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建筑管理

2024-05-26

完善建筑管理(精选12篇)

完善建筑管理 篇1

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我国建筑业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发展前景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 且国际竞争日益加剧, 这又使我国的建筑管理制度与国外的先进模式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 我国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弱点和不足, 积极的进行改进和完善, 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建筑大行业稳步发展。

1 当前建筑管理工作的基本现状

1.1 在招投标以及签订合同阶段中, 由于建筑工程各级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不高以及法律意识缺失, 加上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缺乏整体规划, 引起投标书和施工合同的不规范和不合理, 这必将影响建筑工程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进行施工合同的签订时, 恶性建筑市场竞争促使“不平等”条款合同的签订, 极大地损害了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 而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施工企业使用劣质原材料, 以及简化施工工序和施工步骤, 无疑影响了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甚至还会危及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2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问题。由于相关的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不遵守相关的规则, 使得在施工现场发生了很多安全事故, 这不仅造成了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害更不利于整个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传统的施工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建筑管理发展的需要, 滞后的管理制度使得整个工程没有创新意识, 在具体的工作中就会体现出建筑资源材料的浪费和损失。众所周知, 工地的施工工程是一个艰巨而庞大的工程, 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相关的合同进行有效地工作, 但是在有些工程的建设中, 出现合同的篡改和终止现象, 这就给施工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究其原因, 这也是在建筑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不规范性管理和管理漏洞造成的。

2 完善建筑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探究

2.1 加强政府监管职能, 推动管理方式的改进。

通过西方国家建筑领域的发展态势分析来看, 政府成立交通、建筑、环境一体化的综合监管部门, 可以打破行业间无形的壁垒, 便于统一运作和集中管理, 以实现建筑管理方面的共同协调和配合。政府应退出形式意义上的市场管理空间, 但是并不放松对于建筑市场的监管力度, 而是注重对涉及到公共关系和利益的建筑活动进行重点监管, 狠抓由于恶性竞争带来的不合理、不公正交易行为的监管, 并强调对于安全生产、工程质量以及环境保护等切实涉及到公众财产和生命安全的建筑行为的监管。政府监管部门通过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逐步规范建筑市场, 使建筑活动得以合理、有序的运行, 以确保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2.2 建立、健全建筑市场制度和市场机制

2.2.1一个合理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对建筑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 要求建筑市场的统一化和标准化, 打破地方垄断就成了当下建筑业的努力方向。2.2.2逐渐促进生产要素市场的完备, 应培育稳定、可靠的劳动力市场, 强化建筑劳动力现场全方面的系统化管理, 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劳务人员的学习、培训和考核, 使其能按照正规操作规程进行规范化施工。2.2.3建立和健全以工程担保和保险为主体的风险管理制度, 实行投标担保、合同履约担保以及资金支付担保等, 并逐步开办关于各种建筑行为活动的意外伤害等保险。

2.3 强化安全意识, 逐步改进安全监管方法。

安全问题是施工工程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安全问题的发生就会给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 同时也会阻碍工程的正常运行。所以在工程建筑的过程中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注意, 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首先, 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筑企业要对施工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培养, 可以进行培训和演习等活动, 让人们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大危害以及工作中经常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使其在具体的工作中充分的注意。

其次, 要规范安全管理制度。建筑企业要对相关的施工人员负责就要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方面进行改进。例如, 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在进入工地的同时戴好安全帽, 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对违反规则的人员要进行有效地惩处。同时建筑企业也要从施工人员的方面去考虑, 可以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适当的增加或者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强度。

再次, 对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要进行严格把关。这一点是人为因素之外的又一重要因素。对施工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那些优质的建筑材料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同时也能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整个施工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得以有效地完成, 强化安全意识, 改进监督管理方法是杜绝安全隐患的有效途径, 本着安全为本的工作原则, 才能给建筑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

2.4 树立诚信施工意识, 完全确保工程质量。

对于每个建筑企业来说, 要想提高其自身的知名度, 挖掘更为广阔的建筑市场, 诚信的施工意识是重要的前提。只有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度, 才能提高自己的信誉程度。那么在具体的工作中也要注意一下几点:

首先, 要对建筑材料的质量严格要求。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 有些建筑企业为了更大限度的谋取利益而忽略了工程的质量, 建筑出所谓的豆腐渣工程, 这就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负责的表现。质量监督部门要严格的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 确保工程的每一步都万无一失。

其次, 对工作人员的诚信意识的培养。每个工作人员都是有着一定思想意识的成年人, 对其进行诚信教育工作会比较容易, 只有满足每个工人的自身利益, 他们就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有利价值, 自觉地提高诚信意识。

同时, 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责任机制, 本着对自己工作负责的原则, 将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个员工个人。

结束语

建筑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 我们应准确分析建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针对各种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并不断探索新途径和新方法, 以更好地完善建筑管理工作水平, 逐步推进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高艳霞.浅析建筑企业安全施工管理与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35) .

[2]孙叶秋.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23) .

[3]张广振, 李云钦.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17) .

完善建筑管理 篇2

[ 作者:任秀琴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211 | 更新时间:2009-9-1 | 文章录入:imste2009年 第 6 期 ]

(包钢建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摘 要:文章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现状及存在 问题,并就施工企业如何提高施工合同管理,加强合同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施工合同;施工企业;合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21(2009)06—0039—02施工合同管理在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的经济往来, 主要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能否有效把好合同关, 是现代企业经营 管理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进一步改革开放,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将逐渐与国际接轨。外国建筑施工企业逐步进入我国市场, 现在我国建设投资已呈多元化,各种项目均按国际惯 例进行管理,例如采用FIDC(合同条件)合同 ,实行严格的合同管理。并且目前我国已实行监 理制度,按国际惯例,监理工程师的职责就是进行严格的合同管理,这对施工企业是一股强大 的压力。同时,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要想进入国际市场, 参与国际竞争, 没有高水平的合同管 理 也是不行的。目前, 我国建设工程界虽然对此已有了充分的认识, 但总的来说, 有关各方的 合同意识淡薄, 合同管理水平低仍是我国建筑市场上的普遍现象。并且目前的建筑市场过于 向买方倾斜,竞争更加激烈,工程合同价格中包括的利润逐渐减少,合同风险增大,条件苛刻。因此, 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应重视合同管理, 加强以《合同法》、《建筑法》为重点的法制 学习和教育, 提高全体员工的合同意识, 把合同管理融入经营管理中, 依法经营管理, 加快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建筑市场不规范

我国建筑市场发展至今, 由于与市场经济体制运作相适应的法律目前尚不够健全和完善, 可 操作性差, 常会造成市场交易主体行为不规范, 在合同签订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问题。主要表现为:

2.1.1 业主凭借优势地位使承包商接受苛刻的合同条件, 不能严格履行合同。日益激烈的 市场竞争使建筑市场向买方倾斜, 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 承包商被迫接受业主提出的苛刻的 合同条件。如业主盲目压价、制定不平等的合同条款,或要求承包商垫资承包等;在合同实 施中业主不履行合同条款,业主违约,拖欠工程款。由于业主的资信存在问题,建设资金缺 乏或违规工程的存在,使后续资金不能到位。许多承包商经常不敢要求业主严格履行合同义 务, 甚至不敢向业主提出合理的索赔要求。

2.1.2 承包商对业主采取违法手段承包工程, 产生不合格工程。有些承包商不采取投标方 式, 而是采取行贿方式获得承包工程。在投标报价过程中, 有意哄抬承包价格。有的承包商 不合理履约, 偷工减料, 造成工期拖延, 工程质量不合格。还有些承包商任意肢解工程, 擅 自分包工程或假借分包的名义, 倒手转包工程,从中牟利。这些都给业主带来损失, 给工程 造成隐患。

2.2 建设工程合同体系不完备

由于我国目前的建设工程合同文本不能满足各种工程类型的需要。同时, 合同的定价方式主 要为总价合同, 不适应建设工程的多样性。施工合同所依照的是否为有效的法律法规,合同 主体是否合格;当事人意思表述是否真实;合同内容和形式是否合法等问题,通常会影响合 同的效力,或未能针对性地拟订解决建设工程价款的结算、工程的保险、工程款的拨付、合 同解除等具体情况的条款,或光是列入《招标投标法》、《建筑法》等原则性条规,到时候 合同当事人发生争议,陷入于法无据的尴尬和风险。

2.3 建筑企业法制观念淡薄, 合同法律意识不强

许多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不熟悉《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 规的一般规定, 基本上没有把合同管理纳入经营管理之中, 造成企业在经济往来中产生合同 纠纷, 将企业陷入泥潭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主要表现在:

2.3.1 合同意识普遍缺乏, 不重视合同管理。企业在签订合同后, 就将其束高阁, 不去认 真研究合同条款和内容, 直到发生争执和索赔, 才将合同找出来。如在《施工合同文本》的 推行中, 许多建筑企业并未按照合同示范文本签订施工合同, 阴阳合同现象屡禁不止。对于 同一个工程项目, 有两份合同, 即“私下合同”和“正规合同”。“正规合同”按照《施工 合同文本》起草, 形式正规, 内容合法, 但双方当事人并不真正去履行, 它仅用于应付管理 部门的审查。而“私下合同”则是双方主要负责人出自私利而另行订立的。它在形式上很不 完备, 实际上属于违法的不平等合同, 给依法履约埋下先天隐患。

2.3.2 合同管理不规范。一方面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尚未制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合同管理 工作程序, 合理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 合同文档管理混乱;另一方面大多数建筑企业的合同 管理未达到专业化管理的程度。

2.3.3 索赔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受建筑市场各种主体本身和客观条件的阻碍,导致了索赔工作存在一系列问题: 施工企业不懂索赔、不敢索赔、不会索赔;建设单位不准 索赔。

2.3.4 对合同管理人员要求不严,培训力度不够, 造成合同管理人员法律观念不强, 合同管 理知识缺乏。企业的印鉴、介绍信和空白合同等时常被人借用、盗用。

2.3.5 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在与关系单位或个人发生经济往来时, 只是将签订合同 当作一种形式。比如, 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 往往先实施, 在需要付款时后补合同, 在项目 实施过程中一旦发生纠纷, 就很难将双方的责、权、利划分清楚,给项目的实施带来隐患。

2.4 合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低

目前, 部分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仍以手工操作为主。没有利用好或没有充分利用好计算机和 网络资源, 既增加了成本, 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3 完善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措施

3.1 加强建设领域的立法和执法

3.1.1 完善建设领域的立法,建立和完善各种配套法规。国家应对建设项目合同的管理通过严格的法律和法规来规范, 明确立法、执法与行政管理之 间的关系, 抑制建筑市场中的无序竞争。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合同法》、《建筑法》、《 保险法》、《担保法》、《仲裁法》等法律, 由于我国的法律比较原则, 不便于实施, 建议 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和实施办法。

3.1.2 加强执法。由于我国法律基础薄弱, 执法机制不健全,法治意识和合同观念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 不 适当的行政干预也严重影响正常的经济活动, 给我国建筑合同制度的实施带来很大困难, 不 利于我国合同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严格执行是以完善有效的法律法规 为前提的, 而工程建设中的参与者众多,各种关系比较复杂, 只有建立起规范健全的法律体 系才能保证工程项目按合同顺利实施。

3.2 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合同管理体系

合同管理体系就是施工企业必须从上向下建立健全起一支专业队伍,实行系统管理。在公司 建立合同管理的专职机构,设立合同管理员,并具体明确合同管理员的地位、职能。分公司设 合同管理专职或兼职部门,项目部应设立合同管理岗。

3.2.1 大中型施工企业应建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分公司或项目部应设立合同管理岗位,应由专人专责管理。

3.2.2 合同管理人员首先要具备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和运用法律、法规的能力,熟悉合 同签订和变更、索赔程序,同时还要具备工程管理、造价管理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

3.2.3 应采用统一的合同文本。最好直接套用建设部和国家工商局推荐的施工合同示范文 本。其特点是规范、全面、严谨、准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采用这个文本,将有利于避免 因管理人员水平不高或疏忽而产生的漏洞,有利于明确合同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也有利 于合同争议的解决。但在市场中处于强势地位的那些业主和发包方往往不愿采用该文本,常 常 喜欢自己拟订合同。这时施工方要引起高度重视,对拟订的每个条款,特别是合同中的免责 条款,加以仔细斟酌,以免无效合同和错漏、歧义的产生,尽量限制业主风险的转嫁,尽力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为合同中的任一条款都有可能给当事人带来较大风险和重大的损失。

3.3 建立现代的合同管理机构和管理模式

3.3.1 建立严格的印章使用制度,企业的合同专用章是代表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外行使权 利、承担义务、签订合同的凭证。因此,企业要实行合同专用章审批和使用分离的规定。

3.3.2 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强化法律意识, 提高风险防范 意识, 加强合同管理, 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合同由企业的法律顾问部门统一 归口管理和各业务部门、各单位分口管理的模式。企业法律顾问部门作为企业合同统一管理 部门,对企业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负有监督、检查和指导的职责。具体管理中, 对合同实行分 级、划块管理, 各业务部门和各单位作为合同二级管理单位, 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合同签 订和履行, 并向法律顾问部门定期汇报有关合同的执行情况。

3.4 强化履行监控和结算管理, 及时处理违约纠纷

签约的目的主要是保障合同的及时有效履行, 防止违约行为的发生。通过监督和跟踪管理可 以了解合同的履行情况, 及时发现影响履行的原因, 以便随时向各部门反馈, 排除阻碍, 防 止违约的发生。另外, 合同结算是合同履行的主要环节和内容, 合同管理部门应会同财务部 门密切配合, 把好合同的结算关, 这既是对合同签订的审查, 也是对合同履行实施有效的监 督和管理。一旦有违约情况发生, 法律顾问要区别情况, 及时采用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 , 积极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对合同管理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科学 的管理。

3.5 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 实现合同管理科学化

目前计算机和网络已在企业中普及, 企业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可引入计算机和网络, 实行合同 信息网络化管理。实现合同的无纸化管理, 减轻手工操作的难度, 使建筑企业合同管理科学 化、规范化。

3.6 加强相关人员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培训

从现有的市场环境来看,施工企业承担太多不应承担的市场风险,但市场的有序、完善和规 范,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施工企业应从领导开始到有关部门及人员学透与建设工程密切相关 的《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等基本法律,还需深刻理解和熟练运用像《施 工合同的司法解释》、《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等作为法院判决和法官直 接引用的具体法律根据,并具体落实到企业的施工合同管理中,练好保护自身权益的内功。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经济中合同和法律诉讼的风险,万一被诉讼,也能用法律保 护自己。这就要靠施工企业在合同管理中有效用好《施工合同的司法解释》等类似适用法律 的相关规定。所以企业必须对合同管理人员从严要求, 定期培训, 使合同管理人员掌握法律 基本知识和签约技巧, 增强责任感, 这是加强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根本。结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重视合同在经济活动中 重要作用。施工企业如果没有有力的合同管理,很难获得盈利,稍有不慎即会造成亏损。市场 竞争越激烈,越要重视合同和合同管理。抓好合同管理,对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树立企业形象,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具有特殊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贤林.论建筑施工企业合同风险的防范[J].安装,2007,(7).

[2] 宋家琦.浅议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合同管理[J].山西科技,2005,(4).

[3] 申淑华.加强施工合同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河北煤炭,2005,(6).

完善建筑管理 篇3

随着近年来我国建筑投资规模的不断增长,建筑企业项目管理日益凸显出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之中的重要作用。建筑企业的经营以及企业制度的完善都与企业项目管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我国许多建筑企业项目管理中凸显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项目管理内涵的基础上,对建筑企业项目管理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重点探讨加强企业项目管理的对策。

企业项目管理基本内涵

项目管理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管理学科。一般我们亦将项目管理称之为施工项目管理,通常可将其定义为以实现高效益目标为目的,在项目的过程之中依据项目的内在规律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以及工具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优化组合并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从而实现或者超过企业预定的项目目标,以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收益。

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

建筑企业开展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与根本目的在于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质量在任何领域都是十分重要的,工程建设也不例外。建筑企业完成工程质量的好坏对于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国家投入的资金能否得以有效使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所在,因此作为建筑企业,质量是关键所在,必须将保证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不断加强项目管理,从而在保证建筑企业生存的前提下,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在企业建筑工程实际之中,要切实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则必须注重满足工程所针对的用户在从事生产时、生活中的实际需要的功能及使用价值,同时必须符合建筑工程设计要求以及合同中所规定的质量标准。如何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笔者认为应首先明确工作项目质量的具体内涵,具体如下:

其一,注重工程项目实体的质量。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是由多个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项工程组成的,而这些工程项目的建设亦需要通过一道道的工序来完成。因此,只有从上述四个方面入手,保证分项、分部、单项工程的质量,保证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才能够保证工程项目实体的质量。

其二,注重工程项目功能和使用价值

工程项目质量是否合格从其功能和使用价值来看,体现在项目质量的经济适用性、安全性、外观与环境的协调三个方面。实际上讲,项目功能和使用价值并没有一个统一固定的衡量标准,因为不同的业主对工程项目的功能要求不尽相同。所以,工程质量的功能与使用价值的好坏是取决于业主的需求的。

其三,注重工程项目的工作质量

工程项目的质量好坏与工程建设者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直接相关。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只有认真工作,提高工作质量才能保证项目工程的质量。如果工程建设者对决定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有关因素不予以严加控制将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要狠抓项目管理,杜绝项目管理不规范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

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项目管理现状

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项目管理现状可以看出,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保证项目管理运行

当前我国一些建筑企业的施工项目管理运作模式比较混乱,深究其根源,笔者认为关键问题在于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致使在工程项目的实际运作过程中难以实现有效地监督和监控,从而导致责权不明、资源浪费、措施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流于形式、项目管理团队内部松散等问题的出现。其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权责不明,落实不力。在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之中,如果不能够明确各个环节的权限与职责,那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部门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项目责任考核监管不力,缺乏有效的动态管理机制;项目实施团队缺乏凝聚力、缺乏专业的项目管理基本知识和相关技术质量意识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和工程进度。

其二,成本管理过于粗放。企业的最终经营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尤为重要。当前多数企业出现了因企业项目管理水平不高,缺乏有效的经费制度和相关标准的制约导致经营管理费用过高,影响企业利润的实现。因此我们要加强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制定严格的责任管理制度,健全相关体系,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

建设施工单位的信息化建设相对于其他产业企业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他们的信息化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电子邮件、无纸办公的阶段,对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较低。信息化并未得到管理层的重视,缺乏总体规划和系统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不完善

建筑施工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系统的制度和相关激励措施。管理层次仅仅停留在单纯的工资管理上,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容易造成人员的流失,进而影响企业的市场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解决建筑企业项目管理问题的策略研究

建筑企业项目管理对于保证企业项目的高质量完成,保证工程的质量,保证建筑资金能够用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解决当前我国建筑企业项目管理之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众多建筑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国内许多学者在此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大多是针对现阶段项目管理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此处,笔者谈下自己对解决建筑企业项目管理问题的策略的认识,具体如下:

完善的项目管理机制,保证项目管理政策运行

解决我国建筑企业项目管理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与项目运行模式向配套的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机制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项目管理政策的正常运行。因此,笔者认为,应将重点放于项目管理体制的完善上,使项目管理机制与项目运行机制相适应,逐渐形成以企业建筑施工项目经理部为中心的动态管理机制,同时注重构建配套的监控机制、考核机制以及约束机制。笔者认为主要从如下两点入手:

其一,作为项目管理主体的项目经理部,应当自己的主体地位,同时建筑企业管理层应当给予各个项目管理部负责人相应的自主权利,使其能够在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内能够行使其应用的权利。

其二,完善与项目管理运行机制相配套的管理机制、奖惩机制、约束机制以及考核机制等方面的健全和完善。从而实现以完善的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和权利及责任指标;以完善的奖惩机制予以奖惩,以完善的约束机制约束其行为;以完善的考核机制,对其工作质量,工程项目管理质量进行考核。另外,应注重对建筑市场的研究分析,从而紧跟市场竞争形势,在做强的基础上做大。

创新项目管理制度建设,明确职能部门权责

要优化建筑企业项目管理,提高企业项目管理质量就必须做好创新项目管理制度建设,明确职能部门权责。项目经理部是施工项目的直接管理部门,因此,建筑企业应当注重通过创新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制度来对其管理行为予以约束。

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三方面入手:其一,采用统一的项目管理模式,使建筑企业管理者以及项目管理的直接负责部门在对施工项目进行管理和控制时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其二,优化企业职能结构,创新运作调动模式。建筑企业首先应当注重创新思想在企业基本职能机构优化中的应用;其次,要对企业管理与企业项目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界定并予以明确,逐渐形成以市场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的调控模式;其三,在对项目管理的成效进行考核时,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对建筑企业施工项目予以管理和考核,从而在突出企业本部是投资责任中心、利润中心的同时,是企业的项目效益实现最大化。

紧抓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和控制

做好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和控制,目的在于实现降低企业项目成本基础上的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应增强企业管理层,特别是项目主管部门的成本意识,使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能够对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其中,应主要注意如下几点:其一,成本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其二,项目的实施应严格按照完善的项目合同;其三,要善于应用合同进行索赔,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每个月度、季度应该对成本进行统计,定期进行总结,及时发现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

总之,当前经济形势下,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与调整。对于我国建筑企业而言,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在于紧抓机遇,改善本企业在项目管理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此外,必须加快项目管理的创新步伐,使建筑企业项目管理迈向一个更高,更新的台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为自身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管理发展、完善的研究 篇4

1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1.1 程序因素

对于我国现今国内部分的工程来说, 在进行相关在进行施工之前并没有通过合法的程序获得施工许可, 这对工程的合法性直接造成严重的危害, 并且对于建筑工程的其他相关主体也是有直接的影响, 同时, 一旦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缺乏相关的证件和程序许可, 就有可能会出现很多的法律问题, 如果在这时出现质量问题, 那么业主以及建筑企业的合法权益也将无法得到保障, 人身和财产安全都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不利于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发展。

1.2 部门因素

现今, 我国很多的建筑企业内部并没有专门设置监管部门, 而是进行部门之间的合并管理, 同时还有部门的企业内部监管人员并没有直接的将相关的监管责任进行落实, 因此, 对建筑行业来说, 就有可能会导致部分质量问题的产生, 导致工程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同时还有少部分的建筑工程监管人员对国家所制定的相关建筑工程标准并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导致建筑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企业形象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影响我国建筑行业进一步的发展和进步。

1.3 监理因素

目前, 很多的施工单位在监理方面都表现为随意性较大, 缺乏严格的监管和审查标准, 同时还有部分的建筑企业对于监理工作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 表现的十分随意, 在实际的监理过程中, 其中比较明显的问题包括:施工单位派往现场的监理人员存在着配备不齐、监理工作内容无法准确把握等, 施工单位在进行实际的工程发展过程中, 并没有表现对工程管理做到足够的重视, 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 则是存在着部分的监理人员对于工程不合格的部门不报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工程质量水平的提升。

1.4 技术因素

目前, 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来说, 建筑人才十分的匮乏, 一般来说, 建筑工程项目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由于建筑技术人员在技术方面的保守观念, 导致其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 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建造, 但是传统的建设方式在费用使用上要远远高于新兴技术, 同时由于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 只是单纯的进行质量预算控制, 并没有直接参与到工程建设中, 因此在计划的质量节约上同实际工程实施的质量节约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误差, 两者之间在费用的实际使用上以及相关费用的产生上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现今, 建筑企业的技术逐渐的成为了影响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 技术问题对于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建筑企业想要实现质量控制的目标, 必须要从根本上对技术进行革新发展, 实现质量节约的发展目标。

2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2.1 管理全面化发展

一般来说, 通过全面化管理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实现建筑企业管理的发展目标, 对于建筑企业的发展来说, 企业需要建筑工程相关的人员进行共同的参与进行建筑工程的质量改造, 通过全员在各个环节上进行质量把关实现对建筑企业严格的管理, 一般来说, 在建筑工程的初始设计阶段, 需要做到的是建筑工程进行全面管理, 最终实现对建筑行业全面化的管理。

2.2 监督机制科学化发展

现今, 我国的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引进科学的管理监督机制的方式, 通过合理化的监督管理, 以及全面化的监管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的发生, 同时还能够通过有效的监督提升建筑工程建设的实际工作效率, 获得双赢的发展目标。对于建筑质量水平的提升问题, 我们还可以在进行监督机制的完善过程中, 同时还需要通过提升建筑项目监管人员的素质, 通过素质的有效提升, 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2.3 进一步完善建筑项目风险管理制度

我国的建筑项目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十分的必要, 建设和实施建筑项目风险管理里制度能够通过实施利益机制来对建筑项目中所涉及的主体对其进行适当的管理和规范, 形成一定的信用机制, 来进行建筑市场发展秩序的维护。风险转移是工程风险管理中采取最广泛的手段, 建筑工程企业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和风险转移实现建筑工程质量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最终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3 总结

近年来, 随着我国国内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发生频率的提升发展, 我国开始重点关注建筑行业的安全质量问题, 因此, 对于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来说,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发展水平还需要进行安全意识培养, 因此, 我们在进行针对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 需要通过严格进行质量把关的方式, 在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通过直接组建专门的管理管理队伍的方式实现管理目标。

摘要:目前, 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同时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行业也开始快速的发展起来, 一般来说, 建筑行业的发展, 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对建筑的质量进行保障, 建筑行业的质量问题对于社会的发展以及整体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现今, 我国国内已经出现了很多由于建筑质量问题导致的社会问题以及人身安全等问题, 这对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生命都有着直接的损失影响, 因此,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是建筑企业进行进一步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是从建筑工程质量的角度来针对建筑工程管理进行的分析和研究, 同时根据建筑工程在实际建筑发展过程中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最终提出相应控制机质量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实现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大幅度发展的目标, 对于建筑工程行业发展来说, 首先要做到就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水平, 通过科学化的建筑工程管理手段, 实现建筑工程的高质量以及高品质建设目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光飞.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決方法[J].住宅与房地产, 2015, (1) :100.

[2]刘阳, 魏强.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规范化措施[J].技术与市场, 2016, (1) :125-126.

[3]黄叮, 安文斌.探究建筑工程管理的不足及控制措施[J].城市地理, 2015, (2) :50.

完善建筑管理 篇5

2.1有利于项目各参与方协调工作

绿色建筑施工,绿色建筑项目施工过程当中,要涉及各个行业的人员,除建筑行业人士外,还有一些自然、文化和经济等各个领域的人才,这些领域的人才共同参与绿色建筑项目施工,共同协调参与项目,使项目的每个环节都能体现出生态、绿色的特点。结合生态学理论对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加一把控,使建筑项目能与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平衡的状态,真正的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构建起新型的绿色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模式。

2.2有利于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

在当前发展环境下,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基于生态角度出发,构建项目建设,让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的相处,让项目的建设与人能够更加的贴近于自然,更加的融合。本项目的实施过程当中是对建筑行业整体发展模式的创新,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探索了新的发展途径,有利于整体行业的发展,用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建筑风格和新的施工模式来促进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

2.3有利于建筑项目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之管见 篇6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措施

伴随我国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建筑工程企业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的领导及财务人员要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观,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建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承接的工程项目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再加上国外建筑施工企业逐步进入我国,以先进的施工管理水平以及成本控制的优势,对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发展造成更大的压力。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牵涉的环节较多,故其财务管理工作与其他企业有许多不同之处。

那么,在竞争残酷的状态下,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如何更好的生存发展壮大?众所周知,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体现,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终体现,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全面体现均能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上得到反映,企业要生存,就要发展,其最终目的是要盈利。对建筑企业而言必须以资产的保值增值为首要责任,来确保出资人的投资得 到合理的回报。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在公司内部管理做文章,即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实现公司管理成本最小化,公司价值最大化。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部分的财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当前我国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

一些大型建筑企业由于财务管理体制分权过渡,大量财务控制权下放到子公司,以致集团母公司无法对整个集团实施有效的控制,不能从集团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安排投资和筹资活动,集团内部财务政策不能达到一致,削弱了集团整体优势和综合功能的发挥。

2.资金利用障碍,物资招标采购流于形式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资金控制是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最直接、最关键的财务控制手段。建筑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有些企业为了能够承揽到任务资源,占领市场,不惜低价竞标并作出种种让利承诺,使得利润更加微薄,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全面发展。再加上由于缺乏竞争机制,采购渠道单一,因此,在采购物资时,对于设备的价格与质量难以比较,易导致采购支出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且没有透明的采购决策,易出现在采购中的腐败行为,出现权钱交易,人情交易,从而导致企业的利益受损,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不仅损失企业效益,而且还让企业承担着沉重的银行利息负担,给企业资金周转带来困难,直接造成企业欠发职工工资、欠发职工生活费、欠民工劳务费、欠职工社会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等费用。

3.挂靠企业的财务核算、偷漏税问题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国家对建筑市场采取了资质管理的市场准入管理制度,而出于各方利益的考虑,出借、挂靠、虚假投标等在建筑市场上为规避资质管理的现象层出不穷,从而引发了在财务管理上的问题,具体体现如下:

挂靠的企业不设置相关账簿、财务人员,或只设置流水账,由有资质的企业代为核算。挂靠企业为了隐匿利润,不将真实的业务记录交于核算企业,核算企业只能将持有的部分业务记录进行核算,致使核算脱节,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由于挂靠等行为易导致管理的混乱,挂靠的施工企业在工程中大量存在偷逃税款行为;纳税意识差,只有在税务检查时,查点补点,能拖则拖;由于管理上的不规范易导致工程项目资金不到位问题严重,导致相应税收的拖欠和流失。

4.财务管理缺乏监督,权责不分

财务管理需要制度作保证,部分财务人员往往有章不循、有法不依、有规不守、有责不负,年初无预算、开支无计划、成本无控制、费用无限制、核算无规矩、挂账不清理等,是造成财务秩序混乱、建筑企业经营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

5.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不能客观认识企业的财务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的发展。建筑企业日益呈现出规模化和科学化发展,同时在财务管理模式中的问题也日渐突出。然而,我国建筑企业财务人员普遍存在素质不高的现象,部分财务人员从未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缺乏财务管理的能力,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财务管理人员不能客观认识企业的财务风险,认为只要管理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其实不然,在现实工作中,只要企业有经营活动、财务活动,就一定会存在财务风险。

信息时代建筑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如:(1)报表的电子化、网络化,汇总核对通过软件的自动电算等,技术手段的进步对既有的财务机构设计和人员素质提出新的要求;(2)财务管理模式有待改善。目前,我国建筑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大多是金字塔形、机构设置层次多,效率低下。员工之间的信息存在不对称性,缺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导致企业的理财观念陈旧、员工理财知识和技巧不足,与信息时代的要求不相适应。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诸多优势,导致企业的信息传递和财务管理效率低下。

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再加上企业领导也不重视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他们不但不组织财务人员进行培训,还经常让财务人员满负荷地工作,被动处理日常事务,致使财务人员很难有时间、精力主动钻研深层次的管理问题。这就使财务人员不能为管理高层决策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严重制约企业的管理与发展。

三、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1.更新企业财务管理观念

企业领导主管要高度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财务监控体系,在采购中要采用层层递进的多道财务保安防线,实现采购财务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同时要运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实行多渠道、相对比采购,从而降低采购成本,使企业节支增效,为建筑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奠定良好的管理基础。

2.加强财务监管,划清权责范围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最根本问题就是要“开源节流”,而实行成本控制的最好办法就是要建立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人工预算制度,投资筹资的申请审批制度,货币资金的审批报销制度,材料费用的计划、采购验收、入库及款项审批支付制度等,各项制度的建立,能有效遏制人的贪欲,以便有效的加强成本控制。

针对财务监管不力问题,建立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财务管理的监督。根据有关法规的要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创新体制,明确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权责范围,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所应有的权力和责任,并建立完善的权责体系,在这种体系的管理下,以提高财务管理。

3.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

首先,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政治思想觉悟,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思想,爱岗敬业,熟悉法规。其次,强化财会的法制观念,依法设置财务帐簿,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监督机制,使财务人员依法履行岗位职责,自觉抵制违法乱纪行为。再次,建筑企业应加强业务培训,严格规范从业资格,强化对新准则,新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建筑企业结合实际,定期对财会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并进行综合考核,奖优罚劣等。还要加强对财务人员风险意识的培养,增强其职业判断能力,使其能准确、及时发现和估计潜在的财务风险。

四、结束语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财务管理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想在激烈的建筑市场中做强做大,就必须重视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采取各种措施解决财务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财务管理能有效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增效。企业应充分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把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的各个层面,由企业主要领导主管,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财务监控体系。当然,建筑施工企业经理资在进行财务分析的同时,要注意影响企业财务活动的内部各种条件——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只有把影响企业的宏观、微观环境也考虑在内,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得以实施。

参考文献:

[1]吴顺生.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建材.2006,(2).

完善建筑管理 篇7

一、我国建筑经济管理问题探讨

我国的经济受历史因素制约较大,因此在建国初期还处于十分落后的阶段,没有资金的保障,没有技术的支持,更没有一个更加稳定的发展环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展与进行,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大幅度的上升,甚至在几年前就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国家,各类事业都已然兴起。但是我国由于前期基础差,旧的建筑根本不能满足我国当前的发展需求,于是,大力发展建筑业已经成为了当前的问题。我国发展速度快,建筑经济也因此发展较快,但是,建筑时效性却在今天出现了难以保证的问题,这制约着我国各类事业的发展速度,是需要我们着手解决的难题。而建筑是一项工程规模大,耗时长的事业,因此,对资金有着相当的依赖性,因此,许多的建筑业者都指出,解决资金时效性问题是完善建筑经济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当前建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之一。要解决问题,我们首先必须要发现问题,通过大量的资料调查和分析,笔者从许多方面认识了这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以后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资金建设时效性在预算中的问题

我国的建筑业发展起步较晚,而且缺乏专业的技术,因此我们的建筑经济发展一般较为粗放,以大投入来追求高质量,以快投入来追求高速度,所以,我们建筑经济看似发展迅猛,其实是存在一系列发展弊端的。而在这一背景下,工程的预算就显得尤为缺乏,甚至有建筑单位根本不考虑预算问题,也没有专业的预算部门,这就使得工程在开展之前没有一个较为合理的参考,使得资金的投入较为盲目,而资金的使用没有计划,进而使得资金时效性不够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笔者对我国的几家建筑企业进行过调查,发现他们大都没有在预算方面下功夫,资金的预算往往通过简单估算来确定,或者根据相关例子来确定,并且在其内部,也缺乏一个专业的、稳定的预算部门,使得其预算工作缺乏发展的土壤。针对预算问题,第一就是这预算部门存在的问题,缺乏相关部门,缺乏相关指导,使得其难以真正的发挥作用。第二便是预算的不准确性问题,从根源上来说,这也是相关部门不完善导致的,但是这种不准确性也是造成资金时效性不足的关键。最后,预算问题也是建筑经济发展速度过快、根基不稳等固有因素造成的。因此总的来说,工程的预算是解决资金时效性的关键。

(二)工程施工中控制力不足

这里笔者说的控制力不足主要是指工程的施工环节,建筑工程是一种耗资大,耗时长的产业,因此施工中出现的误差很容易造成资金的漏洞,从而使资金在时效性上难以跟上。因此,工程成本的控制对资金时效性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建筑工程中,由具体施工环节产生的成本支出,占总成本的七成以上。因此,具体施工中的资金成本控制是工程成本控制的绝对重点,也是保证资金时效性的关键。笔者针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曾经对我省百个建筑工地进行过走访,发现其管理相对传统,而且部门设置较为简单,人员的安排也不尽合理,因此从这一点来看,工程施工中的问题还是的确存在的,施工作为建筑工程的中心环节,也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笔者下面的方法总结,就借鉴了大量前人的研究成果。

(三)市场经济弊端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发展更为迅速,尤其是当前,我们已经步入了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建设更加完善。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经济得到了更多的活力,而各项事业的发展更是如火如荼。但是,虽然市场经济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我们也要看到其中的弊端,趋利避害,使其真正促进我国的成长。在建筑经济方面来说,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许多活力,使我们的建筑经济更为完善,但是,其功利主义带来的弊端缺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尤其是在高融资的建筑企业,功利主义带来的影响十分巨大,据了解,由于功利主义造成的资金时效性问题几乎是一半以上,这已经成为了建筑经济中的普遍难题,因此要解决时效性问题,必须要关注市场经济的弊端,从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上去求得发展。

二、加强建筑经济资金时效的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经济在我国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因而我们必须要重视这一经济,加强其资金时效性的控制。上文中,笔者分别从预算问题、施工问题以及市场经济的弊端问题三个方面分析了制约建筑经济资金时效性的原因,而我们找到发展的相关措施,必须要针对性的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讨,从而找到更为合理的方式。在这一方面,笔者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基于研究发现的问题,总结了一系列可行的措施,下面笔者就展开讨论这些措施,希望能为完善建筑经济管理提供帮助。

(一)完善工程预算

预算理所当然应该是一个工程开展的首要环节,上文中笔者也对预算的重要性以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讨论,而我们也知道这是加强资金时效性的重要环节,针对工程预算的完善,笔者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是建立专业的预算部门,这一部门的建立是完善预算的重要标志,没有专业的预算部门,是谈不上完善预算环节的,而这一部门的建立,我们还有力求其地位的保证,使其能在工程中保有相对的发言权,并根据预算不断调整资金,保证资金的时效性。其次是要有专业的预算人才,当前我国专业的预算人才比较短缺,因此有很多单位的预算都是凭经验行事,这种经验主义是导致资金时效性不足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可以在工程中不断总结,也可以招聘一些外来的预算人才,从人才方面保证预算。最后,我们的预算部门要相对稳定,不能临时组建,更不能随意拆散,这会大大降低预算部门的用,使其能力得不到发挥。

(二)加强施工成本控制

施工是建筑工程的中心环节,因此施工成本的控制就是建筑资金时效性控制的中心环节,对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笔者有过总结。首先,我们的成本控制要从建筑材料出发,因为大部分的资金都是用在建筑材料上的,我们要控制建材价格以及使用数量。其次,我们要控制人员薪金的支出,使其能够稳定。最后,我们的控制还要体现在细节上,从各个方面契合预算,并对不符合预算的部分进行调整。

(三)加强监督

市场经济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得助推器,但是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功利主义弊端,严重制约着工程的进展,使工程资金时效性的控制难以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也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督工作必不可少。首先,企业要建立专业的监督机构,对工程的进展进行实时的监督。其次,要对工程所产生的实际成本进行详细的统计和运算,方便监督工作的进行,我们在工程进行中,可以拿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相比较,发现其中的出入,并找出出入的原因,对找不出原因的部分,进行深入的调查追究,避免暗箱问题的发生。最后,要规范企业的制度,奖惩并行,促使员工严格按规矩办事。

三、结束语

建筑经济使我国主要的经济形式之一,对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但是资金时效性的问题对其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本文笔者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我国建筑经济以及经济的整体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付广冬.如何完善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时效性[J].现代商业,2013;26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途径 篇8

1 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分析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建筑行业内部的竞争变得日趋白热化, 所面临的要求和挑战也日益增多。在这其中, 工程造价的地位十分重要, 也是整个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因此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规范水准也非常高。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依然有很多问题, 这对建筑行业的继续发展而言无疑是不利的。因此,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必须得到政府和各级机关的高度重视, 将其视为决定着建筑业能否更好更快发展的核心问题来对待。

2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不具备健全的管理机构与体制

尽管在全国范围内设置了造价管理部门, 但无法真正地展开职权、发挥应有功能, 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呈现反比关系。在绝大多数施工单位中, 造价管理部门从属于技术部门, 无法起到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的作用。近年来, 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始终未能在体制的高度上出现足够大的变化, 就目前来看, 由于建筑业内始终无法明确一整套合理、科学的管理体制, 造成工程款项无法定期、定额支付的现象比比皆是。许多施工方在进行团队管理时也不够慎重, 进而导致了建筑行业内的供需关系失衡, 难以规范运行。

2.2 难以全过程监控工程造价管理

新世纪以来, 我国建筑行业管理呈现出混乱化的倾向, 不正当竞争十分常见。少数建筑企业不按规则办事, 不正当、不合法的方式施工, 引发工程质量不达标、费用严重超出预算、工作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甚至生产者、中介方以及建筑需求方串通一气, 通过恶意增加工程造价的方式来试图谋得更多的利润, 这无疑会埋下建筑质量安全隐患。这些问题都源自于始终难以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行全过程的有效监控, 从而给了少数人和少数企业以可乘之机。比如, 一计人员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不按照最佳设计方案进行, 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又随意对方案进行更改, 这不仅会导致造价的大幅度提升和工期的延误, 还有可能给整个工程带来某些方面的不足。投资方在招、投标阶段一味追求低价招标的实现, 却未能对施工方或材料商进行严格、细致、全面的资质审查, 最终使一些资质较差, 甚至完全不具备施工条件的企业成功浑水摸鱼, 并通过“索赔盈利”的模式进行工程的包揽, 依靠寻找监控疏漏和合同漏洞来牟取利润, 这无疑会加剧建筑行业的混乱局面, 同时也增大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难度。

3 提升造价管理工作水平的措施

3.1 健全管理机构与管理体制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提升离不开健全的管理机构与体制。就目前而言,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依然称不上健全, 也并没有专门设置机构或部门来独立从事造价管理工作, 对于建筑工程造价进行管理的部门大多仍依附于经营部门或技术部门。针对这一情况, 我国必须尽快设立专业性较强的建筑部门, 并赋予其一定的权力, 使其从事专职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同时,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改进也迫在眉睫, 必须着力强化工程计价依据的变革, 出台新的法律法规, 完善招、投标制度与合同管理模式, 强化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工作, 从而为服务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在构筑起更完备的市场价格机制的同时, 还要把握好价格的均衡性, 高度重视索赔与反索赔工作, 引入双赢理念, 落实好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升, 最终构建起一整套完备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3.2 监督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1必须高度重视决策阶段中的投资估测工作, 努力提升研究报告的精确程度;2设计与管理人员必须达成这样的共识:初步设计的概算与施工图的预算能够在对设计进行优化的同时实现对工程造价的科学监控, 也有助于工程资金的运作与管理;3必须实现投资估算、设计概算、工程结算价、承包合同价等指标的全方位一体化管理, 通过体制改革的进展和深化, 构筑起协调、统一、有序的一整套造价管理体系, 最终达到投资合理使用、造价有效控制以及投资效益达到最大化的预期目的, 这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3 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和培养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集经济型、政策性、实践性、技术性于一身, 因此这一工作的开展和强化都必然离不开一支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的团队。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推广普及, 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性愈发得到了彰显。要想更好的进行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着手:1深入普及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 这能够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 也能加深建筑业与最新科学技术之间的联系;2深化本行业与教育体系之间的关联, 力争构筑起完备的教育-职业体系, 为筛选和培养更多、更好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3对于已获得造价工程师和高级造价工程师认证的工作人员来说, 企业应大力推行有目标、有计划、深层次的教育和资质审核, 并对其进行定期的理论知识与工作业绩考核, 还可以适当地引入淘汰机制, 增强其危机感和紧迫感;4除了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学习和认识之外, 还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 从而达到“知己知彼”的境界。

4 结束语

从建筑工程的决策到结算, 工程造价管理可谓贯穿其全过程, 在每一个环节中的作用都十分重要。为实现其效益的提升, 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共同努力、密切配合, 进而最大化利用相关资源, 赢得更大的效益与利润, 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贡献应有的力量。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 建筑工程规模越来越大,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正逐渐成为整个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施工方只有在确保工程质量达标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其造价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准, 才能将工程成本降至最低。文章旨在对筑工程造价管理领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完善途径

参考文献

[1]曲京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J].时代金融, 2009, (1) :95-97.

[2]刘彦麟, 刘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 2016, (15) :78.

完善建筑管理 篇9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加快, 建筑工程的发展越来越快, 建筑工程也将会大量涌现, 做好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 尤其是质量管理和成本, 将极大的促进我国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1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影响因素

1.1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的完善对于一个工程的进行来说是重要的基础, 我国目前已经颁布和更新了一下相关法律, 例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等, 并且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变化而更新, 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时间较短, 各方面不够成熟, 没有实现全球化的对接和优化, 为了保障工程项目的科学化管理, 首先要做的就是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规范化。

1.2 管理意识薄弱

经济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对于建筑业的需求大大增大, 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不注重管理工作, 只求效率, 造成质量和经济上的损失, 所以我们在工程项目的开发过程中, 必须充分重视管理工作, 提高管理意识, 全面的对工程进行管控, 避免造成工期的延误和质量问题造成的返工, 有些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没有根据工程特点进行管理制度的确定, 只是照搬照抄管理经验, 造成管理过程的混乱。

1.3 管理水平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虽然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是在设计、施工以及管理、监督等方面依旧水平较低, 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国际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来说不能很好的适应, 相关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容易造成工程质量和工期不能有效的保障等问题。

1.4 管理体系

与其他相关工程相比, 建筑工程具有一些特殊的特点, 主要包括建筑物的多样性和功能性等, 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对于建筑物的施工要求也不尽相同, 这种情况下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就来自多方面, 工程管理内容也就更为复杂, 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管理团队没有一个科学的安排, 有效性和专业性不能保障, 很多工程还处在传统的管理模式, 具有效率低, 质量差等问题, 对于现代化科技没有很好的利用, 造成项目管理的水平较为落后。

1.5 人员素质

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员的管理作用,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行业中, 人员总体水平偏低, 专业化程度不高, 综合素质需要提高, 一些高标准的建筑要求不能达到, 并且很多管理人员只是以经验来进行管理, 理论知识不能和实践相融合, 一旦出现问题不能随机应变, 对于工程质量和工期造成影响, 管理人员素质方面亟待提高。

2 建筑工程管理的完善措施

2.1 图纸的管理

设计图纸的准确完善, 是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保障。为提高工程设计图纸的会审质量, 应重点对以下内容进行严格检查。首先, 检查设计图纸应用规范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防止使用过期作废的标准, 对材料牌号、等级、规格、性能的标记进行检查, 以保障工程施工的规范性, 避免盲目施工。其次, 检查设计总说明中的工程安全等级和使用年限, 为工程施工时的操作提供可靠的参考。

2.2 完善工程安装工艺

例如钢结构的安装管理工作中, 严格按照安装工艺进行安装, 确保安装质量及安装顺序。安装钢柱时, 应在当天内完成整个的框架单元, 以维护钢柱的稳定性;若无法当天完成时, 应采用揽风绳对钢柱进行固定, 防止出现钢柱倒塌事故;安装完钢柱构件、钢梁后, 及时调整钢柱垂直度和高差垫片, 对柱脚进行封闭处理, 采用二次灌浆密实;高强度螺栓控制好施工扭矩, 露牙长度维持在2-3扣, 杜绝高强度螺栓用作临时固定螺栓的错误做法;提高焊接质量, 选择具有较高操作水平的施工人员进行现场焊接, 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

2.3 强化成本控制

在材料采购时和在材料使用中, 都应从经济因素的角度出发, 切实做好材料成本控制, 避免材料的浪费。科学安排施工人员, 控制施工设备成本和施工设备的使用和日常维护, 避免或减少重大施工设备故障。

2.4 提高人员素质

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离不开人的管理, 人为因素在工程质量控制方面占据很大比重。提高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多种问题的出现, 这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促进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5 信息化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具有周期长, 涉及范围广等特点, 这就造成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更为复杂, 从合同管理到财务、现场施工、概预算等方面都有涉及, 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就出现了弊端, 例如效率低, 数据不够准确, 不容易进行查找查证等,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 信息化已经应用到项目管理工作当中, 因此, 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应该建立一个涵盖施工现场管理、项目多方协作、项目远程监控、企业知识等多层次的管理系统和信息平台, 从而实现企业和项目的信息交换、整合等。在建筑项目中计算机的应用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这样不仅可以借鉴建筑行业里面的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 另外当施工中出现问题时, 我们可以迅速在系统中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法, 还可以提高我国的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在研发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上述内容的影响, 在工作流程再造和数据中心建立的过程中科学地将各项内容联系起来, 突破各部门单一应用的局限, 有效地协调项目部与各相关方的工作关系, 形成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工程管理工作环境。加快国产软件和信息系统的开发, 增强系统的适应性建设。

3 结语

综上所述, 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和质量的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的、系统的工程, 并涉及工程的各个环节。只有重视管理工作, 全面控制施工管理和造价管理等内容, 才能对建筑项目实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建筑工程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相对较长, 影响因素多, 要想合理有效的进行科学的管理, 提高施工质量, 降低工程的造价成本, 就必须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充分重视, 本文将就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以及完善措施进行论述和讨论。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完善,保障,质量

参考文献

[1]季迎虎.试论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 2014, 36:166.

[2]王玉杰.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完善对策研究[J].科技与企业, 2015, 11:78.

[3]刘启利.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其管理策略[J].门窗, 2015, 08:163.

智能建筑功能的完善在于运维管理 篇10

为此, 本刊邀请北京均豪物业公司李学中, 北京富华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华丽大厦项目经理刘浩、王东意, 北京中际北视物业公司副总工程师、项目总经理丁志鸣, 北京戴德梁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物业及设施管理华北区赵振兴, 北京银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监吕而文, 北京中关村皇冠假日酒店总工程师张国光, 北京新世纪饭店高级工程师张百良, 工商银行总行B座M11 (物业处) 高级工程师马晓杰等, 召开了智能化工程运维管理及应用技术座谈会。本次座谈会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设计分会副秘书长徐晋平主持。在会上, 以下几点问题得到了与会嘉宾的一致共识。

(1) 设计与施工的先天不足:代表们表示前期设计中存在较多的问题, 大马拉小车是普遍问题, 原因:设计方在节能设计方面考虑得不全面, 智能建筑总体是综合性工程, 设计应综合考虑全局。有些局部的可节能, 但综合运行起来是不节能的。而业主舍得投入装修费用, 不舍得在节能改造上投入, 缺少节能意识和概念, 造成设计和实际需求不符。同时, 施工单位在项目移交时, 没有提供相关图纸和施工资料, 使后期运维人员遇到问题无据可查。所以, 设计与施工的先天不足, 给后期运维带来很大的困难。

(2) 项目单位自身问题:领导的不够重视, 缺少专业管理人员, 现有的维保人员专业素养不够, 客观上也导致了智能化系统基本处于半瘫痪甚至完全瘫痪的状态。

(3) 产品功能的真伪难辨, 市场上充斥着很多假冒产品, 使业主不能分辨其真伪, 另外很多厂商的产品性能达不到预期标准。

(4) 后期保养维护跟不上, 缺少专业人才:智能化工程后期运维在智能建筑全生命周期中所占的位置尤为重要, 由于在运维当中缺少案例的数据而导致设计水平越来越差, 脱离了实际需求。不是设计好就能用好, 也不是施工好就能用好, 应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后期运维上。因此需要不断进行实践探索与理论总结, 寻找出解决难题的有效之策。

完善建筑管理 篇11

关键词:国有建筑企业 市场管理 经营管理 管理体系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成熟推动了我国国有建筑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建筑企业走进中国市场,一时间我国国有建筑企业陷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增强我国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使其能够屹立在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必须加强对其经济管理体系的创新,以此,不斷提升我国国有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此,促进我国国有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国有建筑企业经济管理体系:

一、创新组织机制,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我国国有建筑企业在完善经营管理体系时应立足于调整组织机构和整合优势的基础之上,一方面要完善经济管理手段与方法,坚定不移的遵循放开经营与强化管理相结合原则,通过明确建筑承包时间和承包技术,实行利益和风险对等;另一方面是实行经济责任追究制。项目企业将项目承包给建筑企业,由建筑企业承担所有的责任,若发生经济责任事件,应切实追究建筑企业经济责任,以此,增强建筑企业的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为国有建筑企业的做强做大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树立建筑企业核算管理意识,提升其经济效益

我国现行国有建筑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应致力于加强材料采购、人工费支出以及项目预算等环节的管理上,切实保证国有建筑企业经营过程中“包盈不包亏”。一方面,我国国有建筑企业对其全体员工积极开展核算管理培训与教育,使其在实施核算管理时能够全面贯彻实施《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确保每一位职员均能够树立起核算管理意识,并充分认识到核算管理为国有建筑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完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我国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约束和审计监督机制,切实将该机制全面落实到位,尽可能减少不合理资金的开支,最大限度上提升资金的运作效率,促进我国国有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

三、全面落实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国有建筑企业对外形象

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国有建筑企业经济管理水平。因此,我国国有建筑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一方面,国有建筑企业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和规章制度,运用该制度全面挖掘经济管理过程中的漏洞以及约束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从而,为国有企业全面落实施工现场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国有建筑企业应进一步加强施工环境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始终围绕“环境整洁、纪委严明、物流有序、设备完好”为中心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对每个工程项目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脏、乱、差”的施工现场,予以及时处理,并追究负责人的责任,切实为国有建筑企业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四、构建优秀的经济管理团队

高素质、高质量的经济管理团队是提升我国国有建筑企业经济管理基础。因此,这就需要我国国有建筑企业加强经济管理团队建设,一方面是国有建筑企业加强经济管理人员选拔力度,切实保证筛选出有能力、从业道德优秀的人员承担经济管理职责;另一方面是定期加强经济管理人员的相关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培训,使其能够接收到国外先进的相关管理技能,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从业素质,确保能够胜任企业给予自身安排的岗位,在有限的岗位上发挥出自身无限的价值。

五、强化质量管理,提升市场信誉

一方面,国有建筑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强化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工程质量管理,使其能够树立起质量意识,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建造管理方法,从而,严格依据质量标准进行施工,确保所建造的项目完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需求;另一方面,国有建筑企业应实行分包队伍的资格管理,积极引进现行高科技手段,实现安全质量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保证建造出高质量的工程,以此,不断提高我国国有建筑企业市场信誉。

六、加强材料费管理,做好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

材料在工程建设成本中占最大的比重,节约材料费用,对降低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材料管理要从原材料的采购、供应等源头抓起,严格把好质量、定价、选购、验收入库、出库使用、限额领用、余料回收、材料消耗、盘点核算等关键环节。凡工程中发生的一切经济行为和业务都要纳入成本控制的轨道,在工程项目成本形成的过程中,对所要耗用的工、料、费按成本目标进行支出和有效监控,预防和纠正随时产生的偏差,避免材料超期储存积压,切实把实际发生的成本控制在目标规定的范围内。

取得建筑工程合同之后,承包商应立即开始准备工程有关部分的分包和材料订购单。承包商和分包商之间签订的分包协议是其针对工程某一部分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协议内容要尽可能严谨,减少索赔的发生。订购单是承包商和分包商之间的订购合同,其描述了要供应的材料名称、种类、数量和订购单的总金额。

参考文献:

[1]高国虽.建筑企业如何加强经营中的风险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 2011,(14)

[2]朱飞.建筑企业多元化经营风险管理研究[J].财会通讯, 2010,(08)

[3]陈清林.浅淡金融危机背景下建筑企业如何强化财务运营与风险控制[J].中国有色金属, 2010,(S1)

完善建筑管理 篇12

近几年来,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社会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建筑行业顺势蓬勃发展。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此看来,建筑行业有望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同时,机遇也伴随着挑战,建筑行业发展势头正猛,市场竞争也随之日益激烈。为保证自身的稳定、长远发展,建筑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管理质量,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完善的造价管理可以为工程质量和效益提供保障。在建筑工程准备之初进行造价管理,可以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工程成本,保障投资方和施工方的经济效益。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造价管理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对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和整体统筹造成影响。因此,对工程造价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并不断进行完善是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1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1.1 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我国目前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进步比较慢,跟发达水平比较而言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并且缺乏完善的管理机构以及管理机制。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大数据价值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当中的量化水平还比较低,缺乏完整的信息系统,导致造价从业人员得到的信息不够完整。虽然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造价管理的进步,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各地成立造价管理部门,不过大部分都流于形式,未能发挥预期的作用,从而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除此之外,我国建筑工程的会计造价管理机制建设也受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制约。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有着比较明显的盲目性特征,市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的直接干预,从而导致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受政府政策的直接影响。

1.2 缺少专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

如今,我国的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对专业型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加大,但由于我国的教育理念落后,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导致工程造价管理人才数量不足,高水平的专业管理人才更是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唯利是图的人员伪造相关证件谋求管理岗位,导致现有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人员资质良莠不齐,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影响。除此之外,现有的造价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专业知识,但无法正确有效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导致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脱离市场标准,影响工程项目的正常建设。另外,一些管理人员自制能力不足,容易受到利益权势的诱惑,在造价管理中谋求个人的经济利益,盲目增加项目成本预算,造成工程造价管理失去其原有的效用。

1.3 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大部分建筑行业在进行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时往往偏重于项目完成之后的经济效益结算,对施工预算的管理力度不够。而且,在造价管理中存在不平等现象,造价管理的力度与水平完全由工程项目的大小来决定,管理意识存在偏颇,导致工程项目的整体成本管理出现问题,影响工程的完成效率和完成质量。除此之外,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涉及多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各部门之间应该形成统一合理的管理机制,以便提高管理效率。但是,实际工作中,各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缺乏应有的交流与沟通,管理机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影响工程造价管理质量。

1.4 监督体制不完善

虽然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但是社会相关部门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视程度还有所欠缺,没有形成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监督制度,由此导致部分建筑行业的工程造价管理遵循自身的标准,谋求最大的自身利益,对不合理的造价管理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现象熟视无睹,同时也影响了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缺乏应有的约束,不仅会影响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会对建筑行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形成阻碍。由此可见,工程造价管理需要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相关部门也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监督约束体系。

2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完善对策

2.1 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加大工程造价的管理力度,必须对现有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进行完善,这也是提升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现行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存在很多漏洞,如各部门之间分工不够明确,造价管理的效率较低。因此,我们应当在原有制度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管理体制,融入科学预算、统筹规划、成本控制、审核评估等多项重要因素,将各项环节置于系统化的体系下,明确各部之间的职责,加强沟通联系,实现信息的流通,使得工程项目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同时,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将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运行提供制度化的保障。

2.2 制定合理精确的造价目标

建筑工程造价在建筑项目管理中占据相当大的重要位置,因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控制投资和获取最大投资效益的有效方法,也是项目源头就开始进行造价控制和管理以及对项目后期的效益回收有着实质且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在工程项目的最初实施中就应该制定一份合理并且精确的施工方案。公司在决策时,就让工程造价师在研究报告中进行全面分析,并对项目建成之后的经济效益和过程中所使用的建设技术进行全面概括和了解,这就避免了建筑工程中很多的混乱问题和后续麻烦。

2.3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所包含的内容种类繁多且复杂,相关的建筑材料、设备等价格波动加大,不同的项目需要不同的标准,因此也增加了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可以有效地结合市场标准对项目预算及利益核算进行监督,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防止违法乱纪现象出现,从而促进建筑工程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

2.4 改进管理人员素质

要想确保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可以充分发挥应有的效果,需要建筑管理的持续发展以及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建筑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拥有看清全局的能力,能够意识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从而转变落后的工程造价管理理念,避免为短期利益所蒙蔽。管理人员需要本着对建筑工程负责以及对社会负责的精神,遵循合理的管理理念,来落实建筑工程的会计造价管理,并且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持续改进自身的管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管理人员应当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以及新技能,实现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与时俱进,最终树立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理念。

2.5 将造价管理制度与科学技术相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时,我们可以将管理机制与计算机技术相融合,保证了管理机制的先进性,同时也提高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目前,网络技术十分发达,将管理机制与网络融合,可以建立开放性的网络监督平台,有效地保证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公开性和有效性,防止贪污腐败现象的产生。同时,网络信息更新速度快,将网络运用于工程造价管理中可以保证管理制度的先进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发挥工程造价管理的职能。

3 结论

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具有系统化、复杂化的特点,可以对工程项目的施工预算、经济效益和工程进度进行统筹控制。但是,目前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存在漏洞;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足,无法快速正确地完成制定工作;工程造价管理监督制度也不完善;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效果。为了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质量,增加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我们应该加大对管理人员的筛选、培训力度,结合市场需求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管理监督,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彦麟,刘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15:78.

[2]金丽娜.建筑会计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6,06:110.

上一篇:仿生学下一篇:超声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