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因管理

2024-07-31

无因管理(共12篇)

无因管理 篇1

1 案例简介

2008年12月28日, 某纺织公司发生火灾, 由于消防队抢救及时, 火情得到控制, 但配电房的受电设备部分损毁。某供电公司启动应急预案, 积极参与抢险, 对该公司受损的受电设备及时进行了更换及维修, 更换及维修的材料费达152 690元。事后供电公司多次就抢险费用问题同该纺织公司磋商未果。纺织公司认为, 自己在火灾中损失惨重, 供电公司有确保安全供电的义务, 及时抢修是供电企业应尽的法律义务, 故不同意支付抢险费用。2009年2月, 供电公司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要求纺织公司支付抢险支出的材料、人工等费用共计182 136元。2009年3月, 经法院调解, 纺织公司同意支付材料费152 690元。

2 案件评析

本案供电公司因抢险而支出的费用应由谁支付?供电企业的管理人员一般都会想到《供电营业规则》第五十一条规定, 即“在供电设施上发生事故引起的法律责任, 按供电设施产权归属确定。产权归属于谁, 谁就承担其拥有的供电设施上发生事故引起的法律责任”。认为按照该条规定, 由用电客户买单理所当然。

但立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及民法原理, 从更深层次的法理视角来分析, 本案实质上属于债权纠纷中的无因管理纠纷。从“无因管理”的角度来分析这个案件, 得到的结果对用电客户应更具信服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 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 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无因管理作为债的一种, 是指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 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法律事实。进行管理或服务的当事人称管理人, 受事务管理或服务的一方, 称本人, 又称受益人。对于无因管理行为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法律是给予保护的。

无因管理成立要件有3个:管理人要有管理他人事务的行为;有为他人利益而进行管理的意思;没有法律或合同约定的义务。

无因管理成立后, 在管理人和本人之间产生债权债务关系, 即无因管理之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规定的管理人或者服务人可以要求受益人偿付的必要费用, 包括在管理或者服务活动中直接支出的费用, 以及在该活动中受到的实际损失。”

依据上述规定, 本案用电客户应承担的义务包括:一为偿还管理人因管理事务而直接支出的费用。供电企业在管理中直接支出的费用, 只有为管理所必须的, 才有权要求偿还。管理人所支付的费用是否合理, 应以管理活动当时的客观情况而定。二为赔偿管理人因管理事务所受的实际损失。供电企业为管理事务而受有损害时, 用电客户应当予以补偿。损害的发生应当与管理事务的行为有因果关系, 且应以实际损失为限。

应当引起注意的是, 供电企业作为无因管理人, 从着手管理他人事务时起, 即发生妥为管理等义务, 即在进行本案抢修技术援助时应以有利于用电客户的方法适当管理。供电企业在开始管理后, 应将开始管理的事实通知用电客户, 及时将管理的有关情况报告给用电客户, 如将抢修过程中发生的财务支出情况列出清单, 并应用电客户要求予以说明。在管理义务终止时, 供电企业应向用电客户报告事务管理的始末, 并将管理事务取得的各种利益 (取得的权利和物品等) 转移给用电客户, 如在抢修中拆卸下的设备配件等。

总之, 无因管理行为是法律所鼓励的行为, 这种行为实施或实现后是应当得到适当补偿的, 这符合民法公平诚信的基本原则,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 促使公民及组织提升感恩的责任意识, 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无因管理 篇2

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之债

一、本章课时: 3 课时(讲授课时 2 课时,实践教学课时 1 课时)

二、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不当得利的概念及构成要件,不当得利发生的原因,无因管理的概念及构成要件;应当明确的内容:不当得利的例外情形,不当得利及无因管理的效力。

三、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不当得利的概念、构成要件及法律效力,无因管理的概念、构成要件及法律效力。难点: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

四、本章教学方式、方法 多媒体教学。

通过案例导入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的概念,通过课堂案例讨论,明确构成要件及法律效力。

五、教学内容提要

第一节

不当得利之债

一、不当得利的概念 不当得利,是指当事人没有合法根据而取得的使他人受损失的利益。不当得利是产生不当得利之债的法律事实。取得不当得利的行为是区别于民事法律行为与侵权行为的一种行为或事实。

不当得利制度的社会功能

在不当得利制度的发展史上,衡平思想居于重要的地位。罗马法学家Pomponius提出不得损人利己的法律格言,因体现了公平理念,不但成为近代自然法关于不当得利的理论根据,而且也成为各国民法中不当得利制度的核心精神。不当得利制度的设立目的,在于追求社会的实质正义。它以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变动是否符合公平正义作为判断法律是否应当予以保护和维持的标准。如果某项利益变动有违社会公平正义,即赋予该项利益变动中的受损人不当得利请求权,并使其中的受益人负担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使当事人之间的利益恢复实质上的平衡。此种衡平思想符合社会上人们的一般道德观念,也体现了现代法律精神。

二、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

(一)须一方获得了利益;

1、财产或利益的积极增加

2、财产或利益的消极增加(应减少而未减少)

(二)须他方受到损失;

因受益人取得利益而造成的相对人财产的减少或应增加而未增加

(三)一方获得利益与他方受到损失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四)须没有合法根据。罗马法上称为无原因,德、日本称为无法律上的原因,瑞士称为无适法原因。在我国指没有法律的或合同的依据。

三、不当得利发生的原因(书P186)

(一)基于给付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如:当事人一方履行根本不存在的义务而为的给付; 原本有给付原因,后来消失。

(二)基于给付以外的原因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如:由于受害人的原因而产生的不当得利、由于第三人的原因而产生的不当得利、由于意外事件而产生的不当得利。

四、不当得利的例外情形

(一)因履行道德义务而为的给付;

(二)因清偿未到期债务而为的给付;

(三)因不法目的而为的给付;

(四)明知无义务而为的给付。

五、不当得利的效力

因不当得利而形成的受害人请求受益人返还不当得利,受益人应当返还的权利、义务关系是不当得利之债。

不当得利之债的内容为:受益人负有返还不当得利原物及其孳息的义务。

1、受益人负有返还的义务,受害人享有返还不当得利的权利,返还的不当得利应包括原物以及原物的擎息。

(l)善意受益人的返还范围,以现存利益为限,如利益已经不存在,则不负返还义务。

(2)恶意受益人(自始恶意)的返还责任,为加重责任,即不仅包括受领时所得的利益,还包括本于该利益所生的利益。如其返还不能填补受损人的损失, 还应赔偿损失。其所受领的利益消灭的,恶意受益人不能主张所受利益不存在而免于返还。对因受领利益所支出的费用等,恶意受益人不得主张扣除。但为保持或增加标的物价值而支出的必要及有意费用(例如动物的饲养费、房屋的维修费),受损人在现存增加额的限度内应予返还。

(3)受益人在取得不当得利时为善意,后来知情为恶意的,其返还的范围应以恶意开始之时存在的利益为准。

2、受益人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上交国库。

不当得利与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法律制度和不当得利制度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前者在于对侵权人的行为给予法律上的否定性评价,并使受害人因侵权行为所受的损失得到补偿,因而不问侵权人是否因侵权取得利益。后者则在于以使受益人返还不当利益的方式恢复当事人之间因不当变动而受到破坏的利益平衡,受益人如未取得利益,即无不当得利可言。二者的构成要件也不相同。例如,侵权行为法律责任的成立,须以行为人的过错(故意或过失)为要件,而不当得利返还义务的成立则不考虑受益人的主观过错。受益人只要有取得不当利益的事实,即应予以返还,其主观状态仅对其返还范围发生影响。

侵权行为为造成他人合法权益的损害的行为。但自加害人方面而言,其行为的结果可能使自己获得利益(例如侵占他人财产、无权处分他人财产等),也可能并未使自己获得利益(例如侵害他人的身体或人格、毁损他人的财产等)。在后一种情形,因侵权行为人未因侵权行为获得利益,自不能适用不当得利制度。而在前一种情形,可发生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竞合,受害人可选择一种请求权而为请求。依一些国家的民法关于消灭时效的规定,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时效期间要较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时效期间为长。在德国民法和我国1929年民法上,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罹于时效而消灭的,赔偿义务人因侵权所受的利益,仍应依关于不当得利的规定予以返还。

案例讨论:

1993年6月26日,银川铝型材厂从中国银行银川市支行中湖储蓄所购买了100张面额100元的定期定额有奖储蓄存单,存单背面标明中奖率为100%。1993年7月10日,中国银行银川市支行公开摇奖,在宁夏日报第四版上公布了中奖号码,同时规定从1993年7月15日至10月15日为兑奖期限,逾期不兑视为弃奖。在此期间,银川铝型材厂始终未去兑奖。1993年10月15日,在兑奖的最后一日,银川铝型材厂将有奖储蓄存单发给本厂职工,代替欠发工人的工资。该厂职工王春林领到奖券后,经核对,该奖券的号码003172号中了一等奖,奖金1万元。王春林即持该奖券到银行领取了奖金。银川铝型材厂得知王春林中奖情况后,认为此奖金应归厂方所有,没有及时兑奖,是因厂方主管人员的疏忽大意,未了解中奖情况所致,王春林应将1万元奖金交回厂里,由厂里按幸运奖赠与王春林1888元。厂方意见被王春林拒绝,因而发生纠纷。银川铝型材厂遂向银川市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王春林返还奖金1万元。

银川市城区人民法院认为,银行发放的003172号有奖储蓄存单,在1993年7月10日公开摇奖时中奖,使该存单从票面值100元升值为10100元。此时,银川铝型材厂是已升值存单的合法持有人,奖金1万元是持有人的合法收益。由于银川铝型材厂主管人员的疏忽大意,未了解存单中奖情况,而将已升值为10100元的存单仍以票面值100元发放给王春林。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银川铝型材厂的行为属重大误解,是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依照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的规定,王春林在对方对自己的行为有重大误解的情况下领到存单,进而取得1万元奖金,是没有合法根据的不当得利,应当返还。银川铝型材厂虽然表示在王春林返还1万元奖金后,从中拿出1888元作为幸运奖赠与王春林,但因王春林拒绝受赠,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28条的规定,赠与关系不能成立。据此,银川市城区人民法院于1994年5月20日判决:王春林于判决生效后15日内返还银川铝型材厂不当得利1万元,逾期承担法律责任。

第一审宣判后,王春林以原审适用法律不当,判决有误为由向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

(一)王春林取得10000元奖金的行为不属于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或者合同的根据,因他人财产受到损失而获得利益。银川铝型材厂以奖券顶替职工工资意思表示真实,厂方在一审起诉状中明确表示因厂方资金困难,将所购存单每张面值100元发给职工顶替工资,发放前对奖金部分无任何约定,原审上诉人获得有奖储蓄存单合法有效,因此所取得的10000元不属不当得利。

(二)银川铝型材厂未能合法取得10000元奖金不属重大误解。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是指行为人对于民事行为的重要内容产生错误的理解,并且基于这种错误理解而为的民事行为。经查:对于有奖储蓄存单的奖项、产生办法、领奖期限在当地报纸上多次刊登,银川铝型材厂应该明知,且该厂其余几十名工人领取的有奖储蓄存单也都含有奖金,虽数额不等,但获奖性质相同,银川铝型材厂对其他工人领取的奖金并不主张返还,足以证明其对有奖储蓄存单能够中奖一事并不存在误解。

(三)1万元奖金应归王春林所有。定期定额有奖储蓄存单是必须实际持有并且到期提示才能实现财产权利的有价证券。有价证券上所表示的财产权利对持券人来说,仅是一种期待债权。本案有奖储蓄存单票面记载的100元以及中奖后可得的奖金1万元,即为期待债权。在该存单尚未届期并经持有人提示前,不能认为债权人已对与债权相应的财产实现了完全占有。持券人只有在约定的期限内以交付存单的方式提示义务人履行义务,才能实现对10100 3 元财产的完全占有。因此,原审认定存单自中奖后,即已升值为10100元,进而把1万元奖金认定为银川铝型材厂合法持有该存单期间的合法收益,是错误的。民法通则第七十二条规定:“财产所有权的取得,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的,财产所有权从财产交付时起转移,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本案存单是银川铝型材厂自愿转让给王春林的,转让时未对获奖权利作出任何约定。王春林凭存单向银行提示履行义务,从而实现了对1万元奖金的完全占有,符合法律规定。银川铝型材厂从自愿转让出存单起,已经不能再主张存单上的财产权利。据此,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四条之规定,于1995年3月27日判决:

一、撤销银川市城区人民法院[1993]城民初字1008号和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1994]银民终字第200号民事判决。

二、驳回原审被上诉人银川铝型厂要求原审上诉人王春林返还一万元奖金的诉讼请求。

第一、二审诉讼费各410元,由银川铝型材厂负担。

第二节 无因管理之债

一、无因管理的概念 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的管理或者服务的事实行为。无因管理是产生无因管理之债的法律事实。

二、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

(一)须是为他人管理事务;事务,指一切可以满足人们生活利益各方面需要的事项。该事务须符合以下条件:

1、须为合法事务;

2、须非本人专属的事务;

3、须不属于非经本人授权不得办理的事务;

4、须为他人的事务;

5、须适于发生债的关系

(二)须有为他人谋利益的主观意愿;

(三)必须是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法定义务:抚养、监护、遗嘱执行等,约定个义务:管理人与本人之间通常存在委托、雇佣、承揽、合伙等合同关系。负有公法上义务:消防队员救火、警察救助,虽非对于私人的义务,但因个人利益的保护为其公法上义务的内容,也不成立无因管理。

三、无因管理的效力

因无因管理而形成的管理人请求受益人支付管理费用,受益人应当偿付的权利、义务关系是无因管理之债。

无因管理之债的主要内容为:

(一)管理人的主要义务

1、自管理开始即适当管理的义务;(除应当不违反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的意思外,其采用的管理方法也应有利于本人。应尽善良管理人的注意)

2、将管理事实及时通知受益人的义务;管理开始时,如能通知应即通知本人;如无急迫的情形,应停止管理并等待本人的指示。但如无法通知(例如不知本人是谁、不知本人行踪)或本人已知其开始管理,不在此限。

3、将管理情况向受益人汇报并移交管理利益的义务;

4、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致受益人重大损失的予以赔偿的义务。

(二)受益人的主要义务

1、偿还管理人为管理事务所支付的必要费用及其利息;

2、清偿管理人为管理事务所欠的必要债务;

1、赔偿管理人为管理事务所受损失。

四、无因管理与制止侵害的区别

无因管理之债,乃是指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的“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损失进行管理或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的情形。

制止侵害,是指民法通则第109条“因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受益人也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的情形。

无因管理与防止侵害有相似之处:防止侵害人与无因管理之管理人都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说都是为他人谋利益,而且为他人谋利益时,都没有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但两者具有根本性的区别,无因管理之债与防止侵害之债有如下区别:

其一,内涵不同。作为债发生的原因,无因管理是没有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害,自愿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而防止侵害是指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免受侵害的行为。

其二,当事人不同。作为一种法律关系,无因管理只涉及两方当事人,即受益人(法学理论上称为本人)和管理(服务)人;而防止侵害通常涉及三方当事人,即侵害人、防止侵害行为人和受益人。但在某些特殊情形,如受益人遭受的侵害来自自然力而并不是来自具体的人,或者侵害人消亡,等等,防止侵害发生债时,只涉及防止侵害人和受益人两方当事人。

其三,责任不同。无因管理受益人需要承担管理(服务)人为其管理事务或者服务支出的全部必要费用,而对防止侵害受到的损害,应由侵害人赔偿,受益人“可以”作适当补偿而不是“必须”适当补偿或赔偿,更不需要全面赔偿。

其四,价值取向不同。防止侵害是为了防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受到侵害,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防止侵害实现的是公益价值,因而为社会所大力倡导和鼓励。而无因管理,强调的是本人应该管理好自己的事务,管理人的管理行为主要是为了实现私益价值。正是因为无因管理实现的是私益价值,对管理人因管理和为本人提供服务支出的必要费用,法律才规定由受益人全部赔偿;而防止侵害是为了公益价值或者说主要是为了公益价值,因而直接受益人只是“可以”适当补偿防止侵害人遭受的损失。

其五,行为目的、内容不同。防止侵害行为是在国家、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遭遇侵害或者面临现实侵害危险的情况下,为防止、制止这种侵害而采取的一种积极行为;行为的目的在于使侵害得以避免或者减损。无因管理行为是本人需要服务或者本人事务需要管理,无义务的行为人出于为本人谋利益而采取的一种积极行为。行为的目的在于使本人需要的服务得到满足,或者使人们通常认为本人需要管理的事务得到管理。值得注意的是,没有防止侵害行为的实施,侵害往往确定地发生或者存续,而受益人往往会因此受到损害或者损害加剧,而没有无因管理行为的实施,本人利益并不必然受损。

案例讨论

案例一:居民许某一日深夜回家时,发现距家门不远处放着一辆自行车,此时深夜无人,许某就把该车推回家中,放在楼梯下,准备第二天送去派出所招领。第二天早晨,许某起床后发现自行车被盗,即向居委会反映并到派出所报了案。此后,自行车的车主张某寻找自行车,得知车被许某推回家后,找到许某,要求许某返还自行车,许某向张某说明情况,张某仍然坚持要求许某赔偿其损失。

问题

1、许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张某能否要求徐某赔偿损失?

2、此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案例二:某村农民姜某承包了一片果园,秋末即将收果时,姜某一家因食物中毒,全家 一块住院治疗。此间,突遇暴风雨,同村赵某为避免姜某承包的果园遭受损失,便请了10个帮工,用一天时间替姜某抢收苹果15000斤,赵某为此支付雇工费200元。第二天,赵某怕摘下的苹果烂掉,又支付200元请人用汽车把姜某的苹果拉到县果品公司出售,赵某共得货款5000元。半月后,姜某病愈归来,找到赵某要苹果款,赵某认为,如果不是自己帮他拾收,姜某最多能得3000元,因此,赵某只答应给赵某3000元,二人为此发生争执,姜某起诉到法院。

〔问题〕

1、赵某的行为属何性质?赵某应如何返还姜某的苹果款?为什么?

2、此案应如何处理?

案例三:农民华某在麦收后把新脱粒的2000斤小麦全部摊在场上晾晒。7月15日傍晚,其8岁儿子突患疾病,华某夫妇急忙送孩子去县医院。16日午后,天气突变即将下雨,华某的邻居王某知道华某夫妇送子看病未归,便主动把华某的小麦收扰并盖上苦布,16日下午的大雨一直下到17日的晚饭后,18日上午,王某把自家的小麦推天凉晒,他估计华某夫妇该回来了,因此未对华某夫妇的麦推采取摊晒的措施,不料,华某因儿子病情严重,直到19日才能脱离危险,当华某19日傍晚赶回家中,发现小麦被邻居王某盖好,谢过王某后华某到场上,发现苦布下的小麦大部分发芽、霉烂,于是华某找到王某,要求王某赔偿自己的损失,王某认为自己好心好意,华某不给自己工钱反要自己赔偿太屈了,拒绝赔偿,华某诉至法院。

问题:

1、本案的性质是什么?华某能否要求完某赔偿损失?

2、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案例四:原告、被告之间是邻居,1982年8月的早晨原告在楼顶层的平台上摆放了20盆君子兰花,浇完花以后就去上班。下午突然刮起大风,大雨即将来临,被告上楼顶收拾晾晒的衣服,发现原告养的花将遭雨淋遂动手将花盆搬下楼,在搬运至第三盆时,因不慎摔了一跤,扭伤了自己的脚,同时将原告一盆名贵的花摔坏。原告回家后,发现花已被摔坏,非常恼怒,认为被告擅自搬动其花盆,由此造成损失,应当负责赔偿。被告认为,其出于好心帮助原告,不应赔偿。原告遂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承担侵权责任。被告以后又提起反诉,请求原告支付其因治疗脚扭伤而花费的医疗费。

问题:本案应如何处理?

考核要求:

一、不当得利之债

1、识记:(1)不当得利的概念。(2)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3)不当得利产生的原因。

2、领会:(1)不当得利的例外情形。(2)不当得利的效力。

3、应用:(1)结合案例分析不当得利之债的认定与处理。

二、无因管理之债

1、识记:(1)无因管理的概念。(2)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

2、领会:(1)无因管理的效力。

3、应用:(1)结合案例分析无因管理之债的认定与处理

[本章思考题]

1、论述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及法律效力。

论无因管理制度的完善 篇3

摘 要 管理他人事务、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有为他人管理的意思,所有符合三大构成要件的行为均构成真正的无因管理。对不法管理准用无因管理的规定,使不法管理所生的利益仍归诸本人享有,以除去经济上之诱因,而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 无因管理 本人 管理人

一、明确无因管理的地位

对无因管理在民法典中的定位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在法理上的定位,二是在民法典位置上的定位。前者是指对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是作为准契约的性质加以立法,还是把其作为债的发生根据加以立法后者是指无因管理在民法典中应该放在何处的问题。关于无因管理在法律性质上的定位争议不大,现代大陆法系国家大多将其定性于债的发生依据之一,在我国未来民法典中也应如此定性。关于无因管理在民法典位置中的定位,是一个难题。首先我们应当明确的是,无因管理管理的规模虽小,但在逻辑上与合同、侵权行为处于平行的层次,像传统债法结构之中,将其点缀在各种有名合同之后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主要有三种方式供我们选择一是与合同与侵权行为一样独立成编。这种安排从逻辑上说是合理的,但无因管理在内容方面较合同与侵权行为终归相差悬殊,在条文上与合同、侵权不成比例。从立法技术层面上考虑,不合形式美二是将无因管理规定在债法总则中,当然该种安排应以设定债法总则为前提三是将无因管理规定在民法总则中。这是在不设债法总则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因为,若不设立债总无因管理就无法在债总中找到位置,而就民法体系的分则制定而言,它是按照权利类型如物权、债权或行为类型如契约、侵权行为来制定的,也难以找到无因管理的位置。此时,在总则中予以规定成为必然选择。

二、型构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

管理他人事务、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有为他人管理的意思,所有符合三大构成要件的行为均构成真正的无因管理。以管理承担是否合事务性质标准,以本人意思与管理结果作为分类标准于管理人不公平,将真正无因管理分为适法无因管理、不适法无因管理。但应注意的是适法与不适法的概念分类,已不具有法律评判的作用,而仅将其作为成为构成无因管理债之关系后,管理人与本人之间权利义务具体分配不同的判断标准。

三、合理权衡个人和社会两种利益,完善管理人与本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管理人的责任

1.明确管理人与本人的权利义务关系。首先对管理人与本人的权利义务内容作统一明确的规定。管理人的义务适当管理义务、继续管理义务、通知义务、报告及计算义务。管理人的权利支出必要或有益费用及利息的偿还请求权、债务偿还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此三者称为管理人的求偿权,其并不以本人得利为限。对于管理事务属于职业范围内的活动的特殊无因管理,管理人可以享有报酬请求权。其次,针对不适法之无因管理,此种特殊情形,于双方应负的义务范围内作特别的调整若得本人承认,则视为一适法无因管理,管理人享有一般适法无因管理人同等的完全的求偿权若本人不予承认,管理人本人可不履行其交付所得之义务,本人也不必承担补偿义务,若管理人的不当管理承担行为给本人造成了损害,管理人应就自己的过失承担债不履行责任,能恢复原状的,应予以恢复,如不能恢复,即应对本人予以补偿,同时立法对管理人做出的除交付之外的其他义务应照常履行。

2.明确规定管理人的责任。首先,无因管理人承担的是债务不履行的責任。尤其注意的是不适法的无因管理人在得不到本人承认时亦应承担债不履行责任而非侵权责任。因为侵权责任由非法行为引起,而不适法无因管理人未尽无因管理债之义务的行为却绝非非法行为。其次,关于管理人的责任程度,自罗马法以来,各国立法均规定,无因管理人就自己于管理中的抽象轻过失负责,即如果管理人未尽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将向本人承担债不履行责任。对于此种责任程度,如今很多学者认为甚为不公,应将管理人之责任范围缩小为具体轻过失责任,及仅达到与处理自己事务为同一的注意为即可。我国也有许多学者支持此观点。但本文仍认为管理人承担较重的抽象轻过失责任较为合理。虽然根据大陆法制度中,在于债务人无利益可言的情况下,如赠与契约和无偿委任,赠与人、受任人均仅就重大过失负责的理论,对毫无利益可言的管理人似乎理应向本人承担较善良管理人注意义务更轻的义务,即与处理自己事务的同一注意义务或普通人的注意义务即可。但我们不能忽视了这样一个问题,赠与契约和是受限制的。为弥补本人因意思自由受限导致的地位不平等,法律要求管理人承担更重的责任是合理的。

四、明确无因管理与防止侵害行为的关系,将防止侵害行为纳入到无因管理的广义范畴之内

从防止侵害规定的内容进行分析看出,无论是两者的实质性构成要件,还是二者立法的价值取向,都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从外延上看,防止侵害行为属于无因管理的一种类型,两者的关系是种属关系。但防止侵害行为又非纯粹的无因管理,因它可能涉及到第三人的侵权行为,第三人与管理人、本人之间还存在侵权行为关系。正因此种侵权行为存在,侵权人是导致防止侵害人损害的直接原因,当然应首先承担侵权赔偿责任,但并不影响防止侵害人与本人之间存在的无因管理之债,防止侵害行为人当然可以据无因管理制度向本人主张补偿。防止侵害行为人可向侵害人或受益人择一行使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或无因管理债之请求权,也可同时主张,但应以其实际损失为限,不可因此双重获利。在侵害非由人为产生时,受益人本人应按一般无因管理的规定负损害赔偿责任或给予足额的补偿。由于防止侵害的行为,可能会有较大的危险性,给行为人造成的损害较大,导致本人无力承担,国家和社会应当承担相应的救济义务。

五、增加对不真正无因管理的规定

对不法管理准用无因管理的规定,使不法管理所生的利益仍归诸本人享有,以除去经济上之诱因,而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泽鉴.债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论无因管理制度 篇4

关键词:无因管理,构成要件,法律效果,完善

一、无因管理制度的概要

所谓无因管理制度指的是当事人当事人一方没有法律规定的也没有与另一方约定的义务, 而为了使他人的利益免受损失来进行管理或服务的法律事实。我国出《民法通则》于完善民法体系的需要, 确立了无因管理制度。

二、无因管理的成立要件

在法制社会, 个人的事务应当由个人或其授权的人管理, 他人本无权干涉, 这是一条原则。然而, 在社会共同生活中, 个人的事务又往往需要他人管理。严格界定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也显得极为重要。

(一) 为他人管理事务

无因管理成立的基础条件是为他人管理事务。所谓替他人管理事务不但包括管理别人事务的行为, 还包括给别人提供服务。

为他人管理事务包括三方面的内涵:管理一方当事人必须管理的是事务, 这里谈到的事务包括了人们生活中的一切事务;而当事人管理的事务必须是他人的事务, 而不可以是他本人的事务;需要管理人有管理的行为, 而不可以是不作为, 而这里的行为不仅包括管理行为, 还包括改良、利用等行为。

(二) 无法定或约定的义务

无因管理的“无因”是指没有法律上的原因。

对于管理人有法律上的原因而管理他人事务, 不成立无因管理, 这里法律上的原因是这有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首先, 依法律直接规定对本人负有义务, 不成立无因管理。其次, 以合同对本人负有义务也不成立无因管理。管理人虽负有法律或约定的义务, 但是对于管理人超过他义务范围的, 属于因无义务的管理, 因此也构成无因管理。

(三) 替他人管理的意愿

这里说的为他人管理的意愿, 是指管理人存在将因其管理而得到的利益等归于被管理人的想法。也就是从管理人内心的角度将其管理或者服务行为带来的利益回归于被管理人。而这里归于被管理人的判断的标准只能是依靠社会通常的客观标准。相反, 如果管理人没有为他人管理的想法而私自管理他人事务, 则必然构成侵权行为。

三、无因管理制度在我国的现状与完善

当今, 我国在无因管理制度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 在全面分析我国无因管理制度的现状和立法情况上, 并借鉴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 笔者为完善我国的无因管理制度提出了几点拙见:

(一) 我国无因管理制度的现状与缺陷

1. 我国无因管理制度的现状

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 中国大部分公民都认为助人为乐是传统美德, 做人要施恩而不图回报, 而认为施恩图报的行为是非常不道德不仗义的, 因此导致了即便管理人实施了无因管理的行为, 碍于情面与舆论, 也不愿将其诉诸于法律, 使得管理人得不到合理的补偿而蒙受损失。再加之我国现在在无因管理方面的立法并不相当健全, 导致了我国的无因管理行为减少。

2. 笔者认为在立法上, 我国的无因管理制度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 在我国法律条文中找不到关于无因管理构成要件的具体规定, 只是在《民法通则》中有关于无因管理含义的表述, 这就为司法适用带来了不确定的难题。

(2) 我国关于无因管理的法律条文中只有关于管理人权利的规定, 却找不见关于管理人责任与义务的规定, 这种状况不利于保护本人的利益。

(3) 内容上, 无因管理制度的相关法律规定的不够具体, 致使可操作性差, 不利于司法实践。

(4) 我认为在调整管理人与本人的利益上我国法律规定的不够成熟, 我国法律只是规定了对于管理人的合法性给予了认定, 而没有对本人的权利及利益予以规定。

(5) 立法将无因管理行为与防止侵害行为区别开来, 不利于对无因管理案件的协调处理。

(二) 对完善无因管理制度的建议

对于完善我国的无因管理制度,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立法上, 应建立系统的法律法规

首先, 应当对管理人的义务予以明确规定。这包括:适当管理的义务以及通知义务。所谓适当管理指用有利于本人的方法并且不违反本人的意思来进行管理。通知的起算时间自管理开始时起。

其次, 要对管理人的权利明确作出规定。管理人的权利也就是本人应当承担的义务,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管理人有请求本人返还因其管理事务支出的必要费用的权利。

再次, 应当对本人的请求权予以明文规定, 对于无因管理制度我国相关法律只是片面强调了管理人的权利, 而忽视了本人的权利, 这就会造成双方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不平衡。我认为, 无因管理一旦开始, 管理人就应当尽到善良管理的义务, 避免因不负责任的管理行为而造成损失。

最后, 明确无因管理制度的外延, 为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问题清除制度障碍。无因管理在社会生活中非常普遍, 所涉及的事务也相当广泛, 凡为维护他人利益或使他人利益免受损失的行为都可成立无因管理。

2. 政府和民间应当为无因管理制度作出相应的努力

应当建立无因管理的专项基金会, 并应当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而且社会也应当为无因管理制度的完善献上一份力, 比如吸纳社会捐款等。以便在管理人遭受损害又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得到全部赔偿或者足额赔偿的, 国家和社会应当承担相应的救济义务, 以保障管理人及其抚养的近亲属的基本生活和工作。

3. 改变传统思想, 确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思想

尽管“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但这只是在道德、情感层面的理解并且属于传统思想, 在当今“亲兄弟也要明算账”的社会, 不要把施恩图报看成是一件丢脸的事, 虽然这看起来有违传统的道义, 但这样做是绝对合法的;这样做不是小气, 而是把物质方面划清一点能更好的处理人际间的关系。这样谁都不欠谁, 在交往中才能平起平坐, 才能尊重对方。

结语

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 中国大部分公民碍于情面与舆论, 即便实施了无因管理行为也不愿将其诉诸于法律, 使得管理人得不到合理的补偿而蒙受损失。这种情况对于我国无因管理制度的发展以及我国法律的健全是非常不利的, 再加上我国的法律规范本身不够明确, 造成了当今社会无因管理行的不健全发展。通过对无因管理制度的研究, 我发现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所成果, 但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仍就很多。

参考文献

[1]叶知年.《无因管理及相关债之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7.

[2]王泽鉴.《债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无因管理 篇5

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无因管理中,管理他人事务之人叫管理人,受管理事务之人为本人。无因管理制度是我国民法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法条规定本身的简陋与粗疏,致使无因管理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遇到了不少的问题。本文择其较重要的两个问题作一粗浅论述,希有助于这一制度之完善。

一.无因管理的主观方面。

1.关于无因管理人主观意思的认定问题。

管理人具有为本人谋利益的意思是无因管理成立的首要条件,正是这一条件把无因管理与侵权行为从根本上区分开来,所以对其认定具有重要意义。管理人为本人谋利益的意思是从动机层面说的,属于主观方面的.范畴,而其管理行为是一种无须明示的事实行为,这使得管理人的主观意思在司法实践中较难把握。笔者认为,可以把主客观两方面结合起来,作综合考虑:

首先,从客观方面来说,必须存在对他人事务进行管理或服务的必要性,即本人对自己的事务或财物一时失去控制,或无法完全控制,不能进行有效管理,如果这种情形继续下去,其利益就可能发生丧失的危险,这种对利益急需进行有效保护与管理的需求客观上可能促成别人产生为本人谋利益的主观意思。反之,如果客观上本人事务并没失控,利益并没有将受损害的危险,他人实施了管理行为,则不能推定他人有为本人谋利益的善意动机,其行为不构成无因管理。行为若造成本人利益损害,还可能构成侵权。这里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是否要求管理行为的结果一定有利于本人?笔者认为,正如良好的结果未必出于良好的动机一样,良好的动机也未必会带来良好的结果。为他人谋利益的主观动机是先于管理结果而客观存在的,尽管大多数的无因管理行为其结果最终是有利于本人的,但不能因此而把结果是否有利于本人作为区分是否属于无因管理行为的标准。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不利于鼓励无因管理行为。

其次,从无因管理的主观方面看,判断管理人的主观意思应考虑三项因素:管理人的主观条件,事务管理的一般社会常识,本人对其事务的管理要求(以明示或可得推知的意思为限)。管理人的主观条件包括管理人的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文化知识水平以及工作、生活经验等。一个人的行为必然受限于其自身的主观条件,管理人的管理知识水平决定了管理人对社会常识的判断和对事务的处断。如果管理人具备一般社会水平,便能推出本人的管理见解,作出有利于本人的管理行为。但由于无因管理是事实行为,因而并不要求管理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只要具有认识能力即可。因此,如果管理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备足够的管理知识水平,但只要其行为不违反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的意思,而尽其所能地为本人利益进行管理,就应认为其有管理意思,构成无因管理,而不应以侵权行为论,这样才能体现无因管理的立法旨意,更具合理性与公平性。法律充分尊重民事主体自由处分其事务的权利,要求他人不得随意干

票据行为的无因性 篇6

关键词:票据行为的无因性;相对无因性;票据法;立法完善

1 票据行为的无因性

要理解票据行为的无因性,首先要理解无因性的概念。依法律行為是否与其原因相分离,可分为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无因行为是不以原因为要件的财产行为,不因原因行为的瑕疵而使法律行为本身受影响。在票据法上可以体现为票据基础关系与票据关系之间的分离。

票据关系是一种纯粹的金钱债权关系,持有人持有这张票据,承兑人就必须付款,而无需顾及出票人与持票人,或与持票人的前手有没有实质的债权债务关系。而因背书、承兑、保证等票据行为产生的多重的票据关系也与票据基础关系没有关系,正是因为这样,才不会因为票据基础关系的瑕疵,如存在被欺诈的情况等,而使得票据关系广大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受到影响,从而使得票据流通时要考虑太多的问题,而阻碍了票据流通功能的发展。

但是在法律某些明确规定的情况下,票据关系的效力又受原因关系的影响。如:票据关系的当事人在原因关系中为当事人的,票据债务人可根据原因关系,对票据债权人行使抗辩权。

2 相对无因性

票据行为的无因性不是万能的并不能适用于各种情况,当维护持票人的利益时,出票人与债务人的利益却被牺牲掉了。这会给恶意占有人可乘之机,如果恶意占有了合法票据即可行使票据权利,无疑是对票据出票人与债务人利益的巨大伤害。

故应当坚持票据行为的相对无因性原则,也就是票据行为的无因性要有例外,也可以称之为票据关系与票据基础关系的牵连。

通常体现在以下几种情况。

2.1 在授受票据的直接当事人之间,票据债务人可以原因关系抗拒债务关系。因为这时,票据原因关系与票据关系的双方当事人发生了重合,票据原因关系的瑕疵对票据关系的影响非常的大。而且在双方当事人之间也没有第三人权利与票据流通的问题,故当然可以以原因关系对抗票据债权人。

2.2 在无对价取得票据,即因税收、继承、赠与依法取得票据的持票人,受其前手原因关系的影响,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在此种情况下,票据受让人没有支付对价,那么对他的纯获利益的保护在前手的债务人利益损失的保护情形下就显得很渺小了。如果为了对一个纯获利益的行为进行保护,而损害了另一个合法权利,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且从实际情况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坚持无因性,任何一个瑕疵原因关系中票据债权人,都可能以恶意的心态将票据无偿转让给另一人,从而使得票据债务人权利无法得到救济。

2.3 当持票人明知其前手的票据权利存在原因关系的抗辩而取得票据的,对其前手基于原因关系的抗辩可对抗该持票人。这也是和上述情况有类似之处,防止票据原因关系的债权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恶意第三人的权益与票据债务人的权益又进行一次较量,显然法律这时应该倾向于对票据债务人权益的保护。

坚持票据行为的相对无因性可以说是在保护票据流通与票据债务人利益保障上寻求到了一个平衡,具有实质公平性。

3 立法完善

既然票据行为的无因性是相对的,那么在立法时就出现了一个平衡问题。怎样在立法上平衡票据流通的保护与票据债务人的合法正当利益保护呢?

大陆法系中,德国票据立法严格遵循相对无因性原则,这集中体现在德国《票据法》第17条规定中:“任何被凭汇票要求付款的人,不得以持票人与出票人或前持票人有直接关系为理由向持票人提出抗辩。但持票人在取得汇票时知晓该交易不利于债务人时不在此限。”该条通过票据抗辩限制来贯彻票据相对无因性原则。这也是大陆法系关于票据相对无因性最早的启示性法规。

英美法系中,票据无因性的体现在于“正当当事人”的概念。只要持票人是善意的,而且支付了相应的对价,那么他就是正当持票人,可行使一切票据权

利,并得切断抗辩。这一正当当事人概念即使得当事人在票据流通中,不用担心票据原因关系的瑕疵,而只需担心自己的行为的合法性。从而保持了票据的流通。同时又强调了“正当”、“善意”,是对相对无因性的最好诠释。

相比较外国关于票据相对无因性的先进规定,关于票据无因性的我国立法主要体现在票据法第十条:“票据的签发、取得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即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但却是对票据无因性的一种否定。

我国的票据法里程还不算长,在票据无因性的原则践行上还不够完善,但可以通过我们长时间不断地改革去改善这种情况。

首先要对票据法中否定无因性的规定进行改善,最典型的是对第十条关于票据有因性的“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改善。可以参照国际上的规定,与国际通行规则保持一致。

有一种可能的改革方案是将这些真实的交易关系,债权债务关系、资金关系等设置为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这样就与英美法系中的正当当事人有了异曲同工之妙。票据流通中的当事人,只需注意自己行为的“善意”,从而促进了流通,又避免了恶意第三人的侵害。

确定无因性是前提,其次,要在票据法中确定“相对”。相对性可以在法律的例外情况下进行规定。这就要根据上诉相对性的几种情形来改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票据经济职能的充分发挥和顺利实现,同时也才能有效地保护票据上最基本最直接权利人在票据关系及其基础关系中所共同拥有的合法利益。

最后,必须强调我国票据立法改革的紧迫性,当代国际经济日趋繁荣,票据的作用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也不应当只注重国内市场的一些问题而忽视了票据法的改革。如在国际货物运输中,跟单汇票非常普遍,如果中国不能与国际通行规则保持一致,则可能引起国际贸易中的诸多争端,反而到时会产生很多的诉讼,增加我国的法治成本。

论好意施惠与无因管理 篇7

(一) 概念

好意施惠是德国判例学说上的概念, 我国还未有明确的定义。德国梅迪库斯教授认为:“有些行为方式在法律层面之外, 因此它们不能产生法律后果。这类行为没有统一的名称, 学者称之为纯粹的‘情谊行为’或‘社会层面上的行为’” (1) ;具体是指当事人之间基于约定, 而非设定的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而由当事人一方基于良好的道德风尚实施的使另一方受惠的非法律行为, 是意在增进情谊的行为。好意施惠主体为施惠人与受惠人, 即有无偿施惠的一方, 也要有接受恩惠的一方。因为提供恩惠是要有一定的对象, 即使接受恩惠一方不是个人, 也会是集体甚至是整个社会。

(二) 构成要件

1. 主观方面:

双方达成一个约定。约定不是指法律上的合意, 而是一种无法效意思的意思表达。例如, 在火车上, 甲请乙到某某站叫醒甲, 甲要下车, 乙答应甲了。这就是好意施惠, 乙答应甲并不是想产生法律效果, 而是出于好心而无任何法律效果的。这与合同达成合意完全不同。

2. 施惠人无偿对受惠人施加恩惠。

双方的约定内容一定是对受惠人有益的, 而不是对受惠人的权利加以限制或是为受惠人设定义务。好意施惠基于双方对具体恩惠的约定而展开的一种施惠行为, 它是无偿的行为。若是行为与钱财的有偿交换, 则不称之为好意施惠。

二、无因管理的概述

(一) 概念

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律规定或约定的义务, 为了避免他人利益的损失而自愿对他人事物进行管理的行为。管理事务的人称为管理人, 被管理事务的人称为本人。无因管理在许多国家的民法中都被规定为债的发生依据, 它是一种法定之债。我国《民法通则》第93条的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 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 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二) 构成要件

1. 无因管理发生无法定或约定的义务, 即无法律上的缘由。

无因管理的“无因”, 是指无法律缘由或者无法律依据。负有职务义务的人管理他人事务非为无因管理, 如消防员救火, 实为履行因其职务性质产生的公法上的义务。

2. 管理人有为了他人利益着想而管理事务的意思。

这是成立无因管理的主观要件。管理人具有为他人谋利益或避免损害发生的行为, 因为无因管理是事实行为, 所以不问是否达到管理人希冀的结果, 也不要求管理人管理时知道是何人的事务。管理人若为自己的利益, 但被管理人客观上产生利益, 同样认定为无因管理。

3. 无因管理需是管理他人事务。

“管理”必须是一个积极作为, “事务”须能产生债权债务关系的。关于道德, 情谊, 习俗的事务不属于无因管理的事务, 且事务必须是合法事务。

三、好意施惠与无因管理的比较

(一) 相同点

1. 二者都不是法律行为, 属于事实行为。

所以限制行为能力人与无行为能力人都可以实施这两种行为。法律行为是指主体以意思表示为核心并追求该意思表示中所含效果在私法上的实现的行为。好意施惠当事人虽然达成了相关的意思一致, 但是双方缺乏缔约的意思, 纯属于道德行为或是情谊行为;而无因管理中, 管理人并没有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终止的意思, 只不过法律为鼓励管理行为而对其特别规定, 因此它不是法律行为。

2. 施惠人与管理人都无法律上的根据, 自愿发出意思表示施惠或者管理。

施惠人与管理人是自愿为他人提供帮助, 或许是出于道义或许是出于私心, 但以第三人的标准来看是善举。好意施惠与无因管理行为是无偿行为, 行为人不能要求奖励, 但可以要求对方支付相应的对价。

(二) 不同点

1. 双方是否都做出意思表示。

在好意施惠中, 施惠人与受惠人达成某项约定, 但是缺乏缔约的意思。而无因管理行为中, 管理人为他人谋利益而提供管理, 在事务管理前管理人与被管理人无意思联络, 但是管理人在管理行为发生后负有通知被管理人义务 (管理人知道被管理人的情况下) 。

2. 是否发生法律效果。

好意施惠是事实行为, 双方所做的意思表示缺乏追求某种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意思表示, 仅仅是基于道德或情谊而达成某项约定, 因此好意施惠行为是没有法效的。而无因管理虽然当事人之间未达成合意, 但是法律为了保护和鼓励这种高尚的行为, 所以规定无因管理行为可以产生债权债务关系, 因此无因管理行为会产生法律效果。

3. 承担责任不同。

好意施惠行为中双方虽有意思联络, 达成某项约定。但是好意施惠缺乏缔约的意思, 所以好意施惠行为不同于合同行为, 如果一方当事人违反约定自然也就不构成违约责任。然而在许多情况下, 好意行为会越界, 如没有驾照的丙同意丁搭自己的顺风车, 在行驶过程中, 由于丙的疏忽发生了车祸致丁严重损伤。显然丁不可以基于违约提出赔偿请求, 但是丁可基于侵权行为提起赔偿请求。虽然好意行为基于双方无法效的约定, 但好意行为已超出好意范围造成他人的精神财产上的损害, 施惠人要承担侵权责任。在无因管理中, 被管理人对管理人负无因管理之债, 即偿还管理人因管理行为支付的必要费用, 同时管理人对自己重大过失和故意的行为所引起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好意施惠行为与无因管理行为越来越常见。它们都是为他人谋利益的行为, 人们经常会将其混淆, 本文力图通过分析两者的概念、构成要件来分析两者的异同。

关键词:好意施惠,无因管理,事实行为

注释

我国无因管理制度完善的探讨 篇8

无因管理是指行为人没有法律上的义务而主动为他人管理事务的行为。这种主动的管理体现的是管理人未经授权而帮助权利人行使权利的“热情”, 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助人为乐, 这是社群动物存在的一种共性。而人类作为高等社群动物, 而且是感性动物,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 通过互帮互助生存和发展到今天, 并且这种行为不仅是生存的必须工具, 更演变成了一种重要的感情交流, 这也是未来人类社会存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无因管理行为作为一种社会正能量的存在, 在有悠久历史文明、受儒家思想影响巨大的东方文明古国中国, 从历史到今天, 对这种无因管理行为无论是法律上还是道德上都是尤为倡导的。

但是在实践中因为这种“热情的帮助”是通常都是未经授权的, 所以不管是无因管理行为的起因是因为当时的情况比较紧急或者因为权利人自身的疏忽, 都会因为权利人未授权而使得管理事务的行为存在侵权性的影子, 因为按照侵权行为法的规定, 每个人都有管理自己事务的权利, 这种权利未经本人允许, 其他人是无权干涉的。尽管管理人是为了本人的利益而代替本人管理的事务, 但是因为是未授权的而且没有法定义务, 因此就造成了无因管理行为的适法性存在一定的争议, 对这个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认定和看法。众所周知, 法律的制定是要维护正义、制裁违法的, 法律的指引作用是要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 无因管理本身作为存在了善意的管理行为和恶意的侵权行为的集合体, 我们不能因为其存在侵权的可能就简单地加以否定, 而是要努力实现这两种行为的协调。那么如何在法律建设中惩恶扬善, 最大限度地发挥无因管理的社会正能量、减少负面能量, 就是我们在立法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的。

二、我国无因管理制度的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礼仪之邦, 在历史传统里一直重视和弘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典型的无因管理行为, 并将其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德标准的要求虽然是高于法律标准要求的, 但是法律的制定也不能离开道德的指引, 实现社会道德与社会法律的相统一在我国法治建设的今天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无因管理制度问题上来说, 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这主要体现在目前我国对无因管理制度的法律规定比较少, 对很多具体问题规定得不明确, 对无因管理制度的法律规定仅仅停留在概念和基本定义上。关于无因管理, 我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仅仅规定:没有法定或者约定义务, 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 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这样简单笼统的规定, 既没有规定实施无因管理行为的客观条件, 比如应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经本人同意而代本人管理事务;也没有规定无因管理人的主观要件是否要有管理之故意;更没有规定管理人管理行为是否受到必要限度之考虑;而且也忽视了被管理事务之本人在无因管理行为中的权利。因此造成了在司法实践中因为法律规定笼统而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助人为乐反被讹”“老人摔倒扶不扶”和“故意好心办坏事”等现象。当法律适用不到位时, 这些社会现象的法律空白似乎只能用道德规范去约束, 但是因为道德制约是缺乏强制力的, 这种强制力的缺乏使得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违法成本过低, 甚至有人将其作为了某种“营利”的工具。因为法律监管的笼统和缺失使得一些不良现象层出不穷, 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打击了人们助人为乐的积极性, 在思想领域造成了相当的混乱和倒退。这对弘扬社会正气, 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和构建和谐社会也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必须在立法层面对无因管理制度加以完善, 以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用有力的法律手段去解决社会问题。

三、完善我国无因管理制度的探讨

完善无因管理制度, 我认为应当将无因管理根据不同的情况在立法上加以细化, 在不同的情形下做区别规定。另外在法律制定时还要充分考虑无因管理行为人度的把握。因此就必须在无因管理制度设定的时候在法律上对无因管理行为加以必要的限制, 而不是现行民法通则中简单的几个法条。在未来的民法典中对无因管理制度的规定应当考虑如下问题:

首先, 在无因管理的概念上加以限定。因为无因管理是一种没有法定义务和授权的管理, 所以无论无因管理人主观上是多么善意的, 其身上总是带有侵权者的影子, 这种烙印无法改变。因此我们在立法的时候虽然对无因管理保护社会利益和本人利益的一面应当加以鼓励, 但是也要对其与生俱来的侵权性保持警醒, 要防止无因管理的滥用。那么对无因管理的概念的设定就变得尤其重要, 既要保证无因管理的社会法律正当性, 又要对无因管理加以必要的限制, 设定某种特定门槛, 将某些“别有用心的善意管理”阻却在无因管理的大门之外。这种门槛的设定应当考虑两个方面:1.对无因管理行为发生的时间加以限制, 即无因管理应当发生在紧急情况下, 而不是日常平静的生活中。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助人为乐的行为也应当征求别人的同意, 这样可以防止“善意暴力”对别人正当权利的侵害。只有在紧急情况下, 来不及征得本人的意见时, 才能基于自己善良正义的内心去管理别人的事务, 而这个紧急状态应当发生在权利人的身体、名誉或财产遭受到紧急迫害的情况下。必须要体现时间的紧迫性、危害的突发性, 在此种情况下才可以适用无因管理, 无因管理人的无因管理行为才能产生对本人的影响, 除非此种情况的发生, 还是应当重视和保护本人对自己事务的处分权不受他人干涉。2.对无因管理行为加以必要的限度, 防止无因管理行为的权利的滥用。即无因管理人进行无因管理时, 不得超出善意第三人对无因管理行为本身的理解。也即是无因管理人应当谨慎地管理他人事务, 不能打着无因管理的旗号随心所欲地对本人的权利进行处分, 如果超出了正当的必要限度, 无因管理人就要就其损害向本人承当赔偿责任, 如果主观上存在恶性而且造成损失特别巨大的时候, 还要承当相应的刑事责任。当然, 如果出现无因管理人因为不当管理造成了一定损害但是没有超过必要限度而且主观上是善意的, 那么应当减少或免除管理人的赔偿责任。

其次, 对于无因管理行为的法律认定, 在符合上述的时间要件和行为要件时还应当在无因管理的认定上具备三个统一:1.无因管理行为的目的正当性和行为正当性的统一;2.无因管理主观管理意图和客观管理行为的统一;3.无因管理社会政治评价和法律评价的统一。

最后, 对无因管理可能产生的诉权加以规定。以前的法律主要强调保护无因管理人的诉权, 对被无因管理人相对忽略。在以后的民法典中对被无因管理人的诉权也要加以明确保护, 当被无因管理人因无因管理行为受到损害时, 也应当规定被无因管理人在无因管理行为中的反向诉权, 这样可以体现法律对当事人的平等保护。

摘要:无因管理行为体现了人类互帮互助的社会共性, 但在制度设立上又要保护个人权利由本人行使的社会个性, 这种共性和个性的利益冲突的均衡, 在无因管理制度立法中尤其重要。根据我国国情, 我们要肯定无因管理的正当性, 对无因管理人加以鼓励和保护, 但同时也必须对无因管理在立法层面进行必要的限制。

关键词:无因管理,立法设计

参考文献

[1]王泽鉴.民法债编总论 (第一册)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2]王利明.民商法研究:第四辑[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

[3]彭万林.民法学 (第六版)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

[4]王博.浅谈无因管理制度[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1) .

[5]洪学军.无因管理制度研究[J].池州师专学报, 2003 (1) .

无因管理 篇9

一、无因管理

无因管理鼓励善行, 提倡义举, 弘扬社会道德风尚。罗马法学家彭梵得认为, 当罗马人说债产生于准契约时, 指的正是无因管理。①根据我国民法, 无因管理指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 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而对他人进行事务管理或服务的事实行为②。

(一) 构成要件

1.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法定义务如消防员的救火义务, 约定义务如雇保姆看管小孩。行为人履行相关义务不构成无因管理。

2.主观上具有管理他人事物的意思。管理人主观上具备为被管理人利益而管理的认识, 若纯粹为自己的利益, 或将他人事务当作自己事务管理, 不构成无因管理。若管理人兼为自身利益,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则构成无因管理。

3.客观上实施了管理他人事务的行为。有利于避免他人损失而进行的处理、保存、改造行为皆可, 即使管理没有实际效果, 也不影响无因管理的认定。例如台风到来之际加固邻居房屋但终究不敌台风, 也应肯定管理人的无因管理行为。

(二) 管理人权利

1.费用偿还请求权。管理他人事务而支付的合理费用, 如上例加固邻居房屋所付成本和劳务。管理人原则上没有报酬请求权, 但存在悬赏广告的除外。

2.损害赔偿请求权。管理人在管理他人事务中遭受的损害, 如帮邻居救火被烧伤产生的医药费。管理人可向受益人追偿, 但受益人损害不得向管理人索赔。

(三) 管理人义务

管理人在管理行为过程中应尽到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 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标的物毁损灭失的, 构成不当无因管理, 应承担侵权责任, 赔偿损失。

二、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指没有法律上的原因而获得利益, 并使他人受损的事实, 旨在矫正缺乏法律原因的利益变动, 纠正社会经济中利益失衡的现象③。该制度源于罗马法, 盖尤斯曾在《法学阶梯》中认为债的发生产生于契约或私犯④。但并未形成不当得利, 只是就一些特殊情形规定了不当得利返还规则。

(一) 构成要件

1.没有法定或约定的原因。实践中, 由于银行失误导致账户上多出款项, 银行对此具有合法占有的依据, 而获益人没有。已过诉讼时效之债, 债权人受领债务人自愿履行的债务不构成不当得利;履行道德义务而给付, 如生父母接受养子女给付的赡养费亦不构成。

2.一方获益。获益是因为一定的实施而导致其财产的增加或不减少⑤, 一般指财产利益, 而身份利益为反射利益, 一方获益不以另一方受损为前提, 故不属不当得利之范畴。

3.一方受损。不当得利中的“受损”应区别侵权中的“损害”, 不当得利制度并非旨在填补损害, 而是纠正欠缺法律原因的财产变动, 并通过剥夺行为人的获益来实现不法行为的功能⑥。一方受损不得自己主动放弃, 如停车场管理员自行为车主洗车后索款, 本质为故意使自己受损而给付, 不属不当得利, 受领人无需返还。

(二) 法律效力

1.原物与孳息。返还不当得利原则上应包括原物与孳息。获益人主观善意, 仅返还现存利益即可。获益人主观恶意, 需返还所受利益, 或以合理对价予以返还。

2.其他收益。例外情况, 获益人将银行合法占有的款项用于投资理财, 获得其他收益。应当扣除相应的劳务管理费用后予以收缴。

三、立法完善

作为我国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制度最基本法律依据的《民法通则》、《民法通则意见》和与其相关的条款内容简略, 给司法实践带来许多不便, 因而有必要借鉴一些国家的立法经验和学者们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最后为未来的民法典中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制度提出设计构想。

四、结语

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制度在广义的民法学科体系下, 仅是冰山一角, 纵观我国经济建设的瞩目成就, 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 结合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当下人口多社会关系复杂的形势, 加强民法对各类社会关系的调整, 坚持以人为本, 统筹兼顾, 以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最终为全面实现依法治国提供坚实的保障。

摘要:民法, 乃生民之命, 西方国家将其称之为“市民法”, 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 如影随形。

关键词: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立法完善

参考文献

[1]魏振瀛.民法 (第五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对一起无因管理纠纷案的法律思考 篇10

某纺织公司发生火灾, 由于消防队抢险及时, 火情得到控制, 但配电房的受电设备部分损毁。某供电公司启动应急预案, 积极参与抢险, 对该公司受损的受电设备进行及时更换及修理, 更换及修理的材料费达152690元。供电公司多次就抢险费用问题同纺织公司磋商未果。纺织公司认为, 自己在火灾中损失惨重, 供电公司有确保安全供电的义务, 及时抢修是供电企业应尽的法律义务, 故不同意支付抢险费用。供电公司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要求纺织公司支付抢险支出的材料、人工等费用共计182136元, 经法院调解, 纺织公司同意支付152690元的材料费。

2 无因管理———破解本案难题

本案供电公司因抢险而支出的费用应由谁支付?供电企业的管理人员一般都会想到《供电营业规则》第五十一条规定, 即“在供电设施上发生事故引起的法律责任, 按供电设施产权归属确定。产权归属于谁, 谁就承担其拥有的供电设施上发生事故引起的法律责任。”认为按照该条规定, 由用电客户埋单理所当然。

但立足《民法通则》规定及民法原理, 从更深层次的法理视角来分析, 本案实质上属于债权纠纷中的无因管理纠纷, 从“无因管理”的角度来分析这个案件, 得到的结果对用电客户应更具信服力。

《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规定, “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 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 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债的发生原因有四, 即合同、侵权行为、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无因管理作为债的一种发生根据, 是指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 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法律事实。进行管理或服务的当事人称管理人, 受事务管理或服务的一方, 称本人。因本人一般从管理人的管理或服务中受益, 故又称受益人。管理人是债权人, 本人是债务人。对于无因管理行为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法律是给予保护的。

无因管理的成立要件有3个条件:管理人要有管理他人事务的行为;有为他人利益而进行管理的意思;没有法律或合同约定的义务。无因管理成立后, 在管理人和本人之间产生债权债务关系, 即无因管理之债。无因管理是无因管理之债的发生依据, 无因管理之债是无因管理的法律后果。

3 支付费用和损失———受益人不可推卸的法律义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第一百三十二规定, “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规定的管理人或者服务人可以要求受益人偿付的必要费用, 包括在管理或者服务活动中直接支出的费用, 以及在该活动中受到的实际损失。”

依据上述规定, 本案用电客户应承担的义务包括: (1) 偿还管理人因管理事务而直接支出的费用, 供电企业在管理中直接支出的费用, 只有为管理所必须者, 才有权要求偿还。管理人所支付的费用是否合理, 应以管理活动当时的客观情况而定; (2) 赔偿管理人因管理事务所受的实际损失。供电企业为管理事务而受到损害时, 用电客户应当予以补偿。损害的发生应当与管理事务的行为有因果关系, 且应以实际损失为限。

4 反思无因管理———不容忽视的法律风险

本案虽已调解结案, 供电企业抢修耗费的材料费用得以补偿, 但本案仍有不少方面值得供电企业思考。在没有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的情况下, 供电企业从维护客户利益考虑, 在紧急状态下为客户提供抢修技术援助, 这有利于构建和谐电力, 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但同时, 供电企业应立足民法视角, 充分研究探讨从事该类无因管理行为给供电企业带来的一定的潜在法律风险, 如在着手无因管理事务后, 未尽适当管理义务, 未适当履行通知及报告义务, 都有可能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费用支出不合理将有可能导致法院不支持受益人给以补偿。

供电企业应当引起注意的是, 供电企业作为无因管理人, 从着手管理他人事务时起, 即发生妥为管理等义务, 即在进行本案抢修技术援助时应按本人意思办理, 应以有利于用电客户的方法为适当管理, 管理或服务行为采取的方式、手段、管理的结果有利于用电客户, 而不得损害用电客户的利益。但供电企业所管理的事务如是用电客户应尽的法律义务或者公益义务, 则管理的结果虽不利于用电客户的利益, 供电企业的管理也是适当的。

供电企业在开始管理后, 应将开始管理的事实通知用电客户, 通知后, 只要停止管理会使用电客户不利而继续管理又可避免用电客户利益受损失, 就应当继续管理, 即无法定或约定事由, 不得随意终止抢修。同时, 应及时地将管理的有关情况报告给用电客户, 如将抢修过程中发生的财务支出情况列出清单, 并应用电客户要求予以说明。

在管理义务终止时, 供电企业应向用电客户报告事务管理的始末, 并将管理事务取得的各种利益如取得的权利和物品等转移给用电客户, 如在抢修中拆卸下的设备配件等。

供电企业在处理与本案类似事务时, 应谨慎为之, 对所管理事务要给予如同管理自己事务一样的注意, 严格履行法律的要求。在实施无因管理行为时, 应注重收集相关证据材料, 如对管理现场进行摄像拍照, 对相关管理事务方法、手段和通知及报告证据合理固定保存, 以在发生纠纷时证实自己没有过错及费用支出的合理性等。

总之, 无因管理行为是法律所鼓励的行为, 这种行为实施或实现后是应当得到适当补偿的, 这是符合民法公平诚信的基本原则的重要体现,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 促使公民及组织提升感恩的责任意识, 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当用电客户身处危难之际, 尤其是客户用电设备故障危及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情况下, 供电企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给以必要的技术支持, 是践行社会责任的表现, 这是应当肯定和提倡的。同时, 供电企业也要严格履行法律要求, 依法规避法律风险, 只有这样, 才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供用电关系, 才有利于为供电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关链接

无因管理的法律意义

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的价值 篇11

【摘 要】物权行为理论中的核心问题是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目前, 我国并不承认物权行为理论, 更不承认其无因性, 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亟需构建一种完整的物权行为理论框架, 并在这一基础上, 配合善意取得制度来更好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与善意取得制度具备本质的统一性与互补性,二都只有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充分的作用。

【关键词】物权行为;无因性;善意取得

中图分类号:D9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248-01

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是德国物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有关于它的争论从诞生之日起延续至今,焦点就在于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与善意取得制度二者的关系,我国民法学界关于此问题的争论也是趋于激烈,本文试对此问题作初步探讨。

1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产生的历史初因

历史上,德国民法就物权转移登记曾采用实质审查主义,这种严格的实质审查主义引发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由于国家介入到对引起物权变动原因关系加以审查的地步,造成审查时间长,手续繁琐,影响了交易的便捷。其实,出于登记官吏对于自己所为“不正登记”须负损害赔偿责任,造成审查过细,审查范围不断扩大。其结果是发生了对于个人私生活的干涉现象。可见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是为了用来排除登记的实质审查主义所带来的弊害而被推上了制定法之宝座。这是我们现今研究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时应该特别注意的一点。

由此看出,该理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维护物权的公示公信力,使第三人不受此影响而且得以与公示物权所有人进行交易;同时也使得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相互独立、概念清晰。所以,只有“从第三人的角度”思考和应用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才能正确理解和体现其功能。正如交易中有了第三人才会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是相同原理,当交易标的物尚未流转至第三人时,可视双方的过错情况进行处理,赋予无过错方选择继续占有标的物或价金,并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双方都有过错,以有利于物的流转与租用为原则,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在不知善意取得制度为何物的年代,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绝对化适用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确实带来了一定情况下“恶人受意”的问题。无因性理论虽然有利于维持买受人和第三人的利益,但这种保护是以损害民法的公平和诚信原则为代价的。尤其应当看到,依据无因性理论,第三人在恶意的情况下,也能取得标的物所有权,这本身与所有权善意取得制度是违背的,而且不符合所有权取得的合法原则。

2 善意取得制度的作用

如刘得宽先生所言: 在近代交易中, 为顾虑到财产权之圆滑流通起见, 在某种场合下, 以牺牲真正权利人之利益( 交易上安全),来保护善意无过失交易者之利益。原因如下:

第一, 善意取得制度对维护商品交易正常秩序, 促進经济交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交易当事人交易的基础是信赖, 要求当事人弄清每一笔交易的对象是否是标的物合法的所有人, 未免强人所难, 如果受让人不知道转让人无权转让该动产, 在交易完成后, 由于无权处分行为致使交易无效, 并且让受让人返还财产, 这不仅使受让人损失自己的部分财产,而且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

第二, 采用善意取得制度也是物尽其用原则的体现。从善意取得发生的根本原因, 我们不难看出: 受让人取得物时的心态是积极的, 是想获得该物的所有权并加以利用的, 而原所有人是想转让、出借该物, 或者疏于管理该物,两个当事人对物使用的效果是有区别的。这时, 受让人更有可能合理使用, 所以, 善意取得制度的存在可以保障受让人对该物的使用效用发挥到最大。

3 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与善意取得制度的比较

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在对我国物权法体系构建上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立法上并没有采取, 而善意取得制度被广泛的应用于多方法律实际操作中, 那么二者的区别在哪里呢?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比较:

第一,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和善意取得制度保护交易安全的机理完全不同。前者是以区分物权变动的当事人内部的物权与债权关系, 进而排除债权关系对物权关系的影响来保护第三人的, 而后者是从当事人之法律关系的外部对物上请求权的强行切断来保护善意第三人的, 即法律基于保护交易安全的需要而对原物主追及权的强行限制。

第二,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不需要第三人举证证明自己善意, 免除了交易安全保护的举证负担; 而通过善意取得制度保护交易安全时, 第三人必须举证证明自己善意。

第三,无因性原则针对债权行为的瑕疵,其前提是将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彻底分开,物权变动的效力不受债权瑕疵的影响。而善意取得制度是针对处分行为的瑕疵,因此,租凭、借用等债权行为都不可能适用该制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善意取得制度与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各自有不同的适用前提,是不能相互替代的。笔者认为,从本质上讲,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是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依据。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的应用与发展,克服了过去绝对化适用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所带来的“恶人受益”弊端。从交易安全保障体系来看,完整的交易安全保障体系应在三种情况下实现:一、只能适用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的“不具备判断第三人善意与否的客观条件”的特定情况;二、只能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非基于所有权的无权处分情况;三、物权处分人无处分权的事实或客观必然性足以为第三人明知或判断时,或者说具备判断第三人善意与否的客观条件时,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情况,这种适用的理论基础仍然是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只有在交易链中,从第三人的角度思考和应用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才能正确解释和体现其功能。

总之,把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与善意取得制度对立起来,只取其一的做法是不妥当的,二者的作用具有统一性又具有互补性。善意取得制度解决了绝对化适用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造成的“恶人受益”问题和“非基于所有权的无权处分情况”问题;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弥补了善意取得制度“善意判断不能”情况下的“效用真空”,始终在民法体系中起着基石作用。

げ慰嘉南:

[1] 陈华彬.论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研究[J].《民商法论丛》.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第6卷

[2] 马俊驹、于延满.民法原论(上)[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3] 梁彗星.陈华彬.物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4] 孙鹏.物权行为理论.事实、价值与体系建构[J].人大法律评论(第二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无因管理 篇12

目前在我国立法上, 规制无因管理问题的明文规定就是我国《民法通则》第93条, 该条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 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 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依该条规定可知, 管理人可向本人主张三项请求权, 即:支出费用偿还请求权, 清偿负担债务请求权及损害赔偿请求权。可是我国并未承认管理人对本人的报酬请求权。由于人们把无因管理行为看作是一种体现了利他主义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举动, 所以它无法与利益挂钩。但是, 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在我国现有规定中赋予管理人报酬请求权。

二、确立无因管理人报酬请求权的必要性

(一) “法律乃最低限度的道德”的要求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这一理念几乎得到了现代学者一致的认可, 这意味着不能把那些较高的道德要求法律化, 也不应该过多的以道德上的高标准苛责人们承担法律上的责任。美国著名法官霍姆斯也曾说, “如果你只想知道法律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 那么你就一定要从一个坏人的角度来看法律, 而不能从一个好人的角度来看法律, 因为坏人只关心他所掌握的法律知识所使他预见的实质性后果, 而好人则总是在不明确的良心谴责状态中去寻找他的行为的理由——是否超出了法律规定范围。”所以, 确立管理人的报酬请求权, 变无偿管理为有偿, 坚持了法律与道德之间必要的界限。

(二) 符合公平正义观念

虽然民法贯彻私权神圣, 从意思自治和责任自负的理念来看, 未经要求擅自干涉他人事务应由行为人自己承担后果, 本人不应因此负担任何义务。但无因管理制度以利他主义为出发点, 管理人没有任何法律上的原因就向他人伸出了援助之手。管理人妥为管理时, 制度若仅补偿管理人所花费的必要损失, 而不给予管理人以报酬, 在本人得益于管理人的管理行为的情况下, 显然是不公平的。

(三) 符合经济学的激励机制

通过赋予管理人以报酬请求之权利, 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助人为乐”, 形成一种“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和谐氛围, 还可以鼓励社会互助以维护社会利益, 也就是无因管理制度的价值所在。这样可以减少那些迫切需要他人帮助的人因为无人出手帮助, 从而遭受无可挽回的损失的概率。

三、自然法上的人性论及其对管理人报酬请求权制度选择的影响

(一) 自然法上的人性论

1、性恶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的最初状态是自私的, 是一种恶。在西方这种理论影响深远, 直接产生了西方法治的法律传统。马基雅维利从性恶的角度分析和评估人们的政治行为:“关于人类, 一般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忘恩负义, 容易变心的, 是冒牌货, 是逃避危难, 追逐利益的。”黑格尔是法学人性论的奠定者, 他提出了以私人领域为内涵的市民社会理论, 把这个领域的主体称为“市民”, 区分于在政治国家领域活动的“公民”, 前者为自己, 与经济人同义;后者为公共, 是富于牺牲精神的人。另外, 基督教中的原罪说也是一种典型的性恶论。

2、性善论。

这种理论主张人性本善, 这种理论从人的精神存在考察人的本性。在西方的学者中, 有青年时代的柏拉图、傅立叶等坚持性善论观点。一方面, 它认为人与其他动物共有本能, 此为“命”的因素;另一方面, 它承认有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因素“性”, 即仁、义、礼、智的萌芽, 它们谓之“善端”, 只要将其发展, 就能成为“四德”。这种性善论在中国由战国时孟子首先提出来, 后来儒家的人性论, 虽各具形式, 但大多肯定人性中具有为善的心理根据, 并赋予“无不善”的价值规定, 以为人性之根本。总体上它注重从人的精神存在上考察人的本性, 注意人与兽之间的差别, 注意人在善恶之间意志选择的自由, 对于我国古代的立法影响很大, 成为了支撑中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基石。

(二) 人性论导致中西方在管理人报酬请求权问题上做出不同选择

我国历来秉持“人性本善”的观念, 另外加上传统文化中“崇义贬利”、“仁者爱人”的义利伦理观, 所以我国并没有规定管理人的报酬请求权。在我们的观念中, 无因管理是一种无偿劳动, 在管理他人事务的时候, 自己因管理丧失的时间和获得利益机会都统统被忽视, 到最后可能连一句感谢都得不到。我国采用了这种较高人性要求的性善论, 因而不承认无因管理人的报酬请求权。再来看西方国家, 西方国家多做出性恶论的选择。人都是自私的、利己的, 即使表面上管理人在“无因”的情况下帮助了他人, 管理人所作所为也绝不是“无偿”、“义务”的, 他们还是希望从本人处获得报酬的。且在西方国家看来, 既然管理人付出了劳动, 没有使本人的财产受到损失, 就可以看作本人获得了利益, 因此从中分出管理人的利益损失补偿也就理所当然了。所以, 西方国家多在无因管理制度中承认管理人像受托人一样对本人享有费用偿还请求权。

人们生来就是利己的、自私的, 普通的个人并没有那种道德楷模所具有的高尚的情操, 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 管理他人事务也是为了得到经济报酬。因此在这种假设下, 我们不可过分的强调人的义务性, 完全的利他性, 那样做的后果只能是把最基本的人性抹杀, 人人就会丧失做善事的积极性。法律的制定必须反映人类本性, 如果法律无视甚至压制人类本性, 最终只能导致社会的无序。人本自私, 这就是人的本性, 若我们在法律上否认人追求利益的意图, 一厢情愿地把“做好事不求钱”预设为管理人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 用一种理想上的道德高标准去设计制度, 这样的法律必然无法实现其所预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债权总则编[M].法律出版社, 2006, 第1版

[2]徐国栋.人性论与市民法[M].法律出版社, 2006, 第1版

上一篇:思维情感下一篇: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