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对焦

2024-10-21

自动对焦(共8篇)

自动对焦 篇1

0 引言

自动对焦系统的核心在于对焦判断方法。根据判断方法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类[1]。其中,主动式自动对焦是通过超声波、红外线等媒介监测物距来实现对焦判断;被动式对焦是通过对目标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来进行对焦判断。显微镜自动对焦系统多采用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被动式自动对焦方法,通过计算机分析显微镜所观察的图像,得到对焦判断依据。常见的对焦评价函数有梯度函数、熵函数、能量梯度函数、频谱函数等[2]。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显微镜自动对焦方法,需要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全局处理,通常需要计算机来参与自动对焦过程,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大,使对焦时间受限于系统硬件性能而不能有效缩短。基于频谱函数法的视频信号分析法[3],因利用硬件电路实现图像处理,节省运算时间而被广为采用。但利用该方法进行对焦判断,一般根据对焦准确时视频信号含有最大的高频分量的原理,对高频分量的频段区间并没有明确划分,也忽略了离焦过程对低频分量的影响,有必要对不同离焦程度下CCD产生的模拟视频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以充分利用模拟视频信号频谱能量,提升自动对焦系统的性能。本文针对生物标本分析了40倍物镜下不同清晰度图像视频信号的频谱分布,并进行实验,确定视频信号分析法所需要的频段范围。

1 理论原理

显微镜的光学成像系统对图像信息而言相当于一个低通滤波器[4],而离焦的过程相当于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降低的过程。在目标未在焦面上时,视觉上表现为目标上每个点成像为弥散圆并相互叠加,使图像流失细节信息,频域上表现为图像的高频分量减少,包含图像信息的模拟视频信号应该具有相同的频域特性,即准确聚焦图像含有最高的高频能量分量。视频信号分析法[5]便是直接利用硬件电路分离光电传感器中输出的模拟视频信号中的高、中、低频分量进行测试,根据不同离焦程度时各频率成分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对焦。

40倍显微物镜下的对焦性能对显微镜而言比较关键,故对40倍率下常用生物标本图像进行频谱仿真,分析离焦过程对模拟视频信号频谱能量的影响。先观察图像的频谱图特性得到图1。

图1(a)(e)为标本图像,图1(f)(j)为相应频谱图。显示完整频谱图将无法看出能量谱分布,故只显示完整有效频带宽度内的部分频谱图。本实验对NTSC制式[6]的模拟视频信号进行处理与仿真。该制式的有效图像信号带宽为04.3 MHz,亮度信号的能量集中在行频fH(15.734 k Hz)及其谐波nfH附近很窄的范围内,随谐波次数的升高,能量逐渐下降;色度信息压缩在以3.579 MHz为中心,以1.3 MHz为有效频带宽度的区域上,与图1所示相符。

由图1中(f)(j)可以看出,视频信号大部分能量集中在01 MHz频段内;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的能量大部分属于图像中的低频信息,如图1绿色胞间连丝横切标本的对焦频谱图(h)及其离焦频谱图(j)中3.5MHz左右上的能量分量很大部分为绿色背景造成。为了进一步分析离焦图像各频段信号能量的影响,以40倍显微物镜下的木本双子叶植物茎横切标本为研究对象,使不同离焦程度图像频谱图相减得到图2中(e)(h)(部分频谱图)。

由图2中(e)与(g)可看出,离焦过程中频谱能量变化明显的区域集中在02 MHz,这段范围内清晰对焦图像比离焦图像含有更多的能量,对于频段范围为04.3 MHz的模拟视频信号属于低频分量;在3.57 MHz附近变化明显的区域属于调制在高频区域的色度信号,是色度信号中的低频能量;由图1中离焦图像图1(d)的频谱图图1(i)以及图2(h)可知信号中接近直流分量的低频能量分量在离焦时很大,属于无意义能量。

为充分利用频谱能量,可将对焦过程分为粗调和细调,分别针对视频信号的低频信息和高频信息。实验的重点在于频带的选取。粗调的重点在于高通截止频率的选取,以最大限度利用信号能量提升对焦范围;细调的重点在于研究高频中的色度信号对调焦过程的影响,以提升调焦精度和稳定性。

2 实验系统构成

本实验所采用的显微镜自动对焦系统框图如图3所示,滤波电路使用频率响应曲线平滑的二阶滤波器,单片机使用at89c51系列芯片。硬件电路产生对焦评价值输入单片机,单片机利用改进的爬山法来进行对焦的搜索判断,并通过驱动电路与机械传动装置控制步进电机完成对焦过程。

为保证各频带范围内信号的加权相同,需要使用频响特性平滑的滤波电路,通过低通、高通、带通滤波器的组合来完成分频滤波的过程。由于生物标本的频谱复杂性,采用较大滤波带通范围,以满足不同生物标本都能对焦。利用视频信号分析法的评价函数通常有最大值型、求和型、类平均型三种,为保证系统结构简单且抗干扰性强,选取求和型为评价函数。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先以木本双子叶植物茎横切片为研究对象,在40倍显微物镜下观察,使用不同频段信号,移动显微镜镜头,记录不同离焦位置的清晰度评价值,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从而绘出相应清晰度评价曲线如图4所示,图中x=0点为焦面位置,此点清晰度评价值为最大,曲线在x轴上的范围即可看作是有效对焦距离,因为在该范围内对焦评价值均有效。

对焦评价曲线的好坏决定自动对焦系统的性能。Groen[7,8]等人认为,理想的对焦清晰度评价曲线应该满足:单峰性、无偏性、强壮型、高效性。图4中各曲线基本满足要求。实验重点分析不同频段信号对有效对焦距离的影响,寻求满足清晰度评价曲线要求下有效对焦距离最大的频段。

对视频信号进行高通滤波处理得到图4(a)中的对焦评价曲线。实验设定15~85 kHz的7个高通截止频率。由调焦曲线与x轴的交点可以看出,随着截止频率的增加,有效调焦距离先增大后减小,在30 kHz左右时得到最大调焦距离。高通截止频率过低,背景噪声的进入,系统信噪比降低,对焦评价曲线范围变小,如图4(a)中高通截止频率为15 kHz的曲线所示,该调焦曲线同时不满足理想评价曲线要求;高通截止频率较高,信号利用率降低导致有效调焦距离减小,如图4(a)中采用高通截止频率为75 Hz、85 Hz的曲线所示。

以30 k Hz为高通截止频率,在滤波电路中加入低通滤波器,研究高频能量的进入对调焦距离的影响得到图4(b)。分别以24.5 MHz中的4个频率为低通截止频率的清晰度评价曲线的调焦距离差异不大,由理论分析可知视频信号能量主要集中在1 MHz以下,能量变化区域集中在02 MHz区域,高频能量比重过小,它的加入与否对调焦范围的影响不大,但为了避免色度信号直流信号的影响如图1(e)中情况,选择3MHz为低通截止频率以保证清晰度评价曲线的稳定性。

图4(c)针对视频信号的高频能量。图中以2 MHz为高通截止频率,以4个不同低通截止频率的调焦曲线所示,低通截止频率最大为4.5 MHz时对焦距离最大,低通截止频率最小为3 MHz时对焦距离最小。由理论分析可知,以3.579 MHz为中心1.3 MHz为带宽的区域是图像色度信号的低频能量区,该区域能量的进入可以增加有效对焦距离。图4(c)中1.53 MHz的对焦距离比23 MHz大同样说明低频能量的进入对有效调焦距离的增大起决定性作用。

实验又以迎春叶横切标本为目标,进行低频区域的实验得到图5,其中各频段评价曲线特性与木本双子叶植物茎横切标本相同,由图1中对各生物标本的频谱图可推断,离焦过程对生物标本频谱的影响具有统一性。

实验验证结果与频谱分析所得结论一致,以生物标本为目标,在满足理想清晰度评价曲线要求的前提下,为保证粗调具有较大的有效调焦距离且稳定,选择30 k Hz3 MHz为频带区域;为保证细调满足搜索算法一定调焦距离的要求且有较高调焦精度和稳定性,选择1.353.5 MHz为频带区域。对木本双子叶植物茎横切标本进行各倍率下的显微镜对焦范围测试得到表1。其中40倍物镜下调焦范围可达±500μm,而以往采用类似方法[1,9]的有效调焦范围为±100μm,在其他倍率下同样比以往的有效调焦范围大,同时精度满足各倍率下系统景深要求。

4 结论

经频谱分析与实验验证可知,低频能量的进入对于有效调焦距离的增大起决定性作用。除视频信号中接近亮度、色度信号中直流分量的一段频带范围外,大部分频段在准确对焦状态下都具有最大能量,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高频分量最大。以往基于视频信号分析法的自动调焦系统,忽略低频能量的作用,仅定性的选取几个高频特征点,用较短频段范围的视频信号进行对焦判断,能量利用率低。本文通过对模拟视频信号的频谱分析,明确离焦对视频信号频谱的影响,分别在自动调焦系统的粗调焦和细调焦部分选用不同的频带,有效的滤除无意义的高频区域和图像背景区域,使自动调焦系统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又较大的有效调焦范围。采用使用不同的标本、不同倍率物镜、不同观察区域,视频信号的能量谱会有所差异,造成有效调焦距离有所变化,但本实验所采用的频谱范围均能保证自动调焦过程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毛邦福.显微镜自动对焦系统的设计与优化[D].杭州:浙江大学,2006:11-56.MAO Bangfu.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Autofocus System for Microscope[D].Hangzhou:Zhejiang University,2006:11-56.

[2]李奇,冯华君,徐之海,等.数字图象清晰度评价函数研究[J].光子学报,2002,31(6):736-738.LI Qi,FENG Huajun,XU Zhihai,et al.Digital image sharpness evaluation function[J].Acta Photonica Sinica,2002,31(6):736-738.

[3]Bravo-Zanoguera Miguel,Price Jeffrey H.Analog autofocus circuit design for scanning microscopy[J].Proc.of SPIE(S0277-786X),1997,2982:468-475.

[4]姜志国,韩冬兵,袁天云,等.基于全自动控制显微镜的自动聚焦算法研究[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4,9(4):396-401.JIANG Zhiguo,HAN Dongbing,YUAN Tianyun,et al.Study on auto focusing algorithm for automatic microscope[J].Journal of Image and Graphics,2004,9(4):396-401.

[5]Choi K S.New Auto-focusing Technique Using the Frequency Selective Weighted Median Filter for Video-Cameras[J].IEEE Transactions on Consumer Electronics(S0098-3063),1999,45(3):820-826.

[6]村上正明.彩色电视机基本技术与原理[M].台南:正言出版社,1973:7-56.Masaaki Murakami.Technology and Principle of Color TV[M].Tainan:Zhengyan Press,1973:7-56.

[7]Groen Frans C A,Young Ian T,Ligthart Guido.A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focus functions for use in autofocus algorithms[J].Cytometry(S0196-4763),1985,6(2):81-91.

[8]Firestone Lawrence,Cook Kitty,Culp Kevin,et al.Comparison of autofocus methods for automated microscopy[J].Cytometry,1991,12(3):195-206.

[9]刘义鹏.显微镜自动对焦系统设计与应用[D].杭州:浙江大学,2005:47-56.LIU Yipeng.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Autofocus System for Microscope[D].Hangzhou:Zhejiang University,2005:47-56.

自动对焦 篇2

所谓对焦系统,简单的说跟人眼的生理功能差不多,是一种模仿人眼功能的模块。对于数码摄像机来说,低端的数码摄像机均采用自动对焦系统,部分高端专业的`摄像机采用手动对焦系统。

自动对焦技术是计算机视觉和各类成像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成像系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传统的自动对焦技术较多采用测距法,即通过测出物距,由镜头方程求出系统的像距或焦距,来调整系统使之处于准确对焦的状态。随着现代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图像处理理论的日益成熟,自动对焦技术进入一个新的数字时代,越来越多的自动对焦方法基于图像处理理论对图像有关信息进行分析计算,然后根据控制策略驱动电机,调节系统使之准确对焦。

一个典型的自动对焦系统应具备以下几个单元:成像光学镜头组、成像器件、自动对焦单元、镜头驱动单元。

自动变焦系统结构图

首款国产自动对焦镜头 篇3

与佳能有细节差异

YN 50mm 1:1.8的外包装采用了永诺一贯的黄黑配色,内含镜头本体、镜头前后盖和一份简单的中英文产品说明书。永诺为YN 50mm 1:1.8搭配了中间捏式镜头盖,如果选配了遮光罩,拆装依然会非常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永诺YN 50mm 1:1.8官方标注的镜身尺寸为73×55mm(直径×长度),而佳能EF 50mm 1:1.8 II的镜身尺寸则是68.2×41mm。实测结果,永诺YN 50mm 1:1.8的直径确实比佳能略粗一些,但长度基本一致——永诺标注的是镜头全长,而佳能标注的则是从卡口平面到镜头前端的长度。

永诺YN 50mm 1:1.8

佳能EF 50mm 1:1.8 II

永诺YN 50mm 1:1.8与佳能EF 50mm 1:1.8 II乍看之下几乎完全一样。当然,如果仔细观察的话,还是能找到若干区别。除了镜头前端表示品牌的英文不同外,两款镜头的细节差异还包括:

◎ 永诺YN 50mm 1:1.8的对焦环为软橡胶材质,而佳能EF 50mm 1:1.8 II为硬质塑料材质;

◎ 永诺YN 50mm 1:1.8的镀膜颜色偏绿,而佳能EF 50mm 1:1.8 II的镀膜颜色偏红;

◎ 永诺YN 50mm 1:1.8的镜身上有7颗螺丝,而佳能EF 50mm 1:1.8 II没有裸露在表面的螺丝;

◎ 两款镜头的AF/MF开关相对于卡口安装定位标记的位置不同。

功能

实时取景AF需注意

永诺YN 50mm 1:1.8实现了自动对焦功能,但与佳能EF 50mm 1:1.8 II相比,在功能上还是有两点差别。首先是不能使用机内的镜头像差校正功能,这里如果您拍摄的是RAW文件,其实可以在Adobe Camera Raw或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等软件中套用佳能EF 50mm 1:1.8 II的镜头数据。

另一个问题则是实时取景的自动对焦。经过我们的实际试用,永诺YN 50mm 1:1.8目前只能在搭配佳能70D、7D Mark II这两款具有全像素双核CMOS AF的产品上才能在实时取景下实现正常合焦。搭配其他机身时,半按快门后虽然镜头有在工作,但始终无法正确合焦。当然,这时候我们可以在菜单内将实时取景的“自动对焦方式”更改为“快速模式”,这样相机会在半按快门时切换到独立相位模块进行对焦(取景画面会黑一下,反光板起落一次),但这样也就失去了实时取景对焦的灵活性与准确性。

有意思的是,当使用电子转接环将永诺YN 50mm 1:1.8转接到索尼A7无反相机上时。对焦速度虽然比较迟缓,但依然能实现正确合焦。正在使用索尼E卡口无反相机的用户,不妨将永诺YN 50mm 1:1.8作为廉价的50mm定焦选择。分辨率

与佳能旗鼓相当

在大家最关心的成像质量方面,我们分别进行了标版和人像拍摄。

从永诺公布的镜组结构上,YN 50mm 1:1.8与佳能EF 50mm 1:1.8 II都是5组6片。最近对焦距离、最大放大倍率与滤镜口径也都完全相同。但就像在外观一节中所提到的,两款镜头的镀膜颜色并不相同,这也预示了两款镜头在画质方面会有不一样的表现。

我们选择佳能7D Mark II作为测试机身。无论是分辨率标版还是实际布景拍摄,永诺YN 50mm 1:1.8都表现出与佳能EF 50mm 1:1.8 II旗鼓相当的成像质量。特别是在全开光圈时,中心锐度还要略好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发现两款镜头的实际视角略有差别。永诺YN 50mm 1:1.8要比佳能EF 50mm 1:1.8 II略广一些。

虚化

7叶片更有优势

佳能EF 50mm 1:1.8 II只有5叶片光圈。在比较常用的F2.8-5.6光圈范围内,通光孔径会变成一个不太规则的5边形,直接导致焦外点光源虚化形成的光斑比较生硬,不够柔美。而永诺YN 50mm 1:1.8则采用了7叶片光圈,在点光源光斑和焦外虚化效果方面有了一些改善。

购买建议

从全自动闪光灯到自动对焦镜头,永诺迈出的这一步,也是中国相机工业里程碑式的一步。我们很欣喜地看到,永诺YN 50mm 1.8不仅实现了自动对焦功能,同时相比佳能EF 50mm 1:1.8 II在光圈叶片方面还有所提升,不到300元的售价也显得非常亲民。

在适用人群方面,70D、7D Mark II的用户自然可以毫无顾忌地购买永诺YN 50mm 1:1.8。对于使用其他机身尤其是100D、600D等入门级产品的用户来说,还需要思考自己是否重视实时取景功能。

值得称赞

价格便宜

支持自动对焦

7叶片光圈

有待改进

不支持镜头校正

规格参数

镜头结构:5组6片

光圈叶片:7

最近对焦距离:0.45m

最大放大倍率:0.15x

滤镜口径:52mm

体积:73×55mm

对焦炉煤气净化工艺的选择 篇4

焦炉煤气是炼焦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混合气体,其产生率与组成因子,随着炼焦技术与生产条件的不同而产生相应的差别。一般来说,每吨干煤可生产焦炉气300~350m3(标准状态)。其主要成分为氢气(55%~60%)和甲烷(23%~27%),另外还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5%~8%)、C2以上不饱和烃(2%~4%)、二氧化碳(1.5%~3%)、氧气(0.3%~0.8%))、氮气(3%~7%)。这其中有很多有毒与易燃易爆的危险气体,一般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是6%到30%。所以,对于焦炉煤气净化至关重要,我国的焦炉煤气净化工艺较晚,发展中出现了很多具有影响力的工艺,笔者认为对于焦虑煤气净化工艺的有效选择可以促进我国炼焦工业的发展。

1 焦炉煤气净化工艺

不同的煤气净化工艺通常要包括冷凝鼓风、脱硫脱氰、脱氨、终冷洗苯等多个单元组成,选择不同的煤气净化工艺,就会有不同的单元组合结构,本文将主要描述其中比较常规的煤气净化工艺。

第一,配套真空碳酸钾脱硫的煤气净化工艺。作为一个半循环的系统,在焦炉中产生的焦炉煤气要进入初冷器,进而通过电扑焦油器与鼓风机等,使煤气进入喷淋式饱和器,释放硫铵,通过终冷塔、洗苯塔、脱硫塔形成净化以后的净煤气,剩余部分进入再生塔,通过真空泵进入克劳斯装置,产生的尾气与新的的焦炉煤气再次进入初冷器,形成半循环的焦炉煤气净化工艺。

第二,配套A-S法脱硫洗氨与氨分解的煤气净化工艺。所谓的A-S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配套工艺,需要复合炉来完成净化过程。焦虑煤气通过初冷器、电捕焦油器、鼓风机、脱硫塔、洗氨塔、洗苯塔最终产生净化以后的煤气。其中脱硫塔与洗氨塔要与脱酸蒸氨装置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净化过程。在复合炉之中要同时进行氨的分解,也要进一步生产元素硫,最终将尾气冷却以后进入气液分离器以前的焦虑煤气净化系统。

第三,配套A-S法脱硫洗氨与间接饱和器产生硫铵。其主要的焦炉煤气净化工艺的流程为半循环系统,从焦炉煤气进入初冷器开始,依旧通过洗苯塔释放出粗苯后,形成净化以后的煤气,其过程之中依据必要的流程,从脱酸蒸氨装置相互作用,与饱和器、克劳斯装置制作形成的尾气,再次进入初冷器,形成循环系统。

第四,配套的HPF法脱硫的煤气净化工艺。将对以上三个工艺配套,这一净化工艺比较简单,仅仅脱硫塔与再生塔相互作用释放硫磺,其他设备仅仅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反应就可以了。即为焦炉煤气进入初冷器、电捕焦油器、鼓风机、预冷塔、脱硫塔、煤气换热器、喷淋式饱和器、终冷塔,最终进入洗苯塔释放出粗苯,从而形成净化以后的煤气。

2 我国现阶段焦炉煤气净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随着世界范围内炼焦行业的发展,相关工艺与技术都朝着更为高精尖的发展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了科技含量高、性能强的设备特点。同时根据传统的环保意识,原有的焦炉煤气净化工艺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净化需要了。集约化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的客观要求,希望提高氨与苯的回收率,合理利用煤气,提高经济效益,但是我国的焦炉净化配套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在焦炉煤气之中H2S,HCN作为其中燃烧的产物,对于大气环境的污染等问题造成了影响,也严重的制约了焦化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改造现有的焦炉煤气净化设备,选择有利于经济发展,满足环保要求的焦炉煤气净化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焦炉煤气净化工艺的选择

虽然各个类型的煤气净化技术各有特点,但是就主要单元而言,笔者更加倾向于配套A-S法脱硫洗氨与间接饱和器产生硫铵工艺,因为在基本流程相同的情况下,其经济效益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此外,笔者认为要结合自身工厂的现状,从投资、费用、环境、净化指标,设备损耗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考量。

4 结语

本文以对焦炉煤气净化工艺的选择为研究研究对象,从焦虑煤气的基本概念入手进行分析,逐一详细的分析了焦炉煤气净化工艺,并且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焦炉煤气净化技术的问题,最终将研究的落脚点定位为焦炉煤气净化工艺的选择。希望本文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焦化工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恒奎,李金凤.喷淋净化工艺长周期高效运行的技术措施[J].黑龙江冶金,2009,(01).

[2]张建.低含硫天然气净化工艺技术的研究[J].化工管理,2015,(24).

[3]李波,阚世广,谢会云.低温甲醇洗工艺的影响因素[J].燃料与化工,2009,(04).

[4]赵建涛,黄戒介,吴晋沪,房倚天,王洋.热煤气一体化净化工艺中的脱硫反应特征[J].煤炭转化,2005,(04).

对焦的苦恼 篇5

问题所在

常见的对焦问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机身问题,二是镜头问题。

机身方面的问题如果是非单反类型的胶卷或数码相机,负责调焦的电路出现问题,程序错误,在对焦不是最实的情况下拍摄,画面肯定是虚的。

如果您的相机是单镜头反光类型的,而且又是在手动调焦的状态中,相机的反光板移位、调焦屏松脱或装反了成像面,即便您在取景器里看到的是极清晰的影像,拍摄出来的影像也不会清晰。

单反数码相机的传感器如果松脱移位,取景时虽调焦清晰,但记录的影像肯定模糊,胶卷相机的后盖上都有一个压片板,如果这个压片板后面的弹簧片疲劳变形,胶卷就不会平整地呆在成像框上。即使取景器的调焦没有问题,拍出的图片也会是不清晰的。

镜头方面的问题镜头出现故障当然也会影响影像的清晰度,镜筒轨道销钉松了,镜片脱落或倾斜,都不会拍摄出高清晰度的照片。这两种情况一般多会出现在旁轴取景的照相机上。

使用自动对焦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时,如果您设置成单次调焦模式(S),镜头内部的光学元件出现问题,一般是按不下快门的。但是,如果您使用的是运动调焦模式(C),或手动调焦模式(M)的时候,即便镜头的光学元件出现问题,也是可以按下快门进行拍摄的,但所得影像的品质就另当别论了。在这种情况之下,应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判断镜头是否出现了问题,简单的办法是设置为单次调焦试一试,按不下快门就是镜头的问题,前提是机身没有问题。

故障的原因

1.相机摔磕是最常见的原因

由于摔磕,镜筒不在一个轨道上,对焦就会出现问题,袖珍数码相机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如果线路系统摔出问题,摄影人就可能在不是最实的情况下拍摄。

2.产品质量问题

个别相机出厂时就有问题,拍出的照片就是虚的,或是广角端模糊,推到中长焦端时就正常了;或是长焦端模糊,拉到广角和中焦端就正常了,这些都属于质量问题。因此,不要一出现故障就认为是自己的问题。

相对来说,袖珍型数码相机的故障率大于单反相机;自动对焦相机的故障率大于传统的机械相机。

相机市场上有几款著名品牌的单反相机经常出现对焦不实的情况,就是产品的质量问题,需要送回原厂修理。

解决主法

1.谨慎使用,防止相机意外损伤。尤其是到环境恶劣的地方拍照,更要注意保护器材,不要发生相机和镜头摔坏磕碰的现象。

2.选用质量优秀的摄影包,使相机放在包中时不受挤压。

3.千万不能让相机进水,否则线路出现故障,相机不但不能聚焦,甚至可能报废。

4.如果机械相机的调焦部件出现问题,需要送到专业的维修店修理。

自动对焦 篇6

1 差动对焦系统光电信号探测原理

激光器所产生的激光光源经过差动光路进行分光后,照射至两个光电探测器上。两路探测器接收光强的差值与轴向离焦量的响应曲线由图1 所示。光强差值过零点处即为合焦位置,因此通过检测差值的正负符号可以判断物体的离焦方向,通过相应的公式计算即可得到离焦距离,利用自动对焦算法,可实现自动对焦。差动光路的引入可以有效抑制系统噪声与温度漂移对测量产生的影响,提高系统的信噪比[2]。

差动对焦系统中光电信号探测电路由光电转换前置电路、信号调理及差分电路、低通滤波电路、伪零点消除电路等部分组成,电路结构如图2 所示。光电探测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微弱电信号,经过前置电路及调理电路将信号幅值放大至合适范围,再将两路电压信号经差分放大电路相减产生差分误差电压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后生成与光强差值呈线性关系的调焦误差信号,送入后续MSP430F149 单片机控制电路进行处理,经计算产生调焦控制信号以驱动伺服位移台运动实现系统的自动对焦。另外为判断系统伪零点,设计了伪零点消除电路,以解决成像平面距离焦平面过远及处于合焦状态时相混淆的问题。

2 光电信号探测电路设计

2. 1 光电转换前置电路

激光器输出的激光波长为632. 8 nm,功率为2. 5 m W,不属于极微弱光信号,系统所探测的光信号对灵敏度及线性度需求较高,对动态特性要求较低,故选用型号为PD204-6C /L3 硅光电二极管作为光电探测器。其探测光谱范围400 ~ 1 100 nm,短路电流ISC= 10 μA( Ee= 1 m W / cm2,λp= 940 nm) ,反偏时暗电流ID= 10 n A。当入射光波长为632. 8 nm时,感光灵敏度越为峰值波长最大值的75% ,此时短路电流ISC= 7. 5 μA( Ee= 1 m W / cm2) 。

光电二极管有两种工作模式: 零伏偏置( 光伏)模式和反向偏置( 光导) 模式,见图3 所示。在零偏模式下,光电二极管线性度较高,被放大的信号只与入射光强成正比; 反偏模式下光电二极管动态响应特性较好,但需要损失一定线性。同时,在反偏模式下即使没有光照,光电二极管也会产生一个很小的电流( 称为暗电流或无照电流) ,但工作于零偏模式下时则不会产生暗电流[3,4]。考虑到差动对焦系统对线性度要求高及对动态特性要求较低的技术要求,电路设计中采用零偏工作模式构成光电二极管检测电路,将光信号转化为(A级的微弱电流信号。

考虑到运放的失调电压UIO与失调电流IIO影响,输出电压Uo由式( 1) 确定。式中R为反馈电阻,Rd为光电二极管结电阻; I为光信号所转化的微弱电流信号,ISC= 7. 5 μA,为光电探测器的短路电流。

由式( 1) 可知运放的失调电压与失调电流对输出电压有较大影响。为减小误差,选用低噪声、精密场效应输入型运算放大器AD795JRZ作为前置放大器。AD795JRZ的输入失调电压在25 ℃ 时最大值为500 μV,输入失调电流最大值为1 p A,失调电压漂移最大值10 μV/℃,开环增益为100 d B,由于光电二极管产生的微弱电流为 μA级,远大于运放输入失调电流,故可以大大降低其所引起的电压误差。为提高探测电路信噪比,设计中选用反馈电阻R为1 MΩ,考虑到室内灯光与电磁辐射可能产生的干扰,在反馈电阻上并联一1 μF的电容,以减小高频干扰。实际设计的光电二极管转换前置电路如图4所示,其中第一级即为光电二极管检测电路。图4中第二级电路为采用OP07EP运放构成的电压跟随器,避免后级电路对于输出电压的不利影响。

2. 2 信号调理及差分电路

通过前置放大电路后,检测的电压信号依然比较微弱,因此需要加一后级放大电路进行电压放大调理,将信号幅值放大至合适范围。利用运放OP07EP组成的信号调理电路如图5 所示。

考虑到两路探测电路中光电探测器灵敏度及电路元件参数的分散性,电路中反馈电阻R2采用100kΩ 精密可调变阻器,根据式( 2 ) 可知,输出电压U2的大小由电阻R2与R1的比值决定,所以可以通过调整精密变阻器R2的阻值使两路光电探测电路增益相等。各电路元件参数示于图5。

为了降低电路中共模干扰,提高电路整体性能,采用高精度低噪声低失调漂移高共模抑制比仪表放大器AD620BN构成差分放大电路。AD620BN输入失调电压最大值50 μV,输入失调漂移0. 6 μV/℃,输入偏置电流最大值1. 0 n A,共模抑制比最小值80d B( G = 1 ) 。 设计中为了尽量减小增益误差,将AD620 构成的差分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设定为1,即不接外部电阻RG,此时增益误差最大值仅为0. 02% 。调理放大后的两路探测信号通过AD620差分放大电路相减后输出误差电压信号,送入后续低通滤波电路以作进一步处理。设计的差分放大电路如图6 所示。输出电压Uo可由式( 3) 给出,其中Ui1与Ui2为经过调理后的两路光电信号,系数K = 1。

2. 3 低通滤波器

由于周围环境存在的高频电磁干扰以及室内灯光频闪影响,前级电路的输出信号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量高频噪声,因此需设计低通滤波器以抑制高频噪声干扰。常用的低通滤波器有巴特沃兹( Butterworth) 、切比雪夫( Chebyshev) 和贝塞尔( Bessel) 滤波器等类型,其中Chebyshev低通滤波器具有通带等纹波、在截止频率附近的截止特性好及曲线衰减斜率陡等特点,其特性曲线和理想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曲线之间的误差最小[5],故本设计选用二阶Chebyshev低通滤波器结构,利用OP07EP运算放大器及两节RC滤波网络组成二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实现对高频噪声的滤除,其电路如图7 所示。

该滤波电路传递函数见式( 4)[5]。

根据差动对焦系统的硬件需求与技术指标的要求,设计时确定截止频率f0= 31 Hz,经过计算后确定电路各元件参数R = 51 kΩ,R1= R2= 200 kΩ,C = 0. 1 μF。电路通带增益为Aup( s) = 2,等效品质因数Q = 1。

为了验证所设计Chebyshev低通滤波器的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首先利用Multisim13 仿真软件的波特图仪对该电路进行了仿真[6],所得到的滤波器频率特性仿真结果如图8 所示。通过读仿真结果可看出电路通带增益Aup( s) = 2,截止频率f0=31 Hz。

进一步,使用信号发生器( Tektronix AFG3102)与数字示波器( Agilent DSO-X 2012A) 对实际电路进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如图9 所示。图中曲线2为信号发生器产生的输入扫频信号,其频率范围为1 m Hz ~ 10 k Hz; 曲线1 为滤波器输出信号波形,从波形图可以看出滤波输出信号的截止频率为33. 3Hz,电路通带增益为2。

综上所述,软件仿真结果及实际电路测试结果均证明了所设计的低通滤波器实际性能与设计参数基本一致,满足电路的滤波需要。

2. 4 伪零点消除电路

在实际测量中,当成像平面距离焦平面过远时,两光电探测器的输出信号基本相等,经过差分电路后所输出的误差电压信号可能为零,这种伪零点会造成系统误认为对焦成功。为了防止伪零点的出现,需要设计一个伪零点消除电路进行甄别,只有当两路调理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之和大于阈值电压后,系统才能进入对焦状态。伪零点消除电路可用一加法电路与比较电路组成。考虑到后续控制电路中所用MSP430F149 单片机具有内置电压比较器,因此光电信号探测电路部分只需设计加法电路即可。加法电路实现两路调理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的求和运算,其电路结构如图10 所示。

3 实验结果

激光器采用大恒公司DH-HN250 氦氖内腔激光器,产生激光波长为632. 8 nm。成像物镜采用大恒公司GCO-2132 长工作距物镜,其放大倍率20倍,数值孔径为0. 40,有效工作距离5. 460 mm。采用数字示波器Agilent DSO-X 2012A观察测量调焦误差信号,测量精度为4 位半。实验时,首先调整成像物体位置使系统处于合焦状态,此时调焦误差电压信号为0 V。在此基础上以100 μm为位移步长移动成像物体位置以改变离焦量,利用示波器测量进入差分放大器的两路光电转换信号( C1及C2) 电压值与调焦误差电压值,共测量16 组数据。利用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光电转换电路探测曲线图,如图11 所示。通过与图1 所示差动共焦光强相应曲线相比较,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设计实现了系统的要求,验证了光电信号探测电路设计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4 结束语

差动对焦系统可实现显微图像采集设备的自动对焦控制。该系统具有低噪声、高精度、系统计算量少及控制速度快等优点。光电信号探测电路是差动对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对焦系统的性能。本文以高性能差分放大器AD620BN、低噪声精密场效应输入型运放AD795JRZ及OP07EP运放为核心器件设计了一种光电信号探测电路,该电路主要由光电转换前置电路、信号调理及差分电路、二阶低通滤波器电路及伪零点消除电路等部分组成,实现将差动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后续MSP430F149 单片机系统电路处理后,产生调焦控制信号实现系统的自动对焦。实验测试结果验证了光电信号探测电路设计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所设计的电路符合系统的要求。

摘要:依据差动对焦系统的要求,给出了差动光电信号探测电路的实现方法。以高性能仪用放大器AD620BN、低噪声运放AD795JRZ和运放OP07EP为核心,设计了光电转换前置电路、信号调理及差分电路、二阶低通滤波器及伪零点消除电路,实现将差动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后续MSP430F149单片机系统电路处理后,产生调焦控制信号实现系统的自动对焦。实验测试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电路的可行性和正确性,符合差动对焦系统的设计要求。

关键词:差动对焦,光电检测,差分放大器AD620BN,滤波器

参考文献

[1] Lee Chauhwang,Guo Chinlin,Wang Jyhpyng.Optical measurement of the viscoelastic and biochemical responses of living cells to mechanical perturbation.Optics Letters,1998;23(4):307—309

[2] 王永红.基于全场并行共焦的检测技术与系统研究.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4Wang Y H.Research on the detecting technologies and system based on whole-field parallel confocal.Hefei: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4

[3] 李远明,陈文涛.微弱光信号前置放大电路设计.电子元器件应用,2007;9(8):51—53Li Y M,Chen W T.Circuit design of weak optical signal preamplifier.Electronic Component&Device Applications,2007;9(8):51—53

[4]刘日龙,殷德奎.激光干涉仪光电检测电路的设计.半导体光电,2010;31(2):284—287Liu R L,Yin D K.Design of a photoeletric detecting circuit for laser interferometer.Semiconductor Optoelectronics,2010;31(2):284 —287

[5] 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Tong S B,Hua C Y.Basic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6

自动对焦 篇7

高铁酸盐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一种非氯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对废水中的COD和TOC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在与水中污染物作用的过程中,具有氧化、混凝、吸附、共沉等协同作用,且反应后的产物无毒无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5,6,7]。

本工作以华中某焦化公司生化系统二沉池的废水为研究对象,以实验室自制的K2Fe O4为氧化剂和混凝剂,利用高铁酸盐的氧化和混凝作用去除焦化废水中的有机物,对该工艺的最佳条件进行了考察;采用紫外光谱和GC-MS技术对处理前后的焦化废水进行表征。

1实验部分

1.1试剂、材料和仪器

Na Cl O、KOH、硝酸铁、盐酸:化学纯。

焦化废水:取自华中某焦化公司,废水经好氧/兼氧/好氧生化处理后排至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废水p H为7~8,COD为200~300 mg/L,TOC为130~180 mg/L,浊度为15~25 NTU,颜色为棕黄色。

DR2800型分光光度计、2100p型浊度分析仪: 美国哈希公司;PHS-3B型p H测定仪:上海精科公司;JJ-4型搅拌器:安徽国华公司;ISQ-1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热电公司;UV-vis2450型紫外-可见光谱仪:日本岛津公司;Multi N/C2100型TOC/TN测定仪:德国耶拿公司。

1.2高铁酸盐的制备

采用次氯酸盐氧化法制备K2Fe O4溶液[8]。将Na Cl O溶液和KOH固体放入烧杯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快速搅拌至溶解。在65 ℃水浴条件下缓慢分次加入硝酸铁固体。反应60 min后,迅速将反应液置于冰水浴中冷却10 min,加入蒸馏水稀释至250m L,然后用砂芯漏斗抽滤,得到质量浓度为1.1 g/ L的K2Fe O4溶液。

1.3氧化-混凝实验

取250 m L焦化废水置于500 m L锥形瓶中,用0.1 mol/L的盐酸调节废水p H,加入一定量的K2Fe O4溶液,搅拌一定时间,静置后取上清液进行测定。

1.4分析方法

采用TOC/TN测定仪测定TOC;采用浊度分析仪测定浊度;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OD和K2Fe O4质量浓度[9]。

采用紫外光谱和GC-MS技术对处理前后的焦化废水进行表征。气相色谱条件:S-5型色谱柱, 尺寸30 m×0.25 mm×0.25 μm,载气为氦气,不分流进样1 μL,进样口温度250 ℃,初始柱温50 ℃, 停留1 min,以10 ℃/min的速率升温至250 ℃,保持3 min。质谱条件:电子轰击离子源,电子能量70 e V,离子源温度220 ℃,传输线温度250 ℃,质量扫描范围50~500质量数。

2结果与讨论

2.1K2FeO4加入量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在初始废水p H为4、反应时间为30 min、反应温度为20 ℃的条件下,K2Fe O4加入量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见图1。由图1可见:随K2Fe O4加入量的增加,TOC基本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浊度先降低后增加;当K2Fe O4加入量为8.8 mg/L时,TOC为62.10 mg/L,TOC去除率达61%,浊度为9.46NTU,浊度去除率为62%。分析其原因,Fe O4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Fe O42-的氧化电位最高可达2.2 V,高于其他常用氧化剂[10],可氧化去除废水中部分难生物降解有机物,且Fe O42-还原生成的Fe3+水解后生成Fe(OH)3,具有一定的混凝作用,也可去除水中部分胶体污染物[11],故在一定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TOC去除率。但由于Fe3+不具备长链结构,吸附架桥作用较弱,与污染物反应生成的沉淀颗粒较小,易悬浮于水中而不易沉降。因此当Fe O42-过量时,反应后水体浊度升高, 导致TOC也略有回升。因此,确定适宜的K2Fe O4加入量为8.8 mg/L。

● TOC;■ 浊度

2.2初始废水pH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在K2Fe O4加入量为8.8 mg/L、反应时间为30min、反应温度为20 ℃的条件下,初始废水p H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见图2。由图2可见:随初始废水p H的增加,TOC去除率逐渐降低;当初始废水p H为2时,TOC去除率最大,为66%。这可能与Fe O42的性质有关,Fe O42-在水中易发生分解生成O2,碱性介质中大量存在的OH-可抑制分解反应的进行。 采用次氯酸盐氧化法制备的K2F e O4溶液呈强碱性,投加至废水中引起废水p H的升高。因此,在废水p H逐渐升高的过程中,Fe O42-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反应生成的絮体不断增多,TOC去除率逐渐降低[12]。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和去除效果,确定适宜的初始废水p H为4。

● TOC去除率;■ 反应后废水p H

2.3反应温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在K2Fe O4加入量为8.8 mg/L、反应时间为30min、初始废水p H为4的条件下,反应温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见图3。

● TOC去除率;■ 浊度去除率

由图3可见:温度对Fe O42-的氧化性能影响较小;随反应温度的升高,浊度去除率先逐渐增加后降低。分析其原因,在一定范围内升高反应温度,可提高Fe O42-的氧化反应速率,使有机物脱除率增加,但继续升高反应温度可能会引起Fe O24-的分解,从而导致有机物去除率略微下降。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和去除效果,确定适宜的反应温度为20 ℃。

2.4小结

采用实验室自制的K2Fe O4对焦化废水进行氧化-混凝深度处理。在K2Fe O4加入量为8.8 mg/L、 初始废水p H为4、反应温度为20 ℃、反应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处理COD为252 mg/L、TOC为159.24mg/L、浊度为24.90 NTU的焦化废水,处理后废水COD为78 mg/L、TOC为62.10 mg/L、浊度为9.46NTU,去除率均可达60%以上。

2.5焦化废水处理前后的紫外光谱表征结果

焦化废水处理前后的紫外光谱图见图4。由图4可见,经氧化-混凝处理后焦化废水的光谱强度减弱,说明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已被氧化和混凝的协同作用去除,出水中有机组分的含量变低。由此可见,高铁酸盐的氧化-混凝耦合作用对原水中的有机类物质去除效果明显[13]。

2.6焦化废水处理前后的GC-MS表征结果

将焦化废水用正己烷萃取后进行GC-MS表征。焦化废水处理前后的GC-MS谱图见图5。

由图5可见,经Fe O42-氧化-混凝后,焦化废水中的有机物种类较处理前大幅降低,处理后废水中的有机物峰面积也明显减小,即浓度大幅下降[14]。 分析其原因,Fe O42-是强氧化剂,可以将多种有机物(包括烷烃、醇类、酚类、苯系物、醚类、醛类及有机酸等)氧化分解为低分子有机物或CO2和H2O等;此外高铁酸盐还可以氧化废水中的硫化物、硫代硫酸盐等无机污染物;通过对有机物及还原性无机物的降解,可有效降低废水的COD[15]。

3结论

a) 采用实验室自制的K2Fe O4对焦化废水进行氧化-混凝深度处理。在K2Fe O4加入量为8.8 mg/ L、初始废水p H为4、反应温度为20 ℃、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处理COD为252 mg/L、TOC为159.24 mg/L、浊度为24.90 NTU的焦化废水,处理后废水COD为78 mg/L、TOC为62.10 mg/L、浊度为9.46 NTU,去除率均可达60%以上。

b) 采用紫外光谱和GC-MS技术对处理前后的焦化废水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高铁酸盐的氧化-混凝耦合作用对焦化废水中的有机类物质去除效果明显,处理后废水中的有机物种类和浓度大幅下降。

摘要:采用实验室自制的K2Fe O4对焦化废水进行氧化-混凝深度处理。考察了K2Fe O4加入量、初始废水p H、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采用紫外光谱和GC-MS技术对处理前后的焦化废水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K2Fe O4加入量为8.8 mg/L、初始废水p H为4、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处理COD为252 mg/L、TOC为159.24 mg/L、浊度为24.90 NTU的焦化废水,处理后废水COD为78 mg/L、TOC为62.10 mg/L、浊度为9.46 NTU,去除率均可达60%以上。表征结果显示,高铁酸盐的氧化-混凝耦合作用对焦化废水中的有机物去除效果明显,处理后废水中的有机物种类和浓度大幅下降。

鸟类摄影话对焦 篇8

一、常规的对焦方式

单次自动对焦(Single-Shot AF)

拍摄对象间的距离固定时,这是常用的设置。对准目标,然后其AF传感器照到拍摄对象。轻按快门按钮即可激活AF。确定焦距后,相机在取景器中发出信号并且对焦停止。只要保持按钮半按状态,焦距就会锁定在当前位置。如果相机没有获得正确的对焦是无法拍摄的。亦称为焦距优先。

连续自动对焦(Continuous AF)

通常用于运动或动作摄影中,此时拍摄对象在不停地移动(对于摄影师而言)。让AF传感器在拍摄对象上,半按快门按钮。只要保持快门按钮半按状态,相机就会连续对焦。完全按下按钮时,相机即会拍摄照片,不管图像是否对焦完美,称为释放优先。鸟类摄影最常用的还是多点自动对焦模式,多点人工伺服自动对焦模式配合高速连续拍摄,成功率高,较适用拍白鹭的剧烈活动,相对于手动对焦,自动对焦的焦点选择性差,作品往往缺少个性。跟拍摄一般动态主体一样,拍摄野生林鸟时,可以选用相机的连续对焦(追焦)功能,并且以连拍模式拍摄,以捕捉林鸟一瞬间的动作。初学者难以掌握林鸟的动态走向,这时也不妨使用相机的多点对焦功能,即使林鸟在画面中走来走去,亦可以提高成功对焦的机会。

手动对焦(MF)

某些情况下,自动对焦并不太好用,如场景太昏暗,拍摄对象缺少对比度清晰的区域,通过笼子进行拍摄,或者拍摄对象移动太快或移动无规律。在这些情况下,手动对焦可能效果更好。手动调节对焦环之前切换到手动对焦(通过相机机身或镜头)。使用超声波马达的镜头可能在AF模式中也可以手动对焦,但是标准的自动对焦镜头应该只能在MF模式中手动对焦,否则会损坏AF马达。手动对焦虽然成功率相对较低,但拍出来的作品,焦点清晰,主题突出,视觉独特,是出精品的最实用的手段。

陷阱对焦

当被摄体进入预定焦点时随即按下相机的快门。一些先进的相机就具有这类性能。陷阱对焦很适用于体育摄影和鸟类摄影,如用此方法来拍摄跳高运动员飞过横杆或者野鸟骤然飞行的动作会十分理想。拍摄时,可以先把焦点调在可能到达或者越过目标的某一点,然后把焦点锁定,使其不再前后移动,最后视目标飞越、到达时的情况按下快门,即可拍摄到清晰度很高的照片。

二、对焦方式的实战选择

通过几年来不断的摸索和总结,笔者认为鸟类拍摄可以根据用途和实际情况选择对焦方式:

一是为获得更多鸟种或与科普工作者提供真实图片以便研究和应用的拍摄。这一类图片是越清晰越好,不管远近,远是拍到记录就好,近是不怕数羽毛照虹膜,对焦方式宜用单点对焦。

二是宣传鸟类生态环境、保护鸟类资源片(或者称艺鸟中的场景片)。这一类片拍摄应单点对焦方式和多点对焦方式相结合。动态比如在追拍候鸟飞行大场景时,由于大片的鸟移动飞行,连续对焦的设计是针对画面中的运动物体,飞鸟在画面中是相对静止的,画面中相对运动的是背景而不是飞鸟,如果追拍时使用连续对焦模式结果就会发现照片全部对焦在了背景上而不是飞鸟!造成照片表现的主题模糊,画质下降。而在水中、湿地,相对静止、活动小的大面积鸟群则宜用连续对焦,此模式下即便半按下快门,对焦也不会确定,而是随景象变化而不断重新调整焦点,如果取景器中出现移动物体,则对焦传感器的对焦识别将以运动物体为准,对焦在运动物体上而获得清晰高质量的图片。

三是有选择性地表现鸟类活动精彩瞬间、感人行为,追求光影、唯美的艺鸟拍摄。这一类鸟友大多数都是从风光、民俗等转移过来并且有相当功底的摄影人,他们不是追求鸟的种类,而是琢磨怎么样从鸟的活动中获得鸟的交流信息,有故事、有情节地通过光影美化去表现鸟的美丽。他们孜孜不倦去寻找鸟资源、鸟环境,为了更进一步接触鸟,长时间蹲守帐篷或者伪装网,风餐露宿长期的观察积累,了解漂亮常见鸟(尽管不是珍稀鸟类)的行为习性、生活规律,预测鸟的行为活动,确定对焦点和对焦方式,想方设法虚化背景和利用前景,从而获得精彩瞬间。艺鸟拍摄不拘泥于单种对焦方式,视实际环境、光源、时点选择。

【自动对焦】推荐阅读:

自动回路07-15

自动质控07-16

自动套扎07-17

自动原则07-18

自动策略07-18

自动纠偏07-18

自动舱门07-21

自动计数10-15

自动升降10-15

自动调速10-16

上一篇:溃疡复发下一篇:市县两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