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精选12篇)
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 篇1
摘要:城市主题公园是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产物与标志, 它的出现与存在给城市带来了别样的魅力, 同时也为城市文化内涵的展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景观设计则是城市主题公园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设计方法、展示效果等会对整个主题公园的设计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 做好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非常重要。本文对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两个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现表述如下。
关键词: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
近年来, 我国的城市建设速度越来越快, 城市环境、城市结构等也随之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的思想观念、个人需求与以往相比大相径庭。在建设城市主题公园时, 设计师应将这些变化因素纳入考虑范畴, 并根据城市主题公园景观的设计原则来设计主题公园的景观, 从而使城市主题公园能够充分满足市民的要求。
一、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原则
1、文化特色原则
主题公园承担着传达城市文化内涵的重任, 因此,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 应遵守文化特色原则, 即场所精神、文化氛围等均应体现出品质独特的优秀文化。在对主题公园进行规划的过程中, 应将目光放在如何发扬文化、提升尽管文化品质及内涵方面, 设计师不仅要考虑主题公园景观的娱乐性体验, 而且还要传递主题公园的文化内涵[1]。
2、美学原则
城市主题公园是为游人提供游憩活动以及传播文化的场所, 功能性是其特性之一。然而,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 如果只体现功能性, 则主题公园对游人的吸引力极为有限;若是将功能与审美性相统一, 相协调, 则会给游人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2]。景观给人带来的审美感受不仅仅是视觉层面的, 而且还包括触觉、嗅觉、味觉等方面, 因此, 设计师要打通各个感官, 将美学原则融入景观设计当中, 提升主题公园的审美价值, 让游人对主题公园百看不厌。
3、人性化原则
城市主题公园所服务的对象是人, 确切而言是游览者, 因此, 景观设计体现人性化原则非常必要。一方面, 景观设计应尽量接近自然秩序, 尊重自然;另一方面, 景观设计要深入剖析人类的需求, 并在景观设计中予以满足, 从而使人在主题公园中获得归属感。比如剖析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的游人会有哪些需求, 游人的消费心理如何, 等等。在景观设计中落实人性化原则, 乃是真正为游人考虑, 以游人为核心, 突出了游人在景观设计中的地位。
4、文化传播原则
城市主题公园本身即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 因此具有很强的文化特质,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 则需遵守文化传播原则, 将公园的主题文化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出去, 从而产生文化辐射效应, 提升主题公园文化品牌价值, 实现文化传播效益的最大化[3]。
5、可持续发展原则
若要保持主题公园景观的永久活力, 则设计时需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一方面, 应打造规模宏大、项目丰富、主题鲜明的景观;另一方面, 要把独特、欢乐、难忘的体验作为产品推荐给游人, 从而增进游人的体验感, 让游人能够一再入园体验,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机制。
二、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手法
1、将“游戏原则”运用到景观设计中
所谓的“游戏规则”实际上是设计师在设计主题公园时所依赖的线索, 这个“游戏规则”将若干主题有序地串联起来, 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主题公园。在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 这个“游戏规则”可能是时间, 也可能是故事情节, 但其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让游人在参与过程中自觉地琢磨主题, 跟随主题, 体验主题[4]。方特欢乐世界是我国一个比较著名的主题公园, 各个主题是通过故事情节而串联在一起, 比如“恐龙半岛”区域就有恐龙暴走的清洁, “恐龙袭击的博物馆”区域有恐龙蛋孵化、汽车破墙而出等情节。这些情节设计让游人提前步入恐龙危机中, 给游人带来前所未有的感知和体验。
2、塑造市集化的环境氛围
市集给人的印象是视觉形态显著、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性强。在进行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时, 可以从传统市集中得到启发, 塑造市集化的环境氛围。具体而言, 即设计集成类的主题公园, 通过蒙太奇处理方式把周围环境碎片集中到一个场所, 从而建立起一个景观丰富的梦幻世界。就当前的科技水平而言,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设计师可以将大量的微缩景观进行艺术化的处理, 从而形成新的表达形式。例如, 我国的锦绣中华就是受传统市集的启发而设计并建造出的主题公园, 大量的微缩景观很好地展示了我国的风景名胜。
3、协调好空间与主题
与传统古典园林相比, 城市主题公园的造园手法大为不同, 它追求简单、有效、新颖、互动性强。但是, 城市主题公园归根结底也是园林的一种类型, 所以造园时需遵循一定的规则, 即空间与主题的协调、统一[5]。造园时, 要以主题为核心, 一切设计均围绕主题而进行;同时, 在空间设计及场景搭建方面, 则可将传统造园手法和新式造园手法相结合, 从而形成良好的空间氛围, 给游人带来全新的体验。
4、拓展主题
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往往伴随着环境的破坏, 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在这个背景下, 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理念也受到影响, 人们期待将生态理念融入到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当中, 让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更加环保, 回归自然。因此, 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 要注重景观的多样性、连续性和整体性, 从宏观的角度维护当地的生态发展。
5、展现体验设计
在景观设计中, 设计师应遵循人性化原则, 站在人的角度进行设计, 使人的体验能够得到强化。例如, 在景观设计中强化“新颖”、“快乐”、“刺激”等体验, 让人们在购买这些“体验产品”之后能够摆脱现实中的枯燥生活, 得到精神上的供养。体验往往是被激发出来的, 所以, 设计师在设计时, 要分析“体验”的激发载体, 比如体验主题、体验场景、体验项目、体验活动、体验服务、体验提示等。在对这些载体研究通透之后再进行体验设计。
三、结语
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主题公园能否长久不衰, 因此, 设计师要把握相关设计原则即设计手法, 提升城市主题公园的文化内涵, 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城市主题公园。
参考文献
[1]郑罡, 徐婷婷, 孙宁.人性化景观设计在城市主题公园设计中的应用[J].南方农业.2014 (27)
[2]杨小庆.城市主题公园景观特质设计初探[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5 (02)
[3]随妙如.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探析[J].现代园艺.2016 (14)
[4]江萍.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探析——以山东乳山市金牛山公园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4 (09)
[5]田人羽, 陈正东.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特色分析——以南京化院主题公园为例[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04)
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 篇2
城市公园,不同于国家公园和森林公园,属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公众游憩、观赏、娱乐,同时是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科普教育的场地,具有改善城市生态、防灾减灾、美化城市的作用。我国城市公园一般分为综合性公园,专类型、专题性公园和花园。
一、综合公园规划
1、规划布局形式
1)规则式布局。在全园的构图形式上强调轴线对称,多用几何形体,比较整齐、庄严、雄伟、开朗。如北京中山公园。
2)自然式布局。完全结合自然地形、建筑、树木的现状、环境条件和美观与功能的需要灵活布置。可有主题与重点,无一定的几何图形。
3)混合式布局。根据公园不同地段的情况,分别采用规则式或自然式布局形式,以取得不同的景园效果。
2、功能分区及绿化设计1)文化娱乐区。公园中的“闹”区,是人流较为集中的地方,园中建筑多集中于此。设计时应避免区内各项活动的相互干扰,可利用树木、山石、土丘等加以隔离。文化娱乐设施应有良好的绿化条件,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尽可能利用地形、地貌特点,创造出景观优美、环境舒适、投资少、效果好的景区景点。
2)安静休息区。公园中占地面积最大,可根据地形分散设置,选择有大片的风景林地、较为复杂的地形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山、谷、河、湖、泉等)。区内园林建筑和小品的布局宜分散,密度要合理,体量不易过大,应亲切宜人,色彩宜淡雅不宜华丽。
3)儿童活动区。公园中专供儿童游戏娱乐的区域,相对独立,不可与成人活动区混在一起,位置应尽量远离城市干道,避免汽车尾气和噪声的污染。区内建筑、设施的造型和色彩应符合儿童的心理,色彩艳丽,形象逼真。区内应以广场、草坪、缓坡为主,不宜有容易发生危险的假山、铁丝网等伤害性景观
二、动物园规划
1、规划布局形式
1)自然式布局。利用动物园用地范围内的地形、地势,模仿动物各种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其中布置各类动物的笼舍,是较为理想的方式。如杭州动物园利用地形、地势布置动物笼舍,创造出模拟各种自然景观的意境。
2)建筑式布局。在用地范围内,用一系列的笼舍建筑组成动物展览区,自然绿化面积少。这种布局形势一般在小城市,动物品种数量不多情况下采用。
3)混合式布局。根据动物园不同地段的情况,分别采用自然式或建筑式布局形式,如北京动物园。
2、绿化设计
动物园的绿化设计从总体上将要以创造适合于动物生活的环境为主要目的,仿造各种动物的自然生活环境,解决异地动物生态环境的创造与模拟,如可在狮虎山园内多植松树,熊猫展区多栽竹子等。同时动物园的动物展览区绿化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创造适合动物生活的绿色环境和植物景观。适合动物生活的环境包括遮荫、防风沙、隔离不同动物间的视线等;创造动物野生环境的植物景观,以增加
展出的真实感和科学性。如北京动物园采用代用树种的方法,用适应北京地区生长的合欢,代替我国南方的凤凰木,用青桐代替产于热带的梧桐科苹婆属植物。
2)不能造成动物逃逸。如在攀援能力较强的动物活动场地内植树,要防治动物沿树木攀登逃逸。
3)有利于卫生防护隔离。隔离一些动物发出的噪音和异味,避免相互影响和影响外部环境。
4)植物品种的选择。应有利于展现、模拟动物原产区的自然景观。
5)动物运动范围内植物品种的选择。应种植无毒、无刺、生长力强、少病虫害的慢生树种。尽管野生动物本能地具有识别有毒植物的能力,但也要注意植物的配置。北京动物园就曾发生过熊猫误食国槐种子而引起腹泻的事故。
6)在动物笼舍、动物运动场地内种植的植物应考虑保护植物的措施。
三、植物园规划
1、植物园的类型
植物园按其性质可分为综合性植物园、专业性植物园。
1)综合性植物园。是指其兼备多种职能,即科研、游览、科普及生产的规模较大的植物园。目前,我国这类植物园有归科学系统,以科研为主结合其他功能的,如北京植物园(南园)、南京中山植物园、庐山植物园、武汉植物园、华南植物园、贵州植物园、昆明植物园、西双版纳植物园等。有归园林系统,以观光游览为主,结合科研、科普和生产的,如北京植物园(北园)、上海植物园、青岛植物园、杭州植物园、厦门植物园、深圳仙湖植物园等。
2)专业性植物园。是指根据一定的学科、专业内容布置的植物标本园、树木园、药圃等。如,浙江农业大学植物园、武汉大学树木园、广州中山大学标本园、南京药用植物园(属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等。这类植物园大多数属于某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所以又可称为附属植物园。
2、植物园规划设计要求
1)确定建园的目的、性质、任务。
2)确定植物园的用地面积、分区及各部分的用地比例。一般展览区用地面积较大可占全园面积的40%~60%,苗圃级实验室区用地占25%~35%.3)确定展览区的位置应考虑方便的交通,使游人易于到达;用地地形富于变化,满足不同生态要求的植物生长,有利于创造丰富的景观。偏重于科研、生产性的展览区,游人量较少或不对游人开放,宜布置在稍远的地点。
4)苗圃试验区是进行科研和生产的场所,不向游人开放,应与展览区隔离,设有专用出入口,并且要与城市交通有方便的联系。
5)确定建筑的位置和面积。植物园建筑有展览性建筑、科学研究用建筑及服务性建筑三类。
展览性建筑包括展览温室、大型植物博物馆、展览棚、科普宣传廊等。展览温室、植物博物馆是植物园的主要建筑,游人比较集中,应位于重要的展览区内,靠近主要入口或次要入口,常作为全园的构图中心。科普宣传廊根据需要,分散布置在各区内。
科学研究用的建筑包括图书资料室、标本室、实验室、工作间、气象站等。苗圃的附属建筑还有繁殖温室、繁殖荫棚、车库等,布置在苗圃试验区内。服务性建筑包括植物园办公室、招待所、接待室、茶室、小卖部、食堂、休息亭廊、花架、厕所、停车场等,这类建筑的布局同公园相近。
6)植物园道路系统的布局与公园有许多相似之处,一般可分为三级:
①主路。4~6m宽,是园中的主要交通路线,应便于交通运输,引导游人进入各主要展览区及主要建筑物,并可作为整个展览区与苗圃试验区,或几个主要展览区之间的分界线和联系纽带。
②次路。2~4m宽,是各展览区内的主要道路,一般不通大型汽车,必要时可通行小型车辆。它将各区中的小区或专类园联系起来,多数又是这些小区或专类园的界线。
③小路。1.5~2m宽,是深入到各展览小区内的游览路线,一般不通行车辆以步行为主,为方便游人近距离观赏植物及日常养护管理工作的需要而设。有时也起分界线作用。
目前,我国大型综合性植物园的道路设计入园后的主路多采用林荫道,形成绿茵夹道的气氛,其他道路多采用自然式的布置。主路对坡度有一定限制,其他两极道路都应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形成婉转曲折的游览路线。道路的铺装图案设计应与环境相协调,纵横坡度一般要求不严,但应保证平整舒适和不积水。同时要注意道路系统对植物园各区的联系、分隔、引导及园林构图中的作用。道路应成环状,避免游人走回头路。
7)植物园的排灌工程。植物园的植物既进行展览又兼科研,要求品种丰富,生长健壮,养护条件要求较高。因此,排灌系统的规划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般利用地势的自然起伏,采用明排水或设暗沟使地面水排入园内水体中,如距水体较远或排水不顺的地段,需铺设雨水管,辅助排出。一切灌溉系统均以埋设暗管为宜,避免明沟破坏园林景观。
四、儿童公园规划
1、儿童公园的类型
1)综合性儿童公园。有市属和区属两种。综合性儿童公园内容比较全面,能满足多种活动的要求,可设有各种球场、游戏场、小游泳池、电动游戏、露天剧场、少年科技站、障碍活动场、戏水池、阅览室、小卖部。我国市属儿童公园如杭州儿童公园,湛江市儿童公园,区属儿童公园如西安建国儿童公园。
2)特色性儿童公园。以突出某一活动内容为特色,并有着较为完整的系统。如1953年建设、1956年命名的哈尔滨公园,总面积17hm2,布置了2km长的儿童小火车,绕公园运行一周,建成后深受儿童喜爱,可使儿童了解城市交通设施及规则,培养儿童的组织管理能力,并寓教于乐,使儿童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同样,交通性儿童公园也可达到上述目的。
3)小型儿童乐园。通常设在城市综合性公园内,作用与儿童公园相似,特点是占地较少、设施简单、规模较小。如北京紫竹公园中的儿童乐园。
2、儿童公园的功能分区
儿童公园针对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的不通生理、心理特点、活动要求、活动能力和兴趣爱好,保证儿童活动的安全性,应对儿童公园进行功能分区,一般可分为:
1)幼儿活动区。属学龄前儿童活动的场地。其设施有供游戏使用的小房子、休息亭廊、凉亭及供室外活动的草坪、沙坑、铺装场地和游戏用的设备玩具、学步用的栏杆、攀登用的梯架、跳跃用的跳台等。这些活动设施的尺寸要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使用。
2)学龄儿童活动区。为学龄儿童游戏活动的场地。设有供集体活动的场地及水上活动的设施及嬉水池、障碍活动场地、大型攀登架等。同时也可设有室内活动的少年之家、科普游戏室、电动游艺室、图书阅览室等。有条件的地方可设
小型动物角、植物角(区)等。
3)体育活动区。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可设有障碍活动区。
4)娱乐及少年科学活动区。设有各种娱乐活动项目和科普教育设施等。如,小型表演厅。电影厅等。
5)管理办公区。设有管理办公用房,与各活动区之间应设有一定的隔离设施。
3、儿童公园的设施
儿童公园应有为家长和儿童服务的场地及设施。主要有:
为丰富景观和照顾儿童的家长设置的休息亭廊、坐椅等园林建筑和小品;满足儿童跑、跳、转、爬、滑、摇、荡、钻、飞等动作的要求的设施;满足儿童戏水、堆沙、捉迷藏需要的戏水池、沙坑、迷宫等和相应的管理服务设施。
4、儿童公园的绿化
儿童公园一般位于城市生活区内,为了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周围需栽培浓密的乔灌木作为屏障。园内各区也应有绿化适当分隔,尤其幼儿活动区要保证安全,少种占用儿童活动空间的花灌木。注意园内夏季遮荫和冬季阳光的需要,种植落叶乔木作为行道和庭荫树。儿童游戏器械场地,要种植高大落叶乔木进行遮荫和不影响游戏器械的正常使用。
儿童公园绿化种植忌用以下植物:
1)有毒植物。花、果、叶等有毒植物均不宜选用,如凌霄、夹竹桃等。
2)有刺植物。易刺伤儿童皮肤和刺破儿童衣服,如枸骨、刺槐、蔷薇等。
3)易生病虫害及结浆果的植物。如柿树、桑树等。
4)有刺激性和奇臭的植物及会引起儿童过敏反应的植物。如漆树等。目前,我国儿童公园面积都不大,38个儿童公园的平均面积为41hm²,最大的23hm²,最小的0.2hm²
五、体育公园规划
1、体育公园的定义
体育公园指以体育运动为主题的公园。各种体育运动场地和设施为主要组成部分,设有停车场地及各类附属建筑,有着良好的绿色环境的公园。它是城市居民锻炼身体和进行各种体育比赛的运动场所,属社会体育设施与城市公园两者的融合。体育公园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公园,既有符合一定技术标准的体育运动设施,又有较充分的绿化布置,主要是进行各类体育运动比赛和练习用,同时可供运动员及群众休息游憩,如成都的城北体育公园等。体育公园用地比较大,一般不小于lOhm,建设投资大、管理养护费工。
2、体育公园规划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四季景观,特别是人们使用室外活动场地较长的季节。
2)树种体量的选择应同运动场地的尺度相协调。
3)植物的种植应注意人们夏季对遮荫、冬季对阳光的需要。在人们需要阳光的季节,人们的活动区域内不应有常绿树的荫影。
4)树种选择应以本地观赏效果较好的乡土树种为主,便于管理。
5)树种应少污染,如落果和飞絮。落叶整齐,易于清扫。
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研究 篇3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基础的公共配套设施,为市民的娱乐、休息提供了良好平台,与此同时,企业是公共绿地的主要组成。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对于城市公园景观需求标准,日益提高。论述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人文理念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包括植物种植、城市衔接、设置功能区、区域绿化等多方面内容。一旦处理不好,将会对公园的整体氛围以及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新形势下,加强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研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问题。
一、 城市公园类型与景观设计要素分析
城市公园有多种类型,按照不同的层次划分,就能够得到多种类型的城市公园。通常情况下,按照公园层次进行划分,主要分为综合性公园、风景名胜公园、儿童游乐园、森林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多种类型。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不同的公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其在占地面积上有一定要求,比如说,植物园面积需超过40hm2,,儿童公园面积需超过240hm2,大型综合性公园面积应超过10hm2。
植物、道路、地形地貌、设施、建筑小品等等,都是城市公园设计的基本要素。上述要素随着时间变化、空间变化,会带给市民不同的空间效果与体验。所以说,在设计城市公园时,必须结合上述因素,“因地”、“因时”的设计出高品质的公园景观。
二、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分析
规划公园景观的最终目的,是将公园造景与功能区进行完美结合。对于植物、山水等进行艺术化组织与设计。根据不同的构思,从而设计出不同的景区与景点,进一步营造多样、丰富的公园艺术效果。
(一) 生态性原则
植物与水体,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在城市公园中,水体具有满足生物多样性、改善湿度等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公园水体面积,需占城市公园的10%左右。为了更好的保障公园水体质量,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的水,不能直接排入公园水体中去。与此同时,植物在改善气候、调节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公园植物中,乡土植物,应占到总数的60%左右。在新建的城市公园中,乡土植物应保持在70%左右。
(二) 人性化原则
城市公园的设计,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进而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城市公园的设计应该符合人性化设计原则。为了预防意外情况的发生,必须在城市公园中,设计相应的避难场所与应急设施。在设置基础设施方面,必须做到细致、全面,灯具、坐凳、饮水系统、卫生间、无障碍设计等必须齐全。结合城市的规模以及人口数量配置合理的生活设施。
(三) 功能区分
城市公园,是人们进行休憩的主要场所,在功能设计上,应以安静为主。休憩区域应占到纵面的70%以上,康复活动区域,应低于总面积的15%,儿童活动区,应低于总面积的10%。合理划分城市公园的功能区域,更好的为人们的生活、休息服务。入口区,是重要的公园区域,其对城市交通,与市民进出公园的方便性,产生直接影响。需要与城市道路,有直接衔接,能有效组织内部交通。文化娱乐区域,承担着组织文娱活动、传承地域文化的作用。文化娱乐区域,应在配套建筑小品、位置选择、视觉效果、实用性方面与其功能定位相配合。作为城市公园最大面积的安静休息区,必须结合公园,已有的自然景观、地形等进行。在安静休息区的小品设计过程中,应重点强调色彩胆怯、密度适宜、体量小等特点。
三、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未来发展重点与趋势
(一) 结合城市特点,体现艺术气息
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必须要站在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文化特色基础上进行,设计出独一无二的专属景观。通过树阵设计以及花坛设计,能有效改善场地原本的不足,有效提高公园环境质量,给人们营造舒适、清新的环境。在人文气息浓郁的地区与城市,应多采用梅兰竹菊等植物,有效展现人文性关怀。要想体现城市大公园的“大方得体”,还可以通过生态廊道的形式体现,积极采用精雕细琢方式进行充实。现今社会下,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的追求与特色,在设计公园景观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人文艺术特色,积极融入地方特色,展现其独特性。在公园景观设计中,积极吸收我国古典文化艺术,促进现代化城市公园的建设瘀发展,进一步实现艺术景观设计手法的广泛化与多样化。站在观赏者角度,处处皆情,这样的景观,是其他景色不能取代的,积极借鉴中国园林艺术的设计理念非常重要。
(二) 市郊森林公园的设计
现今社会城市矛盾日趋增多,我们需要按照前瞻性的思维方式,对城市公园景观进行设计规划,在人们回归自然需求强烈、绿地面积有限、交通发达的情况下,在市郊建立森林公园成为了设计新宠。以野趣、自然、生态为特色的森林公园,需要结合地区的风景资源,创造性的设计差异性公园。森林公园的主题应向着回归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森林资源、户外活动等方面发展。另外,公园的安全性与便捷性,也应进一步加强。市民在进行旅游过程中,有非常方便的交通,游览路线与主要景观紧凑。必须进一步强化公园的安全性能,完善安全带建设,完善各项保障措施。
四、结语
作为现代化城市,必备的城市公园,其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为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之余,提供了休息、放松的场所。所以说,在进行城市公园设计时,必须全面掌握人们的生活习惯、地方风俗、城市地貌、环境等因素,综合多方面因素设计实用性强、高品质的公园。
【参考文献】
[1].张为平.隐形逻辑:香港,亚洲式拥挤文化的典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芒福德.城市文化[M].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董瑞.试析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念[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 篇4
1 关于城市主题公园与景观设计的概述
1.1 城市主题公园
城市公园的主题不同, 其所采用的具体设计手法和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主题公园是在公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被提出的, 与人们现代的生活方式和模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通常情况下, 城市公园所具有的诸如休闲娱乐、教育活动等多种功能, 为不同年龄段的市民提供了具体的活动场所, 并还是一种可以从中获得社会、经济以及环境效益的全新景观形式。主题公园区别于其它公园在于, 其在整个的策划、设计以及建设和经营的过程中, 始终围绕一个主题, 以这个主题为中心, 对公园进行全方位的建设与运作。其所包含的3方面内涵主要有:主题公园是人工建造的, 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游客;主题公园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地域性因素;在主题公园的设计过程中, 要注意功能与主题的相互配合。
1.2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主要是指在设计的过程中, 有机的将相关的人为创造活动与自然要素融合在一起的艺术形式。通过人工加工或再创作的方式改变自然资源的形式, 以满足人们生活中的物质或精神要求。在如今这个物质和精神建设不断发展的时代, 人们对城市公园环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这就给城市公园景观的设计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即要符合城市绿化的建设要求, 又要符合人们对休闲娱乐、缓解压力的要求。将人与景观进行有机的统一, 进行人性化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平衡并发展人、景观和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
2 国外与国内主题公园的现状
目前, 国外主题公园设计具有分区简单但功能较多、采用全开放式的服务形式、布局合理尊重自然以及注重绿化园艺水平四个方面的特点。其设计所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以人为主体, 设计符合人的要求的公园;尊重自然, 在人工建造的基础上尽量保留自然风貌, 将各项活动设施与自然相结合;对公园的管理与交通进行合理的安排与规划, 方便人们出行与游玩。以上是对人性化设计的最好体现, 充分说明国外主题公园设计的成熟性。而在我国, 主题公园的起步较晚, 对设计的研究还处于理论阶段, 缺少具体的实践操作。其所产生的问题具体有:
(1) 在我国的城市主题公园中很少有新颖、突出的主题, 没有自己的特色, 还有些主题虽然有自己的特色, 但是却不能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要求。
(2) 主题公园中的娱乐设施缺乏科技含量, 对市民构不成良好的吸引力。增强主题公园的科技含量, 以促进其休闲娱乐功能的提高, 满足市民的精神享受。
(3) 在主题公园的设计过程中, 要重视市民的感受, 通过多种渠道, 采用多种形式, 使市民参与到设计当中, 进而使设计出来的主题公园与市民所要求的、所期望的相符合。
(4) 公园是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设计的过程中, 要注意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避免单方面考虑问题的现象出现。
3 对城市主题公园的人性化景观设计进行的具体规划
3.1 将人与物质进行有机的统一的融合
设计是一种人们在审美、道德、文化以及情感等方面的行为活动, 是对一定时期的具体体现。人类的文化、意识和情感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形式来表现。在城市主题公园中进行人性化的景观设计, 就需要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在设计的过程中, 将人与物质进行有机的、统一的融合, 使其设计能够遵守并体现人性化的理念, 实现人与景观和谐统一的目的。
3.2 注重安全性和实用性的设计
城市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是为广大市民服务的, 需要能够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因此, 要摒弃传统的公园景观设计理念与方式, 注重景观的安全性和实用性。避免出现设计出来的公园景观华而不实或是安全性不高等现象, 这些都是违背人性化设计原则的。
3.3 设计风格要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人们所处的区域不同, 其人文景观、生活习性等对城市公园景观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在设计城市主题公园时, 要对地域的差异性进行充分的考虑, 并将其融入到设计当中, 使地域的文化能够得到传承。同一地域所传承下来的历史事物能够勾起人们相同的回忆, 因此, 需要将多数人认同的事物融合到设计过程当中去;对地域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 使设计出来的景观能够具体独特的代表性, 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4 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环境污染问题愈加的严重, 人们也开始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城市主题公园作为一个被频繁使用的公共场所, 更应该注重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 因此, 在设计主题公园景观时, 应该融入低碳、环保等绿色设计理念。将人与环境进行有机的结合,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力求设计出能够满足人们对生活和精神方面的要求。
4 结语
城市山体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篇5
【内容提要】:
随着现代科技、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不断开拓精神需求领域。年轻人远足跋涉、户外徒步,追逐着生命的气息,感受着年轻的步伐。而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城市公园成为了人们短时间回归自然的绝好去处。
由于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也带动了城市环境的发展。拓展城市绿化空间,推进立体绿化的建设。城市山体公园以立体绿化的空间形式及综合性公园的功能设施一同向人们展现了城市中不可多得的山体绿化环境。近几年来,各大城市利用城市内部或外围的自然山体,或呈带状、或是独立的山头开始营建山体公园。但往往与城市的联系不紧密,公园位置较偏,加之园内的设施、活动没有达标,导致公园的游人容量较小,没有体现城市山体公园的价值。现今,人们也开始逐步探索城市山体公园的发展道路,虽然有成功的个案,但是如何展现城市文脉,提升公园的文化内涵;加强与城市空间发展的联系,保护山体轮廓线,仍是需要长期探讨的问题。
目前,对于山体公园建设与城市空间相联系和历史文脉相结合的,符合现代人需求的山体公园设计理论很匮乏,而我市今年又在大量建设山体公园,如四方区双山、水清沟东山;
李沧区坊子街山、河南庄山、枣儿山等,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亟需借鉴前人的工作经验,总结出适合城市山体公园未来发展建设的可实施性的理论,使山体公园能够可持续发展,真正成为市民文化活动、休闲、娱乐、健康生活的山水园林化城市公园。
本文以城市山体公园与城市关系为背景,在研究城市公园规划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地貌学、城市设计和山地建筑、城市绿地系统等学科知识,分别从城市空间格局与山体公园布局、山体公园景点组织,城市文脉在山体公园中的继承发展这几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探索在城市山体公园规划设计中,如何引入城市空间格局的思考、塑造丰富的山体景观空间、表达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风俗文化等城市意象,将城市的记忆在山体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得以表达和延续,使得山体公园在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下可持续发展。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城市空间角度出发带给山体公园设计的启示:(1)城市空间格局与山体公园规划布局的关系(2)山体公园规划布局手法
2、城市山体公园游览体系组织创新(1)基于山体特征的游览体系设计(2)结合山体脊线空间的游廊设计
3、城市文脉在山体公园中的继承与表达:(1)城市山体风貌特色的展示(2)地方特色的游线组织(3)表达地域特色的建
筑及其景观设计。【关键词】:
山体公园
设计原则
设计理念
【前言】:通过近几年山体公园规划景观设计工作,我们发现青岛市这些山体公园大都存在老化状况日渐严重情况,逐渐出现林相老化、群落层次单调、品种单
一、生物多样性较低,管理粗放、土地利用率较低,设施陈旧、环境功能单
一、景观特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已无法适应和满足城市现代生活的基本要求。
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大都应用在建筑、交通、公共环境设施中,例如建筑入口的无障碍坡道、步行道上为盲人铺设的走道、触觉指示地图,为乘坐轮椅者专设的卫生间、公用电话等。城市住宅小区景观绿化、城市公园绿地、城市广场等无障碍设施也刚刚起步。当下和谐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无障碍设计从关爱人类弱势群众的视点出发,以更高层次的理想目标推动着设计的发展与进步,无障碍设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等多个领域中必将广泛应用。那么园林景观中无障碍设计应遵循那些原则及注意事项呢?
一、园林景观中的无障碍设计原则
(1)无障碍性:是指园林环境中应无障碍物和危险物。这是因为老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变化,自身的需求与
现实的环境时常产生距离,随之他们的行为与环境的联系就发生了困难。也就是说,正常人可以使用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可能成为障碍。因此,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规划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设身处地为老弱病残者着想,要以轮椅使用者和视觉残疾者为基准,积极创造适宜的园林空间,以提高他们在园林环境中的自立能力。
(2)易识别性:是指园林环境的标识和提示设置。老年人由于身心机能不健全或者衰退,或感知危险的能力差,即使感觉到了危险,有时也难以快速敏捷地避开,或者因错误的判断而产生危险。因此,缺乏空间标识性,往往会给他们带来方位判别、预感危险上的困难,随之带来行为上的障碍和不安全。为此,设计上要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的手段,给予他们以重复的提示和告知。并通过空间层次和个性创造,以合理的空间序列、形象的特征塑造、鲜明的标识示意以及悦耳的音响提示等等,来提高园林空间的导向性和识别性。
(3)易达性:系指园林游赏过程中的便捷性和舒适性。老年人行动较迟缓,因此要求园林场所及其设施必须具有可接近性。为此,设计者要为他们积极提供参加各种活动的可能性。从规划上确保他们自入口到各园林空间之间至少有一条方便、舒适的无障碍通道及其必要设施,并保证他们有通过付出生理上的努力,能得以实施的心理满足感。
(4)可交往性:系指园林环境中应重视交往空间的营造及配套设施的设置。老年人愿意接近自然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后,是可以消除一些孤独感和抑郁感,宣泄一下心中的自卑失落和急噪烦闷。因此,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上,应多创造一些便于交往的围合空间、坐憩空间等,以便于相聚、聊天、娱乐和健身等活动,尽可能满足他们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而对空间环境的特殊要求和偏好。
二、园林景观无障碍细部构造设计
园林景观中无障碍设计,除了对环境空间要素的宏观把握外,还必须对一些通用的硬质景观要素,如出入口、园路、坡道、台阶、小品等细部构造,做细致入微的考虑。
(1)出入口宽度至少在120cm以上,有高差时,坡度应控制在1/10以下,两边宜加棱,并采用防滑材料。出入口周围要有150cm×150cm以上的水平空间,以便于轮椅使用者停留。入口如有标识牌,其字迹要做到弱视者可以看清,文字与底色对比要强烈,最好能设置盲文。
(2)园路路面要防滑,且尽可能做到平坦无高差,无凹凸。如必须设置高差时,应在2cm以下。路宽应在135cm以上,以保证轮椅使用者与步行者可错身通过。纵向坡宜在1/25以下。另外,要十分重视盲道运用的诱导标志的设置,特别是对于身体残疾者不能通过的路,一定要有预先告知标志;对于不安全的地方,除设置危险标志外,还须加设护拦,护拦扶手上最好应注有盲文说明。
(3)坡道和台阶坡道对于轮椅使用者尤为重要,最好与台阶并设,以供人们选择。坡道要防滑且要缓,纵向断面坡度宜在1/17以下,条件所限时,也不宜大于1/12。坡长超过10米时,应每隔10米设置一个轮椅休息平台。台阶踏面宽应在30cm~35cm,级高应在10cm~16cm,幅宽至少在90cm以上,踏面材料要防滑。坡道和台阶的起点、终点及转弯处,都必须设置水平休息平台,并且视具体情况设置扶手和照明设施。
(4)厕所、座椅、小桌、垃圾箱等园林小品的设置要尽可能使轮椅使用者容易接近并便于使用,而且其位置不应妨碍视觉障碍者的通行。
总之,园林无障碍细部构造设计,所考虑的涉及面很广,这里仅作简单的说明,不一一列举。
三、无障碍园林的绿化设计
老年人对绿地、庭园的需求欲望比一般人强烈得多。园林植物能释放大量负氧离子,能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吸尘防噪,十分有利于老年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的健康恢复。因此,无障碍园林的绿化设计首先要坚持以绿为主,植物造景的原则,即除了必要的园林建筑、小品、道路外,其余均应绿化覆盖。充分利用垂直绿化来扩大绿色空间、改善生态环境、丰富园林景观设计;地形要尽可能平坦或缓起缓
伏;植物要适地适树,避免种植带刺或根茎易露出地面的植物,以免形成障碍。要选用一些易于管理、少虫害、无飞絮、无毒、无刺激性的、具有特色的优良品种,作为园林骨干树种。园林植物的配置,要因地制宜,巧妙地运用孤植、对植、群植和坛植等手法,科学处理好软质景观内部乔、灌、花、草与园林建筑小品之间互相映衬的关系。提倡多植乔木,适当配置花色鲜艳、季相明显的花灌木和色叶树木,要讲究植物群落结构的层次变化,注意营造出一丛丛、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群体效果,种植芳香植物,积极招引益虫和鸟类,使所至之处鸟语花香,洋溢出生命的活力。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浅析 篇6
梳理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的构成要素及景观美学、休闲娱乐、康体健身、自然教育、民俗体验价值的内容。以伦敦湿地中心、香港城市湿地公园、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为案例,分析城市湿地公园在基础构成要素不同的背景下确立自身的规划设计和理念、开发模式、游憩产品策划。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开发模式;规划设计
游憩价值是指由游憩资源提供的,集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效益为一体的综合效益。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构成要素是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的资源基础。以此开发利用的游憩价值包括景观美学价值、休闲娱乐价值、康体健身价值、生态教育价值。纵观国外的研究进程可以看出,在理论方面,对游憩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评估方法,如首先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旅行费用法(Travel Cost Method,TCM)被广泛应用于旅游资源的游憩价值评估中。在此,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为我国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开发提供借鉴。
一、 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分析
(一)游憩价值的构成要素
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的构成要素是城市湿地公园藉以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是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的资源基础,也是确保城市湿地公园开发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具体地说,城市湿地公园游憩功能地发挥受到景观要素、环境要素、文化要素的影响。
(二)游憩价值的内容
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构成要素是湿地游憩价值的资源基础。以此可开发利用的游憩价值包括景观美学价值、休闲娱乐价值、康体健身价值、自然教育价值、民俗体验价值。
1.景观美学价值湿地景观的美学价值是基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的多样性及生境性。
2. 休闲娱乐价值城市湿地公园的岸段往往被辟为城市景观地带,绿化较好,并建有休闲小木屋、小竹客,城市居民可以在此品茗、聊天、观看湿地风光。有些地方还为游客提供船里娱乐,沿途欣赏水鸟、水景、岸景等。
3. 康体健身价值城市湿地公园一般来说是城市中自然环境受人干预最轻的区域。不仅是城市中环境和小气候最好的区域,同时也是空间较广阔的区域,是城市居民和旅游者回归自然的良好场所。无论是在湿地公园中散步、骑车、划船和其他健身活动一般都能得到比城市其他空间更佳的健身效果。
二、国内案例———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1. 西溪模式西溪模式可概括为:根据国家的湿地公园试点要求,坚持“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六大原则,全面加强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保持和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积极进行生态系统保护、园区环境修复、法规条例制定等。
2.西溪规划西溪湿地规划统筹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决定了湿地公园的保护规划是一个特殊的规划体系,是一种区域性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划体系。
3.游憩产品和项目的策划西溪湿地游憩产品和项目的策划主要考虑3方面的因素:(1)基于湿地自然生态,充分体现湿地特点。主要项目有陆地和水上湿地自然观光、观鸟、观鱼、观虫等,利用湿地进行自然知识和生态知识的教育,建造了中国湿地博物馆;(2)选择性保留原有民居,西溪湿地是将农居建筑分为搬迁型、控制型和聚居型3种类型来处理,尊重和挖掘民俗。民俗旅游项目包括农居、农具参观,每年开展的柿子节、龙舟节等;(3)放在杭州市城市公园体系中来策划、设计游憩产品,深受杭州市民和外地旅游者的喜爱。西溪湿地通过差异化来实现与城市其他 旅游区的一体化,已经形成西湖、西溪湿地、西冷印社杭州“三西”品牌。
三、经验与启示
通过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湿地的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获得一些启示:
1.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采取前瞻性的规划理念及科学的规划措施,对城市中的湿地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让湿地保护做到有法可依。而不因为城中土地巨大的商业价值而挪作商业开发。
2.湿地公园建设是一项公益事业,政府应将湿地公园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考虑其基本建设与管理资金。在湿地公园内适当开发旅游项目,并采用多渠道,多元化投资策略。鼓励相关非政府组织参与管理,开展定期的生态效益评价,建立湿地公园评价体系,确保维护湿地公园的生态特征。
3.由政府引导寻求科研、规划、开发商、民众多方合作,合力促进湿地的保护与利用。在保护和改善湿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兼顾经济利益、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实现“以地养地”的经济平衡。
4.建设过程中规划设计者要尊重湿地原有生态环境和地方乡土文化,做到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5.湿地游憩产品的开发要依据湿地所处的立地条件和在城市整个游憩体系来规划、设计,这样既保留了湿地的自然性特点,又能形成差异化的游憩产品,完善城市游憩体系结构,最大程度实现湿地的功能价值。
【参考文献】
[1]林爱瑜.杭州城市湿地游憩价值评价研究———以西湖和西溪湿地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08
[2]游憩需求视野下的中国城市游憩发展对策研究———基于中美城市游憩发展的比较[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3]李杨帆,刘青松.湿地与湿地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4]汤蕾,赵冰梅,许东等.国外湿地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01)
[5]卜菁华,王洋.伦敦湿地公园运作模式与设计概念[J].华中建筑,2005(02)
城市文化公园景观设计探析 篇7
1 城市文化公园景观设计特征及现状
1.1城市文化公园景观设计特征体现
(1)城市文化公园景观的主体文化性的特征表现得比较突出。城市的文化公园景观的设计中,由于和一般的设计不同,所以就要能注重设计的科学性。 在文化公园景观设计的特征上体现得比较突出,文化公园显然比较注重历史文化及人文风貌等题材。景观的营造模式层面也有着其独特性,景观设计三元论的应用比较广泛[1]。在景观环境的形象方面,应注重建筑群以及其它园林要素的融入。通过城市文化公园景观设计独特性的呈现,就能打造全新的公园景观, 充分发挥其作用价值。
(2)文化公园景观的娱乐性特征是比较显著的。文化公园景观的设计,主要就是对人们的精神需求的满足,将文化娱乐的作用能得以充分发挥。同时, 也在普遍的参与性特征上有着鲜明的呈现,这一特征使不同兴趣的游客从中找到符合自己欣赏的景观内容,这是动态景观的一个重要设计内容。
(3)城市文化公园景观的设计特征,还体现在地域性以及功能的多样性等层面。从地域性的特征层面来看,文化公园景观的地域文化是景观设计的灵魂所在,能够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将独特的地域文化加以呈现,并且这一地域文化是不可替代的[2]。在功能的多样性特征上,主要起到美化环境以及休闲娱乐等作用。
1.2城市文化公园景观设计发展现状
(1)从当前的城市文化公园景观设计发展的现状来看,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没有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结合,没有充分注重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紧密结合。在文化公园景观的设计中,要充分注重和城市功能的结合。若没有将文化公园景观设计和城市的自然资源紧密结合,则不利于公园景观的良好发展。
(2)城市文化公园景观设计中,没有充分注重公园的功能科学分区。这对景观设计的科学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文化公园的景观设计中,没有注重地域文化的特色融入,没有重视本地的文化元素以及文化风俗的应用。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没有注重公园景观的类型多样化以及功能的多样化等[3],这样必然会影响到景观设计的合理性。
2 城市文化公园景观设计原则和策略
2.1城市文化公园景观的设计原则
城市文化公园景观的设计,需遵循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将设计的良好效果得以有效呈现。在具体的设计中,充分注重整体设计以及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利用自身历史以及人文资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设计的整体性。在公园景观的设计中,要充分遵循地域性,这样才能使城市的文化景观设计得以独特地呈现。
城市文化公园景观的设计过程中, 要能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障公园景观的设计对城市的和谐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对文化旅游以及后续的发展等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将文化公园景观设计的价值最大化。另外,要注重文化真实和创新性的原则的应用,只有遵循了这些原则,才能有利于城市文化景观设计的科学化发展。
2.2城市文化公园景观的设计策略
城市文化公园景观的设计,要注重对文化要素的合理化应用。城市化进程中,在具体的设计内容层面比较多,其中有建筑、水体和山体等。在每个设计的环节当中,要能合理地应用文化要素, 注重文化要素和文化公园的有机结合, 使得设计的独特性能得以充分体现[4]。 在公园景观设计中,文化要素方面的内容较多,其中有地域传统文化、地域建筑文化及民俗风情等。只有将文化要素和景观设计内容相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呈现良好的设计效果。
城市文化公园景观设计中,要科学地实施多元游览线索的应用。文化公园景观的设计需利用相应的线索,将空间、 时间及情节等内容结合实际设计加以科学化地应用,这样就能够带动游客对公园文化的探索,在各个设计的环节都要能从游客的角度加以实施。
在纪念性的文化公园设计过程中, 通常是采取的时间性的线索进行设计的。 将时间作为贯穿整个文化公园的主线, 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法,呈现历史文化及历史事迹,这样就能有效加强文化的表达能力。
城市文化公园景观的设计过程中, 要充分遵循开放式的设计方向。文化公园内的功能分区不能盲目划分,应该结合实际的内容加以划分,尤其是在土地资源面积相对较为小的公园,更要科学地划分功能区,使得景观设计和功能划分能和谐呈现[5],以有利于公园景观的科学化的设计。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 城市文化景观的设计,要从实际出发增强设计的科学性,在设计的策略应用上多方面考虑。文章主要从理论层面,探讨与分析了文化公园的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张云龙.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营造[J].现代园艺,2016,(8).
[2]丁丽娟.浅谈旅游景观设计[J].明日风尚,2016,(8).
[3]陈佳,陈祺.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表达的探究——以扶风旅游文化产业新区“一镇二园”为例[J].绿色科技,2016,(7).
[4]韩敏,段渊古.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探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2,(16):310-316.
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篇8
1 我国湿地景观现状
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观念的革新, 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湿地景观设计重要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了对湿地的整治和开发, 并取得了相应的效果。但是部分城市不注重结合城市的整体布局对湿地公园景观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 仅仅将其作为吸引人们旅游和消费的时尚标签。设计人员对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认识也仅限于池塘的开挖和植物的栽种, 严重影响了湿地公园的整体建设效果, 使其与湿地保护和生态湿地景观设计理念存在较大冲突。部分城市自然景观匮乏, 不断兴建人工湿地公园, 但是人工湿地公园的局限性, 决定了其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满足生态城市的建设诉求[1]。
2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功能
2. 1 生态功能
相较于普通城市公园, 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更加复杂和脆弱, 注重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进行保护, 进而从根本上体现湿地公园所特有的科普教育内容和自然文化属性。生态功能是城市湿地公园的基本功能诉求, 其能够蓄洪防旱、净化污水、对城市区域气候进行调节、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 实现景观和生物的多样性, 进而从根本上促进城市区域生态平衡。
2. 2 休憩功能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 其与城市绿地系统整体规划相匹配, 并且具备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其包含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娱乐等要素。城市湿地公园从属于城市公园, 其能够满足市民的休闲和娱乐需求。政府和相关负责人注重将人文景观纳入湿地公园规划和建设中, 确保其生态系统的平衡, 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休憩环境[2]。
2. 3 教育功能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能够改善人们的日常居住环境,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城市湿地公园的独特自然环境特性具有教育功能, 通过人与动植物的和谐相处, 对自然景观进行和谐构建。同时, 湿地公园以其独特的天然优势吸纳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为科研提供了相应的基础, 也能够借助其进行生态教育, 以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教育氛围。
3 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3. 1 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是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首要前提。以江西省东乡县千子湖生态湿地公园为例, 设计师结合景观状况和功能诉求将其划分为四个区域: ( 1) 湿地生态保育核心区。该湿地公园以湖面为核心区, 种植特色植物。在湖中央和四周设置生态湿地岛, 为水生物和候鸟等提供栖息场所, 并对栖息地进行封闭, 避免生态系统受到外部因素干扰。 ( 2) 湿地科普教育区。该区域内有湿地植物认知园、自然探索体验园、芦苇荡、观鸟塔和湿地研究教育中心等。体现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自然景观, 让游客对湿地生态体系和文化进行认识和了解。 ( 3) 生态观光体验区。其主要为游客提供生态体验场所。包括生态农庄、烧烤庄园、农田景观和蔬果采摘园等。其通过最大程度发挥生态湿地公园的景观价值和文化属性, 以丰富生态湿地公园的整体价值。 ( 4) 滨水会所区。滨水会所区设置在离公园入口比较近的地方。该区域内基础设施齐全, 包括生态停车场、滨湖会所、露天休息卡座、亲水休息台阶和接待中心等。为游客提供休闲场所, 使其得到身心的放松[3]。
3. 2 道路系统设计
该湿地公园设置了两个出入口和停车场, 其道路交通系统包括主干道、次干道、游步道和水上交通。道路材料选择和交通工具都以环保性为主, 避免对生态湿地公园系统的破坏和干扰。在该湿地公园设计过程中, 设计师将主干道控制在3m, 采用柏油路形式, 在其单侧设置高杆灯, 高杆灯高度为6 - 8m, 双侧设置自然排水沟。次干道为2m柏油路, 并在道路两旁放置观光座椅, 满足游客的休憩需要, 道路两侧设置自然排水沟。游步道用砾石或者石板进行铺设, 将宽度控制在1m左右, 并设置照明灯, 为游客提供漫步休闲场所。而水上交通采用木栈道和游船两种形式, 既达到了返归自然的效果, 又能够让人们在湖面上观光美景。
3. 3 植物设计
植物设计对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生态湿地公园植物设计既要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化, 又要重视乡土植物的应用, 以提升整体设计美感。设计师要将区域性植物种群应用到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 确保植物多样性和生态景观设计的层次性; 结合景观的多样化诉求, 注重不同类型植物的配置, 为鸟类和动植物营造一个完善的栖息场所; 对乔灌木和湿生植物等具有湿地特色的植物进行种植。设计师要对生态湿地公园具体情况进行明确的认识, 进而选择与其匹配度比较高的乡土植物和水生植物。
3. 4 水系设计
水系设计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效果, 并改善湿地公园整体环境。水系设计涵盖水环境整治和驳岸设计两个方面的内容。相关负责人在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 要对其水环境进行保护, 建设自然式生态效能沉淀池, 对水体进行过滤, 最大程度降低水体污染, 改善水质。同时, 避免湿地公园养护过程中, 化肥和农药对水体造成污染。驳岸设计包括三种类型: 自然生态驳岸、硬质驳岸和可变驳岸。设计人员要结合具体水系设计诉求, 对驳岸类型进行合理规划和选择[4]。
4 结语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师要对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和景观效应进行综合考虑。同时, 也要结合地域要素和景观要素, 最大程度提升城市生态湿地公园的整体设计效果, 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根本上推进生态化进程的加快和良好城市格局的构建。
摘要: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公园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改善城市环境, 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休憩娱乐场所, 也能够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期许。湿地公园空间设计要注重湿地保护、开发和利用之间的平衡性, 进而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笔者着重对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进行阐述, 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洋, 王树栋.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调查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3 (02) :50-53.
[2]陶冶, 车代弟.哈尔滨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 (07) :102-105.
[3]罗鸣欢.论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之生态理念的实现[J].中外建筑, 2015 (06) :103-105.
现代城市公园设计误区 篇9
当前西文园林风格对我国园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致使欧美式园林在中国大地遍地开花, 各地纷纷效仿, 而失去了中国园林的风格和个性, 更主要的很多设计人员主观过分崇拜西方文化, 对中国文化继承不够, 认为西方的就是时尚、尖端, 全然不顾城市的文化内涵, 以及所建造的公园在整个城市环境中的定位, 公园设计的理念方向感不准, 设计的作品没有其特有的风格及地方环境特色, 更没有深刻体现该区域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历史内涵, 甚至出现反季节种植、拆墙透绿等致命性错误。因此, 我们的园林设计师对各种园林风格不但要求其形, 还要求其神, 要在中国园林风格的基础上, 吸收欧美园林设计上的精华, 并结合当地独有文化, 开发出具有创造性的作品。
2 城市公园设计中人的因素
2.1 缺乏调查公众需求的研究
建造公园的最初动机是改善人类居住环境, 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 生存环境、公园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城市居民。但在现实公园设计中, 设计者缺乏对使用对象的调查, 缺乏对使用者的考虑, 不了解游览者的时间如文化层次, 没有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 设计公园并不是使用者真正想要的。公园游览只是留下了人类活动, 失去了公共空间景观精神的意义。事实上, 公园的设计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我们必须继续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调整我们的设计, 新出现的问题快速反应, 从设计到施工, 并确保所建造的公园有价值。
2.2 决策者和领导的不正确干预
领导者或决策者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对设计进行干预, 造成设计的公园有了个人色彩, 不切合实际。此外, 一些领导只在乎他们的政绩, 建造一些不切实际的园林建筑, 豪华倾向较重, 没有考虑到当地的经济能力和城市园林日常维护费用, 其次, 监管方在公园建造中缺乏有效的监管, 造成建设工程质量差, 在未来的损害过程迅速, 影响正常使用。再次是设计师本身的问题, 设计师没有把握好设计的规模尺度, 对公园设计的理解不够, 不明白公园设计与园林设计之间的差异, 只强调设计理念和盲目追求档次, 不顾景观的实际效果, 结果是内置或与周围的环境, 或与周围的植被不合理的匹配兼容, 导致公园设计成为一个失败品。
3 只注重视觉上的形式美, 忽视与当地环境的和谐统一
现在公园设计流行“扎堆热”, 只注重视觉上的宏伟, 气派堂皇的形式美, 忽视园林建筑的内容和周围环境特点, 不考虑公园所处的气候环境和地形地貌。而一味追求高标准、高档次, 既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 又破坏了整个绿地的景观效果。首先是建筑设计造景过多, 公园的服务功能被削弱, 建筑喧宾夺主。片面强调建筑造景而忽视公园服务这一功能的重要性, 结果导致公园绿地中建筑多、比重大、破坏了自然的和谐美。并且建筑设计尺度大, 与周围小景观不协调, 给游人压抑不自在的感觉。其次,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 有些公园在设计时过于强调某些功能要求, 扩大其经济效益的尺度。最后就是某些设计师过分宣扬自己的个性, 在设计中强调奇、险、新, 而在结构设计和施工中又未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忽视公园的安全隐患。为此, 现代公园休闲建筑设计要注意慎重选址, 使其合理选址自然融入自然环境, 体现自然效果, 同时要巧妙处理, 因地制宜, 达到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一致。
4 对园林植物随机配置, 忽略植物多样性
园林植物都是有生命的个体, 所以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土壤条件和生态环境, 以及植物生长的形状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并且只种植同一种植物往往会忽略生物的多样性, 也利于病虫害防治, 维持稳定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同时也构成了自然景观。城市景观要生机勃勃有特点有特色就必须建立在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基础上。对于某些园林植物, 没有明确其具体的品种和规格的类型, 只注重其种类, 像许多园林设计作品中, 粗狂地定义为桂花, 玫瑰等, 但桂花大致可分为丹桂, 四季桂, 金桂, 银桂等, 玫瑰也可分为香水月季, 微型月季品种等, 对植物的笼统归类, 容易导致豆腐渣工程, 使用质量较差的品种, 肯定不可能实现其设计效果。
5 设计师缺乏社会责任感
城市公园改造设计探析 篇10
关键词:城市公园,改造设计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需求越来越高, 城市公园是城市重要的公共休闲空间, 是人们娱乐休闲的首选场地, 然而老城区原有的公园规划设计以及服务品质已经越来越滞后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因此, 城市公园的改造成为了公园摆脱发展困境的必经之路。
城市公园改造设计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 下面本文首先从公园改造中遇到的问题来着手分析。
一、城市公园改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 公园安全管理难度加大
传统封闭式的城市公园有围墙围护, 公园的管理比较方便。城市公园的改造为城市公园带来了新的机遇, 但是同时也给城市公园的管理带来挑战。公园取消门票开敞后, 游客的数量大幅度增长, 游客的素质也参差不齐, 一些游客在逛公园的时候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例如, 有的游客不顾公园管理的规定, 随地扔垃圾、践踏草地, 违规下池戏水, 甚至有部分违法分子专门针对公园展开盗窃行为, 给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 这些都对公园的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2. 公园边界空间过于闭塞
我国老城区的公园受传统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影响, 公园边界空间大都有围墙来分隔园内与园外, 城市公园边界空间在功能上主要起着一个界定空间与防护园林的作用, 很少考虑人的活动需求, 因此, 这样的公园边界空间是一个消极的空间。在围墙的防护下, 人们进出公园都要从公园大门通过, 景观的营造仅仅局限于公园内部, 对公园周边用地的设计考虑非常少。城市公园用地与其周边城市用地缺乏过渡与联系, 造成了城市公园与城市用地的融合度不高, 使得城市公园成为了一座“孤岛”。
3. 设施功能不完善
我国原有的城市公园大都是修建于新中国成立之后, 公园的建设与当时国家财力以及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相适应,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以城市公园为主的休闲场所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原有的城市公园配套服务设施在数量与质量上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求。另外, 随着城市公园由封闭式到开放式的转型改造, 游客的数量大幅增长, 人们在城市公园进行的活动也不再局限于观景游乐, 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游客数量的增多以及人们活动类型的多样化对公园配套服务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针对特殊群体的无障碍设计不足
老城区的城市公园设计理念大都是以健全人士的使用要求为主导的, 对特殊群体的需求考虑非常少。经笔者实地调研发现, 很多城市公园没有盲道设计, 在一些有地势高差的地段也没有无障碍坡道设计, 还有在卫生间的设计上也没有考虑无障碍卫生间, 这些都给残障人士在游览公园时带来了不便。有的城市公园尽管考虑到了无障碍设计, 当时在实际使用当中存在设计、施工不符合使用要求的现象。
二、城市公园改造设计的原则
1. 生态性原则
城市公园是城市的“绿肺”, 城市公园内的植被具有多重的生态意义, 可以防尘、降噪、净化空气, 改善城市的小气候, 在城市公园的改造中要对原有的自然环境进行必要的保留完善, 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园的生态效益。
2. 经济性原则
城市公园的改造设计要涉及到成本控制, 一个优秀的改造设计方案要经济可行, 后期的维护成本也要低, 在用材选择上要做到量地用材, 在植被的选择上也最好选用乡土植被, 园林内的建筑既要考虑到造景的需求, 同时还要经济适用。
3. 文脉延续原则
城市公园的发展演变记载着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发展变迁, 因此要对公园内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景观要素、空间格局进行有效的保留, 让人在游览公园的时候也能感觉到城市历史的厚重感。另外, 在城市公园内增添景观要素时也要对公园历史, 乃至城市历史信息加以提炼、吸收, 运用到新的城市公园设计当中。
4. 人性化原则
城市公园的改造要以人的使用尺度为标准, 而不能盲目追求视觉效果, 建造宽大的广场, 庞大的建筑。同时还要对特殊群体的使用习惯进行考虑, 进行无障碍设计, 例如增加盲道、无障碍坡道、盲文信息牌等等。另外, 在设计细节上对人性化也要有所考虑, 比如铺砖要注意防滑。
三、城市公园改造设计的对策
城市公园的改造设计对策多种多样, 每一个公园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千差万别的, 因此在城市公园的改造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文主要把公园改造设计的对策归纳为三点“完善”、“增添”、“减少”。
1. 完善
城市公园的改造设计并不是大拆大建, 而是要尽量对其中仍然能够保留的观景要素、空间形态进行完善, 使之继续发挥其功能效益。城市公园开放后, 面对日益增长的游客数量, 原有的基础设施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需要完善、场地空间面临着扩容、场地功能也急需转型, 同时一些园林建筑由于年代久远已经出现破损、建筑立面的造型设计也与园林景观不相协调, 这些都需要改造完善。
2. 增添
随着时代的进步, 人们对城市公园有了更高的要求, 原有的服务设施, 景观要素以及活动场地等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因此在城市公园的改造中要进行添加。服务设施是首先需要添加的项目, 如进行桌椅、垃圾箱、公共卫生间、照明设施等的添加, 同时还要增加针对特殊群体的无障碍设计, 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使用要求;其次,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升, 公园还要增加一些景观要素;再次, 城市公园还需要增添活动场地, 现代开放式的城市公园活动类型多种多样, 对活动场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跳广场舞为例, 现在人们越来越喜欢在公园跳广场舞, 但是活动场地却显得不足, 场地空间也偏小, 这些都需要我们在设计中加以考虑。
3. 减少
在城市公园的改造中还要注意对一些不符合人们休闲需要的要素进行剔除。例如, 原有的城市公园大都有围墙界定, 随着城市公园走向开放, 公园边界空间的围墙也要进行适当拆除, 方便人们游览公园。在笔者调研期间还发现随着城市公园走向开放, 一些商家看到了公园在开放过程中所带来的商机, 在公园内从事与市民休闲娱乐不相适宜的商业活动, 比如有人开设了茶馆、饭店、会所等等, 侵蚀了市民娱乐休闲的空间, 应当予以剔除。
四、结语
城市公园的改造是我国城市公园的发展方向, 由封闭走向开放将是我国城市公园的发展趋势, 在城市公园的改在过程要对各种组成景观要素进行适当的权衡、取舍, 对公园的空间形态进行完善优化, 以适应新时期城市公园的发展。城市公园的改造使公园的整体游览品质提高了, 营造了一个人性化的交往空间, 同时也促进了公园用地与城市周边用地的相互融合, 提升了城市的形象。
参考文献
[1]罗正敏.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规划[D].江苏:南京林业大学, 2007.
论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与对策 篇11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原则;对策.
城市公园以绿地为主,并具有一定的面积,由政府出资建设,归城市绿化局管理,建成后向社会大众开放的公园,它是人们休闲、放松的自然化活动空间。而传统的公园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新的城市公园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人、物、自然环境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兼具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适合各个不同层次的使用者,其目的在于供广大市民休闲娱乐,享受都市生活的乐趣。
1、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现代城市公园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体现人与自然的充分和谐交融,因此在做景观规划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重视以人为本这一原则,强调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强调人在公园中的主体地位,而不能单纯为了满足漂亮的景观设计样式而设置若干障碍物。总之,现代城市公园设计中应该显示出对人的理解与关怀,各项设施的布局应该强调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1.2 艺术与实用性原则
最初人们对环境设施的认识仅限于纯功能性的实体构筑物,单纯地发挥了设施最基本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提升,现代城市环境设施已不再单纯地满足功能要求,而是更注重形态的艺术性及与整体环境的结合,其参与城市景观构成是户外空间环境具有公共性和交流性的元素。尽管户外空间形式的组合和创造是城市景观环境设计的首要因素,但作为景观元素与公共艺术品的总和的环境设施,通过对其体量形式轮廓和材料的色彩质感以及内涵等,把握与其他景观构成要素一起营造了户外空间氛围,逐渐成为整体环境中的视觉中心之一,起到发挥或重塑地域风格的效应,从中传递出艺术美感,用艺术魅力来促进环境育人。
1.3 生态化原则
生态化作为城市公园其最基础的功能,也是公园建造的初衷,能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固景观设计首先就要从生态角度的出发,要符合生态化的特点,利用乔灌等植物的复合种植,保持植物的多样性,满足人们对于绿色植物的鉴赏。
2、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对策
2.1 公园的地形
地形是公园的骨架,通过合理利用地形,可在公园中创造供人们休闲娱乐的优美环境。造园讲究因地制宜,对公园内原有的地形地貌要适当地保留,采用合适的处理手法使其发挥最大的景观效益。在处理不同地形时,可根据其特点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如,自然坡地可以成为人们休憩、静坐的好去处;梯形地可以设置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台阶;垂直地则可以布置舒服的座椅等等。
2.2 公园的园路
园路是公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园景观的营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组织园林空间和引导交通游览路线,还是人们休息散步的场所。在城市公园中,需要通过对游人特征、行为、数量等的调查与预测,全面系统地考虑游人的行为特点,进行人性化的园道设计。如人们有抄近路、走捷径的行为习惯,在布置公园游览路线时,就应该考虑不同的使用者的需求,使他们能迅速便捷地到达自己想去的活动空间,减少不必要的路程,避免相互之间形成干扰。又如,当公园中道路存在高差的变化时,也应尽量避免使用台阶,用缓坡代替,这样可方便坐轮椅的使用者。
2.3 公园的植物
植物是营造公园景观不可缺少的因素,它不仅可以构成优美的环境,还有衬托主景的作用。植物景观人性化的要点,首先是合理选择植物,应优先考虑乡土树种,可以体现当地的民风民俗,从而使公园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其次,在植物配置上,結合当地气候特点,合理搭配各种乔木、灌木、花草等,为使用者提供一个风景优美的休憩处,并创造一个宜人的气候环境。在草坪的布置中,要注意选择耐践踏的草坪品种,为人们休息、嬉戏、聚餐提供便利。切忌布置纯观赏性的草坪,避免使草坪成为人们可望而不可即的风景。此外,还需要考虑公园中一些特殊使用者对欣赏植物的特殊要求,主要包括一些残疾人、老人和儿童,在植物的配置中,要合理配置其高度,方便残疾人接近植物;对于儿童群体,应注意避免选择毒的、带刺的、花粉引起过敏的植物,保证其安全、舒适性;对于盲人的欣赏需要,注意选择一些芳香的、声响的和树干有质感的植物品种,让他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感受大自然。
2.4 公园的水景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公园里的水体可以调节空气湿度和温度,净化空气,形成气候宜人的环境。水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能给人以不同的体验。作为公园中的主要活动者,人都具有亲水性,在公园中适当地设置水体,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在人性化的水景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性,要对池岸和水体深度进行控制,处理成浅水或设置深水防护措施,保证游人的安全。同时,在因人而异,结合不同年龄的不同要求,设置不同的具有亲和力的水景,如涉水池、旱喷泉、水台阶、水流雕塑等,使人能与水亲密接触,增加空间的活力。
2.5 公园的设施小品
公园设施小品应遵循观赏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有安全性和舒适性,又要能够体现地域特色,并具有亲切的尺度,能够反映生活情趣等。设施小品也是公园中和人最贴近的要素,所以必须保证设施小品的数量充足,位置布置合理,并且保证每个单体具有人性的尺度,给使用者以认同和亲切感。例如座椅布置设计必须满足人们的生理舒适性以及适度的开放与私密性。同时,人们在公园中活动,游园的安全性尤为重要。这不但依赖于必要的防护设施,还要特别注意公园的晚间照明设施。另外,必须在整个公园设置清晰、醒目、引导性强的标志牌,标明道路、设施、出入口、电话亭、厕所,并提供如何求助等标示性设施。
2.6 公园的建筑及构筑物
建筑及构筑物作为公园景观设计中的附属要素,也可以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除了本身作为公园的景点外,它们也是为方便游人休息和观赏而设置的景观空间,所以其内部空间使用的舒适性也应该给予注意。从人性化的角度来说,要求建筑内部空间尺度亲切宜人,遮荫蔽雨的效果好,视野开阔,座椅等配套休息设施使用起来舒服。不同的建筑及构筑物设计的方式也应根据功能不同而适宜安排,如小卖部要考虑选址及为大众服务的宗旨;雕塑要符合公园的主题和人的美感需求等。
3、结语
谈城市公园生态设计 篇12
关键词:城市公园,原则,设计,规划
1 孝义市胜溪湖湿地公园现状调查
1.1 城市区位
孝义市位于吕梁山脉东麓, 晋中盆地西南隅, 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 距省会城市太原市约120 km。北与汾阳市毗邻, 西与交口县交壤, 南与灵石县相连, 东南与介休市隔汾河相望, 总面积为945.8 km2。胜溪湖湿地公园位于城区西部, 现状为张家庄水库。
1.2 自然环境
孝义市域地处吕梁背斜东翼, 整个地层基本上呈北东向 (西北高东南低) 的单斜构造, 地貌类型包括低中山区、丘陵区、台塬区和平原区。胜溪湖湿地公园位于平原区范围内。西面、西南面紧靠长墚状台塬地貌, 其塬面平坦, 为黄土普遍覆盖, 侵蚀、剥蚀现象比较强烈, 多被开垦为农田。湿地公园自身属于洪积倾斜平原地貌, 地势由西向东倾斜, 海拔高程700 m~850 m。
市境内地表水均属黄河水系汾河支系, 胜溪湖湿地公园依托于张家庄水库, 该水库位于孝河上游, 兑镇河、柱濮河、西许河流入张家庄水库后经孝河流出。各河流水量季节性变化明显。大部分径流集中在汛期, 具有明显的洪水河特征;平时仅有少量的水流量, 干旱年多。该区水资源较为丰富, 灌溉方便, 是主要的农作区。
孝义市年均气温11.0℃, 气温月际变化大, 最冷月为1月, 平均温度为-5.6℃, 最高月在7月, 平均温度为23.7℃, 极端高温可达39.5℃, 极端低温为-22.9℃。孝义市年平均降雨量497.15 mm, 降水主要集中在7, 8, 9三个月, 降水以小雨最多, 年平均降小雨天数为63 d。
1.3 文化背景
基地周边的历史文化资源众多:基地中北部有省级历史保护单位三皇庙、重要历史建筑郭家大院、贾家庄遗址、张家庄遗址, 还有重要历史文化遗迹“走西口”古道等。基地内的历史文化资源有:龙天庙和老爷庙等, 还有主要的六壁头村等。除此以外, 基地内还保留着相当多的当地特色建筑, 如窑洞。
2 基地现状综合分析
总体来看基地具有如下特征:
优势:1) 场地林、农、水肌理明显, 黄土地貌明显, 景观资源具有突出的地域风情;2) 场地水体形态丰富, 为湿地景观营造提供良好的景观基质。开阔湖区岸线优美, 是打造湖区景观重要的景观资源;3) 湿地公园范围内用地类型较为简单, 多为林地和农田, 村庄建设用地少, 不涉及过于复杂的拆迁问题;4) 场地内人文资源丰富, 包括古驿道, 古村落, 古寺庙, 文化痕迹明显。
劣势:1) 场地生态问题严重, 水体及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黄土易发生水土流失;2) 场地景观空间层次单调, 植被物种单一, 土地生态和生产功能被削弱;3) 由于农业耕作以及水体污染, 场地中缺乏自然湿生植物种类, 仅有成片山杨林、玉米地等单一植被。场地不具备多样化的生境和丰富的复层的植被, 场地中景观空间层次单一, 土地生态和生产功能弱;4) 场地中河流及湖区部分岸线受到一定破坏, 水体可达性差, 游憩资源尚未得到良好的开发;5) 受到黄土坍塌以及周边村庄建设的影响, 黄土地貌—陡坎部分受到破坏, 直接影响了水体岸线, 局部区域还堆积着垃圾。
鉴于上游下堡和兑镇两条水的来水是被污染的洗煤水, 规划从土壤、水质、交通噪声和植被对基地进行分析, 提出:西部以保护性利用为主、东部以利用性保护为主、中部应注重原有生态植物的保护和水系的整理、土壤的净化整治。
3 设计原则
建设应具有国际化视野, 从区域统筹角度为沿胜溪湖地区谋求建设发展思路。公园从孝义整体的空间结构出发, 优化生态环境并研究确定胜溪湖地区的城市特色和独特的空间形态。
1) 公园建设与城市发展相融合。
打破封闭式公园建设, 强调从开放空间的角度进行公园建设。通过公园建设与城市的融合发展, 实现休闲和城市生活的互动。建设力图避免公园化、公园内的建筑体量过大。
2) 公园建设与城市旅游策划相结合。
强调从大旅游建设, 从建设城市旅游品牌的角度, 来进行公园建设, 实现旅游主题和公园内涵的双提升。提出通过参与非物质文化展演、北方特色婚俗表演等动态体验相结合的开发模式为策划方向, 打造与五台山、平遥古城等呼应互补的山西新型旅游景观点。
3) 公园建设与特色文化展示相结合。
城市开放空间是城市特色文化展示的重要场所, 规划强调从城市特色文化的角度挖掘公园的内涵, 通过公园建设带动周边地区的文化大发展。紧抓文化强国、文化强省发展契机, 打造中国唯一的、凸显孝亲文化主题, 体现湿地生态、文化休闲理念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景观, 形成“北有太原长风文化岛、中有孝义胜溪文化湖”的山西旅游新格局。
4) 公园建设与生态保护和科普教育相结合。
湿地公园是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的公园, 通过加强湿地景观的科普教育来达到普及环境保护的目的。
4 规划目标
根据各项规划分析, 此次规划为打破封闭式、纯粹绿化公园的做法, 打造集生态保护、城市旅游、休闲娱乐、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生活和城市防洪于一体的城市滨水特色地区。此次规划的总目标为:打造孝义的城市之睛。
5 规划理念
1) 生态至上———区别于单纯强调绿化环境的塑造, 规划提出胜溪湖湿地公园的发展应强调:在城市政府推动下, 在保证水库蓄水防洪的前提下, 以生态化的手法进行城市公园建设。
2) 文化为核———区别于单纯强调绿化景观营造的发展理念, 规划提出将以孝亲文化主题为核心, 结合当地建筑特色的演绎, 展现出多样化的建筑风貌, 以体现“包容大气”的孝义风格。
6 规划布局
以胜溪湖湖水的净化为主线、以孝亲文化为核心, 建设由生态保护到城市休闲游憩、由自然野趣到人工精致, 由西向东组织起胜溪活水源、千里长孝堤和孝义宝象湖三大区域、八大景点的城市滨水特色主题景区。
其中, 胜溪活水源:以胜溪湖水的净化为主要出发点, 通过对孝义西部山区的两条河水 (兑镇河、下堡河) 进行沉淀、过滤、瀑布暴氧和有机物吸收等生态处理手段来实现胜溪湖水的净化, 将上游的“污水”变成“活水”, 并通过组织不同类型的旅游、游憩路线将生态处理和生态观光、科普教育、儿童游乐、休闲活动等活动结合起来, 形成胜溪湖边的、以“活水源”为主题的观光休闲场所。在该区中设立了桃花潭生态净化区、湿地观鸟区、五花池生态过滤区等景区和景点。
千里长孝堤:以孝义地方特色为主要出发点, 沿湖堤设计“孝感动天”“涤亲溺器”“涌泉跃鲤”“卧冰求鲤”“哭竹生笋”等孝亲文化景点。
孝义宝象湖:结合城市发展的需求, 通过布局休闲、娱乐、商业文化、生活、水上码头等设施, 激发滨水地区的城市活力。
从以上简要分析, 可以明确, 城市生态公园的设计, 是在城市城区或近郊, 通过保留、修复地域性自然环境, 以保护、营建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自我演替能力的局部生态系统为原则, 以生态、文化为理念, 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的活动场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S].
[2]建设部令 (2006) 第146号,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Z].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Z].1995.
[4]GBJ 137-90,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S].
【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推荐阅读:
城市设计中的文化主题09-22
城市主题文化12-23
智慧城市主题挖掘分析05-13
创建文明城市主题活动日09-09
六城同创城市形象主题口号09-14
文创建明城市主题班会教案09-25
2015城市规划年会主题解读12-20
“创建文明城市,做文明学生”主题班会11-04
城市公园设计11-08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