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因性原则(精选7篇)
无因性原则 篇1
票据的流通性是其生命力所在, 而票据流通性的根本保障则是票据无因性。如果票据不能流通, 就完全丧失了票据的生命力, 票据的信用职能、融资职能、汇兑职能等职能就难以发挥出来。“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和票据行为的文义性、要式性、独立性等特征相比, 最能反映票据行为的本质。它是票据理论的基础, 在整个票据法理论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因此在票据立法应当确立票据无因性理论, 这已为各经济发达国家立法和司法实践所确认。我国票据法坚持了票据无因性原则,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学者认为我国票据法采票据行为相对无因性理论。笔者紧扣票据法律法规, 分析了票据无因性的作用机制和含义, 评析票据立法和一些学者的观点, 提出我国票据法坚持了票据行为无因性观点。
1票据无因性含义分析
对于票据的无因性的概念, 各国学者对此多有论述。德国票据法理论从分析票据关系与原因关系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 认为票据行为无因性, 是指票据上的权利并不依赖作为票据关系之基础关系的原因关系, 原因关系即使无效或被撤销, 对票据上的权利也不产生影响。日本著名商法学者龙田节认为:“票据上的债务是基于票据行为自身而发生和存在的, 和作为票据授受原因的法律行为存在或有效与否无任何关系。即使买卖契约无效或被解除, 由此产生的票据债务也不受影响。”我国台湾学者梁宇贤认为:“无因证券者, 乃票据执票人不明示其原因所在而主张享有证券商之权利之谓也。票据如已具备法定要件, 其权利即行成立, 至其法律行为发生之原因如何, 在所不问。”
可见, 各国学者对票据无因性的认识是大同小异的, 均认为票据行为和票据的原因行为是可以分离的, 票据原因行为合法有效与否不影响票据行为的效力。票据无因性应当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 票据行为的效力独立存在, 其效力如何, 完全取决于该行为在形式上是否符合票据法的要求, 而不受由产生该票据行为的票据基础关系引起的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持票人不负证明给付原因的责任, 只要依票据法的规定, 能够证明票据形式合法有效, 就当然可以行使票据权利; (2) 票据行为与引起票据行为、产生票据关系的原因行为相互独立, 即票据行为的内在无因性; (3) 原因关系中的约定、抗辩等事项, 不具有票据行为的意义仅是当事人之间的合同行为, 不能以此来对抗合法持票人的请求权。
2票据无因性理论的作用机制浅析
“票据法是民法的一个组成部分, 民法的基础理论对票据法同样适用。”票据行为本质意义上是民法上的债权让与行为, 按照民法理论, 债权转移的后, 债权受让人须继受债权转让人的权利瑕疵和风险, 债务人可以对债权受让人主张对债权让与人的抗辩权。按传统民法理论, 票据转让后, 票据债务人可以对票据后手主张对该票据前手的抗辩权, 随着票据转手次数的增加, 票据的支付风险也逐渐增加。人们对支付手段或贸易工具的要求是安全、迅速, 而票据支付风险的增大无疑会阻碍贸易繁荣发展。鉴于此, 人们在商业票据支付实践中逐步达成共识:票据转让后, 善意后手不继受前手票据权利的瑕疵和风险;持票人与其前手 (非直接前手) 之间的原因关系断裂, 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这使票据的信用从交易相对人之间的信用扩大为社会信用, 汇票、本票因可以背书转让而具有了流通性, 而票据无因性则是票据流通性的保障。
3我国票据无因性立法现状分析
有学者认为在我国票据法采票据行为相对无因性理论, 但笔者通过分析我国1995年制定的《票据法》、2000年11月2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以及一些司法判例, 认为我国票据立法坚持了票据行为无因性原则。
《票据法》第13条第1款规定:“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 对抗持票人。但是, 持票人明知存在抗辩事由而取得票据的除外。”此条明白无误的表明:票据债务人和出票人或者持票人前手之间的原因关系断裂, 票据债务人不得以与出票人或者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的票据权利;票据基础关系 (包括票据原因关系) 的效力不影响票据关系本身, 票据行为与引起票据行为、产生票据关系的原因行为相互独立。此条是我国票据立法确立票据无因性的有力证明。
《票据法》第57条还规定:“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付款时, 应当审查汇票背书的连续, 并审查提示付款人的合法身份证明或者有效证件。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以恶意或者有重大过失付款的, 应当自行承担责任。”此条规定表明:票据付款人于票据付款时没有审查持票人所得票据是否建立在真实的交易关系的义务;持票人在提示付款时也没有义务向付款人提供其票据取得的原因。《票据法》第9条规定:“票据上的记载事项必须符合本法的规定。”即, 票据行为为要式法律行为, 必须具备票据法规定的形式要件。结合其他票据法规定, 持票人依据票据法的规定, 能够证明票据形式合法有效, 即可以享有票据权利。
《票据法》第12条规定:“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 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 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 不得享有票据权利。”即以非法的方式获得票据, 不享有票据权利, 票据行为无效。此条规定的取得票据行为已经不再是票据法意义上的票据行为, 因票据行为其本质上仍然是民事行为, 应该首先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生效的基本要件, 此处票据行为缺少作为一个民事法律行为最起码的生效要件而根本没有成立, 持票人不能享有票据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中也澄清了票据行为的无因性。首先, 《规定》第14条规定:“票据债务人以票据法第10条、第21条的规定为由, 对业经背书转让票据的持票人进行抗辩的, 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意味着, 当票据经背书转让给第三人时, 票据债务人不得以其与受让人之前手之间无票据原因关系、票据原因关系无效或被撤销为由对抗持票人, 也不得以票据债务人与汇票出票人之间没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或没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为由对抗持票人。在《票据法》、《规定》和其他一些票据法法规中还有一些法律条文能够体现票据无因性在我国票据立法中的确立。
有的学者认为《票据法》第10条、第21条、第74条、第83条第2款和第88条第1款的规定表明了立法者对票据无因性在立法上进行了一定的限制。笔者认为这些规范群属于管理性规范而非效力性规范, 基础关系的无效或者瑕疵并不当然导致票据行为无效。在这些条款中虽然使用了“应当”、“必须’等体现强制性规则的词语, 这些规范仅表明立法者对票据基础关系的态度和要求, 违反并不发生票据行为无效的法律效果。最高人民法院对此持相同观点, 例如, 最高人民法院在《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与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河北宝硕股份有限公司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案》民事判决中写道:“实交易背景, 也不能认定票据行为无效。根据票据无因性理论, 票据的基础关系独立于票据关系, 票据基础关系 (包括票据原因关系) 的效力不影响票据关系的效力。根据《票据法》第10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 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 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 票据行为应有真实的票据原因关系, 即真实的交易关系。但该条规定应属管理性法条, 基础关系欠缺并不当然导致票据行为无效。”
有的学者援引《票据法》第13条第2款的规定来否认票据行为无因性在我国立法中的确立。笔者认为票据原因关系只有在“票据债务人与自己的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断裂, 票据债务人和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的原因关系不能断裂。首先, 如前所述, 从票据无因性的产生历史来看, 票据无因性并不是随着票据产生就与生俱来的, 而是在票据支付的商事实践中为了平衡安全和效率逐步达成共识——票据债务人与自己的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原因关系断裂, “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 对抗持票人。”而出于效率的考虑, 商事实践中人们认为“票据债务人可以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 行使抗辩权。”立法者在票据流通的安全性和效率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其次, 立法之所以这样规定并不是在于否定票据行为的效力, 而是避免了循环诉讼, 节约了交易成本和司法资源。因此, 《票据法》第13条第2款并不是对票据行为无因性的否定。
4结语
综上所述, 票据无因性是票据的流通性的根本保障, 是票据职能实现的重要基础, 已为世界各经济发达国家所承认。我国《票据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及相关的司法判例坚持了票据无因性原则。
出现这么多的争议和误解的根本原因在于票据立法和票据应用商事实践中并没有严格区分票据行为和票据原因行为、票据关系和票据基础关系, 立法者将票据基础关系的态度和评价加入到票据立法中, 在商事实践中人们在理念上也没有完全转变过来。
参考文献
[1]王剑兵.试论票据无因性[EB/OL].中国法院网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701/12/230489.shtml.
[2]傅立英.论票据无因性[D].中国政法大学优秀硕士毕业论文, 2001, (5) .
[3]王昕煜.我国票据法无因性之评析[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院报, 2004, (9) .
[4]龙田节著.商法略论[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177
无因性原则 篇2
摘要:物权行为无因性这个形而上的物权行为无因性概念在各国均受到较大争议,可是德国仍在延续这一理论,原因必然为这一理论制度有其存在的功能。对无因性原则的最经典的表述就是萨维尼的“源于错误的交付也是有效的”论断。德国民法典制定之际,支持物权行为无因论的观点占了上风,这种既便于认识法律关系本质又便于法律适用的理论上升到了德国民法基本原则的高度。但学术界对物权行为无因性一直存在质疑的声音。
关键词:物权行为无因性;争议;功能;挑战及修正
一、物权行为无因性的意义
目前学界之通说认为物权行为是直接以物权变动(设定、移转、变更、消灭物权)为目的之法律行为,系以公示为生效要件。
物权行为无因性是德国民法学在提出物权行为概念后进一步肯定其独立性的必然结果,它包含两成含义:外在的无因性与内在的无因性。所谓外在的无因性,从原因行为和结果行为之间的关系而言,原因行为之效力,不影响结果行为之效力。而内在的无因性则是指从结果行为本身而言,原因被从中抽离,其无需原因,不以原因为生效要件。
二、物权行为无因性之学界争议
物权行为无因论最大的争议在于其抽象性引起之争议及违背交易活动中公平正义之争议。
在德国,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提出后就引起争议。期中最强烈的批评是德国当时最著名的自由派法官奥拓?冯?吉耶克,从其理论出发,反对抽象性原则的学者对物权行为理论提出了三个否定性结论:(1)物权行为理论是拟制的,现实生活中没有所谓的物权行为;(2)物权行为理论妨害交易公正,以买卖合同为例,出卖人转让出去的是标的物的所有权,一旦他进行了不动产的登记或动产的交付之后,如果合同无效或被撤销,他只能享有不当得利的返还请求权,这样看来,对出卖的人就很不公平,出卖人所获得的权利不能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3)物权行为理论太抽象,违背生活常识或者交易习惯,把一个简单的交易分解为多个契约,不但普通群众接受不了,一般的法学家也都不熟悉。
传统物权行为理论认为,物权行为无因性有助于减少举证困难。实际上,减少举证困难与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并无关系。第一,关于《德国民法典》规定的物权的转移可以减少举证困难问题,有关学者认为,这种举证困难的减少恰恰是登记与交付的作用的结果,而这种登记与交付与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却没有关系。因此这种合理性便不是物权行为无因性的合理性。第二,对于现实生活中已经出现的和依法理可能出现的缺陷,还可依司法解释甚至立法的方式加以弥补。因为,一个概括性规则在适用上很难把握其尺度,极易发生争议,并增加法律适用的混乱,而在法律有具体规定的情况下,承认该特定物权行为的有因性,既便于操作,利于调整,同时又不致被认为是对物权行为无因性的否定。这也正是英美法系判例制度给我们的启示。由此看出,就“解决举证困难”这一点合理性而言,不是物权行为的无因性所产生的结果。
三、物权行为无因论之功能
物权行为的核心是其无因性,在物权行为无因性的作用中对交易安全的保护最为学者看重。《德国民法典》第一草案理由书写道,无因构成如果无助于法律关系明确,则必然危及交易安全。第二“读会”议事录明确表明:“即使原因行为无效,所有权让与的行为也是正当存续,但是,前权利者依不当得利原则可以要求取得者为所有权变动。只是被回复的取得者一直是正当的所有者。如果该人将其让与第三人,则该第三人的权利应是正当存续的。”此后,由帝国议会提出的“决书”指出,关于物权让与行为的无因性,“如果因当事人之间原因行为的瑕疵,登记的所有权及以其为根据的权利被撤销的„„土地交易将欠缺必要的安全性。”
由此可见,正是物权行为保护交易安全的机能决定了该理论有根本的存在价值。《德国民法典》立法者正是为交易安全之目的,基于政策之考虑,而将原因从物权行为中抽离,不让原因关系影响到物权移转的效力,从而用来保护交易安全。但是从一个较客观的角度而言,物权行为理论创立时并没有考虑交易安全,其目的仅仅在于解释基于给付发生的不当得利,“这种目的论或者功能论其实是在后期学说汇纂法学中才出现的。”
四、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受到的挑战及其相应的修正
为减少物权行为理论本身所固有的僵硬带来的缺陷,学者们提出一些修正方法,计有以下几种:
(一)附加条件。所谓附加条件,指的是为物权行为或处分行为附加一个债权行为作为条件,使得物权行为的效力受到债权行为效力的约束。所有权保留买卖为其典型。
(二)共同瑕疵。它指的是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中的瑕疵为同一个瑕疵,从而因为撤销债权行为同时撤销物权行为的情况。
(三)法律行为一体说。即将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理解成一个整体,在债权行为部分无效时,将物权行为部分依法归之于无效。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物权行为理论、特别是其无因性原则诚然有稍显抽象和僵硬之嫌,但由于善意区的制度固有的缺陷,为维护交易安全以及实现更高层次的公正价值计,应该以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为基础,以公示公信为原则,以善意区的制度为补充的建构是合理的建构。
五、心得感悟
对于物权行为无因性,只能说物权行为是现实存在的,物权行为的无因性是有重要的存在价值的,应该承认物权行为的无因性理论。该理论加强了对交易安全的保护,为保护善意第三人提供了最切实的理论基础。物权行为的无因性理论与善意取得制度、公示公信制度都可以保护第三人利益,又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可以互补。因此,应以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为基础,以公示公信原则为核心,并将善意取得制度的精神纳入公示公信原则并采用适度补偿以平衡物权变动各方当事人之利益的基本设计来共同构建第三人保护制度。
参考文献:
无因性原则 篇3
当事人交易安全的保护是近现代民法的重要课题, 需要包括善意取得制度在内的若干制度相互配合予以实现。此外, 通说认为, 物权行为理论的提出亦是为满足民法对交易安全保护的需要。但在适用范围上, 物权行为与善意取得制度的关系一直是民法学界较有争议的问题之一。[1,10]我国现行物权法明确规定善意取得制度, 其第106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 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 符合下列情形的, 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 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 (二) 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 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 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 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 参照前两款规定。”○11
(二) 善意取得制度对交易安全的保护
善意取得制度其从产生就涉及民法所有权保护和交易安全的价值衡量问题。民法上素有“静的安全”和“动的安全”之分。在一个以交易维系的市场经济社会中, 当二者不能兼顾时, 考虑到财产权之圆滑流通起见, 在某种场合下, 亦非牺牲真正权利之利益 (静的安全) , 以保护善意无过失交易者之利益不可。○12善意取得制度正是在静的安全和动的安全二者之间基于法律理性做出的选择。
善意取得制度集中解决在无权处分情况下的权利瑕疵问题, 试图以此保护交易安全并提高交易效率。○13“善意取得”理论保护第三人的方法, 是依法赋予第三人一个针对原物权出让人的抗辩权, 使其在自己负有举证责任的情况下保护自己的物权取得。该理论积极作用在于它把第三人的“善意”作为权利取得是否受保护的标准, 从第三人的主观方面解决了交易公正问题。○14由此观之, 善意取得制度与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具有同样的功能, 即保护交易安全。但在此点上, 两者的关系如何调和, 实乃一重要问题。有人认为, 善意取得制度对交易的安全已经做到了十全十美的保护, 已不需要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的存在。本文认为, 此乃谬论, 是在没有对善意取得制度做周详之了解的情况下所作出的错误判断。
(三) 善意取得制度在保护交易安全中的缺陷
善意取得制度通过保护交易中善意第三人的利益, 从而维护交易的安全。但是善意取得制度在保护交易安全中却存在着一些缺陷。
第一, 该制度自身存在着不周密性, 其就是它不能把依据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与事实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最终区分开来。善意取得常常设定的保护第三人的情形是:甲将一物出卖给乙, 而乙又将其出卖给第三人丙, 各自均以发生交付;在甲与乙之间的合同有瑕疵、而甲提出撤销合同并主张返还原物的情况下, 第三人丙因为其物权取得为善意取得, 丙所取得的所有权即受到保护而不受甲的追夺。善意取得对丙的保护的缺陷恰恰就发生在其保护的理论基础上:丙此时取得物权的法律基础是事实行为而不是法律行为。○15如依此说, 则中断了丙取得物权的法律关系, 即丙与乙之间的法律关系, 这样, 就在法律上剥夺了丙在其与乙之间的法律关系有瑕疵时的撤销权。因为, 丙的权利取得是依事实行为而取得, 而事实行为是不能撤销的。所以, 善意取得制度对第三人利益保护的设计是不周密的, 最终对第三人保护仍然有缺陷。○16
第二, 由于善意取得制度是根据第三人的主观心态来确定是否给予其保护。这一点也就决定了它在保护交易安全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在实践中要让当事人的主观心态得到客观的证明和确认是很困难的。
(四) 善意取得制度不能取代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善意取得制度在保护交易安全中存在的缺陷。那么在该制度出现缺陷的情形中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又能否给予功能填补呢?
第一, 在善意取得制度自身存在着不周密性的情形中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是能够给予功能填补的。基于上面的案例分析如下:在此案例中, 只有承认乙与丙之间的法律关系仍然存在, 才能保护到丙的利益。但根据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这一点是做不到的。因此, 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就必须利用物权行为理论的区分原则和无因性原则来解决这一问题。根据物权行为理论的交易结构, 丙与乙之间的债法上的法律关系仍然存在, 则其瑕疵就能够得到救济。丙此时享有对乙的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第二, 在善意取得制度由于自身的构成要件使其功能受限时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是能够给予功能填补的。由于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在对第三人的保护中不会考虑第三人的主观状态, 因此它在这一问题上是不受拘束的。在第三人的“善意”得不到确切证明时,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可以在自己的功能范围内给予填补。
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在保护交易安全中, 善意取得制度需要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的功能辅佐, 前者不能取代后者。
四、两种制度的功能衔接
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与善意取得制度都具有保护交易安全的功能, 但由于二者在制度构造上存在着巨大差异, 它们在保护交易安全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会不一样。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主要针对于当交易只涉及两方当事人时, 通过将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分割开来, 从而保护受让人的利益, 以保护交易安全;当交易涉及第三人时, 其所能发挥的保护作用就有所局限, 而此时善意取得制度却可以给予功能上的补充。善意取得制度是针对于当交易涉及第三人时的情形, 通过对第三人之善意的保护, 从而保护第三人的利益, 以维护交易安全。但是, 由于善意取得制度自身的不周密, 以及其要求的第三人“善意”的主观要件在实践中存在着认定上的现实困难, 由此就会导致该制度对第三人的保护出现缺陷, 而此时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却可以填补这些缺陷。
浅析票据无因性 篇4
一、票据无因性的含义
票据无因性是指票据行为与票据的基础关系无效或者有瑕疵无任何关系。无因性的实质就是只要票据具备了法定的记载格式, 即使跟原因关系不符, 也不影响票据本身的效力。
票据无因性是以民法上的无因性理论为基础, 一般多从无因性原则的外在效力阐述票据无因性。它不仅仅是指法律行为的有效性, 独立于产生该法律行为的原因的有效性, 其发生及存续皆不受后者的影响 (外在无因性) ;也是指产生法律行为的原因从该法律行为中抽离, 不构成该法律行为的内容, 当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时, 原则上, 债务人不得以原因关系所产生的抗辩事由对抗债权人应当行使的权利 (内在无因性) 。[1]由此可见, 应该从外在无因性与内在无因性两方面对票据无因性进行理解。具体如下:第一, 票据无因性实际上是票据行为的无因性, 即票据行为产生的票据法律关系不因票据基础关系受到影响。第二, 票据行为的外在无因性是指票据行为的效力完全取决于该行为是否符合《票据法》关于票据记载形式的要求。持票人只要依据《票据法》规定, 无需承担给付原因的证明责任, 即可行使票据权利。第三, 票据行为的内在无因性是产生票据关系的实质原因不构成票据行为的组成部分。当形成票据债权债务关系时, 一般情况下票据债务人不得以基础关系无效或者有瑕疵为抗辩事由对抗票据债权的行使。
但是票据无因性并非绝对的, 在特殊的情况下, 票据法律关系跟票据基础关系并不完全分离。存在以下例外情况:首先, 票据债务人与特定持票人之间的直接关系, 仅可对抗直接的当事人。具体包括:第一, 基础关系无效或者有瑕疵的抗辩。第二, 取得票据未给付对价, 票据债务人可以对未给付对价的持票人进行抗辩, 该持票人不能享有优于其前手的票据权利。第三, 持票人丧失票据处分权和领受权, 如持票人宣告破产, 票据债务人可以拒绝付款。第四, 票据债务人对有恶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持票人抗辩。其次, 如果票据债务人同时为票据主债务人, 债权人向其请求给付而未同时提示票据时, 债务人可以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票据无因性的例外并不是对票据无因性的否定, 票据无因性作为票据的本质属性, 是为了实现票据自由流通, 保护交易安全。
二、我国关于票据无因性的规定
我国《票据法》对票据无因性的规定比较模糊, 存在较大的争议。根据《票据法》第10条第1款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 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 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该条款将票据法律关系与票据基础关系混淆, 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票据无因性。根据《票据法》第10条第2款规定“票据的取得, 必须给付对价, 即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学者普遍认为不宜规定给付代价, 给付代价属票据基础关系, 而票据债务人以非对价为由拒绝履行, 会使票据成为有因证券。日内瓦法系各国的票据法都未规定票据的对价关系不以是支付对价作为合持票人的必备条件。[2]同时, 如果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以明显高于或者低于票面金额的代价转让票据, 那不符合相对应的代价, 从而存在问题。
关于票据无因性, 类似规定还有第21条“汇票的出票人必须与付款人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 并且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 第74条“本票的出票人必须具有支付本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 并保证支付”, 第83条第2款“开立支票存款账户和领用支票, 应当有可靠的资信, 并存入一定的资金”, 第88条第1款“支票的出票人所签发的支票金额不得超过其付款时在付款人处实有的存款金额”, 第90条第2款“出票人在付款人处的存款足以支付支票金额时, 付款人应当在当日足额付款”。这些条款反应出我国《票据法》在票据无因性的规定上存在问题, 有背于票据无因性的宗旨, 带有有因性色彩。
针对以上缺陷, 我国《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4条规定:“票据债务人以票据法第十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为由, 对业经背书人转让票据的持票人进行抗辩的, 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该条款虽未明确规定票据无因性, 但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同时, 我国《票据法》对票据无因性也有类似的肯定的规定, 如第4条“票据出票人制作票据, 应当按照法定条件在票据上签章, 并按照所记载的事项承担票据责任”, 第6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票据上签章的, 其签章无效, 但是不影响其他签章的效力”, 第13条“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 对抗持票人。但是, 持票人明知存在抗辩事由而取得票据的除外。票据债务人可以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 进行抗辩”, 及第57条“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付款时, 应当审查汇票背书的连续, 并审查提示付款人的合法身份证明或者有效证件。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以恶意或者有重大过失付款的, 应当自行承担责任”等, 这些规定都适应票据无因性的发展趋势, 是值得肯定的。[下转第25页]
三、对我国票据无因性立法的相关建议
(一) 明确规定票据无因性原则
我国《票据法》将票据法律关系跟票据基础关系混在一起, 导致票据的流通性减弱, 违反了票据立法的根本目的。各国票据理论多数认为票据法律关系跟票据基础关系相分离。日本著名学者龙田节认为:“票据上的债务是基于票据行为自身而发生和存在的, 和作为票据授受原因的法律行为 (买卖、消费借贷等) 存在或有效与否无任何关系。即使买卖契约无效或被解除, 由此产生的票据债务也不受影响。”[3]无因性理论的确立可以在转让票据时大大减少合法持票人的风险和审查责任, 保护合法持票人的权利, 增强票据的信用功能, 从而促进票据的流通。不承认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则会阻碍票据的自由流通, 影响经济的发展。[4]
完善我国票据制度, 首先要在立法上明确票据无因性制度, 对《票据法》中否定票据无因性的条款进行必要修改。鉴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 少数情况下仍要具有真实的基础交易关系。所以完全删除《票据法》第10条第1款规定, 也不妥当。考虑到这点, 可以将其修改成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 不以基础交易关系的存在与有效为条件, 但票据的直接当事人之间无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时, 该持票人不能取得票据权利。
(二) 对票据无因性予以合理限制
票据无因性已为大多数国家票据立法所承认, 是国际票据争议裁决所依据的共同准则。由于商品经济发展不平衡, 社会信誉的不充分, 采取一种相对无因性是可以了解的。但是相对无因性并非对无因性的否定, 而是建立在承认票据无因性的基础上,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在票据立法中, 对票据无因性加以限制。我国《票据法》应该对票据无因性之外的具体情形明确规定。
(三) 承认空白背书, 扩大票据无因性的适用范围
根据背书是否记载被背书人姓名, 将背书分为记名背书和无记名背书。空白背书即无记名背书, 它的优点是使票据流通更加方便, 简化票据转让手续, 从而减少流通的难度。同时, 持票人若直接交付转让票据, 不负背书人的责任。空白背书票据被拒绝付款时, 行使追索权的范围仅限于票据上签名的票据行为人。人们更加乐于接受这种票据, 加速票据的流通。
总而言之, 我国《票据法》应明确规定票据无因性原则, 以无因性为基础, 相对性为例外, 对相关条文做相应的调整, 更好地实现票据的流通。
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 票据在现代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保障票据良好的流通性, 各国票据法多数规定了票据无因性, 票据无因性是票据的本质属性。我国对票据无因性的规定比较模糊, 存在较大的争议。我国《票据法》应明确规定票据无因性原则, 以无因性为基础, 相对性为例外, 更好地实现票据的流通。
关键词:票据,无因性
参考文献
[1]陈自强.无因债权契约论[M].法律出版社, 2002:138-139.
[2]王晓方.试论票据的无因性及<票据法>的完善建议[J].经济师, 2007, (3) .
[3]黄松有.票据法司法解释实例释解[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6, (3) .
浅论票据无因性 篇5
票据无因性是指票据关系本身应与产生票据权利义务的基础关系相分离,一旦票据产生,票据上的权利就不会因基础关系的不成立、无效等而受到任何的影响。
二、票据行为无因性原则的内容
票据行为无因性原则的效力中票据关系与票据原因关系的分离主要表现为:1.即使票据基础关系不存在或者无效、被撤销,只要符合票据的形式要件,则票据仍然有效;2.即使票据上记载的内容与票据原因关系的内容不一致或者不完全一致,票据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仍应当按照票据文义决定,这是票据独立性的体现;3.只要票据上的背书符合法律规定的连续性,票据债务人无须对持票人取得票据的原因进行实质上的审查,持票人即可依票据上记载向票据债务人主张相应的票据权利。
三、票据无因性的意义
票据无因性是使票据关系与基础关系相互分离,而只有将它们相互分离,才能保持交易的安全和流通性,才能使持票人和付款人都从票据中获利。
四、票据无因性的发展历程
第一发展阶段: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食物、衣服还有其他生活必需品的运输,随之而来是一些奢侈品的移转。而这些奢侈品的买卖需要大量的金钱,但是此时的金、银、铜币太过于笨重,而且随身携带的危险系数高,所以票据应运而生。法国是最早制定票据法的国家,但是当时法国学者并没有把无因性引进在票据法当中。因为受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生产状况的影响,票据只是用来存钱取钱的工具,只涉及都票据的基础功能,所以票据的无因性并没有受到重视。
第二发展阶段:13世纪的欧洲地区,(1)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着票据的发展。票据在使用的范围上打破了传统的仅在商贸活动中使用的限制,逐步得到普通民众的认可,实物货币和票据付款这两种方式都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方式。尤其是在标的额较大的商品交易中,出于交易的方便性及安全性的角度,某些商家甚至更乐意去接受票据这种支付方式。所以德国学者在吸收法学学者的理论基础上,开创了票据无因性的理论,将产生票据的基础关系与票据关系分离。从形式上对票据做了严格的规定,使得票据的无因性在德国的票据法理论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三发展阶段: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得欧洲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人民更加喜欢使用票据的结算方式。因此对于票据的形式要求做了更严格的规定。为了交易的流通秩序,为了持票人的利益,规定前手的行为并不能影响持票人的行为,这样才会保障流通秩序的稳定。所以票据的无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票据本身也作出相应的变化,在功能上不断的完善,例如如今的汇票,除了具备传统的支付、兑换功能外,还具有结算、融资功能等,这些功能的发挥,离不开票据的无因性理论在票据当中的运用。
同时,物权与债权的无因性理论促进了票据无因性理论的发展。物权的无因性指的是行为人基于双方约定而实施物权行为,该行为一旦完成后,其效力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受原来双方的债权行为的效力所左右,即不受原来债权行为的撤销、无效、不成立的后果的牵连。债权的无因性表现在债权的成立和债权成立的法律原因相分离,一旦债权成立,债权人行使权利时,只需要按照债权文书上规定的内容请求债务人承担责任,没有义务来证明该债权所依据的原因关系是否存在、是否有效。而票据也是一种契约,契约是关于债权的约定,所以理应适用有关债权的规定,所以票据也应该适用无因性。
五、票据无因性的发展学说
票据的无因性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学说观点。
(一)学说一:交付契约说
交付契约说是由德国商法学家杜尔等人创立的,该学说将票据行为视为契约的一种,此种契约本身与基础债权债务关系相独立,受票人的接受行为是对票据的承诺。所以票据行为是票据债务产生的基础,没有票据行为,那背书人的签章就毫无意义。(2)
(二)学说二:发行说
发行说的本质在于将票据行为视为一种单方行为,如果只有票据做出行为而没有票据行为的话,行为人就无需承担票据责任。
(三)学说三:绝对无因性说
有的学者认为票据无因性,作为票据法理论的基础,它是票据的活力之所在,因此应当票据的间接前后手之间将该原则予以绝对化,间接的票据当事人之间不能通过票据的基础关系来进行抗辩,不允许有例外的情况出现。这种观点在德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但却没有将此作为法律规定。
(四)学说四:相对无因性说
票据无因性并非绝对的,应有其例外情况,以应对现实生活当中出现的问题。票据法律对于持票人的保护应当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超出这一范围,就应当对其进行约束。这样就可以兼顾票据持票人和其他权利人的利益,使得立法不偏颇。
六、我国票据无因性的发展立场
改革开放以来,到我国《票据法》颁布施行的初期,因为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建设并不完善,所以也就缺乏对于票据的认识和维护,导致票据违法犯罪的增多。虽然票据无因性在我国的票据法中早有体现,但我国的票据立法却坚持以维护金融秩序、保证交易安全为首要目的,将票据基础关系引人票据法律、法规的条文中,使票据关系与票据基础关系紧密结合。这就使得票据的无因性形同虚设。
虽然学者们对于票据无因性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讨论,但关于无因性的探究依然很模糊。
最后,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1月公布了《票据法》司法解释,其中第10条规定:“票据债务人依照《票据法》第13条的规定,对与其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提出抗辩,人民法院合并审理票据关系和基础关系的,持票人应当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已经履行了约定义务”。第14条规定:“票据债务人以《票据法》第10条、第21条的规定为由,对业经背书转让票据的持票人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根据此条规定,我们可以看出票据无因性原则理念已为我国票据立法采纳,并仍在不断发展和深化。
七、我国的票据无因性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的票据法中虽然体现了票据无因性,但新修订的票据法当中既没有明确肯定票据的无因性,也没有明确的否定票据的无因性。对该项一直处于模糊状态,在具体的内容方面存在着冲突。
(二)票据司法解释与票据行政规章之间存在不一致的地方。2000年最高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当中对票据的无因性原则持肯定态度,在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行政规章当中却依然否定无因性原则。这就造成了同一法律体系当中不同机关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相互矛盾如何适用的问题。也会导致适用法律的相关难题。
(三)票据法有的条款规定了无因性,却在另一个条款将基础关系与票据关系放在一起。例如:《票据法》第四条体现了票据无因性的思想,但《票据法》第十条却无视了票据的无因性,将票据基础关系与票据关系放在一起。
八、我国票据无因性的改善
首先,立法着应该在票据法上明确规定无因性。因为票据无因性的使用会大大地保护持票人的利益,使得交易流通秩序处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
其次,应该统一规章和法律中关于票据无因性的规定。因为只有统一了他们之间的内容,才会使票据的无因性得到真正的应用,否则的话票据的无因性就只是一纸空文。
最后,要在《票据法》以及相关法律中坚持票据无因性的思想,不能在法律中出现相互矛盾的观点。
摘要:票据无因性促进了交易的流通和稳定,但它也是经历了无数的发展历程。但在我国,票据的无因性仍然有着很大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票据无因性,范围,发展,改善
注释
1赵新华.票据法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票据无因性之立法研究 篇6
通说认为, 票据的无因性是指票据法律行为与作为其发生前提的实质性原因关系相分离, 从而使票据行为的效力不再受原因关系的存废或其效力有无的影响[1]。正如中国学者王小能所述的:票据行为的无因性, 一方面是指票据是否有效, 只取决于票据的形式要件, 持票人是否享有票据权利, 取决于票据的形式要件是否完备和持票人本人接受票据时的行为和主观心态如何 (善意或者恶意) ;另一方面是指票据行为与票据原因 (多以买卖、借贷等) 相脱离, 其原因关系的存在与否、是否有效对票据关系不产生影响[2]。
从目前中国《票据法》的相关规定中不难看出, 中国确立的是相对无因性原则, 这是与国际统一立法相一致的。所谓票据的相对无因性, 简言之, 即为承认票据行为的直接当事人之间可以依据票据的基础关系而提出抗辩。《票据法》中关于票据无因性的相对性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1) 票据的无因性只是相对于正当的持票人而言的, 对于恶意取得票据的持票人, 票据债务人可以以票据原因关系瑕疵作为抗辩理由。中国《票据法》第12条规定, 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 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 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 不得享有票据权利;持票人因重大过失取得不符合本法规定的票据的, 也不得享有票据权利。 (2) 票据的无因性只适用于票据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 而在收受票据的直接当事人之间, 仍可以票据原因作为抗辩事由。《票据法》第13条第2款规定, 票据债务人可以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 进行抗辩。 (3) 无对价而取得票据的持票人受其前手原因关系的牵连。一般情况下, 票据取得应当是有对价的, 中国《票据法》第10条规定:“票据的取得, 必须给付对价, 即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然而特殊情况下, 也可以是无对价的。中国《票据法》第11条规定:“无对价而取得票据的持票人, 其所拥有的票据权利, 不得优于其前手的权利。”这说明, 只有票据权利完整, 持票人的票据权利才完整。经过对价善意取得的票据权利可以对前手票据权利的瑕疵进行切断, 但无对价取得票据者, 则不能对前手的票据权利瑕疵进行切断, 必须继承前手的票据瑕疵。 (4) 当持票人的票据权利因票据时效的完成而消失时, 该持票人可以对因时效完成而受有利益的票据当事人, 行使利益偿还请求权, 此时票据原因可成为债务人抗辩的重要事由。
二、中国票据无因性立法的缺陷
1. 缺乏票据无因性的总括性条款, 容易引起误解。
《票据法》在条文规定上存在一些缺憾, 没能在整体上对票据的相对无因性作出充分肯定, 致使众多学者在无因性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 特别是对第10条的规定众说纷纭。例如, 许多学者认为, 第10条规定了“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必须具备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 这种规定实际上是为票据行为的效力规定了一种要件, 与票据无因性理论背道而驰;另外, 也有学者认为, 虽然第10条的规定存在不合理之处, 但并没有否定票据的无因性[3]。笔者认为, 究其原因, 是因为目前中国《票据法》缺乏一个明确规定票据无因性的总括性条款, 没能从正面明确地表明《票据法》是坚守票据无因性原则的。笔者无法考究为何立法者在已经认识到票据无因性的优越性的同时却没有在《票据法》中正面做出规定, 也许立法者考虑到《票据法》出台时中国的经济环境或其他特殊原因, 没能够在条文中明确规定票据无因性理论, 而采取了规避的态度;又或许只是立法者在制定《票据法》时过于注重防范票据违法犯罪, 而对无因性无意识的疏忽;又或许是其他原因。总之, 可以肯定一点, 这样没有一个总括性条款从正面确定无因性理论, 的确是《票据法》上的一个缺陷, 造成众多学者的意见分歧也是难以避免的。
2. 有些条款规定不明确。
《票据法》中有些条款规定得并不明确。例如, 第10条规定存在着一个缺陷, 即如果违背了该条规定的“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 其法律后果如何条文中规定不明确:持票人是丧失票据权利呢?还是应当限制其票据权利?根据《票据法》第11条第1款规定:“因税收、继承、赠与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票据的, 不受给付对价的限制。但是, 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的权利。”依该条规定, 只有在税收、继承和赠与三种情况下, 可以不受给付对价的限制, 除了这三种情况之外, 未给付对价而取得票据的, 则丧失票据权利。这种后果与《票据法》第12条规定的“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非法手段取得票据”的后果是相同的, (1) 这显然是有失公平的, 同时更加不利于对善意持票人的保护。
3. 相关条款之间规定存在矛盾。
《票据法》第4条、第5条、第6条、第14条等条文均体现了“真实签章人负责”的理论, 目的是为了保护持票人票据权利的安全性, 每一位真实签章人都有义务对持票人承担保证责任, 而不能以是否存在票据基础关系来决定是否承担票据债务, 以防止推卸票据责任。但是, 第10条的“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的介入, 恰恰与此理论相违背, 因而发生这样的矛盾:一个完全行为能力人, 在有意且自愿的主观状态下在票据上签署了自己真实的姓名, 但是却没有第10条所规定的“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 那么, 当这位真实签章人被请求付款或被追索时, 完全可以依票据行为不符合《票据法》第10条第1款的规定为由而拒绝履行票据债务, 这就使得票据法关于“真实签章人负责”的规定形同虚设了[4]。
4. 未确立空白背书制度。
空白背书 (blank endorsement) , 又称无记名背书、略式背书、不完全背书, 是一种金融文书, 指不记载被背书人名称而仅由背书人签章的背书。中国《票据法》第30条规定:“汇票以背书转让或者以背书将一定的汇票权利授予他人行使时, 必须记载被背书人名称。”这一条文明确否定了空白背书制度。但是实践中一直存在空白背书的现象, 由于不承认空白背书而使得许多交易关系面临因缺乏形式要件而被归于无效的风险。为了使交易顺利完成, 当事人不得不花费许多精力对空白背书加以补充, 有时甚至采用伪造签章的办法。因此, 未确立空白背书制度大大限制了票据无因性的适用空间, 从而阻滞了票据的流通, 甚至助长了票据违法犯罪。
三、完善中国票据无因性立法的建议
1.在《票据法》中增加票据无因性的总括条款, 体现坚守票据无因性原则的理念。如前所述, 目前中国《票据法》缺乏一个明确规定票据无因性的总括性条款, 致使众多学者在无因性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因此, 笔者建议, 在《票据法》中增加票据无因性的总括条款, 从正面明确地表明《票据法》坚守票据无因性原则的理念。如可以在第3条之后增加这样的条款:“本法遵守票据无因性原则, 切实保障票据在交易中的合法运用。”这样, 现行《票据法》第10条就不再拥有票据法总则的地位, 而是作为例外情况对票据相对无因性进行规制。
2.对票据无因性的例外情况做一些合理的立法调整, 完善相对无因性原则。从中国目前的《票据法》条文中, 也可清楚的看到, 中国实行的相对的无因性原则, 其中第10条、第11条、第12条、第13条等条款的规定即是现行《票据法》对票据无因性原则之效力所不及的情形。总的来看, 这些例外的规定有其可取之处, 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 这在前面也有所阐述, 需要做一些立法调整, 使之更富有操作性。例如, 应当对第10条第1款中不具有“真实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的当事人之间的票据行为法律后果是丧失票据权利还是限制其权利作出明确的规定。又例如, 应当对第4条、第5条、第6条、第14条等条文规定的“真实签章人负责”的理论进行适当调整和增改, 对直接当事人之间“无真实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情况下真实签章的效力问题做出具体规定, 限制真实签章人的抗辩权利。
3.建立空白背书制度, 扩大票据无因性原则的适用空间。空白背书制度目前在中国尚未获得立法的承认, 但是,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资金融通业务的增多, 票据在交易过程中被频繁的使用, 实践对票据背书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建立空白背书制度, 增强票据资金流通功能, 对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建立空白背书制度, 一是使票据流通更加方便。承认空白背书及其效力, 可以简化票据的转让手续, 使得票据不至于因缺少被背书人记载而阻止了的票据流通, 从而减少票据流通的难度;二是空白背书票据的持票人若依直接交付而转让票据时, 可不负背书人的责任, 使得人们乐于接受这种票据, 增强票据的流通性。三是建立空白背书制度可以缩小追索权的行使范围, 使其局限于在票据上签名的票据行为人。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票据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担负着支付、信用、融资等多种经济职能。票据的不断流通, 能够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票据无因性理论是票据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是票据法的理论基石, 它能够保证票据流通的快速、简便和灵活。而中国现行的票据制度关于票据无因性的规定尚不健全, 还存在许多不足, 必然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形成阻碍。因此, 应该尽快修改《票据法》, 完善票据无因性理论, 使其符合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 同时符合票据流通的国际惯例, 促进票据的国际间流通。
参考文献
[1]赵新华.票据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6:48.
[2]王小能.中国票据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94.
[3]汪世虎.论票据行为的无因性[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3) :341.
也论票据的无因性 篇7
关键词:票据无因性,基础关系,交易秩序,真实交易论
一、票据无因性含义
票据的无因性, 没有较为明确的定义, 但各国学者对此多有论述。德国学者维兰德认为, 票据行为应该属于一种原因行为。持票人针对票据债务人仅仅具有一种请求权, 那就是基于基础关系的请求权。在最初的持票人手中票据表现了基于基础关系的请求权, 将票据交付给该持票人的行为不过是“权利基础的补充说明”, 票据在这里仅仅作为由基础原因关系联系起来的双方当事人间的补充形式而存在。日本学者龙田节认为, 票据上的债务是基于票据行为自身而发生和存在的, 与作为票据授受原因的法律行为 (如买卖、消费、借贷等) 的存在或有效与否无任何关系, 即使买卖契约无效或者被撤销, 由此产生的票据债务也不受影响。我国台湾学者梁宇贤认为:“无因证券者, 乃票据执票人得不明示其原因所在而主张享有证券商之权利之谓也。票据如已具备法定要件, 其权利即行成立, 至其法律行为发生之原因如何, 在所不问。”学者王小能认为:“所谓无因, 是指票据如果具备票据法上的条件, 票据权利就成立, 至于票据行为赖以发生的原因, 在所不问。”以上论述不难发现, 虽然表达方式不同, 但都并无实质性的差异。究其根本, 票据的无因性不外乎两种形式, 一种是内在的无因性, 一种就是外在的无因性。内在的无因性指的是票据关系的内容并不包含原因关系的具体内容, 即票据上仅仅记载支付一定金额的委托或约定为意思表示的内容, 原则上, 票据债务人不准以基础关系所产生的抗辩事由对抗票据债权的行使。而外在的无因性是指票据行为只要具备法律规定的形式即自行产生效力, 而不问其基于的原因关系或基础关系存在与否或是是否有效。在另外的角度上其表现为只要权利人持有票据, 就能够享有并合法的行使票据权利, 至于票据的持有人为何享有或者取得票据以及发生票据权利行为, 则在所不问。简言之, 原因关系等基础关系与票据关系在法律上是彼此分离的, 也就是说, 基础关系的存在、发生、效力问题不在票据权利是否享有的考虑范围之内。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而言, 我国的票据的无因性与德国票据的抽象性是不同的, 不能一概而论。在德国, 虽然也有学者把抽象性解释为类似相对无因性的主张, 但法学界认为票据的抽象性是指票据请求权完全不受票据基础关系的瑕疵的影响。也就是说, 在学术研究中此抽象性是绝对的。我国票据理论认为票据的无因性从来都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的。其相对程度取决于一时、一地、一国的实际情况, 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阶段, 取得于银行的信誉状况和其他票据当事人的信用程度。不从实际出发, 盲目追求票据的绝对无因性, 必然事与愿违。因为票据债权和原因债权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民事法律行为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权利, 基础原因关系所生的抗辩仅应附随于原因债权, 但两者的关系在直接当事人之间仍然是密切联系的, 即直接当事人之间不适用票据无因性, 当他们之间的基础关系无效, 票据关系也就无效。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按票据法之所以规定票据为不要因证券者, 原在保护票据的流通性。若今为保障执票人之权利而轻易舍弃发票人或执票人前手权利之保护于不顾, 自非本部分法条之本意。"
二、确立票据无因性的考量
保护交易秩序和静的交易安全哪一个更为重要是确立票据有因性原则还是无因性原则的考量根本, 而这种考量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基于对经济利益的考量, 因为在现实交易成本存在的情况下, 能使交易成本影响最小化的法律是最适当的法律。当然, 在一个零交易成本的世界里, 只要交易自由, 总会产生高效率的结果, 但这毕竟只是一种良好愿望,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 交易成本是不可能不存在的, 而这种存在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个人一定经济利益的得失以至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利益的得失, 因此, 也可以这样说, 票据的有因无因论只是实现这种最优经济利益考量结果的工具。
票据体现的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当票据产生之初, 这种债权债务关系简单, 如只有出票人和直接受票人双方时, 大可以基于债权债务关系无效或被撤销而使交易归于失败, 经济利益不会受到影响, 因为此时的票据只是汇兑功能的运输金钱的工具, 但基于票据本身的流通性, 在出现第三人这个特殊的利益方, 而这种第三方的身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交通的便利, 早已从熟人社会进入生人社会, 成为交易秩序的代表时, 若还是一味的将已经产生的交易归零, 那么必然导致社会理性的交易人出于对票据权利的不信任而花费较多的成本考察权利来源, 甚至于宁愿降低交易次数来防止交易成本的丧失, 压制了票据需求, 阻碍了正常的经济流转, 影响了社会资本的流通性, 这无论如何都是有悖于社会经济利益的增加这个目的的, 所以票据的有因性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经济的经济利益的要求, 而确保票据流转的迅速, 保护第三方合理的信赖利益, 维护票据的安全性, 保证社会交易的便利的票据无因性则恰恰符合了这一要求, 尤其是当银行介入到票据关系中时, 由于银行的本身特质, 票据法体现的就不再仅仅是微观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 也显现出国家宏观的经济利益, 彰显的是社会的整体利益,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社会本位价值的表现之一。
总之, 票据有因无因的发展无不和经济发展相关, 遵循着最优经济利益的逻辑发展, 因此确立票据无因性成为大多数国家的普遍选择也就无可厚非了。
二、我国票据法对票据无因性的相关规定
我国《票据法》第1 0条第1款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 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 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第2 1条第1款规定:“汇票的出票人必须与付款人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 并且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我国有的学者对此种规定持反对意见, 认为这彻底否定了票据无因性的基本特征, 实际上就是将三种票据的票据关系与票据原因关系联系在一起, 在效果上破坏了票据的流通, 但笔者认为, 我国《票据法》这两条的规定并没有完全否认票据无因性。从表面上看, 这两条规定似乎否定了票据无因性, 在客观上妨碍了票据的流通和持票人的权利安全。但票据有因性和真实票据论不能混为一谈, 这两者已经有了质的变化与区别。票据有因性原则是民商法范畴, 针对举证责任与票据行为效力而言, 票据真实交易背景要求是经济管理与经济法范畴, 从金融管理的角度出发, 并不涉及具体票据行为在私法上的效力。票据立法中引入真实票据论, 主要是考虑票据是一种信用支付工具, 它强调人们在现实的民事活动中要具备诚实信用原则, 因为一个环节的债权债务关系遭到破坏往往会影响损害票据流通秩序并危急社会经济秩序, 因此票据法要求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必须有真实的交易基础可以杜绝那些商业投机、商业欺诈、恶意串通等严重的破坏了市场秩序的行为的蔓延, 可以使票据债务人对这些弄虚作假的直接当事人行使抗辩权。从另一方面而言, 就纯粹字面意思上也很难说这两条规定是在否定票据无因性, 因为这仅仅要求票据基础关系具有真实性, 而对票据基础关系和票据关系的影响上没有做进一步的规定。另外, 票据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典型金融工具, 流通性的票据也被称之为兑换性货币, 可见在现代信用经济的模式下, 票据的信用功能大显其道, 但与此不相匹配的是我国的信用体系尚未完善建立, 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票据无因性的行使, 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也确有不法分子以票据无因性为手段进行不正当的交易, 因此我国《票据法》第10条第1款和第21条第1款提倡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 防止票据欺诈并无不当之处。
三、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票据法没有否认票据的无因性, 但这远远是不够的。因为先进的法律制度必定是与国际接轨的, 因此在普遍承认票据无因性的大势之下, 我国明确票据无因性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在基本维持我国《票据法》第10条第1款和第21条第1款本身规定的同时, 适时的重申票据的无因性, 使二者相辅相成, 不失为一明智之举。同时加强对其他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 为票据无因性的合法运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梁宇贤《:票据法理论与实用》[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0.32
[2]王小能《:票据法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25
[3]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20[4[]日]龙天节《.商法略论》.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第177页
[5]曹守晔:《统一办案标准, 维护金融安全——〈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理解与适用 (一) 》.《人民法院报》[J].2001年2月28日第3版
[6]郭敏《:票据的无因性》[J].福建法学1999 (2) 第65页到第68页
[7]张澄《:试论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及其相对性――兼评我国〈票据法〉第十条》《政治与法律》[J].2006年01期
[8]汪世虎:《论票据行为的无因性《》海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J].2003年03期
[9]刘宏华《:票据有因性观念的坚守与超越――对真实交易背景规则的辩护》《法学杂志》[J].2007年03期
[10]杨继《:我国〈票据法〉对票据行为无因性规定之得失——兼与欧洲立法比较》《比较法研究》[J].2005年06期
[11]刘秀春胡海涛《:票据无因性之经济诠释》《河北法学》[J].2005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