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管理与班级管理

2024-09-13

规则管理与班级管理(共11篇)

规则管理与班级管理 篇1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各种在线答题系统的使用,使得调查问卷变得十分方便。开发图书馆管理规则答题系统可以方便图书馆了解在校师生对图书馆管理规则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做好图书馆管理工作。该系统采用J2EE技术开发,使用当前比较流行的Spring+SpringMVC+Mybatis框架。基于Spring框架的技术特点,该系统各个模块之间实现了高内聚低耦合的特点,方便对系统进行功能扩展和模块定制。

关键词:答题系统,J2EE,系统分析,系统设计

0引言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和各种在线答题系统的使用,使得调查问卷变得十分方便。不再是以前的设计问卷、打印问卷、分发问卷、回收问卷、统计问卷等繁琐程序,取而代之的是网络问卷,直接设计问卷,待用户回答完后,系统后台会直接将结果统计出来。方便管理员对问卷结果进行相应分析,大大提高了统计调查效率。

高校图书馆也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相应地对图书馆管理规则的宣传、调查也需要向信息化发展。因此设计一套图书馆管理规则答题系统十分必要。通过网络问答的形式开展图书馆活动,使学校师生了解图书馆管理规则,一方面可以师生熟知图书馆管理规则,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图书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本系统采用J2EE技术开发,为了实现系统各功能模块之间的高内聚低耦合,使用Spring作为基础框架,在数据持久层使用Mybatis插件。由于Spring框架本身依赖注入(IOC)和面向切面(AOP)的核心技术,它将离散运行时的组件组装到一起。由于程序流程是在运行时组装,因此可以很方便地添加功能。

图书馆管理规则答题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可以使参与人员通过趣味性的方式了解图书馆管理规则。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和身边的人,在借阅图书馆书需遵守图书馆管理规则,创造良好的图书馆环境。

1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

1.1系统需求分析

(1)高校图书馆管理规则答题系统使用者主要是高校内的师生,因此需要使用帐号密码登录管理系统。

(2)管理员登录系统后可以看到相关信息,具体功能为:查看题库、增加新题目、修改或删除已有题目、设计新的问卷、发布新的问卷、查看问卷统计结果等。

(3)用户登录系统后可以看到当前活动和当前问卷,具体功能为:查看未答问卷、查看已答问卷、回答问卷等。

1.2系统总体设计

1.2.1系统体系结构

本系统基于JavaEE的平台开发,采用了B/S(Brow- ser/Server)结构架构,客户端使用JavaScript、Jquery、Ajax等组件,很好地解决了各浏览器之间兼容性问题。系统采用经典的MVC设计模式。使用目前比较流行的Spring + SpringMVC+ Mybatis的解决方案。采用Orecle数据库和最新的Linux操作系统。与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相比,Linux操作系统更加安全、稳定。

1.2.2功能结构设计

根据系统需求分析,可以把系统分为管理员中心、系统设置、信息发布、问卷管理以及用户中心等功能模块,系统功能模块具体如图1所示。

1.2.3逻辑结构设计

系统采用MVC设计模式,表现层采用JSP技术,页面动态脚本采用JSTL标签、EL标签和Ajax技术,这样可以避免在JSP页面中使用java代码,使得表现层和控制层完全分离。控制层使用Spring拦截器和控制器处理、 返回用户请求,模型层分为业务逻辑层、DAO层以及数据持久层,使用Mybatis技术负责控制各层之间的数据交互。拦截器负责拦截用户访问请求,然后交给相应Con- troller进行处理;控制层负责表现层与业务逻辑层之间的数据交互;业务逻辑层接收用户请求数据,完成业务处理, 然后通过控制层将处理结果返回表现层。业务逻辑层以DAO层为基础,完成对业务逻辑的具体实现;DAO层封装了最基本的增、删、改、查等操作,数据持久层则通过数据对象的实体类完成与数据库物理表现之间的映射。 DAO层通过与数据持久层的数据交互完成对数据库的操作。Mybatis技术负责处理模型层与数据库的数据交互。

利用Spring技术控制反转(IOC)和面向切面(AOP),控制反转主要是帮助类初始化和实例化,然后把实体类注入到其它应用类。面向切面技术主要负责系统安全、日志和事务处理。

1.2.4数据库设计

通过需求分析,列出系统管理模块的E-R图,如图3所示。通过对E-R图分析,得到28个数据表,其中系统设置模块包含了用户表、用户角色表、功能模块表、操作功能表等。表1为用户表结构。

2系统实现与系统界面展示

2.1系统主界面

当普通用户使用已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成功登录后, 进入系统主界面。系统主界面展示该用户目前可以回答的问卷和已经回答过的问卷。当点击“回答”按钮后,即弹出问卷,然后对问卷作答,作答完成提交后,即可显示题目对错、用户答案、正确答案以及此次问卷作答取得的分数。

当系统管理员使用给定帐号和密码登录系统后,进入后台页面。后台主界面向用户展示参数设置、主题管理、 题库管理、问卷管理、注册用户和数据统计;界面右上角展示给系统管理员的是个人设置、系统设置、在线用户和退出按钮。

参数设置界面里管理员可以设置当前答题开关,即当前是否可以答题,以及同时在线答题人数等相关设置;主题管理界面可设置问卷主题;系统管理员可以在题库管理界面进行增加、修改、删除题目等操作,也可以在问卷管理页面进行增加、修改、删除问卷等操作,即设计问卷;注册用户即可以看到所有注册用户的基本信息;在数据统计页面可以根据问卷题目来查看此问卷的回答情况,也可进行相关排序以便抽奖活动使用。

2.2设计问卷功能

设计问卷功能包括选择题目、选择问卷题目数量、设置分值等功能。出于公平考虑,为防止部分使用者出现作弊情况,管理员在设计问卷的时候可以从题库中选中部分或全部的题目,然后通过设置问卷题目数量来随机显示该数量题目。当然也可以通过详细设置单项选择题的数量、 多项选择题的数量以及简答题的数量来设计问卷题目。

2.3问卷打分功能

题目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简答题,对于单项选择题和 多项选择 题的评分 很简单,通过Ajax和Jquery实现及时 打分 ,即用户在 提交问卷 后就可以 看到得分情况。但是对于简答题的打分,因为没有固定答案,而且字段非常多,本文采用后台人工打分的形式,以避免误判。

3结语

基于J2EE的图书馆管理规则答题系统,通过采用Spring+SpringMVC+ Mybatis的框架,可以实现软件各个模块的高内聚低耦合,方便进行系统功能扩展和系统性能优化。在系统界面的设计上,没有复杂的操作流程,用户很容易掌握使用方法;功能能够满足当前用户需求,实现在线设计问卷、在线发布问卷、在线答题、答题结果汇总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系统性能和稳定性有保障, 通过SSM框架明显缩短了系统响应时间,对一些客户端能够解决的问题,尽量交给客户端来解决,以此来减轻服务端的负担。

参考文献

[1] 赵彦.JavaEE框架技术进阶式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 陈雄华.Spring 3.x企业应用开发实战[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3] 刘京华.Java Web整合开发王者归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5.

[4] 储久良.Web前端开发技术—HTML、CSS、JavaScript[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262-315.

[5] 伊雯雯.基于MVC的Java Web开发项目式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6] GRADY BOOCH,ROBERT A,MAKSIM CHUCK,et al.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规则管理与班级管理 篇2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建设书香班级,确保同学们有良好的阅读氛围,充分发挥班级图书角的作用,特制定以下管理规则:

1.借阅时需先登记、后取书。凡在图书角借阅图书者,均由图书管理员填写“图书借阅记录本”,借书时,要检查原书,如有污损、缺页等情况应及时说明,否则由借书人负责。

2.借阅时应排队取书,保持教室的安静,如有大声喧哗、插队、拥挤者,当天之内将禁止借书。

3.借阅者应爱护图书,妥善保管,如有损坏或丢失,借阅者需自己照价赔偿。

4.上课时不准看书,如有违反两天内不准借书。

5.借出的书应在一周之内归还;如没有看完可续借,续借时向图书管理员说明续借时间,图书管理员做好续借登记。

6.还书时,要在管理员处登记,不得随便放还,图书管理员要做好相应记录。

7.借阅时间:每天午休时间。

8.严格服从图书管理员的管理,共建班级良好的读书氛围。

9.期末将评选“阅读之星”并给予奖励。

经济管理中的“规则”与“经验” 篇3

关键词:管理;规则;经验

在经济管理中,“规则”是管理运行之基础,日常的运行工作如果离开规则的约束,运行效果将会很难控制。正因为如此,各级管理部门都会针对自身工作特点制定了一系列的运行规则,如各种管理规定、制度、处理规程等,正是这些制度的实行使管理效果得到基本保障。

相对于规则,“经验”可以说是管理中解决突发问题,发现管理中存在隐患以及对企业远大发展目标进行决策的重要依赖,缺少了经验这一“利器”,管理工作有时会显得困难重重,特别是在处理临时突发事件中,更能体现经验的重要性。

因此,“规则”与“经验”对管理中的主体,特别是最高层管理者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们的决策和指挥正确与否,对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影响巨大,有时往往决定了组织的成功或失败,而最高层管理者决策与指挥的科学与否,往往取决于他按规则模式还是凭经验模式进行决策,这也是管理者能力的体现。

什么是“规则” ?各种定义虽各有不同,但我们从几种定义中则不难得出规则的特征:第一,规则来自于实践经验;第二,规则是一种抽象化的总结条款;第三,规则的目的是根据经验对现实和未来做通常性规范;第四,规则通常是得到大多数的认可。规则具有普遍性,当然也存在需要不断完善的局限性。

什么又是“经验”呢?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有这样的解释:“从实践中所得到的知识、技能等。”经验大多数都是感性认识和理论的半成品,是对世界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必备阶段。当然经验也有自己的特征:其一,经验是理论的基础;其二,经验是对社会实践的一种感性认识。有一位社会学家也对经验的特征做出了这样的一种归纳:“第一,知道这样做是行的,却不知道为什么行,可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第二,张三行,李四未必行。也就是说,我的经验只能我用,我的儿子用不了。第三,今天行,不知明天行不行。十年前的经验今天就未必有用。特别是快速发展的现代信息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恐怕去年的经验今年就不管用了。”这位专家可谓是形象的说出了经验的一些特征。这就说明,“经验”是好东西,但管理中的经验却缺乏传承性,经验不可以替代规则。

规则是对过去诸多事物关系的总结,对以后的事物有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在规则面前,要坚持客观科学的观念引导我们应用规则,甚至调整规则。这个过程中,把合理的东西变为合规,对规则作动态修正,这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做到尊规、破规、立规。人在规则面前既是被动的,反映在行为方面是在遵从规则;但也有主动的一面,虽然我们首先应尊重规则,但必要时管理者应该按照“效益”“发展”的理念去调整规则,否则会作出错误的决策。

经验对规则的作用是开创规则、重整规则、扭转规则、廓清规则。经验对规则起着建构与检验作用。

我们所熟知的一个例子就是 “天鹅是白色的”理论。首先,在很久以前,人们看见的天鹅都是白色的,因此就归纳出一个结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个结论很多年没被改变,最后一直将白色作为证明天鹅的一个必要条件,形成了一个规则!后来,有人根据经验推论天鹅也应该有黑色的,直到在别的地方看见了黑天鹅,发现天鹅就是白色的这一结论不正确了,就又形成了“天鹅不全是白色的”这一新的规则。

可见,经验对规则也非常重要,没有经验同样会没有正确的规则诞生。没有经验,一切都只是一种意识,一种幻想。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才可能完成管理工作,这种应具备的能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各种能力的一个集合,是具有多种功能、多个层次的综合体,其内在构造可分为三个层次:核心能力,突出表现为创新能力;必要能力,包括将创意转化为实际操作方案的能力,从事日常管理工作的各项能力;增效能力,则是控制协调加快进展的各项能力。尽管作为管理主体应具有各方面的能力,但关键是要具备创新等能力,管理者的创新能力是其内在心智模式和社会、组织等因素相互影响产生的一种效应。创新能力基于一个人的创新意识,是优秀管理主体最重要的能力,没有这样一种能力则管理成功无从谈起。创新能力表现为管理主体在企业或自己从事的管理领域中善于敏锐地观察旧事物的缺陷,准确地捕捉新事物的萌芽,提出大胆新颖的推测和设想,继而进行周密的论证,拿出可行的方案来付诸实施,也就是管理者凭即有的经验对未来作推断、作预测。通常所说的“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出奇制胜”等手段或招数,都是创新能力运作的产物。创新就是对是对规则的突破和再建立。

除创新能力外,管理者还应有转化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转化能力是指优秀管理主体将创意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工作方案的能力;应变能力是主观思维的一种快速反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表现在管理主体能否在管理实施的一群人中培养出一种团队精神,能有效地根据管理过程中各阶段不同资源配置的要求,组织不同资源并让其在各自的位置上正常地运作。管理者能在困境到来之前居安思危、审时度势,在困境到来后有有效的方案加以落实,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的遵守规则或根据以往经验判断来进行决策。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提高管理主体的能力结构,实现组织目标,是我国企业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管理主体在组织内发挥重要作用,管理主体的能力结构会对其进行组织管理活动时的思维、行为等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管理主体必须全面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以适应现代经济快速转换的挑战,提高竞争能力和管理水平,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实施,促进组织的健康发展。

我们具体要做的就是不断将经验转化为规则,在实际工作中,“规则”与“经验”一个是“正规军”、一个是“特种兵”。“规则”是“正规军”,是用来打常规战争,解决管理运行中的一般问题的。比如各种制度、预案等等都属于规则的范畴。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查找这些规则就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保障企业的稳定运行。“经验”是“特种兵”,是用来执行特殊任务的,它是我们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各种知识的积累。一般来说,这种经验对于每位管理者都是不同的,而且没有固化成文字记录。经济管理中,我们需要灵活运用这两种手段来保障企业稳定长久地运行。“规则”与“经验”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规则”是我们系统得以“长治久安”的基础,而“经验”可以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起到“奇兵”之效果。如果在实践中,我们能够不断将一些有益的“经验”融入到制度中,逐步转化为“规则”,那么就能更好地达到不断完善规则、强化管理的目的。

总之,规则与经验这两个管理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它们即是对立的又是一体的,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了两者的交替作用都有可能引起管理决策的错误与失败,只有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获得完美的科学的决策结果。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李行健 编

规则管理与班级管理 篇4

关键词:班主任,人格修养,班级管理

班主任要注重“三个观念”:一是工作观, 要有一股热情, 持之以恒的去做;二是学生观, 结合课改新理念, 要改变对学生的看法, 发现其身上闪光点, 每个学生都有优点, 多鼓励多帮助, 全面育人;三是教育观, 要掌握艺术性的方法, 让学生愿意接受我们的管理。因此, 笔者谈谈班主任自身的人格修养与班级管理问题。

一、尊重、信任是管理好班级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讲:“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 但有一种品格是人格的最高峰, 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所以班主任首先要尊重、信任学生。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 使学生在受到尊重的同时, 学会尊重别人。马卡连柯说过:“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 也要尽可能多的去尊重一个人。”

新学期初, 学校要求每位班主任将班上的后进生和重视生的名单上报, 以便学校派中层干部或办事员进行一一对应的教育和帮助。我思考再三, 没有报任何名单。我们班没有后进生和重视生吗?不是, 我班的确有几个在学习方面、遵守纪律方面落在大伙后面的后进生, 也有几个因为男女交往过密问题而影响整个班集体的重视生。但我清楚, 这些学生一旦套上“后进生”、“重视生”的帽子, 就会被压得抬不起头来, 弄不好就会丧失自信心、自尊心、自甘堕落, 好象成了全校的“过街老鼠”, 人人喊打。现在我为他们保全了面子, 从最大程度上尊重并信任他们, 他们也都是成人了, 心中有数, 打心眼里感激我, 让我也赢得了他们对我的尊重和信任。在这个良好的相互尊重、信任的基础之上, 我再为他们提供切实的帮助, 与他们个别谈心, 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学生积极性与自尊心。

魏书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走入学生的心灵中去, 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 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 我都会在那得到答案。”事实正是如此, 他们乐于接受我的说教, 进而产生强大的内驱力, 去争取更大的进步。

二、平等、公正是管理班级的前提

班级成员按表现大致分为三类:即优秀生、中间层次学生和后进生。如果在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提出了个人的某种需要和好恶, 对一部分学生倾注爱心, 对另一部分学生则漠不关心, 或者对一部分学生过分亲昵, 都是不恰当的。不迁就好学生, 不嘲讽, 不歧视后进生。教育上因人而异, 态度一视同仁, 不厚此薄彼, 不存私心杂念, 不带功利目的, 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对每个学生都是正确的。

我班有个叫小W的同学, 他非常聪明, 学习成绩好, 班上人际关系好, 一直担任班长职务, 多次被评为市“三创生”, 成为班级学习标兵。在一系列荣誉面前, 他陶醉了, 骄傲了。有一次在课堂上, 他无视老师和同学的存在, 用手机发送短信, 与朋友聊天, 并发出咯咯的笑声, 严重地违反了课堂纪律。对于这样的“标兵”, 迁就他, 还是……?我没有姑息他, 而是当即批评他, 让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公开道歉, 从内心里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班干, 其行为举止造成的不良影响。我还制定了上课期间所有同学一律不准开机的班级制度, 要求所有学生相互监督。这一锤对全班同学是个教育, 对小W更是一个深刻的反省, 他很快恢复了勤奋、认真、踏实的好作用。

在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始终要坚持师生平等的原则。在劳动任务的分配上, 师生一样;在座位的调排上亲疏一致, 优差一致;在“班干部”、“三创生”的评选上一律民主。这样, 每位学生既能对自己充满信心, 勇争前进, 又能公正地对待被人, 形成一种良好的班风。班主任的平等、公正的态度既有利于沟通师生彼此的心灵, 缩短相互的心理差距, 从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又有利于强化的提高教育效果, 形成团结、友爱、互助、协作的班集体。

三、关心、爱护是管理好班级的核心

夏丏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十八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 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 只有真心实意地爱学生, 才会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师爱是一种高尚情感的凝结, 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 那么学校的教育和教学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只有当老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 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 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 才会向老师敞开内心世界, 并产生自我教育的巨大动力, 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成功。

通过家访, 我了解到我班有个叫小A的同学, 父亲早已去世, 母亲远嫁他乡, 小A从小跟着爷爷生活。由于失去父母的疼爱, 小A性格有些孤僻, 他对班级活动缺乏热心, 与其他同学格格不入。家庭不幸的孩子, 往往对老师和同伴的关爱有一种特别的渴望。师爱虽不能代替父爱和母爱, 但至少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温情和暖意。这不只是一种爱的补偿, 更是一种爱的启迪。一个感到人世间充满着爱的孩子, 一定会走出心中的阴影, 鼓起生活的勇气, 乐观地面对现实。我注意发现小A身上的长处, 他穿着整齐, 每次大扫除都任劳任怨。于是, 我在班级中做劳动委员, 帮助他克服自卑感, 增强自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里的或药未被点燃, 而要使一切天赋和才能都充分发挥出来。”正因为我对他付出了真心和真爱, 他工作积极, 成了我的得力助手, 班级的卫生考核总是在全校名列前茅。同时, 我经常邀请他到我家吃饭, 周末时陪他回家, 对他家进行家访, 从自身及他的家庭成员等方面去关心爱护他。教师的爱是暖暖春风, 一个冰冷的人终于被吹暖了。

《爱的教育》这本书上曾经说过:“教育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 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 没有爱, 也就没有教育”。班主任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 用真心去关爱学生, 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作到动之以情, 晓之于理, 寓理于情, 情理结合, 进而产生“动情效应”, 密切师生关系, 得到学生的信任、尊重和亲近, 才能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增强教育效力。

四、宽容、克制是管理好班级的保证

班主任应具有宽容的精神。宽容是民主的精髓, 只是在宽容的氛围中才能诞生有丰实个性的个人。反观现实, 学校教育领域, 班主任的专制意识随处可见。体罚与变相体罚, 讽刺挖苦学生等屡见不鲜。学生视学校为“兵营”, 视班级为“监狱”者不在少数。作为学生引路人的班主任应具备宽容的精神。“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班主任不能老盯着学生的过失, 不能“翻旧帐”, “揭老底”。而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 要允许他们犯错, 更要给他们时间和机会改正错误。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自己要学会“克制”, 不能疾言厉色, 不使用威胁性语言, 否则将会言而无效。

我班有个叫小D的学生, 有早恋迹象, 成天爱打扮, 花枝招展。在我了解事情真相之后, 利用课余时间把她叫到办公室, 以一个哥哥姐姐的身份, 朋友的口吻与她敞开心扉, 让她认识到自己的人生刚刚开始, 目前主要任务是守纪、求知, 唯有智慧才能充实人生。在这样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中, 她理解了老师的用心良苦, 将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 平日里注重自己的穿着, 成绩明显提高了, 也改变了她在其他同学心目中的形象和态度。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内在的东西, 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 从而开发自身的潜力。班级中总有很多不如意的事发生, 学会宽容, 尽力克制冲动, 了解情况, 提出适当的解决办法, 尽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班主任要努力使自己像白杨深入土壤吸取营养一样, 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为人师表, 用渊博的知识, 高尚的道德, 卓越的才干, 优雅的风度, 乃至文明的行为举止, 严谨的处事态度, 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使学生领略到班主任的人格, 形象之美, 进而信任班主任, 拥戴班主任。

努力提高班主任的人格修养, 以尊重换尊重, 用信任换取信任, 用爱心浇灌爱心, 以宽容换宽容, 用真诚和爱心共同撑起一片蓝天, 努力让孩子走在洒满阳光、爱和鼓励的大道上, 健康茁壮地成长。为了孩子的一切, 一切为了孩子, 让我们携手共建孩子美好的明天。

还记得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先生说过:“我属于愿意当班主任的那类教师。我总觉得, 做教师不当班主任, 那真是失去了增长能力的机会, 吃了大亏。”我想我们是幸运的。我们是快乐的班主任, 快乐地做着班主任。

参考文献

[1]管宏斌, 《教师人格魅力:德育的无形资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年05期.

学生自律与班级管理 篇5

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话说明了一个道理:环境的优劣对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我在班级管理中首先就搞好班级精神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的外部环境,以创建最佳的教育空间。所谓班级精神是指班级全体学生学习、生活、文明、道德等各种观念汇聚而成的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一旦形成,就会对班上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和巨大的影响。而班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班级管理目标。我班通过大家讨论形成了八字目标:“认识、提高、完善、竞争”。并根据目标制定比较详细的班级管理规定,而这些规定要涉及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让学生的每一个行为都做到有据可依,这无形中就在各自的行为习惯方面加强了约束的力度。

二、情感凝聚,为学生提供自律动力

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就必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有人把感情比作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纽带,教师通过“爱”的情感去开启学生的心扉,使之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无处不在,植根于爱,才能教育好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师想从各方面教育人,那么他应该从各方面了解人。”因此在教学过程或者说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要用各种方法去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成长经历,家庭情况,周围环境,甚至他们的生日等。总之,你对他们了解得越多,说明你与他们的距离就越近。有一位教育家曾这样说过:“了解了,教育就成功了一半”。这句话很有哲理,只有了解才能使教育有的放矢。通过关心与爱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其实,爱生也不是件难事,并非“挟泰山而超北海”。只要一句问候的话,一个细微的动作,一个由衷的微笑,一个饱含深情的手势等都可以给学生心灵很大的震撼和鼓舞。当学生愿意和你亲近时,才会产生情感共鸣,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向上的积极性,才能不知不觉中就为学生的“自律”提供了无形的动力。

三、班主任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有样可学

丁榕老师说:“作为一个班主任我无所图,不指望学生回报和感恩;作为一个班主任我又有所图,期盼十年、二十年后,各行各业都有我的学生为祖国建设作出卓越贡献,而我能够站在祖国的大地上,默默地为祖国的强盛感到幸福。”她的肺腑之言,道出了班主任工作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的重要关系,道出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价值取向。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其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应该是“言传身教”了。在班级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要讲事实、摆道理,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有样可学。为此,班主任不能高高在上,发号施令,必须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也尽量不做。总之,班主任的模范行为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处处做学生的表率,才能有力的说服学生,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全员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体现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上。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班主任要努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没有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那班级管理工作也就很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的原则是让每个学生都有为同学服务的机会,每个同学都有一份责任感。因此,在制定目标时就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因为班级目标要靠全班同学来实现,只有人人参与,才能使学生把集体建设当作自己的事,与集体同呼吸、共命运,真正把自己融化于集体之中,从而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建设班集体的内在积极性。我班除了常规的班委会外,还有学习小组长,男女生寝室管理委员,电器管理员,科代表等很多职位,人人尽心尽责我们提出职务有大小,但责任无轻重。我班还搞了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每期一了结的管理模式,让每个学生阶段性的认识自己,让每个学生在每次全员参与管理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在集体评议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明是非、判对错、辨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相互教育的意识。

五、培养骨干,树立典型,发挥“领头羊”作用

我在班级管理中还特别注意培养了一支骨干力量,使他们在工作中充分发挥骨干的带头作用,从而带动学生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骨干队伍的组织是以班干部为主体,以积极向上的同学为基础。我对干部进行一定的分工,这些干部根据自己的工作和同学们的评议结果及时如实地予以登记和进行定期通报。并在实践中经常组织他们进行培训和交流,培养他们独立工作能力和合作能力,增强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要以身作则,敢于同不良的行为说“不”的品质。这样,不仅班干部的自主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带动和督促全体同学提高自我意识。

总之,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所以在实践中还必须抓住时机,善于差中见优,善于以小见大,有意识地持之以恒地训练行为、培养能力,在实践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修改和完善,不要囿于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最终达到班级从教师管理到学生自律的过渡。

文学熏陶与班级管理 篇6

电视让孩子肤浅, 电脑让孩子迷失, 攀比让孩子幼稚, 唯有读书让孩子沉潜。农村称学校为书房, 学生在书房不读书, 那就违背上书房的旨意。虽然我不像《中国教育报》上2010年推动读书十大人物那样致力于让孩子广读书多读书, 但是他们的做法让我坚信我的做法是正确的。作文课和学校大阅读时间我们推荐学生阅读《语文教学与研究》学生版《读写天地》, 读《读者包厢》, 让孩子感受名人的文学成长历程;读《三点导读》让学生比较自我阅读理解与指导阅读分析间的不同;读《文学社团巡礼》让学生感受同龄人作文的立意高度和写作技巧;读《作文课堂纪实》跨越时空欣赏名师作文指导方略。除此之外我们也推荐学生读《意林》《读者》, 读学生成长小故事, 还与语文老师沟通读课文中的拓展篇目, 如学习《我的信念》前读居里夫人的《铿锵玫瑰》, 学习《孤独之旅》前读曹文轩的《草房子》及曹文轩作品集, 中考会考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开学之初学生处于浮躁兴奋之时读名人成长励志故事, 如贝多芬、邓稼先、史铁生等等。

我发现学生唯有读书时, 方是他们最专注的时间, 也是班主任精神最放松的时间。当我们把一本本好书推荐给学生, 学生兴致勃勃、津津有味的阅读, 他们的一生便有了方向, 此时我感觉自己就像梅子涵教授一样成为点亮孩子心灯的人。

教育需要水滴石穿、润物无声的长期付出, 需要不计名利、默默无闻的奉献, 坚持读书的人都有那么一种平和与淡定的气质, 更有我们看不到的品质, 那就是坚定、执着、理智, 我如此, 我们如此, 我的学生也将如此厚重深刻。

通过阅读发现学生的目光不再呆滞, 不再迷茫, 不再游离, 学生的言谈不再毫无章法, 不再无理取闹, 不再与老师捉迷藏, 班级管理不再需要班主任天天盯着, 不再每一节课都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他们除了受班主任教育外, 更受到书的熏陶、美文的感染、名人的智慧与力量的鞭策。

班级建设与管理策略 篇7

一、奋斗目标要明确

班级目标就是引导航船正确前行的灯塔。所以,每个班集体应该有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明确恰当的目标是维系师生为之共同奋斗的纽带,是前进的动力。奋斗目标要体现方向性、实效性、中心性和渐进性。奋斗目标分为长期、中期、近期三种目标。长期目标是班级的终极目标,包括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旨在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促使学生朝着目标迈进,逐步达到理想境界。中期目标是学年度的奋斗目标,包括思想道德、个性情操、功课学习、身体素质、实践创新等达到的指标,不能操之过急,要稳步推进。近期目标是当前重点抓的具体事宜,通过一系列活动促使学生在遵守规章、助人为乐、保护环境、文明礼仪、刻苦学习等某方面有明显改观。

班级的奋斗目标应当与国家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致,是国家教育目标的具体分解与细化;应与当前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并与学校各阶段的任务相一致;应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水平,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应当先易后难,由近及远,前后衔接,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班级的奋斗目标既是全班学生共同努力的方向,也是全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个目标应当切合本班实际,既不能唾手可得,又不能高不可攀,经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班上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目标分步展开,有序推进。班主任可把奋斗目标概括为凝聚人心,激励上进的响亮口号,以统一思想和言行,鼓舞大家为之拼搏。

二、班级规约要可行

古人云:“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好的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地约束学生的言行举止,敦促学生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使班级工作有条不紊,有声有色。班级规约要制度化,更要切合实际,顺应民意,充满温情,赏罚分明,促使学生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遵守规约,获得健康发展。结合学校管理体制,联系本班奋斗目标,班主任要引领学生制定本班规章制度。首先组织全班学生讨论,本班需要制定什么样的班级规约?为什么要制定规约?允许学生充分发表不同的意见,反驳的声音。当学生看法不一致时,采取民主协商的方式,求大同存小异。根据《中小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上级规章和学校要求,制定切合本班实际的班级规约。

有了班级规约,还要引领全班学生认真学习,明确各项规约的内涵与要求,然后指导大家自觉遵守。每天由值日班长负责考评,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酌情加分、扣分,全班学生监督。班队委干部根据学期总积分,由高到低排名,记录在册,作为期末评选“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这样让全班学生口服心服,良好的班风形成就会指日可待。

三、班队干部要得力

一个纪律严明、奋发向上的班集体,不仅需要称职的班主任,更需要一支素养优秀、本领高强、任劳任怨的班干部队伍。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干部既是班级的灵魂人物、中流砥柱,也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有了得力的班干部,可以使班级井然有序,生机勃勃。

首先,选拔好班干部。班干部的选拔方式包括班主任委任制、民主选举制、轮流执政制和民主集中制几种。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可以由班长、值日班长、副班长、若干名委员构成班委会。

其次,制定“班干部规约”。由班主任带领班委会成员明确规约出班干部的职权、责任和义务范围,向全班公布,由全班学生讨论通过。建立监控、评价、任免班干部的有效机制,通过该机制规范、约束班干部的言行,引领班队干部既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从我做起,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又积极开展工作,大胆管理,引领全班同学自理自立、自律自强、自我矫正,自我超越。

再次,建立值日班长制。由班委成员轮流担任值日班长,班中的事务由值日班长全权负责。值日班长负责检查当天班级的纪律、卫生、两操等,督促每一名同学做好自己的分内事情,负责记载值日班长记录手册,登记日常德育加减分情况以及检查班干部的工作情况。这种形式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条件,锻炼了每位同学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主人翁意识,班级内部也日趋团结。

最后,指导管理方法。召开学生喜闻乐见的班会,传授管理学知识,结合个案剖析,授之以渔,教之以法,提高班队干部的管理素质,增强其工作能力。起初,学生可能方法欠妥,指挥欠妥,班主任理当细心指导、呵护他们,在恰当的时候放权给班干部,让他们自我管理。

优秀的班干部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班主任要认真选拔、积极培养干部队伍。干部队伍建设得好,班主任可以从繁杂的班务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且提升班级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竞争力。

四、班级风气要良好

班风,就是一个班级的风气。它是由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营造出的一种氛围,体现了整个班级的精神风貌,折射出内在品格与外部形象。良好的班风,不仅对每个成员的言行具有无形的约束力和导向性,而且影响着一个班级的整体发展方向。怎样营造良好的班风呢?

首先,目标导航。在班集体建立之初,结合学校要求,制定本班班风建设目标。制定班风目标要把学生的个人目标融为一体。目标要具有可行性,即不是高不可攀的,又不是轻而易举的,应该是经过全班学生努力奋斗可以实现的。组织学生讨论之后,确立一个班风目标。

其次,文化熏陶。环境造就人才,文化塑造人生。积极向上的班级主流文化,对于熏陶学生的情感,建设良好的班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周围的世界是生动的声响源泉。”“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刊板广播,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规划,以便挖掘潜移默化的育人功效,最终连墙也在说话。”因此,要打造优秀的班级文化,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美化教室,让核心价值观、学生守则和传统美德等重要内容上墙,让每面墙壁开口说话。

再次,榜样引领。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说:“榜样、楷模是人生的一种需要,尽管人们努力一辈子也不一定能达到榜样、楷模的高度,但人都不可以没有这种需要。”榜样,使人看得见,摸得着,有感染力,容易学。首先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的榜样。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职务是自己作榜样教育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不仅要做到,还要做得更好。然后,班级要树立学生榜样。

最后,活动凝聚。开展喜闻乐见的班级活动将激发班级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和拼搏精神,以此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大家“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聚,劲往一处使”,既分工又合作,献计献策,奋力拼搏,呐喊助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局面一旦形成,其力量无坚不摧。

六、服务意识要增强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班级的事情就是大家的事情,大家的事情就应该大家动手一起干,因此,人人要增强为班级服务的意识。

在班级管理中既要发挥班干部的带头、指挥作用,又要发动全班学生个个行动起来,因为人心齐,泰山移。比如推行“卫生岗位制”。全班分组设立六大岗位:一是教室地面岗,负责打扫教室地面;二是教室墙面岗,负责擦墙面瓷砖、黑板;三是教室门窗岗,负责擦门与窗;四是教室课桌岗,负责把课桌椅摆放整齐;五是班级包干区岗,负责打扫包干区;六是个人卫生岗,负责检查个人卫生。每个大岗位设立一名组长,设立若干小岗位,每个小岗位由二三名学生负责,这样就形成了班级卫生“人人岗位责任制”。

学生自律与班级管理 篇8

古人云:“蓬生麻中, 不扶自直;白沙在涅, 与之俱黑。”这话说明了一个道理:环境的优劣对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我在班级管理中首先就搞好班级精神建设, 优化人才发展的外部环境, 以创建最佳的教育空间。所谓班级精神是指班级全体学生学习、生活、文明、道德等各种观念汇聚而成的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一旦形成, 就会对班上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和巨大的影响。而班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班级管理目标。我班通过大家讨论形成了八字目标:“认识、提高、完善、竞争”。并根据目标制定比较详细的班级管理规定, 而这些规定要涉及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 让学生的每一个行为都做到有据可依, 这无形中就在各自的行为习惯方面加强了约束的力度。

二、情感凝聚, 为学生提供自律动力

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就必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有人把感情比作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纽带, 教师通过“爱”的情感去开启学生的心扉, 使之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无处不在, 植根于爱, 才能教育好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师想从各方面教育人, 那么他应该从各方面了解人。”因此在教学过程或者说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 要用各种方法去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 性格特征, 成长经历, 家庭情况, 周围环境, 甚至他们的生日等。总之, 你对他们了解得越多, 说明你与他们的距离就越近。有一位教育家曾这样说过:“了解了, 教育就成功了一半”。这句话很有哲理, 只有了解才能使教育有的放矢。通过关心与爱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其实, 爱生也不是件难事, 并非“挟泰山而超北海”。只要一句问候的话, 一个细微的动作, 一个由衷的微笑, 一个饱含深情的手势等都可以给学生心灵很大的震撼和鼓舞。当学生愿意和你亲近时, 才会产生情感共鸣, 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向上的积极性, 才能不知不觉中就为学生的“自律”提供了无形的动力。

三、班主任的言传身教, 让学生有样可学

丁榕老师说:“作为一个班主任我无所图, 不指望学生回报和感恩;作为一个班主任我又有所图, 期盼十年、二十年后, 各行各业都有我的学生为祖国建设作出卓越贡献, 而我能够站在祖国的大地上, 默默地为祖国的强盛感到幸福。”她的肺腑之言, 道出了班主任工作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的重要关系, 道出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价值取向。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其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应该是“言传身教”了。在班级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要讲事实、摆道理, 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树立榜样, 让学生有样可学。为此, 班主任不能高高在上, 发号施令, 必须以身作则, 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 自己也尽量不做。总之, 班主任的模范行为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只有处处做学生的表率, 才能有力的说服学生, 感染学生, 熏陶学生,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全员参与,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体现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上。在教育过程中,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班主任要努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没有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 那班级管理工作也就很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的原则是让每个学生都有为同学服务的机会, 每个同学都有一份责任感。因此, 在制定目标时就动员学生积极参与, 因为班级目标要靠全班同学来实现, 只有人人参与, 才能使学生把集体建设当作自己的事, 与集体同呼吸、共命运, 真正把自己融化于集体之中, 从而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建设班集体的内在积极性。我班除了常规的班委会外, 还有学习小组长, 男女生寝室管理委员, 电器管理员, 科代表等很多职位, 人人尽心尽责我们提出职务有大小, 但责任无轻重。我班还搞了每周一小结, 每月一总结, 每期一了结的管理模式, 让每个学生阶段性的认识自己, 让每个学生在每次全员参与管理的过程中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从而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在集体评议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明是非、判对错、辨真伪的能力, 同时也加强了相互教育的意识。

五、培养骨干, 树立典型, 发挥“领头羊”作用

我在班级管理中还特别注意培养了一支骨干力量, 使他们在工作中充分发挥骨干的带头作用, 从而带动学生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骨干队伍的组织是以班干部为主体, 以积极向上的同学为基础。我对干部进行一定的分工, 这些干部根据自己的工作和同学们的评议结果及时如实地予以登记和进行定期通报。并在实践中经常组织他们进行培训和交流, 培养他们独立工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增强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要以身作则, 敢于同不良的行为说“不”的品质。这样, 不仅班干部的自主能力得到了培养, 而且带动和督促全体同学提高自我意识。

规则管理与班级管理 篇9

数据库用于高效地组织、管理和维护大量的数据,并且提供一定的方式供用户查询检索数据。由于数据模型决定了数据库系统组织、表达数据的能力,因而对数据模型的研究成为了一个非常热门的领域。目前最为大家所熟知并且正在被广泛使用的数据模型是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高度非过程化、提供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和高层次的查询语言等优点[1]。然而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扩大,关系数据模型并不适用于一些新的数据库应用。因此,人们提出了许多表达能力更强的数据模型,如对象模型[2,3]、角色模型[4,5]等。这些模型侧重于对对象自身的属性、扮演的角色的表达,而忽略了或简化了对对象之间关系的表达。然而在很多应用领域中,对象通过大量的复杂的关系跟其他对象联系着,如果数据模型不能有效地支持对对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的表达,那么也就很难在现实世界和数据库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文献[6]提出了信息网模型INM(Information Network Model),INM以一种自然、简单、直观的方式来表示对象之间的关系,能够将复杂的现实世界对象直接映射到数据库中而不需要复杂而繁琐的转换。在深入分析INM的基础上,文献[7,8,9,10,11]设计并实现了INMD-BMS,解决了现有数据库系统在数据建模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INMDBMS虽然具有强大的数据建模能力,但缺少内部的逻辑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缺失会导致查询语言的表达能力受限。因此,如何实现INMDBMS的逻辑推理功能成为本文主要关注的问题。实现数据库系统的逻辑推理功能的主要问题在于推理规则的表示和推理过程的实现,而能否对递归规则定义的查询目标进行处理,实现高效的递归查询,是判定逻辑推理功能好坏的重要标准。基于此,本文首先借鉴了数据库语言ROL2[12]中规则的设计,提出了规则语言IRL,用于规则的表示;随后在总结了Datalog[13,14]中现有的几种递归查询算法,如半朴质算法、query/subquery(QSQ)算法和魔集算法的基础上,同时结合INM的数据结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的递归查询算法IGQA,用以实现IRL规则的推理;最后在真实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以IGQA算法实现的IRL规则在数据规模发生变化时,能够保证较高的执行成功率和较好的时间稳定性,从而有效地实现INMDBMS的逻辑推理功能。

1相关工作

1.1 ROL2中规则的设计

作为一种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语言,ROL2支持对象标识、复杂对象、类、类的层次结构、方法和继承等面向对象思想[12]。其中,方法是由类中定义的一条或多条的规则组成的,用来对该类的对象进行操作。下面通过person类的定义来对ROL2中规则的使用进行说明:

person类中定义了age方法、parents属性和ancestors方法,age方法返回0到100的整数,ancestors方法返回person对象的集合,parents属性值的类型为person对象的集合。其中,每个方法由一条或多条规则组成。age方法中的规则首先得到对象的birthyear,再用当前年份2014减去birthyear来获得对象的age;ancestors方法中的规则为递归规则,通过查询对象的parents和parents的ancestors来获得对象的ancestors。与ROL2相似,IRL规则也定义在类中。但不同于传统对象模型只侧重于对象属性的表达,INM中加入了对象之间关系的表达,因此IRL规则需要能够对对象的属性和关系进行推理。下面使用INMD-BMS的信息定义语言IDL[8]来重新定义person类,并在其中加入IRL规则:

person类的age属性、ancestors关系的定义之后给出了IRL规则定义。规则定义中的“.”表示规则执行时的当前对象。例如,在age属性对应的规则中,首先得到当前对象的birthyear存入变量$b,再通过get Year()函数得到当前年份,与$b相减得到当前对象的age;ancestors关系对应的规则为递归规则,通过查询当前对象的parents和parents的ancestors来进行推导。本文的第三节会对IRL规则的设计进行详细的描述。

1.2典型递归查询算法

递归查询算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顶向下的算法,典型的有QSQ算法;另一类是自底向上的算法,典型的有朴质算法、半朴质算法和魔集算法。

朴质算法[14]思想简单,它为每一个导出谓词创建同名的临时关系,通过执行规则的基本部分为该临时关系赋值,然后循环执行规则的递归部分直到临时关系不再发生变化。但其存在重复计算,每一步计算在下一步中都要重复进行,而半朴质算法[14]的改进也正基于此,记住前次应用规则时已经进行过的计算,以便在下次应用规则时,不再执行这些计算。

虽然半朴质算法解决了重复计算的问题,但是其计算过程针对于数据库中的所有符合条件的元组,必然会造成很多不相关计算。为了消除不相关计算,QSQ算法和魔集算法采用了相同的算法思想,即用已知的目标信息来限制规则的逻辑推理,进而只推导与查询目标相关的内容。QSQ算法[14,15]作为一种自顶向下的方法,先将已知信息绑定到变量,再由规则头传递给规则体,缩小规则体逻辑推理的范围,从而消除不相关计算。魔集算法[14]是一种重写技术,它将绑定信息定义为谓词,插入到规则中,来对现有的规则语句进行重写。这样即使按照自底向上的算法进行计算,也只会得到与查询相关的目标。上述递归查询算法的特点及不足,如表1所示。

QSQ算法和魔集算法虽然消除了重复计算和不相关计算,但是不适用于INMDBMS中逻辑推理功能的实现。首先QSQ算法和魔集算法基于的是关系数据模型,在关系数据模型中信息被存储在分散的表中,逻辑推理会将所有符合规则要求的元组全部找到。而INM中信息被表示为对象,根据当前对象无法直接获取其他对象信息,无法找到所有符合规则要求的对象。

其次在INM中,IRL规则用于推导对象自身的属性和关系,所以逻辑推理是以所在对象为基础来进行的。即INM中的逻辑推理由于INM面向对象的特点,在推导过程中早已完成了QSQ算法和魔集算法中的目标信息绑定,消除了不相关计算。基于上述两种原因,本文提出了以深度优先、回退的方式实现递归查询的算法IGQA。

2 IRL规则

IRL规则分为规则头,推导符号和规则体三个部分。规则头表示所要推导对象的属性或关系;规则体包含一个或多个分句,分句之间用逗号相连,表示推导所要进行的查询或运算;IRL规则分为两种类型:Active规则和Deductive规则,它们分别由推导符号“<-”和“:-”表示。两者的区别在于Active规则推导出的结果是稳定的,而Deductive规则推导出来的结果会随着时间和数据库的变化而变化。

下面仍然以person类为例,为了同时说明Active和Deductive两种类型的规则,在person类中加入gender属性及其规则定义。修改后的person类定义如下:

gender属性可以由person的配偶的性别推出,并且一旦推导得出,将不会发生变化,故将gender对应的规则定义为Active规则。而person的age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ancestors是由parents或parents的ancestors推导出来,会因为数据库信息的增加或修改而得到不一样的结果,故将age和ancestors对应的规则定义为Deductive规则。Active规则和Deductive规则所推导值的特点不同,所以它们的触发和使用机制也是不同的。

下面通过person对象的例子来说明Active规则和Deductive规则之间不同的触发和使用机制。person对象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箭头相连的两个对象存在亲子关系,例如Smith和Gigi是Ann的parents。

2.1 Active规则

Active规则是在对象存入数据库的过程中触发执行的。对象信息存入到数据库之前,需要根据类的定义,对对象的属性和关系进行检查。如果发现类中定义有对应的Active规则,便触发执行规则,推导出来的属性值或关系值随对象一起存入到数据库中。例如,下面的代码将对象Jim和Ann存入数据库中,Jim和Ann互为配偶:

对象Ann存入数据库之前,会首先对Ann所属的类定义进行检查,发现person类的gender属性定义有Active规则,便触发执行该规则。首先执行规则体中查询分句./spouse:$b/gender:$c,得到Ann的配偶Jim,并得到Jim的gender值为Male,将其存入变量$c;再通过判断$c的值来为$a赋值;最后将$a传递给规则头,规则头为对象Ann的gender属性赋值,值为Female,随后gender值会随着对象Ann一起存入到数据库中。

2.2 Deductive规则

Deductive规则是由查询语句使用执行的,当查询语句查询的属性或关系带有Deductive规则时,便会执行该规则。因为Deductive规则推导出来的值是不稳定的,所以推导出来的值并不会存入数据库,而是直接返回给查询语句,这也保证了查询的结果直接反映当前数据库情况。下面以对象Angel为例,通过四条查询语句从不同角度说明Deductive规则的执行过程,对象Angel的插入语句:

(1)查询语句为query Angel/ancestors:$y,查找Angel的祖先。首先在数据库中找到对象Angel,遍历Angel的关系得到ancestors关系,发现Angel所属类person中ancestors关系定义有Deductive规则,故执行该规则。ancestors关系对应的规则为递归规则,其执行过程将在本文第4节详细介绍。规则执行后,得到ancestors关系的值并返回给查询语句,即$y为{Ann,Jim,Smith,Gigi,James,Lucy}。

(2)查询语句为query Angel/ancestors:Smith,判断Smith是不是Angel的祖先。规则执行过程与(1)相同,得到ancestors关系的值为{Ann,Jim,Smith,Gigi,James,Lucy},其中包含对象Smith,故查询结果为true。

(3)查询语句为query$x/ancestors:$y,查找所有满足ancestors关系的对象的组合。首先会在数据库中查找包含关系ancestors的对象,得到{Angel,Ann,Jim,Smith,Gigi,James,Lucy},然后分别为集合中的对象执行ancestors关系对应的规则,结果发现{Smith,Gigi,James,Lucy}的ancestors关系的值为空,得到最终的查询结果为当$x=Angel时,$y={Ann,Jim,Smith,Gigi,James,Lucy};当$x=Ann时,$y={Smith,Gigi};当$x=Jim时,$y={James,Lucy}}。

(4)查询语句为query$x/ancestors:Smith,查找祖先为Smith的所有对象。同样的方法在数据库中查找包含ancestors关系的对象,得到{Angel,Ann,Jim,Smith,Gigi,James,Lucy},然后为集合中的对象执行ancestors关系对应的规则,查询结果为当$x=Angel时,执行结果为{Ann,Jim,Smith,Gigi,James,Lucy};当$x=Ann时,执行结果为{Smith,Gigi};当$x=Jim时,执行结果为{James,Lucy}}。$x为{Angel,Ann}时,执行结果中都包含对象Smith,故该查询语句的结果$x为{Angel,Ann}。

3 IGQA

3.1算法描述

在IRL递归规则中,通常将规则体中存在与规则头相同的部分称为递归部分,而不相同的部分称为基本部分。例如person类中定义的ancestors规则,./parents:$a为ancestors规则的基本部分,./parents:$b,b/ancestors:$a为递归部分。IGQA算法描述如下:

3.2算法示例

下面以person类的对象为例来说明IGQA算法的执行过程。为了便于分析,用r1来表示ancestors规则中的基本部分./parents:$a,用r2来表示递归部分./parents:$b,b/ancestors:$a。

给出查询语句query Angel/ancestors:$x,算法执行过程如下:

(1)创建栈S和结果集合R。

(2)当前对象为Angel,为Angel执行r1,Angel/parents:{Ann,Jim},将Angel压栈S,flag设为1。再将得到的Ann和Jim分别入栈S,flag设为0。

(3)此时栈S不为空,从栈底元素开始向上遍历,若元素flag为0则执行r1。Ann/parents:{Smith,Gigi},将Ann的flag设为1,Smith和Gigi入栈S,flag设为0。

(4)再次从栈底元素开始向上遍历,若元素flag为0则执行r1。Jim/parents:{James,Lucy},将Jim的flag设为1,James和Lucy入栈,flag设为0.

(5)同理为Smith、Gigi、James和Lucy执行r1,flag设为1,但没有新的元素加入栈S中。

(6)为栈顶元素Lucy执行r2,Lucy/parents:$b,b/ancestor:$a失败;接着执行r1,Lucy/parents:$a失败,Lucy出栈。

(7)同理为James、Gigi和Smith执行r2和r1,同样都失败,出栈。

(8)为栈顶元素Jim执行r2,Jim/parents:{James,Lucy},{James,Lucy}/ancestors:$a,查找数据库和结果集合都失败;执行r1,Jim/parents:{James,Lucy}成功,将结果存入R中,R={Jim->{James,Lucy}},Jim出栈。

(9)为栈顶元素Ann执行r2,Ann/parents:{Smith,Gigi},{Smith,Gigi}/ancestors:$a失败;执行r1,Ann/parents:{Smith,Gigi}成功,将结果存入R中,R={Jim->{James,Lucy},Ann->{Smith,Gigi}},Ann出栈。

(10)为栈顶元素Angel执行r2,Angel/parents:{Ann,Jim},{Ann,Jim}/ancestors:$a通过查找结果集合R得到,Angel->{James,Lucy}和Angel->{Smith,Gigi},加入R;执行R1,Angel/parents:{Ann,Jim}成功,得到Angel->{Ann,Jim},加入R,最后R={Jim->{James,Lucy},Ann->{Smith,Gigi},Angel->{James,Netie},Angel->{Smith,Gigi},Angel->{Ann,Jim}},Angel出栈。

(11)栈S为空,循环结束,在R中找到与Angel相关的结果,即得到Angel的ancestors为{Ann,Jim,Smith,Gigi,James,Lucy}。

4实验结果与分析

Active规则是在数据插入数据库时触发的,其执行结果的正确率和执行时间的稳定性不易测得,故本文实验针对Deductive规则进行测试。由于Active规则和Deductive规则的递归查询算法均采用IGQA算法,故虽然实验只针对Deductive规则进行测试,但实验结果对于展现IGQA算法的特点依然具有代表性。

4.1实验数据集

实验的数据集来自于ACM数字图书馆,该数字图书馆包含了由ACM和其他各大出版社发表的计算机方面的所有文章信息。数据集包含作者子集、论文子集、会议子集、期刊子集和机构子集五部分内容,每个部分约含50万个对象数据信息。

为了对Deductive规则进行测试,需对现有作者子集对应的person类进行修改,添加递归规则:./relate:$a:-(./paper:$x/Authors:$a,not$a=$self)|(./paper:$x/Authors:$b,not$b=$self,$b/relate:$a),将一篇论文的合作作者视为“直接相关”,而如果两人通过“直接相关”的第三人产生关联,则视为“相关”。

4.2评价标准

Deductive规则是在查询时执行的,因此递归查询算法的执行既要保证结果的正确率,也要保证执行时间的稳定性,否则会对查询的执行效率产生影响。所以执行结果的正确率和执行时间的稳定性是本实验要测试的两个主要方面。考虑到测试数据的规模会对递归查询造成影响,实验将通过不相关数据和相关数据两种数据规模的变化来对递归查询的正确率和执行时间稳定性进行测试。

现有的演绎数据库系统多是基于关系数据模型或是改进后的关系数据模型,而INMDBMS是基于INM这一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两者基于的数据模型不同,因此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逻辑推理能力无法直接进行比较。而目前基于对象模型的演绎数据库尚没有特别成熟完备的推理系统。因此,本实验采用与自身比对的方式,来判断执行的正确率和执行时间稳定性是否适用于INMDBMS实际的逻辑推理需要。

实验通过四条查询语句从不同角度来对Deductive规则的执行过程进行测试,查询语句如表2所示。

4.3实验结果及分析

4.3.1不相关数据

不相关数据是指那些与目标查询不相关的数据,实验在相关数据规模不变的情况下,设置不相关数据量依次为100、1000、10 000、100 000、1 000 000个对象的条件下,分别对执行结果的正确率和时间稳定性进行测试。通过30次实验得来的结果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实验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为了使表4中的测试结果更为直观,采用折线图的方式将其展现出来,如图2所示。

表3的实验结果表明,当不相关数据量从100个对象增加到1 000 000个对象时,递归查询的执行正确率均为100%,说明IGQA递归查询的执行并未受到不相关数据量变化的影响,依然按照规则的定义将正确的信息推导出来,并成功地返回给对应的查询语句;表4和图2的实验结果表明,当不相关数据量从100个对象增加到1 000 000个对象时,IGQA递归查询的执行时间在微秒级别波动,说明不相关数据量的增加并没有影响到递归查询执行时间的稳定性。可见IGQA递归查询算法在面对不相关数据量的增加的情况下,能够保持良好的执行正确率和较好的时间稳定性。

4.3.2相关数据

相关数据是指那些与递归查询执行相关的数据,这些数据的增加必然会引起递归查询执行成功率和执行时间的变化,实验在不相关数据量为1 000 000个对象的条件下,增加相关数据量。INM中对象之间通过关系相连,因此相关的对象很容易在关系的作用下被表示为树结构。随着相关数据量的不断增加,相关数据所形成的树的深度也会不断增加。下面通过树的深度来表示相关数据的增加,在保证不相关数据量不变的情况下,测试递归查询的执行成功率和执行时间。通过30次实验得来的结果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实验结果如表5和表6所示。

为了使表6中的测试结果更为直观,采用折线图的方式将其展现出来,如图3所示。

表5的实验结果表明,当相关数据形成树结构的层数从3层增加到7层时,IGQA递归查询的执行正确率均为100%,说明相关数据量的增加并没有影响到IGQA递归查询的执行结果的正确输出。表6和图3的实验结果表明,当相关数据形成树结构的层数从3层增加到7层时,树的深度每增加一层,IGQA递归查询的执行时间会增加5倍左右,说明当相关数据量成呈指数倍增长时,递归查询的执行时间仅呈线性增长。可见IGQA递归查询算法在面对相关数据量的增加的情况下,能够保持良好的执行正确率和较好的时间稳定性。

5结语

规则管理与班级管理 篇10

关键字:班级博客,自我管理,交流学习,家校沟通

【分类号】G459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学生和家长对于学校、教师的期待也越来越高,教育对于教师的业务素质,管理水平,教学能力及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也越来越高。基于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发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以管理,有时教师要身兼数职,既要充当教育者的角色,也要充当心理疏导员等角色。为此,我在2015年年初时建立了班级博客,目的就是为了加强班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让学生做班级管理的主人;通过班级博客,利用网络来分享最新的教育资源,集思广益,为班级的管理和教学增光添彩。

一、班级博客加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我将班级博客分成了6个板块,分别是:班级动态,学习园地,学生天地,集体活动,家长论坛和教师心语。每一个板块我都安排了学生管理员和家长管理员共同管理。其中讨论最受关注的是学生天地这个板块。教师在学校的时间有限,不可能24小时盯着班里的每一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不仅仅是班干部,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都是班级的一份子,都对班级管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自班级博客建立以来,以前班级里比较内向,自信心不足的学生也开始参与进了班级的日常管理。这部分同学并不是对班级事务漠不关心,他们平日里不参与管理或者管理的少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心。但是通过班级博客,公平的网络机制使得每个人都有畅所欲言的机会,每个同学都在班级博客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记录下了班级一天所发生的各类事件,有些同学还在事件的结尾附上了自己的感想。

二、班级博客搭建了交流学习与讨论的平台,实现了学习资源的共享。

现代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这就对于学习者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有了较高的要求。在校学生不能够仅仅满足于课堂所学,教师所起的作用更多地表现在指导与引导方面,教师通过课堂短短的45分钟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使学生对所学话题产生兴趣,在课后他们会积极探索,深入学习。这就要求教育者应通过各种手段为学生们搭建交流学习与讨论的平台,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中答疑解惑,积极提升。在课堂45分钟结束后,我每日都会在班级博客的学习园地版块为学生们更新一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点。我所教授的是英语学科,于是开展了每日积累活动。每天固定更新所谓的“每日一词”,“每日一短语”,“每日一句”和“每日一英语日常会话话题”等。久而久之,一开始是我来更新自己看到听到的和英语学习有关的知识,现在演变成了由学生们自己更新,自己发表,相互交流,他们做的甚至比我还要棒!我也会时常对他们补充的内容给予评价,哪些是重要知识点,哪些是次重点,哪些只需了解就可以。现在已经形成了人人有好资源及时分享,及时讨论,积极交流的现状,班级的总体成绩也一直名列年级前列。

三、班级博客促进了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良性交流。

班级博客里最热闹的当属家长论坛这一块了。在班级博客建立之前,家长们最关注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因为不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现在有了班级博客,家校之间的沟通就方便多了。“XX同学今天的背诵非常流利,进步较大,希望以后继续保持。”每日就算再忙,我都会把班级里当天同学们的表现和班级事件发布到博客里,这样就拉近了老师与家长的距离;大多数时候家长们都会在班级事件后留言,或是鼓励,或是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也拉近了家长之间的距离,让他们了解了彼此的孩子,相互學习。这样一来,以前出现的由于沟通不当不及时造成的不理解也都迎刃而解了,许多家长都称赞班级博客好,老师认真负责,学校管理得当,极大的促进了家校之间的良性交流。

四、班级博客极大地提升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

如果班级有集体活动,我都会发布在博客上征询学生们和家长们的意见。以我班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例,消息一传出,家长们就积极主动地联系我,愿意提供社会实践的场所供孩子们参观学习;孩子们也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结合自身实践选择去什么地方进行实践。最终我班出色地完成了社会实践任务,写出了优秀的实践报告,班级也获得了社会实践一等奖的荣誉。而之后的运动会,同学们更是在运动会之前就纷纷在博客上发表对于班级运动员的鼓励话语,在运动会结束后,一些集体项目我们班并没有拿到理想中的名次,有些同学伤心的流下了眼泪。当天晚上我在班级博客上发表了《高二(16)班的运动健儿们,你们是我心中的骄傲》一文,引发了班级同学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留言,表示不会气馁,来年再战,一定要强健身体,努力学习,在各方面都给16班增光添彩。看到同学们信心满满,壮志昂扬,我不觉热泪盈眶,在不知不觉间班级是如此的团结,就如同一个大家庭一样。

班级博客增强了孩子们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为学生们的交流学习搭建了平台,是家校之间联系与沟通的纽带,也是孩子们心灵健康成长的港湾。通过班级博客,教师的教育更加地有效,管理也增色了不少。

参考文献:

[1]黎加厚《Blog与教育:体验生命历程共享》《信息技术教育》2004(2)

[2]张正国《Blog:承载我们的教育理念》《信息技术教育》2004(2)

[3]齐伟《探索Blog在教育中的应用》《信息技术教育》2004(2)

规则管理与班级管理 篇11

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往往以班主任管理为主, 以几个班干部管理为主, 少数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世袭”班级管理者的角色, 而大部分学生则长期处于被管理的地位, 甚至几乎从未扮演过任何管理者的角色, 从没想到或不敢向班主任争取当管理者。这种模式对学生的发展无疑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并且它还尚未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首先, 它会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在班级中长期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往往有一种优越感, 容易把自己视为班级或小组中理所当然的权威, 他们的人格中有过多的自尊成分, 要求别人服从自己的欲望较强, 对其他同学会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架势, 其潜台词是:我是班干部, 你得听我的。这些自视很高的学生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点, 而一旦他们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或被老师罢免, 或被同学改选掉, 或在环境改变 (如进入高一级学校) , 自己不再像以前那么引人注目、不再被人看重器重时, 心理上的优越感就丧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失落感, 甚至因承受不起这种“挫折”的打击而一蹶不振, 乃至因此而走向极端。与之相对, 那些几乎从未担任过管理者角色的学生会觉得自己总是得不到别人的认可, 没有伯乐来相中他, 老是在别人的管理领导之下, 这些学生的人格含有较多的自卑成分, 有些可能会对担任管理者角色的学生持不服从、不配合甚至拆台、对抗的态度, 有些则可能把自己封闭起来, 冷眼旁观, 似乎自己是班集体的局外人。

其次, 传统做法中把班级管理者角色长期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 客观上只能是牺牲或有意无意地剥夺大部分学生体验管理实践、锻炼组织能力的机会, 以此保证少数学生的这种机会。我们承认学生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 但能力并非天生, 而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 也并非一成不变, 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的。素质教育不是以培养英才为目标的教育, 而应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和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你不让他锻炼, 不给他出头露面尝试的机会, 你怎么能肯定某个学生或某些学生就不行, 就不是当管理者的料呢?其实, 从另一角度看, 参与班级管理既是学生的权利, 又是学生的义务, 班级事务应该由大家来分担, 而不是由某几个人包下来, 并且把较多的班级事务压在少数学生身上, 他们的负担也不轻。有部分学生家长不支持子女担任班干部就是怕过多的班级事务会耽误子女的学业。

我尝试在班级管理上推行值日班长轮流制, 应该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推行值日班长轮流制, 定位在平等的基础上, 不论学习成绩好坏、原有能力高低, 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 在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把班级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做到自我教育、自我评估、自我服务, 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种理念深入人心, 而作为班主任的我则退居幕后指导, 协调班级工作的开展。

我带的班级有45位学生, 都是住校生, 其中男生24位, 女生21位。因为是新接手的班级, 学生与我相互之间都是陌生的, 所以在新学期一开始, 我就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1.你是否担任过班干部?担任过什么班干部?2.你是否想当班干部?为什么?3.你认为班干部应如何产生?4.你认为一个好的班干部应是什么样的?5.你有什么特长爱好?根据统计:有32名学生至今没有担任过班干部, 有的甚至连小组长都没当过;每一个学生都想当班干部, 但其中有部分学生流露出当不好的担忧;在班干部的产生方式上, 有的说要班主任指定, 有的说要学生投票, 有的说可以毛遂自荐, 但没有人提及可以大家轮流当;大家都认为班干部应以身作则, 对工作主动一些, 敢于承担责任;文艺、体育方面的特长生也比较多。有调查才有发言权, 接着我宣布班级管理思路:实行值日班长轮流制, 每天由2位学生当值日班长, 依次轮流, 一学期下来, 每位学生轮到四次左右。

值日班长主要负责班级学生一日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 管理晨跑、晨操、早自修、课间纪律、眼保健操、午睡、组织读报、晚自修、教室与绿化区的保洁, 协调同学关系, 写好班级日记, 对一日班级情况点评并打分:满意 (≥85分) 、基本满意 (85分—70分) 、不满意 (<70分) ,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前后两天的值日班长交接工作在晚餐后、晚自修前进行。值日班长是班级的管理者, 并要在履行职责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个星期下来后, 由本星期没有轮到值日的35位同学在五天五组值日班长里面评选出三个奖:管理有成效———优秀奖;工作有创新———创意奖;相互协作好———最佳搭档奖, 当选者上墙公布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当然, 如果票数低于18票 (即不到35票的半数) , 则奖项空缺。

人人出谋划策, 个个奋发向上, 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 潜在的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值日班长轮流制优化了班级学生的角色意识:学生既是管理者, 又是被管理者, 是两者的和谐统一。它为学生创设了施展才能的机会, 提供了培养多种能力的途径, 如良好的交往、合作能力, 组织领导能力, 观察、判断、评价能力, 总结归纳能力, 口头的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每个同学都有为大家服务的机会, 提高了学生间接触的频率, 增进了集体感情的交流, 民主、平等、合作、互助、和谐的氛围渐渐形成。有的从未当过班干部的学生, 在受到同学的肯定、在看到自己的才干后, 露出欣慰的、自信的笑容, 相信自己也能行;一些以前比较自由散漫的学生, 参与了班级管理后, 能严以律己, 加强自我约束、自我激励, 行为规范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为了填补值日班长轮流制带来的班级管理的空档, 我还推行小组长制。值日班长轮流制与小组长制并行不悖, 小组长制是值日班长轮流制的辅助、配套工程。小组长一般不更换人员, 实行常任制, 由学习成绩相对突出又较稳定的男女各一位做学习小组长, 相当于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中的学习委员;因所有学生都是住校的, 由各寝室成员自己推选一名工作负责的学生做寝室长, 男女各二名, 共四名, 同时兼任班级的生活小组长, 相当于生活委员;在音乐、美术、书画、体育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中产生男女各一位的文艺小组长和体育小组长, 相当于文艺委员和体育委员。某某小组长与某某委员并不只是称谓换了, 其本意是希望学生淡化传统模式中的班干部角色。小组长的职责是:在发动全班学生讨论的基础上, 汇总制定班级公约、制定学期班级目标与工作计划;从学生角度代表班级负责与相应学科任课老师的联系工作;组织策划班级各项活动:演讲赛、每周一期黑板报、每周周四的主题班会、班际各项体育赛事;不定期地组织班级讨论会, 等等。

学生既是班主任管理的对象, 又是班主任管理的助手。班主任要信任学生, 放手让他们干, 并指导他们大胆处理班级日常事务, 当好学生的参谋、顾问, 做值日班长的强有力的后盾。学生认为重要的事项可以征询班主任的意见, 决策权在学生, 班主任可以旁听由值日班长主持的学生会议或小组长会议, 甚至可以做值日班长或小组长的“下手”, 如帮着记会议记录。班主任千万不能事无巨细样样插手, 更不能越俎代庖。当然, 不论怎么样, 班主任都要对班级实行有效的控制, 要能把握准班集体发展的脉搏。放权不等于放任自流, 班主任要想对班级情况了如指掌, 有两种效果很好的方法:一是及时批阅值日班长记的班级日记;二是及时批阅每位学生的日记。与学生的关系, 我定位在亦师亦友、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因此, 在日记中, 学生会敞开心扉畅所欲言:酸甜苦辣、欣喜与委屈、疑惑与发现……批阅学生日记的过程实际上是与学生心灵的对话过程, 很多时候, 学生几十个字的日记后面是我上百个字的批语, 学生也喜欢用这种方式与我交流。在日记中, 相当多的学生流露了当值日班长的自豪感, 为大家服务的愉悦感, 从字里行间我真切地感到学生喜欢这种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的模式。

上一篇:物资采购质量下一篇:商业性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