。杜甫的“咏怀古迹”似有不伦不类之感。古人早已发现这一问题。浦起龙《读杜心解》 (卷四) 强调指出, 首章是咏怀抱, 其言曰:“朱本题下注云:吴本作《咏怀》一章, 《古迹》四首。此颇有见, 惜未疏言其故。愚则谓此题四字, 本两题也, 或同时所作, 伪合为一耳。并读殊不成语, 必非原文。”浦起龙虽然发现“殊不成语”这一问题, 但解释大多为臆测, 没有根据。《杜臆》、《杜诗镜诠》解释为“借古迹以咏怀”能说得通, 但这是以诗意解题, 对诗意理解不同, 其解释也会不同, 也难令人信服。王运熙在《杜甫<咏怀古迹>诗的题义和写作时间》一文中解释为“歌咏怀念古迹”, 其言曰:“咏怀古迹, 实际就是怀古迹, 但三个字显得不顺, 故于前面加一‘咏’字, 不意遂引起后来误会。”这种说法强调了“怀念”之意, 而“咏”字成了可有可无的衬字。我同意王运熙先生将“咏”、“怀”二字理解为动词的思路, 但不能认为“咏”字是可有可无的衬字, 这里将“咏”理解为咏叹比较符合诗意。因此, 这首诗只能归为“咏史”诗, 而不是“咏怀”诗。

再来看一下唐时以昭君为题材的诗的内容。韩愈说:“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 其歌也有思, 其哭也有怀, 凡出乎口而为声者, 皆有弗平者乎!”咏史诗从左思开始便形成借咏史以抒己怀的传统。唐代咏昭君的诗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以和亲为主要内容, 表达自己的看法, 抒发个人情怀。元和年间苏郁的《咏和亲》“关月夜悬青冢境, 寒云秋薄汉宫罗。君王莫信和亲策, 生得胡雏虏更多。”是反对和亲的。张仲素《王昭君》“仙娥令下嫁, 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 牛羊绕塞多。”是赞扬和亲的。二是借昭君的才貌淹没胡尘和汉元帝不识昭君才貌, 抒发个人怀才不遇的悲叹。白居易《昭君怨》“明妃风貌最婷婷, 合在椒房应四星。只得当年备宫掖, 何曾长夜奉帏屏。见疏从道迷图画, 知屈那教配虏庭。自是君恩薄如纸, 不须一向恨丹青。”可见唐代的咏昭君诗大都是抓住一方面的历史事实抒发个人感慨。

再来看一下杜甫写作此诗的情况。杜甫一生忧国忧民, 胸怀天下, 然而功名蹉跎, 难得统治者的赏识, 安史之乱中, 历经艰辛, 至德二年 (757) , 亡走凤翔上谒, 拜右拾遗。又因替房琯说情而违忤肃宗, 黜为华州司功参军。上元元年 (760) 畿中大饥, 流落剑南, 结庐成都西郭。唐代宗永泰元年 (765) , 怀着凄苦悲凉心情离开成都, 沿长江东下。从大历元年 (766) 春夏之交开始, 到大历三年 (768) 正月出川为止, 在夔州生活的这段时期, 依然是战乱频仍的年代。虽然安史之乱已于广德元年 (763) 平息, 但国势仍很动荡。代宗昏愚无知, 朝政日益腐败。外患内乱, 重赋苛征, 民怨沸腾。杜甫地处偏僻的夔州, 却还比较安定, “频分月俸, 公颇蒙资助”, 使杜甫得以在瀼西买果园四十亩, 并主管东屯公田一百顷。因此, 杜甫这时期的生活还算比较宽裕。但杜甫毕竟不是那种贪图一己温饱的求田问舍之徒, 而是有着靖世安民抱负的伟大诗人。他虽然在仕途中屡遭挫折, 以致老病漂零, 落拓乡野, “致君尧舜上”的政治理想已完全无法实现, 但他那关切时政, 忧国忧民的初衷却始终没有改变。杜甫这一时期的《登楼》最能代表他此是的心情。“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锦色春江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粱甫吟。”王运熙《杜甫<咏怀古迹>诗的题义和写作时间》一文中考证《咏怀古迹》 (其三) 当为杜甫离开夔州东下、途经秭归时所作。时间当为大历三年 (769) 春。而此时的杜甫再次踏上浪迹天涯的旅途, 心情自然是很复杂的。可谓怨、恨、忧、爱集于一身。

至此,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咏怀古迹》 (其三) 是一首咏史诗, 而咏史诗的传统是借咏史而咏怀。杜诗当然也不离外。首先看杜诗中写了哪些史实。“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是写和亲,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写汉元帝通过画像临幸后宫佳丽, 而昭君因不贿赂画师难得汉元帝宠幸只得远嫁的事情。“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写昭君远嫁之怨。由此看来, 王嗣奭《杜臆》中“中间昭君一章, 盖入宫见妒, 与入朝见妒者, 千古有同感焉。”的解释是正确的。但对于一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胸怀天下的诗人来说, 仅此一点有点儿狭隘了, 也无法解释开头一句“群山万壑赴荆门”为何如此气势非凡。诗人开头一句写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 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 起势很不平凡。但是, 诗的下一句, 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 颇有点出人意外, 因而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 当似生长英雄起句, 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 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 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 不协调的。那么诗人用此句开头到底用意何在?表面看来诗中反复强调了昭君不被汉元帝赏识而被迫出塞的怨恨之情, 仇兆鳌解释为:“怨恨者, 怨己之远嫁, 恨汉之无恩也。”金圣叹《杜诗解》中说:“不但生不能归, 试听其琵琶怨恨之曲, 分明甘作胡语, 虽千载而永不愿为汉妇矣!岂非当日不识面之故致然与?”其实, 诗人并没有否定昭君出塞的历史功绩。诗人虽然同情王昭君远嫁大漠的孤苦无依, 但对这种牺牲个人利益顾全大局的作法还是持肯定态度的。也就是说在诗人心目中昭君不愧为英雄人物, 诗人对昭君不仅仅是同情, 在满怀同情的同时还满怀敬仰。诗人就是在对王昭君表达同情和敬仰中表达了自己面对残破的国家无能为力的自责和渴望挽救国家的强烈愿望。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 多少郑重。”明白了杜甫对昭君的态度, 我们就能解释开头一句为什么写得如此具有气势了。

总之, 杜甫的《咏怀古迹》 (其三) 除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之外, 还有对昭君出塞历史功绩的肯定及对昭君的敬仰, 也表现了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的愿望。

摘要:杜甫的《咏怀古迹》 (其三) 主旨向来以《杜臆》和《杜诗镜诠》的说法最为学界认可。但这种说法难以具体表现当时杜甫的胸怀和心情, 也无法解释开头一句为何气势雄伟非凡。本文从分析诗题入手, 结合杜甫的人生遭遇、为人风格详细的分析了该诗的内涵。

关键词:杜甫,咏怀古迹,主旨

参考文献

[1]屈守元, 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464.[1]屈守元, 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464.

[2]金圣叹.杜诗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2]金圣叹.杜诗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3]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79.[3]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79.

[4]尤袤.全唐诗话 (卷五) [A].北京:中华书局, 1981.[4]尤袤.全唐诗话 (卷五) [A].北京:中华书局, 1981.

[5]上海古籍出版社.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影印版.[5]上海古籍出版社.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影印版.

[6]韩愈.送孟东野序[A].屈守元, 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6.[6]韩愈.送孟东野序[A].屈守元, 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6.

咏怀古迹 篇2

【教学目的】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

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明确:(怨恨)

四、赏析诗歌

【点拨之一】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

写什么?(写景)

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点拨之二】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讨论】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点拨之三】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

【明确】“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讨论】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点拨之四】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点拨之五】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点拨之六】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 “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

【点拨之七】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五、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点拨启发】《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得到的却是无辜贬斥,所以借题《咏怀古迹》,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显然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2、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七、迁移扩展

同样是“昭君出塞”的事迹,杜甫笔下的昭君是一个把“出塞”引为一生憾事、满腹“怨恨” 的昭君,而在史学家翦伯赞和剧作家曹禺笔下,昭君却成了一个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而义无反顾、欣然前往的巾帼英雄。请思考:

若以“由昭君出塞想到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你打算选取什么角度来写?

1、学生思考讨论。(前后四人一组,选代表发言)

2、教师朗读例文:《美女赌江山》

西施、王昭君„„柔柔弱弱的一群,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历史却在她们面前变得凄婉哀怨。尽管,她们的故事早已付诸历史的。

朝为浣纱女,晚成吴宫妃。从她看到范蠡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西施命运的悲剧。贫贱与高贵的转变,完成在瞬间。这瞬间带来的,却是伤痛的永恒;她钟情于范蠡,却不得不弃他而伴夫差;她被夫差感动,却不得不做着背叛他的事。

在勾践与夫差的较量中,勾践赢了,赌注是西施;夫差输了,赌注是江山。勾践很聪明,一个美女换来一座江山。可他又多么残忍,为了他的野心,西施付出了美貌与青春,付出了青春与爱人!而她只是勾践手中的一颗棋子!

有人说,西施回国后被视为红颜祸水沉湖而死,有人说她与范蠡泛舟远离。我宁愿接受后者,因为我不想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卧薪尝胆”的勾践是这样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更重要的,我不想西施本就悲惨的人生以更悲惨的故事结局。

汉宫内,汉帝御笔一点:王昭君被这漫不经心地一点,历史却因此打了个回旋。和平与战争,文明与野蛮,交往与厮杀,竟然都由一个女子柔弱的双肩来承担!

倾国倾城,汉帝盛怒之下,杀死毛延寿。她在汉帝懊悔与不舍的目光中,一步一步走出汉宫,走向那茫茫的大漠,走向不可知的人生„„

她用自己的美貌与青春换来了短暂的和平。百十年后,当她的后代,她的旋人被汉朝的骑兵赶往更恶劣的地方。她,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统治者的缓兵之计,她,只不过是一块挡箭牌。她若泉下有知,会不会流泪,会不会伤痛?只是,她已经成为那方青冢,她的情感,已经迷离在历史的风尘之中„„

西施、王昭君等皆为美女,因为美,她们才成为政客手中的工具:拿她们的美貌赌江山;拿她们的青春赌明天,使她们成为一代王朝的随葬品。在后人对她们或褒或贬的评价中,有谁,真正理解她们的苦痛;有谁,真正同情她们所做出的牺牲;有谁,真正关注她们的命运。她们的裙裾,飘扬在硝烟与战火中,使那段历史变得凝重。我用一颗虔诚的心和一支笨拙的笔,来怀念这些在历史的书页中留下深深一痕的女性!

八、课外作业:将上面的话题作文扩展成文。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

宝 塔 区 姚 店 中 学

咏怀古迹 篇3

文章的深意是什么呢?我觉得文章的深意也是分层次的。

首先是文字的深意。这是作者的文字所表达出来的意思, 有点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望文生意”。如“主人下马客在船”, 应当算作互文, “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能竖弹, 否则就成了阴阳脸;“群山万壑”这四个字, 山状其高, 壑显其深, 既写出了自己旅途奔波之艰, 也曲折地表现出昭君生长之僻、成长之难。

其次是文学的深意。这主要是作者的主观的想象、情感与思维的深意。如《咏怀古迹》 (其三) 前两联一写昭君之“生处”荆门, 一写昭君之“死所”青冢, 写生者用“群、万”, 写死者用“一、独”, 足见出诗人对昭君孤悬大漠、客死他乡之悲悯哀怜。《琵琶行》共写了琵琶女三次弹奏, 一波三折, 一详二略, 凤头、猪肚、豹尾, 各尽其妙。

最后是文化的深意。这是作者深入骨髓的东西在诗歌中的体现。如《咏怀古迹》 (其三) 中对昭君悲剧命运的揭示, 对和亲文化的反拨, 对女性力量歌颂与女性悲剧命运审视的双重思考等。《琵琶行》中“举酒欲饮无管弦”, 是对唐代文人士子风流倜傥的文化风貌的展现;“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 表现了对商业文明的贬损;“浔阳地僻无音乐”, 则是对乡村文化的蔑视, 《琵琶行》总体上表现出对京城文化的深切迷恋。

阅读, 就是努力逼近诗人的真实意图。写作, 最值得怀疑和研究的地方, 在于为何写, 也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这个目的是藏匿于文章的内容和技巧之中的, 恩格斯说“作者的见解越隐蔽, 对艺术作品来说就越好” (《致玛·哈克奈斯》) , 可见好文章不仅有深意, 而且善隐身, 这就要求我们从简单的解释性阅读, 进入深度阅读、批判阅读。

通过前面的论述, 我们知道作者的深意, 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写作目的。但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因为代远年湮, 他也没有直接说明, 或者说了我们也不得而知。那我们如何知道他们的写作目的呢?我认为, 我们可以从这一视角去蠡测:两位诗人在提笔之前, 已经有了一些生活感悟, 或者是受了现实触动, 总之是外物与内心发生了强烈的碰撞不得不发, 但还要考虑一个问题, 就是要想办法让别人去读自己的作品, 也就是说, 他们既要让自己写, 也要让别人读。这里面是非常讲究写作的机缘的, 因为你写的文章, 别人干吗要去读呢!如何让别人想读自己的文章呢?这里面也有三个层次:

首先要让一个人想读。大多数的诗人, 并不将自己的作品仅仅定位于这个最低的层次, 但必须过这一关, 如果连这一关都过不了, 何谈下面更深的层次呢?据惠洪《冷斋夜话》里所载, 白居易写好诗后, 常常读给邻居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听。有人说这是讽刺白居易的诗写得太直白了, 但他也是一位“苦吟”诗人, “未老而齿发早衰白”, 我觉得他是在进行读者调研、市场检验与社会公证。郑板桥总喜欢在自己夫人的背上练字, 结果有一天夫人烦了, 说了一句“你有你体, 我有我体”, 启发他进行了“板桥体”的书法创新。 (张紫石《闲话郑板桥》) 杜甫的诗表面上是写给昭君看的, 但昭君死了, 那就只能是写给自己一个人看吧;白居易是写给琵琶女看的, “莫辞更坐弹一曲, 为君翻作《琵琶行》”, 说得很明白。

其次要让一类人想读。《咏怀古迹》 (其三) 中的昭君已矣, 但与昭君有相同命运的女孩子们还在延续,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她以曲代言, 抒发满腔的“怨恨”, 这“怨恨”既是她个人的, 也是具有相同命运的宫人的。白居易为琵琶女代言, 而琵琶女也是一个典型, 她是千千万万身怀绝技却身逢乱世, 从“小康堕入困顿”的晚景凄凉的中唐人的代表, 这类人读到《琵琶行》, 对于“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应该是感同身受的。

最后要让所有人想读。就拿我们今天的人来说, 为何要读这两首诗呢, 我们向白居易和杜甫学习什么呢?我想, 我们主要学习他们打破生存的困境, 维护生命的尊严, 提高生活的质量。杜、白二人都用诗作为武器, 对生活进行了干预;他们在写诗之前, 都有一段惨痛的人生经历, 又找不到发泄的地方, 或者想反省自己的生活, 又找不到合适的“发泄时机”, 碰巧遇到这样的机会或场景, 于是乎借船出海、借鸡生蛋, 看似是写别人的感情, 其实也是间接地抒发肺腑, 抚慰内心。比如白居易就为琵琶女身世所动, 一个女子怀貌难宠尚且能够高雅地排遣情感, 自己怀才不遇有何不可呢?杜甫对王昭君亦是崇敬有加, 她受了那么多的苦, 却用琵琶进行无言的诉说, 自己所受之苦与她比, 真不可同日而语啊。领悟了这些东西之后, 我们再谈作者所谓的写作技巧, 就会觉得豁然开朗。

理解和赏析到上面这些内容, 可谓深矣, 但还未得其真妙。我在探秘杜、白二人两诗写作目的之时, 惊奇地发现两诗具有一个深刻的“同型”结构:将男人比作女人。这是一个“有意味的形式” (克莱夫·贝尔《艺术》) , 颇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挖掘。

将男人比作女人, 首先是一种畅抒苦水的曲笔。白居易是古往今来在诗中哭得最尽兴、最凄惨的一位,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他的内心该是何等的“怨恨”?杜甫借昭君之口, 抒发内心苦楚, 亦毫不逊色,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哭了八百年 (近千年) , 这该是多大的“怨恨”。然而, “男儿有泪不轻弹”, 这表面上是两个女人的“怨恨”, 在深层却是两个男人的“怨恨”, 虽然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 一发不可收拾, 但郁积已久的情感并没有失去中国文人应有的谨慎与分寸, 表面上写得很直白、动情, 但最心底的话还“雪藏”在那里, 这就是含蓄的、隐蔽的“曲笔”, 需要我们静思、破译、还原, 切勿为表面为迷惑。

将男人比作女人, 其次是“借离合之情, 写兴亡之感”。女人的命运, 就是时代的一面镜子。琵琶女与京城中的亲朋作别, 飘沦憔悴, 充满悲欢离合, 这也是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的浓缩;同样, 白居易仕途失意, 外放江州, 虽称不上流离失所, 但精神几近荒废。其实, 琵琶女、白居易他们都是生活无忧之人, 但很看重精神的自由、人格的尊严。杜甫自顾不暇, 但心忧天下。昭君乃塞外孤鸿, 但祈福黎民百姓。中国古代是个男权社会, “女为悦己者容”, 女人最希望的就是能够找到一个可以托付终身、遮风挡雨的男人;男人则是“士为知己者死”, 最希望“择木而栖”, 找一个终身效忠而建功立业的皇帝, 命运何其相似!

将男人比作女人, 再次是男人精神自残的抗争。林语堂说“文人如妓女” (林太乙《林语堂传》) , 但一个男人作为文人非但无法保护女人, 甚至沦落到和女人一样凄惨的地步, 这是什么世界。当一个人到了异化自己的程度, 必然包含着对自身角色的无比失望, 或者是无可奈何。卡夫卡《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绝不是自己无缘无故地由人变成甲虫的, 恰恰是外在的社会现实导致了人的变形。所以杜、白以女人暗譬, 实是通过角色整容而进行精神自残, 是对健康社会的辛辣讽刺和无声抗议, 也是对黑暗现实的赤裸裸的暴露与批判。

咏怀古迹 教案 篇4

杜甫

主备:石应仙

教师:高一语文组

教材分析:

《咏怀古迹》是一组七律诗组,它一共五首,每首各抒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这组诗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这一年,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诗人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的同时,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教学设计:

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杜甫晚年的心境;切实抓好朗读和背诵;引导学生认识咏史怀古诗的基本特点,学会鉴赏怀古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从而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

2.认识咏史怀古诗的基本特点,学会鉴赏怀古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教学重点:背诵诗歌,品味语言,领悟情境。教学难点: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形容什么的吗?[美貌]知道都是在说谁?[西施.杨玉环.貂禅.昭君]。不用说她们都是很美的,但美就能给人带来好运吗?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自古红颜多薄命”,倾国倾城的昭君,亦逃脱不了“薄命”,(大家都在叹息),今天,让我们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看看漂泊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遥想800年前的美人,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

二、诵读入境

(1)学生单读----指出所读优缺点;

(2)教师范读;

(3)学生集体朗读,注意音调.语速.感情;

三、整体感知:结合注释、感知诗歌。

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咏昭君。

四、诗歌赏析

(一)找怨恨

1.在这首诗中,你读出了昭君怎样的心事?如何理解? 明确:怨恨。

2.昭君在汉元帝的深宫时,不过是个失宠的宫女,她风光出塞,做了千里草原之上最尊贵的**,对于我们今天一般人的理解而言,她应该是草原逐日的千里驹上最幸福的那个人,又何来怨恨之说呢?她怨什么?你是从那些诗句中读到的?

明确: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二)、析怨恨

1.“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有何效果?(这联主要讲了昭君的什么?)

明确:“一去”与“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青冢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对比反衬: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2.“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这两句诗向我们交代了昭君的人生遭遇,如何理解?

提示: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付,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

明确:昭君远嫁异邦,埋葬他乡,只能月魂空归,这些都表现出了她对故土深沉的爱,对故乡思念的幽怨。而“画图省识春风面”也透露出昭君对画师无耻行为的怨恨之情。一个“空”字,将诗人的同情之意、悲愤之情传达得淋漓尽致。3.“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昭君怨恨些什么?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

昭君貌美入宫被冷落;昭君出塞,远离家国;昭君思念故国。

4.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写的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又是什么?

明确:(1)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

(2)借高山大串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的奇伟形象。

析:“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两千多年前,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

五、探究:《咏怀古迹》既为“咏怀”,那么诗人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背景介绍: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也就是公元766年,这一时期正是作者漂泊西南的第七年。七年前自己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皇帝不分忠佞,杜甫一片赤诚,尽忠进谏,无辜被贬。】 明确:诗人的遭遇与昭君有相似之处:昭君貌美入宫被冷落,自己空怀报国之志却不被重用;昭君出塞,远离家国,自己漂泊在外,客居他乡;昭君思念故国,自己思念家乡。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诗人借咏昭君,也抒发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寄托了自己无限的悲愤。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六、拓展练习(参看ppt)

鉴赏下面一首怀古诗:李商隐借贾生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总结:咏史怀古诗

这类诗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迹为描写对象,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

上一篇:限制使用下一篇:自觉锻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