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

2024-09-27

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共12篇)

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 篇1

一、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 会计核算部门职能弱化

由企业会计核算的相关原则可知, 只有在客观、独立的情况下开展会计核算工作, 才能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但从目前国内企业的总体情况上看, 会计核算普遍缺乏独立性, 究其根本原因是企业中各个部门的职责分工不明确, 会计部门与其他部门未进行有效的分离, 由此使得会计核算无法独立。同时, 会计部门的工作岗位也没有进行分离,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此外, 由于企业领导层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 使得会计核算经常会受到约束和干预。

(二) 会计核算方法不规范

企业为达到降低税负、操纵会计利润、粉饰财务报表等目的, 经常对会计核算进行违规操作, 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如, 企业通过虚开发票的方式增加经营成本, 会计人员仍然将不合理、不合规的发票进行入账处理;会计人员在存货计价、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擅自调整核算方法, 如将原本使用的年限平均法随意变换为双倍余额递减法, 以达到调整利润的目的;企业会计政策变更不及时, 没有根据国家政策进行调整, 导致会计核算出现偏差。

(三) 内控与监督机制落实不到位

导致企业会计核算经常发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内控与监督机制不健全。企业内控机制的作用是保护财产物资的完整性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从而使企业的经营目标能够得以实现。由于企业管理者对内控机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致使未能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 使资产的流失与浪费成为可能。监督是对企业经营活动合法合规性的监督, 若是监督机制不健全, 则会给不法人员以可乘之机, 这样会使企业的集体利益受到损害。

(四) 会计核算资料保管有失妥当

会计资料包括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 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 大部分企业不重视会计资料的保管工作, 没有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会计资料保管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使得会计资料随意堆放在会计部门, 易造成会计资料损坏、丢失, 不利于会计资料的长期使用。

(五) 会计核算人员素质偏低

会计核算人员的业务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优劣。从当前企业会计队伍建设来看, 会计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 大部分会计核算人员缺乏专业的会计知识, 没有及时掌握最新的会计政策变动, 使得会计核算随意性较大, 缺乏对会计准则、政策的有效执行。同时, 部分会计核算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较差, 易受企业管理层的干涉而出现做假账的行为, 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此外, 还有部分年纪较大的会计人员, 没有掌握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操作技术, 难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二、改进企业会计核算方式的建议

(一) 保证会计核算部门的独立性

客观性和独立性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想要使会计核算更加完善, 就必须确保核算部门的独立性。首先, 要对会计核算岗位分离予以重视, 并对部门职责进行明确分工, 由独立的部门开展核算工作, 梳理好核算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 这样能够保证核算工作的高度独立性。同时要对会计部门的岗位进行分离, 由此可以防止舞弊等问题的发生。其次, 应当不断提升企业领导对会计核算的重视程度, 使其确立正确的观念, 对会计核算工作给予大力的支持, 减少不必要的干预, 为核算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再次, 应加快建立会计核算责任保证体系, 明确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会计责任以及各部门负责人所需要承担的会计责任。会计人员作为会计活动的主体, 他们的责任非常重大, 在开展相关工作时, 必须严格根据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要求进行, 杜绝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 规范会计核算方法

在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 要对会计核算方法进行规范, 杜绝会计人员随意调整核算方法,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有效。首先, 明确会计核算确认标准, 要求所有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数据必须具备可确定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 以确保会计信息如实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其次, 明确会计核算计量属性, 会计人员要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确定计量属性, 常用的计量属性包括现行成本、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再次, 规范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 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核算结果, 所以会计人员必须审慎选择核算方法, 针对同一经济事项选定的核算方法, 在日后的会计核算中不得随意更改。最后, 在会计报表列报中, 要一一标明对企业财务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 并在报表附注中注明所选用的会计核算方法, 以便报表使用者全面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

(三) 健全内控与监督机制

完善的内控制度与监督机制是企业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 但从目前国内企业的总体情况上看, 其中仍有部分企业的内控制度不完善, 监督机制不到位, 由此导致会计核算常常出现各种问题, 所以, 必须加快健全内控制度与监督机制。首先, 企业应依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内控制度进行完善, 并不断强化对财务信息及各项经营活动的控制, 重点应对如下制度进行完善:会计岗位责任制、财务分析制度、会计管理体系、内部牵制制度等等, 以此来提升会计核算的整体水平。其次, 对于企业而言, 外部监管尤为重要, 它是规范会计核算工作不可或缺的因素, 通过外部监管可以使会计核算工作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目标, 因此, 企业应依据有关法规的要求对会计账簿管理体系进行完善, 发现不规范的会计行为, 必须及时进行处理, 税务和上级财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指导, 督促企业依法记账, 确保会计核算的质量。

(四) 加大会计核算资料保管力度

企业必须提高对会计核算资料保管的重视程度, 有条件的企业应建立会计资料档案室, 对会计资料进行专业化保管, 避免会计资料出现流失、损坏、外泄等情况。会计人员要按照相关规定, 对会计资料进行整理、装订, 分类进行保管。当会计资料达到了保管期限, 则要根据保管规定填制会计资料销毁申报表, 将其上报到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当批准之后再执行销毁, 同时还要将销毁的内容记录到销毁会计清册中。此外, 企业会计部门应充分利用信息管理手段, 建立会计资料电子档案库, 实施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一体化管理, 从而提高会计资料的使用价值。

(五) 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

会计人员是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主体, 他们的综合素质、业务水平对核算工作的开展具有直接影响。为减少并杜绝会计核算问题的发生, 企业应当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首先, 应加强对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化培训, 企业除了要适当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力度之外, 管理者还应对培训予以重视和支持, 通过培训来培养会计核算人员的全局观, 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 企业应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为会计核算岗位注入活力, 这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再次, 会计人员要注重自我学习, 不断丰富自身的理论基础知识, 了解并掌握与会计核算工作相关的内容, 如金融、贸易等等, 并对新的会计核算原则及核算方式加以熟悉。最后, 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引导正确的个人行为, 增强他们的荣辱感, 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结论

总而言之, 企业要想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就必须从强化会计核算入手, 夯实财会基础工作, 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为此, 企业要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独立性, 规范会计核算方法选用, 加强对会计核算的监督管理, 重视会计核算人员素质建设, 从而不断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 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推动企业长远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卉敏.新时期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 (5) :37-38.

[2]宋芳丽.新修订长期股权投资准则适用范围的变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交通财会, 2015 (3) :56-58.

[3]方堃.财税体制改革背景下的中国企业环境会计核算公开制度立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9) :88-89.

[4]林敏莉.浅谈“营改增”对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4 (2) :76-78.

[5]吴丽, 纪海荣.民营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14 (5) :43-44.

[6]焦世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16 (4) :38-39.

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 篇2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铁路建设也在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的财务管理的健全和创新。尤其是在铁路企业中,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本文简要探讨了铁路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加强会计核算工作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加强铁路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

铁路企业;会计核算;问题;解决策略

1、铁路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核算缺乏规范性

规范性的缺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计核算涉及到的数据较多,核算程序复杂,使得许多会计人员为了减少工作量而松懈对工作的检查和审核,导致核算结果的失真,核算工作效率不高。二是部分企业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人员没有充分发挥其管理和监督的作用,导致核算工作的规范性不足。

(2)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

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会计核算涉及到的部门较多,工作程序复杂,使得对会计核算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难度增大。内部控制的不到位,也导致了监督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相关措施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和贯彻,对我国铁路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3)管理力量不足

管理力量不足包括管理人才的缺乏,和管理能力的缺乏两个方面。这导致企业难以得到充分满足要求的人才,只有在员工入职后对其进行培训,导致前期管理力量的缺乏。

2、加强铁路企业会计核算的措施

(1)加强会计核算规范

加强会计核算规范,是铁路企业提升竞争实力、实现长远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铁路体系中的经济项目或其他经济活动产生之后,企业的会计人员需依据工作人员提供的原始资料和数据,进行该项目或活动的会计核算、完成会计凭证的填写、记录账簿,以及编制报告等工作,并需要提供可靠的、客观的会计数据。

(2)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从目前来看,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应包括管理制度、会计监督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等方面的健全。管理制度的完善,需要管理人员的充分参与,制定并主动遵守相关的`规范,以使会计人员的日常核算有章可循。会计监督制度的完善,包含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个方面,前者主要依靠企业的管理者和内部员工的监督;后者则主要依靠市场和法律的监督。奖惩制度健全的实施,主要是为了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以促进财务人员能力的提升。

(3)完善会计核算系统

我国的铁路体系的财务研究,重要的参考数据大多来自于会计核算系统。所以,促进会计核算系统的完善的关键,即是提升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由于我国幅员辽阔,铁路建设的分布也比较分散,所以会计核算的分配也体现出分散的特征,导致各个区域的联系不够紧密,报表或汇报等工作在进行汇总时容易产生误差,不仅对数据的可靠性产生影响,还导致数据的时效性降低。

(4)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

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财务工作的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其自身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可首先从财务人员的责任心进行强化。将各项工作分配到每个员工,并将责任落实到相关员工。其次,可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企业可开展专业的培训活动,在提升员工基本素质的同时,保证员工及时了解最新的咨询和技术。

3、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实施 篇3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发展迅速,随着建筑业项目法管理的逐步完善,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内部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了建立适应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要求的财务管理体制,优化会计核算管理流程,强化支出行为控制,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本文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入手,深入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势和弊端,以期对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有所裨益。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实施

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发展迅速,随着建筑业项目管理办法的逐步完善,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内部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目前,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大多数实施施工项目法人制度使项目法人责、权、利相结合,有利于充分调动下属部门生产和管理积极性,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但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生产产品的特殊性。机构相对负责,资产规模大,资本链条长,管理跨度宽,地域分布广,管理成本高,加之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的内部机制不健全,知识企业利润下滑,严重制约了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的发展。企业成败的关键在管理,管理的核心在财务。为了建立适应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要求的财务管理体制,优化会计核算管理流程,强化支出行为控制,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称为一种发展趋势。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定义

企业集团会计集中核算是指在企业集团内部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将企业集团下属企业(包括全资、控股子公司、分公司等)的会计核算业务纳人集团核算中心统一管理。具体的讲,集团会计集中核算是在各下属企业的资金使用权、财务自主权和会计责任主体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按照“集中管理,统一开户”的原则,实行分户会计集中核算,进行有偿会计服务。从本质上讲,会计集中核算就是核算中心承担了下属企业的“代理记账”业务,下属企业实现会计和财务的真正分离,集团下属企业的财务部门不再从事会计核算业务,面将主要精力放在财务管理方面,合理筹集和运用资金,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做好“经理参某”的工作。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基本运作模式看,其特点就是在机制创新上的“三分离一公开”;会计业务的决策者与执行者的分离;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的分离;会计凭证的存放管理与形成单位相分离;会计业务处理的公开。

二、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必要性

1.建筑施工企业的外部原因

建筑施工企业以承揽工程、付出劳动换取计划利润,其劳动对象是不动产,它的产品主要是房屋建筑物的建设和设备的安装。近年来建筑施工行业经济运行环境多变,内部财务管理混乱,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十分艰难,亏损面日益扩大,整个行业经济状况有严重滑坡的趋势,许多企业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利润率越来越低,大部分企业盈利逐渐下降。近几年来,建筑施工企业同建筑单位发生的正常商业信用关系都到严重的破坏,使建筑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急剧上升;垫付资金居高不下,财务费用大量增加,严重的伤害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切身利益。建筑施工企业通过招投标,揽到工程以后,垫付所建工程三层以下建筑资金已成为不成文的规定;压级压价,取费不按资质,不但影响企业的发展后劲,工程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从而导致整个建筑市场的不规范。

2.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原因

建筑施工企业在内部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甚至生存境况。

(1)现代企业制度尚不完善,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都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虽然形式上变成了公司制,有经理、董事会、监事会,表面上三权分立,但在实际中,产权依然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徒有其表。制度的缺陷,导致财务管理的混乱。

(2)企业经营成本过大。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个工程项目,到工程信息的取得得到中标签订合同,历时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越来越大,更不敢统计未能中标的工程项目。大额的经营成本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沉重负担,严重影响了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债权、债务不能及时清理。竣工工程结算工作严重之后,大量存在三年以上应收账款,严重影响了企业资产和损益的真实可靠性;存在大量预付分包工程款挂账,形成企业资产的虚增或潜亏。

(4)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巨大影响。若素质低下,将造成企业的会计核算混乱,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管理松弛。

三、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

会计集中核算是当今建筑施工企业集团会计核算的主要方式,它将原来各自为政的项目会计核算取消,会计核算由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统一集中核算,会计人员由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统一管理。从这种制度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对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效果比较明显。

1.有利于强化投资管理,优化投资方向

会计集中管理可以集中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对重点投资项目投资,避免投资分散及重复建设,提高资金使用率,确保资金合理有效的使用,从而使集团内部项目的资金运作完全置于集团的监控之下,从总体上把握资金投资方向。建筑施工企业集团通过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不但充分发挥了现有存量资金的效能,而且避免了财权分散、下属单位各自为政、成本费用难以控制的不利局面。

2.有利于防止建筑施工企业潜亏

潜亏一直是建筑施工企业难以解决的难题,年年清理年年有。会计集中核算后,是财务人员排除外界因素的干预,能够遵循财务制度的规定处理业务,如实向公司和项目经理提出核算结果,是财务工作制度化,保证了经营成果反映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真实性。

3.有利于会计核算的专业化

通过决策职能和操作职能的分离和财务权限的集中,实现了会计核算的专业化处理,从而有助于实现规模效益,降低财务管理成本。许多核算中心尝试着将财务操作性职能与战略决策性职能分离,会计核算职能和财务管理职能分离,在分离的基础上,实现了会计核算的集中和财务管理职能的加强与完善。

4.有利于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人员素质提高

集中核算前各项目部业务单一,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核算方面随意性较大,有些会计人员甚至根据自己的好恶、习惯设立会计科目,致使账表不符,导致会计资料失真。集中核算后,统一了会计核算办法,使会计核算内容更加准确,减少了工作中的盲目性,不但能对外提供完整可靠的财务信息,而且能及时地为公司领导提供各项经营指标。另外,在实践中会计人员的交流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也增加了,提高了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5.有利于解决会计人员的工资福利问题

在会计集中核算下,如果会计人员工资按原所在项目标准执行,那么会造成工资标准高低不齐,如果统一按会计部门的工资兑现,那么对于效益较好的企业的会计人员来说,若项目工资标准较低,他们将不愿参与会计委派。而集团内部上述会计人员集中后,工资福利待遇可以做到完全相同而不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6.有利于项目经理集中精力搞经营,从源头上预防和遏止腐败

集中管理前,各项目经理既要负责安全生产,又要负责经营管理,还要应付各种财务检查,集中管理后,企业集团统一对外接受财务检查,大大节省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而各项目领导不再直接和钱打交道,财务人员不再属于他们直接领导,使会计人员履行监督职能成为可能。通过会计人员的日常监督,严格按照财务管理的规定,进行业务审核,拒付不合理、不合法支出,遏止了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7.有利于促进会计电算化的推广

会计工作电算化为会计集中核算提供了极为有力的条件,使会计数据集中处理和信息资源共享的优势得以发挥。会计核算中心实施会计电算化操作,对纳入核算单位采用同一套核算软件。会计集中核算后,集团公司本部可以远程查看下属生产单位的财务系统,及时掌握下属生产单位的财务状况。同时,会计集中核算也必将极大的推动会计电算化的进程,使建筑施工企业有可能从长远利益出发,认真规划和实施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将项目核算作为该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来建立,最终将财务信息系统并入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之中。

8.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信贷的信用等级

实行会计集中管理后,各建筑施工企业子公司不再单独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而是以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的名义进行信贷活动,银行不用担心其偿还能力,从而提高了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的对外信用,较容易地从银行获得融资,为公司的发展和提高竞争力提供充足资本。

四、建筑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具体情况来,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1.实行集中化财务管理之后,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各项目手中可以支配的现金减少了,在一定程度上对项目有所限制,打击其积极性。因为会计人员已不再属于项目直接管理,没有原来直接管理的方便,出于部门经济利益、小集团利益等方面的考虑,工作积极性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各项目大小事情都会向上反映,而不是正确运用授权,集团公司管理的难度加大了,加重了集团公司的管理负担,由于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要逐级上划或下拨,资金在途时间较长、资金流量较大。

2.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财务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企业的会计人员的监督由事先、事中、事后,变成了只有事后监督,弱化了监督职能。目前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操作中,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源头监督体系,没有切实可行的控制制度,使得审核人员、会计核算人员都难以把关。法律与制度的不健全为伪造原始凭证提供了机会,使会计集中核算预定目标的实现存在一定的难度。

3.人员管理带来的一些相关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由于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的会计人员隶属于财会部门,割裂了与管理单位的一些必然联系,从而可能导致核算与管理的脱节。会计集中核算是新生事物,会计人员如不加以适当培训,很难适应其操作的工作岗位。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虽然存在以上弊端,但只要能够通过合适的制度约束,就可以去劣趋优,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机制。要实行集中核算、分灶吃饭、定期考核的办法,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发挥经营管理者的能动性。实行预算管理等事先控制的措施,提高监督的适时性、有效性。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变分散型为集中型,对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广大财务人员应该知难而上,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断丰富核算管理手段,促使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不断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学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实用手册[M].夏大地出版社.2002(11).

[2]谷 利:公路建筑施工企业中的会计集中核算[J].山西建筑.2003(10).

[3]安 璃:浅谈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4,(01).

[4]张国忠:完善会计集中核算若干问题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08).

[5]赖芳兰:会计核算中心风险管理时策[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6]张红伟 高 丽:现代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的利弊分析及其对策.[J].新疆财经.2006(5).

浅淡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 篇4

一、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会计原始记录不够准确、细致,造成成本分析地难以深入。

核算工作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不深入细致,粗线条。如:一个分项工程可能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如果这些工序在材料、人力、机械等耗费上不能进行分步核算,要想进行详细的成本管理,又如何下手?粗线条核算的最大弊端是难以反映出我们凭直觉而不易发现的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隐藏性问题。

(二)会计核算不及时、信息传递不及时。

核算工作当中还存在着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没有时效性,不及时。核算工作即使做到客观性、全面性、深入细致,但如果不讲究时效,也会失去数据的一定价值。客观事物总是在一直不断变化当中,很多状况都是稍纵即逝的,如果不及时核算则无法保证其客观性、正确性。以最简单的现场材料盘点为例,由于施工的特殊性,有些原材料需要在现场大量堆放,一般很难通过简单计数或称重量来盘点,通常都是通过有规则的堆放,然后通过计算体积和比重来确定其实物量的。若不及时去盘点,等到再次进料、出料等发生或一些难免的自然损耗出现之后,不但对于当时的结存情况无法得到正确的计量,而且与相关材料商核对帐目时也没有合理的依据,不仅仅影响得是我们的工作效率,更严重时会影响到管理者对情况的正确及时的判断,进而会导致错误的决定。施工企业有时候会出现项目大部分都在外地的情况,这样致使数据的收集及传递较慢,会计信息滞后,这样也会造成决策者对于一些问题的处理上没有得到及时快捷的信息而出现错误。

(三)派驻工地的材料会计个人素质及业务素质不到位,进而影响了信息的质量。

有些施工企业由于人员的限制及意识上的错误认识,认为材料会计无外乎就是对材料进行流水记录就可以了,经常会抽调一些现场施工的无业务素质的人员担当这个职位,没有经过专业素质培训就直接上岗,造成最终帐目不清,管理不严格,不但影响会计信息质量,还进一步加大了工程的成本浪费。

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对策及建议

(一)目前由于项目施工条件比较艰苦,难以吸引较高素质的核算人员。

但我们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加外部引进的方式或者提高职工的福利等方法来提高核算人员的素质。要从企业的整体氛围建立会计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自觉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及时掌握国家的政策变更情况,严格执行会计准则,遵守会计准则,规范会计核算,实事求是的记录及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杜绝受理违规业务,坚决抵制弄虚作假、与企业的领导层及时沟通,让领导层对于财务的重要性及法规性作到了解。

(二)建立健全制度,将会计核算要求作为考核核算员及项目经理的一项指标。

从领导层转变管理观念,要视财务管理为企业管理的中心,而核算工作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把核算工作责任落实到责任人,把核算质量作为对核算员及项目经理的重要考核内容。上级主管企业应严格要求建筑施工单位规范会计核算,认真执行会计制度,遵守会计核算原则,并做好检查监督,发现违纪问题及时纠正,并且坚决予以严肃处理。内部审计、检查监督部门每月审查各建筑施工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有效地暂促其严格执行会计制度。这样,不仅使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业务的处理得到必要的规范,也使有关部门对其进行检查监督有了详细的标准及依据。

(三)保证建立的各项制度得到严格地贯彻执行。

制度建立比较容易,严格执行困难较大,核算人员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好项目部人员的日常管理,对贵重材料做到每天凭送货单及时登记入库数量,凭领料单登记耗费数,对于一般砂石料,每天也要作到日清月结。对机械设备,设备的维修费、耗油数及工作量每天都应作好记录,以便考核;对外购材料应有相关部门的验收,并在入库单上记清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以提高核算效率;及时统计每天的完成工程量。统计相关部门必须遵循及时性原则按会计的核算要求向财务部门提供统计资料;材料供应部门在月末按会计核算的要求及时摊销当期消耗的材料;其他相关部门也应当按照财务核算要求作各种记录,及时反映,以保证各相关部门的数据及时传送到财务,保证工程成本的及时核算。

(四)公司应加大对各项目部的财务稽核力度,不论工程的性质如何,就作到每月到现场指导核算员规范核算工作。

公司总部的内部财务人员的水平一般高于项目部核算人员的水平,所以公司应定期或不定期委派财务人员去项目部检查核算人员的核算工作,及时指出问题,及时整改,督促他们及时准确的搜集会计资料,作到上下互通信息,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公司在制定经济指标时也应该全盘合理考虑,做到所下达的各项指标切实可行,只要经过项目部的全体努力即可完成,建立对应的奖惩制度,并将其行之效的贯彻执行,这样奖惩分明,责任到人,即可以加大项目部责任人的责任心,又可以激励他们发挥潜能。

(五)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完成繁重的核算工作。

引进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从资料上到管理上都可以加快数据的整理能力,也可以将项目部的技术人员从繁重的资料当中解放出来,将工程质量及安全问题放到重中之重。同时,在合同的管理上应当安排专人来进行集中管理。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本身就是一种资金流的整个过程的详细反映,在施工企业当中尤为重要,将财务管理及核算规范化,将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高效化,会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及实现企业的战备目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建丽.EVA会计利润、经济利润与剩余收益之关系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6,7:30~33

[2].郝洪,杨令飞.国资委经济增加值(EVA)考核指标解读[J].国际石油经济,2010,18(4):26-28

[3].谢超强,吕文元.基于EVA为导向的采购管理[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32(1):54~56

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论文 篇5

一、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常情况下,所谓会计核算工作,即企业在经营和生产过程中,选择特定的手段和方法对费用进行审核和评价,以此为基础来对企业在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为企业高层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提供正确的引导和有力的依据。企业会计核算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角度来看,其可以对企业当前的经营与生产状况做出科学合理的反映。通过获得的有效会计数据,企业能够从中转换为所需的经济指标和决策依据。所以,建筑企业当中的会计核算工作一定要更加真实可靠,具备精准有效性。然而,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主要包括如下两种:第一,分权式管理;第二,集权式管理。并且这两种方式,均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加强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解决办法

现阶段,属于知识经济时代,大量现代化的设施以及技术方式能使会计工作的效率明显提升,然而也会导致大量会计工作人员失业,而很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其自身业务能力都很低。所以,建筑企业一定要增强自身的会计核算,从而对项目成本进行精准地评估以及预测,确保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会计管理工作开始朝着新方向前进,因此我们要按照其方向,遵从时代发展的有关要求,从而保证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进行。通常来讲,会计核算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支出与收入账目核算、建筑施工以及工程结算核算等,这些内容非常繁琐,只要没处理好,就会对建筑企业总体经济效益产生影响。所以,建筑企业一定要按照自身会计核算的特征,完成好分级核算的工作,对每一项工程都要展开成本核算,另外核算时间比较久,因此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难度。

1.在建筑企业内,常见的会计核算方法有四种,分别是收支结转下年的核算法、设“合同价款”科目核算、账外有账核算法以及账内有账核算法。其中,收支结转下年核算法,又称为按建筑产品完成全部成本的核算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当遇到当年难以完工的工程时,将其结转至下一年。并在结转同时用“上年结转”字样做出标注;设“合同价款”科目核算的方法,其对象为未收齐的尾款;账外有账的核算方法又可以叫做实收实支的核算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反映企业年终的亏损和盈利情况;而账内有账的核算方法,又称为预算后核算方法,该方法可以用在当建筑企业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但无法在当年就完工,而需要在下一年开展收尾工作的时候。

2.建筑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道德观念以及整体素质,促使他们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与此同时,还应该通过各种培训手段,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从中挑选具备更全面素质的人员,确保企业经济秩序的稳定。还应完善自身的责任会计制度,构建健全的承包经营责任体制,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直接责任人负责,使得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制度更为全面。不但如此,建筑行业还应重视来自社会的监督,通过更多的社会相关人员所组建的高素质队伍,对会计信息进行监督,以提高其可靠性与真实性,并借助法律手段来严厉打击不法行为和不道德现象。若企业本身出现了问题,则企业应该承担所有因为会计信息失真引发的相关后果,并负责做出相应的赔偿。这就要求企业加快会计电算化进程,借助先进的手段和技术来提高会计核算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在缓解会计人员传统作业的压力的同时,规避人为伪造的虚假信息。最终确保会计核算信息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可行性、可靠性以及真实性。

3.因为建筑企业通常会拥有较大的资金量,因此对它而言,核算工作就显得举足轻重了。而成本核算又是会计核算的一项基础工作,如今实际情况却十分糟糕,所以,建筑企业要强化成本核算工作的强度,在规划时期就要将这项工作做好,进而才能够提升企业对于成本的控制力度,为企业总体发展水平的稳步提升提供积极的支持和保障。

三、结语

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 篇6

狭义的物流成本主要指货物运输产生的费用,其中包括运输、包装、装卸等费用,广义上的物流成本不局限于物品的运输,它是实物流转中所产生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费用,贯通于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从原材料的购买、存储、生产、销售、运输等全过程所产生的成本支出。物流成本是企业成本支出的重要构成内容,因此,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支出,提高物流成本的利用率也是企业成本管控的重要内容,对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形式不断加强,企业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技术水平和市场环境稳定的情况下,企业要想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加强对物流的成本控制。

1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日趋完善,在获得良好发展环境的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主要依靠两种方式:一是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减少企业生产原材料的成本支出;二是依靠先进的技术,减少人力资本的输出。但是,随着生产技术条件的成熟,企业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入到物流成本控制中。

1.1 企业实施物流成本核算,有利于提高物流作业的有效性

物流成本会计单独核算应用的主要目的是对企业的物流活动进行有效监督、管理,从而及时发现不符合要求及不必要的物流活动,为优化企业流程提供可靠的保证。例如,在生产企业中,一些产品的搬运和库存作业非常不合理,在进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时,必须对不合理的作业占用的成本进行核算,降低了企业成本支出。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利润,必须消除不合理作业。在企业传统的认知过程中,生产和销售是其重中之重,对产品运输缺乏科学管控,从而导致产品流通过程中出现较多的浪费。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企业不断提高自身内控管理水平,就目前而言,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减少企业整体成本支出要比增加企业市场销售份额简单,因此,企业要重视物流成本的管理,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2 企业实施物流成本核算,能够确保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推行物流成本核算,是企业实施物流管控的重要措施,其根本目的是提高企业物流成本支出的科学性,减少企业资本的浪费。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物流效率,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科学管控,制订完善的企业物流管理措施是关键。而且,全面、准确的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信息能够帮助企业及时消除运营过程中不合理的物流成本支出,提高运输效率,有效降低产品搬运和存储的费用。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部门,它需要企业内部各个环节、各部门相互协调、有效配合,从而提高的企业物流的科学校、有效性。企业应该重视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将其纳入企业成本管理中,并且保证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全面性,提高企业物流成本信息的准确性,从而增强企业内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 现阶段我国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内容不全面

企业物流一般都包括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退货物流等,与此同时也产生了相关的费用。但是,一些企业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只注重采购物流和销售物流成本,在物流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没有纳入其他物流成本费用。一些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只是将需要对外直接支付的运输费、保管费以及装卸费等纳入到物流成本中,而忽视了企业自身车辆运输、自身工人装卸、自身库房存储等方面的费用,或是分摊到其他成本支出中,没有全面纳入的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企业物流成本信息既不科学、也不全面。

2.2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缺乏对立性

目前,大多企业都没有将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看作单独的核算对象,物流成本分散在企业的其他成本核算的账户中。物流成本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是散落在企业的材料采购、销售成本等中,物流成本费用无法全面把控,企业反映的物流信息也比较局限。所以,企业领导基本上无法通过账目信息,了解企业的物流成本支出情况,同时更不能对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2.3 物流费用归集不准确

在企业物流成本计算的过程中,企业只注重对外运输、仓储成本的支出,但是并没有囊括物流管理等费用。例如,企业原材料的物流成本基本上是纳入到企业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中;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运输等纳入到企业生产成本中;对于企业的存货纳入到企业的财务费用中。这也导致企业物流成本的增加并不能全面的反映在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中,而是体现在企业材料成本增加、企业营业外支出等方面。

3 优化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建议

3.1 增设物流成本科目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会计核算中一般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物流成本核算部门,企业的物流成本支出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重视。因此,为了使企业充分掌握物流成本信息,必须在原来企业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费用等财务科目下,增设二级物流成本账户,并且还要增设4个三级账户,分别是采购物流成本、企业内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以及废弃物流成本。采购物流成本包含企业采购人员的住宿、出差补贴、原材料运输、存储等费用。企业内物流成本主要指的是从原材料领用到加工完成产品入库这一段时间所产生的物流费用,主要费用项目有生产过程中的搬运费、物流设施的折旧费用等。销售物流成本支出指的是产品入库到配送给客户的这一过程所产生的流通费用,包含库存管理费用、库管工资、销售运输等费用。废弃物物流成本主要指的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处理、回收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

3.2 细化企业物流成本的账务处理

为了更好地把控企业物流成本信息,企业在编制记账凭证的时候,必须细化企业的会计科目,将企业项目中的物流成本进行单独的分类、汇总,以便获得企业全面的物流信息。这种细化企业会计核算科目,设立专门的物流支出体系,使企业获得全面、准确的物流信息,为企业有效把控物流成本支出,减少企业物流成本的浪费,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提供重要依据。

3.3 引入作业成本法准确核算物流成本的信息

在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应用作业成本法,把物流成本细化、分解为简单、易操作的基本作业,使各项物流费用都能够全面地被记录,使企业的物流成本得到准确地核算,同时也方便企业领导者及时掌握企业的物流信息,从而增强企业物流成本支出的科学性,提升企业成本利用效率,防止企业成本资源的浪费。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也可以为企业的运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以最小的成本支出,获得最大化的利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4 结语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利润,提高企业自身内控水平,需构建完善的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但是我国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建立专门的物流会计核算科目,物流成本支出存在较大的漏洞,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因此,企业必须构建专门的物流成本会计体系,全面反映企业物流成本信息,加强企业物流成本管控,减少物流成本支出,扩大企业的盈利空间,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收稿日期:2016-08-10

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 篇7

会计和统计是两门不同的学科, 两者在研究对象和基础理论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但同时又在技术方法和实际应用中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主要是服务于企业和经济组织, 统计则侧重于服务调控;在核算方法上, 会计主要是对价值形态的管理和反映, 通过货币计价、账户设置、凭证填制和审核以及成本核算等一系列活动, 对企业经营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地记录, 来计算和编制会计报表。而统计既反映价值形态也反映实物形态, 是以实物、工作量、货币为计量单位, 通过运用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对经济活动的规模、结构、水平、速度及效益等数量关系进行汇总和计算, 以探讨经济运行的规律性;在特点上会计实际、准确、严谨。统计则及时、全面、灵活。虽然会计和统计存在着差异, 但统计核算也离不开会计核算, 统计核算是以会计核算为基础而建立的。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关系密切, 两种核算的数据资料互为引用, 互为吸收, 是不可分割的两种核算体系。

(一) 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相互渗透

1、从核算角度来看。

经济核算内容从广义上讲是统计核算的最高层次, 同时还包括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 但从微观角度讲, 经济核算则是采用统计方法进行会计核算, 较多地使用了会计方面的资料, 统计核算的相当部分数据均取自会计核算的资料。而会计核算是企业核算的基础, 企业各类资产、负债的数额及构成, 资本金的筹集运用, 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分配等基础信息都来源于会计核算资料。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分析、推断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 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支撑。

2、从核算方法来看。

会计工作中大量运用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工作中大量利用会计基础数据, 两者相互借鉴和渗透。会计核算所反映的期末余额和本期发生额分别是统计核算中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而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正是统计核算中最基本的指标, 是统计核算的起点。同时, 统计核算又为会计核算提供了许多专门的方法。例如, 财务报表中关于偿债能力, 营运能力, 盈利能力所涵盖的各类比率, 其基本原理是统计上的平均数所阐述的等等。

(二) 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共同要求

1、从核算目的来看。都担负着为企业促进经营和加强管理的职者, 都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

2、从核算的要求来看。都是企业经营管理上具体情况的反映, 数据的提供者受法规所制约, 都要求核算数据真实、迅速、全面。

3、从核算的基础来看。都要以完整准确的原始资料为依据, 按一定的指标体系进行核算。

(三) 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差异比较

1、从核算原则来看。

统计核算是按生产原则来计算生产经营成果, 对本期生产但未销售的都计算产值, 会计核算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来核算生产经营成果, 凡是属于本期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 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付出, 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 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 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2、从计量单位来看。

统计核算不仅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还可以用实物或劳动量作为计量单位, 从价值和实物两种形态上考核企业的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而会计核算只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从价值上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及成果。

3、从具体核算来看。

在具体核算中, 统计核算是通过对客观现象进行大量的调查, 运用描述和科学推算的方法, 推断事物发展的总体概况, 而会计核算是根据会计凭证和复式记账法, 对每一笔业务都连续地加以登记、分类、汇总, 用以反映企业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

4、从报表方面看。

由于统计报表和会计报表的工作目不同, 统计报表与会计报表在口径、计算范围、计算方法等方面并不完全一致。会计报表是企业会计部门在日常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定期编制的, 综合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 会计工作的成果最终体现在会计报表上。统计报表是按照统一规定表式、指标项目、报送时间, 自上而下逐级定期提供基本资料的调查方式。 (1) 从计量单位来讲, 会计报表以人民币元为单位, 统计报表计量单位大多使用千元或万元, 除货币计量外还以工作量等其他单位计量。 (2) 从数据来源讲, 会计报表的数据来源于企业日常核算的凭证、账簿, 编制方向是自下而上, 数据始于经济业务的发生。统计报表的数据来源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 相关经济指标则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会计报表和会计资料, 统计报表的编制要求可以说是自上而下。 (3) 从报表使用者讲, 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两大类重要报表, 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共同履行着对内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对外为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其他使用者提供相关信息的职能。然而对于不同的使用者来说, 两类报表提供信息的价值和重要性却各具特色。会计报表按照使用对象不同分为对外报表和内部报表, 从这个角度看其使用者自然包括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外部信息使用者 (即上级主管部门) , 无论内部报表还是外部报表均是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表样。统计报表按照使用对象也分为外部报表即统计报表和内部报表, 内部报表大致分为两类, 一是为向单位领导提供资料而编创的, 二是为填报上级规定的统计报表而布置的, 可见统计报表的使用者包括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上级主管部门。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者来说, 会计报表可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经营成果, 检查财务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掌握企业财务收支和财务成果的整体面貌。但会计报表并不能提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面信息, 比如产值、利用率等情况。统计报表除了包含了主要财务指标外还提供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其他信息, 这些信息反映了企业基本生产经营情况。

二、企业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协调

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虽然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两者属于不同的核算范畴, 有着根本的差异, 在两者对象和目的的一致性基础上做好二者协调统一是每个企业须面对的问题。

(一) 运用统计分析手段搞好财务预测

随着企业竞争日益加剧, 企业经营管理面临全面的转轨变型, 企业的经营管理越来越精细, 越来越需要加以市场预测和行为的决策, 从而做好会计的财务预测工作。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组成部分的统计管理也必须改变传统的统计管理方法体系, 向现代统计管理的方面转化, 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服务。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企业在进行财务预测时必须吸收统计学中的数量管理的一些专门方法, 对生产经营的一切活动加强事前规划和日常控制, 特别是为市场预测和决策服务。

(二) 运用统计的方法搞好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主要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对象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会计监督的特点是利用货币计价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面过程进行全面综合的监督, 在利用价值指标进行货币监督的同时, 也要进行实物监督。企业在进行会计监督时, 进行会计资料整理、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工作时要运用统计方法。比如财务会计中的存货计量的移动平均法其原理是由统计平均数提供的, 财务会计分析体系中引进了以统计指标为基础的因素分析法, 即连环替代法, 提高了会计核算的管理水平。

(三) 运用会计的理论方法促进统计工作的发展

在统计领域, 会计学方法应用的相当广泛, 特别是在企业统计中有相当多的统计指标都要从会计核算中取得, 突出的是一些价值量指标, 比如在企业统计核算中, 资本金的筹集与运用、各类资产与负债的数额及构成, 收入与成本费用利润分配等的核算均离不开会计资料。企业为经营决策的需要而进行的经济效益评价也离不开会计核算所提供的资料。这些工作都需要在统计工作中充分运用会计的理论方法, 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

三、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相协调的好处

(一) 可以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准确性, 企业要实现经营决策的科学化, 必须准确及时完整地获得采购、生产市场, 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综合信息, 这就必须强化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相互协调。而传统的统计核算强调及时、概括, 会计核算强调真实、准确, 但对企业投入产出效益及变化趋势反应不够, 所以两者相互协调, 将统计核算的描述与推断和会计核算的反映与监督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 更好地满足管理的需要。

(二) 实现企业信息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需要, 为了满足公司的决策与管理的需要, 提高公司综合信息的经济性, 准确性和时效性, 就需要实现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协调, 以彻底解决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信息的重叠浪费和相互矛盾行为, 也可提高企业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信息的效益, 实现企业信息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需要。

(三) 提高企业综合信息的经济性、准确性、时效性, 实行统计与会计一体化核算, 可以减少数据在统计核算人员和会计核算人员之间的重复计算以及传递时间, 提高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的效率, 促进公司信息规范化、标准化, 使得数据处理速度大大加快, 数据传递和信息交流更加便捷和顺畅, 最大限度的满足宏观和微观决策与管理的需要。

结语:企业能把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有机的结合起来, 加强协作, 密切沟通配合, 建立唇齿相依的关系, 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效益, 增强企业的实力。

摘要:企业的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在对象和目的上是一致的, 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基础数据的来源是相同的, 但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长期分家, 自成体系, 不仅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 而且数出多门, 相互矛盾, 淡化了企业经济核算的整体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要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就必须强化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 讲求核算资料的质量, 提高核算工作效率, 充分发挥核算整体效应, 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两者可以相结合, 即相互借鉴, 相互利用, 那么还可以省去许多繁杂重复的工作, 更多的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并且能使相关资料更加真实可靠。

关键词: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协调

参考文献

[1]、李芙蓉.关于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分析.现代经济信息.2011 (16)

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 篇8

一、会计核算的概念

货币是会计核算的计量尺度, 会计核算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会计反映, 针对会计主体资金滚动发生的反映。主要就是对一些完成的经济问题核算, 把日常会计工作中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做好会计工作必须要组织好会计核算, 高效完成工作, 准确无误的制作会计报表, 从而保证质量, 满足使用人的需要。

二、外资企业会计核算特点

(一) 外资企业货币结算业务上的特殊选择

外资企业不同的一面是在经济结算的业务上外资企业最少要有两种以上的货币, 首先要有一种货币作为外资企业结算的标准货币。在不用人民币的情况下, 进行结算就要用外币。对于进出口的业务, 不但要符合所在国家的规定, 而且也得符合国际贸易结算的程序。

(二) 外资企业及时反映市场情况

在我国外资企业经营中, 企业根据其实际商品降价, 批发来改善问题。而售出货物的净总值与实际金额之间的差额就是为存货折现的损失准备。企业在提取准备金总额应大于已经完成的实际余额。但现在的政策规定, 合资企业在合作的时候不能收回自己的投资资金。如果是事先有规定, 可以适当的对政策调整。

(三) 减少投资风险保护资本全面性

投资者权益保护政策。外资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可以申请将收益邮寄回境外进行处理。为了保护企业利益的全方位, 对投资者减少了投资的风险。

(四) 对于将资本转汇到境外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

外资企业对资产的管理是比较常见的。为了保证外汇的收支平衡性, 在进行的一切收支业务的外资企业, 国家会对其所有的外汇存款中收取适当的费用, 实现了外汇的收支平衡。

三、我国企业会计核算特点

(一) 货币是主要计量尺度

我国会计核算用各种计量尺度, 其中分为实物尺度, 斤、公斤、件等, 劳动尺度, 工日、工时等, 还有要以货币尺度为主要。实物尺度与劳动尺度体现各类财产、物品多少和劳动生产力的劳动消耗量, 是会计核算的必要性。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 日常会计的记录就能全面系统的表现出财产和财务总收支及劳动生产中的物品, 并能准确的计算最终财务。因此, 食物尺度和劳动尺度是会计核算的记录, 同时还要以货币尺度相结合。

(二) 会计核算的综合性

在经济业务核算中, 会计必须做到完整连续系统。完整就是指必须把经济业务记录下来, 不要漏下任何。连续就是指把经济业务时时记录和核算。系统就是指把经济业务有条理的分类核算, 然后整理会计核算资料, 并保存系统的会计核算信息。

(三) 会计核算的依据

会计的记录信息必须是真实可靠的, 把企业的一切经济业务保存好, 也必须是合法的凭证, 把凭证作为主要依据来核算。每个阶段都要严格遵守, 保证规范, 更好的把信息做到真实可靠。

四、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在21世纪经济大力的发展下, 也影响了会计核算制度, 使会计核算制度发生一系列改变。以下就是会计制度的发展历史:

我国早在初期定制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然后又修改成《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和《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发布《企业会计制度》, 把会计制度进行统一, 各种各类的行业会计核算工作。直到2006年又制定《企业会计准则》, 其根据是以《企业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作为基础, 后来为了走上国际, 2007年初开始在上市公司施行, 鼓舞别的企业执行其中也包含外国投资企业。《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适合我国所有大、中企业全面应用。对于外资企业还需进行修改。会计核算制度也有了新的变化和不断的发展。会计的要素, 和会计计量、会计报告的系统中。在今天, 网络的全面发展也推动了会计信息发展, 扩大了会计核算的技术。随着世界经济发展路线, 企业核算的完整性要求必须提高, 把知识进行合理的应用, 对会计核算做到更好。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的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不但能把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发展的更完善, 也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多学科的统一。总之, 我们应该总结这些年外资企业投资的经验, 结合外资企业会计核算特点, 把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做到更好。增加外资企业的投资, 把我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摘要:在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下, 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在我国寻求机会。在外资企业的会计核算的管理方面, 我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其中反映了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独有特征。就外资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和我国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以及我国会计核算制度发展进行了以下分析。

关键词:外资企业,内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特点

参考文献

[1]刘丽.会计核算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内容探讨[J].财会与审计, 2009 (6) .

[2]李国信.新经济与统一会计核算制度[J].经营与管理, 2012 (6) .

[3]周德芳.对信息时代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J].现代商业, 2009 (02) .

关于电力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探讨 篇9

一、会计核算概述

1.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 主要是指对会计要素进行反映和监督的方式, 主要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会计凭证的编制和审查、账薄登记、成本计算、实物盘点账目审核、报表编制。其中会计科目的设置, 是为了更好地反映会计要素, 受到经济业务影响的变化, 是经济管理的重要指标;会计凭证对于经济活动来说, 起到活动证明的作用, 为账薄的登记提供依据;成本计算是支出费用的确定方式, 包括材料的采购、产品的生产等费用是否合理, 以此来计算企业经济利益情况。

2.遵循的法律

会计核算, 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 应当严格的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以下简称《会计法》) 中的明确规定, 办理一定的会计手续, 再进行会计核算工作。

二、电力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现状

1.核算人员专业素质不够

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核算工作的质量。核算工作对核算人员要求相对较高, 不仅需要其掌握一定的会计技能, 同时也要懂得电力工程建筑、电力设备等相关的知识。但是目前我国此类人才急长缺乏, 大部分的电力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人员, 多数专业知识欠缺、会计行业素质不够, 法律意识薄弱;还有部分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工作, 并没有专业资格证的工作人员。在这种情况下, 不仅影响核算工作的质量、效率, 同时也给公款挪用、非法使用等事件的发生提供了机会, 从而直接影响企业的盈亏和发展。

2.核算制度不完善

电力施工企业, 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的管理, 也要做到依法管理, 对此少不了核算制度的建立和落实。但是很多电力施工企业, 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在不完善、不规范的核算制度管理下, 经济结算单不符合实际的经济运作, 造成企业亏损严重。同时, 在这种松懈、不严谨的工作环境下, 很容易使道德水平不高的工作人员出现贪污、挪用、计假账的情况。加上如今建材市场价格波动大、工程招标报价参考形式的改变, 以及施工工艺的更新, 都给电力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3.缺乏完善的监督体系

会计人员是直接与企业资金接触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利益, 而忽视自己的岗位职责, 对此建立完善的监督机构和监督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目前电力施工企业, 并没有建立完善监督机构, 导致电力资金设计的审查方式单一、工程资金运作手续审查不完善等情况出现。

三、完善电力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对策

1.增加核算人员的素质

企业运作、发展离不开资金的运作, 会计职位是企业中不可缺少, 也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对此, 电力施工企业要针对会计核算管理的目标, 明确管理核算的对象, 即合同;要完全按照合同中的项目展开核算工作, 在确定核算内容的同时, 要认真划分, 从而保证对对象的核算, 有效降低成本。财力集约化后, 应当合理控制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强其职业操守、提高其会计岗位的监督工作水平、增加其后续教育活动。

2.建立完善的核算制度

建立完善的核算制度, 首先采取奖惩制度、责任连带制度, 将责任落实到工作人员的头上, 增加对于预算偏差分析、预算执行等途径的监督和审查, 从而不断地规范员工的工作态度, 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电力施工企业, 特别是输配电施工的收入确认核算问题, 一直是难点, 要按工程决算结转收入和成本、按发票数结转收入结转估计成本、按完工百分比结转收入和成本、按到账工程款结转收入和成本等方式进行核算。其次, 也要积极地建立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 完善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制度, 以及信息化人才的组件。近年陆续推出了SAP账务系统、管控系统、电子支付系统、员工报销系统、电子凭证影像系统等信息化系统, 其中SAP账务系统的功能包括总分类账管理、应付账管理、应收账管理、财务控制、法定合并、现金管理。

3.企业内部监督体系的完善

对于企业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 有效地避免员工利用岗位的便利滥用职权, 做出有损企业和个人名誉的事件;对于出现此类情况的人员依法处理, 让其他会计人员更好地遵守职业道德, 从而有效地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同时监督部门的建立, 除了要学会利用和布置先进的监督技术, 也要加强与企业内部其他部门的联系, 将监督的义务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的身上, 利用奖惩制度, 激励员工举报, 对此不仅可以保证核算的工作质量, 同时也能有效促进核算制度、监督体系的完善。

四、总结

综上所述, 通过对电力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分析, 理解会计核算不仅关系着电力施工企业的盈亏, 同时也影响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此加强企业基础化建设, 也就是人员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要想规范核算人员, 就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和核算制度, 做到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张文.电力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研究[J].新经济, 2015, (17) :117.

[2]李丽.作业成本法在电力工程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 2012.

对企业会计核算的探讨 篇10

1企业会计核算概述

企业指的是按照法规设立的,以获得经济效益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和提供服务活动的能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 企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并且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在不断发展。 我国传统的企业多是劳动密集型,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劳动密集型企业也逐渐转变为高科技型企业和知识创造型企业。 但无论是哪一类型的企业,都需要会计核算来支持企业的经济活动。

企业会计核算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会计主体的反映,它以货币作为衡量的标准,直接反映出企业会计主体的资金流动情况。 企业会计核算一般也指事后核算,但是事后核算往往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新时期下的企业会计核算既包括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后核算,也包括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 事前核算是通过预测的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事中核算指的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确保经济活动能够按照预期的目标进行。 会计核算作为整个会计工作的基础工作,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确保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

2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的意义

2.1 为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随着经济国际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劳动分工和协作也更加细化,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企业都需要进行严格的会计管理,会计核算作为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需要进行严格的规范化管理。 会计核算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出社会生产数据和资料, 这些数据和资料可以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预测参考, 进而为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2.2 有利于杜绝舞弊现象

企业会计核算可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这对企业的廉政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企业的财务部门常常会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这时如果仅仅依靠员工的自觉性是很难保障廉政建设的, 而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可以有效防止造假行为的发生。 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这样才可以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水平,确保企业的经济活动公开透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2.3 有利于降低企业风险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很多企业都面临着风险与收益共存的情况,因此,企业需要强化自身的会计工作,作为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核算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会计核算管理的优化可以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避免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确保企业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3当前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问题

很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都没能将会计信息完全反映在会计报表中,在经济活动发生时,相关责任人未能及时进行账务处理,这直接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企业会计核算涉及很多会计信息,这就要求会计核算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但实际上,很多企业的会计人员都缺乏完善的专业素质,对核算方法的选择存在问题,导致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存在很大的问题。

3.2 主体 界限不清

在很多的私人小企业中,主体界限不清是较为常见的问题。 由于很多私人小企业采取的是家族式运营管理模式, 导致很多企业的产权和个人财产并没有划分清楚, 一些企业老板既当会计又兼任出纳, 这样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常常出现主体界限不清的情况,造成财务处理存在很大的难度。

3.3 企业 事前 、事中核算存在问题

很多企业的会计核算多是将工作重心集中在事后核算,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常会进行再次确认,但对于企业的事前、事中核算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核算过程中并没有规范化,导致企业在事前核算与事中核算中就埋下了隐患,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会计的事后核算。

3.4 企业核算制度存在问题

企业的会计核算主要是依靠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准则进行的, 但是很多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都没能严格按照相关的法规制度进行, 比如一些会计人员将一些间接费用直接纳入成本核算,而不是计入当期损益,这就会对后续的会计核算造成影响。 之所以会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是会计核算监督机制缺乏造成的。 当前很多企业都缺乏会计核算监督机制,都只有年度例行审计和日常的报表,一些企业甚至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这样很容易造成成本核算与实际情况出现出入。 一些企业即便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是机构职能也已经老化,并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财务人员也就未能受到很好的监督。

3.5 会计机构设置不全

当前很多企业在会计机构设置上都存在层次不清晰的问题, 有的企业甚至根本不会设置会计机构,这样严重影响了会计工作的进行。 很多企业都设有专职或者兼职的会计人员,其中兼职会计人员占有较大比重, 然而兼职会计人员由于职称普遍较低,导致会计核算工作很难达到规范化要求。一些企业虽然可以雇佣能力强的会计人员,但是受客观因素影响,一些优秀的会计人员并不会选择加入中小企业,这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人员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知识老化现象严重,不能适应现代会计核算的要求。 企业的财务部门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这样才可以保持企业会计核算始终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4优化企业会计核算的方法

4.1 规范相关法律法规

企业会计核算工作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 因此,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规范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的财务部门也需要将工作重点集中在构建具有较强实用性、科学性的会计核算法规体系,完善与之配套的措施。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需要理顺相关法规监督的关系,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促使会计核算工作能够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这样才可以保证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 企业也需要加大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管力度,对财务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培训活动,进一步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法纪意识。 通过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就做到依法查处、及时整改,轻则批评教育,重则移交司法部门,营造良好的财务管理氛围,杜绝违纪行为的出现。

4.2 要建立部门联动的会计核算制度

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需要多部门的共同配合,因此,为了改进企业的会计核算, 企业需要建立部门联动的会计核算制度,促使财务部门能够加强与业务部门、辅助部门的沟通联系,在各部门的共同配合下完成会计核算工作,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在对项目进度进行测算时,除了按照已有的方法进行分析外,还可以与项目负责人沟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会计核算,这样既可以保证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性,也可以保证信息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4.3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水平需要建立在建章立制的基础上,然而就目前的企业会计核算情况来看,很多企业都存在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的情况,这直接影响了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因此,企业的财务部门需要尽可能地选拔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只有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才可以确保相关的规章制度切实落实下去。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还需要加强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以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并采取考核制度,对会计人员定期考核,这样便可以督促财务人员快速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会计核算操作的要点,促使会计人员操作的规范化。

4.4 健全成本核算制度

成本核算是会计核算中的重要组成,因此,优化企业会计核算需要建立在健全成本核算制度的基础上。成本核算制度是以成本核算为对象,着力于成本核算方法和程序以及成本分析等的核算制度。 通过健全成本核算制度,企业能够较为清晰地明确成本核算的内容,明确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和组织程序。 成本核算制度的健全完善有利于企业在工作过程中落实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财务预测也具有积极意义。 在健全成本核算制度后,企业财务会计活动就能够呈现出规律性, 企业便可以进一步改进财务会计工作。

4.5 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

就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情况来看, 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比如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各部门缺少合作等等。 这些企业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会计核算的能力,会计控制存在缺陷则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造成企业出现财务困境。 因此,为了优化企业的会计核算,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管理,这样才可以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 篇11

關键词:施工企业 会计核算 责任会计

长期以来,由于施工企业的特殊性,施工企业的核算水平一直都没有达到核算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比如会计原始记录不够细致,致使成本分析难以深入开展;会计核算不及时,会计信息未能及时反映;数据传递较慢,会计信息滞后。因此,客观、全面、准确、深入细致和及时是核算工作的最起码的要求。本文重点谈谈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注意事项和积极建立责任会计制度。

一、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确认成本性质账户真面目。只登记实际发生的工程成本,结转完工工程成本时应当转出;期末借方余额只表示尚未办理结算的工程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为“存货”,可以对其计提“预计合同损失准备”;实现的工程毛利还是要放“在本年利润”中通过损益账户的结算产生。相应地目前的账务结转方式也要改变。其次,按期确认合同。只要施工企业与业主签订了双方间的工程承发包合同,企业都应当于合同规定的结算日(而不仅限于年末)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的收入与费用。这样,“应收账款”就反映为已开票结算但尚未收到的工程款,“工程结算预收入”则反映已确认为收入但尚未开票或已开票但尚未确认为收入的工程款,期末“资产负债表”中“以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反“映工程结算预收入”的借方或贷方余额。三是方便快捷的结算。计算每个结算日的完工百分比时,应本着方便、快捷的原则,宜粗不宜细。可以直接以“工程施工”账户的本期(合同结算期)发生额占工程合同预算成本(而不是预计成本)的比重作为完工率,以减少对前期累计以及对后期预计成本的工作难度。四是按照造价预算书确定成本项目。成本明细账中的成本项目应按工程造价预算书(或标书)中所确定的项目设置。在直接成本下分设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其它费,问接成本下分设现场管理费、措施项目费、其它项目费、规费等。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作对比分析时,应注意费用项目口径与内容的一致性。五是关于甲方提供材料的核算。目前,不少的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为了逃税和少缴纳有关管理费用,将甲供材料在工程决算价中扣除,这样使得工程造价变小。这种做法不符合税法的规定,也给会计核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施工企业节约和超用的材料结算形式也多种多样,只要甲乙双方能够协商一致就行。

二、建立责任会计制度

由于施工企业的特殊性,责任会计的应用非常重要。推行责任会计,实行责任成本核算可以控制企业生产经营耗费和贯彻企业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有利于将企业总体经营目标同各责任层的经营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达到挖潜降耗,控制耗费,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亟待建立企业责任会计制度。

一是依据职权范围建立责任中心。计划经营部门应对本企业的施工任务承揽、变更设计的费用追加、调整索赔、生产经营投入计划安排等项工作负责。计划调度、技术、劳资、物资、机运、财务部门,对工程的各地实际成本超支或损失负直接责任。劳资部门对因单位编制配备和定额套用不合理形成的人浮于事或影响工作、影响单位利益和职工生产积极性所造成的损失负责;对因工资管理制度不落实、工资控制不严造成的人工费用成本超支或增支负责,对物资供应部门为材料费成本控制中心,对材料费节超负控制责任。财务部门为弹性费用控制中心,对本单位弹性费用的节超负控制责任。安全质量监察部门及人员为安全质量事故控制中心,对本单位的安全质量损失负控制责任。企业内部的第一行政领导和各级领导组织为效益中心,对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负决策、管理责任,对收入、成本、安全质量监察中心负指挥、指导责任,对责任因素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负直接责任。二是根据责任分工编制责任预算。应该依据本单位历年经济核算资料,结合施工企业特点以及各工程项目所处地理环境、施工条件。采用成本分解法来编制责任成本预算,分别确定各责任中心的责任指标。主要包括承揽任务中标志、承揽任务成本率、费用索赔率、成本降低率、工资利润率、返工损失率、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设备闲置率、工程质量优良率、事故损失率、人员重伤率、人员死亡率、产值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等。三是编制业绩相告,对各责任中心进行业绩考核。依据经济活动原始记录台账和各责任中心的责任指标,编制业绩报告,用实际完成数值与指标比较,对各类责任中心进行业绩考评。四是建立跟踪反馈控制系统。包括日常记录、计算和积累有关数据,并在规定时间编制“业绩报告”,用实际完成数与指标比较,对各类责任中心进行业绩考评。等等。

三、加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是思想上重视,提高项目部核算员素质。目前项目部条件艰苦,难以吸引较高素质的核算员,可以通过内培外引方式及提高福利待遇等方法,提高统计员(或核算员)的素质。二是建立制度,把能否达到会计核算要求和提高核算质量作为对核算员及项目经理的考核范围。要制定一系列措施,把核算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头,规范会计核算,严肃财经纪律。认真执行会计制度,遵守会计核算原则,并做好检查监督,发现违纪问题及时纠正,并且坚决予以严肃处理。财政、审计等检查监督部门,有必要在对企业的检查监督过程中,重视对建筑施工单位的检查监督工作,有效地促使其严格执行会计制度。三是建立健全各项核算制度,并严格执行。核算人员要充分发挥职责,对贵重材料做到每天凭送货单及进仓单登记购进数,凭领料单登记耗用数,对于一般砂石料,每天登记购进数,每天下班前对其进行盘点。对机械设备,每台设备的维修费、耗油数及工作量每天都应做好记录,以便考核:对外购材料应有相关部门的验收,并在进仓单上规范材料名称,以提高核算的效率;并且每天应统计完成的工程量。要求制定合理的内部结算价格,如原材料结算价格、半成品结算价格等。统计部门必须遵循及时性原则并按责任会计的核算要求向财务部门提供统计产量资料;物资供应部门(主要是指生产单位)在月末摊销材料时,应按责任会计核算的要求摊销当期消耗的材料;劳资及生产部门月末应按划分的责任单位及财务核算要求作验收单,以保证工资核算资料能满足责任会计核算的要求。四是公司总部应加大对项目部财务稽核力度,上级部门在制定和下达所属建筑施工单位的经济指标时应合理考虑,做到所下达的指标切合实际,使所属单位经努力可完成。最后,要在工程施工中引入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及时统计并输入每天投入的人、机、料及每天的完成工程量。

总之,建立施工企业责任会计是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内在需求,是施工企业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各个企业只有根据本企业特点,采取先易后难,分步到位,逐步过渡的办法并紧紧的与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结合,定能使财务会计管理达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企业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 篇12

1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在物流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通过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可以提供全面、系统和连续的物流成本信息,准确把握物流成本大小和它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地位,从而提高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并通过物流成本的分布构成,及时发现企业物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企业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解决。(2)利用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所提供的资料,可以为预测物流成本、制定物流计划提供依据,从而为调整物流活动、评价物流效果,并通过统一管理和系统优化,降低物流费用服务。(3)根据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结果,可以明确物流活动中不合理环节的主要责任,为评价物流工作者的工作业绩,落实相关的经济责任提供依据。总之,只有正确的核算物流成本,提供物流成本的准确、完整的信息,才能运用物流成本数据,配之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大大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因此,加强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和管理,是计算、控制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的前提和基础。

2 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

企业物流成本是全面反映企业物流活动的综合性评价指标,物流成本的高低是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只有研究物流成本的构成,才能正确地核算物流成本,进行物流成本分析与管理。

(1)按照物流范围成本划分将物流成本分为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企业内部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退货物流成本和废弃物物流成本。这种划分方法可使企业经营者一目了然地了解各范围物流成本的全貌。

(2)按支付形式划分把物流成本分别按运费、保管费、包装材料费、自家配送费(企业内部配送费)、人事费、物流管理费、物流利息等支付形态记账。

(3)按物流的功能划分可以得到的物流成本信息包括运输费、库存费、包装费、装卸费、流通加工费、物流信息费和物流管理费等。这种核算方式对于加强每个环节的管理,提高每个环节的作业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我国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物流成本核算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不全面,只涉及部分物流费用。企业日常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范围着重于采购物流,销售物流环节,忽视了其它物流环节的核算。相当一部分企业只把支付给外部运输,仓储企业的费用列入专项成本。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由于常和企业的生产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混在一起,容易被忽视,甚至没被列入成本核算。结果导致物流成本的低估,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利于相关利益者及企业内部管理者的决策。

(2)物流成本会计信息的披露与其他成本费用的披露混杂。由于物流活动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始终,对相关物流费用的核算基本上并入产品成本核算中,与其他成本费用混合计入相关科目。对于因取得存货而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仓储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作为存货的实际成本核算,进而作为销售成本的一部分从总销售收入中扣除以得到总利润。这种物流成本会计信息与其他信息的混杂,使有关物流的数据信息需从相关会计信息中归纳,过程复杂且数据的时效性差,不利于物流管理和绩效的评价。

(3)部分物流费用是企业间接费用的一部分,其分配方法依然沿用传统的会计方法。随着物流费用对企业利润贡献的加大,传统会计方法中,间接费用依据生产过程中的直接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的分配不仅歪曲了产品、服务成本,不利于生产业绩的考核、评价,而且高级管理人员基于这些数据所做的决策也是不正确的。

(4)现行的会计技术在物流成本核算上存在缺陷。一方面物流成本影响企业总体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物流成本在现行会计制度的框架下很难确认和分离。尽管现行的企业会计技术确实拥有对成本分析有用的数据,但不能适应物流跨边界性这一特点,不能对物流和供应链上的物流成本单独进行核算。

4 企业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

为了清晰、全面地反映企业物流成本,企业应改变目前的会计核算模式,根据企业管理的不同模式,选择不同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

(1)单轨制也就是结合财务会计体系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物流成本核算与产品成本核算结合进行。建立一套能够提供多种成本信息的共同的凭证、账户和报表体系。其特点是物流成本与产品成本共同使用现行的财务体系,对现有的账务、报表体系进行调整,单独设置“物流成本”一级科目,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物流费用,贷方登记经分配转入或直接转入有关账户的物流成本,期末无余额。同时按物流支付形态(或者功能、适用对象)在“物流成本”一级科目下设置“采购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退货物流成本”、“废弃物流成本”等二级科目,进行运输费、仓储费、包装费、工资福利、管理费、折旧费及其他物流费用的明细核算。如此核算,在向管理层提供财务信息时就能够根据“物流成本”科目所属明细资料提供全面、准确、清晰的物流成本信息,企业物流成本明细报表的编制也可以更加准确,企业也因此可以获得加强物流成本管理所必需的依据。采用作业成本法和会计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可以选用单轨制核算办法。

(2)双轨制也就是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把物流成本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截然分开,单独建立起物流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这样形成相互独立的两套账户系统,两套计算体系分别按不同要求进行,向不同的信息要求者提供各自需要的信息,提供的信息比较系统、全面、连续、准确、真实。双轨制适用于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和会计电算化水平不高的企业。

5 结束语

物流成本的核算是企业进行有效物流管理和控制的基础,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正确核算,能有效地把握物流活动的投入和产出,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从而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

摘要:物流领域已经成为人类的第三个利润源,企业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重视物流管理。考虑到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在物流管理中的重要性,根据物流成本的构成和企业管理模式,结合现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提出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

关键词: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张亚萍.浅议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J].商场现代化,2006,(48).

[2]张梅琳.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探讨[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2).

[3]刘冬梅.物流成本核算模式的选择[J].商业经济,2005.

上一篇:生态角色下一篇:访问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