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需求侧节能服务(精选6篇)
电力需求侧节能服务 篇1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郝卫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将采取鼓励政策与硬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促进电力系统和广大节能端采取节能措施, 短期来看, 将率先采取以鼓励为主的政策方式促进节能改造。
据了解, 无论是节能电力设备还是节能家电设施, 不少产品因价格偏高限制了销售量, 使先进的节能技术陷入“产业化难”的尴尬。尽管政府对节能灯等部分产品采取了补贴措施, 但由于补贴分散, 难以形成推动节能市场发展的合力。如今, 众多为销路发愁的节能设备商有望迎来“峰回路转”。
同时, 权威人士透露, 包括发改委等六部委将陆续制定《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的后续配套政策, 有望明确通过财政补贴及税收优惠等方式来鼓励电力系统以及用户侧采用节能设施。这意味着, 因为囊中羞涩而难以接受节能产品的状况将得到很大改观。
《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明确提到“鼓励电网推广使用节能变压器”。按照目前变压器的更新速度, 非晶合金节能变压器的替代空间巨大, 预计未来五年非晶合金变压器年均市场容量将达到上百亿元。
电力需求侧节能服务 篇2
周素媛 广电集团中山供电分公司(528400)
2000年以来,由于全社会用电的高速增长,部份地区出现了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广东省甚至出现了拉闸限电的现象。为减少由于紧急拉闸限电给客户造成的不必要损失,电力供电企业被迫采取错峰用电手段,以避免由于过负荷而出现紧急拉闸限电现象。可见,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引导客户进行合理的电力消费,是供电企业既要开拓市场又要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局面的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
一、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意义
电力需求侧管理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指在政府法规和政策的支持下,采取有效的激励和诱导措施,通过电力公司、能源服务公司、电力用户等的共同努力,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和改善用电方式,在完成同样用电功能的同时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最好社会效益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
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规、标准和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上依靠增加能源供应满足需求增长的思维模式,建立了把需求方节约的能源作为供应方一种可替代资源的新概念。通过指导客户使用电能的方式,促进电力市场的发展,达到电力企业拓展电力市场、增加电力供应的目的。
二、电力市场拓展的新思路
在电力市场由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的必然趋势下,供电企业面临着如何把优质高效的电力和服务送到客户面前的新课题。同时,由于供电企业存在基础性、公益性的特殊性,提供优质的服务已日益成为电力作为一种商品的价值体现,只有优质服务才能赢得客户,从而赢得市场,取得更大效益。
供电企业电力市场的拓展也同样要围绕这一中心开展。要开展优质服务,除了要从自身做起外,还要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以维护客户的利益为出发点,不能单纯地考虑该如何扩大电量销售,以增加效益,还要大力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将先进的技术推荐给客户使用,并帮助他们实施,从而使客户降低用电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随着效益的提高,客户的用电规模也会不断扩展,用电需求也会逐渐增加,相应地促进了电力销售的增长,形成了多方受益的良性循环状况。
因此,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活动已成为供电企业拓展电力市场的一项新思路。
三、需求侧管理技术的应用是电力市场拓展的有效管理手段
供电企业要拓展电力市场,一方面要保证有足够的电力供应,另一方面要保证售电量的稳定增长。
目前,广东省由于用电量的快速增长、电力供应逐显紧张的形势下,一方面要加大发电厂和输、配电网的建设的力度;另一方面要重视节约用电。
需求侧管理技术的应用可使客户达到节约用电成本的目的,对供电企业来讲既能起到调荷节电、增供扩销的作用,同时也为供电企业树立了优质服务的良好社会形象。所以说,供电企业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是在保证电力供需平衡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电力市场、赢取市场份额的一项有效管理手段。
四、应用需求侧管理技术拓展电力市场
在开展需求侧管理技术应用的同时不断拓展电力市场是供电企业面临的新课题。开展需求侧管理技术的应用,对客户来讲必然要达到因节约用电从而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目的。但对供电企业来讲,既要求这些措施的实施能给客户带来效益,也能带来新的用电增长,同时能起调整负荷作用。
目前,实施需求侧管理技术应用的主要措施有:引导客户使用蓄冰(冷)空调、蓄热电锅炉、节能型电光源和变频调速电机等节电产品,进行能源替代和回收余能,改变客户消费行为,减少浪费,推行峰谷电价等。
概括来讲供电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需求侧管理技术应用:
1.加强宣传力度,同时采取必要的引导措施
需求侧管理技术是最近几年才在我国推广的一种新技术,许多用电客户对这项技术并不熟悉,因此有必要加强宣传力度,比如通过传播媒体进行需求侧管理知识的介绍,通过举办需求侧管理应用技术的讲座,让客户了解需求侧管理技术以及电力是一种洁净、高效和安全的绿色能源。
对客户进行消费引导是一种有效的、不可缺少的市场手段。一般的客户普遍缺乏必要的节能知识,对市场上销售的用电设备的节能性能缺乏必要的了解,对投资节能设备的效果也持有怀疑的态度。因此采取必要的引导措施,如普及节电知识、举办研讨交流会、向客户进行节电技术推广等,切实消除客户在认知、技术和经济上等存在的心理障碍,合理引导用电客户特别使新报装的客户使用节能产品。
2.依靠政府部门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
依靠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法规、标准、政策、制度等来规范电力消费和市场行为,以政府的力量来推动节能、结束浪费、保护环境。
同时通过政府的示范作用作为需求侧管理技术应用的最有力的诱导手段。通过推动政府部门及其办事机构使用节电产品,起以点带面的引导作用,从而唤起广大民众的节能意识,形成全社会都参与节能技术应用的风气。
3.与厂家合作,推广新型节能产品的使用
供电企业要有意识地与生产商合作,充分利用他们的力量和经验,厂家负责开发新型节能产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供电企业采取一定的用电价格优惠措施,鼓励用电客户使用这些节能产品。
4.搞好市场调查,有针对性地为大型用电客户服务
供电企业的营销人员必须经常开展用电市场调查,通过走访客户,深入到各行各业的设备运行现场,调查需求侧管理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状况,同时要设计适当的调查问卷,跟踪了解企业的用电情况,以掌握企业第一手的资料,了解电力市场的发展动态和不同行业在不同季节的用电需求,为不同的企业制订合理的需求侧管理技术应用方案。
当需求侧管理技术得到成功有效的运用后,由于单耗的下降,企业的生产成本必将得到一定幅度的降低,生产利润相应增加了,企业的用电积极性也必将提高,从而促进电力资源的优化使用,终端用电效能也相应提高。企业的生产规模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不断扩大,用电量自然会随之不断增加,供电企业也由于销售电量的增长而使效益得到不断的提高,由此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5.实施峰谷电价
按规定程序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峰谷电价标准,用电价鼓励策略激励改变大型用电企业的用电方式,使他们在用电高峰期少用电,而在用电低谷期多用电,从而达到移峰填谷的目的,这是调节需求方管理效益在供电公司和用户间合理分配的一种管理手段。
五、结束语
在新的电力供需形势下,电力市场拓展的新思路是要大力开展需求侧管理技术的应用,以优质的服务赢得用户,从而赢得市场。
电力需求侧节能服务 篇3
在中国人口众多, 经济总量不断增加, 能源消耗巨量的大背景下, 节能和提高能效是关系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 其在促进用户对能源的合理高效使用、电网和电力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企业现代化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需求侧节能管理涉及多方面的技术与措施, 提高自动化水平、淘汰落后产能技术设备、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加强资产管理、加强生产流程管理和运行控制等都会影响到企业节能效果。
1.1中国电力需求侧节能潜力巨大, 主体是工业企业
中国目前的能源利用效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以2012年为例, 中国每千克标准油产生的GDP是3.7美元[1], 同年德国是9.3美元, 日本是8.9美元, 世界平均水平是5.5美元。在终端能源消费中, 2012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折算为标准煤是361732万t[2], 其中61.6% 是电能消费, 电能消费的72.8%是工业电力消费。由此可见:1在中国开展电力需求侧节能工作, 工业企业是主要对象;2中国的产业升级、产品升级等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2单纯考虑经济回报不足以使大多数企业重视电力需求侧节能工作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法规, 将企业按从业人员、营业收入等划分为大、中、小、微四种类型的企业, 对于工业企业的划分如表1所示, 其中大、中、小三类企业有国家统计数据。
节能对象具有巨大的数量。从表2可知2012年全国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343769个, 其中大型工业企业单位9448个, 中型工业企业单位53866个, 小型工业企业单位数280455个。从数据中可以得出, 企业规模每降低一个等级, 企业数量约扩大5倍, 那么按照同样的比例递推, 则全国估计有微型企业约140万家。
节能需要面向全部企业。表3和表4反映出, 从总体看, 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其资本和营业收入基本相当, 中型企业略小。这反映出三类企业生产活动基本相当, 因此在节能时并不能忽略某类企业。
不同类型的企业可能的节能投入相差巨大。从表3可以看出, 大型企业的平均资本数是中型企业的9倍, 平均营业收入是中型企业的10倍, 中型企业的平均资本数和营业收入是小型企业的3.5倍。如果大型企业投资1000万元进行节能, 按照企业的经营规模进行折算, 那么小型企业只会投资30万元进行节能。
大多数企业对节能投入是小额投入。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 就平均而言, 2012年电费占企业成本的3.4% 左右。如果企业通过节能将电能消费减少30%, 则企业成本可以减少1%。如果企业通过5年的持续投入实现节能30% 的目标, 按照节能投资和收益相等进行计算, 则就平均而言, 单个小型企业每年的节能支出为22万元、单个中型企业为76万元、单个大型企业为762万元。
注 1.2012 年工业企业营业利润、成本是 2011 年数据的等比例估计值。2. 平均电价按 0.8 元 /k Wh 计算。
注 分类用电量按总用电量通过营业收入比例分摊获得。
1.3需求侧节能管理和需求响应现状
国家发改委为推进节能工作, 2011年开始开展了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 已实现信息发布、在线监测、核查认证、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有序用电管理、网络培训、经济分析、需求响应等功能。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电能服务平台提供面向社会节能的电能服务, 2013年年底试运行, 已接入高耗能企业90余家, 进入推广阶段。该平台实现了电网公司节能服务工作全过程管理、信息资源支撑、节能在线监测与分析服务等功能, 其中节能在线监测与分析服务包含了采集设备管理、采集和数据管理及用户能耗分析、宏观能耗分析及能效对标与评估分析等。国家发改委节能中心正在建设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技能检测平台, 这些都为能源使用信息的采集、监测和分析系统, 为开展节能工作建立了基础。
需求响应是近年来国际国内关注的智能电网技术在配用电领域应用的热门课题。需求响应通过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来调整和控制用户负荷, 在优化资源配置、合理使用电能、节能降耗中起着重要作用。需求响应中, 期望用户接收到供电方发出的诱导性减少负荷的直接补偿通知或者电力价格上升信号后, 改变其固有的习惯用电模式, 达到减少或者推移某时段的用电负荷而响应电力供应。需求响应系统的推广应用能起到重要的节能效果, 但由于需求响应主要依赖用户对价格调整的响应, 未系统考虑用户的行为因素, 因此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后续发展空间。
1.4小结
中国的终端能源消耗主要是电能, 中国电能主要来源于燃煤机组火力发电, 巨量的电能消费会带来巨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而且短期内能源结构也不会有很大的改变, 因此电力需求侧节能具有巨大的环境价值, 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
由国家统计局和世界银行的数据可知, 中国企业一方面能效处于较低水平, 节能潜力巨大;但同时中国企业同样数量巨大, 总体的节能环保压力, 被巨大的数量稀释;另外企业追求提升效益和降低成本, 对节能工作更多是从降低成本角度评判, 由于电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较小, 单纯从经济上考虑, 对每个企业的激励并不充分。
国家和电网公司近年推动、建成节能服务平台及相关系统, 为节能数据的收集、信息分析提供了基础, 但是如何吸引企业用户应用这些系统, 产生实际节能效果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本文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
单个企业的节电量尽管微小, 但所有企业累积起来的节电量则可以减少巨量的污染物排放。环境是公共用品, 为了避免“公地悲剧”发生或恶化, 电力需求侧节能是刻不容缓的工作, 不仅需要从技术经济的角度推动, 而且需要给予更多其他方面的激励, 使得每个企业都自觉自愿进行电力需求侧节能。
2社会心理学对电力需求侧节能的重要作用
电力需求侧节能技术被广泛、深入地研究, 但是节能技术一定要经过传播、知晓、认同、学习、应用、检验等一系列的行为动作才能发挥作用, 因此在节能工作中不仅要关注其技术问题, 还需要重视其人的行为的一面。
如果把节能看作一种人的行为, 如何去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去产生这种行为, 并且将这种行为变为自发的本能, 那么社会心理学则可以为此提供很多帮助。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情境中行为和思维的本质及原因的科学[3], 是现代心理学的核心领域, 它不像心理学其他领域主要以个体为分析单位, 而是在社会背景下, 人与人、人与环境交互的情况下, 研究人的行为。
表6列举了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部分成果和在节能领域的可能应用, 充分利用社会心理学的成果, 有助于在节能系统开发、管理规则制定、节能政策制定等方面更好地考虑人为因素, 从而使电力需求侧节能真正被广为接受和应用, 取得实际效果。
3基于互联网的节能服务平台
基于前面的社会心理学在节能领域的应用分析, 节能服务平台需要实现如下功能:1可以获得权威的、可信度高的节能信息;2对信息进行概括分层, 简洁清晰地传递给每个个体;3促使企业高效地形成关于节能的群体决策, 并能够贯彻执行;4节能企业不仅能够获得经济上的收益, 而且能够获得多方面的激励;5要支持并鼓励电力客户进行自助式节能, 为其提供清晰简洁的节能分析诊断信息和方便易用的软件工具。
目前在中国关于电力需求侧节能的权威原始信息主要在电网公司的营销业务系统和电量自动采集系统中, 前一个系统记录了每个电力客户的基本信息和月度电量信息, 是电网公司和电力客户进行电费结算的基础;后一个系统记录了智能电能表的信息, 智能电能表按每15min一次采样, 记录了用户的详细用电过程。拥有了这两类信息则可以自动对电力客户进行用能分析和节能评价, 并且为用户提供自助式节能的分析服务。
图1所示是基于互联网的节能服务平台的基本架构, 因为电力客户和电网公司间成本最低的通信方式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交互。营销业务系统和电量自动采集系统的数据通过单向隔离装置传递到电力公司的互联网接口服务器, 然后保存到可信的互联网云平台上, 节能分析软件同样运行在云平台中, 分析加工后的信息自动分发到每个电力客户的手机或终端上, 使得电力客户可随时了解自身的用电情况和节能相关信息、方便地使用节能分析服务等应用。基于互联网的节能服务平台一般由第三方公司独立运行, 以降低电网公司的成本和保证信息的中立性。
国外已有类似的节能平台[4,5], 获得了大量电力客户的支持, 取得明显的累计节能效果。
根据国外已有系统的经验, 云平台抵御安全攻击的能力远远超过传统的服务器, 以云平台为基础能够提供安全可靠的信息服务。
4结束语
本文以国家统计局的公开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中国主要用能、节能群体的情况, 指出如果仅以技术经济指标为电力需求侧节能决策依据, 就平均而言企业效益并不高, 由此导致节能工作被轻视。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电力需求侧节能工作, 本文提出充分考虑企业决策中“人”的因素, 以社会心理学为基础, 充分考虑人对电力需求侧节能信息的加工、利用、认知能力, 发扬人类的亲社会本能, 避免单纯的技术经济指标评价, 形成高级协调目标进行节能决策。
本文建议充分考虑社会心理学的要求, 建立基于互联网的节能服务平台, 并给出了初步的系统架构。
国外先进节能公司已经做出了类似尝试,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摘要:如何使企业能够自觉、自愿地开展节能工作是电力需求侧节能中的重要课题。以往以技术经济效益指标为核心进行电力需求侧节能推广, 对企业的吸引力不够充分。本文提出应充分考虑企业决策中“人”的因素, 以社会心理学为基础, 充分考虑人对节能信息的加工、利用、认知能力, 发扬人类的亲社会本能, 避免单纯的技术经济指标评价, 形成高级协调目标进行电力需求侧节能决策。本文还建议了充分考虑社会心理学的要求, 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电力需求侧节能服务平台的系统架构。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高级协调目标,互联网,电力需求侧节能服务
参考文献
[1]http://data.worldbank.org.
[2]http://data.stats.gov.cn.
[3]R.A.巴伦, D.伯恩.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http://www.opower.com.
电力需求侧节能服务 篇4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558更新时间:2006
-1-18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规范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促进电力与经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和《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引导电力客户改变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最小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
第三条电网经营企业是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主体,在各级政府主导下,将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作为保证电力供应和促进电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实现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统一。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各网省公司)。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能源政策,协助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法规、标准、规划及政策,并组织实施;
2.制定国家电网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制度,指导、监督检查各网省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
3.组织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学术和经验交流,总结推广先进工作经
验,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六条网省公司在电力需求侧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国家电网公司相关制度、办法,协助当地政府制定本地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法规、标准、规划及政策;
2.负责编制电力需求侧管理计划,充分利用经济政策、市场机制以及技术措施,逐步淡化行政措施,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
3.组织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信息交流、咨询服务和宣传培训等工作;
4.负责对地市供电企业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
5.负责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实施的跟踪及效果评价。
第三章工作内容与实施
第七条各网省公司要建立有利于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电力营销管理机制,将电力需求侧管理纳入电力规划建设、电网调度运行、电力供需平衡等工作中,并作为供电咨询和客户服务的具体内容纳入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第八条各网省公司加强对本地区调荷节电等需求侧资源潜力进行调查分析,并据此编制电力需求侧管理规划,分地区、分行业、分项目提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目标。
第九条各网省公司每年应根据电力需求侧管理规划编制工作计划,提出具体的负荷管理目标、节电管理目标和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并上报国家电网公司。
第十条各网省公司要加强电力市场分析预测工作,不断提高负荷预测水平。要深入分析重点行业、高耗能行业、重要客户负荷变化规律,挖掘转移电网高峰用电负荷与提高终端能效的潜力,为选择合理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对象和目标提供参考。
第十一条各网省公司要积极采取电力需求侧管理措施和手段,引导电力
客户经济合理用电,使电力需求有序发展。每年合理有效地实现转移电网高峰负荷5%-10%,提高年平均日负荷率,科学合理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比重。
第十二条各网省公司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分析峰谷分时电价、尖峰电价、季节性电价和可中断电价等政策可能引起的移峰效果,积极配合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合理的电价方案,引导客户移峰填谷,科学合理用电。
第十三条各网省公司要积极争取政府部门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宣传、培训和示范项目,支持客户节电技术改造、购买节电产品和实行可中断负荷的经济补贴以及建设负荷管理系统等。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要在政府监督下专款专用。
第十四条建立政府有关部门、发电企业、电网经营企业及电力客户之间的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通报电网电力供需平衡情况,保证信息畅通。
第十五条各网省公司要充分利用营业厅(展示厅)、网站、客户服务电话、专业刊物、电视、广播等宣传渠道,广泛深入地宣传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知识、技术、产品和成功案例,引导客户采用科学的用电方式。
第十六条各网省公司要将电力需求侧管理作为提高优质服务水平、拓展优质服务内涵的重要举措,重视并加强对从事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技术标准及业务能力的培训,逐步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第四章有序用电
第十七条有序用电是指在电力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利用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维护正常的供用电秩序。第十八条各网省公司在实施有序用电工作时必须与落实国家产业政策、能源政策、环保政策相结合,坚持社会效益与公司经济效益双赢,强化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电力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第十九条有序用电管理工作应以“确保电网安全,确保社会经济稳定”为目标,严格遵循“先错峰、后避峰、再限电、最后拉路”的原则,将电力供需矛盾给社会和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第二十条各网省公司应根据本地区电网供应能力和用电需求预测情况,进行电力电量平衡并测算本地区电力缺口情况,按照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及电网安全运行原则,制定有序用电方案,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后执行。第二十一条各网省公司要落实《电力供需平衡预警处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建立电力供需平衡预警机制,制订电力供应应急预案,编制《超电网供电能力限电序位表》和《紧急情况拉路序位表》,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二条各网省公司要加强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完善、规范应用功能,扩大监控范围,用技术手段支持有序用电措施的落实。对安装负荷控制装置的电力客户,要开展基本业务和装置使用的培训工作,确保负荷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二十三条各网省公司应制定合理的有序用电工作流程,加强客户用电信息管理,强化有序用电分析和督查工作,确保有序用电方案执行到位。
第五章能效管理
第二十四条提高能效、节约用电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网省公司应积极参与节约用电管理政策、标准的研究制订,协助政府开展节约用电工作,推广节电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提高全社会终端用电效率。第二十五条各网省公司应积极宣传贯彻国家制定的用电设备能效标准,引导客户逐步淘汰低效用电设备,使用高效节电技术和产品。
第二十六条各网省公司应加强对本地区高耗电企业单耗的监测,将监测情况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通报。与重点用电大户建立能效信息交流渠道,指导企业制定节电改造方案。严格执行国家出台的差别电价政策,抑制产品单耗高、生产工艺落后用电企业的盲目发展,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能源利用率。
第二十七条各网省公司应积极探索利用市场机制开展能效管理工作的新途径,积极推进能源服务工作,向客户提供有关节电的技术信息咨询和培训、能效测试、项目实施等一系列服务。
第二十八条各网省公司应在当地政府领导下,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工程建设,引导社会采用先进的调荷节电技术、设备和工艺,营造科学合理的用电氛围。
第六章统计分析与评价
第二十九条各网省公司要建立健全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效果统计分析与评价制度,定期对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价,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并将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效果纳入评价生产经营及优质服务工作的内容。
第三十条电力需求侧管理效果评价应从社会、电力企业、电力客户等多方面综合分析,着重分析电力需求侧管理措施对实现电力供需平衡、资源优化配置、保障社会生产生活正常用电秩序、环境保护、电力市场潜力和企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第三十一条各网省公司要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激励机制,对地市供电企业实施月度和考核,对在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中做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奖励。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各网省公司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家电网公司备案。
电力需求侧节能服务 篇5
一、需求侧管理工作现状
(一) 有备无患, 提前制定预案
应对严峻的电力供应形势, 供电企业协同政府部门编制《迎峰度冬有序用电方案》,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 将限制和淘汰类的企业及高耗能企业, 优先列入有序用电方案中, 对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企业、单位用电产出高的企业在负荷允许的情况下, 优先保证对其供电, 实现目标分解到户、落实到户, 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二) 联动执行, 强化政府手段
应对严重缺电局面, 迎峰度冬有序用电方案通过政府及时发布信息, 会同政府电力管理部门与列入有序用电方案和负荷调控措施的工业用电企业一一签订有序用电协议, 地方政府成立有序用电执法队, 启动督促、检查和处罚工作。
(三) 信息预警, 降低短缺影响
为做实有序用电工作, 实行负荷预警与信息报告制度, 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公布用电缺口形势, 滚动发布启动有序用电等级通知, 方便企业客户安排生产活动。95598电力热线、企业短信平台将向广大电力客户预告用电缺口形势, 以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四) 提速业扩, 确保项目投运
全面加强业扩报装管理, 梳理了业扩报装工作梗阻环节, 对业扩报装的重要节点的工作流程、工作质量和完成时限逐点做出明确规定, 全力推进业扩报装工作提速, 努力增供扩销。针对客户报装后现场查勘不及时, 供电方案制定不及时, 会签、审批时间长, 人为影响因素多等问题, 坚持对高压报装业务全程各节点时限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通报, 若发现有超时限环节的责任单位和部门通报批评。
(五) 深化服务, 保障安全生产
大客户稳定的正常生产是售电市场稳定增长的保障, 积极引导客户合理用电, 开展能效讲座, 对客户开展安全用电检查, 帮助十大客户查找用电安全隐患, 提高了大客户的安全用电水平。
二、当前用电产业形势分析
(一) 电解铝行业受限电影响太大
根据中国《有色行业十二五规划》, 预计2012年国内电解铝需求增长大约8%, 若不考虑限电因素, 电解铝目前产能应可以保持满负荷生产。
(二) 多晶硅行业受国际经济环境潜在影响后果严重
因欧洲太阳能光伏市场低速增长, 美国新兴市场出现, 国内光伏市场开始启动, 2012年全球多晶硅需求预计仅增长16%, 达到24GW, 多晶硅行业将受到严重影响, 多晶硅企业将出现严重停产情况。
(三) 钢铁行业减产延续
2012年, 钢铁行业将由于房地产、交通、公路桥梁等建设而出现低速增长, 预计增长幅度达到5%, 但因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 减产可能性较大。
(四) 铁合金行业和钢铁基本一致
铁合金行业作为钢铁的上游, 发展趋势和钢铁行业基本一致, 也将出现低速增长。
(五) 新增项目为化工行业带来一定增长
纯碱、烧碱等化工行业如果企业本身具有规模和低成本优势, 在区域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将基本稳定, 不会出现大的变化。
(六) 房地产调控致使水泥行业维持限产状态
尽管房地产调整对商品房建设构成一定影响, 但住房刚性需求的上升, 2011年启动的保障性住房建设, 以及高速公路建设, 将弥补水泥需求下降的空间, 水泥行业用电量将维持在2011年水平, 出现大幅度波动的可能性较小。
三、需求侧工作的主要举措
“十二五“期间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 电力市场发展将受到多种因素干扰。面临诸多困难, 供电企业应结合营销体系调整, 加强DSM的服务手段, 采用“行政、经济、技术、引导”四大措施动态管理负荷, 加快业扩报装接电时间、指导企业科学用电、推广替代其它能源的电力产品等方式来培育现有市场, 挖掘潜在市场, 提高市场占有率, 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一) 加快电网投资, 提高供电能力, 为客户提供保保障
坚持以市场引导电网建设, 加快城乡配网建设步伐, 为新项目落地和发挥效益提供坚强的电网支撑, 建成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的坚强电网, 针对严峻的供需形势, 优化水电调度, 并通过实施峰谷分时电价、季节性电价、中断电价等电价政策, 引导客户尽可能在低谷时段用电, 合理避开高峰时段用电, 移蜂填谷、合理用电。
(二) 常态开展有序用电, 加强计划检修管理, 加快故障报修速度
加强需求侧管理, 切实将有序用电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为电力市场开拓提供坚强保障, 按照“有保有限”和“民生第一”的原则,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体系;二是积极做好有序用电年度预案编制、报批、下发;三是加强内部密切合作, 科学实行联合检修;积极推进状态检修、零点检修和带电作业, 缩短客户平均停电时间, 尽最大努力减少电量损失。积极发挥95598客户服务的调度中心作用, 加快故障抢修进度, 缩短故障抢修时间。加强与客户的协调沟通, 帮助客户提高安全用电和设备利用水平, 以优质服务促市场开拓, 最大限度增加售电。
(三) 关注国民经济发展, 紧盯市场, 努力增供扩销
“十二五”将进入低碳时代, 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将对我局售电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2010年中央也加大了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在市场开拓方面重视形势和政策的分析, 了解重点行业发展趋势, 把握市场主动权, 主动融入到当地经济发展中, 与客户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共谋发展。随时研究环境变化并实时采取应对措施, 认真总结过去搏击市场经验, 创新营销服务手段, 确保市场拓展有效开展, 建立信息渠道, 通过企业及时了解每个行业的市场前沿信息, 使市场预测更趋理性科学。
(四) 加强能效服务, “抓大不放小”的开拓大市场和服务小客户
关注宏观经济对高耗能、高载能等行业的政策导向, 关注现有大客户的运营情况, 加强绿色照明、高效电动机、变频调速、无功补偿、节能家电等能效技术, 稳步开拓市场和服务大客户。同时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政策为契机, 在商业和居民群体中大力宣传绿色电力产品, 提高市场占有率。充分利用好现行户表改造政策, 加快推进居民“一户一表”改造工程, 充分满足和释放居民用电需求。抓好电气化示范小区建设, 开展评选“电气化家庭”等多种活动, 积极引导居民使用电炊具、电热水器、高效电空调、电采暖等家用电器。
(五) 提高业扩“标准化作业”水平, 缩短客户接电时间, 快速将客户的用电需求转化为电量的增长。
大力推进业扩服务标准化, 积极调整营销策略, 以提供全过程零距离服务为主导, 全面落实客户经理制、定期督办制、信息沟通制, 促进新项目建设实行“一对一”服务, 及时帮助客户解决电气设备检修、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等方面的问题;实施重要客户高层联系制度, 领导定期走访重要客户, 建立忠诚、长期的合作关系;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提高对多变市场的应变能力;定期召开业扩工程协调会, 及时解决客户业扩工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 完善供电网络布局, 提升业扩报装速度, 真正实现“报装直通车”服务。
(六) 建立完善客户关系管理信息平台
信息技术是客户关系管理的技术支撑, 客户交互管理强调供电企业与客户的联系管理、渠道管理, 通过知识普及、信息传播、技术示范、宣传培训等措施, 大力宣传树立节能和环保意识、倡导科学用电, 提升DSM在全社会的认知度, 提高客户主动参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积极件, 使电力需求侧管理成为人人重视并参与的社会行动。通过信息资源整合, 为供电企业快速应对市场需求、明确下一阶段营销重点提供定量定性相结合的辅助支持。
电力需求侧管理在客户服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电力营销的新发展方向, 供电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强安全用电, 满足社会用电需求, 提高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 引导电力客户优化用电方式, 提高终端用电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 改善和保护环境, 持续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许之敏.电力需求侧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J].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0 (4) .
电力需求侧管理 篇6
曾经发生的加州电力市场危机、北美大停电及相继的停电事故, 以及我国2004年夏天的严重电力短缺, 这些现象是更体现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性, 如何协调电力供应和需求侧资源, 防止电力危机的发展, 以达到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同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确保电力工业的持续发展又成为各国电力企业关注的焦点。DSM的概念最早于1984年由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提出, DSM是指电力企业制定的影响用户用电方式, 改变负荷曲线形状的规划和实施措施。包括负荷管理、使用新技术、储能、电气化等。
二、电力需求侧管理机制
电力市场机制, 研究的就是电力市场这个复杂工作系统的结果、功能和系统内外的相互关系。我们研究的内容包括电力市场作为市场的一般规律和作为电力市场的特殊规律。从共性与特性的的辩证关系出发, 我们的研究当然首先考虑的是电力市场要符合市场规律的通用原则, 然后考虑的是作为电力这样的商品, 在电力市场中运营是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特殊规律。当然, 在考虑电力市场时必须考虑到中国的市场条件和市场环境。
市场机制的运行方式决定论电力行业管理体制运行。不同的市场机制下有着不同的运行效果。显而易见, 只有在某种市场机制条件下, 才能充分发挥电力管理体制的作用。
(一) 建立长效机制
电力需求侧管理 (DSM) 分为长期改变负荷特性的行为和机制及短期负荷响应行为和市场机制, 进一步丰富了DSM的内容。我们在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时候, 不仅要重视DSM的长效机制, 还要重视短期负荷响应。其实我们在过去的长期缺电过程中和最近几年的缺电时期, 不仅抓了长效机制, 如采用节能灯和节能型家用电器, 也抓短期的负荷响应, 如错峰、避峰、限荷、拉路等。长效机制一旦实施将长期发挥作用, 而短期负荷响应只在短时间内起作用。我们不仅要抓DSM的长效机制, 同时也要重视抓短期的负荷响应。在缺电电价高的时候, 例如对居民来说, 如果既有电炊具、电水壶、电开水器, 又有燃气炊具和天然气热水器, 同样也是一个很好的柔性负荷用户。所以我们在培育DSM长效机制的同时, 也要研究和培育需求响应机制。应当学习国际能源机构, 研究电力需求侧竞价机制, 开发新的实施方案, 同时还要研究需求响应资源。
我国在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中, 各地都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 从总体来看, 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 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切实加强需求侧管理工作。”经过10几年的工作, 能够把电力需求侧管理, 提高到坚持科学的电力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 这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应当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 为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长效机制而加倍努力。
要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方向已经明确地提出来了, 就是按照电力需求侧的定义去做就是长效机制。那么怎样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长效机制呢?需要考虑的方面如下:
(1) 、电价改革
电价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电价是电力发展的支持力量, 电价也是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长效机制的必备条件。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负荷管理和节约用电措施的效益与电价有密切的关系, 为了建立DSM的长效机制, 首先要做到电价合理化, 电与其他能源的比价合理化。
(2) 、要搞好综合资源规划
电力需求侧管理不是孤立的, 电力需求侧管理资源很多, 但并不是所有的需方资源都可以利用的, 在制订DSM发展规划中, 要按费用最小和费用有效原则, 把DSM和供应侧资源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进行优选、排比、组合, 选出最佳的资源配置。也就是说DSM资源只有消耗比供应侧资源小才能被开发利用。我们应当通过综合资源规划, 确定近期应当采取的DSM措施, 制订电力需求侧管理规划。
(3) 、要建立激励机制
电力需求侧管理要以电力公司作为实施主体, 但是实施DSM对于电力公司来讲, 存在着开拓能效市场与开拓电力市场之间的利益冲突。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DSM, 在开始的10余年进展缓慢, 实施的效果不大, 后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激励机制, 使DSM取得了良好进展。我国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一般对于电力公司的激励政策有三:一是实施DSM计划的成本回收;二是实施DSM计划的收人损失补偿;三是实施DSM计划的效果奖励。
(4) 、筹集必要的资金
要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长效机制, 有的可以通过电价来解决, 如移峰填谷的措施, 可以通过峰谷电价获得补偿;可中断负荷措施可以从可中断负荷电价得到补偿。但是有些措施需要对用户进行经济补偿, 如推广节能灯, 要求用户提前更新电力空调器、电冰箱等家用电器, 采用蓄冰空调、地热采暖、利用天然气搞冷热电联产装置等, 需要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和激励, 这方面在美国及一些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 我国河北等省也进行了一些试点, 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⑸、节能机制
借鉴国外的节能机制, 节能服务公司EMC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开展专业化的节能服务, 已经成为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利用市场机制开展DSM的重要方式, 促进了全社会节能项目的实施。
四、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农村电网的发展及完善
农村电力市场在我国电力市场中占有基础性的地位。服务于80%的人口, 覆盖90%的国土是支撑农电市场成为电力市场基础的主要因素。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人口消费能力和生活条件的改善, 农村电力市场将成为一个巨大电力消费市场。农村电力市场的建设与发展涉及面广, 市场主体情况复杂, 发育与完善的难度最大, 所要解决的问题最多, 因此, 农村电力市场的成熟与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电力市场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时期。
(一) 农村电力市场结构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 农村用电由以排灌和照明用电为主转变为以农村工业用电和农村生活服务用电为主的多种类别用电增长并进的局面。
(二) 农村电力市场各类用户发展速度不一致
虽然农村用电量增长始终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 但各类用户发展速度并不均衡, 有的还相差较远。其中, 乡镇企业与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较快, 而其他行业用户用电量增长较慢。
(三) 调整农村电价, 提供高效电能
电价一直是广大农民普遍关心的问题。电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电能消费。城乡同网同价是两改一同价工程的一个主要目标, 农民对此期望很大。电价的降低要从多方面着手, 要有硬的措施和铁的手腕来管理。首先要加强设备的运行维护减少电能的流失;其次要打击窃电, 维护良好的用电秩序。
(四) 加快农村电网建设, 努力优化农村消费环境
农村电网薄弱是影响农村电力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改造好农村电网, 是大力开拓农村电网的基础和基本途径。首先, 要根据轻重缓急合理编制电网改造与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其次是投入巨额资金按照规划和计划对电网进行改造, 改善布局, 提高科技含量, 降低线损, 达到安全可靠供电标准, 为客户提供低廉电价、高质量的电能。
五、灰色预测模型在电力需求侧的应用
(一) 灰色预测模型GM (1, 1) 及其检验
1.1建立灰色预测模型
灰色系统理论是中国学者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3月首先在国际上提出来的。该理论除了研究工业控制外, 还研究包括:社会、经济、农业、电力等灰色系统的分析、建模、预测和控制等。一般建模是用数据列建立差分方程, 而灰色建模则是运用历史数据列累加后生成新的数据列, 再建立微分方程模型。GM (1, 1) 模型的建立如下:
现介绍的应用最广泛的模型GM (1, 1) 是灰色预测模型的基础, 表示所建立的微分方程是一元一阶的。其建模步骤如下:
设原始数据序列为变量x
生成一阶累加生成序列
其中
由于序列y (k) 具有指数增长规律, 而一阶微分方程的解恰是指数增长形式的解,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y序列满足下述一阶线性微分方程模型:
根据导数定义, 有
若以离散形式表示, 微分项可写成
其中y值只能取时刻k和k+1的平均值, 即
因此, 式 (4-3) 可改写成
将上述结果写成矩阵形式有
上述方程组中, 和B为已知量, A为待定参数。由于变量只有a和u两个, 而方程个数却有 (n-1) 个, 而 (n-1) >2, 故方程组无解。但可用最小二乘法得到最小二乘近似解。因此公式 (4-7) 可改写为
式中E—误差项。
利用矩阵求导公式, 可得
将所求得的、代回原来的微分方程, 有
解之可得
写成离散形式 (令) , 得下式
公式 (4-11) 、公式 (4-12) 称为GM (1, 1) 模型的时间响应函数模型, 它是GM (1, 1) 模型灰色预测的具体计算公式, 对此式再做累减还原, 得原始数列的灰色预测模型
1.1.2模型检验
最常用的模型精度检验为残差检验、后验差检验和关联度检验, 现应用的是第三种方法关联度检验。
关联度分析系统中各因素关联程度的方法。计算关联度首先计算关联系数。
1、关联系数
设原始数据序列为变量x
生成一阶累加生成序列
则关联系数定义为:
(1) 为第K点X0与Xi的绝对差
表示在各序列找出的最小差基础上需求所有序列中的最小差。
(3) 、为两级最大差。
(4) 、p称为分辨率0
2、关联度
关联度是各类关联系数的平均值, 公式为:
3、最后, 模型检验精度条件是:当p=0.5时, 关联度大于0.6便是满意的
1.2实际算例
1.2.1建立灰色模型
按照上述模型所述顺序计算得:
则建立的模型如下:
预测灰色模型:
1.2.2求关联度检验灰色模型的精度
检验结果:
取P=0.5时
模型经检验合格可用于预测。
六、结论
(一) 电力需求管理策略, 最重要的是电价管理, 因为电价不仅是电力市场供求关系的信号, 而且也是电力市场设计运营的经济杠杆。
(二) 对北京各行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的需求侧管理在以上理论的基础上, 价格联动政策成为开拓高耗能电力市场的有效手段, 价格联动政策是在政府指导下为了增强电能产品的市场份额, 通过联动电价转移电力企业自身利润到用户企业, 刺激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高耗能企业的脱困与地方经济的发展, 又将促进电力市场的扩大。
(三) 电力市场机制即指电力市场的构造、功能及相互关系, 它是以“支配市场经济运行”为特征的, 因而是电力市场的制衡系统。市场机制的运行方式决定了电力行业管理体制运行。不同的市场机制下有着不同的运行效果。我们在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时候, 不仅要重视DSM的长效机制, 还要重视短期负荷响应。
(四) 借鉴国外实施DSM的成功经验, 出台相关政策法规, 建立经济激励机制鼓励电力公司发挥主体作用, 引导终端用户参与DSM, 提高全社会对DSM的认知, 为DSM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五) 开拓农村电力市场, 加强农村电网需求侧管理, 一方面对工业用户实行峰谷分时电价, 对电力排灌实行峰谷分时电价, 对农村居民用户采用鼓励用节能、节电产品。
(六) 本文论述了灰色模型的可行性。运用灰色模型和进行用电量及负荷的预测, 对电力需求侧的管理有着预见性的作用, 通过实例计算和误差分析看到模型的建立是正确的、合理的。而且, 由于灰色系统理论不是从统计规律的角度出发, 因此它要求的原始数据少, 这一突出的优点使灰色预测模型成为用电需求预测的一个可行、可靠的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杨志荣, 劳德容.需求侧管理 (DSM) 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9
[2]徐建军.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能效工作[J].电力需求侧管理, 2000, (2) :42-43
[3]史玉波.积极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J].中国经贸导刊, 2002, (16) :15-16
[4]王晓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与电力发展战略关系[J].宏观经济管理, 1997, (1) :32-35
[5]增鸣.电力需求侧管理2002
[6]滕颖辉.需求侧管理 (DSM) 在农网中的应用
[7]邓聚龙.灰色预测与决策.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