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票据

2024-07-12

金融票据(共12篇)

金融票据 篇1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农村金融的根本问题

一个对农村金融比较全面的定义是:农村金融是“通过各种正式、非正式和半正式的制度机构安排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 (如贷款、存款、保险和汇兑) , 为不同的、各种收入水平的农村、农业和非农业人口提供金融服务”[1]。因此, 农村金融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满足农村各种收入水平的人群的金融需求。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一个问题。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设计一条符合国情的道路, 需要对中国农村金融现状进行深入的了解, 厘清中国农村金融的根本问题, 在此基础上才能提出可行的解决途径。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的学术观点与研究方法

20世纪70年代, 金融发展理论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问题, 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认为欠发达地区农村要素市场的分割和金融压抑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过度的利率控制会减少储蓄降低资金使用效率, 导致资金外流, 因而必须放松利率控制, 实行金融自由化;戴蒙德 (Diamend) 和库格曼 (Krugman) 认为, 由于经济结构刚性和低经济供求弹性在十分落后的农村地区金融市场, 将会引起过度资金需求与资金供给不足的非均衡结构, 导致金融服务阻碍农村经济增长;还有学者通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后认为, 金融市场或资本市场的发展会减少投资成本, 可通过发挥风险管理、信息揭示、公司治理、动员储蓄和便利交换等功能来配置资源和服务以促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研究中, 印度是国外学者普遍关心的焦点, 其中陇 (Long) 利用印度1951—1952年的国家调查数据进行了模型估计;伊库巴 (Iqbal) 通过1970—1971年的印度数据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验证;伯根斯 (Burgess) 和潘德 (Pande) 通过研究印度1961—2000年间银行业政策变革后认为, 印度农村银行业改变了农村的生产活动和雇佣行为, 导致了贫困减少和产出增加。此外, 亨瑟 (Hesser) 和斯昆 (Schun) 、帕尼 (Panni) 、噶塔克 (Ghatak) 、琳斯 (Lins) 、尼甘拉加 (Nagarajan) 和胡沙克 (Hushak) 、昆查 (Kochar) 、巴里斯温 (Bali Swain) 等人也作了相关研究。

国内不少学者也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温涛、冉光和、熊德平对中国整体金融发展、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得出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且中国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张兵、朱建华等对中国农村金融深化的绩效作了实证检验;张小琴对全国及区域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后认为, 总体上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仍然不足, 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贡献不大;庞智强、仇菲菲对中国农村金融和农民增收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得出中国农村金融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积极作用。赵冬青、李子奈通过2006—2007年中国12省区农户开展调查, 指出中国农村金融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

总结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成果发现, 绝大多数研究主要停留在国家层次或者产业层次上, 而单独考察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成果甚少。比如戈林伍德 (Greenwood) 仅仅研究了财政演进、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总体关系, 但没有就农业问题展开深入分析。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在经济上不存在城乡割裂, 而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的特有现象。因此, 在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十分突出的情况下研究农村金融服务的效率问题, 不仅是十分必要, 而且十分紧迫。本文拟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指标、农业存贷款额, 农村金融中介发展效率等变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对变量进行ADF单位根检验,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VAR模型与Granger因果检验, 以此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农村金融现状:需求旺盛与供给不足

(一) 农村金融体系──逐年来可怕地萎缩

面对着农村地区逐年上升的金融需求和农村金融固有的业务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矛盾, 不仅相对应的金融供给长期滞后, 而且伴随着正规金融在市场化的利益边界的驱使下, 纷纷在农村大量裁撤网点, 金融供给只能是每况愈下。归结来看, 当前中国农村金融服务资源难以延伸到乡镇一级的农村地区, 人均金融网点的资源占有率低, 平均每个乡镇的银行业网点平均不足3个。以银监会公布的2008年农村金融机构数据为例:全国3万多个乡镇, 平均每1万农民拥有的金融机构是1.54个, 只有1个银行营业网点的乡镇有8901多个, 什么都没有的乡镇达2 868个。 (1)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金融机构都撤销了, 何来金融服务?考察与农户金融需求最紧密的小额农贷情况, 可以看出, 长期以来, 农户从体制内正规金融机构获得信贷的比例长年在30%左右徘徊。

单位:亿元、万户

(二) 体制内金融机构──“离农”有其必然性

正规金融机构的逐利本质决定着资金要流向风险低而收益更高的城市和工业部门, 加之信息不对称、高成本交易、利率管制等因素, 使得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难以盈利, 使得它们或是无法向农村经济提供足够的金融服务、或是纷纷脱离农村金融市场、或者干脆要么蜕变为“抽水机”──事实上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主渠道 (3) ──即便是向农村提供贷款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 也主要为农村的中小企业和专业大户服务 (温铁军、姜柏林) 。即使通过小额信贷创新信贷产品, 对农户提供无抵押的联保或者信用贷款, 短期内也难以改变农村金融机构储蓄多于贷款的现实。国外成功的微型金融机构, 吸收的存款也远远超过发放的贷款, 如印度尼西亚的BRIUD[3]。

(三) 体制外民间金融──充作廖化的急先锋

按照国际经验, 发展中国家的农户如果无法从正规金融获得资金, 就会转而通过非正规金融寻求金融服务, 从而导致农村非正规金融“不得不”发展壮大起来。民间金融在中国分布广泛, 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江浙、福建、广东存在各种合会, 东北存在“对缝”业务, 陕西、山西存在各种“基金”。这种分布广泛、分散、多元化的民间金融在满足大量分散农户和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方面有着明显的天然优势。

回顾近二十年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 民间金融经历了“产生→繁荣→禁止→地下→繁荣”的漫长过程:1980—1990年间是中国民间金融发展兴盛的黄金时期, 民间金融以公开半公开的形式发展, 自由借贷、私人钱庄、合会、典当等传统的民间金融形式日趋活跃;1993年国家重点治理金融秩序, 1998年7月又颁布《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取缔办法》, 严厉打击民间金融。此后, 民间金融虽然彻底处于地下状态, 但规模却有增无减。Montiel&Richard Agenor等人估计, 中国非正规金融占贷款总量的33%~67%;IFAD的研究报告也指出, 中国农民的信贷需求主要信赖于非正规金融, 其从非正规金融获得的信贷支持相当于正规的4倍;根据陈锡文的研究, 中国2.4亿个农民家庭中, 大约只有15%左右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85%的农户获得贷款基本上通过民间借贷解决;温铁军对中国东、中、西部15个省的调查发现, 民间借贷发生率高达95%;何广文的调查也发现, 农户贷款中来自民间借贷的比重高达75%……虽然各种研究结果不太一致, 但中国非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先锋作用不可否认。究其原因──“蜀中无大将”──农村正规金融的严重缺失。中国农村金融缺口是正规金融功能性缺失与政府长期金融抑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数据检验──VAR模型、GRANGER检验、民间金融的内生性

(一) 体制内正规金融的效率分析

1.相关指标设计。 (1)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考虑到目前农村资本市场极其微弱, 在广大农村地区最基本的金融工具是存款和贷款以及金融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选取时间序列相对完整、可信度比较高的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款年末余额作为农村正规金融的相关数据。因此, 本文定义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指标 (文中以X1表示) 为:农业存款余额、农业贷款余额之和与农业GDP的比率。 (2) 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指标。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主要是指农村金融中介的发展效率。在本文中, 农村金融发展效率 (文中以X2表示) 是指在目前城市资本很难来到农村的情况下, 农村金融中介将农村存款转化为农村贷款以支持农村经济增长的效率, 用农业存款余额与农业贷款余额之比表示。 (3) 衡量农村经济水平指标。基于Greenwood&Jovanvic的产出增长率模型, 本文选取农村人均纯收入作为衡量农村经济水平的指标 (文中以Y表示) 。

2.研究方法与数据。首先对相关的变量进行ADF单位根检验,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VAR模型与Granger因果检验, 以此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为了客观地监视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发展水平与发展效率对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 本文选取了1990—2008年间的相应指标数据, 数据来源于中经数据库与WIND数据库。 (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首先利用Eviews软件, 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 以确定变量的平稳性。为了剔除异方差影响, 在检验过程与后面的模型中, 我们对各列据均取对数值 (相应地, 取对数后的变量分别对应表示为:LX1、LX2、LY) , 通过检验我们发现LX1为但整变量, 其余均为平稳变量 (见表1) 。

(2) 农民收入与相关变量之间关系的验证。由于LX1是单整变量, 我们引入平稳变量ΔLX1, 建立VAR模型, 具体结果如下:

LY=1.716962*LY (-1) -0.628652*LY (-2) -0.113130*D (LX1 (-1) ) -0.075711*D (LX1 (-2) ) -0.174162*LX2 (-1) -0.069611*LX2 (-2) +-0.827642

R-squared=0.990959, S.E.equation=0.050414, F-statistic=164.4187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 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农村发展效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说明农村正规金融的发展并没有起到推动农村经济的作用。

(3) GRANGER因果检验。进一步, 我们利用GRANGER检验来揭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其检验结果 (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之间互不为Granger因果关系, 农村人均纯收入不是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Granger原因, 但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是农村人均纯收入原因。

结合VAR模型与Granger因果检验综合来看, 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是引起农村居民收入的Granger原因, 且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于农村居民收入是负向的抑制作用关系, 这在实证上验证了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性。

(二) 体制外非正规金融的“内生性”:可贷资金理论

农村金融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农村金融组织形式的多元化。农村的金融需求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包括各种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和农村企业的各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金融需求。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供给也应该是多样化的, 也不可能由单一的供应方能够满足所有的需求。国际经验表明, 机构的多样化是农村金融的特点。在农村金融市场中, 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机构是万能的, 没有最好的组织形式。一个多样化的农村金融市场要比一个单一形式的金融机构更能迅速地反馈各种信息, 满足不同主体的需求。

从实践上, 中国正在形成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的组织形式。并且建立包括民间信贷在内的多样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也是很多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共识。中国国土辽阔, 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的不平衡。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 不同形态的农村金融机构所发挥的作用也应该是不同的。不应该也不可能期望某一种农村金融组织形式能够适用所有的地区。在经济发达的东部, 有些地区可能已经不存在农村和农民, 农业已经完全产业化, 那么在这些地区的金融也应该是商业化, 也就不存在农村金融的问题了。而在比较贫困的中西部地区, 农户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资金流量和经济效益根本无法支撑起任何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运行, 这些地区的农户的资金需求只能依靠政策性金融机构或民间借贷来解决。

(三) 民间金融:存在的“理性”──以民间合会为例

相比农村正规金融, 农村非正规金融服务的灵活多样性, 也注定了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性”。我们以农村较为普遍的非正规金融形式──民间合会为例, 通过简单的数理推导来说明这一问题。 (1)

假设由N个人组成一个轮会, 每一期都会有一个获得资金B, 用于投资一个不可分割的项目, 这个项目可以在以后的每一期带来b的收益, r为正规金融机构的储蓄利率 (在此不计复利) , 项目的收益率b/B≥r, 否则项目不具备可行性。对于在j期获得资金B分配的个人来说, 每期的收益可以表示为:

Yt=w-c, 此时, t

Yt=w-c+b, 此时, t≥j

这里, c是每一期个人储蓄的份额, 个人储蓄N期才能完成投资, w是每一期个人获得的收入, 该变量是外生的。

考察第一个获得资金B的人, 其总收益可以表示为:

一般地, 可以将第j个收到资金的人的总收益表示为:

最后一个收到资金B的人总收益为:

于是, 这个轮会组织中个人的平均收益是:

因而, 平均收益可以表示为:

从式 (1) 可以看出, 前一部分是每个人的总收入减去项目投资的支出, 后一部分是由项目投资带来的收益。可以看出, 和自己积累资金相比, 参加轮会平均可以提前一半时间完成投资。实际上, 除了最后获得资金的人外, 其他的所有参与者都可以提前完成项目投资。即便是最后一人, 完成项目投资的时间也与自己储蓄完成投资的时间保持一致。

与此同时, 参加轮会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我们可以将个人储蓄的收益表示为:

由于c=B/N, 则Nrc=r B, 而b/B≥r, 代入 (1) 、 (2) , 可以得到:

这表明, 轮会给参与者带来了福利的改善, 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在中国, 由于存在着很低的储蓄存款利率 (相比贷款利率过低) , 因此, 该结论能很好地说明为什么有广大农村地区, 非正规金融能得以广泛地发展。诚然, 农村民间金融虽然有其存在的原因和空间, 却也无法掩盖其固有的缺陷:不够规范、风险较大、缺乏法律保护、容易滋生非法金融等等。

五、相关政策建议

(一)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多样化的农村金融组织

农村的金融需求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各种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和农村企业具有各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金融需求, 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供给也应该是多样化的。从理论上, 不可能由单一的供应方能够满足所有的需求。

国际经验表明, 机构的多样化是农村金融的特点。在农村金融市场中, 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机构是万能的, 没有最好的组织形式。一个多样化的农村金融市场要比一个单一形式的金融机构更能迅速地反馈各种信息, 满足不同主体的需求。

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金融支持, 应逐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体制内的正规金融和体制外的民间金融。

农业银行应定位于主要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的商业银行, 巩固和稳定在县域的分支机构, 赋予县域支行更大的经营自主权。农业发展银行应借助网点优势, 拓宽信贷服务领域, 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 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农村信用社要深化改革, 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还要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人条件, 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 鼓励各种经济主体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总之, 要适应农村多层次金融需求, 在发挥农村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基础上, 形成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合理、功能互补, 适度竞争, 并且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

(二) 切实承认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 促成其合法化

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 (Joseph Stieglitz) 曾指出, 将正规金融市场与非正规金融市场, 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合理整合起来, 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各个阶层和部门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同时, 也有利于金融部门自身提高效率并积累可持续发展能力。实际上, 美国、日本等都曾通过使民问金融“合法化”的方式来规范民间金融, 并取得成效。在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的同时, 适度放松农村金融的市场准入条件, 允许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 允许外资金融介入农村金融业务, 重点支持农民自主参与的各种形式的合作金融, 以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许多经济学家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发现, 正规金融组织对农户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往往不足农户总数的20%, 大量的农村金融服务需要农村非正规或民间金融来满足。中国也不例外。有条件地允许民间金融的合法化, 可以为发展农民自主参与的各种农村合作金融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发展民间金融可以有效利用民间的乡土信用资源, 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农村民间金融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如民营的小额信贷银行、合作银行、私人银行等。中国有不少非正规金融机构虽然未取得合法地位, 但它们突破了不合理的金融管制, 具有金融创新性质, 又为地方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 对这类地下金融机构应当加以甄别引导, 允许其有条件地合法化。

(三) 政府要正确地定位──“制度是第一生产力” (汪丁丁)

农村金融体制变迁始终而以诱致性制度变迁为辅是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 这是由政府强大的控制力决定的。虽然1979年经济进入转轨阶段, 但政府实施的一系列农村金融深化措施, 诸如成立农业发展银行及其商业化运作和经营、农业发展银行的新建及其业务的调整、农村信用社的隶属关系调整及其规范化运作商业化、股份合作制改革以及关闭农村合作基金会等等, 均采取了政府供给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方式。严厉的金融管制和半封闭的金融环境, 又使得这种强制性制度变迁向一种非需求导向性的机制演进。政府是金融制度的主要供给者, 这些措施均是政府从实现自身目标的角度对农村金融市场所做出的制度性安排, 它仅仅从满足制度供给者和制度生产者本身的需求出发, 不能适应农村金融需求者的金融需求, 从 (下转142页) (上接100页) 而多方面表现出制度供给上的错位和不足。这种情况, 只能采取政府定位并主导的强制型制度变迁。这其中, 可以想象会遭到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大阻力。正因为如此, 也只能采取从官方层面的制度供给, 从而解放农村金融生产力。

参考文献

[1]Nagarajan, Geetha and Richard L.Meyer.Rural Finance:Recent Advancement and Emerging Lessons, Debates, and Opportunities[Z].Reformatted version of Working Paper AEDE-W P-004l-05,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2005.

[2]熊学萍, 易海法.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融资制度的效率:一个分析的框架[J].改革, 2007, (10) .

[3]Robinson, Marguerite S-the Microfinance Revolution:Sustainable Finance for the Poor[M].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and Development/the World Bank, 2001.

金融票据 篇2

2、全力拜访,入围精英

3、稳定市场,重在回访精心打理,休养生息

4、全员实动,本周破零加大拜访,业绩攀新

5、初生牛犊,尽显神威当仁不让

6、今天付出,明天收获,全力以赴,事业辉煌

7、挑战纪录高目标心中有梦就最超

8、风起云涌战事起一致对外人心齐

9、一鼓作气,挑战佳绩

10、专业汽车险,专注中国梦

11、专业车险,众诚首选

12、众诚保险,相伴永远

13、有备无患,乐享人生

14、有保乃有济,无虑即无忧

15、一人不幸众人担,同舟共济度难关

16、险至,情至,关爱备至

17、无保险,有前车之鉴;有保险,无后顾之忧

18、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临惊无险,保有所依

19、天有不测风云,人有保险无忧

20、天地之大,避险皆可为家

21、生命只有一次,保险受益一生

22、生活在改变,只有保险的承诺不变

金融票据 篇3

中关村是我国创新资源集聚区,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中关村管委会和园区各界的不懈努力,中关村不仅成为我国“双创”的中心,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也成为金融体系最完善,金融资源最集中,体制机制最领先的科技金融中心。“一个基础,六项机制,十个渠道”的中关村投融资模式,为各类金融机构搭建了良好的专业平台。中关村管委会领导实施的瞪羚计划贷款、信用贷款、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政策发挥了突出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在这一点上,经常有各类金融机构到中关村来调研,我们深深地感到中关村园区在金融体制建设走在了中国的前列,实际也是为广大科技金融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环境。

受益于中关村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公共设施,北京银行通过积极的探索和长期的实践,打造了鲜明的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绿色金融的特色平台,成为示范区建设和科技小微创业的一支重要的金融力量。

六个方面的探索

在多年服务“双创”过程中,北京银行以中关村示范区为主阵地和试验田,主要有6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创新战略合作模式。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中关村管委会的要求,北京银行董事会、总行和中关村分行高度地重视,并持续地落实,将助力“双创”、服务中关村实体经济纳入了全行和分行中长期的发展战略,特别是2014年,与中关村管委会签订了新一轮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三年给予800亿授信支持,其中服务“双创”是作为首要的任务。认真落实国家和北京市关于扶持“双创”的政策要求,北京银行积极参与了中关村管委会承办的“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活动和海淀区举办的“双创季”活动。

二是创新业务组织架构。在中关村管委会的支持下,北京银行在2000年率先成立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部,2010年率先探索了小微企业的信贷工厂模式。2011年率先成立了中关村分行,2015年率先在中关村创业大街设立了小微支行。同年5月7号,李克强总理亲临视察,听取了北京银行科技金融和服务双创工作的汇报后,称赞“北京银行是区域银行中做得最好的一家”。

三是创新金融产品体系,在中关村管委会的领导下,北京银行在中关村地区率先落地实践了留学人员创业、瞪羚计划、信用贷款等,从最初的资产抵押到知识产权质押,从担保到信用,从结算、贷款到投贷联动,逐步形成了覆盖小微企业创业成长、成熟、腾飞阶段的50个品种体系。北京银行与车库咖啡合作,对初创期间的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了创业贷和创业卡服务,共发放创业贷款232笔,7175万元,累计为示范区1.1万家科技型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600亿元。加强与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的合作,业务占比保持在60%以上。累计支持中关村60%以上的中小板、创业板企业和新三板挂牌企业。

四是创新风险审批流程。根据科技创新企业的特点,北京银行积极地探索和试点强化风险嵌入,优化审批流程,进一步提高操作的效率。在分行内部建立了“双创”企业业务报审绿色通道、三级审批,对信贷工厂、专营机构采取了分级授权,信贷工厂实现了风险嵌入,双线签批,500万以下采用“打分卡”准入技术,目前“双创”企业的贷款审批时间从过去的一周缩短至两天,对部分企业急需的可以分支行联动审批当天放款。

五是创新特色考核机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双创”,针对信贷工厂和专营机构,我们实施了差异化的激励机制政策,对小微业务执行差异化FTP利润,指标权重向小微金融、小微户数、科技占比倾斜,提高不良容忍度,并制订专门的绩效考核和专项奖励,来全面地调动基层单位和客户经理服务“双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是创新培育创客的模式。围绕国家和北京市提出的“双创”政策,面对中关村“双创”发展的新态势,北京银行积极地探索从提供金融服务到培育创客方向转型,率先在示范区成立了中国银行业首家创客中心——中关村小巨人创客中心。中关村管委会和海淀区政府也分别授予我们“创新型孵化器”和“新兴产业孵化器”的牌子,目前创客中心已发展会员6200家,时代集团、展讯科技、广联达、神州租车、91金融公司的创始人成为创客导师,进行了培训辅导,孵化器基地免费入驻的7个创业团队,1027家会员获得了贷款91.8亿元,成功培育了91金融、掌游科技等新一代创新企业。掌游科技公司成立三年估值已超过亿元,天峋创新公司在全国的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总冠军,首笔投贷联动顺利地落地广厦网络公司。

与中关村共发展

在服务中关村、支持科技企业、培育创客过程中,北京银行自身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15年末,总资产将近达到了2万亿。按一级资本排名排在全球千家大银行第87位,全行小微贷款余额2351亿元,增幅19%,完成了监管机构“三个不低于”的监管指标。中关村分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在360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科技领域的贷款余额达到了220亿,存量小微贷款数目也达到2586户。

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伟大时代,北京银行将在中关村管委会的指导下,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践行科技金融创新,重点我们在未来也要做好以下几个措施:

一是设立“双创”专项基金,我们将联合中关村发展集团等建设主体,来推动设立中关村科技创新创业基金200亿元,专项支持“双创”。

二是要做实创客中心培育创客职能。未来三年内要培育会员达到2万家,投放表内外融资1000亿元,带动投资2000亿元。

三是要推动投贷联动试点。中关村已经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区域,北京银行已经作为首批的试点银行,我们将紧紧地抓住这一政策的机遇,做好试点来培育更多的创业企业快速地发展,打造中国中关村投贷联动的硅谷银行。

北京银行愿意与示范区各界齐心协力,积极地探索,勇于实践,共同把中关村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一种实用的金融票据框线去除算法 篇4

1 传统的表格框线去除算法简介

1.1 二值图像上的表格框线去除

字线交叠分为三种情况(图1):粘连,相交,重合[1]。粘连时直接抹去框线,不会影响字符的识别。而对相交和重合的情况,则必须做进一步的图像分析。

现有的框线去除算法分成两类:第一类先抹去框线,再根据框线附近字符笔画的局部特性将缺损笔画补齐。如YU B[2]等利用被框线截断的笔画的两个残留游程进行线性内插将断裂部分补齐。刘长松[3]等则通过框线检测时得到的有向单连通链信息,对笔画与框线的相交角度进行分析,在去除框线后再对字符笔画进行相应修整。

第二类算法,对字线交叠处的局部区域做分析,只抹去属于框线的像素,保留属于笔画的像素。如CHUNG Y[4]将交叠区域分成三类:需恢复部分,不恢复部分和无法判断部分。对于需恢复部分做字符修整,不恢复部分作为字符笔画保留,而对无法判断部分,由识别核心判断是否应该去除。文献[5]的算法则是在不提取表格框线的前提下,采用图像分块和连通域分析,实现字线分离。

1.2 灰度图像上的表格框线去除

WANG YANG[6]用像素的邻域灰度均值和方差作为一对参数来描述其邻域特性,邻域特性相似的像素点聚类成一连通域。利用两个相交连通域交汇点处的相关参数对的特征差别来进行字线分离。YE X[7]提出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表格框线去除算法,先提取并去除表格框线,再对字符作形态学修复。张艳[8]等人则采用一种连通链结构描述叠加后的框线区域,然后对交叠进行判断和标记,根据标记保留字符笔划去除框线干扰。

以上框线去除算法,都有其局限性。尤其是对字符笔画与表格框线重合的情况,不能取得满意的去线效果。

2 彩色票据图像表格框线去除

2.1 彩色增透方法的局限性

彩色增透原理:设图像上某像素的红、绿、蓝分量值分别为r、g、b,以红色增透为例。当r>g且r>b时,令p=3×r-g-b,若p>255,则令r=g=b=255;否则令r=g=b=p。

对印刷质量较好且无颜色失真的票据图像,采用彩色增透能有效地去除表格框线,完整的保留待识别字符。但由于印刷不规范及扫描后压缩,常造成彩色票据图像颜色失真。对这样的图像,彩色增透技术就无法有效的去除表格框线,或在去除框线时会导致与框线重叠的字符残缺断裂(图2b),这会导致字符切分与识别错误。

2.2 彩色票据的特点及框线去除整体思路

经分析,彩色票据图像有如下几个特点:

1)票据上打印字符和手写字符为灰黑色,在票据上不同的区域,打印字符的灰度有时会不一致。手写字符与打印字符的灰度区别往往较明显。2)往往有字符打印在框线上(字线交叠),也存在少量打印字符与印章重叠(图2a)。3)在同一条表格线的不同像素行上,颜色的深浅也有不同,但同一像素行颜色的一致性较好。

据此,提出彩色票据表格框线去除算法的整体思路:

1)检测出票据图像上的表格框线。2)寻找票据上的待识别字符区域,包括打印字符和手写字符。3)找出有哪些待识别字符区域与检测出的表格框线相交,并求出字线交叠区域。4)对每个字线交叠区域,结合彩色信息和灰度信息来去除表格框线,完整地保留字符。

本方法的关键:一是正确找出每个待识别字符区域及字线交叠区域,二是在字线交叠区域中去除框线时根据什么原则来保留同时属于框线和笔画的像素。

2.3 表格框线检测

表格框线的检测,采用的是基于“有向单连通链”的自底向上的表格框线检测算法[3]。为避免字线交叠对框线检测的干扰,可先滤除填写域的灰黑色字符。例如票据印刷部分为红色,则只保留偏红色的像素,就能滤去填写域字符。然后在其二值图像上再检测表格框线时,就能排除因字线交叠导致的表格框线漏检,准确而完整地检测出所有表格框线。

2.4 待识别字符区域的搜寻

先对票据图像滤色再二值化,然后通过进行连通域分析来寻找待识别字符区域。具体过程分如下三步:

2.4.1 对整个票据图像进行滤色

设图像上某像素点的红、绿、蓝三颜色分量值分别为r、g、b。若同时满足条件:

或同时满足条件:3×-->1;3

其中:(220≤T1≤255)

则保持该像素三颜色分量值不变,否则将该像素置成白色。滤色处理可能导致字符残缺断裂(图3),为避免此种情况影响到提取完整的字符连通域,将在后面的字符连通域合并时再采取补救措施。

2.4.2 对整个票据图像进行二值化

因字符在票据上占一定比例(大于1%小于20%),我们在这里采取一种取字符平均灰度和背景平均灰度两者平均值作阀值的快速二值化方法。

将滤色后的票据图像灰度化后,去掉25%灰度值最大的像素。对剩下的像素,取1%灰度值最小的像素的灰度平均值作为字符平均灰度,再取25%灰度值最大的像素的灰度平均值作为背景平均灰度,最后取字符平均灰度和背景平均灰度两者的平均值作为二值化阀值。

2.4.3 提取字符连通域并合并邻近的连通域

我们只需得到每个字符连通域的外接矩形(包围盒),因此采用一种改进的种子点生长算法。设(x,y)为字符连通域C上的任意一点,定义连通域C的“外接矩形”为以下四个边界坐标构成的矩形:

对一个种子点,先记录一个长、宽均为零的初始外接矩形,该外接矩形的四条边均通过种子点。由种子点开始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生长,若新生长的点超过原来记录的外接矩形的范围,则修正外接矩形的四条边的位置,以保证所有生长出来的点仍然在外接矩形内。当一个字符连通域生长完成后,就得到了它的外接矩形。

得到所有的字符连通域外接矩形后,再将邻近的字符连通域合并到一起。考虑到2.4.1中滤色造成的字符断裂,而票据中的表格框线的宽度一般不超过8个像素,我们将得到的每个字符连通域的外接矩形向四周各扩充4至5个像素,然后合并相交的外接矩形。这样,就将断裂或上下、左右相邻较近的字符连通域合并到了同一个区域里,从而得到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待识别字符区域,每个区域包含一个或多个字符(图4)。

2.5 表格框线去除

对上面搜寻到的每个待识别字符区域,依次判别该区域是否与检测出的表格框线相交,若相交,求出相应的字线交叠区域(图5)。

字线交叠区域中,每一个像素均位于表格框线上。因此,只需判断哪些像素没有位于字符笔画上,将其滤除,即可去除表格框线,而完整地保留下笔画。下面以红色水平框线为例,采用一种简便快速的基于色差的平均值统计方法来去除表格框线。

对于一个字线交叠区域,考虑到表格线上同一像素行颜色一致性较好的特点,我们以像素行为单位来进行处理。先统计出该行内所有像素的红色分量的平均值Aver Red及灰度平均值Aver Gray,然后再依次检查每个像素,设像素的红色分量值为r,灰度值为p,若有:p<Aver Gray并且r+T2<Aver Re d(T2为经验阀值),则认为该象素位于红色表格框线与字符笔画的交叠处,将该象素的红色分量值置为绿色分量与蓝色分量的平均值。对不满足上述条件的像素,则将其置为白色。这样,在去除表格框线的同时,就能将字符与表格框线相重叠的象素全部保留下来。

2.6 去除印章干扰

若一个待识别字符区域中还存在着红色印章,则统计其中所有红色像素的红色分量平均值Aver Red及灰度平均值AverGray。对每个红色像素,若其红色分量值小于Aver Red且灰度值小于Aver Gray,则保留该像素,否则将其置成白色。这样,就得到了去除表格框线和印章后的票据图像(图6b)。

3 实验结果分析

选择了400张待识别字符与表格框线重叠的彩色银行票据作测试样本,其中162张有待识字符和印章重叠。下面列出了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对这些票据图像去除框线后再进行识别的结果。其中二值图像上的去线算法采用的是文献[3]中的算法。因目前的识别核心仍是基于二值图像的,因此送入识别核心的图像,为去线后再二值化或二值化后再去线的图像。若一张票据的所有待识别字符区域都识别成功,称为整张识别通过。

从表1可以看出,对存在字线交叠和字印交叠的票据,不去线直接二值化后进行识别,则整张识别通过率极低。彩色增透去线再二值化后进行识别,也无法达到实用要求,且其整张识别通过率比二值图像上去线后再识别的还低,这是因为彩色增透对颜色失真的票据图像无法取得好的效果。用本方法去线后并二值化,再进行识别时,整张识别通过率有明显提高。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色差的彩色票据图像表格框线去除算法,根据检测到的表格框线和搜索到的待识别字符区域找出所有字线交叠区域,然后对找到的每个字线交叠区域依次进行去线处理。通过在局部区域上利用彩色和灰度信息对图像进行分析,本方法能有效地去除表格框线的干扰,是一种更能满足实用需求的方法。

摘要:字线交叠严重干扰对字符的切分与识别。基于二值图像的表格框线去除算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排除表格框线对字符识别的干扰。随着计算机运算速度和存储容量的迅速提高,表格识别系统的扫描输入图像开始采用灰度图像和彩色图像。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彩色图像的表格框线去除算法,由于利用了图像中的彩色和灰度信息,能更好地排除表格框线对字符识别的干扰。该方法目前已成功地应用于银行票据识别系统中。

关键词:字符识别,金融票据,框线去除,色差

参考文献

[1]Satoshi N,Yabuki M,Asakawa A,et al.Global interpolationin the segmentation of handwritten characters overlapping aborder[J].IEIC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and Systems,1995,78(7):909-916.

[2]Yu B,Jain A K.A generic system for form dropout[J].IEEE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1996,18(11):1127-1134.

[3]刘长松,潘世言,郑冶枫,等.一种表格框线检测和字线分离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2,24(9):1190-1196.

[4]Chung Y,Lee K,Paik J,et al.Extraction and Restoration ofDigits Touching or Overlapping Lines[J].Journal of MolecularBiology,1996,3(4):541-552.

[5]刘为,平西建,郭戈.基于字线分离的表格识别预处理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19):5066-5068.

[6]Wang Y,Bhattacharya P.On parameter-dependent connectedcomponents of gray images[J].Pattern Recognition,1996,29(8):1359-1368.

[7]Ye X,Cheriet M,Suen C Y,et al.Extraction Of BankcheckItems By Mathematical Morphology[J].Document Analysis&Recognition,2004,2(2-3):53-66.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篇5

1.提高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认识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对立统一体,在适度的`金融监管下进行金融创新,会促进金融体系在改革中发展。

推陈出新的金融创新活动,会为金融监管带来新的课题,带来新的制度和规范,从而推动金融监管水平的不断提高。

没有监管的创新和没有创新的监管都不利于金融和经济的发展。

2.提升金融创新层次

目前国际金融衍生品工具已发展到1200种,要引导金融业从单纯的产品创新向产权制度创新、经营体制创新、组织体系创新、市场结构创新等方向发展。

3.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模式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银行、证券、保险监管部门应积极探索彼此合作的协调机制和监管模式,进一步完善三者之间有效的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信息交流,规范和健全金融机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使监管体系、模式、手段不断完善。

同时将由侧重于外部监管模式向既重视内部监管,也重视外部监管模式转变。

4.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当前,以逃避金融监管为目的的金融创新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迫在眉睫,加强与相关国家金融监管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

我们需要金融创新来为经济服务,但更需要加强金融监管,保证金融安全。

参考文献:

[1]林俊国:金融学[M].第一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06:403-408

[2][5]戚 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EB/OL].论文天下论文网,(-11-22)

[3]李 成:金融监管学[M].第一版.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09:56-57

金融危机 拿金融开涮 篇6

大佬们花天酒地把金融玩残了,苦就大家一块背。焦虑、愤怒、无助,这些都有什么用呢?不如我们把金融拿来好好娱乐一把解气,清除心理垃圾,保持心理健康。

金融危机,他们干的!

华尔街

导演: 奥利弗·斯通

主演: 邁克尔·道格拉斯/查利·希恩/达丽尔·汉纳

就是这个名叫华尔街的地方,用所谓的杠杆原理,撬动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骂它,但是这部《华尔街》过去是,今后仍是超棒的股市教科书——从经纪人到操盘手再到并购,最后想做一家企业,真不容易,比读《投行实务》要明细得多。当盖葛大帝直言不讳的对福巴德说“我不去创造,但我能拥有”的时候,你会是什么感觉?

无论如何,这是最棒的金融电影了,以其听所谓的专家在屏幕上喋喋不休,不如愉快的看看这部《华尔街》,听听震撼的股东大会演说:“各位女士先生,重点就在于⋯⋯贪婪,抱歉我找不到更好的词,贪婪是好的,贪婪是对的,贪婪是有用的,贪婪可以厘清一切,披荆斩棘直捣演化的精髓。”

信贷时代

导演: James D. Scurlock

这不是一部可以让你开心的电影,但在金融危机的当下,它会让你产生巨大的共鸣。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来自世界上信贷体系最发达的美国的现实——这仿佛是此次次贷危机的谶语。信贷行业的他们所从事的事业到底是什么?金融对每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影片中的例子虽然是个案,但那也是事实。信贷充满着机会和危险,你刷卡的时候会想到这些吗? 风险是现实生活中不可回避的东西,这就是生活,诱人而残酷,美丽而丑陋。

股海沉浮

导演:詹姆斯·迪尔登

主演:伊万·迈克格雷戈

首先,这绝对不是一部大片,而是一部小制作。本剧以全球金融大户的新加坡为背景,描写翻云覆雨的股市“王牌”交易员尼克贪婪成性,不择手段在幕后操纵股票行情。身为股票掮客之子的导演詹姆斯·迪尔登,用他一贯强而有力的戏剧手法拍出了股市内线交易的内幕。这不是一部史诗般的人物传记,但意义在于生动的看看指数、股价是怎么被人家操纵的,就知道在股海中基本面分析不是救生艇。

股票分析员

导演: Ben Younger

主演: 乔万尼·里比斯/范·迪塞尔

你讨厌投机者吗?这就是一个金融投机的故事,完全不同与《华尔街》的感受。一位中国金融专业的毕业生这样评论这部电影:刚入学的时候教授就告诉我们,我们不过是一群西装革履的骗子,就像这个故事里面一样。“裂缝”就是我们的追求,股票本身毫无价值,炒卖投机才是利润。而普通人诸如你我看后的评论可能是这样:如果你第一天进去,不知道怎么玩的,也就算了。知道了还接着干就是王八蛋。

股票分析员,都是魔鬼吗?

金融危机中的人们

当幸福来敲门

导演:Gabriele Muccino

主演:威尔·史密斯

电影里没有漂亮的演员,没有花哨的剪辑,也没有精彩的配乐⋯⋯但是却有一个好故事,一个足以令我们深深感动的好故事。故事描述了一个单亲爸爸,在经济危机中因为事业失败穷途潦倒到无家可归,却还得担起抚养儿子重担的故事。支持他咬紧牙关的最大动力,除了宝贝儿子外,就是他始终相信:只要今天够努力,幸福明天就会来临。这是一部可以让你先心碎然后深深感觉温暖的电影,没有过不去的危机。

如何抢银行

导演: Andrews Jenkins

主演: Nick Stahl/Erika Christensen

杰尼克斯是个毫不起眼的青年,在经济萧条的美国,无所作为,生活拮据,身边没人关心。杰西卡则是一个对于自己的平凡生活很是厌烦的银行雇员。两个毫无牵连的人,在某一天,一场出乎意料的银行抢劫,使两个人的命运产生了交集,他们被迫共同在劫匪与警察之间进行周旋。其中机智的对白在警匪之间的周旋中,不乏对于银行家和投资商人们投机取巧的冷嘲热讽。会不会穷得想抢银行呢?拜托,看看就算了。

银色快手

导演: Thomas Michael Donnelly

主演:凯文·贝肯

一位股票经纪人在一次交易中,赔光了所有的资产,被迫转到了自行车快递这个行业,开始快递生涯。惨吗?热爱自行车的主人公却不这么认为,既来之则安之,他悠闲的过着风驰电掣,云游四海的快递生活。换一种生活,找回失去的勇气和梦想,人生还是可以快乐的过。

愤怒的葡萄

导演: 约翰·福特

主演: 亨利·方达

40年代的伟大电影,但从来不缺粉丝。这是一部美国电影,这是一部获得过奥斯卡奖的好莱坞电影,但它没有个人奋斗、黑帮火拼、种族冲突、政治陷阱和嬉皮嘻哈。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广大农民陷入绝境。穷困潦倒的乔德一家,被迫背井离乡。当约翰一家濒于绝境时,突然一跤跌进了理想国:在名为农业部设立的保护所里,没有警察,人人自治,社区由选出来的代表管理,人们靠为社区劳动谋生,有卫生设备,有孩子们的学校。

多辛苦,我们也能走出去!

铁拳男人

导演: Ron Howard

主演: 罗素·克劳/芮妮·齐薇格

布洛克是一名过气的拳击手,还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当他的拳击生涯走下坡路后,紧接着而来的是生活的拮据和入不敷出的家庭状况。布洛克放下自尊去排队领取救济金,却挡不住严冬的即将来临,家里食物短缺,生存问题迫在眉睫。布洛克终于决定重上拳击台,这是他可以挽救家人的唯一办法。他在比赛中英勇挥拳,为了男人的尊严,为了家人的生活。是的,为了生活,请紧握你的拳头。生活总有不公,但是“请用你的手而不是你的嘴”去面对。

从心开始

导演:迈克·宾得

主演:亚当·桑德勒/唐·钱德尔

生活总会有很多的意外,足以把我们都变成精神病,Charlie和Allen就是两个极端的例子。Charlie因为一场灾难失去了所有的家人,而Allen则在压抑的家庭生活里被折磨地发疯。所以Allen帮助Charlie也是在帮助他自己。电影慢慢的节奏,并不逼着你去找寻什么答案,可以跟着Charlie和Allen一起变快乐。开心的时候就骑上滑板车满大街溜达,打游戏机,不高兴的时候就带上耳机把自己隔起来。他们都在不断地尝试通过他们强大的内心来治愈自己的精神病。

最贫穷的哈佛女孩

导演:比德·里温

主演:索拉·伯奇

什么是理想的力量?丽兹就是榜样。Murray的真人故事被搬上大银幕,成就了主人公丽兹。父母都是吸毒者,父亲还是流浪汉,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她,在母亲死后,无路可退,她只有两条路,要么和CHRIS一样去做妓女或者小偷,要么去拼命,虽然这不一定有结果。我们从来没有像她一样无路可退过,我们总有第二选择,没人告诉过我们生活会如此残酷,包括生活本身。她想去哈佛,做受教育最高的人,读所有最好的书,用她所有的潜能去做这件事。

金融票据诈骗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 篇7

关键词:金融票据诈骗罪,既遂与未遂,结果犯,行为犯,情节犯

一、与金融票据诈骗罪既遂与未遂有关问题的澄清

(一) 金融票据诈骗罪的犯罪客体

1. 犯罪客体反映着犯罪的本质特征, 决定着犯罪的性质。

犯罪客体所表明的具体的社会关系的种类不同, 不仅对犯罪的性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而且对故意犯罪形态的确定也产生重要的影响。如, 侵犯公共安全的犯罪基本上是危险犯, 以危险的是否出现作为判断既遂与未遂的标准;侵犯人身权或财产权的犯罪基本上是结果犯, 以犯罪结果的是否出现作为判断既遂与未遂的标准。金融票据诈骗罪犯罪客体的确定, 对本罪既遂与未遂形态的确定, 无疑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票据诈骗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这在理论界并无争议, 但对客体序位的表述上不尽一致。一种观点认为, 票据诈骗罪的犯罪客体为双重客体, 其中票据管理制度为主要客体, 公私财产所有权为次要客体。这里可称之为票据管理制度主要客体论。另一种观点认为, 票据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国家对金融票据的管理制度。这里可称之为“公私财产所有权主要客体论”。当前前者是主流观点。

笔者认为, 票据管理制度主要客体论导致了一些悖论。悖论一:“票据诈骗罪主观上不限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衡量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唯一标准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而决定社会危害性程度的首要根据是犯罪客体。金融票据诈骗罪所侵犯的主要客体是票据管理制度, 次要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明知其从事的金融票据诈骗行为会危害社会的金融票据管理秩序, 而仍然为之, 就会造成对主要客体的侵害, 而无论其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其犯罪就应成立。

以上结论的得出在逻辑推理上不存在什么问题, 但这一结论却受到广泛的批评。笔者认为, 顺着悖论一的逻辑思维, 在判断金融票据诈骗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上, 会得出另一悖论, 即只要实施了危害金融票据管理秩序的行为, 不管是否出现公私财产权受到损害的结果, 金融票据诈骗罪就成立既遂。关于犯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 我国刑法理论通说为构成要件说, 即以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是否具备了具体犯罪构成全部要件来区分既遂与未遂。如果说犯罪的主要客体已经受到实质的侵犯, 而其他构成要件又具备的话, 无疑犯罪是应当既遂的, 这在逻辑推理上并不存在问题。

2. 既然逻辑推理本身不存在问题, 那么肯定是逻辑推理的前提是一个悖论。

“票据管理制度主要客体论”所依据的主要理由是:在我国新刑法典中, 票据诈骗罪归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章《金融诈骗罪》一节。显然, 在票据诈骗罪中, 刑法重点予以保护的社会关系乃是被犯罪行为侵犯的正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具体说来, 是金融秩序中的票据管理秩序。而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刑法重点予以保护的社会关系正是犯罪的主要客体。票据诈骗罪不仅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 更为严重的是, 它破坏和扰乱了通过票据信用关系建立起来的正常金融秩序, 具有特殊的社会危害性, 非传统财产犯罪所能涵盖。以上所述的理由, 对于本罪来讲可能都是事实, 但以此来确定本罪客体的序位却未必充分。

(1) 确定复杂犯罪客体的序位问题不能仅仅根据犯罪所属的章节来进行判断, 而应根据复杂客体中不同的客体对确定行为性质所起的不同作用来进行判断, 能够决定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的客体应是主要客体。对于复杂客体中不起决定作用的犯罪客体, 即使在理论上赋予其主要客体的地位, 也没有什么意义, 至少在法律操作层面上的意义不大。从我国《刑法》对票据诈骗罪的规定来看, 票据管理秩序这一客体对本罪的定性不起主要作用, 起主要作用的是反映财产权数量的诈骗数额。

我国《刑法》第194条规定: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 数额较大的,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从上述法律条文的内容可以明确看出, 在本罪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上起决定作用的是诈骗数额。当然, 对票据管理秩序的侵犯, 对本罪的定性也起一定的作用, 上述法律条文中的严重情节或特别严重情节, 在这里也可能是指引起票据交易秩序的严重或特别严重的混乱。

(2) 对犯罪客体的认定应建立在法律规定的基础之上, 要符合法律条文的实质内容。犯罪客体并不直接体现在法律条文当中, 它是理论上抽象和概括的产物, 对犯罪客体的认识不纯粹是理论思维的问题, 这种理论思维必须考虑法律条文的具体内容。因为票据诈骗罪归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这一章, 就断定该罪的主要客体是有关经济秩序的票据管理秩序, 这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推断, 并没有考虑我国《刑法》第194条所规定的具体内容。从《刑法》第194条的文义来看, 对本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起决定作用的就是反映财产权数量的诈骗数额, 立法者没有选择对票据管理秩序的危害作为定罪与量刑的依据, 这说明立法者所着重考虑的还是对公私财产权的保护问题。

在本罪客体的序位问题上, 笔者对于票据管理制度主要客体论持保留的态度, 笔者倾向于公私财产所有权主要客体论, 或者折衷的观点, 公私财产所有权和票据管理制度两个客体同等重要。

(二) 金融票据诈骗罪是结果犯、行为犯或是情节犯

犯罪既遂形态的类型不同, 判断相应犯罪的既遂与否的标准也不同。对于结果犯, 以法定的结果是否发生作为犯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志;对于行为犯, 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与否作为既遂与未遂的标志;情节犯, 是指《刑法》分则明示以“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作为犯罪成立必备要件的犯罪形态。对于情节犯, 危害行为所造成的法定情节是否出现应作为犯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志。

理论上关于票据诈骗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存在很大分歧, 其主要原因是犯罪既遂形态类型的确定存在着争议。票据诈骗罪究竟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呢?

1. 有的学者认为票据诈骗罪是行为犯。

主要理由是:一是票据诈骗罪所侵犯的主要客体是票据管理秩序, 只要违法使用票据危害了票据管理秩序, 本罪就应构成犯罪。二是从票据诈骗罪罪状的行为方式来看, 刑法第194条采用列举式叙明罪状的方式规定了票据诈骗的5种行为表现形式: (1) 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2) 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3) 冒用他人汇票、本票、支票的; (4) 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 骗取财物的; (5) 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时使用虚假的记载, 骗取财物的。前3项罪状所惩罚的均是虚假票据的使用行为, 只要有使用的行为就可构成犯罪。后两项罪状虽然表明行为人骗取财物才构成犯罪, 但从其罪状的内部关联性来说, 骗取财物是对行为人对虚假票据行为的认识的说明。由此可以看出, 票据诈骗罪的罪状保护的侧重点放在对假票据的使用方面, 而不是非法占有财物方面。

从犯罪客体方面来看, 票据诈骗罪所侵犯的主要客体是票据管理秩序还是公私财产所有权是有争议的。如依笔者的观点, 票据诈骗罪所侵犯的主要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或是票据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同等重要, 票据诈骗罪的成立不仅要求具有违法使用票据的行为, 而且要求产生公私财产所有权受到损害的事实, 那么本罪显然是结果犯。

即便承认票据诈骗罪所侵犯的主要客体是票据管理秩序, 也不能想当然地认定本罪是行为犯, 因为从法律条文的内容来看, 票据诈骗罪的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取决于诈骗数额的大小, 取决于公私财产所有权受到损害的事实而非票据管理秩序受到损害的事实。以此观之, 本罪也应当被认定为结果犯。

从《刑法》所规定的票据诈骗罪罪状来看, 把“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冒用他人汇票、本票、支票的”行为看作是是票据诈骗罪的犯罪行为也是不正确的, 这是一种法律理解上的断章取义, 没有整体上把握法律条文的含义。

2. 对于金融票据诈骗罪是否是情节犯, 在理论上无人论及, 笔者认为本罪既是结果犯, 同时也是情节犯。

情节犯是以一定的概括性定罪情节作为犯罪构成必备要件的犯罪。虽然情节犯在理论界还没有定论, 不过, 我国《刑法》分则中确实存在以法定的情节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情形, 这类犯罪称之为情节犯。

我国《刑法》第194条规定: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 数额较大的,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在这里, 其他严重情节和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是被用来区分本罪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的标志的, 对说明票据诈骗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因此本罪应是情节犯。在这里也应注意到,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是并列的, 可选择的, 只要具备其中的一项就可对犯罪的定性起决定性的作用。这里的情节犯可称之为选择性的情节犯。

有的人认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都是对票据诈骗罪结果的一种描述。这一观点是有失偏颇的, 其混淆了结果犯与情节犯的区分。情节犯中所指的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是一个概括性术语, 涉及犯罪的各个方面, 包括犯罪的客体、客观方面及主体和主观方面。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并不是仅反映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结果, 同时还可能指对特别客体的侵害、行为性质的恶劣程度、主体的特定的身份或主观方面的恶性。如把多次进行小数额诈骗的, 可视为一种其他严重的情节, 但不能将其视为一种犯罪结果。笔者将本罪界定为选择性的情节犯, 其目的也是为了强调在决定本罪既遂与未遂的问题上, 犯罪的情节也是起标志性作用的。

二、金融票据诈骗犯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

1.从犯罪既遂形态上讲, 金融票据诈骗罪应当属于结果犯和情节犯。对于结果犯, 本罪既遂与否应当以法定的危害结果的发生作为标志, 这一点在理论界不存在争议。“犯罪结果是犯罪行为对直接客体造成的物质性的危害结果”。本罪法定的危害结果应当是票据诈骗行为对票据诈骗罪的直接客体所造成的物质性的危害结果。具体地说就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受到的票据诈骗行为较大侵害的事实, 也就是指较大及以上的诈骗数额。

公私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的事实是以受害人交付财物还是以行为人取得财物为标志, 在理论上是存在分歧的。一种观点是“失去控制说”, 认为票据诈骗罪应当以被害人因票据诈骗行为而失去了对财物的控制为既遂的标准。一种观点是“取得控制说”, 认为票据诈骗罪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取得对所骗财物的实际控制为既遂的标准, 如果财物脱离了财物所有人或持有人的控制, 行为人实现了自己对该财物的控制, 才能认定为犯罪既遂。笔者认为, “失去控制说”和“取得控制说”都是存在缺陷的。

(1) “失去控制说”认为, 犯罪都是侵犯法益的行为, 刑法的目的就是要保护法益。财产犯罪的本质是对财产法益的侵犯, 而不在于行为人取得了财产;刑法设立财产犯罪的目的, 在于要保护财产法益不受犯罪的侵害。票据诈骗罪作为一种财产犯罪, 其既遂的标志应为被保护的财产法益受到侵犯, 而不在于行为人最后是否获得财产。笔者认为把票据诈骗罪定义为一种财产犯罪应当是正确的, 前文已论述过, 本罪所侵犯的主要客体应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但该学说认为只要被保护的财产法益受到侵犯, 而不管行为人最后是否获得财产, 犯罪就既遂了, 是不正确的。

笔者认为, 刑法所惩罚的是犯罪人的行为, 在考量行为的可罚性时, 应遵循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从客观上讲, 刑法所惩罚的是犯罪人的行为以及该行为所造成的结果 (如果是结果犯的话) , 从主观上讲, 刑法所惩罚的是有罪过的犯罪行为, 无论是罪过的认识因素, 还是罪过的意志因素都指向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 是对危害结果的认识或控制。因此, 只考察被保护法益的侵害, 而不考察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认识或意志因素, 以此来确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的性质是不正确的。对于票据诈骗罪来讲, 确定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性质, 必须考察行为人对被诈骗财产的认识或控制。如果行为人实施了诈骗行为, 而本人并没有获得意图想获得的财产, 尽管他人的财产因此而受到损害, 行为人也不能为此结果承担刑事责任。

另外, 对于票据诈骗罪来讲, 该学说把财产所有人失去对财产的控制就认定为财产所有人的财产受到侵犯, 也是不正确的, 从理论上讲并不能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作为票据交易的对价, 财产交付的方式多种多样, 财产所有人失去对财产的控制之时未必就是他的财产受到侵犯之时。

(2) “取得控制说”认为, 所谓犯罪未遂, 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犯罪未能得逞。未能得逞是指行为人犯罪的目的没有达到, 出发点是行为人而不是受害者。无论是占有他人财物, 还是控制他人财物, 能够作既遂与未遂评判对象的必须是非法占有或控制, 这才具有犯罪性。笔者认为, 该学说从结果犯的角度出发, 强调本罪的既遂与未遂应以行为人的犯罪目的是否达到, 是否对诈骗的财产非法占有或控制为标准是正确的。但该学说没有考虑票据诈骗行为财产占有的时间和方式的复杂性, 以财产的实际占有作为本罪既遂的标志, 是不妥当的。行为人实际占有他人财物之时尚不能认为他人财产权必然受到了侵害。比如行为人开始是与他人进行合法交易, 依约定先取得了他人财物的占有, 在履行支付对价义务时产生了非法占有的目的, 并使用伪造的票据交给对方, 或者签发支票而后在付款时间将到时转移账户上资金的, 这些行为可能构成票据诈骗罪, 但是不好说在行为人实际占有财物之时票据诈骗罪就已经既遂了。

“失去控制说”和“取得控制说”还有一个共同的缺陷是只考察了本罪的结果犯的既遂形态, 而没有考虑情节犯的既遂形态。在诈骗行为具有严重或特别严重情节的情况下, 即使没有财产受到损害的法定结果, 本罪也可以既遂。

2.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对于金融票据诈骗罪的既遂与未遂的认定, 不仅要考虑本罪结果犯的既遂形态, 也要考虑情节犯的既遂形态。对于结果犯来讲, 一般应当以行为人在非法占有目的下实际控制了被诈骗的他人财产为犯罪既遂的标志。在这里应强调“非法占有目的”, 在没有非法占有目的情况下, 即使实际控制了他人的财产, 犯罪也不能既遂。同时, 对于本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 还要考虑不同的违法使用票据进行诈骗的方式, 对此, 具体的既遂与未遂的标志可以不同。下面结合票据诈骗罪的不同罪状和不同的既遂形态, 对票据诈骗罪的既遂与未遂的具体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根据《刑法》第194条的规定, 金融票据诈骗罪具体的既遂形态包括:单纯的结果犯, 指“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 数额较大的,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这一规定。结果犯与情节犯择一, 指“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一规定。

(1) 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情形下的既遂与未遂。票据作为一种支付手段, 在出票时是有对价的。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可认定在出票时应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出票后, 实际占有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或以上, 可认定为本罪既遂。实际占有不仅指对实体财物的占有, 也包括诸如提货单之类的占有。如果实际占有他人的财物没有达到数额较大或没有实际控制任何财物, 但具有其他严重或特别严重情节的, 也可认定为本罪既遂。

(2) 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和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支票情形下的既遂与未遂。这两种情形在判断既遂与未遂问题上应与上述情形相同。

(3) 签发空头支票情形下的既遂与未遂。签发空头支票以后, 实际占有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或以上的, 不能必然认定本罪既遂, 因为此时行为人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还无法确定。法律禁止签发空头支票的目的主要在于保护持票人的票据权利, 即支票一经签发, 只要支票在形式上合法、有效, 持票人就应无条件获得支付。只要持票人在法定的付款期内获得了票面所载的金额, 支票关系就没有遭到破坏, 就不会存在法益受到侵害的情况。因此, 空头支票的判断, 不应简单地看出票人在出票时所签发的支票金额与其在付款人处的实有存款金额是否一致, 而应以出票人在法定付款期限内是否向持票人实际支付票款为准。

一般认为空头支票主要指三种情况:一是没有存款的空头支票。即出票人账户内没有存款余额, 付款银行又未答应垫付而签发的支票。二是超过存款的空头支票。即出票人签发的票面金额超过账户存款金额的支票, 或者签发的支票金额超过付款银行允许垫付的余额的支票。三是提回存款的空头支票。即出票人签发支票后提走付款银行内的支票账户存款使支票不能支付的支票。上述一、二种情况下, 如果出票人在法定付款期内向持票人实际支付了票款, 就不能认定出票人有诈骗行为, 如情况相反, 又实际占有了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或以上的, 可认定为本罪既遂。上述第三种情况下, 又实际占有了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或以上的, 可认定为本罪既遂。关于情节犯, 参照第一种情形认定。

(4) 签发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情形下的既遂与未遂的认定。签发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 在出票时即可认定在出票人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对于此类行为可参照第一种情形认定。

(5) 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情形下的既遂与未遂的认定。不仅包括付款时出票人账户内没有资金或者资金不足的情形, 而且必须是没有获得承兑或者保证的汇票、本票。因为经过付款人的承兑, 除非时效届满, 否则即使出票人的资金账户没有资金或者资金不足, 也无碍于持票人票据权利的实现, 这种情况下不能认定出票人有诈骗行为。除此之外, 既遂与未遂的认定参照第一种情形。

(6) 在汇票、本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情形下的既遂与未遂的认定。在汇票、本票上作虚假记载, 在出票时即可认定出票人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此类行为可参照第一种情形认定。

参考文献

[1].苏惠渔.刑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2].韩晓峰.票据诈骗罪客体及客观方面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1;3

[3].贾敏飞.票据诈骗罪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反思.当代法学, 2002;6

[4].韩晓峰.票据诈骗罪客体及客观方面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1;3

金融票据 篇8

2007年4月, 美国次级按揭贷款风险以美国新世纪房屋贷款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开端, 风险迅速向以次级按揭贷款为支持的各类证券化产品的持有者转移, 进而演化为全球信贷紧缩, 流动性不足。到2007年8月,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全面爆发, 美国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与标准普尔500出现大幅度下挫, 并以惊人的速度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世界各地央行火速注入资金进场救市, 一场来势凶猛的金融风暴席卷了世界每一个角落。

截至目前, 次贷危机所带来的经济滑坡仍在继续, 各国大手笔的刺激经济计划还在陆续出台。美国的金融危机影响了全球的经济, 这一现象表明当前全球经济金融高度一体化条件下, 金融的负影响也以乘数效应被放大, 金融风险或危机的联动互动、传导传染也在迅速蔓延。

通过对目前各家银行披露的状况进行分析, 有些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一) 为什么与美国相比, 欧元区国家的金融机构受到的打击更大?

本来这是一场由美国次级贷款引发的金融风波, 如果风波仅仅局限在美国本土的话, 会引起美国经济的一次衰退。然而从目前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 美国没有像想象的那样深陷危机不能自拔。2009年2月美国成屋销售环比增长5.1%, 出现近6年来最大幅度增长, 为陷入衰退已经长达15个月的美国经济带来一线希望。除了房地产销售额之外, 美国的CPI、投资等各项经济指标还都可以。但是欧洲银行业的损失显著大于美国本土的银行业, 欧元区的金融状况如今正处于危险地带, 反映欧元区和欧盟总体经济活动情况的经济敏感指数继续恶化。欧元区的经济敏感指数继去年12月份大幅下滑后, 今年1月份继续下降1.5点, 降至68.9点, 为1985年1月开始此项统计以来的历史新低, 全球金融危机的焦点已经转移到了欧洲。

这反映了:第一, 不同地区的金融机构, 对证券化产品和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识别衡量与定价控制能力方面的巨大的差异, 设计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被很多不明真相的欧洲国家银行所购买;第二, 欧元区国家底子较薄、反应较慢、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协调性较差;第三, 美国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渠道的多样化, 使得美国经济对于危机和波动具有极大的吸收能力, 所以此次金融危机的大部分风险被分散了;第四, 部分原因在于欧洲公司财务更加依赖银行体系, 而且商品价格下跌将减少中东和北非地区的进口需求, 而该地区是欧洲一个重要的出口市场。因此, 2009年欧洲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甚至可能成为全球经济衰退中最危险的一环。

(二) 为什么金融体系发展相对落后的新兴市场国家比许多发达国家所受的打击要小?

出口导向性经济在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经济外向性特征明显, 且美国和欧盟又是这些国家的主要出口市场, 世界金融危机引发的发达国家经济衰退, 也使新兴市场国家的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加工制造业发展、金融市场稳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未来一年里, 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速仍然会继续下调, 但是与目前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发达国家相比, 新兴市场国家所受到的打击是有限的。新兴市场国家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新亮点, 尤其是“金砖四国” (印度、俄罗斯、巴西、中国)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也许有人会认为是不是金融体系越发达越容易产生金融危机呢?笔者个人认为, 金融体系发达的地区的确更容易累积系统性风险, 但并不是因为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体系发展不太完善就能在这次危机中独善其身。从目前“金砖四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表现来看, 是由于这些国家有强大的外汇储备, 以及国内的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程度较低等原因, 才使得这些国家在这次金融危机所受到的影响比某些发达国家受到的影响要小。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美国的次贷危机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由于美国金融的多样化使美国次按风波对经济的冲击被欧洲和中国等国家、地区的金融机构分散吸收了, 从而避免了陷入严重的衰退。但这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使世界各国的经济在这次金融风暴中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 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今天, 各国更要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 提高金融安全意识。

二、全球金融一体化下中国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 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 特别是进入90年代,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 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 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 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 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 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金融全球化是其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高级阶段。然而, 金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它不仅仅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同时也为经济发展带来风险。我国加入WTO其中有一条是逐渐开放国内的资本市场, 金融的对外开放是顺应金融全球一体化发展形势的必然选择, 这对我们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2008年红遍大江南北的《货币战争》一书提到, 货币已经成为霸权主义掌控世界经济命脉的一种常规武器, 通过操控金融资源在全球的配置, 加大别国的金融风险, 威胁主权国家的金融安全, 进而政治安全,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悄无声息地打响!其实早在十多年前, 我们国家的很多学者就意识到全球金融一体化会对中国的金融安全有一定的影响, 如我国著名金融学家白钦先教授早就提到过金融安全问题。在经济实力的竞争成为国际竞争主流和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 金融安全问题的提出与传统意义上以军事安全、领土安全为主的国家安全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保障金融安全不单纯是保障经济金融稳定, 而且关系到维护国家主权之一的金融主权问题。

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 美国财政赤字货币化将加剧美元的贬值, 而我国主要以美元作为外汇储备, 就中国外汇储备存量资产而言, 美元贬值将使得中国大量以美元计价的资产面临明显的汇兑损失, 从而导致中国外汇储备进一步缩水。目前, 中国的外汇储备投资处于两难之中:一方面, 若为了规避美联储直接从财政部购买国债这一举动对市场的不利影响而减持美国国债或其他美元资产, 则减持带来的连锁反应将增加中国外汇储备的损失。但如果继续持有美国国债, 则意味着这些美元资产未来不确定性风险正在加剧。经济金融全球一体化下, 美国通过国际资本市场, 分摊其金融风险。

三、对中国金融业提出的对策

全球金融一体化条件下,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金融形势, 对中国金融业提出了内外兼施的应对策略。

(一) 内部策略

1.通过多样化的金融创新产品分散金融风险

美国纳斯达克泡沫破灭是由全球上亿投资者分担的, 而不是由一个或几个美国金融机构来承担, 这完全归功于美国金融创新产品和融资渠道的多样化。这也正是值得中国金融机构借鉴的, 不能惧怕创新, 应该通过多样化的金融创新, 使得中国经济金融体系富有弹性和韧性, 当冲击发生时, 各个企业和金融机构都可以分散风险, 这才能使中国经济对于危机和波动具有较大的吸收能力。

2.金融工程技术要慎用, 不能滥用

虽然中国现在应该大力发展多样化的金融创新产品, 分散风险, 但金融创新产品在设计时, 所使用的金融工程技术要慎用, 不能滥用, 以免风险过度积累。因为金融创新过度, 会导致信用膨胀与风险放大。市场的确有分散风险的功能, 但前提是参与者能为风险准确定价。如果过于追求产品技术的完美性, 脱离了与现实风险收益的联系, 便可能引发金融风险的几何式增长。

3.加强金融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

国内一些金融机构此次仅购买了部分涉及次贷的金融衍生产品, 这并不是因为国内的金融机构深知这种金融衍生品的价格严重背离定价标准, 相反却是因为不太了解这种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方法, 也不了解产品源头的风险, 才使得投资的规模并不大。因此, 我们一定要加强金融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 在全球金融一体化条件下, 面对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国际资本市场, 提高我们自身识别风险、管理风险的能力, 才能够从源头上避免金融风险所带来的直接损失。

4.逐步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当前我国对于银行风险管理主要考虑信用风险, 较少考虑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在内的市场风险, 基本没有考虑操作风险, 事实上这两类风险表现在我国银行业也相当突出。因此, 对于我国银行业来说, 应充分借鉴国际经验, 逐步实施从信用风险管理转向全面风险管理, 并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对全面风险管理的指导原则, 提高商业银行资本配置和全面风险管理能力, 促进银行整体管理水平, 加速我国银行体系与国际银行体系相融合的进程。

(二) 外部策略

1.世界各国联手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在全球化的时代, 发达国家引发的危机, 也同样让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 因此联手应对金融危机是世界各经济体的共同利益所在。应逐步强化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国家的国际责任, 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作用, 改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国际金融组织、加强国际金融监管、鼓励区域金融合作, 提高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2.建立超主权货币体系的设想

美国金融危机之后, 由于汇率激烈波动所带来的负增强机制明显, 从而暴露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以主权信用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因此, 创造一种有效的国际储备货币来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目前提出:“通过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 才能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 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当然这种储备货币的创造需要经过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超主权货币体系的建立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巴曙松.金融市场发展与全面风险管理[J].金融管理与研究, 2007, (11) .

[2]曾康霖.试析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J].金融发展研究, 2008, (2) .

[3]白钦先.金融全球化——一把双刃剑[J].求是, 2001, (1) .

[4]庞辉.金融全球化下的金融安全[J].商场现代化, 2008, (2) .

[5]汪办兴.中国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改进研究——基于“新资本协议”的视角[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金融票据 篇9

(一) 将金融发展理论分为八个部分并进行了详尽分析

其分别是:金融深化论;内生金融增长理论;制度与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开放理论的新进展;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理论;金融发展、贫困减缓与收入分配理论;金融发展、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理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与理论反思, 等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江春教授的这本专著对金融发展理论的介绍及分析在国内可以说是最新、最全面的。此外, 该书所列出的600多篇外文文献也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最全的, 这本身就能为国内学者从事金融发展及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提供很好的指引。

(二) 在总结了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轨国家金融

改革及金融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提炼出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结论

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结论是: (1) 一国金融改革后的金融体系能否大力支持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是改革能否成功以及金融发展能否持续的关键; (2) 一些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转轨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该国的金融体系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支持不足, 而不能简单地归咎于金融自由化。

(三) 在对近年来金融发展理论若干最新进展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提炼出了具有重大启示意义的新观点

其主要包括: (1) 金融发展要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需具备相应的前提条件; (2) 金融的核心功能是帮助企业家重新组合各种生产要素以进行“创新”活动; (3) 金融发展帮助穷人的最好方式可能并不是直接贷款给穷人, 而是通过改善要素市场 (包括劳动力市场) 和产品市场的运行, 促进市场效率的提高; (4) 一国可以在开放的条件下通过加快金融发展让穷人间接受益来不断创造本国的比较优势; (5) 金融开放既是削弱既得利益集团负面影响的巧妙方式, 也是推动国内改革并减少贫困的重要途径等。可以说, 在对金融发展理论进行全面回顾及反思的基础上所提炼出来的这些观点是该书最有意义的地方。相信这些新观点将会对中国下一步的金融改革及金融发展提供重大启示或借鉴。

(四) 在理论与实践分析的基础上重新解释了金

融的实质及功能, 并对如何促进一国的金融发展及经济增长提出了十分精辟的见解

其主要包括: (1) 金融活动本质上也是一种生产性活动。“金融”是人们通过“现在货币”与“将来货币”之间的交易, 使资源从收益或效用较低的地方流向收益或效用较高的地方, 从而增加或创造效用并增大财富的活动, 这一观点与金融是“虚拟”经济活动的提法完全不同。 (2) 权力制衡的政治体制是金融发展的基石。只有建立权力制衡的政治体制, 才能形成“企业家主导”的市场经济, 真正实现公平竞争;才能建立真正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中央银行, 真正形成严格的金融监管体系。 (3) 只有在“企业家主导”的市场经济中, 金融体系才能充分发挥支持企业家创新活动的功能, 从而实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这一观点与作者长期以来一直强调的“产权制度是金融发展的基石”的观点既一脉相承, 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金融票据 篇10

一、普惠金融的意义与发展

(一) 普惠金融的意义

普惠金融具有三方面的特性:平等性、营利性、全面性。在平等性方面, 金融作为社会经济的核心要素, 其是一种较为稀缺的资源。通常, 某个社会个体能创造财务的多少以及其改善自身经济状况可能性的大小, 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其对金融资源占有量的多少。因此, 社会需要进行公平合理的金融资源配置, 并且通过某种制度来保障这种公平性, 进而实现社会公平。然而, 在实际分配中, 往往是富有者会分配到较多的金融资源, 而低收入者由于其缺少相应的抵押条件, 所以无法获得所需的金融服务, 进而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在营利性方面, 普惠金融通常会通过交易成本的降低或者加强对信贷风险的控制的方式提高营利性。只有获得了相应的营利, 普惠金融才能够持续的发展, 追求营利性对普惠金融的发展有所帮助, 能够有效发挥普惠金融的作用;在全面性方面,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和信贷服务已经无法满足现如今部分低收入群体的需求, 为此, 我们需要加强金融服务的多元性, 普惠金融的全面性不仅包含了金融服务的多元性, 还包含了金融产品的金融性, 能够有效满足低收入人群的需求。

(二) 普惠金融的发展

在二十世纪初期, 普惠金融的实践主要是以小额贷款和微型金融为主, 当时此类机构举办的多数活动为慈善捐助的扶贫活动, 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福利性, 但是却缺少对营利性和财务可持续性的重视, 进而导致最初的小额信贷机构由于资金问题而面临倒闭或者已经倒闭。因此, 相关学者对这种情况展开了反思和改进, 其认为援助性金融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低收入者的经济问题, 为了确保小额信贷机构的持续发展, 其必须重视金融机构的营利性, 进而确保对贫困人民的援助。这也就是现如今的普惠金融。

二、基于金融伦理与互联网金融视角普惠金融的发展路径

(一) 加强制度的稳定性与长效性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现代金融方式, 为了保障互联网金融合理有效的发展, 管理者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 保障制度科学合理, 健全法律对互联网金融活动的监督与管理, 确保活动长效有序。如果缺少制度的制约, 那么金融业极其容易出现恶性发展, 这种发展有可能引起严重的金融风险, 进而扰乱金融秩序, 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出现。所以, 监管者需要加强制度的设计, 进而保障金融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虽然我国互联网金融在短时间之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甚至对传统的金融服务产生了威胁, 但是监管层不能因此过于严厉的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 从而导致其发展动力的缺失。由于互联网金融是一种赋有创新意识的金融方式, 所以需要对其采取宽容、鼓励的态度, 通过制度的建立与法律的监督进而避免金融风险的产生, 在合理的条件和要求之下加强创新精神, 鼓励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的良性竞争, 以此来促进传统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发展。互联网金融存在普惠性, 对其普惠性监管层需要通过相应的政策进行有效的加深和拓宽, 例如, 运用税收优惠的手段来加强低收入者受到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也就是说, 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所帮助, 决定了互联网金融是否能够持续、良性的发展下去, 并且通过互联网展开普惠金融符合各个方面对利益的需求。

(二) 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供给

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助于普惠金融的发展, 其中支付是金融业最基础的建设, 对金融活动的形态具有一定的影响。银行营业网点是传统银行支付的主要设施之一, 即使最近几年银行出现了网上支付的系统, 并且发展的较为迅速, 但是传统的营业网点依旧是展开银行业务的主要依托。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银行网点通常集中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城镇地区, 农村地区缺少银行营业网点的建设, 甚至一部分较为偏远的乡镇地区也没有达到理想的营业网点覆盖率, 进而造成了部分地区出现没有充足的金融资源进行供给的现象, 不仅如此, 根据成本收益的要求和特点, 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服务网点的建设会经过慎重的考虑。因此, 如果将传统的金融机构作为主要的金融服务依靠, 通过传统的内源式增长难以满足目前金融发展的现状, 经济落后的地区依旧会持续资源供给不足的情况。那么, 区别于传统的金融机构, 互联网金融将移动支付作为基础,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等多种现代化的通信手段来实现价值的转移, 进而完成债权或者债务的清除和偿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电子设备越来越发达, 支付方式也愈加快捷简便。在这种情况之下, 向偏远地区推广移动支付的金融方式能够有效的压缩成本, 进而促进偏远山区金融服务的发展。此外, 政府需要对这项业务加以支持和建设, 完善偏远地区基础的通信建设, 使落后地区的人民也能够享受到更多的金融服务, 为此政府可以通过补贴、宣传等手段加强偏远山区人民对移动设备的使用率, 以此来加强互联网金融在偏远山区的建设与发展, 进而带动普惠金融的发展与提升。

(三) 完善社会征信体系

加强对社会征信体系的完善, 使信息更加公开和透明, 对普惠金融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和降低, 缩减普惠金融的交易成本。所谓市场经济, 简单来说可以将其看为一种契约经济, 那么, 市场经济得以有效运行的基本经济伦理就是诚信。虽然诚信并不是一种正式的金融伦理制度, 但是在金融交易的过程之中, 其能够有效的弥补法律制度的不足, 并且促进法律制度的有效运用, 进而使金融伦理制度更加完善。目前,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征信体系的主要引导者, 其具有相当高的权威性,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相应的认可。然而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其在建立征信体系时就存在着巨大的漏洞, 这个漏洞主要表现为对信用数据样本的采集缺乏普遍性, 采集的范围不够广泛, 进而导致数据样本缺乏应有的代表性, 从而无法真实的反映出相关人员的信用情况。那么, 出现这种漏洞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央银行在最初建立征信系统的时候, 其没有将互联网信用大数据作为征信数据采集的一个主要来源。所以, 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当今, 征信系统出现了漏洞和不足。因此, 为了完善社会征信体系, 互联网上的信用数据是必不可少的, 不仅如此, 我国也要加强对西方经验的学习和借鉴, 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征信体系, 鼓励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凭借自身的信息优势加入征信系统建立的队伍之中。共享征信数据, 降低使用信用数据时所需要投入的成本, 进而实现普惠金融交易成本的缩减, 以及对可能出现风险的回避。

(四) 改善现代金融伦理, 加强对金融价值属性的重视

在金融学之中, 其有一种“价值中立”的原则, 这种原则会促使金融领域产生各种不同的道德风险。通过金融学家丁瑞莲的著作《现代金融的伦理维度》我们可以看出, 现代金融由于伦理的缺失, 进而导致了金融服务的不平等, 使其出现偏向富有的选择性服务倾向, 进而导致社会上贫富差距的加深, 这不仅违反了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平等与自由原则, 也影响了金融业的公平与正义。因此改善现代金融伦理价值体系是目前金融业发展亟需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现代的金融活动之中, 我们不仅仅要追求效率, 还要提倡平等互惠的原则, 加强对社会上弱势群体的关心与帮助, 进而使普惠金融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实现其存在的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 为了平衡社会经济的发展, 保障弱势群体的经济收入和相应的金融资源分配, 普惠金融是必不可少的金融业务。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对普惠金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根据金融伦理的基本要求, 合理运用互联网金融, 进而带动普惠金融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慧安.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问题的新思考——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J].金融与经济, 2015 (10) .

[2]朱民武, 曾力, 何淑兰.普惠金融发展的路径思考——基于金融伦理与互联网金融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 2015 (01) .

花果金融:敬畏金融的本质 篇11

近日发布的《中国P2P网贷服务行业评价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网贷运营平台约1600家。其中当年新上线平台超900家,注册资金在1亿元以上的超48家。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经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在政策方面给互联网金融以指引和信心。2015年1月20日,银监会宣布组织架构进行重大机构调整。其中,被贴上无准入门槛、无行业准则、无监管机构“三无”标签的P2P被划归银监会新设的银行业普惠金融部。

作为普惠金融的实践者,P2P网贷机构花果金融经过一年多的快速发展,已为300多家中小企业完成了超过7亿元的贷款融资,企业通过花果金融平台每完成100万元融资的速度仅需21秒,而募资通道成本则平均不到2万元。平台现已开创出抵押担保借款、小微贷款、融资租赁与供应链金融等多种深度定制化产品,满足了不同层次企业的不同借款需求。

创新有度

花果金融于2014年1月2日正式上线,短短半年内,交易额突破4个亿,吸引了很多投资者的目光,作为一家担保合作模式的P2P平台,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运作模式。

作为花果金融CEO,曾在互联网公司工作过的惠轶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太少,真正可以拿到银行贷款的太少,“500家企业中,可能只有35家,这个比例特别小。而且50%的公司都是通过非传统银行借款完成。”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创新,P2P实质上是开拓了一种可以通过省去中间存款环节,直接将投资人资金快速匹配到融资方的新型银行业务。

花果金融由两个部分组成:国资控股,市场化运营,并且有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作为背书。惠轶介绍,公司很多管理人员以前都在从事金融行业。“所以我们的团队是互联网与金融的人才融合,本着互联网的精神,尊重金融的理念。我们会创新,但创新一定是在有度的范围内。”惠轶说。

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与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已进入到了创新驱动商业生态系统的第三阶段。在此背景下,行业创新之举层出不穷,短短几年内就已开创出数以几十计的业务形态。花果金融在传统金融的模式上改良,主要业务类型有担保贷款、小微企业借款、融资租赁以及供应链业务。

针对每一笔借款,花果金融都会撮合一位专业投资人作为此债权的主投资人,主投资人会首先认购此笔借款总额的20%-80%,其余部分才会在网络平台上向中小投资人进行募资。通过“专业投资人”的引进,能够很大程度上规避现有P2P模式的偿债风险。

而具有最高资金监管标准的第三方资金托管服务的开通,也让花果金融真正做到了资金流与信息流的完全隔离,在最大程度上规避了资金池及平台恶意挪用投资人资金等风险。花果金融还设置了本息担保、合作机构全额回购与风险保证金制度,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风控手段。

基于行业风险多发,大部分中小投资人因投资金额较小,于风险发生后很难维权的现状,花果金融还创新推出了一项全新的投资人权益保障机制——“用户律师代理人”制度,即花果金融的每位投资人,都拥有一位由合作的律师事务所为其自动指配的代理律师,一旦借款人发生违约或拖欠等行为,代理律师即可在第一时间内介入,帮助投资人完成相关资产保全及法律诉讼等程序,而追偿前期所产生的所有相关费用均由花果金融先行支付。

作为国内P2P互联网小微金融平台的首创者和践行者,花果金融除在平台结构化设计上具有创新性,在产品上也不断推陈出新。其担保产品广泛联合线下A+级以上的融资性担保公司,让用户可把闲置资金通过花果金融平台出借给有良好实体经营、能够提供足值抵押的、有借款需求的优质企业,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凭借第三方资金托管、用户律师代理人制度、风险保证金共同组成了花果金融的三道风险防线。

心存敬畏

自余额宝拉开中国互联网金融大幕之日起,互联网金融这个新兴行业便以风生水起之势迅速激起了社会各界及广大资本的极大关注,形成了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众筹、大数据征信等形式在内的多元化互联网金融生态。而P2P网贷作为其中最具热度的一个领域,无疑引起了社会各界最多的关注与争议。

伴随P2P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张,P2P平台跑路、刚性兑付、去担保化等问题也引起了市场诸多争议,不少高收益平台背后的盈利模式开始逐步出现漏洞,平台“失联”“跑路”连续不断,P2P行业问题重重,令投资者普遍担忧。

据网贷之家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国内P2P平台已达1575家,较2013年上涨96.88%,但问题平台也剧增,全年问题平台达275家,是2013年的3.6倍。

在惠轶看来,这些归根结底都是对金融本质没有足够的敬畏。面对风险时,有没有对抗措施,对杠杆的控制,这些对传统银行来讲,一直都是在做的工作。而这些基础工作在互联网金融方面做得还不够扎实。“我们能做的就是把业务本身的基础工作做得扎实,业务体系做得全面,当然平台也要有足够的资金去做这件事情,才能够让平台以及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惠轶认为,P2P网贷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风险对抗能力较差,其中更以流动性风险为主。“可以说,P2P网贷未来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是最终资产损失所带来的风险,而是高逾来形成一种最符合自身业务特点与成熟度的风险对冲方法,正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也是业内许多平台正在进行着的尝试。”

花果金融通过与多家融资性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大型上市公司等专业机构合作,不但严格控制了贷款额度,也从根本上保证了花果金融有充足的能力对突发意外损失进行实时代偿。

为确保P2P行业的有序发展,监管部门的态度也日益明朗,行业监管的具体措施也有望在2015年进一步落地。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全资本董事长王鹏表示,“2015年将成为2P行业的监管元年,规范化、市场化、法制化将贯穿始终。”

互联网金融作为新生行业,正在对现有业务不断进行着优化,与此同时,加强企业自律、监管他律与行业互律,也将成为行业进一步实现快速发展与稳健成长的关键。

“互联网金融应首先把防范金融风险放在第一位,对法律与金融工具心存敬畏。”惠轶认为,互联网金融让传统金融产生了变化,这个变化也会有风险,还是需要有度的把控。变化时需要敬畏传统金融的本质。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防范风险、保护消费者、规范业务”三者并重,只有这样,互联网金融才能在未来发挥出更加至关重要的作用。

业内认为,未来中国P2P行业发展仍将具备庞大的发展空间,行业规模有望超万亿元。据高盛预计,2024年互联网企业发放的信贷规模是6.8万亿元人民币,利润将增至4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1%,相当于2024年银行整体盈利的8%;其中P2P在2013年总规模270亿元,预计至2024年可以达到2万亿元,占社会融资存量的0.9%。

在惠轶看来,如今P2P平台已经被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认可为一种商业模式,而且会变成长久的商业模式。未来三年之内,肯定会有更多的公司上市,至少在中国能诞生出十家。

金融票据 篇12

近几十年来, 美国在全球大量地寻求国际借贷, 引起了世界主要经济区域之间国际资本运动分配的深刻变化, 而且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人们目睹了金融全球化过程的出现。20世纪60-70年代国际资本主要以南北为轴心流动, 主要是美国、欧洲和日本为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性赤字提供大部分资金。由于石油危机, 资本的这种运动在1974-1982年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通过国际银行体系回收石油输出国组织各国积累的石油美元, 为非产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这一时期, 发展中国家出现负债过度。1983年之后, 继利率急剧上升, 美元全球泛滥之后, 负债的发展中国家在停止偿还债务的情况下, 因为利率上升与美元的泛滥不堪重负, 压垮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为此, 资本的国际流向从此按北-北的逻辑改变了方向, 欧洲和日本的盈余为美国的庞大赤字提供资金。与此同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行调整政策, 以消除发展中国家的赤字数额。与之相应, 进入全球化与国际资本流向的变化并行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前, 国际资本的借贷主要是经过银行的媒介, 遵循某种国际银行债务的逻辑, 美国财政与贸易赤字的上升、债务危机和国际资本流向的北-北变化使国际金融体系向直接金融的逻辑发展。从此, 国际投资、贷款往往是直接进行, 而不是经过银行媒介, 这种活动的新方式是适应作为金融活动主体的借贷要求的。

新的金融逻辑的发展, 机构投资者, 主要指保险公司、养老基金、投资基金、国库、银行与跨国公司的财务部门, 都更喜欢在证券市场上借贷或投资, 因为这种方式更加灵活, 并且去掉了中间成本而变得便宜。这样, 投资或借款人寻求通过股票、币种的变换与支付方式, 从欧元债券到美元债券, 从股票到期权合约, 从期权合约到期货交易, 这些方式被投资者择优选择, 以实现最大的收益。这些特殊市场的金融投资、外汇交易、期权合约和期货交易, 成为世界性的整体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金融市场成为一个巨大、统一的市场。

统一的全球金融市场, 实现了金融自由化, 由于有了现代的通讯网络, 各个市场都互相连接起来。无论全球任何地方, 跨越了时空, 把亚洲、欧洲和美洲的金融市场紧密相连, 全球24小时金融开放, 交易不间断。国际金融体系这一深刻的变化, 是20世纪80年代后发达国家实施金融自由化的结果。各国政府都逐渐取消对利率、贷款和资本流动的各种控制, 这种控制的取消是旨在发展金融市场。很明显放宽金融管制, 进入全球化得到迅速的推动, 同时也是危机产生的源泉。资本的国际循环加快了, 投机者也找到了许多冒险的新契机。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 首先开放了金融体系, 而后由于1990年资本统一市场的开辟, 欧洲外汇市场控制体系被解除, 又在美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促进下, 新型工业化国家也跟着开始进入自由化的进程, 这样便出现了新兴的金融市场。

更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是, 美国国债是当前全球市场投机最为活跃的领域,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国国债市场获得了十分迅猛的发展, 国债市场业务大大超过了其他金融市场的规模。在美国的主导下, 其他工业化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靠持续性的公共财政赤字维持了债券市场的繁荣。债券二级市场的增长则由于投机的影响而更加惊人, 交易规模增长了10倍以上。为保证全球债券市场, 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 已成为今天从事投机的主要手段。

二、金融自由化是美国束缚全球经济的锁链

长期以来, 一直作为世界最大债权国的美国, 如今已经沦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 并且日益陷入贸易和金融失衡的泥潭之中, 难以自拔。在过去短短的几十年间, 美国在经济基础设施和经济行为上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由一个过去积聚、生产并创造可观财富的社会, 一个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 如今却放弃了储蓄并从制造业让出市场无奈地转向服务业。在债务方面, 不管是从国家角度还是从个人角度来看, 美国经济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程度, 他们负债累累, 仍然沉浸在非生产性进口商品的过度消费的狂潮之中。从国家层面讲, 美国现在的处境同那些继承巨额财富的富家子弟非常相似, 从表面上看似乎非常风光, 但他们这种风光实际上是建立在其祖辈所积累的财富之上的, 一旦这些财富被挥霍, 先前那种高雅生活方式也会随之消失。

然而问题就在于, 大多数美国人包括大多数经济学家和投资顾问在内, 都忽略炫耀性消费所带来的危害。以消费为主的GDP增长并不是衡量一个国家创造了多少财富的标准, 相反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破坏了多少财富的标准。造成的结果是, 美国现在是每年高达8000亿美元的贸易赤字, 3000-4000亿美元的预算赤字以及8.5万亿美元的国债, 如果再加上无资金准备负债、社会保障金, 那么美国的国债将超过50万亿美元。在过去20年间, 如果美国经历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繁荣, 那么它现在还会继续保持贸易顺差, 并仍是世界上最大债权国, 而不是最大债务国。令人预想不到的是美国正经历一场空前的金融风暴。

在这样的背景下, 全球资本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怪现象, 金融资本大大优于生产资本的发展, 美国企业不再被激励去进行生产投资的拓展, 而是在利益的趋动下以各种形式购买有价证券进行金融投资。美国企业从传统的债务型经济, 即通过向银行借贷进行生产投资的经济, 过渡到一种“依靠自有资金型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 企业千方百计通过减少负债和进行金融投资来实现利润, 这就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出现的状况。

过去, 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下, 银行控制着经济的命脉, 银行发放生产性贷款以支持投资。此外, 在衰退和不景气的条件下, 银行还通过提供替代性信贷促进复苏起缓冲作用。现在, 银行似乎再也没有能力起这种作用了, 因为它被近期的金融动荡搞得十分“脆弱”, 这次金融危机就连美国的花旗银行的股市市值都仅剩下十分之一, 有些小银行顷刻之间就倒闭了。然而可怕的是, 美国的金融危机传染性是极强的, 仅欧盟就拿出2万亿欧元救市, 甚至连世界最稳定增长的中国经济2008年最后一个季度, 经济增长也严重下滑。我们的沪深股市在2008年也严重受挫, 美国一家的问题却让全球都不得安宁。

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 确有它的进步作用, 但美国在主导这一模式时, 不仅仅是利用他的进步作用, 同时也在巧取豪夺, 把一个很好的模式又破坏掉了。

三、全球必须加强金融合作

进入21世纪, 自由主义政策走入了死胡同, 不仅美国自己, 甚至使很多国家在金融危机面前变得束手无策, 由美国主导的金融规则仅建立在对自己有利的框架上, 因而导致在判断上的错误, 甚至让美国的一些大银行也倒掉了, 为此, 全球必须重新调整金融整合的方向。

(一) 重新规范金融市场

金融自由化使美国的市场“权力”过度膨胀, 连华尔街自己的货币政策作用也大大降低, 今天, 自由化和技术革新使金融市场上的价格和交易以光速变化, 而产品和服务的交换则由于性质不同要缓慢得多。因此, 当一种货币遭到投机活动进攻时, 各国的央行首先要建立强大的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把主要经济和金融强国联合起来, 在主要政策措施上协调一致, 使人们对货币政策增加信心, 让投机者无空子可钻。到目前为止, 由于美国的单边主义, 各国货币政策的协调一直不很成功, 这次金融危机美国自食苦果, 因此美国会有所悔改, 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货币政策国际合作的新环境。

(二) 抛弃货币主义的市场教条

近30年来美国一直奉行货币主义的政策建议, 既优先考虑美国的货币稳定和货币政策, 这一政策主张反映在机构建设方面强调各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其实这是一个虚假的命题。所谓的独立性, 实质上是要求所有国家都放弃干预经济的权力, 但美国政府自己却从来没有放弃过, 实际上这种所谓的独立性是全球经济不稳定的一个要素。现行由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组织机构不利于经济政策的调整, 因为中央银行的独立很不利于其政策与政府权力机关的宏观经济调节手段的衔接。这次金融危机人们曾普遍质疑货币主义政策, 主张回归凯恩斯主义的宏观干预政策。

(三) 制定经济政策的新原则

这次金融危机已经使人们不再对近20余年的政策有信心, 它表现为金融的不稳定上升, 以及市场对现行政策解决如失业和公共赤字问题能力持怀疑态度。但是, 市场机制是很难做到完美, 正是市场自己不能解决它没有遇到过的问题, 也正是在市场的压力下, 货币权力机构或者说其他国家的货币权力机构, 被美国主导的市场机制限制住了。要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首要目标是降低利率, 使其回到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水平上来。在20世纪90年代初, 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被开始采用, 但是至今还很不够。这方面唯独中国表现的最有信心, 这次金融危机刚一影响中国, 中国政策立即出台4万亿人民币的财政政策, 同时迅速降低利率, 使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基本未受影响, 甚至这场危机不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大, 而且会大大促进中国经济的产业升级。

(四) 突破传统规则管理公共财政政策

上一篇: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下一篇:手绘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