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人物形象考

2024-10-08

《西游记》人物形象考(精选3篇)

《西游记》人物形象考 篇1

说唐僧是正统英雄是比较恰当的:其任务是庄严的, “超亡者升天, 度难人脱苦, 修无量寿身, 作无来无去”, 受大唐天子前往西天取经, 普济众生;其道路又是曲折的, 妖魔鬼怪此起彼伏, 历经千难万险, 经过九九八十一劫终至西天;其结局也是美好的, 取得真经, 修的金身正果, 符合正统英雄的标准。

然而, 唐僧这个封建正统英雄不是天然降至, 而是经过种种考验而成的, 其中菩萨的垂青是一个关键因素。

“自来没个‘孙行者取经’之说”, 这是唐僧幸运的开始。四人中最没用最懦弱的就是唐僧。如果没有他, 这西天之行便容易许多, 孙悟空等人也就不必如此受苦, 更别提孙悟空一个跟斗就可行十万八千里, 径至如来佛处。然而菩萨一开始便选定了唐僧这个骨架, 孙悟空、八戒、沙僧只不过是附在骨架上的皮毛, 只是师父名下的徒弟, 牵马挑担子, 随缘化斋而已。肩负这神圣的使命, 拥有英雄壮举的名正言顺, 这是菩萨的垂顾之始。

有命无运也是不行的, 那菩萨便赐了唐僧取经的运。唐僧本人胆小懦弱, 见妖魔便发抖, 见困难便发愁。他常“嘤嘤的哭”, 时“眼中垂泪”, 甚至是“放声大哭”, 全无英雄气概。菩萨也知道, 凭他此等一人是无法企及西天的, 便替他收了本领异常的徒弟。孙悟空等三人, 连至白龙马, 没有一人是心甘情愿追随唐僧, 都是经过菩萨武力驯服加以点拨慈化, 并以金身正果相诱而至的, 特别是对生性野顽, 桀骜不驯的石猴, 更是用尽了心思, 巧妙地诱其戴上紧箍圈, 迫其听命。这“取经的勾当, 原是观音菩萨”, 于是四人行的取经队伍便成了。而西去途中, 唐僧是只管骑在马上, 歇在安处, 降妖除魔的事全权交由他三人, 饿了让他们去化斋, 困了又叫寻房歇息, 坐享师父的福分。不仅如此, 还往往是因他惹祸上身, 面对长生不老的唐僧肉, 尸魔、黑河妖、红孩儿、通天河妖等众妖慕名而来;面对“相貌堂堂, 丰姿英俊”的美男子, 逼婚的女妖又接踵而来, 惹得孙悟空一把毫毛变了无数次, 上天入地无数回, 吃了数不尽的苦;八戒、沙僧也是, 受了不少委屈。肉眼凡胎的他还常常误把妖怪当好人, 冤枉悟空, 害的火眼金睛的悟空倒因此而挨了许多咒。菩萨赐了他三个徒弟, 而每次遇到不能解决的凶险又亲身营救, 各路神仙几乎倾巢而出, 其中观音出现的最多。八十一难中, 全凭他四人降伏的妖怪并不多, 多靠八路神仙, 这更是菩萨的垂顾。

唐僧出名是因为其德行, 殊不知, 他的德行也不是自然天成, 也有许多被锤炼的成分, 其中也不乏菩萨的功劳。刚开始菩萨便制定了其他规则:敬重三宝, 见善随喜, 皈依我佛。而何为三宝?佛、法、僧也。这就要求其去除常人的欲望, 积善行德。对佛家弟子而言, 女色是最大的禁忌, 唐僧惧怕女色是出了名的。作为人身的唐僧, 对女性不是没有概念的, 第七十二回面对三个佳人, 心里暗道“善哉, 善哉!西方正是佛地!女流尚且注意斋僧, 男子岂不虚心向佛?”对于女人, 他也不是从心底彻底排除, 第五十四回女王以财、色、权为筹码求婚而不是逼婚时, 他开始“低头不语”, 然后才问:“悟空, 凭你怎么说好”。及至悟空说“千里姻缘似线牵”时, 他又说“徒弟, 我们在这里贪图富贵, 谁去西天取经?却不是坏了我大唐之帝王也?”不是断然拒绝, 他是在内心思考权衡, 后面一句话道出了他心结所在, 不是不想贪图富贵, 而是不敢, 怕“望坏了我大唐之帝王也”。正因为大唐帝王, 正因为肩上负着圣主之托, 他不得不压下心底的私欲, 最终修炼成一个有德行的高僧。

此外, 唐僧最终的金身正果也是由佛主如来盖棺定论的, 封赐为佛。由取经始, 至受封终, 唐僧始终与菩萨脱不了干系, 生性懦弱的他最终由众菩萨相捧而成为一个正统英雄。

《西游记》人物形象考 篇2

——2016贺岁新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人物杂感

2016贺岁大片,魔幻西游系列电影第二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大年初一震撼上映,虽然网络吐槽满满,褒贬不一,但观影后,我欣喜地看到,该片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较之第一部《大闹天宫》有了长足进步,即更加注重人物内心的塑造,用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来推动情节发展。

就商业娱乐片而言,剧本改编的非常成功,人物形象塑造在基本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夸张的艺术加工。导演和编剧显然不满足于拍个简单的娱乐片,主题度化,贯穿始终,从唐僧与妖徒之间,到唐僧与平西国王,以及最后度化白骨精,同时与三打剧情相合,结构完整,结尾有新意。人物塑造很丰满,观众可以看见人物形象性格发展变化的轨迹。

影片中,在唐僧和孙悟空几次三番的关系递进里,两人实际上不断加深理解。印象特深的一个细节,就是两人在一打白骨精后,关于该打与否争执完毕后的和解,唐僧悠悠说了一句:“我们其实都一样,都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东西”。往小了说,这强调了肉眼凡胎和火眼金睛的区别,往大了说,这又引申到两人不同的“妖观”。唐僧从佛教理论出发,讲究“度化”,哪怕牺牲了自身性命,也心甘情愿,而孙悟空就爱一棒子打死,对妖魔鬼怪的憎恶溢于言表。

影片的另一个主角——白骨精悲惨前世对现世作孽的“善恶”对比,都在原著相对单薄的故事框架之外,扩宽了可供解读的深度,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影片中,两个主要人物的内心,都是充满矛盾和焦虑不安的。孙悟空不是一心向佛的,他之所以皈依佛门,明白说就是为了获得自由,去除头上紧箍咒。影片中设计了一个情节:白骨精蛊惑孙悟空说,吃了唐僧肉,没有了念咒之人,紧箍咒法力自然消失,自由唾手可得。我相信,孙大圣内心一定是有激烈的斗争的。有一句台词,悟空问唐僧:“你一定要去吗?”唐僧回答:“一定要去!”听到这个回答,我们猜想,悟空的内心一定略感内疚减轻。虽然,在之后的场景中,他还是坚定地陪唐僧去度化白骨精。

另一个人物,白骨精的形象比原著更加丰满、更人性化。白骨精想吃唐僧肉长生不老,这是原著的设定在维系它的同时,剧本给她赋予了一个悲惨前世,丰富了她的形象。白骨精在这部电影中,虽然仍是恶的代表,但这样的恶,却激发了人们的恻隐之心。所以,在唐僧毅然决然牺牲自我来度化白骨精时,人们心里生发的绝不是愤慨,而是隐约的叹息。

《西游记》人物形象考 篇3

吴承恩在塑造人物形象时, 总是自觉将神魔人物放在人、兽、魔、神、佛中综合考察, 凸显人物性格特征, 人物性格特征总是有意识地带有人、兽、魔、神、佛的特点。

孙悟空是只猴子, 却有七十二般变化 (神性) 。被唐僧救出五指山后, “赤条条拐步而行”, 带有猴性行走特征。保唐僧取经路上, 第一件事是谋取虎皮遮羞, 又穿上唐僧的衣服, 这种行为潜意识里流露出人性知羞耻特点。在他言行举止不时地表现了猴性机敏好动和人性诙谐幽默结合特点。如在观音院里撞钟, 或紧或慢, 撞了许久, 直撞得寺庙大小和尚都出来围观。而且戏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猪八戒是银河天蓬元帅出身, 被贬下界, 投错胎, 为妖为魔, 也吃人, 具有魔性。他外形似猪, 个性中有猪的懒、馋特点, 也有老实憨厚的一面, 而他身上又最集中了“好色”、“贪财”、“重利”、“畏事”等人性中的弱点。

小说中主要人物唯一是人, 便是唐僧, 身上固然体现人性许多特点, 可他是如来佛祖二徒弟金蝉子转世, 一生下来就注定要历经多劫, 从小就做和尚, 并且是一位十分虔诚的佛教徒, 一心秉善, 劝善止恶, 不被名利、美色引诱, 一心一意取经。他的一切言行举止无不受佛家教义支配, 待人温良、宽厚, 对自己徒弟也是如此。在取经路上, 悟空、八戒时时拿师傅“开涮”一番, 不满唐僧, 便直接溢于言行, 徒有师徒之义, 而无师徒之礼。例如第37回鬼王夜谒唐僧情节里, 唐僧被鬼魂惊醒, 忙唤徒弟, 惊扰了八戒美梦, 八戒醒来就说:“甚么‘土地、土地’, 当时我做好汉, 专一吃人度日, 受用腥膻, 其实快活, 偏你出家, 教我们保护你跑路, 原说做和尚, 如今又做奴才, 日间挑包袱牵马, 夜间提尿瓶务脚, 这早晚不睡, 又叫徒弟做甚?”夹枪带棒说落一通。唐僧也无言回应, 小说中唐僧除了不会神通, 以及带点凡人的弱点, 我看唐僧其实与佛无二, 是具有佛心人性的高僧。

作者塑造人物形象, 并不是简单将人性、魔性、佛性等简单组合, 而是体现内在的逻辑性、合理性, 在矛盾对立中, 展现人物特有审美效应, 因此品味人物不能简单地标签, 而需细细推敲。

唐僧因为是人, 人性中弱点也在他身上得到体现, 今天人们一说起唐僧便有胆小、迂腐之感, 甚至成为令人头疼的“上司”的代名词, 像一些上司自己无能, 又总处处牵制别人。在小说中, 他时时落泪, 一路撒泪到西天, 为口渴肚饥而落泪, 为路途艰险而落泪, 为身陷魔掌而落泪, 为何时报王恩而落泪, 确实算不上坚强的人, 但他最终未停止取经的步伐, 笃志不移, 西行取经。若真是胆小之徒, 恐怕早已逃之夭夭, 寻得一个安身立命之处了。

说他迂腐, 确实, 每每不听悟空之言, 落入魔掌之手。若不是悟空等竭尽全力营救, 早已命丧妖怪腹中了。他两次驱逐悟空, 被人们指责是“迂”到极点。金圣叹老先生在第一次驱逐悟空时说他“糊涂”, 第二次则干脆骂他“甚是腐气, 可厌, 可厌”。实际上师徒矛盾最根本在于唐僧一向秉诚的教义是“千百行善, 善犹不足, 一日行恶, 恶自有余”。而悟空“有恶必除, 除恶必尽”。所以对悟空乱诛草寇, 乱伤生灵行为自然极为不满。最后为驱逐惩罚悟空不得不念起“咒”来, 他并不是动不动对悟空念咒, 取经路上十四载, 历经多劫, 念“咒”也是廖廖几次, 第一次是“试”, 看这咒灵不灵, 第二三次才是为管束悟空而念“咒”, 其他两次是为了辨妖驱魔, 不得不念。而在驱逐的过程中, 唐僧表现得相当忍耐克制, 而不是草率过程。例如因看不透尸魔使诈法, 又是“一而再, 再而三”, 加上八戒挑唆, 相信八戒之言, 才决心逐悟空。而在第二次逐悟空时, 悟空又忘了“前科”, 不听劝阻, 乱诛草寇, 唐僧掩尸祷告, 悟空气不过唐僧最后一句话:“冤有头, 债有主, 寻仇找悟空。”马上跳起来, 也祷告起来, 言语尖酸、刻薄、愤懑, 气得唐僧也只是“念嗔”上马, 直到悟空骗杀曾经盛情款待他们的贼父之子, 又故意将人头送与唐僧, 此时唐僧才下了决心驱逐悟空。秉公而论, 这次悟空的做法确实目无尊师, 行为太过偏激, 唐僧在义愤中逐悟空在情理之中, 而且佛家时时告诫人们:“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悟空的“有恶必除”的行为自然与这佛理相悖。唐僧对悟空相当宽容、忍耐, 只是他有个度, 这个度便是“事不过三”, 如果没这度, 那便是放纵, 而不是宽容了。

如果说唐僧真的“迂”, 倒是有点冤枉了。因此在唐僧身上, 我们看到的是人物中性格的对立性, 胆小而坚强, 似迂非迂。这种对立性又是在一定情理中展开的, 没有在一定的情理中, 就可能是怪诞和滑稽。唐僧从一个普通僧人变为取经者、探险者, 经历的是完全陌生的空间, 接触的尽是妖魔恶兽, 他时常表现怯弱自然在情理之中, 而他偏又是虔诚的佛教徒, 西天取经, 笃志不移, 又表现人物性格坚强一面, 这也在情在理。唐僧的“迂”固然因为他是肉眼凡胎的人, 识不得真面目, 但他偏屡受骗屡不吸取教训, 这确实有点迂。可是这一切又与佛理又密切相关, 所以深山野林中有呼救之声, 他总施于救助, 不管他是否妖魔。如来佛祖对惨死在悟空棒下的六耳猕猴心存悲悯之心, 对“恶大滔天”的悟空也只是将他压在五指山下, 并未取其性命。如果说唐僧迂, 我看如来佛祖也是“迂”人。

因此作者不是简单地将魔性、人性、佛性、兽性简单揉杂在一起, 而是尽量地在一定情理中展示各自的对立性、复杂性, 使人物形象更真实, 贴进生活。例如魔性, 既有共同, 又有差异, 如有痴魔 (黄风怪) 、有呆魔 (猪八戒) 、有智魔 (尸魔、鹏怪等) 、有情魔 (兔怪、鼠精等) , 就如猪八戒具有憨实、呆笨的一面, 又有聪明、机灵的一面。

在人性、佛性、魔性、兽性之中, 人性最复杂多变, 也最能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 形成鲜明的特色, 因此作者在刻画不同人物, 尽量展示人物复杂多变一面, 这种复杂性又随着不同环境、经历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丰富具体, 并且向立体、多面发展变化, 即性格流动性。

猪八戒、沙僧在取经前后性格虽无较大变化, 但是他们身上人性却得到具体地展现。

取经路上八戒不断暴露身上固有的人性弱点:好色、贪吃、贪利等, 他并未在取经路上真的做到“八戒”, 实际上他是“不敢不戒”, 如来佛祖就说他“顽心不改”, 封他个净坛使者, 不枉他取经路上辛苦保唐僧修来的这个“正果”。

而沙僧虽也是上界神仙被贬, 取经路上却凡事守规守纪, 是师徒四人的调和剂, 人性较单一呆板, 其实生活中像他这样的人也是挺多的。

倒是唐僧的个性在取经路上得到一定历炼变化, 比如取经初始, 总是一惊一乍, 十分窝囊相, 最典型是见坐骑不见了, 便挥泪如雨, 又要马骑, 却不许悟空寻马, 令悟空左右为难, 气得呱呱大叫起来。但后来一旦落入魔掌, 能和悟空配合默契, 共同对魔, 而且心思缜密, 变得机警些, 能时时提醒悟空担心妖怪, 而且有时假戏真做, 连悟空也会误以为真, 怕师父乱了真性, 赶忙现原形 (在琵琶精章节) , 唐僧身上的人性弱点倒在取经路上历炼中磨灭一些。

作者最精心塑造的是他在取经路上性格也得到不断发展、丰富, 人性更是得到彰显。取经前, 他无拘无束、无所畏惧、逍遥自在, 凡事率性而发, 不理天上清规戒律, 不采凡间俗务, 与各种群魔、各类神仙都相处溶洽, 偷蟠桃前可称得上逍遥妖仙。这种无拘无束、无所畏惧、率真任性主导性格另一面就是不容他人轻视、蔑视, 或是耍弄自己, 受不得半点气。当玉帝的招贤不过是封他个弼马温, 是不入品的小品官, 他便反下天庭;当醒悟到玉帝封个“齐天大圣”, 不过是虚名, 并未真的将他当神仙看待, 便索性大闹蟠桃宴, 让王母娘娘开不成蟠桃宴;当被玉帝捉伏企图用炉子烧死他, 他索性大闹天宫, 让你皇帝宝座坐不得。即使对观音、如来佛祖, 他也是敬而不畏, 但若观音、如来有半点侮辱轻慢之意, 悟空照样造他们的反。这种人性在取经路样照样得到张扬。唐僧见观音伏地便拜, 悟空却不拜, 说道:“老孙自小当好汉, 不晓得拜人。”而且观音、如来也成了他调侃对象, 说观世音一世无夫, 如来是妖怪的外甥, 天底下神魔妖怪就孙悟空一人敢如此对观音、佛祖这样“开涮”, 所以对唐僧, 若他有半点不是, 也是直言指责, 甚至言语尖酸刻薄;对妖魔, 更是无所畏惧, 勇猛机智, 所以被封个“斗战胜佛”, 确也名副其实。在主体个性得到进一步张扬的同时, 悟空身上魔性也伴有发作, 如两次狂诛草寇, 以及血洗花果山, 更是杀人无数, 这似乎暗示要铲除身上魔性是何其难也。而魔性与佛性区别正如观世音一信道破:“菩萨、妖精, 总是一念;若论本来, 皆属无有。”这“一念”就是魔性与佛性的区别, 简单说是否向善、向恶;为妖、为佛, 就在于这一念之差。纵观书中的许多妖魔大半都是上界仙眷、星宿下凡, 他们为妖为魔恐怕就是这么“一念”之差的缘故。悟空取经路上除了主体个性、魔性得到表现外, 我们看到孙悟空身上的人性更显得丰富多彩, 是更人性化的猴子, 人性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人情世故在悟空身上得到进一步表现。最突出来是孙悟空的“哭”。取经前, 孙悟空有一哭:“忽然堕下泪来”, 这落泪是怕死后有阎王管束, 不能久生天人之内, 为不能长生而哭, 于是便有寻仙访道, 拜师学艺之举。而他大闹天宫被困在炉中生死未卜, 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却都未见其哭。取经路上, 孙悟空却总是为唐僧而哭泣。第一次是“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而哭, “噙泪叩头辞长老”, 见到东海, “又想起唐僧, 止不住腮边泪坠, 良久方去”, 这一哭固有因唐僧救他脱天灾而大恩未报而哭, 同时在与凡人打交道过程中, 日久生情, 钢铁做的汉子也会不忍别离而哭。第二次“哭”也是为唐僧驱除他而哭。悟空跑到南海见观世音, “倒身下拜, 止不住泪如泉涌, 放声大哭”, 哭的原因是“唐僧负了我心”, 为负心而哭, 自然此感恩义伤别离的哭进了一层, 哭得更伤心。揣摸悟空心理:取经路上, 历经多劫, 一心一意保唐僧你取经, 流血流汗且不提, 想不到为了诛草寇之事, 再次被逐, 这真是辜负了我一片真心。这就是人性中一种真实情感的流露。此时悟空就凡人无异。第三次“哭”是误以为唐僧已死。这时哭, 则是痛失亲人而哭。“心如刀枪, 泪似水流”放声大哭, 叫道:“师父啊!”这时悟空不再是猴子、神仙, 而是一个彻彻底底与常人无异有着七情六欲的人了。取经路上我们看到悟空的人性味道更浓, 更丰富了;其魔性、猴性退而其次了。而且悟空身上也不断被凡间“社会化”了, 再也不是个逍遥神仙, 变成了好管人间不平事, 倒有点侠士风范, 如朱紫国、比丘国等章节。也懂起人情世故, 如在与神仙打交道, 不似先前硬闯硬打, 如风仙郡求雨章节。与玉帝打交道也懂得知进知退。在第92回降伏犀牛怪, 在捕获犀牛角时, 你看悟空如处置:四只犀牛角进贡玉帝, 以报玉帝助降妖魔, 一只留守府库作为镇宝之物, 一只去献灵山佛祖, 这样处置, 天上、人间、西天佛祖都高兴, 真是一个人情世故历炼到一定程度的高人了。取经前, 悟空算得是一个妖仙, 取经后变成了一个和尚, 耳边常有唐僧唠叨, 又加上观世音时常点化, 加之本来就心性通慧, 自然很快悟性明理了。身上也具有佛性特点, 比如唐僧取经路上难免多愁善感, 神思不宁, 这时悟空总以佛理劝戒唐僧。徒弟三人中能和唐僧谈禅讲佛的就只有悟空一人。总之, 取经路上除了体现孙悟空身上具有猴性、魔性、佛性特点外, 我们看到的是更具有人情味, 弥漫着人性气息的孙行者形象了。

不仅孙悟空, 猪八戒、唐僧, 以及众妖魔神也是如此。难怪鲁迅会说:“神魔皆有人情, 精魅亦通世故。”

细细品味整本书, 以人性、兽性、魔性、佛性综合角度剖析形象, 我们才能较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同时也看到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的匠心独具, 精心打造了一群在小说史上熠熠生辉永不磨灭的人物形象。

摘要:本文主要从人性、兽性、魔性、佛性角度分析《西游记》人物形象的塑造特点, 指出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四性”有机结合, 在一定情理、环境中展示各自的对立性、复杂性、流动性, 使人物形象更真实, 贴进生活。

关键词:《西游记》,人物形象,结合角度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04.

[2]齐裕焜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M].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3-10-1.

[3]谭邦和.明清小说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12-1.

上一篇:《数据》永远的朋友下一篇:泥石流危险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