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因管理制度的完善

2024-07-13

无因管理制度的完善(精选10篇)

无因管理制度的完善 篇1

一、无因管理概述

无因管理是指行为人没有法律上的义务而主动为他人管理事务的行为。这种主动的管理体现的是管理人未经授权而帮助权利人行使权利的“热情”, 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助人为乐, 这是社群动物存在的一种共性。而人类作为高等社群动物, 而且是感性动物,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 通过互帮互助生存和发展到今天, 并且这种行为不仅是生存的必须工具, 更演变成了一种重要的感情交流, 这也是未来人类社会存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无因管理行为作为一种社会正能量的存在, 在有悠久历史文明、受儒家思想影响巨大的东方文明古国中国, 从历史到今天, 对这种无因管理行为无论是法律上还是道德上都是尤为倡导的。

但是在实践中因为这种“热情的帮助”是通常都是未经授权的, 所以不管是无因管理行为的起因是因为当时的情况比较紧急或者因为权利人自身的疏忽, 都会因为权利人未授权而使得管理事务的行为存在侵权性的影子, 因为按照侵权行为法的规定, 每个人都有管理自己事务的权利, 这种权利未经本人允许, 其他人是无权干涉的。尽管管理人是为了本人的利益而代替本人管理的事务, 但是因为是未授权的而且没有法定义务, 因此就造成了无因管理行为的适法性存在一定的争议, 对这个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认定和看法。众所周知, 法律的制定是要维护正义、制裁违法的, 法律的指引作用是要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 无因管理本身作为存在了善意的管理行为和恶意的侵权行为的集合体, 我们不能因为其存在侵权的可能就简单地加以否定, 而是要努力实现这两种行为的协调。那么如何在法律建设中惩恶扬善, 最大限度地发挥无因管理的社会正能量、减少负面能量, 就是我们在立法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的。

二、我国无因管理制度的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礼仪之邦, 在历史传统里一直重视和弘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典型的无因管理行为, 并将其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德标准的要求虽然是高于法律标准要求的, 但是法律的制定也不能离开道德的指引, 实现社会道德与社会法律的相统一在我国法治建设的今天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无因管理制度问题上来说, 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这主要体现在目前我国对无因管理制度的法律规定比较少, 对很多具体问题规定得不明确, 对无因管理制度的法律规定仅仅停留在概念和基本定义上。关于无因管理, 我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仅仅规定:没有法定或者约定义务, 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 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这样简单笼统的规定, 既没有规定实施无因管理行为的客观条件, 比如应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经本人同意而代本人管理事务;也没有规定无因管理人的主观要件是否要有管理之故意;更没有规定管理人管理行为是否受到必要限度之考虑;而且也忽视了被管理事务之本人在无因管理行为中的权利。因此造成了在司法实践中因为法律规定笼统而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助人为乐反被讹”“老人摔倒扶不扶”和“故意好心办坏事”等现象。当法律适用不到位时, 这些社会现象的法律空白似乎只能用道德规范去约束, 但是因为道德制约是缺乏强制力的, 这种强制力的缺乏使得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违法成本过低, 甚至有人将其作为了某种“营利”的工具。因为法律监管的笼统和缺失使得一些不良现象层出不穷, 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打击了人们助人为乐的积极性, 在思想领域造成了相当的混乱和倒退。这对弘扬社会正气, 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和构建和谐社会也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必须在立法层面对无因管理制度加以完善, 以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用有力的法律手段去解决社会问题。

三、完善我国无因管理制度的探讨

完善无因管理制度, 我认为应当将无因管理根据不同的情况在立法上加以细化, 在不同的情形下做区别规定。另外在法律制定时还要充分考虑无因管理行为人度的把握。因此就必须在无因管理制度设定的时候在法律上对无因管理行为加以必要的限制, 而不是现行民法通则中简单的几个法条。在未来的民法典中对无因管理制度的规定应当考虑如下问题:

首先, 在无因管理的概念上加以限定。因为无因管理是一种没有法定义务和授权的管理, 所以无论无因管理人主观上是多么善意的, 其身上总是带有侵权者的影子, 这种烙印无法改变。因此我们在立法的时候虽然对无因管理保护社会利益和本人利益的一面应当加以鼓励, 但是也要对其与生俱来的侵权性保持警醒, 要防止无因管理的滥用。那么对无因管理的概念的设定就变得尤其重要, 既要保证无因管理的社会法律正当性, 又要对无因管理加以必要的限制, 设定某种特定门槛, 将某些“别有用心的善意管理”阻却在无因管理的大门之外。这种门槛的设定应当考虑两个方面:1.对无因管理行为发生的时间加以限制, 即无因管理应当发生在紧急情况下, 而不是日常平静的生活中。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助人为乐的行为也应当征求别人的同意, 这样可以防止“善意暴力”对别人正当权利的侵害。只有在紧急情况下, 来不及征得本人的意见时, 才能基于自己善良正义的内心去管理别人的事务, 而这个紧急状态应当发生在权利人的身体、名誉或财产遭受到紧急迫害的情况下。必须要体现时间的紧迫性、危害的突发性, 在此种情况下才可以适用无因管理, 无因管理人的无因管理行为才能产生对本人的影响, 除非此种情况的发生, 还是应当重视和保护本人对自己事务的处分权不受他人干涉。2.对无因管理行为加以必要的限度, 防止无因管理行为的权利的滥用。即无因管理人进行无因管理时, 不得超出善意第三人对无因管理行为本身的理解。也即是无因管理人应当谨慎地管理他人事务, 不能打着无因管理的旗号随心所欲地对本人的权利进行处分, 如果超出了正当的必要限度, 无因管理人就要就其损害向本人承当赔偿责任, 如果主观上存在恶性而且造成损失特别巨大的时候, 还要承当相应的刑事责任。当然, 如果出现无因管理人因为不当管理造成了一定损害但是没有超过必要限度而且主观上是善意的, 那么应当减少或免除管理人的赔偿责任。

其次, 对于无因管理行为的法律认定, 在符合上述的时间要件和行为要件时还应当在无因管理的认定上具备三个统一:1.无因管理行为的目的正当性和行为正当性的统一;2.无因管理主观管理意图和客观管理行为的统一;3.无因管理社会政治评价和法律评价的统一。

最后, 对无因管理可能产生的诉权加以规定。以前的法律主要强调保护无因管理人的诉权, 对被无因管理人相对忽略。在以后的民法典中对被无因管理人的诉权也要加以明确保护, 当被无因管理人因无因管理行为受到损害时, 也应当规定被无因管理人在无因管理行为中的反向诉权, 这样可以体现法律对当事人的平等保护。

摘要:无因管理行为体现了人类互帮互助的社会共性, 但在制度设立上又要保护个人权利由本人行使的社会个性, 这种共性和个性的利益冲突的均衡, 在无因管理制度立法中尤其重要。根据我国国情, 我们要肯定无因管理的正当性, 对无因管理人加以鼓励和保护, 但同时也必须对无因管理在立法层面进行必要的限制。

关键词:无因管理,立法设计

参考文献

[1]王泽鉴.民法债编总论 (第一册)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2]王利明.民商法研究:第四辑[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

[3]彭万林.民法学 (第六版)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

[4]王博.浅谈无因管理制度[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1) .

[5]洪学军.无因管理制度研究[J].池州师专学报, 2003 (1) .

[6]张继青.无因管理制度中两种利益均衡的立法设计[J].学习论坛, 2005 (12) .

无因管理制度的完善 篇2

(1)适用当事人共同本国法。如《波兰国际私法》规定,无因管理之债,除适用原因事实地法外,还可以适用当事人共同本国法。

(2)适用支配原法律义务或关系的法律。例如奥地利国际私法规定,无因管理依此种管理行为完成地的法律。但是如与另―法律义务或关系有密切联系,则适用支配该义务关系的国家的法律。

(3)适用本人的住所地法。这主要是认为无因管理制度是为保护本人的利益而设立的,因此应以本人的住所地法作为无因管理之债的准据法。

无因管理准据法的适用范围及于无因管理的成立和效力的所有问题,如所管理的事务是否能够构成债务关系,是否必须无法律或合同上的原因,是否必须有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是否应将管理行为通知本人,是否必须不得违反本人的意志,本人是否应负责偿还管理人支出的费用以及在什么范围内偿还,等等。

浅析无因管理法律制度 篇3

考察无因管理制度,从最初罗马法上的准契约允许类推适用有关契约的规定,到德国、日本等诸国或规定为无委任之事务管理,或视为债之发生原因之一,各国立法均设立专门章节对其进行规定,明确了管理人与本人之间的有关权利义务关系,无因管理制度在立法上已经趋于成熟。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无因管理制度,在立法上、在对这一制度的立法目的和现实意义的理论研究上都显得比较模糊。立法上,《民法通则》及其《意见》的规定比较简略,很难完全明确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没有对当事人的利益做出进一步的衡量和协调;理论研究上,尚未形成深入、系统、全面的符合我国法律调整目的和道德判断的理论体系。

一、我国目前被认为明确规定无因管理制度的只有《民法通则》第93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2条,而且这两个法条只涉及了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及管理人支出的必要费用求偿权和损害赔偿请求权。关于无因管理制度的其他内容,诸如当事人之间的其他权利义务,未能做出全面规定。这对于一项法律制度的建设来说远远不够。其中,管理人支出的必要费用求偿权和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规定,属于无因管理的法律效果问题,涉及到了无因管理的损害赔偿。但条文虽然对管理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作出了直接的规定,但过于简单的立法不能满足现实司法的需要,大量的立法空白只能依赖于理论界的学理解释及观点,缺少直接的立法依据,给司法适用带来了许多的困难和争议。

二、关于无因管理制度体系之建立,必须明确区别两个基本概念:一为事务管理之承担;二为事务管理之实施。前者是指开始管理事务之行为,后者指承担事务管理后,管理事务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关于事务管理之承担,又应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管理事务利于本人,并不违反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之意思;二是管理事务不利于本人,违反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之意思。民法上之无因管理体系,系建立在这两个基本类型的基础之上,赋予不同的法律效果。这两个基本类型,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利益状态,也表现了立法者的利益衡量原则。现代大陆法系许多国家如德国、瑞士、日本的无因管理制度,为保护本人利益,防止第三人不正当干涉他人事务,规定了管理人应以符合本人意思的方式进行管理,是为本人利益计而对管理行为所作的方向性要求。而我国目前的无因管理制度没有将合理干预他人事务的行为与不合理干预他人事务的行为加以区别对待,因此,影响了对管理人和本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的合理分配。由此产生了违反本人意愿、不利于本人等行为造成损害时,是按照无因管理进行赔偿还是直接认定为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无因管理损害赔偿制度的整个体系问题。

管理人在管理过程中,假借为本人谋利益的幌子,违背本人的意愿进行行为,故意或过失的侵害了本人的利益,此种情形如何对待,我国法律也未能做出规定,理论界也存在很大的争论。德国民法典第678条规定,事务管理人若未能站在本人的立场考虑本人对该事务是否会做同样的处理,就是违反了本人明示或可得而推知的意思,構成不正当干预,即为侵权。此条是就管理事务的承担而言的。

三、无因管理法律效果制度需要完善,其中最主要的是管理人的义务体系。我国无因管理制度中没有规定管理人的继续管理义务、注意义务、通知计算义务以及管理人违反这些义务是否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以及如何承担。而无因管理成立之后,管理人就负有了一系列的债务履行义务,其他国家立法规定管理人负有通知的义务、继续管理的义务、适当管理的义务、报告与计算的义务。而我国《民法通则》对此未作规定,甚属缺漏,可资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规定加以完善。

浅析无因管理制度及立法完善 篇4

无因管理是指无法定或约定的义务, 为避免他人遭受损失, 而自愿管理他人的事务。管理他人事物或为他人提供管理事物的人称管理人;受管理人管理事物或提供服务的人为本人, 又称被管理人。

无因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1.无因管理的主体包括本人和其管理人, 区别于其他一般民事主体。

一般民事行为主体必须有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 而无因管理的主体却无须限制, 只要能从事一定的事实行为即可。

2.无因管理是一种事实行为。

无因管理是一种法律事实, 是产生无因管理之债的法律上的原因, 基于无因管理产生的无因管理之债是法定之债, 此债的关系的内容是由法律直接规定, 而非当事人约定的。无因管理属于法律事实中与人的意志有关的人的行为事实, 无因管理事实的构成以事务管理的承担为准。无因管理属于事实行为, 但无因所管理的事务, 可以是法律行为, 也可以是事实行为。

3.管理人为他人管理事物。

管理人在进行管理时, 其管理的对象为他人的事物, 目的是为了避免他人的利益受损失。

4.管理人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

必须是没有法律上的义务, 即既没有法律规定的义务, 又没有合同规定的义务, 所以又与法定代理和委任合同都不相同。无因管理的管理行为如经本人事后追认, 则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适用关于委任合同的规定。此外, 双方当事人也可以经过协商同意, 成立委任关系。

5.补偿性。

管理人对本人的请求权仅限于必要的管理费用支出的补偿, 而没有报酬请求权。

二、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

(一) 主观要件

无因管理的构成在主观上须管理人有为他人管理的意思。管理人为他人管理事务的意思即管理意思, 是指以其管理行为所生的事实上的利益, 归属于他人的意思。我国民法通则第93条有“为避免他人利益遭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服务”一文, 其中的“为”字即说明管理人之管理事务, 在意思上是为他人, 而不是为自已。这种管理意思, 就是在管理人主观上, 使管理或者服务行为所产生的利益, 归属于本人。区别于代理行为, 代理行为的法律行为效果, 直接作用于本人。即使管理人以自已的名义而与第三人订立合同, 如果所产生的事实上的利益, 归属于本人, 也成立无因管理。如果管理人没有为他人管理的意思, 管理人的管理行为则构成侵权行为。“为他人”的判断标准, 是依社会通常客观标准, 就是以本人事实上受益为准。同时, 为他人管理的意思与为自已管理的意思可以并存。例如修理邻居快要倒塌的房屋, 既为邻居, 也可以使自己免除危险, 也可成立无因管理。管理人对于本人是谁, 没有认识的必要, 即使对于本人认识错误, 对于真实的本人依然成立无因管理。

(二) 客观要件

第一, 管理他人事务。

管理行为的范围。有的学者认为, 所谓管理, 就是处理事务的行为。这种行为因为是为本人谋取利益, 因此管理行为不仅包括保存、利用、改良等处分行为, 而且包括为本人新取得权利或负担义务的行为。笔者认为, 无因管理的管理行为仅限于保存、利用、改良等处分行为, 而不应包括为本人新取得权利的管理行为。我国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为避免他人的利益遭受损失进行管理或服务”一语, 概定了管理行为的范围。管理行为仅仅是为避免他人的利益遭受损失, 而不包括为本人新取得权利或负担义务。将管理行为范围扩大到为本人取得新权利, 无限扩大了管理人的行为范围, 干涉了本人的私人事务。

第二, 为避免他人利益损失而为管理。

管理意思是管理人的主观心理状态, 对它的判别应借助一定的判断标准, 该判断标准应由本人对其管理事务的管理要求、事务管理的社会常识和管理人所具有的管理知识水平三种因素的有机结合。管理人管理他人事务是为避免他人利益受到损失, 这就要求管理人的管理是为他人谋利益而不是为自己谋利益, 这是构成无因管理的主观要件。管理人的管理是否为他人谋利益, 应当从动机和效果两个方面看。从动机上说, 管理人管理事务的动机是为了避免他人的利益受损失。从效果上说, 因管理所取得的利益最终应归于受益人, 而不能由管理人自己取得。但是, 从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说, 则并不要求管理人将管理所得的利益也归于受益人, 因为这属于无因管理之债的效力, 只要管理人能够证明自己管理的动机是为他人谋利益的, 不论其实施的管理行为是否达到了切实地避免了被管理人的损失, 均可构成无因管理。

第三, 无法律上的义务。

我国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一语, 明确了构成无因管理的一个重要客观要件, 就是管理人无法律上的义务。法律上的义务包括法定的义务和约定的义务。管理人依约对于本人负有义务时, 不能成立无因管理。如管理人与他人签有代理、雇佣、承揽合同时, 管理人与他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应依合同关系确定, 管理人与他人不能构成无因管理关系。管理人对于本人依法负有义务时也不能成立无因管理。如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监护人对于被监护人, 虽然对其财产和人身进行了管理义务, 还有消防队员的救火行为, 但这些义务是法定的义务, 他们之间的法律关系不能成立无因管理。但是管理人虽负有法律上的义务, 如超过其义务范围而处理事务时, 就其超过部分, 仍属于无义务, 可构成无因管理。 管理人是否有法律上的义务, 应依客观判定。

三、无因管理的立法思考

(一) 无因管理的立法局限

我国在无因管理制度上的直接法律依据是《民法通则》第93条的规定, 即“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 为避免他人利益受到损失进行管理或服务的, 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事实上, 该条文只规定了管理人的必要费用偿还请求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2条的解释, 该必要费用包括管理人活动中直接支出的费用和受到的实际损失二项, 然亦仅此而已。而对于管理人和本人之间的其他诸项权利义务, 如管理人的继续管理义务、注意义务、通知、计算义务、管理人过失责任、以及管理人的负债清偿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等皆付诸阙如, 未加规定。

为此, 实践中在适用我国无因管理制度时, 其实际操作难度很大, 既不利于有效地保障管理人的利益, 同时也不利于维护本人的利益。针对此种情况, 有学者主张在适用《民法通则》第79条和第109条时, 于特定情况下亦得成立无因管理, 以弥补我国无因管理制度立法上的不足。笔者认为, 就目前的情况下, 此种做法虽说未为不可, 但也仅仅是权宜之策, 而非长久之计, 最根本解决办法还是从立法上完善我国的无因管理制度。据此。下面将从债法体系之完善、债的内容之充实、以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衡量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 以求最终解决我国在无因管理制度上立法不足的问题。

(二) 债法体系的完善

1.比较法上的考虑。

大陆法系诸国几乎无一例外地均将无因管理作为某种形式的债, 并将其纳入债法体系之内。其所不同者, 仅是无因管理的名称而已, 其他并无实质分别。虽说德国普通法和法国民法典沿用了古罗马人的准契约概念, 但显然地均视其为某种形式的特定之债, 对此当无疑义。如法国民法典便是将准契约 (亦即无因管理) 视为特定的“非因合意而发生的债”之一种而规定于该法典中的。又虽然德国民法典和瑞士债务关系法均将无因管理称为“无委任之事物管理”而置于委任之后予以规定。日本民法典、意大利民法典均已将无因管理作为独立的债之发生原因, 将无因管理之债和契约之债、不当得利之债、以及侵权行为之债并列为法定之债, 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整个债法体系, 从而完善了民法债的体系构成。

2.现实经济生活发展需要考虑。

中国加入WTO之后, 人们的经济交往将会更加频繁, 各种债也将会更加丰富、复杂。在此情况下, 我们惟有尽快立法, 修改、完善我国的债法制度体系, 以适应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否则, 不仅难以为大量增加的经济生活找寻合适的法律依据, 以调处社会经济纠纷, 规范、平衡各种利益;同时, 我们的法律制度还有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 阻碍经济的发展, 激化因经济纠纷而产生的社会矛盾, 不利于国家、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因此, 亦有必要建立包括无因管理制度在内的, 我国完善的债法制度体系, 并最终出台完备、齐全的中国民法典, 以起到法律所应有的调适社会关系的目的, 而不是像有些学者所倡导的那样, 将其取消。

(三) 债的内容之充实

在立法内容上, 应参考德、法、日、意大利在无因管理制度上的规定, 明确界定管理人和本人之间的各项权利义务关系, 充实债的内容。

1.内容立法上比较法的借鉴。

纵观大陆法系各国在无因管理制度上的法律规定, 虽略有不同之处, 但总体上已非常详备了。随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理论日渐成熟、实践日益丰富, 以及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的确定, 完善我国的无因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为此, 对我国无因管理制度的设计笔者提出以下一点构想。

(1) 在民法典债编之下与合同、不当得利、侵权行为并列, 专设一节规定无因管理, 以体现无因管理作为法定债之一种在债法中的独立地位, 完善我国的债法体系。

(2) 在无因管理第一节中共设6个条文, 分别就无因管理的概念, 各种类型之无因管理等作说明。

第1条 无法律上义务, 为他人之利益而为事物管理者, 为无因管理。

第2条 管理事物利于本人, 并不违反本人明示或可推知之意思者, 为适当之无因管理。

第3条 管理事物不利于本人, 或者违反本人明示或可推知之意思者, 为不当之无因管理。

第4条 误将他人之事物为自己之事物而管理者, 为误信管理。

第5条 明知系他人之事物, 为自己之利益而管理者, 为不法管理。

第6条 管理事物经本人承认者, 适用关于委任合同的规定。

(3) 对上述所拟条文的简要说明。其中第1条是对无因管理概念的界定, 从总体上规范何类行为为无因管理。由概念中可知, 无因管理须为积极的作为, 纯粹的不作为应当不为无因管理。此外, 我国《民法通则》第79条、109条、128条和129条规定的几类行为, 只要符合此条规定, 均得成立无因管理。

第2条~第5条分别是对适当无因管理、不当无因管理、误信管理、不法管理的界定。

第6条直接规定了管理事物经本人承认者, 适用关于委任合同的规定。

四、结语

任何制度的创立都应考虑到其社会效应, 包括对社会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的影响在内。为此, 我们在创设无因管理制度时, 便应合理权衡个人与社会的利益, 鼓励人们实施符合道德标准的无因管理行为, 以在社会中促进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道德观念的形成, 弘扬人们善良、正义的道德价值取向, 那么, 对此制度的合理创设便有着深远的社会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利明.民商法研究 (修订本) [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

[2].王泽鉴.债法原理 (一)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3].洪学军.无因管理制度研究[J].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3 (3)

[4].王泽鉴.民法债编总论 (第一册)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无因管理制度的完善 篇5

遇到民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无因管理之债与不当得利之债认定

案情:2011年5月,周某因需钱急用,通过朋友姜某的牵线向某银行贷款3万元。同年11月周某与丈夫付某协议离婚后外出打工,一直未归还借款。某银行遂让姜向周某催款,因无法联系周某,姜某便代周某还清了借款本金3万元及利息。之后,姜某向周某催讨未果而形成纠纷。

分歧

在处理本案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姜某为了周某的利益,在无法定或约定义务的情况下,代周某偿还了借款及利息,双方形成了无因管理之债,此案应适用无因管理的规定,判决周某给付姜某所支出的借款本金3万元及利息。

第二种意见认为,周某无法律上的原因而受到一定利益,致使姜某遭受损失,双方形成了不当得利之债,此案应适用不当得利的规定,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判决周某返还所得不当利益借款本金3万元及利息。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所谓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律规定或约定的义务而为他人管理事务。所谓不当得利,是指无法律上的原因而受利益,致使他人受损失的事实。

本案中姜某的代付行为使得周某与某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归于消灭,对周某而言,其已实际占有、使用该笔借款,但姜某代其向某银行履行还款义务,从而间接地使周某在事实上获得了一定财产利益。本案中的周某作为债务人负有还款的义务,其占有的财产利益本应减少而未减少,可视为利益的消极增加。

对于姜某而言,代周某还款使其财产利益受到了损失。在本案中,周某与某银行之间是合同之债,姜某既不是借款合同的相对人,也不是担保人,并无偿还借款的义务。姜某在没有负债的情况下替他人还债,其动机在此暂且不论,但其财产利益受损失是不争的事实。本案中,只要有姜某的代付行为就有周某的受益,姜某不代其还款,周某就无从获得利益。因此,两者之间存在有牵连的因果关系。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姜某代周某还款使周某受益并没有法律上的根据。本案属于给付型不当得利,而且是“给付目的不达”的不当得利。姜某的给付行为是以实现将来周某向其还款为目的,但之前双方并没有债务债权关系,周某在被动消灭债务(受益)之后并未向姜某还款,致使姜某的给付目的不能按其意图实现,周某的受益欠缺保有该利益的正当性,因此构成了不当得利。

综上所述,周某没有合法的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姜某受到损失,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姜某。本案应适用不当得利之债的规定进行判决。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人民法院) 放弃继承权有什么影响_继承权丧失后能要求恢复吗 http://s.yingle.com/w/mf/526515.html

 诉讼财产保全申请书(双方当事人都是公民的财产保全申请书格式)http://s.yingle.com/w/mf/526513.html

  民事答辩状 http://s.yingle.com/w/mf/526510.html 房产继承讼诉时效怎么算_房产继承诉讼程序是什么 http://s.yingle.com/w/mf/526508.html

(2018)普刑初字第310号

http://s.yingle.com/w/mf/526506.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转载劳动争议起诉状文书范本2018民事诉讼标的 http://s.yingle.com/w/mf/526504.html

 房产继承分割后无钱补偿可否请求分期付款 http://s.yingle.com/w/mf/526502.html

 出资证明书的法律特征

http://s.yingle.com/w/mf/526501.html

  如何写医疗诉讼状 http://s.yingle.com/w/mf/526498.html 继承房屋过户的步骤_房产继承公证费用是多少 http://s.yingle.com/w/mf/526496.html

  证明书(3)http://s.yingle.com/w/mf/526494.html 自愿

2018 http://s.yingle.com/w/mf/526493.html

 金马影帝7病缠身遗产欲赠看护女遗赠分配的条件 http://s.yingle.com/w/mf/526491.html

 签离婚协议需要写哪些内容

http://s.yingle.com/w/mf/526488.html

 离婚起诉书格式是什么

http://s.yingle.com/w/mf/526486.html

 宣告死亡申请书写作技巧一

http://s.yingle.com/w/mf/526484.html

 房产继承公证程序如何进行_房产继承程序如何进行 http://s.yingle.com/w/mf/526482.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民事反诉书写作技巧一

http://s.yingle.com/w/mf/526480.html

 离婚起诉书范例2018最新之离婚起诉程序

http://s.yingle.com/w/mf/526478.html

 转继承的适用范围是什么继承开始会产生什么法律后果 http://s.yingle.com/w/mf/526476.html

  离婚证明书 http://s.yingle.com/w/mf/526475.html ××省

http://s.yingle.com/w/mf/526473.html

 被代位人的范围有哪些_代位继承人的范围 http://s.yingle.com/w/mf/526471.html

 福建自愿离婚协议书范本2018 http://s.yingle.com/w/mf/526469.html

 如何理解法定继承顺序_法定继承中遗产如何分割 http://s.yingle.com/w/mf/526466.html

  如何写欠条起诉书 http://s.yingle.com/w/mf/526464.html 如何办理房产继承公证_房产继承的程序及收费标准 http://s.yingle.com/w/mf/526462.html

 2018最新民事起诉状(公民使用)

http://s.yingle.com/w/mf/526460.html

 行政赔偿调解书(一审行政赔偿案件用)http://s.yingle.com/w/mf/526458.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满足什么条件可以多分遗产遗产继承的法定顺序是什么 http://s.yingle.com/w/mf/526456.html

 第二次离婚起诉书的格式

http://s.yingle.com/w/mf/526454.html

 云南自愿离婚协议书范本2018 http://s.yingle.com/w/mf/526452.html

 遗产和非遗产的界限_划分遗产范围的常见误区 http://s.yingle.com/w/mf/526450.html

 离婚起诉状范本2018 http://s.yingle.com/w/mf/526449.html

 房屋继承协议范本20182018 http://s.yingle.com/w/mf/526446.html

 房产继承的步骤_怎样办理

http://s.yingle.com/w/mf/526444.html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的内容

http://s.yingle.com/w/mf/526442.html

 2018年最新离婚起诉书范例2018最新

http://s.yingle.com/w/mf/526440.html

 涉台离婚民事起诉书写作技巧一

http://s.yingle.com/w/mf/526439.html

 江西在建电厂倒塌22人死亡_家属能获得什么样的赔偿 http://s.yingle.com/w/mf/526436.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离婚协议书通用格式

http://s.yingle.com/w/mf/526434.html

 遗产该怎么分才合适_孕妇能多分遗产份额吗 http://s.yingle.com/w/mf/526433.html

 离婚起诉书范例2018最新

http://s.yingle.com/w/mf/526431.html

 协议离婚之离婚协议书签订须知

http://s.yingle.com/w/mf/526429.html

 公有房产的继承_涉外房产如何继承 http://s.yingle.com/w/mf/526426.html

 什么是遗赠抚养协议

http://s.yingle.com/w/mf/526424.html

 离婚起诉书内容怎样写

http://s.yingle.com/w/mf/526423.html

 口头遗嘱有效的条件_紧急情况过后口头遗嘱还有效吗 http://s.yingle.com/w/mf/526421.html

  财产分割协议样本 http://s.yingle.com/w/mf/526419.html 企业申请注销登记时需要提交哪些文件企业注销登记申请书2018 http://s.yingle.com/w/mf/526417.html

 无户籍继承的特殊情况_小额存款继承的新尝试 http://s.yingle.com/w/mf/526415.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2018福建离婚协议书范本2018 http://s.yingle.com/w/mf/526412.html

  民事起诉状格式 http://s.yingle.com/w/mf/526411.html 离婚财

2018 http://s.yingle.com/w/mf/526408.html

 有效遗嘱必须具备的条件_遗嘱不公证有效吗 http://s.yingle.com/w/mf/526407.html

  民事义务及分类 http://s.yingle.com/w/mf/526405.html 律师信箱:夫妻财产如何分割财产分割协议书范例2018最新 http://s.yingle.com/w/mf/526403.html

 什么是遗嘱信托遗嘱信托有什么用 http://s.yingle.com/w/mf/526401.html

 2018云南离婚协议书范本2018 http://s.yingle.com/w/mf/526399.html

 民事判决书(撤销有关民事行为能力的宣告用)http://s.yingle.com/w/mf/526397.html

 农村房产的继承_农村房产下的宅基地如何继承 http://s.yingle.com/w/mf/526395.html

 民事起诉状(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民事诉讼用)http://s.yingle.com/w/mf/526393.html

 怎么写民事起诉状 http://s.yingle.com/w/mf/526391.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放弃继承权何时提起_放弃继承权要注意哪些问题 http://s.yingle.com/w/mf/526389.html

  应诉通知书(2018)http://s.yingle.com/w/mf/526387.html 证据保

http://s.yingle.com/w/mf/526385.html

 房屋继承手续的办理_继承房屋需要缴纳契税吗 http://s.yingle.com/w/mf/526383.html

(2018)浦民一民初字第8237号

http://s.yingle.com/w/mf/526381.html

 我国公民必须履行哪些基本义务

http://s.yingle.com/w/mf/526379.html

 杨振宁遗产分配分割完毕遗产分配的原则是什么 http://s.yingle.com/w/mf/526376.html

   民事义务 http://s.yingle.com/w/mf/526374.html 民事回避申请书 http://s.yingle.com/w/mf/526372.html 2018年

2018 http://s.yingle.com/w/mf/526371.html

 75岁金马影帝7病缠身_留下两百万给看护 http://s.yingle.com/w/mf/526369.html

 书写“民事起诉状”须知

http://s.yingle.com/w/mf/526367.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代位继承有什么条件_代位继承纠纷需要哪些证据 http://s.yingle.com/w/mf/526364.html

  离婚起诉书如何写 http://s.yingle.com/w/mf/526363.html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协议书范本http://s.yingle.com/w/mf/526361.html

2018

样本

 养女23年后起诉养父单身汉的收养行为无效 http://s.yingle.com/w/mf/526359.html

 刑事处分公证书(5)

http://s.yingle.com/w/mf/526357.html

 ××××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准许或不准撤回上诉用)http://s.yingle.com/w/mf/526354.html

 如何理解遗嘱继承的适用条件_如何理解遗嘱执行人 http://s.yingle.com/w/mf/526352.html

 注意:离婚起诉书应该注意的要点 http://s.yingle.com/w/mf/526350.html

 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申请书(申请人为公民用)范本2018 http://s.yingle.com/w/mf/526348.html

 公示催告申请书二写作技巧一

http://s.yingle.com/w/mf/526347.html

 遗产继承纠纷如何委托律师_遗产继承纠纷律师费如何收取 http://s.yingle.com/w/mf/526345.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代理行为的种类有哪几种划分方法 http://s.yingle.com/w/mf/526343.html

 摘要附图(申请专利)

http://s.yingle.com/w/mf/526341.html

 遗嘱继承有哪些条件_有遗嘱不按遗嘱继承的情况有哪些 http://s.yingle.com/w/mf/526338.html

   公司名称申请书 http://s.yingle.com/w/mf/526336.html 出生公证书(3)http://s.yingle.com/w/mf/526334.html 被继承人生前有未还债务继承人用遗产还债的顺序 http://s.yingle.com/w/mf/526333.html

 出具收养登记证明申请书

http://s.yingle.com/w/mf/526331.html

  公证书范本2018 http://s.yingle.com/w/mf/526329.html 非婚生子女的继承权_哪些非婚生子女享有继承权 http://s.yingle.com/w/mf/526327.html

  联营合同公证书 http://s.yingle.com/w/mf/526325.html 民事裁定书(对债务人申请破产还债用)http://s.yingle.com/w/mf/526323.html

 房产继承税费是什么_房产继承税的程序 http://s.yingle.com/w/mf/526320.html

 股权出质撤销登记通知书

http://s.yingle.com/w/mf/526319.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继承权公证书范本2018 http://s.yingle.com/w/mf/526317.html

无因管理纠纷案 篇6

2008年12月28日, 某纺织公司发生火灾, 由于消防队抢救及时, 火情得到控制, 但配电房的受电设备部分损毁。某供电公司启动应急预案, 积极参与抢险, 对该公司受损的受电设备及时进行了更换及维修, 更换及维修的材料费达152 690元。事后供电公司多次就抢险费用问题同该纺织公司磋商未果。纺织公司认为, 自己在火灾中损失惨重, 供电公司有确保安全供电的义务, 及时抢修是供电企业应尽的法律义务, 故不同意支付抢险费用。2009年2月, 供电公司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要求纺织公司支付抢险支出的材料、人工等费用共计182 136元。2009年3月, 经法院调解, 纺织公司同意支付材料费152 690元。

2 案件评析

本案供电公司因抢险而支出的费用应由谁支付?供电企业的管理人员一般都会想到《供电营业规则》第五十一条规定, 即“在供电设施上发生事故引起的法律责任, 按供电设施产权归属确定。产权归属于谁, 谁就承担其拥有的供电设施上发生事故引起的法律责任”。认为按照该条规定, 由用电客户买单理所当然。

但立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及民法原理, 从更深层次的法理视角来分析, 本案实质上属于债权纠纷中的无因管理纠纷。从“无因管理”的角度来分析这个案件, 得到的结果对用电客户应更具信服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 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 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无因管理作为债的一种, 是指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 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法律事实。进行管理或服务的当事人称管理人, 受事务管理或服务的一方, 称本人, 又称受益人。对于无因管理行为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法律是给予保护的。

无因管理成立要件有3个:管理人要有管理他人事务的行为;有为他人利益而进行管理的意思;没有法律或合同约定的义务。

无因管理成立后, 在管理人和本人之间产生债权债务关系, 即无因管理之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规定的管理人或者服务人可以要求受益人偿付的必要费用, 包括在管理或者服务活动中直接支出的费用, 以及在该活动中受到的实际损失。”

依据上述规定, 本案用电客户应承担的义务包括:一为偿还管理人因管理事务而直接支出的费用。供电企业在管理中直接支出的费用, 只有为管理所必须的, 才有权要求偿还。管理人所支付的费用是否合理, 应以管理活动当时的客观情况而定。二为赔偿管理人因管理事务所受的实际损失。供电企业为管理事务而受有损害时, 用电客户应当予以补偿。损害的发生应当与管理事务的行为有因果关系, 且应以实际损失为限。

应当引起注意的是, 供电企业作为无因管理人, 从着手管理他人事务时起, 即发生妥为管理等义务, 即在进行本案抢修技术援助时应以有利于用电客户的方法适当管理。供电企业在开始管理后, 应将开始管理的事实通知用电客户, 及时将管理的有关情况报告给用电客户, 如将抢修过程中发生的财务支出情况列出清单, 并应用电客户要求予以说明。在管理义务终止时, 供电企业应向用电客户报告事务管理的始末, 并将管理事务取得的各种利益 (取得的权利和物品等) 转移给用电客户, 如在抢修中拆卸下的设备配件等。

对一起无因管理纠纷案的法律思考 篇7

某纺织公司发生火灾, 由于消防队抢险及时, 火情得到控制, 但配电房的受电设备部分损毁。某供电公司启动应急预案, 积极参与抢险, 对该公司受损的受电设备进行及时更换及修理, 更换及修理的材料费达152690元。供电公司多次就抢险费用问题同纺织公司磋商未果。纺织公司认为, 自己在火灾中损失惨重, 供电公司有确保安全供电的义务, 及时抢修是供电企业应尽的法律义务, 故不同意支付抢险费用。供电公司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要求纺织公司支付抢险支出的材料、人工等费用共计182136元, 经法院调解, 纺织公司同意支付152690元的材料费。

2 无因管理———破解本案难题

本案供电公司因抢险而支出的费用应由谁支付?供电企业的管理人员一般都会想到《供电营业规则》第五十一条规定, 即“在供电设施上发生事故引起的法律责任, 按供电设施产权归属确定。产权归属于谁, 谁就承担其拥有的供电设施上发生事故引起的法律责任。”认为按照该条规定, 由用电客户埋单理所当然。

但立足《民法通则》规定及民法原理, 从更深层次的法理视角来分析, 本案实质上属于债权纠纷中的无因管理纠纷, 从“无因管理”的角度来分析这个案件, 得到的结果对用电客户应更具信服力。

《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规定, “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 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 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债的发生原因有四, 即合同、侵权行为、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无因管理作为债的一种发生根据, 是指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 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法律事实。进行管理或服务的当事人称管理人, 受事务管理或服务的一方, 称本人。因本人一般从管理人的管理或服务中受益, 故又称受益人。管理人是债权人, 本人是债务人。对于无因管理行为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法律是给予保护的。

无因管理的成立要件有3个条件:管理人要有管理他人事务的行为;有为他人利益而进行管理的意思;没有法律或合同约定的义务。无因管理成立后, 在管理人和本人之间产生债权债务关系, 即无因管理之债。无因管理是无因管理之债的发生依据, 无因管理之债是无因管理的法律后果。

3 支付费用和损失———受益人不可推卸的法律义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第一百三十二规定, “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规定的管理人或者服务人可以要求受益人偿付的必要费用, 包括在管理或者服务活动中直接支出的费用, 以及在该活动中受到的实际损失。”

依据上述规定, 本案用电客户应承担的义务包括: (1) 偿还管理人因管理事务而直接支出的费用, 供电企业在管理中直接支出的费用, 只有为管理所必须者, 才有权要求偿还。管理人所支付的费用是否合理, 应以管理活动当时的客观情况而定; (2) 赔偿管理人因管理事务所受的实际损失。供电企业为管理事务而受到损害时, 用电客户应当予以补偿。损害的发生应当与管理事务的行为有因果关系, 且应以实际损失为限。

4 反思无因管理———不容忽视的法律风险

本案虽已调解结案, 供电企业抢修耗费的材料费用得以补偿, 但本案仍有不少方面值得供电企业思考。在没有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的情况下, 供电企业从维护客户利益考虑, 在紧急状态下为客户提供抢修技术援助, 这有利于构建和谐电力, 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但同时, 供电企业应立足民法视角, 充分研究探讨从事该类无因管理行为给供电企业带来的一定的潜在法律风险, 如在着手无因管理事务后, 未尽适当管理义务, 未适当履行通知及报告义务, 都有可能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费用支出不合理将有可能导致法院不支持受益人给以补偿。

供电企业应当引起注意的是, 供电企业作为无因管理人, 从着手管理他人事务时起, 即发生妥为管理等义务, 即在进行本案抢修技术援助时应按本人意思办理, 应以有利于用电客户的方法为适当管理, 管理或服务行为采取的方式、手段、管理的结果有利于用电客户, 而不得损害用电客户的利益。但供电企业所管理的事务如是用电客户应尽的法律义务或者公益义务, 则管理的结果虽不利于用电客户的利益, 供电企业的管理也是适当的。

供电企业在开始管理后, 应将开始管理的事实通知用电客户, 通知后, 只要停止管理会使用电客户不利而继续管理又可避免用电客户利益受损失, 就应当继续管理, 即无法定或约定事由, 不得随意终止抢修。同时, 应及时地将管理的有关情况报告给用电客户, 如将抢修过程中发生的财务支出情况列出清单, 并应用电客户要求予以说明。

在管理义务终止时, 供电企业应向用电客户报告事务管理的始末, 并将管理事务取得的各种利益如取得的权利和物品等转移给用电客户, 如在抢修中拆卸下的设备配件等。

供电企业在处理与本案类似事务时, 应谨慎为之, 对所管理事务要给予如同管理自己事务一样的注意, 严格履行法律的要求。在实施无因管理行为时, 应注重收集相关证据材料, 如对管理现场进行摄像拍照, 对相关管理事务方法、手段和通知及报告证据合理固定保存, 以在发生纠纷时证实自己没有过错及费用支出的合理性等。

总之, 无因管理行为是法律所鼓励的行为, 这种行为实施或实现后是应当得到适当补偿的, 这是符合民法公平诚信的基本原则的重要体现,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 促使公民及组织提升感恩的责任意识, 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当用电客户身处危难之际, 尤其是客户用电设备故障危及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情况下, 供电企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给以必要的技术支持, 是践行社会责任的表现, 这是应当肯定和提倡的。同时, 供电企业也要严格履行法律要求, 依法规避法律风险, 只有这样, 才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供用电关系, 才有利于为供电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关链接

无因管理的法律意义

论好意施惠与无因管理 篇8

(一) 概念

好意施惠是德国判例学说上的概念, 我国还未有明确的定义。德国梅迪库斯教授认为:“有些行为方式在法律层面之外, 因此它们不能产生法律后果。这类行为没有统一的名称, 学者称之为纯粹的‘情谊行为’或‘社会层面上的行为’” (1) ;具体是指当事人之间基于约定, 而非设定的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而由当事人一方基于良好的道德风尚实施的使另一方受惠的非法律行为, 是意在增进情谊的行为。好意施惠主体为施惠人与受惠人, 即有无偿施惠的一方, 也要有接受恩惠的一方。因为提供恩惠是要有一定的对象, 即使接受恩惠一方不是个人, 也会是集体甚至是整个社会。

(二) 构成要件

1. 主观方面:

双方达成一个约定。约定不是指法律上的合意, 而是一种无法效意思的意思表达。例如, 在火车上, 甲请乙到某某站叫醒甲, 甲要下车, 乙答应甲了。这就是好意施惠, 乙答应甲并不是想产生法律效果, 而是出于好心而无任何法律效果的。这与合同达成合意完全不同。

2. 施惠人无偿对受惠人施加恩惠。

双方的约定内容一定是对受惠人有益的, 而不是对受惠人的权利加以限制或是为受惠人设定义务。好意施惠基于双方对具体恩惠的约定而展开的一种施惠行为, 它是无偿的行为。若是行为与钱财的有偿交换, 则不称之为好意施惠。

二、无因管理的概述

(一) 概念

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律规定或约定的义务, 为了避免他人利益的损失而自愿对他人事物进行管理的行为。管理事务的人称为管理人, 被管理事务的人称为本人。无因管理在许多国家的民法中都被规定为债的发生依据, 它是一种法定之债。我国《民法通则》第93条的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 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 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二) 构成要件

1. 无因管理发生无法定或约定的义务, 即无法律上的缘由。

无因管理的“无因”, 是指无法律缘由或者无法律依据。负有职务义务的人管理他人事务非为无因管理, 如消防员救火, 实为履行因其职务性质产生的公法上的义务。

2. 管理人有为了他人利益着想而管理事务的意思。

这是成立无因管理的主观要件。管理人具有为他人谋利益或避免损害发生的行为, 因为无因管理是事实行为, 所以不问是否达到管理人希冀的结果, 也不要求管理人管理时知道是何人的事务。管理人若为自己的利益, 但被管理人客观上产生利益, 同样认定为无因管理。

3. 无因管理需是管理他人事务。

“管理”必须是一个积极作为, “事务”须能产生债权债务关系的。关于道德, 情谊, 习俗的事务不属于无因管理的事务, 且事务必须是合法事务。

三、好意施惠与无因管理的比较

(一) 相同点

1. 二者都不是法律行为, 属于事实行为。

所以限制行为能力人与无行为能力人都可以实施这两种行为。法律行为是指主体以意思表示为核心并追求该意思表示中所含效果在私法上的实现的行为。好意施惠当事人虽然达成了相关的意思一致, 但是双方缺乏缔约的意思, 纯属于道德行为或是情谊行为;而无因管理中, 管理人并没有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终止的意思, 只不过法律为鼓励管理行为而对其特别规定, 因此它不是法律行为。

2. 施惠人与管理人都无法律上的根据, 自愿发出意思表示施惠或者管理。

施惠人与管理人是自愿为他人提供帮助, 或许是出于道义或许是出于私心, 但以第三人的标准来看是善举。好意施惠与无因管理行为是无偿行为, 行为人不能要求奖励, 但可以要求对方支付相应的对价。

(二) 不同点

1. 双方是否都做出意思表示。

在好意施惠中, 施惠人与受惠人达成某项约定, 但是缺乏缔约的意思。而无因管理行为中, 管理人为他人谋利益而提供管理, 在事务管理前管理人与被管理人无意思联络, 但是管理人在管理行为发生后负有通知被管理人义务 (管理人知道被管理人的情况下) 。

2. 是否发生法律效果。

好意施惠是事实行为, 双方所做的意思表示缺乏追求某种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意思表示, 仅仅是基于道德或情谊而达成某项约定, 因此好意施惠行为是没有法效的。而无因管理虽然当事人之间未达成合意, 但是法律为了保护和鼓励这种高尚的行为, 所以规定无因管理行为可以产生债权债务关系, 因此无因管理行为会产生法律效果。

3. 承担责任不同。

好意施惠行为中双方虽有意思联络, 达成某项约定。但是好意施惠缺乏缔约的意思, 所以好意施惠行为不同于合同行为, 如果一方当事人违反约定自然也就不构成违约责任。然而在许多情况下, 好意行为会越界, 如没有驾照的丙同意丁搭自己的顺风车, 在行驶过程中, 由于丙的疏忽发生了车祸致丁严重损伤。显然丁不可以基于违约提出赔偿请求, 但是丁可基于侵权行为提起赔偿请求。虽然好意行为基于双方无法效的约定, 但好意行为已超出好意范围造成他人的精神财产上的损害, 施惠人要承担侵权责任。在无因管理中, 被管理人对管理人负无因管理之债, 即偿还管理人因管理行为支付的必要费用, 同时管理人对自己重大过失和故意的行为所引起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好意施惠行为与无因管理行为越来越常见。它们都是为他人谋利益的行为, 人们经常会将其混淆, 本文力图通过分析两者的概念、构成要件来分析两者的异同。

关键词:好意施惠,无因管理,事实行为

注释

浅谈侵占罪与无因管理之间的界限 篇9

所谓无因管理, 即未受委托, 并无法定或约定义务, 为避免他人利益遭受损失而为他人管理事务。无因管理制度源自罗马法, 称为Negotiorum gestio (管理他人事务) , 最早使用于为不在之人 (尤其是远征在外的军人) 管理事务, 属于准契约之一, 近现代各国民法对无因管理予以不同程度的抽象, 而建构起一般的无因管理制度。

无因管理法律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弘扬社会互助道德, 确认无因管理的合法性, 以此作为阻却管理行为违法性的情形, 体现公平正义的法律精神。在性质上, 无因管理是一种事实行为, 是产生无因管理之债的法律上的原因。无因管理有正当的无因管理和不当的无因管理两种类型, 正当的无因管理包含适法无因管理和不适法无因管理, 不当的无因管理包含误信管理和不法管理, 不同类型的无因管理, 其构成要件不同, 产生的法律效果亦不同。

我国法律中关于无因管理的规定在《民法通则》第93条: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 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 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民法通则意见》第132条: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规定的管理人或者服务人可以要求受益人偿付的必要费用, 包括在管理或者服务活动中直接支付的费用, 以及在该活动中受到的实际损失。

无因管理的表现形式有很多, 常见的如见义勇为, 帮助邻居家雨天收被子, 邻居家着火抢险等都属于无因管理的具体表现。无因管理区别于其他违法性阻却事由的特征之一就是行为人本身对该管理行为没有法律上的义务。

二、侵占罪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侵占的定义是:非法占有别人的财产。《宪法》第12条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由此可见, 此二者所说的侵占是广义的, 所指的是侵犯各种类型的财产, 不仅包括盗窃、诈骗、贪污、抢劫等财产犯罪, 也包括侵犯财产的各种民事侵权行为。《刑法》第270条规定的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 数额较大, 拒不退还的, 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处2年以上5年以下尤其徒刑, 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 数额较大, 拒不交出的, 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 告诉的才处理。”侵占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三种财物:一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二是他人的遗忘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侵占罪与其他侵犯财产型犯罪的一个关键区别在于“合法持有+非法侵吞”:行为人将自己已经合法持有、控制下的他人财物非法转归为己有, 并且拒不交出、拒不返还的。

三、无因管理与侵占罪能否产生竞合情形

无因管理行为能否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侵占罪, 司法实践中对此有肯定意见。如拾得遗失物中, 肯定意见认为, 对无因管理情形下行为人将持有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并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适用刑法调整, 与民法上的无因管理制度是统一的。但笔者对此并不能予以认同。无因管理调整的是民法上的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 范围较广;侵占罪的对象仅限于上文所述的三种财物类型, 对象特定。将无因管理在行为人拒不交出或返还的情形下认定为侵占罪, 无疑混淆了侵占罪与无因管理各自指向的特定对象, 使刑法不当的侵入到了民法所调整的领域, 模糊了公法与私法之间的界限。

四、无因管理与侵占罪的界限

虽然正当的无因管理并不排斥侵权行为的成立, 但无因管理与侵占罪的界限还是相对分明的。

首先, 主观方面而言无因管理是以为了他人的意思, 帮助他人管理, 最后归还给他人为前提的, 本身是合法的。而侵占罪则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且拒不返还原物主。

其次, 从某种意义上说无因管理是干预本人私人事务, 是一种侵权行为。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互相帮助的, 因此无因管理制度是阻却管理事由违法性的。且在返还原物时可以请求失主支付必要费用或悬赏承诺。但如果失主找来拒不返还失主, 或者明知失主而不返还, 或者为了自己的利益使用物品, 完全看不出有返还的意思, 那么就是侵占了。民事关系上, 就不能要求找来的失主支付必要费用及悬赏承诺, 还要就对失物的损坏赔偿。如果侵占数额较大, 还会构成侵占罪。

再次, 无因管理是民法调整的领域, 涉及的多是私法的当事人自治关系;侵占罪是关系到当事人之间的合法财产被非法侵吞, 虽然侵占罪本身是当事人可以自主选择的亲告罪, 但也需要国家法律强制力的保障的可能。侵占罪所涉及的范围相对有限, 如在我国, 侵占遗失物、漂流物、逸脱之家畜从刑法规定看, 不构成侵占罪;刑法将遗忘物作为侵占罪对象而不是将遗失物作为侵占罪对象, 是划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界限。

摘要:有学者认为, 无因管理是合法的事实行为, 而侵占属于不法的事实行为;无因管理是阻却违法性制度, 而侵占罪具有违法性。笔者认为类似阐述虽然指明了无因管理与侵占罪的不同性质, 但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界定区分无因管理与侵占罪。无因管理确是干预他人事务的行为, 本应构成侵权行为, 但无因管理同时又是社会互助行为, 其管理有利于行为受益人, 并不违反其意思, 或者公众利益, 此为与侵占罪最大的区别, 也是法律使无因管理成为合法行为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无因管理,侵占罪,界限

参考文献

[1]郑玉波.民法债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2]芮沐.民法法律行为理论之全部 (民总债合编)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无因管理制度的完善 篇10

当事人交易安全的保护是近现代民法的重要课题, 需要包括善意取得制度在内的若干制度相互配合予以实现。此外, 通说认为, 物权行为理论的提出亦是为满足民法对交易安全保护的需要。但在适用范围上, 物权行为与善意取得制度的关系一直是民法学界较有争议的问题之一。[1,10]我国现行物权法明确规定善意取得制度, 其第106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 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 符合下列情形的, 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 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 (二) 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 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 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 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 参照前两款规定。”○11

(二) 善意取得制度对交易安全的保护

善意取得制度其从产生就涉及民法所有权保护和交易安全的价值衡量问题。民法上素有“静的安全”和“动的安全”之分。在一个以交易维系的市场经济社会中, 当二者不能兼顾时, 考虑到财产权之圆滑流通起见, 在某种场合下, 亦非牺牲真正权利之利益 (静的安全) , 以保护善意无过失交易者之利益不可。○12善意取得制度正是在静的安全和动的安全二者之间基于法律理性做出的选择。

善意取得制度集中解决在无权处分情况下的权利瑕疵问题, 试图以此保护交易安全并提高交易效率。○13“善意取得”理论保护第三人的方法, 是依法赋予第三人一个针对原物权出让人的抗辩权, 使其在自己负有举证责任的情况下保护自己的物权取得。该理论积极作用在于它把第三人的“善意”作为权利取得是否受保护的标准, 从第三人的主观方面解决了交易公正问题。○14由此观之, 善意取得制度与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具有同样的功能, 即保护交易安全。但在此点上, 两者的关系如何调和, 实乃一重要问题。有人认为, 善意取得制度对交易的安全已经做到了十全十美的保护, 已不需要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的存在。本文认为, 此乃谬论, 是在没有对善意取得制度做周详之了解的情况下所作出的错误判断。

(三) 善意取得制度在保护交易安全中的缺陷

善意取得制度通过保护交易中善意第三人的利益, 从而维护交易的安全。但是善意取得制度在保护交易安全中却存在着一些缺陷。

第一, 该制度自身存在着不周密性, 其就是它不能把依据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与事实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最终区分开来。善意取得常常设定的保护第三人的情形是:甲将一物出卖给乙, 而乙又将其出卖给第三人丙, 各自均以发生交付;在甲与乙之间的合同有瑕疵、而甲提出撤销合同并主张返还原物的情况下, 第三人丙因为其物权取得为善意取得, 丙所取得的所有权即受到保护而不受甲的追夺。善意取得对丙的保护的缺陷恰恰就发生在其保护的理论基础上:丙此时取得物权的法律基础是事实行为而不是法律行为。○15如依此说, 则中断了丙取得物权的法律关系, 即丙与乙之间的法律关系, 这样, 就在法律上剥夺了丙在其与乙之间的法律关系有瑕疵时的撤销权。因为, 丙的权利取得是依事实行为而取得, 而事实行为是不能撤销的。所以, 善意取得制度对第三人利益保护的设计是不周密的, 最终对第三人保护仍然有缺陷。○16

第二, 由于善意取得制度是根据第三人的主观心态来确定是否给予其保护。这一点也就决定了它在保护交易安全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在实践中要让当事人的主观心态得到客观的证明和确认是很困难的。

(四) 善意取得制度不能取代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善意取得制度在保护交易安全中存在的缺陷。那么在该制度出现缺陷的情形中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又能否给予功能填补呢?

第一, 在善意取得制度自身存在着不周密性的情形中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是能够给予功能填补的。基于上面的案例分析如下:在此案例中, 只有承认乙与丙之间的法律关系仍然存在, 才能保护到丙的利益。但根据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这一点是做不到的。因此, 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就必须利用物权行为理论的区分原则和无因性原则来解决这一问题。根据物权行为理论的交易结构, 丙与乙之间的债法上的法律关系仍然存在, 则其瑕疵就能够得到救济。丙此时享有对乙的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第二, 在善意取得制度由于自身的构成要件使其功能受限时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是能够给予功能填补的。由于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在对第三人的保护中不会考虑第三人的主观状态, 因此它在这一问题上是不受拘束的。在第三人的“善意”得不到确切证明时,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可以在自己的功能范围内给予填补。

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在保护交易安全中, 善意取得制度需要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的功能辅佐, 前者不能取代后者。

四、两种制度的功能衔接

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与善意取得制度都具有保护交易安全的功能, 但由于二者在制度构造上存在着巨大差异, 它们在保护交易安全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会不一样。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主要针对于当交易只涉及两方当事人时, 通过将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分割开来, 从而保护受让人的利益, 以保护交易安全;当交易涉及第三人时, 其所能发挥的保护作用就有所局限, 而此时善意取得制度却可以给予功能上的补充。善意取得制度是针对于当交易涉及第三人时的情形, 通过对第三人之善意的保护, 从而保护第三人的利益, 以维护交易安全。但是, 由于善意取得制度自身的不周密, 以及其要求的第三人“善意”的主观要件在实践中存在着认定上的现实困难, 由此就会导致该制度对第三人的保护出现缺陷, 而此时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却可以填补这些缺陷。

上一篇:操作效果下一篇:物业管理新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