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务票据报账的规定(通用5篇)
关于财务票据报账的规定 篇1
财务票据黏贴及审批权限规定
在日常报销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一些票据粘贴的不规范,给会计报销的后续工作(合计金额、稽核、装订、会计档案保管等)带来很大的不便。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将财务票据粘贴要求规范如下,望大家认真学习,配合执行。对于不合要求的票据,我们将不予报销。
一、票据整理、粘贴要求
1、票据分类。对于集中较多的票据按照内容进行分类,如办公用品、电话费、差旅费、设备维修费、资料费、市内交通费等等,按照类别分别粘贴。票据最多为20张。超过需另行填写,其中差旅费应单独填写《差旅费报销单》;
2、将票据整理齐后,将胶水涂抹在票据左侧背面,沿着粘贴单装订线内侧和粘贴纸的上边依次均匀排开横向粘贴,且应避免将票据贴出粘贴单外。装订线左侧不要粘贴票据,不要将票据集中在粘贴纸中间粘贴,以免造成中间厚,四周薄,使凭证装订起来不整齐,达不到档案保存要求;
3、如票据大小不一样,可以在同一张粘贴单上按照先大后小的顺序粘贴;
4、票据比较多时可使用多张粘贴单;
5、对于比粘贴单大的票据或其他附件,也应沿装订线粘贴,超出部分可以按照粘贴纸大小折叠在粘贴范围之内。
二、填写规范及注意事项
1、所有经济业务均应提供正规合法票据;发票要填写完整,字迹清晰,没有涂改、污染,发票专用章清晰可辨。假发票、空白发票和填写不规范的发票,不予报销。
2、应使用黑色水笔或钢笔以规范汉字填写粘贴单,绝对不允许使用圆珠笔、铅笔或者红色的笔书写,并且绝对不得涂改。
3、不要用订书机订票据;
4、发票上未列清详细品名、数量、单价的(比如只写了“办公用品一批XXX元”)以及各种购买物品的定额发票,无论金额大小,均必须附有加盖发票专用章的购货清单或小票。定额发票要用黑笔写上单位抬头,开具日期等信息,不得空白。
5、原始粘贴单上相关签字流程:
首先:报账人必须本人签字(附单据张数,金额等信息应如实完整填写;)并由其部门领导签字;之后到财务部审核,财务审核后到董事长处审批。
关于财务票据报账的规定 篇2
如何看待我国担保法与票据法关于票据质押的不同规定的法律效力呢?按传统的民法理论, 担保法和票据法都属于民法的特别法, 且又都是全国人大颁布实施的法律, 两者应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因此, 当事人依据担保法或票据法的规定而为的票据质押都具有法律效力。但问题在于, 当当事人双方对曾依据担保法或票据法的规定而为的票据质押的效力发生争议时, 一方依据担保法或票据法的规定主张有效, 另方则根据票据法或担保法的规定主张无效, “同等效力”理论便无能为力了。因此, 担保法与票据法关于票据质押的规定的法律冲突的效力, 只能表现为某一规定优先适用。笔者认为, 就票据质押形式的有关规定而言, 票据法的效力应优先于法的特别法, 如果仅从一般法与特别法的整体关系上来判断两者哪一个具有优先适用的效力, 确实难以确定。但就票据质押本身而言, 担保法的规定与票据法的规定从民事法律行为的角度上看, 仍不失为一般与特别的关系。因为在担保法中, 票据质押是一般的双方法律行为, 适用民法的一般规定, 即当事人合意和意思表示一致是其成立的必备条件。但在票据法中, 票据质押作为票据行为, 是一种特殊民事法律行为, 其有效成立主要以当事人单方的意思表示为准, 即便表意人的意思表示与其内心的真实意思不符 (如误解或错误) , 一般也不影响票据行为的效力。因此, 票据质押作为票据法规定的特殊民事法律行为 (票据行为) , 其有效成立的条件在与担保法中的票据质押作为一般民事法律行为规定发生冲突时, 理应优先适用票据法的规定。
第三, 从立法技术上看, 担保法对票据质押的规定也不合理, 质权人依此虽能取得票据, 但无法实现其质押权。因为票据质押的主要效力, 就在于质权人因此取得质权作为自己的债权担保, 并最终可以以票据金额优先偿还其被担保的债权。但质权人是否能够取得票据金额以实现其质权, 则取决于其所持的票据上的权利能否实现。所谓票据上的权利, 也即票据权利, 是指票据法规定的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 (付款人或承兑人) 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根据我国票据法的规定, 持票人取得票据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受款人从出票人出取得票据;二是通过背书行为从背书人处取得票据。通过背书取得票据的持票人, 须是票据连续背书的最后被背书人, 才能取得票据权利。因为票据的连续背书方具有权利证明效力。票据债务人在向持票人付款时, 也只须审查持票人是否为背书连续的最后被背人。而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取得票据的质权人, 既非票据关系中从出票人处取得票据的受款人, 也非依背书方式取得票据的最后被背书人, 因此, 尽管其持有票据, 也无法行使票据法规定的票据权利;票据债务人也不对其承担付款义务。或许有人提出, 按照票据法第31条规定, 持票人固然以背书连续可以证明其票据权利, 但本条还规定, “非经背书转让, 而以其他合法方式取得汇票的, 依法举证, 证明其汇票权利。”按担保法取得票据的质权人, 尽管无法以背书的连续证明其票据权利, 但其依据质押合同取得票据, 应适用“以其他合法方式取得票据”的规定, 因而也享有票据权利。笔者认为这样理解不能成立。因为票据法明确规定票据转让须以背书方式进行, 不承认单纯交付转让的效力。所以一般情况下, 持票人只能以背书的连续证明其票据权利。只有在持票人无法通过背书方式取得票据的特殊情况下、例如持票人因继承或通过破产程序等取得票据, 方属于“以其他合法方式取得票据”。如果不加区别地容忍持票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以其他证据来证明自己合法取得票据并享有票据权利, 那么, 票据法规定的票据转让须以背书方式进行的规定, 便形同虚设、没有任何意义了。这显然有悖于票据法的立法本意。
票据质押须作担保背书的记载, 也是国外及一些地区立法普遍遵循的原则。如日内瓦统一汇票本票法第19条规定, 票据背书载有“担保价值”、“抵押价值”或其他抵押声明的, 持票人得行使票据上的一切权利;日本票据法第19条规定, 背书有“因担保”、“因质押”或其他表示设定质权文句时, 持票人得行使票据上的一切权利。一些国家和地区即使在民法典中对权利质押作出规定时, 凡涉及有关有价证券 (票据也是有价证券) 为质押标的时, 一般也都规定须有背书的类似记载。如瑞士民法典第901条规定, 不记名以外有价证券的出质, 在交付时须有背书或让与声明;台湾地区民法典第908条规定, 质权以有价证券为标的者应以背书方法为之。我国担保法在对票据质押作出规定时, 没有把设质背书记载作为有效成立的要件, 因而与票据法的规定发生冲突。这只能说明立法者对票据的性质认识不足。另从担保法第75条有失严谨的规定, 也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该条把票据 (汇票、支票、本票) 与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规定为并列的一项, 同为权利质押的标的。但是, 尽管票据与债券等都是体现一定财产权利的有价证券, 但两者与其表示的权利之间的密切程度是不同的。前者与其所表示的权利密不可分。有票据便有权利, 丧失票据便丧失权利。即便其为实质的权利人, 非依法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或提起诉讼, 也不能再行使票据权利。后者则不然, 。持票人失票后, 他与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并不因此消灭。只要其能举证证明自己与债务人之间存在这种实质关系, 证券与权利即可分离, 失票人仍享有证券上载明的权利。正是票据与债券等证券之间存在着这种差别, 所以各国立法一般把票据质押放在票据法中加以规定。担保法无视票据与债券等证券之间的差别而把其同置于并列的一项加以规定, 显然有失严谨。
最后值得特别说明是, 2000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下称《解释》) 中有关票据质押的规定, 不但未能够弥补担保法规定的缺陷, 而且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如《解释》第98条规定:“以汇票、支票、本票出质, 出质人与质权人没有背书记载‘质押’字样, 以票据出质对抗善意第三人的, 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该条并未明确要求持票人以所持的票据出质的, 应按票据法的规定以背书的方式为之, 只是规定没有背书记载“质押”字样的, 出质人不能对抗善意的第三人。这样的规定其错误在于:既然质权人并非通过背书的方式从出质人处取得票据的, 质权人如将其所持票据转让给第三人, 其方式只可能有三种。第一, 单纯交付;第二, 以背书的方式, 即以自己为背书人、第三人为被背书人;第三, 先伪造出质人的背书 (出质人为背书人自己为被背书人) , 再以背书的方式转让给第三人。第三人通过第一种方式取得票据明显违反了票据法规定的票据转让必须以背书的方式进行的规定, 其不享有票据权利;第三人通过第二种方式取得票据, 但因其不是连续背书的被背书人 (中间缺少出质人与质权人的背书环节) , 也不应享有票据权利。因此只有第三人通过第三种方式取得票据的, 才有可能为善意第三人。因为根据票据法的规定, 第三人在受让票据的时候, 没有审查票据背真伪的义务。但即便这样, 出质人因其背书签名是他人伪造的, 因而也不可能对第三人承担任何义务。
》接285页借鉴意义。
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双层经营体制, 搞活土地使用权。具体讲就是“一稳定, 两不变, 三分离”, 即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 坚持土地集体所有不变, 耕地用途不变, 将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三权分离, 承包权依附于农户, 使用权作为一种商品, 根据农户自愿, 实行依法有偿转让。稳制活田的意义是深远的, 从当前看, 它不仅有助于消除农民对农地政策可能变动的恐惧,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对农田稳定投入的问题, 进而使一些闲置的农田在流动中得到充分利用, 更重要的是在许诺30年不变“永佃田的基础上, 农户手中的农用地使用权, 实际上成为稳定的、能够自我决定用途、能够分享部分地租的实实在在的土地产权。日本的农地绝大部分属于私人所有, 但是农地私有制度并没有给所有者带来完整的土地权利, 国家保留了相当多的对农地控制和管理的权利。比较而言, 我国农民已经获得从集体土地所有权中分离的使用权, 它的权益已近似于日本农户对私有土地的使用权。这一点是我国与日本的农地制度中相像的地方。但不同的是日本的土地私有权却是极有保障的, 而我国农民对农地的使用权在权利保障方面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 就目前我国农地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来说, 重要一点就是要赋予农民稳定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这样才能推动农地流动的市场化进程。农地使用权的稳定和农地的市场化流转, 不仅可以实现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使农地资源得到更有效率的配置利用, 而且可以充分体现农地的商品属性, 使农民更珍惜土地, 从而稳定并提高农民的土地利用预期, 减少乃至杜绝短期化行为。
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土地经营权流转是指农村土地在不同的主体之间的流动和转移, 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 (使用权) 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 即保留承包权, 转让使用权, 农地的流转应以其经营权流转为主。日本通过放松对土地流转的限制,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鼓励土地流转, 扩大了土地经营规模, 提高了农用地的生产效率。日本的土地流转是有着完善的法律保障的, 而我国这方面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因此我们要建立完善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土地流转要建立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 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 (农户) 。承包方 (农户) 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的方式, 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受让方不得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 保护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受让方须有农业经营能力。
完善国家对土地的宏观管理制度。日本的农地国家宏观管理是法制化和规范化的管理, 而我国农地管理中法律基础脆弱, 管理体系混乱。因此, 在我国农地的宏观管理中应加强农村土地立法的工作, 做到“依法治农”, 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有效、稳固的法制保障。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都应通过立法予以规范。加强国家宏观管理体系建设。具体操作内容应该包括在进一步开展土地的数量、质量、权属关系、利用状况和基本条件调查的基础上, 建立土地档案制度, 完善地籍管理制度, 颁布并实施土地承包和流转的法律法规;健全承包与流转合同管理制度;规范土地流转制度;监督集体组织对承包金和地租的使用, 并以制度的形式规定地租中一定比例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再生产;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继续完善耕地占用税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制度;运用经济手段, 控制农用土地向非农用土地转移, 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王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世纪变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2、毕宝德.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3、郑景骥.中国农村土地使用与管理制度研究[M].西安: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7.4、雷原.家庭土地承包制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9.
5、焦必方.战后日本农村经济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6、迟福林.走入21世纪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作者简介】
关于高校财务报账问题的文献综述 篇3
【摘要】通过对国内近年来学者关于高校财务报账问题的原因及改进措施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回顾,提炼出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及改进措施,并对这些研究进行简要评述。
【关键词】高校财务报账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C-0152-02
财务报账是指经办人员依据真实、合理、合法的经济业务活动取得税务部门或财政部门监制的票据等,据以填制规范的报账封面,并经有权审批人签批后,凭此单据到财务部门办理报账手续的行为。本文通过对国内近年来学者关于高校财务报账问题的原因及改进措施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整理回顾,提炼出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及改进措施,希望能为高校财务报账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关于高校财务报账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
当前高校财务报账在发展的过程中愈发显现出其固有的不足,工作中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只有深入地分析报账难现状,找到突破口,才能克服传统报账流程低效、信息管理不到位以及财务人员工作热情不高等问题,在新形势下优化高校财务报账工作,完善财务报账体系,提高财务服务水平,适应高校财务发展环境的变化。根据已有研究,高校财务报账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首先,高校财务流程及财务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谢敏、黄路认为集中核算模式使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过于集中,报账场地受到限制、报销时间过于集中、排队报账人数拥挤、报账业务繁忙、各种账务办理趋于繁杂。姜志维提出,高校为规范支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制度,给财务报销带来挑战。张润舒、刘金锋认为,报销工作中个别高行政职务、高职称人员利用其手中的权力,干扰会计人员的专业权威,会计人员难以坚持原则,工作积极性也受到影响。
其次,会计资料真假难辨、会计监督不到位也使财务审核工作难度增大。周淑芬认为,某些经办人、法人、主管部门、个人等编造虚假凭证以达到偷税漏税、行贿受贿、损公肥私目的,甚至单位领导指导思想不正,强令财会人员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强行办理违法违纪的财务收支。另外,各行各业的发票或收据设计、印制、使用期限不规范,使会计人员很难辨别真伪。林琴珍指出,实际工作中有一些合情合理的支出在现有的法规下无法列支,使真实发生的经济业务通过虚假的票据列支,不符合财务核算工作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姜志维提出,财务工作中会计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使得会计的监督成为“聋子的耳朵”。
最后,财务报销大厅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杨朝晖提到,新业务不断产生给高校财务处理带来挑战;报销人员流动性大,不利于报销业务的办理;新增教职工不太熟悉财经知识,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付款方式落后导致财务报账效率较低。林慧卿描述,当票据手续不齐全需要退回整改时,有些报账人员会出现对财务人员的服务行为不满的情绪,甚至会引发言语上的争吵,影响财务工作正常进行。久而久之,财务人员形成畏难心理,感觉压力大,影响了服务效率、降低了工作热情,逐渐形成恶性循环。刘涛、张莎提到,前台各科室之间缺乏沟通,协调性较差,影响工作效率。一般来说,相关的财务政策、办事流程在财务部门的网站上都有登载,但许多师生没有去详细了解这些信息,这样势必会使师生在办理报销业务时多走弯路,降低办事效率,无形地增加教职工的劳务和时间成本,使师生对财务部门产生不满情绪,同时也占用了财务部门原本有限的人力资源。另外,有些信息没有及时更新,或者信息内容不够全面,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双方之间的沟通效率。
二、关于高校财务报账优化措施的探讨
在深入分析高校报账的现状后,我国不少学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的措施。学者们主要从人员素质、岗位设置、内部管理、报账流程、网络技术和报账环境等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人员方面。应注重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同时,在人员岗位的安排上,可以设置二级报账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姜志维提出,应严把进入关,构建和优化用人机制并严格执行,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培训工作。杨朝晖从财务人员要转变服务观念入手,提出应多走访各部门学院,在互相交流的基础上,提高服务水平。
第二,报账工作人员岗位配置方面。许多学者都提到了预审制度,如杨朝晖提出在现有的财务报账人员的基础上合理设置二级报账人员,可安排在院系中,提供事前服务——预审票据。
第三,内部管理方面。内部管理对报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必须严格做好内部管理和监督,制定完善和灵活的内部规章制度,注重过程监控,并且要做好定期检查,及时改进。刘涛提出应当严格内部管理,强化外部监督,综合治理假发票,内部互相监督,遏制公款挥霍和贪污腐败。其中高校内部监督管理尤为重要。刘涛所提出的内部监管措施可总结提炼为以下几点: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建立和完善的内部制度,强化货币资金控制,做好开源节流。侯利敏建议高校可根据国家规定条例,同时参考实际,制定对应的规定,发挥主观能动性,使高校财务报销审核逐步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
第四,报账流程方面。关于报账流程,姜志维归纳出以下三点改进措施:一是报销审批应该先“民主”后集中;二是报销审核穿插在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三是改进财务审批程序,上下共同监督探讨。同时,黄路、林琴珍认为在优化签字环节应减少“皮鞋”成本,即高校可对各院系下放财权,各院根据实际情况签字报销,对科研经费实行课题项目人负责制。
第五,网络技术方面。现代科技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财务报账工作的进行,在报账过程中必须对财务信息化管理体制加以重视。张润舒、刘金锋就提到要合理利用现代工具,开展业务交流与鼓励新技术应用等。刘涛以现代科技网络技术为前提,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开通互动信箱和微博,提高财务事项公开的程度,以使报账信息透明化,民主化,并节约排队时间。李幼兰依靠网上银行和银行财务POS,配合升级后的财务系统为条件,引进“无现金报账”概念,减少支票传递。
第六,报账环境方面。降低时间成本将大大提高财务报账的效率,对此可利用分时段报销的方法缓解拥挤,改善报账环境。张润舒、刘金峰利用“Dead line效应”,把时间分段,给出各个阶段的最后期限。在考虑内部影响因素的同时,宏观上的因素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规范好宏观大环境的制度和规章,才能更好地发挥内部效益。杨朝晖提议建立健全校内规章制度,使之更具可操作性。张润舒、刘金锋和李幼兰认识到财务报账需要争取学校领导层高度重视,为财务报账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简要评述
综合以上的研究结果,现有的国内文献对高校财务报账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和层面的分析,如分析了造成所谓“报账难”现象的原因,再结合现代技术和实际情况,提出了优化报账的措施,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对后来者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但是,在深入探索和研究后,也可发现其中尚有可深入研究和改进之处。在上述的研究结果中,大多数学者分析的层面都较微观,在宏观大环境的分析和考虑还有所欠缺。比如在监督管理方面,学者们大多数都将眼光放在了财务报账内部系统方面,针对这部分进行考虑和分析的较多,由此忽略了外部的原因,只有杨朝晖和周淑芬等少数人提出关于外部环境建设的建议,却未深入探讨,在这方面还有待析微深究,进一步扩展研究范围。在对内文分析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现存的很多文献看法大同小异,创新显得不足;分析的过程多是理论堆砌,缺乏可信度;其中提到的很多优化方案的可行性也有待商榷;成本方面的措施可操作性偏低,没有详细地去分析,都是笼统地概括。比如上文中大多数学者虽然谈及财务信息化问题,但尚未考虑到成本问题和具体实施方案。除此之外,有些文献在很多问题和方案的分析上还不够深入,缺乏数据和实例论证,对普遍现象进行分析,不够具体化,这对于报账工作的改善所起到的作用仍然有限。
综上所述,现有的关于高校财务报账问题的研究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应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为高校财务报账提供理论借鉴。
【参考文献】
[1]谢敏.优化高校财务报账流程,实现高效服务初探[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1(1)
[2]黄路.关于优化高校报账业务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35)
[3]姜志维.构建高校财务前台报销规程的优化思考[J].经济师,2011(7)
[4]张润舒,刘金锋.打造高效和谐的高校报账中心的构想[J].会计之友,2012(1)
[5]周淑芬.当前高等学校财务报销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中国商界,2011(2)
[6]林琴珍.试论高校财务报账流程优化[J].财会通讯,2010(ll)
[7]杨朝晖.高校财务报销流程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思路[J].教育财会研究,20l0(8)
[8]林慧卿.浅析高校财务前台报账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9(6)
[9]刘涛,张莎.浅谈高校财务处前台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10(12)
[10]侯利敏.高校财务报销审核中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10(10)
[11]李幼兰.进一步优化高校报账流程的思考[J].剑南文学,2011(8)
[12]吴春.改进高校报账工作的几点建议[J].财务与会计,2006(4)
【作者简介】杨晨诗(1992- ),女,福建南平人,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高校财务;邱艳萍(1992-),女,福建莆田人,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高校财务。
财务票据管理规定 篇4
一、财务票据分类
1、银行票据:包括现金支票、转账支票、电汇支票等。
2、收款票据:包括税务发票、外购往来结算收据、四川省行政事业单位往来结算票据。
二、使用规定
1、现金支票、转账支票、电汇支票等银行票据、税务发票、四川省行政事业单位往来结算票据由出纳员按规定申购,保管,并作好领用和注销登记。
2、往来结算收据,由财务科统一购买,实行领用注销制,由出纳员负责保管和使用。
3、出纳填制好银行票据经会计复核后方可交银行实施划款和提现业务。
4、使用税务发票、外购往来结算收据、四川省行政事业单位往来结算票据均由出纳员统一向交款方开启,会计在发票(收据)存根联或领用注销表上注明收款确认。
5、印鉴管理:“财务专用章”+“会计印章”由会计保管,“财务负责人印章”+“其他人员印章”由出纳保管。
三、票据使用要求
银行票据遗失或不明原因缺号,应在第一时间告知财务负责人,及时对银行存款实施有效监控和保护,确保资产不
受损失。
税务发票、四川省行政事业单位往来结算票据遗失或不明原因缺号分别按税务部门的要求办理。
外购往来结算收据遗失或不明原因缺号,应即时登报申明作废。
收费收入及时存入银行,严格“日清月结”和“收支两条线”制度。收费点代办的收费收入,每日将所收款项存入开户银行,按“时间+额度”向财务科办理收款移交手续,即时间为5天(每周星期五),额度为2万元,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向财务科办理收款移交手续一次。
关于财务票据报账的规定 篇5
处各科室、店塔收费站、转龙湾收费站:
根据上级有关严格财务管理的规定,为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内部管理,我处财务报销制度较落后。在日常报销工作中,经常发现有一些票据粘贴的不规范,例如一张纸上粘贴的票据太多、票据零散、正反颠倒、金额被粘住、乱而不齐,或者是把票据用订书钉装订,这些都给会计报销的后续工作(会计合计金额、稽核、装订、会计档案保管等)带来很大的不便。为确保我处财务工作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和进一步加强财务工作规范,为了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进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处实际,现将财务报销制度、财务借款制度及相关程序进行了统一,财务报销制度及相关程序规范制度实施如下,望各部门遵照执行。
一、审批制度
二、借款管理规定
二、报销票据粘贴格式要求:
粘贴票据时采用鱼鳞式票据粘贴格式,参照如下:
1、将需要粘贴的同类票据(如餐费类、出租车票类等)分类集中在一起;
2、到财务处领取专门印制的粘贴单。粘贴时,将胶水涂抹在票据左上侧背面,沿着粘贴纸外侧和粘贴纸的下边依次从右往左均匀排开横向粘贴,不能将票据贴出粘贴单外,不要将票据集中在粘贴纸中间粘贴,以免造成中间厚,四周薄,使凭证装订起来不整齐,达不到装订要求;
3、如果同类票据大小不一样,可以在同一张粘贴纸上按照先小后大的顺序粘贴;
4、票据比较多时可使用多张粘贴单;
5、对于比粘贴纸大的票据或其他附件,粘贴位置也应在票据左侧背面,沿装订线粘贴,超出部分可以按照粘贴纸大小折叠在粘贴纸范围之内;
6、粘贴在粘贴单上的所有票据统一按上下、左右起止的顺序均匀粘贴,确保粘贴后依然平整。注意事项
1、不要把票据颠倒放置、粘贴。
2、不要用订书机订票据。
3、不能用固体胶棒粘贴。
4、不要将金额粘住。
5、对于粘贴不规范的票据,票据零散,经财务审核退回,并请自行重新粘贴。
【关于财务票据报账的规定】推荐阅读:
关于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的有关规定08-21
村级财务报账的要求08-14
报账制下的财务管理08-04
财务报账自查报告05-16
报账单位财务管理10-05
关于财务管理的09-12
关于财务转型的思考10-07
有关于财务管理的论文05-24
关于财务年会上的致辞07-08
关于财务管理创新的思考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