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程度宫颈糜烂

2024-08-19

不同程度宫颈糜烂(精选7篇)

不同程度宫颈糜烂 篇1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全球每年有新发病例约50多万,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约有13万多, 宫颈癌位于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 严重危害妇女的生命和健康[1]。高危型HPV病毒的持续感染已被证实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旨在通过对临床病例的研究分析, 以探讨高危型HPV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962例子宫颈病变患者, 年龄19~58岁, 其中子宫颈炎654例,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308例, 均已经病理确诊。采用美国Digene公司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仪, 美国Digene公司生产的高危型HPV试剂盒。

1.2 方法

由宫颈管采集标本, 检测高危型HPV-DNA, 即16、18、31、32、33、35、39、45、51、52、56、58、59、68型。检测方法为杂交捕获Ⅱ代法。主要步骤包括裂解、杂交、捕获、酶联免疫及化学发光反应、结果判定 (HPV-DNA含量≥1 pg/ml, RLU/Cut off≥1.0为阳性) 。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PEMS 3.1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962例患者中, HPV阳性392例, 子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的HPV感染率分别为25.96%, 58.93%, 87.10%, 93.62%, 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即子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见表1。

2.2分析不同程度宫颈病变HPV阳性患者的病毒负荷量, 可见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 HPV的负荷量也增加。见表2。

3 讨论

子宫颈癌是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 而且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它的发生是由癌前病变逐渐衍变为癌的长期的病理过程, 可分为四个阶段, HPV感染, 低度的癌前病变 (CINⅠ) , 高度的癌前病变 (CINⅡ、CINⅢ) 和宫颈癌[2]。早发现、早治疗其癌前病变, 可使其病情得到尽早控制, 降低其癌变率。子宫颈癌早期的治疗效果也很好, 5年生存率在95%以上, 所以子宫颈癌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高危型HPV与子宫颈癌和其癌前病变-宫颈上皮瘤变的发生密切相关[3], 近年来常作为子宫颈癌筛查的指标。

人乳头瘤病毒 (HPV) 为球形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 具有宿主和组织特异性, 只感染人的皮肤、黏膜的上皮细胞[3]。HPV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病变部位、与被HPV感染的物体接触、母婴垂直传播等方式传播, 不同HPV感染部位及所致疾病也不同, 本文所研究的高危型主要感染子宫黏膜上皮, 与宫颈上皮瘤变及子宫颈癌密切相关。

HPV感染后大多数人能在2年内通过自身免疫功能消除病毒, 不能消除者即成为持续感染者。HPV的持续感染是子宫颈发生病变的重要条件。本研究结果显示子宫颈病变越严重, 高危型HPV的感染阳性率越高。中高度CIN的感染率明显高于低度CIN和子宫颈炎, 提示高危型HPV的感染与子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相关。从表2来看, 随着子宫颈病变的加重, HPV的负荷量也越来越大, 其病毒含量排列为子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 提示HPV负荷量越高, 患严重的宫颈病变的可能性越大。因此, HPV-DNA的定量检测, 适用于筛查子宫颈病变的高危人群, 可作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筛查和监控其发生发展、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4]。HPV-DNA的检测将在子宫颈癌的防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PV) 感染与不同程度子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对962例不同类型子宫颈病变患者进行高危型HPV-DNA含量检测。结果:962例子宫颈病变中, 子宫颈炎654例,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CIN) 308例。高危型HPV的感染阳性率分别为子宫颈炎25.69% (168/654) , CINⅠ58.93% (99/168) , CINⅡ87.10% (81/93) , CINⅢ93.62% (44/47) , CINⅡ、CINⅢ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CINⅠ和子宫颈炎。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子宫颈病变的发生相关, 并随病变程度的加重感染率增高, 高危型HPV检测可用于子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子宫颈炎

参考文献

[1]Nsen K U.Toward vaccines against cervical cancer[J].Curr Opin Drug Discov, 2004, 42 (4) :255.

[2]陈琪珍, 唐龙英, 孙廷慰, 等.HPV-DNA检测及其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2005, 2 (7) :600-603.

[3]倪语星, 尚红.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499-500.

[4]杨毅, 王友芳, 郎景和, 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杂交捕获法Ⅱ评估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6, 28 (3) :395-398.

不同程度宫颈糜烂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CIN患者1 0 0 例,年龄21~22岁;其中Ⅰ级50例、Ⅱ级20例、Ⅲ级30例。纳入标准: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筛查结果异常;进一步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为CIN;自愿加入本研究,能够配合检测及观察者;排除既往有阴道手术史、习惯性流产史,前置胎盘及精神疾病者。本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TCT及病理检查:

采用TCT系统采集宫颈表面及经管脱落上皮细胞,送细胞学检查,诊断标准参照国际癌症协会宫颈细胞学分类系统分类法(2001年版)。TCT检查异常的患者,行阴道镜检查,使用莱卡电子阴道镜,按照标准步骤进行检查,对宫颈组织进行活检,病理诊断参照WHO制定的国际疾病分类标准(2003年版)。

1.2.2 HR-HPV DNA载量检测:

采用宫颈管刷(美国Digene公司)在宫颈外口旋转3周并停留1 min,采集宫颈外口分泌物。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技术进行HR-HPV定性及半定量检测HR-HPV类型,HR-HPV DNA载量半定量检测具体方法参照WHO制定的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病毒载量检测方法。

1.2.3 随访复查:

CIN患者住院期间每8~12周复查阴道镜,对宫颈可疑病变取活检并同时HR-HPV DNA载量检测。出院后复查阴道镜,对宫颈可疑病变取活检并同时HR-HPV DNA载量检测。若住院期间病情进展为宫颈癌,适当处理。本研究无住院期间进展为宫颈癌病例,无出院后失访病例。

1.2.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CIN病变级别与HR-HPV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级别CIN患者住院期间HR-HPV阳性率:

CIN患者HR-HPV阳性率为85%(85/100),CINⅠ级、Ⅱ级、Ⅲ级患者住院期间HR-HPV阳性率分别为78.00%、85.00%、9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阳性率与CIN病变级别呈正相关(r=0.783,P<0.05);见表1。

2.2 不同级别CIN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HR-HPV DNA载量变化:

CINⅠ级、Ⅱ级、Ⅲ级患者住院期间HR-HPV DNA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CINⅢ级患者的HR-HPV DNA载量明显高于Ⅱ级、Ⅰ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级别CIN患者住院期间HR-HPV DNA载量明显高于出院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表示与出院后比较P<0.05

3 讨论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宫颈癌的发病原因及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HR-HPV持续感染已成为公认的宫颈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2]。HPV是一种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是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HPV目前已分离出130多种,其中黏膜高危型HPV-16、18、30、31、33、35、39与宫颈癌与宫颈癌关系密切。大量文献已经证明,宫颈病变程度越重,HR-HPV阳性率越高。朱利等[3]报道,非住院期间CINⅠ、Ⅱ、Ⅲ患者中HR-HPV阳性率分别为30.5%、57.8%和64.6%,在宫颈癌中高达100%。万晓春等[4]报道合并CIN的患者HR-HPV阳性率为86.5%。本研究发现CIN患者HR-HPV阳性率为85.00%(85/100),并且随着CIN病变程度的升高HR-HPV阳性率也逐渐升高,与以往的报道基本一致。可见,住院期间检测HR-HPV对于预测CIN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同时对CIN不同病变级别患者出院后的HR-HPV自然转阴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发现,CIN病变级别越高术后6个月的HR-HPV自然转阴率越低,也说明宫颈病变越高,越容易造成HR-HPV的持续感染,提示对于CIN尤其是Ⅲ级患者,出院后应尽早进行复查,并根据活检结果给予适时合理的治疗。文献报道,高HR-HPV DNA载量是进展性CIN及宫颈癌的危险因素[5]。研究HR-HPV DNA载量对于CIN的诊治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者]报道非住院期间CIN患者病变级别越高HR-HPV DNA载量越高,二者呈正相关。但有学者报道非住院期间CIN患者的病变级别与HR-HPV DNA载量无明显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病变级别CIN患者住院期间HR-HPV DNA载量无明显差异,而出院后时CINⅢ级患者的HR-HPV DNA载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级别,表明住院期间CIN病变级别越高出院后HR-HPV越难清除,尤其是Ⅲ级患者。本研究同时发现同级别CIN患者住院期间HR-HPV DNA载量明显高于出院后,分析原因为CIN患者住院期间免疫力低下,同时感染多种HR-HPV亚型的可能性升高,出院后患者的免疫力逐渐恢复,低致病力亚型的病毒容易被清除,由低致病力亚型病毒引起的CINⅠ级和Ⅱ级患者,可能会降低为正常或Ⅰ级;而高致病力亚型病毒(如16、18型)不容易被清除,由高致病力亚型病毒导致的CINⅢ级患者出院后自然逆转的可能性极小。因此,对于CIN的患者,住院期间应进行HR-HPV分型筛查,并可根据出院后复查的病毒载量预测疾病转归。

综上所述,住院期间HR-HPV分型及DNA载量检测是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指标。对于合并CIN的患者住院期间进行HR-HPV分型检测,出院后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对于判断病变程度、预测疾病发展,预防疾病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牟玲,胡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29):3895-3896.

[2]常小垒,郭科军,张颐,等.HPV亚型与子宫颈癌前病变及癌变的关系探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4,43(8):720-723.

[3]朱利,汤伟伟,叶宇齐,等.HPV分型检测在宫颈细胞学阴性患者宫颈病变诊断中的意义[J].江苏医药,2014,40(10):1140-1141.

[4]万晓春,杨慧娟,周晓燕,等.高危型HPV亚型及亚型组合检测宫颈癌及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比较研究[J].中国癌症杂志,2014,24(5):342-348.

不同程度烧伤患者生存质量的调查 篇3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08年11月—2010年1月由我科出院或复诊的成人烧伤患者96例。入选标准:男女不限;年龄≥18岁;自愿参与本研究;烧伤深度不限;无明确精神、心理疾病史;无慢性疾病史;有一定的读写能力, 视、听基本正常, 意识清楚。排除标准:不愿意接受调查的;有认知、精神障碍的;有严重视、听力和文字理解障碍者;有其他合并症的。

1.2 方法

1.2.1 测评工具

采用陈斌[1]翻译编制的BSHS-A中文版简明烧伤健康量表测评。

1.2.2 测评方法

采用自评法进行问卷调查。在研究者做详细解释后, 由受访者独立填写或回答。但若受访者不能阅读或填写本表, 可由代理人协助完成阅读或填写, 但应避免询问中运用暗示性或诱导性语言以免影响受访者的回答。

注:1) 表示P<0.01, 2) 表示P<0.05, 轻中度组生存质量良好;重度以上组生存质量差。

1.2.3 不可靠量表的剔除

设计者在量表中设置了2个相同的条目, 既第27和30。如果受试者在这2个条目的回答上得分差值大于1分, 被视为不可靠, 须从研究中淘汰, 以保证调查资料的可靠性。

1.2.4 调查表的质量控制

调查表由研究者亲自发放和回收, 现场指导填写并回收。回收时检查有无漏填、错填, 如有则当场询问患者后修改、补填, 以保证调查量表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1.3 统计学处理

部分数据以表示,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行配对t检验, 卡方检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烧伤患者的一般资料

共96例烧伤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发放并收回量表96份, 有效回收率100%。本组患者中男71例, 女17例, 年龄 (35±10) 岁。根据烧伤严重程度分类方法将患者分为轻度28例、中度33例、重度16例、特重度19例。

2.3 不同烧伤程度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见表1。

轻中度组生存质量良好;重度以上组生存质量差。

3 讨论

重度以上烧伤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不明显, 其影响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 与Croms[2]所报道的相似。重度以上烧伤患者生存质量得分最低的仍是“躯体健康领域”, 考虑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烧伤程度越重, 其留下的后遗症越多, 按照目前的医疗水平, 要将这些后遗症完全恢复到伤前的水平是不可能的。后遗症越多, 躯体功能的恢复就越慢, 生存质量也就越低。因此重度以上烧伤患者待病情稳定后就进行康复的及早治疗, 持续治疗, 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很有帮助的。郭振荣[3]认为开展功能康复治疗愈早, 疗效愈佳。因此, 要重视早期治疗与康复一体化的康复理念, 将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治疗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陈斌, 付晋凤, 葛茂星, 等.简明烧伤健康量表//中国行为医学编辑委员会.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5:114.

[2]Croms G F, Holavanahalli R, Kowalske K, et al.Predictors of quality of life asmeasured by the burn specific seale in persons with major burn injury[J].J BurnCare Rehabil, 2002, 23 (3) :229.

不同程度宫颈糜烂 篇4

关键词:宫颈癌,P16,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一般要经过宫颈炎、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到浸润癌,是一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近代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由于致癌因子通过不同机制使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从而使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调所致。肿瘤相关基因启动子区的异常甲基化是导致抑癌基因表达失活的一个重要途径,这种过甲基化是肿瘤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是一种新的肿瘤分子标志物[1,2,3]。本研究通过观察抑癌基因P16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在不同级别的子宫颈宫颈瘤样病变、子宫颈癌中的阳性率,探讨P16异常甲基化在子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的选取:2004年7月~2007年9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及我院治疗的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前宫颈脱落细胞及活检标本或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其中宫颈癌28例(主要来自深圳北大医院,术前未行任何治疗),CIN标本7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68例为对照组。患者年龄32~74岁,平均50岁。宫颈癌FIGO分期Ⅰ期8例,Ⅱ期20例。

1.2 方法

1.2.1 标本处理

P16基因检测取活检标本或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分离肿瘤组织及癌旁非肿瘤组织,按Roche公司高纯度PCR模板备用试剂盒说明分别提取基因组DNA。CIN患者及慢性宫颈炎患者同时平行测定。

1.2.2 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测

采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检测方法[4]简述如下:(1)标本DNA的亚硫酸氢盐修饰:将CpG序列中未甲基化的胞嘧啶转变为尿嘧啶,而甲基化的胞嘧啶则不发生变化。修饰过程:取含DNA溶液50μL,加入4.0 mol/L的氢氧化钠至终浓度为0.2 mol/L,37℃变性10.0 min。加入30μL新配制的10.0 mmol/L的氢醌及520μL,pH 5.0的3.0mol/L的亚硫酸氢钠,表面覆盖矿物油,避光置于50℃水浴16 h。然后利用Wizard DNA纯化试剂盒(美国Promega公司)纯化修饰后的DNA。于室温下加入4.0 mol/L的氢氧化钠至终浓度为0.3 mol/L,放置5~20 min脱硫。最后加入1/10体积的3.0mol/L乙酸纳及冰乙醇沉淀DNA,室温下干燥,加适量TE(pH 8.0)溶解,-20℃保存。(2)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德国Biometra公司PCR仪):反应总体积50μL,经亚硫酸氢钠修饰的模板DNA 50ng,各引物300 ng,dNTP为1.25 mmol/L,1×PCR缓冲液(16.6 mmol/L硫酸铵,67 mmol/L Tris-HCl,pH8.8,6.7 mmol/L氯化镁,10 mmol/L 2-巯基乙醇)。第1轮PCR使用外侧引物,反应条件为95℃热启动10 min,加入1.0 u TaqDNA聚合酶(美国Promega公司),然后于95℃、60℃、72℃各30 s循环40次,最后于72℃延伸10 min。将第1轮PCR产物适当稀释(50倍),取10μL进行第2轮PCR反应,退火温度增加到65℃,反应时间减少为15 s,其他条件与第1轮相同。扩增完成后取10μL PCR产物,用2.5%的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溴化乙锭染色,用凝胶成像分析仪(VILBER LOURMAT,法国)进行拍照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经CS2000医学统计软件处理,采用χ2检验对甲基化频率进行比较,检验水准α=0.01。

2 结果

本研究采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宫颈癌患者标本中P16基因子的甲基化状态。首先用P16-F外侧引物扩增出一个280 bp的P16基因启动子区片段,此外侧引物序列所对应的未修饰DNA模板中含有胞嘧啶(经亚硫酸氢盐修饰后变为胸腺嘧啶),但不含有CpG位点,因此此外侧引物既可以扩增甲基化的DNA模板,又可扩增非甲基化的DNA模板,结果全部DNA标本中均可扩增出相应片段。然后分别用P16-M和P16-U特异性引物进行第2次扩增,对于阳性(甲基化)标本,用甲基化和非甲基化引物扩增,都有特异性扩增产物;对于阴性(非甲基化)标本,只有非甲基化引物的扩增产物。电泳结果,见附图。

注:1)宫颈癌组与慢性宫颈炎组比较,P<0.01;2)CIN组慢性组与慢性宫颈炎组比较,P<0.01

3 讨论

近代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区的过甲基化是导致其表达失活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异常甲基化是肿瘤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早期、频发事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肿瘤相关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是一个高灵敏度的肿瘤分子标志物。多项研究表明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是导致实体肿瘤发生的最重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既往认为肿瘤抑制基因失活有两种途径:一是基因突变,二是染色体物质丢失。目前有很多研究者提出抑癌基因甲基化是肿瘤抑制基因失活的第3种机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惟一的机制[5]。抑癌基因P16为近年发现的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抑癌基因[6,7],国外报道P16基因在宫颈癌中的下降或缺失占29%~87%不等,在宫颈癌中P16基因甲基化频率在15%~28%,表明P16基因甲基化在宫颈癌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8,9]。

本研究同时检测了28例宫颈癌患者、76例CIN患者及6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等不同级别的宫颈病变标本其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探讨抑癌基因P16甲基化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应用,结果显示宫颈癌组的抑癌基因P16甲基化百分率(21.4%),显著高于CIN组及慢性宫颈炎组对照组(P<0.01),且随宫颈瘤样病变的加重(由CINⅠ~Ⅲ)抑癌基因P16异常甲基化阳性率逐步增高,P16异常甲基化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相关性显著,在晚期及恶性程度较高的组织中,其活性明显增强。本研究结论可应用于到妇女宫颈癌的筛查,通过抑癌基因P16异常甲基化状态检测早期探知宫颈癌的发生,对宫颈癌早期诊断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ROBERTSON KD,JONES PA.DNA methylation:past,presentand future directions[J].Carcinogenesis,2000,21(3):461-467.

[2]MARUYAMA R,TOYOOKA S,TOYOOKA KO,et al.Aberrant promoter methylation profile of bladder cancer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J].Cancer Res,2001,61:8659-8663.

[3]AN Q,LIU Y,GAO Y,et al.Detection of p16hypermethylation in circulating plasma DNA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J].Cancer Lett,2002,188(1-2):109-114.

[4]姚群峰,康新江,宁勇,等.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在p16基因启动子过甲基化检测中的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2):89-92.[4]YAO QF,KANG XJ,NING Y,et al.Detection of p16promoter hypermethylation by nestedmethylation specific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J].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2004,27(2):89-92.Chinese

[5]LIU Y,GANESAN TS.Tumour suppressor genes in sporadic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J].Review Reproduction,2002,123:341-353.

[6]YUAN JR,LI Y,HU SJ,et al.Methlation and aberrant expres-sion of the P16gene in cervical carcinoma[J].Heredta,2005,27(1):039-043.Chinese

[7]LIN ZH,LI ZH,REN XS,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nmt-1expression and aberrant methylation of P16/MGMT gene promoter in uterine cervical neoplasm[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2007,17(4):394-397.Chinese

[8]VIRMANI A K,MULLER C,RATHI A.Aberrant methylayion during cervical carcinogenesis[J].Clin Cancer Res,2001,7(3):584-589.

不同程度宫颈糜烂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位于如皋市城南街道杨花桥村38组, 土壤为砂壤土, 有机质含量19.75 g/kg, 全氮为1.16 g/kg, 速效磷13.9mg/kg, 速效钾62 mg/kg。供试小麦品种15个, 包括淮麦30、扬麦16、南农0686、宁麦13、扬麦15、淮麦20、宁麦14、淮麦33、扬麦20、连麦6号、徐麦31、扬麦13、扬辐麦4号、徐麦32、宁麦9号等。供试肥料种类为45%复合肥、尿素。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裂区设计, 主处理为肥料, 副处理为品种, 重复2次, 随机排列, 小区面积900 m2。主处理即肥料处理, 设3个处理, 3种不同施肥水平, 纯N施用量分别为0、180、270 kg/hm2 (以下行文分别标为n0、n180、n270) 。其中, 基肥占60%, 拔节肥占25%, 保花肥占15%。副处理设15个处理, 即一个品种为一个处理。2014年11月2日人工开沟条播, 小区面积10 m2, 播量105 kg/hm2, 田间正常管理。

1.3 试验方法

试验第1次用药为小麦扬花初期 (扬花10%) 用药, 第2次用药时间为第1次用药后7 d, 用50%多·酮可湿性粉剂2 100 g/hm2, 对水600~750 kg/hm2常规喷雾[2,3,4]。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2015年5月20日, 根据植保病虫调查方法, 分别调查各小区赤霉病发生情况, 每个品种调查3个点, 每点调查100穗, 计算平均病穗率和病情指数。小麦赤霉病严重度分级[5,6,7], 共5级, 分别为0级:无病;1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以下;2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4~1/2;3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2~3/4;4级:病小穗占全穗的3/4以上。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小麦品种相同施肥水平

由表1可知, 不同品种在同一施肥水平下, 赤霉病发生情况差异较大。在n180水平下, 发生较轻的有宁麦14、宁麦13、扬麦20和宁麦9号, 病穗率在1%左右。发生较重的有淮麦33、淮麦20、淮麦30和徐麦32, 病穗率在20%以上, 其中发病最重的为淮麦33, 病穗率达38%。在n270水平下, 病穗率在5%以下的有宁麦14、宁麦9号。病穗率在50%以上的有淮麦33和徐麦32, 其中发病最重的为淮麦33, 病穗率61%。

2.2 相同小麦品种不同施肥水平

由表2可知, 同一品种在不同施肥水平下, 随着施肥量的增加, 小麦赤霉病发生明显加重, 病穗率基本呈现倍增规律。如徐麦32在n0、n180、n270施肥水平下, 病穗率分别为10%、24%、51%。赤霉病的病情指数与肥力水平也呈现线性相关。

3 结论与讨论

根据不同品种的发病情况, 大面积种植可以选择发病相对较轻的品种, 如宁麦14、宁麦13、扬麦20和宁麦9号等。根据相同施肥水平下发病情况, 可以看到, 在施纯N 180kg/hm2水平下, 赤霉病发生相对较轻, 施纯N 270 kg/hm2水平下赤霉病发生明显加重。因此, 适量施肥可以有效控制赤霉病的发生程度。本试验由于设计不完整, 探寻最佳用肥量, 从而达到有效控制赤霉病发生和小麦产量最大化, 还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摘要:为了探索肥力水平和品种对赤霉病的发生影响情况, 采用了裂区试验, 研究了不同品种在相同肥力条件下和相同品种在不同肥力水平条件下的赤霉病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小麦品种间差异显著。不同品种在相同肥水条件下, 赤霉病发生差异较大。相同品种在同一肥水条件下, 随着施肥水平上升, 赤霉病发生明显加重。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肥力水平,品种,发生程度

参考文献

[1]张波, 汪海萍, 孙利忠.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效果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 (上半月刊) , 2010 (11) :184-185.

[2]刘小宁, 刘海坤, 黄玉芳, 等.施氮量、土壤和植株氮浓度与小麦赤霉病的关系[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 (2) :306-317.

[3]马鸿翔, 陆维忠.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学报, 2010 (1) :197-203.

[4]王艳, 冯艺, 孙俊, 等.小麦赤霉病防治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22) :109-111.

[5]吴春艳, 李军, 姚克敏.小麦赤霉病发病程度的预测[J].中国农业气象, 2003 (4) :20-23.

[6]张洁, 伊艳杰, 王金水, 等.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植保导刊, 2014 (1) :24-28.

不同程度宫颈糜烂 篇6

关键词:氢氧化镁,粒径,正交实验

氢氧化镁作为镁的一种重要无机盐化合物,用途十分广泛,可作为阻燃剂、酸性废水中和剂、重金属废水沉淀剂、烟气脱硫剂、化妆品和食品添加剂等,同时它还是生产氧化镁的重要原料[1]。尤其作为无机阻燃剂时,其分解温度高、抑烟能力强、阻燃效果佳、分解后不产生有毒有腐蚀性的物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3,4,5]。

氢氧化镁作为无极阻燃剂添加到聚合物中,其粒径分布、形貌及纯度对聚合物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6,7,8]。目前生产氢氧化镁阻燃剂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沉淀法[6,9]、水热法[10,11,12]、微波合成法[13]、沉淀—共沸蒸馏法[14]等。在实际工业化生产中,采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为直接沉淀法和水热法,如果要生产高质量及特殊形貌的氢氧化镁产品,往往需要这两种方法结合应用,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15]。氢氧化镁的沉淀过程直接决定着经水热处理后产品的质量[16],所以对氢氧化镁沉淀过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以青海昆仑镁盐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水氯镁石为原料,用氨水作沉淀剂,对生产超细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反应温度、氯化镁浓度、氨水浓度、氨水加入流量、氨镁比、反应时间对制备超细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影响程度。

1 实验原料及仪器

1.1 实验原料

水氯镁石为青海昆仑镁盐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氨水(AR),四川西陇化工有限公司。

1.2 实验仪器

智能反应装置(IPC-3A),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恒流泵(BT00-100M),保定兰格恒流泵有限公司;激光粒度分布仪(BT-9300S),丹东市百特仪器有限公司;低真空激光扫描电子显微镜(JSM-5610LY),日本电子株式会社;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HG-9140A),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制造;旋片式真空泵(2XZ-2),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制造。

2 实验步骤

实验以盐湖富产的氯化镁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实验流程图如图1所示。

实验步骤如下:

(1)将卤水或水氯镁石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加热到反应温度;

(2)将浓氨水配成一定的浓度的溶液,以恒定的流速加入到(1)中进行反应,待氨水按一定的比例加完后,在恒定的温度下继续反应一段时间;

(3)将(2)中反应完后的料浆,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即制得超细高分散氢氧化镁阻燃剂。

3 实验条件选择

基于对影响Mg(OH)2粒径主要因素的考虑,以反应温度、氯化镁浓度、氨水浓度、氨水加入流量、氨镁比、反应时间为影响因素[17]。选用五水平六因素正交试验计划进行试验,主要影响因素及水平见表1,正交试验表L25(56)见表2。

注:反应时间为从氨水加完开始计时。

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1 正交实验结果

根据正交试验计划表2,按规定的实验步骤进行25次试验,目的是制得粒径D(50)<1.00μm、分散性好的氢氧化镁阻燃剂产品,正交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25次实验中1、2、6、11、12、17、18、21、24共9次实验中均生产出了D(50)<1.00μm的氢氧化镁产品。

4.2 极差分析

表4中最后一行R是正交实验D(50)结果的极差,即表4各列均值1至均值5中最大值减去最小值,从表中看到镁离子浓度这个因素的极差R=1.40,是所有极差中的最大值,表明镁离子浓度对氢氧化镁粒径影响程度最大。反应时间的极差R=0.67,是所有极差中的最小值,说明反应时间对氢氧化镁粒径影响程度最小。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用水氯镁石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生产氢氧化镁的过程中,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依次为:镁离子浓度>氨镁比>反应温度>氨水加入速度>氨水浓度>反应时间。

4.4 产品形貌观察及粒度分布分析

图3为25次实验中,其中9次D(50)<1.00μm的粒度分布图,实验1、实验2、实验6、实验11、实验12、实验17、实验18、实验21、实验24的峰值粒径分别为0.55μm、0.62μm、0.56μm、0.58μm、0.63μm、0.62μm、0.62μm、0.63μm、0.64μm。从图中可以看出实验1和实验6有明显的双峰出现,说明这两次实验所得产品粒径分散性和均匀性相对较差,其余7次实验所得产品粒度分布曲线比较光滑,没有明显的双峰出现,说明产品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均匀性。

图2为实验12氢氧化镁产物的SEM形貌图,由图可以看出产品为无规则片状结构,且分散性和均匀性良好。

5 结 论

本实验采用氨法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即常压下以卤水为原料,以氨水为沉淀剂进行反应,以反应温度、氯化镁浓度、氨水浓度、氨水加入流量、氨镁比、反应时间为影响因素选用五水平六因素正交试验计划进行25次试验,主要结论如下:

(1)在进行25次实验,其中有9次实验均生产出了D(50)<1.00μm的氢氧化镁产品;

(2)由极差分析得出,所选择的各影响因素在氢氧化镁制备过程中对其粒径的影响程度依次为:镁离子浓度>氨镁比>反应温度>氨水加入速度>氨水浓度>反应时间;

(3)要生产小粒径氢氧化镁阻燃剂,反应温度应在45℃,镁离子浓度<2.50 mol/L ,氨水的浓度应为9 mol/L,氨水加入速度应控制在80 mL/min,氨镁比应<2:1,反应时间>20 min;

不同程度宫颈糜烂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目前乳腺增生的分类比较混乱,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有较多大型医院专家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及乳腺增生的范围将其大致分为3类: ( 1) 轻型,乳房疼痛为隐痛、窜痛,乳房肿块位于单侧或双侧,为单一小肿块,或呈颗粒状而范围小,或呈条索状物,较软,局限于一个象限内; ( 2) 中型,乳房疼痛为钝痛或窜痛并有触痛,胀痛明显,肿块较大,或呈片状、盘状,累及双乳,但范围累及两个象限; ( 3) 重型,乳房疼痛为坠痛或刺痛,触痛明显,肿块大,多发囊性结节,累及双乳,范围在两个象限以上。现随机抽取我科2011年至2013年336例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患者,其中轻型108例,中型112例,重型116例。年龄在21 ~ 52岁间,以30 ~ 40岁为主。所有患者病程在1 ~ 5年居多,之前基本未进行其他治疗,将其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1. 2 治疗标准

参照国家中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近期痊愈: 肿块及疼痛完全消失,随访3个月无复发。显效: 肿块最大直径缩小在1 /2以上; 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随访3个月无加重。有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不及1 /2,但增厚腺体明显变薄,疼痛有所减轻或不明显。无效: 用药3个月肿块不缩小或反而增大变硬。疼痛不减轻或反而加重,或单纯乳腺痛缓解,而肿块不缩小。本研究最后把显效和近期治愈总概括为特效,一起进行统计。

1. 3 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服药时分别为消结安胶囊2片·次- 1,3次·d- 1,需避开经期; VE胶丸0. 1 g·次- 1,2次·d- 1及溴隐亭片2. 5 mg·次- 1,1次·d- 1,可持续服用。因黄体酮和三苯氧胺对患者月经影响较大,我们告知患者在每月月经干净后2 d开始服用黄体酮丸0. 1 g·次- 1,1次·d- 1,10 d,或者三苯氧胺片10 mg·次- 1,1次·d- 1,15 d。最后分别概括出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0. 0的对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对比各种治疗效果。

2 结果

2. 1 轻型患者的各种治疗效果

将108例轻型患者随机分配成对照组25例,采取服用消结安胶囊 + VE胶丸方法2个月; 治疗组A 26例,采取服用消结安胶囊 + VE胶丸 + 黄体酮方法2个月; 治疗组B 28例,采取服用消结安胶囊 + VE胶丸 +溴隐亭方法2个月; 治疗组C 29例,采取服用消结安胶囊 + VE胶丸 + 三苯氧胺方法2个月。治疗后追踪,分别间隔3个月后复查,结果见表1。

分别将对照组和治疗组A、B、C用统计学软件SPSS 10. 0的计数资料卡方检验方法两两对比,分别得出χ2( A组) = 0. 230 5,P( A组) > 0. 05; χ2( B组) =0. 010 2,P ( B组) > 0. 05; χ2( C组) = 0. 017 5,P( C组) > 0. 05。对照组和3个治疗组的对比结果均为P > 0. 05,表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依据在治疗结果相似而尽量少用药物的前提下,因此轻型乳腺增生患者选用消结安胶囊 + VE胶丸方法治疗2个月效果更佳。

2. 2 中型患者的各种治疗效果

将112例中型患者随机分配成对照组27例,采取服用消结安胶囊 + VE胶丸方法3个月; 治疗组A 28例,采取服用消结安胶囊 + VE胶丸 + 黄体酮方法3个月; 治疗组B 28例,采取服用消结安胶囊 + VE胶丸 +溴隐亭方法3个月; 治疗组C 29例,采取服用消结安胶囊 + VE胶丸 + 三苯氧胺方法3个月。同样治疗后追踪,分别间隔3个月后复查,结果见表2。

分别将对照组和治疗组A、B、C用统计学软件SPSS 10. 0的计数资料卡方检验方法两两对比,分别得出χ2( A组) = 10. 353 7,P( A组) < 0. 01; χ2( B组) =12. 553 5,P( B组) < 0. 01; χ2( C组) = 13. 103 2,P( C组) < 0. 01。表明对照组和3个治疗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将3个治疗组分别采用同样方法两两对比,得出P > 0. 05,表明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3个治疗组间黄体酮、溴隐亭、三苯氧胺3种药物中以溴隐亭副作用最小,另外两种药物对部分患者的月经影响较溴隐亭明显( 表3) 。因此,中型乳腺增生患者采取服用消结安胶囊 + VE胶丸 + 溴隐亭方法治疗3个月效果更佳。

2. 3 重型患者的各种治疗效果

将116例重型患者随机分配成对照组25例,采取服用消结安胶囊 + VE胶丸方法3个月; 治疗组A 30例,采取服用消结安胶囊 + VE胶丸 + 黄体酮方法3个月; 治疗组B 31例,采取服用消结安胶囊 + VE胶丸 +溴隐亭方法3个月; 治疗组C 30例,采取服用消结安胶囊 + VE胶丸 + 三苯氧胺方法3个月。同样治疗后追踪,分别间隔3个月后复查,结果见表4。

分别将对照组和治疗组A、B、C用统计学软件SPSS 10. 0的计数资料卡方检验方法两两对比,分别得出χ2( A组) = 7. 185 5,P( A组) < 0. 01; χ2( B组) =5. 438 0,P ( B组) < 0. 05; χ2( C组) = 19. 518 6,P( C组) < 0. 01。表明对照组和3个治疗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再将3个治疗组分别采用同样方法两两对比,治疗组A和B间P > 0. 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A、B和C间P <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重型乳腺增生患者采取服用消结安胶囊 + VE胶丸 + 三苯氧胺方法治疗3个月效果更佳。

3 讨论

目前乳腺增生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妇女卵巢内分泌功能紊乱以及乳腺组织或部分乳腺组织对雌激素作用过分敏感有关[3],也与精神、环境等因素有关。因此目前乳腺增生病因多考虑下列因素: ( 1) 内分泌失调,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乳腺增生发病的重要原因; ( 2) 情绪等精神因素的影响; ( 3) 人为因素或不良生活习惯; ( 4) 饮食结构不合理,如高脂、高能量饮食导致脂肪摄入过多,饮酒和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诱发乳腺病; ( 5) 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避孕药。

现在国内外针对乳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中医治疗、西医治疗、自然疗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多数乳腺增生不用手术治疗,但对于增生已形成较大肿块,有可疑恶变的患者可行活检,钼靶下导丝定位活检安全可行、创伤小,可以提高早期乳癌的诊断率[4]。近年常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三苯氧胺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5,6],该药已被国内外公认为治疗乳腺增生症确切有效的药物[7]。但有关文献报道: 单用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症总有效率 为94% ,且不良反 应为44%[8],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停药后易复发[9]等。在国外使用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及预防乳腺癌得到临床证实,但从治疗乳腺癌已得到的大宗临床资料来看,三苯氧胺有致肝细胞癌变、子宫内膜癌、增生性结节及视网膜改变等副作用,长期使用可影响骨代谢和卵巢功能[10],故限制了该药在临床上的长期常规应用。国外也有学者采用局麻药 加激素内 注射疗法 治疗,但效果亦 不明显[11]。

现国内多数患者因担心长期用药所造成的副作用,对乳腺增生常常不重视,或者习惯于用单一的中医中药治疗。传统中医认为乳腺增生病属于“乳癖”范畴,与肝肾不足、肝郁气滞、乳脉受阻等有关[12]。使用针对此病因治疗的药物,如红金消结胶囊、乳核消、乳癖散、乳块消[13,14,15]等。现我院近年筛选出消结安胶囊,其成分含有益母草、鸡血藤、三叉苦、连翘、功劳木、土茯苓等,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作用,因其与其他药物对比含有益母草成分,而乳腺增生与雌激素有关,益母草对于雌激素分泌紊乱、月经不调效果较好,因此消结安胶囊治疗乳腺增生较其他药物效果好。也有人尝试使用红外线微波等理疗,也取得一定的效果[16]。西医方面目前溴隐亭、黄体酮、三苯氧胺均具有对抗雌激素作用,被广泛认为是治疗乳腺增生的传统西药,但其作用和并发症均有差异。此研究将乳腺增生患者通过其疼痛程度、肿块大小来分为轻、中、重型3个阶段,分别采用中西药物治疗,最后依据治疗效果最佳、最经济方便、副作用最小的前提,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0. 0的计数资料卡方检验方法两两对比,选出各阶段的最佳治疗方法。

【不同程度宫颈糜烂】推荐阅读:

不同干扰程度07-02

不同病变程度08-13

结合程度05-09

污染程度05-26

投资程度06-13

依赖程度06-17

思考程度07-28

教育程度08-16

实施程度08-20

专业程度08-26

上一篇:油田人工岛下一篇:新休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