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加点

2024-12-23

加班加点(共12篇)

加班加点 篇1

或许很多人想不到幼儿教师会常常加班吧? 每学期开学的时候, 我们会加班加点制作玩教具, 如果遇到幼儿园检查或评审工作, 那我们就更忙了。“妈妈, 你为什么总是这样的忙碌? ”面对女儿的质问, 我真的很难确切地作出回答, 我只能面带歉意地笑着对她说:“妈妈是幼儿园的老师, 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妈妈处理的, 很多的小朋友需要妈妈为他们服务呀。”女儿听到我的回答, 想了一会儿, 乖巧地对我说:“妈妈, 你真是一个忙碌而美丽的妈妈。”

记得刚刚开园的第二年, 幼儿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四幼迎接甲级评审工作。新建的园区, 硬件设施都已经基本到位, 人员配备趋于完善, 但是还有许多的事情需要去准备。新岗位上的我又赶上这样的大事件, 的的确确是个挑战。幼儿园的环境既要美观又要具有教育意义, 需要我们精心的设计。我跟教师们讨论过很多次, 一次次的讨论, 一次次的调整, 直到把幼儿园环境布置得温馨、优雅、怡人。这个园区开设了三个班, 共六名老师, 除了每天三个教师进班, 有些时候还会有个别教师外出, 去参加园级或区级的各种培训等。这就产生了第二个问题:人员短缺。两个楼层的环境完全由六七个人来完成是非常困难的。后来, 园长把其他园区的空班教师派到这边帮忙, 这样我们不负众望地如期完成了任务。

回想起评甲的那段时间, 四幼的教师们真的是感受颇多的。每天大家可谓是披星戴月, 公共环境布置好, 再创设班级环境, 与此同时, 还有许多案头工作, 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 每天都要很迟回家。我也同样每天没有坐下的时间, 吃饭就是休息。我一直在教师们中间一同作战, 一同讨论, 一同创设环境。评甲后, 有一天回到家, 我的父母跟我说:“你这么早回来, 我们还有些不习惯呢! ”我可爱的女儿说:“妈妈, 我好长时间都没有见过你啦! ”我想想:是的, 每天我上班的时候, 她还没醒, 我回来的时候, 她已经睡下了。

虽然对家人有些愧疚, 但是我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自从来到幼儿园的大家庭中, 家长和孩子们的爱给予我无穷的力量, 使我能够更加信心百倍地投入工作, 努力为孩子们编织那美丽的童年!

加班加点 篇2

合理安排职工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做好劳逸结合对于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企业管理、促进生产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是我国劳动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的规定:“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作制度。”国务院[1995]第174号令规定,实行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工作制度。和劳动部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和综合工作制的审批办法》中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可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规定,结合建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在正常情况下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和节假日的规定,不得随意延长工作时间和加班加点以及在节假日期间安排工作。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加班加点或在节假日期间安排工作时,应给加班加点职工安排换休时间。

2凡是安排职工加班加点或者在节假日期间安排职工加班又不能安排换休的,必须按照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中有关加班加点工资支付的规定,支付职工加班加点工资,不得无故克扣职工加班加点工资。

3夜间安排职工加班时,必须有充足的照明设备,确保安全施工。

4夜间加班超过12点以后的,第二天应安排职工至少休息半天,确保职工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施工生产中去,防止因疲劳过度,而发生安全事故。

5、生产指挥人员要熟悉国家有关安全和职工工作时间的法律法规,并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第一建筑公司

驻马店分公司桂月园项目经理部

加班,加班,加不完的班! 篇3

华灯初上,下班了,你在干什么?

是拎包赶在回家的路上,是约了朋友晚上有饭局,还是很不幸在公司加班?

对于穿行在都市写字楼的白领们来说,“今晚加班”就像“明天下雨”一样自然且不可抗拒,不管是领导强行要求的集体加班,还是自觉的回家继续闷头苦干。现如今,在职场真正能达到所谓“朝九晚五”的实则不多——“朝九”没错,晚到几点那就不一定了。尤其是“十一”长假后,从悠然自得的度假日子中一下子回到正常的工作状态,这令许多白领们一时半会适应不过来。

聪明的老板总是可以很精准地掐在公交和地铁停运的前一刻宣布加班结束,所以,在每个深夜回去的路上,独自看着车窗外闪烁霓虹灯的时候,或者是深夜还在电脑旁“众人皆睡我独醒”的时候,心中不禁有些伤春悲秋。

前两天朋友小萌给我打电话抱怨,主题无非是工作太累,“这样下去我会提前老的”,我也只好宽慰她“人总有一老嘛”,小萌不依不饶,“不行,再这么加班下去我的生活完全就是黑白色了,我要换一个清闲的工作……”问道何为清闲工作时,她脱口而出“不加班、拿钱多,上班时候可以时不时地喝喝咖啡听听歌,最好公司还能隔三差五地组织个免费活动……”

不得不说,小萌所谓的清闲工作在目前,甚至是将来都不太好实现。因为在北京这种节奏快得让你错以为是谁按了“快进”的地方,想不劳而获,那只能是梦想。

人在江湖,靠着这份薪水养家糊口的我们压根儿没权利对老板的加班要求说“NO”,除非你想撒手走人。什么烛光晚餐、电影首映、泡吧唱K……在加班面前那都得统统让路。久而久之,黑眼圈、低睡眠、精神萎靡、对生活失去激情等“加班综合症”一并普及在都市职场人身上,当然也有好处,那就是会拿到合理的加班费。

一份网上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3000多人中有超过40%的职场人士经常加班,而在经常加班的人群中,75%的人自认为是“穷忙族”。虽然随着工作年数的积累,薪水也随之水涨船高,然而钱不可能只挣不花,更何况到了该结婚、该买车买房、该生小孩的年龄段,钱更如东流水。

曾经读过一个小故事:在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路,路两旁的风景美丽至极,路边插着标语牌告诫游人:“Slowly,enjoy it!”(慢慢走,欣赏啊)。这何尝不像我们目前的生活状态呢?每天为各种各样的事情一刻不停地奔波,无暇欣赏周围的美丽风景,原本丰富华丽的世界却怎么都装不进你的眼睛:你不禁感叹,“是加班断送了我的幸福!”

前些天看一个网民投票,讲当下哪些职业的女性最不适合娶回家当老婆,其中,媒体、广告界的从业女性票数最多。看到这个结果,我们编辑部的未婚姑娘们欲哭无泪。确实是,现如今虽说是男女平等,但男人娶老婆的目的大多数还是希望能有人在家做饭洗衣,或者陪着一起吃个饭聊聊天的也好,谁会想娶回去一个天天加班、夜夜写稿、不固定出差的女人呢?

白领们加班的理由各有千秋,对加班的理解也各自不同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引用他的这句话,“加班是将生活本来的计划打乱给你看”。对于加班,我相信既然存在就肯定有它的意义,尽管喜欢它的没几个。当然,你也完全可以“我为工作狂”,只要你身边的人没有意见。

不过话又说回来,发牢骚归发牢骚,大部分上班族还是照旧在写字楼里出卖着劳动力。像小萌这样的,尽管嘴皮子上过过瘾,在办公室里依然是兢兢业业,日子照常过,班照常加。只不过,偶尔在繁忙生活的空隙里会反思——我为什么要加班?加班有意义吗?可不可以不加班?

白领加班基本款

爱岗敬业型:

“7:00,床头闹钟响,起床失败一次:7:10,手机闹钟响,起床失败二次;7:20,大脑潜意识里告诉你,再不起床两百块大洋的全勤奖就没了,挣扎,激烈挣扎,5分钟后,起床成功”。

这几乎是戴芸每个早晨都要上演的起床篇。小沈阳说“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可戴芸怎么都觉得眼睛“闭”的时间太短,怎么都睡不够。之所以如此“痛苦挣扎”并不是因为戴芸懒惰莱床,前一晚加班熬夜到1点第二天正常起床你试试?

26岁的戴芸在一家期刊杂志社工作,每每一到杂志发稿期,她的生活就开始不分白天黑夜了,大量的稿子需要赶出米,甚至下午刚刚采到的材料明天一早就要交稿,没办法,只能熬夜赶稿。

在媒体行业摸爬滚打了三年,戴芸已经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节奏。然而在身边人看来,如此这般的工作实在是辛苦。表姐也劝过她许多次,让她考虑换换别的工作,因为对女孩子来说经常熬夜不但对身体不好,而且这么忙的工作使得戴芸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

“不过我个人还挺喜欢现在的工作,虽说是辛苦点,但当稿子写好发表后,那利,成就感和喜悦感会很快把之前的辛苦冲得烟消云散”,戴芸说,她并不承认自己是工作狂,“我只是喜欢我的职业,为了我喜欢的东西付出努力,我觉得很值得”。

认可指数:☆☆☆☆

点评:还真是应了80后流行的那句话,“只要我愿意,什么都可以”加油吧!姑娘,工作的努力一定会换来同样的成果的,但要有张有弛,长期的身体透支可不是好事。

身不由己型:

陆凯不久前刚从一家网站跳槽到一家娱乐传媒公司,本以为会就此摆脱了每天夜里收邮件发新闻的生活,可谁想到跳到传媒公司后工作状况也只是“换汤不换药”。

每每在朋友聚会时抱怨“忙死了”的陆凯,都会受到哥儿几个的讨伐,“天天忙什么呀?谁不知道你的工作时间是弹性的,每天无非是给明星打打电话,和经纪人吃吃饭,想几点上班就几点上班,要你还说忙,那我们天天必须坐在办公室的算什么呢?”

陆凯哑口无言。哥们儿说的没错,他的工作性质确实如此,不用坐班打卡,即便你在家SOHO只要能按时完成任务就行。“和明星打打电话”——是的,不过每天要打好几十通,每通平均至少5分钟,要把几乎是同样的内容反复确定数十次以上;“和经纪人吃吃饭”——也没错,但那样吃饭的气氛和谈判、工作毫无两样,根本不会像“只是吃顿饭”那样轻松惬意,更别说在意桌上饭菜的味道了;“想几点上班就几点上班”——就算对吧,因为凌晨5点有事就5点上班,夜里两点来个电话,两点也不能下班。

即便脱离了一个苦海,陆凯转身又掉进了另一个深渊。

认可指数:☆☆☆

点评:对从事这种职业的肌友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深厚的慰问。PS:年轻还行,等过几年再这样下去身体该吃不消了,所以还是不要在这样的岗位上打持久战的好。

“人云亦云”型:

按理说行政工作很清闲才对,可是Grace通常也会加班,一般都是在下班1小时后从公司撤退。并不是因为工作忙,而是

“别人都没有走,我怎么好意思先走呢?”

即使已经没什么事了,碍于面儿上的原因Crace也不好自己先关机走人。玩玩游戏、看看视频,或者聊会天,一直磨蹭到过了一个小时有人要走了时,她才做“如释重负”状开始收拾东西。

或许你会说Grace的做法是没思想没主见的表现,到下班时间工作完成了该走就走,何必看别人行事呢?但据说这种现象在日本公司里最为常见,所有人都不会在下班时间离开办公室,因为上司不走、同事不走,所以员工通常也不会积极地下班走人,在日企里下班铃形同虚设,这也跟日本人的职业精神严谨有关。

其实,很多白领都有这种从众心态,大家大多心里想的一样:只要有人先走,我就跟着走。那么,为何你不大胆地试试看?常规是需要人打破的。只要你的工作做完了并且保质保量,老板肯定也不会因为你是下班第一个走的而炒你鱿鱼。

认可指数:☆☆

点评:这是本人颇不赞同的一种行为,活着是为自己又不是为别人,人生若总是这样“见机行事”你累不累啊?

效率低下型:

如果你听过“辛勤的农夫下雨浇地”的故事,那赵力阳就是典型的这类人。成天忙忙叨叨的,看似在电脑旁目不转睛、一刻不停地工作,准点来最后走,但就是任务完成的速度比其他人慢半拍。下班同事们都走了,他还在对着一桌子的文件发愁。

其实赵力阳对工作很认真,但问题就出在怎么认真上了。别人10分钟能搞定的事他要消耗两个小时才能折腾出来,不是没有做,而是效率低。完不成任务怎么办?只好私下加班了。

对此,赵立阳电咨询过公司里的前辈和身边的职场高手,他们传授的经验无外乎:分清任务的主次要性、每天早上上班前给自己一天的工作安排一个时刻表,什么时候要完成哪些任务、忙碌一段时间后让自己适当放松一下,冲杯咖啡或闭目养神一会儿再投入工作,等等诸如此类可以提高效率的方法。

尽管现在赵立阳还是得加班才能完成任务,但起码不会再拖团队的后腿了。

认可指数:☆☆

点评:这类职场人员要注意了,在现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下,没有哪个老板会愿意雇佣一个办事效率低下的员工,照此下去,不但个人辛苦,公司下一次裁员名单中很有可能会有你!

装假作秀型:

有那么一些人,加班不是真的因为有多么多的工作要做,而是想在领导面前博得好感,以专业演员的精神上演一场“加班show”,以示自己爱岗如爱家、对工作任劳任怨鞠躬尽瘁。

这类人往往会在下班前掐着眉头做痛苦状,告诉大家“唉,今晚又要准备加班了”。然后在第二天同样会做出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说,“昨晚又是赶到11点”——当然,这都得选择一个领导在场的时候表现,不然就“前功尽弃”了。

但实际上,他们所谓的加班无外乎打游戏、聊天或者是煲电话粥,最后只是为了在打卡机上有所体现而已,而实际工作却并没有进展多少。生怕老板忽视他们的存在,无视他们的“努力”,甚至“很傻很天真”地认为,加班=热爱工作=认真负责,领导也会因此对加班的人偏爱有加。

别对这些嗤之以鼻,这种人确实存在。

认可指数:无

点评:假如你认为你的老板是傻瓜,那你就接着演下去吧!一个精明的老板绝对能够分得出“实干”和“作秀”的区别。就此打住吧,还是做点实际的好。

测试你的工作激情有多少

1、阅读一本推理小说时,你会:

A、按部就班地阅读。

B、先看看结果,再来阅读,

C、随着阅读进度自己采判断结果。

2、在和同事们狂欢到深夜后。第二天你会:

A、领导不知道就偷偷休息半天,知道最多扣点钱

B、疲惫地去上班,找个机会睡上一觉。

C、依然打扮得光鲜靓丽地走进办公室。

3、对待每天必需的食物,你会:

A、吃饱即可,没有什么细致的要求。

B、当然要吃好,吃是生活最基本的环节。

C、不仅要吃好,而且对新食物的品尝充满极大的热情。

4、每天发生很多事情,一天下来,你会:

A、什么都不想,觉得生活每天都是这样周而复始地过着

B、挑选认为重要的事情记下来,并进行分析

C、坚持每天写日记。

A:1分

B:2分

C:3分

4分以下

在你的工作走入正轨以后,你最初的激情会慢慢冷却,满足于平凡稳定的状态。你有你的长处,那就是做事情一丝不苟,永远不会出差错。但是,在这种表面的平静下,危机也在慢慢向你袭来。赶紧抖擞精神,拿出你的激情来吧,要不,你真的可能会危机四伏的。

4分至8分

在职场激情是很重要的,你时刻提醒自己要充满激情。但是,你性格中的惰性又让你难于持之以恒。因此,你的激情不稳定,时热时冷,让别人有点捉摸不透。你所要做的就是让你的激情来自内心,真诚表现出来,你会受益匪浅的。

8分以上:

你愿意帮助任何人,别人能够感受你的激情,因此。你得到了很多帮助。你自己,也不甘于平凡普通,一直在寻找表现你能力的机会,这让你时时刻刻都对工作充满了激情。你敢于接受任何一种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你逐渐完美、成熟,成为娴熟的职场高手。

茶水间话题

3亿中奖:

尽管身边买彩票的人不少、但能有几个中过大奖?就算是亲戚的朋友的同学的那个小镇上曾经有人中过千八百万的彩票轰动一时,但3.599亿元,谁敢想过?

河南彩民中了3.599亿的彩票消息一出轰动了全国。网友们对这件事最感兴趣的,是这些钱怎么花。3.599亿的概念是什么?如果存银行、一年利息会有600万元,百元大钞扎起来重量约为5.4吨,税后400万元的房子可以买70栋,40万元的宝马买700辆……

先打住想象,听说到现在为止这个彩民也没去领奖,或者是因为不敢,或者是怕引起轰动,还或者是压根没注意到这个奖。因为听说当天那人还花了1000多元买了其他彩票。

如果是我中了这个奖,我想先换辆新的电动车,现在这辆电池不太好使了,上班来回充电好麻烦的。

席梦思破产:

在国人根深蒂固的概念中,床=席梦思=好睡眠。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老百姓们从硬床板向弹簧床垫的过渡时期,谁家睡上席梦思了,那简直可以算是有钱人的级别了。

然而,这家拥有100多年历史的美国知名床上用品公司席梦思却在上个月申请破产保护了。人们不禁惊讶,这么有名的席梦思怎么可能破产呢?

床垫文化

这个词语来源于华为,如今已广泛普及到各个职场中,用来形容公司人的加班现象,美其名曰“床垫文化”。

1988年,几乎每个华为开发人员都有一张床垫,卷放在铁柜的底层,办公桌的下面。午休时,席地而卧:晚上加班,盈月不回宿舍,就这一张床垫,累了睡,醒了爬起来再干。一张床垫半个家,当年的华为人就是携着这张床垫走过了创业的艰辛。

不过仔细想想也没什么,连通用、克莱斯勒都申请破产保护,甚至令众人仰望的悍马汽车都被名不见经传的腾中收购了,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全球经济危机,家家户户都紧缩开支,谁会没事就花钱换个床垫?床垫这东西寿命比较长,如果不是用坏了,也就是连结婚搬家的时候才会考虑买。人们的购物心思不在“床”上,生意自然也就不好做。

奥巴马&和平奖:

如果只是在口头上说说就能得个诺贝尔奖,我想这个世界太疯狂了。

2009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也许听到这个消息的大多数人第一反应都是“没有搞错吧”。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授予奥巴马这个奖项,用以表彰其在推动国际对话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而奥巴马则说,把这一奖项看做是“对行动的呼唤”、

没错,他确实没少呼唤。他呼唤要停止伊拉克战争,但美军的军事存在远未结束;他呼唤建立一个无核世界,但美国自身的情况却还是另一回事……他曾呼唤过很多内容、但实际行动却没见多少。美国之音进行的网上民调,认为奥巴马获奖是锦上添花的民众只有10%:认为是政治因素、无关功绩的超过60%。

难怪就连奥巴马知道自己获此奖后,他本人都觉得“惊讶与惭愧”。

华谊上市:

其实人们对这家公司在创业板上市本身没多少兴趣,不过华谊兄弟上市股东的名单倒是令不少人觉得新鲜。

名单中除这家公司创始人王忠军、王忠磊外,有马云、江南春之类的商界人物,也有冯小刚、张纪中这些国内大早,还有葛优、李冰冰、黄晓明等娱乐明星,并且凭借华谊兄弟的上市个人资产一跃而上,看得人眼羡。

加班加点 篇4

一、统一和梳理加班及加班工资的概念

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关于加班有“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加班加点”等不同的称法。各种法规因出于不同的目的和原因, 对加班和加班工资均没有全面清晰的定义和界定, 因此有必要对这两者的概念进行统一和梳理。

(一) 明确加班的概念

加班是相对于正常工作时间而言的。加班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加班含义是指延长工作时间, 确指工作时间超出了法定正常界限延伸至休息时间范围内, 即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以外应当休息的时间内工作。延长工作时间有两种形式:一是加班, 是指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休息日 (公休假日) 进行工作;二是加点, 是指劳动者在标准工作日以外延长工作时间进行工作, 即提前上班或推迟下班。狭义的加班是指作为延长工作时间之一的加班。

(二) 明确加班工资的概念

相对应加班是正常的工作时间而言, 加班工资则是相对于正常工资。加班工资属于工资范畴。国际劳工组织《1949保护工资条约》对工资定义为:工资是指不论名称或计算方式如何, 由一位雇主对一位受雇者, 为其已完成或将要完成的工作或已提供或将要提供的服务, 以货币结算并由共同协议或国家法律或条例予以确定, 而凭书面或口头雇佣合同支付的报酬或收入。根据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劳部发[1995]309号) 第53条规定:“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 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综上所述, 加班可以界定为需要支付加班工资或依法安排调休的延长工作时间。因加班所需要支付的劳动报酬统称为加班工资。

二、准确把握工时制度和制度工作时间

加班首先表现为延长工作时间, 这涉及需要确认正常的工作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即劳动者应当工作的正常时间是多少。劳动者应当工作的正常时间与工时制度有关。工时制度分为标准工时制度和特殊工时制度两大类, 特殊工时制度以可分为两种: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时制。需要指出的是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企业需应按原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 (劳部发[1994]503号) 的规定, 报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同意, 办理审批手续。

(一) 标准工时制度

我国1995年1月1日施行的《劳动法》和1995年5月1日实行的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国务院令第146号) 作出了不同的规定。目前的标准工时制按后者规定执行。

(二)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依据原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审批办法》规定,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 在综合计算周期内, 某一具体 (或周) 的实际工作时间可以超过8小时 (40小时) , 超过部分不作为延长工作时间, 但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不应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 而且, 延长工作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采用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需要注意三点:一是需经审批同意;二是采用何种工作方式要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 切实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三是对于第三级以上 (含第三级) 体力劳动强度的工作岗位, 劳动者每日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1小时, 而且每周至少休息1天。

(三) 不定时工时制

也称不定时工作制。它是指因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的限制, 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不能受固定时数限制的工时制度。另外, 还一种特殊工时制度, 即缩短工时制, 主要是指从事特别艰苦、繁重、有毒有过度紧张的劳动者以及在哺乳期的女员工。它是规定劳动者每个工作日的工作时间少于标准工作日长度或每周工作天数少于标准工作天数的工作时间制度。

(四) 制度工作日和计薪日

目前, 企业单位一般执行标准工时制度下制度工作日和计薪日的认定, 而实行其他特殊工时制度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则需要依法变通予以适用, 但依然以标准工时制度下制度工作日和计薪日为基准予以调整。

工作小时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同时, 根据《劳动法》第51条的规定, 法定节假日,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三、工作时间和加班的确认

(一) 明晰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区分

劳动者的时间可分为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两大类。工作时间包括:作业时间, 准备工作时间, 结束工作时间, 法定的非劳动消耗时间 (如劳动者自然需要中断的时间、工艺需要中断的时间、停工待活时间、女职工哺乳婴儿时间等) , 依据法规或单位安排离岗从事其他活动的时间。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内应该享有工资报酬, 加班的应该享受相应的加班待遇。休息时间包括:间歇时间 (指在每个工作日内给职工休息吃饭的时间) , 每日的休息时间 (指两个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 , 休假 (劳动者保留职务享有工资的休息假期, 包括法定节假日、周休息日、依据有关规定的年度带薪休假等) 。

(二) 明确工作时间和加班时间的认定

确认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一般以考勤卡的记录作为确认条件, 但在实践中电子考勤卡或打卡考勤往往没有劳动者的签名, 存在作假和伪造的可能, 产生劳动纠纷时劳动者一般不予以确认。为此建议用人单位建立书面考勤记录或电子考勤记录劳动者确认制度, 以作为确认劳动者工作时间的有效证据材料之一, 但不能简单按照考勤卡记载的时间内计算劳动者的加班时间。

(三) 不同工时制度下的加班认定

一是标准工时制度下的加班认定。二是综合工时制度下的加班认定。在综合工时制度下, 在综合计算周期内, 某一具体日或周的实际工作时间可以超过8小时或40小时, 但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不应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 超过部分应视为加班。三是不定时工作制度的加班。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是根据岗位的性质决定的, 一般情况下, 不应支付加班工资。但用人单位应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 如果是因为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侵害了劳动者的休息日和休假日的休息权, 却没有相应调整休息时间, 用人单位应以向劳动者支付加班工资的方式给予补偿。

四、做好加班的补偿和加班工资的计算

(一) 关于加班的补偿

我国法律对劳动者加班规定了补休和支付加班工资的两种补偿制度。根据《劳动法》及相关规定,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加班的, 可以采取补休或支付加班工资的两种方式选其一的作法。

(二) 关于加班工资的计算

《劳动法》等法规明确规定, 在标准工时制度下,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 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安排劳动者在制度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的, 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安排劳动者在周休日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 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度下, 计算周期结束时按照制度工作日计算超过规定时间工作的, 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 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三) 关于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

在实践中, 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常常引发争议, 这也是导致因加班工资而产生劳资纠纷的主要原因。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 (劳办发[1994]289号) 明确了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工资”是指用人单位规定的其本人的基本工资, 但基本工资的内涵和外延究竟有多大, 相关意见不明确, 在实际执行中, 工资的某些项目诸如绩效奖、安全奖、达标奖等是否应纳入基本工资范畴则存在较大的争议, 即便是劳资双方对基本工资进行了约定, 根据法定高于约定的法制基本原则, 也要统筹考虑基本工资的核算。鉴于国家对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的规定比较原则, 在实践中各地又有各地的规定, 所以, 我认为基本的判断原则是应当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 (职位) 相对应的工资标准, 即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按月固定发放的工资标准确定。

参考文献

[1]张世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释义》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 (2007) 第101922号[M].北京:红旗出版社, 2007-07

加班加点及其工资支付问题的探讨 篇5

陶荣君

摘要:本文通过对加班加点及其工资支付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为规范操作及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劳动工资 加班加点 工资支付

根据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承办的《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3年报告》(以下简称《报【1】告》),加班加点及其工资支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规范,加班加点逾越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不支付、少支付加班加点工资的现象普遍存在。《报告》显示,中国劳动力加班较多,普遍存在工作时间较长现象。从加班及加班的时间、工资来看,有超过三分之一(38.42%)的雇员在被调查时点的上个月加过班;但是,加班雇员中只有不到一半(45.57%)领取了加班工资,加班时间弥补请假时间、领取加班工资且弥补请假时间的比例非常低(分别为5.44%、2.03%),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接近一半(45.44%)的加班雇员无任何补偿。产生加班加点及其工资支付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本文试图就此作进一步探讨,为规范操作及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主要问题

加班加点在劳动法规中,加班指职工在休息日和法定休假节日工作;加点指职工在符合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制度工时以外延长工作时 间。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企业在没有申请批准实施特殊工时制的情况下,职工每月延长工作时间超过36小时、每天超过3小时;

2、企业虽然可以实施综合计算工时制,但在周期内职工平均每月延长工作时间超过36小时、劳动强度超过3级的岗位出现日工作时间超过11小时的现象。

加班加点工资支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企业以计件工资为由,或设臵过高劳动定额以未完成日劳动定额为由,不支付加班加点工资;

2、计算加班加点时间不足,随意剔除部分工作辅助时间及生理必须的时间。

3、企业不遵守加班加点工资计算基数规定,基数设臵过低。有的企业利用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干脆不明确工资标准,或者在劳动合同、工资制度中以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工资标准,将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加班加点计算基数。

二、主要原因分析

(一)加班加点的成本相对较低。这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我国现有的规定,企业工资支出的附加成本过高。按照目前的规定,对于企业而言,工资附加部分刚性的支出主要是“五险一金”。以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为例【2】,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企业缴交比例大致为劳动者上年月平均工资的32.3%,如果该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话,最低还需加上8%的比例。此外,还有职工福利、工会经费、教育经费等相应的支出。由于增加用工人数的成本会高于加班加点的成本支出,企业会适当减少用工人数,通过加班加点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当然,合理、适度的加班加点是法律法规所允许 的,也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手段,无可厚非。二是加班加点工资计算基数的规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工资的标准仍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概念,不少企业在设计薪酬方案时,降低工资标准,加大奖金、津贴等在薪酬中所占的比重。按照原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及其补充规定(劳动部发【1994】489号、【1995】226号),加班加点工资计算基数以劳动者正常工资时间工资。而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202号)第55条,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指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工作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按照《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第1号令发布)的定义,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因此,原劳动部门并没有将奖金纳入工资标准,而这些规定目前仍有效。在实务操作中,有地方劳动仲裁机构就加班加点工资计算标准作出具体规定,对工资标准已明确的,奖金部分没有纳入加班加点工资的计算基数。如浙江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试行)》(浙仲【2009】2号)第38条规定,按以下方式确定计算加班加点工资基数。(1)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为基数;(2)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的单位,以职工本人的岗位工资与技能工资之和为基数;(3)岗位、技能工资难以确定的,以上月职工正常工作情况下的工资为基数,同时应扣除绩效、奖金和物价补贴;难以区分工资、奖金、物贴等项目的,以职工上月实得工资的70%为基数。由此可见,以计划经济时代 制订的规定作为加班工资的计算依据,这样的规定已落后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一部分企业、甚至国资企业提供了占漏洞的便利。由于加班加点的工资支付成本远低于增加人员的成本,不少企业合理利用这一规则,减少配员攫取利润最大化。但是,在现代企业中,奖金作为一种激励手段,是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纳入加班加点工资的计算基数。相反由于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给一些企业合理利用规则,大量采用加班加点的方式满足经营需要提供了机会,使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法律之所以要对工作时间作出规定,无非为了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权,保障其身心健康。但现行的法律法规与立法的本意有所冲突。

(二)部分企业缺乏社会责任。一些企业为获取扩大利润,不择手段压缩人员配臵,降低人工成本,没有依法执行加班加点和加班工资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实务操作中,实际情况千变万化,对工作时间的计算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支持,如工间就餐、开工准备、工作交接等时间在法规层面没有具体规范,一些企业在计算工作时间时予以剔除。当然,《特殊工时管理规定》已经在立法之中,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值得期待。

(三)违法成本过低。根据原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8条规定,对于企业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并没有明确处罚标准,仅仅笼统表述为按国家有关标准执行。当然,不少地方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处罚标准并不高。例如,浙江省2002年10月1日实施的《浙江省企业工资支付管理办法》第36条规定: 对支付加班加点工资不足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企业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企业为了生存或提高竞争力,控制人工成本的压力巨大,由于违法成本过低,一定程度上说,加剧了加班加点及其工资支付的问题。

(四)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和维权力量不强。在目前的情况下,劳动者的力量不够强大,维权意识薄弱,甚至不少劳动者不惜透支身体,希望通过加班加点增加收入,给一些企业违法经营提供了便利。特别是农民工,许多加班加点及其工资支付的问题都集中在这部分劳动者的身上。一方面由于就业竞争力不强,找工作难,害怕失去工作岗位,客观上造成劳动者不敢维权;另一方面由于法律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不懂得如何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而事实上,我国劳动法律立法虽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的劳动立法层次低,多以行政规章规范,并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部门规定仍在调整劳动争议。这给劳动者维权也带来诸多困难。一旦发生劳动争议,需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使得劳动者积极维权的动力不够,很多时候默认了企业的违法行为。

(五)执法尺度不一,执法难度大。目前,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之间以及不同的人民法院之间,在加班工资的执法尺度上存在较为严重的不统一现象。对于加班事实的举证、加班时间的举证、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工资构成、计件定额、加班工资的保护期限、特殊工种加班工资的计算、考勤表与电子考勤的认定等等,这些与加 班工资纠纷密切相关的问题,未能完全形成统一的意见。导致加班工资纠纷经过劳动仲裁后,当事人向法院起诉或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比例较高。甚至上下级法院之间在上述相关问题上认识也存在一些不统一的现象【3】。执法尺度不一,增加了执法难度。同时,《报告》的数据说明,目前加班加点及其工资支付的问题还较大范围存在,执法部门只能做到被动执法、应对投诉,无力应对主动执法。相对于劳动者的维权能力,企业的举证能力较强,再加上企业的实际情况又十分复杂,进一步加大了执法难度,许多不合法的加班加点得不到有效打击。

(六)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目前,集体合同的签订及工资平等协商没有普遍实行。即使签订了集体合同,也多是履行程序,实质性条款不多,职工方与企业方平等协商的力量不够强大,话语权不多,工资平等协商实际上是不平等协商,企业方的力量主导了协商结果。

三、建议

(一)加快立法进程,尽快在法律层面规范加班加点及其工资支付。一是加快出台《特殊工时管理规定》,规范工作时间的计算口径。二是规范加班加点工资计算基数。应拓宽工资概念,把奖金等纳入计算基数。三是及时清理法规和部门规章,对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应及时废止,避免执法标准不统一。同时要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不能有太多的弹性,约束自由裁量权。

(二)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要鼓励劳动者理性维权,敢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 法权益。有资料显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在加班工资纠纷方面,单位败诉率高。通过劳动者的主动维权,有利于促使企业依法规范操作,有利于劳动用工的规范发展,真正保障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

(三)加大违法打击力度,加大违法成本。要“消”、“防”相结合,以“防”为主,改变被动执法的现状,每年对各类企业进行抽样执法,审查企业的薪酬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真正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提高目前的处罚标准,加大企业违法成本。通过打击和引导,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培育企业的社会责任,自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完善维权机制,完善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一方面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要扩面,改变目前主要在国有企业实施的局面;另一方面,要着力解决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可操作性问题,真正发挥制度的力量。从目前的制度设计看,协商双方的力量不对等、能力有差距,无法真正做到平等。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企业工会组织的独立性不够,有的甚至成了企业的职能部门;职工方的代表组成以普通职工代表为主,在协商时会不自觉地考虑到自己的职位,做不到敢于表达意见。建议地方工会组织组建专兼职集体合同指导员队伍,给当地企业签订集体合同提供援助;同时,以地方工会组织为主导积极推广区域集体合同、行业集体合同的签订,弥补企业集体合同的不足。

参考文献:

1、http:///2011-01/05/content_715809.htm?div=-1

3、http:// 通讯地址:江苏省太仓市璜泾镇荡茜村8

要想甜,加点盐 篇6

那天看电视时,我瞅着一旁胡子拉碴的夫君说:你能否用一个电影名字来形容我们俩。夫君说了两个,我都面无表情地摇头。最后他一拍脑袋,恍然大悟道:我知道了,是《美女与野兽》!我拍拍他的脑瓜,甜甜地夸奖说:真是太聪明了!

看完一场爱情电影,禁不住问夫君有多爱我。夫君瞅着我问:是百分制、五分制还是甲乙丙丁、ABC?我不屑地说:这些都很俗套,另换一个。夫君想了一下:那么,就用海拔吧!

夏时制改到下午3点上班后,我还是觉得时间太早,阳光还很毒。于是对夫君开玩笑说:假如下午能4点上班多好!夫君会意地说:是呀,4点上班,5点下班,再晚去半个小时,早走半个小时,岂不更好!哈!我大笑,知老婆者夫君也。

总怨夫君公务繁忙,应酬过多,不免嗔怪:如果你用对别人的态度来对我,那我就知足了。夫君说:不会吧,要我用对你的态度来对待他们,他们还不幸福死!

夫君加班去了,打来电话说天气很好,吩咐我将花盆搬到阳台上。看着那些沉甸甸的花盆,我有些不情愿,责怪他不懂怜香惜玉。夫君嘻嘻一笑说:我再怜香惜玉,你的腰都比我的粗了。

星期天去逛商场,进去时外面刚巧下起雨来,我们避雨购物两全其美。出来时,满地一片汪洋,天却放晴了。我神清气爽地对夫君说:如果以后我在家时下雨,出门时雨停该多好。夫君打趣说:如果真那样,你一天不出门,市长就该来找你了!

某日,边嗑瓜子边和夫君闲聊,问他我有哪些优点。夫君想了一下,想不出来。我有些不快,问他:那我的缺点一定一大筐了?夫君又摇摇头。我不满地说,优点缺点都没有,那我也太没个性了!在我的“威逼利诱”下,夫君这才慢吞吞地说:优点嘛,罄竹难书太多了,以致我都不知该说哪个好了。缺点嘛,基本上没有,你让我怎么说?

夏夜,我总爱像儿时一样掀被子。夫君时常半夜为我盖上毛巾被。早上,他望着美美地睡醒了的我“痛心”地说:昨夜我给你盖上了毛巾被,今天早上却发现自己“一丝不挂”了。

朋友结婚,我因出差未能赶上婚礼。回来后,精心为朋友挑了一款精致的中国结,是一双漂亮的情侣鞋,寓意他们牵手一生。谁知,我还没来得及送出,便传来朋友准备离婚的消息。我感慨中国结送不出去了。夫君笑曰:不用你送,他们已自己结了。

一日,与夫君因某事发生争执,理是辩不过他,巴掌可不长眼睛。一掌挥去,手被震了一下,夫君摇头晃脑地说:手疼了吧,你的手还没有我的肩膀舒服呢!真真气煞人也!

吃晚饭时,我不小心咬住了舌头,我刚“呀”了一声,夫君忙放下碗说,都怪我不好!我龇牙咧嘴忍住笑问:这和你有什么关系?夫君一脸认真地说:还不是因为我和老婆大人聊天所致!夫君的自我批评意识大为长进,也是我遇事爱说“都怪你”培养出来的模范标兵。

夜里被蚊子咬了好几口,第二天鼓起了几个红红的小疙瘩。夫君开玩笑说,看来那些蚊子都是公的。我瞪了他一眼。中午吃饭时,家里那个运转不太好的电扇直冲着我吹,夫君边擦汗边生气地拍了电扇两下,那台老电扇才不情愿地转起它那不太灵便的头来。夫君“恨恨”地说,看来这台电扇也是公的!

淘米时,发现米里竟长了虫子,我吓得尖叫一声。夫君循声赶来,大义凛然地说:有我在,别怕!当搞清楚“敌人”只是一只小虫子时,夫君很严肃地说:这虫子胆敢吓我老婆,还想不想在米堆里混了?鉴于我已吓得花容失色,这顿饭就交给侠骨柔肠的夫君来做了。我这是“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从医院回家,我不由得向夫君感慨今天碰到的几个女医生长得都很丑。夫君说: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是医院的新规定——以后只进丑医生。这样一来男病人来看病时受不到任何鼓励,会更加绝望,以致贻误病情掏尽腰包,如果医院都是美女,病人一进来精神大振病也好了三分,医院怎么赚钱?我连呼有道理。

夫君说,将来生个孩子脸蛋像你,高鼻梁像我;眼睛像你,双眼皮像我;刻苦像你,博学像我……变着花样夸自己。

加班不该常态化 篇7

然而, 这项“常规性的动员”却有悖相关规定。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要求, 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 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 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 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 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现实中, 加班并不陌生。今年夏天, 上海一支业余乐队为“加班族”们献上了一首半开玩笑的歌———《感觉身体被掏空》, 迅速引爆了互联网, 甚至还惊动了BBC。BBC报道称, 在中国, 长时间工作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无论是什么行业。

“加班文化”在弥漫, 但是“加班族”却越来越清醒。舆论场里, 过去被称道的“工作着是美丽的”的论调也越来越被人诟病。几年前, “中国人为何不够敬业”的反思最后就被指向“加班文化的戕害”, 加班伤害的不只是员工对工作的热情, 从更广阔的企业发展层面来看, 加班盛行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小米的投资者、启明创投的共同创始人加里·里谢尔说:“中国初创公司的竞争不是出于好的想法, 而是基于两个渠道———成本和速度。当你以低成本和速度参与竞争时, 就只剩一种文化能够取得成功了, 那就是全天候文化。”可悲的是, 不只是初创公司, 很多已经成长起来的企业, 依旧把“员工加班”作为一种“竞争手段”。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 缩短工作时间除了有利于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之外, 还有利于激励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再投资, 而且闲暇时间的增加会潜在地促进创新的发生。

我们为何加班 篇8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为了缩小中国和世界的差距, 加班加点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可以说, 中国的劳动者们普遍经历过加班的洗礼, 加班也从最初的劳动行为上升成为一种文化现象。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土壤才会滋生出“加班文化”呢?不妨和记者来一探究竟。

时代需求的产物

发源自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农业文明时期。在农业时代, 人们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在这一时期, 农业生产依靠的是气候条件和土壤的质量, 收成的多少更多的是依靠天时地利。劳动生产不需要加班, 也没有严格的制度来进行考核, 农耕文明实质上是由许多独立的家庭经济体组成, 主要以实现自给自足为目的。

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更高效的生产工具开始出现, 产品的数量开始增加。富余产品的出现带动了商业的繁荣, 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 反过来推动了对商品的需求。在这个循环下,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家庭作坊式的经济体开始出现。对于产品品质优良的作坊来说, 在同样的工作效率下, 订单的增多意味着需要加班赶工, 加班开始在中国的劳动生产中占有一席之地。

随着工业革命在英国发轫继而走向世界, 中国也在跌跌撞撞中被卷入这股浪潮。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许多外资工厂开始在中国的土地上落地生根。由于生产能力和品质控制能力的巨大差异, 家庭作坊受到工厂的冲击而难以为继, 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开始进入工厂, 劳动形式也从最初的独立个体发展为团体组织的模式。劳动的规章制度随之逐步完善, 工作时长和生产数量成为衡量劳动收益的重要指标。对于雇主来说, 当自身的产品需求旺盛的时候, 往往需要雇员加班加点进行生产活动。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 中国经济走上了复兴之路。新中国成立初期, 由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无法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 加班加点地生产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途径之一。在那个年代的报道中,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工人们加班加点地工作, 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指标。

经济全球化成为加班文化的助燃剂。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 许多中国企业开始将目光延伸出去, 寻找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种情况下, 市场对于优秀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 需要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生产目标, 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不得不成倍增加, 这也导致员工无法在规定的8小时法定工作时间内完成生产任务, 加班成为无奈的选择。

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由于通讯方式的改变, 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得到了极大提升。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 想要抢占先机就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来关注市场的变化, 这使得许多脑力工作者也加入到加班一族的行列之中。与此同时, 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这使得许多人在休息时间也笼罩在可能加班的氛围中。

社会观念的影响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强调事业成功的价值取向一直存在于主流文化之中, 许多人的观念中都或多或少地认为“为工作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是一种值得赞扬的行为。随着这样的事例越来越多, 这种思想的感染能力也越来越强。在这种文化氛围中, 那些越是能力出众、工作成绩突出的员工, 由于自身的成就, 往往越能够接受这种观念, 自觉地为了工作放弃休息时间, 放弃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间。

除此之外, 在对先进员工进行表彰时, 他们的宣传事迹中总少不了“加班加点地工作”。在这些实例中, 他们往往为了完成工作任务, 放弃休息时间, 甚至靠意志力来对抗病痛也要坚守岗位。随着他们的事迹被广泛流传, 加班也从模范人物的个人选择被升华成了一种奉献精神、一种价值观。

随着科技的进步, 媒体的影响力、社会舆论的辐射面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主流的社会舆论中, 对于“为工作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这一观点高度赞扬, 这使得这种“加班潜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无法逆转。在这个“潜规则”之下, 过度加班的氛围开始在各行各业弥漫开来, 形成了一种“加班文化”, 而文化的作用, 就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的认知, 使人们减少对文化合理性的质疑与抱怨。

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 还催生出了另外一种现象———有些人的加班并不是因为有工作需要完成, 更多的只是一场表演。在他们的思维之中, 由于受到“加班文化”的影响, 上司通常喜欢那些勤劳工作、主动加班完成任务的员工。于是乎, 这些人会选择在临近下班的时候作出一副加班的架势来, 然后在下班之后仍然留在自己的位置上装作忙碌的样子。实质上, 在下班之后, 他们不过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干着各种私事来消磨时光。而他们中的一部分则是把工作的主次顺序颠倒, 在正常的上班时间内消磨时光, 然后在加班的时间内才动手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在中国的企业文化中, 领导文化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使得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喜欢过度地猜测领导的意图, 这也使得“陪太子读书”式的加班成为中国企业的一个现象———到了下班时间, 员工正要离开, 发现领导还在工作岗位上忙碌着, 这时候深受领导文化影响的员工往往会被动地选择加班。

自我选择的结果

在各种媒体的报道中, 许多到大城市打拼最终获得成功的例子刺激着渴望成功的人们, 高收入、良好的发展前景不断地刺激着人们的神经。特别是随着北京、上海和广州这三个城市的不断发展, 它们对于外来人员的吸引力也在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类似“北漂一族”的人们开始离开家乡, 前往大城市谋求一份工作。

选择这三大城市工作生活, 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实际的生存压力。每个城市所拥有的资源总量有限, 而来此追逐梦想的人群却没有停歇的势头。当城市的供应能力和人们需求的数量不能匹配的时候, 人们的生存压力也随之而来。物价的飞涨成为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和类似的一线城市生存的人们所无法逃避的问题。笔者的一位在北京打拼的朋友表示, 想要在北京生存下去, 并且实现买房、结婚等等人生目标, 就需要让自己的薪资始终处于一个上涨的势头上。而对于很多人来说, 除了积累工作经验进行跳槽来提高薪资之外, 短期内能够实现收入增长的更加合理的办法就是加班。

除了生活消费的物质压力之外, 快节奏的工作也让加班成为常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 在一线城市之中, 重工业和轻工业企业在集体外迁, 第三产业成为这些城市大力发展的重点。而随着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 信息流通速度不断加快, 也为第三产业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市场的开拓带来更多的业务和商机, 想要在整个大环境中占得先机, 自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一些行业, 特别是在当下最火爆的互联网行业, 由于行业的特性使得产品更迭的周期更加短暂, 这使得从业人员不得不通过加班来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全球化的进程还带来了一些跨国公司在国内的落地生根。由于不同部门之间分工不同, 完成一个大型的项目通常需要多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由于时差的关系, 员工们想要与国外的同事进行沟通和合作, 往往需要通过加班来完成。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 一些在大城市打拼的人选择加班的原因竟然是“不愿意提早回家”。“一个人来上海打拼, 下班回家之后面对着空空荡荡的房子, 还不如留在公司加班。”在上海打拼的小刘说道。而像小刘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这类人往往单身, 或者因为一些原因租住在单位的宿舍中。对于他们来说, 下班之后找不到去处, 还不如在单位加班来得自在。

实现价值的挑战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 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初创公司如同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上生长起来。对于新生代的求职者来说, 是否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并不是最重要的, 更能吸引他们的是创业的兴奋, 是从无到有的成就感。

在这些公司里面, 我们常常能看到许多自愿加班的员工。对于他们来说, 工作不仅仅是维持生活的手段, 更是自己的乐趣所在, 还能实现自己的价值。除此之外, 和同事们一同协作工作, 强化了大家之间的交流, 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这让他们热衷于加班。

而绝大多数的初创公司在成立之初都没有丰厚的资金。资金的限制让这些公司在招聘人员的时候没有办法一次性招聘非常多的人手。作为初创公司的一员, 小柳常常从早上9点忙到晚上9点, 中午休息时间用完午餐就在单位里架起折叠床休息。每天超长的工作时间成为小柳生活的常态。面对采访, 小柳坦言:“来到公司的时候就有过加班的心理准备。我们来这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们有非常多的事情需要去做, 但是人手不足的现状只能让每个人都身兼数职。”

不过, 公司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对加班的员工进行补偿。例如给加班到很迟的员工提供宵夜, 为员工提供休息的铺位, 一些资金相对充裕的公司还会提供一些娱乐设施来让员工放松身心。

即使如此, 中国初创公司的加班机制还是要比其他国家的同行们严苛。在国内, 绝大部分的科技初创公司, 它们初期的商业模式并不是基于它们产品无可复制的独特性, 而是通过学习模仿其他公司的成功模式来进行尝试。这就导致了这些初创公司想要拥有自己的竞争力, 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开发自己的潜力:一个是速度, 另外一个则是成本。

我们可以看到, 大部分的初创企业选择在大城市落户:一方面是因为人口众多, 潜在的市场容量巨大;另一方面, 则是大城市的信息交流频繁, 机会众多, 同时政策的扶持相对较为完善, 各种孵化园、创意园的低价场地, 也为它们节省了一部分开支。但是, 不容否认的是:大城市的用人成本要远远高于二三线城市, 所以, 它们只能通过减少人员来实现节约成本。

而更重要的是速度。对于科技初创公司来说, 在国内的环境下, 一个优秀的创意只有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才能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抢得先机。与此同时, 模仿者的出现也是一个必须注意的事项。往往自己的APP刚刚在手机的应用商城出现, 模仿者就紧随而来。只有不断地更新, 不断地赋予APP更多的新功能, 才能抓住用户的眼球。

再议加班费 篇9

加班费的工资计发基数如何确定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加班费的数额。不同的计发基数,计算出来的加班费差异甚至可能是几倍的结果。目前,计发基数分歧最大的,是应该不应该包含奖金。笔者理解,至少到目前为止,除非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有明确约定外,福建省内加班费的工资计发基数不应该包含奖金。

1994年国家劳动部颁布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1994]489号)第十三条规定,加班费的计发基数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确定。1995年,国家劳动部又发布了补充规定《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劳部发[1995]226号),将“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细化为“指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的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同时规定,因劳动合同制度尚处推进的过程中,按上述条款规定执行确有困难的,地方或行业劳动行政部门可在不违反《规定》所确定的总的原则基础上,制定过渡措施。福建省劳动厅1995年转发劳部发[1995]226号文时(闽劳薪[1995]024号),明确规定加班加点工资的计发基数为劳动者本人月工资扣除奖金和特殊岗位津贴后的工资额。

目前,闽劳薪[1995]024号文并未废止,也未与《劳动合同法》的第三十一条规定发生冲突,国家和地方也无对此有新的规定。因此,省内用人单位在计算加班加点工资的时候,计发基数是可以扣除奖金和特殊岗位津贴的。

二、小时工资或日工资标准的计算办法

用人单位计算加班费时,对小时工资或日工资标准的计算办法也会经常产生疑惑,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劳动部门前后两个文件的不同规定。

劳部发[1995]226号文规定,劳动者日工资可统一按劳动者本人的月工资标准除以每月制度工作天数进行折算(日工资=月工资÷月制度工作天数);《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号)规定,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月制度工作天数和月计薪天数是不一样的,其区别在于前者不含法定休假日,后者包含法定休假日。两者计算出来的日工资标准也不一样,前者计算出来的日工资标准高于后者计算出来的日工资标准。

计算加班费时,到底应适用哪个日工资标准呢。从规定的针对性看,劳部发[1995]226号文是比较完整对加班费管理进行了专门的规定,而劳社部发[2008]3号文仅规定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从有利于劳动者的角度看,按劳部发[1995]226号文规定计算出来的加班费是优于后者的;从行文时间上看,劳社部发[2008]3号文是优于劳部发[1995]226号文的。

笔者认为,计算加班费时,日工资标准应采用劳社部发[2008]3号的规定进行折算,即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首先,《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也就是说,法定支付的工资是包含法定休假日的;第二,劳社部发[2008]3号文非常明确地规定了日工资和小时工资的折算办法,其中包含了法定休假日,两者一脉相承。因此,计算加班费时,日工资标准应按月计薪天数折算。

以上是笔者对省内加班费计算的一些浅见。但不同地方政府规定的差异是很大的,如上海市就明确规定加班费的计发基数首先是按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约定的标准确定,如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无约定的,则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修改中的《深圳市工资支付条例》拟将加班费的计发基数确定为“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

因此,对于省内用人单位而言,当前较为稳妥可行的方法是将加班费的计发基数直接写入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以确保地方规定与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的一致性。同时也期盼着省内工资支付立法的尽快实现,无论对用人单位还是对劳动者,都是一种福音。

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专家介绍, 近期涌现的劳动争议案件90%涉及到加班费、社保和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对加班费的诉求, 成为当前劳动争议的首要问题。因此, 对用人单位而言, 准确理解和掌握国家关于加班加点工资支付的各类政策法规, 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加班费, 是当前用人单位解决劳资纠纷、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重点工作之一。

给教育加点“哲学”味 篇10

巧用哲理解心结

今天的高中生,看问题不全面,做事情容易走极端,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差。如何走进学生心灵?哲学给了我解开学生心结的金钥匙。

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充满智慧的学科。生活中处处皆哲学,学好哲学,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辩证的对待人生,分析人间百态。

我也试着把哲学思想引入我的教育教学,在转化学生思想,疏导学生心理上,让我感受颇深。记得有一次考试后,一位女同学情绪很激动,当众撕毁了试卷,并伏在桌上哭。课后我找到她,她满以为我会批评她,我明白这是一个对自己期望高且自尊心极强的学生。对这样的学生严厉批评,则会进一步打消她的积极性。于是,我用“哲学”观点进行了一次谈话。我笑着对她说:“你不知道‘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你应该辩证地来看这次成绩,没考好,不是一件坏事,起码暴露了你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哪些存在漏洞,这也正是你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查缺补漏,下工夫弥补知识的纰漏,这不是一件好事吗?”看着她笑了,我接着说:“不能因为一次没考好就怀疑自己能力,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嘛!”另外我又给她介绍了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看着她满意地离开,我知道我的哲理教育起了作用,帮助她克服了考试后的焦虑。此后不久,她根据我的建议,专门准备了一个纠错本,反思习题和考试中的错题,她的成绩有了很大起色。

还有一次,我在上晚自习的时候,发现一位男同学在看课外书,下课后我找他谈话,他则直截了当地说:我反正是搞不好学习了,一点效果都没有,成绩也不见长进。看他破罐子破摔的样子,我心里明白,这是一个在学习上屡受挫折的学生。我反问他:你是不是就此放弃了?他很果断的回答说是,并且做好了接受批评的准备。我没有批评他,而是给他一个问题让他回答:“愚公移山”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他回答“决心和毅力很重要。”对!很好!我肯定了他的答案,还有要记住“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能引起质变”,接着我给他开导,并鼓励他:“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习也像“春起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你的学习就应该这样重视量的积累,下定决心,一步一个脚印。知识是靠积累的,特别是文科综合,更是如此,没有量的积累哪来质的飞跃!

其实这些哲学理论都是学生课堂上学习的观点,只是他们不能用在自己身上,只要教师能够灵活运用,稍加点拨,把这些哲学观点运用在学生思想工作上,收效也很明显。

活用哲理促转化

在转化学生方面,对待犯错学生问题上,我不禁想到这样一个经典案例:在英国著名的亚波丹博物馆中,有两幅图画格外引人注目———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幅人体血液循环图。作者是一名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原来,麦克劳德上小学时非常调皮,为了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子,竟然捕杀了校长的爱犬。校长十分气恼,可他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在了解了孩子的行为动机后做出处罚———决定罚他绘出以上两幅画。犯了错误的麦克劳德欢欢喜喜地完成了任务,从此迷上了解剖学,最终成为著名的生理学家。

我们不仅要惊叹校长的胸襟,更要赞叹校长对待犯错误学生的方法,这不仅是宽容的品格,更是爱的智慧。如果这位校长不站在学生的立场,不了解学生动机,不注意转化矛盾,世界上也许就少了一位生理学家。

哲学上有一个重要观点: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对待学生的错误也应有这个思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处理错误恰当,就能把坏事变好事,既解决了矛盾,又利于学生成长,何乐而不为呢?

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的学生,并非就是坏学生,特别是成绩不好,小错不断的学生,他们表面上什么都无所谓,事实上,他们内心也渴望被人认可与表扬。所以对待学生犯错,教师的心态要正,多用一点“辩证法”,切忌一棒子打死,采取过激的行为,说过头的话,损伤学生自尊心。

我班有一个学生的体育素质非常好,曾为学校、班级在运动会上争得了不少荣誉。但在一次物理课上打瞌睡,老师的一句“四肢倒挺发达,头脑不太好使”,让她一度萎靡不振,可以这样说,这位学生将终生难以忘记这位老师的言词。所以,批评教育学生要适时、适度、把握分寸,千万莫伤害学生自尊。“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全面看待一个学生,即使他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总有可爱的地方。我想,如果这位物理老师懂得这一点,扬长避短,用长处转化其缺点,也许,日后我们身边或许又会多一个体育健将。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学生也很重要,很多老师对问题生缺乏耐心与期待,过早地贴上“朽木不可雕也”的标签,殊不知,这些问题学生日后也能成就一番事业,甚至大大超过他们的老师,像小时候“笨得出奇”的爱迪生,200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小柴昌俊也曾公开承认———自己当初的成绩在班上是最差的。

另外,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有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乐观向上的,你可以正面指出其错误;心理狭隘的,则用温和的语气,而不宜直接批评;有的学生悟性强,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他就能够心领神会。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多运用一点辩证法,许多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用好哲理出成效

哲学处处皆生活,生活处处皆哲学,哲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现实说服力。而我则是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这一点,让哲学为我的教育服务,让哲学走进我的生活,让哲学不再使人感觉高深莫测。在我深入浅出的教学中,学生渐渐感受到了哲学的魅力。我教会学生“遇到困难迎难而上”,提醒学生“取得成绩要辩证地把握自己的不足”,劝诫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学习进步关键靠自己的主观努力,相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在充满哲理的教育中,学生的心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心理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抗挫折能力、自我调控能力明显增强,遇事冷静,辩证对待得与失,想问题、办事情符合实际,同学交往注意分寸,穿着打扮“适度”……因为这样,同学之间少了一些冲突与事端,师生之间多了许多尊重与沟通,班级出现了和谐、融洽、积极的局面,班级建设步入良性循环。

同时,因为哲学,我交了很多学生朋友,在校的、毕业的、读大学的、参加工作的;因为哲学,沟通了我与学生的心灵,缩短了我与学生的距离;因为哲学,我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情缘。

我想这一切,就是哲学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吧!这也正是哲学的魅力所在!

“疯狂”加班为哪般? 篇11

加班对于很多人来说早已司空见惯。甚至在一些公司内部,加班是正常现象,不加班反倒比较反常。加班之所以为加班,是指在上班之外的时间里继续工作。那么既然是上班之外的时间,为何很多员工趋之若鹜?加班对员工的个人成长和企业的发展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员工为何加班?

加班是员工的主动行为。基本没有公司会明文规定强制加班,所以加班一定是基于员工自身主动做出的决定。而员工明知加班占用的是自己娱乐和休闲的时间,为何还要坚持加班呢?经过笔者的调查,影响员工加班最重要的因素有三个。第一,工作量太大,必须通过加班才能完成。这种情况非常多见,经常听到一些公司因为工作量太大导致员工常年加班。一些公司甚至出现了员工的过劳死或心理疾病的出现。很多员工表示,即使企业支付加班费也不想加班。第二,领导仍在工作岗位加班,员工不好意思下班,只好跟随加班。这个原因也非常普遍,如果领导自身传达出加班的企业文化,员工非常有可能会以领导为“榜样”,表现自己,在即使没有工作的情况下,仍然不下班。第三,同事加班的压力。同事加班也是员工加班的重要原因。同事对工作投入的积极主动的热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自身。

员工加班,企业怎么想?

国内的很多企业对员工上班以外的时间工作不支付任何费用,一些企业支付餐费和交通费,一小部分企业会把员工加班的时间兑换成假期,更小部分企业会按照加班时间的长短支付加班费。同时,由于各个企业加班的普遍性,加班已是企业和员工之间“公开的秘密”。那么企业对于员工加班就究竟是什么态度?企业对员工加班的态度主要有三种。第一,鼓励加班,让加班成为一种文化。一些企业认为,加班本身是员工爱岗敬业,主动积极的表现。加班意味着工作时间的延长,意味着员工会对工作投入更多时间,创造更多的价值。第二,鼓励加班,通过加班降低人力成本。比起雇佣更多的员工,让现有的员工加班是降低人力成本的有效方式。即使支付现有员工的加班费用,还是要比雇佣新员工,支付新员工的一套工资和福利体系成本低很多。第三,不鼓励加班,但也不反对加班。这类企业不鼓励员工加班,对加班也没有太多的补助。但如果有员工加班,企业也不会对加班的行为有任何意见。第四,反对加班,认为上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工作不应该再占用员工的下班时间。目前国内持这种态度的企业较少,但也有少部分企业认为大部分员工的工作量在上班时间就肯定能完成,员工根本没有必要加班,加班对于员工的时间和企业的资源都是浪费。

不加班是很多国外企业的企业文化,国外的企业往往要向员工支付高昂的加班费用。但国外企业的不加班现象这也是分行业而定,一些制造业、金融业等行业的企业里,员工加班也非常常见,除了较大的工作量外,加班能够为企业降低雇佣成本是最重要的原因。

到底要不要加班?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成就有目共睹,这巨大的成就离不开每个中国人的辛勤工作。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再加上中国相对于欧美国家较低的人力成本,加班演变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加班究竟时好时坏,很难定论。

加班有其积极的方面。从企业的角度讲,加班确实延长了员工的工作时间,员工的投入意味着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且,现有员工的加班工作绩效又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招聘新员工的开支。从个人的角度讲,投入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有利于在工作中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更快的积累经验,更快的建立工作业绩。在一些企业中,加班也是树立一个积极工作,全情投入的个人品牌的有效方式。同时,在以加班为企业文化的环境中,加班延长了和领导、同事的相处时间,有利于员工更好的融入团队。

但加班也会对企业和员工带来很多消极的影响。加班占用了员工的休息时间,这直接造成员工生理和心理的负担。人每天的体力和脑力都是有限的,一味的延长工作时间很可能会造成工作效率的下降。本该上班时间内完成的工作,很多员工会拖延到加班才完成,工作效率低下。很多员工长期超负荷工作,长时间伏案,缺乏锻炼和正常的作息和规律的饮食,这都带来健康隐患。从心理层面上讲,人是社会动物,需要社交和互动。长期的加班减少了员工和家人朋友交流的机会,造成了一些员工的心理问题,而企业又没有相应的心理辅导,长此以往甚至会造成自杀等极端现象的出现。这些由加班带来的问题都会对企业的效率、文化和发展带来影响。现阶段大部分企业只看到了员工加班所带来的效益,却忽视了员工加班中的问题,又缺乏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于员工加班物质和心理上的补助疏导系统和机制,一旦出现问题将成为企业的危机。另外,一些人才对以加班为文化的企业望而却步,就是为了有一个放松的工作环境。

让加班更美好

笔者认为只有企业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才能让加班更美好。市场竞争的激烈,使得加班在很多时候成为了一种必然,那么企业应该如何更好地帮助员工无论上班还是加班中都提高效率,尽量减少加班时间,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首先笔者认为从对员工的尊重出发,加班并不应该作为提倡的文化。其次,如果加班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就应让员工对加班有所选择。比如现在欧美一些大企业和组织非常支持员工在家加班,甚至是每个月有几天允许员工在家上班,让员工有一个舒适放松的环境。最后,天道酬勤,企业应该对员工的付出给予相应的报酬,真正建立起公平和公正的加班管理机制,对员工的额外劳动显示尊重。

给计算教学加点味道 篇12

一、引人入胜的情境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如果上课一开始就板书几个干巴巴的算式, 学生肯定不会被吸引进课堂。《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由此可见, 情境是引学生入课堂的一剂香味。例如在教学“6、5、4、3、2 加几”时, 可创设“青蛙跳一跳”的游戏情境, 先出示6+6=12, 要求“小青蛙们”不计算, 估计下面这些算式得数会比12 大的就张大嘴巴跳一跳, 如果比12 小就乖乖地坐在那儿。然后教师一一出示7+6 、4+7、8+5、7+8、9+3、8+2, 并问:“小小青蛙跳不跳?”学生马上根据判断做出相应的动作, 这样, 学生立即被吸引住, 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玩得有趣, 学得有味。

“情境”这一香味剂要既有趣味性又具有实效性, 既有生活味又有数学味, 不要为创设情境而创设, 也不要为标新立异而创设。比如:在教学小数除法时, 可创设“假期去神龙峰旅游”的情境, 先出示神龙峰的图片,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再把冷冰冰的数字赋予生活意义:神龙峰海拔约2011 米。上山要5 小时, 下山要4 小时, 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要走多少千米?引导学生计算, 总结出算法后再出示垃圾遍布的景区图片和数学问题:3 千米海滩遍布约51.03 吨生活垃圾, 平均每千米海滩残留多少吨垃圾?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一并进行了环保教育, 这样就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学生做起来就不会那样枯燥, 而且也体会了计算的实用性。

二、有滋有味的探究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形成计算技能”是计算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如果教师让学生生搬硬套, 学生只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甚至会形成思维定势,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出现对计算和数学麻木的现象。所以说将算理和算法说百遍、做千遍, 不如让学生亲身经历算理和算法的推导和应用的过程。

在教学三年级“分数的简单计算”1/8+2/8时, 可先让学生猜测和会是多少?再让学生分组操作:各组从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中任选一种来折一折1/8+2/8, 看看结果到底是多少, 让学生在折中体会算理。教师再次追问:“为什么1/ (16) 不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接着计算2/8-1/8时, 学生就有“法”可依了, 很快就能自主探究到其中的算理和算法。这样, 让图形将“冰冷”的算法和“神秘”的算理深层次融合, 让学生清楚感受到“法中见理, 理中见法”, 从而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

“数缺形少直观, 形缺数难入微”, 线段图也是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的一大法宝。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中2÷2/3时, 可引导学生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小时所走的路程, 在图上标出2/3小时和2 千米, 再讨论:已知2/3小时走2千米, 要求1 小时走多少千米?引导学生得出:可以先求出1/3小时走的千米数, 也就是求2的1/2, 即2×1/2, 再求3个1/3小时走的千米数, 即2×1/2×3, 然后对照线段图理解算法, 最后从算式间的巧妙转换总结出算理和算法, 让学生算得有滋有味。

三、耐人寻味的练习

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趣味练习, 如开火车、知识大比拼、设计大赛、找朋友、夺红旗、我是小小邮递员等, 既加深了学生对算理、算法的理解, 又让学生回味无穷。如学习了四则计算以后, 可设计一个“争先恐后”的游戏, 同桌合作完成, 先其中一人出一道一两步可计算完的小数四则计算, 同伴答对之后, 前进一步, 然后给对方出题;答错则倒退一步, 再给对方出题。谁先走完十步, 谁就能获得老师的特殊奖励。学生玩得不亦乐乎, 出题的绞尽脑汁, 答题的更是小心翼翼, 气氛异常紧张, 学生沉浸在计算中, 题目也由最初的一两步计算, 发展到了后来的三步、四步计算和简便方法计算, 学生算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

再如, 在学生学习了圆的周长的计算后可设计练习:用两个一样的一元硬币, 将其中一个硬币甲固定, 让另一个硬币乙沿硬币甲的周围滚动一周, 那么硬币乙自身旋转了几圈?学生小组合作提出猜测后, 再一起动手操作、计算。顿时, 计算变成了学生解决问题、验证问题的钥匙, 这样, 教师没有把学生的思维硬生生地框定于书本中, 而是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环境, 让学生开动脑筋论证并尝试解决问题, 体会到计算的巧妙, 这样更记忆深刻、耐人寻味。

正确, 也许只是一种模仿;错误, 却绝对是一种经历。学生在练习中不可能每次都百分之一百正确率, 当学生在练习中出现错误时, 教师不要过多地责罚和漠视, 而是要引导学生从错例中反思、提高, 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让学生觉得余味无穷。

上一篇:同步电机下一篇:地震地区建筑安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