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空间

2024-09-27

老龄空间(精选7篇)

老龄空间 篇1

中国老龄化发展的形势不容乐观。截至2007年底我国60岁的老人为1.53亿, 这个数字发展特别快;2001年~2020年是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2020年~-2050年是我国老龄人口高峰的阶段, 老人从2.3亿增加4.1亿, 老年人的比重从15.6%上升到25.8%, 高龄人口迅速上升, 针对此老龄社会, 其住宅空间如何设计?

老龄居住空间设计

首先从住宅单元入口开始,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首先需要有坡道, 台阶不要做的太多, 对立面的住宅有影响, 所以不做很高的台阶就尽量少做, 里面需要设置电梯。此外, 还需要一个雨罩来挡住车的一部分, 打开车门的时候人不至于被淋湿, 这对老龄人特别重要, 尤其是在雨天。

走廊楼梯间连续的双排扶手, 在走廊中尽量连续, 合理的踏步尺寸应比正常的楼梯高度稍微小一点。能容纳担架的电梯, 目前在住宅中都没有做到, 这做得还不够好, 将来会有很多老人入住, 一旦发生疾病, 这个过程会很危险, 所以最好做能容纳担架的电梯, 并保证拐弯的时候担架能通行。

简单讲一下大门的玄关, 现在的玄关是指室内住宅内部的玄关, 国内很多门厅并没有考虑设置鞋柜, 设置坐凳, 有的门厅稍微小一点, 这对老人而言非常不便。因而在设计的时候应注意门厅需要安放扶手和坐凳以方便老人换鞋。如果有轮椅可以放置在门口旁边, 比较方便。

起居室是多数老人喜欢停留时间较长的空间, 调研结果表明, 老人对起居室非常重视。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沙发做得也有问题, 沙发很软, 如果客厅很大, 看电视看不清, 往往要搬个凳子往前坐, 这样很不方便。起居室需要注意的要点:要满足老人看电视, 看书休息等活动。老人不喜欢用空调, 可以开一扇窗户, 对于老人而言, 他们更喜欢空气自然流通。另外, 沙发需要有扶手。有些老人表示卧室不需要太多家具, 将近半数的老人分床睡, 因为他们的睡觉时间不同, 所以最好是两个人分着睡。

卧室设计注意要点:卧室的隔音要好;床要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根据不同的季节老人会做相应的调换。床头设灯, 最好设置双控的开关, 除台灯外要有一个双控;抽屉最好多一点, 因为老人会吃很多药, 放在抽屉里面比较方便;电源、插座、包括呼叫器, 这是对老人卧室必备的要求。

现在老人使用淋浴, 淋浴间要设置扶手和坐凳, 最好有浴霸。老人对浴缸的使用率不是很高, 所以应先满足淋浴, 之后可以再安装浴缸。扶手的位置怎么设计?大多数人并不在意, 设置扶手, 但是没有准确的位置。日本在这方面研究得非常清楚, 他们在一些细节上处理得很好, 浴缸设计中考虑到人的姿势, 考虑到老人的难度, 想的很周到。例如按纽可以放大, 增强识别性, 在紧急呼叫的位置可设一根线, 出现紧急事故可以很方便的拉线。

厨房, 常常会有这种情况, 水池在一侧, 窗户在人的背面, 洗东西时会觉得很暗, 即使是青年人也会觉得不方便。推拉窗会稍好, 但是密封不太好。如果是老龄人用的厨房, 要特别注意窗户的设计。厨房的要点, 要满足轮椅在里面转圈的要求;操作台要空出来;操作台的台面要尽量连续, 方便坐轮椅者操作。另外, 炉灶底下放空, 以便腿能插进去。老人用的炉灶, 一般不用明火, 用电池炉之类。

餐厅的注意事项, 餐厅最好要通风和采光良好, 餐桌尽量靠近厨房, 方便端东西。

老龄住宅室内装修

家具要小型化, 家具不要特别笨重, 沙发可以是一组拼起来的, 电视柜也可以是拼起来的。比如茶几的拼接, 腿可以插进去, 也不需要弯腰。椅子需要有硬的扶手, 整个椅子需要稳定, 但是又不至于搬不动。卫生间做了玻璃以后可以使整个卫生间显得很亮。门把手要求弯过来一点, 这是老人的专用要求, 以防止老人的袖子被钩到。

老龄社会的到来带来的影响很大, 整个国家和世界老龄社会形态变得越来越长, “以人为本”的设计会被整个社会重视, 把老龄住宅设计做好, 对社会非常有利, 老年工作、老年事业、老年产业也会变更, 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

老龄空间 篇2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日益进步,医疗事业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就成为当下共同关注的话题,它对整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所指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指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增加的过程,这是一种人口增长趋势,是老年人口相对增长的过程,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一种普遍现象。一般来说,人口老龄化最先产生于经济发达的国家,它是经济迅速发展、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如果说表现在老年人口数量上,所指的是老年人口所占比重相对加大;如果表现在人口结构上,则是人口结构的老龄化状态。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了2.33亿,占人口总数的15.8%,未来几十年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将会迅速提高,预计2016年,这一比例将达到16%,2012年和2013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中形成的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随后的三年中又在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迅速发展,与人口出生率和生育率的下降,以及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提高密切相关,人口预期寿命和死亡率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所以在这样一个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的居住空间的设计与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居住空间所解决的是在一定空间内人们如何居住、使用起来方便、舒适的问题,空间虽然不大,但涉及的问题却很多,包括采光、照明、通风以及人体工程学等,同时又面临多种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都和人的日常起居关系密切,尤其是老年人居住空间,它正朝向“无障碍设计”“旧建筑改造”等方面发展。因此,“通用设计研究”也就成为了老年人居住空间的首要研究任务。

通用设计又被称作全民设计、公用性设计或者全方位设计,主要是指不需要改进或者特别设计的空间、环境及产品就能达到方便使用的目的。它所传达的意思是:如何能被特殊人群所使用,这样就能为所有人服务。它的演进始于1950年前后,当时人们开始关注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欧洲、美国及日本,无障碍空间设计已经开始为身体残障者除去了存在环境中的各种障碍性问题。当时一位美国建筑设计师麦克-贝尔(Michael Bednar)提出:撤除了环境中的障碍后,每个人都可以轻松自由的对其使用,他认为建立一个超越广泛设计且更“广泛”、更全面的新观念是非常必要的。随后,一大批设计师开始大量使用“通用设计”一词,通用设计不是一项新的学科或风格,或是有何独到之处。它需要的只是对市场及需求的认知,以及以清楚易懂的方法,让我们设计的生活空间及生活物品都能在最大的程度上被每个人使用。更准确地说,“通用设计”是一种设计方向,设计师在每项设计中加入更多的设计元素,让它们能被更多人使用,尤其是面对许多老年人、肢体残障者,他们更希望获得平等的对待。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通过探讨将通用设计理念引入居住空间,从而为居住空间的设计探索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与思考,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设计与研究,总结出老年人居住空间的“通用设计”原则。

第一,公平地使用。对于大部分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或者生活用品的设计应该是可以让他们公平使用的,而不是需要第三方协助。因此,设计应该是:一是为大众使用者提供同样的使用方式;二是避免歧视或隔离使用者;三是应该拥有相同的隐私权与安全感;四是能引起老年使用者的兴趣。

第二,灵活地使用。充分地考虑老年人的兴趣爱好以及使用能力。设计原则:一是根据使用能力,提供多种使用方式以供使用者选择;二是考虑左右手的使用要求;三是能增进用户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四是不同用户的不同使用节奏。

第三,简单而直观。居住空间内尽量简洁明快,避免尖角、锐角出现。设计原则:一是去掉不必要的复杂细节;二是与用户的期望和直觉保持一致;三是适应不同读写和语言水平的使用者;四是安全、便捷、可靠。

第四,无障碍设计的要求。无障碍社会环境不仅能让老年人走出家门、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和其他社会成员的重要措施。设计原则:一是体现社会对所有公民的关心,尤其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二是标识与导向系统应设置在明显位置,且应利于使用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标识的信息;三是室内楼梯或者踏步在设计上应通过色彩材或质的变化提示高度差,弯道和电梯应该同时有声音提示层数的系统;四是室外环境的坡道设计,应考虑部分使用轮椅者和手杖使用者能够自由的使用。

第五,尽可能地减少体力上的付出。老年居住空间设计中,空间划分、家具及设备的设计应该尽可能地让使用者有效地和舒适地使用,而丝毫不费他们的力气。设计原则:一是允许使用者保持一种省力的肢体位置来完成基本操作;二是选用便于抓握、手持的材质设计制作;三是减少使用过程中动作重复次数;四是减少持续性体力负荷。

第六,提供足够的空间和尺寸。使用者能够接近使用,为其提供适当的空间和尺度,让使用者便于接近、操作,并且不被其姿势、身型或行动障碍而受到影响。设计原则:一是为坐姿和立姿的使用者提供观察重要元素的清晰视线;二是坐姿或立姿的使用者都能舒适地触及所有位置;三是兼容各种手部和抓握尺寸;四是为辅助设备提供充足的使用空间。

以上通用设计的原则主要强调生活空间内使用上的便利性,但对于设计实践而言,仅考虑可用性方面还是不够的,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还须考虑其他因素如文化、经济性、性别、工程可行性、环境等诸多因素,另外通用设计研究要求室内空间、城市道路、家具、设备的设计,应该方便老年人和其他特殊人群的通行和使用,色彩、造型、光线、目标大小等方面也是老年居住环境要考虑的因素。结语

老龄空间 篇3

关键词:老龄化;老年居住空间;设计及研究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革新,人口的不断增长,中国的老龄化的发展呈不断的增长趋势,因此会产生诸多的养老问题。对于养老问题而言,最为关心的就是老年人的居住问题。对于老年人居住空间的有效设计,可以很好地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居住问题,进而对于整体的养老问题而言,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老年人的居住问题,不单单局限在对其的较为日常的基本关注,更加注重对居住环境的舒适度等良好的居住空间的设计上。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不得不重视对其“超老龄”社会的整体关注。

经济的发展,人们传统思想的日益转变,对于老年居住空间的设计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对于传统的养老模式来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挑战。因此,对于老年人居住空间的合理设计要综合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尽可能地将不同老人对居住的不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从而为老年人创造出相对安全和舒适的居住氛围和环境,优化老年人整体的居住空间,进而提高其整体的生活水准。

1 老年人居住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年人整体的居住模式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不单单局限在传统的对其住宅的改良的空间设计上,而是应该把研究的重点更加关注于对老年人自身的实际的需求层面上,并且结合其自身的特点。

1.1 养老型社区

这类社区的主要特点是针对的主要围绕的是整体上的居家养老模式,在社区的配置上应将全面周到的社区服务与设施进行有针对性的配置,进而满足其对家的整体的需求。

1.2 两代同居型

这种社区主要针对的是与子女住在一起的老人,对于这类居住空间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其各方面的因素,进而可以有效地加强老人与子女的情感交流。这类社区主要针对的是生活能自理或者是相对半自理型的老年人。

1.3 社会保障型

这种养老空间的设计上更加强调的是对老年人的整体的全面看护层面,大多数属于机构型的养老模式。这类型较为适宜生活能半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

2 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原则

针对老年人居住模式的不同类型,但是老年人对其空间的设置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共通性,因此,在对老年人居住空间上的设计上,应坚持:

2.1 安全性

由于老年人自身的行为特点和身体机能的相对下降,因此相应的警惕性也呈降低趋势,对于安全性的设计也越发的重要,应加强对建筑物自身内部的整体居住空间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来考量。

2.2 便利性

这是对老年住宅最为重要的要求。由于老年人自身的特点,行动等行为方式具有相对的迟缓性,因此,应更加强调在设计过程中的便利性。

2.3 私密性

老年空间应该具有相对的私密性,具有很强的私有性质。在室内外的空间设置上,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做到室内和室外的相對“不透明化”。在设计上可以对卫生间和主卧室进行有针对性的私密设计,不仅要考虑到老年人的正常的生活的需要。也应对其相应的私密性进行针对设计。

2.4 舒适性

舒适性是对老年人空间设计的基本考量。老年人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变化和提高,对生活中居住的舒适度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在空间设置中,应充分听取不同老人对舒适度的不同需求,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舒适度的设置。

3 老年人居住空间的主要功能

根据老年人对居住空间的不同需求,可将老年人自身的居住空间分为两种类型: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对于公共空间来说,主要承担的功能有进行相关的对外会客和主要的集体家庭活动等;私密空间是老年人自身活动的主要场地,可以根据其自身的爱好和行为特点进行满足自身实际的休息或是学习。

具体可参考的设计为:

公共空间:主要可以有客厅、餐厅和厨房及相应的门厅等。主要的功能是提供给老人相对应得日常起居和会客等。

私密空间:主要可分为卧室、卫生间和书房等。这种空间的设计上主要考虑的是攻老年人自身的相对私密的处理,如进行日常的私密事务或是相应的休息和睡眠等活动。

动区:这类地区的设置一般较为常见的是考虑到客厅或是厨房等。在这种区域中老年人活动相对频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多的可干扰成分的存在。

静区:这种空间的设置更多考虑的是卧室和厨房。因为在这种环境中更加强调的是安静,而且具有较少的活动,以静为主。

4 老年人居住空间的主要设计

4.1 起居室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对家的留恋越发的深刻,而起居室作为其日常家庭活动最重要的场所具有相对的社交和娱乐等重要的承载作用。一般来说对于起居室的设计上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具有较为良好的朝向。在设计上应将朝南的位置作为首选;具有较为明亮的色彩。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其生活的情调。因此在设计中应采用较为明快和高雅的色彩,营造出舒适与明亮的空间;具有较为合理的空间站地面积。不宜过大和过小,在空间的整体使用上也应相对的灵活;具有良好的通风与照明环境。老年人的起居室的设计上,应保持较为良好的通风环境,缓解其心理压力。照明的方式设计上,应加强高照度灯光的设计,避免造成老年人的孤独心理的产生。

4.2 厨房和餐厅

在设计中,应具有更加舒适的操作空间。老年人由于其自身的行动不灵活特点,因此,活动空间的需求更大。同时也应加强对厨房的色彩的相应的洁净程度的设计。厨房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应以干净和整洁为主。对于光线的选择上,同时也应加强直接光照的设计,厨房多数以北为主,因此,在设计中要考虑直接光照和间接光照的因素。通风的设置上,应考虑到穿堂风和相应的过堂风,加强排气与换气的设置。避免由于炒菜造成的大量油烟的不能有效排出的现象产生。

4.3 卫生间

在卫生间的设置上,更应考虑合理的空间尺度,一般1.5m*2.2m为最小尺寸。位置上应靠近卧室,方便其起居。在入口的设计上应考虑其自身的生理需求,门把手等的设计上也应考虑老年人的身体尺寸。光照的设计中,应结合相关的光照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色彩上,在增加亮度需要的同时,加强其对洁净的辨识度,宜采用浅色。对于洗面器和坐便器等浴缸设计,也应充分考虑不同老年人自身身体状况的不同需求。

4.4 卧室

对于卧室设计应充分考虑照明,使照度达到相同。做到有效的采光和通风。在门窗的设计上,也应考虑其尺寸和类型。推拉门可作为首选,窗台的设计不宜过高,可供老年人观望。同时在尺寸的设计中也应更加的合理,达到经济性并存,较为合理的面积是15平方米。

参考文献:

[1]王江平.城市老年人居住方式研究[J].城市规划,2003 (23).

老龄空间 篇4

1 我国老年人家居空间的研究状况

老年人在年龄和身体因素的影响下, 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家居环境中, 尤其是近年来, 空巢现象日益增多, 独居的老人越来越多,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现代家庭减轻照料老年人的压力, 家居环境的安全性尤其重要, 所以老年人的家居空间急需要具有通用的特征满足更广泛的使用人群。同时, 由于我国老年事业起步晚, 发展现状薄弱, 很多有关老年人的研究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老年家居设计一般照抄欧美、日本等老年事业已经趋于成熟的发达国家, 不能很好得与我国老年人心理生理特征完美契合。因此, 如何更好的从我国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出发而进行的居家空间设计就自然得成为了国内各机构的研究重点, 本文就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提供了一些研究思路。

2 家居空间通用设计原则

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本文从生理方面的安全性到心理方面的幸福感, 从低向高逐层进行设计, 从使用者的最低要求出发一直上升到发掘使用者潜在需求层面, 不断提取和总结设计要素。

2.1 生理方面

(1) 整体布局应遵循无障碍性原则。家居整体结构不宜过于复杂, 陈设整齐有序, 留出较大空间便于老年人行走[1]。走道的宽度不宜小于1.20 m, 同时为了防止老年性缩瞳现象引起的视力模糊这一安全隐患, 在走道上距地面0.90 m处应设置圆杆扶手, 直径为0.04~0.05 m。老年人腿关节灵活性差, 骨骼缺钙, 容易骨折, 所以家居空间地面应平整防滑, 出入口高度差应尽量减少, 特别是在卫浴和厨房空间处, 尽量避免台阶、门槛。同时为了能满足轮椅使用者的活动空间需求, 房门净宽不小于0.90 m, 并且要采取外开门的形式, 以便出现意外的时候及时救助。 (2) 家居空间及摆设应按照中国老年人的尺寸进行设计。例如卫浴功能中的盥洗室设计应遵循如图1所示的人体尺寸。老年人站立洗脸, 为了避免脊柱的过度弯曲, 洗面台的高度应在0.80~0.90 m, 坐姿洗脸时, 高度在0.65~0.80 m, 洗脸台下应由设有容膝空间。电源开关应设在距地面0.8 5~1.3 0 m之间的不需蹲下使用的方便位置上。

(3) 空间采光好, 并具有完善通风设备, 没有污染和粉尘, 可有效防止老年人由于眩光或者在密闭的空间内呼吸不畅而出现晕厥现象。为了方便介助老人及介护老人与外界的接触, 最好设置南向宽敞的阳台, 便于阳光照射, 进深应大于1.4 m, 以便轮椅回转。 (4) 必要的场所应设置呼救报警器 (患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应备有急救药品) 以及方便老年人姿势的变化的扶手, 譬如床边、浴盆边等。按钮式报警器应设置在扶手上;拉绳式报警器的连接绳从卫浴空间的天花板上一直垂到接近地面, 方便老年人在滑倒后也能及时求救。

2.2 心理方面

(1) 整体设计没有压抑感, 空间布局合理, 绿化种类丰富。 (2) 在产品和空间的设计上, 不能将产品的形态和年轻人使用的产品形态分离, 避免引起老年人的排斥心理。 (3) 产品应尽量减少使用难度, 信息传达明确, 以增强老年人的自信, 维护老年人的尊严。例如市面上越来越受老年人欢迎的智能座便器, 它的控制面板应根据老年人的视力、肌力以及认知能力来进行设计, 通过直觉就能直接使用。

3 家居空间通用设计案例

卫浴空间是居家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 特别是老年人, 生理方面的变化使得他们更加频繁的使用卫浴空间。从住宅的布局来看, 卫浴空间的位置、面积大小都给老年人带来一定的不便;从洁具的选择和卫浴空间的装修来看, 如若设计不当就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 所以卫浴空间是老年人最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2]。因此本文以卫浴空间作为案例对以上提出的通用设计原则进行了验证, 包含设计的平面布局图及场景模拟效果图。

4 结语

家居空间是老年人生活中占据比重最大的部分, 研究它的通用设计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度, 还能切实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问题。而居家空间仅仅是老年问题的一个方面, 全面解决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还需要在其他的方面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

[1]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3.

老龄化社会居住环境空间设计探究 篇5

一、我国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的现状

1.现今我们已处在老龄化社会之中, 随着传统家庭结构和观念的改变, 社会养老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养老院的服务对象已由孤寡老人扩大到许多子女不方便照顾的老人。养老院和老年性质的居住建筑将成为今后我国老人的主要养老之地。

2.老年性质的居住建筑决不是孤立设置的, 其主要目的是方便老人之间的相互照应和交流。老人理想的“伊甸园”, 实际上就是具有社区服务和医疗设施支持的准家居环境, 是真正的“老年人之家”。但在我国, 目前老年人居住建筑不是设计成宾馆式独立的形式, 就是设备环境质量太差, 走向极端, 不能为大部分老年人使用。

3.传统的家庭养老的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客观上导致了养老模式的转变。在城市, 过去的“四世同堂”、“三代之家”被“小家庭”代替, 金字塔型的家庭结构将成为社会的主流, 也就是说, 将来一个年轻人可能要面临4~8个老人的养老重任。此外, 许多年轻人为了在事业上有所建树, 纷纷到异国、异地接受教育, 谋求发展。家庭成员独立的经济来源、代沟的存在、老年人与年轻人在生活方式上的差异都会导致大家庭的解体从而造成老年家庭的增加。

由于以上几种因素的存在, 我国家庭规模小型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 而老年住宅、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老年疗养院等不同类型的老年居住建筑将迅速发展。

二、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

步入老年以后, 人在心理和生理上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机能的变化、心理功能特征的变化、生活结构的变化等。对于老年人的老化过程, 按照生活能力状态将老年人区分为自理老人、介助老人和介护老人三种状态类型。 (自理老人, 即生活行为完全能够自理, 不依赖他人帮助的老年人;介助老人, 即生活行为需要依赖扶手、拐杖、轮椅和升降设施帮助的老年人;介护老人, 即生活行为需要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 这三种老年人状态的一般规律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从自理状态向介护状态推移, 在考虑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时, 应尽可能充分考虑不断变化的复杂内涵。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生理机能开始发生变化, 在听觉、视觉等生理感觉上, 洗澡、穿衣等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人体机能继续老化, 会出现行走障碍, 步距缩小, 需要借助扶手、拐杖或轮椅出行, 上下楼成为老年人生活中的最大障碍。

老年人由于机体老化, 导致在心理上产生失落感、孤独感、黄昏感, 甚至恐惧感;他们更关心自己的健康和生活, 期待社会的关怀、理解和支持, 渴望相互交往并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的机会;愿意和年轻人甚至孩子们在一起, 看到生机勃勃的下一代, 从而会忘却自身的老态龙钟;在生活上喜欢安静, 但不希望寂寞, 喜欢阳光, 不喜欢阴暗等等。据研究表明, 老年人需求的方面比其他人群更多, 这包括:

(1) 健康的需求;

(2) 工作的需求;

(3) 依存的需求;

(4) 和睦的需求;

(5) 安静的需求;

(6) 支配的需求;

(7) 被尊重的需求;

(8) 求偶的需求;

这些体能心态特征, 是老年族群的共有特性, 也是对其生活环境空间的特殊要求。

三、老年人居住环境空间设计

如何针对老年人的体能心态特征, 创造出适合于老年人的居住环境空间?我认为在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上, 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充分考虑:

(一) .总体规划设计

西方社会学家预言:“寿命的延长与经济的富裕将会带来一个余暇时代”。这意味着大部分老年人退休后, 迫切需要向他们提供相应的住宅及文化娱乐设施。建筑师应当从老年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和医学等新角度来研究和设计老年人的住区环境, 在规划设计上为老年人提供恰当的生活条件, 满足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种种特殊需要, 以充实他们的生活内容, 提高生活质量。随着科技的进步, 可以在社区中扩展智能环境, 将网络、光缆通讯、防灾控制、水电燃气消耗的自动采集等新技术服务应用于住区中, 如:住区的管理中心应能及时对诸如有害气体的泄漏、火灾、医疗救护、意外事故、求助等主动提供紧急帮助。此外, 为老年人服务的各项设施的位置和环境也必须结合社区规划, 以充分发挥作用。

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和社区文化设施, 可利用老年人住宅的底层做公共部分, 布置餐厅、聊天室、阅览室、棋牌室、健身房、美容室、诊疗室、自助银行以及各种管理用房等。老人们可以预订饭菜让工作人员送到自己房间内, 也可以在公共餐厅就餐。上述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对社区居民开放, 既增加营业额, 又使老人们有与年轻人交流见面的机会。

建立社区医疗服务机构, 如医护站, 为老人日常保健及生活方式提供指导, 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服务。医护站应掌握居住区内老人的健康状况, 定期为老人体检, 通过计算机技术建立数据库, 给就医提供建议。同时医护站应与医院保持合作关系, 定期反馈信息, 使医院及时了解老人的病情。这样形成一个医疗服务网络, 真正做到“老有所医”。同时可吸收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

在老年社区, 道路系统、交通组织应以保护老龄人的行动为基础。社区内应采用人车分流或部分分流的道路交通结构, 增加社区感和安全感。道路设计应遵循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地面要采用防滑材料, 排除高低差, 根据需要设置扶手。交通流部位应运用在色彩和照明来唤起注意力, 在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时, 能够保证安全和避难。道路设计还应结合绿化、喷泉、亭子、长廊等建筑小品的布置, 考虑其是否方便到达。

(二) .建筑内部适应性设计

1.室内空间设计要遵照老年人的生活行为

在老年人的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家中囤积较多的粮食以减少搬运次数;孝敬的晚辈逢年过节送来各种各样的营养品、保健品;有些物品老人平时用不上但又舍不得丢弃。因此在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设计中, 必须预留足够的储藏空间。其中粮食储存空间一定要注意防虫、防潮, 同时还要保证卫生, 方便取用。礼品物品的存放空间, 可以设计成明格。为照顾老人的特殊需要, 可在地下室设储藏空间, 存放老人不愿丢弃的物品。

老年人喜欢温暖, 喜欢坐在离窗较近的地方, 一边晒太阳一边读报、看电视。所以在窗前 (特别是南窗前) 应该留有一定的空间设座, 同时要注意窗户开启的方向, 防止对老人造成磕碰或开启不便。老人通常喜欢养花草或宠物, 作为晚年生活的爱好和寄托。在阳台上应该留出相应的空间。如设置坚固、高度适中的台架, 用来摆放花草, 或存放小型工具的柜子或宠物的小舍等。

老人喜欢在家中过节聚餐, 特别是和儿女们周末聚餐。很多老人喜欢使用可以节省空间的折叠桌椅等家具。在餐厅的设计中, 要考虑折叠家具收起后的存放位置, 防止绊倒老人, 聚餐时不但应该有足够的空间, 还要留出足够的通道。

2.细部构造设计要体现对老年人的关怀

由于老年人视觉、听觉、记忆力的衰退, 老年人居住建筑出入口造型设计应标志鲜明, 易于辨认, 且最好采取阳面开门。台阶, 坡道及出入口平台应选用坚固, 耐磨, 平整且防滑的材料, 老年人出入经由的过厅, 走道, 房间地面不宜有高差。电梯轿厢三面有按钮以方便乘坐轮椅的老人, 按钮注有盲文供盲人识别。户与户之间的阳台割断设计成特殊的门式栏板, 在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可以打开, 作为逃生通道。

老年人居住的起居室, 卧室, 老年人公共建筑中的疗养室, 病房, 应有良好朝向和天然采光, 针对老人睡眠不好, 容易起夜的常见现象, 可设置地灯可解决夜间临时照明。老人对温湿度变化很敏感, 不适应空调的“硬风”, 这些房间一定要注意自然通风采光, 尽量避免使用空调。开窗位置考虑自然通风的同时, 窗外宜有开阔视野和优美环境。当不得不使用空调时, 送风方向不要直接对着老人的坐卧范围 (如床或写字台) 。

随着劳动能力的下降, 老年人居住空间的细部造型、线脚装修要选择简单, 易擦拭的形式。其居室地面宜采用硬质木材或富有弹性的塑胶材料。如选用地砖, 要注意防滑耐脏两种要求。厨房卫生间的地砖表面, 既不能太光滑, 也不能有凹凸过深的纹理。老人喜欢在每间屋子的墙上都钉挂闹钟或日历来提示时间, 而现在的住宅墙面比较坚硬难以钉挂, 因此在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中, 应适当考虑挂镜线的设置或预留钉挂点, 并且必须保证钉挂物品的牢固性。卫生间里宜有多个扶手, 并有紧急按钮。围绕高龄者住宅的建设, 日本开发了不少专供老年人使用的住宅设备, 如座圈可以负重升降的坐便器、协助老人入浴如厕的轻型电葫芦、侧壁可以打开的浴缸等, 为了提升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 在设计中可以考虑引进一些这类产品。

由于记忆力及身体下降的缘故, 老人喜欢把东西放在便于取用的地方。如:常用的东西放在窗台上。因而在老人房间的布置中, 最好多设台面, 隔墙可结合格架、博古架进行设计。明格或抽屉不宜太深, 以便于老人寻找物品。

家具布置应该能够方便老人使用, 在家具布置时应重点注意床头的方向, 既要保证老人的头部不被风直接吹到, 又要保证良好的通风效果, 同时还要尽量避免睡眠时面部对着窗户的状况。比起床头柜等较矮的家具, 老人更喜欢在床边放置诸如写字台之类的稍高一点的家具, 以便起身时可以撑扶。俗话说:人老先老腿。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站着换鞋很不方便, 因此在门厅处要设置座椅空间, 便于老人坐着换鞋, 既舒适又安全。

在老年人居住建筑的室内公共空间部位创造交往空间, 如在老年人居住建筑的架空层、楼梯休息平台中、门口设固定座椅供人歇息, 利用电梯厅或者将走道局部扩大成为交往空间。不妨考虑在户门口设计一个小橱窗, 供老人对外展示自己喜爱的物品。

3.空间尺度要符合老年人生活习惯及生理要求

在老年人建筑设计中, 合理的空间尺度有助于形成居住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老年人的身高与年轻人相比普遍较矮, 且行动能力有所下降, 因此老年人的操作范围相对变小。除了按照《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关于空间尺度的要求进行设计外, 建筑师还应当切实考虑细节性的尺度。

目前市场上使用较多的厨房台面高度是83~85厘米, 对老年人而言偏高, 比较合适的高度是80厘米左右, 供轮椅使用者使用的台面高度不宜高于75厘米。吊柜和地柜的把手位置也应该接近老年人的手臂活动范围, 不宜太高或者太矮。暖瓶对于老人来说仍是使用频繁的物品, 然而暖瓶易碎且容易造成烫伤, 在考虑其放置位置时, 要注意安全因素。可将暖瓶放在60~80厘米高度的不容易碰到的台面上。

有浴霸的浴室中, 浴霸的位置既不能太近, 给人体造成灼烤的感觉;也不能太远, 达不到暖身的效果。浴霸控制面板应位于老人洗浴中可以操控的地方, 以便随时调控。这就要求设计人员精心考虑空间尺度, 并注意浴室内的干湿分离。

4.室内环境设计应关注老年人的心理感受

室内设计需照顾老人的操作情况和喜好。容易造成视觉误导, 眼花缭乱, 碎裂伤人的玻璃质装修不宜用于老年人居住建筑。根据人对色彩的基本感应, 在色相上应采用中暖色系, 运用高明度以及中高彩度的颜色。具体来说, 室内色彩尽量选用明亮和谐的色调, 适当部位使用鲜艳的颜色, 使之振奋。黑色或深色等低明度、低彩度的颜色易使老年人丧失信心, 感到前途黯淡, 不适于老年建筑。室内大面积的用色应避免容易显脏的深色或过浅的颜色, 否则老人难于打扫。在建筑外墙使用红色面砖, 会给人温暖亲切的感觉, 消除老年人害怕冷漠的心理。

(三) .建筑外部适应性设计

老年人对户外活动的需要较高, 聚在一起交往娱乐是老年生活的一大乐趣。老年住宅, 老年公寓, 养老院, 托老所都应设置于居民区, 使老年人不脱离社区生活。

1.交往空间

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 交往空间也不断缩小, 由此产生孤独感和寂寞感, 渴望与别人交流, 因此创造老年人的交往空间是建筑师应当花心思考虑的。老年人居住区在小卖部, 餐厅, 茶室等附近设置坐椅, 凉亭就可以形成很好的交往空间。尤其应鼓励老年人与青年人、儿童等不同年龄群体的相互交往, 使老年人融入社会大环境之中。户外空间宜相对开放, 使老年人与社区有更多的视觉和心理上的互动, 避免过于封闭造成心理上的社会隔离感。在这里老年人互相交谈, 与过往的行人交谈, 与孩子们嬉戏。对于住在楼层上的老人, 应充分利用室外平台、过道, 或将楼梯间休息平台进行处理。对于底层, 则可在靠近住宅单元人口的绿地处, 布置一些富有休闲意义的桌椅, 可提供给老人或残疾人一个怡人的交往场所 (如图1) 。

2.娱乐空间

居住区应有适合老年人晨练, 器械健身的公共庭院和露台。在设计中应考虑到室内活动空间和室外活动区的紧密联系, 以提高利用率和确保老年人室外活动的安全。同时还应确定适宜的空间形态和尺度, 使场所既能够提供有利于个人交往的小尺度私密性空间, 又能保证进行大型公共活动的进行。庭院的朝向应有利于避开强风和日晒等不良气候因素的影响。庭院中细部设计越丰富越好, 以增加视觉的变化和刺激, 色彩处理也宜鲜艳有生气。另外, 水池, 树阴, 遮阳伞, 花架, 轻便的桌椅也是必要的。陡斜的步道, 坡道或踏步应尽量避免, 场地越平坦越好, 且地面应做适当的防滑处理。在庭院或绿地的局部设立自然的屏障或遮挡视线的树木, 配以桌椅、灯具等, 可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具有私密、隐蔽、安全特征的用来休息、交谈的安静场所。老年人活动场所可与儿童游戏场所相邻布置, 这样既方便了带小孩的老人, 也起到了活跃环境气氛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庭院中座椅的设计, 应考虑老年人坐下和站直时的方便和安全, 扶手和靠背应按老年人的特点制作, 室外固定座椅的布置还应考虑老人们聚集和交谈的需要, 还要留有空间以便添加折叠椅等非固定座椅, 方便更多的老人参与。 (如图2)

3.休闲空间

老年人渴望与自然环境密切接触, 渴望回归自然。在老年社区中的各种花园及自然景区可方便老人散步和观赏, 是理想的休闲场所。花园应设在室内日常活动能观赏到的地方, 可结合交往空间, 活动空间布置, 自然景区则可离建筑物稍远。居住区内设置园艺种植区也是非常必要的, 老年人在种植花草时, 接触自然并锻炼身体, 享受乐趣。既给小区带来景观, 又给老年人带来陶冶情趣的机会。

总之, 在具体设计中, 要考虑室外环境的开阔平坦、无障碍物的特性, 其次是室外环境的卫生性。小区应有良好的通风、日照条件, 防止噪声和空气污染, 给老年人一个卫生、健康的生活环境

结束语

在进行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时, 从方案及实际设施上要考虑到老年人的起居、日常事务、个人爱好习惯、社会接触及文娱体育活动等方面, 以体现他们早先生活方式的连续性, 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尽可能长时间维持其独立生活能力;从空间、装置、设备、管理或护理人员等方面保障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性;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考虑大多数老年人常年形成的居住习惯, 提供传统形式的室内空间;从建筑人体工程学的观点出发, 在家具、卫生器具的尺寸方面符合老年人的身体特征。从生理学角度出发, 要求老年人的住宅设计应遵循方便、经济的原则, 占地宜小, 室内空间紧凑, 使防火设计能保证最大安全;从建筑心理学出发, 建筑室内布置应宽敞明亮、居住舒适, 建筑造型应富有生活气息, 不应看上去像在社会福利机构。

面对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的严峻现实, 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 在设计理念上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做好人性化设计和开发, 并完善社区公共设施, 营造高质量的老年人居住环境空间。

参考文献

[1]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GB/T50340-2003)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阎春林.老年居住环境的创造.刊发于《新建筑》2001年第2期

老龄空间 篇6

浙江省杭州市于1994年全面进入老龄社会, 老龄化程度在全国仅次于上海。据预测, 到2040年代65岁以上老人将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 浙江尤其是杭州地区人口老龄化具有基数大、发展快、高龄化、“空巢家庭”多、“未富先老”等特点。随着杭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寿命的延长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 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重。因此住房情况与周围环境成了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2]。

欧美发达国家和日本等比我们早20~40年步入老龄社会, 其养老方式已经历了从家庭养老发展到社会养老, 现在正在向更高层次的居家养老发展, 对应的由大力发展老年公寓、护理院转向住宅开发中如何关注老年人需求特点, 使老人能在熟悉的住区里安度晚年。目前, 我国住区和社会各类养老设施都非常匮乏, 这种状况亟待改变。我们必须结合国外先进技术和知识来改变中国严重的老年人住宅问题。

1 杭州市老年群体人口现状分析

21世纪上半叶是中国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的时期, 2000年中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中国已经进入了老年型国家的行列。到2005年中国老龄人口更是突破1.4亿, 约占人口总数的11%, 预计到201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1.6亿, 约占人口总数的12%, 并将于2015年突破2亿, 而到2044年前后甚至高达4亿, 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可见在21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严重 (见图1、图2) , 老年群体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随着身体机能的老化, 独立性越来越差, 依赖性越来越强, 需要周围的环境给予不同程度的扶持和帮助, “养老”问题将日渐受到人们重视, 国家以及城市的政策、措施转向养老。其中浙江省杭州市老龄化在全国表现突出, 杭州人口老龄化具有基数大、发展快、高龄化、“空巢家庭”多、“未富先老”等特点。这将成为杭州市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之一。由“养老”而形成的“银发市场”, 对于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是很好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

资料来源: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老龄问题对策研究

老年人是特殊的社会群体, 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活动等方面, 有别于青壮年人。进入老年以后, 身体退化、功能降低, 而且, 老年人退出职业生活后, 不仅生活时间结构发生了变化, 生活空间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也就是以家庭为生活的主要空间和活动空间范围的缩小。由于家庭成为老年人生活的主要空间, 因此住房情况也就成了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2 改善老年人居住空间的重要意义

本项目的研究力图通过对老年人生活和居住特征的分析, 结合老年人特殊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总结老年住宅户型设计的参考原则, 从而, 为老年人提供安全、方便、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及外部空间环境, 以延长老年人在住宅中生活自理的时间,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居住品质。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在社会调查和收集现有的资料基础上, 找到目前老年住区与环境存在的问题, 结合社会学、环境心理学、人机工程学、景观设计学等多学科理论, 对老龄化居住空间的设计做一系统全面的分析与研究。从不同学科角度去审视老龄化居住空间与外部环境的设计, 并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 设计出切实符合我国老年人的空间与环境, 为相关设计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其次, 杭州市作为浙江省省会以及国家一级城市在居住开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但面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 老年人的居住问题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居住状况不容乐观, 备受社会关注。随着本世纪初老年住区在杭州的落成, 老年人在养老问题中又有了新的选择。老年住区虽然早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 但是在我国出现仅仅几年时间, 属于一个较新的课题, 相关研究滞后, 理论指导缺乏, 实践中暴露了诸多问题, 因此应对杭州市目前老年住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合理规划和设计建议, 不仅对杭州市老年住区开发建设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还能为其他城市老年住区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另外, 老年住区在居住区室内外空间与环境设计研究领域之前较少涉及, 本研起到一定程度的现实意义。同时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3 国内外养老居发展现状及借鉴意义

3.1 发达国家探索养老居住模式的历程

1) 美国:在处理社会老龄化问题时, 采用的方式是社区养老。它们在规划养老社区时, 一同考虑了社区的使用功能以及社会学、医学、美学等对老年人的影响。

2) 德国:德国对于国家出现的老龄问题采取的姿态是积极的。德国处理养老问题是由政府、老年人利益维护协会以及德国的建筑界合作一同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住宅照料护理养老模式——“照料护理式住宅”。这种养老理念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是多个单位、集体为老年住宅提供便利周到的服务。

3) 亚洲:日本采取的方式是设计、规划并且建造名为“高龄者集和住宅”。在日本把老龄设施统称为高龄者设施, 大致分为9大类:护理型老人福利设施、老人保健设施、介护疗养型医疗设施、护理院、养护老人之家、生活援助小规模老人之家、全自费收费老人之家、认知症老人之家、面对高龄者的优良租赁住宅。

3.2 国内外老年住宅户外环境设计的现状分析

1) 中国:首先中国老年住宅只仅仅针对室内活动空间进行了一些无障碍的设计, 但大多数疏忽了老年住宅户外环境。在老年住宅的环境设计方面, 不仅仅要强调环境的优美, 更要创造便于老人与社会生活相融的、便于老人活动的室外空间环境。经过资料的调查分析, 发现在老年住宅户外环境细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很多, 例如建筑的出入口缺少无障碍设计, 休息座椅旁没有考虑轮椅停留的位置;视觉标志设置位置、字体的大小都没有考虑老年人的需要。这就给行动不便的老人的生活带来了诸多障碍。栽植的种类较少, 植物配置层次单调, 景观类型单一, 可观性差。在路径设计上, 步行路线过直、过长没有考虑中途休息的细部设计。道路广场铺装大, 铺装材质缺少防滑处理, 造成空间利用率不高。无障碍设计缺乏栏杆扶手的考虑, 连贯性差。健身器械种类尺度缺乏对老年人的考虑, 座椅铺面、扶手等缺乏季节性特殊性的考虑, 如北方的冬天铁制扶手较凉等。水体景观方面, 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需要, 只是一味的去追求目前时髦的做法, 导致浪费很大。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预示这中国老年住宅外环境的严峻。

2) 国外:美国加州莱克伍德的老年人独立住宅, 距离洛杉矶市中心大约20公里。该住宅成功之处是主入口的位置靠近室内活动中心, 并可从管理看见, 增添了安全感。主入口处多样化的细部设计和非正式外观大大增加了人们的视觉兴趣。次入口直接靠近停车场, 过往和上下都、很方便。不足之处是主入口和庭院没有与发生在停车场和上下客区的活动相联系。

日本住宅的室外居住环境设计中, 非常注重对老年人住区室外环境的布局。日本在设计上做了细致的规定, 确保移动环境的连续性, 各公共空间的综合一体化设计, 街区空间及绿化景观在配置上确保多样性和易于老年人活动交流。首先, 注重居住环境设施与地区特性的结合, 室外及室内的环境设施都由使用者自主管理, 并且以住宅的尺度来进行空间设计。其次, 创造出多样化的停留、休憩空间, 设计注意创造出具有多样视角、能够欣赏到各种风景的场所。而各个空间之间又存在着有机联系, 能扩大使用者的行动范围、诱发其行动, 增强老年人参与的欲望, 也便于工作人员对居住者的照应和居住者之间的交流。最后, 在室外环境设计中为了激活老年人的五感和记忆力, 设计中考虑到了诸多让老年人与动物植物接触的机会, 使老年人感知季节的变化, 让小动物成为“护理成员”, 给生活带来生机。

3.3 杭州市老龄化居住空间与外部环境现状调研

杭州老龄化居住空间体系还未成熟, 整体过于商业化, 没有设计出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的居住空间。整个体系较为零散, 没有结合杭州当地老龄人的特色, 只是按照模式, 复制黏贴。在外部环境的考虑上, 杭州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设计可以完整体现。现有的老年居住空间缺乏外部空间的营造, 与一般小区没有什么两样, 浪费率极高, 使用率低, 没有更好地加强老年人的户外运动。中国普遍的模式是通过广场舞, 但其噪音大等劣势值得设计师好好思考。

3.4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建筑功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老年人居住建筑中, 根据老龄阶段的不同进行功能上的区分设计是十分符合老年人居住的特点的。但是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很容易忽视这种功能划分的细节设计, 很多设计仅仅考虑到“老人”这一简单而泛泛的群体, 而并为根据使用的对象特点进行详细的推敲, 这是在未来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中存在的一个细节问题。设计中应该对待自理、介助、介护三种衰老程度的老年人在建筑空间功能的设计中体现出来不同对象的需求。比如在一个大的建筑空间内有一种、两种还是三种老人并存应该作为设计的对象来进行考虑。根据具体建筑的需求, 对建筑功能从总体到细节全方位的考量是十分必要的。

服务空间不能满足需求。老年人居住建筑的公共服务主要有老年人活动室及医护救助站等。这样的地方以往设计中仅仅是按照普通标准来进行设计, 对于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考虑较少。应该设计无障碍座椅及公共休息室等服务设施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医疗救助站也该设计一些应急的智能设施来完善老年人服务。外部环境的设计常常被忽略。

4 结束语

人口老龄化使得社会和家庭抚养负担加重, 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挑战, 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条件下的养老问题是目前社会的热点问题。近年来, 由于市场的需要, 我国在开展老年住宅理论研究的同时, 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对新型老年住宅的开发建设进行了有益的尝试。2000年以后出现了一批老年社区, 如北京太阳城, 东方太阳城, 江阴的夕阳红老年社区;还有一部分老年住宅是在现有住宅的基础上改造而成, 包括公房、商品住宅的老年居住建筑改造。这些老年住宅的实践工程在建设中借鉴了部分国外经验, 老年住宅的品质较之以前有所提高, 设计者和建造者对老年住宅具体要求和规范化的设计方法有一定理解和研究。在此基础上, 为探讨如何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提供了一定规范、细致的老年住宅理论, 作为参考和指导。

参考文献

[1]吕俊华等主编.中国现代城市住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老龄空间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动物2015 年选取40 只老龄健康雄性SD大鼠,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A组、B组、C组, 各10只。SD大鼠均为18 个月龄, 体质量450 ~ 500g, 由徐州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符合清洁标准 〔合格证号:NO. 074515; 许可证号: SCXK ( 苏) , 2008 - 0020 〕。对照组SD大鼠体质量451 ~ 496g, 平均体质量 ( 476 ± 18 ) g; A组SD大鼠体质量459 ~ 492g, 平均体质量 ( 478 ± 20 ) g; B组SD大鼠体质量452 ~ 493g, 平均体质量 ( 46 ± 19) g; C组SD大鼠体质量454 ~ 498g, 平均体质量 ( 477 ± 19) g。4 组SD大鼠体质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药物及仪器药物: 七氟醚 ( 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70172) 120ml; 异氟醚 ( 上海雅培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8811) 100ml。仪器: Morris水迷宫视频跟踪仪 ( 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 ; infinity kappa麻醉气体监测仪 ( 德国Drager公司) ; SA2 - C型麻醉机 ( 德国Drager公司) ; 力康Heal Force A2 型生物安全柜 ( 上海力新仪器有限公司) 。

1. 2. 2研究方法麻醉前, 对所有SD大鼠进行为期3d的Morris水迷宫适应性训练, 再对其进行麻醉。选用4 个透明玻璃箱, 在玻璃箱的两面玻璃壁底和壁顶向中心5cm处各作1个小孔, 分别连接麻醉机和麻醉气体监测仪, 在箱底铺一层薄薄的钠石灰, 使箱内二氧化碳被吸收。将4 组SD大鼠分别置于不同的麻醉箱中, 再将麻醉箱分别置于生物安全柜中, 启动麻醉机。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 只给予氧气吸入, 至麻醉箱中氧气浓度为40% ; A组给予七氟醚吸入, 至麻醉箱中七氟醚浓度为1. 5% ; B组给予七氟醚吸入, 至麻醉箱中七氟醚浓度为3% ; C组给予异氟醚吸入, 至麻醉箱中异氟醚浓度为3% 。

1. 2. 3 Morris水迷宫实验麻醉后1、7d, 分别对4 组SD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 选择一个直径约为120cm、高约50cm的圆形水池, 注入清水至30cm深, 水温保持在21 ~25℃ 。在水面铺设一层大小一致的泡沫颗粒, 水池壁上设置东西南北4 个入水点, 并将水池划分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4 个象限, 在西北象限放置一个没于水下2cm的透明玻璃平台。保持安静状态下, 分别于4 个入水点放置SD大鼠, 记录好SD大鼠爬上玻璃平台花费的时间 ( 逃避潜伏期) , 连续进行4 次取平均值; 并记录SD大鼠总游泳距离。将玻璃平台撤离, 于东南象限的中点处将4 组SD大鼠放置水中, 对2min内SD大鼠的平台象限停留时间 ( TP) 进行记录, 总游泳时间 ( T) 为120s, 计算TP和T的比值 ( TP/T) 。

1.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 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 ± 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以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4 组SD大鼠逃避潜伏期和总游泳距离比较麻醉后1d, B组、C组SD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总游泳距离长于对照组和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麻醉后7d, C组SD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总游泳距离长于对照组和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而对照组、A组、B组逃避潜伏期、总游泳距离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B组、C组麻醉后7d逃避潜伏期、总游泳距离短于麻醉后1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见表1) 。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 < 0. 05; 与A组比较, △P < 0. 05; 与麻醉后1d比较, ▲P < 0. 05

2. 2 4 组SD大鼠TP、TP / T比较麻醉后1d, A组、B组、C组SD大鼠TP、TP / T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5) 。麻醉后7d, A组、B组SD大鼠TP、TP / T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麻醉后7d, C组TP、TP / T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麻醉后7d, A组、B组、C组SD大鼠的TP、TP/T高于麻醉后1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见表2) 。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 < 0. 05; 与麻醉后1d比较, △P < 0. 05

3 讨论

麻醉是手术过程中为减轻患者痛苦和应激反应而采取的措施, 主要是通过将麻醉药物注入机体对患者进行神经阻滞, 但患者术后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 尤其是老年患者, 在使用麻醉药物后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较高[2,3]。有关临床报道指出, 吸入性麻醉药物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但其机制尚未明确[4]。七氟醚是一种常用的强效吸入性麻醉药物, 注入人体后可快速发挥药效, 在人体中的蓄积量较少, 术后患者苏醒快, 而临床上关于七氟醚是否会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造成影响尚存在争议[5,6]。为此, 本研究选取了4 组老龄SD大鼠进行实验。

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比4 组老龄SD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来判断七氟醚是否会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造成负面影响, 分为对不给予药物、给予1. 5% 七氟醚、3% 七氟醚、3% 异氟醚的4 组SD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是动物实验中判断动物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金标准, 主要包括定位航行实验、空间探索实验, 定位航行实验主要指标包括逃避潜伏期、总游泳距离, 可用来判断老龄SD大鼠的记忆能力; 空间探索实验主要指标包括TP、TP / T, 可用来判断老龄SD大鼠的空间探索能力[7,8,9]。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定位航行能力方面, 麻醉后1d B组、C组SD大鼠与麻醉后7d C组的SD大鼠逃避潜伏期、总游泳距离长于对照组和A组, 对照组、A组、B组逃避潜伏期、总游泳距离比较无显著差异, B组、C组麻醉后7d逃避潜伏期、总游泳距离短于麻醉后1d, 提示七氟醚、异氟醚均会对老龄SD大鼠的记忆能力造成影响, 且其浓度越高, 影响越严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影响力逐渐减弱。空间探索能力方面, 麻醉后1d A组、B组、C组SD大鼠TP、TP/T低于对照组, 麻醉后7d A组、B组SD大鼠TP、TP/T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C组TP、TP/T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A组、B组、C组SD大鼠的TP、TP/T高于麻醉后1d, 提示七氟醚、异氟醚均会对老龄SD大鼠的TP、TP/T造成影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影响力逐渐减弱。

综上所述, 七氟醚会对老龄SD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产生影响, 且浓度越高, 影响越严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对老龄SD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会逐渐减弱, 为临床提供了借鉴。

摘要:目的 探讨七氟醚对老龄SD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5年选取40只清洁级老龄健康雄性SD大鼠,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A组、B组、C组, 各10只。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 A组给予浓度为1.5%的七氟醚, B组给予浓度为3%的七氟醚, C组给予浓度为3%的异氟醚。麻醉前对所有SD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适应性训练;麻醉后1、7d分别对4组SD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 对4组SD大鼠逃避潜伏期、总游泳距离、平台象限停留时间 (TP) 、TP/总游泳时间 (T) 进行比较。结果 麻醉后1d, B组、C组SD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总游泳距离长于对照组和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麻醉后7d, C组SD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总游泳距离长于对照组和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对照组、A组、B组逃避潜伏期、总游泳距离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C组麻醉后7d逃避潜伏期、总游泳距离短于麻醉后1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麻醉后1d, A组、B组、C组SD大鼠TP、TP/T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麻醉后7d, A组、B组SD大鼠TP、TP/T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麻醉后7d, C组TP、TP/T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麻醉后7d, A组、B组、C组SD大鼠TP、TP/T高于麻醉后1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七氟醚会随着浓度与时间改变对老龄SD大鼠早期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产生影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对老龄SD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影响逐渐减弱。

关键词:大鼠,空间行为,七氟醚,记忆,影响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1]韦晓勇, 李军, 王毅, 等.七氟醚对老龄SD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5, 18 (4) :379-382.

[2]于丽丽, 赵艾华, 霍树平, 等.七氟醚预处理对老龄SD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3, 33 (11) :1310-1314.

[3]杨美华, 王苗苗, 胡南, 等.七氟醚麻醉对老龄SD大鼠海马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4, 34 (2) :147-150.

[4]韦晓勇, 王毅, 闵红星, 等.七氟醚对老龄SD大鼠海马CA3区突触结构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5, 18 (10) :1143-1146.

[5]Seo JH, Park HP, Jeon YT, et al.Combined treatment with celecoxib and sevoflurane after global cerebral ischaemia has no additiv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in rats.[J].British journal ofanaesthesia, 2013, 110 (6) :988-995.

[6]常玉林, 于丽丽, 杨强, 等.七氟醚预处理对老龄SD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海马区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在其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 (9) :1-3.

[7]Kato R, Tachibana K, Nishimoto N, et al.Neonatal exposure to sevoflurane causes significant suppression of hippocampal long-term potentiation in postgrowth rats[J].Anesthesia and Analgesia: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nesthesia Research Society, 2013, 117 (6) :1429-1435.

[8]Zhang F, Feng X, Zeng Q, et al.Sevoflurane induced amnesia inhibits hippocampal Arc expression partially through 5-hydroxytryptamine-7 receptors in the bilateral basolateral amygdala in rats[J].Neuroscience Letters, 2014, 562:13-18.

上一篇:设计导航下一篇:新疆油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