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物理知识

2024-10-21

成语中的物理知识(精选12篇)

成语中的物理知识 篇1

成语作为熟语的一种, 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一种形式简洁、意思精辟的固定短语。 多年以来, 各种语文考试都经常涉及成语, 但很多学生往往望文生义, 闹出许多笑话。 这主要是由成语来源的特殊性造成的。 成语主要来源于古代的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古诗文语句和古代口头俗语, 不仅浓缩了其中的文化信息, 保留了原有的语法规则和词汇意义, 而且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运用, 是沟通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桥梁, 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汉语知识的一个窗口, 所以有人说成语是“古汉语的活化石”。 笔者结合日常教学, 从成语中归纳出一些常见的文言文知识, 以期抛砖引玉, 使更多师生能举一反三, 更好地把握、理解成语, 同时提高文言文知识水平。

一、成语中的通假字

有些成语中的关键语素, 往往用本义、 引申义解释不清楚, 因为它是通假字 (含古今字) 。 如“再接再厉”, “厉”与“砺”是古今字, “厉”是古字, “砺”是今字, 指“磨刀石”, 引申为“磨砺”, 明白了这些, 就容易理解其比喻义“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 越来越振奋勇猛”。 “一暴十寒”中的“暴”也是同理, “暴”其实是“曝”的古字, “晒”的意思, 所以这个成语从字面上看就是“晒一天, 冻十天”的意思, 就容易得出 “做事无恒心, 努力少, 懈怠多”的比喻义。

二、成语中的古今异义词

成语中的关键语素有的保留着古义, 在理解时不能以“今”释 “古”。 如 “不速之客”中的 “速”, 是 “邀请”的意思, 不能以今义“快速”理解。 “学而不厌”中的“厌”是“满足”之意, 不能理解为“厌恶”。 “亡羊补牢”中的“亡”是“丢失”之意, 不能理解为“死亡”, “牢”也是“牲口圈”的意思, 而不是“监狱、牢房”。“爱莫能助” 中的 “ 爱” 是 “ 同情、 怜惜” 的意思, 和现代汉语的“喜爱”有区别, 意思为 “虽然同情, 但无力帮助”。 另如 “屡试不爽”中的“爽”意为“差错”, “抱恨终天”中的“恨”意为“遗憾”, “不名一钱”中的 “名”意为 “占有”。 若忽略古义, 这些成语在运用中就很容易望文生义。

三、成语中的一词多义

成语中的关键语素有的是多义词, 要根据它所在的语境加以辨析, 不能生搬硬套。 如常用词“兵”, 在“弃甲曳兵”中指“ 兵器”, 在 “ 草木皆兵” 中指 “ 兵卒”, 在 “ 按兵不动” 中指 “ 军队”, 在“兵连祸结”中指战争。 又如虚词“以”, 在“以貌取人”中, 作介词“凭”, 在“绳之以法”中, 作介词“用”, 在“不以为然”中作动词表“以为”, 在“以辞害意”中作介词“因为”, 在“拭目以待”中作连词, 用法相当于“而”。

成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比较普遍, 善加利用就很容易积累一些平时较难把握的文言词语。 例如“而”的用法, 在“向隅而泣”中作连词, 表承接;在 “侃侃而谈”中作助词, 相当于“地”;在 “鼎足而立”中作连词, 表修饰;在 “乐而忘返”中作连词, 表原因;在“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中作连词, 表假设, 意为“如果”;在 “博而不精”中作连词, 表转折, 意为 “却”。

四、成语中的词类活用

1.成语中名词的活用

如“不毛之地”中的“毛”, 活用为动词“生长 (五谷) ”之意;“党同伐异”中的 “党”也是活用为动词 “结党, 结伙”之意。 “蚕食鲸吞”中的“蚕”和“鲸”则是作状语用, 意思分别为“像蚕一样”、“像鲸一样”;“席地幕天”中的“席”和“幕”也是作状语用, 分别是“把……当做席”和“把……当做幕”的意思。

2.成语中形容词的活用

如“毫发不爽”中的“爽”活用为名词, “差错”之意, “旷日持久”中的“旷”则活用为动词, 意为“荒废、耽误”。

3.成语中动词的活用

如“一举成名”中的“举”活用为名词, “举动”的意思。 “继往开来”中的“往”和“来”活用为名词, 意为“过去的事业”和“将来的事业”。

4.成语中的使动用法

如“汗牛充栋”中的“汗”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作使动用, 为“使 (牛) 出汗”的意思。 “丰衣足食”中的 “丰”和 “足”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意思分别是“使……丰”和“使……足”。 “破釜沉舟”中的“破”和“沉”则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分别是“使……破”和“使… … 沉”之意。

5.成语中的意动用法

如“草菅人命”中的“草菅”, 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意为“以人命为草菅”。 “厚此薄彼”中的“厚”和“薄”, 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是“以……为厚”和“以……为薄”之意。 “不耻下问”中的“耻”则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意思为 “以… … 为耻”。

6.成语中的为动用法

如“忧患余生”中的“忧患”应是“为……忧愁、困苦”的意思, 故该成语可以理解成“为饱经艰难困苦之后保全下来的生命忧愁、困苦”。

五、成语中的兼词

如“付诸东流”中的“诸”就是兼词, 相当于“之于”。 “心不在焉”中的“焉”相当于“于此”。

六、成语中的特殊句式

很多成语都是以古代神话、 寓言和历史故事等凝缩而成的“四字格”短语, 在凝缩的过程中,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特殊文言句式。 只要熟悉了这些文言句式, 理解和把握成语的含义就容易得多了。

1.判断句

如“草木皆兵”中用“皆”作为判断词, 意为“一草一木都像是兵士一样”。 “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中则用“为”表判断, 意为“别人是菜刀和砧板, 我们是 (别人要吃的) 鱼肉”。

2.被动句

如“见笑大方”中用“见”表被动, 意为“被见识广博的人或内行人笑话”。 “受制于人”中用“于”表被动, 意为“被别人控制”。 “兔死狗烹”则是无标志词的被动句, 字面意思为“兔子死了, 猎狗就被人烹食”。

3.倒装句

如“自欺欺人”是一个宾语前置句, 宾语“自”被置于谓语“欺”之前。 文言文中常见的用 “是”字提前宾语的现象, 在成语中很常见, 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才是举等。 成语中还常常以“于”、“以”等作介宾结构后置的标志, 如重于泰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行成于思、相濡以沫、嗤之以鼻、绳之以法等。 “差之千里, 谬之千里”则是定语后置, 正常语序应为“毫厘之差, 千里之谬”。

4.句子成分的省略

如“见仁见智”中省略主语“仁者和智者”, “杯水车薪”中省略谓语“救 (火) ”, “鹤立鸡群”中的省略介词“于”, 语序为“鹤立于鸡群”。

综上, 用成语作例子就可以归纳文言文的各个知识点。 成语具有简洁精辟、信息量大、易于记忆、便于提取等特点, 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因而在帮助学生记忆及使用文言词语意义和语法规则时, 作为一种互相印证、 拓展补充的教学辅助手段, 具有很好的作用。 结合成语学习文言文知识, 不但有利于文言文知识的学习, 而且可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还能培养学生能勾连、善联想的意识, 进而开拓解题思路。 这里只是抛砖引玉, 以期引起广大同仁和同学们的重视, 从而更进一步研究,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特殊的固定短语, 它脱胎于古代汉语, 深受中国语言传统的影响, 保留了古汉语的许多特点。仔细分析成语中的文言文知识, 既有利于学生扎实地掌握成语的真正含义, 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归纳总结文言文知识, 这种知识的勾连对教学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成语,文言文知识,知识勾连

成语中的物理知识 篇2

鸡蛋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食品。仔细想一想,你会发现在这看似简单平常的鸡蛋中竟然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呢!

一、看鸡蛋

夏天,鸡蛋常常容易变质损坏,如果用平常的方法直接看鸡蛋,则不能看到鸡蛋内的情况,但如果我们将鸡蛋对着阳光,同时将周围遮挡起来,这时我们便可隐约地看见鸡蛋内的情况。可见鸡蛋还是有一定的透光性的。

在孵鸡场,工作人员常常将鸡蛋放在暗室与外界相连的小窗洞上,以观察鸡蛋的孵化情况。

二、煮鸡蛋

由于鸡蛋中蛋清和蛋黄的凝固温度不同等因素,所以用不同的煮法可煮出不同花样的鸡蛋。

⑴淌心蛋:

用急火煮鸡蛋,当水沸腾后,由于蛋清在外层,首先被煮熟凝固,而由于蛋清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此时的蛋黄由于受热不充分,基本上还处于液态,如果此时就将鸡蛋取出,便就煮成了我们所说的淌心蛋了。

⑵温泉蛋:

蛋清的凝固温度大约是70℃左右,而蛋黄的凝固温度却只有60℃左右,所以我们在煮鸡蛋时只要将水温控制在60℃——70℃之间,便可煮出一种奇特的蛋——温泉蛋:蛋黄已凝固,而蛋清却还是晶莹剔透的液体!

三、玩鸡蛋

⑴转鸡蛋:

将一枚生鸡蛋和一枚熟鸡蛋以同样的速度在桌面上转动,将 会发现生鸡蛋很快就会停下来,而熟鸡蛋转的时间会较长一点。原因就是生鸡蛋在转动时,蛋清蛋黄由于惯性就会阻碍蛋壳的转动。

⑵滚鸡蛋:

将鸡蛋横着沿斜面滚下很容易,而竖着却只能缓慢地滑下!可见滚动摩擦要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⑶做不倒翁:

将生鸡蛋的一端敲一个小孔,将蛋清蛋黄慢慢甩出,凉干再在其中装入适量的沙子,滴入一些胶水以固定住沙子,在蛋壳外画上脸谱,便制成了一个不倒翁。

四、腌鸡蛋

腌鸡蛋时,盐水的配置是很有学问的,过咸,盐水密度大,鸡蛋浮在水面上,容易发臭变质;过淡,鸡蛋腌很长时间也不会变咸,所以配制的盐水应能使鸡蛋刚好悬浮在水中为宜,这样过一段时间后,鸡蛋中盐分增加,密度变大,相反盐水的密度变小,所以鸡蛋逐渐沉入坛底,这时鸡蛋也就腌得差不多了。

五、剥鸡蛋

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浸泡一会儿,剥起来特别容易,原因就是蛋白和蛋壳的膨胀系数不一样。在冷水中浸泡降温时,蛋白收缩得要比蛋壳更快一些,这样蛋白便会与蛋壳分离开来,剥起来也就比较容易了。

六、吃鸡蛋

成语中的古代军事知识 篇3

战争,不论其规模大小,历时长短都不是爱好和平的人们所期盼的。战争必然带来一系列灾难,造成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战争一至,狼烟四起、兵荒马乱、兵连祸结,战争双方,金戈铁马、南征北战、中原逐鹿、赤壁鏖兵,穷兵黩武,兴师问罪,百姓苦不堪言。

战争,有时也确是解决重大问题的途径之一,是不可避免的。战争将至,战前的种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是关乎存亡的大事。要做到师出有名、师直为壮,秣马厉兵、盛食厉兵、壁垒森严、哀兵必胜,否则,师出无名,那就不妙了。战争初起,双方剑拔弩张、兵临城下、四郊多垒、旗鼓相当、安营扎寨、枕戈待旦、严阵以待,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战争,是双方实力的较量。强者,千军万马、投鞭断流、所向无敌、所向披靡、摧枯拉朽、锐不可当、天下无敌、所向无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真是兵强马壮、如入无人之境;弱者犹如强弩之末,可谓老弱残兵、师老兵疲、哀兵必败。强者,坚甲利兵、装备精良、匕鬯不惊、百发百中、百步穿杨、百战百胜、同仇敌忾、摇旗呐喊、兵不血刃、长驱直入、纵横驰骋、横扫千军,将帅们披坚执锐、身先士卒、调兵遣将、指挥若定、用兵如神、戎马倥偬,士兵们人自为战、奋勇当先,即使赤手空拳、单枪匹马、赤膊上阵,也要浴血奋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弱者,纸上谈兵、临阵磨枪,草木皆兵、孤军奋战、四面楚歌、寡不敌众、弹尽援绝。

战争,同样也是双方指挥员战术、策略的比拼。文无定法,战无定规。历史上,无数次的军事行动中产生了不计其数的战术、谋略;按兵不动、暗渡陈仓、步步为营、深沟高垒、坚壁清野、背城借一、背水一战、避实就虚、声东击西、兵不厌诈、兵贵神速、以逸待劳、一鼓作气、乘虚而入、缓兵之计、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排兵布阵、稳打稳扎、速战速决、出奇制胜、先礼后兵、反戈一击、骄兵必败、围城打援、围魏救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战术、策略之多,真是防不胜防。

战争,是残酷的,无情的。战场上总是枪林弹雨、刀光剑影、烽火连天、短兵相接、腥风血雨。最终,得胜者拔旗易帜、追亡逐北、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论功行赏,失败者虽负隅顽抗,但仍挽救不了失败的命运,只得丢盔卸甲、弃甲曳兵、辙乱旗靡、人仰马翻、抱头鼠窜、临阵突逃、望风披靡、落荒而逃、溃不成军、折戟沉沙、损兵折将、束手就擒、血流漂杵、马革裹尸、全军覆没,士兵终为散兵游勇,将帅也成败军之将。

当得胜之师凯旋之时,百姓总会箪食壶浆,夹道而迎。于是,胜败双方难免要订个城下之盟,双方偃旗息鼓,偃武修文、化干戈为玉帛,变战争为和平。和平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因为百姓需要和平,和平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开汽车中的物理知识 篇4

一、汽车追尾问题

由于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的行动, 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 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反应时间的长短又是各不相同的, 反应时间越短反应越灵敏. 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刹车后由于汽车具有惯性还会继续向前运行一段距离, 因此在行车的过程中, 为了确保行车的安全, 前后车辆之间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例1为了安全, 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 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v = 120 km/h, 假设前方车辆突然停车后车司机发现这一情况, 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经历的时间 ( 即反应时间) t = 0. 50 s. 刹车时汽车受到阻力的大小f为车重的0. 40倍. 求该高速公路上汽车间的距离s的最小值.

解析: 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 运动的距离s1= vt.设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汽车的质量为m, 有f = ma, 则从刹车到停止, 汽车运动的距离s2=v2/ (2a) . 则所求的最小距离smin= s1+ s2= 160 m.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当由于阴雨、大雾或大雪天气里, 由于能见度较低, 为了确保行车的安全, 高速公路应当关闭.

说明: 汽车在不同的路面行驶, 最高限速是各不相同的. 特别是在阴雨天气、风雪冰冻等情况下, 一定要降低行驶速度. 由于雨水的润滑作用, 潮湿路面的摩擦因数比干燥路面小, 且车速越高动摩擦因数越小, 因此最高限速应下调.

二、汽车转弯问题

汽车在转弯时要防止侧滑的发生. 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时, 转弯所需的向心力是由车轮与路面之间的静摩擦力提供的. 如果转弯时速度过快, 汽车所需的向心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的话, 汽车将会做离心运动, 因此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正是由于这个缘故, 在公路的弯道处, 为了确保行车的安全, 行驶的车辆是不允许超过规定速度的.

例2若一辆汽车在半径为R的水平弯道上行驶, 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因数为μs, 求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

说明: 同学们在观看赛车比赛时, 经常会看到由于车速过快, 经常会出现汽车滑出赛道甚至是发生侧翻的现象, 就是由于这个原因. 在大弯道高速公路上超车时, 千万不能猛打方向盘使汽车转弯过快, 这样很容易发生汽车冲出公路发生车祸, 或汽车发生侧翻, 导致生命财产损失. 由可知, 汽车的转弯半径越小, 则所需的向心力越大. 当汽车的转弯半径R =20 m, 汽车的速度达40 km / h时, 人们就能够强烈地感受到汽车有向外倾覆的离心作用. 因此在进行超车变更车道时, 虽然必须采取加速措施, 此时要尽可能地采用大的曲率半径来进行, 以防发生不测.

此外, 摩擦力对汽车的质心还会产生一个转动力矩, ( h是汽车的重心距地面的高度) , 因此汽车的重心越高, 行驶速度越快, 其转弯时越容易向外侧倾覆. 即使是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 汽车的重心越高, 其稳定性也越差, 也就越容易发生侧翻事故.

三、汽车上坡问题

由于每辆汽车都有一个最大输出功率, 即当油门开足时的功率. 如果汽车的载重量比较大, 则其上坡时所需的牵引力也就大, 由公式P = Fv可知, 要想增大牵引力, 必须降低汽车的行驶速度. 因此汽车在上坡时必须采用低速, 以确保汽车能够顺利地爬到坡顶, 以防意外的发生.

例3设某汽车的最大输出功率为P, 总质量为m, 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 上坡倾角为θ, 则该汽车上坡的最大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解析: 由于汽车的牵引力为:

F = f + mgsinθ = μmgcosθ +mgsinθ, 所以P≥Fv = mg ( μcosθ +sinθ) v, 则有

说明: 汽车上坡时还有一个问题也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即汽车载货不能过高. 如果汽车的重心过高, 重力的作用线超过后轮与地面的接触点就要向后倾翻. 如果是下坡, 重力作用线超过前轮与地面的接触点, 则汽车就会向前倾翻. 这种事故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所以交通法规中规定: 货车载货最高不能超过4 m.

例4图2表示汽车在上坡, 汽车前、后轮的轮距为L, 重心高度为h, 重心到前轮的距离是l, 路面倾角为θ. 为了确保汽车上坡时不至于向后倾翻, 应满足什么条件? 为了确保汽车下坡时不至于向前倾翻, 又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析: 论证过程请同学们完成.

答案: 为了确保汽车上坡时不至于向后倾翻, 应满足同理, 为了确保汽车下坡时不至于向前倾翻, 应满足tanθ

四、汽车的安全措施

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 坐在前排的乘客要系好安全带, 以防汽车突然刹车时伤害事故的发生. 特别是当汽车冲撞障碍物时, 汽车几乎是在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的极短时间内停止运动,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 乘客仍以撞车以前的速度向前运动, 不论是撞上仪表盘、方向盘还是前座的后背, 都会造成很大的冲击力, 造成伤亡事故的发生; 严重时, 前排的乘客还很有可能由于惯性会撞破车前窗玻璃被甩出去, 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 前排的乘客不仅要系好安全带, 而且在前排的司机和乘客的前面还有特殊的防撞击保护装置, 这就是安全气囊.

例5一辆车速为54 km/h的汽车突然急刹车, 人体头和上身40 kg的质量冲向座位背 ( 头部冲击) 作用时间为0. 05 s, 则该乘客头部受到的撞击力为多大?

解析: 由动量定理

头部受到的撞击力高达1. 2×104N, 若接触面积较小, 则会产生很大的压强, 伤害程度会非常严重.

如果有安全带起到缓冲作用, 则只有5 kg的质量 ( 头部) 以1 m / s的速度撞 击座位后 背, 则冲击力 会大大减 小,

说明: 为了确保前排乘客的安全, 现代新型汽车上都有安全气囊, 从而可以大大地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当汽车高速行驶时, 突然受到迎面撞击, 安全气囊中的化学物质会在瞬间产生大量气体, 充满气袋, 填充在乘员与车前窗挡风玻璃、仪表盘、方向盘之间, 以防乘员受伤.

例6如果某次事故中汽车的速度是35 m/s, 乘员冲向安全气囊后经0. 5 s停止运动. 冲向安全气囊的乘员质量约为40kg, 头部和胸部作用在安全气囊上的面积约为280 cm2, 求该乘员的头部和胸部受到的平均压强.

解析:即作用力大小为2800 N, 则平均压强为

五、汽车飞车问题

汽车通过凸形桥时要降低速度, 以防飞车事故的发生. 为了确保司机能够控制驾驶的车辆, 汽车对桥面的压力一定要大于零.

例7在高速公路上所建的高架桥的顶部可以看作是一个圆弧, 若高架桥顶部的圆弧半径为150 m, 求汽车在高速公路高架桥上行驶时的最高限速.

解析: 由知, 当F = 0时, 汽车与桥面的摩擦力为零, 汽车将无法控制. 所以必须有

灯泡中的物理知识 篇5

教学目的:了解灯泡中的物理知识,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电灯,是我们生活学习中的好帮手,它应用了不少物理知识,也是“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好教材之一,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了吗?

二、电灯中的物理知识:

1、电灯的工作原理

电灯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的原理工作的。当电流通过灯丝时,灯丝热到白炽状态就发生很亮的光,将电能转化成灯丝的内能和光能来为我们照明服务。、电灯的灯丝用什么材料做的

电灯的灯丝是熔点高的钨丝做的,这是因为灯泡发光时的温度在2000℃以上,用钨丝比较耐用。3、电灯的灯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因为灯泡发光时的温度再2000℃以上,灯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散热,提高灯丝的温度,以便更好的发光。、为什么有的灯泡要抽成真空,有的灯泡要冲入惰性气体? 主要为了防止钨在高温下氧化,小功率的灯泡都抽成真空,而60W以上的灯泡则要冲入氮气、氩气等惰性气体,这些气体可以阻止钨丝在高温下的升华。、如何根据灯丝的粗细比较额定电压相同而额定功率不同的电灯? 灯丝较粗的灯泡额定功率较大,灯丝较细的灯泡额定功率较小。因为灯泡中灯丝的材料相同、灯丝的长度相同,根据电阻的性质,导体面积S大,则电阻R较小;因为额定电压相同,再根据P=U2/R,由于S大,则R小,所以额定功率P较大。

6、如何比较电灯的亮度

电灯的亮度要比较电灯消耗的实际功率,实际功率大的灯泡亮。例如“220V 25W”和“220V 100W”的两个灯泡,根据R= U2/P可知,25W的灯泡电阻较大,100W的灯泡电阻较小。如果将两等串联,根据P= I2R,I相同,则R大,P大,所以25W的灯泡较亮。如果两等并联,根据P=U2/R,U相同,则R大,P小,此时25W的灯较暗。

7、灯泡用久了,灯泡的壁为什么会变黑

灯泡使用时,钨丝在高温下升华为钨蒸气,关灯后,温度降低,钨蒸气凝华为粉末状的细小钨颗粒附着凝结在灯泡壁上,时间长久就会变黑。8、灯泡的灯丝断了后,如果搭接上为什么显得更亮一些,一般“搭上”的灯使用寿命都不长,这是什么原因?

灯泡的灯丝断了以后,如果搭接上再用,会更亮一些。因为灯丝断了后,长度变短,灯丝的电阻变小,根据P=U2/R,则R小,P大,所以显得更亮一些,但由于消耗的电功率变大了,容易使温度升高而再次烧断灯丝。、同一个灯泡,为什么使用时,深夜比傍晚亮

因为实际的输电线路都存在一定的电阻,当傍晚进入用电高峰时,接入电路的用电增多,致使干路中的电流增大,由于线路中的电阻一定,根据U灯=220V-U线,所以灯泡两端的电压深夜比傍晚大些。再根据P=U2/R,而相同,则U大,P大,所以灯泡使用时深夜比傍晚亮。、灯泡的灯丝在开灯的瞬间为什么容易烧断

这是因为灯丝的电阻跟温度有关,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开灯的瞬间灯丝温度较低,电阻较小,根据I=U/R,U不变,R小,则I大,所以容易烧断。

11、灯泡使用时,灯泡和电线中流过相同的电流,灯泡和电线都要发热,可实际上灯泡热得发光,电线的发热却觉察不出来,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灯丝的电阻远大于导线的电阻,根据焦耳定律Q=I2Rt,在I和t都相同时,电阻R小,则Q较小,所以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的热量较小,这就是灯泡热得发光,而电线的发热却觉察不出来的原因。

总结:在生活中,我们熟悉的电灯,充分运用了电学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热量等物理知识。可见,物理知识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

藏在成语中的生物知识 篇6

老马识途: 老马识途主要是靠视觉和嗅觉,嗅觉尤为重要。马的嗅觉发达,能找到数公里以外的水源。马经常打响鼻,尤其是在夜间赶路的时候。马这样做,可以排除鼻腔内的异物,保证呼吸通畅。这样,有利于保持嗅觉灵敏,能更准确地“识途”。

守株待兔: 兔子得眼睛大而圆且侧生,虽然便于观察两侧和身后的动静,但是它两眼的视野不能重叠,且视觉没有立体感,不能准确判断障碍物的距离。兔子在快速奔跑时,则有可能撞到树干上。

飞蛾扑火: 生物具有应激性,趋光性是应激性中的一种。飞蛾常根据月光导航,若以火光来导航,结果越飞便离火越近,最后投火身亡。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螂活动灵敏自如,能出其不意地捕食蝉,然而有时螳螂却顾此失彼,乐极生悲,在它身后的黄雀虎视眈眈,随时也可美餐一顿。螳螂依靠其身体的优势轻易地捕食蝉,同时也被黄雀捕食,这也反映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属于食物链的一部分。

死不瞑目: 真正死不瞑目的是鱼类,因为绝大部分鱼没有眼睑,眼睛不能闭合。不论是捕食、睡眠或休息时,鱼眼总得张开,死后也不例外,这也是与鱼类的水生生活密切相关的。

面目全非: 类似于变态发育,尤其是完全变态发育的主要特点。比如蚕、菜粉蝶等昆虫,成虫从蛹中出来时,与幼虫相比,简直是“面目全非”。

惊弓之鸟: 成语本意是指受过箭伤的大雁听到空弓虚射声就会惶恐不安。该现象是大雁对外界刺激(弓射声)做出的反应,属于动物后天性行为中的条件反射。无独有偶,人类的“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也属于条件反射。

狗急跳墙: 兔子急了咬人,狗急了遇到高墙能一跃而过,这并非仅有勇气即可为之的。危急之下,狗在神经系统和体内激素共同作用下,产生大量可直接利用的能量,为生命活动(咬人或跳墙)提供了必要的“后勤保障”。

鹊巢鸠占: 成语本义是喜鹊的巢被斑鸠占据了。这种两种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的现象叫竞争。

叶落归根: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树叶落下后,其中的营养又被根吸收。比喻不忘本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描述的也正是这一生态现象。

魔术表演中的物理知识 篇7

魔术探索第一站:神奇的悬浮

电视里经常能看到神奇的魔术大师使物体悬浮在空中,其实我们的小小魔术师通过努力也可以做到这一点。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的是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底盒和一个不规则小棒,表演者拿起小棒,调整好位置,奇迹真的出现了,如图2所示,小棒真的悬浮在空中了。

【魔术揭秘】:小棒能悬浮在空中是因为电磁学中的同名磁极相斥原理,磁场力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一样可以稳稳地托住小磁棒,使它不掉落下来。上海的磁悬浮列车是这个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个看上去玄妙无比的悬浮小魔术,实际上就是应用了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

魔术探索第二站:巨大的力量

准备一张普通的薄纸片、一个杯子、一盆水。慢慢地用水将杯子灌满,如图3所示,在杯子上面盖上事先准备好的纸片,然后慢慢把水杯倒过来。或许学生会问:你不会是想让这一张小纸片托起这满满一杯水不流出来吧?没人相信吧,实际上,我们的实验结果是:如图4所示,纸片竟然真的将水稳稳地托在了杯中,水完全没有流出来。或许你会说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不可思议,水的质量比纸片的质量大

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怎么可能托得住呢?难道纸片真的被施了魔法不成?

【魔术揭秘】:纸片之所以能托住水是因为大气压强的作用。这个魔术的原理跟物理教材中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原理是一样的。其实并不是纸片托起了水杯中的水,托住水的力量全部来源于大气压强。水杯灌满后盖上纸片倒转过来,水面和纸片之间是真空,而杯外的大气压强很大,纸片受到的大气压力就很大,当外面的大气压力等于杯中的水和纸片的重力的时候,水就流不出来了。

魔术探索第三站:受“惊吓”的灯丝

世上万物都有生命,它们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也有害怕和不害怕的东西,灯丝也不例外。如图5所示,只见魔术师拿着一个半圆形的“魔法棒”慢慢地靠近灯泡,如图6所示,本来正常发光的灯泡仿佛真的害怕了,开始慢慢颤抖起来,这是为什么呢?灯泡真的有害怕的东西吗?

【魔术揭秘】:这个所谓的魔法棒其实是一个蹄形磁铁,电流在蹄形磁铁的磁场中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可以用左手定则来判断。正常发光的灯泡内通的是交流电,电流方向不断改变,所以灯丝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也不断改变,灯丝就会不断地颤抖。

魔术探索第四站:隐形的胶水

拿出一个普通的气球,你可以不用任何工具使它稳稳地贴在你朝地的手心上么?直觉上,好像这是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我们的魔术师就可以大显神通了。如图7所示,当她把托在手掌上的气球翻过来朝向地面的那一刻,气球真的没有下落,难道魔术师在这只气球上涂了隐形的胶水?

【魔术揭秘】:其实魔术师手中的气球上并没有涂了隐形的胶水,而是用手反复摩擦气球,使气球和手都带了电,气球和手所带电荷是异种的,异性相吸,气球本身的重力不大,当异种电荷之间的静电力等于气球的重力时,气球就会被稳稳地吸引在掌心中了。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现象,如用摩擦过的梳子还可以把细水流吸引过来呢,回家试试看吧!

魔术探索第五站:空箱取物

魔术师拿出一只前方开口的木箱,里面空无一物。当魔术师将顶盖向前翻下时,就可以从木箱中取出物品来。若将物品再放入箱中,再盖上顶盖,从前面看去,箱中又空无一物了。如果是普普通通的箱子,这可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这个箱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魔术揭秘】:这个魔术的秘密是平面镜成像原理。魔术师在木箱的两个后角处各放了一块平面镜,与箱壁成45°,两平面镜成90°。因为两侧壁成的像刚好与后壁重合,事先可以将物品放入箱中的平面镜后,从前面看去,木箱是空的。将顶盖翻下时挡住前方的开口处,物品就可以从上方取出。没想到吧,平面镜成像原理还可以这样用。

成语中的物理知识 篇8

1.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了现代物理知识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现代物理知识, 主要是因为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 老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物理知识, 把物理知识讲解得很透彻, 老师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向学生讲解物理知识, 这样老实讲学的目的和学生学习的目的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为了能够在物理考试中取得满意成绩, 老师和学生都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教师教导或是学生学习物理并不是为了学以致用, 而只是为了考试。这样的教育方式和学习目的并不是现代教学目的, 为了改变目前的物理教学模式, 应注意渗透现代物理知识。之所以采用渗透式的教学模式, 主要是因为在渗透现代物理知识的时候, 能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老师在教物理知识的时候, 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就会改变之前单纯老师讲课、学生听讲的模式, 这样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 联想现实生活, 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积极获取和掌握物理知识。这样, 学生能够更好、更扎实地掌握物理知识, 并且可以学以致用, 为了生活的美好而学习物理, 而不是仅仅为了考试而学习物理知识。所以采用渗透式的物理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教给学生物理知识。

2.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现代物理知识

2.1重视物理学史, 渗透现代物理思想。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条件。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 才会主动学习。所以,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知识, 老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的讲解, 通过讲解物理学史,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现代物理思想, 进而了解中外著名的物理学家的思想及他们的研究方法和实验, 通过了解这些, 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好奇和热爱, 从而愿意主动学习物理知识。所以,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研究前人对物理知识的探索与总结, 从而让学生学习物理学家的探究精神和研究方法, 学习前人的坚持不懈、敢于质疑的精神, 从而指导自己不断思考, 在思考中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

2.2渗透现代物理知识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方式。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渗透现代物理知识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方式, 主要是指老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教导学生掌握物理知识, 而且要指导学生学会物理知识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方式。所谓物理知识的研究方式,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进行物理实验时, 学会运用物理知识方面的研究方法, 在实际的物理实验中掌握研究方式, 学会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所谓思维方式, 主要是指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 学生要学会主动、单独进行思考, 理清自己的思路, 学会掌握其中的思维方法, 如分析法、类比法、分类法、综合法、比较法, 等等。无论是物理知识的研究方式, 还是思维方式,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教导学生好好掌握这些方法, 在实际中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方式, 不断学会分析问题, 不断质疑, 不断发现问题, 并进行试验, 从而解决问题, 得出结论, 进行总结思考。所以, 学生一定要重视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 学习物理知识, 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从而学以致用。

2.3突出物理知识的实用性, 注重现代物理知识的渗透。

突出物理知识的实用性,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现代物理知识, 主要是因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不仅是为了考试, 而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即学以致用, 所以,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 应该注意渗透物理知识的实用性, 毕竟所有的知识都是源于生活, 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存在的。同时, 渗透物理知识的应用性, 会让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学习, 能够主动、积极、认真地学习物理知识。所以, 老师在教导学生时要注重联系实际进行教学。

3.结语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 老师一定要重视现代物理知识的渗透。学生学习物理知识, 并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 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负责地采取渗透式教学模式, 对学生进行物理教学, 使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 学会独立思考、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 从而能够联系实际, 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不断质疑, 不断思考, 不断实验, 从而实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何家胜.现代物理知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新课程 (上) , 2013, 01:83.

[2]黄敏.高中物理教学中现代技术知识的渗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06.

体育运动中的物理知识 篇9

很多人都喜欢体育运动, 但是有很多人不懂其中运用到的物理知识。目前的物理教学中缺乏与体育运动相结合, 使得很多学过物理的人不懂得体育运动中的物理知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 体育运动越来越流行, 越来越被重视。体育运动中蕴涵许多物理知识, 体育工作者和教练为了提高体育比赛中的成绩, 总结出来很多物理学知识运用到体育赛事中, 达到最省力、最高效的目的。[1]乒乓球, 篮球, 足球, 网球, 滑冰, 拔河, 跳高, 等运动在我们日常生活很常见, 这些运动的普及和提高, 关系到全民的身体素质, 也关系到国家的荣誉。[2]

1 乒乓球中的物理知识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 也是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 我国在乒乓球历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在乒乓球运动中用到了很多物理知识, 譬如, 将一踩瘪的乒乓球, 放在热水里, 里面的气体由于温度升高, 体积膨胀, 会使乒乓球复原。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气体的热胀冷缩的特点, 使得同学对热学知识充分理解, 更为运动员在训练中充分使用乒乓球提供了理念依据。在乒乓球比赛中发球的好坏, 是运动员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 运动员发球过程中乒乓球的运动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将乒乓球竖直上抛后, 到达一定高度, 运动过程中乒乓球的动能在减小, 重力势能在增加, 最高点处动能为零, 重力势能最大,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第二阶段:乒乓球由最高点处静止下落直到接触球拍的瞬间, 球的高度越来越小, 速度越来越大, 这个过程中乒乓球重力势能逐渐变小, 动能逐渐变大,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第三阶段:乒乓球由接触到球拍发生弹性形变的最大时刻这个过程中乒乓球的速度越来越小, 而它的弹性形变越来越大, 动能逐渐变小, 弹性势能逐渐变大, 因此是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第四阶段:由弹性形变最大至恢复原状。这个过程中乒乓球的弹性形变越来越小, 它的速度越来越大。动能逐渐变大弹性势能逐渐变小, 因此, 它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同时, 球拍给乒乓球施加了外力的作用使球飞速的运动出去。探讨了能量的相互转化, 通过发球的高度, 球的弹性变形的状况改变球的速度变换发球技术, 学会了物理知识, 提高了发球不平。

2 举重中的物理知识

在举重比赛中, 运动员上场前总要在手上擦些“白粉”。这种白色粉末叫“碳酸镁”, 通常又称为“镁粉”。碳酸镁的质量很轻, 具有很强的吸湿作用。运动员在比赛中, 手掌经常会出汗, 这对体操和举重运动员来说是个非常不利的因素, 因为湿滑的掌心会使摩擦力减小, 使运动员握不住器械, 不仅影响动作的质量, 严重的时候还会使运动员造成失误, 甚至受伤。碳酸镁的作用就是吸去掌心的汗水, 同时增加掌心与器械之间的摩擦力。这样, 运动员就能握紧器械, 有利于提高动作的质量。

举重的基本原理是应用经典力学方法建立搬举动作的力学模型, 定义下肢与地面夹角θ为广义坐标, 考虑均匀举重方式, 假定重物提升y1和躯干角α与θ的微分约束关系, 通过对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求解, 求得髋角β的加速度曲线及髋部的内力和内力矩, 并求得便于深入讨论力学及理解析表达式。通过分析表明, 举重动作髋部内力、内力矩大小主要和举重时角加速度有关, 尽量控制以均匀方式举重方式是举重的理想方式。

3 拔河中的物理知识

在拔河比赛中是不是哪一队的力气就一定能胜利呢?这并不是个简单的力量相加的问题。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 参加拔河的两个队伍中A对B施加了多大拉力, B对A也同样也产生一样大小的反作用力。可见, 双方之间的拉力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因素。通过受力分析, 当所受的拉力小于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就不会被拉动。所以如何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是胜负的关键。大家知道, 静摩擦力与两个值是成正比, 一是摩擦系数, 二是对接触面的压力。于是要设法增大上述两项值才能赢得比赛, 首先, 队员的体重越重对地面的压力就越大, 静摩擦力也会随之增大。其次, 要穿上鞋底花纹较深较大的鞋子, 也可以增大摩擦系, 使摩擦力增大。

4 跳高中的物理知识

跳高的姿势经历了由滚式、跨越式、剪式、背越式的演变。这一次又一次的演变, 是向着“能量最低原理”方向努力的。每一次的演变都使人体重心降低了, 由于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定量的动能只能转化成一定量的势能, 所以要用同样的动能跳过更高的杆, 唯有降低运动员过杆时的重心, 所以人们一次次的找出使人体重心降低的方法。这就是人们更好地应用物理知识的结果。

5 结束语

除了这些运动之外, 还有很多体育运动中都运用到了物理知识。物理学既是一门实验科学, 又是一门应用科学, 体育运动不仅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 以增强人的体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群众体育, 还是竞技体育, 代表着国家。因此, 体育运动中蕴涵着许多物理知识, 了解和掌握物理学知识, 进而将其运用到体育运动中, 在生活中学习知识, 在运动中体验知识, 在比赛中发挥知识, 不但会让物理贴近学生, 让学生更加喜欢体育运动, 而且对体育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5.

数学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篇10

问题一:如图所示, 有一曲臂杠杆A1O1B1, 问若利用此杠杆在B1点吊起重物G, 在A1点的什麽方向上用力最省力?

这个极值问题 (对初中学生来说) 看起来很棘手, 但是它所包含的基本原理和解决方法却是非常简单的, 是课堂上和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和经常用到的。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 先看几个大家熟悉的问题。

问题二:如图所示的压水机, 在平时压水时, 你在手柄上加以什麽方向的力最省力?

经验告诉我们, 这个方向不是A2竖直向下, 而是沿A2O2的垂直方向, 斜向右下方用力最省力。

问题三:如图所示, 利用杠杆A3O3B3要撬起重物G, 在A3点的什麽方向上用力最小?

实践表明, 沿与O3A3垂直的G方向斜向左下方用力最省力。

问题四:如图所示, 利用杠杆A4O4B4要吊起重物G, 在A4点什麽方向上用力最省力? (杠杆转动以后最省力的方向总是与A4O4相垂直, 即总是以O4为圆心, 以O4A4为半径的圆的切线方向) 。

从以上三个问题可以看出, 其共同点为:垂直于支点与动力作用点连线的动力方向总是最省力的方向。为什么呢?下面以问题四为例来研究一下。在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中有四个变量因子共同组成一个杠杆平衡系统。上述几个问题的实质是在限定阻力×阻力臂为定值的前提下讨论动力与动力臂之间的反比例关系。因此, 找最小动力的问题就转化为最长动力臂的确定。那么, 什么方向上的动力臂最长呢?

分析1[归纳法]:不妨从A4沿任意方向 (除去与A4O4重合与垂直的方向) 做出两条不同的动力作用线, 然后再分别做出其动力臂O4M′与O4M′′, 可以看出O4M′、O4M′′与A4M′、A4M′′分别同A4O4构成了以O4A4为斜边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这时动力臂O4M′、OM′′恒小于A4O4长, 当从A4点沿与A4O4垂直方向引动力作用线时, 动力臂就是A4O4本身, 当动力作用线方向与A4O4重合时显然动力臂最小, 为零, 由此可以推出, 在A4点无论沿什麽方向做动力作用线, 动力臂的长总小于或等于A4O4, 而且仅当动力作用线垂直于A4O4时取等号, 以A4O4为动力臂的动力作用线方向为最小动力方向, 即A4O4的垂直方向。

分析2[演绎法]:动力臂是从O4向经过动力作用点A4的直线———动力作用线L所引的垂线段, 它总小于或等于O4A4 (当且仅当L垂直于O4A4时取等号) , 因此以A4O4为动力臂时, 即动力作用线方向垂直于A4O4时所需动力最小。

通过前面的分析, 可得到以下几个启发:

1.物理教学离不开物理实验与实践, 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从中探索规律性东西的技能技巧。其次, 许多看起来十分复杂的问题所包含的原理和方法往往十分简单。因此, 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和逻辑推理、理论概括能力。

2.物理教学中, 习题的讲解要具有典型性, 要精选那些既与日常所见到的现象联系紧密, 又能包涵基本原理与方法的问题。

“天宫一号”中的物理知识 篇11

“天宫一号”的外壳

10月10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回首张自拍照。照片中,“天宫一号”只露出半个身子,可以清楚地看到资源舱外表局部和中继卫星天线,它的外表面是银白色的,十分好看。大家有没有想过,“天宫一号”为什么要做成浅色的?

这是因为在太空飞行的“天宫一号”,要经受剧烈的温差考验。“天宫一号”在太空中向着太阳的一面,由于太阳光线的直射,其温度会高到100℃以上。而背阴的那一面又会冷到-200℃左右。这么大的温差肯定对飞船是有害的。为了解决问题,科学家在“天宫一号”的外表面涂上一层银白色的涂料。这样,当阳光照射在上面时,可以减少壳体对热辐射的吸收,防止温度剧烈升高。当壳体背向太阳时,银白色的外壳又可以减少它向外辐射热。

“天宫一号”的密封加压舱

看资料我们会发现,“天宫一号”的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都是密封加压舱。密封舱我们都能理解,因为飞船飞行在外太空,外面是真空,所以需要密封舱,但是为什么还要增加压强呢?

通常,人们生活在一个大气压的稳定环境里。随着高度增高,气压就会明显减小。随着气压的减小,人体血液中的氧气、氮气和水分就会面临3个不同的关卡。

据测定,上升到3048m的高度时,大气压力已降低了近一半,氧气的紧缺会使人出现高原反应。人会感到眩晕、恶心、反应开始迟钝。所以,在3000m以上高空飞行的飞机,必须采用加压密封舱,以保障飞行员和乘客的安全。

“天宫一号”为什么向东南方向发射

大家都知道,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先要助跑一段距离:而掷铁饼运动员,则是先转上几圈,再将铁饼投掷出去。这都是利用惯性,使人在起跳前、铁饼在出手时,就有了一定的初速度,可以比静立跳得更远、投得更远。

“天宫一号”之所以要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发射,道理正跟跳远和投掷铁饼一样,因为地球上的物体都随着地球的自转一起转动。根据惯性原理,如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发射火箭,火箭在离开地球时就已经有了一个初速度,这个初速度的大小就是地球自转的速度。

地球由西向东自转,地球自转的速度并不是全球各点都一样的,越近南北极,速度越慢;越近赤道,速度越快,在赤道上可达465米/秒。要使火箭绕着地球飞行不落到地球上来,那就需要使火箭达到7.9千米/秒的第一宇宙速度;要使它飞向月球,就需要达到11.2千米/秒的第二宇宙速度。要达到这样的速度,首先要依靠火箭本身的推力,可是如果火箭在赤道上发射,那么就有465米/秒的初速度可借。

虽然这个速度不大,但无论从科学上、经济上来考虑,沿着地球自转方向发射火箭,借用地球自转的速度总是有利而无弊。

失重条件下的烛焰

“天宫一号”将连接三艘神舟飞船,搭建一个空间实验平台。宇航员们可以在“天宫一号”里做许多复杂的实验,做实验时通常都要用到火,比如焊接。这就涉及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在‘天宫一号’里能点燃火焰吗?”

这个问题最早由爱因斯坦提出来,原版问题是“在完全失重的条件下能点燃蜡烛吗?”他本人认为不能。

爱因斯坦认为,在地面上之所以能点燃蜡烛,主要是由于重力的存在,密度小的热空气比重小,密度大的冷空气比重大,于是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造成冷热空气的对流,使烛焰源源不断补充到新鲜空气,从而能持续燃烧下去。但在失重的情况下,空气已没有重量了,热空气虽然密度小,冷空气密度大,但比重均已消失,所有物体均处于自由飘浮状态,这时在蜡烛芯周围的是一团已燃烧过的热空气,外面的氧气无法跑进去,烛芯得不到氧气补充,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点燃的蜡烛会很快熄灭。

任何猜想都需要实验来检验。我们虽然没有在“天宫一号”的失重环境下工作,但我们同样可以做实验来确认,失重条件下是否可以点燃火焰。

首先,在一密封的玻璃容器内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容器内的氧气供应是充足的,然后让这个容器从3米高处自由落下。如果忽略空气阻力,则容器及其内部所有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实验结果是蜡烛的火焰并没有熄灭,只是它发出的光比通常情况下暗一点,而且完全是球形的,见图所示。

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在失重的条件下,虽然冷热空气的对流不复存在,但是气体的热运动还是存在的,有热运动就会产生扩散。

在烛芯附近的热空气的成分是二氧化碳,会向四周扩散,这样蜡烛的火焰仍能维持燃烧下去。由于处于失重状态,空间已分不清上下左右,各个方向都是均等的,所以这时烛焰是球形的。

高中自然地理中的物理知识研究 篇12

一、力学

高中自然地理中的许多力学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若用物理学中的力学知识帮助解释的话,学生更容易理解。本文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为例,分析高中自然地理中的力学知识。

在高一第一章讲述地球的运动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学习的重点知识,为了使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其特征和规律,要求教师必须讲解这两个在高中物理课中的概念。线速度:指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通过的弧长。表示为:线速度υ=弧长s/时间t;角速度:指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半径转过的角度。表示为:角速度ω=角度φ/时间t。明白了这两个概念,下面来分析地球运动的速度规律:

1. 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地球是个固体球,因此,自转时球面上各点在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相同,即各地角速度相同;由于地球上各点都是绕同一个自转轴旋转,纬度不同的地点,对应的自转半径就是当地纬线圈的半径(自转半径=cosφx的赤道半径)。可见纬度越高,自转半径越小,转过的弧长越小。所以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不同,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地区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为零。

2. 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对于公转,则还要考虑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一定律),这样就产生了地球公转中的近日点和远日点,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分析如下,由于近日点的日地距离小于远日点的日地距离,而单位时间扫过的面积相等,所以单位时间内近日点时地球转过的弧长和角度,大于远日点时地球转过的弧长和角度,这样近日点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均大于远日点。也就是教材中讲到的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时公转速度较慢。

二、热学

上一篇:机械测试下一篇:电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