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套扎

2024-07-17

自动套扎(精选9篇)

自动套扎 篇1

痔疮是指由于长期感染以及炎症等各种因素导致的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之下, 以及肛门附近的皮下静脉丛发生扩张或者是屈曲, 而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 此种静脉团由于其脆弱柔软, 当有外力作用如排便时, 就会引起出血, 进而感染愈发加重。长此以往, 不但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 还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痔疮在我国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 因此, 对于痔疮的治疗一直以来就是临床上一个重要的课题, 随着人们对于痔疮认识的不断加深, 现代医学对于痔疮的治疗已经从传统的外科手术切除发展到以改变患者的症状为主要目的的微创治疗, 其不但能够尽可能多地保留肛管黏膜和皮肤, 还可以减轻患者由于手术造成的痛苦。现将我院治疗37例痔疮并发出血患者的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7例痔疮并发出血患者, 男20例, 女17例, 年龄33岁~70岁, 平均年龄56.9岁, 病史2年~12年。主要症状表现为用手可触及痔疮快, 痔疮局部不适感, 大便时反复出血, 偶可见心慌、头晕、乏力等, 行肠镜检查时均可见痔疮灶以及活动性的痔疮出血。排除怀孕、哺乳期妇女, 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严重心肺功能减退患者以及过敏体质的患者。

1.2 方法

患者接受治疗前后进行辅助检查 (如心电图、血生化、心肌酶学及超声心动图等) , 均行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手术前, 对痔疮部位进行反复盐水清洗, 防止手术过程中感染, 并使患者及家属从心理上对手术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消除紧张心理[1]。手术开始时,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对患者的病灶在内镜下仔细观察, 重点观察出血点以确定需要套扎的静脉血管的具体部位。以上步骤完成之后, 将自动套扎枪连接到负压吸引器上面, 在负压抽吸下的作用下将全部组织吸入枪管内, 仔细观察负压值达到0.08~0.10 MPa时, 转动自动套扎枪的开关。由此可将套扎胶圈准确释放到套扎的目标组织, 扣动手柄时就会把乳胶圈推出, 套在所套扎的内痔基底部, 最后打开负压吸引器的释放开关, 释放被套扎的组织, 即完成了一次套扎。之后, 根据患者的情况, 将剩下需要套扎的痔疮依次完成。

手术结束后, 应用百多邦促进伤口愈合, 嘱咐患者卧床休息, 根据情况应用抗生素和止血药, 注意清淡饮食, 保持大便通畅以及患处的清洁。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组制定的《痔病诊治暂行标准》进行判定, (1) 痊愈:患者经过治疗后, 便血的症状完全消失, 套扎的伤口完全愈合, 没有并发症发生; (2) 好转:患者经过治疗后, 便血的症状和体征虽然没有完全消失, 但得到明显的改善, 套扎的伤口完全愈合, 没有并发症发生; (3) 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体征没有得到改善, 或者是症状虽有一定改善, 但伤口没有得到完全愈合。

2 结果

手术后, 所有患者的症状均得到改善, 特别是便血便情况均在术后1 d消失, 其中37例患者共行痔疮套扎术45次, 手术平均时间10 min。患者术后不适主要表现为下腹坠胀以及不适感, 经平卧6 h~12 h后症状得到缓解和改善, 不需要特殊处理。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手术之后也没有出现感染等术后并发症;手术中用以套扎的橡皮圈在手术后9 d~12 d脱落, 创面没有留下瘢痕。术后随访半年, 痊愈25例, 好转11例, 无效1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7.3%。1例无效患者在随访期间, 再次出现便血症状, 经过再次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 得到痊愈。

3 讨论

历史上对于痔的系统性的认识源于1761年Morgagni所提出的痔的经典理论, 其认为:痔是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之下, 以及肛门附近的皮下静脉丛发生扩张或者是屈曲而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 即痔实际上是一种静脉曲张的病理表现[2]。鉴于此, 对于痔的治疗, 传统上一直以将肛门附近肿大的痔核予以彻底的切除作为手术标准。但是, 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 这种彻底清除痔核的手术方法, 不仅没有使患者的症状得到彻底改善, 反而加重了手术过程中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寻求更好更高效的治疗痔的方法显得极为迫切。

1975年Thomson提出了痔是一种正常的解剖结构, 1994年Loder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肛垫下移是痔发生的根本原因。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目前这种观点已经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可, 从而也使得痔的治疗有了新的进展。目前国际上对于痔的治疗已经由过去的将痔核彻底切除, 转变为通过微创手术将脱垂下来的肛垫给予复位, 从而改善患者由于痔疮并发的出血等症状, 从而真正意义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 应用痔自动套扎术对轻中度痔疮患者进行治疗, 效果显著, 而且作为一种创新手段, 其采用橡胶圈进行套扎, 这样不但可以大大降低手术的感染, 还可以加快伤口愈合。

本文通过对37例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显示, 应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并发出血的患者, 不仅临床疗效极佳, 而且手术过程操作简单, 整个手术只需10 min左右, 减轻了患者在传统手术过程中的痛苦以及经济负担, 并且术后无明显并发症, 具有在临床上大规模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静溪.痔疮压缩疗法围术期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 2008, 12 (2) :119-120.

[2]陈朝文.痔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3, 11 (3) :45.

159例环行包皮套扎术临床分析 篇2

【关键词】:CBV包皮去除环包皮套扎术;包皮过长;包茎

【中图分类号】R699.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1-0104-01

我院于2004~2008年2月采用CBV包皮去除环行包皮套扎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159例,取得满意效果,较传统包皮环切术有明显优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9例,年龄5~43岁,包皮过长97例,包茎62例,其中反复感染、非感染期就诊15例,8例包皮嵌顿,其余均无任何症状。

1.2 材料选择 采用重庆博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CBV包皮去除环,分儿童型和成人型,大小共有21种型号。

1.3 方法 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或阴茎根部阻滞麻醉,用消毒棉球将生殖器的内外部充分擦拭一遍,用专用的环规卡选择好适合的CBV包皮除去环型号。一般来说,阴茎在未勃起的状态下最适宜手术的进行。把覆盖在龟头上面的包皮后推,确认龟头是否完全露出,将内环有两个U缺口的短边向根部方向、宽边向外并将其套入冠状沟。若包皮外口太过狭小,可经包皮背侧纵行切开少许。包皮环与阴茎纵轴呈15°角,使其沟位于内板距冠状沟约5mm处,系带侧约8mm,包皮外板覆盖龟头1/2~2/3,然后将多余的包皮复位,用外环将包皮卡在内环凹槽处,结扎弹力线3~5圈,再绕接线柱一圈后,在此部位做常规手术打结。

1.4 术后处理 术后可自由活动,口服抗生素,每日用饱和盐水早、中、晚浸泡3次,每次3~5min。24~48h后来院切除发黑坏死包皮。术后7~10天因包皮结扎后缺血坏死,包皮环套自然脱落。嘱患者经常上翻退缩包皮以防粘连和环状狭窄及瘢痕形成。

2 结果

159例患者术后无出血,切缘整齐,保留了完整系带,阴茎外形美观,术后36例伤口有少许水肿,无继发性出血及感染,均一期愈合,瘢痕少。术后随访普遍满意,已婚者性生活比术前和谐。

3 讨论

包皮过长及包茎为男性常见病、多发病。小儿出生时包皮与阴茎头之间粘连,数月后粘连逐渐吸收,包皮与阴茎头分离,小儿3岁时,有部分包茎自愈[1]。包皮环切术虽然是泌尿外科常见的小手术,但处理不当可发生出血,尿道外口及包皮系带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不少痛苦,虽然手术方法的改进和手术技术的提高明显增加了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但由于包皮与阴茎头粘连及操作粗糙常引起并发症。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包皮环切术这一传统术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提高了手术的效果[2]。传统式包皮环切术的难点在于包皮系带,包皮系带处血管比较丰富;不易钳扎,过分钳扎易造成该处坏死、感染、愈合差,甚至可因缝扎过深及感染导致尿道瘘[3]。包皮切除后,系带皱襞与外皮肤缝合时对合不满意,影响伤口愈合及术后美观。患者对包皮手术的效果及美观要求越来越高。

包皮具有血运丰富、组织疏松、伸展性大的特点,亦属性敏感区域,其松弛度应充分适应阴茎的勃起,因此切除时必须适度保留并完善止血。包皮切除量的准确把握和完善止血,是高质量手术的标志。因此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相比较,应用CBV包皮去除环行包皮套扎术具有以下优点:①手术时间短。我院进行此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8min,这个时间是指利多卡因局麻生效后整个手术过程所需要的时间[4];②切口整齐、美观,因采用套切、并非手工剪裁,因此环套连同坏死组织脱落后包皮内外板所形成的环形愈合口(吻合口)非常整齐、美观,没有人工修饰过的痕迹;③更符合生理状态。环套术不需要结扎出血点,因此术后包皮内无线头残留,也就不会有缝线反应、异物感等情况的发生,更符合生理状态;④手术几乎不出血。所谓出血是指被切除的包皮内存留的少许血迹,除此以外,即手术过程中没有任何出血;⑤手术方法简单、易学,适宜基层卫生单位推广使用。

总之,应用CBV包皮去除环行包皮套扎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果,李振东.小儿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02.

[2]詹前策,张育周.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2,17:363.

[3]韩振藩,冰清.泌尿外科手术并发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24-227.

[4]Taeusch HW,Martinez AM,Partridge JC,et al. Pain during mogen or plastibell circumcision.J Perinatol,2002,22(3):214-218.

自动套扎 篇3

关键词:痔疮出血,自动痔疮套扎术,临床

作为常见的一种慢性肛门疾病, 痔疮是因为肛门直肠尾部和肛门载膜静脉丛发生了曲张, 从而产生静脉团。患者一般由于不良生活习惯、身体肠道疾病、外部环境的影响等而诱发痔疮, 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都带来了严重危害和困扰[1]。痔疮主要的症状是痔疮出血, 患者出血的主要原因多为进食刺激性食物以及大便秘结等, 出血易导致患者贫血、心慌、头晕等不适症状。痔疮出血具有无痛性、周期性、间歇性特点[2]。现代医学的发展让临床治疗痔疮出血的方式越来越多, 同时也更多的为患者考虑, 尽量减少治疗中给患者带来的不便。我院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对痔疮出血患者进行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从2011年5月1日~2014年5月1日, 随机选取在我院治疗痔疮出血的146例患者, 年龄30~76 (48.72±7.89) 岁, 其中男85例, 女61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73例, 对照组年龄32~76 (47.45±3.76) 岁, 其中男39例, 女34例。观察组30~75 (49.99±4.51) 岁, 其中男46例, 女27例。临床诊断全部患者均符合痔疮出血的标准, 且无严重的功能性器官障碍以及疾病, 两组在性别, 年龄以及临床表现上均无较大差异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中医为主的常规保守治疗, 包括有:中药内服、熏洗、外敷、塞肛、注射、针灸等[3]。

观察组患者进行自动痔疮套扎手术治疗。具体操作为: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 将取折刀俯卧体位, 接上痔套扎器和负压吸引器, 随后使用肛窥镜观察患者肛门的痔块和齿状线状况。在突出痔块的上方部位为标点, 将套扎器的枪头放于距齿状线约3cm的位置, 再关闭负压释放器, 等负压吸引器工作正常后, 使用套扎器枪头对痔块进行套扎操作, 同时负压释放器打开, 对负压进行消除, 最后释放套扎的痔块[4]。

1.3 疗效的评定[5]

痊愈:患者出血症状消失且伤口完全愈合, 无并发症出现;显效:患者出血症状明显减轻, 伤口基本愈合, 无并发症出现;有效:患者出血症状减轻, 伤口出现愈合迹象, 有恶心、头昏等较轻并发症;无效:患者出血症状无减轻, 未得到改善, 且出现晕厥、呕吐等较严重的并发症。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有效) /总病例数×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软件包,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 观察组患者手术效果较好, 手术时间8~14 (10.80±0.90) min。手术后不需要住院观察即可下床行动。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在治愈以及显效人数上都多于对照组, 观察组73名患者全部病愈出院, 总有效率为100.00%, 对照组有65例患者病愈出院, 总有效率为89.04%。 (χ2值11.640, P值为0.001<0.05) , 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的全部患者都未出现并发症, 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对照组有患者出现呕吐、头晕、恶心、晕厥等不良反应, 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03%, 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3 讨论

痔疮是多发病、常见病, 且在不同年龄与不同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发生, 因此有“十人九痔”, 随着年龄的增加痔疮患病情况会逐渐加重[6]。随着学习工作的压力增大, 生活的快节奏, 痔疮的发生不仅仅影响人们的生活, 还危害到患者的生命, 因此, 我们需要严肃对待, 认真治疗, 以免造成不必要以及更大的伤害[7]。

痔疮出血是痔疮患者的一种常见症状, 对于治疗痔疮, 传统治疗是通过外剥内扎为主的方法来能够消除痔块, 而随着现代医学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 人们对于治疗痔疮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消除痔疮, 而是可以消除痔疮症状。临床上应用的非手术方法治疗, 患者虽然局部用药方便, 但是往往达不到治疗的理想效果, 而且特别容易加重出血以及给患者带来并发性的感染等[8,9]。在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中, 自动痔疮套扎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此方法耗时短、操作简单, 并发症发生率低, 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安全, 可靠, 是临床治疗痔疮出血的一种理想手段。

通过我院治疗痔疮出血临床比较发现, 观察组使用自动痔疮套扎手术在治疗痔疮出血上, 能够治疗痊愈以及显效的患者例数都要比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的要多,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100.00%, 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只有89.04%, 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患者在手术后的并发症也要明显少于对照组。显然, 自动痔疮套扎手术在治疗痔疮出血的效果要好于一般的常规保守治疗, 而且自动痔疮套扎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要少于传统治疗方法。患者在接受自动痔疮套扎手术的时间较短, 也不需要住院。可见, 治疗痔疮出血, 自动痔疮套扎术是一种安全、快速、简便且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李胜.痔疮的发病与治疗综述[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1) :43-44.

[2]陆积连.中药治疗痔疮出血46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 21 (18) :118-118

[3]皇甫少华, 丁曙晴, 丁义江.痔病出血非手术治疗概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14 (6) :32-35.

[4]陈铭.应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出血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4 (29) :160-161.

[5]彭小明.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112例痔疮出血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 22 (19) :50.

[6]张庆莲, 黄娟, 皮凤娟.中医药非手术治疗痔疮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 14 (2) :188-189.

[7]杨月茹.痔疮的应对和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 11 (24) :121-123.

[8]程超.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轻中度痔疮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2, 29 (5) :504-505.

自动套扎 篇4

【关键词】痔;新型痔疮套扎器;传统痔手术;

【中图分类号】R6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355-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采用236例痔疮,按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制订的《痔临床诊治指南(草案)》[2]执行。均符合痔的诊断标准,现将236例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利用新型痔疮套扎器手术118例,其中男65例,女53例;年龄31—76岁,病程1—20年,对照组利用传统手术治疗118例,其中男57例,女61例,年龄30—68岁,病程2—23年。两组比较在性别、年龄及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本组使用的是由江苏华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一次性肛肠诊断治疗包(其中包括一次性无菌肛门镜、内痔套扎器、胶圈扩张管、橡胶圈)。采用骶管麻醉、截石位。治疗组:扩张肛门,将一次性无菌肛门镜插入肛门,待暴露痔核后,用碘伏棉签消毒,在相应槽内将一次性套扎器装入、橡胶圈放在胶圈扩张管前端,将套扎器伸入肛门镜显露痔核部位,扣动负压器,将痔核吸入套扎器腔内,扣动激发扳机,胶圈被推送至痔核根部,遇多个痔核,需要重复套扎,套扎结束后用碘伏棉球消毒手术创面,术毕可予双氯酚酸钠栓1枚,九华痔疮栓1枚,取出肛门镜,手术毕。术后常规换药。对照组;扩肛充分显露痔核,用组织钳夹持牵拉痔核末端,充分暴露痔核间粘膜,在痔肛门缘做V形切口,将V形皮瓣下痔核静脉丛剥离至齿状线上方0.5cm处,在基底部缝扎痔核,切除结扎线远端痔核组织,有多个痔核,需用以上方法重复操作,术毕用凡士林油膏纱布压迫创面,外盖纱布加压包扎。

1、3、术后处理:

术后3天内常规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止痛治疗,对症治疗,3天内给予半流质饮食减少排便,之后正常饮食和排便,每天用高锰酸钾、温水1:5000坐浴两次,便后增加一次,每日换药。

2、结果

2、1、疗效标准。

按《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3]执行,治愈:痔核安全消失,临床症状消失;有效:痔核明显缩小,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未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

2、2、疗效分析。

治疗组对照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治愈时间上两组对比,治疗组明显优异(P<0.05)。见表1—3.

表1 治疗组对照组疗效比较

P>0.05

表2 治疗组对照两组并发症、后遗症比较(%)

U0.05 VS对照组

表3治疗组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愈时间比较(x(-)±s)

t>t0.05=2.16,P<0.05VS对照组

3讨论

3、1、适应症对于Ⅰ、Ⅱ、Ⅲ期内痔出血和痔块脱出可回纳者为首选方法,对于混合痔内痔部分,其中尤其是体质较弱和老年人不能耐受手术者。

3、2、治疗要点:能否成功找到内痔痔核及糜烂出血点,是成功套扎止血的关键,止血效果确切。要求准确套扎脱出的痔核,最高每次套扎2—4个痔块较合适,这样患者肛门坠胀感不明显,套扎位置要求高于齿线1.5cm以上,不减弱患者术后肛门感觉,术后48小时不宜大便,减少水肿或出血。

3、3、作用原理:套扎后肛垫上提,粘膜皱缩,术后局部炎症反应,粘膜及粘膜下层形成粘连使肛垫在较高的位置固定,阻断痔疮血供是痔块坏死、脱落。因直接套扎痔核基底,止血效果确切。而对于传统手术外剥内扎术,是成熟手术,临床疗效确切,但仍有不足之处,操作较为繁琐、创面较多、创口愈合时间较长。

从表1、2可以分析出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痔疮时,总有效率、治愈率、并发症、后遗症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可以认为两种术式正确操作,都能获得确切的效果。但从表3中可以分析出,治疗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平均治愈时间上优于对照组。

术后不留瘢痕,不破坏肛管与直肠的正常解剖及外观;此外,套扎器还可用于直肠粘膜脱垂、直肠息肉、直肠血管瘤、血管畸形等的治疗。RPH术全过程,实用、简便、自动化、省时、省力,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痔疮的方法。但是两种术式各有利弊,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病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待。权衡利弊,选择最佳、适合患者的术式。

参考文献

[1]MilliganETC,MorganEN,JonesLE,et al.Surgical anatomy of the anal,and the operative treatment of hemorrhoids.Lancet,1937,1119-1124

[2]中華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痔临床诊治指南(草案)。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4,7(5):415.

自动套扎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诊治的11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8例, 女62例;年龄18~75岁, 平均 (45.7±8.5) 岁;病程1~10年, 平均 (3.5±1.5) 年。根据1975年全国肛肠学术会议制定的痔疮3期分类法进行分期, Ⅱ期58例 (52.7%) , Ⅲ期52例 (47.3%) 。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方面大体一致。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1 1 0例均符合混合痔的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合并肛瘘、肛周脓肿、肛裂及肠道感染性疾病;直肠息肉及恶性肿瘤;伴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孕妇、晚期肝硬化。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于手术前1天进行肠道准备, 术前12小时即禁食, 手术采用侧卧位, 腰腧穴麻醉, 进行常规消毒铺巾, 手术后均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

1.3.1 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内扎外切术, 按照MilliganMorgan方法进行手术, 在痔赘皮下行“V”形切口, 沿内括约肌向上剥离曲张静脉团及周边结缔组织, 使用合适的钳夹夹住后用3-0可吸收线缝合痔蒂部, 松紧适宜, 切除痔块组织并注意止血。外痔视具体情况进行手术, 若为结缔组织型外痔完全切除肛缘以外组织, 肛缘内部视情况部分切除;若为静脉曲张外痔行“一”字形切口, 切除静脉曲张团块及血栓, 并确保引流通畅。手术结束后常规清洁消毒创口, 使用纱条压迫止血。

1.3.2 观察组

采用自动套扎配合外切术治疗, 使用一次性肛窥镜以确定痔核数目、具体位置, 然后设立套扎方案, 自动套扎吻合器由上海众仁公司生产, 术者持吻合器对准痔核上方直肠黏膜下的组织及痔核并将其吸入套扎器内, 然后使用弹性胶圈套结扎痔核基底部。外痔则视具体情况进行外切术, 行放射状梭形切口, 分离后使用电刀或丝线结扎。

1.4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从手术第1天起的平均住院时间;肛门疼痛评分采用语言评价量表 (VRS) , 根据肛门疼痛程度将“无痛”、“轻微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和“极重疼痛”分别计为0~4分, 记录术后4天内各个程度疼痛出现例数;记录术后30天内的并发症情况 (水肿、脱垂、尿潴留及术后出血情况) 。

1.5 疗效评价标准[3]

出院前对患者的疗效进行综合评价, 分为治愈、好转及无效三种。治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 创面愈合良好;好转: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 创面未愈合;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创面未愈合。总有效为治愈和有效之和。

1.6 统计方法

使用S P S S 1 9.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其统计量检验法选用u检验, 以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差别不大,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创面愈合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2.3两组术后4天VR S评分比较

将两组频数合并作为标准组进行Ridit分析, 按疼痛等级按从轻到重排列, R值大者疼痛情况较严重, 计算出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观察组的R值分别为0.4 2、0.3 2、0.3 1、0.30;对照组的R值分别为0.70、0.69、0.6 8、0.5 8, 即观察组术后4天内的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观察组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的VRS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值分别为6.72、7.05、6.64、2.81, P<0.01) , 见表3。

2.4 两组手术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 7.9 0, P<0.0 1) , 见表4。

3 讨论

痔俗称痔疮, 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 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 但年龄越大, 发病可能性越高[4]。痔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内痔、外痔及混合痔。内痔在肛管齿状线以上, 为肛垫的支持结构、动静脉吻合支及静脉丛发生病理性改变, 常见于左侧、右前侧及右后侧;齿状线以下为外痔, 被覆肛管黏膜;兼有内痔和外痔称为混合痔, 是内痔通过静脉丛与外痔融合, 即上下静脉丛吻合形成一整体[5]。

临床上认为使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痔最适宜, 非手术治疗失败后才考虑进行手术治疗[6]。混合痔术后往往发生一些并发症, 术后创缘水肿为Milligan-Morgan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尤其是采用传统内扎外切术的患者, 术后肛门疼痛明显, 创面愈合亦较缓慢[7]。自动痔疮套扎术是由中医传统结扎疗法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疗法, 其方法是将胶圈套于痔或痔上黏膜的基底部, 通过胶圈的紧缩和绞勒阻断痔疮的血供, 使之缺血、萎缩至坏死, 是目前非手术治疗中疗效最好的方法之一, 与外切术配合治疗混合痔具有较好疗效[8]。本文结果显示, 虽然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是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创面完全愈合平均所需时间亦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VR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痔疮外切术配合自动套扎术治疗混合痔效果良好, 安全性较高, 值得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痔疮外切术配合自动套扎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11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内扎外切术治疗, 观察组采用自动套扎配合外切术治疗, 观察对比两组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4天内VR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术后4天内VR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痔疮外切术配合自动套扎治疗混合痔效果良好, 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减少出血量, 并发症发生率低, 对促进创面快速愈合、减轻患者痛苦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自动套扎,痔疮外切术,混合痔

参考文献

[1]杨新庆, 王振军.修订痔诊治暂行标准会议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 2003, 41 (9) :698.

[2]陈锦珍, 向德志, 耿兴琳.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加自动痔疮套扎术并消痔灵注射术对痔核脱落出血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36) :249.

[3]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 等.痔临床诊治指南 (2006版) [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6, 9 (5) :461.

[4]张东铭.痔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04.

[5]翟敏, 孙建华.套扎法治疗痔疮的国内外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10 (1) :28.

[6]陈国盛, 蒋敦厚, 黄继东, 等.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内痔68例临床观察[J].现代医院, 2007, 7 (11) :53.

[7]王雪峰, 陈玲.自动痔疮套扎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6) :541.

自动套扎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观察对象共94例, 随机选择我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因痔疮在院治疗的患者, 其中男性59例, 女性35例, 年龄在24~76岁, 平均年龄41岁, 94例患者经检查确诊单纯内痔61例, 混合痔33例, 病程为1~12年。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 观察组50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套扎术保守治疗。具体方法是术前备皮, 肠道准备, 患者侧卧位, 麻醉消毒满意后, 暴露内痔, 用弯血管钳夹住内痔基底部, 7号丝线结扎。术后给予常规护理, 并联合使用肛泰栓和肛泰软膏。

观察组:采取自动痔疮套扎手术。具体方法:做好术前相关准备, 对患者进行局麻后, 采取俯卧折刀位, 连接自动套扎枪到负压吸引器, 探入肛门内镜, 露出痔块和齿状线进行观察, 而后固定住需要套扎的痔块, 将套扎枪对准突出痔块的上方, 在距离齿状线上方2~3 cm的位置放置套扎器的枪头, 关闭负压释放开关, 观察负压吸引器, 待恢复正常工作后对突出痔块基底部进行套扎, 打开负压释放开关消除负压, 释放套扎组织, 完成套扎步骤。术后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清淡饮食, 保持大便通畅, 联合使用肛泰栓和肛泰软膏。

1.3疗效评价。痊愈:患者在治疗之后, 痔体消失, 便血及其他临床症状消失, 无并发症出现;好转:患者在治疗之后, 痔体缩小, 便血及其他临床症状好转, 无并发症出现;无效:患者在治疗之后, 痔体无改善, 便血及其他临床症状仍然存在, 部分患者甚至加重。

1.4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15.0软件对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对比和分析, 进行t或卡方检验, 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对照组:44例患者痊愈9例, 好转21例, 无效14例, 有效率为68.2%。观察组:50例患者痊愈30例, 好转17例, 无效3例, 有效率为94%。手术时间为 (7.2±1.1) min。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临床疗效更优, 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5) 。

2.2术后并发症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显示, 经过治疗后, 对照组中11例发生并发症, 出现术后出血、术后感染、术后水肿、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 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是25%。观察组中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但无胸闷、恶心、呕吐症状, 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在现代临床医学中, 随着当前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生活节奏和生活习惯发生变化, 痔疮发病率也随之不断的上升,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其发病原因复杂, 便血是其主要临床症状之一, 传统的治疗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得到治愈, 但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3]。随着国内外医学者对治疗方法的不断研究和创新, 一种新型的自动套扎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此方法操作简便, 患者治疗时间短, 临床治疗效果好, 安全性高,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本次94例患者研究中显示, 在自动套扎器的作用下, 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是 (7.2±1.1) min, 患者有效率高达94%, 临床疗效明显高于传统套扎术, 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采用自动套扎术治疗痔疮出血疗效显著, 极大提高了临床的治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降低并发症, 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和研究自动痔疮套扎术对痔疮出血患者的治疗情况和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肛肠科接受痔疮手术治疗的患者94例, 征得病患及其家属同意后, 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50例, 分别给予传统套扎术和自动痔疮套扎术, 统计、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对比显示, 两组患者均无需住院治疗, 其中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是 (7.2±1.1) min, 治疗有效率为94%, 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 (10.5±1.2) min, 治疗有效率为68.2%,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临床疗效显著, 治疗时间短, 恢复快,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痔疮,自动套扎术,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杨丹珂, 谢科卡.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出血117例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医院, 2015, 15 (4) :56-57.

[2]陈功忠.自动套扎术治疗32例轻中度痔疮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 11 (15) :122-123.

自动套扎 篇7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2月~2009年8月我科行自动痔套扎术治疗的患者254例,其中男146例,女108例,年龄17~75岁,平均38.52岁。病史4个月~30年,平均7.3年。Ⅰ度患者44例,Ⅱ度132例,Ⅲ度56例,Ⅳ度22例。

1.2 诊断标准[1]

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于2002年9月召开修订的《痔诊治暂行标准》,将痔分为4度。

Ⅰ度:便时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

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Ⅲ度:偶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咳嗽、劳累、负重时痔脱出,需用手还纳。

Ⅳ度:偶有便血,痔脱出不能还纳。

2 方法

2.2 手术器械

采用深圳宝安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自动痔套扎器,型号为BN-TZQ-01。套扎器由排气硅胶塞、枪体、枪管、硅胶圈、线结、牵引用手术线、旋转绕线轮、负压吸引接头、手柄组成。该器械为医用高分子材料经环氧乙烷灭菌的1次性用品。

2.2 手术方法

术前排空直肠后患者折刀位,术野常规消毒铺巾。插入肛窥器,消毒直肠与肛管,显露齿状线和内痔核。将负压吸引接头与外源负压抽吸系统相接,并确认负压释放开关处于关闭状态。经肛窥器置入枪管并对准目标组织,在负压抽吸下组织即被吸入枪管内。当负压值达到-0.08~-0.1mPa时。即可转动棘轮以释放胶圈,将目标组织套住。打开负压释放开关,释放被套扎的组织(约小指尖大小)。术后置入太宁栓一枚。

对于Ⅰ、Ⅱ度内痔,一般直接套扎痔核基底部粘膜(距齿状线约1.5cm),而对于Ⅲ、Ⅳ度内痔,除套扎痔核基底部粘膜同时套扎痔核上方的粘膜(距齿状线2~3cm),效果较好。

2.3 疗效标准[2]

①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痔体消失,恢复直肠下端正常解剖结构。

②有效:临床症状改善,痔体缩小。

③未愈:症状体征均无变化。

3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8.7min,254例患者共行套扎584次,平均2.30次,其中5例重度脱垂患者因痔核回缩不全于4周后行第二次套扎。随访3~6个月后,统计效果详见表1。部分患者出现肛门坠胀、急便意和出血,其中出血主要为首次大便后便纸带血,个别出现滴血,并以有便秘史的患者居多。2例高龄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术后稍感头晕不适,休息后缓解。所有患者均无肛门疼痛、狭窄、失禁及尿潴留等严重不适症状。

4 护理体会

4.1 术前宣教

虽然根据《痔诊治暂行标准》[1],套扎治疗属于非手术治疗,但绝大多数患者仍认为是一种手术,因此心里存在恐惧感,这就需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RPH的治疗方法、原理、适应症及选择此种治疗的必要性,对于患者提出的与其它治疗方式,如硬化剂注射、微波治疗、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痔上粘膜环切术(PPH)等比较时,医护人员应给予耐心仔细的回答。在介绍此方法安全、有效、微创、恢复快等优点的同时,也要告知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及并发症,让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也避免日后医疗纠纷的出现。

4.2 术前准备

对于焦虑、忧郁较重的患者术前晚予以舒乐安定口服,保证睡眠。前一日晚餐后予以番泻叶10g焗服,术前早予以开塞露60ml灌肠,以清除粪便,主要是清理肠道减少感染机会,同时也可减少术后24h内出现排便的情况。

4.3 术后饮食护理

鉴于术后大便出血的患者大多有便秘病史,因此此类患者术后第一天建议半流饮食为主,一般患者可以普通饮食。禁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要多饮水、多吃蔬菜、多吃香蕉及蜂蜜等润滑肠道的食物。

4.4 指导排便护理

术后予以口服麻仁软胶囊或具有润肠、软坚、轻泻功效的中药,主要是为了保证首次大便质软,以达到减少机械性磨擦损伤及伤口撕裂的机会。在伤口完全愈合前,减少不必要的肛门指检或肛窥检查,大便忌过度用力,必要时可使用开塞露协助排便。

4.5 不适症状护理

由于此治疗手段主要是对齿线以上的目标组织进行套扎,因此疼痛轻,若患者疼痛较重首选精神转移法,必要时予以药物止痛。肛门坠胀及便意是较常见并发症,可嘱患者进行提肛运动,每天3~5次,每次50次左右,可有效缓解不适症状。术后少量出血,尤其是首次排便后出血,首先安慰患者不要紧张,轻者可予以太宁栓或太宁软膏治疗,重者必要时需手术止血。

4.6 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痔的复发与个人饮食、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努力做到:①生活起居规律,加强身体锻炼,避免熬夜、久坐等;②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忌辛辣刺激及烟酒之品,少食煎炸、肥腻食品;③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时间,忌长时间蹲厕,若大便干结切勿过度用力,必要时可给予口服或外用剂协助通便,但避免形成依赖性。

自动痔套扎术利用负压原理,使胶圈套扎后粘膜皱缩,从而肛垫上提,局部炎症反应致使粘膜、粘膜下层与浅肌层粘连,肛垫固定于较高位置,恢复直肠下端正常解剖结构,同时阻断部分直肠上动脉供给痔动脉的血供或减少静脉倒流,减少痔的充血肥大或血流淤滞,痔核逐渐萎缩,临床症状缓解,从而有效地保留了肛管的精细控便功能[3]。许多临床研究表明,在所有非手术治疗方法中,胶圈套扎的疗效最好,其疗效仅次手术,是欧美等国家首选的智力方法[4]。

自动痔套扎术不但具有安全、有效、微创、恢复快等特点,对于操作者来说更是具有简单、省时省力、可单人操作的优势,所以临床开展非常方便。相关护理措施也不能忽视,如:术前宣教可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使其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收治疗;术前肠道准备可减少感染机会;术后饮食及排便指导可以减少出血等并发症的出现;出院健康宣教又可以预防痔的复发,巩固治疗效果。不同阶段的护理手段都是环环相扣的,都与达到最佳的临床效果密不可分,因此我们认为,有效的、专科的护理措施是提高RPH临床效果和远期疗效必不可少的环节。

参考文献

[1] 杨新庆,王振军.修订痔诊治暂行标准会议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2003; 41(9) :148~149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2

[3] 杨新庆,韩进.混合痔痔上粘膜钉合术学术研究汇要[J].中华外科杂志,2002; 40(10) :795

自动套扎 篇8

关键词:内痔,混合痔,痔疮套扎术,自动痔疮套扎器

本文总结了笔者所在科室自2007~2009年采用自动痔疮套扎器对208例Ⅱ~Ⅲ度内痔或混合痔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8例患者,男127例,女81例,年龄20~76岁,平均43岁。主要表现为间断性大便出血、局部不适、瘙痒和大便时痔块从肛门脱出。单纯内痔72例,其中Ⅱ度55例,Ⅲ度17例;混合痔136例,其中Ⅱ度66例,Ⅲ度70例。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膝胸位、截石位或侧卧位,术野皮肤常规消毒与铺巾,插入肛窥,消毒直肠与肛管,显露齿状线。确定痔核数目、位置和脱垂程度,决定套扎方案。对于单纯内痔,一般采取痔核直接套扎法;对于混合痔或脱垂严重的内痔采取痔上黏膜套扎法。将自动痔疮套扎器连接外源负压吸引器,将套扎器吸入口对准目标组织,开启负压,当负压达到0.08 kPa时,转动棘轮以释放胶圈完成一次套扎。一般一次套扎3~5点,采取痔上黏膜套扎套扎时于截石位3、7及11点处齿状线上2~3 cm各套扎一次。

1.3 疗效评价

患者接受套扎治疗后连续随访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分为消失、好转、未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调查患者的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2 结果

208例患者共施行套扎治疗396例次,平均每例1.9次。术后全部患者的痔疮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症状完全消除者192例(92.3%),以便血为主要症状者术后便血全部停止。术后主要不适有急便感或坠胀感72例(34.6%),24 h后可自行消失。术后痔块回缩不全10例(4.8%),其中6例因术前痔块脱垂较重4周后再行套扎术,另外4例不愿意再次接受治疗。未发现出血、感染、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创面不遗留任何瘢痕。问卷调查患者的满意度,表示完全满意者190例(91.3%)、基本满意14例(6.7%)、不满意4例(1.9%)。

3 讨论

自从1975年Thomson[1]提出内痔形成的肛垫下移学说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事实支持该学说的合理性,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该学说认为肛垫是直肠下端的正常结构,正常情况下具有一定的生理作用,肛垫的下移、病理性肥大才称为痔,痔病的治疗原则是治疗症状,肛垫下移是引起症状的关键[1,2,3]。痔疮的治疗方法很多,如药物注射、胶圈套扎、冷冻、射频、手术等。但近年来的观点认为,治疗内痔重在减轻或消除其主要症状而非根治[4]。在众多的非手术疗法中,胶圈套扎被认为疗效最好,仅次于手术[5]。痔疮套扎有两种方法:痔块“基底套扎法”和“痔上黏膜套扎法”,前者是直接套扎痔块基底部黏膜(距齿状线约1.5~2 cm、不少于1 cm)。后者是套扎痔块上方的黏膜(距齿状线2~3 cm)。对于Ⅰ~Ⅱ度内痔,一般采用痔块基底套扎法即可。而对于Ⅲ或Ⅳ度内痔,联合采用痔块基底套扎法和痔上黏膜套扎法(即串联套扎法或倒三角套扎法)效果更好。所谓串联套扎法,即在痔块基底部套扎一个点,在其上方再套扎一个点;所谓倒三角套扎法即在痔块基底部套扎一个点,在其上方成等腰三角形再套扎两个点,套扎点一般选择膝胸位3点、7点和11点,也可依痔块具体部位而定。一次治疗可套扎3~5个点。可重复治疗,间隔时间2~4周。直至症状好转或消失为止。痔上黏膜套扎法虽不直接套扎痔块,但由于被套扎的痔上黏膜皱缩,因而肛垫上提局部炎症反应使黏膜,黏膜下层与浅肌层粘连,肛垫因此固定于较高位置,这不仅消除了痔疮脱垂的症状,而且同缓解了肛垫下移而造成的静脉瘀滞,尤其是联合套扎法同时兼顾了静脉曲张和肛垫下移两种理论,不仅对轻、中度痔疮疗效优越,即使是重度脱垂性痔疮,疗效也相当满意。

尽管自动痔疮套扎术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治疗方法,但仍存在一些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疼痛、排尿困难、水肿、肛门狭窄等。若出现疼痛,一般是由于套扎到齿状线以下的肛管皮肤。因此,手术时辨认齿状线非常重要。创面不遗留任何瘢痕,一般不容易出现肛管狭窄。本组病例并未出现排尿困难[6]。

治疗过程中操作要轻柔,避免医源性损伤。套扎部位应在齿状线上2~3 cm处,以避免术后出现疼痛。避免负压过高或过低,过高时导致结扎组织过多,术后并发症明显、甚至造成直肠肛门损伤;过低时结扎组织过少达不到治疗目的。一次结扎的数目以2~3个为宜,最多不超过5个。

自动痔疮套扎术适用于各期内痔和混合痔,对于经PPH或其他疗法治疗后痔块或肛垫回缩不全者,也可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作补充治疗。但不宜将胶圈套扎于外痔或肥大的肛乳头上。对于外痔轻微的混合痔,一般在施行自动痔疮套扎术后,外痔部分亦可不同程度地回缩,无需处理外痔。但如外痔严重(如炎性外痔、血栓性外痔或巨大外痔),可在的自动痔疮套扎术同时将外痔一并切除。自动痔疮套扎术是一简便、安全、快速、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且其费用低、疗效高,患者痛苦少、无需麻醉,也可在门诊开展。

参考文献

[1]Thomson WHF.The nature of haemorrhoids.Br J Surg,1975, 62:54.

[2]Read NW,Sun WM.Haemorrhoids constipation and hypertensive anal cushions.Lancet,1989,6:10

[3]Sun WM,Read NW,Shorthouse AJ.Hypertensive anal cushions as a cause of the high anal canal pres - sures in patients with haemorrhoids. Br J Surg,1990,77:458-462.

[4]邱焕标,庆生.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内痔83例.广东医学杂志, 2007,28(10):1661.

[5]许瑞云,凌云彪,林楠.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轻中度痔疮.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6,6(3):3.

自动套扎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是2013年1月—2014年6月该院66例轻中度痔疮患者。全部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在36~62岁, 平均年龄 (51.3±2.2) 岁, 病程时间15 d~13年, 平均病程时间 (3.2±0.7) 年。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组制定的《痔诊治暂行标准》将66例患者分为轻度 (度) 30例, 中度 (Ⅱ度) 36例, 所有患者对该组实验完全知情同意并积极配合治疗;明确为轻中度痔疮;剩余监押时间≥6个月;排除慢性传染性疾病患者;Ⅱ级以上痔疮患者;语言沟通障碍病人。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全部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组33例, 观察组年龄 (52.3±2.1) 岁, 病程 (3.1±0.6) 年;对照组 (53.1±2.3) 岁, 病程 (3.3±0.8) 年, 比较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对象行RPH联合外剥内扎术:常规术前检查, 予以开塞露促进排便以保持肛管及直肠下段清洁, 患者取左侧卧位, 局麻下进行治疗, 常规消毒铺巾后将肛门镜插入, 观察内痔和痔上黏膜分布状况, 应用连发式痔疮套扎器, 连接外源负压抽吸系统与吸引接头, 把套扎器枪管向痔体瞄准, 将目标组织负压抽吸入枪管, 当负压值达到0.07~0.1 m Pa范围时, 将目标组织用释放的套扎胶圈套住。开启负压释放按钮, 等负压表指针降压将近零点时, 缓慢将枪管拔除, 相同方法对下一个部位进行套扎。为避免直肠狭窄发生, 注意手术时套扎部位不能处于同一水平面。可通过痔块脱出程度应用串联式套扎。外痔部分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术后将凡士林纱条置入肛内引流, 无菌敷料进行包扎, 并服用抗生素抗感染, 饮食主要为流质和半流质, 术后24 h控制排便, 每日进行肛门坐浴和便后换药。对照组实施常规外剥内扎术, 术前准备同观察组, 只是采用外剥内扎术, 钳夹痔顶部将其向外牵拉, 在痔的外缘做一“V”字型切口, 将曲张静脉团及结缔组织在皮下静脉丛与内外括约肌之间向上剥离到达痔根部, 用10号丝线缝合结扎痔根部并于结扎外0.5 cm处切除痔组织。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用时, 并于治疗后1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显效:治疗后痔体完全消失, 便血等症状完全消失, 创口完全愈合, 无并发症发生;有效:痔体显著缩小, 创口愈合良好, 症状基本消失;无效:治疗后症状仍明显且无好转迹象, 创口未完全愈合。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IBM SPSS 19统计软件对该研究中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应用 (±s)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n (%) ]。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 (12.6±4.3) min, 对照组 (22.3±6.5) min, (t=-5.387, P=0.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可自行回监, 对照组患者需留住医务室静注观察;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χ2=4.445, P=0.015) ,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3 讨论

痔疮是极为常见的肛肠疾病, 临床调查统计欧美国家痔疮发病率仅在5%~10%, 但在我国痔疮发病率高达90%以上, 并且发病率无性别差异, 痔疮发病时主要表现为便血, 并且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发生肛门及肛周剧烈疼痛,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情绪。由于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在监人员痔疮发病率极高, 董佳容等[3]报道常规外剥内扎术由于医源性损伤较大, 患者术后需住院观察;对于监狱这样特殊的环境, 对于监内人员留住医务室则不利于监管, 并且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4], 患者回监后不能及时治疗处理, 因此对于监狱内痔疮患者行痔疮手术治疗时, 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自动痔疮套扎术 (RPH) 由传统结扎疗法研究发展而来, 治疗依据兼顾了肛垫下移学说及静脉曲张学说两种痔疮形成理论, 通过利用橡皮胶圈上提肛垫及阻断痔疮供血, 明显改善痔疮术后的主、客观症状[5]。目前RPH在临床上已获得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 但对于RPH在监狱内痔疮患者的治疗中国内外尚缺乏报道与研究[6], 该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 RPH联合内剥外扎术较单纯行内剥外扎术具有更短的手术用时, 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 (12.6±4.3) min, 对照组 (22.3±6.5) 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并且患者无需留住观察, 而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6.96%显著高于对照组84.84% (P<0.05) 。通过实验回顾及资料分析可知, 自动痔疮套扎术可切除直肠下段黏膜并对黏膜近远端吻合, 可对脱垂的肛垫产生较好的牵拉及悬吊作用, 能够有效控制肛垫不发生脱垂, 消除痔核脱垂的症状, 尤其是合并有黏膜外翻或黏膜脱垂的患者行RPH手术治疗效果更为理想[7]。同时目前临床已证实RPH手术治疗轻中度内痔及混合痔的内痔部分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但不可应用于外痔、环痔嵌顿以及重度内痔患者, 并且肛周感染、以及靶器官损害者不可进行RPH手术[8]。对比PPH手术, 由于吻合器费用便高于RPH及常规外剥内扎手术成本, 因此PPH手术在监狱内应用存在限制, 而RPH同样可到达PPH的手术治疗效果, 并且对于孤立痔及单发痔、轻微外痔的混合痔, RPH术后外痔可不同程度的回缩, 无需特殊处理。而RPH在监狱内应用的优势在于患者无需留住观察治疗, 术后可自行回监, 医源性损伤较小, 便于监狱管理及患者快速恢复生活生产。

综上所述,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轻中度痔疮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手术用时较短且无需留住观察, 术后恢复较快, 适应于监狱内治疗轻中度痔疮监内人员, 可在全国各监狱内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苏振坤, 张绍玲, 黎秀珍.自动痔疮套扎 (RPH) 内注术门诊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的临床体会[J].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2, 18 (4) :245-246.

[2]向锋, 冯静娟, 黄安清.门诊应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内痔的临床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2, 18 (6) :347-350.

[3]董佳容, 毛旭明, 李琐.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消痔灵治疗痔疮128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 48 (2) :62-64.

[4]张新生, 王平和.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轻中度痔疮临床应用价值探究[J].中外医疗, 2014, 33 (20) :80-81.

[5]李新民, 李战伟.研究自动痔疮套扎术 (RPH) 治疗轻中度痔疮的临床疗效[J].医学信息, 2013, 26 (4下) :251.

[6]Grave JF, Lehur PA, Huten N, et al.Stapled hemorrhoidopexy versus milligan-morganhemorrhoidectomy: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multicenter trial with 2-year postoperative fellow up[J].Ann Surg, 2005, 242 (1) :29-35.

[7]谭康联, 范小华, 罗湛滨.痔术后继发性大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四川医学, 2012 (2) :231-232.

上一篇:重叠社区下一篇:新能源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