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人物(精选12篇)
水浒人物 篇1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创作于元末明初, 作者施耐庵。它是一部描写江湖好汉、绿林英雄的小说, 描写了众多英雄好汉被黑暗的现实逼迫, 而啸聚山林, 打家劫舍、杀富济贫、替天行道, 势力强大以后, 对抗朝廷, 最终招安投降朝廷, 并为朝廷出力, 取得正果。实际上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江湖世界, 一个强人世界。《水浒传》写的是封建男权视角下的男人的故事, 自然里面塑造了众多的男性英雄形象。对于书中的女性人物, 不要说像潘金莲、潘巧云那样当成反面形象的女性, 是被写成了有着蛇蝎心肠的妇人, 就是像扈三娘、孙二娘那样的正面形象, 在书中也完全是无足轻重的配角儿。所以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水浒传》里边的女性形象是非常单薄的。
一、由《水浒传》看其女性形象的单薄
在《水浒传》这部作品中有几类不同的女性出现, 当然学者对于她们的划分有着各自不同的标准, 同时也给不同类别的形象取了各自的名称。但是大多数学者还是把这七十多位女性人物依照不同的标准分成了三类:一类是作品批判和揭露的对象;一类是作品赞美和歌颂的对象;另一类是作品同情怜悯的对象。这种分类的出发点是以作者对作品中女性的态度为角度的。另有一部分学者把作品中的女性分为“恶妇”、“女英雄”和“弱女子”, 这种划分则是以故事情节为角度的。细看了几遍这部作品, 发现各种划分都有各自的道理, 走进小说, 笔者也将“水浒女性”分为三类来进行分析。
(一) 美丽、恶毒的女性代表, 下场悲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作者精心刻画的恶毒女性形象。其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潘金莲。她本是财主张大户家的使女, 颇有几分颜色, 被主人垂涎, 她不从, 告诉了主母, 张大户恼羞成怒, 干脆把她嫁给了三寸丁谷树皮的丑汉武大郎。她虽有几分不愿意, 但也没闹出什么事来。直到潘金莲看到武大的兄弟———打虎英雄武松, 他八尺身高, 仪表堂堂而皇, 便十分爱慕。于是, 她费尽心思丑态百出地勾引小叔……当武松因公事出差东京, 离开之后, 因王婆贪贿说风情, 从中牵线, 便引出潘金莲与西门庆的苟合之事, 当被武大郎发现后, 继而谋杀亲夫。最后, 潘金莲被归来的武松复仇杀死。
第二个要说的是宋江的外室阎婆惜。她在走投无路时, 被宋江收留, 收作外室。由于宋江爱好使枪棒, 喜交好汉, 阎婆惜受到冷落, 因此“宋江不中那婆娘意”, 其便有了外心和张文远私通, 宋江也不在意, 不上门也就罢了, 但他和晁盖的信被阎婆惜发现, 捏了把柄, 阎婆惜想借机敲诈, 宋江怒起, 将她杀死。
潘巧云是杨雄的妻子。她本已婚配, 丈夫死了, 一年后嫁与杨雄, 可是杨雄因公事不常在家, 潘巧云耐不住寂寞竟和和尚裴如海私通, 还反诬石秀, 想离间他们兄弟, 被二人杀死。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 三个典型人物有许多共同特征:外貌美丽非凡, 但都不守妇道, 道德败坏。几人都是十几、二十几岁的妙龄, 作者也毫不吝惜的描写她们的美貌, 可作者却没有用她们的美丽外貌来塑造人物形象的美丽。
(二) 比较机警, 懂得谋算
古今中外的史学家、文学家在描写不守妇道的人物时都在无意中赋予了她们比较机警、懂得谋算的性格特点。这些女人知道如何去勾引和诱惑男人, 进而操纵他们, 对男人的心里所想猜得非常清楚, 既不让他们动怒, 还能让他们听话。到了关键时刻, 杀人栽赃什么都干得出来, 决不心软。就拿潘金莲来说, 她看到武松的英雄气概, 就动心了, 多次挑斗、勾引无果后, 就开始把精力转移到西门大官人那里, 选择了退而求其次的方式。被武大郎捉奸后, 像西门庆那种无赖都吓到钻进床下, 她却一面拼命抵住门, 另一面教唆西门庆下毒手。而阎婆惜偷汉子, 理屈在前, 还敢捏住把柄, 要挟宋江, 不是一般弱女子所能做出来的。潘巧云私通和尚被发觉后, “聪明”地嫁祸于石秀, 想赶走他, 捂住丑事, 其谋算过人可见一斑。
(三) 下场都极其悲惨
几名不守妇道的女性为她们的所作所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以极其悲惨的死法被杀。潘金莲被武松“用左手揪住那妇人的头髻, 右手劈胸提住”。阎婆惜, 宋江“去那婆惜嗓子上只一勒, 鲜血飞出……那颗头伶伶仃仃落在枕头上。”潘巧云被“一刀从心窝里直割到小肚子上, 取出心肝五脏, 挂在松树上。”以上句子, 读起来令人毛骨悚然, 直起鸡皮疙瘩, 而那几名美艳绝伦却不守妇道、心肠歹毒的妇人也命丧黄泉。武松、宋江、杨雄、石秀等人也因此才上了梁山。她们的鲜血, 便成了众好汉上梁山的血淋淋的入场券。可见, 作者精心刻画的这些女性是貌美如花, 心如蛇蝎, 谋算过人, 下场悲惨。
二、时代与妇女罪恶渊源
从小说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美丽女性的看法:“红颜祸水”。历史上亡国败家的原因, 每每归咎女子, 糊糊涂涂地担代了全体的罪恶, 已经三千多年了。客观的来看《水浒传》里写的这三个女人的罪恶的一面, 与她们的生活环境是有着一定密切关系的, 和她们的生活处境是相关的, 和婚姻不幸也有关系。潘金莲宁嫁武大, 绝不作小, 这实际上表现了很强的反抗精神。但是, 静下心来去读作品, 我们就可以看到, 作品里这些所谓的“罪恶女性”基本上都是由于个人的意愿不能实现才沦落的。那时的社会状态决定了她们没有权力去进行自由的选择。可她们是一群有血有肉的人, 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对于爱情的追求, 而现状又无力去改变, 所以她们的理想和追求也就变得畸形了。虽然她们基于“一见钟情”建立的感情算不上什么爱情, 仅仅局限于容貌上, 可她们在追求自我幸福的理想道路上却迈出了一步, 哪怕遭受万人唾骂, 也必须要去试试才行。封建社会里人们对婚姻和爱情的认知都被视为性欲和情欲的东西, 受到当时社会的排斥, 所以, 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 女性对于自己的幸福的追求往往就都演变成了“通奸”这条道路。作者把作品中这类女性的死归为违背贞操, 无疑也是受封建礼教的影响, 所以才有了作品中矛盾的女性观。
对于这几位女性, 作者详略不同地向读者介绍了她们的出身、生活环境、坎坷遭遇、人物性格, 使我们对她们成为“恶妇”前的真实生活有所了解。她们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宋代———封建统治阶级集历代腐朽反动的妇女观之大成的时代。皇权、神权、族权、夫权四条绳索紧紧地套在中国女性的脖子上, 妇女的命运已经降到了前所未有的低度。社会不给她们以出路, 作者同样没有给她们出路。在她们“偷人”、通奸, 甚至杀夫之后, 都得到了“应得”的下场。可见作者是抱着“万恶淫为首”、“妇女是祸端”的封建观念来铺陈这些故事情节的, 在字里行间渗满了这样的女性就是罪恶源泉的说教。
三、正面人物的“丑陋”与豪气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书中正面描写的三位女英雄: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在《水浒传》中, 对梁山三位女英雄的描写, 给扈三娘的出场次数最多, 表现也最英雄, 功劳也最大, 作者给了她充分的重视。
一丈青扈三娘。在《水浒传》第7回目曰:“一丈青单捉王矮虎、宋公明两打祝家庄。”扈三娘出场前, 已经有扑天雕李应的管家杜兴介绍:“扈家庄主, 太公、子飞天虎扈成, 唯有一个女儿最英雄, 名唤一丈青扈三娘, 使两口日月双刀, 马上武艺了得。”杜兴两番介绍扈三娘的英雄了得, 先是向杨雄、石秀介绍扈三娘, 后又亲自向宋江介绍一番。此外, 钟离老人也向石秀介绍扈三娘。这在扈三娘出场前已铺垫十足, 扈三娘出场:“雾鬓云鬟娇女将, 凤头鞋宝镫斜踏……”一战矮脚虎, 再战欧鹏、马麟, 欧鹏没占便宜, 马麟与她双刀相对, 马上相迎, 正如这风飘玉屑、雪撒琼花, 宋江看得眼也花了。后来扈三娘又来追宋江, 差点将宋江杀死或生捉, 幸得李逵冲过来, 然后林冲大显神威将扈三娘活捉。后来扈三娘被宋江认为义妹, 并由其作主嫁给王英。
《水浒传》第63回, “宋江兵打北京城, 关胜议取梁山泊”, 扈三娘迎战北京大将李成, 扈三娘在出场时就有这样的描述:“玉雪肌肤, 芙蓉模样……”此战梁山众多将领出场, 只有扈三娘有词赞, 可见作者对其的偏爱。后来活捉郝思文和董平的时候, 虽然不全是扈三娘自己的功劳, 但她也称得上是主将。尽管这样战功赫赫, 扈三娘的待遇却并不高, 排座次, 居地煞23, 总排位59, 还在王英之后。
扈三娘可以说是梁山泊女杰人物里最美丽、武艺最高强的一个, 可她却是一个概念性的形象和人物。就是这位质丽艺高的女强人, 全家遭杀, 居然没看到她的伤心, 可以说是一个无心肝的人。她被宋江做媒所许的丈夫王英, 从人品、武艺、相貌上与扈三娘相差甚远, 这也是作者故作滑稽之处。扈三娘最终死于征方腊的战斗中, 不是战死沙场, 而是被方腊军中会使妖术的郑魔君的一块铜砖拍死, 这也是英雄的一个悲剧结局。
母夜叉孙二娘是一位黑店老板。她出场的模样:“大树边, 早望见一个酒店, 门前窗槛边坐着一个妇人, 露出绿纱衫儿, 头上黄烘烘插着一头钗环, 鬓边插着些野花”。“见武松同两个人来到门前, 那妇人便走起身来迎接。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 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 露出纱主腰……见那妇人如何?眉横杀气, 眼露凶光, 身材狼伉粗蠢, 手脚粗大有力, 家里祖传开黑店。父亲山夜叉孙元, 江湖上前辈、绿林中有名……作坊, 壁上绷着几张人皮, 梁山吊几条人腿。”写灶边的梁上挂着两条人腿。
孙二娘, 一副江湖女流打扮, 眉横杀气, 眼露凶光, 又出身江湖世家, 她与丈夫张青的关系倒过来了。她胆子大、武艺强, 张青不如她, 所以黑店以孙二娘为主、张青为副, 店姓孙不姓张, 店里杀人、卖人肉包子是人们所不能接受的。孙二娘不光凶狠而且有胆识和智慧, 当武松质疑人肉包子时她镇定巧对, 后又以浑色酒蒙倒武松一行, 只是武松早有戒备, 武艺又高强, 才制服了孙二娘。而当武松最终大闹孟州道之后, 孙二娘、张青劝武松到附近一个二龙山去落草, 投奔鲁智深和杨志。这里边就看出了孙二娘的见识。为了遮住武松脸上的金印, 便于逃命, 孙二娘把头陀的衣服、散披发、及度牌等, 给予了武松真和尚的身份。可见孙二娘是一个娴熟于江湖黑道的女人。
母大虫顾大嫂。家里开着酒店, 杀牛开赌, 武艺甚好, 二三十个人都不是她的对手, 她的丈夫孙新的武功也在她之下。作者笔下的她“眉粗眼大, 胖面肥腰, 插一头异钗环, 露两臂时兴钏镯, 生来不合拈针线, 正是山中母大虫。”反登州, 顾大嫂起了重要作用。血浓于水的亲情, 为救表弟解珍、解宝, 不惜毁家纾难, 投奔梁山, 是豪气干云的女中豪杰。
四、由作者对女性的描写看其审美倾向
从整体上看, 《水浒传》和之后的有关才子佳人小说很不一样。它不喜欢把女性刻画成既外表漂亮又内心单纯、善良。这部作品里的女性, 作者好像都有意去形成对立与分离, 内在美与外在美只能具备一项。纵观全文, 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种审美倾向:一种情形是外貌形象好的大都是内心丑陋无比的反面角色, 例如潘金莲、阎婆惜和潘巧云。作者强调的是她们的“美”与她们的“恶”成反比, 因美貌而罪恶最终遭了报应, 死得很惨, 这是其在女性形象上反面的塑造模式。第二种情况就是外貌丑陋的女性都是内在美的正面人物。
梁山泊的女英雄只有三个, 孙二姐及顾大娘都是外表比较丑。孙二娘给人的印象最深, 第27回写道:“眉横杀气, 眼露凶光。”外貌实在“丑”得可怕, 但作者笔峰一转, 随之以赞赏的笔调去尽量赋予她的内在美:有情有义, 敢做敢当, 而且功夫和谋略都很好, 主要刻画了她粗犷雄壮、豪爽慷慨的形象和气概。外貌的不美丽从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补偿, 整体形象也是美好的, 甚至连开黑店、杀人吃肉这样的事情都可以忽略不计。再看对顾大嫂的描写:“眉粗眼大, 胖面肥腰……正是山中母大虫”, 而且杀耕牛, 开赌场, 包藏泼皮闲汉。这一切又被她仗义救人、两次深入虎穴, 以及成功地指挥一大群男人以营救解氏弟兄的大将风度所掩盖。形象较模糊的扈三娘, 生得漂亮一些, 这一是因她是降将, 二是为了衬托王英的好色, 可见作者在塑造女英雄时, 不大愿意赋予她们以美貌, 而是以“丑”赋以正面形象。
从另一角度通观《水浒传》中的女性, 作者都程度不同、方式各异地体现了某种强者气质。这里有义军女头目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有试图改变自己命运、追求理想配偶的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有“开言欺陆贾、出口胜隋何”的女帮闲王婆。尽管她们的身份、性格各不相同, 有的甚至可鄙可憎, 但有一点却相同, 即都不是那种逆来顺受、听天由命、胆小怕事、毫无主见、无所追求的“软弱者”。作者这样写这些女性, 字里行间透着不屈不挠的阳刚之气, 恰恰有力地证明了作者审美意识的基调———对阳刚之美的偏好。
以上我们可以更明显地看出它对女性形象的审美要求的落后性、封建性。尽管如此, 但是《水浒传》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 它塑造的某些女性形象至今仍能给广大读者以强烈的印象。
综上所述, 《水浒传》中的女性多取材于社会底层:美女多罪恶、英雄多丑陋、老妇多贪恶, 基本上没有刻画出内外兼美的女性形象, 作品里有作者和社会对女性的无视甚至仇视。作品不热衷于塑造既具内在美又具外在美的女性形象, 而内与外的对立足以表明“女色祸水”的思想, 同时又突出当时社会女性不屈不挠的阳刚之气, 借于对正、反面人物形象的了解, 反映了封建道德的坚锢及其压迫下女性的反抗精神。《水浒传》以它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 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
参考文献
[1]夏志清.《水浒传》的再评析[J].现代文学, 1965, (26) .
[2]王平.略论《水浒传》的审美价值[J].东岳论坛, 1991.
[3]郑铁生.《水浒传》叙事结构新形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9.
水浒人物 篇2
经比较,卢俊义应是梁山武功第一。卢俊义与林冲师承周侗,林冲是梁山上的五虎将,精通枪棒,立刻和徒步功夫都很了得。卢俊义是棍棒天下第一,他出生显赫,原为宋朝御辽将军,之后到河北做了员外,这也是宋江长叫卢俊义员外的原因。晁盖征讨史文恭时,史文恭20回合战败秦明。秦明也是五虎将,功夫一流,可见史文恭武功之高,而卢俊义有活捉史文恭,足以说明卢俊义武功是梁山第一。
最有心计的人是宋江,要不也不会做梁山第一把交椅,他心计太深,阴险狡诈。晁盖攻打史文恭时,只带了林冲、秦明几个人去。最后不幸被史文恭射死。宋江明知史文恭是悍敌,却不自我领兵出战,而晁盖有难时,他也没及时带兵援助。
随后,经过三打祝家庄,出兵救柴进,梁山声势甚大。之后又连续打退高太尉三路进剿,桃花山、二龙山会和,同归水泊。最后,总共拥有一百零八个头领,排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座次。
被误解的《水浒》人物绰号 篇3
黑旋风:李逵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一些报章把“旋风”解释为“行动迅速,像旋风一样快”。其实,《水浒传》里的“旋风”是宋代的一种火炮,引信点着便可发炮,当时民间俗语曰:“神仙难躲一溜烟”,故将这种火炮命名为“旋风”。书中之所以称李逵为“黑旋风”,一是说他肤色黝黑,二是说他脾气暴躁,像火炮一样“点火就着”。
混江龙:《水浒传》里混江龙李俊的名气很大,很多书中将“混江龙”解释为李俊的水下功夫了得,像龙在水中一样游刃自如。其实,宋代时“混江龙”是一种刷荡沙泥的治河工具。
船火儿:有些书中把船火儿张横解释为“船上的伙计”,更有资料居然把“船火儿”解释成“夜晚江黑,渔火点点,渔歌互唱,景致美极”的一幅《夜渔图》!这两种解释都是错误的。“火”通“伙”,是指同一职业者的小头目。“船火儿”指的就是一群弄船人的头领。
摩云金翅:“摩云金翅”欧鹏的绰号比较难懂,一些书籍中只把它解释为“武艺高强”。其实,“摩云金翅”是一种大鸟。据记载,古印度神话里有种大鸟名曰“迦楼罗”,翅有庄严宝色,头有大瘤,是如意珠,此鸟鸣声悲苦,以龙为食。
《水浒传》的人物和艺术 篇4
下面, 重点对小说中几个代表性人物进行评析:
一、宋江
宋江是《水浒传》故事情节展开的主要人物, 也是小说的一号人物, 同时也是学术研究过程中争议最多的人物。宋江人称“及时雨”, 刚刚出道是在山东郓城县任押司一职, 整天就是写一些文章而已, 是一个无名的小吏、, 整日舞文弄墨, 书写文书。晁盖等七人截取生辰纲后, 被官府通缉, 宋江将消息提前告知七人后得以逃脱。宋江老婆阎婆惜得知宋江私通梁山后, 趁机威胁宋江, 宋江一怒之下杀死阎婆惜, 逃亡沧州, 被逼上梁山。后来做梁上首领, 受朝廷招安, 封为武德大夫, 最后被奸臣所害。那么如何评价宋江的一身?很多人对其看法不一, 最早对宋江进行评价的是金圣叹, 说宋江是一个小层人, 主要对其进行贬斥的态度。宋江自己也说过:貌黑身矮, 出身小吏, 文不能安邦, 武不能服众。这说明宋江对自己有一个人清醒的认识, 这就使常人对宋江不是很喜欢, 但是我们在研究和分析一个人物的时候不应该是以个人的好恶为标准而是以实际和理性出发。现在从宋江的出身、思想性格和生活道路几个方面来分析。
1、《水浒传》在宋江出场说宋江是在家务农, 主要做农田耕种, 后来到郓城县做押司一职, 他文采较好, 熟悉历史等。
2、宋江自小读书,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并且精通刀笔。
从他的出生经历和性格使宋江非常具有正义感, 并且同情百姓疾苦, 并且谨慎, 有一定的谋略。这是因为他做过小吏, 懂得一些官场之道和法律。宋佳到梁山后, 处理一些问题都考虑比较全面, 有很多人说其虚伪, 这不过是他处理问题的一种手段。如俘获秦明, 让位卢俊义等事情。朝廷抓他后, 别人解救他的时候, 他却说这是国家的法律。
3、宋江是一位讲义气的好汉, 放走晁盖, 当国家法律与个
人义气发生矛盾的时候他选择了义气, 同时为了梁山杀死阎婆惜, 这都为梁山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4、宋江上了梁山之后, 后来成为梁山的首领。
在自己也说自己文治和武功都不行, 那么为什么成为梁山的首领呢?这是由于宋江有以下优点:仗义疏财, 有一定的影响力, 当兄弟有困难时一定全力相救。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和军事指挥能力。如三打祝家庄战役战法的运用。
5、受招安以后, 宋江带领梁山义军一心为朝廷。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 这对梁山来说都有较大的有影响。
6、在招安后, 把梁山的大旗由替天行道改为顺天护国, 并
说过朝廷不负我, 我不负朝廷的话语, 并在征方腊的战役中付出了惨烈的代价, 这说明他强烈的爱国思想。
7、悲催的结局。
征服方腊后, 原本的108位好汉只有27个, 其他的不是牺牲就是出走了, 但是面对付出朝廷并不信任他, 并将其毒死。
宋江的一身是光明磊落的, 现实仗义英雄, 招安后是忠臣, 最后是悲惨的结局。
二、李逵
李逵是作家写的比较多, 个人性格鲜明的人物之一。他具有农民的淳朴和粗放的性格, 且敢于反抗, 有正义感仗义等特点。对李逵的评价一直都比较高, 一方面是其忠义勇猛, 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淳朴可爱。但是笔者却不这么认为, 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李逵身上有一股流氓习气, 不是农民的厚道天真, 这
主要表现在喜欢赌博、抢劫、说粗话等, 和一般的无赖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把抢别人东西而说成天真也就太可笑了。虽然说李逵作战勇猛但是敌我不分, 不知道有多少冤魂死在他的斧下。
2、奴才意识。
在小说中一再表笑李逵的反抗意识, 以他反对招安行为中可以看出, 但是从招安后的当官, 可以看出其内在潜伏的动机。李逵虽然勇猛, 却死在自己最信任的打个宋江手里, 这说是一个极大的反讽, 可以说是作者的有意为之。
三、武松
武松在小说一出场并不是非常的光彩, 显得非常的落魄, 因打架而柴进府上的。但在府中因性情暴烈不受大众的欢迎。这时在武松的身上很难豪侠之气。景阳冈打虎, 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立时光彩起来, 转眼成为威震四方的英雄。而景阳冈打虎一节也将前文武松外形描写所作的铺垫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其间体现了武松刚勇豪爽, 毫无畏惧的英雄气概。爱憎分明、敢作敢为的武松灵台前愤斩潘金莲, 狮子楼怒杀西门庆, 报恩义助施恩, 武松知恩图报, 嫉恶如仇。看透世事黑暗, 武松走上反抗之路。
《水浒传》是一部农民起义的深动画卷, 不但完整展现了宋代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而且梁山好汉是非常引人关注, 且深入人心。他们侠肝义胆, 敢报天下不平, 其性格光彩照人, 令世人敬仰。《水浒传》在艺术上所取得了的成就, 人物形象的深动塑造就是其重要的推动力。尽管人物形象刻画上带有理想色彩, 但是他根植当时的时代土壤, 通过细节、心理、行为刻画, 展现了人物性格, 使得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摘要:《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无论是学术界还是阅读阶层对其评价很高。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几个代表性的任务人物, 从而揭示评析《水浒传》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为《水浒传》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水浒传》,典型人物,艺术成就
参考文献
[1]、施耐庵.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2]、田恩铭.试论《水浒传》中的人物[J].名作欣赏, 2010, (11)
水浒人物介绍 篇5
自从我校党支部开展党员教师争先创优活动以来,我以积极的态度参加,为了把争先创优活动进一步落实到工作实处,促进本职工作的更好开展,我特承诺如下:
一、坚持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思想水平,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明确党员争先创优的具体要求,增强党性原则,充分认识创先争优的重要意义,激发创先争优的热情。
二、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学习“三个代表”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更新观念,努力与时俱进,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关爱学生,认真负责,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人生的崇高价值。
三、学习党的章程,牢记入党誓词,遵守党的纪律,履行党员义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以平静的心态、高度的热忱,严谨的作风和负责任的态度,展现党员风采。
被误解的“水浒”人物绰号 篇6
此“病”非彼“病”。《水浒传》中出现几位带“病”字的人物绰号,如“病尉迟”孙立、“病关索”杨雄。有些文章望文生义,将“病”解释为“不健康”“疾病”。其实,在宋代,“病”字是“超过”“胜过”的意思,“病关索”就是“超过关索”,“病尉迟”就是“赛过尉迟恭”。
“黑旋风”是一种威力火炮。黑旋风李逵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一些报章把“旋风”解释为“行动迅速,像旋风一样快”。其实,《水浒传》里的“旋风”是宋代的一种火炮,引信点着便可发炮,当时民间俗语曰:“神仙难躲一溜烟”,故将这种火炮命名为“旋风”。书中之所以称李逵为“黑旋风”,一是说他肤色黝黑;二是说他脾气暴躁,像火炮一样“点火就着”。
“混江龙”是一种治河工具。《水浒传》里混江龙李俊的名气很大,很多书中将“混江龙”解释为李俊的水下功夫了得,像龙在水中一样游刃自如。其实,宋代时“混江龙”是一种刷荡沙泥的治河工具。
“船火儿”是使船人的首领。有些书中把船火儿张横解释为“船上的伙计”,更有资料居然把“船火儿”解释成“夜晚江黑,渔火点点,渔歌互唱,景致美极”的一幅《夜渔图》!这两种解释都是错误的。“火”通“伙”,是指同一职业者的小头目。“船火儿”指的就是一群弄船人的头领。
“旱地忽律”是两种猛兽。《水浒传》中,朱贵的绰号是“旱地忽律”。很多人不明白“忽律”是什么意思,還以为朱贵具有少数民族的“血统”。其实,“忽律”不是指民族,而是指两种猛兽:一种是鳄鱼,“旱地忽律”即在陆地上的鳄鱼;另外一种是有剧毒的四脚蛇,它生性喜食乌龟,将猎物吃剩一个空壳后钻入其中,冒充乌龟,看起来温顺无害,一旦有猎物靠近便发出夺命一击。鳄鱼也是一种善于伪装偷袭的动物,用来形容朱贵阴险狡诈的性格可谓恰如其分。
《水浒传》中林冲人物形象赏析 篇7
今天我就要说说《水浒传》中这位悲剧侠胆重情的豹子头的人物形象。
1 铁骨柔情
在这个人物出场的时候, 就描述了他是一个重情的人物形象, 故事中提到, 大和尚问他为什么来到相国寺, 他说是陪自己的妻子来还愿的。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是非常难得的。在二人谈的甚是投机之时。高衙内看上了在寺庙还愿的爱妻, 丫头来报信说娘子被人缠上, 林冲有几个动作深深地体现了他的爱妻之情, 比如他听说后, 慌忙的与朋友告别, 急忙的跳过围墙, 径直奔向寺庙, 解救自己的妻子。这一系列的动作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非常的难得一见, 兄弟情义与夫妻之情在林冲的心中都一样的重要。在《水浒传》的很多人物中, 像他们这样夫妻恩爱确实很少见。夫妻最后成了仇人, 招来灾祸的很多。可能原因不只是一个, 但是其中丈夫的大男子主义肯定有很大的影响。林冲的为人与他们不同, 妻子的地位在他心中很重要, 能为妻子考虑, 特别是当他被设计陷害之后, 更能说明他对妻子恩爱情谊。
当时, 他的老丈人和一帮邻居前来送行, 林冲说的一段话感人落泪, 他感谢丈人将女儿嫁给她, 两人从不吵架, 现在出了事情, 怕以后高衙内再逼迫, 也为妻子以后考虑, 立下休书, 让妻子以后再寻个好人家。林冲确实是个真英雄, 重情的男人, 对妻子的这种柔情就是在当下, 也是令不少男士感到汗颜的。
2 理智和善, 帮危助困
《水浒传》中有很那么多的英雄好汉, 但我个人认为有很多是及不上英雄好汉的, 因为大多粗暴, 爱杀爱呈一时英雄。虽然有仗义的举动, 但是也有些让人不敢苟同的鲁莽行为。施耐庵描述的应该是每个朝代农民举旗的实情, 起义者中有为了老百姓的人, 为了自己的人, 为了钱财, 为了身家性命的大有人在。但是林冲绝不是这样的人, 他做事从不鲁莽, 救人于急难, 没有逞能好杀的念头。故事在这里也有描述, 酒店的李小二, 因为偷了店家的东西, 要被送官, 这李小二就是酒店的服务生, 与林冲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林冲主动出面为其开脱, 而他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不是暴力方式, 而是用和平的劝解和自己的威望, 这在梁山好汉中是极少的。事后还给李小二盘缠, 让他再寻其他出路。这应该是帮人帮到底了吧。林冲在这里体现的是整个小说中都少见的扶助弱者的行为, 而不是一般的救助落难的英雄或者熟悉的人。
3 能忍则忍, 该为则为
以前看到不少文章评价林冲, 很多都说他“隐忍而行, 逆来顺受”上, 还从林冲的阶级立场, 身份上总结出的性格特征。故事中林冲的忍是有很多原因的。与他的身份和地位有一定的关系, 但是很大一部分还是出于他的本性善良, 对于家庭和妻子的责任感, 面对强权无力反抗和委曲求全。这才是能屈能伸的真英雄!故事在野猪林遭人陷害几丧性命, 得救后并没有报复, 而是以德报怨, 并不杀害陷害自己的人, 而是阻止, 道明了那两个差人也是被逼的, 在《水浒传》中梁山英雄胡乱杀人的事常有, 像他这种最后能在自己性命攸关的生死关头, 能如此深明大理, 这实在难能可贵的, 不分敌友的杀戮, 虽使杀人者“心满意足”, 但终究太过血腥而令人不快。相比之下, 更见林冲人品之高, 仁心之厚!
林冲不单是不鲁莽杀人, 而是在被别人误会和受到别人委屈时, 也能忍让。比如与洪教头的那次比武, 面对着洪教头的无礼, 他就表现出礼让;在沧州牢城, 牢头的蔑视与污秽之语, 他陪笑还送钱;在刚上梁山时, 王伦的不待见, 他也只是感叹命运不济。很多人说, 林冲这种忍让真是一种退缩, 软骨头的行径, 怎么也称不上英雄好汉的敢作敢为, 我认为他的敢做敢为是当作则作, 当为则为, 绝不胡乱作为!这正是一个英雄好汉应有的气度。韩信能于市井受胯下之辱, 方成就了开辟汉家天下的千古名将, 林冲能在屑小之辈前忍隐以行, 才有了梁山水浒替天行道的侠义英雄!
4 独行而谦逊, 甘居人后为大局
林冲是一位不居功自傲的人, 并且德高有威望, 在梁山好汉中这样的人很少。在古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 讲的是尊卑次序, 农民起义军梁山泊的众人也不例外。梁山一百多位大将, 他们的座次是很有讲究的。这里肯定有很多因素导致这种结果, 不乏和这人的资历, 武艺, 功劳, 声望, 还有这人的品行有关。在这些人当中, 林冲的地位是最难定夺的。梁山是王伦为首时, 林冲比不过杜迁、宋万等这些人, 因为那是靠的是谁来得早。而后晁盖一行上了梁山, 王伦难容这些人, 拉拢林冲对付晁盖, 但是林冲最后选择杀了王伦拥护晁盖为王, 这是为梁山立了大功一件。这时的林冲是排在第四位。等到宋江被逼走上梁山后, 林冲又后排一位, 到了第五位。晁盖死后, 梁山顿时没了主心骨, 这次林冲又出面拥立宋江为头领, 梁山的又一次大的危机被解除。此后卢俊义、关胜也上了梁山, 林冲地位又退后一位, 排在第六。而梁山的五虎将的排名, 林冲排在关胜之后。这与宋江、吴用的心机有关, 更与林冲的谦逊美德密不可分。
如果从我们的眼光去看待林冲的这种忍, 他的忍可能要与怕冲突联系起来, 是一种软弱和无用的表现, 是他最终悲剧的根本原因。但是我不这么看, 也许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忍”才使得人物更加的完美和真实。他不是毫无底线的忍, 在能忍时极力忍受, 忍下常人难忍的羞辱, 不能忍时又是那么的荡气回肠, 火并王伦、拥戴晁盖、扶正宋江, 直至征讨方腊, 选择功成身退, 可谓有勇有谋有胆有识。林冲的远虑, 是对大局的把握及其忠义品行。
在那个时代和梁山的事件中, 林冲是难以找到知心人的。就像是一群蛮汉中, 有那么一位文明人站在其中, 但是不骄傲自满, 反而是温和谦逊, 不管是武艺还是品德都是那么的超群, 那么的与众不同。所以注定他是孤独的, 无论他怎么的融入, 也无法改变他身上具有的那种气质, 所以他是痛苦的, 这种感受无人能够理解, 也无法分享给他人。林冲选择隐忍来埋没自己的才华和品行, 希望能够安身立命。在梁山可谓功不可没, 资格也是最老的, 但是却没有自己的势力, 他的独立性格和他的爱恨情仇, 把他塑造成了一位有血有肉的故事人物。最后的结局确实是让人流泪和感叹的结局, 林冲中风后, 已经不能讲话了, 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他都在回想着什么呢, 也许他是在遗憾也许是在回想自己这样悲苦的一生, 或许也是回想每次战役的成功, 战场上的兄弟情谊。种种回想中, 最美好的应该是那些与张氏在一起的平静日子。
林冲是《水浒传》代表性的悲剧人物, 一生中经历重重陷害和磨难, 作为起义军的将领, 战场上的成功并没有带给他太多的快乐。施耐庵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人物的种种性格和形象, 他的遭遇是整个社会造成的, 是时代的悲剧, 这种悲剧深深地揭示了北宋社会现实, 这种社会根源直接的暴露了旧社会的残酷现实。
摘要:林冲是《水浒传》代表性的悲剧人物, 一生中经历重重陷害和磨难, 作为起义军的将领, 战场上的成功并没有带给他太多的快乐。本文从豹子头林冲人物性格出发, 分析他是一个钟情于妻, 重义于友, 重善于他人, 谦逊隐忍而以大局为重的英雄人物形象。
关键词:林冲,人物形象,赏析
参考文献
[1]冯先飞.从隐忍走向反抗的英雄——林冲形象赏析[J].中学语文, 2013 (15) :51-52.
浅论《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形象 篇8
施耐庵笔下《水浒传》中宋江的原型, 至正十三年癸已正月, 张士诚与李伯升、吕珍、潘元明等18人在白驹场起义, 施耐庵参加了张士诚的农民起义。张士诚访聘施耐庵, 施作《江湖豪客传》 (即《水浒传》) 正45回矣。《水浒传》前45回最为精彩, 属义侠小说范畴, 与施耐庵生活安定有一定关系。45回以后施耐庵转入军事行动, 以张士诚起义为原型的军事活动隐晦曲折地写入书中。水浒的原型是以宋江起义为名, 行张士诚起义之实。《宋史》中关于宋江的记载, 共有三处:《徽宗纪》、《侯蒙传》、《张叔夜传》。《宋史·张叔夜传》说宋江“起河朔, 转略十郡”。说明宋江最早的起义地点是在黄河以北, 而梁山泊却在黄河以南。“宋江以三十六人, 横行河朔、京东, 官军数万, 无敢抗者, 其材必过人, 不若赦过招降, 使讨方腊以自赎, 或足以平东南之乱。”他所提到的宋江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 河朔是河北, 京东是山东。又提到这支小部队战斗力非常强, “官军数万, 无敢抗者”, 几万官兵都对付不了他。因此, 可以断定“其材必过人”, 宋江的才能肯定很高。所以他给官家 (宋朝对皇帝的称呼) 提了个建议, 不如赦免宋江造反的罪过, 招安过来, 让他去打方腊。当然, 这只是一个建议。后来怎样发展, 这本书里没有记录。再举一条, 北宋王称的《东都事略》还提到一个叫张叔夜的人, 他在海州 (连云港) 做知州。书中叙述, 宋江带着部队准备攻打海州, 在海边劫掠了十几条大船, 从海路发动进攻。张叔夜听到风声, 召集了一千多名勇敢的战士, 在海边设下埋伏, 另外派一支小部队摇旗擂鼓, 引诱宋江。宋江进入埋伏圈后, 张叔夜一声令下, 先把海船全都点火烧了, 切断退路。宋江一看伏兵四起, 又断了退路, 就率众投降了。
1、宋江忠君思想的表现
书中第十八回介绍了宋江在郓城县做押司的情况:“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 他刀笔精通, 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 学得武艺多般。”押司这个职业不高不低, 不高—使他可以有机会接触到生活在下层中的人民, 了解人民生活的艰辛与疾苦, 也使他痛恨腐败的官僚和黑暗的官场。不低—使得他不同于一般的农民, 因为具备了一定的阶级出身他更懂得效忠朝廷。儒家积极倡导人世精神, 人世就意味着做官。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中, 只有读书做官才是正道, 倡导的正是树立一种臣子为君服务的关系。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的君臣观念往往提升了臣子对君主的“忠”。
2、宋江重孝思想的体现
《孝经》说:“孝为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人之行莫大于孝”, 强调在朝尽忠者, 在家必行孝, 认为“忠以孝为主”。人人能孝悌, 天下就会治而安, 而宋江更是“于家大孝”, “事亲行孝敬”, 人称“孝义黑三郎”, 其孝道早已声明远扬 (第十八回) 。孝悌之道早已深深镌刻在宋江的脑海中, 因此宋江在收到其弟宋清托石勇捎来的书信, 闻知“父亲于今年正月初头因病身故, 现今停丧在家, 专等哥哥来家迁葬”的消息后, 先是“叫声苦, 不知高低, 自把胸捶将起来”, 自骂“不孝逆子, 做下非为, 老父身亡, 不能尽孝道, 畜生何异!”随后“自把头去壁上磕撞, 大哭起来”, 直到“哭得昏迷, 半晌方才苏醒”, “恨不得一步跨到家中” (第三十五回) 。只此一事, 宋江的孝子形象已是十分突出。回家后, 在官府前来捉拿他时, 为免父亲担心, 宽慰宋老太公“官司见了, 倒是有幸;明日孩儿躲在江湖上, 撞了一班儿杀人放火的弟兄们, 打在网里, 如何能够见父亲面?便断配在他州外府, 也须有程限, 也得早晚服侍父亲终身”。及至老父叮嘱他路过梁山休要入伙, 他也是言听计从, 宁死不肯上山 (第三十六回) 。上山落草后, 他办的第一件事情, 便是提出迅速接父亲上山, 以免“老父存亡不保”, 足见其对父亲的牵挂。当晁盖提醒他“路中倘有疏失, 无人可救”时, 他则“若为父亲, 死而不怨”, 不顾个人安危, 将父子孝道放在了第一位。
3、宋江的仁义思想的体现
宋江的“仁”突出表现在爱民, 即同情人民, 关心人民。上山以前, 他就以救困扶危闻名于社会:“每每排难解纷, 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 济人贫苦, 周人之急, 扶人之困” (第十八回) , 被称作“及时雨”。上山以后他仍然保持这种思想品德, 特别明显地表现在他所规定的严明军纪上:宋江命令梁山泊队伍攻破一个地方以后, “不许杀害百姓, 放火烧人房屋”, “不可分毫侵害百姓” (第四十一回) 。他还经常打开仓库, 救济贫苦居民。正因为如此, 梁山泊的部队所过之处秋毫无犯, 受到人民的欢迎。这都与他的爱民措施有密切的关系。除了“爱民”之外, 其他方面体现宋江“仁”的例子也很多。例如宋江在攻打无为军黄文炳时, 告诫众人说:“只恨黄文炳那贼一个, 却与无为军百姓无干。他兄既然仁德, 亦不可害他, 休教天下人骂我等不仁。” (第四十一回) 而在第六十五回, 书中通过王定六父亲之口写出了宋江仁德之名, 远播四方, 他说:“老汉听得说, 宋江这伙端的仁义, 只是救贫济老, 那是我这里草贼?若得他来这里, 百姓都快活, 不吃这伙滥污官吏薅恼!”宋江的“仁”得到了普通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拥护, 因此才会出现所到之处, 百姓无不香花灯烛, 焚香礼拜的动人场面。
摘要: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作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 可见《水浒传》的地位及文学价值。宋江作为《水浒传》中的领军人物, 是阅读和研究这部小说当之无愧的第一人物, 宋江是《水浒传》中一个有着复杂多重的性格人物, 施耐庵把宋江的身份塑造成了—个郓城县押司, 整日舞文弄墨、书写文书。施耐庵这样的做法与他的思想和经历密切相关, 施耐庵在塑造这个角色时从自己的经历出发, 抛弃了历史上的宋江, 塑造了新的人物形象。
论《水浒传》中时迁的人物形象 篇9
一、出身低下
据《水浒传》和记载梁山好汉的古籍文献中交代,时迁是高唐州人氏,在北宋梁山起义时隶属河北东路博州,即今天的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史书对他的父母及幼年时期的事迹没有描述,只说他居无定所、无职无固定收入,以偷盗为业,甚至偷坟盗墓,善能飞檐走壁,人称鼓上蚤。后来曾在蓟州府(今天的北京、天津一代)惹下官司,被蓟州两院押狱杨雄救下。
从单纯的出身方面来看,时迁的地位非常低下。无职的来源不仅让他无法比肩朝廷降将关胜、呼延灼、索超等人,就是啸聚山林中的绿林好汉的寨主、头目的身份也是他高攀不上的,即使是宋江嫡系招来的头领汤隆,也以其铁匠出身远远排在时迁之前。梁山好汉出身及其复杂:政府军官、绿林好汉、商贩走卒、渔民田夫……典型的“七十二行”。但我们从中不难看出,无论是食政府俸禄的军官,还是自谋生路的各行各业的英雄,他们都鄙视出身盗贼的人,盗墓为主的时迁和盗马为主的段景住尽管都有战功,而且时迁还战功显赫,但仍然不可避免地成为梁山排座次时的牺牲品。
再看时迁其后的事迹,盗贼生涯更注定他一生的悲剧。在北宋时代,朝廷黑暗和社会动乱导致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梁山好汉中有打铁特长的金钱豹子汤隆,医治病人的神医安道全,医治战马的紫髯伯皇甫端,专司书写的圣手书生萧让等都凭借着一技之长在江湖上混口饭吃,即便是滞留陌生之地的拼命三郎石秀,也通过砍柴卖柴养活自己。而独独是鼓上蚤时迁,身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却做起了被英雄好汉所不齿的盗贼。即便是他以后为梁山的发展和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改变不了时迁在梁山好汉中的猥琐形象,地位低下、排名靠后在所难免。
二、屡建功勋
时迁上梁山之后,因为有飞檐走壁的绝技和聪颖的头脑,在梁山对抗朝廷征讨以及梁山讨伐城池山寨时打探消息、混做内应,用特长为梁山立下了赫赫战功。因为这些战功,使得他在关键时期屡屡得到重用。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一百零七位,上应“地贼星”,与乐和、白胜、段景住四个人共同担任走报机密步军头领,排在第二位。共同接受总探息头领戴宗的领导。
排座次前,时迁为梁山的壮大披荆斩棘,屡立战功。呼延灼征讨梁山时,以连环甲马冲阵,使得梁山军队陷入苦战。军师吴用便让时迁前往东京,到徐宁家中盗出宝甲,以此诱徐宁上山,最后徐宁教会梁山将士钩镰枪,大破呼延灼的连环马;三打大名府时,时迁潜入城中为内应,他躲进翠云楼,按约定放火为号,指引梁山军发起总攻,使梁山最后攻破了大名府;攻打曾头市时,时迁奉命查探敌情,将曾头市备细摸得一清二楚,并将史文恭所设陷坑全部探知。宋江假意与曾头市谈和,时迁又与李逵、樊瑞、项充、李衮一同到曾头市作人质,并使曾头市相信了梁山的谈判诚意,被关押在法华寺中。后来,他爬上钟楼,撞钟为号,与梁山军里应外合,攻破曾头市。
排座次后,时迁继续发挥自身的特长。三败高俅时,宋江命时迁、段景住潜入济州,协助孙新、张青火烧船厂。二人却认为火烧船厂难显“高强”,根据实战形势埋伏在城门边,趁着船厂火起之际,烧毁济州城楼与城西草料场;梁山受招安后,时迁随宋江南征北战,先后征讨辽国、河北田虎、淮西王庆、江南方腊,多次潜入敌军内部放火。
时迁不以摧城拔寨的直面冲阵见长,却是刺探情报、敌后破坏的特战高手。他多次深入敌后“作战”,东京盗甲、火烧翠云楼、刺探曾头市、撞钟法华寺、火烧济州、火烧宝严寺、卧底盖州城、火烧独松关、火烧昱岭关,他在诸多战斗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甚至有评论者认为,梁山五虎可失二虎,但却绝对不能少了时迁。
三、座次排挤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梁山虽然打着“替天行道”的大旗,但在众多英雄豪杰出身参差不齐,性格大相迥异,觉悟高低落差,目的各不相同的情况下,就难免产生派系之争。细究其派系组成,最大的派别当推宋江派,第二大派系是以鲁智深为首的“三山派”(三山指“二龙山”、“桃花山”和“少华山”),其他有影响力的派系还有以林冲为首的“元老派”、以关胜为首的“降将派”、以卢俊义为首的派别等。就是只包含公孙胜、樊瑞、李衮、项充四人的公孙胜派也因为入云龙公孙胜的特殊地位而在梁山上占据一席之地,派系色彩较淡的时迁在派系分立时显得形影孤单。
时迁上梁山颇具戏剧性。他没有林冲被逼梁山的传奇故事,没有关胜被擒上梁山前巡检级别的身份,只是在翠屏山盗窃时恰巧听到昔日恩人杨雄和结义兄弟石秀的对话,目睹了杨雄杀掉淫妻的经过,就用盗贼惯用的伎俩威胁两人,最后两人只得带他投奔梁山。到梁山后,杨雄和石秀还差一点因为时迁偷祝家庄的报更鸡而被头领晁盖杀掉。因为石秀勇救卢俊义,勉强为自己找个靠山,时迁在梁山派系归属中有人把他拉入卢俊义派。在作者看来,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排法,出身财主、枪棒天下无双的卢俊义应该不屑与他为伍。
从这个方面去分析,时迁可以算成无门无派的“孤家寡人”,在梁山和北宋朝廷论资排辈的背景下,即使他身怀绝技、屡立战功,也免不了被排挤、打压。我们从宋江嫡系的安排上可以鲜明地看到这一点。宋江的亲弟弟宋清,从《水浒传》的文字资料和影视作品中没有看出他有任何特长和功勋,但他却凭借梁山泊主宋江弟弟的身份排在108将中的第76位,远远超过功勋卓著的时迁。还有武艺稀松、好色误事的矮脚虎王英,凭借娶了宋江的干妹妹扈三娘,就大受宠幸,担任要职,担负要务。上述事例不仅反映了宋江在用人策略上的“任人唯亲”,也是时迁排座次被排挤的有力证明。
所以,在梁山大聚义排座次时,能力出众,功勋卓著的时迁,被排到倒数第二,排位尚不及碌碌无为的王定六、郁保四,不及只会造船的孟康,不及只会裁缝的侯建,不及只会酿醋造酒的朱富……仅仅超过以盗马为业的段景住,可以说是梁山任人不公的典型案例,也是首领宋江、吴用等人的刻意安排。也有人从出身论、派系论的角度出发,认为时迁出身黑白两道都不耻的窃贼,有过偷坟盗墓的前科,而且没有任何派系的支持,这才导致排名垫底。
纵观时迁在整个梁山活动中的贡献,即使他不能进入天罡星的行列,至少应该在地煞星中谋个好位置。他的打探、获取情报的才能和后期梁山中最亮眼的燕青、石秀可相提并肩,比同在走报机密步军头领的乐和、段景住和白日鼠白胜强多了,同样也胜过他的顶头上司戴宗。
四、悲惨结局
对时迁着墨最多、极力铺陈叙述的情节高潮在征讨方腊环节。宋江大军破了方腊后,时迁在返程的途中却因绞肠痧发作而亡,能够从九死一生的前线安然无恙,最终却因为急性阑尾炎而丧命,不禁让人扼腕叹息:上天不公,无过与此。
在《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九回“鲁智深浙江坐化宋公明衣锦还乡”的末尾书写:“于路病故正偏将佐一十员,正将五员:林冲、杨志、张横、穆弘、杨雄;偏将五员:孔明、朱贵、朱富、白胜、时迁”。
据史料记载,时迁病逝后只是被朝廷追封个义节郎,并没有后代留于人间。时迁以自身的努力,在社会动荡、群雄并起的时代升华了自身的人格,从一个地地道道的盗贼完成了到英雄的转变,在恓惶的结局中给了读者一些安慰。
时迁是一个在官方和民间广为流传且反差较大的一个人物形象。他出身贫寒、地位低下、职业卑贱,但他却从不看轻自己,凭借特长和不懈努力,在英雄辈出的时代闯荡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在好汉如云的梁山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时迁是封建时代积极上进、努力改变卑微形象的典型代表,体现了小人物抗争的积极意义。书写时迁,探究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还在于他对后世武侠文学的影响,作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个能穿房越脊的人物,他对后世武侠也起到很大的启蒙作用。
总之,作为《水浒传》中一个着墨不多、地位低下、形象猥琐、影响不大的人物形象,时迁因无派无系、出身盗贼而在排座次时受到排挤,屡建功勋班师回朝时病逝半路,无子无嗣没有太多文字留给世人,悲惨结局从中可知。但他的抗争和追求,通过努力改变自我的勇气值得后人尊重,《水浒传》里正是因为有了对“小人物”时迁立体描述,才有了更多接近民生民意和底层社会的情节铺展,才有了《水浒传》中诸多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参考文献
[1]施耐庵.水浒传[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220—274.
[2]刘晓静赵雪.浅析水浒传中时迁的人物形象[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65-66.
[3]韩干校.水浒传小人物时迁的塑造、价值及启示[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06,26(4)396—399.
水浒人物 篇10
一、“衣如其人”的刻画人物性格
《水浒中》中许多人物性格都可以通过其穿着反映出来, 通过服饰恰到好处地反映了人物的地位和性格。《水浒传》中市民形象服饰极为丰富, 既有绿林好汉的, 也有大户太公, 草莽英雄, 武官等。因为他们性格迥异, 遭遇不同, 人物形象服饰缤纷多彩。第五十四回中已是副将的宋江装束:“头顶茜红巾, 腰系狮蛮带。锦征袍大鹏贴背, 水银盔彩凤飞檐。抹绿靴斜踏宝镫, 黄金甲光动龙鳞。描金随定紫丝鞭, 锦鞍稳称桃花马。”在服饰描写中可以看出, 宋公明所穿着的服饰中有大鹏, 更有龙凤。而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最高领导层所推崇的, 他的穿着隐隐约约地蕴含了宋江想得到一个官方 (也就是当时最高统治者) 的认可, 并希望能够得到最高统治者的重用。这个服饰特点与当时各级文官统治者的穿着有些神似和形似。宋江一心想要降宋并受朝廷重用, 这就这决定了他的行动一切以此为目标, 不可避免了为实现此目标, 宋江在对朝廷的行动与对朝廷官员的态度中显示出来的懦弱。
吴用在梁山的地位和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在小说中, 他的定位就是“诸葛亮”连装束都和诸葛亮如出一辙, 在第五十四回宋江破高廉时的装扮:“五明扇齐攒白羽, 九纶巾巧簇乌纱。素罗袍香皂沿边, 碧玉环丝绦束定。凫舄稳踏葵花镫, 银鞍不离紫丝缰。稳踏葵花镫, 银鞍不离紫丝缰。两条铜链腰间挂, 一骑青骢出战场。”此装束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穿着确实大有相似之处, 在全书中, 吴用一直都是以“智者”和“忠者”的身份出现, 吴用善智, 但因“忠”而无善终。羽扇纶巾谈笑间, 沉稳睿智但是也昭示其并非完美的结局。
《水浒传》中最草根的人物—李逵是《水浒传》中极具特色的人物, 向来总是被人津津乐道。李逵穿着的简单, 也昭示其性格的简单, 性格简单造就了他的愚忠, 最终以悲惨结局。李逵所做的一切都反应了他的草根性,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为了“快活”, 感情用事, 成败皆因此。李逵是一个典型的农民英雄形象, 骨子里夹杂着叛逆和愚忠的双重性格, 只是因为他太简单, 想把所有的事情都简单化!
二、用服饰点画人物的角色和习性
《水浒传》中的人物虽然错综复杂, 但是在人物的服饰刻画上却是各有千秋, 从高官富贵到底层草莽, 各有各的特点, 各有各的喜好。因此书中给人们展示出了不同阶层, 风格迥异而又各具特色的不同类型的英雄形象。服饰是小说中人物身份的象征, 是人物性格的外在体现。
入云龙公孙胜是道家出身, 其装束当然也极具道家特色。在破高廉时的装扮, 十足地刻画了一个能够呼风唤雨、能随意施展道法、能飞沙走石的神秘人物。且看入云龙的装束:“皇冠耀目, 神剑飞霜。九霞衣服绣春云, 六甲风雷藏宝诀。腰间系杂色短须绦, 背上悬松文古定剑, 穿一双云头点缀早朝靴, 骑一匹分鬓昂首黄花马。”这是典型的道家仙人打扮。入云龙在梁山坐第四把交椅, 是“天闲星”下凡。公孙胜头戴皇冠, 手握宝剑, 坐骑为昂首黄花马。隐隐映衬了公孙胜在梁山的特殊地位, 既位居高位又看似清闲, 梁山泊副军师的地位但又是个无为的道家子弟。
小说中对于女性人物刻画较少, 在小说中有两位性格截然相反的女性人物, 其一是母夜叉孙二娘, 开着一家专干杀人掠财然后再做人肉包子的“黑店”, 她的服饰中布满了野性:“露出绿纱衫儿来, 头上黄烘烘的插着一头钗环, 鬓边插着些野花。”“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 搽一脸胭脂铅粉, 敞开胸脯, 露出桃红纱主腰, 上面一色金钮。”但另外一女性形象却与母夜叉大相径庭。一丈青扈三娘:“雾鬓云鬟娇女将, 凤头鞋宝镫斜踏。黄金竖甲衬红纱, 狮蛮带柳腰端跨。霜刀把雄兵乱砍, 玉纤手将猛将生拿。天然美貌海棠花, 一丈青当先出马。”“玉雪肌肤, 芙蓉模样, 天然标格。金铠辉煌鳞甲动, 银渗红罗抹额。玉手纤纤, 双持宝刀。”对于女性娇柔妩媚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扈三娘本是扈家庄的千金小姐, 身上所特有的女人味掺杂着一股英雄气概, 是孙二娘所无法比拟的。
第76回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的梁山诸将显示了各位英雄的气概。大刀关胜的装束酷似武圣关羽:“蓝靛包巾光满目, 翡翠征袍花一簇。铠甲穿连兽吐环, 宝刀闪烁龙吞玉。青骢遍体粉团花, 战袄护身鹦鹉绿。碧云旗动远山明, 正按东方甲乙木。”关胜这一身打扮俨然就是一大将军坐镇军中, 反映了关胜的英雄气概。先锋大将霹雳火秦明:“盔顶朱缨飘一颗, 猩猩袍上花千朵。狮蛮带束紫玉团, 狻猊甲露黄金锁。狼牙木棍铁钉排, 龙驹遍体胭脂裹。红旗招展半天霞, 正按南方丙丁火。”两员武将勇猛装束, 尽显大将风范。也正是关胜和秦明在军中的地位。且看三军统帅宋江的装扮:“凤翅盔高攒金宝, 浑金甲密砌龙鳞。锦征袍花朵簇阳春, 锟镨剑腰悬光喷。绣腿絣绒圈翡翠, 玉玲珑带束麒麟。”金甲龙鳞, 带束之上有麒麟, 这是何等的霸气, 体现了宋江当时一展抱负的雄心和气魄。也暗示了宋江后来归顺朝廷后努力付出所作出的贡献, 体现了他对“天子”的敬仰。通过对服装的装束来体现自己的实力进而想实现心中的抱负, 这是宋江在小说中的形象之一。
小说中对人物服装的描写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具有不同的特点, 在不定的时间段里体现了同一人物的不同性格, 这样就更加全面地反应了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使小说中人物服饰的描写具有层次感, 通过合理的人物出场顺序的不同穿着, 也描述了人物的成长和变化过程, 进而把不同阶段的人物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通过同一人物今昔穿着的差异多层次的展示了人物性格特征。作者在无意中也把不同人物的穿着进行了隐性的比较, 通过对比也反映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宋江与李逵穿着的不同, 也就内涵着他们的理想抱负的天壤之别, 这些其实都是由于他们的性格迥异自然体现的。最后, 在对于一个人人物的一身打扮必须把能够展现其特点的东西重点描述出来, 而不是不分主次从头至脚无一遗漏, 那样, 既易落入俗套, 又显得繁杂, 通过即抓住重点又突出重点的方式进行刻画,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说中描写服饰, 是为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 运用时要有所选择, 不能张冠李戴, 李服张穿, 要讲究服饰与人物身份和性格的一致性。《水浒传》正是合理地运用了不同人物服饰穿着的不同, 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作为一种文化不断传承至今。
参考文献
[1]施耐庵.《水浒传》, 容与堂刊本.
[2]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4月出版
论《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形象 篇11
关键词:水浒传;宋江;人物形象
金圣叹曾说:“《水浒传》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所状,人有其声口。”他又说:“读此一部书者,亦读一百七人传最易,读宋江传最难也。”初读《水浒传》很容易认为宋江是个绝对的好人,又读会发现其优劣参半,再读会发现劣处胜于其优处。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宋江这一人物形象性格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所决定的。
一、“宋江寇东京,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宋江其人
在《水浒传》成书之前,宋江形象实际上已基本定型。自南宋以来,宋江起义军的故事已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艺人讲述演唱的重要内容。《水浒传》中介绍宋江出场时写道:“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且又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常济人贫苦,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①这段话分别从宋江的社会身份、为人、声望等方面对宋江加以叙述。除此之外,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性格、思想、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也做了详细的刻画。
二、“身在官府,心在江湖”和“身在江湖,心在朝廷”——宋江人生的特点
宋江的一生是复杂、矛盾的。他于小说第十八回出场,第四十回上梁山,并死于最后一回。他的一生,以梁山为界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前半生——身在官府,心在江湖。宋江“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可谓能文能武,是个全才。然而官场并不属于宋江,他虽然每天处理案牍,心思却全然不再官府上,当朝廷下令捉拿晁盖等人的时候,他却放走了朝廷“要犯”。宋江平日里把精力都用在了江湖上,他好结识江湖好汉,济人贫苦,扶人之困。
后半生——身在江湖,心在朝廷。自宋江在江州被劫不得已上了梁山后,就是江湖之人了,然而他却把心放在了朝廷上,一心想着招安,还把“聚义堂”改名为“忠义堂”。在招安之后,又主动请命攘外安内,想朝廷之所想,急朝廷之所急。从宋江前后半生的身心错位可见其复杂矛盾的人生特点。
三、“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②——宋江的思想和性格特点
(一)忠
在宋江的一生中,“忠”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即使屡遭迫害被逼上梁山,他都没有放弃过“忠”的想法。宋江在率众起义的时候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但仅仅只是反贪官而不反皇帝,这正是宋江性格中“忠”的具体体现。然而水泊梁山的起义最终却可笑地成为了对皇帝尽忠的一种手段。
(二)义
宋江性格仗义,喜好扶危济困。事实上,宋江只是一个小小押司而已,其出身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地主阶级。但即使如此,他仍然想人所想、急人所急。宋江初见李逵就给他十两银子,其仗义疏财的性格令李逵非常感激,以至于李逵矢志不渝地终身相随其后。他为了维护他和晁盖之间的兄弟情义,怒杀阎婆惜。他对所有头领均以兄弟相称,在征讨方腊的时候,每死一名兄弟宋江都会为之痛哭流涕、悲伤欲绝。在宋江的一生中,“义”这一性格特点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
(三)孝
忠和义的思想是宋江这一人物性格的核心,但他的性格中还存在孝的思想。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宋江在怒杀阎婆惜之后,走上了逃亡之路,并最终与众位义士共赴梁山泊。而此时看到家父身亡的消息,宋江不禁骂自己:“不孝逆子,做下非为,老父身亡,不能尽人子之道,畜生何异!”随后便把头往墙壁上撞,并哭昏过去,半晌方醒,充分地表现出宋江这一人物性格中“孝”的特点。
总之,宋江的性格特点主要体现在“孝、义、忠”这几个方面。宋江的“孝”让人称赞,宋江的“义”聚拢了人心,而愚忠却彻彻底底地断送了梁山的未来,让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最终归于沉寂。
四、“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宋江的悲剧
“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是宋江一生的理想所在。在征辽平方腊之后,宋江完成了自我身心的救赎,但最终却仍落了个被奸臣谋害身亡的结局。面对“朝廷赐死无辜”③,宋江的态度是“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这便是宋江的悲剧所在。
其悲剧意味主要有三点:第一,宋江身体力行的“忠义”救不了他和梁山将领。他志在报国,然而昏君无能,奸臣当道,他的忠义不为世所容,最终还是被昏君和奸臣陷害。第二,宋江身体力行的“忠义”救不了大宋王朝。他替天行道,大反贪官污吏,在梁山好汉一个个为国而死的壮烈之后,仍改变不了亡国的结局。第三,宋江所代表的封建时代被压迫阶级在本质上还是一个不自觉的阶级。在中国封建社会爆发的反抗封建统治压迫的斗争中,产生了许多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而宋江在思想上并没有达到那些杰出农民起义领袖具有的高度。他认识不了时代,也认识不了自己,不明白为什么会遭遇“朝廷赐死无辜”的厄运。
在宋江的一生中,我们能看到他性格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也正是这种性格,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施耐庵抓住这一系列的矛盾来刻画宋江性格的多重性,体现宋江形象蕴含的历史悲剧精神。
注释:
①施耐庵 罗贯中.水浒传[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229.
②施耐庵 罗贯中.水浒传[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1388.
③施耐庵 罗贯中.水浒传[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1387.
参考文献:
[1]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2]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引自陈曦钟辑校.水浒传会评本(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3]竺青.名家解读水浒传[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浅议《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篇12
一、尊重历史事实和民间传说故事,展示人民的理想
宋江等三十六人在梁山水泊的农民起义是《水浒传》创作的历史根据。关于宋江起义,在历史著作中有些零星的记载。《宋史·徽宗本纪》:“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 又犯东京、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张叔夜传》说“: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兵莫敢撄其锋。”《东都事略·侯蒙传》说“: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上述文字记载中了当时起义的历史。
从宋江起义失败到《水浒传》成书,正值女真、蒙古族先后南下,广大人民在民族和阶级的双重压迫之下,纷纷高举义旗,结聚山寨进行反抗,宋江等三十六人的英雄事迹,就成为人民歌颂的对象。人民群众在这些草泽英雄身上,寄托希望并以此来鼓舞自己的斗志。
宋末元初,画家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初次完整地记录了三十六人的姓名和绰号。《序》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不足采者。虽有高如李嵩辈传写,士大夫亦不见黜。余年少时壮其人,欲存之画赞。”可见在民间流传的宋江等故事, 已引起士大夫的注意。
水浒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时期,也正是说话、杂剧等通俗文学逐渐发展到成熟的时期。宋末元初,水浒故事已成为艺人们讲述、演唱的重要内容,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话本和戏剧相继问世。从南宋罗烨《醉翁谈录》中“小说开辟”一条所记的说话目录看,已有“公案类石头孙立”、“朴刀类青面兽”、“杆棒类花和尚、武行者”等,这些显然都是有关水浒故事的段落。宋末元初的《大宋宣和遗事》涉及水浒故事的部分,是《水浒传》的原始面貌,是现传讲说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其中着力叙写的是杨志卖刀、晁盖等劫生辰纲和宋江杀阎婆惜等情节。末尾不提及受张叔夜“招诱”,并说:“后遣宋江收方腊有功,封节度使。”元代出现一批水浒戏,在这些戏里,水浒原来的人物故事日益发展丰富起来。水浒英雄由三十六人发展到七十二人,又发展到一百单八人。对梁山泊这块农民起义根据地的描写也接近《水浒传》了,其中有的英雄人物如李逵、宋江、燕青等已有生动的描绘。
从张叔夜传到民间传说故事,作者既尊重的历史事实, 又尊重了民间故事和说书人的底话本,成功的进行了艺术再创造,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展示了人民的理想。
二、黑暗的社会环境是造就英雄好汉反抗性格的环境基础,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一定的社会形态、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等要素,构成了一定的社会环境。作者擅长描写复杂错综的环境,这个社会环境就象一个庞大无比的黑网,笼罩着天下,当然也笼罩着天下英雄,是形成英雄好汉反抗性格和造反义举的社会根源。
《水浒传》虽然没有正面从经济关系上广泛描写阶级矛盾,但对于作为起义英雄对立面的封建统治阶级,则有深刻的揭露。小说反高俅“发迹”和徽宗皇帝宠信他的一段故事, 放在作品的开端来定,以表明“乱自上作”。它预示着广大人民在以这样昏君和宠臣为代表的腐朽集团统治下,将陷入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
作品中的高俅,始终作为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出现,是贯串全书的一棵黑线。他原是个“浮破落户子弟”,只因踢得一脚好气球,受到皇帝的赏识,“没半年之间,直抬举他做到殿帅府太尉职事。”倚势恃强,与蔡京、童贯之流狼狈为奸,把持朝政,无恶不作。小说中的大小官吏,多是他的亲友朋党。 有“徽宗天下慕容贵妃之兄”、青州知府慕容彦达倚托妹子, 在青州横行,残害良民,欺罔僚友,无所不为;高俅之子高衙内和弟弟高廉,依仗高俅的权势,或在东京“任意淫垢他人妻女”,在大名府尽量搜刮钱财,送给东京为丈着蔡京“泰山之恩、提携之力”,在大名府大肆搜刮钱财,送给东京为丈人做寿的梁中书。作品还写了一批处于社会基层的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如张都监、蒋门神、祝朝奉、毛太公和西门庆等,此外还有各级官府的差拨、役吏和各种各样的爪牙。这一批大大小小的统治者、压迫者,形成了一个黑暗势力网,残酷压榨和迫害着人民。处于社会底层深受压迫的劳动人民如李逵、阮氏三雄等奋起反抗,投身到起义队伍中来,同时定了那些处于社会中上层和一些原属封建营垒中的人物,因遭受这样那样的迫害而纷纷参加义军队伍。封建地主阶级内部也出现了分化,因而象家藏“丹书铁券”的世袭大贵族柴进和将门后裔杨志、大地主卢俊义等,也都先后卷进了起义队伍的行列。这些都说明当时封建统治的黑暗和阶级矛盾的尖锐。
这黑暗的社会环境是农民起义英雄性格成长和反抗义举的社会根源,作品中的宋江、林冲、柴进应该说是宋王朝的忠实奴才,他们的起义都是被逼出来的,这在林冲、宋江身上都表现的十分突出,林冲是有一身好武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着优厚的待遇,舒适的家庭,美丽的妻子,这种种条件, 又形成了他安分守己怯于反抗的性格。高衙内明目张胆地调戏他的妻子,他虽然感到耻辱,可是因吃着统治阶级的大请大受而不敢下手,只是冲散了事,后来在高俅父子的多次阴谋陷害下,他被发配充军,虽感到含冤负屈,仍未能起而反抗,甚至被贬谪到大军草料场时,尚欲修屋苟安下来。仍是敌人没有因为他一再退让而相饶,竟然又从东京赶到沧州来谋杀他。在家破人亡,步步紧逼的情况下,他才杀死了人,吐出了长期积压心头的冤气,毅然决然地走上了起义的道路。
三、巧妙的安排故事情节和细节,塑造人物形象
情节又叫故事情节,它往往由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组成,体现为较为完整的过程,它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细节是组成情节的基本单位,也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也体现为一个过程。《水浒传》中由许多成功的故事情节和细节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武松打虎》这一故事情节,具有完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通过这一故事情节,塑造出了武松武艺高强,坚强好胜的英雄形象。对《武松打虎》的故事分析如下:
1.“三碗不过冈”的氛围布置
“三碗不过岗”是阳谷县地面一家酒店写的招旗上的五个字。这五个字,不仅是故事因由和人物塑造的发端,而且由此开始,布置了愈来愈浓重的打虎氛围。
此家酒店的酒叫做“透瓶香”,又唤做“出门倒”,但聪明的酒家没上招旗上写这些一般化的俗称,而是抓住喝酒人的心理,即从酒的烈性、后劲与“效果”上去做宣传,写上“三碗不过冈”,使之既成为酒店的别称,又成为别致的“广告”。故事一开头,作者极力渲染酒之烈,反复铺垫喝酒中武松与酒家的争执冲突,增添了许多韵味情趣。武松所喝那十八碗酒的确“来之不易”呢!这是在一次次打掉酒家拦阻,一回回向酒家的“进逼”中,才讨来的。酒家所以执意不让多喝酒,那是为了武松生命安全,那酒会使人“出门倒”。而在景阳冈上又有一只“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的大虫等着呢!这是明写武松与酒家冲突,暗写老虎吃人的凶猛。这就从喝酒过程及可能产生的危险后果,来进一步“紧缩”悬念和造成即将有场生死搏斗的紧张气氛。
接着,则是借助巧妙的醉态描写,着意加重打虎气氛的紧迫感和危急感。文章之妙就在这半醉半醒中;若醉成烂泥, 那定然是酿成虎吃人的恶果,哪来的打虎壮举佳话?若全然清醒,则不会误入树林的险恶境地,也不至于手忙脚地打折哨棒,而不入险恶境地,不打折哨棒,又怎么造成赤手打虎的机会,又如何显示英雄的刚强和勇力?至此,我们可以说,作者通过层层渲染,已最终完成了浓重的打虎氛围的布置。
2.跌宕的哨棒描写
“武松打虎”中写到哨棒达17次之多。武器可以壮人胆, 武松究竟是大病初愈,权且凭借哨棒当作武器增加安全感, 在和老虎相搏斗时,武松双手抡起哨棒,一棒辟下,哨棒断作两截,不禁令读者为此捏了一把汗,哨棒打折后,方显出武松绝处逢生,神勇无比,凭借着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也完成了对武松形象神勇无比而又好胜和个性的塑造。
3.细腻的心理刻画
作者在刻画武松的心理,从进了酒店到打死老虎,可以分为四层。第一层步入酒店,刚烈秉性与好胜心理使武松得到十八碗酒喝,这也为后来打虎作了铺垫。酒家只给武松三碗酒喝,武松再三要酒喝,于是就和店家发生的冲突,喝完酒爬上景阳冈,看到关于老虎的檄文,心理却有一惊。第二层武松见到老虎的檄文之后,想要返回酒店,却又怕店家笑话,于是只有进不能退。这就描写出了武松好胜的个性。第三层从老虎跳出至打死虎止,着重刻划武松从一时慌乱转为沉着机敏对付突变的大智大勇的心理活动,当老虎扑地一响跳出来的时刻“,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显然,武松着实心慌了。这是合乎常理的。此刻,武松处在毫无防备中,而虎的突袭又如此凶猛, 岂能不慌?
在这个故事情节中,酒店喝酒是开端,步入景阳冈是发展,打虎是高潮,下山遇猎户是结局。这个故事情节摇曳生姿,打死老虎之后,武松步下景阳冈来,又看到两只大虫,连这个顶天立地的英雄也发出惊呼“:今翻休了!”,这个情节中包含了许多细节描写,如酒店喝酒的细节,景阳冈打虎的细节,都对武松塑造形象起了重要作用。
《水浒传》中,成功的情节描写比比皆是,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武松醉打蒋门神》等都是成功的典范。
四、借助于神奇的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
宋江是《水浒传》中具有两面性的艺术形象,集反抗性与妥协性为一体,一方面他有反抗的性格和反抗的义举,杀贪官、打土豪、闹青州、打京师、打祝家庄这是他的反抗义举,他也有反抗的欲望,它在浔阳楼喝酒提下反诗,诗这样写道: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境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 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这以上都说明他有凌云之志。另一方面,他又认为造反是大义不道的事情。因此,主张招安投降,招安后南征方腊, 北讨田虎与大辽,完全是一个封建奴才,是在情理之中的。他的反抗是逼出来的,他的政敌步步向他紧逼,要彻底地把他置于死地,最终才走上了反抗道路。作者为了反映宋江个性的矛盾性的必然性,巧妙的设置了神奇的故事情节,把自己解决不了的矛盾交给鬼神来解决,把宋江造反和妥协投降说成是上天的意志。《水浒传》的第一回洪太尉龙虎山大殿放走妖魔,这是全书的楔子说一百零八将的造反,是由上天注定的。第二十四回,宋功名遇九天玄女,九天玄女赐酒授书,并下达法旨,让宋江当一个封建奴才,这也是天命的安排。作品的第八十八回,宋江向九天玄女复命,这正是上天意志的体现。作品的第七十一回,上天排定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的座次,并把晁盖排斥在一百零八将之外,这更是上天意志的昭示。
五、运用人物的言行塑造人物形象
《水浒传》中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这些形象大多是个性鲜明的。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采用的都是动态的方法, 用人物的言行来刻画人物,这种方法区别于西方小说的大篇幅的环境描写和心理分析。
《水浒传》塑造人物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而再现历史,对后来的历史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运用环境描写揭示人物个性和命运的必然性;运用人物的言行反映人物的性格,这既是中国文学的主流,又符合中国人欣赏习惯。
摘要:《水浒传》通过生动的艺术描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整个过程,它深刻地挖掘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成功的塑造了起义英雄的群象,展现了起义由零散的复仇火星发展到燎原大火的斗争过程,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水浒人物】推荐阅读:
水浒人物介绍07-24
水浒人物对比阅读11-14
闲谈水浒人物之12-31
水浒传人物鉴赏06-15
水浒主要人物及事件11-05
水浒传人物故事情节01-09
小浣熊水浒传卡通人物07-11
水浒传的主要人物介绍01-05
水浒传10个人物及事迹06-14
初中名著阅读水浒习题及人物形象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