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企业会计核算特点

2024-09-15

出版企业会计核算特点(共6篇)

出版企业会计核算特点 篇1

稿酬是出版企业书刊成本核算的重要项目之一。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 列入稿酬支付的主要项目包括:著译者的创作和翻译;译文的校对和古籍的整理、注译、断句、校勘;资料和中外文字的对照编撰;照片的翻拍;书稿的选编、译编、改编、修订、审阅、校对和编辑加工;封面、插页、图表、版式设计和绘制;抄写书稿、美术作品的临摹以及画册和连环画的描绘、着色等。能否准确核算稿酬, 直接影响出版物的成本归集、完工结转、入库及销售等后续会计核算工作。

一、稿酬会计核算的现状及不足

目前, 出版企业中常见的稿酬会计核算的流程和方法是:根据总编室核准的《稿酬核准单》、会计人员报经财务经理批准后, 编制《稿酬发放签名表》计算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和邮、汇费, 按实发金额开出支票, 提取现金或直接从银行或邮局汇款, 现金稿酬等到所有著译者签名领款 (或者取得邮局汇款单) 后, 以《稿酬发放签名表》或稿酬汇款单作为原始凭证进行相关账务处理。主要会计分录如下:按每本书刊的稿酬总额借记“生产成本———稿酬 (××图书) ”, 按邮费或汇款单载明金额, 借记“制造费用———邮电费”;按实际发放金额贷记:“银行存款”;按《稿酬发放签名表》中载明的代扣个人所得税金额, 贷记“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稿酬所得) ”;没有发放完的稿酬按不同的著译者分别挂“其他应付款”。按以上方法处理会计账务, 在理论上讲没有任何问题。但是, 在具体的会计实务中采用这种模式核算, 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思考:

(一) 账务处理方面。

稿酬一般都是成批发放, 如果遇到个别编、著或译者通讯地址错误或不详, 或者在外出差等情况, 提取的现金稿酬一次性发完的可能性不大, 财务人员就无法取得有著译者签名的《稿酬发放签名表》, 作为会计账务处理的原始凭证, 从而使稿酬不能在当期被作为成本项目归集到书刊成本中, 书刊的成本核算也不得不由“权责发生制”变为“收付实现制”, 这显然不符合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怎样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成为规范稿酬核算首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 现金管理方面。

没有发完的现金稿酬存放在会计手中, 无形中增加了直接接触现金的人次。久而久之, 会计手中存放的现金稿酬成为“账外”资产, 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必要的监控设备及设施, 则很难保证这些现金的安全与完整, 这不利于现金的管理和控制, 也不能从制度上很好地防范营私舞弊行为。如何管理这部分现金是稿酬核算中必须思考的第二个问题。

(三) 账务核对方面。

现金稿酬已经被提取, 因没有发完而不做相关的账务处理, 长期以往会形成大量的银行已付而企业未付的银行未达账。增加了银行账的核对难度, 不利于银行账的管理。类似问题在实行内部银行核算的出版集团公司中表现的尤其突出。如何及时处理会计账务, 减少银行未达账是稿酬核算要考虑的第三个问题。

二、稿酬核算的总体设想

针对上述问题, 笔者认为, 出版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一) 设置专人统一管理和发放稿酬。

根据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 在现金的内部控制中减少直接接触现金的人次十分重要, 会计经手现金稿酬, 不符合内部控制的规范。为了减少直接接触现金的人次, 出版企业可以考虑设置专职稿酬核算员, 专门负责现金稿酬的核对、提取及发放工作。

(二) 改进稿酬支付方式, 尽量减少现金支付。

目前, 出版企业支付稿酬, 异地大多采用邮局汇款的方式, 同城则大多以现金支付。邮局汇款费用较低, 但携带大量现金很不方便, 安全始终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拿支票去汇款, 邮局要等支票款到账后, 才能开具汇款明细清单, 一来二去最少需要三个工作日, 效率较低。为了提高稿酬发放的效率, 减少现金支付量, 出版企业可以考虑采用信用卡、网上银行、电子货币、邮局汇款等多种方式支付稿酬。

(三) 再造稿酬会计核算的流程。

出版企业稿酬的会计核算, 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完成:

1.会计人员收到总编室转来的《稿酬核准单》后, 认真审核稿酬的支付标准、金额及相关审批手续, 报经有审批权的审批人批准后, 编制《稿酬发放签名表》代扣个人所得税, 填制《稿酬支付申请单》, 在申请单中注明应发稿酬金额、个人所得税额、邮费 (或汇费) 、实际支付金额等, 经批准后将稿酬单据转交给稿酬发放人员。

2.稿酬发放人员根据会计编制的《稿酬支付申请单》和《稿酬发放签名表》到出纳处开具支票, 提取现金或到邮局、银行直接汇款。

3.当月提取的现金稿酬, 月底若全部发完, 应将全部单据及时转交会计做账务处理。

4.当月提取的现金稿酬, 月底若没有全部发完, 应将《稿酬支付申请单》和《稿酬核准单》移交给会计做归集成本费用, 确认债务的账务处理。

5.次月, 该笔现金稿酬全部发放完毕后, 将《稿酬发放签名表》转交给会计审核后对冲债权债务。

三、稿酬核算的具体方法

(一) 增加科目的核算级次, 按业务性质增设二级会计科目, 专门用来核算稿酬的发放情况。一是在“其他应付款”科目下增设“应付稿酬”二级科目。借方核算应付而但暂时没有支付的稿酬;贷方反映已经发完的稿酬;期末余额在贷方, 反映已经提取还没有支付的稿酬。二是在“其他应收款”科目下增设“暂存稿酬”二级明细科目。借方反映已经提现但没有发放的稿酬 (或已向邮局开出支票汇款, 但没有收到汇款明细清单) ;贷方反映已经发完并将《稿酬发放签名表》转交给会计做了账务处理的稿酬。期末余额在借方, 反映尚未发出的库存稿酬。

(二) 稿酬核算的账务处理。一是当月提取的现金稿酬, 月底全部发放完毕。会计收到稿酬发放人员转来的全部原始凭证后, 做如下会计分录:

二是当月提取的现金稿酬, 月底没有发放完毕。账务处理可分两步来做:第一, 会计人员收到稿酬发放人员转来的《稿酬支付申请单》和《稿酬核准单》时, 一方面要确认书刊的成本费用及企业的债务, 另一方面要将尚未发放的稿酬确认为债权, 将这部分现金反映在账面上。会计分录如下:

上述三个会计分录也可以合并为一个分录:

第二, 次月稿酬全部发放完毕后, 会计人员收到稿酬发放人员转来的《稿酬发放签名表》, 确认签名发放无误后, 做对冲债权和债务账务处理, 会计分录如下:

四、特殊稿酬业务的会计核算

(一) 以稿酬顶抵书款的的会计处理。以稿酬抵顶书款的业务, 应区分支付成本费用和取得销售收入两条线来核算。应付著译者的稿酬, 在扣除个人所得税后提取现金, 再作为售书款进账。根据进账单开具销售发票, 发行人员编制出库单向著译者发书。会计分录如下:

(二) 预付稿酬的会计处理。预付稿酬是出版企业中较为普便存在的经济业务, 会计核算可分两步来完成。一是根据核准金额, 预付稿酬时:

二是书稿编写完成, 通过出版选题论证, 支付著译者剩余稿酬时:

采用上述会计方法核算稿酬, 虽然增加了会计的工作量, 但是从根本上解决了现金稿酬游离于会计监督之外的问题, 贯彻落实了权责发生制核算原则, 规范了会计账务, 减少了银行未达账, 可谓一举多得。

摘要:文章从出版企业稿酬会计核算的现状入手, 分析了现行稿酬会计核算的不足, 提出了对稿酬核算的总体设想和具体的会计核算方法, 同时对特殊稿酬业务的会计核算进行了分析, 使稿酬的会计核算更详尽、更贴近出版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

关键词:出版企业,稿酬,会计核算

参考文献

〔1〕赵艳玲, 王又庄.新闻出版企业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新闻出版企业会计核算办法〔S〕.2004.

出版企业会计核算特点 篇2

1.再保险业务涉及分人业务和分出业务,针对不同的会计核算主体可以采取不同的核算方式。对于同一笔再保险业务,同时涉及分保分出人的核算和分保接受人的核算。

对于没有直接承保业务的专业再保险公司,因没有直接业务,只涉及分入业务和转分出业务,应统一核算盈亏;对于兼营再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一般将分入业务单独核算,而将分出业务与直接业务一并核算,以便考核经营业绩。

2.由于再保险业务资金结算的特点,需要进行摊回分保赔款和摊回分保费用的核算直接承保业务的资金结算是在保险公司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或其受益人之间进行的。而再保险业务是保险人之间开展的业务,采用的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与原保险业务的最大区别在于:在发生赔款以及手续费、佣金、营业税金及附加等相关税费的情况下,分保接受人不直接向保险受益人支付赔款、向保险代理人或寿险业务个人营销员支付手续费和佣金、与税务部门结算有关税费,而是事先由分保分出人支付赔款和有关税费,分保接受人按分保比例事后再与分保分出人结算应负担的份额。这样,就存在摊回分保赔款和摊回分保费用的核算问题。《保险公司会计制度》规定:应将摊回分保赔款作为赔款支出项目的调整,将摊回分保费用作为手续费支出(佣金支出)、营业费用和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的调整处理。

3.再保险业务按业务年度结算损益,不提存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再保险业务,特别是分入业务,责任的终止时间较长,再保险业务应按业务年度结算损益,在非结算损益年度,收支差额全额作为长期责任准备金提存,不计入当期损益,并于次年转回,滚存到结算损益年度终了时结算损益。另外,再保险业务年度根据业务性质确定。

4.再保险业务不涉及手续费支出和佣金支出的核算由于再保险业务不是委托保险代理人进行的,而是在保险公司之间进行的,因此,分保接受人不涉及向保险代理人或保险经纪人支付手续费或佣金的问题,相应地,也就不涉及手续费支出和佣金支出的核算。

5.再保险业务收支核算具有特殊性对于分保分出人而言,再保险业务的核算主要是分出保费、摊回分保赔款、摊回分保费用、存入分保准备金、分保业务往来等内容,对于分保接受人而言,再保险业务的核算主要是分保费收入、分保赔款支出、分保费用支出、存出分保准备金、分保业务往来等内容。上述核算内容均根据分保分出人编制的分保账单进行。此外,对于分保接受人而言,再保险业务另一项主要核算内容是未决赔款准备金、长期责任准备金的核算。

6.分保账单是分保分出人与分保接受人核算再保险业务的主要凭证。再保险是在保险公司之间进行的,再保险业务对保费、赔款等的会计核算主要是依据分出公司提供的分保账单,分保账单是再保险业务会计核算的主要原始凭证。分保账单一般按季编制,账单中一般载明分保手续费、分保赔款、分保准备金、分保费等内容,根据账单中借贷方的差额确定是应收还是应付。

出版企业会计核算特点 篇3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审计工作;内部资产

事业单位是经由政府以及相关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进行事业单位登记后取得相关法人证书,但是由于事业单位同企业单位之间的差异,在会计核算方面同企业单位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以说,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审计工作是内部经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开展中由于自身特殊性,涉及范围较广,很容易受到外界客观因素影响,出现众多问题,所以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以求更好地提高事业单位核算和审计工作质量、成效。由此看来,在当前时期加强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特点以及审计注意事项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有助于為后续理论研究以及事业单位实际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依据,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概述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是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的重点组成部分,主要是结合企业实际经营发展目标以及事业单位特性,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合理、准确以及全面的会计信息,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和管理决策。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其对象主要是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活动情况,最终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合理、准确的会计信息,为制定正确的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将最终的会计核算结果以及方法等内容记录在会计报告中,录入档案。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对象是事业单位日常经营活动中的费用支出和收入情况,在资金流动中可能出现的负债和净资产。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特点

事业单位是相较于企业单位而出现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审计是会计工作中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内部资金安全,充分了解事业单位内部资金实力,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和社会决策,创造更大的经济收益。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政府财政改革工作持续进行,管理体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应的内部会计核算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对于新时期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事业单位的自身特性,会计工作面临着严峻的短缺或者其他问题,种种问题严重制约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有序开展,基于此,事业单位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内容,进一步强化和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内容,其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由于自身特性,一般情况下是以现金支付形式开展,但是在事业单位实际经营情况核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权责问题,造成事业单位资产受到侵害损失。

第二,事业单位较之企业单位而言,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较少,内部设备价值超过1000元的都属于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而没有达到1000元的设备或工具,只要使用期限超过一年,都可以列入到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范畴中,采用对固定资产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事业单位的内部固定资产需要进行明确的登记,并对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进行严格审核,无论是新旧都能够成为固定资产,以此来使用管理。

第三,事业单位在对资金管理和核算需要通过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关规章制度,最后由财政部门审计通过。事业单位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费用支出和收入进行核算分析,诸如一些借贷和投资情况等。

第四,事业单位的资金收入主要是通过行政费用以及财政部门下拨的经费或者事业单位所开展的业务活动筹集资金,其中行政事业费用包含的内容较多,不仅包括行政部门资金收入,同时还包括资金收入管理和财务没收管理,这些资金不能归结到事业单位中。

第五,事业单位所获得的经费和其他政策补助可以通过事业单位经营业务活动来获得,将其纳入事业单位的收入资金范畴中。

第六,事业单位业务资金收入可以进行独立会计核算,这样有助于保证收入资金的安全稳定,从其中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审计关注事项

事业单位收支审计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关审计流程和标准开展工作,除此之外,还需要结合会计核算特殊性选择合理的审计方法,以此来保证事业单位资金安全,降低审计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事业单位开设的银行账户是否合乎标准,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开设需要政府财政部审批通过,获得许可证后方可开设银行账户。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开设是否只用于核算预算外资金收入上解款项,能否及时足额上缴,不会出现挪用经费现象,开办的预算外资金支出账户是否只用于办理财政经费拨款业务,这种账户不应该出现其他的额外资金收入或者其他业务收。

第二,事业单位内部资金管理是否严格遵循相关制度要求,管理工作是否规范,对于资产到账是全部以及到账是否符合,资产中是否存在未按照相关规定自行处理的现象或者部分固定设备资产变卖后获得的收入未上缴,出现资产流失问题。

第三,事业单位预算收入和财政专户审查,需要严格遵循相关制度标准,审查事业的内部各项收入费用是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是否能够将资金输入足额上缴、是否存在资金滞留或者流失现象或是出现资金上缴账户并非是公用账户,流入其他私人账户等问题。审计单位在审计工作开展前应对事业单位的收费许可证明进行查验,只有获得收费许可证才说明收费单位是依法进行收费的,并无其他滥收费现象。审计人员需要明晰事业单位的收费项目、对象以及范围,这些收费标准是什么,对于收费项目中收费标准的高低调整进行充分了解,对于变更的项目是否到相关部门登记备案。对事业单位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使用的票据进行查验,账目和实际情况是否保持一致;对于票据的编号是否连贯、票据是否完整进行严格审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收费账目的完整、真实。

第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工作后,事业单位的内部收支核算是否符合实际规定和标准,审计工作开展中需要高度关注是否存在基本支出占用项目支出的现象,对支出项目用途、合理性进行审核,项目支出费用是否落实到实处,专款专用,有无支出费用私自被占用现象。此外,对于事业单位各项支出费用的相关手续是否齐全进行查验,并进一步检验票据的真实性,是否出现不存在的费用支出等现象。

就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开展现状来看,经过不断完善和改革,尽管已经初步取得成效,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不足支出。为了进一步完善会计核算工作,保证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采用以下两个措施进行完善:(1)强化固定资产核算工作,对于固定资产情况、设备折旧情况列入到固定资产支出或借记记录中;(2)强化风险意识,在当前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经营发展不仅面临着严峻的市场风险,同时存在着内部挪用经费的风险,所以事业单位需强化风险意识,需建更加科学合理的风险体系,完善相应制度,促使会计核算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系统分析,采取预防措施,降低风险。

四、结论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核算工作很容易受到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应严格遵循相关制度和标准,强化会计工作的审计力度,不断完善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就其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推动我国事业单位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宗晓洁.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视角下的中职教育成本核算和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

[2]王超.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3]王钧.C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4]李恩柱.浅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2,11(6).

[5]王波.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问题、对策及发展方向[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6(2).

出版企业会计核算特点 篇4

行业会计规范与出版企业的一般会计处理

(1) 行业会计规范。按照《新闻出版业会计核算办法》规定, “对出版单位编录部门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在确认时要区别对待, 凡确认为直接费用的直接计入生产成本;但确认为间接费用的按照编录部门归集分配, 期末, 按照配比原则, 合理、科学地分配并计入完工出版物的成本之中”。“编录经费主要包括编录人员的各项人工成本、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业务招待费、资料费、摄影费、编录用品购置于摊销等”。编录经费的科目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存货”列示。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 新闻出版业行业会计规范将出版物前期的开发创作等相关的成本费用列入“存货”核算和管理。音像出版业作为新闻出版业的一个分支, 其音像出版物在生产过程中更具特殊性。尤其是随着国家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 音像出版企业自行开发的产品其生产过程类似于电影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电影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规定“电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影片 (包括影片著作权、使用权等) , 在法定或合同约定的有效期内, 均作为流动资产核算”。在电影企业中, 电影作为一种产品也同样被列示在“存货”中核算和管理。

(2) 出版企业对自行开发产品的一般会计处理。由于出版企业出版的品种繁多, 各个出版物的生产进度各不相同, 因此其产品成本的归集需要有序规范的管理流程相匹配。我国出版业刚刚经历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洗礼, 大部分企业在管理上尚不规范, 有待提高。因此在此现状的基础上, 出版企业对自行开发产品的会计核算可能存在以下几种不规范的处理:“编录部门”作为出版企业的职能部门, 其费用列支在“管理费用”。由于很多出版企业年度和未来长远的出版计划的缺失或不完善, 出版产品的进度随机性较大, 因此很多出版企业在会计核算上未按照《新闻出版业会计核算管理办法》的规定将“编录部门”的相关费用列入出版物的成本, 而是作为期间费用在“管理费用”中核算, 这样的做法导致收入成本不匹配。同时“管理费用”过高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企业管理不善。“稿酬”、“制作费”以及“编录经费”等产品开发型的成本项目一次性在首批销售的产品中结转成本, 引起当期收入成本倒挂。出版企业的出版计划和经营与销售计划是密不可分的, 而经营与销售计划的不确定性给企业的会计核算带来困扰。相对图书出版业, 音像出版业受本行业市场环境的约束, 出版物销售预估难度更大。很多出版企业会将“稿酬”、“制作费”、“编录经费”等产品在开发期所产生的成本费用在首批销售中结转, 导致首期销售成本过高, 引起当期成本倒挂, 收入成本也不匹配。

会计核算对管理的要求与特殊会计事项的规范说明

(1) 规范的会计核算对管理的要求。出版企业自行开发产品的会计核算核心在于出版物成本的归集和销售成本的结转。参照《新闻出版业会计核算管理办法》, “可以反映单一出版物的费用作为出版物的直接成本, 在‘生产成本 (其他直接费用) ’科目核算, 对不能反映单一出版物的费用通过‘编录费用’科目核算, 并按照合理分配计入相关出版物的成本”。对于“直接费用”的确认和“编录经费”分摊需要依靠相对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再次分配确认, 也需要一个严格规范的管理流程做基础。出版企业要建立出版项目立项制度, 通过制度规范出版物选题的审批流程, 从而为会计核算建立出版物成本核算卡片提供依据;对于能够直接计入出版物的费用, 也需要重新在完工产品和未完工产品之间分配。比如某一个会计期间的费用, 同一个项目组同时制作多个出版物, 而其中某个或某些出版物尚未完工。这就要求对“直接成本”的确认具备严格的审核流程和分配标准;对“编录经费”的分配是出版企业在出版物成本归集中最复杂的一个环节。它不仅要求出版企业有严格规范的立项制度, 而且还要要求会计人员根据出版物特性制定合理的综合性的分摊方法, 综合考虑人员数量、字数 (或分钟数) 、印刷数等因素;由于出版物常常都是分次分批印刷生产并陆续销售的, 因此单个出版物的出版计划中涉及的计划发行数量和发行期限成为出版物成本的归集和销售成本的结转的关键。

(2) 特殊会计事项的说明。对出版企业接受政府补助的“宣传文化发展基金”, 作为一个特殊的事项在会计处理上也需要遵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在不同期间按标准确认。一般情况下, 政府补助的“宣传文化发展基金”属于政府为鼓励企业发展按照国家政策给予一定金额的补助。相对出版企业而言, 当企业收到某笔针对出版物开发的文化发展基金时, 若项目尚未完工, 先计入“递延收益”, 待产品销售时逐步结转至“营业外收入”;若产品已经出售, 则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

资产性质的判定与界定标准

对于出版物两个生产阶段所形成的产品应该一体化还是分割为无形资产和存货两种性质的资产, 这与出版企业开发产品的目的和企业业务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会计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和性质对资产的性质作出准确的判断。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特点分析 篇5

一、对开发成本的核算

房地产企业在成本核算方面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核算对象的复杂性及核算的重复性。就核算对象的复杂性来讲, 房地产企业每一项工程的资金投入很大, 成本所涉及的内容也相对复杂, 土地使用权的出让金, 土地征用费, 拆迁安置的补偿费, 工程项目设计、规划及可行性研究的费用, “三通一平”等土地开发的费用, 工程项目建设总成本费用, 基础设施费, 配套公共设施费, 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税费以及各种不可预见性的费用等各种支出费用都在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的范畴之内, 不难看出, 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的核算对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而核算的重复性, 主要是指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开发经营中要对开发成本进行两次核算:首先, 房地产企业高风险性的投资特点决定了其每一个项目工程投资决策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因而在项目的投资规划阶段, 相关财会人员需要对项目的成本进行初步的核算及估计;而在项目真正投入实施的过程中, 相关财会人员则需要随着项目工程的推进对开发成本进行及时的核算, 这一次的成本核算行为不再是大致的估算, 必须秉承真实、客观的原则, 对具体的成本情况进行最准确的核算。

在投资项目完成之后, 会计人员需要按照房地产企业特殊的会计核算流程进行成本核算, 对项目开发的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直接开发费用和间接开发费用进行全面归集, 并记入相对应的账户明细中;将已经完成的开发项目的实际成本进行详细、全面的计算和结转;依照已经开发完成的项目的实际功能及去向, 将开发项目实际的成本结转到相对应的账户当中, 完成开发成本的核算工作。

二、对收入的核算

房地产企业的主要收入包括土地转让收入、房屋销售收入、配套设施的销售收入、出租商品的租金收入等各种收入, 以房屋的销售收入为主。但是房屋销售收入的确认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由于房地产企业开发生产的商品具有高风险性和高价值性的特点, 所以其销售行为通常采用预售的形式来进行。当然, 其商品的预售首先要获得房屋的销售许可证及预售许可证, 然后通过签订相应的预售合同和预收房款的形式进行提前销售, 等到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合格之后, 依照房屋的具体建筑面积再与客户签订一份正式的销售合同, 并收取相应的房款, 通过规范化的程序办理房屋的产权过户手续, 完成房屋的销售。所以, 房地产企业的收入确认相对于普通的生产型企业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

这种在收入确认上的特殊性也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成本核算行为, 预收房款及签订正式销售合同时收取的房款究竟应当计入企业的哪一期收入当中成为会计人员成本核算工作中的难点。尽管我国的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商品销售收入进行了相关的界定, 将风险和报酬的转移作为标准进行收入的确认, 但是不同的房地产企业对风险和报酬的转移的把握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 在遵循收入确认原则的基础上, 不同的企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是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相应的, 会计的成本核算行为也具有一定的企业性质, 依据企业对风险和报酬转移的把握而定。

三、对应缴税款的核算

前已述及, 我国房地产企业的销售行为采用预售的方式进行, 预售合同的签订与预收房款行为同时发生。而依照我国税法的规定, 纳税人在转让或者销售不动产时, 凡采用预收款方式进行的, 纳税人收到预付款的同时其纳税义务随即产生, 所以房地产企业应当依照预收款的数额进行税金的计算与缴纳, 但是不依照这部分预收款进行税金的计提, 只是在应交的账户借方中对已缴纳的税款进行反映。

一般情况下, 房地产企业是在年末的时候才会把那部分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预收房款转为企业的收入, 按照相应的配比原则进行应缴税金的计提, 然后由会计进行分录, 如此一来, 房地产企业在当年所缴纳的税金通常不等于按照利润表中的收入进行计提的税金数额。这也使得企业应缴税金核算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四、对利息支出的核算

依照我国税法的规定, 房地产企业因房地产开发行为所借入的资金所产生的利息费用, 在开发项目竣工之前所发生的, 则应当计入开发成本当中;但企业会计制度在这方面的规定是将这部分利息支出计入企业的财务费用。两者在规定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而要寻求两种规定的契合点, 关键在于如何区分开发项目是否已经竣工完成, 但对于开发项目是否已经竣工完成这一问题, 却没有严格、统一的划分标准, 这就使得这部分利息支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既可能被计入财务费用中, 也可能被计入成本费用中, 影响了会计人员对这部分利息支出的核算行为, 使得会计核算在利息支出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五、结论

不同于其他传统的生产经营性行业, 房地产行业特殊的行业性质及经营模式决定了其内部会计核算的特殊性, 会计核算在核算主体、核算内容等方面都因其特殊的行业特性而有别于其他的生产经营企业, 所以房地产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必须根据企业特有的行业特性, 全面了解企业内部特殊的会计核算模式, 以保证房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赵明益.对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 2010 (22) .

[2]王炼.论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 2007 (3) .

出版企业会计核算特点 篇6

一、会计核算的概念

货币是会计核算的计量尺度, 会计核算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会计反映, 针对会计主体资金滚动发生的反映。主要就是对一些完成的经济问题核算, 把日常会计工作中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做好会计工作必须要组织好会计核算, 高效完成工作, 准确无误的制作会计报表, 从而保证质量, 满足使用人的需要。

二、外资企业会计核算特点

(一) 外资企业货币结算业务上的特殊选择

外资企业不同的一面是在经济结算的业务上外资企业最少要有两种以上的货币, 首先要有一种货币作为外资企业结算的标准货币。在不用人民币的情况下, 进行结算就要用外币。对于进出口的业务, 不但要符合所在国家的规定, 而且也得符合国际贸易结算的程序。

(二) 外资企业及时反映市场情况

在我国外资企业经营中, 企业根据其实际商品降价, 批发来改善问题。而售出货物的净总值与实际金额之间的差额就是为存货折现的损失准备。企业在提取准备金总额应大于已经完成的实际余额。但现在的政策规定, 合资企业在合作的时候不能收回自己的投资资金。如果是事先有规定, 可以适当的对政策调整。

(三) 减少投资风险保护资本全面性

投资者权益保护政策。外资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可以申请将收益邮寄回境外进行处理。为了保护企业利益的全方位, 对投资者减少了投资的风险。

(四) 对于将资本转汇到境外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

外资企业对资产的管理是比较常见的。为了保证外汇的收支平衡性, 在进行的一切收支业务的外资企业, 国家会对其所有的外汇存款中收取适当的费用, 实现了外汇的收支平衡。

三、我国企业会计核算特点

(一) 货币是主要计量尺度

我国会计核算用各种计量尺度, 其中分为实物尺度, 斤、公斤、件等, 劳动尺度, 工日、工时等, 还有要以货币尺度为主要。实物尺度与劳动尺度体现各类财产、物品多少和劳动生产力的劳动消耗量, 是会计核算的必要性。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 日常会计的记录就能全面系统的表现出财产和财务总收支及劳动生产中的物品, 并能准确的计算最终财务。因此, 食物尺度和劳动尺度是会计核算的记录, 同时还要以货币尺度相结合。

(二) 会计核算的综合性

在经济业务核算中, 会计必须做到完整连续系统。完整就是指必须把经济业务记录下来, 不要漏下任何。连续就是指把经济业务时时记录和核算。系统就是指把经济业务有条理的分类核算, 然后整理会计核算资料, 并保存系统的会计核算信息。

(三) 会计核算的依据

会计的记录信息必须是真实可靠的, 把企业的一切经济业务保存好, 也必须是合法的凭证, 把凭证作为主要依据来核算。每个阶段都要严格遵守, 保证规范, 更好的把信息做到真实可靠。

四、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在21世纪经济大力的发展下, 也影响了会计核算制度, 使会计核算制度发生一系列改变。以下就是会计制度的发展历史:

我国早在初期定制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然后又修改成《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和《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发布《企业会计制度》, 把会计制度进行统一, 各种各类的行业会计核算工作。直到2006年又制定《企业会计准则》, 其根据是以《企业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作为基础, 后来为了走上国际, 2007年初开始在上市公司施行, 鼓舞别的企业执行其中也包含外国投资企业。《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适合我国所有大、中企业全面应用。对于外资企业还需进行修改。会计核算制度也有了新的变化和不断的发展。会计的要素, 和会计计量、会计报告的系统中。在今天, 网络的全面发展也推动了会计信息发展, 扩大了会计核算的技术。随着世界经济发展路线, 企业核算的完整性要求必须提高, 把知识进行合理的应用, 对会计核算做到更好。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的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不但能把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发展的更完善, 也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多学科的统一。总之, 我们应该总结这些年外资企业投资的经验, 结合外资企业会计核算特点, 把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做到更好。增加外资企业的投资, 把我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摘要:在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下, 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在我国寻求机会。在外资企业的会计核算的管理方面, 我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其中反映了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独有特征。就外资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和我国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以及我国会计核算制度发展进行了以下分析。

关键词:外资企业,内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特点

参考文献

[1]刘丽.会计核算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内容探讨[J].财会与审计, 2009 (6) .

[2]李国信.新经济与统一会计核算制度[J].经营与管理, 2012 (6) .

[3]周德芳.对信息时代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J].现代商业, 2009 (02) .

上一篇:工程类院校下一篇:酶联免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