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水浒

2024-10-17

宋江水浒(共8篇)

宋江水浒 篇1

水浒传宋江的故事 水浒传宋江的人物分析

水浒传宋江的故事

宋江作为小说《水浒传》中一哥,稳坐水泊梁山的头把交椅,水浒传宋江的故事有很多,最出名的有两个,一是还道村收三卷天书,二是三打祝家庄。

《水浒传》第四十一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中讲到宋江不听晃盖劝执意下山要去救家中老父,被官兵围堵,只得奔入还道村里来,寻路躲避,进了一座古,在玄女庙神橱里躲避。赵能等两次进庙搜捕不得,原是九天玄女庇佑。九天玄女称他为宋星主并用酒、枣相待宋江,又赐三卷天书,赠四句诗。后来宋江在回梁山的途中,被官兵包围,幸亏李逵相救,才脱离危险。

三打祝家庄,则是一个比较经典水浒传宋江的故事了,这个可能是《水浒传》之中,情节最跌宕起伏的部分了。祝家庄本是一个家族式的黑帮集团,因为瞧不起水泊梁山一群人,得罪了梁上的人马,被宋江领兵攻打。

宋江的第一次攻打祝家庄的时候,由于地形不熟,导致梁山大军吃了一个大亏,好几名大将都被抓。就连宋江本人都差点被地形给绕的出不来,幸亏事情报工作的石秀问出了识别盘陀路的方法,带宋江走出迷宫。首战失利的宋江知道,如果自己就这样回去,肯定会收到山上兄弟的轻视,自己的第二把交椅的位置可能都会不保。

于是,宋江聚集剩下的残兵败将,再加上水泊梁山的援军,准备第二次攻打祝家庄。等待宋江的不是大胜,而是一场惨烈的大败。有了扈三娘带领的扈家庄的帮忙,祝家庄再一次大胜梁山。但是梁山这边抓住了扈家庄的扈三娘,逼迫扈家庄退出祝家庄的联盟。

此时,祝家庄的两大盟友李家庄和扈家庄都已经分离出去了,宋江在祝家庄之内安排内奸,从内部瓦解了祝家庄的防线,这才成功打下祝家庄。

以上就是水浒传宋江的故事之中的两个。水浒传宋江人物分析

宋江虽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但是作者施耐庵似乎不怎么喜欢这个主人公,正如《三国演义》之中,罗贯中对于曹操的讨厌一样。我们通过对《水浒传》宋江的人物分析,就能看出,水浒传中的宋江的确是不受作者待见的人物。

首先,我们从宋江的外貌描写来看。《水浒传》中对于宋江外貌的描写是这样的:“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垂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前面的这个部分是很正常的英雄人物形象的描写。但是我们细读就会发现,丹凤眼,卧蚕眉这两个特征,似乎是很多演义小说之中,对于英雄的形象描写所用的词。《水浒传》之中很多人物都有自己的面部特征的描写,就连那些不入流的人物,如时迁和白胜,我们看过之后都能有一个具体的形象,可是反观老大宋江,却没有什么印象,这里的宋江就像是一篇堆砌辞藻的文章,没有实际的东西。

其次,我们再从宋江的身材来说,水浒之中的原话是“身躯六尺”,六尺身高在古代人之中,和侏儒五尺仅仅只有一尺之差,这说明宋江是一个身材矮小之辈。在结合宋江的外貌,一个浓眉大眼,唇方口正的大汉却只有区区六尺身高,这样的形象让我们想起了动漫之中Q版的人物形象,细想一下是有点滑稽的。

对《水浒传》中宋江这个人物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事件来分析作者对宋江的人物性格塑造。宋江对每个加入山寨的人,都会假意谦让,要将自己的位置让给别人,宋江明知自己的地位在梁山不可动摇,却还要假意谦让,这是不是有点虚情假意?

最后,再从宋江的结局来看,宋江是被高俅毒死的,他在临死之前,用同样的方法毒死了无辜的李逵,为的就是怕李逵在他死后造反,坏了梁山好汉的名声。其实,梁山好汉的反贼名声,早就在百姓之中传开了,百姓都知道他们在造反,那么又何来名声一说?他所考虑的是自己死后,不想被扣上一个反贼的名字。

所以,通过对《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个不受作者待见的人物。

历史上的宋江起义

虽然《水浒传》只是一本小说,有不少杜撰虚构的情节,但它里面有许多真实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北宋末年,的确有宋江此人,他也是在梁山水泊开始农民起义。

梁山泊位于山东,因为黄河的几次缺口泛滥和周围的湖泊汇成一片,从不知名的小湖泊变得有八百里的广阔水域。因为北宋末年朝廷对百姓的剥削十分严重,尤其是在蔡京、高俅等贪官把持朝政之后,因为无法忍受这样的苛税,许多农民都纷纷破产。梁山泊周围的这些

农民就逃难到了这里,此外,这里还有当地的渔民以及被官府通缉的逃犯,没多少年梁山泊上的人就越来越多,宋江就是其中一个。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在梁山泊正式起义,加上自己有三十六个头领。而逼着他们起义的导火线,是朝廷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宣布把整个梁山泊收归国有,所以在这里生活的、打鱼的、采莲藕的都要交税。起义后不久,宋江等人就离开梁山泊,转战山东、河北、河南等地。

朝廷知道后就下令抓捕镇压,之后又想要招安,可是都没有成功。直到1121年,宋江率军乘船攻打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因为海州知州张叔夜已经派人打探到了情报,所以设下了伏兵。五月,在宋江等人登岸时遭到了官兵的埋伏,不仅被死死包围,船只也被焚烧,断去了退路。走投无路之下,宋江只能投降,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宋江水浒 篇2

关键词:宋江,形象,忠义

在《水浒传》的一百零八位梁山人物中最复杂的一位,便只有宋江一人。在众多对《水浒传》人物的评判分析中,受到争议最多的人物便是宋江。作者在创作宋江这一人物时,把世间最好与最坏的人格品行都给了宋江,造就了宋江的复杂多变的形象。可以说,宋江是众多中国古典小说里被刻画得最为成功最为复杂,又十分具有艺术魅力的一个人物。

一、宋江的笼络之道

要说宋江如何一步步地成为梁山的头领,如何在梁山众人心中“扎了根”成为众人思想的引导者,和宋江在世间在江湖的影响力不无关系。在此,不得不重申“及时雨”这个称号给宋江笼络人才所带来的诸多便利。

首先,在《水浒传》诸多人物间的关系中,宋江和李逵的关系可以说是最复杂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李逵,在《水浒传》中也是最出彩的人物之一。在作者的塑造下,李逵成了一个胆大心粗、率诚勇猛、鲁莽好战的一位极具鲜明性格的角色。全书的第三十八回中,李逵第一次见到了一心想要投奔的宋江。从李逵肆无忌惮地直指宋江的直言“这黑汉子是谁?”“……我却拜甚鸟!”到“我那爷!你何不早说些个,也叫铁牛欢喜!”翻身躬拜。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间戴宗无意间为宋江拉拢李逵所搭的一个桥:“他便是你常说要去投奔的山东及时雨宋公明哥哥。”显而易见,这句话宋江听进去了,于是乎宋江便有了接下来的一系列相同的动作———巧借时机地“赠与”李逵银子。

回到宋江与李逵的第一次相见,便是李逵输了银子,在酒家借不到银子肆意吵闹惹来了戴宗和宋江的注意,到戴宗引见,李逵躬拜宋江。在全书中作者塑造的李逵的人物性格都是缺少理性、鲁莽、单纯的,简单地说就是一位“你给我一分好我便还你十分”的类型,加上对江湖上豪杰特别是“及时雨”宋江的盲目崇拜,作者就非常容易地给宋江搭了一座桥———收买李逵忠诚之心的桥。在李逵的心中,宋江下的第一场“及时雨”就是输了银子后宋江给予的十两银子:“铁牛拜我,且给你十两银子。”那李逵早拿在手中眉开眼笑道:“公明哥哥痛快……”或许在接到银子的那会儿李逵觉得宋江是个傻得“老子随便拜一拜就得十两,这银子忒好赚”的哥哥,却不知在接到宋江这笔十两银子的时候,李逵已经被宋江不动声色地拉入了笼络的“圈套”之中。作者安排李逵和宋江的第二次见面,是李逵得了银子又输不甘转身强抢赌友,以及宋江吃完酒无事和戴宗城中闲逛。在此,作者又给予了宋江一次在李逵心中树立高大形象的机会。李逵道:“今日在赌坊不想又输了哥哥的银子,铁牛猴急了,便做下这般事情来。”见李逵强抢别人银子还聚众打斗,戴宗喝道:“你这厮如何抢掠别人的银子?”宋江笑道:“贤弟,若要银子,只管找我讨要……”一个喝道,一个笑道;一个责怪你,一个理解你;一个一两银子都不给你,一个多少银子都给你;一个于你如寒冬,一个对你如暖阳,怎叫李逵不对宋江死心塌地?紧接着多次李逵输了银子向宋江讨要,宋江哪次不是和颜悦色眼皮不眨地拿出银子给李逵输,为此被黄炳文盯上差点失掉性命后也没埋怨过李逵一次。李逵内心愧疚,所以在之后宋江叫李逵往东李逵也绝不会回头往西,所以在宋江接受招安而不是拥兵自立后大闹东京要为哥哥挣个帝位,所以在宋江骗他喝了毒酒后依旧忠心也不怪罪于宋江。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哥级”人物身边都有那么一两个死忠的小弟:刘备身后的张飞,岳飞身后的牛皋,宋江身后的李逵。

宋江的拉拢之道并非都这么“温和”。全书第三十四回中,宋江拉拢秦明的手段之果决残忍。在秦明攻打清风寨时,设计让秦明落入陷阱被俘,两军交战设计俘虏敌方将领这无可厚非。秦明被俘,当时正值寒冬腊月天,把秦明又是剥光衣服又是捆绑的还冻上一时半会。试想,一个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将领,数九寒天里剥光衣服冻得青头紫脸也饥肠辘辘的“贵人”,在遇到有人送温暖又是棉衣又是热酒的,心里再大的敌视也会慢慢地转化为感激,特别还听到说是“及时雨”宋江给的温暖。在秦明知道眼前人竟是宋江时,单膝跪拜:“久闻哥哥大名,今幸得见,秦明有礼了。”面对让自己备受折磨的敌人也恨不起来还对敌人给予的温暖受宠若惊,可见宋江的名声之大人气之高。当然,光靠简单的送温暖是笼络不了秦明的,所以宋江便使用了非常手段。在秦明攻打清风寨之时,燕顺听闻大惊失色,宋江想的却是如何设计收服秦明。“一员虎将,力大无比,有心降服,为己效力”,宋江脑中简单的四个词,便决定了秦明之后的人生。秦明下山后却发现有人冒充自己进城放火杀人还害得自己一家老小被杀,见到走向自己的宋江等人便想打,但在宋江说道此事乃自己指使花荣所为为的是接回你的一家老小,可不知还未接到他们就被杀了,无奈之下才做出放火杀人之事。放到其他人如此说,秦明不一定会信,可说的人偏偏是宋江———“秦明见宋江如此说便不可再追究了”。

纵观全书,不论宋江以狠以礼或以利的任何一种方式拉拢人才,宋江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想要得到的手下,偏偏这些或主动或被动上梁山的好汉们都对宋江生不起气来,更不要说有恨。

二、宋江的权位之心

《水浒传》一书讲述了北宋末年一群以“及时雨”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聚在梁山起义,以及起义后受到朝廷招安为朝廷效力四处征战的故事。在许多对于《水浒传》的简介中,不乏看到“以宋江为首”几个字,为什么偏偏是宋江,而不是林冲、吴用等人?除开作者以宋江为第一主角这个因素看,在《水浒传》这部著作所构造的世界里,除了宋江可以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以外,再无第二人。

全书的第十八回,乃是宋江的第一次出场。宋江一出场,作者便一口气把“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的名号陈列出来,为后文宋江上梁山并成为梁山一把手埋下了伏笔。宋江一出现在茶馆,茶博士便直道:“您来了,快里面请,位子给您留着呢。”在那个时代,除开官位阶级,能让人敬重的便是江湖地位了,所以才有茶博士的热情招待,才有在人来人往的茶馆里得到一个好位子。从此处,作者便为宋江日后成为梁山的头号人物埋下了又一个小小的伏笔。正是在这个茶馆,宋江的“起义招安”人生慢慢地拉开了帷幕。宋江在全书的第一次出场便遇到了公孙胜,公孙胜有着一身道术,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由宋江出场的第十八回中两人的谈话可以得到公孙胜是专门在茶馆等宋江的,因说出晁盖等人劫取生辰纲的事情引起了宋江的关注,进而得到了宋江的信任,为宋江之后的上山、起义、招安等诸多事情做出了铺垫。首先便是向宋江讲述仁宗年间洪太尉误放妖魔的故事,在宋江听得云里雾里的时候公孙胜便来一句:“这是天定,是押司出头的日子。”而宋江并没有严词拒绝公孙胜这天降的好意而是只道“我只是县衙一小吏”。

在《水浒传》这个世界里“义”是江湖好汉立身的根本,所以宋江在听到要从自家哥哥身上做文章起家的时候是惊恐的:一是不义,二是一旦失败便身败名裂。宋江是不甘愿冒险的。可公孙胜毕竟是个神人,“况且周天胸怀百万兵,自比诸葛孔明,天下各路英雄想尽办法要请他出山,有此人辅佐大事可成!”一下子便解决了宋江心中最担心的问题,“小梁王柴进也想请吴先生做谋士,不过吴用这个人眼光可不是一般的高啊。”这句话一出,宋江心里的最后一丝顾虑也悉数打散。这便可以得到为什么作者会给宋江安上好几个绰号,有孝有义也有忠。在《水浒传》的世界里,江湖豪杰甚至小官小吏们都推崇的是有孝有义的人物,从宋江几次死里逃生中也不难看出正是宋江的名号救了宋江的命,也是宋江的这些名号把他一步步推向了梁山首座。

可同时作者又把宋江描写成了一位胸怀大志的人,和许多其他的爱国诗人一样———壮志未酬。宋江也不甘心不明不白地沦为草寇,所以在杀了阎婆惜逃掉又被捉后,拒绝了晁盖等人的搭救,甘愿被流放江州,只等流放一完,重新开始。可天不遂人愿,在浔阳酒楼因壮志未酬功不成名不就,酒过三巡题诗两首,偏偏就被一心想找宋江错处但一直找不着的黄文炳逮个正着:“这厮无礼!他却要赛过黄巢,不谋反待怎地!”这偏偏可好,黄文炳这一下子的报复不仅丢了自己的性命,而且让作者借其之手把宋江推上了梁山。

在全书第四十回劫法场那一段,宋江、戴宗二人被晁盖等人救出,晁盖一句“恩兄不肯在山,致有今日之苦”,好似把宋江打醒了:既然苦心做个小寻常百姓不得志,那我何不如上那梁山一上?在向黄文炳报了血仇,草堂上,宋江在众人面前一跪:“……因守父亲严训,不曾肯住。正是天赐机会……如今情况由不得宋江不上梁山泊投靠哥哥,不知众兄弟是否愿随我前往梁山……”字里行间地就解释了不是我不愿意上梁山啊,实在都是因为家父从小的教导,我又是个孝的不得不从,今日之事多亏了兄弟们救了我性命我宋江无以为报,兄弟们也为了我闹毁了两座州城,恐怕今后兄弟们行事会更加艰难,如今我愿随同哥哥晁盖上山,不知道众位兄弟是否愿意随我一同前往。其实到这里宋江的话似乎看上去都没什么问题:我要上山,兄弟们要一起的便随我一道。可宋江的一句“如不愿去的,一听遵命。只恐事发,反遭……”你们随不随我上山都可,但要是某天被朝廷查到劫法场毁州城的事情有你们的一份,远在梁山的我未必能及时赶到护你周全。在宋江越加强势的心理暗示下,众人发觉不能回头去过之前的安稳日子,唯有上山一条路得以保住身家性命,“现今杀死了许多朝廷官兵,闹了两处州郡,……今若不随哥哥去同死同生,却投何处去?”最后再以李逵:“都去,都去!若是不随哥哥前往的,吃我李逵一斧,砍做两截便罢!”结束了这漂亮的一场心理仗:你们跟着我,我哥哥又是梁山一把手晁盖,我的性命也是你们救的,我宋江在梁山混的好了,不会忘记你们的恩情。简单地说,就是跟着我宋江有肉吃。所以,随宋江上山的好汉们占了梁山人数的一大半,也为宋江的“谋权”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江上了梁山之后陆续收买了诸多人心,也为梁山作出了许多贡献,隐约有超过晁盖的架势。晁盖眼见宋江快收服整个梁山,自己梁山首座不保,心一横打算亲自出马立功一件“……我须亲自出马攻打曾头市!”而后宋江说出:“哥哥是梁山之主,不可轻举妄动,还是弟弟我替哥哥去。”这下子就完全刺激了晁盖:你上梁山后所有大功之事都有你的份,我的首位日渐不保,若这次还是你去,只怕事成后我便得让位于你了。“贤弟,非我夺你功绩,你已下山数次,此次我非去不可。”可殊不知,晁盖这一去,真真是一去不复返了。晁盖中了箭性命堪忧,宋江见晁盖惨状拍板大哭:“哥哥不听我劝执意下山,才导致现在这个状况,……此箭若射在我身上,我也可替哥哥分担些许疼痛。”宋江不可谓不精明:一来表明了自己劝过晁盖但晁盖不听,所以才导致如此;二来也表现出自己对哥哥受伤的心痛,凸显了自己的大义大情。使得宋江在众人心中的地位又上了一个台阶。眼看着晁盖即将逝世,梁山首座唾手可得,偏生晁盖临死前说出了“杀史文恭者为梁山寨主”的话,哪怕晁盖丧事过后宋江暂领梁山寨主之位在未杀史文恭之前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当卢俊义捉着史文恭来到众人面前,宋江一见直念叨:“我且杀了你为哥哥报仇。”手起刀落遂率众人挖心祭奠晁盖。事后假意欲让位于卢俊义:“当初哥哥断箭立誓,捉史文恭者为梁山之主。”一个“杀”一个“捉”,宋江的心机之深。捉史文恭的是卢俊义,杀史文恭的乃宋江,现在宋江欲让位于卢俊义,当初晁盖死时都在场的众人却是不干的,众人只听了“杀”并不曾闻“捉”,李逵、刘唐、鲁智深等人在宋江的心理暗示下率众反驳让位之事,让宋江顺理成章地假借与卢俊义分别攻打东平、东昌二府之事,坐上了梁山首位。晁盖死后,梁山可谓是宋江一手遮天,一个新来的卢俊义要人心没人心要势力没势力,以此宋江并不害怕得不到梁山寨主之位。宋江提议攻打二府,无非是为了让一切看上去顺理成章,免背骂名。由此,宋江的招安之旅逐步展开。

纵观宋江的一生,一心追求忠义两全,未曾想到忠没有尽成也丢失掉了义。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宋江,一生都追求着功成名就、名垂千古,无奈所处的社会奸臣当道以致郁郁不得志,一再的死里逃生刺激得宋江“铤而走险”由起义造反来得到国家朝廷的重视实现招安,进而实现自己的理想,施展自己的才华。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宋江造反起义;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宋江不顾兄弟劝阻接受招安;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宋江在牺牲了兄弟性命也被朝廷抛弃。“宁被朝廷负我不负朝廷”一直到被朝廷抛弃,可以说,宋江是一个悲剧性人物。

参考文献

[1]姬军.水浒系列之及时雨宋江[M].合肥: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伍守望.《水浒传》人物绰号的艺术特色分析[J].青年时代,2015,(20)

[3]王小虎.宋江人物形象分析[J].现代妇女,2014,(11).

[4]张香竹.《水浒传》中宋江形象的矛盾性[J].学术探索,2012,(1).

浅谈《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 篇3

【关键词】宋江 道貌岸然 义气 双重性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88-01

一、宋江是一个很注重维护自己侠义形象之人

为达到目的,宋江时常在背地里不择手段。从第五十回宋公明三打祝家庄一段中可以看出,其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导演了一场大戏。

宋江曾答应王英一场婚事,因此当他设计活捉扈三娘时,就已打算将扈三娘许配给王英。但是当其听了扈成的承诺后,又不想放弃利用扈三娘牵制扈家庄的机会,所以答应了扈成。可是如果扈成真把祝家庄的人绑了送过来,宋江到底会不会放人?放则愧对兄弟,不放又会被天下人指责其言而无信,于是想出一个万全之策,让李逵阻止扈成将人送过来。为什么要选李逵呢?首先李逵对宋江唯命是从,两人关系也比其他人好,其次李逵心思简单,不会去猜测宋江想法,让他办事比较放心,最后李逵性格粗莽,让其阻止,天下人只会说李逵嗜杀而不会想到是宋江指使。

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是宋江派李逵去阻止扈成的?第五十回中梁山和祝家庄最后一战时,祝龙本在祝家庄东侧作战,当他败下阵来望北而走时遇到了李逵,因此此时的李逵应在祝家庄东北方向。此时,祝彪在南门与宋江对峙,当其得到消息时逃往扈家庄,前文中提及过扈家庄在祝家庄西侧,所以祝彪逃跑路线应在祝家庄西南面,既然在西南面,那他又怎会在扈家庄将其送回的路上被李逵杀死呢?从时间上看,李逵杀死祝龙应该和祝彪逃往扈家庄同时发生,前文说三庄在发生战争时能互相帮助,所以三庄距离不远,而祝家庄约有一二万人家,面积是相当大的。李逵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把一条路杀通?因此得出结论,李逵是有意赶过去的。另外李逵虽性好杀人,但不嗜杀如命,此过程中其嗜杀性格未免显得太过夸张,不难看出被人指使,而整个梁山能让李逵唯命是从的也只有宋江,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宋江就是幕后指使。此番做法使宋江既完成对王英承诺,又没有失信于扈成。

二、宋江是非常有心机之人

宋江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憨直。从第七十一回梁山伯英雄排座次一段中可以看出,其想到了最完美的办法来应对众英雄排座次的问题。

团队是否团结一心,对于管理者来说是很大考验,尤其是梁山这种有血性的组织。没有人想成为最后一个,但是排座次必须有头有尾,如何平衡众人心态就要看管理。宋江利用人们迷信神灵来应对此次问题,他和吴用早就准备好空中飞下来的石板,然后借助天意之名让大家愿意接受此排名。

为什么说石板是宋江、吴用安排的?首先一句:“众头领各守其位,各休争执,不可逆了天言”就已显露宋江的心思,其次,在第四十二回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一段中,九天玄女授予宋江三卷天书,并告诉其此书只可与天机星同观,如果是在这块石头之后才知道一百单八将上映星宿的事,那其之前就不知道天机星是谁。但在前文中宋江拿到书后直接就找吴用一起研究,因此他早就知道天机星是吴用。而宋江在得知石头上的字时“惊讶不已”,如果有人告诉他天机星的话,想必也跟他说了一些其他的事情,他没必要这么惊讶。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宋江自己安排好的这些星宿名,惊讶只是在演戏而已。

因此,宋江是一个颇有心机、城府的人。

三、宋江是一个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之人

宋江为壮大梁山实力,留下很多英雄好汉。但除了被时事所迫或者原本就是拦路剪径的以外,很多人来此并非本意。从卢俊义等六个人被迫上山,就可以看出其狠辣的手段了。

卢俊义是当地一个大员外,能文能武、相貌堂堂,一生清白,朝廷器重,本可顺风顺水的过完一生,却被宋江打破。宋江极其想让他上山,但是卢俊义没有任何上山的理由,因此宋江让吴用设计,一步步将其骗到梁山附近,然后强行将他拉上山。而卢俊义虽人在梁山,但一点都不想落草为寇,锦衣玉食的生活不过为何要来做强盗?因此,宋江在卢俊义上山的时间内,把外界都安排好,等到再放卢俊义下山时,其管家李固已侵占了财产,使卢俊义无处可去,并被扣上反贼的名义。后来卢俊义被抓进监狱,宋江又派柴进花钱买通官府使其免遭一死,最后被流放边疆又差点在路上被公人所杀,走投无路只能回到梁山。第六十二回燕青说:“当初是宋公明苦了主人,今日不上梁山泊时,别无去处”一句就可看出,卢俊义根本不想上山,只是被逼无奈。至此,宋江成功留下了卢俊义。同样的情况,还有被断送了一家老小的霹雳火秦明,房子被烧成一片白地扑天雕李应,痛失小衙内而被追杀的美髯公朱仝,被毁了名誉的金枪手徐宁和跟随卢俊义不得不上山的浪子燕青。他们都是与梁山毫无关联的人,他们的上山只是宋江增强梁山实力的一个筹码而已。这些人被逼上梁上不是朝廷逼的,而是宋江的手笔。

四、宋江是一个沽名钓誉,道貌岸然之人

最典型的是卢俊义上山后,其安置卢俊义采用的手段。卢俊义上山后,宋江为让其全心全意为梁山出力,先用让寨主之位来表达心意,让其觉得宋江很讲义气,而实际上宋江根本没打算让位。首先宋江让位的事不是第一次说了,而聪明人都看得出,就算他真心让位谁敢接?不用说手下这么多人,就单单是李逵这一关都难过,所以宋江让位不过是其手段而已。当他说让位给卢俊义时,卢俊义自然没答应,而宋江只是暂代寨主,山寨不能无主,理论上来说应该遵守晁盖的遗言,谁杀死史文恭谁当山寨之主。宋江当时把这件事讲出来,其实就是打算做寨主,因为梁山手下所有人已经默认了宋江就是寨主,其他人抓住了也没有做寨主的想法,还是会献给宋江让他做寨主。因此,晁盖的遗言就变成了:卢俊义抓住史文恭那他就当寨主,其他人抓住就是宋江当,宋江本来很有把握,却还是让卢俊义抓住了史文恭。事情发展至此于情于理他都该让位,但是卢俊义稍一推脱,他就说山寨没粮,两人比赛谁先打下城子谁当山寨之主。因为手下所有人都想让宋江做寨主,所以跟随宋江的只要全力以赴,跟随卢俊义的出工不出力。没有帮手,卢俊义一个人总比不过半个梁山的战斗力。因此事情正如所料,宋江先打下城子,做了寨主。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的话,不难猜出如果还是卢俊义领先,宋江很可能会提出别的方式“争夺”寨主,直到他赢为止。而这一切在卢俊义眼中却是合情合理。君子欺之以方,宋江不仅成功的达到了目的,还维护了其忠义的形象。

作者简介:

水浒传宋江读后感 篇4

在这里,我不得不说一下,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要从当时的实际出发,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来看待,不然这样做出的评价是毫无意义的。关于宋江,我们首先要注意他的家庭,宋江家中世代务农,靠田地来维持其生活,应该说属于中小地主之列吧。他受到的教育,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儒家书籍,受的是传统的文化教育。他的职业,在衙门里当任押司一职,何谓押司?就是在衙门里办理案牍,整理文书之类的工作,只是一个小吏,并不是官。《水浒传》中有句话来形容宋江的职业是: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所以从这些来看,对他的性格影响很大。第一,因为他不是官,是吏,所以他对百姓很好,深知百姓的疾苦,百姓有难,能够解囊相助,很有忠义感;第二,由于管理文书,所以为人处世小心谨慎,能够随机应变,喜欢玩弄权术;第三,由于从事的是押司这么一个职业,所以培养了他遵守法度的观念。后两点特别值得注意,“权术”这个词,仅仅是指处理问题的手段,不是人物品格的表现。法家韩非,申不容提倡用“术”来治理天下,这个“术”就是指的“权术”。比如,第三十四回,宋江想要招降秦明,故意派人骑上秦明的马,穿上秦明的战袍,假装秦明。到他的上级慕容知府那里,杀人放火,让人以为秦明已经投降了梁山。待秦明回到城外,别人都不相信他,而且杀了他的妻儿。随后秦明无奈,只好上山。为了要秦明上山,不惜害了那么多百姓的性命,甚至是他的妻儿的性命。法度的思想,如放晁盖时,他有句话常挂在嘴边:“于法度上不得”,第三十六回刺配江州的途中被劫上山,梁山好汉劝他上山,他不同意。众人想要打开他身上的枷锁,他说:“这是国家的法度”。所以说宋江有时候看问题从法度上看。还有就是他喜欢玩弄权术,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虚伪。从这几点来看,他所从事的职业对他的性格的影响很大。

宋江上山之前和上山之后有截然不同的人物个性。他上山之前可以说是一个侠义英雄。特别是他上山之前做的两件事可以看出来。第一,在第十八回中放晁盖。当时他的处境是即可以汇报上级,又可以听之任之,还可以给晁盖通风报信。而他选择的是第三种做法:通风报信。这一段书中描写得很生动。在这里,是“义”压倒了“法”。因为法度在他的头脑里是根深蒂固的,但是当“义”与“法”相冲突的时候,“义”压倒了“法”,可见他是一个英雄。第二十一回,宋江杀了阎婆惜,是为了梁山的朋友,为了朋友杀了自己的妻子,也表现了他“义”的一面,说明他是一个英雄,这是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上山之后,在给他定性,他就是一个义军的首领。但是我们说他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众,他自己也认可了这点,那他凭什么当上义军的首领?第一,他仗义疏财的品格,对众兄弟有号召力。有什么事情只要他一开口,别人就都听他的。第二,他关怀兄弟,有信人的雅量,比如第五十四回救柴进,第五十九回救鲁智深、史进,第六十六回救卢俊义、石秀等。第三,有一定的指挥才能和军事才能。如三打祝家庄,前两次都没有攻打下来,但是他善于吸取经验教训,终于在第三次用了吴用的计策,攻下祝家庄。如果他什么都没有的话,那当梁山的领袖是站不住脚的。后来有不少的战役都是他亲自指挥的,直到第七十一回英雄排座次那个梁山的鼎盛时期,也一直到后来两败童贯,三败高俅。

第三个时期,就是他招安以后,宋江应该是朝廷的忠臣,宋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为国家效力”,当他坐上梁山的第一把交椅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李卓吾有一句评语说:“这是一大关键之处,读者不可草草看过。”

《水浒传》中宋江人物形象分析 篇5

宋江在《水浒传》中是个不一般的人物。有人说他是“忠义的化身”,也有人说他是“奸诈小人”。在我看来,这两种说话他都当得。至于孰轻孰重?我想那忠义必然是占着主要地位的,而奸诈也只是为了更好的诠释他的忠义罢了。

宋江的一生是曲折的,先是仗义英雄,再是梁山首领,到招安后成为朝廷忠臣,最后却是悲惨的结局。他是人称的孝义黑三郎,他也是及时雨宋江。他是仗义英雄,讲究一个义字。他又想报效朝廷——可以认为这是他的初衷,正所谓忠义两难全。这宋江还真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

看那第十八回中,宋江听到晁盖犯事后,吃了一惊,肚里却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宋江内心很紧张,可是并不表现出来,而是不慌乱地道:“本官发放一早晨事物,倦怠了少歇。观察略少坐一坐。”实则快马奔那晁盖庄上报信去了。可见宋江处事老练,非寻常人。他通风报信后,更是不慌不忙。当知县欲差人去捉时,宋江道:“日间去,只怕走了消息,只可差人就夜去捉。”

既是端正了自己的态度,又给晁盖争取了许多时间。可真是随机应变,处事周密细致。宋江自知晁盖犯事是有违法度,却也知那等人所劫的是不义之财。心里望晁天王能逃过此劫,表面上却也做个要缉拿贼人的样子。如此内心矛盾的宋江,想必他心里必是十分痛苦挣扎。

宋江是一个顾法度的人,可他也是仗义英雄。当法与义发生矛盾

时,便将法度抛之脑后了。因此他为了梁山好汉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了阎婆惜。宋江杀人后,躲于家中地窑子中。“且说宋江,他是个庄农之家,如何有这地窑子?”这宋江特会算计,“预先安排下这般去处躲身,又恐连累父母,教爹娘告了忤逆,出了籍册,名户另居,官给执凭公文存照,不相来往,却做家私在屋里”。这真不愧为“孝义黑三郎”。《左传•襄公十一年》有“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可见宋江确是这“居安思危”,“安不忘忧”之人。

且说宋江此时是因为晁盖而杀了人,虽是有恩与他,却不曾想过上山入伙,而且投奔柴大官人,可见他实不相落草为寇。第三十六回中,宋江道:“父亲明明训教宋江,小可不争随顺了,便是上逆天理,下违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在世虽生何益?如不肯放宋江下山,情愿只教众位手里乞死。”宋江拒绝晁天王的盛情邀约,坚决发配江州,只道这是国家法度。可宋江是想要报效朝廷的,这空有报复,无施展之地的境况使他酒后“感恨伤怀”,在浔阳楼上题下了反诗,这才最终招来了杀身之祸,道是: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这便点燃了宋江不得不上梁山的导火线。当众位好汉从法场中救出他后,他也自知“如此犯下大罪,闹了两座城池,必然申奏去了”,才不得不表示“今日不由宋江不上梁山泊投托哥哥去”。

宋江聚友很强的凝聚力,一百零八好汉能共聚梁山不得不说是他的功劳。宋江仗义惜才,第五十八回中,宋江见呼延灼绑缚到堂中,“连忙起身,喝叫‘快解了绳索!’亲自扶呼延灼上帐坐定”,宋江拜了后道:“小可宋江怎敢背负朝廷?盖为官吏污滥,威逼得紧,误犯大罪,因此权借水泊里随时避难,只待朝廷赦罪招安,不想起动将军,致劳神力。”宋江借此表明了立场,想要等到朝廷招安那天,好报效朝廷。在第五十九回中,宋江也说道:“宋江原是郓城县小吏,为被官司所逼,不得已哨聚山林,权借梁山水泊避难,专等朝廷招安,与国家出力。”

可见宋江想受招安已是筹谋许久。看那招安一事,却是武松先说出的。在第三十二回中,武松道:“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宋江当时就十分认同,道:“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一刀一枪,博得了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所以宋江终于在取得了两赢童贯和三败高俅的辉煌胜利之后“体面”地招安了。可如今宋朝童子皇帝,被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个贼臣弄权,嫉贤妒能,闭塞门路,非亲不近,非财不用,如何容得一百零八英雄好汉。就算宋江他们赤心归顺,也只得了个先锋之职,又无升受品爵,注定宋江报效朝廷之路不得长久。

宋江大军屡次大败辽军之后,大辽国也欲对他们招安。其实我也赞同吴用的想法“弃宋从辽”,可宋江如何肯违“忠义之心”,道:“纵使宋朝负我,我忠心不负宋朝。久后纵无功赏,也得青史上留名。若

背正顺逆,天不容恕!吾辈当尽忠报国,死而后已!”我认为宋江对朝廷的“忠”已经解决“愚忠”了,不然也不会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宋江在《水浒传》里一直是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人无完人,宋江也不可能是一个完美的人。

宋江虽是忠义之士,但也有不仁义的时候。他怕自己死后李逵造反,“坏了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把毒酒与李逵喝下。

我认为宋江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他的心机颇重。正应了世人所说的“奸诈小人”。而最能体现出他义气道德下掩盖着无限心机的,就是她如何架空晁盖,做得了山寨之主。第四十一回中,宋江刚坐上第二把交椅,就宣布“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是另行定夺。”而跟随晁盖上梁山的是刘唐,三阮,白胜五人。晁盖明显在人事大权上已经输给宋江了。在晁天王去世前得历次征战中,宋江多次以“哥哥乃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为由,自己带领人马出征。而跟随晁盖上山的旧头领被安排同晁盖一同守山,跟随宋江征战的皆是宋江至交或心腹。这样,晁盖慢慢成为了未出力的山寨大王。宋江却在屡次征战中刻意拉拢人才。每每战胜后,对于战败的头领,凡是好汉的,宋江都会“连忙亲解其缚”,“亲自把盏”。如此下去,跟随宋江的能人越来越多,而宋江在山寨中的势力也越来越多。至此,宋江的目的已经达成。

晁盖在临终前未传位于宋江,而道:“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宋江见晁盖死了,比似丧考妣一般,哭得发昏。”

这样一哭,谁还怀疑他的无限心机呢?而这里,又体现出了宋江之心机深沉。本来,以宋江,吴用和梁山人马,打破曾头市,活捉史文恭,按晁盖遗嘱就会成为梁山寨主。对宋江而言,这当然不可以!于是,他引出卢俊义这位山外之人来活捉史文恭,纵使成功,也难坐梁山寨主之位。宋江就是要有道德义气的表皮。让他人看来,自己本是不想做这山寨之主的,是众头领盛情难却,才权且做了这山寨之主。好一个心机深重之人!

多少年来,人们对宋江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总的来说,他还是一个正面的人,一个成功的领袖者。虽然她为了青史留名,走上了被招安的不归路,毁了梁山,毁了一百零八好汉。可他也是出于为梁山一伙人的前途考虑,不是宋江的选择有问题,而是当时宋朝政治腐朽的问题。

水浒传的宋江是好人还是坏人 篇6

我们介绍一下宋江。《水浒传》里面有关于宋江的一段介绍:“那人姓宋,名江,表字公明”,古代人有姓,有名,有字,还有号,我觉得这种起名字方式比现代人科学得多,现代人有姓,有名,无字,更无号,所以不好区分,同姓重名很多。“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山东真有此县此村。“唯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这里注意一下“黑宋江”这种提法。“又且驰名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作‘孝义黑三郎’。”这里又是一种称呼“孝义黑三郎”。“上有父亲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押司算一个什么职务呢?押司不能叫“官”,只能叫“吏”,所以宋江自称“小吏”,就是这个意思。我们通常所谓“官僚”“官吏”,这里“官、僚、吏”是三个概念,通常是这么区分的:正职叫“官”,副职叫“僚”,属员叫“吏”。吏是没有品级的,官和僚多少有一个品级,吏就是办事员。宋江大概就是科员级别,或许到得了副科级、正科级,反正到不了副处级、正处级。押司大概就是县衙秘书。“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这里也要说明一下,宋江武艺有多高呢?非常平常!从宋江表现来看,他没有什么武艺。“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馆就是住宿,谷就是饮食,馆谷就是食宿。“终日追陪,并无厌倦”,好像说宋江有钱还有闲。“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赒人之急,扶人之困,因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这里又是一个名号“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70-17)这就是《水浒传》关于宋江的一段描写。关于这段描写,金圣叹有一个批注:“一百八人中,独于宋江用此大书者,盖一百七人皆依列传例,于宋江特依世家例,亦所以成一书之纲纪也。”

宋江水浒 篇7

这一首《临江仙》,说的是北宋徽宗宣和年间山东梁山泊起义领袖宋江,词中除第一句是说他的出身以外,通篇都在称颂他的好处。从词中不难看出,在宋江身上,有着儒家传统美德的仁、义、礼、智、信。除此以外,通观《水浒全传》全书,我们还可以发现,在他身上,也有儒家所倡导的忠、孝、勇等。然而,作者并没有把他写成完人,细读全书,我们也不难发现,他一心尽孝道,却犯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忌;他义薄云天,却又“知法枉法”,置国家法度于不顾;同时,在他的身上,既有仁,也有狠;既有礼,也有凶;既有智,也有愚;既有忠,也有奸;既有勇敢,也有孱弱。正是他性格中的两面性,使水浒的起义事业在他的手上蓬勃发展,也在他的手上走向灭亡,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些论点,在全书中是有很多例证的。

1宋江性格中的“孝”与“无后为大”

在书中,宋江刚出场,作者就赋予他一个“孝义黑三郎”的称号。这个称号并不是凭空得来,作者用一定的笔墨,具体描述了他的孝。他生于乱世,凭本事做了郓城县的一名刀笔小吏,吏道纯熟的他,深知仕途险恶,为“恐连累父母,教爹娘告忤逆,出了籍册,各户另居,官给执凭公文存照,不相往来,却做家私在屋里”。

要知道,在古代,“忤逆”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之一,“出籍”更是对不肖子孙的严惩。虽然于家大孝,但要承担“不孝”的罪名,也是需要一点勇气的。书中暗表:“宋时多有这般算的”。可见,宋江也完全出于无奈。

自从怒杀阎婆惜后,宋江逃亡在外,想“事亲行孝敬”,在客观上已经不可能,但他的孝心并没有稍减。逃亡途中,他时时记挂着父亲的安危,当他得知父亲去世时,“叫声苦,不知高低,自把胸脯捶将起来,自骂道:‘不孝逆子,做下非为,老父身亡,不能尽人子之道,畜生何异哉!’……哭得昏迷,半晌方才苏醒……‘既是天教我知道了,正是度日如年,烧眉之急……’一头哭着,一头写书……恨不得一步跨到家中”。当他到家,得知这是一场骗局时,他“十分大怒,便指着宋清骂道:‘你这忤逆畜生,是何道理!父亲见今在堂……’”。做父亲的很理解儿子:“……教四郎只写道我殁了,你便归得快……又怕你一时被人撺掇,落草去了,做个不忠不孝之人。”当赵能兄弟闻讯前来捉拿宋江,其父太公哭说“是我苦了孩儿”,宋江安慰道:“父亲休烦恼,官司见了,倒是幸事;明日孩儿躲在江湖上,撞了一班杀人放火的兄弟们,如何能够见父亲面?便断配在他州外府,也须有程限,日后归来,也得早晚服侍父亲终身。”以他在官场上混了那么久的经验,他不会不知道他此去的凶险,然而为了安慰老父亲,他依然要这么说。不仅如此,在此后的一段日子里,他时刻铭记父亲的话,不肯落草为寇,甚至不肯把枷打开:“贤弟这是甚么话!此是国家法度,如何敢擅动!”而在此之前,他不但为盗贼通风报信,还杀人灭口,并一度想上梁山,难道他不知道这些都是有违法度的吗?可见,他把听父亲的话也当作尽孝道的一部分,而且他的孝心也是出于真心。此后他的一言一行,基本都是按父亲的教训行事的,直到在江州醉题反诗,差点丧命,才被逼无奈,上了梁山。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或忘尽孝,在梁山稍微安定,为怕父亲遭殃,赶紧把父亲接上梁山,过上安乐的日子。这虽然有违其父初衷,然而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孝道,其中就有一条:老有所养。

在古人的标准,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说法。通读《水浒全传》,通篇未提及宋江曾经娶妻生子之事。在当时的环境中,“无后”可是大不孝的事!作者既然大肆渲染宋江的孝,该不会连这孝中最重要的标准“有后”都忽略了吧?或者这是作者对封建思想的有意反叛?当然,这条标准在今天已经没有现实意义,不过仅存其疑罢了。

2宋江性格中的“义”与“无视法度”

《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其哲学著作《原道》中也说“行而宜之谓之义。”可见,义是一种行为原则,具体指的是行为要合宜,说应该说的话,做应该做的事。

宋江的义是他性格中的主要因素,书中以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宋江的义薄云天。

刘高的老婆被王英等擒获,宋江以为是花荣的妻子,便以礼义为绳,束缚住王英,致使王英敢怒而不敢言,陪笑放了知寨夫人。像王英这样的人,若不以江湖大义束缚,他是断然不肯舍弃到嘴的肥肉的,可见,宋江的义是用对了地方的。

宋江的义还表现在他说话算数。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对王英的一诺千金;在书的后面,有一回他答应了公孙胜的师傅,在剿寇成功,回京之后要放公孙胜走,后来收伏王庆,押解回京时公孙胜提出要走,宋江虽然万分的舍不得,为了义气,也只好放他走,但他的伤心,比阵亡了一个偏将还深!

值得一提的是宋江领兵打方腊那几回,看着弟兄们一个个被害,宋江伤心欲绝,每有弟兄阵亡的消息传来,他都会大哭一场,有几次他甚至“未知五脏如何,先见四体不举”!我们知道,他听说父亲逝世的消息时的伤心也不过如此,这充分表现了他对众弟兄的深情厚谊,是最真挚的仁义。

但是,宋江因为弟兄之“义”,却说了作为一名押司不应该说的话,做出了作为一名官吏不应该做的事。当他听说晁盖事发,顾不上他时常不离口的“忠”,也顾不上自己的官吏身份,更顾不上国家法度,急切的要去救他:“晁盖是我心腹兄弟,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置法度于不顾,甚至做出枉法之事来,这种义,只能称之为“匹夫之义”,却不是真正的大义。

3宋江性格中的“仁”与“狠”

仁爱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极为重要而又最具特色的部分,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民族精神。孔子说:“仁者,人也。”意思是只有具有仁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仁是人立身之本,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仁又被赋予了丰富的道德内涵,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也。”这五者,指的就是恭、宽、信、敏、惠。

不管从哪方面说,宋江都算得上是个“仁人”。

他仗义疏财,恤孤扶老。当他听说阎婆母女无钱安葬阎公时,毫不迟疑地说:“原来恁地,你两个跟我来,去巷口酒店里,借笔砚写了帖子,与你去县东街陈三郎家,取具棺材。”并且主动的问:“你有结果使用么?”得知没有使用的钱,马上说:“我再与你银子十两,做使用钱。”

宋江待人也是比较宽厚的,以李逵为例:李逵粗鲁无礼,他不计较;触犯军规,他也谅解;有一次误信人言,诬陷他抢人女儿,为此要杀他,结果,演了一出千古流传的《李逵负荆》。另外,对待其他冲撞他的人,对战场上活捉的士兵,他大多都能宽大处理。

宋江的仁义是他性格中的主流,也是他能够团结广大好汉的主要因素;但是,在他的性格中,也有狠的一面。表现之一:为了网罗好汉,不惜大动干戈,杀戮无辜百姓。为了让秦明聚义青风山,在生擒秦明之后,先好言相劝,好酒好肉款待,背地里却让人假冒秦明,进行烧杀的勾当,等秦明“到得城外时,原来旧有数百人家,却都被烧做白地,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计其数”。致使秦明一家老小,尽行被戮,真是一幅令人惨不忍睹的画面。后来听说河北玉麒麟卢俊义英雄了得,又和吴用定计,强邀卢俊义上山,致使玉麒麟家财被占,妻子易节,饱受皮肉之苦后险遭杀害,这些都还是小事,攻打北京城,又有多少无辜百姓遭受战火之苦,多少官兵遭受灭顶之灾!表现之二:对待仇人,心狠手辣。青风寨刘知寨的夫人恩将仇报,的确可恨;黄文炳无事生非,陷害忠良,死有余辜;但高廉手下的中伤神兵尽数被斩,宋江的凶狠就非比一般了。表现之三:为了招安“大业”,不顾弟兄死活。混迹官场的他不是不知道北宋社会的黑暗、官僚的腐败、皇帝的昏庸,然而,他为了落得青史留名,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接受招安,有弟兄反对,他就横加斥责,甚至要军法论处,最终把梁山好汉带上死亡之路。可以说,梁山起义的失败,他是要负主要责任的。如果说,梁山好汉一个一个的死去,是他所不能预见也深感痛心的,那主动请缨,攻打同为农民起义的方腊岂不是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4宋江性格中的“智”与“愚”

作为梁山起义的领袖,他的智慧也是无庸质疑的。在第十八回“宋公明私放晁天王”中,他智稳何涛,才有时间去为晁盖等人报信;在第三十四回“霹雳火夜走瓦砾场”中,他定出计策,使得秦明走投无路,只得归顺;第四十二回“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中,他不听晁盖等人的劝阻,硬要回家搬取父亲,差一点被二赵活捉,下不了台的他,生造了“九天玄女授天书”的传奇来——何以知道是他生造?那所谓天书,宋江在临战时仅仅用过一回,且没用好,到头来还是公孙胜拣的底,其余的就是用作占所谓的“玄女课”那样无聊的事情。这也表现了他的狡猾和智慧。

他的智慧表现得最完美的当是在第八十八回,“宋公明梦授玄女法”中,当时,兀颜统军列出浑天象阵法,宋军大败几次,吴用束手无策,宋江经过一夜思虑,终得破解之法,一举奠定胜局!这虽然是托名玄女所授,实为其智慧结晶。

再有就是他对人才的慧眼识珠和对自己的清醒的认识,前者使他团结了一批又一批的好汉,后者使他对别人特别是吴用的建议言听计从。像李逵这样粗鲁、蛮横的人,宋江是“我看这人倒是个忠直汉子。”对鼓上蚤时迁这样偷鸡摸狗之徒,晁盖认为有辱山寨,该杀,而宋江却认为:“两个壮士不远千里而来,同心协助……那个鼓上蚤时迁,他原是这等人,以至惹起祝家那厮来,岂是这二位贤弟要玷辱山寨?”因此,他主张攻打祝家庄,不但为雪耻,而且为祝家庄的粮食可以供应山寨,他的考虑,完全是从大局着眼——设想一下,如果按照晁盖的做法,不但时迁这样的好汉无法上山聚义,像没羽箭张清那样连伤十几位梁山好汉的人更是该杀!那么,梁山聚义就不可能那样一帆风顺。

当然,宋江的智中也有一些“愚”。这“愚”,其实就是知识分子的“迂”。他的一意孤行、他的不会审时度势,既让他吃尽苦头,也使梁山好汉大受其害。最明显的例子是第三十九回“浔阳楼宋江题反诗”,身处黑暗社会的他,深知官场腐朽。在这样的社会里,理应处处小心,时时注意,保护自己,但他在酒醉之后,在大庭广众之中题词题诗,而且留下姓名,怎么会不受迫害!

其诗写到:“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黄巢乃东汉末年的起义领袖,宋江要与他相提并论,不是想造反是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黄文炳的告密一点也没错——梁山起义不但是对官府的威胁,对当时的人民也有相当大的危害,请秦明上山那一回就可见一斑。

这些,都表现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迂腐,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历来有一个传统,就是“不平则鸣”。宋江自己文武全能,但三十出头了,才混了个押司这样一个小官(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文书),他心中肯定是不平的,以至于借此酒醉之机发泄出来。

宋江本来是善于纳言的,但有时也刚愎自用,一意孤行。表现最突出而且危害最大的当属“招安”一事。为了招安,每有政府官员被捉,他都会先用好言抚慰,然后说:“小可宋江怎敢背负朝廷?盖为官吏污滥,威逼得紧,误犯大罪。因此权借水泊里随时避难,只待朝廷赦罪招安……”诸如此类的话,在第八十回“宋江三败高太尉”中,活捉高太尉之后,他更是三番五次的下跪求情,末了还送其金银彩缎!为了招安,每有弟兄抱怨,他都横加斥责,恶言相向,连他最喜爱的李逵,他也屡次称其为“黑厮”“黑禽”;为了招安,他违心地杀死以义气为重的小校;他的刚愎自用,还表现在他数次不听吴用之言,以至于大败亏输!

到此,一个完整而具有真实感的历史人物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他有着一般人所不具备的高尚品格,也有着普通人所具有的人性的弱点。但我们分析历史人物,不是要他对历史负责;我们是要吸取他人性中的精华,来为我们指示方向;摒弃他思想中的糟粕,来为我们敲响警钟。

摘要:本文通过对宋江性格两面性,特别是对他性格主流中的仁、义、智、孝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梁山聚义的悲剧结局不止是宋江性格的悲剧,更是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正统的思想文化造成的悲剧。

关键词:《水浒全传》,宋江,两面性

参考文献

[1]施耐庵.水浒全传[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宋江俘虏人心 篇8

历史上的宋江应该是一个杀人如麻、刚强无比的大丈夫。《宋史• 侯蒙传》记载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36 人的流寇,竟能威胁到京城汴梁,可见其能量。

梁山众好汉被他收得服服帖帖,李逵被他毒死前,还垂泪道:“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这个又黑又矮的胖子是如何修炼的?

跪成人上人

男人膝下有黄金,而宋江的膝盖比谁都软,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他都下拜,甚至下跪。梁山泊的108 个英雄中,没有哪个能像宋江这般懂得跪的艺术。

宋江遇孔明孔亮哥儿俩时,他的表现是“慌忙答礼”。孔明孔亮只不过是晚辈,宋江如此大礼,这就如同学生去拜见老师,老师却先给学生施礼一样,学生一定是受宠若惊。面对燕顺等3 人时,程度就上了一个档次,“宋江滚下来答礼”。为了阻止王英留下刘知寨的妻子,开口前,“宋江便跪一跪”。对秦明,“宋江慌忙答礼不迭”。生擒了关胜之后,宋江又是叩头,又是连声为“冒犯虎威”而道歉。

这些行为动作,充分体现了宋江内心的机谋权变。试想,一个在江湖上口碑很好、威望很高的人,能如此“下士”,一定让人感动得稀里哗啦,在精神上就成了宋江的俘虏。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个乞丐,别人给他一块钱他不要,只要五毛。这件稀奇事儿招来了很多人的关注,于是大家纷纷“解囊”试探这个乞丐。果真,他只要五毛,不要一块。在别人的试探中,乞丐的收获越来越多。乞丐利用了大家的好奇心理,达到了挣钱的目的,正如宋江利用别人的“感动”收买人心一样。

最能体现宋江“下士”的还属他的“让位”。

宋江第一次提出让位,是对双鞭呼延灼。呼延灼被活捉,绑到帐前,“宋江见了,慌忙起身,喝叫快解了绳索,亲自扶呼延灼上帐坐定,宋江拜见”。作为阶下囚,尚得到如此礼遇,这让呼延灼心里热乎乎的。但是宋江还是感觉火候不够,接着说“倘蒙将军不弃山寨微贱,宋江情愿让位于将军”。这句话,仿佛晴空霹雳,呼延灼叹了一口气,跪下在地道:“非是呼延灼不忠于国,实慕兄长义气过人,不容呼延灼不依,愿随鞭镫。”一个虚情假意的“让位”,就让宋江不仅得到了呼延灼的人,也得到了他的心。

收服双枪将董平时,宋江又故伎重演:“倘蒙将军不弃微贱,就为山寨之主。”对董平说的话与对呼延灼说的话几乎一样。

花钱买英雄

俗话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宋江就是利用了这一点,征服了很多英雄好汉。

最典型的就是李逵。宋江认识李逵没几分钟的时间,就替他还了10 两银子的债。戴宗埋怨宋江不应该给李逵那么多钱,因为李逵好赌,而且逢赌必输。宋江却说“这些银两,何足挂齿,由他去赌输了罢。若要用时,再送些与他使。”瞧瞧,这是何等的慷慨,何等的大方。李逵本来就是个直肠子,被宋江感动得五体投地,心想:“这宋哥哥,真是杠杠的。”另外,戴宗也很钦佩宋江的“挥金如土”。十两银子征服了两个人,宋江的这个买卖做得非常漂亮。

宋江不但舍得花钱,更善于把钱花在刀刃上。宋江杀了阎婆惜后,逃到柴进那里避难,碰上了武松。当时的武松也在柴进那里避难,已经一年多了。柴进不太喜欢武松,因为武松吃过酒之后,出手打了柴进庄上的客人,满庄子的客人都到柴进那里告状。

宋江见到武松却十分殷勤,拉着武松就去喝酒,看武松的衣服旧了,马上就拿钱出来给武松做衣服。算起来,饮酒、买衣服的花费还是柴进出的,但是好人却是宋江做的。临分别时,宋江一直把武松送出七八里外,摆酒送行,并拿出十两银子给武松作路费,一直目送武松到看不见的地方。这一回,从头到尾,宋江不过花了十两银子和饯行的一顿饭钱,却成了武松心中的大哥。

历来爱救人

阎婆惜因为死了父亲,没钱买棺材,经人引荐,找宋江求救。宋江二话没说,拿了银子就帮阎婆惜葬了父亲。为了报恩,阎婆惜以身相许,但是宋江却连称“使不得”,后在媒婆的撺掇下,宋江才收了阎婆惜。

后来, 阎婆惜有了“ 地下情”,宋江竟然一到晚上就去“单位加班”,故意躲开。有人说, 宋江甘愿戴绿帽子,是因为生理上有病,根本不热衷男女之事。用施耐庵的话说是“原来宋江是个好汉,只爱使枪棒,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紧。”而他又很善良,考虑到阎婆惜年轻貌美,对于阎婆惜的红杏出墙也就纵之容之。还自我安慰说:“又不是我父母匹配的妻室,他若无心恋我,我没来由惹气做甚么?我只不上门便了。”可见,宋江救人不求回报。

石秀、杨雄当年拜见晁盖的时候,说到了时迁偷鸡摸狗,晁盖大怒,要砍两个人的头。就在这生死攸关的一刻,宋江挺身而出,慌忙劝说:“哥哥息怒,两个壮士不远千里而来,同心协力,如何要斩?”然后他又用那三寸不烂之舌,分析了一堆利害关系,保住了两人的性命。

在两人最需要的时候出手,这两人自然唯宋江马首是瞻。

上一篇:五毛钱的愿望读书心得500字下一篇:赞美护士节的句子, 赞美感恩医生护士的祝福语句子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