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新村(精选8篇)
移民新村 篇1
金秋十月,走进沙溪镇宋宅村芳村自然村,宛如走进一幅新农村建设的优美画卷:一排排整齐划一、纵横有序的小楼房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干净宽敞的水泥路四通八达,处处感受到的是移民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政府扶持大,生活大变样”
“现在我们村变化特别大,生活在花园式的新乡村,和城里人一样休闲娱乐,首先要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感谢这些年来为我们操心的移民干部!”18日,宋宅村移民陈裕根大爷一边打扫门前卫生一边说。
陈大爷今年八十多岁,他说这一两年村里的变化真是一天一个样,道路全部硬化到家门口,自来水通到了每家每户,村里还进行了环境大整治,改造了排水沟、污水沟,“瞧,那就是我们的休闲广场,过去可是个臭水沟。”顺着陈大爷所指的方向,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静止的山水画,只见亭阁精致如画、小桥流水无声,一幢幢农舍掩映在绿树丛中。几位村民正坐在石凳上闲聊。
村支书宋书记告诉我们,宋宅村作为省级贫困村和移民安置重点村,近年来,扶贫和移民办加大扶持力度,按照“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发展目标,将其作移民新农村示范点重点打造,先后整合资金投入了一百多万元,目前已完成12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两个,1200平方米环境整治,对300米的排水沟和300米的污水沟进行了改造,此外,他们还为该村安装了路灯,进行了道路美化绿化,宋宅村成为该区首个村里全面实施亮化工程、道路硬化实现户户通的行政村。
“作为移民,我们有责任带头发展产业”
“随着农村城镇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要学习更多新兴产业技术,发展致富产业。”村长告诉我们。
在实施开发式扶贫过程中,该区扶贫和移民办坚持“输血”与“造血”功能相结合,着力促进扶贫产业上规模、有效益、能推广。同时,规划了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增收致富见效快的产业扶贫项目,着力促进扶贫项目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可持续增收,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向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该村利用从江苏引进的枇杷栽种技术,结合退耕还果向农民传授技术,不断引导农业向现代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庄园农业、高效农业发展,目前该村发展的400亩枇杷基地,以“产业为龙头,公司加农户”模式,已带动周边近千名村民致富,每年人均收入增长上千元。“开始了新生活,我们要有行动,主动发展致富产业,就是对党和政府的回报,就是对社会的回报。”离开时,村长边送我们边说。从宋宅村的每一户移民身上,我们都看到同样的行动,感受到同样的热情。
“现在条件好了,我们有信心建设和谐新村”
在宋宅移民新村,竖有一个巨大的宣传牌,上面写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句叫响全国的新农村建设口号,在该村得到印证。
如今,在这里,靓丽的移民新房错落有致,白色的屋瓦整齐划一,村里纵横的道路干净整洁,新栽的行道树开始吐绿。而每到夜晚,在村健身娱乐广场,便能看到村民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老人和小孩一起聊天、健身、嬉戏,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好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70多岁的陈大妈说:“原来我们乡亲们没事总爱家长里短,总有些磕磕碰碰,闹得不愉快,现在路灯亮起来了,活动场所更方便了,大家通过开展一些活动拉近了关系,精神生活更丰富了,关系更亲密了!现在,我们有信心建立和睦友爱的家庭和邻里关系,建设和谐新村!”
移民新村 篇2
**“三村”建设在全省是一面旗帜。其中,移民新村是**实施出山离库计划、扶贫整村推进的重要举措,通过把居住在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深山区和库区群众整体迁移出来,从而实现脱贫致富。但上店移民新村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没有把群众从库区迁移出来,而且就地大兴土木,建新村,育市场,聚人口,兴产业,避免了其他移民新村调整土地、安排就业、开辟稳固收入来源的困难和矛盾,一开始就呈现出稳定性、繁荣性和成功性。目前,上店村没有一户群众搬迁外住,原来搬迁的农户也先后重返家园,并且吸引了一批客商纷纷前来寻求商机,投资兴业。“上店现象”已引起各界的关注,也引发了一连串思考,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五个变化上。
一、变传统眼光为现代理念
上店村系**县城郊乡鸭河口水库的一个典型重淹没村,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305户1286人,人多地少的矛盾本来就比较突出,1992年鸭河口水库除险加固水位升高后,耕地基本全被淹没,所余土地几乎全为岗坡薄地。长期以来,群众呼吁的是整体搬迁出去,县乡也感到这是唯一的出路,但囿于资金的限制,迁移只能是一种思路,在这种情况下,县乡政府和群众从不同角度同时想到、盯上扶贫款和救济粮,从而在思想上产生了一种思维定式和依赖性,越救济越贫穷,形成恶性循环。随(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着近年来鸭河口水库大坝再度加高项目的论证、报批,上店移民问题更加突出,已经到了不考虑不行的地步,但在庞大的迁移安置资金面前,这种思路基本上仍是“死路一条”。山重水复疑无路,观念一转天地宽。新任县乡领导重新审视了上店村的各种自然因素,认为该村具有区位、人口、资源、产业四个适宜就地开发的比较优势,于是一个反弹琵琶、低成本就地兴建移民新村的思路就这样形成了。
二、变重淹没村为中心集镇
上店村“一脚踏六乡”,是留山、太山庙、皇路店、石门、南河店、城郊六个环库乡镇的交汇处,方圆15公里以内有6万多居民,这种独特的地理形成的区位、人口优势是建设中心集镇的最佳选择,也是就地建设移民新村的最基本条件。于是,借助国家在**搬迁扶贫试点的机会,注入项目款150万元,自筹资金110万元,在上店建了“一街三场”。“一街”即移民一条街,长640米,宽20米,可容纳200多户群众置业经商;“三场”即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3000多平方米的鲜活鱼批发市场、4000多平方米的花生交易市场。目前,已硬化街道1.28万平方米,架设路灯9座,统一为两层欧式建筑的街道门面房完成85%,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以上。市场地面硬化和围墙、凉棚、摊位建设已经完成。图书室、阅览室、文化活动室、舞台、廊亭等一批设施正在规划和建设之中,一个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中心集镇似乎在一夜间展现在人们面前,不仅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而且成为聚人气、活商气的有效载体。
三、变瓶颈制约为促进因素
集镇建成了,距县城也仅有16公里,但咫尺天涯,却使上店变成一座“孤城”,路的问题又突出地暴露出来。“公路通,百业兴”,公路如果得不到修建,上店仍将是“穿着华衣嫁穷郎,兴奋一时苦终生”。上店之所以贫穷,除了淹没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公路的制约,为了变瓶颈制约为促进因素,县委、县政府以及城郊乡党委、政府在没有一分钱的情况下,通过争取项目、沿线群众投资投劳、干部职工捐款、在外老乡援助、工程队垫支等办法筹集资金350万元,高标准修建连接县城与上店的库区公路,成为上店及其他毗邻的库区村镇经济发展的“救命稻草”,加速了产业开发,促进了产品交易,实现了群众脱贫,群众感激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亲切地称这条路为小康之路,并立石篆文矗立在路旁。
四、变低效作物为观光农业
集镇建了起来,公路也修通了,在其他产业尚未发展起来时,群众主要依赖生存的仍然是土地,但有限的岗坡薄地又能为群众提供多大的空间和支撑,带住这一问题,县乡聘请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到上店实地“把脉会诊”,认为沙质土层适宜发展以花生为主的种植业和以柿子、杏李为主的经济林业。在科学的指导下,上店村决定摒弃传统低效的农作物种植,大力发展以花生、柿子、杏李为主的高效经济作物和经济林,并将发展定位于观光农业。目前,花生种植规模达到3000多亩,年产60万公斤,产值200多万元,成为上店的重要支柱产业;种植日本大叶柿3000多亩,并与日资企业(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上野忠株式会社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种植美国杏李500多亩、美国红提100亩,全部进入盛果期,年收入可望超过1000万元,这些不仅仅是上店村群众“钱袋子”鼓起来的重要因素,而且将成为上店人扬眉吐气的观光绿色长廊。同时,利用库区特有的水资源发展养殖业,投资500万元建成拦水大坝,拦蓄水面400亩,养殖珍稀水产品10余种,年产值达150万元;投资70万元的拦水大坝工程也即将启动,3年后年产值将达700万元。这种养殖也与观光娱乐、休闲垂钓结合在一起,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五、变第一产业为二三产业
移民新村 篇3
1 移民新村基本情况
1.1 基本概况
庄上村位于方山县县城以南10km处, 209国道东侧, 紧依横泉水库。全村现有315户, 1090人, 劳动力589人, 其中外出213人、妇女305人, 70岁以上老人32人, 现需大病救助人员3人, 党员33人。
1.2 主要产业生产情况
现有耕地面积57.33hm2, 村民以种植和劳务输出为主。2013年, 村集体收入210万元, 人均纯收入为10900元。
1.3 近几年发展情况
该村基础设施齐全, 环境整治优美。村级道路全部硬化, 修建了村委办公楼、文化科技活动室、图书馆、卫生室、便民店 (共700多m2) 、洗澡理发室、电磨房、幼儿园 (600多m2) , 新建了占地400多m2的红白理事场所, 硬化了篮球场地、健身场地1400多m2, 并配置了相应的健身器材、休闲凉亭、石桌凳等。每户都安装了上下水, 并完成了改水、改厕、改圈任务。安装太阳能路灯83盏, 安装节能型生物质炉200台, 新建了舞台、进村彩门, 修建垃圾池5处。全村植被覆盖率为70%, 空气质量良好, 居民幸福指数提高。
近年来, 由于实绩突出, 被省、市、县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级卫生村”“文明和谐村”“先进农村党支部”, 2009~2013年连续被吕梁市组织部评为“五星级农村党支部”, 2012年被山西省移民办确定为“水库移民示范村”等。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出全县平均水平3倍达到10900元, 2013年被农业部评为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
2 存在的问题
虽然庄上村移民新村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基本配套, 功能相对齐全, 但因移民搬迁后资源占有量减少、经济收入渠道减少、环境改变等, 造成移民生产发展后劲不足, 移民的长远发展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发展后劲
耕地较少, 且以传统的种植模式为主, 农民增收渠道不宽, 收入不稳;后续产业培育思路不广, 办法不多, 措施不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特色产业的培育难以在短时间内可完成;农村缺乏创业创新人才, 新型农民综合素质待提升。
2.2 缺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农户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目前, 虽有三家专业合作社, 但农户在技术、销售、互助等方面缺乏依托, 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2.3 农民怕担风险, 不敢进行投资, 投入能力也不足
如适合发展规模种植葡萄和其他果树, 农民担心前期投入多、周期长、垫支多、投资见效慢, 有畏难情绪。
与此同时, 该村也存在潜在的比较优势, 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水的优势, 紧靠村全县唯一的、水量最大、水质最优的横泉水库, 开发生态型旅游示范园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生态优势, 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日照充足, 没有工业污染;民风淳朴的优势, 全乡大部分青壮年在外务工, 积累了发展的经验和锤炼了搏击市场的品质;村两委班子团结, 民主作风好, 想为本村群众办实事, 对本村的发展有一定的思路, 并愿为实现美丽乡村目标而奋斗。
3 后续发展措施建议
3.1 科学编制发展规划
坚持“科学规划、目标引导、试点先行、注重实效”的原则, 从实际出发, 在分析需要和可能的基础上, 合理确定3~5年发展目标, 科学规划, 协调发展, 整村推进。
3.2 积极打造生态旅游示范园区
在转变观念, 打破传统种植结构前提下, 依据紧靠横泉水库的地理优势,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 开发百亩农业观光采摘园的建设, 集观光、采摘、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型旅游示范园区, 带动每一户都尽快富起来, 生活好起来。
3.3 引导农民建立专业协会组织
在原有合作组织的基础上, 重点建立养殖类、种植类合作社及专业协会组织, 创建生产、技术、销售及农资服务载体,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3.4 实施一村一品工程
以核桃、葡萄、反季果菜等特色产业为基础, 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同时, 引导全村走“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道路, 实现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渠道, 拓宽村民经济来源渠道, 增加村民收入。
3.5 以点带面, 逐步推进
黄龙新村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简介 篇4
黄龙新村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是县政府确定的千户以上安置规模的大型移民安置示范点之一,位于周家山镇柳营村,距县城5公里,北临108国道,交通十分便利。该安置点立足塑造城镇形象,提升区位优势,按照“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一流”的现代新型社区进行打造,由湖南城市学院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西安分院编制规划,规划用地面积10.61公顷,计划总投资:29263.1万元,规划总建筑面积21万㎡,其中住宅总面积16.2万㎡,商业及公共服务建筑面积4.8万㎡,容积率1.98,建筑密度35%,绿地率36%,规划安置总户数1250户。社区内水、电、路基础设施和幼儿园、卫生室、文体活动场所、购物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建成后, 安置全县范围内移民搬迁户,将从根本上消除重大自然灾害对我县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群众生命财产的威胁,彻底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对加快我县重点镇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该安置点采取统规统建的方式,由九冶建设公司代建,工程分两期实施。2012年计划建设安置房750套。一期实施柳华路以南,7栋6层楼房。截止目前,有四栋楼(6﹟、7﹟、8﹟、10﹟)已通过主体验收,正在进行室内工程;另外三栋楼中,4﹟楼已施工至六层,月底可封顶,5﹟、9﹟楼已施
工至四层,十一月中旬主体可封顶。二期柳华路以北均为高层安置房,其中,18﹟楼已进入基础钢筋绑扎,19﹟、20﹟楼已通过基础验槽,正在砂夹石回填,15﹟、16﹟楼正在开挖基础,22﹟、23﹟、24﹟、25﹟楼正在打井降水,降水结束后即开挖建设。
团结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简介
团结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位于勉县周家山镇境内十天高速公路引道与黄龙北路交界处。规划用地面积为90.52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3.33万平方米。其中:(多层2万平方米,高层10万平方米),配套建设的社区服务、幼儿园、商铺及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 1.33万平方米。小区规划建设6层楼房6栋,18层楼房8栋,11层楼房1栋。建筑密度29.3%,容积率2.57,绿地率35.12%,建成后可安置总户数1090户。
该安置点由陕西高科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根据现有黄龙北路以及十天高速公路引道,将该项目自然划分为两个组团,一组团(地块A)南临黄龙北路、西临十天高速引道,均同城市道路相连。二组团(地块B)北临黄龙北路、西临团结小学、东临十天高速引道、南临川陕路,三面同城市道路相连。两个地块与四周城市道路形成环绕通行的道路交通格局。规划设计充分考虑汽车化时代住宅建设的新形势,创
造出一个方便,舒适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人文景观小区。
该安置点采取统规统建的方式,由陕西津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汉中兴安置业有限公司代建。工程于2012年10月1日开工,计划到2014年2月完工。截止目前,6栋多层已完成基础回填,计划2012年12月主体封顶。高层安置房正在做施工图设计,计划月底动工。
该安置点建成后,对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城镇化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旗营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简介
周家山镇留旗营移民安置点位于干河西岸,西临堰河,东与新村相连,背靠北环路,南距108国道约400米。安置点规划占地40亩,计划安置搬迁农户86户,336人,建房10125平方米。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人饮设施一处,治理河堤1500米,架设输电线路2公里,硬化道路4公里,修建排污管道2公里,架设广电线路1.6公里,修建集幼儿园、卫生室、文体室、村委会办公场所于一体的综合楼一栋,修建广场、公厕各一个,绿化10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898万元。
安置点采用统规自建方式建设,统一标高、统一样式、统一色调,自启动以来,已修建沙石道路3条530米,架设
移民新村 篇5
曾光裕原住在车头镇兴地村,该村离车头圩镇有16公里,交通不便,山路崎岖,自然条件恶劣,群众的生活非常贫苦。2004年该村积极响应国家深山地区移民搬迁的政策,全村36户,171人整体搬迁至车头圩镇跃进移民新村。
曾光裕正是这171人中的一员。“如今我们这个移民新村各方面条件都没得说,管理得井井有条。2006年新农村建设之后,我们新村更是焕然一新,房屋规划有序,道路整洁、干净,花草树木布满房前屋后,基础设施非常完善,是人居的优美场所。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们的理事会、县扶贫办和镇村干部”。
“我2004年从兴地搬到这儿,已种植了脐橙800多株,前两年挂果8万多斤,并且我还开了一家农资超市,专卖化肥农药,年收入相当可观。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车头镇党委、政府在跃进移民新村建设中,实施“产业富民、生态立镇”的策略,根据当地的致富主导产业和优势,鼓励移民发展果业来创业致富,其主要做法是:
1、着眼长远,做大规划。
根据车头镇党委、政府及县扶贫办的相关举措,结合当地移民的实际情况,该镇专门为移民规划了一片山场开发果园,将脐橙产业做成跃进移民致富的金钥匙。原兴地村的山场、田地实行退耕还林,流转附近的山场交给移民户种植,这样既保护了生态资源,又有效地解决了移民搬迁后发展生产、创业致富的难题。
2、勇于探索,创新机制。
按照“政府引导,果农自愿”的原则,该安置点于2006年成立跃进移民果业协会,聘请镇果技站人员为顾问,定期深入果园指导果农生产,进行果技培训、品种推广和经验交流,提供市场信息和销售服务等,解决了移民在果业开发中的种种难题。
3、整合资源,聚力开发。
该镇整合相关移民扶贫、农业综合开发、产业扶持、农田水利建设等涉农项目资金,实行捆绑使用,除了扶持移民点内水、电、路、房、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还为移民种植户在果园建水池、架电线、铺路等方面给予支助,方便了果农的生产生活,提高了涉农资金使用效益。
4、上下联动,加强服务。
车头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移民产业开发,每开发一个果园,都要委派一个挂点果技员,并且专门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组成的跃进移民新村产业开发服务小组,负责点内果业发展的调度,同时还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为移民种果打下坚定信心。
由于政府方法得当,措施有力,移民种果的热情高涨。到目前止,跃进移民新村36户移民中有21户种植了脐橙,种植面积201亩,年收果40余万斤,年收入达40多万元,年人均收入2000元。
移民新村 篇6
关键词: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社会结构分化,社会整合,丹江口水库,移民村
1 社会整合: 移民社会管理研究的新视角
当社会管理这一概念在20 世纪80 年代初传入中国时,便开启了对中国社会转型分析的新视角[1]。
移民的社会管理,是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安置地居民和移民等多元主体对移民过程中的社会生活、社会事务和社会行为进行合作管理,从而在移民与政府、移民与企业、移民与安置地居民以及移民内部建立起协调稳定的社会关系,使得他们的利益诉求得到表达、欲望得以实现,最终构建移民社会的良好秩序[2]。从表面上看,移民只是人口在空间上的位移,但它却能引发社会结构性的变化,这主要归因于移民是十分复杂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破坏、修复、调整和重建的系统工程[3],而移民活动为这个社会结构性变迁的过程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南水北调中线水库移民工程是中国继三峡工程后最大的移民安迁工程,河南省丹江口水库需搬迁水库移民16. 5 万人,整个移民工作共耗时2 年多,每年平均搬迁8 万多人,任务难度大、强度高[4]。此外,河南省丹江口水库移民多为整村建制安迁,这种机械式的组合导致移民内部出现了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观念结构的分化,对移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强烈冲击。当前,社会敏感性越来越强,如何让移民能够利用搬迁的契机实现自身的发展是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5],因此,移民的社会管理建设与机制创新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社会整合为移民社会管理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和视角。社会管理通过嵌入具体的社会结构来实现自身运作与实践,后者构成了前者运作与实践的基础。面对搬迁后移民内部社会结构的分化,社会管理逐步与之脱嵌。欲将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再嵌入移民的社会结构中,必须要对多元化的利益进行协调,对多元化的资源进行整合,将原子化的个体整合进各种不同的社会共同体中以令其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6]。从这个角度来看,移民的过程不仅是社会结构重构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整合的过程[7]。
帕森斯是社会整合宏大理论的倡导者,他提出了解释社会行动的AGIL模式[8],即把个体行动纳入有机体系统、个体的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中,并基于AGIL模式从对一般行动系统的分析迈向对宏观社会结构的分析[9]。由此,社会被划分成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4 个子系统。在此基础上,帕森斯阐释了社会整合的框架,认为维持或改变一个社会系统诸力量的平衡即社会整合的目标[10],或者说社会整合就是系统内部结构协调成统一的社会整体的过程[11]。
基于此,本文将移民的社会管理放置到宏观的社会系统框架中,关注河南省丹江口水库移民搬迁后的内部结构分化,从社会整合的视角出发,着眼于移民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整合的具体实践,把握河南省丹江口水库移民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策略与逻辑。
2 移民内部社会结构的分化
对移民进行社会管理,必须抓住搬迁前后移民内部社会结构的变化。从库区搬迁至安置区,河南省丹江口水库的移民内部出现了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的分化。
2. 1 政治结构分化
移民村中出现的政治结构分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a. 村庄政治机会的争夺。村庄政治机会的争夺受到移民初级社会网络遭受破坏与移民社区机械整合的双重影响。搬迁导致村民之间原有的基于血缘、地缘而形成的稳定初级社会网络部分丧失。在实地调查中,很多村庄原来在老家由宗祠、家族老人或者族谱等调节村庄内部的矛盾,通过礼俗达到社会管理的整合。但搬迁后这些凝结村民之间社会关系的纽带丧失影响力,导致移民之间历史矛盾与现实利益的纠纷进一步外显甚至激化,在政治上表现为同村移民之间的政治斗争,争取政治机会以获得话语权。此外,在乡土社会中,横向的亲疏远近弹性结构和纵向的刚性等级阶序联合构成了结构之网[12],充分表现为内外有别的特点。有部分移民新村接收来自不同村庄的移民,当原先属于不同社区的移民被机械地整合在一个社区中,移民表现出以聚居集团为单位的孤立和隔膜。在新的社区中,当面对政治机会抉择时,移民会倾向于为自己的老乡争夺政治资源,最终易产生不同派系斗争的局面。
b. 强政府-弱社会的静态社会管理机制与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的矛盾。当前农村的社会管理机制与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的矛盾是导致移民政治结构分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从政治职能来说,乡镇基层政府仍是社会管理的绝对主体,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并未扮演好社会管理者的角色,只是为基层政府执行大量的政治任务,这导致村民自治组织因资源约束而显示出明显的职能分化倾向。此外,在搬迁过程中,移民对权利的需求与社会管理的实际运作产生对抗,进而转化为干群矛盾,引发了移民内部政治诉求的分化。可见,这种产生于总体性社会中的社会管理机制使得国家与社会合为一体[13],两者的边界被摧毁,移民丧失社会自主性,移民内生的自我治理能力减弱并被忽略。
2. 2 经济结构分化
丹江口水库封闭偏远,因特殊地理位置而获取级差地租或资源地租( 资源村) 的村庄几乎没有,集体经济、私营企业不发达,以种植业为基本经济来源。搬迁后移民被安置在离城、集镇较近的平原地区,在便利的交通、稀缺的土地资源与发达的乡镇企业、集体经济作用下,移民内部的经济结构在个人、家庭层面开始分化。
从个人层面来看,从山区搬迁到平原后,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交通便利程度的增加驱使越来越多的移民在附近乡镇企业打工或自雇,直接导致原来同质化程度较高的移民开始出现社会角色的分化及由此带来的收入分化。此外,年龄也是影响个人分化的重要变量。在实地调研中,当地企业只招聘年轻男士,中老年劳动力一半赋闲在家。由于社会角色和收入的分化,直接引起移民群体内部社会距离的拉大。
从家庭层面来看,年龄是经济结构分化的重要因素。对于平均年龄偏大的家庭来说,搬迁容易产生次生性贫困,失去家庭经济的循环能力,加之平原地区的生活、生产支出水涨船高,使其在当地社会中处于边缘化状态。
2. 3 文化结构分化
移民在搬迁出来被社区安置后,集中居住替代了原先分散居住的状态,移民社区也处于从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的发展之中,文化结构出现了严重的分化。一方面,移民的思维方式、心理状态以及行为习惯还停留在传统社会的重私德轻公德、差序格局影响下; 另一方面,移民的思想观念、社会心态及价值取向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生了重大改变。这种矛盾状态的背后充分反映了移民公共精神和社区参与意识的淡薄。传统山区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忽视了移民公共意识和社区意识的培养,当移民被迫搬迁安置在同一个社区中,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生产生活方式仍旧按照原来的状态进行。在访谈中发现,搬迁后初期,移民新村公共设施无人维护,村卫生状况差。此外,由于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移民内部利益观念出现分化,相对剥夺感显化,社会距离增加。
3 整合的策略与逻辑
3. 1 政治整合
对移民内部进行政治整合的关键在于将民主选举、决策、实施和监督还给移民,划定国家与社会的界线,发挥移民内部内生性的自治能力。
河南省丹江口水库移民村开展“三会两委”的村务民主管理模式,即在村民委员会和村支部的领导下,实施“民主议事会+ 民主监事会+ 民事调解委员会”的建制。这种村务民主管理模式融实质性民主于程序性民主之中,抓住了村民自治的核心,实现了移民内部的政治整合。
民主议事会是受村民会议委托,在其授权范围内行使村级自治事务议事权、决策权,讨论决定村级日常事务的常设议事机构。民主议事会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由“一户一票”方式选举出的代表和县乡驻( 包) 村干部、“两委”班子、组长、党员代表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民主监事会主要职能是负责监督村委会执行村民会议、民主议事会决定的事宜,以及村级财务收支运行情况。同时,县乡驻( 包) 村干部参与民主监事会,对监事会自身工作进行监督。民事调解委员会主要是调解各类矛盾。民事调解委员会成员由村里德高望重者组成。
移民村“三会两委”村务民主管理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政治结构分化的问题,这得益于三方面的整合机制。
a. 尊重移民的利益表达机制。通过搭建“三会”平台,实现了村级组织与移民群众的沟通,改变了以往村级治理权力运行中行政命令为主的单向模式。重要的是,它将移民分散的诉求集中起来,使得移民诉求表达群体化和一致化,并将农民个体利益表达控制在合法的范围内,避免不正当的利益表达而影响社会稳定。
b. 保障移民的参与协商机制。民主议事会在村民会议授权范围内讨论决定本村日常自治事务,在得到多数成员同意后方能施行,打破了以往村“两委”封闭式决策和管理的局限,使移民村的社会治理更具开放、平等和对话精神。
c. 实现移民的监督与制衡。民主监事会强化了移民间、移民与乡村自治组织、移民与基层政府之间的沟通形式,形成一种以权力控制权力的监督机制,在保证乡村公共信息透明化和村民参与村治协商积极性的同时,实现村民对基层权力的有效监督。
3. 2 经济整合
移民内部经济结构分化的根源在于未能将移民的经济利益捆绑和连接在一起,因而经济整合的具体目标应落实在移民经济利益共同体的构建上。
3. 2. 1 经济组织管理模式
河南省丹江口水库移民新村采取了专业大户引导、农村合作社和农村工业园等3 种经济组织管理模式,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3 种经济组织管理模式重构了混合性的多元化集体产权和特色化的村级产业发展战略,将集体成员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经济利益共同体,有效地解决了移民内部经济结构分化的难题。
a. 专业大户引导模式就是由专业突出、生产规模大、以户为单位的家庭生产引导的、就近雇佣人员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的模式。这些专业大户通过政府扶持或者自身努力,不仅给自身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收益,而且也能实现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高效利用。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周围群众主动以土地互换等方式,共同参与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区域化、规模化发展,促进村民的增收。
b. 农村合作社模式是由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贩销大户、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自愿组织起来,在劳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等环节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一种运作模式。该模式上联市场、下联农户,融产供销于一体,它能够以其市场信息的优势,降低投资决策的盲目性,不仅可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还能增加村集体收入,增强村庄的组织化水平与凝聚力。农村合作社模式主要有以下3 种组织形式: ①合作社+ 农民模式,主要是指由“两委”组建的各种产业合作社,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投入的各种后期扶持资金、奖励补偿资金和各种惠农资金。农民需向集体缴纳一定的租金,租金作为村集体经济的收入来源。②公司+ 农户模式,对村土地等生产要素进行集约化经营,土地承包人仍享有一定的租金,村民采取入股的方式加入,收益和风险按照入股比例分摊。③农机服务合作社模式,针对种植专业户使用国家的农机补贴政策和移民部门对农机的补贴政策,自己再投入一部分购买大型农机用具,在移民村内外开展社会化经营。
c. 农村工业园模式是以区域特色产业或优势产业为基础,由各地政府引导和扶持,或者通过招商引资,集中布局,形成现代产业分工协作的专业化产业园区。这种模式政策主导性强,立足于发掘优势产业潜力,充分利用自身的某些地域优势,把培育特色经济、提高本地区居民的收入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
3. 2. 2 经济整合内容
a. 生产要素的整合。通过土地流转机制的运作,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化经营。移民村通过后期扶持项目、奖励补偿、惠农等资金的筹措,缓解了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改善了移民村的基础设施,也促进了移民村村民的收入水平、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社会转型。此外,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园、移民大户的带动提高了移民的生产技能和文化资本,增强了村庄的整体竞争力,实现了移民村致富渠道的多元化。
b. 经济组织的管理。通过政府的扶持与经济能人的带动作用,增强了经济抗风险的能力,移民村逐渐向专业化、集约化的产业方向发展; 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致富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移民加入致富大军中; 同时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制定村庄发展规划,逐步完善村庄集体财务管理制度,促进移民村经济社会转型,为完善移民村的经济组织管理机制奠定了基础。
c. 收益分配与风险承担机制。移民村按照“入股多、收益多; 入股少、收益少”的收益分配原则和“多投入、高风险; 低投入、低风险”的风险承担原则,实现利益与风险相互衔接、经济合作组织的合理有序运行,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且有利于提高移民村集体经济的实力。
3. 3 社会与文化整合
在帕森斯划分的宏观社会4 个子系统的框架中,小的社会系统体现为“确立和应用一套共享调控规范的安排”[14],进一步说,通过社区形成制度化的规范,协调行动、避免冲突; 而文化系统则执行潜在模式维持的功能,即通过提供共同的规范和价值,保持行动者的精神状态与系统其他成员的一致性,维持系统的稳定性。事实上,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在“共享同一种社会价值和道德规范以避免系统失衡”这一点上殊途同归,其目的皆在于回归到“人的社会化过程”这一核心议题上。
河南省丹江口水库移民村社会管理实践采取了建立自发性社会组织及物业管理模式的方式,弥合移民搬迁前后断裂的文化和社会规范,培育移民内部的公共文化与公共意识。
3. 3. 1 以社会组织模式增强移民公共生活意识
河南省丹江口水库移民村共成立了500 余个自发性的社会组织,如红白理事会、慈孝协会、理财小组、妇联会、文体协会等。它们在发挥优良传统文化、移风易俗、倡导节约、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它增强了移民公共生活意识,在相互学习和交流中习得新的行为规范和文化习俗,平衡因被迫搬迁造成的文化震荡,满足移民文化和心态上的安全需求,弥合移民内部的观念结构分化。
通过社会组织的连带作用,移民内部进行了有效的文化整合,通过举办民间组织各种活动,创造公共生活机会,将移民生产生活的恢复从消极的同化过程变成一个积极的社会整合过程[15]。
3. 3. 2 以物业管理模式引导移民公共意识的建立和培育
丹江口水库移民过去主要生活在山区,分散居住,几乎没有公共的生活领域,因而基本不需要统一垃圾处理、统一供水、公共设施维护、园林绿化维护等基本的公共服务。如今,丹江口水库移民村推行物业管理制度建设,根据市场化和社会化程度,将移民村的物业管理分为4 种模式:
a. 引入物业公司模式,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市场化运作。该模式类似于合同外包( 合同出租) 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模式,政府通过采取招标承包的途径将其承包给私营部门或者非营利部门,然后再与政府签署供给合同。
b. 个人承包模式,模拟市场完成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提供。个人承包主要是村民与村( 社区) 签订服务协议并支付一定承包费用,为村( 社区) 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该模式以内部市场运作的方式,建立模拟市场,用明晰的委托代理关系来限制公共服务提供者的权力,并对其施加压力,使其不断提高效率,增强对用户的回应性。
c. 成立移民村物业公司,半市场化模式提供物业服务。这里的物业公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它既不属于集体也不属于个人,组织形式与社区自治组织较为相似。
d. 专人保洁员负责公共服务的模式。公共卫生服务实行专人保洁、全面负责,这在河南省丹江口水库移民村是一个普遍的形式。保洁员岗位由政府出资开发,岗位工作人员从就业专项资金中被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保洁员模式更多运用了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的资源,采取政社合作的方式承担移民村( 社区) 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的职能,突出了公共服务的社会性、公共性。
可见,社会组织的建立不仅共享了移民共同的社区生活,更是通过一系列规范性的仪式化活动保持移民文化生活的一致性和多样性; 物业模式的开发和运作在培育移民公共意识的同时,也承担了维持移民公共文化共享场所清洁和稳定的职责。
社会和文化的整合离不开政府-社会-市场3 个主体的协同作用。政府的引导主要体现在制度的设计、引导和资金的投入等。社会的主导主要在于提供各类社会服务及资金。一方面,自发性的社会组织为移民思想道德建设、文化教育、信息咨询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提供服务,这些社会服务通过群众性社会组织开展,便于移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等。另一方面,搬迁安置初的物业管理费用主要依靠各级政府提供的各种补贴,之后主要通过村集体经济或收入来满足,这样可以缓解移民对于公共消费的支出。市场的调节立足于解决村居环境差、公共设施缺乏维护等问题。在实际调研中,移民村的物业管理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有条件的村庄开始成立物业公司或聘请社会上的物业公司加强移民村物业服务,由移民村自主互助服务向专业化市场物业服务过渡,这样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移民的自我发展。
4 结语
移民的社会管理镶嵌于移民所处的社会结构中,后者构成了前者运作的实践与基础。河南省丹江口水库移民村建制的村治模式,使移民内部的异质与矛盾成为社会管理的重点。具体来说,搬迁后的丹江口移民在政治结构、经济结构以及文化结构上产生了分化,原来同质性较高的群体异质性外显,致使当前社会管理与移民内部的社会结构出现了脱嵌,社会管理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当社会分化达到一定程度时,社会整合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16]。为了使社会管理再嵌入移民内部分化后的社会结构中,河南省丹江口水库移民村通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4 个子系统间的社会整合,为解决移民社会管理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和契机。
河南省丹江口水库移民村社会整合的具体实践基本涵盖了对移民内部进行有效社会管理的策略和再结构措施。政治整合的核心在于明确国家与社会的界线,还村民自治以实质性的民主和程序性的民主; 经济整合的策略在于重构混合性多元化的集体产权和特色化的村级产业发展战略,将集体成员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经济利益共同体,同时发挥家庭经营的创造力和活力; 社会和文化整合在于培育移民内部的公共文化与公共意识,共享统一的社会规范,弥合移民观念上的原子化。3 种整合方式遏制了移民内部出现的社会结构性分化,有效地实施了移民的社会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17]。
移民新村 篇7
一、长燕组基本情况
大余县浮江乡竹木村长燕移民示范村位于浮江乡北部,辖区5.6万平方米,共有153户农户,人口646人。长燕组是1979年上犹县南河电站建设时的水库移民安置区,地处距离浮江乡政府约5公里的偏远山区、区内山林面积500亩(人均约5.62亩),耕地面积28亩(人均0.31亩),交通极为不便,通往外界的公路只有一条宽3米左右的崎岖山路,而这条山路有500多米路段沿河(即一边路基为河堤),近1000米路段靠山(路的一边为山脚),一旦遭遇洪灾,随时都有因山体滑坡压跨路基或因河水猛涨冲毁路基的可能。当时从上犹县南河电站迁往该地安置的移民有16户64人,现已发展到22户89人。为节约耕地,当时移民的房屋都尽量靠山而建,有的移民户的房屋都是土木结构,因此山体滑坡成了房屋潜在的隐患。不仅如此,由于人均耕地和山林面积都很少,交通又不通,移民的生活水平严重偏低,至2006年,移民年人均纯收入尚不到一千元。2009年7月3日,大余县遭受自有记录以来最大突发性暴雨袭击,全县1 1个乡镇均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长燕组通往外界的唯一公路的沿河路段几乎全部被洪水冲毁,靠山路段也山体滑坡被压垮,大部分移民的住房也因山体滑坡而倒塌或成为危房。因此,他们要求再次搬迁重新安置。
二、合理规划,精心选点,建设农民美丽花园
水库移民安置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浮江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做好长燕移民安置区移民的再次搬迁重新安置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乡党委、政府经过反复调查论证,最后将集中安置点选在竹木村长燕组。为解决他们二次搬迁“居住难”问题,浮江乡及驻点单位干部对全部住户走访到位,做出公开承诺,会同县移民办、新村办等有关部门,高标准进行规划,平整土地,开展重建帮扶。争取项目资金50多万元引山泉水解决饮用水问题;争取项目资金70多万元硬化路面,扩宽娘娘庙桥;争取水利项目100多万清理河道200多米、加固河堤800多米,解决河道两岸民居、稻田被淹问题,使示范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以及软硬件建设有得以效改善和提升。如今该移民示范村已建成32套新户型小康楼,移民户均已搬入新居,与原住居民相处融洽。近年来,大余县移民工作以打造竹木村长燕移民新村示范点建设为突破口,整合力量,强化措施,结合该村实际,制定了村建五年规划,因地制宜发展毛竹、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将过去的荒山坡、垃圾成堆的小村落建设成“花木之乡,天籁人家”生态休闲旅游示范村。
三、创新发展模式,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园
房子搬迁了,村民离开了他们过去朝夕面对的山地、耕地,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有经济来源。用当地一位村民的话讲就是:“住下来了,还要活得下去”。为解决移民搬迁群众“就业难、增收难”问题,县扶贫和移民办配合浮江乡党委、政府,立足长燕实际,大力发展生态产业,通过组建“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协调土地流转,建立了200亩苗木基地,并种上了桂花、竹柏、富贵籽等绿化苗木。这不仅让荒芜的土地得到有效利用,而且让无法外出务工的移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带动移民发展苗木产业。
四、依托生态优势,建设乡村旅游观光园
过去的长燕土地荒废、杂乱无章,为彻底改变村庄面貌,县扶贫和移民办和浮江乡政府根据云山山水相依的自然条件,专门聘请江西农大园林设计院对示范点进行整体规划,着力为当地群众建设风光旖旎、风景秀美的农村生态旅游观光园。先后建设了“断桥梅影”、“瑞香锦簇”、“虎舌红韵”、“富贵籽鑫”、“竹露聆风”五个主要乡村旅游景观;规划了百亩蔬果园、农家夜宿、果蔬野菜采摘、休闲垂钓、野外烧烤、农活体验等农村生态经济、旅游观光项目,吸引了赣州、南康、崇义、广东南雄等周边市、县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五、创新管理模式,加强移民示范村服务
移民新村 篇8
一、基本情况
原樟木村位于赣县江口镇西北部,距圩镇20公里,全村共有人□986人,201户,7个村民小组,10个自然村,人均纯收入860元。居住分散,基础设施滞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虽然家家户户会做蜡芯,但没有规模,且物资搬运全靠肩挑手提。人畜饮水全靠山泉、溪流,卫生安全得不到保证,平时仍用煤油灯照明度日。村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思想观念陈旧。产业结构单一,生活来源靠传统作物种植,而且田间作物时常被野猪破坏,收成难以保障,导致有些贫困户温饱都难以解决,严重制约了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的发展。
为彻底改变樟木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逐步提高群众致富能力,赣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江口镇圩镇周边地处323国道与江兴公路相交的“金三角”地块建设樟木移民新村,规划占地面积112亩。几年来,围绕移民扶贫整体搬迁“迁得出、留得住、能致富、不返贫”的目标,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和“抓规划、抓产业、抓服务、抓品位”的要求,对居住在樟木村的农户采取“先易后难,分年实施,逐步推进”的办法,实行整体搬迁。到目前,移民新村已新建楼房207幢,硬化水泥路面1.2公里,种植行道树350棵;安装电话152户、宽带89户、闭路电视196户、自来水207户,家家户户喝上了干净水,建好了卫生厕。就医、就学非常方便,学生就学率达100%。
二、主要做法
1.注重民意民智规划选址。规划是移民新村建设的蓝图。对此,赣县借鉴外地的经验,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从解决群众吃水难、用电难、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种地难“六难”入手,组织县扶贫、城乡规划建设等部门多次深入搬迁村组,现场勘测。当时,在选址问题上,政府提交了三个方案供当地群众备选,由群众说了算,最后经过反复论证,确定在交通便利、紧连圩镇、有利于蜡芯产业发展的60里店村。同时,编制了集生活区、卫生区、水、电、路、校、医、村级组织阵地、活动广场、绿化等配套到位的移民新村规划,解决了群众不愿迁的问题。
2.注重因户制宜搬迁建房。为了保证搬迁工程进度和质量,不遗留一户贫困户,达到整村整组搬迁。赣县在搬迁建房过程中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一户一标准。对各移民户屋内设计建设不做统一要求,由群众根据各自经济状况选择建房模式和建房标准。规划了70-90平方米大小不等的地块供移民户选择,做到了建房模式多样化,又不使群众负债累累。二是统建自建相结合。在房屋建设中,抽选群众代表成立移民搬迁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对主要建材(砖、水泥、预制板等),根据群众要求实行统一联系,群众自己购买,群众自己找施工队组织施工建设。三是及时兑付补助资金。在房屋主体工程建成后,及时组织县扶贫、财政、监察等部门进行验收,对验收合格的扶贫户及时兑付国家补助资金。
3.注重项目捆绑加大投入。在移民新村建设中,赣县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集中各类扶持资金,整合各种资源,集中用于移民新村建设。整合各部门项目资金优势,为移民新村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将移民新村建设成为示范村。据统计,樟木移民新村目前共捆绑农、林、水、电、路、教育、基层组织建设等各种资金680万元。如自来水公司为全部移民安装了自来水或采用集中无塔自动供水;供电公司在新村内新设置变压器2台,为主干道两边安装了40盏路灯;交通运输局为新村内硬化道路1.2公里,新修排水沟1.3公里,铺设彩色吸水砖人行道9000余平方米;广播电视、电信、移动等部门为移民户安装了广播电视、电话、网络主路线等。
4.注重发展产业增加收入。移民搬迁是手段,脱贫致富是目的。为此,赣县在组织实施搬迁的同时,结合原樟木村有做蜡芯产业的传统优势,通过积极组建蜡芯产业合作社,着力培育蜡芯专业市场等方式,大力发展蜡芯产业。合作社采取“统一进购原料、统一生产标准、统一组织收购、统一销售定价、统一拓展市场、分户安排生产”的“五统一分”模式发展蜡芯产业。合作社成立后解决了过去各家各户定价格、各家各户找市场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产品效益,产品远销省内外。同时,由合作社牵头对原樟木村因整体搬迁而闲置出来的耕地、山地和宅基地实行集中流转,耕地流转给灯芯草种植大户,解决了蜡芯生产原料问题;山地和宅基地流转给养殖大户养鸡养猪,实行立体养殖,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主要成效
1.生存环境明显改善。从大山深处搬迁到江口圩镇旁后,新村人口更加集中,房屋整齐美观,公路交通方便,人畜饮水便利,电力通讯设施齐全。彻底改变了深山缺医少药、信息闭塞、上学困难、致富无路的落后状况,逐渐与现代社会融为一体,营造了舒适方便的生存环境。
2.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在实施移民扶贫搬迁过程中,赣县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科学指导,坚持扶贫移民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把扶贫移民纳入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所以,樟木移民新村在规划选址之初,既考虑有利于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又着眼于城镇经济、文化的发展,用扶贫移民聚集人口,有效地扩大了圩镇的面积,增加了居民人口,实现了小城镇的规模扩张,加速了城镇化进程。同时,农民也变成了居民,大量劳动力向三产和二产转变,生活实现了质的飞跃。
3.政府投入明显降低。如果樟木村不整体搬迁,政府必须要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原樟木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据测算,改善原樟木村道路硬化工程投资约500万元;户户通电工程需300万元;电视、电话等通讯畅通工程需100万元;安全饮水工程需100万元,各项投入不下1000万元。该村整体搬迁,政府仅投入各种配套设施约700万元,实现了资源的最大效益。
4.移民收入明显增加。移民开发,移得出是前提,稳得住是关键,能致富是目的。目前,樟木移民新村已引进了1家制衣厂,组建了1个蜡芯产业协会,带动大部分移民实行家庭作坊式生产。同时,临近圩镇周边的居民都开起了店铺,做起了生意,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据统计,樟木移民新村人均纯收入由搬迁前的860元增加到目前的4200元。现在新村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还有30多户移民买了轿车或小型货车。
四、几点启示
1.领导重视是前提。赣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移民新村建设工作,将樟木新村移民搬迁列入全县重点工程之一,分管县领导每月一调度,并整合县扶贫和移民、农粮、水利、林业、果业、计生、供电、交通、卫生等部门项目资金优先安排到樟木移民新村。同时,强化了部门协作与配合,开设了“移民搬迁绿色通道”。比如,县城乡规划建设部门优先免费搞好新村规划和新居设计;国土部门深入搬迁村现场办理宅基审批手续,并对贫困户免收宅基审批费;涉农金融机构深入农户,为贫困户直贷贴息扶贫贷款,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林业部门优先把新村建成“森林村庄”等。
2.科学规划是基础。原樟木移民新村地处深山区,不通路、不通电、不通电话。为给“三不通”的原樟木村村民真正找到一个舒适的新家,赣县在选址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提交了三个方案给群众讨论备选。新村在规划之初,充分考虑原樟木村的历史和文化渊源,编制好初步规划后,召开村民代表规划听证会,广泛听取村民意见,让群众参与规划,成为规划主体,使规划规范运作,解决了规划难实施的问题。同时,在户型设计上,提供了3套移民新居方案给当地群众备选。房屋统一采取上居下店、前店后作坊的设计风格,既适合居住更有利于蜡芯产业的发展,解决了后续发展的问题。
3.优惠政策是动力。为使移民愿意搬,尽快搬,赣县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政策。比如把搬迁时间与奖励幅度相挂钩,采取逐年剃减的政策鼓励先搬迁户。再比如给移民搬迁户提供贴息贷款建房,对在集中安置点的移民户象征性收取地价,就近安排移民户小孩就学,保留移民户原有土地、耕地给移民户流转等。同时,实行圩镇整治、扶贫开发相结合,整合资源,捆绑项目资金完善移民新村配套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