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分析技术

2024-08-17

工艺分析技术(精选12篇)

工艺分析技术 篇1

摘要:从煤矿资源开采的技术要点和问题进行分析,列举了煤矿开采工艺的应用,提出现阶段煤矿开采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并指出未来发展方向,以期对相关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煤矿采矿,施工工艺,应用技术,要点分析,前景

0 引言

中国有丰富的煤矿资源,并在长期开采中逐渐形成了先进的开采技术,通过现代化技术器械和自动化控制的应用,能够高效完成开采施工,并通过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和测井技术,勘测出更加丰富的能源,这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但是与国外相比,中国开采工艺与技术还有待提高,根据煤矿开采与分布特点,要在实践中累积经验,以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资源为前提,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建设[1]。

1 煤矿采矿作业的特点和问题

在长期的采煤实践和经验总结中,技术人员已经根据地理环境、岩相结构和断层分布等了解煤层分布特点,并在具体的开采中总结了较多的开采技巧,这些技巧都与煤矿采煤作业的特点有关,相关技术人员在新煤矿开采中,要将这些特点与实际情况相联系,在实际作业中做出新突破。

1.1 煤矿资源不可再生

煤炭是在长期的地质变迁和历史环境中产生的,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煤炭资源能够直接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其矿藏量和开采效率标志着一个国家发达与否,因此在煤矿采煤施工作业中,要提高采煤的质量与效率,避免煤矿资源因为技术缺失导致开采浪费。

1.2 煤矿技术设备和人员欠缺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比较分散,在较多的国有企业煤矿开采中,自动化设备已经逐渐投入采煤施工中,人员配置和技术掌握都比较先进,为国家供应了较多的煤矿资源,但是,在中国众多的小型煤矿中,施工作业团队在开采技术、设备和人员专业技能上都有较大欠缺,小煤矿中储煤量虽然较少,但是随着自然资源日益缺乏,高质量、高效率的采煤作业已经是中国的发展重点,也是煤矿开采的重要要求。另外资金投入少、管理制度不健全和人员流动性较大的现状都是制约煤矿资源开采发展的制约因素。

1.3 需要高新技术支持

在现阶段的煤矿开采中,浅层矿石资源已经被人们消耗殆尽,只有深层次地壳和海底需要人们进一步开发,另外,由于技术水平提高,一些旧煤矿中还有较多煤矿资源能够被开采出来,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必须要不断发展高新技术,并应用于煤矿开采工艺和技术实施上。通过对勘探技术、开采技术和高效应用这三个方面实现煤矿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同时,提高煤矿开采的新工艺、新技术,也有利于成本降低、保护生态环境及实现煤矿资源与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2]。

1.4 采矿质量不均匀

煤矿资源在地壳中分布不均,并存断层、大裂谷、水环境等复杂的地势影响,分散的分布形式造成了施工困难,在实际作业中,不能通过现代化技术提高煤矿的开采质量,虽然提高了开采率,但是质量参差不齐也严重影响了煤矿资源的利用。

1.5 开采难度大

煤矿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只有深层次和复杂地质环境中的资源有待于开发,但是这两种环境中,由于开采技术不先进,还没有对复杂地势中的矿藏资源进行充分开采与利用,并在难度系数较大的工程中,资金投入和人员的伤亡较大。

2 煤矿采矿工艺

在目前的采矿工艺中,常见的有空场采矿工艺、充填采矿工艺和崩落采矿工艺等。这几种工艺技术要根据煤矿分布形态、地势结构和岩层性质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并由不同的开采技术支持。随着人们资源、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建设思想的提高,在未来的煤矿采煤作业发展中,智能化和自动化工程设备的应用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保持生态环境平衡也是重点开发原则。

2.1 空场采矿工艺

空场采矿工艺不仅有效提高了采矿效率,为采矿企业创造了更高的经济效益,还有效控制了采矿成本,对实现煤矿企业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采矿工艺已经得到验证,在实际采矿中能够发挥较好的作用,值得在当前煤矿企业中大力推广应用。

2.2 充填采矿工艺

充填采矿工艺是煤炭采矿作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及时充填采空区,对保障采矿区安全和防范地下突水具有重要意义,它主要是在回采时对采空区应用充填料进行填充的一种工艺。有时为了维护采空区,还可以使用充填料和支架相结合的方式来填充。充填采空区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地压,从而有效控制地表沉降和围岩崩落的现象,从而为回采工作创造安全的环境。

2.3 崩落采矿工艺

崩落采矿工艺主要是伴随回采工作的开展而不断推进,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围岩崩落、充填采空区,进而实现管理地压的目的。

3 未来发展趋势

3.1 现代化技术应用

随着计算机和勘探技术迅速发展,煤炭开采工艺和技术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与国外相比,中国煤矿开采率和开采质量还有待提高,而这些都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提高,如在勘探技术中,要不断研究出更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测井技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远程遥控系统等,对煤矿分布环境、煤层结构和开采设计等做出全面分析,并利用更高水平的开采技术实现煤矿资源综合利用。

3.2 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发展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建设经济必然会带来环境的破坏,但是在可控制的时段内,需要全社会人员对资源开采和环境保护等重点关注,依靠群众的力量监督环境保护工程设施。在煤矿开采中,要对施工环境的水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大气生态系统和土壤生态系统等进行施工保护,以便实现经济长远发展。

4 煤矿采矿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煤矿开采工程一直以来提倡的就是安全作业,无论是在充填工艺、采空工艺,还是在崩落工艺中,施工技术人员要不断培养专业技能,注重每个开采工艺的细节,避免由于个人失误造成危险事故。要注重支撑脚架对矿体结构的稳定,在崩落施工中,利用足够分量的弹药在专业的环境中作业,利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勘探技术,时刻与开采现场对比,保证煤矿采矿作业中的环境的安全性。煤矿是国家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能源物质,在实际开采中要通过多次的回采工艺,提高煤矿开采率。同时也要注重保护开采环境,构建出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和谐发展的局面,在施工全过程中,及时清理工程垃圾,在水域环境中作业时,还要注重水环境的生态保护。

5 结语

由于煤矿资源紧缺,煤矿开采施工工艺已成为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工作,但是由于能源物质具有经济建设利用的特点,必须要通过技术革新转变开采现状。采矿工艺技术对矿产企业的经济效益与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危有直接影响,所以要不断创新采矿工艺,因地制宜,提高采矿工艺技术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谢小明.煤矿采矿作业中的采矿工艺与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3):121.

[2]张全民,刘伟华,周文鹏.煤矿采矿作业中的采矿工艺与技术分析[J].民营科技,2014(3):240.

工艺分析技术 篇2

案例1 兰州石化分公司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2-9)

案例2

大庆石化分公司硫磺装置酸性水罐爆炸事故分析……(10-17)

兰州石化分公司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

目录

第1章

事故经过………………………………………………(3)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事故原因………………………………………………(4)

事故教训………………………………………………(4-6)

事故责任者处理………………………………………(6)

防范措施………………………………………………(6-9)

第1章:事故经过

2002年8月,兰州石化公司决定对炼油厂1998年停产的旧烷基化装置进行拆除。炼油厂烷基化车间为了确保旧烷基化装置的拆除工作安全顺利进行,计划对该装置进行彻底工艺处理。在处理废酸沉降槽(容-7)内残存的反应产物过程中,因该沉降槽抽出线已拆除,无法将物料回抽处理,由装置所在分厂向公司生产处打出报告,申请联系收油单位对槽内的残留反应产物进行回收。2002年8月27日15时左右,烷基化车间主任张某带领车间管理工程师程某、安全员锁某,协助三联公司污油回收队装车。由于从废酸沉降槽(容-7)人孔处用蒸汽往复泵不上量,张某等三人决定从废酸沉降槽(容-7)底部抽油。在废酸沉降槽(容-7)放空管线试通过承重,违反含硫污水系统严禁排放废酸性物料的规定,利用地下风压罐的顶部放空线将废酸沉降槽中的部分酸性废油排入含硫污水系统。酸性废油中的硫酸与含硫污水中的硫化钠反应产生了高浓度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通过与含硫污水系统相连的观察井口溢出。

8月27日17时10分,在兰州石化公司炼油厂北围墙外西固区环形东路长约40米范围内,有行人和机动车司机共50人出现中毒现象。17时15分,兰州石油化工公司总医院急救车到达现场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抢救。其中4名受伤人员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1名受伤人员于9月1日经抢救无效死亡,45人不同程度的中毒,经济损失达250多万元。

图1-1

第2章:事故原因

烷基化车间在对废酸沉降槽进行工艺处理过程中,由于蒸汽往复泵不上量,决定从废酸沉降槽(容-7)底部抽油,在废酸沉降槽(容-7)放空管线试通过程中,违反含硫污水系统严禁排放废酸性物料的规定,将含酸废油直接排入含硫污水管线,酸性废油中的硫酸与含硫污水中的硫化钠反应产生了高浓度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通过与含硫污水系统相连的观察井口溢出。这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事故发生后,我们深刻剖析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我们深刻认识到,我们公司在报废装置管理、员工培训和制度执行、安全环保隐患治理等方面还存在严重问题。从中也反映出部分管理干部安全素质不高,对作业变更后方案的危害认识不足,车间管理人员违章指挥,鲁莽行事,贪图便捷;操作人员对含酸废油排入含硫污水系统会产生硫化氢的常识不清楚,业务技术不过关,这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第3章:事故教训

这起事故的发生,反映出我们公司各级员工特别是部分领导干部没有真正将“安全第一”的思想深入脑海,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遵章守纪还没有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为。同时,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标准不高,工作不细,管理不严。事故教训极为深刻。

3.1、安全防范意识差,贪图便捷盲目操作。炼油厂烷基化车间主任张某等人在对废酸沉降槽进行工艺处理时,操作人员对含酸废油排入含硫污水系统会产生硫化氢的认识不清,安全防范意识差,业务技能不过关,没有掌握最基本的应知应会,可谓不知不会,无知无畏,对作业过程中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后果估计不足,贪图便捷,鲁莽行事,盲目操作,员工没有具备保证安全生产的基本技能。在试通管线过程中,将含酸废油直接排入含硫污水管线,导致了事故的发生。3.2、制度执行不力,“三违”行为屡禁不止。《兰州石化公司固体废弃物管理规定》、《兰州石化公司污水管理规定》及《烷基化装置操作规程》都明确规定,废酸渣不允许排入含硫污水系统,应送出装置综合利用或拉运到工业渣场进行填埋处理。规章制度都源于对生产实践,源于事故教训,是用鲜血写成。不遵守制度,不按科学规律办事,就一定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烷基化车间主任张某,作为车间第一安全负责人,无视公司制度和规定,有章不循,违章指挥操作人员将含废酸油排入含硫污水系统,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从中也暴露出公司基层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三违”现象普遍存在,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层层弱化,执行力差的问题。3.3、安全监督不到位,不能有效扼止违章。安全员锁某做为车间现场安全监督人员,对车间主任的违章指挥、操作人员的违章作业视而不见,没有认真履行安全监督职责,没有对违章现象进行及时的制止和纠正,而是接受了违章指挥,也成为违章作业者。暴露出公司安全监督体系没有完全发挥作用,对安全监督人员的选拔考核不严,安全监督人员素质低,责任心不强,业务不精,造成安全监督人员没有能力发现和纠正违章现象。3.4、生产管理不到位,安全措施不能有效落实。车间主任协助施工单位进行污油回收时,在蒸汽往复泵抽油不上量,无法按原方案进行污油回收操作的情况下,既没有对现场作业风险进行认真辨识,也没有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就现场变更工艺处理方案,并组织操作人员实施,这说明公司在生产管理上存在方案执行不严,落实不够的问题。同时,公司生产运行处作为废油回收工作的审批单位,没有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含酸废油回收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提出明确的要求,对装置处理现场只进行了简单的现场检查后,就批准了酸性废油回收申请。说明公司管理方式粗放,管理上存在漏洞,部分领导干部“安全第一”的思想还没有入心入脑,在安全管理措施上还存在重视不足,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3.5、变更管理不到位,不能有效规避风险。在进行污油回收前,车间编制了处理方案,对存在风险进行辩识,并制订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但在作业执行过程中,在蒸汽泵不上量的情况下,改变了处理方案,决定从废酸沉降槽(容-7)底部抽油,如果在作业前分析出变更方案存在的风险,对变更可能导致的风险制订有效控制措施,就可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从中反映出我公司在变更管理上还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管理的问题。3.6、报废装置管理不善,为事故发生埋下隐患。报废装置在停车后应该进行彻底工艺处理,倒空物料,装置出入界区物料管线加堵盲板。但旧烷基化装置于1998年长期停车后,没有及时对停车后的装置进行彻底的工艺处理,致使废酸沉降槽(容-7)内残存反应物未及时处理。同时,调查发现装置停车后,在装置前期拆除过程中,没有进行风险辨识,制订的拆除方案不严密,导致正常的倒料流程被提前拆除,致使槽内含酸废油无法按照正常流程回抽处理。这反映出公司在报废装置管理上存在严重的问题。3.7、隐患治理力度不够,无法确保本质安全。含硫污水硫化氢吸收塔由于设计原因,经常出现碱结晶,系统运行受到较大影响,硫化氢吸收效果较差;同时含硫污水系统观察井没有及时进行封闭。含硫污水系统的清污分流工作由于受到技术上的限制,一直未能实施。另外,随着周边地区的发展,公司生产装置被周围村庄、道路包围,城市道路和周边居民与公司生产装置的安全防护间距严重不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这为事故的进一步扩大留下了隐患。从中反映出我公司对安全环保隐患治理的认识不足,治理的力度不大,也暴露出我公司对周边环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的问题。

3.8、公司管理存在问题,安全责任制没有落实。事故的发生,暴露出我公司在安全管理上存在隐患,在员工培训、隐患治理、制度执行等方面还存在不到位的现象,各级领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安全第一”的思想还没有深入脑海,对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危机感不够,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导致各级领导在抓安全管理上标准不高,工作不细,要求不严。有些领导对安全工作还停留在一般性的开会布置、下发文件上,没有将安全工作真正落实到基层。

第4章:事故责任者处理

4.1、烷基化车间主任、管理工程师、安全员在试通管线过程中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对事故负直接责任。给予车间主任撤消其职务,开除厂籍,留用察看一年的行政处分;工程师、安全员行政降级处分。

4.2、炼油厂副厂长作为该厂主管安全生产的责任人,安全管理不到位,对事故负管理责任。给予其行政记过处分,责成其在该厂党政工联席会上做检查。炼油厂厂长作为该厂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够,对事故负领导责任。给予其行政警告处分,责成其在公司主要领导会议上做检查。

4.3、生产运行处处长、生产运行处工程师管理不严,对事故负有一定的管理责任。给予生产运行处处长行政警告处分;给予生产运行处工程师行政警告处分。4.4、给予公司总经理、主管生产副总经理行政记过处分。

第5章:安全措施

5.1、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原因,为汲取事故教训,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公司组织相关部门在安全生产组织和安全管理上立即采取了以下措施:

5.1.1迅速开展安全生产整顿活动。从各级领导的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以及安全措施、隐患治理等各个环节进行整顿,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领导,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搞好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

5.1.2迅速开展“增强责任,严格纪律,完善制度,夯实基础”的主题教育,教育公司全体员工吸取事故教训,结合本单位、本岗位实际,查思想、查制度、查违章、查隐患,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彻底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

5.1.3在事故发生1周内迅速完善原有H2S吸收塔系统,对含硫污水观察井进行封闭,将含硫污水管线中的气体引入H2S吸收塔,利用碱液进行吸收。同时,立即开展新的H2S吸收塔设计施工工作,目前已投入使用。5.1.4完善含硫污水系统的H2S气体监测系统,在容易发生泄漏的部位安装H2S报警仪,对含硫污水系统的H2S进行监测。

5.1.5对所有进入含硫污水系统的污水进行清理,减少含硫污水外排量。工作完成后,含硫污水量由原来的150立方/小时降为50立方/小时。

5.1.6加强对含硫污水系统的管理,做到含硫污水的有序排放。立即组织对含硫污水系统进行检查,凡与含硫污水系统相连的酸性物料管线,全部加堵盲板,严禁强酸介质进入含硫污水系统。

5.1.7立即完善《兰州石化公司含硫污水排放的管理规定》,规定含硫污水排放的管理细则,各单位不得擅自排放碱渣。

5.1.8加强完善报废、停用装置的安全环保管理,制定《兰州石化公司报废、停用装置的安全环保管理规定》。

5.1.9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公司组织对工业用火等26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组织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

图5-1 5.1.10坚持以人为本抓管理,强化教育培训考核,用先进文化引领,全面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行为安全、安全技能水平,确保人的可靠。一是我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抓管理不动摇,扎实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大力倡导“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关爱健康”的文化理念,创新管理办法,将传统管理办法与现代管理手段有机结合,用先进的理念拓展思路、指导实践。二是进一步加强员工作培训考核。培训考核是确保人的素质能够持久满足公司安全生产需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后天之本。“基础 不牢,地动山摇”,班组是生产的基础单位,通过广泛的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生产一线员工的总体安全素质。分级组织培训,分级考核检查,使培训考核多种手段并驾齐驱,逐步经常化、规范化、标准化。加强员工应知应会培训和考核,开展“双百培训上岗”活动,以激发员工自主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全员的安全素质,逐步达到员工技能可靠。三是进一步完善反违章的手段,全面推行“停止作业卡”制度,赋予员工安全的权利,使每一位员工时刻自觉关注自身的安全和健康、他人的安全健康,自觉遵守制度和规程,约束自身行为,保障个人、他人和企业的安全,确保员工行为可靠。

5.1.11坚持完善管理制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一责”、“一职一责”的责任,全面实现管理可靠。一是将“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管理理念落实到生产运行、设备检修、工程建设、物资供应等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去。严格按照“方向比效率更重要,计划比实施更重要,安全比进度更重要,质量比成本更重要”的原则,狠抓落实,真正树立起“谁主管,谁负责”的大安全的管理理念,做到管理理念可靠。二是通过修订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和简化流程,使管理制度可靠。公司按照“理顺流程、简化管理、弱化权利、强化监督”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和优化管理流程,有效规范员工的行为,帮助员工养成良好的作风和习惯。要按照制度和标准两种形式对现行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修订,以基层车间为单元,以岗位为落脚点,针对各装置特点,结合生产过程各类人员职责分工,分层次制订各个环节的安全检查表,从而形成全公司的安全检查标准,规范检查内容,实现安全标准化管理。三是加大制度执行力度,使制度执行可靠。各级领导要带头履行对员工的承诺,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谁也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执行制度要求严之又严,谁也不能越雷池一步。同时,要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肃事故管理,重点从险情和未遂事故抓起,做好责任追究;对待违章,要采用“零宽容”的态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车间领导、技术员安全定点联系关键机组和要害设备制度,逐级签订安全合同,逐级提出安全承诺,接受员工监督。5.1.12持续改进QHSE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健康安全环保管理水平。改进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中存在不规范、两张皮现象,实现管理升级,从传统的状态管理向系统过程管理转变,将员工体系意识、体系理解、体系能力与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尤其要加强领导干部、专业管理人员对体系的学习、理解,使各级管理人员以身作则,带头自觉遵守和严格执行程序文件,按体系要求开展工作。通过全员、全方位的努力,达到领导理念可靠、制度可靠、执行可靠,监督队伍素质提高,管理体系有效运行。5.1.13强化管理,加大安全环保隐患治理投入,实现技术装备的可靠。兰州石化公司属于50年代投产的企业,存在的安全环保隐患较多,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把隐患治理作为搞好安全环保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要及时采取监控措施,凡是能够整改的必须立即整改,一时整改不了的要排出计划限期整改,对严重威胁生产安全又确实整改不了的,宁可停产也不能带病运行。对新上项目和改扩建项目,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防止留下新的隐患,并要严格防止设备超期服役和报废在用,提高安全技术与装备保障能力。兰州石化公司的隐患治理得到了股份公司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对兰州石化公司周边环境隐患、电气隐患、环境应急设施等治理项目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我们将不辜负股份公司管理层对我公司的厚爱,积极工作,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利用一切有效手段,下大力气抓好安全环保隐患治理工作,努力实现企业发展与安全环保的协调。把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保证安全生产和保护环境当作企业的重要职责来抓,把安全环保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每一个岗位,切实提高兰州石化公司的本质安全水平,为兰州石化公司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5.1.14完善和细化各类应急预案,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的防范能力。组织各单位对已编写的208个厂级《应急救援预案》、52套生产装置《应急救援预案》进行细化完善,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尤其对涉及周边居民,影响周边环境的应急预案进一步细化,完善地企联动的防范措施,积极与地方政府协调定期演练,提高公司的事故应急处理能力。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与兰州石油化工公司的联动互保机制,在检维修、工程项目建设、重大事故的处理中做到“五共”(制度共制定、风险共辨识、措施共落实、作业共监督、责任共追究),共同组织开展现场联合检查,共同处罚违章现象,共同治理环保隐患,共同维护和建设“两兰”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为“两兰”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大庆石化分公司硫磺装置酸性水罐爆炸事故分析

目录

事故经过………………………………………………(11)事故原因………………………………………………(12-13)

事故教训………………………………………………(13-15)

事故责任者处理………………………………………(15)

防范措施………………………………………………(15-17)

第1章:事故经过

2004年10月20日,公司炼油厂硫磺回收车间新建投用仅87天的酸性水汽提装置原料水罐V403罐顶与罐壁之间焊口开裂,造成装置停产。为尽快恢复生产,炼油厂把修复工作委托给大庆石化总厂工程公司第一安装工程公司。修复过程要将连接原料水罐V402与V403的平台及管线拆除。

10月27日8时,施工人员在车间的指导配合下,用吊车将连接V402和V406的管线吊起,管工将盲板放入法兰内,并在盲板与上法兰之间放入一根焊条以备吹扫,随后车间用氮气对该管线进行了吹扫。8时30分,车间开具了用火票。8时45分,吹扫完毕后,管工将法兰螺栓紧固。9时20分左右,施工员到车间领取火票,并送给V402罐顶的气焊工。同时,车间设备主任、设备员、监火员和操作工也到了V402罐顶。9时40分左右,开始切割,9时44分,V402罐发生爆炸着火。

公司立即启动了事故应急预案,展开扑救工作,10时45分火被扑灭。爆炸导致2人当场死亡,5人失踪。10月29日13时,5名失踪人员遗体在V402罐内找到。

图1-1

第2章:事故原因

黑龙江省、股份公司事故调查组分别对事故原因进行了调查。

V402罐爆炸的原因是:罐内的爆炸性混合气体,从正在切割的DN200管线根部焊缝或罐壁与罐顶板连接焊缝开裂引起泄漏,遇到在V402罐上气割管线作业的明火或飞溅的熔渣引起爆炸。

“10.27”事故是一起典型的在装置检修过程中发生的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的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主要原因有:

2.l V403罐顶开裂,没有查清原因就急于组织修复。

2.2《V403罐抢修方案》和施工作业风险评价存在欠缺,特别是对相连的V402罐存在风险考虑不够,方案不够细致,操作性不强,工作计划不周密。

2.3违反用火安全管理制度,将一级用火自行降低为二级用火作业,且在作业现场盲板尚未加装完毕,也未对看火地点及动火管线进行爆炸气体采样分析的情况下开具用火作业票。

2.4安全生产素质不高,意识不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监督管理不到位,一系列“三违”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监督: 2.4.1 10月24日,在V403罐内物料尚未倒空情况下,车间组织施工单位在现场进行检修作业准备工作。2.4.2 10月27日,在对V403罐取样检测前,车间就开出“V403罐内有限空间作业票”,允许施工作业人员进入V403罐内作业。

2.4.3、10月27日开具的用火作业票,时间为上午8:30,实际动火是9:40,动火时超过规定时限。

2.4.4、所有作业准备都是针对V403罐所做的,而现场作业是在V402。2.4.5吊车违章吊拉V402与V406罐连接管线加装盲板。

2.4.6对施工单位气焊工持上岗证情况,各级安全监督都没有进行有效查验。事故的间接原因还有:

2.4.7工程施工质量不合格而没有验收出来,包括用材和焊接质量,罐体焊缝44%不合格。

2.4.8脱硫剂选取不合适,与工艺配合不当。

2.4.9大幅度更换一线管理人员,新上任的基层干部对本单位情况不明、对本人工作职责不清。

.11

图2-1

第3章:事故教训

没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思想不严肃。集团公司一直非常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2003年的“12.23”事故以来,加大了安全工作力度。但我们对炼油化工高危行业认识不足,汲取事故教训不够,执行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安全稳定生产要求不到位,致使连续发生了“10.27”重大责任事故和“3.03”违章作业事故,近期又发生了承包商事故和塑料厂包装线配重砸人致死事故。这些事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我们长期以来没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思想不严肃的结果。发生“10.27”事故的硫磺回收车间酸性水汽提新装置开车以后,运行一直不平稳,10月20日,V403罐顶发生开裂后,公司各级领导虽然先后到现场,提出过意见和要求,但对受V403罐开裂影响而发生局部损坏的V402罐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认识不够,也没有查明V403罐顶开裂的原因,没有认真落实执行“四不放过”的原则,在未查明事故原因的情况下,就急于组织修复,充分说明了安全意识之薄弱、安全思想之麻痹。

4.1安全意识薄弱、思想麻痹表现在具体工作上,事故发生在操作层,但实质在领导、在管理层面,主要是领导干部“安全第一”的思想不牢固、认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责任制不落实;心浮气躁、作风不扎实;管理方式粗放、缺乏科学性和计划性。4.2、员工教育不够深入,员工的纪律素质和业务素质不高、安全能力不强。

在员工操作层面,安全也是一个综合体现。要真正达到本质安全,员工必须“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我们在员工教育上存在不少空洞的说教,或以点带面的一些简单形式,员工纪律素质没有从思想和制度方面共同提高,没有帮助员工树立起遵守操作纪律、工作纪律是保障自身安全的思想观念。对于公司内部的一些局部成效,仅以简单的宣传方式介绍经验,代替了扎实有效的具体落实。对于员工具备的纪律要求、业务技能要求、安全能力不明确、不系统、不严格、不核实。“10.27”事故中遇难的车间设备主任、设备员、监火员和操作工,就是安全技能不高、风险辨识能力差、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不懂正确的作业规程、没有起码的自我保护能力。事发时,竟然有7人站在5000立方米、高18米、液位为77%、并充满易燃易爆气体的罐顶。近期发生的包装线码垛机砸人事故,操作工史平也是对设备的性能不掌握,不执行操作规程要求,钻入运行的设备内 拿取落地料,同班人员也没有制止,说明工艺知识和操作技能之差,说明安全教育和员工培训中的欠缺。

4.3、规章制度不落实,管理工作不到位,执行力不强。

大庆石化公司成立40多年来,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如果管理到位、执行到位,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公司动火制度中规定:装置停工大检修,工艺处理合格,经二级单位组织检查、认定可以动火后方可作业。炼油厂虽然组织机动处等四个部门分别进行了检查,但在未形成会签的情况下,车间就自行降低级别,开具了二级火票。当天开具的用火作业票,用火地点是“V403平台上”,用火目的是“V403平台上管线拆除”,而现场施工组织人员为了减少工作量,临时将用火地点变更为V402罐顶。用火地点变更后没有对施工方案进行风险识别、评价和审批,没有对变更后的用火地点测爆分析,也没有重新开具用火作业票,在场人员也没有制止这种临时变更。

这些都暴露出我们的安全规章制度不落实、执行不力,干部员工没有把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变成自觉行动,存在着制度执行不严不细、习惯性违章等问题。一些安全生产流程被人为简化,有章不循,有法不依。许多习惯性违章慢慢地变成了“规范”操作,安全管理逐级弱化,安全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人,管理工作不到位。4.4、项目管理职责不清,工作中存在严重的漏洞。

在制定《V403罐抢修方案》和施工作业风险评价时,没有充分考虑V402罐存在的风险。在组织实施中,炼油厂有关领导和部门参与的力度不够,对车间制定的检修方案没有进行及时的跟踪、指导。在安全检修工作环境和条件尚不具备,施工方案不完善被退回及风险评估报告未经炼油厂审批的情况下,车间就允许施工方进入现场作业,炼油厂机动设备部门也未加制止。此外,施工安全管理及监督部门和车间对施工单位气焊工持证上岗作业的情况失察,对进厂施工的特种作业人员资格的审查监督工作不到位。在吊车违章吊拉连接V402和V406罐的连接管线加装盲板时,现场管理及监督人员没有履行监督的责任,及时发现和纠正作业中存在的违章行为。说明我们在施工安全许可制度执行上不严格、管理职责不清晰,安全监督及防范措施不到位。4.5、工程建设项目存在缺陷,检查验收把关不严。新建64万吨/年酸性水汽提装置开工仅80天,V403罐就因采用的脱硫工艺不成熟、选取的脱硫剂不合适,发生了焊口撕裂事故。“10.27”事故后调查又发现:V402罐顶与排气管线连接处补强板设计选用6毫米厚的钢板,实际使用4.5毫米厚的花纹板;补强板的内环和外环设计焊缝高度为6毫米,而实际焊缝高2.4毫米;焊接质量有缺陷, 罐体焊缝有44%不合格。这些都反映出在装置的设计、采购、制造、施工等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而这些问题我们在工程的设计、建设和验收过程中,没有发现并及时进行补救,给安全生产埋下了“祸根”。说明我们少数管理人员工作的责任心不强,对待工作缺乏严肃的态度和严格的管理,缺少“三老四严”的工作作风,在工程建设及质量检查验收环节上存在严重的漏洞。

4.6、基层管理队伍不够稳定,基层管理工作薄弱。

在事故发前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炼油厂两次大幅度调整基层干部,仅10月8日一次就调整了76人,而硫磺回收车间就有4人调整。大幅度调整基层干部,给干部队伍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出现了新任基层干部工作职责不清,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近年来,部分业务素质较好的干部员工逐步走上了上级管理岗位,造成车间管理、技术人员青黄不接,许多理论及技术业务素质达不到要求的员工,或者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岗位锻炼不够的学生就走上了管理、技术和安全管理岗位。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削弱了基层管理工作的力量,制约了基层的安全管理工作,反映出我们在抓基层工作上研究不够深入,工作不够扎实。

第4章:事故责任者处理

公司和炼油厂党政主要领导,分管生产、设备领导,相关部门和车间相关责任人共17人受到处分。其中,警告2人、记过2人、记大过7人、撤职5人、追究刑事责任1人。

第5章:防范措施

“10.27”事故的惨痛教训,在大庆石化干部员工中引起了极大震动。事故发生后,我们在全公司广泛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整顿活动。主要内容是:整顿思想,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进一步强化全员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整顿作风,强化各级干部和员工的安全责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整顿管理,切实加强基础工作,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活动,召开各层面的座谈会,认真分析安全形势,摸清各单位、各装置的安全状况,制定应对措施;整顿制度,对照标准和规范,对工艺、设备、安全、消防、气防等进行专项检查,对“三违”行为进行整治。研究安全问题,去年三季度以来,我们多次集中机关和二级单位主要领导专题研究安全管理问题,分析现状,探索措施,分步提出实施方案。一年多来,我们虽然在安全生产工作投入了许多精力,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三违”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习惯性违章违纪现象时有发生,致使“10.27”事故之后,又相继发生了“3.03”污油罐卸车爆炸亡人事故、“1.16”承包商亡人事故和“5.09”机械伤害亡人事故。再次说明我们在安全生产工作上还有盲区和死角,工作中还存着很多薄弱环节,各专业各层面基础工作不牢固;科学管理、制度建设不到位;已有制度执行不好、执行力不强;安全生产没达到持续可控状态。我们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本质安全。

5.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技术业务技能,解决“安全第一”思想不牢固、在实际工作中“蛮干”和“不会干”等问题。加大员工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力度,培养懂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员工,使员工熟练掌握工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安全工作提供保证。深化岗位操作人员培训,以“一岗精”为目标,重在提高岗位操作人员的制 度执行能力和岗位实际操作技能。加强操作演练和岗位练兵,提高岗位操作人员分析判断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日常操作技能,强化员工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规定动作,进一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

5.2、全面推行“四有”工作法,加强工作过程控制,解决“工作计划性不强、方案不严密、监控不到位”问题。认真学习和推广西太的“四有”工作法,全面落实生产操作“有指令、有规程、有确认、有监控、卡片化”的要求,提高员工按程序操作、按规定办事、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的能力。加大“三违”查处和考核力度,实行员工违章积分制,对有违章行为的员工,加大惩处力度,教育员工改掉投机取巧、爱走捷径的陋习和毛病,按科学规律办事,加强生产操作的监控和有效确认,解决有章不循、有令不行、“三违”现象屡禁不止问题。提高安全生产受控水平。

5.3、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解决“安全生产状况掌握不够、预防措施不完善、生产受控管理缺乏深度”等问题。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将安全环保工作的重心前移,开展经常性的岗位责任制大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和专业性检查,加大事前防控工作力度。同时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日查、周检、月考核”制度,及时发现各类不安全因素,摸清家底、弄清情况、做好基础工作,使运行的装置、生产、设备始终处于严密的监控状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使用资金,治理好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集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新标准实施后产生的问题,整改事故发生后暴露出来的隐患,确保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对暂时解决不了的隐患,制定预防措施和事故预案,做到人员、责任、措施和时间“四落实”。

5.4、加强基础工作,用《安全要则》规范员工行为,解决“各层次员工安全职责不清晰、标准不明确、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按照总部要求,我公司结合自身实际,为解决安全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我们制定了《大庆石化公司安全要则》。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宣贯《要则》,把《要则》中的要求转化为明确的具体规定、规程和方案,践行“人是关键,人最重要;没有一件事比安全更重要;公司每一项工作都与安全相关;所有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安全理念。把公司的工作力量集中在有益于保证生产受控和本质安全与生产装置、岗位操作人员直接相关的工作上,减少不必要的扰动。从行为、状态、技能、操作、纪律等5个方面规范一线岗位操作层的工作,从责任意识、员工培训、把握装置、人力配置、公正办事、关心员工、装置条件和资料保证等方面规范基层车间管理层行为,从遵章指挥、科学管理、调查研究、服务基层等方面对两级机关管理层进行要求,进一步提高员工按程序操作、按规定办事、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的能力,使各 项工作处于可知、可控的状态。

采矿工艺技术改造要素分析 篇3

关键词:采矿;工艺;技术改造;要素;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9-00-02

引言

现如今,采矿工艺技术已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了始终立足于开采工艺技术的前沿,就必须解决当前采矿工艺技术所出现的实际问题,针对采矿工艺技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采矿工艺技术的改造,使采矿业能真正的顺应时代的潮流,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采矿业的现状分析

采矿是指开采矿产资源、煤、石油等一门综合的技术和学科,而采矿工业则是在采矿基础上的一种原料工业,采矿的核心内容为采准和切割并以金属矿石为主要原料,对生产及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

(一)采矿业生产环境及生产过程特点。矿址往往无法进行自由的选择,通常也不具有再生能力,且矿山的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与经济效益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1],每座矿山都需经历建矿、投资生产、常规加工生产、减少生产及停产、闭矿的历程。在采矿过程中,采矿设备及工作人员并没有固定的加工车间,增加了采矿作业的危险性。为了保证矿山的有效生产,必须平衡开拓、采准及回采工作,以免采掘失调,致使矿山减产。在实际的采矿工作中,由于矿体本身的分布较为分散,且建矿周期较长,严重的增加投资风险。采矿工作经常进行地下作业,具有劳动力较大、工作环境较差的特点,无法真正的实现综合机械化及自动化标准,如何改善劳动保护及环境条件仍为当前的焦点问题。在对矿山的管理水平进行评价时,不能以经济效益为唯一标准,而应该从采矿石的市场供求及价值高低等角度进行综合的判定,以确定矿山的实际价值。

二、采矿工艺的技术方法

(一)普通机械化的采矿工艺技术方法。普通机械化的采礦工艺技术方法分为露天开采与与地下开采,露天开采一般使用大型的采矿机械,将矿体上覆的岩层进行剥离后自上而下的对矿体进行开采。露天开采工艺技术的采矿成本较低,作业较为安全,生产量也较高,一般用于铁矿床及建筑材料床。而地下开采技术则适用于矿存深度较大、剥离工作较难的矿体,若需对地表及景观进行特殊保护时[2],也常采用地下开采技术。

(二)特殊的采矿工艺技术方法。特殊的采矿工艺技术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化学采矿工艺技术及海洋采矿工艺技术。物理化学采矿工艺技术方法是将地下的溶液或熔融体举升至地面进行提取,适用于铜、铀等金属物质及盐、碱等,投资较少且作业环境较好。海洋采矿工艺技术是针对海底蕴藏的有用矿进行开采的技术,但由于矿产所占的比例较少,目前仍未进行广泛使用。

(三)空场工艺技术方法及填充工艺技术方法。空场工艺技术及填充工艺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矿床地质资料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在回采的过程中,采空区始终是空的,需要暂留或残留的矿柱进行支撑,一般在矿石及围岩较为稳固的情况下采用,有效的防止资料不足、选择有误而产生的矿石损失及经济损失。在运用空场工艺技术方法及填充技术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其所及的影响范围,比较的项目包括矿柱回采、矿房回采及空区处理,在基建时期进行采矿方法的工业性实验,才是最终选定采矿方法的重要前提[3]。

三、采矿工艺技术改造要素分析

为了使采矿工艺技术更加的顺应科技发展,在对采矿工艺技术进行改造时要着重从以下几个点进行:(1)针对不同矿岩采用不同的采矿工艺技术,譬如对坚硬矿石进行开采时,运用凿岩爆破工艺技术;对松软矿层进行开采时,运用机械切割工艺技术或挖掘工艺技术;对砂矿床进行开采时,运用水力冲采工艺技术;对裂隙发育较好的矿体,运用自然崩落的采矿工艺技术。(2)优化露天矿山及地下矿山的采矿技术流程,以矿床开拓、掘沟工程、穿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为露天矿山的主要工艺技术流程,以矿床开拓、井巷掘进、矿块采准和切割、回采工作面凿岩爆破、矿石运搬、地压管理、矿柱回采、空区处理为地下矿山的采矿的主要工艺技术流程,在原有的露天矿山及地下矿山的采矿技术流程之上进行了革新,化繁为简,达到更好的采矿技术效果。(3)对地质较为复杂的矿区采用优良的爆破技术,以降低拉低次数,主要的爆破技术包括增大炮孔邻近系数技术方法及药壶爆破技术方法,将经济效益显著提高[4]。(4)对当前开采现状中不合理的情况进行更改,在更改时主要针对初设部分的内容,使后续的生产能达到有效的平衡,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5)对采矿工程中的排土方式进行改革,用边缘的排土方式代替原有的场地排土方式,使其在更为经济实用的同时又以分层码堆排土为基础,更有效的进行排土工作。(6)对采矿工程中的供电系统进行改造,使供电系统的布局能更为合理,矿场内各电铲挂线能更为便捷,使电路损耗量降到最低,将电铲效率进行全面的提高。(7)对小型矿址使用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矿工艺技术方法,针对其工作面较长这一特点有效的将工作面倾角变缓,并利用掩护支架将工作空间及采空区进行充分的隔离,将复杂的顶板管理工作进行简化,营造更良好的安全作业条件,降低劳动强度,避免意外事故的频繁发生。(8)革新采矿技术设备,对采掘设备、露天操作设备、井下电机车、井下照明设备进行重点改进,与此同时,使采矿技术的整体设备都更为数字化及智能化,提高作业效率及作业的安全度。(9)加强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对危险矿区及采矿设备进行标识,定期进行安全指导,提高全体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好的运用采矿工艺技术进行作业,在提高工程效率的同时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对技术操作内容进行严格的规范,避免操作失误等情况发生。综上所述,采矿工艺技术改革具有较多的要素,其都离不开“效率、质量、安全”这三方面,对采矿技术、采矿设备进行不断的完善与革新,强化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及安全意识,都是采矿工艺技术改造要素的核心。

四、结语

采矿工艺技术是采矿工程技术中的关键点,其操作的好坏与否决定了采矿工程的经济效益,为了使采矿工艺技术能拥有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对其进行改造与革新,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本文从采矿工艺技术的现状、采矿工艺的关键点、先进的采矿工艺技术方法等多角度对采矿工艺技术改造要素进行了分析,并对采矿工艺技术有了较为整体性的把握,以期在未来的采矿工程中能提供相关的理论技术指导,使采矿工程从效率、安全、质量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顺应科技经济潮流,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李胜辉,孙光华.栗场结构参数对矿石损失贫化的影响分析[J].矿业工程.2009(2):110-112.

[2]:宋茂阳.试探采矿工艺技术改造[J].民营科技.2011(9):17-18.

[3]: 郭超.浅谈铜矿采矿工艺技术改造[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4):82.

[4]: 邱忠明.试探采矿工艺技术改造[J].中国集体经济,2011,

油气集输工艺技术分析 篇4

近年来, 我国的油田事业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 而油气集输则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对于油气集输来说, 其所具有的特点同我们日常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勘探、钻井以及采油等一系列工艺存在较大的不同, 其面线广、油田点多, 且我们在对其进行生产时还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易燃易爆以及高温高压等隐患, 无论是工艺流程还是生产作业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对此, 就需要我们在实际油气开采的过程中能够对油气的集输工作引起充分的重视, 并努力提升油田的油气集输水平。

1 我国目前油气集输行业的现状

1.1 原油脱水技术

在油气集输这项工作中, 其中最为关键、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于原油的脱水技术。在我们对原油脱水过渡层进行处理时, 不但具有非常繁杂的流程, 而且还必须使我们能够具有良好的处理效率, 进而获得更好的处理效果。在其它国家, 目前对其处理的方式主要有将原油首先进行排除之后再对其进行处理, 虽然我国也使用了这种处理方式, 但是由于我国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经验上对于该项技术的应用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对其实际处理时对于过渡层的处理效果不是非常令人满意。同时, 我国在原油脱水方面所使用的另一种方式就是借助游离水脱除器的应用, 虽然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原油脱水的效果, 但是其也由于不能够对高含水油进行充分的利用, 以及自身结构方面的问题而使我们能够获得的效果也较为有限。目前, 我国对这种设备也正处于一个积极的研发阶段, 并不断提升该设备的作用效果。

1.2 原油集输工艺

近年来, 油气集输工艺在我国油田开采中所具有的地位以及重要性在不断升高, 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 不但是因为我国近年来关于油田开采项目无论是规模上还是数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而且我国的很多油田也处于一个高含水期的阶段, 而这就使得我国目前的油田开采技术对于油气集输工艺具有了更高的需求。对此, 我们就非常有必要能够对我国目前的油气集输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与研究。在高含水期, 我们可以根据原油所具有的流动性而对油气技术工艺进行一定的改进, 即在原油在被我们开采出之后, 通过一定方式的运用使其在运输过程中所具有的温度得到降低。同时, 对于油田开采环境以及地质条件的不同也会对我们所使用的油气集输工艺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 我们则需要在面对不同情况时选择不同的集输方式:对于原油中蜡含量较低的情况应当以单管集输的方式对其输送, 且在运输的过程中不需要对其进行加热;而当原油中蜡含量较高时, 我们则可以通过单管集输以及运输加热、或者是通过降凝降粘类型化学药剂的使用来获得更好的油气集输效果。

1.3 油气水多相混输技术

油气水多相混输技术可以说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技术性最强、最新, 也是油气集输效果最好的一种技术, 目前在发达国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在该项技术中, 最为关键的就是其原油集输方式中加入了电热技术, 并以此来获得了更为高效的集输效果。同时, 这种方式的应用还能够较大程度地降低处理成本。

2 未来我国油气集输技术的发展分析

2.1在我国目前的石油开采工作中, 其开采的地形条件愈发复杂, 且具有着油气田开发难度增大以及开发成本提高的趋势。尤其是对于我国山区等地形非常复杂的区域来说, 其所具有的开采难度将随着当地油田开采进度的发展而不断增加, 而我国西部位于沙漠以及荒漠等地段的油田来说更是如此。同时, 其所具有的恶劣环境也会使我们对于油气运送的效率、难度以及资源供应的难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使我们的开发工作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另外, 随着我国近年来油气资源消耗速度的加快, 使得我国油气开发的幅度以及深度也在不断扩大, 在这部分较易开发的油田之后, 没有被开采的油田更多的是具有低产以及低渗性质的油气资源, 不但具有压降速度快的特点, 也会使油田工程的产量也得到降低。

2.2在我国油气开采工作开展的同时, 我国目前也更加提倡油气集输工作的安全性以及绿色性。这种来自国际以及我国环保部门对于碳减排以及绿色发展的需求, 以及我国关于环保一系列措施的完善, 都使得我国油气集输工艺所面临的难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加, 且对于我国油气集输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以及难度, 而这也是我国未来油气集输工作发展中需要重点考虑的。

2.3我国油气集输以及其配套工艺还面临着急需统一的需求。目前, 我国非常规地面的油气集输工艺及其配套集输都面临着进一步的研究与完善, 而在我国煤层气田以及页岩气田的开发利用方面, 我国在地面的油气集输技术也存在着非常多的类别, 且其所具有的投资差异也是非常的大, 使实际油气集输工作往往会面临到意想不到的难题。面对此种情况, 就需要我国能够及时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行业规范, 从而使我国相关的石油开采企业能够在实际开发时有据可依, 并在根据规章制度工作的基础上能够逐步的排除处理能力以及开发效率较差的技术。

3 我国油气集输工艺未来发展需求

未来我国需要能够在不同方向的油气集输工作中, 根据技术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发展方向。对于高含水油田的开发来说, 需要我们能够研究出一种新型、具有一体化特点的技术, 从而使其不但能够强化油气中的除油效果, 而且还能够保证预分水中的出水含油指标能够被降到合理的指标范围之中。对于低压低渗特点且地形地貌情况非常复杂的油田来说, 我们则应当对原有的油气技术工艺进行不断的优化, 从而在保证地下、地面一体化的基础上推进其标准化建设。

而在超稠油的油气集输技术方面, 我们则要重点把握低黏液环输送、改质、乳化降黏、催化裂化等方面的研究, 并大力发展煤层气田开发的油气集输工艺地面配套技术, 使集输工艺优化简化, 同时提高针对煤层气特点的集输技术, 研究煤层气综合利用技术并制定相关标准。在此过程中不断地拓宽可再生能源在油气集输工艺上的应用, 例如太阳能、风能等, 对风、光、电一体化的能源的利用的研究, 并研究油田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 从而使我国的油气集输工艺向着更为绿色、环保以及高效的方向发展。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 油气集输工艺是我国目前油田开采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需要我们能够对其引起充分的重视。在上文中, 我们对于我国油气技术工艺技术的类型、目前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研究, 而在未来工作当中, 也需要我们能够在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保证我国油气集输工作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刘扬, 司明林, 魏立新, 王志华.低温集输管道沉积速率及热洗周期的确定与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 (10) :2456-2458.

[2]陈由旺, 余绩庆, 林冉, 朱英如, 刘飞军.油气田节能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外能源, 2009 (09) :88-94.

[3]梁根生, 代维, 杨刚, 李亚光, 庞守红.雅克拉凝析气田单井集输管道腐蚀因素分析及治理对策[J].中外能源, 2011 (04) :65-68.

工艺分析技术 篇5

石化工业节能工艺技术是当前石化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很多的石化工业企业都在致力于对节能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通过一系列新型节能技术的投入使用,大大的降低了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能耗,实现了双赢。目前我国石化工业节能工艺技术处于不断升发展阶段,但是在节能技术领域的探究还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因此还需要很长的一段发展时间。2015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最关键一年。目前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开展了《石油和化工行业“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研究提出,未来化工行业要以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要发展方向,着力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说,总体上还是朝着节能工艺的方向在发展。随着数据化、智能化的不断推进,也必将影响到化工工业,传统的化工生产制造方式将发生颠覆性变化,从技术到市场各个领域都将发生一定的变革。

工艺分析技术 篇6

关键词:面向机械加工;工艺规划;制造技术;分析

在机械加工的预设中,具有一定的制造代表性,需要将相应的半成品以及归整的原料制备成符合标准的成品或者是配件。但是在此过程中会消耗掉较多的资源,还会形成较大的噪声。因此,针对惯用的机械加工途径需要进行完善与改进,有效的规划新的方法。

一、新型工艺规划架构

(一)技术体系架构

在新型工艺规划架构中,绿色制造的技术不仅会涉及到产品产出完整周期,还会关系到不同态势的生命周期。并且,该预设周期可以包括产品预设途径、原料选择、加工、包装以及装配、产出的实际运用[1]。在完成产品的预设周期以后需要进行拆卸与回收,并制定出更好的再制造方式。

面向机械加工的制造体系包括两种预设目标,还有具备过程特性的两个层级。在实际的机械加工过程中,需要把绿色制造模型与描画视图与现有内外利益进行有效的调和。与此同时,需要合理的降低耗费的资源,有效的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在特定范围内的干扰作用。

(二)绿色制造架构

绿色制造架构会涉及到多种层级内容,具体的说,该架构包括减少毒害物质技术、预防技术、污染管控依循技术的主要设计内容。对制造活动进行细分,可以划分成以下三部分:产品产出流程内技术、生命周期根基技术、产出过程衔接技术[2]。

第一,资源消耗最小化。根据这一点可以细分成能量、原料、辅助耗费的范围。第二,环境排放最小化。其中包括废渣排放、噪声、原料液体废弃等。第三,架构的工艺决策。

二、预设工艺优化分析

(一)惯用路径优化

要想提高绿色制造加工的工艺的适宜性,就必须要对惯用工艺进行一定的优化。对工艺路径的优化可以减少正常的上市时间,有效的提高质量的层级,并且节约制备的成本,不会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对路径的优化不仅需要对特定范围内的产出与加工成本进行考虑,而且还需要对资源的使用进行分析。如果未能充分的考虑,就会出现加工污染,降低原有的利用效率。

(二)运算获取参数的优化

参数对于面向机械加工的工艺流程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工艺参数的变化是重要的中心因素。针对配件的加工工艺参数来说,对其进行优化能够有效的减少能耗,并且控制物料的消耗。一般来讲,对该层级参数进行优化需要充分的考虑制造工艺。

(三)节能调度新型工艺

机床自身具备的资源需要通过优化才可以实现节约[3]。所以,需要进行节能调度的创新。在产出的整个过程中,机床多样,并进行同时加工。而此时,对多样机床设定相同路径,也可以对同样机床设定多样规格与型号。并且,机床和配件的不同组合都会对周边的环境以及资源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对调度路径进行预设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整体的能耗,节省资源。

三、评判途径的可行性

对机械加工的传统评判主要是根据成本耗费与产出率以及预设利润等因素进行的。但是,绿色制造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传统的评判途径进行创新。企业不能够只重视经济利益,同时还需要对社会利益与环境利益进行考虑。

面向机械加工的评判存在很多模式,可以将其划分成以下七类:能源、资源性质、经济成效属性、加工流程环境干扰、接续设备维修与绿色管控、加工宜人属性。针对其他的评判方法就是将绿色、整体、经济的特性当作相应的指标。

四、工艺文件制备与存留

针对工艺文件,对于制备的工艺卡需要进行描画整机工序。将拟定的设计文件作为依托,按照工艺文件预设的具体流程与要求,将配建安装于设定位置处。这种制备的工艺卡可以为后期的加工提供服务。

零件的制备需要与相应的规格相符合[4]。所以,在进行配件加工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机械制造的特定原理,并充分考虑产出的条件与水准,更方便进行确定。工艺文件的生成不允许凭借经验进行规划。被存留的工艺文件中包括了制备的工序卡片等。而机械加工则按照相应的流程,在实际配件加工的过程中,对操作的路径与工艺进行详细的记录。机械加工根据上述流程进行,一定程度上为后续的生产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在产品投入实际使用前需要具备优质的设备,进而实现接续产出,并提供相应的指引。其中,所制定的工艺流程需要包括以下层级:拟定工序、详细的工艺路线。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向机械加工的工艺规划制造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绿色制造规划在技术架构中进行相应的规划,一定程度上彰显了自身的价值。按照具体的加工需求,对原有的技术细节进行细化,进而预设出合理的构架体制。与此同时,对于实际设计过程中会遇到的疑难或者是资源耗费和环境等因素的疑难都需要被有效的纳入到考虑中。对评判体系的合理预设也可以通过细化的方式进行,同时对消耗资源与时间成本所加工出的机械质量进行评判,而且这种评判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细化优势。

参考文献:

[1]张磊,李明.面向机械加工工艺规划制造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96-96.

[2]陈鹏,夏重,张晓洪等.面向机械加工工艺规划制造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6):8-8.

[3]刘中新.探究面向机械加工工艺规划制造技术研究[J].中国信息化,2012(24):142.

机械制造工艺技术分析 篇7

机械制造作为一门工程学科, 其不仅对产品的设计、生产、加工和销售进行研究, 同时对维修服务及回收再生等过程也进行研究, 其目的是有效的提高产品的质量, 使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但随着目前人们对产品需求的增加, 不仅对产品的质量、价格和更新速度有一定的要求, 而且人们的需求还要日益增长, 这就需要我们在制造产品过程中确保其使用的制造工工艺技术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 从而满足使产品能够达到用户的满意。

1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存在的问题

数控车削加工中, 其中数控车削的工艺分析是数控车削加工顺利完成的保障。

在利用数控车床进行零件加工过程中, 其所用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统称为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在众多的文章中, 将数控车削工艺的主要内容按照如下顺序进行划分:一是选择并确定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内容;二是对零件图纸进行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三是工具、夹具的选择和调整设计;四是切削用量选择;五是工序、工步的设计;六是加工轨迹的计算和优化;七是编制数控加工工艺技术文件。这样将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内容进行划分在理论上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但如果在实际加工过程中, 则会导致问题的发生。因为在目前情况下, 对于数控车床进行操作的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操作水平, 在操作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及突发情况都能够很好的进行解决, 但这些技术人员普遍存在着一个弊端, 即其理论水平处于较低的水平, 再加之企业的工量具设备存在着不足的情况, 所以导致对工艺分析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因为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 最为重要的一步即是工序、工步的设计, 这直接会使零件的形位公差受到较大的影响, 而当零件的形位公差达不到标准要求时, 则其所生产出来的零件则为次品, 所以在整个工艺过程中, 工序、工步的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如何提高车削加工技术

一是选择并确定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内容;二是对零件图纸进行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三是工序、工步的设计;四是工具、夹具的选择和调整设计;五是切削用量选择;六是加工轨迹的计算和优化;七是编制数控加工工艺技术文件。

2.1 零件图分析

零件图分析是制定数控车削工艺的首要任务。主要进行尺寸标注方法分析、轮廓几何要素分析以及精度和技术要求分析。此外, 还应分析零件结构和加工要求的合理性, 选择工艺基准。

(1) 选择基准

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方法应适应数控车床的加工特点, 以同一基准标注尺寸或直接给出坐标尺寸。这种标注方法既便于编程, 又有利于设计基准、工艺基准、测量基准和编程原点的统一。

(2) 节点坐标计算

在手工编程时, 要计算每个节点坐标。在自动编程时要对零件轮廓的所有几何元素进行定义。

(3) 精度和技术要求分析

对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技术进行分析, 是零件工艺性分析的重要内容, 只有在分析零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基础上, 才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加工方法、装夹方式、刀具及切削用量等。

2.2 工序、工步的设计

2.2.1 工序划分的原则

(1) 保持精度原则。工序一般要求尽可能地集中, 粗、精加工通常会在一次装夹中全部完成。为减少热变形和切削力变形对工件的形状、位置精度、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则应将粗、精加工分开进行。

(2) 提高生产效率原则。在加工过程中频繁的进行换刀则会导致生产时间的增加, 降低生产效率, 所以在加工时, 需要利用一把刀将可能加工的部分全部加工完成后再进行换刀,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换刀的时间, 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减少刀具空程的时间, 提高加工效率。

2.2.2 确定加工顺序

加工顺序的确定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到加工产品的精确度。所以在实际加工零件过程中, 需要按照先粗后精、先近后远、内外交叉及基面先行的原则。即在加工零件时需要先对其进行粗加工, 然后再进行半精加工, 最后再进行精加工, 这就有益于更好的确保加工的精度。加工时需要对离刀近的部位先进行加工, 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刀具移动的距离, 使刀具移动过程了空行程减少, 从而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 而且先对离刀点近的部位进行车削, 可以有效的保持半成品的刚性, 使其更利于切削的顺利进行。在加工过程中的零件当即需要对其内表面进行加, 同时还需要对其外表面进行加工时, 则需要先对其内外表面进行粗加工, 然后再对其内外表面进行精加工的顺序进行。由于在零件加工中需要定位基准, 所以需要将基准的表面首先加工出来, 这样更利于进行装夹的需要, 避免在装夹过程中带来较大的误差。

2.3 夹具和刀具的选择

2.3.1 工件的装夹与定位

当利用数控车削机床对零件进行加工时, 通常都在进行一次装夹后, 尽可能确保能够加工其全部产品或是部分产品的表而, 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装夹的次数, 不仅有利于提供加工的效率, 同时也可以对加工的精度有所保证。在加工中进行定位时, 需要根据不同形状零件来对其基准进行定位。在定位基准确定时, 通常情况下是以零件的外圆柱为基准, 而当零件属于套内零件时, 其定位基准则以内孔为准。数控车床具有较多种类的夹具, 而且通用性也较好,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 可以根据操作的需要进行选择, 确保选择的合理性。

2.3.2 刀具选择

在目前数控车床上所使用的刀具大致可分为三种形状, 即尖形、圆弧形和成型的车刀。在进行零件切削过程中, 需要选择适宜的刀具, 由于刀具的寿命与其直径具有较大的关系, 所以在选择刀具时, 尽量选择直径较大的刀具来进行切削, 这样可以有效的延长刀具的寿命, 同时对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也具有较大的作用。

2.4 切削用量选择

数控车削加工中的切削用置包括背吃刀量ap、主轴转速s (或切削速度v) 及进给速度F (或进给量f) 。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合理选用切削用量对提高数控车床的加工质量至关重要。确定数控车床的切削用量时一定要根据机床说明书中规定的要求, 以及刀具的耐用度去选择, 也可结合实际经验采用类比法来确定。一般的选择原则是:粗车时, 首先考虑在机床刚度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其次选择较大的进给量f;最后再根据刀具允许的寿命确定一个合适的切削速度v。增大背吃刀量可减少走刀次数, 提高加工效率。增大进给量有利于断屑。精车时, 应着重考虑如何保证加工质量, 并在此基础上尽量提高加工效率。因此宜选用较小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 尽可能地提高加工速度。

3 结束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 有效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人们在购买产品时, 对产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所以当前产品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要求, 则不仅要做到多样化、经济化, 高质量, 同时还要具有及时性和有效性, 另外还要做好售后服务。这就对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充分的发挥数控机床优越的性能, 所以需要确定合理的加工工艺, 确保加工方案的最优化, 从而确保加工出来的产品的优质化。

参考文献

[1]信丽华, 朱建军.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探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6.

[2]周鹏.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性分析[J].消费导刊.理论版, 2009.

旋转喷雾烟气脱硫技术工艺分析 篇8

钢铁企业烧结机的烟气脱硫技术有湿法、半干法、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湿法脱硫技术投资及运行费用较高, 系统复杂, 占地面积大, 而且易于腐蚀、磨损以至堵塞管路, 形成二次污染。干法脱硫技术脱硫效率低, 对烟气流量、成分、温度的变化适应慢。旋转喷雾干燥 (SDA) 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综合了湿法和半干法的优点, 脱硫效率高、投资低、占地面积小, 对烟气流量、成分、温度的变化适应快, 可靠性高, 非常适合钢厂烧结烟气脱硫。

1旋转喷雾烟气脱硫技术

1.1SDA脱硫技术原理

旋转喷雾烟气脱硫技术采用了旋转喷雾器, 把未经处理的热烟气通入喷雾干燥吸收塔后。立即与被雾化的碱性脱硫浆液 (Ca (OH) 2) 接触, 烟气中的酸性成分 (HCl/HF/SO2/SO3) 被碱性雾滴吸收的同时水分被蒸发, 变成了碱性颗粒。通过精确控制烟气分配、脱硫浆液流量和雾滴尺寸, 可以确保雾滴被转化成细小的粉体。已经处理的烟气继续进入后除尘器去除剩余的悬浮颗粒, 通过烟囱排放净化后的烟气, 一些飞灰和脱离渣从吸收塔底部排出。与此同时, 吸收塔和除尘器底部排出的干燥粉体颗粒被传送到料仓。SDA系统还可以采用部分脱硫渣作为进料再循环来提高吸收和干燥性能。SDA烟气脱硫系统反馈关系如图1所示。

1.2SDA工艺流程

SDA工艺流程主要分为脱硫浆液的制备、脱硫浆液的雾化、雾滴与烟气接触、SO2吸收和水分的蒸发、灰渣的再循环与排除5个步骤, 如图2所示。

1.3SDA工艺特点

(1) 操作弹性高, 适应烧结烟气SO2浓度变化大 (SO2:500~3000 mg/Nm3) 的工况。SDA工艺通过实时检测进出口SO2浓度, 进出口烟气的温度以及进口烟气的流量及时调整新鲜石灰浆液的比例, 能够快速适应烟气流量、组分、浓度的变化。

(2) 不产生废水并能够处理废水。SDA工艺对水质要求低, 可以使用海水、湖水、河水、江水、湿法脱硫产生的废水及其他工艺过程的废水。

(3) SO3去除率高。由于石灰浆液雾滴pH值为11~12, SO2去除效率高达98%, SO3去除效率高达99%~100%, 避免了腐蚀。

(4) 可以简单地增设活性碳喷射装置, 有效去除二口恶英、重金属等污染物。

(5) 可以方便地与脱销装置衔接。SDA工艺烟气进出口温度较高, 能达到脱销装置活性催化需求的温度, 在SDA系统前面或后面都可以方便地添加脱销装置, 比较容易衔接。

(6) 干燥、自由流动的脱硫渣可通过气力输送的方式进行处理。

(7) 吸收塔、烟道等设备均由碳钢制成, 无需用合金材料, 不需安装防腐层。

(8) SDA工艺通过控制消化温度和时间, 获得高活性的熟石灰浆液, 可以使用低质量的石灰。

1.4最终产物

SDA工艺没有废液产生, 它最终产物主要为便于运送的含有飞灰和亚硫酸钙干态产物, 但同时也包括一定量的硫酸钙和剩余的未发生反应的吸收剂Ca (OH) 2。SDA工艺的最终产物多被用在建筑工业、矿井填埋以及以开垦荒地为目的的肥料。

2SDA工艺与干法和湿法脱硫工艺对比优势

2.1SDA工艺相对干法脱硫工艺的优势

(1) 从反应机理来看, SDA工艺发生气-液和气-固两相反应, 而干法只发生气-固反应。

(2) 在SDA工艺中, 吸收浆液被雾化成数十亿颗细小的雾滴 (50 μm) , 具有很大的表面积, 有利于和SO2发生反应, 反应时间更长, 反应效率更高。

(3) SAD可以使用低品质的石灰, 干法脱硫对石灰质量要求较高。

(4) SDA工艺没有大量的气体循环系统, 能够低成本地快速适应烟气流量和SO2浓度的变化。

(5) 在相同条件下, SDA产物循环量小, 约为干法的1/10~1/15。

(6) SDA粉尘浓度低, 对设备的磨损很小。

2.2SDA工艺相对湿法脱硫工艺的优势

(1) SDA工艺比湿法脱硫工艺总投资地、占地面积小。

(2) SDA工艺水耗低, 不产生废水且能使用低质量的水 (如河水和工业废水) 。

(3) SDA工艺运行成本及维修费用低, 约为湿法的85%。

(4) SDA工艺可以99%吸收SO3。

(5) SDA工艺不需要烟气再加热系统、不需要安装防腐层。

3SDA工艺的维护

(1) SDA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维修相对十分简单, 系统可以按理想状态进行自动控制, 并能承受负荷的快速变化。系统能在1~2 h内实现启/停, 不会发生任何问题。

(2) 在极端情况下, 脱硫系统出现故障不能运行时, 锅炉及烟气系统可照常运行, 不会对锅炉机组的正常运行带来任何影响。因此整个脱硫系统不必设置旁路。

(3) SDA工艺的核心设备采用Niro防磨轮专利技术的旋转雾化器, 该雾化器具有连续工作、维护量少的特点。Niro旋转雾化器使用寿命可达30年以上, 其中需要定期检查或更换的是雾化器喷嘴。一般来说, 在雾化器连续运行4 000 h左右时, 需要对喷嘴进行检查, 如发现喷嘴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 需要将喷嘴转动90°, 以便另一侧面接触浆液, 转动3次并使用后应将喷嘴更换下来。因此喷嘴的寿命一般可达20 000 h。喷嘴的检查或更换一般需要2个人操作, 时间约30 min, 期间不影响脱硫系统运行。

摘要:介绍了旋转喷雾烟气脱硫技术 (以下简称“SDA”) 的原理、工艺流程、工艺特点及最终产物, 并与干法和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

连续油管压裂的工艺技术分析 篇9

1 精确定位压裂技术

单卡双封封隔器, 是在进行连续油管的压裂作业中, 用于连续油管下端连接处使用。但是如果在实际工作不在其设计范围之内, 则会出现一定问题。假若其对坐封的定位不能够带到一定程度的准确, 则会使我们的压裂不完全或者是直接导致失败, 就会影响到压裂的效果, 特别是在低渗透的地层出, 如果没有产生压裂的地方就很难有增产的可能性。一旦将液体泵入后, 就会有流体窜槽出现在封隔器的上部。如果封隔器上部积累一定的沙石, 也会使工具串产生沙卡现象。所以说, 如果控制好了连续油管深度问题, 在生产过程中的压裂效果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1.1 连续油管深度公差的控制方法

(1) 首先让我们了解下轮式测量器。轮式测量器最先的使用在对进入井内的连续油管的长度进行测量工作, 但在实际的作业中我们发现, 其在1525米的深井处所产生的误差却达到2米左右, 精确度降低也直接影响到作业的高效性。由于其机械原理的工作方式, 经过长时间的工作, 外界的杂质进入轴承或重要工作部件连接处时, 直接影响到其工作性能, 从而对深度的误差产生更大的影响。

(2) 我们再来了解下光学编码器。光学编码器使用是为了弥补轮式测量器在测量精度上的一些不足, 其安装在注入头的传动系统处。但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导致设备部分地方工作性能有所降低, 连续油管与夹头滑轮之间还是会有一定的滑动。经过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光学编码器的测量深度在大多少情况下比实际深度要浅, 其实安装在传动系统上的测量器所测量的精度, 在有些情况下比之前我们提到的轮式测量器的精度还要差些。

当连续油管设备上的传动系统工作状况处于比较理想状态时, 与电缆测井的精度比较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就算我们对其增加滚轮或使用其他提高精度的方法, 也很难达到电缆测井的精度效果。

(3) 最后让我们认识无线套管接箍定位器。无线套管接箍定位器是研制人员经过了长时间的实验与现场实际作业情况相结合研制出来了的, 经过改进之后的定位器, 在控制高精度的深度公差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由于其作业不用投球, 加上现在更新后的工具作业的压裂模式不受内径的影响, 这样一来降低了作业成本的同时增加了工作效率, 在经济性与高效性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 多层同时压裂技术

我们通常采用的多层同时压裂技术有两种。第一种是将每个层位分开作业, 根据压裂作业系统的工作并对井下工具的开发来对目标层位的确定, 来达到高效的生产。虽然作业效果理想, 但其成本相对较高。第二种是使用分流设备或者是压裂液控制设备将多个层位分配到压裂液来进行对其同时作业。相对第一种, 其工作时间和作业成本较低, 但很难达到第一方案的效果。

经过工作人员对这两种方法的改进, 结合二者优点研制出一种可以对多个目标层进行同时作业的技术, 其将准时射孔与连续油管压裂技术相集合。这种工艺技术的优点在于, 将每个目标层位都有进行专门的设计, 并且在进行深度有较大变化的多个目标层也能有快速的作业能力, 再加上压裂泵工作是的转速比较高, 则对每个目标层位的工作提供了所需的能量。

2.1 准时射孔技术

准时射孔技术就是, 首先利用射孔枪的井下工具组合将多个目标层位射孔, 然后再利用射孔产生的孔眼将压裂液送到地层。最后使用球式封隔器对不同层位来进行定位。

连续油管压裂技术

经过对准时射孔技术的改进研究出了连续油管压裂技术。其主要技术是在组合工具上, 通过一个井眼对多个目标层位进行密封, 使用膨胀式封隔器来分离作业层与非作业层。且在工作时将压裂液注入来提供所需能量。

3 漏掉产层的压裂技术

通常对漏掉产层进行必要的增产的方法是, 首先将需要增产的下部产层使用机械封隔, 上部则用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或者其他方法将射孔段封隔开, 但其风向比较大, 特别是在射孔段比较活跃处, 这样一来作业成本就会加大, 从而降低了高效、经济性。

但是, 如果使用连续油管压裂技术就可以对常规方法的缺陷进行弥补。其作业过程为, 先将进内杂物清除, 再使用我们之前提到的连续油管压裂技术来确定所需增产的产层位置, 然后根据准时射孔技术或连续油管压裂技术进行作业。

根据实际的工作经验中, 使用连续油管压裂技术对漏掉产层进行压裂作业, 生产力方面有了5倍的增长, 这也充分体现了连续油管压裂技术的经济性和高效性。

4 分层压裂工艺技术与水平井分层压裂工艺技术

使用分层压裂技术可以让多个目标层位的压裂只需一次作业中进行, 从而使所产生的残液能够迅速的返排出去, 对新增加的裂缝保持高的导流性。其与传统工艺比较, 优势在于节约了人工成本、作业时间, 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情况、提高了作业产量。

连续油管压裂技术在水平井作业中有一定优势。根据连续油管的特点, 工作人员研发出专用工具使用在作业中, 再加上其具有传送工具和不压井或带压下作业等特点, 相对其他工艺其使用在水平井作业中使用起来更方便, 安全性能也有了很大提高, 经济效果更好。

5 结束语

根据我们全文的介绍, 连续油管压裂技术在对作业层位的准确定位, 多层位压裂作业和漏掉层位增产压裂等方面相对传统的常规的工艺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其作业效果理想, 相对成本较低也是其应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虽然在我国连续油管压裂技术使用了又一段时间, 但仍然存在许多技术方面的缺陷。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能够总结经验, 在安全、环保、高效、经济的前提下有一定的提升。为我们的作业提供方便的同时, 对资源能够节约、保护。

摘要:本文讲解了连续油管压裂技术工作原理, 从各方面对连续油管压裂技术的实用性、经济性、高效性的概述。同时在其生产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点评, 为今后的连续油管压裂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连续油管,压裂液,目标层位,射孔技术

参考文献

[1]贾新勇.连续油管径向水平井压裂技术研究[J]石油知识, 2012.4[1]贾新勇.连续油管径向水平井压裂技术研究[J]石油知识, 2012.4

烷烃脱氢FBD工艺技术分析 篇10

关键词:烷烃催化脱氢,再生,组成,FBD工艺

1 概述

Yarsintez公司的FBD流化床脱氢工艺最初是前苏联由C4脱氢为合成橡胶提供原料而开发的, 后来俄罗斯Yarsintez和意大利Snamprogetti工程公司合作对此工艺进行改进。Yarsintez公司的FBD流化床工艺的核心是反应再生系统, 采用类似于IV型催化裂化双器流化床反应技术, 反应再生系统简要流程如下。

新鲜原料烃经气化, 与来自烯烃分离装置的循环烃类混合, 被反应器出料预热后, 经分布器从催化床层的底部进入反应工序。用高效旋风分离器除去反应产物中夹带的催化剂, 并经洗涤系统除去粉尘后, 进入压缩和分离工序, 分离出C4组分和含氢气体。催化剂通过输送管连续地在反应器和再生器之间循环。催化剂通过再生器烧掉沉积在表面的少量结焦而恢复活性, 再生器产生的热量被催化剂带至反应工序释放。

烷烃流化床脱氢技术在1957年开始商业化, 催化剂开发经历了K-5、ZM-2201到新一代SPS催化剂的过程。烷烃脱氢工艺从1964年开始商业化, 至2000年共建成运行14套装置, 其中前苏联占13套, 建在陶里亚蒂、契柯夫斯基等处, 规模为40 kt/a、80 kt/a、120 kt/a与160 kt/a;而在俄罗斯的尼尔干地区建成1套80 kt/a丙烷脱氢装置。另外, 有20套流程类似的正丁烷和异戊烷脱氢装置已在运行。在中国目前有四套异丁烷脱氢装置在设计、建设中。烷烃脱氢转化率为50%, 选择性为90%~91%, 反应温度550℃~570℃, 反应压力为137k Pa。

2 工艺技术方案

根据操作压力、温度、可连续性、生产装置的稳定操作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综合比较, 推荐采用流化床烷烃催化脱氢 (FBD) 工艺。该工艺具有如下优点。

2.1 催化剂

(1) 异丁烯选择性高。 (2) 耐磨损、机械强度高。 (3) 寿命长。 (4) 价格低。

2.2 反应器

采用流化床反应器, 与固定床反应器相比, 具有以下优点。

(1) 可以实现在较高温度下长周期稳定操作。 (2) 异丁烯选择性高。 (3) 处理能力大。 (4) 反应温度控制容易。 (5) 允许原料加工负荷变化范围大。

2.3 分离技术特点

流程采用油吸收方案, 生产富含异丁烯的C4烃产品, C4烃经C4水合、C4醚化单元回收异丁烯后的剩余C4烃 (异丁烷) 返回异丁烷脱氢反应部分, 分离流程具有如下优势。 (1) 流程简单、投资少, 操作可靠。 (2) 异丁烯回收率可达98%以上。 (3) 能耗低。 (4) 对裂解反应产物分布变化适应性强。 (5) 能实现装置长周期运行。 (6) 建设费用较少, 投资低。

3 工艺的各部分组成

装置由原料预处理、反应、分离部分组成, 流程简述如下。

3.1 原料预处理部分

来自界区的液化石油气进入C4原料罐, 经C4原料泵增压并换热后送入萃取精馏塔中部, 来自溶剂再生塔的贫溶剂进入萃取精馏塔上部, 萃取精馏塔塔顶得到异丁烷馏分, 异丁烷馏分经冷凝后进入萃取精馏塔顶回流罐, 经萃取精馏塔回流泵加压后, 部分异丁烷送回萃取精馏塔顶, 其余部分送入异丁烷水洗塔洗涤, 合格的异丁烷送至反应部分。萃取精馏塔釜采出为丁烷+丁烯和溶剂的混合物, 由萃取精馏塔釜液泵加压并换热后送汽提塔。

萃取精馏塔釜液在汽提塔内丁烷+丁烯和溶剂被分离, 塔顶得到丁烷+丁烯馏分, 经汽冷凝后进入汽提塔回流罐, 经汽提塔回流泵加压后, 部分丁烷+丁烯送到汽提塔塔顶, 其余丁烷+丁烯送出装置界区外。汽提塔塔釜采出为贫溶剂, 由汽提塔釜液泵加压后送至萃取精馏塔上部。

自汽提塔釜液泵送来的含重质物的溶剂进入溶剂再生塔塔釜罐, 甲乙酮和N-甲酰吗啉从塔顶依次采出, 经冷凝后流入溶剂再生塔回流罐, 通过溶剂再生塔回流泵加压, 部分返回塔顶作为回流液, 其余部分送往汽提塔塔釜或罐区。

3.2 反应部分

来自原料预处理部分的异丁烷组分与来自C4水合、C4醚化单元返回的循环异丁烷混合后送至原料分液罐进行气化, 自罐区来的丙烷经过冷器提取冷量后也送往原料分液罐。

混合后的原料气与反应油气换热后进入反应进料加热炉, 加热至反应温度后进入流化床反应器, 与高温催化剂逆流接触进行脱氢反应。反应油气进入沉降器两级旋风分离器, 除去携带的催化剂细粉后离开沉降器, 再与原料换热后进入洗涤塔底部, 通过人字挡板与循环水逆流接触, 洗涤反应油气中的催化剂并脱过热, 洗涤后的富气送至富气压缩机。

积炭的待生催化剂自反应器床层和旋风分离器料腿进入汽提段, 在此汽提催化剂所携带的油气, 汽提后的催化剂沿待生立管下流, 经待生滑阀进入再生器。在再生器内与向上流动的主风接触, 完成催化剂的烧焦再生。再生催化剂经再生立管及再生滑阀进入提升管反应器底部, 然后与原料气接触。

再生器烧焦所需的主风由主风机提供, 主风自大气进入主风机, 升压后经主风管道、辅助燃烧室及主风分布管进入再生器。

再生器产生的烟气先经两级旋风分离器分离催化剂, 再经三级旋风分离器进一步分离催化剂后进入余热锅炉回收烟气的热能, 烟气温度降到180℃以下, 最后经烟囱排入大气。开工用的催化剂由冷催化剂罐或热催化剂罐用非净化压缩空气输送至再生器, 正常补充催化剂可由催化剂小型加料线输送至再生器。

3.3 分离部分

从洗涤塔来的富气进入气压机一段进行压缩, 然后由气压机一段出口冷却器冷却, 进入气压机一段出口油气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富气再进入气压机二段, 然后由气压机二段出口冷却器冷却, 进入气压机二段出口油气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富气再进入气压机三段。气压机三段出口富气先经压缩富气式空冷器冷却, 再由压缩富气冷却器进一步冷却降温, 进入气压机出口油气分离器进行气、油、水三相分离。

经气压机出口油气分离器分离后的气体经过冷后进入吸收塔进行吸收, 作为吸收介质的轻芳烃组分经冷却后进入吸收塔, 吸收过程放出的热量由中段回流取走。经吸收后的干气送至尾气处理单元。吸收塔底的吸收油送至解吸塔, 脱除其中≤C2组.。解吸塔顶气返回气压机三段入口以回收解吸出的C3组分。解吸塔底重组分经冷却后, 部分作为吸收剂返回吸收塔, 其余与碳四分离塔底重组分一起进入产品罐区。

气压机出口油气分离器分离出的凝缩油经脱乙烷塔进料泵增压后送入脱乙烷塔, 脱除其中≤C2组分。脱乙烷塔塔顶馏出气体经脱乙烷塔冷凝器部分冷凝后, 进入脱乙烷塔回流罐。回流罐中的不凝气主要为C2和少量C3, 返回气压机出口。回流罐中的液体用脱乙烷塔回流泵全部送回脱乙烷塔顶作为回流, 塔底馏分自脱乙烷塔底送至脱丙烷塔脱除C3以下组分。

脱丙烷塔塔顶组分经脱丙烷塔顶冷凝器冷凝后进入脱丙烷塔顶回流罐, 冷凝液一部分用脱丙烷塔回流泵抽出, 作为脱丙烷塔回流;另一部分送入精丙烯塔。脱丙烷塔底组分送入碳四分离塔, 碳四分离塔底C5以上馏分组分作为产品送入轻芳烃产品罐区。碳四分离塔顶C4组分进入C4水合、C4醚化单元水合、C4醚化单元回收异丁烯后的剩余碳四再返回本单元循环利用。

精丙烯塔因分离要求精度高, 塔板数较多, 分为两塔串联操作。精丙烯塔下塔塔底的丙烷产品, 经过冷气取走冷量气化后去反应部分。精丙烯塔下塔塔顶排出的气体进入精丙烯塔上塔, 精丙烯塔上塔塔底部液体由丙烯塔中间泵送回精丙烯塔下塔塔顶部作为回流。精丙烯塔上塔塔顶馏出气体经丙烯压缩机压缩后升温升压, 作为丙烯塔底重沸器热源。取热后的丙烯经循环丙烯冷却器冷却后, 进入丙烯塔回流罐:一部分送回精丙烯塔上塔顶部作为回流;另一部分作为产品送至罐区。

参考文献

[1]赵虹.石油与天然气化工[J].化工生产与技术, 2007, 12 (30) :35-40.

[2]赵宝健.烷烃脱氢制烯烃的技术[J].液化气开发设计, 2009, 8 (10) :30-33.

城市道路给排水系统工艺技术分析 篇11

【关键字】道路;给排水系统;技术

一、城市给排水系统

1、城市给水系统

城市给水工程是为满足城乡居民及工业生产用水需要而建造的工程设施,它所供给的水在水量、水压和水质方面应适合各种用户的不同要求。因此给水工程的任务是自水源取水'并将其净化到所要求的水质标准后,经输配水管网系统送往用户。给水工程系统的布置形式主要有统一给水系统和分区给水系统两种。统一给水系统是按统一的水质、水压标准供水。分区给水系统则是按照不同的水质或水压供水,可分为分质给水系统和分压给水系统,分压给水系统又有并联和串联两种形式。

2、城市排水系统

2.1排水管网。排水管网的布置与地形、竖向规划、污水厂的位置、土壤条件、河流情况以及污水的种类和污染程度等因素有关。在地势向水体方向略有倾斜的地区排水系统可布置为正交截流式,即排水流域的千管与等高线垂直相交,而主干管(截流管)敷设于排水区域的最低处,且走向与等高线平行。这样既便于干管污水的自流接人,又可以减少截流管的埋设坡度。在地势高低相差很大的地区当污水不能靠重力流汇集到同—条主干管时,可分别在高地区和低地区敷设各自独立的排水系统。此外还有分区式及放射式等布置形式。

2.2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是处理和利用污水及污泥的一系列工艺构筑物与附属构筑物的综合体。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设置在城市河流的下游地段,并与居民区域城市边界保持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在城市污水处理典型流程中,物理处理部分即一级处理,生物处理部分为二级处理而污泥处理采用厌氧生物处理即消化。为缩小污泥消化池的容积,两个沉池的污泥在进人消化池前需进行浓缩。消化后的污泥经脱水和干燥后可进行综合利用,污泥气可做化工原料或燃料使用。

2.3排水口。排水管道排出水体的排水口的位置和形式,应根据污水水质、下游用水隋况、水体的水位变化幅度、水流方向、波浪情况、地形变迁和主导风向等因素确定。

2.4排水体制。分流制: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管道系统来分别汇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雪水的排水方式称为分流制。在这种排水系统中有两个管道系统:污水管道系统排除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厢水管道系统排除雨、雪水。当然有些分流制只设污水管道系统,不设雨水管道系统,雨、雪水沿路面、街道边沟或明渠自然排放。分流制排水系统可以做到清、浊分流,有利于环境保护,降低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水量便于污水的综合利用。但工程投资大、施工较困难。合流制:合流制是采用—套排水管路系统排除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目前比较常用的是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最早出现的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泄人其中的污水和雨水不经处理而直接就近排入水体。这种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不能彻底消除对水体的污染。

二、城市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给排水管道一般为地下式,管径较热力管道与燃气管道大。给水管道为压力流,敷设形式与热力管道和燃气管道大致相同,但也具有其特点,如不需保温,不需热补偿等。排水管道为重力流,具有管径和埋深较大、检查井数目多等特点。给水管与排水干管的过水断面交叉若管道高程一致时,在给水管道无法从排水干管跨越施工的条件下,亦可使排水干管保持管底坡度及过水断面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将圆管改为沟渠,以达到缩小高度目的。

1、交叉施工

给水管与排水干管的过水断面交叉若管道高程一致时,在给水管道无法从排水干管跨越施工的条件下,亦可使排水干管保持管底坡度及过水断面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将圆管改为沟渠,以达到缩小高度目的。

2、给排水管道与构筑物交叉施工

当地下构筑物埋深较大时,给水管道可从其上部跨越。施工时应保证给水管底与构筑物顶之间高差不小于0.3m;而且给水管顶与地面之间的覆土深度不小于0.7m,对冰冻深度较深的地区而言,还应按冰冻深度确定管道最小覆土深度。此外,在给水管道最高处应安排排气阀并砌筑排气阀井。排水管道为重力流,其与构筑物交叉时,仅能采用倒虹管自构筑物底部穿越。施工时要求穿越部分管道增设套管倒虹管上下游分别砌筑进水室和出水室。

3、排水管道与其上方的电缆管块交叉

排水管道与电缆管块同时施工时,可在回填材料上铺一层中砂或粗砂其厚度不宜小于100mm。

三、市政道路排水

从排水的观点出发,较差的几何高程设计无论是排除直接降落在路面的雨水或是输送排除流过路面的雨水都会带来困难。路面上的水会对交通安全产生严重的危胁,中断交通会使商业受到严重影响,也会给行人造成不便。

1、路面

路面以一定方式影响刹车阻力好的路面应粗糙并且干得快。铺设一个透水层,使水可以通过上层渗走;另一种方法就是做成上弧形路面或斜坡,这样可以减少路面积水。后者可能不方便并且危险,特别是在边缘处或在弧形最陡处。小于1mm的水深很少能产生水面滑行,但是在1mm到2mm之间的水层就能相当大地影响对路面的摩擦力。

2、边沟水流

侧向流过路面的水可以流人农村或流人侧向壕沟,或收入路侧的排水管渠。后者可能建成梯形沟渠,在路旁运行,或建在横向坡度路面和靠近竖向路边石之间。这些水会沿路面流动直到由雨水口转入地下排水管道。因此道路的纵向坡度和横向坡度都影响边沟水流。忽略雨水流出道路时的纵向动量,在任一点的排水量都是从排水面积汇人那一点的径流量。另外,由于通常包括有限的面积嘏设处于平衡条件,设计流量就是相应于所选重现期的最大降雨强度。排水主要解决降雨形成的地面径流和必须排除的地下水。雨水设计流量的计算公式同一般雨水管渠,当需要排除的地下水时还应包括排除的地下水量。

3、旁侧人流

沿着渠道长度方向,对人流渠道进行纵剖面分析必须用动量原理进行。由于人流与渠道中水的混合所以有能量损失。假设新增流量在纵向没有动量,可以写成:M=Q2(gA)+AY常数

这个方程必须用数值方法求解从巳知的控制点开始。如果渠道很陡,则会存在在某点变为急流的问题。此时,必须确定临界流断面。

四、结语

排水系统关键部位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市政道路的质量。为了满足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要求,提高施工质量,需要施工人员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才能确保施工安全、质量、稳定、灵活性,满足市政给排水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 朱长森. 结合我国给排水工程浅谈给排水节水新技术的应用[J]. 经营管理者. 2010(19)

沥青路面公路施工技术工艺分析 篇12

1城市化建设中沥青路面技术主要优势分析

当前阶段公路施工环境当中, 沥青路面建设主要是一种提供借助于混合材料完成公路铺设的技术工艺形式。 沥青路面施工作为一种相对比较复杂的工程技术内容, 通过对沥青路面以及混凝土路面两种类型技术进行比较可以发现, 沥青路面能够形成较高水平的经济效益, 此外, 施工过程中的后期阶段因为需要进行维护, 而沥青路面工艺条件下的维护相对更加简单, 且不会出现风噪声等。 同时, 沥青路面技术更加可以减少对汽车轮胎方面造成的磨损情况。 为此,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车辆具有较高水平的抓地力, 确保了行车安全性系数提升。

除此之外,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韧性、抗压性等性能相对较高, 可以更好的承受压身变形。 当遇到稳定性不强情况的路基时, 沥青路面实际施工效果更好, 有助于提升道路方面的稳定性。 当工程接近尾声时, 根据相关施工规范, 需要针对路面进行必要维修, 采用沥青路面则能够更好的实现这项工序, 路面的稳定性也较高, 技术性维修也无需实施大范围施工。

在进行具体的施工过程中, 因为沥青路面本身的技术性更高, 相关施工需要在质量以及技术水平方面给予一定提升,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降低成本, 不能够实现整个项目建设的质量要求。

2沥青路面实际施工过程中工艺分析

沥青路面实际工程施工当中, 相关技术可以更好的确保公路施工质量, 因此采用沥青路面工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其工艺技术集中表现为几点:

2.1沥青路面工艺的混合料摊铺设

沥青混合料摊铺技术在整个沥青路面施工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为此, 相关工作人员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需要注意的是, 在展开沥青混合料摊铺的前期, 要事先调配好沥青混合料, 并且要保证这项工作的实施能够由专门的人员实施, 以保证该工作能够有效地进行下去。 在施工当中, 要应用专门的设备对矿物混合料与粘稠沥青混合进行混合, 并且还要在加工以后用保温运输工具将这些材料运到施工现场, 确保能够为公路施工提供一定的质量保障。

2.2沥青路面的碾压技术分析

在整个公路施工当中, 碾压工作应该属于最后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并且, 碾压工作也是公路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的施工环节。 在我国的公路建设施工当中, 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对沥青路面的碾压技术给予高度的重视, 并且要确保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真正认识到在公路建设中实施碾压工作的益处。 碾压工作的实施需要与实际施工的情况相结合, 提高其压实的水平, 确保能够真正发挥出压路机的实际功能。 在使用压路机的过程中, 要结合实际工作的情况, 合理调整压路机的速度, 以保证压路机的速度能够与实际的施工要求相符合, 确保碾压的质量。

可见, 碾压期间碾压机的速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实践表明, 在碾压的过程中, 最适合的速度应该在2~4km/h, 如果使用的是轮胎压路机, 就需要将碾压的速度控制在5km/h以内, 只有这样, 才能够保证碾压的质量。 很多时候, 一些人都会有一种错误的想法, 他们认为如果碾压的速度慢一些, 碾压的质量就会很高, 忽略了摊铺与碾压间所会产生的缝隙问题。 如果过慢, 那么摊铺与压实之间一定会产生缝隙, 这会给施工的质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此, 在实施碾压工作的过程中, 必须将施工质量作为公路施工中碾压工作实施的基础, 并在碾压期间适当调整碾机的碾压速度, 以缩短碾压的时间, 提高碾压的工作效率。

2.3接缝技术分析

在公路施工当中, 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所应用的混合料的配合比, 确保这些工作准确无误后, 展开压实工作, 其目的在于能够有效促进沥青路面提高其耐久性, 以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一旦所应用的混合材料配比没有得到有效的压实, 那么就会导致在公路路面施工过程中出现缝隙现象, 从而导致路面密实度一定程度的降低, 最终缩短了路面使用寿命。 沥青路面在施工过程中, 采用的接缝技术主要包括两种, 分别为纵向施工缝以及横向施工缝。 其中前者主要指的是将在同一时间运作的摊铺机共同展开, 进行联合摊铺, 最终确保能够完成纵向接缝。

3公路施工过程中沥青路面施工主要问题

在具体的施工阶段, 应当注意的问题相对较多, 其中包括规范性技术施工、操作人员的流程施工等。 第一, 沥青压实度不足, 低于95%条件下, 需要进行加厚。 在施工的过程中, 应当确保道路在宽度上达标。 除此之外, 还应当确保弯沉度以及设计完全符合实际设计需要。 第二, 路面本身的平整程度, 确保其平整度能够达到实际标准, 这样有助于提升使用寿命, 降低投入维修与建设的经济费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 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公路建设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升级。 公路工程发展在质量以及数量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甚至已经开始形成了较多方面的质的发展。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沥青路面方面的研究, 通过对技术条件等的要求, 沥青路面发展也需要实现在质量以及技术等方面的综合升级。 通过这种方式, 才能够进一步降低实际生产成本, 实现质量保障。促使公路建设能够更好的为人们服务。本次论文当中, 侧重对沥青路面相关工艺进行详细分析, 并通过结合具体主义事项, 完成对公路沥青施工方面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孙金鑫.G30连霍线西安至临潼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与桥梁检测评价及其成套养护施工技术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 2012.

[2]赵馨鑫.长大公路隧道沥青路面铺装环保施工技术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 2012.

[3]冉利军.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工艺要点探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3, 3:40-41.

[4]赵小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 2012.

[5]尹汤军.沥青路面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探析[J].现代物业 (上旬刊) , 2011, 11:36-37.

上一篇:成功的失败者下一篇:成本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