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的无因性论文(共8篇)
票据的无因性论文 篇1
票据的流通性是其生命力所在, 而票据流通性的根本保障则是票据无因性。如果票据不能流通, 就完全丧失了票据的生命力, 票据的信用职能、融资职能、汇兑职能等职能就难以发挥出来。“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和票据行为的文义性、要式性、独立性等特征相比, 最能反映票据行为的本质。它是票据理论的基础, 在整个票据法理论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因此在票据立法应当确立票据无因性理论, 这已为各经济发达国家立法和司法实践所确认。我国票据法坚持了票据无因性原则,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学者认为我国票据法采票据行为相对无因性理论。笔者紧扣票据法律法规, 分析了票据无因性的作用机制和含义, 评析票据立法和一些学者的观点, 提出我国票据法坚持了票据行为无因性观点。
1票据无因性含义分析
对于票据的无因性的概念, 各国学者对此多有论述。德国票据法理论从分析票据关系与原因关系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 认为票据行为无因性, 是指票据上的权利并不依赖作为票据关系之基础关系的原因关系, 原因关系即使无效或被撤销, 对票据上的权利也不产生影响。日本著名商法学者龙田节认为:“票据上的债务是基于票据行为自身而发生和存在的, 和作为票据授受原因的法律行为存在或有效与否无任何关系。即使买卖契约无效或被解除, 由此产生的票据债务也不受影响。”我国台湾学者梁宇贤认为:“无因证券者, 乃票据执票人不明示其原因所在而主张享有证券商之权利之谓也。票据如已具备法定要件, 其权利即行成立, 至其法律行为发生之原因如何, 在所不问。”
可见, 各国学者对票据无因性的认识是大同小异的, 均认为票据行为和票据的原因行为是可以分离的, 票据原因行为合法有效与否不影响票据行为的效力。票据无因性应当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 票据行为的效力独立存在, 其效力如何, 完全取决于该行为在形式上是否符合票据法的要求, 而不受由产生该票据行为的票据基础关系引起的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持票人不负证明给付原因的责任, 只要依票据法的规定, 能够证明票据形式合法有效, 就当然可以行使票据权利; (2) 票据行为与引起票据行为、产生票据关系的原因行为相互独立, 即票据行为的内在无因性; (3) 原因关系中的约定、抗辩等事项, 不具有票据行为的意义仅是当事人之间的合同行为, 不能以此来对抗合法持票人的请求权。
2票据无因性理论的作用机制浅析
“票据法是民法的一个组成部分, 民法的基础理论对票据法同样适用。”票据行为本质意义上是民法上的债权让与行为, 按照民法理论, 债权转移的后, 债权受让人须继受债权转让人的权利瑕疵和风险, 债务人可以对债权受让人主张对债权让与人的抗辩权。按传统民法理论, 票据转让后, 票据债务人可以对票据后手主张对该票据前手的抗辩权, 随着票据转手次数的增加, 票据的支付风险也逐渐增加。人们对支付手段或贸易工具的要求是安全、迅速, 而票据支付风险的增大无疑会阻碍贸易繁荣发展。鉴于此, 人们在商业票据支付实践中逐步达成共识:票据转让后, 善意后手不继受前手票据权利的瑕疵和风险;持票人与其前手 (非直接前手) 之间的原因关系断裂, 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这使票据的信用从交易相对人之间的信用扩大为社会信用, 汇票、本票因可以背书转让而具有了流通性, 而票据无因性则是票据流通性的保障。
3我国票据无因性立法现状分析
有学者认为在我国票据法采票据行为相对无因性理论, 但笔者通过分析我国1995年制定的《票据法》、2000年11月2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以及一些司法判例, 认为我国票据立法坚持了票据行为无因性原则。
《票据法》第13条第1款规定:“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 对抗持票人。但是, 持票人明知存在抗辩事由而取得票据的除外。”此条明白无误的表明:票据债务人和出票人或者持票人前手之间的原因关系断裂, 票据债务人不得以与出票人或者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的票据权利;票据基础关系 (包括票据原因关系) 的效力不影响票据关系本身, 票据行为与引起票据行为、产生票据关系的原因行为相互独立。此条是我国票据立法确立票据无因性的有力证明。
《票据法》第57条还规定:“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付款时, 应当审查汇票背书的连续, 并审查提示付款人的合法身份证明或者有效证件。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以恶意或者有重大过失付款的, 应当自行承担责任。”此条规定表明:票据付款人于票据付款时没有审查持票人所得票据是否建立在真实的交易关系的义务;持票人在提示付款时也没有义务向付款人提供其票据取得的原因。《票据法》第9条规定:“票据上的记载事项必须符合本法的规定。”即, 票据行为为要式法律行为, 必须具备票据法规定的形式要件。结合其他票据法规定, 持票人依据票据法的规定, 能够证明票据形式合法有效, 即可以享有票据权利。
《票据法》第12条规定:“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 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 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 不得享有票据权利。”即以非法的方式获得票据, 不享有票据权利, 票据行为无效。此条规定的取得票据行为已经不再是票据法意义上的票据行为, 因票据行为其本质上仍然是民事行为, 应该首先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生效的基本要件, 此处票据行为缺少作为一个民事法律行为最起码的生效要件而根本没有成立, 持票人不能享有票据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中也澄清了票据行为的无因性。首先, 《规定》第14条规定:“票据债务人以票据法第10条、第21条的规定为由, 对业经背书转让票据的持票人进行抗辩的, 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意味着, 当票据经背书转让给第三人时, 票据债务人不得以其与受让人之前手之间无票据原因关系、票据原因关系无效或被撤销为由对抗持票人, 也不得以票据债务人与汇票出票人之间没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或没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为由对抗持票人。在《票据法》、《规定》和其他一些票据法法规中还有一些法律条文能够体现票据无因性在我国票据立法中的确立。
有的学者认为《票据法》第10条、第21条、第74条、第83条第2款和第88条第1款的规定表明了立法者对票据无因性在立法上进行了一定的限制。笔者认为这些规范群属于管理性规范而非效力性规范, 基础关系的无效或者瑕疵并不当然导致票据行为无效。在这些条款中虽然使用了“应当”、“必须’等体现强制性规则的词语, 这些规范仅表明立法者对票据基础关系的态度和要求, 违反并不发生票据行为无效的法律效果。最高人民法院对此持相同观点, 例如, 最高人民法院在《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与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河北宝硕股份有限公司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案》民事判决中写道:“实交易背景, 也不能认定票据行为无效。根据票据无因性理论, 票据的基础关系独立于票据关系, 票据基础关系 (包括票据原因关系) 的效力不影响票据关系的效力。根据《票据法》第10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 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 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 票据行为应有真实的票据原因关系, 即真实的交易关系。但该条规定应属管理性法条, 基础关系欠缺并不当然导致票据行为无效。”
有的学者援引《票据法》第13条第2款的规定来否认票据行为无因性在我国立法中的确立。笔者认为票据原因关系只有在“票据债务人与自己的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断裂, 票据债务人和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的原因关系不能断裂。首先, 如前所述, 从票据无因性的产生历史来看, 票据无因性并不是随着票据产生就与生俱来的, 而是在票据支付的商事实践中为了平衡安全和效率逐步达成共识——票据债务人与自己的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原因关系断裂, “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 对抗持票人。”而出于效率的考虑, 商事实践中人们认为“票据债务人可以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 行使抗辩权。”立法者在票据流通的安全性和效率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其次, 立法之所以这样规定并不是在于否定票据行为的效力, 而是避免了循环诉讼, 节约了交易成本和司法资源。因此, 《票据法》第13条第2款并不是对票据行为无因性的否定。
4结语
综上所述, 票据无因性是票据的流通性的根本保障, 是票据职能实现的重要基础, 已为世界各经济发达国家所承认。我国《票据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及相关的司法判例坚持了票据无因性原则。
出现这么多的争议和误解的根本原因在于票据立法和票据应用商事实践中并没有严格区分票据行为和票据原因行为、票据关系和票据基础关系, 立法者将票据基础关系的态度和评价加入到票据立法中, 在商事实践中人们在理念上也没有完全转变过来。
参考文献
[1]王剑兵.试论票据无因性[EB/OL].中国法院网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701/12/230489.shtml.
[2]傅立英.论票据无因性[D].中国政法大学优秀硕士毕业论文, 2001, (5) .
[3]王昕煜.我国票据法无因性之评析[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院报, 2004, (9) .
[4]龙田节著.商法略论[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177
票据的无因性论文 篇2
关键词:银行承兑汇票 票据承兑 票据
票据的无因性已经成为众所公认的一条票据法的基本原则[1]。然而,具体论来,我们对这一原则的了解似乎又极其有限。这一原则从何而来?其发展轨迹为何?其背后有何价值判断?
或许我们脚底下的大陆并不想我们想象中那般坚实,尤其是涉及到一个具体的法律制度。而一个法律制度,假如离开其背后的价值选择,仅凭一些冷冰冰的法条是无法获得人们的信仰的,更无法实现它所欲实现的目标。
本文即试图通过对此原则的解析,找出其背后的价值选择。具体思路如下:(1)、何所谓票据的无因性?
(2)、从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看无因性理论的价值趋向(3)、从票据和票据法的历史发展看票据无因性理论
票据行为和票据无因性
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并不能代表无因性原则的全部,在德文中,我们所理解的“无因性”被称为“抽象性”,在对这一原则的讨论上,多在物权行为方面展开,而较少涉及其他方面。但是,无因性原则是德国民商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其适用不仅仅限于物权行为,在一个更广阔的领域里也有其用武之地——例如债权转让及本文所要涉及的票据行为之无因性[2]。由于无因性原则多在物权行为领域论述,因此本文在论述无因性原则时,难免以其为准。
无因性原则包括内在的无因性和外在的无因性两个方面。在物权行为无因性领域,外在底无因性是指处分行为的效力不以该行为以外存在的负担行为的效力为前提;内在的无因性,或称内在的无因性,是指处分行为本身在内容上也是无目的的[3]。这就是说,处分行为的当事人无需就给予财产行为的目的达成一致。一般认为,票据行为之无因性,系外在之无因性;大多数之票据行为,为不要因行为,但是为担保票据债务之履行所为之附属的票据行为为其例外。“盖票据保证者,乃为担保票据债务之履行所为之附属的票据行为,其担保目的,已经成为行为典型之内容,故类似于债务担保契约,非无色中立。”[4]
当我们在使用票据无因性的时候,往往在两个方面使用。其一,指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其二,指票据法律关系的无因性。所谓票据行为的无因性,乃是指票据行为之效力,完全取决于票据法之规定,不受其基础行为效力之影响;而票据关系之无因性,则是指票据关系之存续,不受基础关系之影响。尽管二者具有一致性[5],但是,我们在使用概念时,最好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否则,难免因缺乏交流的平台而产生交流上的困难。
关于票据行为,迄今为止,有三种主要观点:契约说、创造说以及权利外观说。此三者之区别,主要在于票据行为是否以交付为要件。契约说以意思表示之作成依赖于票据交付,亦即交付时票据债务人之意思表示始到达相对人,从而对表意人产生约束力;而创造说则认为票据之作成,即是新财富之形成,从而票据行为成立,此时,若票据因遗失或被盗而为他人所取得,债务人亦应该对此债务负责;而权利外观说则认为票据行为之作成,需有票据之交付,于交付欠缺时,则基于权利外观而负责,只要是有表示的外观,则债务人一概对此负责。权利外观说为二次世界大战后之通说[6]。权利外观理论为票据行为无因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从物权行为无因性看无因性原则的基本功能
近代民商法以私法自治(又称意思自治)、所有权神圣(又称私权神圣)、过错责任为三大基本原则[7]。此三者之间亦有着逻辑上的一致性。唯有保证所有权之神圣不可侵犯,方能使当事人有资力与资本根据自身意思来决定自己的法律关系;而私法自治的结果,必然是当事人只对自己的过错负责任——此即过错责任之基本含义。可以说此三大基本原则之间,所有权神圣是基础,而私法自治是工具,而过错责任则是保证。
私法自治的基本工具则是法律行为。在罗马法和法国法中,尚没有法律行为这个概念。这个术语的出现要归功于历史法学派。他们在对罗马法的注释和整理过程中发现了契约和遗嘱之间的共同性——作为财产移转的原因均有当事人的意思决定,在此基础上,他们抽象出法律行为这个概念。或许,我们可以认为契约和遗嘱是最早的关于的法律行为的起源,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行为是和历史法学派、和潘德克吞法学结合在一起的[8]。也正是“法律行为”这个概念的产生,使得“总则”篇在民法典中有了立足之处,从而形成了德国民法典所特有的编纂体例。
所谓的私法自治,是指“各个主体根据他的意志自主形成法律关系的原则”[9]。而法律行为,则是指以意思表示为中心的,根据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当事人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法律行为的核心则是意思表示[10]。法律行为制度的产生,以及物权和债权的两分,使得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或称处分行为和负担行为)的区分成为必然。因为,假如不承认物权行为,则会发生如下的结果:(1)法律行为的概念仅限于契约和遗嘱等形式,从而使这一概念失去其存在的基础,因为在少数的种上面,根本没有必要抽象出一个更高位阶的属概念——那相当于纯粹在玩文字游戏。没有了法律行为,总则编势必失去其存在的价值。这对民法典来说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2)无法真正贯彻意思自治原则。不承认物权行为概念,则影响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只能是基于契约的意思表示,这样,当订立契约后,物的交付之前,当事人虽有心反悔,却无力改变。此外,种类物的买卖、未来物的交付,都使得物权行为的独立性成为必要。[11]
因此可以说,物权行为独立性是物权和债权二分的必然结果,是贯彻意思自治原则的要求。但是,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并不等于物权行为的无因性。从独立性中,我们并不能从逻辑上推导出物权行为无因性。[12]而且,事实上,自罗马法一来,便要求财产权的移转必须要有一定的原因。现行各国民法中关于不当得利制度的设计即是来源于此。因此,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势必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但是,当我们从其自身并无法看出其背后的价值。因此,要理解这一原则,势必要联系到财产移转的第三方,从交易安全方面来考虑。
在此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为证。假如甲出卖A物于乙,已经交付。乙复转卖于丙,并且也已经交付。乙交付A物之后,因甲乙之间的买卖存在瑕疵,因此其合同无效。假如在不承认物权行为或者采有因性的立法体例下,此时乙之处分为无权处分,除非丙为善意,其不能取得该物的所有权。此外,假如乙丙的交付为占有改定,丙同样不能取得该物的所有权。在此种情况下,丙所丧失的不仅仅是未取得该物,更重要的是另一次的订约机会;固然可以采取措施,在同乙进行交易之前,对甲乙之间的交易状况进行调查。但是,A物可能是甲自其他人处继受取得,于是,丙又需要去调查甲与其他人之间的交易状况;但是,契约不具有公示性,如要调查清楚,势必要付出很大成本,当这种避险成本大于当事人从交易中可以获得的利益时,当事人就会选择不进行交易,而保持原状。而相反,在物权行为无因性的立法体例下,物权行为独立于债权行为,并且物权行为效力的发生不受债权行为的影响,物权的变动直接取决于当事人双方是否作成了一个有效的物权行为,同时,物权行为以登记或者交付为要件,具有公示性,因而第三人可以凭借外在的表观来判断权利的存在状况,而法律对此合理信赖亦加以保护,从而藉此保护交易安全,促进交易的进行,而交易的进行,则会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并最终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13]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物权行为无因性的主要功能在于保护交易安全。“无因原则旨在使取得人可以不必对其前手们之间的原因行为进行考察。这些原因行为的无效不应影响受让人享有权利。民法典旨在通过无因原则维护法律交往的方便性和安全性。”[14]正因为无因原则具有以上功能,因此自其正式在德国民法典中确立以来,尽管批评声不断,但作为一个基本原则,始终屹立不动,并因此而影响着权利移转的其他方面。[15]
通过对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功能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无因性原则的基本功能在于保护交易安全,从而最终保证交易的迅捷和便利。
那么,票据行为无因性原则作为无因性原则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具有与此类似的功能呢,还是有其特殊性?对此,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
从票据和票据法的历史看票据的功能和无因性
一般认为,票据的早期发展包括三个时期:兑换商票据时期,市场票据时期和流通证券时期。[16]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票据产生于12世纪的意大利,当时,欧洲各国贸易发达,但是由于各国票制不统一,因而不利于交易。于是,产生了最初的本票,其具体做法为货币兑换商在某地收受商人现金,然后给相对方一个目的地付款凭证,商人以此凭证向兑换商在目的地的分店和代理店支取现金,从而便利了交易。因为这一时期的票据主要用作货币的代替品,其只能仅限于兑换,故此时期称为兑换商时期。在交易过程中,兑换商因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于是增加了付款委托证书的业务,即委托其他兑换商代为付款,于是,汇票亦产生了。到15世纪,票据开始具有流通职能,彼时,商人往往以支付票据代替现金。一系列相应的制度也开始建立起来,如承兑、保证等。此时是为市场票据时期。迨至16世纪,背书制度产生,票据的流通性大大加强,此时,进入流通证券时期。从以上票据的产生过程来看,票据的功能逐渐增加,其流通性也不断加强。但是,如何能够保证这一工具不被滥用,却需要法律制度的架构。
最初的票据法律制度存在于中世纪的商人法之中,后来随着法典主义的兴起,这些商事习惯法为成文法所吸收,成为国家的正式法律。关于票据法,当今世界上主要存在三大法系:法国法系、德国法系以及英美法系。法国法系以《法国商法典》第一编第8章的内容为代表。法国法系的特点之一便是不承认票据关系的无因性,在其商法典中,票据关系并未与基础关系分开,票据只不过是输送金钱的工具。在德国法系中,票据关系与其基础关系应截然分开,从而使票据成为无因证券。而在英美法系中,英国的票据法和德国法系基本相似,但是形式更为简单。[17]法国法系和德国法系两大法系之区别,除两国法学研究和立法技术之影响外,两国不同之立法背景亦在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法国商法典制定于1807年,其时工业革命尚未充分进行,因而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和交换很少出现,这种时候,票据关系之有因并不至于影响过大;而德国票据法于1871年公布实施,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商品生产和交换大规模的进行对人们而言已经习以为常,这时,一桩交易往往涉及众多的参与者,因而,有必要将票据关系和基础关系相分离,从而维护票据功能的实现[18]。试想,假如票据作为流通工具频频因为基础关系的无效而无效,则人们势必失去对票据的信任,最终会使这一制度形同虚设。而失去票据制度,则这一制度所带来的便利与快捷亦将同时丧失,除非有其他制度可以代替其功能。但一项新制度的试错成本往往是非常高的,在这种情况下,轻易的否认一项长时间沿袭的制度,往往会带来更大的恶!
这一点,我们从法国商法典的改革中也可窥豹一斑。在法国商法典中,因为没有规定票据关系和基础关系相分离,“致妨碍票据之流通及信用,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之需要”[19],后来,于1935年,法国商法典借鉴日内瓦统一票据法进行了修改。
从上面票据的历史和票据法的历史可以看出,票据之产生与发展主要是交易发展的需要。因而,尽管票据具有众多的功能,但是,流通功能无疑是其最基本的功能。[20]这一点,我们从票据的基本特性上也可以看出。
一般说来,票据的基本特性除无因性外,尚包括要式性、文义性、独立性。这几项特性和无因性都是有着内在的联系的。要式性,指票据的制作必须符合票据法的要求,这样,通过对必要记载事项的规定,使得人们可以根据法律的规定来判断票据的有效与否,而无须去追根究底,追查其前手与他人之间的交易关系;文义性,指票据上的权利义务必须严格依照票据上记载的文义而定,文义以外的任何理由、事项均不得作为根据,这样,票据通过票面的记载具有一定的公示性,当事人对此文义的合理信赖均受到法律保护,而基础关系,因不可能成为记载事项,因而票据的有效性与其无关。独立性主要是指在几个票据行为之间,一个行为的无效,并不影响其他票据行为的效力。这一特性主要在于加强票据的流通性,和无因性不同,但两者共同促进票据的流通,保护人们对票据的合理信赖。[21]
由此可见,票据关系无因性的基础在于票据的流通性,正因为票据作为一种流通工具,需要具有一定的公示性,从而保护第三人的合理的信赖利益,而基础关系因其不具有公示性,因而无法对抗第三人——这也是为什么物权行为要才无因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在直接当事人之间,债务人得以基础关系的无效对抗票据权利人。
结语:
本文简单的梳理了一下票据行为无因性的理论基础。但是,任何理论的说明离开了立法的支持都是苍白的。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我们自己的票据法时,这种感觉便会涌向心头,这是我们的无奈,还是还是国人的悲哀?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为什么当我们会轻易否认这一制度?一项经过时间老人考验的制度可能有其不足之处,但是,这些不足往往是利益衡量的产物,轻易的否认他们,结果往往是“孩子和脏水一起倒掉”,这对我们的法制建设会有何种影响可想而知,毕竟,我们是在一个一无所有的基础上起步的。
论票据无因性原理的应用 篇3
关键词:票据;无因性;流通性
第一章票据无因性的概述
第一节票据无因性的概念
抽象的票据关系背后存在着某种的基础关系,即票据原因关系,票据资金关系或票据预约关系。市场经济要求票据具有高流通性,无因性理论使得票据经济功能得以全面实现,现已被大多数国家的票据法和有关国际公约采用。票据无因性是指票据关系一经形成即与基础关系相分离。基础关系是否存在、是否有效,对票据关系存在及有效不起影响。因而,票据持有人行使票据权利无须证明其取得票据的原因,义务人也无审查的权利,其仅依据上所载明的事项就可以向付款人请求给付票据上所记载的金额。
第二节票据无因性的表现
无因性要求票据的基础关系与票据关系相互分离。具体体现在:
1.使票据原因不存在或者无效、被撤消,只要出票、背书等行为依法成立,则出票人、背书人仍须承担票据责任,持票人仍享有票据权利。
2.即使票据上记载的内容与票据原因关系的内容不一致或者不完全一致,票据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仍应当按照票据文义决定,而不能以票据外的事实来改变票据关系的内容。
3.票据上的背书符合法律的规定的连续性,持票人即可以按照票据上记载的内容向票据债务人主张相应的票据权利,而无须向票据债务人证明自己取得票据的原因内容,票据债务人也无须对持票人取得票据的原因进行实质上的审查,即可依法向持票人履行义务。
第二章票据无因性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无因性产生的经济基础
票据无因原则是在商业实践中客观形成的,这一原则上的成文法化,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运动,是商人降低交易成本的结果。随着交易的扩大,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商业交往中来。①票据逐渐具有支付、货币替代、信用、结算、融资等等功能。但是每转让一次,票据持票人所承受的风险就要增加一次,相应地增加了交易成本。为了降低成本,简化交易程序,将票据关系与基础关系的相分离,构建了票据无因性制度,促使其成为现代票据法的灵魂。
第二节无因性产生的法律基础
一般情况下,作为某一法律行为之前提的原因关系,与作为该法律行为结果的法律关系,二者之间有着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当原因关系消灭或者无效时,与其相关的法律关系当然也归于消灭或无效。但是,如果按照这种通常的法律原则来处理票据行为,那么,作为票据转让的第三人,就必须时时关心其前手当事人之间所存在的原因关系的形态;其依受让取得的票据权利,也必然受到原因关系的影响而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但法律作为上层建筑必须反应经济现实。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并不是说票据行为之所以发生,其本身不存在原因关系,而是说基于现实的需要,在法律上将二者予以分离,从而形成票据行为的无因性特征。基于此,世界各国及地区的票据法和国际统一票据法,都把坚持票据的无因性,作为票据立法的原则。也就是说,市场交易对票据强流通性的需要必须要通过在相关法律中确立票据的无因性,并通过法律的实施,来保障票据无因性原则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得以真正的贯彻执行,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票据无因性制度产生的法律基础。
第三章票据无因性在法律中应用
第一节我国目前票据无因性立法探讨
我国《票据法》第十条和第十一条的规定是关于票据关系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的规学界存在着三种主要观点:第一种是绝对否定论,认为票据是债权债务的凭证而不是一种虚构的经济往来工具,因此,在票据活动中必须具有起初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第二种是绝对肯定论,《票据法》第十条和第十一条的规定属于“宣示性”规定,并不否定票据无因性。宣示性规定仅具有引导功能,违反它并不直接发生票据法上的不利后果,故该条规定与票据无因性并不矛盾;第三种是有条件肯定论,该观点认为,《票据法》既未采纳绝对的票据无因主义,也未对其给予全盘否定,而只是要求没有交易关系不能有合法的票据关系,但有了交易关系,其是否合法有效,并不导致票据行为效力受影响。
翻阅我国票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可以看出,我国票据立法并未明确确立无因性原则,我国实践中却严格坚持票据有因性的做法,比如中国人民银行的票据行政规章要求,银行在办理票据业务时要对票据行为依据的商业合同进行审查,以判断票据是否有效。
第二节我国票据无因性立法的完善
我国票据法缺乏科学性,实践中也存在问题。首先,因为担心信用而否定票据的流通作用,票据的流通性将会受到极大破坏,从而丧失其的优越性。其次,对票据无因性的模糊规定,使得当事人在进行交易前不得不先去审查前手之间的交易情况和债权债务关系,这必然加大交易成本,也使票据的推广受到阻碍,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重了商业银行的负担,中央银行的行政规章要求,商业银行在办理票据业务时严格审查背景交易关系,这不仅不是商业银行的专长所在,也不是其技术所能及的,由此必然影响人们选择票据的积极性。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票据立法不得不与国际接轨,那么就必须明确无因性原则,这对于促进我国与他国的经济贸易往来无疑具有深远意义。有些人主张票据有因性可以防范商业欺诈和金融欺诈,但事实上商业欺诈和金融欺诈毕竟只是少数,如果因为这些个别现象而否定票据无因性,则必然加大绝大多数票据业务的成本,影响了绝大多数正常票据的流通,结果必然是得不偿失。
总结
票据法作为一部为实现票据的经济功能而总结或专门创设的技术性法律,其立法应以实现票据的经济功能为其基本价值取向。信用是一种无形资产,市场经济条件下配置资源的具有重要意义。票据信用功能实现的途径为票据流通且只能通过票据流通才能发挥到极致,决定了票据立法的基本宗旨在于维护促进票据之流通,无因性作为票据法实现其基本宗旨的最有力的手段。(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谢怀栻:《票据法概论》,法律出版社,1990 年版。
票据的无因性论文 篇4
一、票据无因性原则的含义
一般认为, 票据无因性原则的实质内容就是票据基础关系与票据法律关系相分离。法律之所以确立票据无因性原则, 从票据理论上主要来源于票据的外观解释原则和客观解释原则。外观解释原则认为“票据上所载文义即为票据行为人之意思表示之内容, 而非即成事实之记录。纵票据上记载事项与事实不符, 票据行为亦按照票据上之记载, 当然发生效力, 是票据记载有一种创造之作用。换言之, 票据行为如在形式上已具备法定之方式者, 虽与事实不符亦不影响其效力。票据要件之存在与否, 应就票据上记载以为判断之依据。学者称此为外观解释之原则。”客观解释原则认为“关于票据行为的解释, 不能以记载以外之事实, 推求行为人之真意, 而变更和补充票据上所载之文义, 学者称之为票据客观解释之原则。”票据理论的外观解释原则和客观解释原则确立了票据具有无因性和文义性。理论界对票据无因性的阐述在本质上是基本相同的。日本著名学者龙田节认为:“票据上的债务是基于票据行为自身而发生和存在的, 和作为票据授受原因的法律行为 (买卖、消费借贷等) 存在或有效与否无任何关系。即使买卖契约无效或被解除, 由此产生的票据债务也不受影响。”台湾学者李钦贤的解释是:“票据法律关系虽因基础法律关系而成立、发生, 但票据行为本身决非将基础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表彰于票据上, 而是依票据法的规定, 为创设另一新的权利义务之法律关系, 因此, 基础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 与票据行为所创设的权利义务, 系个别独立存在的, 相互间不发生影响。”梁宇贤则把票据无因性的含义归纳为:“无因证券者, 乃票据执票人得不明示其原因所在而主张享有证券上之权利谓也。票据如已具备法定要件, 其权利即行成立, 至其法律行为发生之原因如何, 在所不问。”国际上关于票据行为的性质存在着单方行为说和契约说之分。主张契约说的英美法系国家对票据行为强调“对价”, 但同时也确立了善意持票人的概念, 以保障票据的流通功能, 确立了票据无因性原则。英国学者杜德莱·理查逊就将票据无因性解释为:“票据作为一种权利财产, 其完全的合法权利可以仅凭交付 (或许要有转让人的背书) 票据来转让。只要受让人取得票据时是善意的, 并支付了对价给转让人, 他便获得该票据及其所代表的全部财产的完全的所有权而不受其他权益的约束。”两大法系虽然对票据行为定性不同, 但由于英美法系中善意持票人概念的提出, 在实务中其结果是两大法系关于票据关系的无因性并无大异。从各国学者对票据无因性含义的阐述可见, 票据行为的无因性是票据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法律行为与其他法律行为相比的一个显著特征。民事法律行为根据财产法律行为是否包含原因, 或者说, 以法律行为成立或生效是否以原因存在或无瑕疵为要件, 可以分为有因行为和无因行为。无因行为又分为相对无因行为和绝对无因行为, 而票据行为是典型的绝对无因行为。票据行为虽然是基于一定的原因而产生, 但是票据一旦制作完成并交付, 票据的效力就与其基础行为或实质关系完全分离, 基础行为或原因行为有效与否、有无瑕疵甚至存在与否均不再影响票据行为的效力。
二、票据无因性是票据制度发展和功能增强的必然产物
票据最早产生的时候仅仅是作为一个汇兑工具和在外汇实践中避免货币兑换的风险而产生的。一般认为, 票据的早期发展包括三个时期:兑换商票据时期, 市场票据时期和流通证券时期。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票据产生于12世纪的意大利, 这一时期的票据主要用作货币的代替品, 其职能仅限于兑换, 故此时期称为兑换商时期。到15世纪, 票据开始具有流通职能, 商人往往以支付票据代替现金。一系列相应的制度也开始建立起来, 如承兑、保证等, 此时为市场票据时期。至16世纪, 背书制度产生, 票据的流通性大大加强, 此时, 进入流通证券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至今已高度发达, 随之产生的信用经济也不断发展。票据作为商品经济和信用经济的产物, 从简单的汇兑工具发展到当今举足轻重的商业工具, 已经具备了汇兑、支付、结算、流通、融资和信用等几大功能, 而且其功能仍在不断强化。
从票据的产生和功能的发展情况来看, 商品的流动性增强, 使票据的流通性也不断增强, 票据的功能就随着流通性的增强而逐渐增多。在票据的诸多功能中, 流通功能是最核心最基本的功能。现代票据制度是建立在票据流通的前提下的。票据的其他功能要得以实现, 就必须保证良好的流通性。现代票据失去了流通性, 也就失去了生命力。而票据之所以可以快捷地流通, 票据无因性是最关键的保障。票据一旦制作完成并交付, 即与票据基础关系分离, 票据权利由此产生并独立, 才使票据的流通具备了必要的条件。票据的无因性会大大提高票据的“可靠性”, 增强票据受让人接受票据的信心, 降低持票人的交易风险。票据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又有利于助长票据的流通, 全面实现票据的功能。从票据发展的历史和不断增强的功能中, 体现出票据无因性是票据自身发展中形成的一种固有属性, 是票据流通性不断提高, 功能不断增强的必然产物。有观点认为:票据的无因性是法律所赋予的, 提出“所谓票据行为的无因性, 并不是说票据行为之所以发生, 其本身不存在原因关系, 而是说, 是基于现实的需要, 在法律上将二者予以分离, 从而形成票据行为的无因性特征。换言之, 票据行为的无因性, 乃是基于社会经济生活对票据所提出的要求, 而由法律即票据法所特别赋予的。而并非票据行为所固有的。”笔者对此观点持否定态度。票据立法技术性极强, 是将技术规则上升到技术规范的过程, 是法律基于票据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而对其通用规则和原则的一种归纳。票据无因性原则的确立, 是票据制度自身运行中对法律的要求。票据无因性原则并非是立法的创意, 而是票据制度发展中内在体现出的原则最终被法律抽象出来予以了确认。票据法中的许多规则不是法学家的创作, 而是商人实践智慧的结晶。综观世界各国对票据立法的过程, 从法国票据法最初强调票据的有因性, 到德国票据法全面确立票据无因性, 再到世界各国普遍确立票据无因性原则, 实际上就是立法思想随着票据流通性和功能的不断增强而相应变化的过程。因此, 票据无因性原则的确立是票据制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我国《票据法》在票据无因性原则适用上的缺憾
1995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这部法律在制定过程中已经充分关注到了票据无因性原则, 并在相关规则中予以体现。但是, 由于当时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 市场诚实信用程度较低, 欺诈行为较多, 使这部法律在票据无因性原则的采纳上处于一种谨慎和不确定的立场, 导致实务中对相关规则产生歧义, 有待及时进行完善。
(一) 我国《票据法》有否定票据无因性原则之嫌
《票据法》第10条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 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 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票据的取得, 必须给付对价, 即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多数学者将该条规定视为是对票据无因性原则的否定, 认为已经影响了我国整个票据法律体系的科学性。因为该条规定在票据实践中极易被票据债务人恶意适用, 借审查基础关系是否存在为由, 故意拖延履行时间, 以各种理由对持票人拒绝付款, 导致票据纠纷人为增多。另外, 依照一般的票据理论, 票据流转次数越多, 承担票据连带责任的人就越多, 票据的安全性也就越高。但《票据法》第10条的规定, 会使票据流转次数越多, 产生瑕疵的概率就越高, 从而降低安全性。司法实务中, 法院在审理票据案件时, 如果当事人提出适用《票据法》第10条的规定, 法院是否应当审理票据的原因关系和资金关系呢?如果审理, 则是将票据关系与民事关系混为一谈, 违背了票据法的基本法理, 破坏了票据流通的基本规则, 也失去了票据制度单独立法的意义。如果不审理, 则又不符合法律的基本规定, 造成两难的局面。当今世界贸易中已经将票据无因性原则视为普遍原则, 票据的流转又与银行休戚相关。我国《票据法》第10条的规定, 很容易对我国银行的信用度造成重大影响。在涉外票据关系中, 如果法院依照原因关系和资金关系向我国银行发出禁令, 极易损害国外银行的利益, 使国外银行对我国银行失去信任, 最终损害的将是中国的外贸形象, 严重影响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信用地位。因此, 否认票据无因性在立法中应当慎之又慎, 除非特殊情况, 均应当遵循国际贸易的惯例, 顺应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二) 相关条款规定不明确, 互相矛盾
如果说我国《票据法》完全否定了票据无因性原则那也不尽然。从《票据法》第11条、第12条、第13条和第18条等条款来看, 这些规则都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对票据无因性原则例外情况的规定, 即学理上认为的票据无因性原则法律效力之所不及的情况。既然法律规定了票据无因性原则的例外规则, 则可以推断除这些例外情况之外, 我国《票据法》是肯定票据无因性原则的。这就与《票据法》第10条的规定产生了矛盾。另外, 《票据法》第10条规定还存在着一个缺陷, 即如果违背了该条规定其法律后果不明确。持票人是丧失票据权利还是限制其票据权利法律没有确定。我们试通过其他规则进行推论, 根据《票据法》第11条第1款规定:“因税收、继承、赠与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票据的, 不受给付对价的限制。但是, 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的权利”。依该条规定, 除了税收、继承和赠与三种情况之外, 未给付对价而取得票据的, 应当理解为连其前手的票据权利也无法取得, 即丧失票据权利。这种后果与《票据法》第12条规定的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非法手段取得票据的后果是相同的, 显然有失公平, 更不利于对善意持票人的保护。民法理论强调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 本质上是独立、平等的民事主体设立、变更或消灭一定民事法律关系意图的外在表示。意思表示真实是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要件, 票据行为虽然是一种特殊的民事法律行为, 但也应当以意思表示真实作为基本要素。在持票人未给付对价的情况下, 只要出票人或票据转让人在交付票据或转让票据当时的意思真实, 其法律后果就不能与以欺诈、偷盗等违背权利人真实意思表示取得票据的行为后果相同。对于票据无因性原则法律适用的问题, 台湾《票据法》第14条规定:“以恶意或有重大过失取得票据者, 不得享有票据上之权利。无对价或以不相当对价取得票据者, 不得享有优于其前手之权利。”除此之外, 台湾《票据法》中没有要求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存在, 也没有提到诚实信用。其实,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 票据法作为民法的特别法, 这项原则自然适用于票据法, 在《票据法》中再予以特别规定反而限制了《票据法》的特点。台湾《票据法》的这种处理方式显然更为合理, 值得我们借鉴。
(三) 《票据法》欠缺对票据对价的定义
票据的独特功能和特性使作为票据关系中的对价不可能完全等同于合同对价。票据对价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特征。票据的汇兑功能、支付功能、结算功能、融资功能和信用功能都决定了票据对价应当具有溯及性和滞后性, 即票据对价中的债务可以是现在的, 也可以是过去的或将来的。原有的债务和责任均可成为票据的对价。这与合同对价有很大的区别。一般认为, 合同对价可以是现在的, 也可以是将来的, 但不能是过去的, 合同对价也不能是原有的债务和责任。因此, 对于票据对价如何定义值得商榷。我国《票据法》对票据对价含义的解释几乎是空白的, 仅规定了对价是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如果一方当事人不认可或主张不相对应, 在实践中法院就很难认定是否已经给付了对价。另外, 在对价给付与否的举证责任分配方面也无法律依据可循。因此, 我国《票据法》应当根据票据制度的特性, 对票据对价及时作出合理的定义, 以填补法律规定的空白, 指导司法实践工作。
制定票据法, 目的在于促进票据流通, 方便商品交易, 同时保护交易安全。在坚持票据无因性原则的基础上, 保证票据流通的安全性也是票据法立法旨意所追求的目标。我国《票据法》应当在尽快确立票据无因性原则的前提下, 完善票据无因性原则例外规则的制定, 以体现相对坚持票据无因性原则的理念, 使票据制度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施文森.票据法新论.台湾三民书局, 1989.21.
[2]龙田节.商法略论.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177.
[3]李钦贤.票据法专题研究 (一) .台湾三民书局1986.299.
[4]梁宇贤.票据法实例解说.台湾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5年增订版.11.
[5]杜德莱·理查逊.流通票据及票据法规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15.
[6]王全弟.民法总论 (第二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283-284.
[7]余保福.票据无因性与我国票据立法的完善.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 (2) .
[8]赵新华.票据法.人民法院出版社, 1999.60.
论票据无因性 篇5
关键词:票据的无因性,绝对无因,相对无因
一、对票据无因性原则通说的思考
一般认为, 票据的无因性, 指的是票据权利一旦成立, 便与赖以发生的原因 (即基础) 相分离, 票据产生的原因有效与否, 与票据权利的存在无关。虽然现在民法学界对物权行为、债权契约的无因性还存在很大的分歧, 但是票据无因性已为世界各国法律所认可。
从逻辑上讲, 票据关系是由票据行为引起的, 而一个行为的发生又必有其动因, 票据行为动因、票据行为与票据关系形成一个因果链。票据无因性切断了票据行为动因与票据行为的因果链节, 从而使得票据行为不受票据行为动因的影响, 保证了票据关系不至于继受行为原因的瑕疵。
在票据法中, 票据行为的动因被称为票据基础关系或称票据实质关系, 主要包括票据预约关系、票据资金关系和票据原因关系。在这三种关系中, 与票据行为最密切的是票据原因关系, 即授受票据的直接当事人之间基于授受票据的理由而产生的法律关系。若将行为的原因和行为本身相分离, 那么在行为人行为时, 只需提示行为的存在即可享受权利, 而无需证明行为的原因, 这样就可以扫除流通障碍, 大大保证票据流通性, 这是票据行为无因性现实需求的来源。
票据无因性得益于票据行为独立性。所谓票据行为独立性原则, 指的是如果在同一张票据上所载明的文义分别、独立地发生效力, 其中一行为无效, 并不能影响到其他票据行为的效力。票据行为的独立性是票据行为相互间的特别处理, 一张票据, 特别是经过转让以后, 涉及多条“票据原因-票据行为-票据关系”因果链。设计票据行为的独立性, 割裂了各个票据行为之间的牵连, 使得一个票据行为的效力不受其他票据行为的原因关系的影响, 从而肃清了每条因果链之间的联系, 使得每条因果链相对独立地存在。无因性原则也得以找准每条因果链, 准确切断原因与行为之间的联系, 所以票据行为无因性在理论上具备实现的可能性。
无因性原则是否还包含票据关系的无因性?我们从“票据原因-票据行为-票据关系”这条因果链入手。票据行为是票据关系产生的一个法律事实, 因票据行为的实施, 才产生了票据法上一种重要的权利义务关系, 也就是票据关系。票据原因的瑕疵已通过票据行为的无因性被切断了继承, 故票据原因对票据关系不存在直接影响。若票据行为存在瑕疵, 则将导致票据不符合票据法上所规定的外观要求。如出票时缺少绝对必要记载事项, 会导致出票行为的无效, 从而票据关系不成立。表面看, 票据关系会受票据行为瑕疵的影响, 也应强调票据关系的无因, 但这里要强调一点, 那就是票据行为并不是我们在无因性原则中讨论的原因, 所以票据行为的直接影响是另外一个命题, 与票据无因性无关。
所以, 票据关系的无因性是票据行为无因性的必然结果, 讨论票据无因性实质上也就是讨论票据行为的无因性。
二、票据无因性原则的理解
票据无因性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德国法学家萨维尼创设的无因性概念和理论。根据民法无因性理论, 法律行为的无因性应当是法律行为外在无因性和内在无因性的统称。它不仅仅是指法律行为的有效性, 独立于产生该法律行为的原因的有效性, 其发生及存续皆不受后者的影响 (外在无因性) ;也是指产生法律行为的原因从该法律行为中抽离, 不构成该法律行为的内容, 当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时, 原则上, 债务人不得以原因关系所产生的抗辩事由对抗债权人应当行使的权利 (内在无因性) 。
票据无因性理论是以民法上的无因性理论为基础的, 借鉴民法无因性理论, 结合对无因性原则通说的思考, 我们对票据无因性的内涵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 、对票据无因性的探讨主要是对票据行为无因性的探讨, 以票据行为的无因性为出发点, 产生票据关系和原因关系的分离; (2) 、票据行为外在无因性就是指票据行为的效力独立于基础行为的效力, 票据行为一旦成立, 就与原因行为相互分离, 而不受原因行为效力的影响; (3) 、票据行为内在无因性就是指原因行为从票据行为中抽离, 不构成票据行为的内容, 换言之,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而为票据行为, 在探究票据行为的效力的时候, 原则上, 不能以原因关系中所产生的抗辩事由对抗票据关系中的债权人。
三、票据无因性原则的适用
(一) 票据无因性原则效力之所及
根据赵新华教授的观点, 票据无因性原则在票据法上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阻隔了票据债务人对票据债权人的抗辩, 使票据债务人不得以基础原因关系所生的抗辩对抗持票人。即所谓的抗辩切断。
但是, 抗辩切断尚不能涵盖票据无因性效力的全部内容。举一简例, 甲为清偿对乙的价金债务, 签发票据给乙, 乙为清偿对丙的债务, 将该票据背书转让给丙。根据票据法理论, 甲为清偿价金而签发票据的行为, 产生了两个债权, 一为原因债权, 一为票据债权。基础原因关系所生的抗辩仅应附随于原因债权。当乙为清偿对丙的债务而转让票据时, 所转移的仅仅是票据债权。民事权利独立存在, 独立满足权利人的利益需求, 原因债权和票据债权作为两种民事权利, 不可以一种权利对抗另一种权利, 是民事权利本来应有之义, 与票据无因性并无什么关系。换言之, 就算用其他民法理论也可以解释在这种情况下的抗辩切断, 与票据无因性似无多大联系。
那么, 票据无因性原则到底体现在哪里?本文认为, 票据的无因性原则体现于票据关系与基础关系中的票据原因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中, 并最常发生于票据的转让过程中, 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只要行为人依据票据法规定为出票、背书等票据行为, 票据行为依法成立, 即使票据发行或转让的原因不存在或者无效、被撤销, 票据行为人仍需要承担票据义务, 持票人得以享受票据权利;
2、票据权利人行使票据权利只能根据票据文义, 即使票据上记载的内容和票据原因关系的内容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 也不能以票据外的事实来改变票据关系的内容;
3、举证责任倒置。持票人无需证明原因关系的存在, 即可依据票据所记载内容主张票据权利。若票据债务人欲对抗权利人的权利主张, 则需举证证明存在符合票据法规定的、足以对抗权利人权利主张的抗辩事由。
(二) 票据无因性原则效力之所不及
票据无因性若绝对适用, 在某些情况下是会造成真正权利人的损失的, 它有其效力所不及之处。为求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的遵守, 各国票据法律制度都作为例外, 规定票据行为在某些情况下与其原因关系相关联:
第一, 在授受票据的直接当事人之间, 由于不牵涉票据转让的第三人的问题, 又无关票据的流通, 所以为了体现民法诚信之本意, 双方当事人可以基于原因关系而为票据抗辩。
第二, 当有关票据关系人无对价或无相当对价获取有关票据证券时, 票据债务人可用其与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向无对价而取得票据的持票人行使抗辩, 该持票人受其前手原因关系的牵连。
第三, 在票据原因关系上, 如果持票人系以欺诈、偷盗、胁迫等非法手段或方式取得票据, 或因重大过失或明知其前手票据权利的瑕疵仍接受票据转让的, 票据债务人得以对该持票人提出“恶意抗辩”, 该持票人不得享有票据权利。但票据债务人对持票人提出此种抗辩时, 应负举证责任。
第四, 票据权利因时效届满而丧失, 可行使利益返还请求权, 此时票据原因可成为债务人抗辩的重要事由。因为此时权利时效已经届满, 根据时效理论, 票据权利已告消灭, 此时行使权利, 根据的是民法相关规定。
第五, 当票据行为人实施某项票据行为是为了清偿既存债务时, 一般情况下, 有关债权人即同时取得两种债权, 即原因关系的债权和票据关系的债权。债权人行使任何一种债权而受部分或全部清偿, 其他债权的相应部分也即归消灭, 该债权人只能就其剩余债权行使权利。也就是说, 有关票据债权可以基于其原因关系的消灭而消灭。不过, 如果票据行为人实施某项票据行为时, 与其相对人一致表示, 愿意以该有关的票据行为代替既存债务的履行, 或当有关票据关系人具有特定身份并符合一定的条件时, 该有关的票据行为即被视为民法中的“代物清偿”。既存债务基于有关票据行为的成立而消灭。该票据行为即与其原因关系 (即既存债务) 相分离, 不再受既存债务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强力, 韩良, 吕来明.票据法前沿问题案例研究[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年.
[2]王小能.票据法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
[3]赵新华.票据法问题研究[M],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年.
[4]谢怀栻.票据法概论[M], 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0年.
[5]陈自强.无因债权契约论[M],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年.
[6]赵新华.票据法[M],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 1999年.
[7]于莹.论票据的无因性原则及其相对性[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4期.
浅析票据无因性 篇6
一、票据无因性的含义
票据无因性是指票据行为与票据的基础关系无效或者有瑕疵无任何关系。无因性的实质就是只要票据具备了法定的记载格式, 即使跟原因关系不符, 也不影响票据本身的效力。
票据无因性是以民法上的无因性理论为基础, 一般多从无因性原则的外在效力阐述票据无因性。它不仅仅是指法律行为的有效性, 独立于产生该法律行为的原因的有效性, 其发生及存续皆不受后者的影响 (外在无因性) ;也是指产生法律行为的原因从该法律行为中抽离, 不构成该法律行为的内容, 当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时, 原则上, 债务人不得以原因关系所产生的抗辩事由对抗债权人应当行使的权利 (内在无因性) 。[1]由此可见, 应该从外在无因性与内在无因性两方面对票据无因性进行理解。具体如下:第一, 票据无因性实际上是票据行为的无因性, 即票据行为产生的票据法律关系不因票据基础关系受到影响。第二, 票据行为的外在无因性是指票据行为的效力完全取决于该行为是否符合《票据法》关于票据记载形式的要求。持票人只要依据《票据法》规定, 无需承担给付原因的证明责任, 即可行使票据权利。第三, 票据行为的内在无因性是产生票据关系的实质原因不构成票据行为的组成部分。当形成票据债权债务关系时, 一般情况下票据债务人不得以基础关系无效或者有瑕疵为抗辩事由对抗票据债权的行使。
但是票据无因性并非绝对的, 在特殊的情况下, 票据法律关系跟票据基础关系并不完全分离。存在以下例外情况:首先, 票据债务人与特定持票人之间的直接关系, 仅可对抗直接的当事人。具体包括:第一, 基础关系无效或者有瑕疵的抗辩。第二, 取得票据未给付对价, 票据债务人可以对未给付对价的持票人进行抗辩, 该持票人不能享有优于其前手的票据权利。第三, 持票人丧失票据处分权和领受权, 如持票人宣告破产, 票据债务人可以拒绝付款。第四, 票据债务人对有恶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持票人抗辩。其次, 如果票据债务人同时为票据主债务人, 债权人向其请求给付而未同时提示票据时, 债务人可以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票据无因性的例外并不是对票据无因性的否定, 票据无因性作为票据的本质属性, 是为了实现票据自由流通, 保护交易安全。
二、我国关于票据无因性的规定
我国《票据法》对票据无因性的规定比较模糊, 存在较大的争议。根据《票据法》第10条第1款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 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 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该条款将票据法律关系与票据基础关系混淆, 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票据无因性。根据《票据法》第10条第2款规定“票据的取得, 必须给付对价, 即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学者普遍认为不宜规定给付代价, 给付代价属票据基础关系, 而票据债务人以非对价为由拒绝履行, 会使票据成为有因证券。日内瓦法系各国的票据法都未规定票据的对价关系不以是支付对价作为合持票人的必备条件。[2]同时, 如果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以明显高于或者低于票面金额的代价转让票据, 那不符合相对应的代价, 从而存在问题。
关于票据无因性, 类似规定还有第21条“汇票的出票人必须与付款人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 并且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 第74条“本票的出票人必须具有支付本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 并保证支付”, 第83条第2款“开立支票存款账户和领用支票, 应当有可靠的资信, 并存入一定的资金”, 第88条第1款“支票的出票人所签发的支票金额不得超过其付款时在付款人处实有的存款金额”, 第90条第2款“出票人在付款人处的存款足以支付支票金额时, 付款人应当在当日足额付款”。这些条款反应出我国《票据法》在票据无因性的规定上存在问题, 有背于票据无因性的宗旨, 带有有因性色彩。
针对以上缺陷, 我国《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4条规定:“票据债务人以票据法第十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为由, 对业经背书人转让票据的持票人进行抗辩的, 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该条款虽未明确规定票据无因性, 但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同时, 我国《票据法》对票据无因性也有类似的肯定的规定, 如第4条“票据出票人制作票据, 应当按照法定条件在票据上签章, 并按照所记载的事项承担票据责任”, 第6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票据上签章的, 其签章无效, 但是不影响其他签章的效力”, 第13条“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 对抗持票人。但是, 持票人明知存在抗辩事由而取得票据的除外。票据债务人可以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 进行抗辩”, 及第57条“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付款时, 应当审查汇票背书的连续, 并审查提示付款人的合法身份证明或者有效证件。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以恶意或者有重大过失付款的, 应当自行承担责任”等, 这些规定都适应票据无因性的发展趋势, 是值得肯定的。[下转第25页]
三、对我国票据无因性立法的相关建议
(一) 明确规定票据无因性原则
我国《票据法》将票据法律关系跟票据基础关系混在一起, 导致票据的流通性减弱, 违反了票据立法的根本目的。各国票据理论多数认为票据法律关系跟票据基础关系相分离。日本著名学者龙田节认为:“票据上的债务是基于票据行为自身而发生和存在的, 和作为票据授受原因的法律行为 (买卖、消费借贷等) 存在或有效与否无任何关系。即使买卖契约无效或被解除, 由此产生的票据债务也不受影响。”[3]无因性理论的确立可以在转让票据时大大减少合法持票人的风险和审查责任, 保护合法持票人的权利, 增强票据的信用功能, 从而促进票据的流通。不承认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则会阻碍票据的自由流通, 影响经济的发展。[4]
完善我国票据制度, 首先要在立法上明确票据无因性制度, 对《票据法》中否定票据无因性的条款进行必要修改。鉴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 少数情况下仍要具有真实的基础交易关系。所以完全删除《票据法》第10条第1款规定, 也不妥当。考虑到这点, 可以将其修改成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 不以基础交易关系的存在与有效为条件, 但票据的直接当事人之间无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时, 该持票人不能取得票据权利。
(二) 对票据无因性予以合理限制
票据无因性已为大多数国家票据立法所承认, 是国际票据争议裁决所依据的共同准则。由于商品经济发展不平衡, 社会信誉的不充分, 采取一种相对无因性是可以了解的。但是相对无因性并非对无因性的否定, 而是建立在承认票据无因性的基础上,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在票据立法中, 对票据无因性加以限制。我国《票据法》应该对票据无因性之外的具体情形明确规定。
(三) 承认空白背书, 扩大票据无因性的适用范围
根据背书是否记载被背书人姓名, 将背书分为记名背书和无记名背书。空白背书即无记名背书, 它的优点是使票据流通更加方便, 简化票据转让手续, 从而减少流通的难度。同时, 持票人若直接交付转让票据, 不负背书人的责任。空白背书票据被拒绝付款时, 行使追索权的范围仅限于票据上签名的票据行为人。人们更加乐于接受这种票据, 加速票据的流通。
总而言之, 我国《票据法》应明确规定票据无因性原则, 以无因性为基础, 相对性为例外, 对相关条文做相应的调整, 更好地实现票据的流通。
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 票据在现代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保障票据良好的流通性, 各国票据法多数规定了票据无因性, 票据无因性是票据的本质属性。我国对票据无因性的规定比较模糊, 存在较大的争议。我国《票据法》应明确规定票据无因性原则, 以无因性为基础, 相对性为例外, 更好地实现票据的流通。
关键词:票据,无因性
参考文献
[1]陈自强.无因债权契约论[M].法律出版社, 2002:138-139.
[2]王晓方.试论票据的无因性及<票据法>的完善建议[J].经济师, 2007, (3) .
[3]黄松有.票据法司法解释实例释解[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6, (3) .
票据无因性之立法研究 篇7
通说认为, 票据的无因性是指票据法律行为与作为其发生前提的实质性原因关系相分离, 从而使票据行为的效力不再受原因关系的存废或其效力有无的影响[1]。正如中国学者王小能所述的:票据行为的无因性, 一方面是指票据是否有效, 只取决于票据的形式要件, 持票人是否享有票据权利, 取决于票据的形式要件是否完备和持票人本人接受票据时的行为和主观心态如何 (善意或者恶意) ;另一方面是指票据行为与票据原因 (多以买卖、借贷等) 相脱离, 其原因关系的存在与否、是否有效对票据关系不产生影响[2]。
从目前中国《票据法》的相关规定中不难看出, 中国确立的是相对无因性原则, 这是与国际统一立法相一致的。所谓票据的相对无因性, 简言之, 即为承认票据行为的直接当事人之间可以依据票据的基础关系而提出抗辩。《票据法》中关于票据无因性的相对性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1) 票据的无因性只是相对于正当的持票人而言的, 对于恶意取得票据的持票人, 票据债务人可以以票据原因关系瑕疵作为抗辩理由。中国《票据法》第12条规定, 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 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 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 不得享有票据权利;持票人因重大过失取得不符合本法规定的票据的, 也不得享有票据权利。 (2) 票据的无因性只适用于票据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 而在收受票据的直接当事人之间, 仍可以票据原因作为抗辩事由。《票据法》第13条第2款规定, 票据债务人可以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 进行抗辩。 (3) 无对价而取得票据的持票人受其前手原因关系的牵连。一般情况下, 票据取得应当是有对价的, 中国《票据法》第10条规定:“票据的取得, 必须给付对价, 即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然而特殊情况下, 也可以是无对价的。中国《票据法》第11条规定:“无对价而取得票据的持票人, 其所拥有的票据权利, 不得优于其前手的权利。”这说明, 只有票据权利完整, 持票人的票据权利才完整。经过对价善意取得的票据权利可以对前手票据权利的瑕疵进行切断, 但无对价取得票据者, 则不能对前手的票据权利瑕疵进行切断, 必须继承前手的票据瑕疵。 (4) 当持票人的票据权利因票据时效的完成而消失时, 该持票人可以对因时效完成而受有利益的票据当事人, 行使利益偿还请求权, 此时票据原因可成为债务人抗辩的重要事由。
二、中国票据无因性立法的缺陷
1. 缺乏票据无因性的总括性条款, 容易引起误解。
《票据法》在条文规定上存在一些缺憾, 没能在整体上对票据的相对无因性作出充分肯定, 致使众多学者在无因性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 特别是对第10条的规定众说纷纭。例如, 许多学者认为, 第10条规定了“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必须具备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 这种规定实际上是为票据行为的效力规定了一种要件, 与票据无因性理论背道而驰;另外, 也有学者认为, 虽然第10条的规定存在不合理之处, 但并没有否定票据的无因性[3]。笔者认为, 究其原因, 是因为目前中国《票据法》缺乏一个明确规定票据无因性的总括性条款, 没能从正面明确地表明《票据法》是坚守票据无因性原则的。笔者无法考究为何立法者在已经认识到票据无因性的优越性的同时却没有在《票据法》中正面做出规定, 也许立法者考虑到《票据法》出台时中国的经济环境或其他特殊原因, 没能够在条文中明确规定票据无因性理论, 而采取了规避的态度;又或许只是立法者在制定《票据法》时过于注重防范票据违法犯罪, 而对无因性无意识的疏忽;又或许是其他原因。总之, 可以肯定一点, 这样没有一个总括性条款从正面确定无因性理论, 的确是《票据法》上的一个缺陷, 造成众多学者的意见分歧也是难以避免的。
2. 有些条款规定不明确。
《票据法》中有些条款规定得并不明确。例如, 第10条规定存在着一个缺陷, 即如果违背了该条规定的“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 其法律后果如何条文中规定不明确:持票人是丧失票据权利呢?还是应当限制其票据权利?根据《票据法》第11条第1款规定:“因税收、继承、赠与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票据的, 不受给付对价的限制。但是, 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的权利。”依该条规定, 只有在税收、继承和赠与三种情况下, 可以不受给付对价的限制, 除了这三种情况之外, 未给付对价而取得票据的, 则丧失票据权利。这种后果与《票据法》第12条规定的“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非法手段取得票据”的后果是相同的, (1) 这显然是有失公平的, 同时更加不利于对善意持票人的保护。
3. 相关条款之间规定存在矛盾。
《票据法》第4条、第5条、第6条、第14条等条文均体现了“真实签章人负责”的理论, 目的是为了保护持票人票据权利的安全性, 每一位真实签章人都有义务对持票人承担保证责任, 而不能以是否存在票据基础关系来决定是否承担票据债务, 以防止推卸票据责任。但是, 第10条的“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的介入, 恰恰与此理论相违背, 因而发生这样的矛盾:一个完全行为能力人, 在有意且自愿的主观状态下在票据上签署了自己真实的姓名, 但是却没有第10条所规定的“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 那么, 当这位真实签章人被请求付款或被追索时, 完全可以依票据行为不符合《票据法》第10条第1款的规定为由而拒绝履行票据债务, 这就使得票据法关于“真实签章人负责”的规定形同虚设了[4]。
4. 未确立空白背书制度。
空白背书 (blank endorsement) , 又称无记名背书、略式背书、不完全背书, 是一种金融文书, 指不记载被背书人名称而仅由背书人签章的背书。中国《票据法》第30条规定:“汇票以背书转让或者以背书将一定的汇票权利授予他人行使时, 必须记载被背书人名称。”这一条文明确否定了空白背书制度。但是实践中一直存在空白背书的现象, 由于不承认空白背书而使得许多交易关系面临因缺乏形式要件而被归于无效的风险。为了使交易顺利完成, 当事人不得不花费许多精力对空白背书加以补充, 有时甚至采用伪造签章的办法。因此, 未确立空白背书制度大大限制了票据无因性的适用空间, 从而阻滞了票据的流通, 甚至助长了票据违法犯罪。
三、完善中国票据无因性立法的建议
1.在《票据法》中增加票据无因性的总括条款, 体现坚守票据无因性原则的理念。如前所述, 目前中国《票据法》缺乏一个明确规定票据无因性的总括性条款, 致使众多学者在无因性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因此, 笔者建议, 在《票据法》中增加票据无因性的总括条款, 从正面明确地表明《票据法》坚守票据无因性原则的理念。如可以在第3条之后增加这样的条款:“本法遵守票据无因性原则, 切实保障票据在交易中的合法运用。”这样, 现行《票据法》第10条就不再拥有票据法总则的地位, 而是作为例外情况对票据相对无因性进行规制。
2.对票据无因性的例外情况做一些合理的立法调整, 完善相对无因性原则。从中国目前的《票据法》条文中, 也可清楚的看到, 中国实行的相对的无因性原则, 其中第10条、第11条、第12条、第13条等条款的规定即是现行《票据法》对票据无因性原则之效力所不及的情形。总的来看, 这些例外的规定有其可取之处, 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 这在前面也有所阐述, 需要做一些立法调整, 使之更富有操作性。例如, 应当对第10条第1款中不具有“真实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的当事人之间的票据行为法律后果是丧失票据权利还是限制其权利作出明确的规定。又例如, 应当对第4条、第5条、第6条、第14条等条文规定的“真实签章人负责”的理论进行适当调整和增改, 对直接当事人之间“无真实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情况下真实签章的效力问题做出具体规定, 限制真实签章人的抗辩权利。
3.建立空白背书制度, 扩大票据无因性原则的适用空间。空白背书制度目前在中国尚未获得立法的承认, 但是,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资金融通业务的增多, 票据在交易过程中被频繁的使用, 实践对票据背书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建立空白背书制度, 增强票据资金流通功能, 对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建立空白背书制度, 一是使票据流通更加方便。承认空白背书及其效力, 可以简化票据的转让手续, 使得票据不至于因缺少被背书人记载而阻止了的票据流通, 从而减少票据流通的难度;二是空白背书票据的持票人若依直接交付而转让票据时, 可不负背书人的责任, 使得人们乐于接受这种票据, 增强票据的流通性。三是建立空白背书制度可以缩小追索权的行使范围, 使其局限于在票据上签名的票据行为人。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票据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担负着支付、信用、融资等多种经济职能。票据的不断流通, 能够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票据无因性理论是票据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是票据法的理论基石, 它能够保证票据流通的快速、简便和灵活。而中国现行的票据制度关于票据无因性的规定尚不健全, 还存在许多不足, 必然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形成阻碍。因此, 应该尽快修改《票据法》, 完善票据无因性理论, 使其符合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 同时符合票据流通的国际惯例, 促进票据的国际间流通。
参考文献
[1]赵新华.票据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6:48.
[2]王小能.中国票据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94.
[3]汪世虎.论票据行为的无因性[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3) :341.
票据无因性及相关法律问题 篇8
一、票据的无因性
票据在国际贸易支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现代商品经济的繁荣更促进了票据制度的完善。各国的票据法对票据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 总体来说, 票据是指由出票人签名在票据上, 无条件地约定自己或委托他人, 以支付一定金额为目的的一种有价证券。
票据具有很强的流通性, 一张票据可以在许多人之间流转。在现代, 票据除了作为流通工具之外, 还担负着多种经济职能, 如汇兑职能、信用职能、支付职能、结算职能和融资职能。为了充分发挥票据的这些职能, 票据法必须体现票据行为的无因性。无因性是票据的本质特征, 也是其灵魂所在。
票据关系作为抽象的法律关系, 其背后必然存在着某种票据基础关系, 即票据原因关系、票据资金关系或票据预约关系。票据的无因性, 主要是指票据一旦签发, 其所产生的票据关系就独立于其赖以产生的票据基础关系, 并与后者相分离, 从而不再受后者的存废或效力有无的影响;在票据流通过程中, 第三人在接受票据时, 无需去过问和注意票据基础关系。然而, 强调票据的无因性, 并不是票据的签发、取得不存在原因, 而是说, 基于现实或操作上的需要而在法律上将票据关系与票据的签发、取得原因予以适当分离。如果将票据关系与票据基础关系完全、彻底而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势必大大增加票据转让的难度, 从而阻碍票据的流通, 限制票据多种功能的发挥。票据的无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在票据行为成立上的适用。
票据行为是以发生票据上权利、义务为目的的意思表示。它包括出票、背书、保证、承兑等。只要符合一定构成要件, 即实体方面的票据能力和意思表示及形式方面的票面记载与交付, 便能发生票据法上的效力。
票据行为的无因性是指票据行为一经完成, 其法律效果原则上与做出票据行为的原因相脱离。这是票据无因性原理所决定的。具体表现是: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持票人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
(二) 在票据权利取得上的适用。
票据权利是指票据权利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 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
持票人除采取票据法明确规定的不法行为或基于恶意、重大过失而取得票据不能享有票据权利者外, 一般而言, 可以依其他任何行为取得票据权利。即持票人无论是通过交易行为还是非交易行为, 无论支付对价或不以相当对价取得票据, 均合法地享有票据权利。只是所取得的票据权利因法律的规定不同而质量有所不同。
(三) 在票据权利转让中的适用。
票据权利
的转让与一般民事权利的转让不同, 票据权利转让时, 不必通知债务人即可生效, 而民事权利转让时, 债权人须将转让的事实通知债务人, 才对债务人生效。
由票据无因性的表现可以看出, 它是商品经济客观规律的表现。但是, 票据的无因性从来都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的。其相对的程度取决于一时、一地、一国的实际情况, 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阶段, 取决于银行的信誉状况和其他票据当事人的信用程度。不从实际出发, 盲目追求票据的绝对无因性, 必然事与愿违。
二、票据无因性的法律制度
票据无因性原则是票据理论的基础, 坚持票据无因性原则, 强调票据基础关系与票据关系相分离, 不仅是票据法理论界的共识, 也是现代各国票据立法所采纳的准则。票据无因性已为世界各国及各地区的票据法和日内瓦统一票据法所认可, 其在促进票据流通、保障交易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 票据的无因性又不是绝对的, 当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可能导致损害交易安全时, 则应对其加以限制。对此, 有些国家规定得比较宽松, 限制较少, 如英、美、法国家;有些国家规定得比较严格, 限制较多, 如很多大陆法系国家。这就形成了不同的立法风格。但这种限制只是票据无因性原则的例外, 票据无因性原则在整个票据法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 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 与各国的经济联系也日益密切, 我们不可能游离于世界经济和法律发展的潮流之外而在票据法中否定票据无因性原则, 否则, 将影响我国对外经济和贸易的健康发展。
2004年8月28日我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以下称《票据法》) 进行了修改。《票据法》在规范票据使用行为、保障票据使用中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 由于我国市场发育还很不成熟, 市场秩序还没有达到良性有序化的程度, 在流通领域还存在大量的欺诈现象。因此, 我国的票据立法目的是使规范得以有效运行, 从而最终改善票据法的运行环境, 真正促进票据的流通。因此, 对于票据法的无因性规定了比其他国家更多的限制,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 票据权利取得中的诚信原则。
《票据法》第十条第1款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 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 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第十二条规定:“以欺诈、偷窃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 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 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 不得享有票据权利。持票人因重大过失取得不符合本法规定的票据的, 也不得享有票据权利。”
(二) 票据权利取得中的对价原则。
《票据法》第十条第2款规定:“票据的取得, 必须给付对价, 即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应的代价。”
(三) 票据基础关系与票据关系的分离不是绝对的, 直接当事人之间可以票据原因关系对抗票据关系。
《票据法》第十三条第2款规定:“票据债务人可以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进行抗辩。”
三、我国票据无因性立法现状和完善
(一) 我国票据无因性立法现状。
2004年8月28日公布的修订后票据法, 除了删去原票据法第七十五条和调整了部分条款顺序外, 并未就其他条款增删新的内容。对于我国新旧票据法所规定的抗辩限制制度来说, 体现的均是票据的相对无因性。一方面对于票据无因性原则采取了不确定的立场;另一方面有一些条文规定强行要求票据行为必须具备票据基础关系, 与票据无因性原则南辕北辙, 这在实践中可能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我国票据立法将票据原因关系扩大, 其结果是各票据行为原因关系“捆绑”起来, 失去了其独立性。当事人在签发、转让票据时就必须小心谨慎, 使关系变得复杂, 票据的流通功能大大减弱。另外, 过分注重票据基础关系, 运作上不具有无因性, 加大了商业银行办理票据业务的难度。要求商业银行对交易的真实背景进行实质审查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商业银行对贸易真实性的判断依据是合同和增值税发票的复印件, 由于虚构贸易背景、虚签合同以及虚假增值税发票现象大量存在, 商业银行又缺乏辨别其真伪的手段, 银行在确认购销合同的真实性上存在技术上的审查困难, 如对方当事人的公章是否真实、对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的签名是否属实, 双方的合同是否会得到履行等。尤其是关联企业之间基于隐蔽、复杂, 甚至虚假的关联交易向银行申请开票据时, 贸易背景是否真实, 银行更是难以审查。
(二) 我国票据立法的完善。
票据无因性原则是票据理论的基础, 是票据法的生命力所在。确立票据无因性原则的基础地位, 可以使票据在流通中不受票据基础关系的影响, 独立发挥作用, 保障票据的流通性与安全性。
1、坚持票据无因性原则, 明确票据基础关系与票据关系作为不同的法律关系其效力相
分离的原则。完善我国的票据制度, 在立法上应采取的态度首先就是明确体现票据无因性制度。鉴于我国现阶段对融资票据的签发与转让仍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多数情况下仍应要求票据授受具有真实的基础交易关系, 所以在票据签发、转让时不加任何限制或引导, 也是不妥当的。一方面要坚持票据的无因性;另一方面也要要求票据的真实性。
2、对票据无因性制度的适用予以合理限制。票据的无因性是票据的内在本质特征之一, 但作为票据无因性原则, 针对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信誉发展的不充分, 在立法实践中是可以适当妥协的。我国在确立无因性原则时, 不能片面、机械地去理解无因性的纯粹性, 而应根据我国当前的商品经济发育程度和交易习惯, 利用立法技术, 在票据的抗辩中, 对票据的无因性加以限制, 这并不是对无因性的否定, 而是辨证地运用。
按票据流通的一般惯例, 在下列情况中, 票据的原因关系仍可以作为票据抗辩的事由对抗持票人。
第一, 在授受票据的直接当事人之间, 既不牵涉票据转让的第三人问题, 又无关票据的流通, 为体现诚实信用原则, 同时减少诉讼, 当原因关系和票据关系同时存在于同一对当事人之间时, 票据债务人可以基于授受的原因关系对抗票据债权人。
第二, 一般情况下, 如果持票人取得票据时给付了对价, 就能享有优于前手的权利, 即使其前手并不享有票据权利, 持票人作为善意第三人, 亦会受到票据法的保护。票据债务人不得以其前手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
第三, 在票据原因关系上, 如果持票人是以欺诈、偷盗、胁迫等非法手段或方式取得票据, 或因重大过失或明知其前手票据权利的瑕疵仍接受票据转让的, 该持票人不得享有票据权利, 但票据债务人对持票人提出此种抗辩时, 应负举证责任。
【票据的无因性论文】推荐阅读:
德国民法制度物权行为无因性之争议与功能07-24
无因管理制度的完善07-13
无因管理07-31
无因管理09-26
因性施教07-25
无因管理之债07-05
致因性分析07-24
癌因性疲乏08-07
票据集中管理论文09-09
票据生产流程中的票样管理论文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