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节能减排(通用12篇)
我国电力节能减排 篇1
电力是国家的能源基础产业,大型火电企业作为清洁能源的制造者,同时又是耗能大户,在节能与环保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已成为国家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近几年,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极为迅速,据国家最新统计:截止2007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71329万kW,其中火电占到77.73%。在2007年新增装机中,火电比例达到88.2%。随着国家能源政策和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改进,虽然燃煤火电的比例将会有所减少,水电、核电、风电和其他新能源发电将会有所上升,但在一定时间内难以改变,而且总量还会上升。因此,电力行业尤其是火力发电厂积极实施节能减排非常关键。
1 电力节能减排大有可为
电力行业的能耗主要有三项:发电煤耗、厂用电和线损。其中又以发电煤耗为主要能耗指标,以一个年发电量为6 0亿kWh(相当于2×300MW机组年发电量)的中型火力发电厂为例,如果其发电煤耗是2006年全国的平均值356 g/kWh,则年耗标准煤213.6万t,以标准煤500元/t来计,年燃料费约1 0.7亿元。发电煤耗每降低1 g/kWh,即节省燃料费300万元。再以200 MW机组为例,锅炉效率每提高0.27个百分点、汽轮机热耗每降低26.67kJ/kWh、厂用电率每降低0.0237个百分点就可以实现发电煤耗降低1 g/kWh。根据电监会相关信息,2007年前9个月全国原煤产量14.3亿t,其中电煤消耗6 2%。
电力行业的废物减排主要包括温室气体(CO2)减排、二氧化硫(SO2)减排和其他污染物减排。作为国家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的重点行业,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放在全国各行业中居首位,2006年我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1770万t,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804万t的63%。
2 电力节能减排面临的问题
目前,国内各大型火电企业认真贯彻执行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要求,积极采取措施来实现节能减排。但是,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在推行节能减排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概括起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配套的长效机制问题
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高度重视,国务院专门颁布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及《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同时又针对各行业特点及工作要求等,制订了相关的法规、政策和标准。为有效实现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目标,截止到2006年底国家和国务院相关部门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若干意见的通知》以及30多个与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相关的法规、政策和标准。
但是,目前该工作的实施更多的还在依靠节能减排的行政性措施,对利用市场机制推动节能减排的研究相对较少,没能更好地发挥多种措施的综合作用。应该考虑研究和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加强法制建设,以法律和市场机制来保证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
2.2 经济效益问题
在目前市场环境的条件下,对于占较大比例的火力发电企业来说,经济效益受着电价和煤价的直接影响。随着煤价高涨、排污费加大、水资源费用增加等,火力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形势严峻。特别是近两年来煤炭价格高涨给火力发电企业带来的严重压力,对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3 管理问题
在供电调度管理方面,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了电力供需平衡,但是原来同一电网内同类型机组安排基本相同的利用小时数的调度方式,已经不利于电力工业节能减排、结构调整和有序发展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我们适时改进,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近期实施可调整化的调度方式,同时进一步加强发电企业机组运行管理,积极与电网合理配合,提高整个系统效率及能源利用效率。
2.4 技术问题
当前,对节能减排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直接空冷机组、海水淡化、中水回用等一批新技术的成功应用,很大程度上有效降低了发电企业能耗和减少了污染排放。但是,整个发电企业的技术改进还有很多工作可做,大至三大主机的选型、参数调整和运行方式的优化、厂用电率及线损的降低、各辅助系统的优化,小至每台设备的降耗,包括了众多的技术问题,还需要我们全方位地进行性能诊断与不断改进,以提高我国电力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3 电力节能减排工作对策
电力节能减排是一个涉及到电力规划、设计、建设、生产、使用和管理的全过程综合性目标。笔者认为,推进该工作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进行节能减排;二是通过管理手段进行节能减排;三是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节能减排。
3.1 加强宏观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
电力宏观规划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应认真规划、严格制/修订相关标准和及时总结执行过程中的经验,以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能源、负荷中心及电力企业分布特点,研究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合理安排能源流向和分布,控制电力输送过程中的损耗;并优化燃煤发电结构,建设高效节能机组,因地制宜发展热电联产。
随着国家能源政策和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改进,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水电、核电、风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这将是电力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同时,采取行政手段干预和深化电力改革的近期和远期手段,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也将会推动电力企业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节约发展,以更好更快地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3.2 通过管理手段调整
管理出效益,同样地,电力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严格管理。当然,这里的管理既包括发电机组的运行管理,又包括企业内的行政性管理。我们可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和措施,比如加强机组的运行在线优化、成立节能减排管理委员会,开展节能竞赛、配置能源管理系统来加强能源信息等等,同时在广大员工中构建一种节能和环保文化,经常组织相关知识培训、提高环保意识、鼓励人们积极参与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及减少浪费的活动。最终目标是在企业内部甚至全社会创建一种“促进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氛围。
3.3 通过技术手段调整
一个电力企业从最初的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开始,从主、辅设备选型,系统的设计,控制策略的制定;调试过程的控制;投产初期的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生产使用过程中的运行维护以及机组投产后的设备改造、运行调整和优化等,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包含着无数的技术关键,因此技术手段对机组工作效率的影响不言而喻。
电力是装备性行业,工程设计一旦完成,其能耗、排放水平基本确定。如果设计上存在不足,会长期影响运行效率,再行改造也会造成新的损失。因此,设计过程中的严格把关,以及工艺系统和技术的选择至关重要。工程设计阶段,对发电机组的选型、参数选择和综合优化,以及对用水、排水、脱硫、除尘等各辅助系统的优化设计和选型,都将直接影响机组的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
电力企业投产后,抓好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运行管理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切实做好运行调整工作、设备改造等,确保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在环保方面可采取多种措施来降低排放,如采用低硫煤、安装脱硫装置、采用低NOx燃烧器、安装脱硝装置、安装静电除尘器等来降低污染物排放。
4 结论与建议
4.1 深化改革是电力节能减排的长久之计
加强电力市场最大限度的资源优化调整、电力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研究与执行,这是我们的节能减排工作的长久之计。
4.2 及时修订设计标准,优化设计,打好节约的基础
随着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我们应从总体经济性把握,根据地区特性制订不同标准要求,比如富煤地区可适当降低对机组能耗要求、相同参数的机组中可根据其他资源条件,考虑辅机设备配置、环保和节水等工艺选择,以分别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放。
4.3 改变机组结构是发电企业节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改变火电发电机组结构,“上大压小”也是实现电力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之举。采用高效能机组来替代低效能机组,可大大降低能耗水平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的报告,到2005年底,全国大机组煤耗290~340 g/kWh,中小机组的煤耗高达380~500 g/kWh。全国电力平均供电煤耗370 g/kWh,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50g/kWh,相当于一年多燃用近1.6亿t原煤。2006年底,全年电力平均供电煤耗366g/kWh,煤耗的降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机组比例的增加。
4.4 进一步重视节能减排新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
加强经济有效的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高电力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同时,又将从源头上降低能耗、减少排放。
摘要:通过对国家节能减排和电力形势的综合分析,提出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内容,分析了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的几点问题,指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调整的三大工作对策,最后总结归纳出几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电力,节能减排,存在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米建华,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在行动[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8):16~17
[2]尚金成、张立庆,电力节能减排与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电网技术,2007.11(31):59~63
我国电力节能减排 篇2
十一五我国节能减排目标是2010年万元GDP 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0.98吨标准煤左右,下降20%。十二五提出十二五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我们认为,随着节能减排边际效用的降低,未来5年国家对节能减排的力度将有增无减。
电力行业‚十一五‛节能减排指标主要包括:供电煤耗、火电平均厂用电率、线损率、发电水耗、电力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脱硫机组投运容量、现有电厂二氧化硫达标率等。
现在重点分析‚十二五‛节能减排的指标。国务院日前发布了《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该稿相较于此前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全文中关于节能环保部分的描述,本次工作方案不仅将众多指标进行量化,并将各地区的主要指标任务予以细化,明确将会在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占较高权重,有利于环保实施力度加强。
工業和信息化部28日公布‚十二五‛期間和今年我國工
業節能減排四大約束性指標。明確2015年我國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用水量分別要比‚十一五‛末降低18%、18%以上和3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要提高到72%左右;明確今年這四項指標同比要分別降低4%、4%以上和7%左右以及提高2.2個百分點。
工信部副部長蘇波28日在南京召開的全國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工作會議上表示,工業領域將堅決完成國家‚十二五‛節能減排各項目標任務。他透露,工信部正在組織編制的工業轉型升級規劃初步確定‚十二五‛時期擬采用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用水量、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及工業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氮氧化物和氨氮排放量等約束性指標。
他表示,這些指標比去年底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初步確定的目標略有調整,除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之外,其他三項指標要求更高。當時確定的是‚力爭2015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十一五’末均降低16%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5%左右,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提高到76%左右‛。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周長益對此的解釋是,這次提出的目標屬于‚踮起腳來夠得著‛的目標。‚工業作為我國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重點領域,應發揮節能減
排主體責任,對指標應該有更高要求,如果指標過低,約束力不夠,難以調動各方面積極性。‛
蘇波認為,完成節能減排各項目標任務,一要繼續抓好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二要狠抓企業和行業技術進步,三要狠抓企業的節能降耗管理。
周長益表示,各地方將抓緊研究提出今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目標。工信部不對地方提出考核要求,但將加大對重點用能企業的監督檢查力度,協助各地實現確定的目標。
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26%,年均下降5.8%,實現節能量7.5億噸標準煤,以年均6.98%的能耗增長支撐了年均11.57%的工業增長。
‚十二五‛与‚十一五‛指标的比较分析: 节能减排指标大幅提高
此次文件明确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至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整个‚十二五‛期间,共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至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分别控制在2347.6万吨、2086.4万吨,比2010年的2551.7万吨、2267.8万吨分别下降8%;全国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8万吨、2046.2万吨,比2010年的264.4万吨、2273.6万吨下降10%.海通证券分析师陆凤鸣认为,从指标对比来看,‚十二五‛期间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较‚十一五‛还是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山东、广东、江苏、上海等地)的减排压力尤为明显。
南都记者发现,此次文件在多个方面都有一些新的说法。如在废气处理方面,对脱硫的要求更加全面,‚十二五新建燃煤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设施,现役燃煤机组必须安装脱硫设施。钢铁行业全面实施烧结机烟气脱硫,石油石化、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实施脱硫改造。‛
脱硝方面,要求‚新建燃煤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脱硝设施,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全部加装脱硝设施。新型干法水泥窑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配套建设脱硝设施。‛
在污水处理方面,要求‚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改造提升现有设施,强化脱氮除磷,大力推进污泥处理处置。‛
在固废处理方面,要求‚工业固废:推动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冶炼和化工废渣、建筑和道路废弃物以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环保市场或正式启动
中信证券王海旭称,锅炉炉窑改造、余热余压利用(新增电力2000万千万)值得重点关注。减排工程方面,工业领域的治理将不断深化,在即将公布的新排放标准要求下火电脱硫改造与新增脱硝的趋势十分明确。循环经济方面,涉及资源综合利用、废旧商品回收等多个方面,其中50个城市扩产示范基地、100个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示范工程等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节能环保相关行业除了能得到资金支持外,还能在所得税、增值税方面得到优惠政策支持,此外,以特许经营、合同能源管理等业务模式为基础的市场化机制有望在十二五逐步形成,节能减排综合解决方案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市场机遇。
‚‘十二五’期间,国家节能减排的指标将分解到企业头上。‛ 12月2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高东升在 ‚碳金中国策论坛‛上表示,‚十二五‛约束性指标的分配对象将由地方政府转向行业和企业,国家重点监测考核 的企业数量可能由‚十一五‛期间的1000家调整到3000家甚至5000家。
‚未来要把80%以上的企业纳入到我们的管理范围。‛高东升希望,企业能由‚被减排‛走向‚自觉减排‛。
企业应加强与政府互动
‚中国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承担着巨大的压力,责任在于企业,出路也在于企业。‛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副司长孙桢在论坛上指出,在资源环境领域,行政手段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后需要加强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在低碳经济的竞争中,要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比如碳排放交易体制的建立、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的应用,‛ 他说,‚没有政府与企业的顺畅合作,结果简直不可想象。‛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对这种合作关系的重要性表示了认同。他认为,这种政府与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应该是互动的、积极的,中国企业应当从被动服从或者主动配合,走向积极参与,甚至主动游说。
‚政府很多政策是非理性的。‛他指出,为实现‚十一五‛约束性指标,地方政府拉闸限电、停产限产等强制性行
政手段不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经营,更不利于老百姓的正常生活。
‚今年工信部已经公告了18个工业行业共计2087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下一步将把碳排放指标纳入到考核企业产能先进与落后的标准当中,并按照这个综合指标来淘汰落后产能。‛高东升透露。
‚十一五‛期间,由于只设立了单位GDP能耗下降20%左右的约束性目标,有些地方在执行过程出现了前松后紧的现象,少数地区甚至采取了一些错误的做法。据悉,针对这些经验和教训,‚十二五‛规划将出台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单位GDP能耗强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非化石能源比重、森林面积、蓄积量等多个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这些指标会分配到各个地方、各个行业,并落实到一些具体的企业和单位。
‚在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上,‚十二五‛期间将在‚十一五‛基础上增加氮氧化物和氨氮化物。‛高东升说。
同日,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徐京生印证了这一说法。他透露,氮氧化物会列入‚十二五‛节能减排的总量控制范围,而控制氮氧化物的实质就是‚脱硝‛。今后会像强制‚脱硫‛一样实施强制‚脱硝‛。
环保部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司司长赵华林11月29日表示,主要污染物约束性指标将由两项扩大到四项。中国‚十一五‛两项约束性污染减排目标是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0%。
降损节能要建立供电所经济指标考核体系我国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供电监管办法》,要求城市地区年供电可靠率不低于99%(用户年均停电时间87.6小时)。此《办法》提出的指标过低:供电可靠性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停电损失巨大。2008年,我国城市用户年均停电时间超过10小时,农村用户年均停电时间高达40多个小时,而同期美国城乡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不到2小时,欧洲发达国家在1小时左右,韩国不到20分钟,而在新加坡、日本则不到10分钟。根据有关研究结果,停电每少供一度电会给用户带来40元左右的经济损失。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此《办法》提出的指标就失去了引领意义,起不到促使供电企业改进供电可靠性的作用,提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巨大。国际上发达国家对供电可靠率的要求一般接近99.99%(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不超过1小时),例如英国电监机构2007/2008财务为伦敦供电公司设定的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不超过40分钟。《办法》提出的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100多倍,远大于我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
在节能减排中,电所作为供电企业最基层的部门,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如何建立一整套科学的供电所经济指标考核体系(包括管理费用、供电量、平均电价、线损率、电费回收、优质服务、线损小指标等),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供电所经济指标体系的建立确立考核原则 建立高效工作组织机构
发展策划部作为指标的制定和考核部门,在考核中要坚持动态管理、量化考核的原则,积极推行标准化管理模式,彻底改变经济指标考核中出现的管理粗放、执行力不强、考核不严等薄弱环节。
供电公司成立由经济指标考核管理领导小组、各职能部室和基层执行部门组成的三级管理网。领导小组由经理任组长,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组成;各有关职能管理部门(有关经济指标涉及专业的牵头部门)的具体工作由职能部门设定的专(兼)职经济指标专责或专业负责人负责;基层执行部门是落实经济指标措施的供电所和有关基层班组。
经济指标管理领导小组为公司经营管理的领导机构,主要负责研究制订并组织落实公司有关经济考核指标体系、审批公司经济指标、定期召开经济分析例会,并对经济分析会研究制订的整改措施进行监督落实。
发展策划部为公司经济指标管理考核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日常经济指标的统计、分析、考核工作;组织编制公司管理标准、制度和降损措施、指标计划;定期召开经济分析例会及经验交流会,开展电网线损理论计算,监督有关管理部门经济指标管理职能的履行。
营销部、乡镇电管部等管理部门为各经济指标的主管部门,负责指标的统计、汇总、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找出各项指标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及措施。
供电所及有关班组,负责经济指标的基础数据,并根据改进意见落实整改措施。
制订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
制订科学、合理、可行的经济指标考核管理流程,对供电所实现闭环运行,才能充分调动全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创新,实现经济指标考核的全过程管理,使各流程衔接科学合理,管理顺畅。
经济指标考核管理组织流程。指标的好坏要与员工的月度奖金及年终考评进行挂钩,构建起一个全员共同参与的考核体系。发展策划部负责制订经济指标考核方案,对各专业指标进行管理考核,组织召开经济指标分析会议。
各单位要对分管的经济指标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和考评,找出亮点和不足,制定下一步的工作措施;研究调整指标组织机构和管理办法,结合工作实际,建立新的经济指标网络体系。策划部在制订指标时,要让基层部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方案,从而形成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线损理论计算管理流程。由线损专责根据精度要求选取合适的理论计算软件,并每月组织进行线损理论计算工作。各单位每月要及时将电网变化情况通知发展策划部。生技部负责10千伏及以上电网相关图纸、设备参数的统计整理;营销部对新增变压器详细资料进行统计整理;供电所营销员对低压配电网络相关图纸、设备参数进行统计整理。线损专责每月按时进行线损理论计算,编写《线损理论计算书》和《线损理论计算报告》,并与实际指标对比分析,研究制订下一年(季、月)度的线损指标计划。
经济指标计划管理流程。线损专工根据《经济指标完成统计表》和《线损理论计算报告》,草拟《经济指标计划书》。供电所对经济指标计划书进行论证,看是否切合实际,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发展策划部根据实际完成情况对比分析,查找问题,组织生技部、调度所等对经济指标计划进行分析论证或实地考察,并提出意见,发展策划部将
具有可操作性的内容充实完善,形成《经济指标计划调整方案》,报领导小组审核后下发执行。
经济指标统计分析管理流程。发展策划部每月3日前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编写《经济指标分析报告》,每月6号组织召开月(季、年)度经济分析会,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分析指标变化原因,对电量大、线损波动大的线路进行重点分析,制定下阶段降损目标计划。不定期召开降损经验交流会,推广好的经验和作法,对完成较差的共同分析查找问题,共同制订整改措施,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经济指标检查考核管理流程。发展策划部每月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形成检查分析报告并提出考核意见和下一步整改措施,对不认真落实整改措施的供电所进行处罚,将没完成的项目列入下月考核。为确保全年合同指标顺利完成,供电所要逐级签定经营目标责任书,按月分解落实到单位及个人,根据《经济责任制考核细则》,由发展策划部进行日常检查考核,实行按月统计、按月考核、按月兑现奖罚。每季度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考评,根据得分情况对各供电所进行排名,奖先惩后,并记入单位负责人个人得分,年终实行末位淘汰。
加强自用电和反窃电的考核。公司对各供电所自用电量实行严格考核,对超出考核指标的部分以市场价收取电费并予以扣款,对控制用电较好的所则予以物质奖励和适当补偿,以达到有效控制自用电量增长、减少浪费、降低公司运营成本的目的。通过经常性的开展以‚重点稽查、逐户排查、季节普查、举报即查‛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检查活动,可有效遏制违约用电和窃电行为,切实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总之,只有建立规范、科学的经济指标考核体系,始终坚持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以经济指标考核为手段,强化管理和新技术的应用,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才能不断开创节能降损工作的新局面,供电所经济工作才能步入正常的有序运行轨道,最终实现公司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参考资料:
南方都市报《环保市场或将启动》
基于电力统计视角的节能减排研究 篇3
【关键词】电力企业;电力统计;环境污染;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清洁发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于能源毫无节制的使用,传统能源危机以及全球环境气候危机已经成为制约人类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我国作为电力生产与消耗大国,无论是在电力的生产还是对其的使用中都存在着高耗能与高污染的情况。如何能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寻得一条合理的发展途径是当前社会发展最大的困扰,在目前这种状况下,节能减排就是较为合理的方式。对电力行业而言,通过在科学全面分析当前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情况下,实施有效的电力统计,如此一来不但促使电力行业实现良好的节能减排,更为我国的经濟社会稳定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一、电力统计的概述
(一)电力统计的含义
电力统计指的是通过对电力行业中相关数据的搜集,并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研究,最后研究结论以数据的方式呈现,以此对研究的事物予以证明或表明一定的事实。
(二)实施电力统计的重要性
为了更充分地掌握电力行业的现状并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提供了有力依据,电力企业成为了研究的主体,这便是实施电力统计的现实基础。对此,电力企业应当在进一步完善自身统计部门建设的前提下,认真负责的完成各项电力数据统计工作,以此为国家电力部门提供完整而准确的电力统计数据,从而为我国的电力行业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此外,从电力企业自身的角度来看,实施电力统计不但有助于企业维护自己管理的统一协调性,同时电力统计的实施更有助于指导电力企业的发展。
(三)电力企业如何做好电力统计工作
鉴于电力统计对于国家宏观政策制定以及电力企业自身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做好电力统计工作。首先,电力企业的统计工作应当是在严格遵循国家《统计法》的相关规定前提下进行的,这同时也是对电力企业统计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其次,落实严格的企业内部统计工作规章制度,从而使得电力企业的统计人员工作严谨细致。最后,对统计数据报表的制作中,统计人员应当使用相应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随后数据报表制作出来后严格检查,在检查无误后方可提交企业。
二、基于电力统计视角的节能减排措施探究
电力行业通过对自身相关数据的科学统计后,是各电力企业的管理层根据统计报表找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能源耗费巨大、污染严重以及浪费资源的地方,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此为企业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一)提高电力企业节能减排的正确认识
电力企业必须认识到节能减排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企业应当意识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的需求是呈现不断攀升之势,这对电力企业来说是好事,但如果企业没有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在提供大量电力的同时也导致巨大能源浪费与环境污染,这样的高能耗、污染大的生产方式不但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相违背,同时更不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电力企业被社会所遗弃。因此,电力企业应当正确认识到节能减排是关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工作,并对此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实现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二)通过新能源开发,逐步降低电能的消耗
鉴于当前电力行业所采取设备改造、技术更新等措施无法获取立竿见影的节能减排效果,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开发新能源,逐步降低对传统火力发电的需求,如此一来不但有助于缓解我国的电能消耗紧张的局面,同时新能源替代火电有利于在节省煤电资源的情况下,降低我们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从而促使社会实现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根据国家当前对于新能源的开发方向,加大对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是今后新能源工作的重点。
(三)采取措施鼓励电力行业进行清洁发电
当前我国的电力行业的产电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分为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电、太阳发电、地热能以及生物能发电等。在此其中,火力发电是最主要的方式,但也是能源消耗、污染程度最高的方式,而其他方式的发电不仅对能源消耗小,同时污染程度小于火力发电甚至是没有污染。以水力发电为例,其具有生产成本低廉、能源消耗极低、无污染以及可再生的特点,这是由于水力发电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水资源所决定的。同时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水力发电的效率远超火力发电,火力发电只有30%~50%的生产效率,而水力发电则到达80%的生产效率。
(四)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并加强对其的宣传
鉴于法律所具有的强制性,我们应当对节能减排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得以通过法律的手段获取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在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相关法律法规时,应当充分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国情、执法力量、成本等因素,如此一来不但使得制定出的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可执行性,同时更为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全面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与此同时,在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后,为更进一步获取良好的效果,我们必须加强对这些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通过采取电视、报纸、户外广告以及现场宣传等方式,定期开展节能减排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从而实现全社会节能减排意识的增强,进而为获取更好的节能减排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电网输电设备改造,并优化调度模式
nlc202309012101
电网节能减排除了上述措施外,加强电网输电设备改造,并优化调度模式也是极为重要的节能减排措施。对此電力企业应当做好电网输电设备以及电力调度的措施。首先在电网输电设备的节能减排中,变压器数量多、容量大,总损耗不容忽视。因此降低变压器损耗是势在必行的节能措施。若采用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具有低噪音、低损耗等特点,其空载损耗仅为常规产品的五分之一,且全密封免维护,运行费用极低。变压器经济运行使得在传输电量相同的条件下,通过择优选取最佳运行方式和调整负载,使变压器电能损失最低。加强供、用电科学管理,提高变压器经济运行经济效益,减少无功电流在电网中导致的线路损耗增大,变压器利用率降低,用户电压跌落等不良现象。其次,优化调度模式中电力企业尽快研究制定新的调度规划,以节能、环保、经济为标准,确定各类机组的发电次序和时间,优先调度低能耗机组发电,或直接按照能耗标准调度,激励发电企业降低能耗,减少高能耗机组的发电量。同时要规划优化电网设计,城市电网可通过合理的电网规划来降低线损。建设节能低耗、符合环保要求的配电网。压缩低压配电网范围,多布点,近距离供电。同时,采用了低损耗、低噪音设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深入,作为高耗能、大污染的电力行业要想保障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加强对自身节能减排的建设是极其重要的。对此本文从电力统计入手,通过提高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正确认识、探索新能源替代、鼓励清洁发电以及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等措施的探讨,以期促使我国的电力行业通过采取以上的电力系统的节能减排措施,在实现节约能源与降低环境污染的基础上,提升电力行业的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曾鸣.电网企业节能减排效果分析模型及应用——基于改进TOPSIS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0):12-16.
[2]赵杨.企业节能减排研究现状[J].经济论坛,2012,(6):163-165.
[3]李瑞珍.浅谈电力统计与节能减排的关系[J].商品与质量,2011,(11).
[4]尚金成.电力节能减排的理论体系与技术支撑体系[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6).
作者简介:吴蓉(1978-),女,湖南株洲人,就职于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研究方向:综合统计管理;余志勇(1974-),男,湖南华容人,就职于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湖南电力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篇4
1 开展节能减排的工作及成效
1.1 积极转变电网发展方式, 优化资源配置
近年来,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成为世界各国解决能源和环保问题、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选择, 同时, 我国能源需求快速增长, 能源供应和温室气体减排压力日益增大。由于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分布集中, 大多处于边远地区, 需要走集中开发、规模外送和大范围消纳的发展道路, 大规模清洁能源的集中开发和外送, 对消纳市场、系统调峰调频、电网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智能楼宇、智能社区、智能城市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电动汽车、智能家电等也将推广应用。这些都对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 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适应新形势, 在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下, 已着手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 解决电力的大规模、远距离、低损耗传输问题, 实现能源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提高电网的输送能力和运行控制的灵活性, 最大限度发挥电网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提高发电设备的综合利用效率、电网的传输效率和用户的电能使用效率。同时, 加大了对现有电网的建设和改造的投入, 使电网结构更加合理, 电能输送更加高效。
1.2 加强线损管理, 努力实现节能降损
(1) 降低综合线损方面的工作及成效。为降低综合线损, 公司强化线损管理, 重点开展线损分析。坚持每月组织各单位开展线损分析, 召开线损专题分析会, 及时掌握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整改措施。
(1) 开展技术降损培训工作。为指导公司系统深入开展技术降损工作, 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水平, 实现技术线损最优化目标, 公司组织技术降损工作的培训和宣贯, 为技术降损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 进一步规范省公司关口设置, 重新明确了各电厂、电业局电量总加方案。
(3) 启动全网负荷实测, 全面开展理论线损计算工作。公司组织开展年度负荷实测及线损理论计算工作, 编制了负荷实测及线损理论计算报告, 为电网技术降损提供指导。
(4) 在实际运行中, 根据负荷水平和安全稳定要求, 在“三公”调度的前提下, 合理安排机组启停, 优先考虑负荷中心的机组, 减少远距离输电损耗, 优化潮流分布, 努力降低网损。
通过采取各种措施, 强化管理, 公司2009年线损率完成7.25%, 同比降低0.25个百分点, 低于年度计划0.05个百分点。减少电能损耗1.95亿千瓦时, 相当于节约标准煤6.8万吨, 二氧化碳减排19.3万吨、二氧化硫减排0.15万吨。
2010年上半年公司线损率完成5.23%, 同比降低1.84个百分点, 低于年度计划1.82个百分点。减少损耗电能7.45亿千瓦时, 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6万吨, 二氧化碳减排85.4万吨、二氧化硫减排0.5万吨。
(2) 降低城区配网线损方面的工作及成效。2009年配网线损工作紧紧围绕年度配网线损目标和高损台区降损“两不两减少”目标, 多措并举, 配网线损持续下降。
(1) 建立了年度配网线损目标责任体系, 明确了目标和责任。2009年提出了高损台区降损“两不两减少”目标 (即已受控的台区线损不发生反弹, 新增台区线损不高于20%;基本消除线损率为30%及以上的高损台区, 线损率为20%及以上的高损台区数量同比减少30%) , 2010年又提出了高损台区降损“两个20%”的目标 (即消除线损率20%以上的高损台区, 线损率15%以上的台区数量必须减少20%以上) 。细化了责任, 为降损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2) 狠抓年度高损台区降损目标落实, 持续开展配网线损专项检查。
(3) 努力提升配网线损管理的技术水平, 抓好新系统线损模块应用。清理台区实际运行状况, 提高新系统中基础数据与报表数据质量, 完善配网基础数据资料, 完成了大量需求编制及功能测试任务, 并开展了2011~2013年三年降损计划编制。
(4) 结合营销服务反违章稽查, 开展了台区线损数据真实性核查。2010年, 湖南省电力公司统一部署了开展以“反窃电、强管理、保效益”为主题的反窃电专项行动。上半年共查处窃电和违约用电2094起, 追补电费损失1556万元, 窃电蔓延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3) 降低农网线损方面的工作及成效。为降低农网线损, 该公司编制了农电降损规划, 制定了高损线路和台区整治方案。2009年元月份编制下发了《湖南省电力公司农电降损规划》, 提出了农电降损工作目标和措施。2009年和2010年分别制定下发了《农电高损线路和台区整治方案》, 按照农电降损规划目标要求, 明确农电降损工作重点, 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制定了农电降损主要措施。
为有效降低农电线损, 湖南省电力公司加快了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 改善农村电网结构。2009年完成农网建设投资17亿元, 完成了湖南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2000个村的农网建设与改造, 建成新农村电气化县5个、新农村电气化乡17个、新农村电气化村716个。农网重要跨越抗冰改造工程全面竣工。
经过努力, 规范了农电线损管理, 强化了高损线路和台区整治,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09年农电综合线损同比下降1.53个百分点。
1.3 优化发电方式, 充分利用水能资源
湖南水力资源丰富, 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就是最大效果的节能减排。多年来, 湖南电网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水库调度方案和水火协调运行机制。并且通过加强与气象、水文、防汛等部门的联系, 科学利用雨洪资源取得明显效果, 2009年在主要水库流域降雨量偏少的情况下, 水库优化调度工作安排合理, 流域优化调度进一步协调, 水量利用非常充分, 水头利用合理, 水能利用率高。全年节水增发电量17.6亿千瓦时, 节省燃煤55万吨, 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920吨。
为使水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经多方沟通与协调, 通过网、省间初步建立的弃水应急交易机制, 充分发挥大电网优势, 2009年共向外省销售弃水电量6.16亿千瓦时, 为水电增收1.4亿元, 同时减少标煤耗量约21万吨。
2010年上半年, 通过水库间和流域上下游间的优化调配, 合理、充分地运用水能, 并争取省防办支持, 灵活调度水库, 重复利用防洪库容。优化水电站之间运行方式的同时, 努力协调水火发电方式, 火电最大限度地为水电腾出空间。并且利用大电网优势, 实现省网间相互支援, 在调峰困难的低谷时段向外省销售弃水电量849万千瓦时。
2010年上半年, 凤滩、东江、三板溪、江垭、皂市没有发生过弃水, 水量利用率100%, 柘溪弃水仅0.97亿立方米, 水量利用率99.2%。2010年上半年直调水电水能利用提高率25.79%, 没有发生水电弃水调峰现象。节水增发电量31亿千瓦时, 相当减少原煤消耗133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0万吨, 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300吨。
在加强直调水电的运行管理的同时, 湖南省电力公司以《湖南电网1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并网中小型公用电厂运行考核监管实施办法 (试行) 》为手段, 以地区水调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为平台, 使地调小水电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改观。省调小水电计划执行率明显提高, 影响小水电发电运行的设备检修安排更加合理, 地调和小水电厂发电运行和管理更加规范。通过流域图和计划自动生成手段, 实现梯级电站计划联合编制, 使上下游电站间计划合理匹配, 进一步提高了小水电的水能利用率。
1.4 开展发电权交易, 实施火电以大代小
“以大代小”不仅是政府节能减排的要求, 也符合发电企业的利益要求。在制定湖南电网年度电量交易计划时, 湖南省电力公司即充分考虑了节能减排的要求, 按照湖南省经信委的要求, 提出了在满足电网安全需要的前提下, 按照能耗低、效率高、污染少的机组优先原则, 实行差别电量计划的建议。在安排火电机组年度发电量计划时, 不是平均分配各火电企业的年利用小时, 而是按一定优先顺序安排, 即:资源综合利用机组利用小时数高于纯燃煤机组;大容量机组利用小时数高于小容量机组;同类型机组中, 高效、低耗、环保机组优先;能耗高、效率低的老、小机组利用小时数降低。
通过“以大代小”发电协议的签订、年度差别电量的执行, 使发电企业以市场调节手段实现了优化配置, 提高了效率效益, 有效地降低了能耗, 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通过替代发电, 大机组利用小时数得到提高, 电厂整体煤耗下降, 经济效益提高。
2 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公司综合线损降损难度大。从电源布局及电网结构上来看, 西电东送潮流较大, 输电网损耗较大;系统的无功优化控制及调节手段不足, 无功设备投入率低是增大电网损耗的另一大技术原因。从线损管理范围看, 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 湖南省大部分县局直供直管, 管理范围大。从用电结构上来看, 该省大工业电量占比较小, 中小用户相对较多, 也使得线损相对较高。虽然各地都加大了对违章用电、窃电等的打击力度, 但由于农电点多、面广、线长, 查处难度大, 效果不理想, 导致农电线损居高不下。
(2) 农网改造资金缺口大。湖南省还有30%的农村电网 (1.3万个行政村) 未改造;超供电半径、远距离供电的10千伏线路还有768条, 占总数的31%;高能耗公变1.1万台, 占总数的17%。随着近年来农村负荷的迅猛发展, 已网改地区电网发展与完善问题凸显, 农村配网急需进一步完善。计量装置准确度低, 农电目前绝大多数是单相电表, 准确度都为2.0级, 理论误差大。
(3) 农电基础管理不完善,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供电所由于多种原因, 基础管理难以完全到位, 基础数据缺乏, 设备台帐等基础资料不全。三相负荷调整、无功补偿等技术降损措施实施困难。
(4) 移民安置区用电矛盾大, 秩序混乱。一是各地移民安置区各项补偿政策和优惠不到位, 移民矛盾难以消除, 移民以不交电费来抵制, 如桃江爆发的移民安置区用电秩序整治引起的问题。二是库区长期用电秩序混乱, 用电不交电费, 移交后矛盾转移到供电企业。
(5) “三公”原则与节能发电之间存在一定矛盾。虽然在发电计划安排和执行中, 采取了多种节能减排的措施, 但为兼顾各发电企业的利益均衡, 遵循“三公”原则, 必须保证发电进度的平衡, 无法完全按照能耗开展调度、交易工作。并且发电权交易目前基本局限于发电公司内部, 交易范围和效果难有进一步提高。
3 改进措施及建议
(1) 加快电网建设, 争取特高压交、直流早日落点湖南。湖南省能源贫乏, 缺煤, 无油气, 水电资源已充分开发。无论是资源的落实, 还是运输能力都将无法满足如此大规模的煤炭调入, 完全依靠输煤发展火电难以为继, 同时环境容量的制约及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 也限制了火电发展。因此, 争取特高压交、直流早日落点湖南, 加快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 将是解决湖南能源供需矛盾, 缓解环境承载压力的重要手段。
(2) 进一步加强线损管理, 加大降损力度。一方面要完善规章制度, 加大线损考核和奖惩力度, 建立和健全线损降损目标责任体系;另一方面加强信息化建设, 逐步实现线损管理的在线监控。加大对配网电能量远抄技术的投入, 并提高使用化水平, 形成规模, 使之有效应用于线损的实时分析, 实现线损的可控在控。
(3) 进一步加强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进一步加大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力度, 到2010年, 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4万千米, 新建改造配电台区1.7万个, 新建改造400伏及以下低压线路5.3万千米, 改造户表202万户。通过“十一五”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 缩短农村10千伏配电线路供电半径, 需投入6.75亿元资金, 更换公用的高耗能配变, 改善电网结构, 提高全省农村电网的供电能力和电能质量, 为全面完成省公司降损目标创造条件。
加强农村配网无功补偿的投入和运行管理。加强农配网无功补偿建设, 目前全省共需加装配变侧无功补偿总容量658兆乏 (总投资计划13519万元) , 同步改造配电箱;加装10千伏线路分散补偿270兆乏 (总投资计划5400万元) , 并逐步安装自动跟踪补偿。需加大无功补偿投入,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110千伏及以下县级电网无功优化补偿技术规范和典型应用模式》要求, 合理选择无功设备配置和补偿方式, 逐步推广具有自动跟踪补偿功能的无功补偿设备, 改善电压质量, 降低电能损耗。
电力工业节能减排政策及现状分析 篇5
电力工业节能减排政策及现状分析
电力工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之一,几年来国家及各级政府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加大电力结构的调整,上大压小,提高节能降耗水平,控制污染物排放等,使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取得了一定成效,各项节能减排指标都有了较大的改善,本文介绍了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仍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的措施和建议.
作 者:杨春 王灵梅 刘丽娟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13 刊 名:节能技术 ISTIC英文刊名: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年,卷(期): 28(3) 分类号:X22 关键词:节能减排 电力工业 政策我国电力节能减排 篇6
关键词:电力 节能减排 理论体系 技术支撑体系
本文主要以建立长期有效的节能减排机制为出发点,制定电力节能的核心理论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旨在解决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
一、电力节能减排的理论体系以及技术支撑体系构架分析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能源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因此进行节能减排十分必要。电力节能减排的理论体系以及技术支撑体系符合我国国家标准,是进行节能减排工作的有力手段,有利于构建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对于推动节能减排的工作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1.實施节能减排的途径
实施节能减排的途径包括三种:制度管理手段、技术创新手段以及调整改变产业结构来进行节能减排,要在技术、结构、制度上下功夫,综合实施节能减排工作。根据我国国情和国外经验,主要从市场机制、技术手段、产业结构的调整方面进行节能减排工作。
2.电力节能减排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指通过竞争手段,充分配置市场资源,市场机制是节能减排机制的根本制度,但是市场机制不能解决节能减排的一些外部问题,比如环保、节能等。节能减排机制中存在的不足需要可持续发展机制来进行补充,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市场机制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必须符合政治体制的标准,因此这就要求市场机制需要符合我国的国情。
3.技术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节能减排的监管机构要对节能减排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在节能减排的工作中,技术是关键,因此应该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与培训,以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及时应对节能减排工作中出现的突发现象。
4.管理体系的构建
在节能减排工作的初始时期,制度和结构的节能减排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占绝大部分,是完成节能减排工作的必要途径,在节能减排的后期工作中,主要是靠技术和管理手段来实施。管理得当,能对能源的耗费量进行有效控制,管理不当,则会造成浪费现象。因此,应强化管理体系的结构,制定一套完备的制度来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准入机制
1.考虑部分市场机制的电力节能减排
中国的电力企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的效果还不是很明显,没有突出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发电权交易中,可以用市场机制来促进节能高效的发电机组代替高污染、高能耗的发电机组发电,用市场机制来促进节能减排是现阶段发电模式的改变。
2.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模式
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要各司其职,市场应积极配合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这样可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短期或者中长期市场中,要建立立足排放和能耗的市场准入制度,对获得准入的主题,可以自行决策,自主参与市场交易,要体现出节能减排的效果,使节能减排与市场机制相统一,有效地对对高污染、高能耗的发电机组实行制约,为低污染、高效率的发电机组提供机会。排污权交易是以环境保护制度为基础,依照一定的市场机制,通过买卖排污权的方式来控制排污。自从这种方式实行以来,排污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自主选择购买排污权,大大降低了污染。
三、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机制
1.促进电力节能的手段和方式
电力节能减排的经济手段主要是通过在经济上进行制约来提高生产的成本,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而法律手段主要是通过法律具有的威慑力来对排污者进行规范。电力节能减排的行政手段主要是把电力企业节能减排的工作落到地方政府上面来,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2.科技创新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电力科技进步是推动电力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提高电力经济运行质量,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应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电力生产管理现代化水平,实现企业管理科学化、集约化、精细化。
第一,进一步强化深入,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国家节能减排落实到位。加大检查力度,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差别电价等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加大对各地出台的优惠电价的制度,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能减排信息统计分析,建立节能减排的预警形势。加强节能电耗的工作。实现与电力监管机构联网,确保稳定达标。
第三,加强调度,督促各级调度机构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试制科学调度。发电企业和有关部门发布调度信息,通过强化监管确保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效。
四、建立节能减排的监管机制
在节能减排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各方面的监督管理机制,从监管方面来要求各部门及企业组织体系建立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执行力度在企业内的良性完善。对企业各部门要进行有效的监管职能分化,确保各司其职,对环保、节能、资源要进行社会性的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强其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心,加强全民节能减排的意识,在能源利用高发期进行相关能源的限制。在进行监察管理的同时,要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规划。
五、电力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支撑体系
1.首先要创新节能减排技术上的推广应用
通过发展先进的手段,做好新工艺、新技术与材料设备方面的推广工作,有益的技术和先进的节能设备可以从根本上最大化的解决相关的节能减排问题。
2.节能发电系统功能
主要包括制定季度、月度和年度的组合发电基础方案,完善实行发电环节的节能调度计划与电网阻塞方面的自动化发电调控及在线的校正控制,对电网做好良性评估;完善节能支持系统,实现对火力发电机组能耗、脱硫设施等相关运行参数方面的有效监测。
3.污染物排放数据的认证与监测
包括年度调整系统、许可证跟踪系统和排污跟踪系统,对污染物排放数据是否达标进行监测;火电厂在生产过程中节能减排系统的优化,可以作为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技术支持。
电力企业节能减排的实践与思考 篇7
关键词:电力企业,节能减排,实践与思考
0 引言
节能减排是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是中央确定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电力行业既是优质清洁能源的创造者, 又是一次能源消耗大户和污染排放大户, 因而也是国家实施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徐州垞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国有股份制企业, 目前在役机组五台, 其中三台为55 MW低热值煤粉炉机组和两台为135 MW循环硫化床机组, 总装机容量425 MW。近几年来, 该企业认真贯彻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要求, 积极采取措施节能减排, 履行在节能与环保上重要的社会责任, 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 我国电煤消费占全国煤炭产量的一半左右, 火电用水占到工业用水的40%, 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到全国排放量的54%。我国火电机组供电标准煤耗较国际先进水平高60 g左右, 相当于一年多消耗煤炭2.2亿t;输电线损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个百分点左右, 相当于一年多损失电量近300亿k Wh。因此, 对电力行业而言, 发电供电是促进经济发展, 节能减排也是促进经济发展。
1 坚持科学发展就要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
徐州垞城电力有限公司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 成立了组织机构, 建立明确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分工。通过张贴宣传画、悬挂条幅、标语、制作宣传排版等方式宣传节能减排的意义和目标, 营造浓厚的节能减排氛围。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编制专题企业报和专题学习资料、组织开展党支部书记备课会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国家节能减排的规划、政策、法律法规, 使广大职工了解国家、省和集团公司有关节能减排工作要求、考核指标;了解公司节能减排工作规划、计划、方案、措施。该公司节能降耗主题活动的实施方案出台后, 各单位紧密结合公司要求和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方案, 通过召开班长以上管理人员会议、员工大会等形式贯彻到每一个专业、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岗位, 从而为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公司还举办了两期形势任务教育培训班, 聘请专家对100多名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班组长等生产骨干进行节能减排知识培训, 激发骨干人员在节能减排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此基础上, 开展节能减排专题合理化建议活动。发动职工为企业节能减排、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献计献策, 各单位各部门动员和组织职工, 尤其是首席工程师、党员管理人员、生产技术骨干, 围绕本单位、本部门、本岗位所承担的主要经济指标和重要设备耗能情况, 从经济运行、经营管理、修旧利废等方面每人排查出1~2条影响增产节约的设备缺陷或管理缺陷,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建议。公司两次组织节能减排专题合理化建议活动, 共收到各类建议270条。具备实施条件的建议, 经专业组评审论证后予以了实施, 对实施成效明显的合理化建议, 及时、择优在《徐州垞电》报和局域网上刊用。
2 坚持科学发展就要将节能减排定位优先标准
组织开展职工代表节能减排专题视察活动。积极推动公司增产节约实施方案的落实, 组织职工代表对公司节能降耗实施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视察, 重点掌握方案的实施进度、典型做法和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议案, 有关部门接到职工代表提出的改进议案后认真进行了落实。组织开展专项效能监察活动。加强节约专项效能监察, 公司成立节能减排专项效能监察小组, 由纪委牵头, 成员由财务部、技术支持部、人力资源部相关人员组成, 重点对燃煤成本、煤炭采制样、供电标煤耗、修旧利废、微机耗材等物耗、能耗的关键部位进行专项监察, 通过专项效能监察, 促进相关部门健全和落实工作制度, 促进节能减排指标的顺利完成。开展“我为创建节约型企业作贡献”活动, 下发了关于开展“我为创建节约型企业作贡献”竞赛活动的通知, 制定了“创建节约型单位”、“争当节约标兵”的相关标准, 发动广大职工积极参与, 以企业安全生产、采购、销售、经营、管理需要为出发点, 把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综合利用、增收节支、消除隐患、安全健康、工程建设结算、人力资源配置和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的节约等作为活动的重点, 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损失浪费, 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 形成人人参与节约、减少浪费的良好氛围。抓好典型示范。公司组织召开了节能减排经验推介会, 重点推广先进单位、先进班组节能减排的典型工作经验, 以点带面, 全面推进。另外, 公司在局域网、垞电报设立曝光台, 定期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检查活动, 对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单位、部门以及薄弱部位及时通过《徐州垞电》报、局域网进行曝光, 促进节能减排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位。
3 坚持科学发展就要将节能减排作为技术攻关目标
科学利用新技术, 加大工程技改力度。2007年以来, 垞城电力公司重点实施了热网工程建设、4#和5#炉冷渣器换型改造等技改工程, 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显著。
3×55 MW机组改造热电联产工程。项目总投资1 975.4万元, 新增销售收入6 122.95万元/a, 节约标煤28 956 t/a。一期热网工程建设已建成投产, 二期工程目前已完成工程进度的70%, 计划工程结束后向周边地区工业及民用热用户供热将达到30万t/a, 成为徐州地区供热量最大的企业。该工程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为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项目第三批实施计划。
4#和5#炉冷渣器换型改造。将现有两台风水联合冷渣器、两台刮板输渣机、两台冷渣风机及相应辅助设备拆除, 改造为两台出力为25 t/h的滚筒冷渣器, 2008年3月5#炉冷渣器换型改造结束, 初步测算年产生总效益超过320万元, 其中一年可以节约用电586.36万k W。4#炉冷渣器换型2008年9月已经改造结束。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节能降耗。加强灰、渣、水等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仅2007年一年向水泥厂、砖厂等单位输送灰渣52万t。2008年又与周边农村一砖瓦厂签订了10万m3的土地复垦协议, 将灰渣变废为宝。
4 对电力企业持续节能减排的思考
我国电力节能减排 篇8
电力工业是能源消耗大户, 也是重要的污染排放源。在当前资源和环境制约经济发展的背景下,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责任重大, 任务艰巨。为推动电力行业节能减排, 改进发电调度模式,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于2007年8月颁布了《节能发电调度办法 (试行) 》 (以下简称为《办法》) , 明确提出了以节能、环保为目标, 实施优化节能发电调度, 并要求做好节能发电调度试点与电力市场建设的衔接工作[1]。
然而, 目前中国节能发电调度试点进展缓慢, 并且遇到了不少障碍;区域电力市场建设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在资源配置方面尚未发挥基础作用。通常认为, 节能发电调度和电力市场是2种不同对象、不同标准的资源配置模式, 数学优化目标截然不同[2,3], 两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很难统一起来。
在节能发电调度与市场机制衔接方面, 文献[2]给出了一种能耗惩罚电价模式, 在报价基础上增加一个惩罚项, 但是同时指出不同机组的惩罚电价如何确定又成为一个棘手问题。文献[3]设计了一种基于电量电价排序的准市场化的节能发电调度模式, 但同时指出最大不足是需要政府确定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 而且没有考虑排放因素。文献[4]分析了节能发电调度与电力市场结合的有关问题。文献[5]探讨了节能调度与市场化联合实施方案, 在市场报价中乘以煤耗因子和排放因子, 以修正机组竞价排序, 但是惩罚因子可能会受到策略性报价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索一种更高层次的衔接模式, 即通过建立能量、能耗、排污三者统一的货币评价标准, 运用西方经济学外部成本内置理论, 将节能减排与电力市场统一到社会综合成本最优的框架内, 以实现节能发电调度与市场机制的深度融合。
1 节能发电调度与电力市场机制衔接的必然趋势和前提条件
1.1 衔接的必然趋势
长期以来, 中国电力行业采用的传统发电调度模式, 无论价格、能耗和污染排放水平, 火电机组基本上平均分配发电利用小时数, 这种所谓“公平、公正”的发电调度模式既牺牲了效率, 又浪费了资源环境。
2003年以来, 中国试行的区域电力市场则是以购电费用最小化为目标, 即发电的内部成本最低, 而难以顾及发电能耗和污染排放的外部效应。单纯的电力市场竞价机制在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方面还存在着节能减排的先天性盲区。
针对传统发电调度模式弊端和单纯电力市场的“失灵”, 《办法》提出了“以节能、环保为目标, 努力做到单位电能生产中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最少”原则, 即只要能耗低、污染少, 就可以优先上网发电, 这显然追求的是外部成本最小化目标, 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电力行业内部成本。
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以社会综合成本为基础, 统筹兼顾企业的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若片面追求内部成本最小化, 则可能引起资源环境破坏, 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若片面追求外部成本最小化, 则可能会造成资源错配, 与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和市场规律相悖, 难以持续。因此, 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新的制度安排必须按照电力产品的社会综合成本来配置。
如前所述, 电力市场约束的是内部成本, 节能发电调度约束的是外部成本, 将2个成本叠加起来正是社会综合成本。因此, 电力市场机制与节能发电调度模式衔接是优化配置电力资源的必然趋势。两者衔接的纽带不是计划指令或其他多重标准, 而正是市场价格 (或成本) , 是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价格信号。
1.2 衔接的前提条件
前文从规范性角度出发, 找到了节能发电调度与市场机制衔接的理论根据, 证明了2种调度模式衔接的必然趋势。而要将2种调度模式有效衔接起来, 其前提条件是必须将污染和能耗2种外部效应成本化。
在污染物排放外部效应成本化方面, 环境经济学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理论方法。但是在能耗外部效应成本化方面, 目前尚未检索到相关的文献资料, 实践上几乎还是空白。本文借鉴“排污权交易”思想, 创新性提出了“能耗权交易”和“能耗折价标准”的概念, 并给出了理论证明和计算方法, 解决了能耗外部效应成本化的重大困难, 为市场机制中嵌入节能减排内核奠定了基础。
1.2.1 从排污权交易到能耗权交易
排污权交易的必要条件是各污染源治理成本存在差别, 本质是污染治理成本高的企业支付费用购买排污权, 而污染治理成本低的企业出售排污权而治污。排污权交易既控制了污染总量, 又增加了社会福利, 这已经得到经济学的严格证明。同理, 不同企业或不同行业的节能成本也存在差别, 这为能耗权交易准备了必要条件。只要能耗高的企业购买能耗权, 能耗低的企业出售能耗权, 就可以控制国内生产总值 (GDP) 能耗水平, 同时又增进了社会福利, 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个创新的制度设计。
1.2.2 从环境折价标准到能耗折价标准
确定折价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把外部效应成本化。环境经济学通常根据某种污染物的治理成本, 或者排污权交易价格, 来确定污染物的环境折价标准。同理, 某企业生产单位产品多消耗了1 g煤, 造成了资源浪费, 产生了外部效应, 但是该企业可以支付一定费用, 让其他企业节约1 g煤, 这样社会总的能耗得到控制, 这里所支付的费用即可作为能耗折价标准。但是《办法》将此多消耗的1 g煤的外部成本无限扩大化, 难以量化, 这与市场经济体系不相融合, 也可能导致《办法》难以迅速推广。
综上所述, 市场机制与节能发电调度模式衔接是合理、可行的。合理性在于2种调度模式被纳入到社会综合成本的框架内来考察, 而且遵循了市场价格配置资源的机制;可行性在于本文提出了“能耗权交易”和“能耗折价标准”概念, 实现了能耗外部效应的成本化。
2 发电企业的外部成本测算
这里主要测算火电企业的能耗和排放2项外部成本。对于其他燃料类型的发电企业, 或其他种类的外部效应, 可参照此方法测算。
2.1 火电机组外部特性的技术指标
2.1.1 单位供电煤耗
火电机组单位供电煤耗与机组负荷相关, 这种关系可用煤耗曲线表示。测定火电机组的煤耗曲线是一项常规性试验。根据火电机组在不同负荷下的煤耗统计数据, 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法, 可以获得机组单位供电标准煤耗f (x) 与负荷率x的二次函数, 即f (x) =a+bx+cx2。表1给出了典型机组煤耗特性曲线的拟合系数。
根据煤耗特性拟合关系式, 可以绘制典型机组的煤耗特性拟合曲线, 如图1所示。
根据工程实践, 同类机组煤耗特性拟合曲线比较接近。因此, 初期可参照区域内典型机组的煤耗特性关系式确定同类机组单位供电煤耗值, 然后再逐步过渡到机组实测的煤耗特性关系曲线上来。
2.1.2 单位供电的SO2排放量
SO2是火电企业的重要污染物, 是导致酸沉降的重要来源。根据燃烧学理论, 火电机组单位供电的SO2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GSO2为单位供电的SO2排放量, 单位为g/ (kW·h) ;f (x) 为单位供电标准煤耗, 单位为g/ (kW·h) ;x为机组负荷率;qnet为燃煤低位发热值, 单位为kJ/g;Sar为燃煤收到基含硫率;KSO2为烟气硫的转化率, 为0.8~0.9;ηSO2为脱硫装置效率, 通常为 87%, 不脱硫则取0;λSO2为SO2排放率。
2.1.3 单位供电的CO2排放量
CO2是重要的温室气体, 其危害性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火电机组单位供电的CO2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GCO2为单位供电的CO2排放量, 单位为g/ (kW·h) ;f (x) 为单位供电标准煤耗, 单位为g/ (kW·h) ;x为机组负荷率;E为单位热值下潜在的碳排放量, 取国内实测平均值0.024 74 g/kJ;KCO2为燃料中碳的氧化率, 通常取0.9;λCO2为CO2排放率;标煤热值为29.306 kJ/g;CO2与C的摩尔质量比为11/3。
2.2 火电企业外部特性的经济指标
2.2.1 超标供电煤耗的折价标准
火电单位供电煤耗超过社会基准供电煤耗的部分, 实际上是浪费了社会资源, 影响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超标供电煤耗的折价标准一般有如下2种计算方法。
1) 国际市场影子价格法
若某机组多消耗了1 g煤, 但该机组又从国际市场购买了同等数量的煤来补足国内煤炭储备, 这时国际市场煤价代表了该部分超标能耗的外部成本。影子价格是资源达到优化配置状态时的价格, 通常用国际市场价格来代替。因此, 每超标1 g煤, 国际市场影子价格法的折价标准计算公式为:
式中:ρcoal为超标供电煤耗的折价标准, 单位为元/g;α为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 单位为元/美元;Ccoal为国际市场的煤价, 单位为美元/t。
例如国际市场煤价是Ccoal=200美元/t, 汇率α=6.8元/美元, 则超标1 g煤的折价标准为0.001 36元/g。若火电机组单位供电超标煤耗是50 g/ (kW·h) , 则超标煤耗的外部成本为0.068元/ (kW·h) 。
2) 清洁能源替代法
若某火电机组本身发了一部分电能, 同时又购买了一部分高价的清洁能源 (例如风能等) , 然后按照火电价格出售给电网, 使得该机组总的供电煤耗等于社会基准供电煤耗。这里实现了能耗权交易, 即该火电机组购买了能耗权, 实际支付的价格就是清洁能源与火电电价之差, 而清洁能源机组出售了能耗权, 不再需要国家对清洁能源的补贴, 整个社会福利得到了提高。因此, 每超标1 g煤, 清洁能源替代法的折价标准计算公式为:
式中:Pwind和Pcoal分别为清洁能源和火电机组的平均上网电价, 单位为元/ (kW·h) ;l为社会基准供电煤耗, 单位为g/ (kW·h) 。
例如清洁能源和火电机组的平均上网电价分别为0.6元/ (kW·h) 和0.3元/ (kW·h) , 取社会基准供电煤耗为280 g/ (kW·h) , 则清洁能源替代法的折价标准是0.001 1元/g。若机组单位供电超标煤耗为50 g/ (kW·h) , 则超标煤耗的外部成本为0.053 6元/ (kW·h) 。
以上2种折价标准都具有内在的合理性, 而且数值上也比较接近。为体现一定的激励作用, 这里选择超标供电煤耗的折价标准为0.002元/g。在具体操作中, 当然还可以通过拍卖方式直接确定。
2.2.2 污染排放的折价标准
国内对电力行业的环境成本计算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本文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6,7,8], 确定火电机组污染物的折价标准。
1) SO2污染折价标准
按照国内排污费征收办法, SO2的折价标准是1.2元/kg。按照烟气脱硫直接成本法, SO2的折价标准是5元/kg~8元/kg。按照国家环保总局数据, 2005年中国的SO2排放总量高达2 549万t, 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 000亿元人民币, 则SO2的折价标准是20元/kg。考虑一定的激励作用, 取最大值作为SO2的污染折价标准, 即ρSO2=0.02元/g。若某电厂单位供电的SO2排放量为5 g/ (kW·h) , 则相应的外部成本为0.10元/ (kW·h) 。
2) CO2污染折价标准
国际市场上CO2排放指标价格为16美元/t~25美元/t, 折合人民币109元/t~170元/t。若采用环境统计法来确定, CO2减排成本约135元/t。这里以环境统计法作为CO2污染折价标准, 即ρCO2=0.000 135元/g。若某电厂单位供电的CO2排放超标量为100 g/ (kW·h) , 则相应的外部成本为0.013 5元/ (kW·h) 。
2.3 发电企业外部成本的确定
发电企业外部成本CExt的计算公式为:
CExt= (f (x) -l) (ρcoal+λSO2ρSO2+λCO2ρCO2) (5)
式中变量含义见前述, 这里只考虑了超过社会基准供电煤耗以上的外部成本。例如对于单位供电超标煤耗是50 g/ (kW·h) 的老机组, 其3项外部成本合计约为0.12元/ (kW·h) 。
3 电力市场外部成本内置法理论模型
3.1 理论模型的核心思想
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和发电企业外部成本的测算, 本文提出电力市场机制与节能发电调度有效衔接的新模式, 即电力市场外部成本内置法, 其核心思想是:市场结算时, 全电量加收机组的外部成本, 从而促使发电企业将外部成本内置到机组报价中, 所产生的结算盈余既可用于购买更多的能耗权和排污权, 又可根据用户节能减排状况予以差别返回, 起到双重激励效果。
其具体操作步骤是:科学测定发电机组单位发电量所产生的排污、能耗等外部成本, 并由调度交易机构按各机组实际发电量向发电商征收费用, 该费用用于返还购电方或向社会购买排污权和能耗权。发电商在进行双边交易和市场竞价过程中, 必在报价策略中计入该成本, 而购电方按照经济原则选择时, 会倾向于综合成本较低的发电商, 从而形成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发电侧市场竞争格局。购电方在市场中采购电量后, 可按实际用电量获得调度交易机构的资金返还, 返还可根据购电方的用电性质按节能减排原则予以差异化, 从而在用电侧加强节能减排的导向。这样, 在基本不增加全社会购电成本的前提下, 对发电侧和用电侧均强化了节能减排的导向作用。
可见, 电力市场外部成本内置法不需要推翻原有的市场规则体系, 甚至也不需要对技术支持系统作任何改动, 而只需要在财务结算流程中增加加收和返还环节即可。
3.2 外部成本内置法公式
设机组的出清价格序列对是
式中:R0和RΣ分别为发电机组扣除外部成本前后的收入, 单位为元;RExt为向机组加收的外部成本, 单位为元;Qm为发电机组实际成交电量, 单位为kW·h;PmΣ为市场出清价格, 单位为元/ (kW·h) ;Qc为发电机组合约电量, 单位为kW·h;Pc为合约价格, 单位为元/ (kW·h) ;CExt为发电机组外部成本, 单位为元/ (kW·h) 。
式 (6) 中发电机组收入采用了差价合约公式。
图2是电力市场外部成本内置法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 用户增加的购电费用不等于结算盈余, 通常会小于结算盈余。
3.3 外部成本内置法的本质特征
1) 内置外部成本。
机组按照社会综合成本排序出清。将发电内部成本、超标能耗外部成本、污染排放外部成本三者统一到社会综合成本的框架内, 按照社会综合成本最小化目标来优化调度发电机组。
2) 统一评价标准。
创新性地提出了能耗折价标准, 实现了能量、能耗、排污三者统一的货币评价标准。这与“以大代小”、“发电权交易”、“惩罚因子法”等其他衔接模式有着本质区别。
3) 联合优化出清。
以能量交易为主, 内置能耗权交易、排放权交易、绿色证书交易3种交易机制, 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同样达到了发电单位能耗水平控制、排放水平控制、鼓励可再生能源3个目的, 而无需如欧美国家建立3个外部的交易市场, 人为增加交易成本, 损害社会福利。
4) 扣除外部成本。
全电量扣除外部成本的结算方式, 不论是集中竞价的电量, 还是双边交易的电量, 或者其他形式的电量, 只要发电都要扣除外部成本, 节能减排效果不会受到报价策略的干扰。
4 外部成本内置法的实证计算分析
本文采用华东电力市场2006年12月20日—26日7天竞价数据, 实证分析了4种发电调度模式 (传统发电调度模式、节能发电调度模式、单纯市场调度模式[9]、外部成本内置法) 的发电序位和发电组合, 测算了不同发电调度模式下的能耗水平、购电费用、污染排放、社会综合成本等重要指标效果。实证分析中取社会基准煤耗为280 g/ (kW·h) 。在计算外部成本时, 只计算超出基准煤耗部分的燃煤及其排放所引起的外部成本。计算结果见表2。
需要说明的是:在外部成本内置法下, 发电企业的收入等于用户支付的购电费用减去外部成本合计。在另外3种调度模式下, 发电企业收入则等于购电费用。
4.1 煤耗比较
节能发电调度模式煤耗最低, 单纯市场调度模式煤耗最高, 传统调度模式和外部成本内置法的煤耗居中。本例中, 与传统调度模式和单纯市场模式相比, 外部成本内置法分别能节约677 t和2 950 t的标准煤。
与节能发电调度模式相比, 外部成本内置法尽管多消耗了71 600 t标准煤, 或者说少发了2.56×108 kW·h的电能 (按社会基准供电煤耗280 g/ (kW·h) 计算) , 但是获得了5.879 7亿元的结算盈余, 该部分盈余可以购买43.2万t标准煤 (按1 360元/t的标准煤价格计算) , 是多消耗煤炭的6倍;或者可以购买9.8×108 kW·h的清洁能源 (按风电600元/ (MW·h) 价格计算) , 是少发电能的3.8倍。可见, 通过能耗权交易, 结算盈余足以补偿外部成本内置法多消耗的煤炭, 从而有效控制社会能耗水平。
4.2 购电费用比较
传统发电调度模式购电费用最高, 单纯市场调度模式的购电费用最低, 节能发电调度模式和外部成本内置法的购电费用居中。相对于传统调度模式和节能发电调度模式, 外部成本内置法能够有效控制购电费用, 本例中节约购电费用分别为6.47亿元和6.45亿元, 节约比例达到了21.58%和21.53%左右,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与单纯市场法相比, 外部成本内置法购电费用尽管增加5.69亿元, 但是却具有5.879 7亿元的结算盈余。这个结算盈余中, 5.69亿元是用户支付的外部成本费用, 初期为了不增加购电费用, 可以全额差别返还用户;其余0.187 2亿元是优化增选的机组支付的外部成本费用, 用于购买能耗权和排污权。可见, 在不增加购电费用的前提下, 外部成本内置法可以对单纯市场法进一步调整优化。
4.3 社会综合成本比较
传统发电调度模式的社会综合成本最高, 外部成本内置法的社会综合成本最低, 节能发电调度和单纯市场调度模式的社会综合成本居中。外部成本内置法获得了最小的社会综合成本, 这恰恰是按社会综合成本优化配置资源的结果。本实证分析中, 外部成本内置法与传统发电调度、节能发电调度、单纯市场调度模式相比, 分别节约了社会综合成本12.31亿元、10.48亿元、0.25亿元, 节约比例达到了34.3%, 30.8%, 1.04%左右。
如果把社会综合成本的节约定义为社会福利的增加, 则外部成本内置法兼顾了资源、环境和经济效益,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综合效益。
5 结语
电力市场机制与节能发电调度并重是优化配置电力资源的迫切需要。电力市场外部成本内置法创新提出了“能耗权交易”和“能耗折价标准”的概念, 将能耗和排放外部成本配套内置, 为电力市场注入节能减排内核, 实现了2种模式的有机结合。同时, 在用户侧差别返还结算盈余, 再次加强节能减排的激励导向作用。
实证计算分析表明, 节能发电调度模式的煤耗最低, 单纯市场调度模式的购电费用最低, 而电力市场外部成本内置法的社会综合成本最低。7天竞价数据分析表明, 电力市场外部成本内置法与节能发电调度模式、单纯市场调度模式相比, 分别增加社会福利10.48亿元和0.25亿元, 是值得推荐的发电调度模式。
电力市场外部成本内置法建立在成熟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 是一种简便、高效的新方法, 可适时开展试点, 深入推进电力市场节能减排工作,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基础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节能发电调度办法 (试行) 》的通知[EB/OL].[2007-08-20].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7/content-744115.ht m.
[2]耿建, 高宗和, 张显, 等.节能电力市场设计初探.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7, 31 (19) :18-21.GENGJian, GAO Zonghe, ZHANG Xian, et al.Apreli minary investigation on power market design considering social energy efficiency.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2007, 31 (19) :18-21.
[3]张粒子, 谢国辉, 朱泽, 等.准市场化的节能发电调度模式.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 33 (8) :29-32.ZHANG Lizi, XIE Guohui, ZHU Ze, et al.Quasi marketization model of energy-saving generation dispatching.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2009, 33 (8) :29-32.
[4]傅书逷, 王海宁.关于节能减排与电力市场的结合.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8, 32 (6) :31-34.FUShuti, WANG Haining.On coordination of energy saving and reduction of pollution policy with electricity market reform in China.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2008, 32 (6) :31-34.
[5]胥传普, 杨立兵, 刘福斌.关于节能降耗与电力市场联合实施方案的探讨.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7, 31 (23) :99-103.XU Chuanpu, YANG Libing, LI U Fubin.Discuss on the union i mplementation scheme of energy conservation measures and electricity marketability methods.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2007, 31 (23) :99-103.
[6]KYPREOS S, KRAKOWSKI R.An assessment of the power-generation sector of China//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t (IEA/AIE) Annex9th Technical Conference Energy Models Users’Group:Global and Regional Energy Modeling, April4-7, 2005, Taipei, China.
[7]European Commission Community.External costs:research results on social-environmental damages due to electricity and transport[R].2003.
[8]丁淑英, 张清宇, 徐卫国, 等.电力生产环境成本计算方法的研究.热力发电, 2007, 36 (2) :1-4, 27.DI NG Shuying, ZHANG Qingyu, XU Weiguo, et al.Study on calculation method of environment costs for power generation.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2007, 36 (2) :1-4, 27.
电力工业节能减排政策及现状分析 篇9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在此期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节能减排目标,这是面对不断加剧的环境恶化这一现实的危机决定。电力行业作为耗能与排污的重点领域,当然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其转换效率的高低和污染控制的好坏,对资源和环境都产生重要影响,它在节能减排上的成效直接关系到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而绿色电力产业的实现,无疑需要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近几年,我国相继制订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包括发展可再生能源等电力规划政策、“上大压小”等电力产业政策、节能调度等电力运行政策、燃煤电厂二氧化硫减排政策、差别电价政策等,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促进了节能减排工作的进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1 电力工业节能减排的现状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成效可以体现在电力结构、供电煤耗、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单位发电量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及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
1.1 发展可再生能源,调整电力结构
几年来全国电力建设投资规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电源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非化石能源所占比重有所上升。火电投资比例大幅下降,核电、风电投资比例较大幅度增加,由表1(2005年~2009年电力行业总装机容量及各种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可知,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装机容量已达87 407万千瓦。其中,火电达到65 205万千瓦,占总容量74.60%,比上年比重75.87%下降了1.27%,而且自2006年最高值后已连续三年下降;水电装机容量达19 679万千瓦,占总容量22.51%;风电并网总容量1 613万千瓦,其所占比重都较上年略有提高。据专家预计,2010年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9.5亿千瓦左右,其中,火电7亿千瓦,水电2.1亿千瓦,核电1 016万千瓦,并网风电3 0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1.2 推进上大压小,调整火电结构
由于我国以煤为主的电力结构短期内还不可能发生根本改变,因此,要调整整个火电的结构,减少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是我们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点任务。据统计,2006年初,全国10万千瓦以下的小火电机组容量是1.2亿千瓦,占整个火电装机容量的30%,由于小机组性能比较差,每千瓦时的煤耗在450克左右,比60万千瓦的超临界的火电机组多150克左右,比单机30万千瓦的火电机组也多了110克左右。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关停5 0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的目标。国务院《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7]2号)以及相关配套政策,对淘汰小火电工作的主要原则、职责分工、激励办法、保障措施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些政策既体现市场原则,又发挥行政作用,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淘汰落后与优化发展有机结合,符合电力行业实际,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为关停工作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2006年~2009年四年中全国各年小火电机组关停装机容量分别为314万千瓦、1 436万千瓦、1 668万千瓦和2 617万,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6 035万千瓦,使“十一五”关停小火电任务已经得以提前完成。
1.3 电力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提出,到2010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为2 294.4万吨,其中电力二氧化硫排放量为951.7万吨。这项目标的实现与否关系到整个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能力。根据《现有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共安排约1.37亿千瓦现有燃煤机组实施烟气脱硫。由于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设施的大规模建成投运,电力企业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能力大为增强。如图1所示,2005年-2008年全国燃煤烟气脱硫机组发展情况。2007年,在火电发电量增长14.6%的情况下,电力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了9.1%。截至2008年底,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了8.95%,其中,电力二氧化硫排放量减排成绩尤为显著。全国脱硫机组装机容量达到3.63亿千瓦,装备脱硫设施的火电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的比例由上年的48%提高到60%;脱硫综合效率由上年的73.2%提高到78.7%,为全面完成“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4 电厂供电煤耗明显下降
供电煤耗作为一项电力节能减排的重要指标,体现了发电机组的能源利用效率。一直以来,我国的供电煤耗比起发达国家差距很大,2005年,我国电力工业平均供电煤耗374克/千瓦时,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50克,相当于一年多燃用1.6亿吨原煤,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十一五”以来,上大压小政策淘汰了一批能耗高、污染大的小火电机组,节能调度按照机组能耗确定次序的调度规则又进一步加快了企业从高能耗到低能耗的转变。如表2(2005年~2009年全国6 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电厂供电标准煤耗逐年下降,到2009年,全国6 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为342克/千瓦时,已经提前实现“十一五”末355克/千瓦时的目标。
2 电力工业节能减排政策性分析
目前节能减排取得的成效主要得益于国家相关政策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为达到这一目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将节能减排指标列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指标,并通过责任制将指标纳入考核各级政府政绩和企业经营效果的否决性条件。同时,通过完善和配套一系列的法规、政策、规划、标准,把节能减排指标量化为可以操作的各种措施,采取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直接与电力企业签订了“十一五”二氧化硫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节能目标责任书、“十一五”上大压小节能减排关停目标责任书等方式。极大加快了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使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2]。
以山西省为例,作为煤炭产出第一大省,火力发电的重点省,在电力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小火电机组比重大的问题,为实现“十一五”期间关停267万千瓦小火电机组的目标,2007年5月省经委出台了《山西省关停小火电机组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出本着节能、环保、经济的原则实行差别电量政策。依据发电机组的能耗、水耗、环保等指标排序,优先调度高效清洁机组和可再生能源机组发电,限制能耗高、污染重的机组发电,并逐年减少未关停小火电机组的发电量。从2007年二季度开始改年度下达发电量调控目标为季度发电量调控目标,根据发电机组运行状况进行适时调控,进一步限制能耗高、污染重的机组发电。具体办法包括:按单机容量确定发电机组的基准利用小时数;以上一个季度全省平均供电煤耗和分机组的供电煤耗为基础,实行奖优罚劣;在基准利用小时数的基础上,脱硫机组增加50小时,空冷机组增加100小时;在电力市场供不应求时,按照机组供电煤耗先低后高的原则,增加相应机组的发电小时数;在电力市场供大于求时,优先对小火电机组进行调峰,按照机组供电煤耗先高后低的原则,减少相应机组的发电小时数等等。这些措施都有效地推进了全省节能减排的工作。2008年山西平均供电煤耗349克/千瓦时,比上年的365克/千瓦时降低了16克/千瓦时。虽然数值还稍稍高于全国同年的平均供电煤耗,但煤耗同比降低4.4个百分点,大于全国平均降幅。同时,污染物排放量逐年下降,200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130.84万吨,又比上年多减排5.65%。
3 几点建议
我国节能减排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仍存在一些不足或者应继续完善之处,几点建议如下:
3.1 正确处理节能与减排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随着对污染物控制要求的加强,电力企业的发电成本进一步增加。污染治理设施的投入和运行增加了发电的边际成本,目前电厂污染治理技术路线选择过于单一,工艺设计粗放。一味追求高效率,不是根据标准、煤质、场地、副产品综合利用等电厂实际情况优选处理工艺,不仅造成了浪费,也影响了循环经济型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应用。电力企业在制定节能减排方案时,应正确处理依法达标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节能与减排的关系,正确处理节能减排与资源节约之间的关系,加强污染治理设施管理、优化污染治理设施的设计和运行,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效益双赢。
3.2 继续电价改革,实行脱硫脱硝电价
在每千瓦时加价1.5分钱的统一脱硫电价政策的激励下,我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硫减排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地区差异使电价的合理性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氮氧化物作为电厂的另一主要排放物,也可充分采用市场机制,利用价格杠杆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但在脱硝电价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电价的制定应针对全国各个地区不同的生产情况,给予区别对待,比如可考虑每千瓦时加价1.5分钱到2分钱的范围内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这样才能更加合理有效的推进电厂的积极性。同时积极推进烟气脱硝产业化的发展,为大规模建设烟气脱硝装置奠定良好基础。
3.3 降低单位发电量用水,实现废水零排放
节水也是节能中重要一环,随着水资源的日益匮乏,近年来,各电力企业加大了节水力度, ,越来越多的电厂采用空冷技术,采用城市再生水作为循环水,通过水务管理实现废水回用,单位发电耗水量有所降低、废水重复利用率有所提高,但重视尚不够。各地在实行节能调度或者差别电量时,一般只是以单位供电煤耗率、脱硫情况等作为考核指标,并没有把单位发电耗水量、废水重复利用率作为硬性指标。可以考虑以各地平均发电水耗和分机组的发电水耗为基础, 奖优罚劣,推动废水零排放的实现。
3.4 脱硫副产品综合利用率尚需提高
据统计,全国有90%以上的烟气脱硫机组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随着脱硫机组的大规模投运,脱硫石膏产量逐年提高,2008年全国脱硫石膏产量已达3 500万吨左右,但综合利用率仅约为45%,大部分火电厂的脱硫石膏主要采取灰场堆放或填海处理。这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增加灰场的投资,而且处理不好可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电力企业要加强对脱硫装置的运行管理,提高脱硫石膏品质,同时加强与建材部门合作,积极为脱硫石膏综合利用创造条件。政府有关部门应从政策上、经济上采取措施,加大对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的支持力度,提高脱硫副产品综合利用率。
4 结 论
节能减排对电力行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调动和推进行业内部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在节能的同时减少电厂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从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2005年~2009年度).
我国电力节能减排 篇10
关键词:节能减排,市场机制,可持续发展,政策机制,有效监管,市场准入机制,市场退出机制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如果不尽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难以为继。电力工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电力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自身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问题也日益突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能源节约和污染物减排工作[1,2,3,4,5,6],“十一五”规划纲要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列为约束性指标。
根据欧美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节能减排经验,市场机制是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基本制度安排。但是,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市场在资源配置及节能减排中的作用还没有形成规范的制度,既要实现快速发展,又要推进市场化改革及节能减排,情况复杂,任务艰巨,中国的节能减排必须立足于自身的特点,不能照抄照搬。
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从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角度,提出了市场机制加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有效监管及节能减排技术支撑体系的节能减排“组合拳”,给出了中国节能减排市场机制的路径选择、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撑体系。
1 电力节能减排的理论体系与技术支撑体系的整体架构
推进电力节能减排的途径主要有3种:一是通过制度(或管理)手段(包括市场经济手段等)进行节能减排(简称“制度节能减排”);二是通过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等手段进行节能减排(简称“技术节能减排”);三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进行节能减排(简称“结构节能减排”)。节能减排在制度、技术、结构3个方面,要采取综合性对策。
根据节能减排的国际经验及中国国情,市场机制加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有效监管及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撑体系,形成有效的节能减排“组合拳”(见表1),共同构成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市场机制是通过竞争,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市场机制是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基本制度安排。但是,市场机制本身并不能完全解决好诸如节能、环保等外部性问题,必须有面向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弥补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中的不足。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计划和市场并存的双轨制阶段,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需要设计符合国情的市场机制。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标准、价格、财政、税收、金融等综合性政策,促进政府、企业、公众由被动的节能减排转向主动的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是实现节能减排具体目标的综合性制度安排。
监管机制对相关各方执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进行监管,包括节能、环保、资源效率等社会性监管及市场结构(防止产生和滥用市场力)等经济性监管。
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撑体系包括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以及节能减排交易的技术支持系统、能耗及污染物排放监督监测技术支持系统、节能减排指标评价及考核的技术支持系统等。
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初期,结构及制度节能减排对总节能减排量的贡献率为70%左右,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首要途径;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中后期,主要通过制度(或管理)手段及技术手段进行节能减排工作。
2 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
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分为市场准入、市场交易和市场退出3种机制。市场准入机制包括支持鼓励进入机制和限制约束进入机制。市场退出机制是以技术标准、差别电量、差别价格、经济补偿等机制引导高能耗、高污染的火电机组有序退出市场。这里主要论述节能减排的市场交易机制。
2.1 考虑部分市场机制的电力节能减排过渡模式
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电力市场机制还很不成熟,电力市场建设未能充分体现出市场机制在促进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因此,在国内实施真正市场化的节能减排模式之前,需要一定时期的过渡。考虑部分市场机制的电力节能减排过渡模式中,机组电量实行部分电量竞争。
2.1.1 促进节能减排的发电权交易机制(过渡模式Ⅰ)
发电权交易[3]借鉴普通商品二级市场交易,通过转让或购入发电权电量实现发电企业之间的交易。发电权电量是指电厂在合约市场(包括政府下发的各类发电机组当年的省内年度发电量计划)等市场中获得的发电许可份额和机组签订的中短期交易合同。
实施发电权交易,可以以市场机制促进高效节能环保机组代替高能耗、高污染机组发电,以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是对当前计划发电模式的改进。
2.1.2 考虑市场机制的节能减排发电调度“组合拳”(过渡模式Ⅱ)
1)通过实施“差别电量”(政府宏观调控或计划调控),改变传统的平均分配发电利用小时数的发电模式;在安排机组发电利用小时数方面,实行机组类型差别、能耗差别、容量差别、环保差别、区域差别,增加高效、节能、环保机组的发电小时数,减少能耗高、污染大的火电机组发电小时数,充分发挥高效、节能、环保发电机组的节能减排优势,实现节能、环保和安全发电。
2)实施“上大压小、关停小火电”政策。对列入关停序列的小火电机组,在一定时期内(如3 年),给予一定的补偿性发电量指标,小火电关停企业通过发电权交易[3]将补偿发电量指标有偿转让给高效、节能、环保机组,获得相应的收益,用于企业转产和职工安置。关停小火电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措施,而建立小火电关停的经济补偿机制是实现小火电顺利关停的前提条件。
3)开展替代发电的发电权交易[3],促进非关停小火电由少发电变为不发电,增加高效、节能、环保机组的发电小时数,充分发挥其节能减排的优势。
4)开展高效、节能、环保机组参与的跨省跨区电能交易(外送电交易),充分发挥其节能减排的优势,促进更大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
上述简称为节能减排发电调度“组合拳”。通过该“组合拳”,充分发挥高效、节能、环保机组的竞争优势、边际成本优势和节能减排优势,不断提高其市场份额,逐步使小火电机组退出市场,实现电源结构的调整和节能减排的目标。该“组合拳”,既包括结构节能减排(电源结构调整:关停小火电、“上大压小”机制等),也包括技术及制度(或管理)节能减排(实施“差别发电计划”、基于节能减排的发电权交易、高效节能环保机组参与外送电交易、火电厂脱硫及污染物排放控制等)。
2.1.3 节能减排的节能发电调度模式及经济补偿的市场机制(过渡模式Ⅲ)
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引导电源结构向高效率、低污染方向发展,2007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提出了节能发电调度办法[2] (以下简称《办法》),要求改革现行发电调度方式,开展节能发电调度。实施节能发电调度,需要建立经济补偿机制。
实行经济补偿机制与节能发电调度相分离,即在电网运行中机组的实际节能发电调度出力按照《办法》的要求执行,采用政府宏观调控(通过制定基本电量或发电利用小时低限标准等)与市场机制(发电权交易等)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节能发电调度的经济补偿机制[4,5]。
在电力市场建设未能体现出市场机制在促进节能减排中的作用之前,过渡模式Ⅰ,Ⅱ,Ⅲ是3种可选路径。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逐步深化,在未来几年内高能耗、高污染火电机组基本关停后,上述过渡模式必将逐步过渡到在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市场准入约束下、市场竞争确定机组发电量模式。
2.2 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模式
在节能减排中,凡是市场能够做的事,让市场去做;市场不能做或做不好的事,让政府去做、去管。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在上游的发电环节,市场主导定价;在中游的输电、配电环节,政府调控定价;在下游的零售电环节,市场主导定价。在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模式中,机组发电量实行全电量竞争。
2.2.1 基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准入的节能减排市场机制(市场模式Ⅰ)
在中长期、短期交易(双边/多边、集中竞价)市场,建立基于能耗和排放的市场准入机制。市场准入机制主要是规定参与市场交易的发电机组的能耗和排放标准。对于获得准入的市场主体,可通过自主决策,自主选择参与市场交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基于能耗和排放的市场准入机制设计,体现了在市场交易中“以节能减排为约束”的核心思想,实现市场机制与节能减排的统一。准入机制的设计有利于从整体上控制节能减排的效果,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机组的发电量,并给予高效节能环保机组更多的市场机会。
2.2.2 兼顾电力排污权市场交易和市场模式Ⅰ的节能减排市场机制(市场模式Ⅱ)
随着市场配套措施的不断成熟,在市场模式Ⅰ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与中长期、短期电力交易市场相适应的电力排污权交易市场。
排污权交易是一种基于市场机制的环境保护制度。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确定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确定发电企业排污权,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力,利用市场机制,允许这种权力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通过污染者之间交易排污权,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实现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保护环境的目标。
在排污权市场上,排污者从其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自主决策买入或卖出排污权。一方面,低能耗、高能效的大机组,可以通过自行治理降低污染排放量,将低能耗的核心竞争力转变为企业收益,同时将剩余排污权有偿转让给高能耗、高污染机组;另一方面,高能耗、高污染机组在降低污染排放的同时,必须付出额外的成本购买排污权,当排污权成本高于发电收益时,将排污权转让给低能耗、高能效的大机组,促使发电量向低能耗、高能效机组转移,从而进一步降低整个电力行业的污染排放量。通过建立排污权市场,促进电力资源、环境资源的综合优化配置,促进电力工业的产业结构升级。
2.2.3 考虑外部成本的集中竞价的节能减排市场机制(市场模式Ⅲ)
考虑外部成本的集中竞价的节能减排市场机制,也称为基于能耗修正及环保折价的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
在中长期、短期电力交易集中竞价市场中,对发电机组的报价排序,进行能耗修正、环保折价;能耗修正实现对不同能耗、不同网损机组报价的区别对待,使得综合节能效果好的机组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获得价格竞争优势。环保折价实现对环境影响程度不同的发电机组报价的区别对待,使得环保机组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在竞价排序中进行能耗修正和环保折价,本质上是考虑能耗总量和环保总排放量控制的市场竞争方式,不影响成交后的结算价格,仅在竞价过程中通过改变竞价规则,增强综合能耗低、环保机组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其中标电量,促进节能减排。
在竞价排序中进行能耗修正和环保折价,能够促进火力发电企业从长期的经济利益出发,提高企业内部的能源利用效率,对机组进行污染物减排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
能耗修正和环保折价的集中竞价市场机制,既考虑了发电企业的外部成本,又不会带来发电厂之间过大的利益调整,仅在竞价规则上对综合能耗低、环境污染程度小的机组予以竞价排序上的优惠,以培养各发电企业树立节能减排意识,推动各发电企业加快节能减排进度,引导各发电企业落实节能减排措施。
2.2.4 外部成本内部化的节能减排市场机制(市场模式Ⅳ)
外部成本内部化的节能减排市场机制,也称为基于资源税的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它采用基于资源税的价格机制。资源税将环境的污染成本和资源浪费的机会成本内部化。
在电力排污权市场相对成熟、资源税到位的条件下,在市场模式Ⅰ或市场模式Ⅱ的基础上,建立外部成本内部化的中长期、短期交易市场,发电企业的报价中包含了资源税和排污费等,形成外部成本内部化的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
采用基于资源税的价格机制对不同能耗机组发电成本的影响存在差异,能够提高高效、节能、环保机组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调整高能耗机组和低能耗机组在市场竞争中的价格排序,进而导致不同能耗机组的成交量较征收资源税前发生变化;同时,直接影响到市场出清后的结算价格,使得高、低能耗机组在征税后发生较大的利益调整。
基于资源税的价格机制,为火力发电企业降低能耗带来了强大的外部压力,利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将企业的利益和全社会的利益一致化,促进电力企业积极开展节能工作。
2.3 符合中国国情、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路径选择
在中国电力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对于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各地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3种过渡模式;而在中国电力市场机制及其配套措施比较完善的情况下,对于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可选择4种市场模式。
另外,电力节能减排的其他市场交易机制,除了电力排污权交易机制,还有:
1)市场融资机制。用市场机制通过企业的市场融资、担保等渠道反过来促使企业节能减排(绿色信贷和绿色资本市场、生态保险等)。
2)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它是一种市场化的、以赢利为目的、通过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为主要经营模式达成节能减排的机制。能源服务公司与火电厂签订节能减排技术和能源管理服务合同后,负责融资并承担技术和财务风险,为火电厂实施和管理节能减排项目,在合同期内按合同规定与火电厂分享节能减排效益。除了节能减排的社会效益,将给合同双方带来经济效益。
3)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CO2排放量)为目的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实行排放配额制、建立排放配额交易市场。
3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
3.1 促进电力节能减排的方式和手段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主要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不同性质手段其作用的对象和发挥作用的机理不同:一是电力节能减排的经济手段,以能源价格、排污成本、税收、金融政策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手段是激励相关各方自觉节能减排的基本政策;二是电力节能减排的法律手段,将起到规范相关各方行为的作用,对相关各方将产生有效的影响;三是电力节能减排的行政手段,可以将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落实到地方政府及国有企业。
实施节能减排,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都不可缺少。以经济手段为基础,法律手段为保证,行政手段作用于各级政府及国有企业。
3.2 电力节能减排政策机制的实施措施
1)狠抓节能减排责任落实和执法监管,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节能减排管理。
2)完善节能减排的法规和标准,加快节能减排的法制建设。
3)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加快推进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有效的财税激励政策、构建激励机制,大幅增加节能减排投资,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对节能减排产品生产企业给予一定的所得税优惠,立足于鼓励节能减排产品的生产,以及引导节能减排产品的使用和消费,对部分高耗能产品开征消费税。
4)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把发展经济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发展清洁高效能源;标本兼治,控制源头,尤其是要控制造成能源消费不合理增长的源头;坚持经济发展速度与节能减排目标相协调。
5)贯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节能减排目标与各地区经济发展相协调。
6)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
7)实施发电、输配电和用电全过程的节能减排。
8)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能减排意识。
4 监管机制
要尽快完善电力节能减排监管的法律法规和组织体系,建立集中统一、高效透明的节能减排监管体制。特别要理顺节能减排监管职能,做到权责对等。首先要解决节能减排监管职能的配置问题。其次要理顺能源主管部门、环保部门与监管部门的关系,前者履行节能减排规划、政策的制定职能,后者履行对电力节能减排的专业性监管,对节能、环保、资源效率等的社会性监管,对垄断环节和有可能产生的垄断行为(防止产生和滥用市场力)等的经济性监管。
5 技术支撑体系
5.1 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
发展脱硫技术、二氧化碳气体减排技术、燃煤锅炉的节能减排技术、洁净煤发电技术、需求侧节能减排技术等。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构建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体系。
5.2 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持系统
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持系统包括以下系统:
1)电力节能减排交易技术支持系统,功能包括:发电权交易、电力排污权交易、跨地区电力外送交易、碳排放交易等。
2)节能发电调度决策技术支持系统,功能包括:年度、季度、月度发电组合基础方案的制定,日前、实时平衡节能发电调度计划的制定,电网阻塞在线校正控制和自动发电控制,节能发电调度模式下的电网适应性评估。
3)能耗、污染物排放监督监测及数据分析技术支持系统,实现对火电机组能耗、烟气污染物、脱硫设施等相关运行参数的在线监测。
4)排污数据监测与认证,包括:排污跟踪系统、年度调整系统和许可证跟踪系统,自动监测排污是否达标。
5)火电厂生产过程节能减排优化系统,它可以作为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技术支持系统。
6)节能减排指标评价及考核技术支持系统,功能包括:对机组发电能耗、电网损耗、热电联产和综合利用机组、脱硫、污染物排放监测和控制等节能减排指标的评价、考核。
6 结语
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逐步深化,建立基于能耗和排放的市场准入机制,逐步引入以价定量的电力市场机制,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机制,做到外部成本(环境污染成本等)内部化和外部收益内部化,实施以配额管理为主的环境保护模式,进行排污权交易、碳排放交易等,实现市场化的发电模式和售电模式。显然,本文提出的电力节能减排的理论体系与技术支撑体系,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及公平配置、有效利用信息及激励相容,能够实现制度经济学追求的“帕累托改进”,与中国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制度相兼容,符合微观经济学的机制设计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转型理论。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EB/OL].(2007-06-03).http://www.gov.cn/jrzg/2007-06/03/content-634545.ht m.
[2]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节能发电调度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办发[2007]53号)[EB/OL].(2007-08-07).http://www.gov.cn/zwgk/2007-08/07/content-708486.ht m.
[3]尚金成,张立庆.电力节能减排与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电网技术,2007,31(22):58-63.SHANGJincheng,ZHANG Liqing.Technologie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n energy-saving,emission-reducing and resources allocation optimization in electric power system.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7,31(22):58-63.
[4]尚金成.节能发电调度的经济补偿机制研究:(一)基于行政手段的经济补偿机制设计与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2):44-48.SHANG Jincheng.Research on economic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energy-saving generation dispatch:Part on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economic compens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executive means.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9,33(2):44-48.
[5]尚金成.节能发电调度的经济补偿机制研究:(二)基于市场机制的经济补偿机制设计与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3):46-50.SHANG Jincheng.Research on economic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energy-saving generation dispatch:Part two design and analysis economic compensation mechanism considering market mechanism.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9,33(3):46-50.
我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情况 篇11
关键词:节能减排;现状;环保
我国钢铁工业存在着三方面突出问题:能耗高、二次能源利用效率低、固体废物利用率低等。只有做好节能减排和环保才能保证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从现实来看,节能和环保具有非常大的潜力。近年推广普及了的几项重大节能技术,如干熄焦、高炉煤气干式除尘、转炉煤气干式除尘技术;水的综合利用技术,以副产煤气(焦炉、高炉、转炉)为代表的二次能源利用,以高炉渣、转炉渣为代表的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等。
一、日本和韩国钢铁行业节能的政策
钢铁行业是能源密集型行业,近年来,在钢铁行业产能快速增长的拉动下,焦炭、电力、油、天然气等钢铁生产的能源需求增长较快,经常出现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在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能源短缺的问题,加上世界各国人民对环保问题日益关注,世界各国都在根据自己的国情以及钢铁行业的发展状况,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力求维持经济发展、能源和环境之间的平衡。
(一)日本
日本是一个能源匮乏的国家,节能政策在日本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帮助日本确保能源供应,而且通过节能设备的开发,提高产业竞争力。日本在制定能源政策的时候,在确保能源供应的同时,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为优先考虑的课题。日本于1979年10月实施了《节约能源法》,并分别于1998年和2003年进行了两次修正。钢铁行业也有相应的节能政策。日本的钢铁行业节能政策和措施的实施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特点是通过节能求生存。在技术节能方面,通过工艺简化,改善能源结构等方式实现节能目标。
第二阶段特点是通过可持续发展方针推动节能、环保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日本通过两个阶段的节能政策和措施,不仅大大增强了钢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且也成为了世界上吨钢能耗最低的国家,成为国际钢铁能耗的“标杆”。
(二)韩国
韩国钢铁工业起步较晚,但其在建设之初,就对节能环保问题相当重视。由于韩国是以计划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因此其节能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政府的计划干预。韩国政府对钢铁行业的节能政策和措施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①通过对产业结构的合理规划实现节能。②大力投资环保节能设备实现节能。③重视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实现节能。
二、钢铁行业节能对我国的启示与对策
近十几年来,钢铁工业在粗钢产量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吨钢能源逐年下降。钢铁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我国钢铁行业能耗、环保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依然较大。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实现钢铁行业节能减排迫在眉睫。
(一)结构调整与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装备是当务之急
钢铁行业能耗之“痛”源于结构之“痛”,能源消耗量的降低涉及钢铁制造流程的各个环节,要从钢铁企业及整个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装备、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等多个方面人手。
(二)借鉴国外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是现阶段主要途径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节能环保技术最高的国家之一,韩国和欧洲也拥有相当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另一方面,中国钢铁业也正面临着全球原材料上涨所带来的钢铁成本压力,以及后京都时代的环保压力,因此中国钢铁行业应抓住这个发展的契机,借鉴国外的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迅速提高钢铁企业的节能水平,实现节能减排。
(三)倡导自有知识产权钢铁节能技术开发和运用是节能减排未来发展趋势
这是一个新型的产学研合作体制和运行机制,该模式的运营成功将为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和后续的科研工作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中国节能减排的成效
(一)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成效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重化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能源、资源需求大幅上升,经济增长和环境制约矛盾凸显。
在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总体不断进步下,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企业,如宝钢股份,2006年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04%,万元产值能耗达到1.19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1.85%,节能量达到33.3%万吨标准煤。二氧化硫、烟粉尘和化学需氧量(COD)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12.38%,17.87%,36.76%。2007年万元产值能耗降低到1.0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0.08%,节能29.7万吨标准煤,二氧化硫、烟粉尘和化学需氧量(COD)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比2006下降13.74%、9.26%、36.67%。
(二)淘汰落后、结构调整和设备大型化取得阶段性成果
钢铁设备大型化既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土地,减轻地球环境负荷,提高劳动生产力,更有利于钢铁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三)先进节能技术得到进一步普及和推广
这是当前最大的节能措施,各钢铁企业一定要有紧迫感,加快推进。按目前正在设计、建造的干熄焦装置,我国将会有近80套干熄焦装置,干熄焦生产能力将达到7000万t,占目前钢铁工业的焦炭耗用量的一半左右。
(四)节能减排战略规划
能耗高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尽管近年来在不断降低,但是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二次资源回收利用潜力较大。我国钢铁生产传统的炼焦等长流程工艺造成较大的粉尘、废渣、废气等的污染,仅固体废弃物每年就产生1.36亿t。这些差距也为工业排放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五)冶金行业的节能减排目标:①节能目标。②节水目标。③环保目标。
四、结语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了“三干”与“三利用”技术,被人们认为这将是未来我国钢铁工业节能环保的发展方向。
“三干”指干熄焦、高炉煤气干式除尘、转炉煤气干式除尘;“三利用”指水的综合利用、以副产煤气(煤炉、高炉、转炉)为代表的二次能源利用,以高炉渣、转炉渣为代表的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广“三干”技术,能够提高能源的一次使用效率和能源的二次回收利用率,减排二氧化碳,减少粉尘、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可以尽量多地回收电能,减少发电用煤量,提高企业用电自给率,使企业力争做到“不买电、不买油、只买煤”,推动节能环保增效作用。实际上也就是建立不断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组成一个“资源-产品-二次能源利用”的物质反复循环过程。
总之,节能减排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也是我国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更是钢铁工业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责任和义务。全球能源和环境压力的增大,特别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所面临的能源和环境压力,对钢铁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钢铁工业虽然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不断推进技术创新,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把资源、环境对钢铁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变为推进钢铁工业技术进步、实现可续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冯光宏.轧钢工序节能技术分析[J].中国冶金,2006,16(11):37-40.
[2]Iimura O.日本钢铁工业环境保护措施[J].中国冶金,2004,78(5):22-25.
我国电力节能减排 篇12
1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分类
一般而言, 节能减排分为直接的节能减排和间接的节能减排, 其中直接的节能减排是指减少能源利用量,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降低生产产品的单位能耗, 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会产生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而间接节能减排, 指通过优化工艺流程、调整生产结构、减少生产的中间环节、提高寿命和产品性能等措施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间接节能的实现途径比较广泛。具体应重视以下几方面: (1) 发电领域。采用高效、节能的发电机设备, 采用洁净煤以及先进的监测和控制等工艺, 还包括余温余热发电设备、机组空冷设备、先进的锅炉等。 (2) 在输配电领域。采用高效、节能的高压封闭式组合电器、电网无功补偿设备、非晶合金变压器、复合式组合电器、智能综合保护装置系统等。 (3) 电力调度及客户端管理领域。采用先进的电力市场运营管理系统, 科学进行节能管理调度, 并对最终用户进行节约用电的宣传和鼓励等。
2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发展过程
据相关资料反映, 近年来, 我国线路损耗率约为7.7%, 高于美国的6%和日本的3.9%。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产品其空载损耗仅为普通变压器产品的1/4左右, 具备空载损耗以及负载损耗低的明显特点。故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符合节能要求, 值得提倡使用。为此各省市电力公司推广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其次是封闭式组合电器 (GIS) 高压开关成套设备具有占地面积小、维护工作量小、可靠性及安全性强等特点, 是首选的高压开关装置。应用电力电子技术进行节能在我国目前和将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是用以晶闸管为基本控制元件的固态开关, 用电力电子技术来替代传统的电气开关, 可以快速、频繁地投切电容器和电抗器来改变输配电系统的阻抗参数, 具有显著改善电能质量和节能的效果。
高压开关设备作为对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使用起控制、保护作用的电力设备, 其生产过程以及运行中的节能减排是电力设备节能减排的有效组成部分。近年来高压开关产品的研发一直遵循着高可靠、高性能、小型化、集成化、智能化和免维护的原则, 以高技术含量的核心器件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为主线进行发展, 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比如复合式开关设备产品备受青睐, 由于其同时具有完全敞开式和完全封闭式开关设备的优点, 因此近年来电力企业为方便电站扩建广泛采用复合式组合电器。继国产550、750、1 100 k V高压复合式组合电器已形成商业化生产能力并取得多个销售业绩之后, 252、550、800、1 100 k V等各电压等级的复合式组合电器的市场前景被业界看好。这是因为复合式组合电器结合了传统的敞开式开关设备以及全封闭开关设备两者的长处, 既具有占地少、可靠性高、维护工作少等全封闭开关设备具有的优点, 又有传统的敞开式开关设备便于增容扩建的优点。具体说来, 对于电厂电站而言复合式开关设备的优势在于: (1) 完全解决了户外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运行可靠性问题。同时由于各功能模块的组合和内置, 大大减少了对地绝缘和主持套管的数量 (仅为常规敞开式开关设备的40%左右) 。这也大大减少了绝缘套管因环境污染造成对地闪络的概率, 有助于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减少了设备的维护工作量。 (2) 由于功能模块的组合, 缩短了设备间接线距离, 减小了设备的布置尺寸, 这正好达到了小型化以及紧凑型的效果。相对于传统的空气绝缘也就是全敞开式开关设备, 大大缩小了高压开关设备纵向布置尺寸, 占地面积仅为常规敞开式开关设备50%左右。 (3) 由于制造厂广泛采用模块化生产、组装和运输, 现场施工安装更为简单、方便、快捷;同时减少了变电站所用的支架从而节省了钢材用量。又由于复合式开关设备安装基础小、工程量少、混凝土用量少, 因此相对传统变电站而言, 安装基础建设的工作量和费用开支大大降低。 (4) 由于复合式开关设备部件的模块化, 生产制造以及现场安装调试非常灵活, 特别适用于老旧变电站的升级改造。复合式开关设备正是适应欧洲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老旧变电站的改造要求而兴起, 显著地减少了老旧变电站升级改造的施工难度和投资规模, 同时也提高了可靠性。
由此可见, 高压复合式开关设备这些优点正好符合电力工业节能减排的要求。从目前开关设备市场份额看, 国内开关生产企业在800 k V及1 100 k V开关设备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这得益于国家有关部门提倡的国产化) ;550 k V组合电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开关设备国外品牌略占上风;而252 k V和126 k V组合电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开关设备则完全由国内企业占主导。由此可见, 国内开关设备制造企业必将进一步占领各电压等级市场, 成为电力设备主导供应商, 这正好为我国电力工业中开关设备节能减排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开关设备的小型化一直是各制造厂商和电力用户追求的目标, 这是因为小型化符合间接以及直接节能减排的原则。小型化产品不仅能减少使用者占地面积, 而且还可以节约能耗和材料, 因此, 小型化产品是电力用户比较推荐的产品, 如126、252 k V组合电器产品采用三相共箱 (隔离接地开关室以及母线室等气室) 的结构、小型化的三工位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以及模块化生产和安装, 使得其市场份额正在变大。用户对大容量、配用大功率的纯弹簧以及液压弹簧操动机构的产品需求较大。随着用电负荷的增大, 大容量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近年来, 多个开关生产企业对原有的定型产品采取增容措施, 对新产品采取了大容量设计理念。当前, 252 k V开关设备产品额定电流5 500 A、额定短路开断电流63 k A, 550 k V产品额定短路开断电流63 k A已经成为趋势。而且, 结构精巧、性能可靠的液压弹簧机构 (不足是该类操动机构依赖进口, 成本高) 成为市场的高端主流需求。与此同时, 如何保证开关设备制造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也是各生产企业密切关注的问题, 这是因为可靠性是开关设备的首要要求, 可靠性上不去, 节能减排工作也就无从谈起。
环保和节能减排密切相关, 环保水平的提高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环保生活被大家共同提倡参与, 采用环保绝缘介质是高压开关设备技术新的发展方向。目前中压充气柜 (CGIS) 有充氮气或者混合气体的, 高压六氟化硫 (SF6) 开关设备的充气压力尽量小些, 以此来减少六氟化硫这一温室气体的使用和排放, 这也就减少了六氟化硫气体生产过程中耗能, 降低了生产制造开关设备带来的对环境的影响。
3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措施
对于开关设备的节能减排尤其直接节能, 主要从下面四个方面考虑。
1) 母排、导线的选择:首先是母排、导线的电阻率越小越好, 减少电能损耗亦可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和安全可靠性。对于大电流回路, 导电排应尽量采用弧型表面, 或采用空心管状结构, 增大载流量的同时又减少了材料的消耗。
2) 壳体材料的选择:尽量减少通电时产生的涡流损耗。以中压开关柜为例, 对大电流回路穿墙固定板采用割槽后嵌铜条或直接采用不锈钢板等非导磁材料的隔板, 都可以有效地防止过热。
3) 开关设备结构的选择、优化与改进:以结构简单可靠、减少接触电阻、降低温升为目标。如高压组合电器应全面向三相共箱的结构、小型化的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以及模块化生产和安装方向发展;中低压开关柜的结构应可靠实用, 多选用固定柜以及空气绝缘的方案, 应该努力提高装配工艺和质量;对于中低压断路器, 应尽量少用绝缘固封结构的灭弧室, 操动机构应该简单、省电。
【我国电力节能减排】推荐阅读:
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对策建议08-01
电力公司节能减排工作情况汇报06-15
我国企业电力管理09-13
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08-31
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概况06-10
我国电力工程造价管理06-06
我国建筑节能06-12
实现我国建筑节能07-11
我国城市住宅建筑节能10-16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分析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