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的社交之路

2024-06-07

虚拟现实的社交之路(精选9篇)

虚拟现实的社交之路 篇1

社交媒体是指互联网上基于用户关系的内容产生与交换平台。伴随着QQ、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迅速普及,网络社交在人际交往中的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使人们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随时随地进行互动交流。尤其是2011年微信的推出,在短短的四年内,微信已覆盖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5.49亿。此外,社交媒体的发展也在日益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以电视、报纸、收音机、杂志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受到冲击,并相继推出网络版,互动性得到提高。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社交媒体仅凭几年的时间,就使人类的社交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微博、微信等平台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网络社交之中。使用网络进行沟通的频率和范围不断扩大。社交媒体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在交流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社交媒体扩大了汉语言的不规范使用。在社交媒体上,语言的使用具有词化程度高,随意性大等特点。如把“这样”写为“酱”,用“爱豆”代替“偶像”等词汇上的应用,以及语法上的不规范随处可见。职业化的“段子手”和“网络写手”等对微博、微信用户进行信息推送,使部分人群的用语习惯和语言特色,以其大量的转发和阅读量,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并对微博、微信用户产生潜移默化的用语影响。此外,文献[1]中谈到“社交媒体文书不规范的特点,使得现有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直接应用于社交媒体文本时效果不甚理想,比如性标注器、依存分析工具等,而很多基于关键词的算法和应用也经常达不到预期效果,比如情感分析、事件发现等。”社交媒体语言不规范问题对于其自身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利影响。

社交媒体革命性地影响了人际关系的处理模式。它跨越了物理上时间、空间的局限,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人与人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沟通,这确实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各种专业类、兴趣类论坛扩大了人的交际交往领域,较低了人际交往成本,但是却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现实的交流。比如在公司中,过去在完成工作时,是同事之间、领导和下属之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协作,并通过实际的沟通来共享信息,社交媒体的出现提高了工作效率,实时共享信息、文件,节省了时间,同时更能保证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但是员工之间的交流机会和互动却大大减少。社交媒体还容易削弱人的实际交流能力。据腾讯公布的2015年业绩报告显示,25%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30次,55.2%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大部分社交媒体是支持手机后台运行的,无论是否在线,都可以随时接收到别人发送的信息或各种公众号的推送,很容易加强用户对社交平台的依赖性,时刻挂念是否有消息推送,一些人因为无法管理时间、控制情绪而导致沉迷。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人更愿意用手指“说字”代替现实的面对面交流,有的人在社交媒体上侃侃而谈,在现实的交际中却往往陷入被动,沉默寡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交恐惧。在社交媒体诞生以前,如果想获取一些特定的信息,就必须经营人际关系,通过现实中个人的人脉网络,寻找掌握特定信息的人。而社交媒体的发展为信息的检索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人们无需为了获取信息而在人脉关系上进行大量的投入。个人从互联网上可以获得海量信息,社交媒体使陌生人之间即时、互助式的发问与回答成为了可能。这也在一定程度少削弱了实际的人际交流需求。

社交媒体影响着人们对事物和认识以及自我认知。尼尔·波兹曼认为,媒介往往以一种不为人知的方式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日本传播学者中野牧曾提出“容器人”这一概念,这类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采取不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也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画面一样,力图摆脱日常繁琐性的束缚,追求心理空间的位移、物理空间的跳跃。”社交媒体日益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重要渠道。利用社交媒体获取新闻在便利程度和传播速度上都具有明显优势,但是与传统媒体相比,更容易成为谣言的温床。除此之外,通过社交媒体看世界并没有表面反应出来的繁荣,反而是让人的新闻获取渠道变少。据印第安纳大学近期针对“用户在线新闻检索行为”展开的一次大规模的实证调查显示,相较于利用搜索引擎检索新闻,使用社交媒体获取新闻的用户更容易陷入集体性的社交泡沫。其次,社交媒体影响着自我认知,人们更倾向于阅读与自己的观点或是见解相同的言语或评论,这就容易造成对个人观点缺乏客观的思考和认知。最终导致对自己的一些错误看法或是缺乏理性的想法产生盲目自信,无意识的避开或是直接否定其他观点,以强化个人的自我认同感,相应的对个人思想正确与否的认知也会发生偏移。

社交媒体看似是现实交流的辅助工具,但是却在普及过程中带来了挤占现实交流机会和时间,削弱现实沟通能力,影响交际圈选择和自我认知等潜在危害。毫无疑问,社交媒体在今后仍然会继续高速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如何趋利避害,让其回归辅助工具这一本位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摘要: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交媒体快速发展,极大的丰富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作为一种现实交流的辅助工具,社交媒体给现实交流带来怎样的影响对于社交媒体今后的发展规划是有研究意义和价值的。本文将从现实中人的语言使用、人际关系、个人认知三个方面尝试探讨社交媒体对现实交流的影响。

关键词:社交媒体,人际交往,影响研究

参考文献

[1]宋亚军.《一种改进的社交媒体文本规范化方法》[A].《中文信息学报》.2015年.第29卷第5期.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互联网天地.2016.

[3]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8).

虚拟现实的社交之路 篇2

一。对方辩友举出了种种例子来证明虚拟社交网络对我们的弊端。但是,我要说任何事物在新生阶段总会产生一些不适应弊端,如果我们只因为它一点小小的瑕疵而扼杀它,那我们岂不是少了很多现在必不可少的东西?的确,虚拟社交网络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是存在着一些弊端,但我们相信处在学校的教育之下,必能使我们以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应用这种工具。对方辩友的例子让我觉得似乎虚拟社交网络的流行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灾难,但是你们又没有想过如果没有这么一个先进的交流平台,我们和古人有什么区别?这并不能说明弊大于利,这只是个别现象,是他们没有正确地使用虚拟社交网络,所以这并不能否定虚拟社交网络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二,关于青少年的自制力问题,诸如“虚拟社交网络依赖症”等等疾病的确是有一些,但是,对方辩友,你们难道没有注册过社交网吗?你们有,又为什么没有得“虚拟社交网络依赖症”呢?我们还是有一点自制力的,不会过度,因此,这类的疾病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就算青少年理性不足,但是现实社会中也有许多鱼龙混杂的信息,无论好坏,都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如果少接触的话,那么好的机会就会消失,如果我们用慈母的方式老教育青少年,怕他们受伤,不让他们了解太多,那只会阻碍他们的成长,对方辩友知道青少年的理性在什么样的一个程度吗?你们难道觉得信息越少就越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吗?在古代的时候,人们想要交流是有心无力的,它们的渠道少不足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成长慢,然而虚拟社交网络激活了我们的成长,使我们更方便的讨论,交流,更透彻的了解问题。并且对方辩友局的大多数是一些极端的例子,这只是个例,请不要以偏概全,它们通过不断的管理,控制是可以解决的。

三·我们将成为明天的建设者,我们肩上担负的是托起未来的重任。我们的任务是跟上时代的脚步。及时掌握科学技术。对于科技的衍生物,虚拟社交网络,它有它存在的现实性。现在的青少年离不开虚拟社交网络,他们需要这样的一个平台来表达他们的心声与真实情感。这是缓解日益迅速发展社会压力的一种体现。如果我们连这点空间都不给青少年,那他们怎么能够健康的成长?现在的青少年之所以逐渐疏远成谜与网络世界,正是应为他们压力太重,所以渴望交流,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这个空间,最重要的一点:不是我们选择了虚拟社交网络,而是他选择了我们,对方辩友觉得应该把孩子放在温室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吗?你们觉得吃好喝好就是成长的条件吗?要想让孩子见多识广,就不要用慈母的方式来教育他们,我们要用思辨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四.虚拟社交网络有着其他事物所不可替代的优势:它有它存在的实用性,虚拟社交网络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你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到你想得到的东西,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创造力。它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既经济又方便,这些益处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它可以打破时空界限,使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进行相互交流,可使信息处理更系统,全面。使信息流通更及时、便捷,所以世界选择了它。如今世界,包含多样化的社交关系,让我们从单一的交流方式变成了多元化的,使我们可以更宽广的,更自由的,表达观点,交流体验,开拓视野,拥有广博的见识,有利于我们的成长,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表达出来的真实情感,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表现,他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平等话语权,因为她的多人可视性,是我们的话语权得到充分的体现,使我们可以更快,更迅速,更方便的鱼更广阔的人群交流。也可以让更多的人自我反省,让青少年在不断的改正中趋于成熟,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互动交流表达能力,让青年人更快的融入社会。

五,虚拟社交网络还有它存在的必要性。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要让我国在这个信息世界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21世纪主力军的我们,必然要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质.我们需要虚拟社交网络这么一个平台让我们更加迅速的适应这个社会,它带来的利处是无法估量的。而不是去做一只井底之蛙,也许我们会受伤,但这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台阶上的必经阶段,要想更好地成长,就需要广泛的交流正如一句台词所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六.虚拟社交网络带给人类的好处可谓数不胜数,它的出现是现代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标志。现代意义上的文盲不再是指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电脑脱离信息时代的人。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曾幻想要足不出户,就晓天下事,如今信息高速已将此幻想变为了现实。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难道还能只读圣贤书,而不闻天下事吗? 既然对方辩友觉得虚拟社交网络是不好的,那么请问对方辩友有哪一位没有人人或者其他的社交网络?如果对方辩友认为虚拟社交网络不好的话,那为什么你们要注册呢? :如果虚拟社交网络不好的话,那么当初为什么要产生它呢?

七,虚拟社交网络作为一种新时代的衍生物,有它存在的理由。它本身没有好坏就看人们怎么利用它,因为利用它来做好事的人多于利于他来做坏的人,做的好事的影响也大于做坏事的影响,所以是利大于弊,其实就像菜刀一样,对方辩友你们觉得菜刀对于人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其实菜刀本身没好坏,要有好坏,也是它质量的好坏,人们用它来切菜,做菜,但也有人用它来砍人,这时你们不能说菜刀弊大于利吧.八,人类的生存方式,从古至今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是什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什么让人类开始了新的生存方式? 是科技,是科技的发展才推动了人类的历史进程,你们享受着科技带给你们的无限好处,却坐在这里指责科技的衍生物,虚拟社交网络,用意何在?对方辩友难道觉得这个世界不需要发展吗?不需要高科技的承载吗?我们更应该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尊敬他,怎能口是心非地说虚拟网络的流行弊端累累?

九.正是因为人类懂得如何选择正确的方式进步,才可以在今天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一个人不进步是可悲的,一个国家不进步是没落的,一个世界不进步是黑暗的。只要在不断的进步中,人类的生活才可以得到升华。青少年是未来的希望,虚拟社交网络激发青年人的青春活力。如果年轻人少了这种朝气蓬勃的流行文化,社会也将衰老。既然他们选择了这么一个方式去成长,我们何不去相信他们,让他们自己筛选对人生有意义的信息,更快的趋于成熟。当然,我方也不否认网络存在弊端。因为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有利有弊,但正如我方辩友所证明的,如果人们更广泛接触到的是事物有利的一面,我们又怎能说是弊大于利呢?这就像吃鱼一样,我们有时会被鱼刺卡住喉咙,但我们就不吃鱼了吗?不会。因为鱼刺卡喉咙只是偶尔,如果小心,可以避免这些情况。虚拟社交社交网络也一样;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也有信心地说:虚拟社交网络的流行利大于弊,谢谢!

对,我承认虚拟社交网络是一种愉快消遣的行为,可是你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流也是一种愉快的行为啊!这是人本身就会产生的行为,还有,对方辩友请注意,朋友也有亲疏远近,它可以分很多种类,真心的交朋友,就可以交到朋友,你们不要用自己的逻辑来得到自己的结论,请回归现实来看问题,人性本来有好有坏,虚拟社交网络不过是一个交流平台,没必要去指责它的种种无所谓的不利吧!就算没有他的存在,青少年也会通过其他的渠道来获得,不良信息现实生活中也有,难道你们觉得这些不良信息是虚拟社交网络带来的吗?对方辩友觉得,现在的青少年经常半夜起来刷人人,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可是就算他们不刷人人也会半夜起来打dota什么的。

对方辩友混淆了网络与虚拟社交网络的概念。网络中鱼龙混杂有许多不良信息,我无话可说,但是虚拟社交网络例如新浪,人人等,它们有管理,请对方辩友不要悲观。

我方关于利弊的标准就摆在眼前,当今社会,没有任何一个平台可以与虚拟社交网络比拟,而它的敝处也在被规避之中,所以能促进青少年的成长。而你方的标准我方没有看见,虚拟社交网络的流行可以让青少年看到很多信息,参与很多事情,从而不断成长,它存在的漏洞,也在不断的被规避和解决,我们不必担心,这就是我方的标准,而对方辩友的标准是很难通过管理来规避这些问题,所以那是形同虚设的。而且反方列出的很多弊端暂时还没有出现,并且弊端无处不在,而且虚拟社交网络上的弊端是可以规避的,难道这就是你们所以为的敝处吗?

虚拟社交网络的管理不足使它固有的弊病还是他流行起来的弊病? 随着虚拟社交网络的不断流行,弊病会变吗?

在后台管理人员的治理下,弊病有没有被控制?有没有被后台工作者 管理?

当现实情感遭遇网络社交 篇3

一、名词解释

网络孤独症:就是过分地依赖网络,淡化了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交往,远离周围伙伴,慢慢地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失去了感受力和参与感,变得越来越孤僻。其主要特征为,社交功能和交流技巧出现障碍、异常动作以及复杂多样化的行为。

上网强迫症:是一种不由自主想上网的心理症状,患了上网强迫症的人会把一天大部分上班时间混在网络上,聊天 、发帖等,并为此乐此不疲。上网强迫症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的工作,学习,甚至健康。

二、小调查

网络在给我们带来海量信息与沟通便利性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习惯甚至性格。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6.1小时,较2013年底增加了1.1个小时。随着各类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成为网民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本次调查显示53.1%的网民认为自身依赖互联网,其中非常依赖的占12.5%,比较依赖的占40.6% 。

网络使人们哪些习惯被弱化或渐渐丧失?调查中,排在首位的是“写信”(69.1%),其次是“看纸质书”(56.5%),排在第三的是“做运动”(46.8%)。接下来还有“打电话”(36.9%)、“面对面沟通”(37.7%)、“外出参加聚会”(30.0%)等。

读者发言

张红敏,女,43岁,家庭主妇 孩子在外地上学,难得回家一次,一回来就拿着手机聊天,我和他爸想跟他说说话,看他低着头,也觉得插不上嘴。要说这社交网络吧,也是挺方便的,至少我能经常给儿子发语音信息了,但至于要每天无时无刻地盯着手机聊天么?我觉得挺不能理解的。

李益康,女,27岁,公司职员 沉迷社交网站可不仅仅是浪费时间、忽略家人那么简单,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您想,每天低着头玩手机,对眼睛和颈椎的伤害都是持续性的。

三、身边的故事

  1. 爱情:沉迷社交网络的我,现实中却“爱无能”

陈梦茹 女 29岁 公司白领

“亲爱的,早安,好想你。”每天早晨打开手机QQ,都能收到这样的信息。我甜蜜一笑,也回复了一条“刚睡醒,想你了”。

信息的另一端,连接着我网恋的对象,他的网名叫陈先生。我们相识于豆瓣,聊到一个话题发现很有共同语言,于是加了QQ,越聊越热络,越聊越暧昧,终于开始以“老公、老婆”相称。尽管也发照片,也偶尔视频,但其实并未谋面过。我觉得这样挺好的,每天感觉到有另一个人在想着自己,关心自己,这不就是恋爱的感觉吗?

但时间一长,陈先生开始着急了,这我也能理解,有个同城女朋友,网上亲密无间,却连真人也没见过,总感觉让人心里不安稳。于是约了时间,在一个咖啡厅见面。

我还记得那天约会的情景,简直就是陈先生的独幕剧。我坐在他对面,只一味盯着手里的卡布奇诺,心里不停地问自己:对面这个熟悉却又陌生的男人,真的是和我在网上情话缠绵的男朋友吗?也许是觉察到了我的沉默,陈先生只能没话找话似的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地闲扯,扯到最后,他也累了,问我:“你是不是对我不满意?”我哑然,没有什么满意不满意的,也不是我不想说话,是我从见到他的那一刻起,心里对他的那种依恋居然荡然无存。

这次约会不欢而散。而我和陈先生的网恋也划上了休止符。

没有每天早上和我互道早安说着情话的人,我的生活瞬间出现了大段的空白,同事、朋友也给我介绍过几个异性,其中一个还不错,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和他确定了恋爱关系,恋情不温不火,只是我始终找不到网上恋人带给我的那种神秘又甜蜜的感觉。

恋爱两个月后,我在网上认识了R先生,我对R先生隐瞒了我有男朋友的事实,他取代了陈先生,每天对我嘘寒问暖,有时候我觉得对这份网络感情的依恋,甚至超越了对男朋友的依恋。

然而,这份隐秘的依恋还是被男朋友发现了,当他举着手机问我“这到底是谁”的时候,我感到无力反驳,即使我和R先生并无实质性的接触,但我知道自己对网络社交营造的虚拟爱情的痴迷,就是对现实情感的背叛。

现在,我又回到了单身,生活里似乎只剩下手机和附着在上面的网络社交,而真正的爱情,却始终没有到来。

点评:很多人迷恋网络营造的那种神秘的、虚拟的,看似不掺杂凡尘俗世的爱情,但实际上,他们爱上的只是自己依恋的那份感觉,而并非一个真实的人。可是爱情不是网络上的几句情话,而是坚定地牵着彼此的手,去过柴米油盐的日子,而这些,恰恰是网络社交无法给予的。

2、亲情:别让键盘和手机把家人隔离

吴静 女 33岁 会计

“来,宝宝,跟姥姥说说话。”妈的声音从手机那段传过来,带着兴奋和期待:“哟,宝宝又变样啦,来,抬头让姥姥看看。”儿子连头都没有抬,自顾自地添了一层积木。我把手机屏幕翻转回来,看到屏幕里妈的表情有些落寞,她苦笑着说,“真想抱抱孙子,也不知道吃胖了没有。”

我心里忽然一凛,想起有了宝宝以后,好像很久没有回过娘家了。我一直没觉得这有什么——毕竟我们离得远,再说,现在社交网络这么发达,随时随地发微信语音,开视频什么的,跟见面不是一样的吗?

可是今天妈说的这句话却提醒了我:怎么能一样呢?盯着小小的屏幕,看得见,摸不到,儿子许久不见姥姥,虽然经常看到屏幕里那张慈爱的面容,但他又怎么能感觉到那就是自己至亲的家人呢?

晚饭我吃得闷闷不乐,饭后老公正在沙发上玩手机。“今天上班跟上司生了一肚子气。”我坐在老公身边,打开了话匣子。老公头也没抬,“嗯,我知道。”看他这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我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你有在认真听我说话吗?”

见我发火,老公才把视线从手机上移开,满脸堆笑,“怎么啦老婆,你说上司那个事情啊,我不是评论并转发了你那条微博了吗?”

我一时哑然。不知从何时起,我和老公面对面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之前没有察觉,是因为我们在社交网络上的互动非常频繁,他发微博说好饿,我就转发并评论说“回家给你做好吃的”,也能引来一票朋友说“秀恩爱”。可是当两个人见了面,却通常都是低头刷微博、刷微信朋友圈,这样的婚姻状态,算是恩爱么?

这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手机和键盘似乎已经把家人们隔离在屏幕之外了,亲人间的现实感情正在遭遇一场严重的危机。好在我和老公畅谈之后,他也非常赞同我的观点,“老婆,我可不想以后的现实生活跟虚拟网络混淆在一起。”经过一番商讨,我们决定把今年的年假用掉,回去看看双方老人,而且我们约定,每天使用社交网络的时间固定在晚上睡前半小时,其他时间非电话不得打开手机。还别说,不用每天惦记着时刻看信息、刷微博,我们都觉得工作效率提高了,也有更多时间陪儿子玩了。

点评:社交网络的确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极为便捷,但它并不能取代现实中的交流,我们可以利用技术的便捷加强联系,但技术的过度使用,也会阻碍亲人之间现实情感的交流,毕竟亲情的维系,仍依托于现实中面对面的交流和关怀。

  1. 友情:隔着网的“好友”

曾子茜 女 29岁 公务员

“一天天拿着手机嘿嘿傻笑,怎么你的业务那么繁忙啊!”老公在一边抱怨。我一边利落地点击着屏幕,一边沾沾自喜地说,“谁叫我的朋友多呢。”这可不是我在自吹自擂,我的微信好友常联系的就有几十个,有这样一群朋友在网上相聚,我觉得生活都变得多姿多彩了许多。

“真出了事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看群里有多少人会帮你。”老公每次都这样说。我就觉得不服气,只要是朋友,网上认识的和现实生活中的有什么区别?

“你要真不信,咱俩来打个赌”,老公凑过来,“你找网络朋友们借3000块钱,看看能不能借到。”我虽然觉得这招挺无聊的,但是架不住老公的怂恿。

结果,我在群里发求借3000块钱的消息时,得到的回应多数是“茜姐开什么玩笑呢,你差这么点钱啊?”、“茜姐被盗号了吧?”我耐心地解释说现在在买东西,银行卡里钱不够了,群里渐渐地就没有什么人回应了。抱着不甘心,我又私聊了几个平时聊得挺多的群友,然而,结果无一例外是:“这个月工资还没发”、“钱给孩子报学习班了”、“公婆看病花了不少医药费”,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有一个认识最久的、我去深圳时见过两次面的群友,给我的支付宝转账了1000块钱。“茜茜,我现在手里没多少钱,你再问问其他人有没有。”

我发了个“难过”的表情,跟她说,“其他人都借不到,平时聊那么好,没想到,唉!”“茜茜,其实这事也挺正常的,本来大家就只是在网上聊聊,面都没见过,你突然借钱,人家肯定心里面犯嘀咕,说实话我要不是在深圳见过你两次,我也不敢贸然借钱给你,网络毕竟只是网络。”

我看着这段话愣了好久,是啊,网上的友情跟现实生活中的怎么能一样呢?也许你们有共同语言,对方在你难过时也会倾心安慰你,可是对彼此又了解过多少?谁能隔着一张网,就无条件信任对面的人呢?

怀着失望的心情,我打电话给现实朋友借钱,虽说好久没联系了,但是她二话没说就把钱打进了我的账户,还问我够用不够用,我想,现实友情建立的,不仅仅是共同语言,更重要的是信赖,我们是不是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网络社交,而忽略了那些一路走来的老朋友了呢?

点评:网络社交让我们的交际圈无限扩展,但在其中建立的友情,却不能与现实生活中的友情相较。当你真正需要友情的时候,站在你身边的,仍然是那些见证你某段时间的生活、陪你一路走来的朋友。

  1. 生活:戒掉网络社交依赖症

李小琳 女 30岁 部门经理

“叮铃铃”,闹钟响起来,我费尽地睁开双眼,起床。镜子里的我双眼布满红血丝,脸色蜡黄,所有的迹象都在表明:我又没有睡好。唉,10点洗漱完毕躺在床上,刷刷微博、看看微信朋友圈,浏览一下天涯论坛,越看越精神,再发个状态吧,再看个视频,哟,还有夜猫子没睡,我们再聊会儿……您说,这么多事情要做,几个小时够用吗?

拖着无精打采的身躯走进办公室,工作便签就贴在电脑上,可是拖延症犯起来如洪水猛兽,每次打开电脑都要先聊个QQ,看看空间有没有人给我评论,再看看有什么新帖子,不忙活到10点绝不进入工作状态。

晚上回到家,吃饭的时候也不忘拿着手机戳来戳去,给饭菜拍个照,加个滤镜,编辑个状态发出去,在一堆点赞和评论中兴奋地回复着。好不容易忙活完了去睡觉,又是一个新的轮回。

看着我的生活状态,您觉得熟悉吗?

我想,这应该是当前大多数人的现状吧,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已经被社交网络严重“刷屏”了——意识到这个问题,源于我某次忽然的心血来潮。在一次照镜子发现黑眼圈越来越没救的时候,我萌生了一个想法,我想知道到底我在社交网络上花费了多少时间?

不算不打紧,一算吓一跳——我每天花在网络社交的时间,竟然高达5个小时!要知道,我们除了吃饭睡觉,每天供自己支配的时间也不过12个小时左右,而我竟有接近一半的时间花在了网络社交上面!

想到这一层,我大致划分了一下自己对网络的需求,主要是联络朋友、获取资讯和购物,为此,我减免了不必要的习惯性刷微博、无目的浏览购物网站,而是换成了有消息来的时候才查看手机,有购物需求的时候才打开淘宝。至于获取资讯,那就每天安排半个小时来寻找我想了解的东西。

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生活变得从容了许多:睡眠明显变好,精神状态改善了,因为我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用来健身和读书。我想,使用网络社交并没有错,但我们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能让那张网完全占领我们的生活。

点评:前年春晚,一句“时间都去哪了”成为网络流行语,并延伸成了“我们的时间都被用在哪里”的反思,统计结果显示,大多数年轻人的时间都被网络社交所挤占,也许,是时候对那张困住我们的网,说一声再见了。

四、观点:情感需要现实的维护 网络不能代替现实

基于虚拟平台社交网络的文本分析 篇4

社交网络来自英文翻译Social Network Service, 是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服务平台, 为拥有相同兴趣和爱好的用户提供交流等服务, 通过好友以叶脉的形式将网络迅速扩散, 通常将其称为“社交网站” (1) 。社交网络中的用户可以轻而易举的进行聊天、相互寄信、分享影音资料、讨论热门话题。美国网站Facebook作为以SNS理念为核心的标志性网站, 拥有来自全球31 个国家和地区中近1.32亿的用户, 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SNS网站。可以说, 社交网络拓宽了人们信息分享的方式。不同的网络空间与互动模式也构成不同形态的社交网络。中国的社交网络, 从早期以天涯、猫扑为代表的BBS时代, 到微博、微信代表的微信息社交网络时代, 最终朝着垂直社交网络应用时代发展。这些社交网络各有所长, 风格迥异, 形成了中国虚拟社交的特色。

社交文本依附于社交网络而存在。它涵盖了包括纯文本、图片、动画、声音等在内的各种形式, 成为一种新的网络语言表达范式。相比过去, 用户似乎更愿意用一种更简洁、更个性和更直白的方式去传递信息。这种变化开启了文本分析的一个新方向, 给传统、网络文本的研究者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仅探讨社交网络中的文本 (简称社交文本) , 如QQ签名档、微博、微信等网络传播中的语言文本。

1 社交网络文本类型

尼葛洛庞帝曾预言:“数字技术将会导致各媒介产业的融合, 从而促使以多媒体方式传播信息的新媒介产生。”[2]社交文本便是基于数字化技术, 在虚拟的网络环境、社交空间、用户身份等方面, 通过数据压缩来存储和传输文本内容, 实现网络世界对现实社会的拟态模仿。把这些个性鲜明的社交文本拿来细细咀嚼, 我们会发现它们并非无律可循, 大致分为如下类型。

1.1 自说自话型

社交网络最大的价值莫过于发掘单独个体发布信息的欲望。借助社交网络平台, 写作者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实时发送, 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关注他人。例如某明星割伤手指后发布的微博:“谢谢向日葵们送给我的向日葵和创口贴, 手指的伤口已经愈合了, 下次我会小心啦 (表情笑脸) 。”快速进行自我动态更新, 能及时收获无数的沟通和联系。

1.2 智者无忧型

心灵鸡汤, 是指一些充满智慧和温情的励志、哲理类话语或小故事。它的常规写作路径是先讲一个故事, 再给一个结论。辞藻无需华丽, 文采不必最好, 且故事本身并无逻辑, 结论也非公理, 它剔除了细节, 剔除了生活的杂质, 最终传递出如沐春风, 阳光普照的正能量, 因而受到普遍青睐。从“新媒体指数”上显示的数据来看, 69 个官方榜单共52 368 个公众号中, 纯粹心灵鸡汤的账号所占比例只有7%, 但人们在生活中却经常有被心灵鸡汤刷屏的经历, 这也足以证明, 心灵鸡汤传播理论之巨大。正如人大陈力丹所言:“如果在公众最需要的时候媒介能够提供现实的而不是空洞的、正确的而不是含糊其辞的精神支柱, 可以大大减少舆论的惶恐。”然而, 我们仍然需要理性地看待这类社交文本, 因为它脱离不了“禅意故事”“钙片文化”“结果验证过程”的老套叙事, 假借公知、名人、大师之名, 试图去影响偏感性的人群。尤其是那些被注了水的“鸡汤”, 论证无逻辑, 思维不缜密, 即便让人眼前一亮, 也是过目即忘。当受众渐趋理性, 鸡汤文本在绑架社交媒介给人以精神抚慰的同时, 也需要提供实实在在的“干货”。

1.3 调侃戏谑型

既可以是自我状况的调侃, 也可以是应对平淡乏味生活认知的策略, 还可以是对当下热点话题、热门人物的诙谐评价。一改平铺直叙的叙事方式, 用风趣的语言描述情节。幽默元素是吸引大众的必杀技。尤其是在对不良现象予以抨击时, 一般是在嬉笑怒骂中宣泄并引起他人共鸣。不能太过消极沉闷, 而应不失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3]。例如:某网友对天气变化无常、应对无措时的调侃:“我们熬过了冬天, 难道要冻死在春天不成?春笋吃完了, 油菜花也看完了, 难道还要穿棉袄?都说春天的风像妈妈的手, 轻轻的抚摸着我们的脸, 可是今天的风, 就像后妈的手, 左一耳光, 右一巴掌, 把人往死里抽。冬天你走不走了?春天你来不来了?你俩处对象呢?还恋恋不舍, 整天忽冷忽热的, 你俩赶紧确定关系, 给个痛快话, 今天明天后天该穿啥?”幽默中不乏深刻, 用笑的形式将“痛”的一面表现出来, 从而增加内容的深刻性。

1.4 常识新解型

这种文本写作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其创新性, 以突破常规的叙述引人注目, 使人在原有的常识基础上感受到震撼和不一样的体会与理解[4]。例如:某网友在看完电影《夏洛特烦恼》后, 随即在其微信中发表如下文字:“刚刚看了《夏洛特烦恼》, 原以为主角叫夏洛特, 原来男一号叫夏洛, 他特烦恼!!!你直接取夏洛的烦恼不就得了嘛!等我以后有钱了, 我也去拍《周立波很大》《吴奇隆胸记》《奥巴马上来》《金正恩仇录》《苏有朋友圈》《邓紫琪牌室》……”。这看似是对片名的无稽调侃, 实则是发泄这种利用片名制造噱头误导受众的愤懑之情。

1.5 专业宣传型

文本多以介绍产品的促销信息、制作花絮, 并辅以真人秀、反馈秀将产品放大, 它在实时发布后需要第一时间引发关注, 产生兴趣, 因而营销意味十足。例如:文本表述都会突显信息的新奇, 多使用“最新、发现、推出、首次”等词;手法较为夸张, 多出现“免费、专家、附赠”等词;力证其产品或服务的真实, “通过过敏性测试, 不含香料”“健康安全食品级”;竭尽所能唤起网民的行动力, “立刻给你健康自信的美”“坚定消灭粉刺的决心”“剁手再一次来临前, 请阻拦我”等。偶尔也会发布一些公益性的内容, 当然这只是为了缓和网民的反感或排斥情绪。然而, 这类“窄化”的信息, 需要尽可能做到精炼、简洁、朴素, 避免一味追求转发率而生成的粗俗低劣的社交文本。

2 社交网络文本特征

在社交网络中, 传受双方时常互换角色, 文本不断地被改写、被重组。与常规文本相比, 社交文本会稍显随意, 且在写作“空间上”也始终与其他文本格式交叉进行, 形成别具一格的语体。

2.1 篇幅短小精悍, 内容集中突出

社交文本因发布频繁, 各类短文本每时每刻都在增加, 信息量大, 篇幅简短。只言片语、一组表情包、一小段话, 是社交文本的常态。因而, 社交文本重视的是信息的传递和内容, 而非外在的形式。例如, QQ的个性签名档, 有严格字数限制, 文本力求简短明白:“本人made in china, 出厂日期1989年X月X日, 长180 cm, 净重67 kg。采用人工智能, 各部分零件齐全, 运转稳定, 经20 多年的运行, 属信得过产品。该产品手续齐全, 无限期包退包换, 现因发展需要, 诚招志同道合者共同研制开发第二代产品, 有意者请联系!”短小的篇幅使得文本紧凑, 内容或充满哲理, 引人深思;或揶揄调侃, 风趣幽默, 无需过多的修饰和铺垫, 直接抛出核心的信息。

2.2 语言自由随意, 张扬个性

社交语言常带有私密性和个人的宣泄性, 网民苦心构思出许多有趣的社交语言, 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网民思维的活跃和新潮。每年的网络流行用语排行榜便是最好的佐证。社会学家泽内普·图费克奇 (Zeynep Tufekci) 在一篇文章中指出, 社交网络推动了早期的“口头文化”的回归。图费克奇认为, 社交网络帮助人们实时地与他人进行会话, 或做出回应[4]。于是, 原有的语体规范限制被消解, 日常口语和书面语的交替、掺杂使用, 带来了社交语言的特殊性, 如简洁、个性化、形象化、直观、不规范等。为了以最短的时间传递出最快的信息, 网民多采用谐音、缩略等手段压缩话语, 以数字、字幕和符号来传情达意, 使社交语言显得非常简洁精炼。

2.3 多次元的媒体表达

社交文本结构没有边界, 可以任意地链接到其他文本。且每一种链接方式都彰显出独特的个性。传统文本主要靠单媒体文字符号或附带图片来传达信息。而社交文本则采用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来表达, “它必须能从一种媒介流动到另一种媒介;它必须能以不同的方式述说同一件事情;它必须能触动各种不同的人类感官经验”[5]。将自身的互动功能隐藏起来。正如大伟·邦内尔 (美国) 所说:“网络上的内容, 须是持续的、有变化的、不断改进的, 是有反应的, 是一次无法触摸的经验。它不是一件物体, 倒比较像是一道信息流, 一项对信息的反应, 一个诸事物的混合体。”

摘要:当下用户似乎更愿意用一种更为简洁、个性和直白的方式去传递信息。依附于社交网络的社交文本立刻成为新的语言表达范式。这将开启文本分析的新方向, 给传统、网络文本的研究者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仅探讨QQ签名档、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中的语言文本, 从文本类型和文本特征两个维度展开阐述。

关键词:社交网络,文本,类型,特征

参考文献

[1]Yu, H.B., Shaw, S.L., 2008.Exploring potential human activities in physical and virtual spaces:as patio-temporal GIS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22 (4) , 409-430.

[2]徐丽芳.技术进步与新时代出版[J].出版科学, 2002 (2) :54-55.

[3]李文月.微信时代大众“微”写作现状探析[J].中国报业, 2014 (20) :23-24.

[4]新华网.社会学家眼中的Twitter:同时具备会话和写作特性[EB/OL].http://news.xinhuanet.com/it/2011-06/06/c_121499141.htm

让电视重返虚拟社交圈 篇5

为了让电视重返社交圈, 让远方的亲戚和朋友一同聚在荧幕旁, 来自各大电信公司的研究员们正致力于将社交网络与看电视相结合, 让人们尽可能亲近地分享视觉体验。

多年来, 电视直播节目的收视率一直平稳下降。但是, 冬奥会和格莱美等直播节目居然重新拥有了大批观众。收视率反弹主要归功于观众收视习惯的改变:当人们收看直播节目时, 主要依赖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互联网工具, 社交电视的灵感就是基于同样的道理。

虚拟现实的社交之路 篇6

关键词:网络社交,交往行为,社会环境

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离不开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日常生活领域,网络都时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与认知。网络的发展不仅促使了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而以网络社交软件为基础的网络社交也为我们重新认识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网络社交与社会性网络即SNS密切相关,SNS的产生和发展又与“六度分隔理论”密切相关,该理论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创立。按照六度分隔理论,个体的社交圈会经由放大而成为大型网络。2002年哥伦比亚大学的瓦特教授开展了“小世界研究计划”,验证了“六度分隔”不仅在物理世界,而且在虚拟世界同样适用。后来有人根据这种理论,创立了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进行网络社交拓展,这就是所谓的SNS网络。[1]网络社交的流行塑造了一个全新的网络化社会生活空间,对当代人类的日常生活社交行为与思考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

一、文献综述

关于社交网络的研究是随着近几年互联网和网络社交软件的迅速普及发展而开始起步的,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研究的数量与质量。目前关于网络社交的研究关注重点在于网络环境下的社交行为与人际关系,尤以网络社交对现实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居多,而关于周围社会环境影响网络社交偏好水平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一)关于网络社交

网络社交是一种以文本、虚拟图像为主要交流符号,通过社交网络进行信息沟通的交往方式。[3]网络社交的原理是前文所述的“六度分隔理论”,其本身具有三大基本特征:匿名性、失同步性、便捷性,其分别有利于减弱自我意识、更好地印象管理、保持互动双方的自我表露。[4]而网络社交偏好是一种个体差异的认知结构,是个体主观上的、相对于传统面对面社交的一种交流方式上的倾向性选择。相对于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人们会感到网络社交中人际关系更加安全、更加有效、更加自信。[5]

网络社交因其操作便捷、内容简洁、信息共享等特点,使得交往时空拓展、交往对象多样、交往内容丰富、交往行为直接、交往关系平等、交往意识自主,带领人们进入了即时、互动、高速的新时代,并打破了传统交往方式的种种约束,从而实现了跨空间和身份的交往,拓宽了人们交友的渠道,满足了个体的心理、情感需求。[6]根据马克·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弱关系下的社会交往更有利于不同信息的交流,易于成为信息流动的主要渠道。[7]而网络社交兼具时空压缩性与延伸性、匿名性等特点,因此非常适合弱关系的建立与发展。[8]

(二)关于社会环境影响作用

人类个体具有社会性与群体性,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周围人的压力,并依据周边环境和人群行为而选择自身的行为,个体社会化过程总是会受到或需要接受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且通过模仿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等过程将其接受的东西内在化。[9]米德的“镜中我”理论指出,个体总是依据对他人行动与认知的推测而行动。[10]班杜拉认为,如果人们观察到周围人有特别举动,那么他们也会有此倾向,并且这种自学能力是与生俱来的。[11]个体社会化过程总是会受到或需要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而可以推测,个体偏好受周围环境影响,个体的网络社交偏好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属团队的他人。[12]国内也有学者通过数据分析,验证了周围社会环境与网络社交偏好的相关关系,并给出了较为精确的相关系数。宋姜通过提出假设到数据分析验证的方式,指出网络社交偏好受周围人群影响:个体周围人群网络社交普及程度越高,其就越有可能偏好于网络社交。[13]

相应地,社交网络技术的发展进步也影响着社交网络平台,从而影响着人们的网络,甚至是现实社交行为。随着网络社交工具的发展创新,网络使用的便利,碎片化的社交状态也随之明显,同时也引发了诸如现实交往淡化、社交焦虑症、高科技焦虑症等不良影响。[14]这也即是下文要提到的网络社交与现实人际交往的关系之一。

(三)关于网络社交偏好与现实人际交往

关于网络社交与现实人际交往之间有很多研究内容。比如在社交焦虑的研究上,有学者认为网络社交有助于降低社交焦虑水平,即网络社交比现实社交存在更低的心理压力和社交焦虑水平。[4,15]但有学者通过社交焦虑量表式问卷调查的方式,证实了现实社交焦虑水平与网络社交时间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16],亦即说明,社交焦虑本身很大程度上也是随着网络社交的频繁而产生的。

不少研究者认为网络社交对现实人际关系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即所谓的“跷跷板”效应,二者一般无法兼顾。网络社交的发展容易造成人们对人际交往角色的错位和人格分裂,造成现实社交的心理障碍与网络社交依赖性[9,17],网络社交对象的虚拟性与匿名性也极易引发现实生活交往中的信任危机和道德失范。[6,18]关于网络社交依赖,有研究者认为其与网络社交使用者的主观认知相关,即对网络社交及其真实性认同度越高,依赖性也就越大[19],也有研究者对其进行严厉批判,认为网络依赖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是缺乏担当精神的表现。[20]

但也有学者指出,网络社交实际上是现实人际交往的一种补充,未必一定会产生上述所谓的“跷跷板效应”。有研究者发现,性格外向程度与网络社交偏好呈正相关关系[2],外向者总会在社交网络中保持最新状态并积极与他人保持联系,而性格封闭者相对于外向者而言,更倾向于减少网络社交的频率,会即使在网络上也难觅其影[17],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实人际与网络人际的高度重合性造成的,即网络社交是“强关系”与“弱关系”并存的世界,并且往往是熟人占据网络社交的主导地位。[21]也有研究者指出,网络社交对现实社交的影响性质因人而异,一些群体认为网络社交增加了其与周围特定人群的交往时间,增进了实际情感,而另一些群体则持相反观点。[22]而社交补偿理论认为,对于一些社交焦虑水平较高、不善现实交际的个体而言,网络社交为其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交流平台,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和解决手段,同时他们也更倾向于采用网络社交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20,23]

二、总结与评价

首先,目前关于网络社交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网络环境下的社交行为与人际关系,尤以网络社交对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或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居多,同时也有不少积极意义的研究,而关于非青少年网络社交人际关系和周围社会环境影响网络社交偏好水平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这方面是今后研究中需要特别侧重的,可以结合相关个体行为理论和环境作用理论加以研究。

其次,从综述中可以看出,目前研究者关于网络社交的研究主要定位于定量分析,即通过量表式问卷数据的SPSS或SAS数据分析,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及相关性水平,而质性研究方面已有研究很少涉及。但实际操作中,问卷调查得来的数据往往在信度和效度上均不如参与观察和访谈法等质性研究方式,因为被调查者一般倾向于回避或虚报网络社交中的不良行为。由此今后在网络社交的质性研究方面可以做一些积极性探索。

再者,目前关于网络社交的研究主要是就事论事,仅仅将研究目光放在网络社交使用者之上,探讨网络社交对其使用者的影响,而关于网络社交通过其使用者来影响其周围个体的研究则几乎没有,这也是未来研究需要涉足的领域。

虚拟现实的社交之路 篇7

一、研究背景

准社会交往的概念提出后, 直到1972年, 研究者才认识到其在传播学中的价值, 并致力于研究受众与媒介人物之间的准社会交往, 很多学者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 研究的领域集中在电视节目, 重在分析受众与节目主持人或影视剧角色的准社会交往, 将准社会交往理论融入传播学研究之中。从大方向上看, 准社会交往侧重于受众的心理研究, 在新媒介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 以微博为代表的虚拟社交应用成为受众与公众人物产生联系的新途径, 受众通过关注该公众人物, 了解其最新动态, 幸运者还可“互粉”或发私信, 准社会交往有了新的内涵。从微观的准社会交往视角出发去探讨虚拟社交的传播现象, 不失为新媒体研究的新思路。

研究建立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之上, 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 他们是微博用户的重要组成, 对其进行分析具有典型性。对已开通个人微博的对象发放问卷150份, 回收147份, 有效问卷133份, 回收有效率达90.5%;共访谈20名学生, 学生群体囊括本科一年级至四年级, 硕士研究生一年级至三年级。研究采用的分析模型为经典的传播效果三个层面, 即“环境认知———价值形成———社会行为”。

二、调查过程及分析

(一) 环境认知:满足“诉说”的需求

在对问题“你关注的微博账号有 (可多选) ”中, 选择“文体明星”的有103人, 占77.4%, 选择“新闻媒体 (人) ”的有79人, 占59.4%, 选择“教师、专家或学者”的有61人, 占45.9%, 选择“电视节目官微”的有42人, 占31.6%, 这四项是选择人数较多的。在填写的理由中, 包括了“喜欢该明星”、“喜欢这位老师”、“喜欢这档电视节目”、“喜欢该位媒体人”、“喜欢读这份报纸 (杂志) ”等, 这样的结果也非常符合“使用与满足”在准社会交往中的效应:选择微博关注, 能获得这些公众人物的最新消息, 以此满足自己“交往”的需要, 尽管这种交往更多意义是精神上且互动较少的。

值得关注的是, 在访谈中, 许多学生表示“喜欢明星”只是喜欢该明星在本职工作中的精彩表现, 如影视明星塑造的角色、体育明星的高竞技水平等, 还没有到“盲目崇拜”的地步, 并不是“脑残粉”。部分学生表示, 自己只是在追某部影视剧时关注了其中的某位明星, 过后就不是太在意他 (她) 的信息了, 甚至会取消关注。获得比较稳定关注度的是媒体 (人) 和高级知识分子的微博, 大学生认为能够从他们的微博获得想要的资讯, 或是从中学会看待社会的视角, 有利于开阔自己的眼界。部分学生表示通过微博给关注的明星、媒体人或教师留过言, 很少得到回复, 但他们觉得这都很正常, 对获得信息反馈并不期盼, 更大程度上在于满足自己“诉说”的需求, 现实中的社交缺失也会促使他们更倾向于发展准社会关系, 以弥补现实交流中的缺憾[2]。可见, 在虚拟社交构建的传播环境中, 受众对“交往”的局限有较清醒的认识, 明白自身在准社会交往中的位置, 能够正确对待。

(二) 价值形成:价值观的认同

在对问题“微博关注的公众人物是否影响你对事物的看法”的回答中, 选择“很大程度上会”的有35人, 占26.3%, 选择“部分会”的有42人, 占31.6%, 可见超过半数的大学生从主观上认为准社会交往行为对自己的价值观产生了影响。在对问题“你是否会刻意模仿微博上关注的公众人物的言行举止”回答时, 选择“多数会”的有11人, 占8.3%, 选择“部分会”的有23人, 占17.3%, 选择“说不准”的有35人, 可见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大学生对公众人物传递的价值观念趋同程度较深, 达到行为模仿的地步, 这是值得关注的。在对问题“你在多大程度上认同微博上关注的公众人物的观点”的回答中, 选择“多数认同”的有39人, 选择“部分认同”的有67人, 共占79.7%, 可以看出公众人物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不可小觑。

在访谈中, 多数学生表示对微博关注的公众人物的言论还是比较赞同的, 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媒体 (人) , 认可程度均很高, 认为他们的观点能代表自己的立场, 与主流意识形态较吻合, 弘扬了正能量。值得关注的是, 部分大学生表示尽管比较认同公众人物对某些事物的看法, 如“主动扶跌倒的老人”, 但他们认为“公众人物的财力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但如果自己遇到同样的事情, 肯定不会这样做”, 可见大学生在价值观上比较正确, 但落实在行动上却受到社会现实的阻碍。

(三) 社会行为:阶梯式的选择性接纳

在问题“你的微博在不同时期是否关注了不同的人”中, 选择“是”的有59人, 占44.4%, 在问题“你曾经取消关注过某位公众人物吗”中, 选择“是”的有62人, 占46.6%。准社会交往理论认为, 随着受众与公众人物“接触”增多, 他们可能会发现公众人物与自己的预期存在偏差, 当不喜欢这种落差带来的失落感时, 会不再关注这个人物, 以中断准社会交往。通过整理问卷, 发现在问题“你关注的微博账号有 (可多选) ”中, 选择“文体明星”的大学生人数, 低年级的要比高年级的多;选择“教师、专家或学者”的大学生人数, 高年级的要比低年级的多;所有的硕士研究生均选择了“新闻媒体 (人) ”或“教师、专家或学者”。

通过访谈, 部分高年级的大学生反映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的微博关注的公众人物会有变化, 从一开始的只关注娱乐明星、体育明星, 到关注新闻媒体, 再到相关领域的权威人士、专家或学者。这与他们的需求变化是息息相关的, 越临近毕业, 越会将精力用于获取对提高自身素质有益的信息, 因此他们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媒体人、教师、专家、学者上, 从这些公众人物的言论和观点中汲取有用的信息。可见, 随着阅历的增长, 大学生能够较准确地把握准社会交往的尺度和重点, 选择信息的能力呈现阶梯式成长。

三、“晕轮效应”与脆弱的准社会交往

很多公众人物 (如影视明星) 将微博更多地作为自我营销的阵地, 作为传播者, 他们传递的信息是经过严格把关的, 展示在受众面前的是刻意营造的形象, 目的就是为了继续获得“粉丝”的支持, 增加自身的商业价值。在这样的准社会交往下, 原本期盼从微博中了解公众人物真实一面的受众, 接触到的依然是和以往一样“戴着面具”的演员, 他们以“客我”的意识塑造形象, 这个形象是“我的‘粉丝’希望我是这样的”, 这就容易造成“晕轮效应”, 可以理解为知觉者潜在地认为外表有魅力的人社会适应性必好[3]。但公众人物的真实形象一旦与媒介形象有所相悖, 受众会依此决定准社会交往是否继续。如娱乐圈轰动一时的“周一见”事件, 因其中公众人物以往在电视节目和微博中塑造的“好丈夫、好爸爸、好男人”媒介形象, 与真实形象大相径庭, 引得“偶像轰塌”, 众多“粉丝”断绝了与其的准社会交往 (即取消关注) 。

准社会交往不具有实质意义上的“关系”特质, “交往”的双方本身就缺少交流和反馈, 一旦受众对公众人物产生心理期望的差距, 就会主动切断这种交往, 对于以微博为代表的虚拟社交而言, 只需要点击“取消关注”即可。需要关注的是, 虚拟社交下的准社会交往与传统媒体时代是不同的, 传统媒体时代, 受众更多地依据媒介形象作出是否继续准社会交往的决策;但在虚拟社交下, 受众接收的是公众人物媒介形象和现实形象 (如影视演员、知名学者、认识的老师等) 的杂糅, 如两者存在不一致, 很容易导致受众放弃这段准社会关系。例如, 大学生长期关注某位公众人物且对其有强烈的沟通愿望, 会主动留言或发私信探讨问题, 但如果长期得不到回复, 就会丧失继续交往的欲望。另一方面, 微博上有海量公众人物注册了账号, 可选择性增强了, 也意味着受众的黏度有可能下降, 因此, 大学生微博关注的“喜新厌旧”就不难理解了。

四、结语

从总体上看, 大学生能够较正确把握准社会交往的尺度, 理性关注微博公众人物, 并取其思想精华, 但还是有部分大学生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有限, 面对错综复杂、有误导性的言论糟粕, 容易受到网络污染信息源的侵害, 甚者志趣被错误引导, 从而荒废学业。因此, 加强大学生人生关键时期的媒介素养培养尤为重要。在通识课的教学中, 教师应融入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讲授, 运用典型案例让学生明晰如何进行正确的虚拟社交, 并引导学生开通微博, 深入实践, 在切身体会中增长经验, 学会学习, 避免在准社会交往中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作为大学生, 应正视自身的兴趣看好, 将其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 与自身发展的技能习得结合起来, 在开展虚拟社交时选择适合的公众人物或媒介平台, 不过分沉溺于网络营造的娱乐氛围, 进行健康的准社会交往。

摘要:以微博为代表的虚拟社交应用已经成为受众与媒介人物产生准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以准社会交往理论为视角,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 按照经典的“环境认知——价值形成——社会行为”传播效果层次研究模型, 分析青年群体虚拟社交行为的传播效果。结果显示, 受众对媒介人物有较高的价值认同, 容易造成“晕轮效应”, 但准社会交往关系依然比较脆弱。对青年群体而言, 只有加强媒介素养的培养, 才能保障健康的准社会交往。

关键词:准社会交往,虚拟社交,微博,传播效果

注释

1[1]Horton, D.&Wohl, R.R.Mass communication and Parasocial interaction[M].Psychiatry, 1956.

2[2]张平, 裴晓军.准社会关系理论在传播研究中的价值、意义与方法[J].东南传播, 2014 (7) .

虚拟现实的社交之路 篇8

鉴于目前IT预算吃紧甚至有下降的趋势, 企业IT投资的高性价比则显得愈发重要。在对挑战、风险和威胁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企业要规划和实施战略性IT技术项目, 如虚拟化、移动设备安全、加密、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归档和云计算等, 从而更有效地管理和保护信息安全。

新技术, 新挑战

由于IT技术变得愈加智能和快捷, 针对这些技术资产的威胁也相伴产生。例如,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使用智能移动设备, 导致这些设备能从后门进入企业数据库, 这使得业务应用和个人应用的界限变得模糊, 也意味着2011年市场将迎来新的IT安全模式。

虚拟化的广泛应用同样会带来挑战。虽然许多公司确信虚拟基础设施中的信息和应用已得到保护, 但在2011年许多IT管理员还将面临严峻挑战。虚拟基础设施的迅速普及、凌乱的部署, 以及缺乏标准化, 将继续暴露虚拟环境中的安全、备份以及高可用性的漏洞。虽然虚拟化能够降低服务器成本, 但企业也意识到, 虚拟化增加了管理和存储费用;如果没有针对虚拟环境保护的规划, 将不会实现全面的投资回报。

信息的急剧增长严重影响了企业有效管理和恢复数据的能力。2011年, 存储管理员必须重新掌控信息, 摈弃“宁滥勿缺”的作风, 并对重要信息进行分类保存。否则, 存储成本将继续扶摇直上, 而且企业得用更长的时间来恢复数据, 同时无法满足管理的法规遵从标准, 包括隐私法和电子探索。

企业为改善沟通和工作效率而使用的社交媒体, 则进一步增加了管理和运营的复杂度。虽然社交媒体将在2011年继续改变我们的协作方式, 但是IT部门需要了解如何保护和管理此类非标准化应用, 以确保能恢复和发现在这些渠道中产生的业务信息。

2011年新生代数据中心

2011年, 随着企业组织继续以有限的资源进行管理, 同时面临着更多智能化和针对性的威胁, IT部门将采取更具策略性、创新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虚拟客户社区的数字化生存之路 篇9

虚拟客户社区的多重角色

根据国内外的实践, 虚拟客户社区至少扮演了以下几种角色:

1.信息提供者。

“非典”疫情对许多产品的紧急特殊需求, 使更多的企业重视信息网络建设。现今产品更新换代加快、生命周期缩短和日趋多元化, 企业需要产品革新创意的新来源, 而融入了消费者智慧的产品将更具有生命力, 更符合市场需求。因此, 企业需要从消费者群体中选择合适的客户作为企业的信息源, 并与他们保持经常性的联系。

2.合作生产者。

在美国软件业, 像微软和SAP这样的高端开发商还经常邀请客户代表作为产品开发组成员, 为其出谋划策或合作生产。由于“非典”肆虐时对各类防护服需求激增, 北京蓝天制衣也依靠其客户群协助企业进行产品设计决策和订单生产, 不过客户成为合作生产者的前提是其已掌握了必要的产品专业知识、技术知识。企业应该及时捕捉客户的创意, 洞察他们的想法, 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3.产品支持者。

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及时反馈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 改善产品质量;老主顾向亲友推荐产品, 发挥口碑行销的优势, 客户会如滚雪球般地增加。企业如风随形的关怀进一步激发客户支持产品的积极性, 提高忠诚度。华北制药通过企业与客户之间, 客户与客户之间互动的合作平台显示, 抗“非典”的重组人干扰素等基因工程新药供不应求。

一直以来, 国内企业习惯采用举办座谈会和调查问卷等固定方式从客户那里获取信息, 客户缺乏主动与企业沟通或与其他客户交流的渠道。而虚拟客户社区的优势毕现, 它利用网络建立了互动的基础。社区内合作开发、合作生产, 关系行销等商务机制便应运而生。企业通过虚拟社区倾听客户意见, 并仔细研究他们的反应和选择转换产品的理由, 确保不断改进产品, 取得革新。因“非典”催生的杭州龙网www.hzlw.com形成了网上农产品集市, 很多农民从这里迈向国内、国际市场;经过“非典”的特殊洗礼也使更多市民养成网上购物的习惯, 杭州龙网声誉鹊起。鼠标一点, 万千世界, 或许在五到十年内, 大众传播、大量生产的传统消费时代会悄然消退, 客户则在网络世界的模拟市场上重新找回情感依依的桃花源。

既然虚拟客户社区是“后非典”时期决胜商场的关键, 国内企业当然要卯足全力打赢这一场商战。但到今天成熟的虚拟客户社区有多少?该如何构建?这都是亟待回答的问题。

虚拟客户社区的设计构想

设计主题之一:知识传播

虚拟客户社区绝不只是谈天说地、讨论区、精华版而已, 企业要为客户提供深入的专业知识和信息。企业可以通过: (1) 知识库模式, 将产品信息、技术知识存入数据库中, 设置搜索引擎和智能代理, 方便客户随时进入“产品百科全书”查找资料。将产品演示分类归档, 为客户查询提供便利。例如广西南化股份是综合性化工企业, 在其虚拟社区中储存了所有用户对产品用途和性能咨询的内容以及专家的解释。因此自主生产的TCCA用于“抗非”化学消毒液需求火爆。 (2) 网络互动模式, 建立社员与专家之间的直接联系。例如美国的一家叫做Mar Shall的电子元件公司在其虚拟社区中列出了所有工程师名单及其从事领域, 并支持客户与Mar Shall工程师就产品开发、故障排除、外观设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24小时在线讨论。该公司还提供在线培训, 帮助客户掌握电子元件的使用方法。

设计主题之二:信息获取

客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 经常会萌发革新产品外观设计或用途的想法, 但这些想法往往只存在于客户的脑海中无法明确表达。企业可以在客户社区中构建多媒体认知系统, 有效地支持文本、图形、声音、视频、三维动画乃至触觉感受等信息手段, 丰富客户表现思维的方式, 目前国外许多企业的虚拟社区甚至利用网络游戏来帮助客户挖掘创意。企业还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取信息, 比如做一种链接来调查客户对产品新性能的潜在偏好, 客户点中链接时, 会显示“正在建设中”或是“很快将会上市”的字幕。通过对点击次数进行分析, 公司可以测出客户对产品性能的兴趣。

设计主题之三:客户交流

如何有效开展交流?企业在设计虚拟社区时要采用不同的方案。对于前两个角色, 即信息提供者和合作生产者, 由于是企业发起, 邀请客户参与, 其与客户的交流是任务导向型的, 多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要求企业在设计虚拟社区时建立严格的时间构架。

而产品支持则是通过与客户之间的长期沟通实现的, 企业可以逐次累积历史上客户与企业之间、客户与客户之间的交流记录, 并将它刊登在网上。这不仅为现实客户和潜在客户提供了阅读的内容, 而且还让他们感受到交流是长期有效的, 社区是稳定的, 增加会员对虚拟社区的满足感、参与感、认同感及归属感, 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产品支持的积极性。

设计主题之四:会员激励

社区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够激发会员产生社群意识, 进而产生合作意识和社群忠诚度, 所以各商家都要想办法提出激励措施。企业应该让客户意识到, 由于他们的参与使产品的质量或外观设计有了很大的改观, 企业可以向会员提前通报产品信息, 邀请他们参加产品演示会, 免费提供体验新产品的虚拟环境。

另外, 企业要向社区活跃分子提供奖励, 也许是给予他们某个讨论组的主持人的称号和权利, 或是更实际的报酬———提供您产品的特别折扣。比如微软实行的“MVP计划”, 就授予那些在虚拟社区中经常解答其他会员技术问题的活跃分子以荣誉称号。不过, 对于角色不同的客户要采用不同的激励机制或激励机制组合, 对作为信息提供者与合作生产者的客户要尽量满足他们获取优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而对作为产品支持者的客户, 除上述需求外, 还要实现其交友联谊的愿望。

设计主题之五:口碑行销

传播理论指出, 每个人的决策大多受到他人的影响, 尤其是所谓高参与度的商品。如高价值的汽车、房屋以及代表个人品味的服饰、化妆品, 推销员说得再专业、再详尽, 人们也未必相信, 一定要自己信任的人推荐才敢放心购买。在行销手法上, 这就是口碑行销。虚拟社区内因为有社员间的相互信任, 老主顾上网把对产品的心得公布出来, 除了有一种温馨的感觉外, 更是开展口碑行销的理想场所。

例如, 美国杰克丹尼尔酿酒厂鼓励老主顾传播个人意见。公司每年收到超过13万封来信, 并将其发布在虚拟社区的老主顾留言区上, 忠诚社员告知亲朋好友, 使企业不用刊登广告就可以在适当时机与客户进行互动。为了预防非典, 许多国家的消费者对具有杀菌消毒的家电表现出强烈的购买欲望, 海尔集团通过互联网电话网局域网“三网合一”的即时传输, 加快出口, 口碑行销真可谓是虚拟社区的独门利器。

为数字化生存买单

上一篇:膜侧栽培下一篇:地方政府债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