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情况的调查

2024-09-13

关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情况的调查(通用8篇)

关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情况的调查 篇1

关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情况的调查

关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情况的调查

中小企业是我国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主体的构造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这些年,我国中小企业在就业压力的缓解、经济结构的优化等方面都显现出了突出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自身发展规模较小,在技术构成以及资本构成上较低,同时由于受到外部宏观经济影响以及传统体制等方面的影响,致使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在其自身发展中出现了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因此,在中小企业的管理过程中,确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是目前实现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这种认识,我于2011年9月10日——10月20日对唐山日升工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升公司)的财务管理情况通过走访、查看相关资料等方式进行了相关调查。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

日升公司于1999年1月成立,是日本桑莱兹工业株式会社100%出资的日本独资企业,桑莱兹工业株式会社生产产品的一部分(自膨胀螺栓及电工工具)由唐山日升工具有限公司加工制造,现产品全部出口日本,由桑莱兹工业株式会社总经销,设备及原材料均由日本进口,工艺先进、技术稳定。公司于2003年2月通过ISO9000认证。

公司自1999年建厂以来全部进口日本原材料,进行加工,然后重新出口,日升公司以收取加工费为主,是典型的加工贸易企业。由于日本材料涨价幅度太高,导致自2008日升公司只能采购国产材料,由于经验不足,日升公司对国内钢材市场了解不够,财务提前不能将成本预算出来,导致高价格买进材料,低价出口成品。最终成本高于出口价钱,导致日益亏损。

二、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司缺乏系统的财务管理理念

虽然日升公司属于外资企业,但在规模上来讲还属于小企业的范畴,管理者在思想上没有重视财务,其管理层没有专业的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以业务为主,其决策通常以业务判断为标准,缺乏全局的财务理念,财务管理基础薄弱,核算准确率差,账目较为混乱。

(二)公司财务管理缺乏制度

公司内部会计制度名存实亡,为了应付税务部门的税务登记及购置发票的需要,公司制定了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但实际工作中却并未认真执行过。内控制度的不执行给企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这种状况既损害了企业自身的利益,也往往导致外部监督困难重重。

(三)公司财务控制薄弱,资金监控不严

重核算、轻监督、轻管理。目前,公司只重视会计核算、记账、算账和报账,而忽视会计监督和会计管理工作。从会计数据的来源上看,对原始凭证的控制不够严格,不合要求的发票、收据、甚至白条凭领导签字均报销入账;从提供的信息上看,提供的产量、产值、成本、销售额、利润方面的数据较多,而对资金的如何有效利用、成本费用如何下降、盈利能力如何提高等等在企业管理深层次问题研究得较少。重核算、轻监督、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会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联系较少,不能有效地发挥其整体功能,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四)公司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

公司决策层往往事先不通过财务人员或充分的测算而凭个人的主观感受拍板定夺,或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等。另外,公司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公司管理层基于自身原因,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地位和作用。

三、公司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公司管理者本身管理水平低,观念陈旧

小企业注册资本少,生产工人不多,经营规模小,营业额、资产总额较小,职责分工不明。由于人员十分有限,往往是一个人身兼数职,而且管理水平不高,观念陈旧,在人员选用上任人唯亲,仅要求忠诚老实,不注重能力;公司管理者对会计工作的要求不高,他们认为会计工作仅是应付税务部门的需要,只要税务报表能及时报出,发票能及时买到就可以了,认为会计整天算来算去,又不会多出一分钱出来,还是做业务好,多笔生意多得钱。

(二)公司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

由于企业规模小,报酬低,发展潜力不大,致使高水平、高素质的会计人员不肯下嫁,纵然肯兼职,也因企业业务少,管理水平低下而未能规范操作。

(三)外部监管力度不够

由于小企业多,为了便于税务机关征税和企业纳税,有的企业采用了核定征收的办法,在对增值税的查征过程中,规定了保底的税率,从而简化了实质性的查核。当地财政部门的监管流于形式,致使部分企业领导者因此轻视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四、对日升公司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转变管理观念,实现对管理模式的改善

首先,管理者必须改变以往陈旧的管理观念,在注重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同时,注重对员工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要注重以人为中心,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并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对财务人员行为的规范,建立权利和责任相统一的财务运行模式。要注重对员工的管理和激励,从而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中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的调动。同时,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改善传统的管理模式,将高度集中的经营权和所有权进行分离,充分重视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避免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度的领导者集权,建立科学合理、职责分明的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核心中树立起模式化的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同时,要在企业的组合管理和治理机构上建立全方位的财务监控体系。

(二)加强中小企业财会人员队伍建设

在中小企业财务人员队伍建设的强化过程中,首先必须要坚持从企业的自身发展实际出发,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较为实际的奖惩制度、考核制度、财务人员定期培训以及财务岗位管理制度,实现对财务人员管理上的岗位职责明确和奖惩分明。同时,还要对企业中现有的财务人员进行定期的、专门的知识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素质,并且在年终进行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考核。而最重要的,还是要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此外,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要建立符合自身发展规划的人力资源引进和管理机制。

(三)完善资金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加强资金管理

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资金支持。企业要尽量压缩产品资金占用,搞活资金,定期清查财产物资,及时处理库存积压和过时产品,保证最佳存货持有量;及时清理销售欠款,收回资金;要建立销售收款责任制,将销售、收款和业绩挂钩,调动销售人员收款的积极性,确保销售款的及时收回。与销售人员签订合同,负责收回货款,也是一种防范应收账款风险的有效措施。

2.建立资金循环机制

中小企业必须保持合理的资金配置,不断优化资本结构。在投资活动中,建立资金投入效益保证机制,财务部门要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做好投资项目的财务预算分析,保证企业合理投资效益。在企业现金流量充裕时,可多一些投资项目,并将资金集中投资于企业优势项目;现金流量不足时,合理控制投资规模,将资金投资于一些“短平快”项目,从而保证资金的良性循环。在筹资活动中,企业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偿债能力,保持合理的筹资结构,适度负债,防止筹资风险的加大,避免沉重的利息负担;同时要规范筹资行为,讲信誉,能借能还,形成“借债生钱”,又能“以钱还债”的良性循环机制。

3.完善利润分配制度,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中小企业要采取合理的股利政策,不断提高企业留存收益,进而增加企业积累,保证企业自我发展所需资金来源,同时要兼顾各方利益,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四)加强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监督

1.加强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早日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使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有章可循;积极开展代理记账,帮助不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尽快走上会计规范之路。

2.建立和完善财务监督机制;实施财务总监委派制,实行财务监督。

(五)建立多渠道融资体系

1.坚定不移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为更多中小企业开辟股权融资市场,针对现有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的特点与效果,有针对性地建立融资市场。

2.中小企业之间成立企业基金会,建立多渠道多部门的融资体系。包括特定用途基金、担保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互助基金等,其资金来源可以是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及中小企业的入会费,管理上实行基金封闭运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3.政府应该制定中小企业信贷支持总体规划。如山东省中小企业办、农信社联合推出了“三年万家”计划,确定今后三年每年选择3 000家以上符合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合法诚信经营的小企业,重点给予信贷支持。

(六)应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

近年来,很多中小型企业陷入经营流动资金紧缺的困境,加强存货及应收账款管理是重要的解困措施。加强存货管理,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调研评定,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严格控制账龄。对死账、呆账,要在取得确凿证据后,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2]吴水澎.会计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3]王威然.浅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及其完善[J].企业家天地,2009.[4]陈增寿.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生产力研究,2007,(02).[5]王棣华,严虹.议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01).[6]孔德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事业财会,2006,(05).

关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情况的调查 篇2

这些被举报单位大多是外商投资企业, 经我处稽核人员对上述企业实地稽核发现, 这些企业有以下几个相同情况:

1、企业多为亏损或微利企业业;

2、企业的银行存款和现金只有少量余额;

3、库存商品、原材料和产成品很少;

4、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很少;

5、厂房及机械设备多为租入;

6、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的发生额和余额很大;

7、部分企业应收账款余额很大。

综合上述情况, 不难看出这些企业的可偿债能力几乎为无零, 当企业出现拖欠工资及社会保险费的情况时, 执法部门根本无法对企业进行强制执行。

人都说无利不起早, 为何这些外资企业常年亏损, 账面上常年有大量借款, 从账上看几乎是举债度日, 入不付出, 却又能常年经营下去呢?让我们通过以下两个案例来分析一下:

案例一:某电子厂3名员工到我处稽核科举报, 投诉企业拖欠工资, 不缴保险, 目前企业员工正在闹罢工, 要求厂子立即发工资缴保险。我处稽核人员立即联系到企业实地稽核, 并调取了该厂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的会计账簿及相关资料, 具体情况如下:

1、从资产负债表分析, 2011年年底资产总额为8.61万元, 负债总额为44.18万元, 2012年6月底的资产总额为9.66万元, 负债总额为79.63万元。

2、从利润表分析, 2011年该电子厂的全年销售收入为31.88万元, 销售成本、费用及税金为21.39万元,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支出49.51万元, 2011年亏损39.02万元。2012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仅为4.7万元, 而销售成本、管理费用支出 (其中职工工资占较大比例) 等高达39.08万元, 2012年上半年亏损34.37万元, 致使2011年至2012年上半年累计亏损60多万。

3、该电子厂厂房是租赁, 没有固定资产, 加工原料价值极低, 造成存货只有少许。

4、应付职工薪酬方面:职工工资欠发2012年6-7月, 劳动保险欠缴2012年1-7月。

该电子厂经营期间的业务量少, 而成本及费用又要正常支出, 审核期内的现金流出为88.59万元, 现金流入为36.58万元, 净流出52.01万元, 这些资金从何而来呢?营业期间的费用一直是由账簿中挂在其他应付款----**个人借款维持至今, 截止2012年末其他应付款余额已达到190多万元。另外, 该厂的销售收入一直很低, 而工人人数和工资支付额相对收入明显偏高很多。2012年上半年工资额是销售收入的8倍多。这一现象不得不让人深思。

案例二:接到某服装公司职工集体上访, 投诉企业拖欠社会保险费。经核实该公司自2012年1月开始欠缴社会保险费, 至7月已累计欠费20多万, 我处已对其下达了“社会保险催缴通知书”, 企业也签了“清欠承诺书”, 为确保社会保险能按约定及时收缴上来, 我处稽核人员实地稽核了该公司, 并对其账务账目及相关资料进行了分析。

1、从该公司损益类账簿分析, 在2011年其公司总收入为2935.39万元, 总成本为2607.24万元, 产生的税金、营业费用及管理费用等为314.30万元, 当年实现利润为13.85万元。

2、对该公司2012年4月的科目余额表分析, 到12年4月底为止, 应收债权为587.11万元, 应付债务为475.17万元, 12年一季度损益类发生额显示, 1-3月产生的利润不高, 属于微利企业。

3、从应收账款科目分析, 截止2011年12月应收款余额达到300多万元,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欠费方为同一家外国公司, 且该公司基本只为这一家外国公司生产。

该公司在08年成立, 由于刚成立时经验不足, 导致成本过高造成亏损, 但是从公司近几年会计资料综合来看, 企业现金流量状况较好, 有一定盈利, 但是企业的各项支出都是以现金支付, 包括工资、费用、货款等大额支付也全部以现金结算, 货币资金始终只有少量余额, 至2012年6月末企业货币资金只有不足4000元的余额。我们对企业的进行了实地稽核, 盘查了固定资产和存货, 企业的固定资产原价30多万, 扣除企业计提的折旧后, 净值约为20万元。企业库存原材料及产成品数量极少。即使按《社保法》第六十三条执行, 也基本无法清缴所欠的社会保险费。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经济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做为沿海开放城市, 我们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 提振经济、解决就业等优势一再显现, 但随之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近年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 经济危机侵袭下, 很多外资企业一夜蒸发, 投资者走了, 留下的是没有领到工资, 拖欠多月保险的工人。走投无路的工人们聚在一起四处上访, 成为一大社会隐患。如何保护工人们的切身利益, 如何从法律条文、执法流程及事先预警等方面做好工作, 是当下我们应加紧思考的问题。

(责任编辑:罗云凤)

摘要:近年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 经济危机侵袭下, 很多外资企业一夜蒸发,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近期接到多起举报案件, 投诉企业拖欠社会保险费。如何保护工人们的切身利益, 如何从法律条文、执法流程及事先预警等方面做好工作, 是当下我们应加紧思考的问题。

关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情况的调查 篇3

关键词 牟平区 知识产权 调查

为深入了解牟平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现状,总结牟平区部分自主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成功经验,激发企业永续发展的创新力量,切实提高牟平区企业对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能力,笔者对此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

一、牟平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处在起步阶段

近年来,牟平区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座谈会、报告会以及不同类型专利培训讲座,为企业培训了大批专利工作的明白人;同时,科技局也经常深入恒邦股份、安德利集团等重点骨干企业,与企業科技人员面对面交流,解答了企业在专利创造、保护、管理、运用中遇到的问题,拉近了专利与企业的距离。近五年来,全区共完成专利申请量达1600件,10家企业荣获“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荣誉称号,9家企业入选烟台市专利协会会员,其中丽鹏股份入选副会长级会员,安德利集团和三立集团入选理事级会员。但总体来看,牟平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部分企业专利研发意识不强,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尽管牟平区不少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仅限于部分专利优势企业。部分企业总认为“发明专利投入大、战线长、风险高”而不愿意承担相应风险,认为当前企业通过低价竞争、低技术生产方式尚有一定的市场生存空间,没有真正把专利投入和自主创新作为长远的战略来考虑。为应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复审规则对企业专利工作的硬性要求,使得部分企业更热衷于申报资金投入少、申报周期短的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导致目前牟平区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核心性、原创性发明专利较少。

(二)部分企业专利研发能力不强,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牟平区部分产业还是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体,层次不高,主要产业的重要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水平较低,主导技术以引进和模仿为主,缺少核心技术和重要专利。除了安德利果汁、丽鹏股份等数家专利优势企业外,不少企业的产品以低技术、低附加值居多,缺少国际、国内叫得响的品牌;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规模偏小,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

(三)研发经费投入不足,自主创新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风险投资的渠道不够畅通。政府虽然出台一系列能够缓解企业融资困难的政策措施,但政策惠及面不够广泛,受益企业数量较少。资金的缺乏导致部分企业没有能力进行核心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研发,还停留在一些低端技术的改进阶段,孵化器内部分具备产业化生产能力的项目因得不到及时的投资而难以迅速形成产业化。以百思特炉管为例,企业近几年主要是在原有工艺、工装方面的小改小革,原本拥有的行业冶炼工艺核心技术无法紧跟行业升级的步伐,正逐步丧失其原有优势。

(四)高级人才资源不足,知识产权专职管理人员匮乏。在企业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人员大多由隶属企业技术部或研发部的技术人员兼职,其知识产权管理经验主要来自工作实践和参加科技局组织的短期知识产权培训班,缺少系统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学习。其工作范围也仅局限于在科技部门的直接指导下申请专利、认定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管理初始阶段,管理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专业知识和手段,无法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准确的技术领先优势、市场预警保护等有效信息。

二、强化牟平区自主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加大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指导和帮助力度,完善相关激励政策,帮助企业尽快建立其自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理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复审与专利申请的关系,指导企业有计划地进行行业前沿技术的专利申请和储备,特别是核心性、原创性的发明专利申请和储备。

(二)加强知识产权引进审查工作,帮助企业甄选并优先引进可行性强、无知识产权纠纷的技术方案,防范引进无效或即将失效的技术方案。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加大对掌握重大知识产权的知名企业的引进力度,重点引进其最新技术和产品。同时,支持区域企业在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开展高端技术项目的创新研究,有计划地为引进的知名企业和现有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建设配套企业,注重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产业链建设与延伸发展。

(三)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和基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特色和竞争力,鼓励和推动相关企业深入开展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尽力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效率,加快打造区域性的核心竞争力强、拥有关键专利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对研发总部不在牟平区的知名企业,如石药集团烟台百克产业园,要积极争取其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及大平台落户牟平区。

(四)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及孵化器在孵企业的投、融资服务。在现有银企联谊会的基础上,尝试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咨询、评估及投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器与商业银行长期合作机制,为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具备产业化能力的孵化器在孵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使其科技成果能够迅速转化,全力打造牟平区新兴产业集群。

关于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4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今年工作安排,9月8日至29日,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组织调查组,通过听取汇报、座谈、走访等形式,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中小企业发展的概况与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政府都高度重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县政府围绕“两基地一胜地”这一战略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宏观调控、要素制约等不利因素,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在建设发展平台、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招商引资、促进转型升级、加大扶持力度、破解要素制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中小企业得到较快发展。至2008年底,全县工商登记在册的中小企业组织10296家,按国民经济产业分,有工业企业1100家,个体工业2970家,建筑企业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42家,服务业企业和个体户6000多家。2008年,全县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5.87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66亿元,二、三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总量的92.81 %,地方所得工商税收入库39575万元,占全年地方财政收入的82.4%。

综观我县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总体发展目标明确,发展速度在克服各种不利因素中加快。县委、县政府提出把仙居建设成为“富有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浙江省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长三角地区旅游休闲胜地”的战略目标。全县上下围绕这一目标,出台政策,落实措施,优化服务,中小企业得到较快发展。2008年末,全县中小工业企业数,是改革开放初(1978年)的37倍,是2005年的1.29倍,其中规模上工业企业是2005年的1.49倍;实现工业总产值118.27亿元,是1978年的228.76倍,2005年的1.50倍;实现工业增加值30.87亿,是1978年的195.63倍,是2005年的1.54倍。2008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66亿,是1978年的1500倍,是2005年的1.63倍。

(二)产业特色鲜明,区域比较优势明显。我县的中小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特色。工业形成了以医药化工、工艺美术、橡塑机械、农产品加工为代表的主导行业,甾体类药物、抗病毒类药物及非离子造影剂、脾氨肽生化药物、“三唑磷”等高效低毒农药、高压加氢系列合成产品,观赏型工艺礼品、杨梅系列深加工产品等具有相当高的市场占有率,已获“全国工艺美术之都”称号,县经济开发区被评为浙江省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国家级甾体药物产业基地”正在申报中。农业形成了以杨梅、仙居三黄鸡、茶叶、高山蔬菜、绿色稻米等为主的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系列,市场供不应求。以山、水、林、古、月为特色的旅游产品,享誉长三角,并获得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称号。

(三)结构调整在艰难中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主动性增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宏观调控的影响,全县上下忍住阵痛,克服困难,通过狠抓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以增量、整合促调整;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施跨行业转型和管理模式、营销模式改革促提升;通过推进农林地流转促进基地建设,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逐步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农业转型升级正在兴起;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超市、连锁专卖等经业态提升后的商贸业快速发展。

(四)与企业生存发展共患难,政府扶持力度空前。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县政府积极开展“两年”活动和服务企业“百日行动”,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帮助企业解决土地、融资等具体困难,切实缓解要素制约,认真落实国家税费减免政策,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通过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鼓励创业创新,受到全县企业界的赞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尽管我县的中小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和当代产业分化重组新格局角度来考察,仍有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少,横向发展差距继续拉大。2008年全县规模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市的1.32%,比2004年减少0.5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市的3.30%。2005-2008年工业增加值平均增幅为12.7%,比2003-2004年平均增幅提高1.2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增幅低0.6个百分点,分别比天台、三门同期平均增幅低1.1个、4.5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发展上,我县与全市的剪刀差进一步扩大。二是结构性、素质性矛盾突出,行业抗风险能力较弱。我县中小企业的行业结构比较单调,医药化工和工艺美术两在支柱行业2008年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受环境容量和外贸依存度影响,行业风险较大。产品结构不合理、“两高一资”产品、初级产品多,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较少,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2008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只有282家。三是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一方面存在着招商引资土地严重短缺,另一方面闲置企业厂房、土地多,投入产出比低的矛盾。

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从历史和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变化来分析中小企业发展中产生上述问题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企业主自身素质跟不上当代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县的企业主多数出身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改革开放前期为摆脱贫困,跳出土地,敢冒敢闯,取得成功,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但部分企业主的小农经济、家族利益的传统观念并非随着创业的初步成功而改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法制的健全和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原先的经营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逐步形成了以下情形:

1、新的发展机遇抓不住,企业做不大、做不强,一旦遇到宏观紧缩和经济危机,没有多大应对能力和应对实力,只能降价保市场,导致同行业之间无序竞争,自相残杀。

2、管理落后,运作方式过时,人才缺乏,逐步导致效益低下,区域竞争力弱化;

3、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缺乏同行协作,抱团作战理念,导致企业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行业经济难以做强。

(二)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培育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一是重中之重抓工业的抓法被一些部门和少数领导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就工业论工业,忽视了在资源要素市场化条件下,主动运用市场机制,利用工业、服务业和城市建设的互动互促关系,从影响企业运作的外围上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招商引资的着眼点仅局限在增量调整上,不是放在围绕产业链完善及优势、朝阳产业做强做大、产业集群的培育上,从而从产业体系有机配套上降低行业运作成本,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三是对传统产业如何转型升级,做强、做大信心不足,缺乏政策引导和有效措施。

(三)体制机制与现代产业发展要求不够适应。体制上,一是部门乡镇街道发展经济、服务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上急下不急,少数干部存在被动应付现象;二是计划经济时代以守土管人为出发点的小区域管理机构设置方式,与当前以资源整合优化配置为目的经济功能区发展要求明显不适应。在机制上,一是部门职能细化、多头管理与政府统筹协调难度加大的矛盾比较明显,制约了政府服务效能;二是部门内部审批与监督合一的现象比较普遍,政企合一问题在少数部门单位还一定程度上存在,在财政分配不能完全公平,部门职能配置不可能均等的条件下,一些部门衙门作风的弊端难以根本消除;三是服务经济、服务企业的政策还存在不够科学的地方,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机制尚待建立和完善;四是产业发展规划虽已制订,但缺乏严谨性和实施刚性,与产业发展规划配套的经济开发区功能区规划尚未编制,支撑规划实施的政策体系不够完善,产业导向目录、企业准入标准不够透明,操作性有待增强。产业发展规划体系的缺陷,影响了传统支柱产业的整合提升,影响了引资项目的整体质量,也导致许多中小企业无法制定与之对接的自身发展规划。

三、几点建议

针对我县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力争从根本上解决,使县域经济较快地摆脱困境,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今后的仙居经济跨越式发展作好准备,既需要胆魄勇气,又需要科学方法。建议:

(一)完善扶持政策,发挥导向作用。一要坚持“重中之重抓工业”的既定方针不动摇,进一步完善工业发展扶持政策。工业是支撑地方经济的“骨架”,是解决就业的主要途径,解决民生的基础,也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农业发展的后盾。抓住工业,有效推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就是抓住仙居经济发展的主体。要进一步突出工业重点,认真研究解决工业企业发展中的问题,抓紧完善扶持工业政策,加快推进工业经济发展。二要在重中之重抓工业的同时,进一步注重建筑业、房地产业、现代物流业等产业的发展,制订相应激励政策,帮助解决企业用地、资质升级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促进产业协调发展。三要在完善招商引资企业扶持政策的同时,高度重视本地现有企业的发展,研究出台相应的用地、资金、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减少企业外流。四要整合各项扶工、支农资金,突出奖励重点,提高使用效益,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激励作用。

(二)推动转型升级,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目前和今后的市场竞争、区域竞争,最终归结是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竞争。应当紧紧围绕完善产业链体系、降低企业生产要素配置成本,加快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搭建完善支持经济发展服务平台和市场化要素服务平台,改善发展软硬环境,推动创业创新,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最终达到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之目的。一要以工业化中后期和商品性产业(第一、第二产业)、服务性产业和城市化互为前题、互动互促的理念,指导工业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高度重视和加快推动以科技、信息、物流、市场建设和中介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鼓励工业企业实行主辅分离,尽快形成现代服务业对工业发展,对推进企业创新、降低要素配置成本、产品营销推介的市场专业服务作用,提升企业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形成各大产业良性发展的局面。二要针对当前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改变单纯以增量促调整的做法,确立以做强做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

一、两个新兴朝阳产业为目标,以产业链环节连接和延伸、配套产业建设和产业集群培育为手段,有选择地引进企业,达到经济增量、结构改善、区域综合竞争力增强的多赢目的。三要加快出台工艺品、医化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从县级层面上整体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巩固工艺、医化行业的支柱地位,有效避免行业风险。

(三)破解要素制约,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保障。要针对要素制约破解难的实际,扎扎实实从融资、科技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物流配送等服务平台建设入手,提升资源要素市场配置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一要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在当前信贷政策宽松的有利时机,要鼓励各商业银行转变营销观念,创新服务方式,开发金融产品,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力度,提高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重视帮助解决担保机构运作中的困难和问题,鼓励担保公司做大做强,发挥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的作用。二要着力缓解企业“用地难”。重点抓好经济开发区建设,切实做好开发区的扩容工作;加大土地资源整合力度,依法处理闲置土地,探索建立正常的工业用地退出机制,引导企业用好用活现有土地存量,拓展中小企业发展空间。三要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各种形式的中小企业家培训,进一步提升企业家的素质,努力培养一支能适应经济转型升级需要,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企业家队伍。引导中小企业完善人才制度,建立灵活的薪酬制度和较为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创建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

关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情况的调查 篇5

关于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党建情况的调查

年月,我市专门制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暂行规定》,全面加强了个体私营企业党建工作。为摸清我市个体私营企业党建现状,推动其更快更好地开展,前不久,笔者对我市的个体私营企业党建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

个体工商户万户,私营企业家,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近万人,其中党员余人,占。近年来,我市坚持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基本思路,将党建工作的触角主动延伸到个体私营企业之中,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共在个体私营企业中组建党的基层组织285个,使全市个体私营企业中75以上的党员过上了正常的组织生活。

(一)组建模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

一是单独组建式。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的企业,建立独立的党支部,接受当地党委的直接领导,对党员人数超过或接近50名、100名的,分别建立党总支或基层党委。目前,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已建立单独的党支部213个,党总支16个,基层党委1个。

二是联合组建式。对党员人数不足3名者,充分考虑地理、产业的关系,按照就地、就近、利用管理、便于工作的原则,组建联合党支部。如**个体私营经济木材加工园区联合党支部是由园区的8家企业的13名党员组成,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对加强该园区内党员的管理工作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三是挂靠组建式。对外来人员较多、个体工商户党员较集中的区域,如市场、集镇等,以个体劳协牵头,成立个体分会党支部。目前,共成立个体分会党支部26个。

四是联络帮扶式。对规模较大而无党员的企业,在建立健全工会组织的基础上,积极向企业选派党建工作定向联络员,实行专人帮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基本知识,发展壮大党的力量,不仅提高了个体私营业者的政治素质,而且还建立培养起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4000余人,发展党员316名。

(二)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加强党的阵地建设。积极引导和支持个体私营企业建立起固定的党员活动室,使广大党员学习有场所,活动有场地。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配备了电教设备,订阅了党报党刊。目前,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党组织中已有95拥有了专门的党员活动室,实现电教化率达60以上。如**个体私营经济木材加工园区联合党支部专门配备了电视机、录放机、资料橱,购买了电教带,并在活动室配置了乒乓球台、羽毛球、象棋等娱乐设施,不仅增强了党员教育的效果,而且丰富了党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受到了党员的一致欢迎。

二是完善党内生活制度。重点是建立健全了“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费收缴管理、党员学习培训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确保了党组织的正常运转,目前,制度上墙率达96。**市天成运动设施有限公司党支部还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党内生活制度等与公司内部管理规定汇编成册,下发到每个职工手中,使企业党建工作逐步走上了经常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是积极组织开展活动。坚持围绕业户生产经营,按照小型、分散、多样、实效的原则,组织党员开展“党员挂牌经营”、“一名党员一面旗”、“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及“1 X”定向联络帮扶等活动,使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压力感明显增强,从而形成了党员带群众、群众促党员的良性氛围。

(三)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一是个体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使党对个体私营企业的政治领导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和政权基础进一步巩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大大增强。

二是个体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党员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而且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技能。调查发现,个体私营企业中有85以上的党员职工已成为生产经营中的管理者和关键岗位上的业务骨干,50以上的在企业中已分别担任了班组长或科室主要负责人。

三是个体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参与企业决策、管理和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内在活力,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机床有限公司党支部建议公司在加大产品出口的同时,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积极生产普通机床,销往**、**等多个省市,年可创利税近百万元;**集团党支部向全体职工发出的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个螺丝钉”的倡议,既帮助企业降低了成本,又培养了员工勤俭建厂的作风;**软管公司党员职工***,研制生产的M型脉冲点焊不锈钢波纹管,填补了国内空白,被省科委列入省级火炬计划项目,并荣获国家级优秀新产品奖。据调查,两年来,我市个体私营企业党组织共为企业提出合理化的意见或建议近万条,被采纳1000条;党员职工研究出的近百项技术创新成果被用于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四是

个体私营党建工作进一步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年过六旬的党员个体户渠***一次性投资3万元,在**镇**村建起一所希望小学,使多名失学儿童重返课堂;青年党员***投资2万元,为家乡架起了一座“致富桥”;青年女党员***在近两年的“双拥”活动中,为驻军官兵捐献鞋垫3万多双等等,据调查,两年来,我市广大

党员业户先后组织便民义务服务6万余人次,为铺路架桥、希望工程、扶贫救灾等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320万元,每年被各级政府和部门授予先进、模范等荣誉称号的业户,党员占71.8。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基层党务工作者对加强个体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中应有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力度不大,特别是部分个体私营企业主认识不到党的建设对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有的甚至担心抓了党建工作会造成精力分散,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从而使经济发展与党建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脱钩”现象。

(二)部分企业规模小,党员少,力量薄弱,甚至有个别企业根本无党员,也不积极培养和发展党的新生力量。调查发现,目前,我市仍有近200家企业出现了党建工作的空白点。

(三)由于个体私营企业中的党员分布广,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加之部分党员不主动公开党员身份,转入组织关系,出现了“隐性”党员问题。据调查,我市个体私营企业中约有600名左右的党员长年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得不到及时教育和管理。

(四)相当数量的个体私营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缺乏从事党务工作的必备知识和经验,工作手段单一,内容枯燥乏味,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目前,我市个体私营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具备8年以上党务工作经验的仅占4,5年以上的也仅占11。

(五)少数党组织形同虚设,常年不开展工作,党员过为上正常的组织生活,影响了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性,其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和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难以得到充分体现。

三、建议和对策

(一)努力提高对个体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要积极动员和教育各基层党委真正从政治的、大局的、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加强个体私营企业党建工作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政权基础的必要措施,而且是加快业户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而将个体私营企业党建工作摆到重要位置,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引导教育广大业主充分认清党建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切实摆正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积极支持和主动开展企业内部的党建工作,推动个体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二)切实抓好党组织组建和党员发展工作。“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个体私营企业作为党的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要采取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党组织组建工作,做到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同时,要按照原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所提出的“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也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这一指示精神,由各基层党委制定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党员工作规划,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把“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作为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严格程序,严格把关,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切实改变部分非公有制企业无党员和一些非公有制企业长期不发展党员的状况。

(三)注重发挥党组织的作用。一是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要切实履行好监督企业依法经营的责任,促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在企业的贯彻执行,保证企业不出现违法经营、偷税漏税、弄虚作假、损害职工权益等现象,使企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积极给经营管理者谏言献策,当好参谋,避免和减少决策失误。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群众的“领头雁”,团结带领群众搞好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二是要做好群众工作,发挥好凝聚人心的作用。企业党组织要从职工群众的工作、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既要了解职工愿望,代表职工利益,支持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又要重视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引导,不断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三是围绕增强党的工作的实效性,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要坚持“为企业所需要、为职工所拥护、为党员所欢迎、为业主所理解”的原则,找准与企业生产经营的结合点,找准广大职工群众的兴奋点,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尤其是组织活动要注重实效,灵活多样。在活动规模上,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在活动时间上,既要严格组织制度,又不能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在活动方式上,既要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也要注意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关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情况的调查 篇6

话题:教育学习

调查问卷

教学方法

综合素质评价

作业 底,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召开福建教育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教师代表反映,目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桦指示福建教育学院就此问题开展专项调查。福建教育学院专门成立以研究室为主、各市县进修院校配合的专项调研小组,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座谈等形式开展调研。问卷调查对象为9个设区市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师生和家长,共计发放问卷9087份,回收有效问卷8551份。具体情况为:根据调查分析,现将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报告如下:

一、本省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分析(一)中小学生作息情况。中小学生睡眠时间、在校时间、学校课程表执行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1.中小学生睡眠情况。教育部 最新修订的《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对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用眼时间以及作业时间都有明确规定,强调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根据学生调查问卷统计,受访中小学生早上起床时间和晚上睡觉时间情况如下:从上表看出,超过一半的小学生早上起床的时间在6:30之后,88.4%的小学生晚上睡觉时间在22:00之前。中学生相对起得早、睡得晚,早上6:30之后起床的占25.1%,晚上22:00以前睡觉的占53.7%。2.中小学生在校时间情况。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规范中小学校历和作息时间安排的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学生早上到校时间,小学一般不早于7:50,中学不早于7:30。冬、春季节还应适当推迟学生早上到校时间。学校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的活动总量,小学每天不超过6小时,中学每天不超过7小时。根据学生调查问卷统计,受访中小学生在校时间具体情况如下:从上表看出,上午80.5%的小学生、58.6%的中学生能按规定时间上学,99.2%的小学生、96.9%的中学生能按规定时间放学;下午94.8%的小学生、90.2%的中学生能按规定时间上学,98.3%的小学生、72.3%的中学生能按规定时间放学。3.中小学生课程表、作息表、学校课外文体活动安排表执行情况。根据学生调查问卷统计, 95.3%的小学生和78.1%的中学生认为每天在校活动时间安排与学校的课程表、作息表、学校课外文体活动安排表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4.7%的小学生和21.9%的中学生则认为每天在校活动时间安排与学校的课程表、作息表、学校课外文体活动安排表基本不一致或完全不一致。个别访谈中,一些学生反映,每次临考前,音、体、美等副科,包括德育课会被语、数、英等主科挤占掉。(二)作业量及考试情况。中小学生作业量及考试情况,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1.学生每天完成作业所需时间。根据《国家教委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规定,小学一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二、三年级每日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初中各年级不超过1.5小时(以上均按中等水平学生完成的时间计算)。根据学生调查问卷统计,受访中小学生每天完成作业所需时间具体情况如下:从上表看出,小学生每天完成作业时间在1小时之内的占68.1%;中学生每天完成作业时间在1.5小时之内的比例相对较低,仅占18.8%。2.征订教学辅助资料情况。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选择教辅材料是学生和家长的个人行为,学校可根据学生需要,从审读公布的教辅材料品种中向学生推荐符合本校各学科教学实际的教辅材料,每学科只能使用一种教辅材料。学校和教师不得指定或强行统一组织学生购买教辅材料,不得指定教辅材料的内容作为考试内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迫学校订购、中小学校不得组织学生购买、发行部门不得向学校征订或随教材搭售一切形式的教辅材料。根据学生调查问卷统计,受访中小学生认为学校没有强行统一组织征订教学辅助资料,学生可根据需要自行决定购买教辅材料。具体情况如下:3.中小学生日常考试情况。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多次下文,要求严格控制考试的科目与次数,考试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着重考核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校教师不得按学生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根据学生调查问卷统计,受访中小学生认为除了半期考、期末考之外,较多的是单元考,小学大部分不公布成绩排名,但中学公布成绩排名的比较普遍。具体情况如下: 从上表看,中小学生考试类型已经减少许多,基本上取消了季考。目前小学生的主要考试类型为单元考、半期考和期末考,少数小学生所在学校仍保留月考;中学生的主要考试类型为单元考、月考、半期考和期末考。82.3%小学生和23.8%的中学生反映学校不会公布成绩排名,但仍有17.7%的小学生和76.2%的中学生反映学校会公布成绩排名。公布成绩排名会导致师生都过份追求分数,更注重计总分排名次的课,不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也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三)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或补习情况。省教育厅《关于严格执行中小学校历和作息时间有关规定的通知》规定,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得占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以及课外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上课和集体补课。根据学生调查问卷统计,仍有不少中小学生在周末和晚上参加校外兴趣小组或补习班。具体的科目、次数、时间量、时间段情况如下:在调查中了解到,随着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减负”力度的不断加强,中小学生作业量比以往相对减少许多。许多家长对“减负”后教育质量不放心,认为如果不让孩子参加各种课外兴趣小组和补习班,可能造成孩子课堂知识掌握不牢固、成绩退步、课余时间太多等不良后果。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其他的孩子都有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或补习班,如果不让自己的孩子上补习班,就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出于望子成龙的心态,即使有的孩子功课不错,家长也让孩子在课外休息时间上各种兴趣小组或补习班,加重了孩子的课业负担。(四)课余活动情况。省教育厅《关于规范中小学校历和作息时间安排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学校每天要安排一定的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时间,并按规定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根据学生调查问卷统计,受访中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和课外玩耍时间情况如下:从上表看,有58.9%的小学生和27.5%的中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超过1小时,有58.9%的小学生和39.5%的中学生每天除体育锻炼外的玩耍时间超过1小时。在个别访谈中,有的小学生反映,每天除了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要完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布置的课外作业和参加绘画、书法、英语等培训班,没有玩耍的时间;有的中学生反映,每天放学后要做功课、参加补习班,就比较少去体育锻炼和玩耍了。

二、师生及家长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看法与反映(一)学生对课业负担问题的看法与反映对学习的感受。根据学生调查问卷统计,92.4%的小学生、72.5%的中学生感到学习是快乐的或一般快乐,但也有一部分中小学生感到学习是苦恼的、不快乐,对学习很厌烦。具体情况如下:感到最有难度的科目。从问卷调查和座谈了解中看出,英语是中小学生普遍感到学习最有难度的科目,其他依次是数学、语文、物理、地理、生物学科。具体情况如下:对老师的感受。中小学生心灵较为敏感,老师的关心和帮助能更好地沟通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从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中了解到中小学生对老师的关心、帮助感受情况,小学老师胜于中学老师。具体情况如下:课业负担主要来源。37.9%的小学生和54.3%的中学生认为课业负担主要来自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和练习,33.6%的小学生和9.1%的中学生认为是家长布置的作业和练习,22.1%的小学生和11.2%的中学生认为是自己布置的作业和练习,6.4%的小学生和25.4%的中学生认为是补习班老师布置的作业和练习。期望学校、老师、家庭三方都给予“减负”帮助。多数小学生认为目前的课业负担比较合理,多数中学生则认为目前课业负担较重。中小学生期望学校、老师、家庭三方都给予“减负”帮助:期望学校减少考试次数和考试难度,不公布成绩排名,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和自由活动时间,中午不要布置作业,能留给学生午休时间。期望不同学科教师应协调布置作业,减少作业总量和课外辅导材料总类,与学生耐心沟通,在学生成绩退步和犯错误时多给予鼓励和帮助,而不是简单地罚抄作业。期望按课程表正常上课,不要随意调课,不要拖课,准时下课放学。期望家长不要布置太多额外的家庭作业,不要给孩子报太多的兴趣班和补习班,不要对成绩分数要求太高,在成绩退步时,家长不要施压,而是给予鼓励。(二)教师对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的看法与反映关于学生负担问题。根据教师调查问卷统计,74.9%的小学教师和38.5%的中学教师认为学生课业负担不重,25.1%的小学教师和61.5%的中学教师认为学生课业负担重。多数教师认为学生负担重不是本学科造成的。75.5%的小学教师和78.4%的中学教师认为如果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和练习减少,一般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有24.5%的小学教师和21.6%的中学教师认为减少作业和练习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关于新课程改革中面临的最大困难问题。从问卷调查中了解到,一些教师不适应新课程改革,对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等未能很好把握,因此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的通过增加学生作业量和补课来补充课堂教学内容,这也成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加重的一个原因。具体情况如下:关于学生课业负担能否减轻问题。根据教师调查问卷统计, 57.6%的小学教师和63.8%的中学教师认为学生课业负担可以减轻。教师认为,从学校层面上,从三个方面努力可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是通过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三是取消学生间、班级间的成绩排名,降低班生数,减轻教师的压力,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研究新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42.4%的小学教师和36.2%的中学教师认为学生课业负担不可以减轻,主要理由:一是中小学生学习不够自觉,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学习内容的掌握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二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可能导致学生成绩下降,难以应付市、县教育局的质量抽考;三是中、高考指挥棒不变,升学压力不变,减负就不可能实现;四是学校、上级、家长仍以学生分数衡量教师的业绩,评价标准不变,学生负担就不可能减轻。(三)家长对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的看法与反映对学校教师安排课间或放学进行个别辅导或作业讲评的看法。根据家长调查问卷统计,31.3%的家长赞成教师安排课间或放学进行个别辅导或作业讲评,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要完成教学任务已经很紧了,很难挤出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或作业讲评,利用课间或放学时间对学生个别辅导或作业讲评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成绩。68.7%的家长则认为安排课间或放学进行个别辅导或作业讲评不合理,孩子也不容易专心听讲,课间或放学时间应让孩子休息、玩耍、放松,建议学校可以在早读课或专门安排几堂课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或作业讲评。对限制作业量是否有利于减负的看法。根据家长调查问卷整理,一部分家长认为限制作业量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可以保证孩子的充足休息时间、睡眠时间和自由活动时间,让孩子上课、学习更有精力,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阅读课外读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集体活动,扩充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向多元化方向健康、快乐成长。一部分家长则认为限制作业量不利于孩子课堂知识的巩固,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甚至可能增添孩子的惰性。还有一部分家长对限制作业量持中立态度,认为限制作业量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而定,对于毕业班学生还要适当增加作业量,不然分数就不会上去;对接受能力强的孩子要布置稍有难度的少量作业,对于基础差、接受能力慢的孩子要多布置巩固基础知识的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最有效的方法。根据家长调查问卷整理,家长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出以下建议:(1)学校方面。应按照上级“减负”规定,强化教学管理,规范学校作息时间,按课程表正常上课,不要随意占用音、体、美等课程,不要拖课,不要推迟放学,要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不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推迟早上上学时间,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睡眠时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培养孩子的团结协作能力、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减少班生数,减轻教师工作负担,不以学生成绩评价教师,使教师有更多精力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减轻学生负担。(2)教师方面。应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精心备课,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在课堂上就消化理解所学知识;各科教师要平衡各科作业量,布置适量经过精选、优选过的家庭作业,杜绝繁、难、怪、偏的题目为家庭作业,避免机械式的简单重复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给予个性化指导;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成绩落后的学生要耐心帮助、鼓励,不要恶言相向,不使用刺激性评语,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3)家长方面。应调整心态,理性看待考试,减轻考试分数对孩子的压力,避免厌学情绪;合理安排孩子的课外时间,不要盲目让孩子上各类培训班、兴趣班;多与孩子交流谈心,了解并理解孩子心理,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孩子的个人空间,培养孩子有益的兴趣爱好;加强家校联系,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并与教师沟通孩子的教育问题。(4)教育管理部门方面。应改革考试制度和评价制度,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社会舆论对素质教育的宣传工作,使全社会对“减负”形成共识。

关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情况的调查 篇7

1.1研究对象

以东莞市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调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场馆建设情况。包括场馆位置、体育器材、资金来源、社会指导员和设备维修人员调查。第二,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管理情况。包括组织活动次数、管理方式和制度、建设规划等方面。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东莞理工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东莞市图书馆查阅与收集有关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方面的文献资料;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下载有关该研究的期刊、报纸、会议、硕博士学位论文,为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问卷调查法: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再结合制定问卷的基本原则对东莞市农民体育健身场馆建设情况和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并通过特尔菲调查法证明问卷调查具有时效性和可信度。将调查结果通过列表的方式进行展示。

2调查结果

东莞市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发展情况:(1)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场馆建设情况(如表1、表2、表3、表4、表5;(2)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管理情况(如表6、表7、表8、表9、表10)。

3讨论

3 . 1东莞市农民基本状况分析

分析农民生活状态、作息时间等问题是为了推广农村体育。上述表格表明,东莞农村农民体育基础设施少,体育项目单一。但即使在体育项目丰富的情况下,农民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不高,参加人数偏少。这一方面与农民对体育锻炼的作用认识不深有关;一方面与农民的劳作时间过长有关。在未实现机械化的大部分时间里,农民昼出夜归,劳作非常辛苦,无时间参加体育活动。而随着农业科技化的实现,东莞大部分地区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农民休闲时间增多,但是做惯了农业劳动的农民对体育的兴趣并不高。因此,上述表格具有真实性。根据调查,农民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在家看电视、打麻将等活动,导致农村闲散劳动力增多,但是很难将其集中起来,参加体育活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东莞市成立了乡镇企业, 使农民可以就近上班。这样其思想获得一定的进步,同时可以获得除了农业以外的其他工资,农民生活逐渐转好。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才有可能考虑锻炼身体。但就目前形式看,农村体育的普及率仍然不高,这与农民现状、宣传力度等都有着重要关系。因此对于乡镇体育管理者来说,如何改变农民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态是关键。

3 . 2关于我国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管理现状的几点建议

根据上述东莞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管理情况的调查显示,目前东莞市农村体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普及度不高,农民对体育锻炼缺乏正确的认识,体育锻炼人口较少;缺乏必要的体育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农村体育组织较少,组织活动次数不多;农村体育发展应具有自身的特色,但目前农村体育项目仅限于普通的篮球、乒乓球等,缺乏特色。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如下。

(1)加大农村体育宣传力度,提高普及率。以农村村委会为核心,通过广播、海报宣传和定期会议或讲座等形式进行体育健身的宣传,使农民对体育运动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提高农民对身体健康的关注。普及体育常识和健身方法,聘请专业的体育健身辅导人员对农民进行辅导,定期组织居民进行体育健身活动,提高活动的普及率。通过媒体、电视等加大农村体育重要性的宣传,将体育运动与农民劳作联系在一起,提高农民积极性。树立体育运动健康者典型,带动其他缺乏运动的农民,实现农村健身人数的增加,以提高农民整体身体素质。

(2)建立完善的农村体育管理体系,发挥当地农村组织的作用。农村体育管理组织缺乏是其现状,要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和普及, 应建立完善的农村体育管理体系。以当地农村组织为主,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农村体育俱乐部,根据老年、儿童体育设施少的现状,开发适合老年、儿童的体育项目,真正做到普及农村体育。将农村体育的对象转移到家庭或个人,实现管理自觉化,提高农村体育管理效率。总之,农村体育应实现在社团等管理体系的领导下,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农民自觉参加体育活动和遵守管理规定。加大管理力度,将农村体育管理落到实处。

(3)结合当地特点,加大政府投资,大力发展民俗体育。民俗是一个地区的特色,也是当地人最容易接受的风俗和事件。体育锻炼也不例外,以往农民对于体育的认识停留在农业劳作上,体育活动不能普及。根本原因在于体育与东莞当地特点和风俗习惯不相符, 体育项目单一无法与农民的兴趣相结合。因此应在当地加大投入, 集中发展民俗体育。作为岭南开放城市,东莞外来人口较多,针对这一特点,应推广强度较小的体育活动。同时,东莞传统节日众多, 如东坑“卖身节”、莞邑麒麟、醒狮和七七乞巧节等。应将体育项目与丰富的民俗风相结合,推广具有当地特色的体育活动,提高农民体育健身的积极性。

(4)聘请专业的体育教练对农民进行指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民思想的进步农民对身体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因此从思想上逐渐接受了体育锻炼。但很多农民年龄相对较大,一些剧烈的或难度较高的体育项目无法完成,农民很少进行体育锻炼,一些体育动作不熟练或者根本不会,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使农村体育专业化,为农民聘请专业的体育顾问,使农民了解体育设施的作用,使农民的体育动作更加专业化和标准化, 这样农民的体能才能得到锻炼,同时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接受体育锻炼,提高积极性,有助于实现全民健身。

3.3综述

关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情况的调查 篇8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建议措施

1.农村水利工程的现状

洪泽县地处淮河中下游结合部,西临洪泽湖,东挽白马湖,南濒淮河入江水道,北倚苏北灌溉总渠,四面环水,境内河网密布,水域宽阔,总面积1394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598平方公里,水域及滩地面积796平方公里。据统计,全县现有灌溉渠道1986条,排涝河道2165条,农村小型机电灌溉(含灌排结合)固定站447处,排涝泵站272处,圩口涵闸58座,各类灌排渠系配套建筑物8557座。

据调查分析,全县不同类别的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现状各不相同,分别如下:

1.1河道管理方面

目前洪泽县已将骨干和重点农村河道纳入到河道长效管护范围,各有关镇和管护员签订了管护协议,负责清理管理范围内河道及村庄河塘各类垃圾、杂草及漂浮物,做到垃圾、杂物的日产日清,确保水环境整洁。同时也先后制订出台《洪泽县农村重点河道与村庄河塘管护保洁实施方案》、《洪泽县农村重点河道保洁考核细则》等,组建河道管护保洁办公室,对河道进行督查管理。但依然有部分农村河道处于无人管护或管理不力的状态。

1.2小型泵站管理方面

部分镇如岔河镇具有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落实也到位,能够做到泵站管理有资金保障、有专人负责、统一使用、定期维修养护,泵站能够长期稳定运行,能够解决排水、灌溉等问题,发挥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泵站成功管理的典型。但是多数镇却存在人员、资金、制度等多方面的管理困难。

1.3其它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方面

由于管理主体权责不明确,维修养护经费无处落实,群众集体意识淡薄等诸多原因,全县范围普遍存在无人管护、管护不力的现象,导致工程老化失修、运行不畅,从而影响了农村水利工程发挥长期效益。

2.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群众思想意识淡薄,工程管理难度加大

由于当前农民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用水上存在只顾用水、不顾管水,在圩堤上乱垦乱种、行洪河道上设置围网等现象屡禁不止,甚至随意截流、堵坝、开沟、放水,使原有灌排水系支离破碎。另外,小型水利设施等集体财产无专人管理,少数农民只为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不顾集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人为破坏小型水利设施的现象屡见不鲜。只要有泵站的地方,或多或少被盗过电机、电线、变压器等。这些都给工程管理工作加大了难度。

2.2管理机制不健全,行政推动偏弱

农村水利管理最大的弊病就是“重建轻管”,一直没有一套完善而行之有效的工程管理机制,导致对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不力,造成工程老化失修、利用效率低下。因此,切合实际且行之有效工程管理机制的建立是势在必行的工作。

2.3养护维修资金缺乏,人员经费无从落实

资金短缺一直是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的主要制约因素。水利工程的投入主要是在建设过程,管理维护的投入却微乎其微,虽然提出“谁受益,谁负担”,但是由于农民参与集体财产的养护和维修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县镇财力薄弱,导致小型水利工程出现问题时无法进行良好的维护管理。

2.4工程产权不明确,确权划界不到位

由于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产权归属不明,工程周边四界不清,工程用地权属没有明确,尤其对跨镇的水利工程,管理关系没有理顺,没有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导致各镇和村在行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职权时,权责不清,无章可循,提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经费就相互推诿,造成管理上一定的难度。

3.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建议

3.1出台政策,行政推动

坚持行政推动是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的首要条件,因此须从行政推动、建立制度、界定职责、落实资金、考核巡查等方面着手,通过政府推动下“资金统筹、队伍统管、措施统一”等制度的逐项建设,实行管理制度长效化,从而推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长效化。实践中可初选典型镇作为试点,以点带面、以点促面,逐步伸延至全县各镇,达到所有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全覆盖。

3.2提高素质,全民参与

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取得实效。充分利用各种场合和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和教育,切实加强农民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主体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和公民道德意识。同时,采用“一事一议”的方法,筹集一定的运行维护资金,以增强村民的成本意识。还可从各镇村实际出发,制定村规民约,规范村民的行为,使维护和合理使用水利工程设施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3.3建立机构,明确责任

成立专职机构,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日常工作有部署,推动工作有力度,整体工作有成效,切实把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推向正常的运行轨道。试点镇成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专门组织机构,形成“管理员对村组负责,村组对村委会负责、村委会对镇负责、镇统筹管理”的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抓一级的有效管理组织网络。

3.4加大投入,多方筹资

逐步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多元化筹集资金的投入机制。首先县级财政积极配套,提供配套启动经费;其次采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筹劳筹资推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三是积极引导社会投资,通过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增加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注入。同时建立水利工程管理资金专户,工程经费专款专用。

3.5建立机制,强化考核

首先,因地制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行“管理一体化、考核制度化、宣传经常化、装备现代化”的新型管理模式,对于工程管护人员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着装、统一标准、统一考核”。其次,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制定工程管理员招聘标准、管护人员岗位职度,工程管理考核办法、管理考核奖惩评分细则以及建立档案台帐资料制度等。主管部门认真督查、加强考核、严格奖惩,切实提高基层农村水利工作相关部门及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4.结语

上一篇:安安全全过新年大班教案下一篇:误解的英语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