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教育与发展教育(精选12篇)
师范教育与发展教育 篇1
社区教育, 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学校教育也是社区教育的基础和助力。只有将两种教育紧密联系、优势互补, 创新教学方式, 形成一种教育合力, 注重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才能促进教育的大繁荣、大发展, 实现“教育社区化, 社区教育化”的最终目标。
一、依托社区教育, 开展实践活动, 拓展学校教育宽度
社区有着丰厚的教育资源、教育氛围和教育环境, 这些为学生进行德育、美育以及综合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很多社区内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如名胜古迹、文化名人、民俗文化等, 是开展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宝贵资源。学校充分利用和整合这些资源, 对学生进行广泛的人文教育, 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社区实践活动, 将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部分学校由于受到经费、活动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 无法为学生提供宽敞、适宜的实践活动空间, 而社区内的图书馆、健身中心、影剧院、博物馆、公园等文化、娱乐、休闲场地和设施恰好弥补了上述种种不足, 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生活、学习、娱乐舞台。例如, 锦溪镇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比较丰富, 中小学、幼儿园, 则充分利用社区的这些天然资源开展校外实践活动。通过博物馆的参观, 能够让学生品味历史文化艺术魅力;通过对文化名人事迹和作品的学习, 能够让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和生活坐标;通过对民间文艺的了解和欣赏, 能够丰富学生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对爱国主义基地的参观, 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校有效挖掘、整合这些社区资源, 发挥其教育功能, 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拓展, 既能够让学生走出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融入丰富灵活的社区教育, 发展创新能力;又能够寓教于乐,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拓展学校教育的宽度。历史环境的影响制约着人的综合素质发展水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天然教科书。步入社区, 便如同步入了历史的画卷、文化的殿堂, 可以随处受教。学生在社区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地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 既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也加深了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立足学校教育, 开展理论研究, 挖掘社区教育深度
社区教育就是对人的教育, 其对象不仅是社区成员, 也包含着在校学生, 学校教育也是社区教育的内容之一。由于学校教育体制比较系统和完善, 教学资源也比较丰富, 教育对象是充满活力的青少年和儿童, 这些都决定了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地位。社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社区教育中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居民受教育年限、学历等数据和指标, 主要由学校教育生成, 很多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课题研究、实验项目也都与学校教育密不可分。因此, 探究社区教育发展深度, 应该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立足学校教育开展理论研究, 是推动社区教育持续、长远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例如, 现在实施的“挖掘历史文化题材,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和“唱响锦溪宣卷, 弘扬传统文化”等实验项目, 对扩展中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层面, 深化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中小学的德育可以利用晨会、班会、辅导课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 如参观抗战时期历史遗址、爱国志士馆, 举办中小学生宣卷培训班等。实验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 弘扬传统文化, 而且对探究社区教育的深度, 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深远意义。社区教育的深化与发展, 需要社会各界积极配合, 社区居民和学生踊跃参与, 学校教育的配合、协作尤为重要。当我们以理论为支撑, 以科学研究为导向, 探索社区教育的深度时, 学校教育以其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更多的教育优势, 成为了社区教育的重点实施对象, 在社区教育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社校融合, 资源共享, 提升教育发展高度
(1) 文化共享。为构建“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培养创新人才, 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 充分展示地方特色, 整合、利用地域文化资源, 各地区大力提倡和鼓励学校、社区编写校本教材和特色课程。通过校本教材的使用和特色课程的实施, 可以加深学生、社区居民对家乡风土人情的了解, 传承、弘扬家乡的历史文化, 增强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无论是学校编写的校本教材还是社区编写的特色课程, 其依据都是地域文化、地方特色, 目的都是传承、弘扬家乡文化, 激发受教育者热爱家乡的情感。因此, 我们可以将学校和社区的文化资源进行共享, 从而达到彼此促进和交流, 实现共同提高。例如, 镇社区教育中心编写的特色课程《水乡古镇———锦溪》和中学编写的校本教材《灵秀锦溪》, 都是以地域文化为依托, 融语文、地理、历史等学科以及社会、艺术、本土文化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乡土教材。社区教育中心与学校联合, 以辅导课、实践课、讲座等形式将特色课程应用到学校教育,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施教。学校也将校本教材面向广大社区群众, 以讲座、培训、活动等形式对社区居民进行定时、定点教育。通过将校本教材与社区特色课程的交换施教, 既实现了思想文化的交流、互补, 也扩大了施教范围, 打破了学校和社区独立的教育模式, 从而做到了文化资源共享, 使整体教育水平得到了提高。
(2) 师资共享。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力量, 他们知识更新快、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水平高, 他们有责任和义务投身到社区教育中。目前, 很多地区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不足, 大多是志愿者和兼职教师, 师资水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社区教育的发展。因此, 发动和鼓励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走进社区, 用自己的爱心和文化知识服务社区居民, 不仅可以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提高广大居民的文化素质, 而且, 教师自身也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不同的教学方式, 教学水平也得到相应提高, 有效促进了学校与社区教育的联系和发展。 教师深入社区, 开展社区教育,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如依据一些教师的专业特长, 为社区的市民学校开设计算机班、美术班、舞蹈班以及旅游、文秘、法律等知识讲座。实践证明, 教师深入社区, 不但切实带动了社区教育的发展, 也在社区的大环境中得到了锻炼, 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
(3) 设施共享。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和资源共享还体现在硬件设施的互惠互用方面。学校的文化体育设施, 如阅览室、美术室、舞蹈室、计算机室、实验室等在周末和假期向社区居民开放;运动场、篮球场等在晚上放学后向社区居民开放。学校硬件设施对社区的开放, 扩大了社区居民学习、运动、休闲的活动范围, 为居民提供了方便的活动场所。与此同时, 社区充足的硬件资源也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阵地。例如, 社区内的图书馆、健身室、影剧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文化、娱乐、休闲等场地和设施为学生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提供了生活、学习空间。设施开放、资源共享, 使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彼此融合、相互促进。傍晚, 居民们在校园里健身、锻炼;放学后, 学生们回归社区活动和嬉戏;白天, 学生们在校园里认真学习;周末, 居民们在学校的功能教室接受继续教育;老教师、老干部当起了校外辅导员, 进行课外辅导和知识讲座, 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学生们做起了志愿者, 宣传文明礼仪知识、慰问鳏寡孤独老人, 体现了传统美德……这些和谐、美好的互动环节, 充分体现了学校和社区的资源共享, 加强了学校和社区的联系, 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实现“教育社区化, 社区教育化”的教育愿景提供了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燕农, 张琪.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顾侠强.社区教育概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11.
[3]曾青云, 付丽丽.社区教育发展与区域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 2012 (07) .
[4]姜益琳, 刘敏.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企联动教育平台建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2 (01) .
师范教育与发展教育 篇2
展
第三章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第一节全面发展教育与幼儿的发展
一、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59页简答)
民族教育的发展与双语教育的实践 篇3
新疆是我国五大自治区之一,全区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重超过60%,双语教育在新疆民族教育工作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民族教育的现状及新疆双语教育的实践入手,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新疆民族教育发展现状
从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发展现状来看,只有少数几个民族使用汉语,大多数少数民族没有形成汉语教学规模。在语言教学上,新疆地区的学生多以汉、维、哈、蒙等语言为主。
近年来,随着新疆各少数民族师生人数的增多,民族教师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语言教学体系中形成两大类:一类是民族系学校,以民族语言教学;另一类为汉语系学校,主要开展汉语与民族语的共同教学活动。汉语系学校的课程设置上以汉语讲授为主,未涉及民族语言课程。随着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就业压力的增加,逐步加大了汉语教学的力度。然而,从全疆双语教学发展总体来看,因民族区域、民族构成因素、教育基础和师资队伍成长差异等因素,在推行双语教育工作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从学生的就读模式来看,新疆各民族学生可分为三类:一是民考民。即少數民族学生在民语学校就读,采用民语方式考核;二是民考汉。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学校就读,采用汉语考试方式;三是汉考汉。汉族学生在汉语学校就读,采用汉语方式考试。
二、新疆双语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
从宏观上,双语教育已经从“母语授课+汉语模式”转向“汉语授课+母语模式”,在双语教育的推行实践中,双语教育人群比重有了较大提升,但是双语教育在数量、规模和层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在学前双语教育实践中,招生及聘任教师多以自治区财政经费为支撑,学制期限为两年,教学和训练以汉语口语为主,辅以汉语儿歌和简单的汉字,第二学期增设数学、语言、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其次,小学双语教学实践以汉语授课为主,大多数城镇化学校都开展了汉语课程,而民语系学校从三年级才开设汉语课程。
从总体上来看,汉校的汉语教学水平及环境较好,但对于民校来说,尽管双语教育有助于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但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部分农村学校缺乏汉语教学条件。
三、加强民族教育及双语教育的对策研究
由于民族教育在不同的内外环境、教育对象、教育手段等方面存在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所以在开展民族教育实践中,应该从制约民族教育发展的问题入手,积极构建民族双语教育的对策体系,在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自尊、民族认同的基础上,以开放、宽容的态度营造良好的民族文化环境。
1.加大对民族教育及双语教育的积极性保护
为了强化民族关系的融合与交流,在民族教育及双语教学的实践中提升民族群众对汉语的学习积极性,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构建汉语学习环境,总结经验,调整办学方向,从双语教育实效这一方面来维护和巩固少数民族群众学习汉语的热情,促进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有序交流。
2.注重双语师资的培训
双语教育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培养,特别是在当前很多学校双语师资不足的前提下,更要优选教师参加政府组织的双语培训。在实践中营造汉语语言环境很关键,学校既要加大汉语讲课和答疑学习的比例,又要注重创新汉语教学方法,引导培训教师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和学习;注重提升培训班教师的汉语专业水平,严格选拔汉语培训师资力量。
3.开展民族教师汉语水平考试
汉语水平考试是针对民族区域学生推行的汉语能力考试工作,把其成绩与高考总成绩挂钩,可以强化汉语教育的推广。在开展少数民族教师汉语水平考试中,自治区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落实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从制度、措施上不断提升汉语教师的水平,避免因过于强化指标而导致考试作弊、弄虚作假的情况。
4.注重对“民考汉”模式的优化与政策支持
从全区民族学校双语教育现状来看,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较高。如在调查中,很多维吾尔族家长鼓励孩子上汉校,利用汉语教材更好地掌握汉语,学习数学、理物、化学,有助于报考“内高班”。因此,从民族教育的发展总趋势上,自治区政府应该多开办几所汉语学校,从政策上为“民考汉”工作予以引导和鼓励。
5.注重编写双语教材
双语教育需要相应的教材,而教材的编写应该从区域民族文化的特点及实际出发,适应双语教育的需求。由于各地双语教育水平的差异,对于难度大的教学内容,很多民族系教师一般不讲或者很少讲。因此,教材编写者要从区域民族双语教育的工作实际出发,从各学科教材的组织及编写上进行研究,适当地增删教学内容,确保学习与掌握基础知识,便于师生从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运用。
四、结束语
民族教育及双语教学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学生学费、师资培训等问题,我们应通过认真研究及访谈,从教学上注重教材的统一,制订学科考核的统一标准,尊重新疆地区的差异性,避免“一刀切”,切实从双语教学实际出发,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做好教学的衔接工作。在学费问题上,我们要结合各区域、各层次的学校特点,政府调整补助资金和范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真正减轻贫困生的学费负担。另外,各地政府还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协助县乡政府,做好劳务输出,改善农村师资的工作条件。
参考文献:
[1]廖泽余.双语和双语教育、双语教学[J].新疆社科论坛,2004,(1).
[2]杨小林.双语教育政策及措施探讨[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1).
[3]马戎.新疆城镇发展和双语教育的进程——南疆地区两个专题调研报告[J].西北民族研究,2011,(2).
[4]付东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推进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共同发展 篇4
一创新创业和高校人才培养
在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包含基础设施建设或者体制机制创新, 有利于改善区域内和有关国家的营商环境。在这其中创新已成为推进其发展的关键要素, 并且也是最为根本的内生要素。不能单纯地将“创新”等同于“发明”“创造”“革新”等社会经济行为。创新动力主要来源于大批拥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 他们已成为创新过程的主体。创业则是一种突破现有资源的束缚, 寻求机遇并且加以实现的过程。大学生既是无资金、无经验、无技能的最清贫的创业者, 同时大学生也是有青春、有专业、有团队的最富有的创业者,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身特点, 在校园学习期间加以引导和培养。我国正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 培养创新型人才, 培育创新型企业, 大力推进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 这不仅促进我国自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而且将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更好的机遇。为此需要建立一个创业教育的系统体系, 不仅在大学生当中培养创新创业思维, 同时要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创业文化, 树立起正确的创业观。
创业其实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是有高风险, 容易失败的,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创业不仅在于创造财富, 更在于其能够创新。创新的范畴包含了推动经济发展的所有组织的、技术的、系统的、方法的变革和最终价值实现的过程, 而创业是为了推进创新的实现, 由一批拥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进行的动态过程。创业和创新相比更加强调愿景形成和价值实现的有机结合, 创业要求人们必须拥有把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与创造力转变为成功的社会实践过程。因此这不仅要包含个人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时也要人们具备发现变革趋势并且把握机会的能力、组建高效的创业团队并且整合各方面资源的能力、制定可持续的创业计划的能力和抵御风险、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的说来, 创新是更为宏观的、更注重系统分析, 而创业则是更加注重个体性、实践性、多样性的过程。
目前高校教育目的不单单仅是教给学生相关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已经开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使大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当今的世界, 同时怎样运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去改变世界, 来实现自我价值并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奉献力量。从培养创新人才与创新能力方面看, 高校创业教育是目前实现这一目的的行之有效方法。高校的创业教育本质就是以更具个体性、实践性、多样性的方法实现创新人才培养。高校创业教育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核心在于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二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分析
1 专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创业教育并不是创建企业的速成教育, 而是不断激发人们内在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这才是创业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隐性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是无法直接传授, 只有在讲授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过程中, 用其所包含的文化精神来加以熏陶的模式, 潜移默化传授给学生, 而这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都是内含于专业教育当之中的。专业教育不仅能让学生领会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与知识, 而且可以传承其专业精神文化。自此可以看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只能依靠相关的专业教育。不然创业教育就是空中楼阁、无本之木, 无法实施。创业教育只有服从专业教育的相关规律, 把创业技能与创业意识融入到各专业教育的课程当中, 逐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创业精神, 并且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 帮助学生构建适合其专业发展方向的创业所必需的相关能力结构体系, 使大学生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辅相成互相支撑。
2 应用创业教育来引导和促进专业教育的发展
高校专业教育的价值主要在于培养本专业、本行业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由于高等教育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 只关注其自身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术, 这必将造成各学科之间、每个学科其内部专业之间的关联被人为阻隔。使得培养出的人才是只具有单一知识结构的人才, 该模式必将严重制约高校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人才培养的过程来说, “教育必须首先是人类的, 然后才是专业的”。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在处理理论与实践、基础和专业、课内与课外等关系各方面, 可以规避教学内容偏窄、偏专、偏深的教学倾向, 实现教学内容的专业性与综合性的相融与统一, 通过创业教育可以使专业教育逐步回归到育人与训技的统一上来。创业教育十分注重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帮助大学生建立有机且关联的知识。通过这些相关联的知识, 使大学生们学会思考、比较、推理与辨析, 提高其选择、洞察、整合与创新能力。专业教育只有顺应发展的要求与大学生日益增多的创业需求, 这就是创业教育对专业教育的调控与引导。总之, 创业教育可以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与创造能力, 并且能使高校的专业教育与学生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培育相互统一在一起。
三推动两种教育发展的建议
结合各高校的自身特点, 建立适合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专业教育教学体系, 并搭建多层次全方位的高校创业教育机制, 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提升创业教育的教育质量, 为此提出促进教育改革的几点意见:
一是, 高等教育教学要由刚性到柔性的改革, 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实现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原有刚性教育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采用压制手段来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 但这样一来造成学生创业思维拓展性不强, 多为被动跟随创业。柔性教育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个人潜力与创新能力, 进而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因此,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要由刚性教育向柔性教育转变, 这对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有很大帮助。
二是, 高校人才培养要由统一到个性化转变, 不断激发每个学生的创业潜力, 点燃其创业的热情。目前由于大学生人数多针对每个人的特点进行教学很难实现, 经常出现千人一面的教学方式, 不利于每个人自己的个性行为与个性思维的形成, 不利于其日后的自身发展, 为此高校教育应向启发性教学方向转变, 提升学生个性思维, 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进而带动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是, 开展管理、人文类方向的教学活动。高校要开设人文、经济管理类选修课, 并经常进行专业读书、经管知识普及等相关活动, 逐步开拓大学生的视野, 增加创业的灵感产生机会, 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对未来发展有帮助的知识。创业要求大学生拥有极高的综合能力, 单方面的专业教育是不够的, 创业者的人格魅力、广阔的胸怀和抱, 也是必须的需要不断的学习和锻炼。
四是, 条件充裕的高校可以实施项目型创业教学模式。创业是以项目为基础的, 一个好的项目是创业成功的前提和保障, 因此高校创业教育要让更多的大学生接触科研项目的研究和生产转化, 实现理论和生产实践的结合,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意识, 能更好推进创业活动的广泛开展。
总之, 面对当今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全新形势,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 要求我们不断继续探索。要想推动高校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增强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融合, 实现两者之间的联合与相互支撑, 重视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 提高专业教师在创业教育的内源作用, 同时建立一套推进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机制。
参考文献
[1]黄兆信, 王志强.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 2013 (12) :59-67.
[2]董显辉, 程卿.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思考[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14 (3) :62-66.
[3]张景胜, 储旭东.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10) :3-4.
幼儿教育与发展 篇5
(外国语学院英语10级3班xxx)
摘要
时间过得可真快,不经意间,我们结束了两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回想刚进校时的我们,什么都不懂,既充满了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又充满了对未知困难的恐惧。而现在,两年的时间以使我们很好地融入到了大学这个“小社会”里。然而,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最终是要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因此,我们不能将自己的目光仅仅局限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校园生活圈中,相反,我们更应该适时适度地着眼于我们即将步入的那个竞争激烈的“大社会”。为了锻炼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生存经验,我积极地参加了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为了了解我国现在的幼儿教育情况,我在一家幼儿园里进行了我的暑期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别人沟通,如何与别人交流,如何与别人合作,而且还进一步了解到自身的种种不足。在实践之前,本以为幼儿教育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当自己身处其中时才知其艰辛。当然,也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为日后我从事教育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总之,这次实践让我收获了许多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也让我积累了不好的实际经验。
关键词
教育幼儿幼师经验
正文
现将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具体情况报告如: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文化教育逐渐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人们在激烈地讨论着我国教育发展的同时,却往往将幼儿教育这一块给忽略掉。熟话说,幼儿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我希望社会能够投入更多的目光和精力到幼儿教育上面。
对于这次我选在幼儿园进行我的暑期社会实践,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幼儿教育作为文化教育的板块,它自身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而能够进一步锻炼我们的各方面能力。第二,我现在所学的专业是英语,以后可能会选择与教育相关的工作。在幼儿园实践,能够使我对教育事业有更直观、更准确的认识,从而,为日后我真正步入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第三,我自己很喜欢小朋友,觉得和小孩子在一起很闲适,可以和他们一起笑,一起闹。这次暑期实践,我是和一个朋友一起进行的。因为我们暑期都不回家,于是我们决定就在攀枝花附近进行我们的实践课题。在经过几天的考察和探访之后,我们最终决定在攀枝花西区格里坪新星幼儿园进行暑期实践。
我和朋友是7月23日来到新星幼儿园的。在这之前,我们会和幼儿园的相关负责人电话联系过,因此,对于幼儿园的情况我们也不是很清楚。一进幼儿园,看到眼前一群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心里的紧张和恐惧顿时全都消失不见。相反,看到孩子们稚嫩的脸,我的心变得很淡然。或许,这就是小孩子身上所特有的魔力吧。我们的到来,让这些孩子们安静了不少,一双双眼睛死死地盯着我们,充满着好奇,非常的可爱。幼儿园的老师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园长马利老师还带
领我们参观了整所幼儿园熟悉环境,还一一给我们讲解幼儿园的具体情况。
这家幼儿园整体规模不大,教学设施也没有大城市的好,但教学环境也还不错。条件虽差了些,但老师们都很尽心尽责,孩子们也是快乐的。因为到了暑假,一些孩子已经被接回了家,只有少数一些家长很忙没有时间照顾的小朋友还在幼儿园。在熟悉和了解完幼儿园的情况后,已经到了幼儿园小朋友们午餐的时间了。在老师们的盛情邀请下,我们决定留下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吃午餐。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个个洗完手就整整齐齐地坐在餐桌旁开始吃起来。看着眼前孩子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我的心被触动了,这也更加肯定了我想在幼儿园实习的决定了。
回到学校后,我的心既紧张又兴奋。紧张是害怕自己没有任何经验不能胜任这份工作,兴奋是自己从没有接触幼师工作,很想借这次机会好好的体验一下。在实习的前一天,我上网收集了许多有关幼儿教育方面的资料,还从图书馆借了一些相关的书籍,目的就是给自己充充电,以便顺利地完成这次暑期社会实践。因为学校所在地离幼儿园很远,在和幼儿园园长商量之后,我们决定在这两周实践期间都住在幼儿园里。第二天一大早,我和朋友就来幼儿园报到。由于我们还缺乏一定的幼儿经验,园长决定让我们先以听课的形式向其他老师学习,积累经验,同时协助保育员们做好后勤工作。整理好我们带来的行李过后,我们就各自去教室听老师们上课了。听完舒老师的两节课过后,我才发现给小朋友们上课真的很不容易。
经过观察,我发现,幼儿园小朋友们的年龄大多在3至五岁,他们上课很难集中精力。其次,虽然每个班小孩的年龄差不多,但每个孩子的情况和能力都不一样。再加上,现在的小孩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对于幼儿园这种集体生活他们有着各种的不适应。两节课下来,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全都显现出来。上课期间,小朋友们的状态忽左忽右,对于毫无经验的我来说,很难掌控住。再者,有的小朋友一节课里自身心理起伏大,情绪极其不稳定。例如,有的小朋友前面还在认真听课、做游戏,过了几分钟,就大哭说要回家、找妈妈等等。这对于刚接触这项工作的我无非又是一个难题。短短几个小时的见习,就让原本信心满满的我变得没有了底气。这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如想象中那么简单,任何一件事情只有自己亲身去经历,去实践,才会明白其过程的艰辛。
课后,我和朋友主动和幼儿园的老师们交流起来。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才得知,幼儿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个领域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在接下来的实习过程中,我也将听课重点放在了这五个教学领域,并主动向每位老师请教,学习和借鉴一些优秀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经验。几天听课下来,我初步了解到幼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掌握了一些像幼儿园小朋友们这个年龄阶段的授课特点。
在见习期间,我们在听课学习的空余,还会主动帮保育员们做好后勤工作,和幼儿园的老师们、保育员们一起照顾这些小朋友的生活起居。记得刚刚实习的那几天,看到小朋友们椅子放得不整齐,我就会帮他们放好;他们要上厕所,不管当时在做什么活动,我都认为应该先让他们去上厕所;他们不会自己换衣服、穿鞋的时候,我都会主动帮他们。我认为这样做会受到小朋友们的喜爱,得到他们的认可。当有一天,幼儿园大班有一位小朋友,在午休的时候,他偏偏要睡在地板上,而不睡在床上。于是,我就走过去哄他,可是无论我怎么做,他都不起
来。然后,我就想拿吃的讨好的。这时,舒老师走了过来,很严厉地批评了这个小男生。没一会,小朋友就乖乖起来上床睡觉了。我当时还很纳闷,可是当我们在与保育员们交流孩子的生活情况时,我才认识到我这种行为的后果就是他们永远都学不会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也永远不可能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因此,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只要是小朋友们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我都会鼓励他们自己做。
一周实习下来,随着和幼儿园老师们的不断交流,我也幼儿一些经验,慢慢地也进步了不少,并初步掌握了有事教学的模式和方法。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我还知道了如何和孩子们交流,懂得了怎样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于是,在幼儿园老师们的鼓励下,我决定在剩下的一周里,给孩子们上课。
第一天给孩子们上课是我见习以来最难忘的一天,上课前,我不断地回想着间隙时老师们上课的情境:老师们那始终带着微笑的脸和丰富的肢体语言。开始上课了,我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上了讲台。虽说这不是第一次站上讲台讲课,但却是自己最正式的一次,心里还是很慌。虽然很紧张,但是我不断地提醒自己,只有笑才能让孩子们喜欢你,才能和孩子们拉近距离。那一节课,我感觉上得好漫长。不过,幸好有老师们的帮助,不然我肯定没有办法顺利完成这一次课。当我听到下课铃声的那一瞬间,我才松了一口气,悬着的心也才掉下来。虽说是顺利完成了第一次讲课,但是我知道并不成功。下来过后,结合老师们的建议和自己的反思,总结了一下一些不足:第一,我的语言不够生动优美,不够吸引小朋友,表情动作不丰富,不够感染小朋友;第二,没有照顾到每个孩子,由于不了解班上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因而没有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第三,对于孩子的突发性为,不能及时灵活地作出应答和处理。当然,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也指出了我值得表扬的方面:对于教学活动的认真态度;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乐意听取别人的意见;课堂上语言清楚,语速适度。
在经历第一次讲课后,我更清楚的认识到了幼儿教育的复杂性。但是,我没有放弃,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的摸索前进。一次次的实践下来,我积累了更多的幼儿教育经验,也进步了不少。老师也表扬我做的越来越好,我和孩子们相处的也很不错。在给孩子们上课期间,还有一些家长来幼儿园询问孩子们的情况,舒老师都是直接让我们和家长进行交流。每当听到家长说孩子在家里取得进步时,我的心里甚是高兴。但是,也知道了当家长们的不易。
不知不觉,两周的实习工作就这样结束了。在这次实践当中,我对幼师的工作也有所体会。第一,从事教学工作需要专研的精神:为了这次实践的顺利进行,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准备,虽说对于幼儿园的知识没什么大问题,但我还是找来教材积极专心备课;此外,我还翻阅了《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手册》等专业书籍,上网查询了有关幼儿园教学方面的资料。同时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学会摸索前进,找出更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第二,从事教学活动需要有耐心,面对不同的孩子,他们对知识接受和记忆的方式、能力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从自身主观出发,对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要耐心的一一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第三,从事教学工作需要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要多于外界交流,掌握更多的信息,丰富自己的教育背景。作为一名老师,要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情况;与其他老师分享教学经验与心得;与家长要及时沟通,反映学生情况。只有作出全面的准备,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与目标。
总结
这次实践还给我带来其他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首先,他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使我的大学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其次,在色会实践过程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我们更多的时间在忙于书本上理论知识的学习,很少有机会像这样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通过这次实践,我了解到了幼儿教学的不易,还初步掌握了幼儿教育的模式和方法。然而,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再者,这次暑期实践还锻炼了我各种社交能力。例如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我们都知道,要想了解一个事物,了解一个人,都需要深入的交流。交流能力的提高,让我结交了更多的朋友。其次,我还学会了团队合作。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都生活在一个大集体中。学会与别人合作,对我们日后步入社会有着很大的作用。还有就是我的动手能力也有了一定的进步,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因此,我们要积极参加每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也知道,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们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压力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只有时刻跟上我国发展的步伐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在未来的两年大学生活里,我也会更加努力,做一名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虽然这次社会实践只有短短的两周,但是却给我的人生添上了最精彩的一笔。在此,我非常感谢幼儿园的老师们给我这次机会,也感谢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给我留下的欢乐时光,谢谢我的朋友们的支持。总之,这次实践经历,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丁祖荫主编.幼儿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2.赖灿成主编.幼儿园教师手册.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89
美国可持续发展教育与优质教育 篇6
公立学校90%的资金来自州政府以及当地的政府。美国宪法规定,由当地政府控制教育情况,每一个州都有自己的教育管理机构,制定自己的标准以及评估体系。美国没有国家课程体系,但可以通过10%的财政投入对学校的活动予以支持。教育资源以及教育的不平等状况会带来贫富差距。
我们研究美国一些州,如佛罗里达州、马萨诸塞州的PISA结果,可以看到各自的教育情况非常不均衡。我们认为一个国家有50个不同的课程体系是行不通的,美国已经制定了一个新的课程体系,现在已经有46个州自愿实行这个课程体系,这项措施的确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教育状况。
美国新的科学标准也已经出台,新标准非常严格,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但是其中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关的内容比较少,这是现在教育体系的局限。在美国,我们并不缺少知识的传授,而是缺少机会以及需要公众参与来完成的工作。我们也有非常好的做法,一些私有基金会以及其他私有组织都与学校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开展,同时制定了许多标准。前一段时间,有一项“绿色丝带”学校项目已经启动,许多私立学校联合起来,加强绿色建筑和绿色项目的发展,帮助人们提高环境意识。我所居住的州非常强调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现在已经建立起了许多“绿色丝带”学校。
我曾和4个学区的校长进行交流,其中有2位是“绿色丝带”学校校长。我想跟大家分享几点想法。
第一,其中一位校长说其所做的工作的目的并不是取得更好的测试结果,而是要去培养伟大的人物。我想这位校长的意思是要有热情和激情才能够真正对环境产生关注。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成为一个更大项目的组成部分,这个项目就是基于价值观建立起来的教学项目,而不仅仅是去考查考试成绩。可能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和评估成果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因果关系,但是我们仍然在进行评估,希望可以给学生创造因地制宜的学习环境。
第二,我们要融入到整个教育体系当中。我们有一个国家层面的高教机构负责可持续发展教育,机构中有来自高校的800名成员,是他们真正领导我们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相关工作。我们这里所说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并不是去教授可持续发展课程,而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第三,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们培养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方式,并参与到各种活动当中。大多数时候,我们并没有测试他们是否真的实现了知识转移,因此我觉得作为教师可以作出的贡献就是要去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转移。另外,我们还要重新规划我们的教育策略,这是我们应该给予关注的。
第四,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关的项目可以作为学校和社区之间的一座桥梁,如果我们希望可持续发展教育能够使学校和社区建立联系,我们应当有专门的人员,如当地的行政人员担任协调员,这样才能使这些项目更有实践意义。
第五,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促进创新,但是教师自己并不知道应该如何创新,我们要积极推动教师去创新。在美国,所有学校都在谈论机会差异,这是一个不公正的问题。因为不公正会导致机会上的不平等。因此,我们要给学生们提供平等的机会来接受教育,这不仅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问题,还要能够克服诸如社会流动等方面的困难,从而获得更平等的教育资源。如果我们不能为他们提供这种教育资源,根本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与高等教育发展 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试点,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体制,制度创新
“改革”与“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活动的两大主题, 同时也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搭档”出现频率最多、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关键词。可以说,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始终与改革过程相伴而行, 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与改革密切联系在一起。值得指出的是, 我国推进改革的方式和主题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 或者说, 改革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由于我国传统的“计划体制”及其“惯性”的影响, 任何改革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过程, 而只能采用循序渐进、由点到面、先易后难的方式, 因此我国在改革过程中特别注重试点先行, 逐步积累经验, 然后再逐步推广。从“经济特区”建设和企业改革试点, 到近年来的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等地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都体现了以试点推进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借鉴经济领域的改革经验, 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高等教育改革也注重采取试点先行的政策。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 高校获得越来越多的办学自主权, 由政府主导或高校自主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试点越来越多地成为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形式。近年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面临着深刻变革, 国际范围内综合国力竞争加剧, 但与此同时,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却相对滞后, 高等教育质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相适应性日益突出, 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因此, 如何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中这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 已经成为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主题。本文试图揭示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方式、范围和层次以及改革试点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进而探讨引导和规范高等教育改革试点, 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高等教育改革试点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 高等教育也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从精英到大众、从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从注重数量到开始注重全面提高质量的发展历程。与此相适应,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点, 高等教育改革主题也随高等教育发展任务的变化而变化。在这种背景下,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核心任务在于先行先试、摸索经验, 承担启动和引领高等教育改革的责任。
(一)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与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有学者把高等教育比喻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块堡垒”, 这一方面说明长期以来高等教育改革相对滞后于经济领域的改革, 另一方面说明高等教育改革有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制度环境约束。高等教育改革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 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需求, 又不能照搬经济领域的改革经验与现成模式。从高等教育改革时序上讲,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 高等教育发展“以改革为主题”, 目的是要通过改革建立有特色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 因为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行政化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已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发展。在这种制度环境下, 不改革, 发展就无从谈起, 只有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 被压抑和束缚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才能被释放出来。因此, 这一时期高等教育改革重点就是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入世纪之交,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主题发生了历史性转折, 突出标志是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 由此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两大主题的关系调整为“以发展为主题”, 发展是首要任务, 改革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关系之所以会发生这一历史性转换, 主要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初步建立, 传统的束缚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性因素得到了根本性调整, 高校的办学主体地位和办学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但与此同时, 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需求日益旺盛而供给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 这一矛盾只有通过规模发展才能得到有效解决。可以说,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从前一个时期的“不改革就无法发展”转向“不发展就难以深化改革”的阶段。因此, 这一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主题就是如何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和保障体系支撑。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趋于平稳发展态势, 但经济社会发展对多类型、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与高等教育质量不够理想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在这种背景下,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正在朝第二次主题转换, 即又一次进入到了“以改革为主题”的新阶段, 不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只能是空谈。
可见,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不同, 高等教育改革的任务就有所不同, 而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主题就是这些改革任务中的难点所在, 同时这些难点又是制约高等教育改革整体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从改革历程来看, 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体制和目标模式是清晰的, 但对于这些目标模式具体包含哪些制度和构成要素还不清晰, 更不清楚如何实现这种目标模式。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使命就在于先行先试, 在国家改革政策框架内进行率先探索, 以规避较大改革风险或制度摩擦成本。可行的办法是选择若干“试点”首先获得突破, 待取得成功经验后再予以推广。很显然,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就是这种由点到面、梯度推进的过程, 而试点改革的主题往往就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首先是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开始的。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 改革政府对高校统得过死的管理体制, 实行简政放权, 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此后直到90年代中期, 围绕高等教育“五大体制”, 即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与毕业生就业体制、校内管理体制全面展开改革探索, 而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主题也是围绕这些内容确定的。其后, 随着我国高校规模扩张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 人才培养及其质量保障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与此同时, 创业教育、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学工作评估等成为高等教育试点改革的主题。近年来, 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学生创新性试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主题,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态势。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颁布的《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 (以下简称“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计划”) 中确定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 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等三类高等教育专项改革试点项目, 选择三个省份进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与以往相比, 这是一次规模最大、内容最为广泛的高等教育改革试点计划。可见,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主题都是高等教育改革重点和难点的体现, 也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所在。
(二)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直指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高等教育改革不是为改革而改革, 而是为发展而改革, 改革是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途径。从内涵来看, 高等教育发展不仅要实现数量的增长, 更要实现结构的优化、质量和效益的提升;高等教育改革就是要破除束缚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 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解放高等教育“生产力”。从实践层面而言, 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既包括宏观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又包括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变革。实际上,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正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先导, 促进高等教育数量、质量、结构与效益协调发展的过程。在此背景下,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主要是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内容, 并以其制度创新的绩效示范全国, 进而推进高等教育全面综合改革和纵深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改革的试点主题来看, 有些是若干分散的单项改革, 有些是较为系统的综合改革, 几乎涵盖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人才培养体制、招生就业制度、后勤社会化、教师与职员队伍建设等不同类型, 以及高职高专、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层次的改革主题。从深度上看, 每一次高等教育改革试点或主题的选择基本上都是围绕影响或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来确定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计划”既涉及到现代大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 也涉及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省级政府统筹的综合改革。虽然,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总体而言, 改革成效不足, 尤其是仍然没有解决高校缺乏办学自主权问题。[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中明确指出:“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 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 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 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当前高等教育试点改革就是要破除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着力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保障机制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
(三)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打破了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状态
长期以来, 我国政府对高校实行自上而下的行政式管理, 高校没有办学自主权, 更缺乏自主发展的责任和动力。因此,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逐渐形成了一种“均衡发展”的“大锅饭”现象, 高校之间“千校一面”, 缺乏个性特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利益主体的多元化, 这种均衡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改革就是要打破这种均衡发展的状态, 建立非均衡的、特色化、和谐共生的高等教育生态格局。审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历程, 高等教育试点改革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特色化、非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给予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特殊的政策支持。国家或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实施方案, 赋予试点高校相对较多的改革权限, 鼓励高校因地因校地探索和实践;同时, 在国家规定政策框架内, 试点高校又对试点项目制定了配套实施政策, 以保障试点项目的顺利实施。二是试点高校获得了充足的资源投入。高等教育改革离不开必要的资源投入, 这既包括政府层面的投入, 又包括学校层面的投入。尤其是与人才培养相关的试点项目, 如果没有充足办学资源的倾斜性投入, 不仅难以调动试点单位或项目的积极性, 也难以保证试点改革的顺利进行。比如, 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试点项目学校都获得了教育部或地方政府一定的财政支持;一些研究型大学为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计划, 竞相增加投入, 汇集相关学科优势办学资源。三是通过试点高校的遴选与建设, 进一步强化了试点高校的办学特色。政府对试点院校的选择除了考虑地域分布之外, 更多地要考虑试点院校的现有改革基础和办学优势。由于往往具有比较好的改革条件, 相对于非试点院校, 试点院校改革成果不仅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效应, 而且有助于强化和保持学校办学特色。
二、高等教育改革试点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创新模式
高等教育改革就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利益相关主体的行为规范及其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 其本质就是高等教育系统或高校组织内外部的一系列制度创新。由于高等教育改革涉及各方面的复杂利益关系, 不可能采用“整体推进”和“休克式”疗法进行, 而只能是采用“小步走”或“试点先行”制度创新模式。从改革试点的制度创新的规模来看, 可分为单项制度创新、局部制度创新和整体制度创新。[3]单项制度创新可以是某一项制度的全面创新, 也可以是该项制度的某个环节或某几个环节的完善, 或者重塑一个全新的、以前没有的制度或环节。这种制度创新往往是微观制度的创新, 是在整体制度或者是该项制度所依托的宏观制度环境相对稳定前提下的制度创新, 既可以由政府主导、采用自上而下的制度创新方式, 也可以在政府默许下或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进行自下而上的制度变革。如高校职员制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都应属于单项制度改革。单项制度改革速度可慢可快, 时间可长可短, 决策者具有较强的自主控制能力, 在制度改革过程中可以收放自如。局部制度创新是指某一领域或某一制度体系的创新, 相对于单项制度改革, 局部制度改革的目标多元、规模较大, 改革目标需要较长时间的设计和选择, 改革过程以及不同制度之间也需要较长时间进行磨合与协调。20世纪90年代, 我国高等教育“五大体制”之间, 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如果没有宏观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的协同推进, 其改革成效就可能大打折扣。由于局部制度改革是一系列的制度创新, 牵涉到许多相关主体的利益调整和重新分配, 改革阻力和难度势必较大, 改革目标也不可能一步到位, 往往需要的时间较长。整体制度创新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所有制度体系的综合改革, 这种制度改革涉及几乎所有的制度, 因此需要较为成熟的宏观制度环境的支撑, 以及社会较为强烈的制度创新需求。如新近颁布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计划既是对以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 也是新形势下不同层面、不同类型教育制度的综合创新。由于整体制度改革涉及的制度数量较多, 制度之间、利益主体之间冲突较大, 往往需要大量制度设计和试点成本, 政府和高校决策者必须具有较强的对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局势的驾驭能力。
一般而言, “教育制度变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是一个新教育制度因素逐渐增加、旧教育制度因素逐渐减少的过程。”[4]高等教育改革试点实际上就是选择这种较为和缓的渐进的改革模式, 因为在传统的制度较为稳固的背景下, 虽然现行制度安排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要求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宜, 但由于教育制度固有的“路径依赖”, 现行制度依然表现出很强的“惯性”, 如果采取较为激进的制度改革方式, 试图强力全面推进制度变革, 则可能欲速则不达。因此, 我国高等教育无论是单项制度改革, 还是局部和整体的制度改革基本上都是采用试点先行的方式。在实践中, 往往由政府主导引入资源市场竞争机制, 或为试点提供政策和资源支持, 通过增量改革而不仅仅是改变资源存量分配结构, 这样可以减少利益再分配带来的各种改革阻力。[5]通过试点改革, 首先在局部范围内获得制度突破, 然后由制度的量变达到局部或整体的制度质变;试点高校内部制度变革, 也更多的不是采用突变性的制度改革的方式, 而往往是从高校内部的某些院系或项目的改革入手, 然后不断积累经验并逐渐推广到其他院系, 例如, 自主招生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以及拔尖创新人才改革等试点项目的实施基本上都是采取这种渐进改革的制度创新模式。
当然, 高等教育试点改革并不是政府或高校的“一厢情愿”或“突发奇想”, 而是有较为现实的制度创新需求, 既有来自政府、高校的需求, 也有来自社会的或学生的需求, 这些需求在不同时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力量“配比”, 进而转化为不同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任务, 以及与此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动力。由于不同时期改革试点的任务不同, 起主导作用的制度创新主体不同, 所以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制度创新模式也有所区别。从实践来看, 大致可以分为政府主导的改革试点和由高校主导的改革试点。政府主导的改革试点实行自上而下的制度创新, 由政府通过政策、法律和命令强制推行。由于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角, 所以政府一旦下决心, 必定能在较短时间内启动改革进程, 试点单位也由于有政府政策的强力支持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改革的阻力与风险。实际上,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试点大都是由政府主导, 政府通过制订教育改革政策, 以《通知》《意见》《办法》等形式发布改革指令, 高校群起响应, 在这种背景下, 高校与政府的改革目标的脱节或不一致现象时有发生。之所以如此, 一是因为教育行政部门近乎垄断了对高等教育制度进行变革的权力, 拥有充裕的处理高等教育制度变革的信息和专业知识;[6]二是因为高校习惯于听从政府指令, 缺乏自主办学的意识和能力, 也就不可能有自主制度创新的强烈需求。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高校办学主体地位的确立, 高校自主制度创新的热情不断高涨;同时, 为应对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以及高校自身发展, 尤其是人才培养过程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 高校逐渐成为推进试点改革或制度创新的主体或自觉发起者。这类改革试点以高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为主要目标诉求, 避免了政府强制推行的行政性特征, 改革成果也容易得到其他高校的效仿。值得指出的是, 随着高等教育在地方政府竞争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中地位的彰显, 地方政府尤其是省级政府逐渐成为推动高等教育试点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角色, 从而改变了长期以来主要以中央政府为主体的制度创新模式, “使得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成为可能”, 同时, “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领域的竞争, 带来了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上的创新。”[7]
可见, 高等教育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 催生了制度创新的多元主体。尽管利益相关者各自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 但都希望通过高等教育改革与制度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以贯彻和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为契机,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试点及其制度创新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第一,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制度创新模式开始形成。虽然高等教育改革试点还带有比较明显的中央政府指令性和政策性倾向, 但高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 形成了上下互动的制度创新模式。比如,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计划”的试点地区、试点单位的遴选就经过教育部门、相关管理部门、专家组成的综合评审组与申报高校之间的“三上三下”, 按照“自愿申报、专家评审、协商论证、综合平衡、统一部署”的原则确定的。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方面, 其实不少大学很早就率先开展了探索实验, 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实验班”,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文理实验班、计算机共建班, 清华大学的数理基础科学班, 华南理工大学的联合班, 等等。随着近年来“钱学森之问”的深入人心, 这些大学改革经验引起了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 进而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上升为国家政策, 并将一批国内一流大学确定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第二, 重视多元主体参与高等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除中央政府和高校两个制度创新的主体之外, 其他利益相关者也积极参与到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设计与实施中来。一是地方政府 (省级政府) 统筹本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逐渐增强, 从各省份发布的“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来看, 几乎所有省份都根据自身实际设定了高等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二是政府其他相关部门、行业企业等相关利益主体积极配合高等教育改革。尤其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没有政府相关部门的配合, 就不可能达成预期效果。如“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就涉及国务院多个有关部门、多个行业、多个省市政府、上百所大学、上万家大中型企业, 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需要完成制定培养标准、设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协调国家政策支持、推动地方实施“卓越计划”、高校全方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艰巨任务, 而每一项任务都需要采取若干有力措施和相关部门协力推进。[8]
第三, 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例如,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计划”旨在突破长期以来困扰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既设立了单项制度改革项目, 也设立了综合改革创新项目。在单项制度改革层面, 选择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改革等三大类16个项目的改革试点。在试点单位的选择上, 综合考虑了现有改革基础、办学特色和区域分布状况;在综合改革试点层面, 选择了黑龙江、江苏、湖北三省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 旨在探索省级政府统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体制, 推动高等教育体制从传统的“两级管理, 中央为主”向“两级管理, 地方为主”转变, [9]建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三、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规制及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走向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扮演着改革先行者的角色, 改革就难免失败或失误, 也难免遭遇阻碍或消极因素的干扰。本质而言, 改革试点不是目的, 而只是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手段。那么, 如何合理规制高等教育改革试点、规避高等教育改革风险和负面效应, 是决定改革试点成败以及在更大范围内顺利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
(一) 打破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体制性约束”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当前, 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计划”的引导下, 各省市高等教育、高校的改革试点异常活跃, 形式各异。但值得指出的是, 在区域或地方以及各高校的改革试点中, 试点改革目标的体制合法性问题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方面, 《教育规划纲要》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预设了广阔空间, 另一方面,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又要受到现行的行政体制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框架的约束, 不允许在现行的体制框架外擅自行动。从各地出台的许多改革措施来看, 往往超出了现行体制框架的规定, 表现出某种无序甚至“非法”的特征, 这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改革理念与现实体制的冲突, 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所遭遇到的现行体制制约的尴尬。[10]
从改革背景分析,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在“去行政化”步履维艰的制度环境下进行的。那么,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应当在一定的限度内进行, 还是可以跳出现行体制规定, 予以逾越和超前?对于这样的困惑,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可以有两种路径:一是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限定在既定的体制框架内, 排除任何超出框架的改革措施, 实际上这只能是“零敲碎打式”的改革, 很难出现系统的制度创新;二是突破现行制度框架, 进行“伤筋动骨式”的改革。实际上, 在这两种二元对立的路径之外还有“第三条道路”, 就是开辟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特区”, 这一方面可以打破现行体制框架的束缚, 给予试点地区和试点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赋予“非法”改革以合法性, 另一方面政府仍然需要加强对改革试点的指导和监督, 并将试点改革纳入整体改革规划之中。可见, 如何突破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体制性困境与悖论”, 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试点改革必须面对的难题。
(二) 由高等教育“试点特色”走向高等教育的“整体特色”
从某种意义上说, 高等教育试点改革的目的就是保持优势、形成特色,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计划”既隐含着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同质化”问题的担忧, 又寄托着对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的深切期待。从近期来看,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主要是靠优惠政策、集中投入、制度创新来推动的, 但从发展趋势来看, 单靠外力拉动和政策刺激的改革很难持久。同时,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 试点区域或高校的最初政策优势会逐渐消失。那么, 如何以“点”带“面”持续推进高等教育改革, 进而形成高等教育的“整体特色”, 就成为今后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根本目标导向。
当前, 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革, 特色发展、自主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 要建立必要的考核评价机制, 监督试点高校切实推进改革, 有新思路、新措施、新方法, 自觉提升改革的责任意识、自主意识, 切勿将责任变“荣誉”, [11]杜绝“新瓶装旧酒”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 及时总结、推广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好经验, 充分发挥试点的引领示范作用。实践中, 不仅试点高校的特色需要系统化, 还要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特色化水平, 着力把“特色试点”转化为“特色高校”, 然后再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特色”。当一所高校被确定为试点单位时, 首先考虑自己的原有优势是什么, 其次是促进特色发展的政策是什么, 再者是如何根据学校实际进一步发展特色、扩展特色。
(三) 建立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责任协同机制
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开始超越单纯的自上而下单纯由中央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模式, 尤其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已经成为上下联动、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系统工程。实际上,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是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政府、高等学校、教师和学生、社会以及用人单位之间利益博弈的过程。高校和地方政府争取自身权益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同时不断推动政府主管部门放权, 要求给予高校或地方政府更多的办学自主权;社会或用人单位出于自身利益考虑, 开始自觉参与高等教育改革或人才培养过程;高校内部基层学术组织或广大师生也希望有更多的参与决策以及维护自身权利的机会。在这种背景下, 如何在保障利益相关者权益的同时, 建立必要的责任约束和利益驱动机制, 是高等教育改革试点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从改革试点的未来目标来看,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下放办学权利, 切实转变职能, 由“控制”和“管理”向“服务”和“协调”角色转变, 地方政府要切实发挥对所属区域高等教育改革的统筹管理与监管职能, 形成权责结合、分工明确的两级政府管理、监督、责任追究的制度体系。同时, 在国家或地方政府层面, 要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责任分担机制, 以便更有效地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对社会或用人单位而言, 关键是要通过建立政策引导、激励约束机制, 调动社会参与高等教育改革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积极性。值得指出的是, 归根结底高校是高等教育试点改革的执行主体, 任何改革目标只有落实到学校层面才有可能达成。因此, 高校自身要切实增强改革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 真正进行实质性的而不是形式主义的改革。
注释:
[1]王寰安.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何成效不足[J].高等教育研究, 2011, (4) :30.
[2]教育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答记者问[EB/OL].
[3]邓大才.论制度变迁规模与变迁方式的组合模式[J].湖南社会科学, 2004, (1) :172.[4]李江源.论教育制度变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11) :5.
[5]林毅夫, 蔡, 李周.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J].经济研究, 1993, (9) :3.
[6]李江源, 姜园.官僚机构:教育制度变革的主体[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9, (7) :109.[7]张应强, 彭红玉.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地方政府竞争与高等教育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12) :1.
[8]唐景莉.形成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N].中国教育报, 2011-03-05.
[9]王寰安.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何成效不足[J].高等教育研究, 2004, (4) :30.
[10]贺祖斌, 等.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十大事件盘点[EB/OL].http://www.hie.edu.cn/fzqs/news.asp?new=1642,
[11]熊丙奇.教育改革试点高校:勿将责任变“荣誉”[N].深圳特区报, 2010-12-08.
责任编辑:云蒙责任校对:云蒙
Theoretical Frontier理论前沿
P15高等教育改革试点与高等教育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高等教育发展始终与高等教育改革密切联系在一起, 高等教育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在高等教育改革方式选择上, 以点带面、试点先行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典型特征。当前,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开始突破以往由政府主导的行政命令模式, 呈现出上下互动、多主体参与、点面结合的制度创新趋势。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打破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体制性约束, 推动形成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特色, 建立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责任协同机制, 实现高等教育健康和谐发展。
P24中国大学理念趋同的层次分析
中国大学的发展存在同质化或曰趋同现象, 其中, 大学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趋同。大学理念趋同是否合理, 不能一概而论, 可使用层次分析法, 从不同的层次意义上考察趋同的合理性问题。本体论层次上的中国大学理念趋同是合理的, 国别层次上的中国大学理念部分趋同也是合理的, 但个性化层次上的中国大学理念趋同则是盲目的, 应该加以修正和完善, 彰显各自独特的大学理念。
关键词:大学理念;趋同;合理性;层次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 (2012) 02-0024-06
P30政府与高校契约型关系及体制构建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指出, 要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 而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契约关系可以看作是其中一种新型关系。目前政府与高校地位不平等、高校办学不自由、交换不公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这种契约型关系的构建, 加快高等教育行政体制重构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将有助于政府与高校构建契约型关系。
关键词:政府;高校;契约;体制
师范教育与发展教育 篇8
目前我国已经完成了普及义务教育, 我国的高中教育也实现了大众化, 高等教育正在由英才教育逐步转为大众教育, 所有这些做法都充分的照顾到了教育的公正性, 这正是我国历年来所号召的教育公平的理念的实践体现。这个理念以人人平等为理论基础, 这种倡导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普及化的平等主义必然要对大众开放, 使普遍大众的教育权利实现绝对的平等。
但是这种公正性却并没有为能力各异的学生提供适合其需要的学习机会, 也就使社会失去了它为实现真正有效的发展而应拥有的最宝贵的人力资源。而且, 我国的教育却存在着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不能兼容的现象, 我国教育理论界普遍倡导大众教育、教育平等, 而我国各级学校在实践操作层面上都不免存在着英才教育的影子, 但所有的学校都不承认是英才教育, 而是以其他的名称掩盖其实质, 使人们不能正确的对待英才教育, 不能充分挖掘英才教育的优势, , 以致于我国很难培养出能在国际上有卓越贡献的人才。
二、概念释义
英才教育 (Elitist Education) 就是“指针对资质优异、具有相当的发展潜能而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 (包括有各种障碍和处境不良的儿童) 采取专门的课程和施教的创造教育”。英才教育追求的是高效率, 对一些高智力、有特殊才能、有发展潜力的儿童实施的不同于一般儿童的、可以拥有更多更优秀的教育资源的高质量的教育。
大众教育, 顾名思义, 是面对普通大众进行的普通教育, 这种教育是为大多数、智力一般、无特殊才能、尚未发现发展潜力的儿童服务的。“英国学者德·朗特里认为, 大众教育 (Mass Education) 是指对大量儿童的教育, 尤指以公共经费承担教育一个国家的大量 (或大多数) 儿童的任务”。这种大众教育相对于英才教育的教育竞争力较差, 通过常识性教育可以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教会学生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步入社会的能力, 但是难以使学生适应社会的高要求, 难以使学生在面对高竞争的社会中成为佼佼者。
三、国际上重视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协调发展的举措
在学校类型上, 许多国家的学校都有大众教育和英才教育之分。以美国为例, 美国的各级学校都分公立和私立学校, 各级公立学校基本上实行的是大众教育, 如公立高中、州立大学、社区学院, 各级私立学校基本上实行的是精英教育, 如特殊学校、磁铁学校、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英国的公立中学有五种类型:文法中学、技术中学、现代中学、综合中学、中间学校。其中文法中学为20%智力较高的儿童提供学术性课程, 为大学学习打下基础, 实施的是英才教育。技术中学、现代中学、中间学校则实施大众教育。英国还有一种名叫‘公学’的私立学校, 如伊顿公学、哈罗公学等, 是典型实施英才教育的学校, 其毕业生基本上都能进牛津、剑桥等名牌大学学习”。
在课程设置上, 许多国家通过设置选修课实现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以适应学生不同的要求, 发挥学生的特长, 成为社会上的精英。如美国为超常儿童制定了专门的先行计划, 在所有的学校都设立了很多选修课, 为不同能力的儿童讲授不同的知识, 这种基于儿童认知能力的分层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儿童的智力和能力。美国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是实行的学分制, 如果美国一高中生在高中最后一年里修完了所有学分, 他可以选择大学前置课程 (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 学习, 作为进入优秀大学的一个条件。这样就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高效率的实现教育目的, 尽快地成为社会发展的栋梁。
四、对我国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协调发展的启示
(一) 应正确对待英才教育, 承认
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两者是互补的。我国应在保证大众教育的基础上, 加强对英才教育的重视, 不论是从英才教育理论的发展, 还是从英才学校的设立、分层课程的开设, 都逐步实现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的协调发展。
(二) 深入贯彻因材施教的理念,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别, 重视对学生爱好、特长的培养。每个学校都开设各种选修课, 使学生在学习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能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另外开设各种学习兴趣小组和各种社团活动, 不但能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还能为学生成功的步入社会奠定基础。改革学生成绩管理制度, 实行学分制, 并且在实行学分制的基础上改革考试制度, 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在完成本学段所有学分的基础上, 跳级学习其他高级课程, 实现快速发展。
(三) 高等教育要“努力制订出适
合所有学生的不同天资和需要的更加丰富的教学计划”, 增大基础课平台, 优化专业主干课程结构, 加大新课程的比例, 让学生广泛选择。愈是重点大学, 愈要注意到这点。通过教学, 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发挥, 以此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先进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广学、王宇琛:《英才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 《中国特殊教育》, 2009 (9) :65-69。
[2]德·朗特里:《西方教育词典》,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
[3]刘宝存:《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应并重——兼与吕型伟、王建华先生商榷》, 《教育发展研究》, 2001 (4) :57-59。
师范教育与发展教育 篇9
长期以来, 相对于公办教育, 民办教育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在稳定发展公办教育的同时, 如何实现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的同步协调发展?———关键是要为民办教育的长远发展创造更大空间。近年来, 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如何发展民办教育、如何克服民办教育前进中的困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思考,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教育选择“多”, 形成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教育结构
作为陕西省、西安市最强劲的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窗口的西安高新区, 从1995年“高新一中、一小、一幼”三校 (园) 的诞生, 经过15年的风风雨雨, 民办教育从小到大、由弱到强, 无论是办学层次和条件, 还是在校生、教职工人数, 均逐年增长, 并且达到了历史的新水平, 到目前已形成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教育结构, 民办、公办两翼并举, 多学段多体制, 素质教育、特色教育鲜明的西安高新教育模式。
截至2010年12月底, 西安高新区拥有各类学校 (园) 13所, 其中民办学校 (园) 10所, 分别是高新一中、高新一中初中校区、高新逸翠园学校、高新一小、高新二小、高新三小、高新四小、高新国际学校、高新一幼、高新四幼;公办学校3所, 分别是高新第二学校、高新三中、高新五小;在校生 (幼儿) 总人数2.4万余名, 其中民办学校在校生 (幼儿) 2.1万余名;专职教师1600余名, 其中民办学校1400余名。10所学校中, 高新一中是陕西省首批示范学校 (首批仅7所, 其他6所学校均是有50年办学历史以上的中学) ;高新一中初中校区是省级民办初级中学规范化学校;高新一小是陕西省示范小学;高新二小是陕西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高新国际学校是陕西省素质教育优秀学校 (全省仅两所) ;高新一幼是陕西省示范幼儿园。
高新民办教育为高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本身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首先, 高新区的民办教育有效地补充了区域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1991年, 西安高新区在西安的西南郊建立。有一张老照片展示了当时的高新区:稀疏的村落和黄土路边坑洼不平的农田里, 一片火热的建设场面。在这样的环境下, 如何留住投资者、创业者, 孩子的教育无疑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为此, 高新区管委会号召企业投资办学, 创办高质量的学校。“高新一中、一小、一幼”为代表的高新民办教育由此产生, 并以灵活的机制快速崛起, 成为优质教育资源, 满足了这个区域创业者、投资者等高素质群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配套环境。
第二, 民办学校的灵活体制和机制为高新区创设公办学校提供了很好的管理思路和模式, 使得高新区公办学校从建立之初就借鉴民办学校灵活的用人和管理机制, 以高起点起步。
第三, 民办学校在教学模式上的创新为高新区公办学校教学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经验。如教育国际化、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等为公办学校进行了有效的试验, 也为日后高新区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融合, 整体提升区域教育水平,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思想认识“深”, 形成推动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合力
政府的认识直接影响社会对民办教育发展的支持态度和行为。15年来高新区发展民办教育最大的经验是不歧视, “扶持”加“监管”。
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一样, 一旦成立就会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之中, 其资源也就成为社会教育总资源的一部分。民办学校同样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与公办学校共同对政府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生负责, 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所以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在高新区, 公办和民办最大的不同只是投资主体不同, 即公办由政府投资, 民办由社会投资。但只要是学校, 高新区在管理上是一致的, 在发展支持上是一致的。民办学校没有脱离政府紧密的扶持和严格的监管。
高新区始终把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大胆改革, 出台优惠政策, 解除了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实现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同步发展, 并切实为民办学校解决实际问题, 这是高新区民办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三、政策扶持“优”, 营造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在民办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政府是倡导者和制度供给者。政府可以出台政策法规, 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有序、持久地流入教育领域;也可以通过法制建设和政策制定, 营造民办教育的宏观运行环境, 实施对民办学校行为的依法管理。关键是政府要真正承担起自身的责任, 真心实意积极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2010年7月13~14日, 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的平等法律地位。”这里突出了两个字“平等”, 只要是办教育, 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 都享有同等权利。高新区就是以保证同等权利为核心, 落实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主要做法如下:
第一, 构建了现代学校管理模式。建立了“管理指导规范、投融资保障有力、依法自主办学、监督考核有效”的现代学校管理运行制度。一是在学校管理上, 坚持选好、用好校长, 管委会领导“三顾茅庐”, 请来了皎秋萍校长、王桂珍校长、方鸿霞园长等3位从西安市名校名园的领导岗位退下来的基础教育实践家去一片新天地担当主角。二是切实落实校长负责制。一方面落实办学自主权, 将人事、财务和教学管理权限全部下放于校长;另一方面, 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核和监督审计机制, 强化校长履行职责的规范化意识。事实证明, 有一个正确把握民办学校办学规律的、献身教育的校长是民办学校成功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
第二, 依法保障民办学校的权益, 加强民办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如我们接到家长反映有人在学校附近违规开设网吧后, 立即联合有关部门快速行动, 将其取缔。除此之外, 我们每年还组织2-4次的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联合相关部门, 对学校周边治安、交通、文化、道路设施以及学校的安防体系、消防体系、校内食品质量进行联合执法。
第三, 在民办学校的对外交流和国际化发展上, 给予扶持, 教师对外交流、培训、出访等审批环节一路绿灯。截至目前, 区内已有10%的教师有国外交流和学习的经历。
第四, 把民办学校的发展纳入高新区教育发展总体格局。对学校的规划和建设给予帮助和支持。比如高新一中在示范校评估前, 硬件还达不到标准, 我们积极搭建平台, 进行社会化融资, 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硬件建设问题, 使得学校顺利通过评审。
第五, 构建了教育人事管理模式。在全区教育系统全面推行教师聘用制, 根据工作岗位和教学管理实际, 建立灵活的工资薪酬体系, 加大绩效工资的激励力度。实行校长任期制和年薪制, 加强对校长的管理;建立教师退出机制, 对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及时实施退出制度, 为高新教育发展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四、管理监督“精”, 保证民办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地发展
我们既要当好民办学校的“娘家”, 又要当好学校的“婆家”。
高新一中等10所学校 (园) 的资产都在西安高新控股公司, 控股公司专门设立西安高新区民办学校理事会, 管理这10所学校 (园) 。
第一, 学校布局服从政府统一规划。民办学校虽然办学资金来自企业, 但在选择校址时, 投资者必须将设计方案报教育局、规划局批准, 符合规划布局方能建校, 以保证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合理布局, 满足社区职工子女上学的需求。
第二, 严格校务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对这10所学校 (园) 的收费、预算等, 理事会都有专门的财务人员负责监管。各校建立健全校产管理制度, 实行年度审计和校产清查。学校大宗采购和维修改造全部纳入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管理, 学校执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率做到了100%。理事会要求各校健全校务公开制度, 审计部门每年对学校进行一次财务审计,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财务审计整改率100%, 这些机制确保了学校可持续发展。
第三, 加大教育管理检查力度。理事会引领各校加大教育教学管理力度。例如, 通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教学活动, 为教师搭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展示和交流平台;多次修改教学评估制度;通过教代会确定学校名师、学科带头人的评选, 制定青年岗位标兵评定制度等, 促进学校提高办学水平。
同时, 理事会着力组织高层次培训,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例如, 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三年, 美国大波士顿创新教育培训中心的专家和教授三次来高新一中培训干部和教师, 2007年8月和2008年8月, 东南亚教育部长·区域语言培训中心和美国专家又先后为高新一中英语教师进行了体验式培训。
第四, 加大劳动监察力度。西安市高新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十分关心民办学校的发展, 关心教师的福利待遇, 规定西安高新区民办学校一律按照事业单位对待, 从而保证民办学校教师的工资、医保、社保等福利待遇, 保证其和公办学校教师一样, 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这就从政策上保证了民办学校良性健康的发展。
五、品牌打造“特”, 促进民办教育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
民办学校想要获得真正的发展, 不能光靠“等政策”, 而要积极探索如何“创特色”, 质量和特色是民办学校发展的根本。
从高新区民办学校的发展现状看, 以高新一中、高新一中初中校区、高新一小、高新一幼为代表的高新区民办学校, 在办学体制、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走出了一条与公办教育不同的新路。各校 (园) 将质量和特色作为自身发展的生命线, 找到了适合民办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走上了精品化发展之路。
1. 办学理念出特色:探索富有鲜明校本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校伊始, 高新一中就确立了“创建教育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国际化示范学校”的办学目标, 提出了“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中心,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办学理念, 并将这个理念切实落到了课程安排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上。
首先, 加强与世界名校的国际交流, 给学生创造接受国外教育的机会。当大部分学校的海外访学还停留在“蜻蜓点水式”的浮光掠影中时, 高新一中的海外访学, 已转为“蹲点式”的深度体验。高新一中从1998年开始与美国布鲁克兰中学互派留学生, 半年的学习中, 双方“交换生”深入课堂, 深入家庭, 零距离接触, 直接感受东西方文化与思维的差异。现在这项留学活动已坚持了13年。双方学生都收获很大, 中国学生向美国学生学习, 更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学校考入国际名牌大学的学生, 有50多名都有国际交流的经历。同样, 美国学生在华学习后, 更加了解中国文化, 欣赏并学习中国学生的刻苦精神。他们回国考大学, 在中国交流的经历对他们帮助很大。高新一中与布鲁克兰中学交流的成功, 让美国塞格斯中学、夏伦中学等学校也纷纷与其结为姊妹学校。之后, 学校的国际交流又扩大到澳洲万吐纳中学、肯斯伍德中学、艾文荷中学, 也扩展到新加坡海星中学、丹绒加东女校。每年暑假, 高新一中还有300多名师生分赴澳洲、英国、新加坡、美国进行社会实践交流活动。
其次, 开办国际课程, 为学生在国内接受国外教育创造条件。西安近几年的飞速发展聚拢了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英才。他们中间有很多是外籍人士、“海归”人员, 多元的家庭背景构成教育需求的多元化, 这部分家庭对儿女的教育既有本土化的文化需求, 又希望孩子能融入西方文化。为适应这种需求, 2006年, 高新一中“国际高中课程”获准正式进入校园。学生在高新一中可直接申请升读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知名大学。目前毕业的三届学生中, 90%考入全球排名前100位的世界名校。面对市场需求, 高新一中没有急功近利, 在2010年招生火爆的形势下, 学校仍认真筛选生源。
高新一中“国际接轨、外语特色、创新实践、文理并重”的办学特色,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一个复合的环境中得到了有效提升。学生无论在高考还是在自主招生的选拔中都能凸显特色实力。15年来, 高新一中为国家培养了4600多名优秀高中生。从2006年至2010年, 学校连续5年出了7名陕西省高考“状元”, 仅考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学生就有215人, 另外还有300多名学生从高中直接考入英国剑桥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等世界名校。
建校仅16年, 高新一中就已得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广泛关注与认可:被清华大学列入首批A计划学校, 是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中学之一, 学校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森林湖学院、美国肯塔基大学等国外高校签署协议, 他们直接来高新一中招生, 这是他们对全球优质中学的一种奖励, 高新一中得到了分享。
2. 教学方式出特色:针对学生特点与需求打造本校教学特色
任何学校的特色发展都应该从学生出发, 源于学生的需求, 基于学生的特点。高新一中初中校区从2002年起就开始关注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 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探索假期探究性作业新模式;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尝试分层教育和实行A、B、C分类作业, 使优秀生走向卓越, 使中等生通过努力走向优秀, 使学困生尽己所能不掉队。目前, 该校又加入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重大课题“陕西省中小学减负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实验研究”的行列, 将“分类布置作业与探究作业实验研究”作为子课题, 进行深入研究, 已取得显著的效果。这些特色做法使学生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宽广的国际视野, 为他们升入高中、大学乃至进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2006年、2008年的新加坡中考状元, 都是高新一中初中校区的公派留学生。学校的中考成绩在西安市名列前茅, 2005年、2007年、2008年的西安市中考“状元”, 也均是该校学生。
如今, 在秉承“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文化和保持“教育与国际接轨”办学特色的基础上, 高新一中初中校区欲再次寻求新的突破。学校发现有一批尖子生在常规班级中因为“吃不饱”、“重复吃”而厌学。当时恰逢钱学森的“世纪之问”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全国已有一批名牌中学在进行超常教育的探索实验。在此背景下, 2010年5月, 该校启动“超常人才教育培养项目”。2010年9月, 在全体七年级新生中选拔了35名学生, 组成学校首届超常教育实验班。超常班计划在两年内完成教育部规定的初中三年的全部课程, 还开设了学校自编的“增益课程”, 主要包括:成长课程、阅读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自然体育课等等, 注重学生心理、生理的健康成长, 特别关注学生心智的和谐发展, 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该实验班已加入国家级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
3. 课程开发出特色: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高新一小秉承“以生为本, 培育一流人才”的办学宗旨, 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科研兴生”的办学理念,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 前瞻性地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例如:他们进行了“低年级网络环境下的提前习作”实验, 收到了传统作文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 成为了学校独具特色的专题研究亮点。又如:学校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北海道大学国际学者的关注指导下, 发起成立“中日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研究协会”, 开展“师生心理调试在教学中的作用”的专题研究, 研发出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高新一幼作为全国15所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试点园之一, 以科学教育为特色, 让幼儿在玩中做、做中学;以民族文化教育为亮点, 引导幼儿发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他们探索开发园本课程, 以园为本, 广吸博纳, 深化办园特色的研究, 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之中, 为幼儿提供一个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让幼儿在玩中做、做中学, 体验成功, 分享快乐。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公办学校的迅猛发展让老百姓享受到了更多的实惠, 这是一件大好事。但不可否认, 这给民办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民办学校如何在基础教育领域激烈的竞争中葆有旺盛的生命力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师范教育与发展教育 篇10
一、远程教育的产生、发展、优势及培训模式
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借助于现代的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远程教育可以有效地发挥现有的教育资源优势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人类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未来的知识经济迫切需要高水平的人才,而人类的知识又以惊人的速度在更新这就要求信息社会的人才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传统的学校教育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办学规模不可无限扩大,在这种情况下远程教育就成了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
目前,远程教育已由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发展到第三个阶段———现代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的本质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构建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实现了教育者和学习者时空上的相对分离,使学习者能够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时空限制而进行自主学习。
远程教育培训的优势: (1) 有利于促进教育的个别化与国际化; (2) 有利于节省时间与经费; (3)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教育效率; (4) 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与学; (5) 有利于教学资源的迅速更新; (6) 有利于降低成本费用; (7) 有利于建立灵活方便的学习模式。
远程教育培训的模式有: (1) 讲授型的模式,包括同步式讲授和异步式讲授; (2) 个别辅导模式; (3) 讨论学习模式; (4) 探索学习模式; (5) 协作学习模式; (6) 自主 (自修) 学习模式。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及应用远程教育的效果
教师专业发展是利用所有的技术、资源来构建专业成长的环境,在该环境中,教师可以进行知识建构,创造性地获取专业技能,提升自身需求层次,实现阶段性、跨越性的专业成长。
继续教育是以知识更新、补充、深化与拓展和技能补缺与提高为主要内容的一种追加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文化素养等的一种教育方式,是一种教育终身的方式。
如今我们教师的学历层次在提高,眼界在拓展,他们希望能直接聆听国内外知名专家的讲座和学术报告,渴望了解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的最新动态和新课程的最新成果。他们又期盼在课堂拼搏中得到专家的指导,解决理念与行为的脱节问题。作为从事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我们,有责任满足教师的需要。而通过创新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中小学教师应用远程教育模式培训,有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与传统的继续教育相比较,方便、快捷、经济,备受中小学教师的青睐,必将为传统的继续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利用远程教育培训平台,将使受训者获得最好的时效性、经济性和主动性,增强协作和交流能力: (1) 节省大量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 节省大量交通住宿费用,培训成本减少,意味着全员培训成为可能; (3) 知识不断更新:授课老师可以随时更新课件和参考资料,提供最新的信息,保证知识的时效性; (4) 课程信息还能够在需要时再次访问,避免了传统培训容易遗忘的问题; (5) 培训效果最好:培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视频、声音、电子白板、BBS问答、在线测试等,任何疑问都可以有效得到解答; (6) 丰富的参考资料则向学员提供了更多了解知识的途径; (7) 多种手段的采用,有效保证了培训的效果; (8) 可享受最好的个性化学习。学员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调整学习速度,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制定学习内容。他们不光能够随时复习学习过的内容,也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更多地理解学习材料。由于学习效果的增加,学习兴趣也更加持久; (9) 还能提高学员的协作和交流能力,增加团队凝聚力。
研究表明,在线方式的学习能够让学员更加深入地介入讨论。远程教育能够利用教学和通讯技术实现多种互动和协作环境,如果有专家和学员进入相同的环境,那么学习效果甚至比传统的一个小课堂的互动效果还要好,而且,在线学生更愿意进行相互交流,学生在网络上学习时产生的群体效应,比教师带领的方式更加主动。
远程教育,给培训者的教学管理带来诸多便捷: (1) 减少大量杂务:减少了培训管理人员的大量安排旅行、食宿等杂务的工作量,更加集中于培训效果; (2) 培训效果更易管理:培训人员可以有效地追踪学员的学习进程和学习成效; (3) 培训人员、讲师和学员主管,都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进度管理功能督导学员的学习进程,并从学员的考核成绩了解学习成效; (4) 课程结束后,还可以提供有效地追踪辅导; (5) 更好地辅助人力资源决策:记录在系统中的大量关于培训的数据处理,能够提供辅助人力资源决策的重要信息; (6) 可以协助决策者了解整个教师队伍的培训概况、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与产出、人员素质、技术与知识的分布等情况,为教育机构领导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三、远程教育融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首先要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优势特点,整合院校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职能。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先进的教学管理平台进行院校继续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能整合,推动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继续教育培训学员的网上报名注册、学籍管理、考核管理以及培训专业班次、培训方案、培训对象、教学计划、考核成绩、修业证书等内容的远程访问与查询。
其次要依据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和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资源支持和指导,以构建从实习教师、新教师、专业化教师、专家型教师到退休教师能终身持续专业发展的远程教育资源体系。
再次是要依据教师的知识结构设计更多具有实践性特征的专业发展内容,此外还要精心建设网络课程以吸引教师参加远程学习,同时要运用激励和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督促教师的专业学习和发展。
最后则是要提供多种远程支持平台,采用远程教研、远程评课、远程备课、远程工作坊、教师博客等多种形式促进各级各类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结语
环境教育与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向 篇11
关键词:创新型;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环境;教育趋向
一、生活环境的教育
社会科学的发展,没有否认传统式教育的辉煌成就,肯定了传统教育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越来越发现,在中国传统式教育的过程中,创新型人才、挑战型人才以及尖端技术人才还远远不能够满足中国科学飞速发展的需求,而且这些后备生产力适应艰苦生活环境的能力处于弱势,这与生活条件的改善有关。社会发展了,生活环境有所改善,在优越的生活环境条件下,人们适应艰苦条件下生活的能力得不到锻炼的缘故。这就需要中国的教育要改革。
比如说:刚入学的幼儿需要面临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幼儿从家庭进入学校,这些“小皇帝”们在父母的呵护下过惯了家庭的舒适生活,不想来到学校接受种种约束,于是他们就不接受这种生活环境的改变,这种情形是幼教工作者最棘手的问题。每当他们的父母或爷爷、奶奶、姥姥、老爷把他们送到幼儿园的时候,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教师,孩子们总是依在大人的身边,扯着大人的衣襟,不肯松手留在幼儿园里,有的还在大哭大闹一番,而家长们却生硬让自己的孩子留下……望子成龙心切啊!当然这是家长们为让自己的孩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为,不可否认。每当遇到这种情形,我们每位教师真觉得从奶头上往下拉扯孩子一样,真有点儿心酸……怎么办呢?这些幼儿们刚刚开始脱离父母,完成一个从家庭的呵护到学校的呵护这样一个生活环境的改变,从依赖父母到依赖教师,从思想到心理上进行一次巨大的认识和转变过程。他们有许许多多生活上的事情需要得到老师们的关心和照顾,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还有许多疑问需要老师们的解答,这就需要老师们要以莫大的亲和力感染他们,经常和孩子们进行语言交流和心灵沟通;和孩子们交朋友,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儿童游戏,即“趣、乐”教学,使幼儿们在各个方面得以满足,慢慢地孩子们对老师就有了新的认识,孩子们就越来越觉得老师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学校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新的生活环境,从此,孩子们就依在老师的怀抱里,在老师的呵护下幸福地成长,这样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在脱离父母的情况下得到一个很有效的磨炼,使他们从小生活自理。因此,幼儿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就给将来教育培养创新型、挑战性的人才埋下了伏笔,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的突破。走出中国传统式教育的另一种教育形式就是“变形计”,实质上它是改变生活环境教育的一种形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那就是生活条件优越的城市儿童与生活条件艰苦的边远地区的孩子互换生活环境接受再教育,这样的教育形式很好,好就好在:一方面大山里的孩子能够到条件优越的城市开阔眼界,接受优越的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城市里的儿童也能够在艰苦生活环境下得到锻炼,以增强城市儿童适应艰苦生活环境的能力,這样就使孩子们更加珍惜优越的生活环境克服困难、刻苦用功学习,为孩子们下决心改变边远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增添信心和勇气,使他们树立了远大的奋斗目标,这样就会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挖掘和造就一批创新型、挑战性和掌握尖端技术的大量人才,以满足科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自然环境的教育
我认为“变形计”式的教育,不但要搞。还应扩大规模,短时间利用节假日或外出旅游的机会,利用自然环境对孩子们实施教育,让孩子们走出学校,到工厂,到农村感知祖国的需要,认识和了解祖国地大物博、富源辽阔、山川秀美,教育孩子们热爱祖国,刻苦用功学习,没有祖国这个大家,就没有自己的小家。要用丰富渊博的知识和尖端的高科技手段来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祖国需要要我们。如果外出不便,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孩子们观看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电视、影片、画面或栏目。比如:《工业发展》 《农业、军事》《新闻联播》 《社会法制》 《动物世界》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营养”,应该让孩子们在完成学业的前提下,广泛收看,不应限制。
三、社会环境的教育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这个具有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人物,他在青少年时期从家乡湖南出来求学,靠勤工俭学维持生计,后来他成为一名图书管理员。他有效地利用这一有益的生活环境,博览群书,为后来参加革命打下基础。在长沙任教期间,他接受了革命的熏陶,成为一名杰出的革命领导人,他经历了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这个社会环境造就了他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人,带领全中国劳苦大众,从革命走向胜利,最后夺取全国解放胜利。毛泽东只所以成为伟大的历史性人物,是与他成长过程中的社会环境不可分割的,是社会环境造就了一代为人伟人!
鲁迅这一中国文坛巨匠,从小家境生活贫困,革命战争年代这一社会环境造就了他完成了从古文到白话文的文学历史变革,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莫言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从小因为家境贫困而缀学,他在一家图书室当勤杂工,他博览群书,刻苦巩读,以顽强的毅力自学成才,写出了《红高粮》《蛙》等许多部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优秀作品,成为当今轰动文坛的巨星。
诸如此类,这些名人志士,只所以成名成器,是与他们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可分割的。因此,以后的教育趋向,应把教育对象放在环境教育中,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特殊性人才。
总之,在环境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捕捉每一位孩子的闪光点,挖掘孩子们潜在的能力,催促他们心灵深处智慧的种子萌发,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创新型人才。
师范教育与发展教育 篇12
关键词: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策略
随着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社区的功能不断显现。受到国外社区教育理论的影响,我国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及地区建立了社区学院或社区大学,并依托其开展社区教育或活动。从全国范围来看,实施社区教育工作的部门主要是各级的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居委会。这些部门对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同时也暴露出社区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办学网络不健全、社区教育内容单一等问题。究其原因,各级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居委会在全国范围内规模、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大范围的社区教育需求;工作队伍的素质整体不高,难以提升社区教育内容;教育资源有限,难以丰富社区教育活动。纵观发达国家的经验,要走出具有社区教育特色的路子,社区教育的发展除了各级政府的支持,必须依托一个相应的实体,如美国的社区学院、北欧的民众学校、日本的公民馆等。另一方面,我国成人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是规模、数量,还是管理机制、管理队伍、教学资源及师资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优势。当前,成人教育院校普遍面临生源萎缩的境地,要克服困境,必须拓宽办学思路,谋求新的增长点。无疑,社区教育的发展为成人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将是一条互利互补的发展之路。
一、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内涵
(一)成人教育
凡是面向成人的系统的教育活动,都属于成人教育。成人教育具有广泛性、多元性、复杂性等特点。有关成人教育的内涵,国内外从不同的研究视角进行了阐述。纵观这些含义,有以下几点共识:第一,成人教育针对特定的对象,一般指离开传统学校教育以后,或者是已经过了学龄期而无法进入传统学校教育系统进行学习的人们;第二,成人教育已成为一种制度,许多国家将成人教育作为一种制度执行或是按照一定的法律或规则实施;第三,成人教育包含宽泛的教育内容,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1972年撰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书中所描述的成人教育,包括基础教育、补充初等教育或职业教育、延长他们现有的教育、提供进一步的教育;第四,成人教育有着一定的目的和宗旨。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9届教育大会和1985年第四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通过的最后报告中指出,成人教育主要在于“使社会成员中被视为成年的人增长能力、丰富知识、提高技术和专业资格,或使他们转向新的方向……”。我国原国家教育委员会1987年颁布的《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则指出成人教育“能够直接有效地提高劳动者和工作人员的素质,从而可以直接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
(二)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最早源于20世纪初美国学者杜威提出“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教育的内涵被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不同的国家走过了不同的历程,形成了对社区教育不同的理解。纵观国外发达国家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把社区教育界定为向社区提供教育服务的非正规教育,如美国、英国等;第二种是把社区教育界定为社会教育,如日本;第三种是把社区教育界定为民众教育,如瑞典、丹麦、挪威等。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主要从学校(中小学)与社区联系的角度去理解社区教育,把社区教育理解为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等组织形式的协调管理,以创造一种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宏观教育环境为主要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之后,社区教育的视角转向大教育观念的社区教育,对象被扩大至社区的全体成员,而不仅仅是中小学青少年学生。社区教育是一个大教育概念,对于其内涵的理解众说不一。比较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中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以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发展为宗旨的社区性教育活动过程。
二、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协同关系
(一)历史关联性
从历史渊源的角度分析,社区教育起源于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运动的发源地———北欧,其民众教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群众运动,在工业化、人口增长和移民为特征的社会变化大环境下产生。群众运动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政治意识及其对知识的渴望,进而推动了为大批成年人创办的教育和教学活动,构成了民众教育兴起的背景。社区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美国,最初的社区教育发端于“美国化”教育,即通过一系列民众教育、成人教育对大批移民实行“美国化”教育,从而实现个人完善,巩固国家政权。随后进行的社区教育便植根于成人教育,其对象都是成人。我国早期影响较大的社区教育则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其典型的代表如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实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实验等。这些乡村教育运动的教育对象都是成人,涉及教育、文化、生活等领域的农村社区教育内容,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因此,无论是国外的民众教育、“美国化”教育,还是国内的乡村教育运动,虽然与现代意义的社区教育存在一定差距,但毫无疑问是现代社区教育的发展源头,同时也揭示了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历史关联性。
(二)教育对象交叉性
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分析,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存在交叉。社区教育的对象是社区的全体成员。成人是社区成员的主体,针对这些成人的教育是社区教育的主干部分。社区文明程度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成人。成人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同时也是人力资源的主体。从根本上说,国家的发展,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及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以成人为主体的全民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显然,在某一社区范围内,针对社区成人居民的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在教育对象上存在重合、交叉。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便产生了社区成人教育。换言之,社区成人教育就是面向成人的社区教育,是同社区的建设发展紧密相连,为满足社区成人不断产生的新的学习需求而组织的教育活动。
(三)资源互补性
从教育资源的角度分析,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互为补充。教育资源包含多种类型,主要有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成人教育院校现有的部分有形资源,如教师、管理人员、教室、图书资源等,除了完成传统教学任务外,富余部分可以为社区教育提供支持;而具更大价值的无形资源如文化资源、成人教育管理经验、数字化教育资源等,则并不会因为一定范围内使用量的增加而带来负担,相反,会带来价值的增值。另一方面,城市化带来的一个结果———社区,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在不断刷新以往的记录。社区内集中了形形色色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居民,并且相当大一部分既有丰富的闲暇时间,又具一定的经济能力,如离退休人员、以照顾第三代为责的无职人员、待业人员等。新型社区虽提供了越来越好的硬件配套设施,但尚无力顾及这部分居民的精神与文化生活,他们有接受再教育的需求与能力。社区掌握着辖区内人员丰富的信息,如家庭、就业状况、受教育程度等,并与之有相对较密切的接触。因此,社区具有一定的组织与管理基础,为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所有这些无疑为渐陷于困境的、以学历教育为主的传统成人教育领域提供了发展与研究的新空间。我国的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具有天然互补性,它们之间的协同发展,势必使教育资源在经济与技术发展的新环境下实现优化整合,产生1+1>2的倍增效应,并成为我国未来终生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个亮点。
三、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
自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首次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以来,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已作为我国的一项教育政策实行,并且不断深化、细化、实践化。1999年,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目标”问题,指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2007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快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1)完善终身教育体系。……(2)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乡镇,努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良好社会风尚。……改革成人教育办学模式,大力发展多样化的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因此,从近十几年我国的教育政策、党政报告可以看出,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已从一种思潮理念逐步转化为实践行动。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被认为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是国家的需要。
(二)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共识
社区作为特定地域空间的人的社会共同体,将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重要载体。一方面,经济体制的改革,改变了原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办社会的状况,城市职工由“单位人”向“社区人”转移,社区的功能不断被放大。社区不再只是人们居住的场所,而且还要承担起教育功能、服务功能、文化娱乐功能、交往功能等;另一方面,社会转型引起城市结构变化,衍生出大量的单位以外的群体,如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打工从业人员、退休人员、待业人员等,他们对社区产生了新的需求。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最终应落实到学习型社区的创建。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因素,是创建学习型社区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只有大力发展面向社区的教育,特别是社区成人教育,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社区教育要发展,社区教育的理念要推广落实,必须依靠一个实体机构。成人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是规模、数量,还是管理机制、管理队伍及师资等,都具备了相应的条件。因此,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成人教育与社区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是创建学习型社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是社会的需要。
(三)成人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
我国成人教育几乎是学历教育的代名词,这一现象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后,为解决“文革”积压十年而突然崩发的求学需求,大批普通高校开始举办夜大、函大、脱产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为数以千万计的成人提供了在职取得学历的学习机会,1986年成人教育实行全国统考以来的20年中就招生2400万人。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已经完成了“补偿性学历教育”的特殊历史使命。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普通高校不断扩招,高职院校、独立学院、网络学院迅速增加,成人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我国成人教育必须走出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固有模式,及时调整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积极发展学历教育以外的社区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等。如上所述,社区内富足的,且有终身学习需求的成人群体为成人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是成人教育的内在需求。
四、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策略
(一)在理念上树立协同发展
当前,我国成人教育系统主要有函授、夜大、自考、电大、网络教育等形式,不管是脱产还是全日制,大部分都以学历补偿为最终目的。由于历史及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成人教育院校大多各自为政,较少与周边的企业和社区产生联系,“关起门来办学”。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要实现协同发展,必须从思想理念入手。首先,成人教育院校应转变办学理念和思路,突破封闭性和自守性,增强开放性和实用性,重视社会服务功能,特别是为周边社区服务的功能。学校从领导到管理人员再到教师,从上至下,都应树立服务社区的意识,从思想上建立学校与社区的链接和互动。其次,成人教育院校应加强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厘清社区教育的内涵、形式及管理模式,并从中寻找两者的契合点,从联合到整合再到融合,最终实现协同发展。再次,广开渠道,加强宣传。成人教育院校应主动走进社区,利用各种媒体及载体宣传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构建社区教育服务网络,为社区居民提供教育、培训及咨询服务,形成“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学习氛围,使社区居民认识到终身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激发社区居民内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二)在机制上保障协同发展
一是建立社区教育领导机制。成人教育院校应立足社区,组建专门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以此作为链接社区和成人教育院校的桥梁,开通信息沟通渠道,搭建社区教育的服务管理平台。该机构主要职能:负责收集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受教育程度,学习时间等情况,并进行整理分类,向成人教育院校的相关部门提供信息反馈,协助其制定办班计划和规模,同时向社区成员发布办班信息;负责接受社区成员的信息咨询和反馈,定期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检查、总结和评价工作,做好社区成员与成人教育院校间的沟通协调,为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保障;负责调查社区的教育资源及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并提供归类汇总及实施建议,以便成人教育院校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教育资源;负责开展公益性的社区文化、娱乐休闲活动。二是建立社会多方参与、合作机制。社区教育是具有区域规定性的大教育,它的发展需要多部门的参与。成人教育院校应走出校门,建立与社区内其他机构的合作渠道,如企业、机关、协会组织等。美国社区学院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据美国社区和初级学院协会(AACJC)1978年一项终身教育政策计划的研究表明,美国社区学院的合作单位非常广泛,包括当地和州的俱乐部、州和市政府机构、私人企业、其他教育机构及其他组织等;合作内容包括分享设备和提供相互支持和赞助的课程;合作形式以签订合约最为常见。走出学校直接到企业所在地开展培训活动是美国社区学院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我国成人教育院校应突破封闭性和自守性,积极开展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开拓“合约”服务的市场。三是建立评估激励机制。社区教育的发展需要科学、完善的评估标准来引导,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作为动力。成人教育院校应根据社区教育的实施对象、内容等要素,建立一套评价体系,由社区教育管理机构牵头,成立社区教育评估小组,建立半年或一年的评估制度。在激励机制方面,应广泛开展针对社区教育的课题研究、合作项目等形式,并提供经费保障。此外,应将社区教育的工作量列入管理人员、教师的考核体系,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以激发教职员工的内在动力,通过行政推动的手段将其个人目标与工作目标结合起来,最终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
(三)在资源上支撑协同发展
教育资源是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力量源泉。如上所述,成人教育院校与社区之间在教育资源上存在互补性。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实用性资源,是两者协同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一,建立共享机制,相互开放现有的教育资源。对成人教育院校而言,可以为社区提供:硬件资源的开放,如教室、机房、语音室、图书馆、球场等;软件资源的开放,如网络课程、学习手册等。对社区而言,则可以为成人教育院校提供社区居民的需求信息,就业情况等。第二,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成人教育院校原有的教育资源都是学历补偿教育模式下的产物,如果将其死搬硬套在社区成人教育中,显然是不合适的。成人教育院校应针对社区居民的需求,将这些资源加以分类,有选择性地整合、使用。社区中的现有资源往往种类繁多,而且以分散的形式存在。这些资源的利用,更加需要科学地整合。第三,开发专门的社区教育课程。课程是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领域,是开展社区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社区教育课程应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及实现社区教育目的为宗旨,重视理论性、知识性,同时更应重视技术性、实用性及活动性。第四,组建专业化教师队伍。社区教育的发展,除了要有丰富、专门的教育资源,还要有专业的人员去实施。成人教育院校应针对社区的需求,在充分利用自身教师资源的基础上,吸纳社区内其他专业人士如企业家、创业者、技术专家等作为兼职教师,组建一支专业化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社区教育的研究与理论主要来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以职后学历教育为主的成人教育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教育大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两者在当代经济发展及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碰撞,必将共同担负起构建我国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任。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是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更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需要。社区为成人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反之,成人教育也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二者相辅相成,互利互补,共同发展。值得指出的是,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还须在实践中经历磨合、整合、融合,最终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志敏.“成人教育”概念辨析[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0,(3).
[2]杨应崧.各国社区教育概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3]厉以贤.社区教育原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4]苗文利.关于重新定义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师范教育与发展教育】推荐阅读:
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05-23
网络发展与质量教育07-21
品德心理发展与教育07-06
教育机遇与发展并存10-08
师范教育09-22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06-26
创业教育发展与问题10-20
个性发展与体育教育08-12
个性发展与教育改革09-11
教育博客与教师发展论文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