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制度完善发展管理(精选12篇)
经济制度完善发展管理 篇1
一、建立与完善企业信用制度的主要意义
1. 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信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社会生活中, 如果没有信用, 那么将无交换可言, 没有信用, 金融也就难以取得发展, 市场经济也就难以持久存在。故此, 市场经济在另一程度上可以说是信用经济。市场的内在缺陷体现在:第一是信息的不完全、第二是信息的不对称, 客观上需要发挥信用的功能, 以便更好的维护市场的秩序, 从而促使交易的规模能够进一步扩大, 使经济的运行效率有着极大的提升。当前, 我国的企业信用制度还没有建立, 企业之间不讲信用的风气已经逐渐弥漫, 企业的信用问题极大的制约了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从我国的私营企业之间众多的经济纠纷案就可以看出, 我国的企业信用问题已经非常严重。故此, 建立企业信用制度, 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 是当前金融市场的必然选择
在金融市场中存在着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 那就是信息的不完全以及信息的不对称。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中, 交易双方之间信任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资金的借贷, 但是信任上的困难主要是交易双方缺乏了解, 也就是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这给金融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 第一是“逆向选择”、第二是“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指的是因为借款人对自己的借款用途有着深刻的了解, 并且对所获得的收益也有着较大的估计, 但是贷款人对这些“私人信息”并不够了解, 而另一些借款人虽然条件较差, 但是在贷款时表现的非常积极活跃, 故此, 贷款人往往会选择他们。而道德风险, 指的是因为资金借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签订了贷款的合同后, 还需要借款人将全部本息付清, 交易才能够算全部完成。但是, 在合同订立到债务还请这个时间段之内, 信息不完全以及信息不对称会诱使借款人做出一些不轨举动, 他们会脱离监控, 将贷款而来的资金擅自改变用途, 使得资金的运行风险进一步增大。要想促使金融市场能够保证正常有效的运行状态, 需要使信息能够得到充分的揭示。为了使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资金交易受到限制这种情况得到有效的克服, 金融体系在不断的演进当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属于自己的特定解决措施。其中, 产生了专门的资信评估机构, 专门负责对企业信用进行评估, 从而促使企业信用制度的建立, 这就是为了克服因为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不完全而所带了金融交易困难的一种制度安排。
二、制约企业信用制度建立的主要因素以及对策
1. 传统信用文化约束
在企业信用制度建设中, 存在着一定的的制约因素中, 传统信用文化是其中的关键性因素。上层建筑是靠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每一个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 往往都会与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信用文化。如古代的小农经济, 还有现在的市场经济, 其信用文化都是不同的。在我国, “诚实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传统的文化就非常重视信用所起到的作用, 例如, 君子无信不立等。但是这仅仅是将信用当做是一种美德去让大家发扬, 只是将信用当做一种观念。现如今,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 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 传统的信用文化被打破, 但是新的信用文化却没有建立起来。所以, 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之下, 信用市场的“格雷欣法则”表现的淋漓尽致, 也就是失信者获得利益, 守信者难以获得利益。
故此, 要想建立企业信用制度并且对其加以完善, 就需要对信用有着非常深入的认识: (1) 信用不仅是美德, 也是一种商品。良好的企业信用有助于企业提升市场的占有率, 有助于扩大企业的购买能力, 能够给企业带来各种收益, 而对于信用不良的企业, 将会遭到市场经济的打击、排斥。 (2) 企业信用是能够被创造的。影响企业信用质量有着以下几方面的因素:第一是企业的素质、第二是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三是企业的经营管理、第四是企业资金信用等等。
2. 法律环境约束
企业信用制度的建设, 必定会关系到各方的利益, 企业信用数据的公开、披露、使用等, 都不能离开法律的支持。在企业信用市场的建立中, 欧美是其中最为发达的国家, 建立了一套非常完善的法律体系。当前, 我国在建立企业信用市场的过程中, 缺乏法律基础, 对信用的管理仍然还处于一个原始的水平, 仅仅依靠道德去约束, 依靠社会舆论去约束, 在对信用的约束中, 缺乏法律制裁等一些强制性的约束。
要想改变这一局面, 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制度, 那么就应该建立对失信者的惩罚机制。然而惩罚机制的建立需要依靠以下几种条件: (1) 我国立法部门的支持; (2) 各行业信用服务组织的建立; (3) 企业信用数据库的有效管理。除此之外, 要对一些相关法律进行完善与修改, 例如《银行法》, 与此同时要制定新的信用管理法律, 使企业信用制度在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 能够得到法律支持。
3. 网络技术约束
从美国企业信用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 技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1970年以前的100多年时间内, 美国的企业信用市场的发展处于一个非常缓慢的阶段, 然而在1970年之后,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 网络技术的推广, 美国企业信用市场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网络时代的来临, 促使企业信用市场的透明度有了极大的加强, 使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有了极大的改变, 获取信息资源的成本也有了极大的降低。通过网络能够对企业的信用进行跟踪, 能够对不守信者进行惩罚。当前, 我国的网络化建设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非常落后, 非常不利于企业信用市场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我国政府、企业等通力合作, 共同努力。
摘要: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制度, 是重塑银企关系的需要, 是金融市场的一种必然的制度选择, 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当前, 制约着我过企业信用制度有许多的约束因素, 需要对其进行解决, 从而促进我国企业信用制度的日益建立与完善。
经济制度完善发展管理 篇2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制度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考核评价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举措。《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通过对国家级经开区进行考核评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政策精准度,充分调动国家级经开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积极性,继续把国家级经开区建设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的排头兵,成为科技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落脚地。
一、国家级经开区总体情况
自198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首批经济技术开发区至今,全国国家级经开区数量已达219家,其中东部地区107家,中部地区63家,西部地区49家,区域分布渐趋平衡。
(一)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经过30多年发展,国家级经开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近十年来,国家级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快速增长,高于全国平均增幅。1-9月,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010亿元,税收收入92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5.5%,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1.9%、9.8%。
(二)对外开放的主要载体。国家级经开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先行区,率先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成为我国最具竞争力的国际产业转移承接地。201-9月,国家级经开区实际使用外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金额2433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39634亿元,占全国比重为22.2%。
(三)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依托已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通过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国家级经开区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明显,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化工、食品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同时,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集群逐步成长壮大,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
(四)体制改革的试验区域。国家级经开区始终走在体制机制创新的最前沿,开创了精简高效的管委会模式,被此后其他特殊经济区域普遍借鉴。坚持高起点统一规划、高标准滚动开发,有力推动了我国城镇化进程。积极与国际惯例接轨,营造重商、亲商、安商的投资环境,首创“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等多种投资服务模式,成为我国投资环境的优质品牌。
(五)转型发展的示范基地。国家级经开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成为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和高新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基地,年1-9月,国家级经开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8619亿元,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30.3%。国家级经开区注重集约发展,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成为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强化节能环保,单位产值能耗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年来,国家级经开区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瓶颈。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尚不够清晰,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不突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营商环境有待改善,在行政效率、法制环境等方面均需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大部分国家级经开区土地发展空间不足,但也有个别经开区存在节能环保意识不强、土地利用粗放等现象。
二、促进国家级经开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是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国家级经开区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和肩负的历史使命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其管理模式、基础条件、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迫切需要明确促进国家级经开区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要求,通过完善考核、分类指导、综合施策,消除发展面临的困难和瓶颈,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继续发挥生力军作用。
二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迫切需要。“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推进我国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带来了良好机遇,在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深化经贸往来、增强人才技术交流等方面搭建了平台。国家级经开区作为我国改革排头兵和开放试验田,应借助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有利时机,继续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积极探索,主动适应我国对外开放新形势和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以开放促创新,拓展对外开放新的空间和领域,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提高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三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当前,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革命渐行渐近,国际产业分工布局与组织形态正在加速重组,中国经济自平衡与世界经济再平衡深入推进。美国、德国、日本分别推出“工业互联网”、“工业4.0”、“机器人(63.500, -0.30, -0.47%)战略”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以占据产业分工体系最高端。国家级经开区是我国高端制造业的集聚区,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也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前沿阵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增长动力不断减弱,资源环境约束持续加剧,国家级经开区依赖要素驱动为主的老路难以为继,必须抓住新的调整周期,尽快转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战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四是应对资源环境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特别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资源约束日趋紧张,生态系统加速退化。国家级经开区产业集聚程度高,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总量大,对全国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低估。新形势下,国家级经开区以及区内企业必须自我约束,提高清洁生产的能力,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三、《指导意见》主要内容及重要举措
《指导意见》分为八部分,共计20条。
(一)提出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指导意见》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提出坚持以对外开放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体制创新为保障,以考核评价为导向,充分调动国家级经开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积极性,把国家级经开区建设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的排头兵,成为科技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落脚地。
10月,国家级经开区设立30周年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54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此次出台的《指导意见》关于国家级经开区发展目标的表述,沿用了《若干意见》中提出的“三个成为”,此外增加了“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落脚地”,是在一脉相承基础上根据新的要求作了延伸和扩展。
(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实施动态管理。
《指导意见》要求商务部要改革完善国家级经开区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制度,制订并发布《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明确审核要求,科学设计指标体系,引导国家级经开区不断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树立国家级经开区典型范例和良好品牌。
《指导意见》提出每年组织开展考核工作,根据考核结果对国家级经开区进行综合评价,反映国家级经开区的发展水平和进步情况,不断激发创新驱动发展的活力。对发展好的国家级经开区一方面在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给予激励政策,另一方面要鼓励其输出管理经验,带动其他国家级经开区协同发展。对发展水平滞后的`国家级经开区予以警告和通报,对连续两次考核处于最后5名的,将按程序报国务院批准后降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目前国家级经开区总量已达219家,虽然数量众多,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开发区升级以后,受各方面因素制约,开发建设进度迟缓,未能实现预定的发展目标,影响了国家级开发区的声誉。今后,按照差异化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分类指导和动态管理。“国家级”不再是“铁帽子王”,不能只进不出,只升不降。对于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低、环保不达标、发展水平低的,要实行降级或者淘汰,保持国家级经开区的竞争优势和品牌含金量。
(三)提出考核内容和具体要求。
《指导意见》围绕完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制度,从夯实产业基础、激发创新活力、发挥区域带动作用、强化绿色集约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等五个方面,提出具体考核内容及通过考核促进国家级经开区实现的目标要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政策精准度,充分调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积极性。
一是夯实产业基础。当前,国家级经开区区主导产业集中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工、食品等行业,产业特色不鲜明,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空间较大。《指导意见》从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创新产业投融资方式、争取更多金融支持等方面,提出通过考核相关指标,赋予相关政策支持,促进国家级经开区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重组,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打造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强力推进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指导意见》特别强调,发展较好的国家级经开区要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引领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跃升;产业集聚程度尚不高的国家级经开区要大力引资引技引智,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现代化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二是激发创新活力。新形势下,培育创业创新成为我国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加速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在当前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家级经开区必须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通过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市场,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指导意见》从用好用足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打造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加快人力资源集聚、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等方面,提出通过考核相关指标,集成相关政策措施,鼓励高端人才、高端技术在国家级经开区集聚,推进结构调整,助力创业创新。
三是发挥区域带动作用。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家级经开区有效发挥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与周边地区的资源要素整合和联动发展,东部地区经开区通过采取人才和管理经验输出、产业梯度转移等对口帮扶举措,有力地支持了中西部地区发展。在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国家级经开区仍然要主动作为,为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做出积极贡献。《指导意见》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通过考核国家级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占所在地市的比重,推动国家级经开区通过全球资源利用、业务流程再造、产业链整合、资本市场运作等方式,促进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有效带动所在区域经济发展。
四是强化绿色集约发展。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凸显,国家级经开区由于产业集聚而承受的资源环境压力更为突出。《指导意见》从提高土地开发利用率、鼓励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等方面对国家级经开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土地利用方面,通过考核单位土地地区生产总值产出强度、土地开发利用率,促进国家级经开区科学划分产业用地与配套设施用地比例,建立健全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约束机制,盘活存量工业用地。同时,为了鼓励先进、激励后进,《指导意见》提出,优先考虑发展好的国家级经开区扩区或调整区位需求。在生态环保方面,通过考核工业企业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等情况,促进国家级经开区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严格环境准入门槛,增强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此外,《指导意见》强调,鼓励国家级经开区积极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绿色园区,通过双边机制开展国际合作生态(创新)园建设,引入国际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
五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国家级经开区一直走在体制机制创新的最前沿。从率先建立精简高效的管委会模式,到多年来坚持“一个窗口”对外和“一条龙”服务,为投资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成为投资环境的优质品牌。随着经开区的发展壮大,其承担的社会管理责任日益重大,开发区体制机制问题十分复杂,要真正形成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创新的任务仍然艰巨。在体制机制方面,《指导意见》着重突出了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和提升投资便利化程度两方面内容。一方面,通过考核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占比、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等情况,促进国家级经开区优化机构设置,提高行政效能,构建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行政管理体制;另一方面,提出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审批权限,总投资(包括增资)10亿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允许类和总投资1亿美元以下的限制类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及其变更事项,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省级城市商务主管部门及国家级经开区负责审批和管理,提升投资便利化程度。
经济制度完善发展管理 篇3
【关键词】银行信贷 企业发展 市场经济 贷款信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和改革也被新的问题所挑战,给银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水平,是商业银行发展的重点,也是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没有一定资金的支撑,企业的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资金的充分保证,才可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银行的支持,银行是企业实现融资的重要渠道。银行业怎样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也是对自身发展的一个有效把握。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保证银行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害,支持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这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和运营的原则。下面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视域下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的思考。
一、商业银行当前信贷管理的模式
银行信贷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银行信贷作为银行以借款人信用为基础发放的贷款的一种模式,在提高经济市场的资金流动性的同时,更为企业的发展解决了资金问题,由于商业银行强大的金融背景,使得很多的企业愿意选择银行贷款作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银行贷款成为企业发展资金需求的首选,企业的发展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银行支持企业的金融服务,实际是在支持市场经济的发展。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问题需要银行的信贷支持,银行也开展了此项服务,通过提供担保形式,为企业的资金需求提供帮助。这样的措施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紧张问题,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金融企业的贡献。
商业银行实施信贷的管理制度也一直呈现与时俱进的态势,并逐步完善形成了较为具体的管理制度。而且高效的和完善的信贷管理制度也对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信贷管理制度的实施对市场发展的水平的提升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对信贷管理的目的是有效规避金融风险,通过对金融风险的分析和预测,实施有效的分散和化解风险的目的。银行对企业的资金收支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实施规避风险的目的。以科学管理的手段对信贷资金进行集中和分散的管理,预防金融风险的发生,也可以有效保护好银行和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害。
二、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风险因素探析
企业在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后,由于经营不善,导致贷款不能如期归还,导致银行呆账、坏账增多,极大地影响了银行企业的自身发展。虽然政府层面对此也给予了很好的政策支持,但是对银行企业自身来说还是出现了严重的亏空。导致大部分资金没有能够发挥真正的作用,损害了银行自身的利益。所以企业的低效管理和经营是银行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
银行信贷风险主要还有几方面的因素,信贷文化内控、营销、管理体系缺陷等三种风险因素。商业银行内部的风险意识不强,以及银行内部各部门之间配合不协调出现的矛盾,从而诱发信贷风险的出现。没有风险意识或风险意识不强,都可能导致管理上的疏忽,使风险容易钻空子。
在目前的银行信贷管理制度中,依然是沿用多年前的管理制度,没有突破传统的管理理念,沿用传统的管理形式。对于当前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国际国内大气候、大环境的变化缺乏适应,不能很好的利用和解读贸易政策,导致银行对企业的服务滞后。
在营销方面,由于银行大力提倡创新金融服务理念,为小微企业服务等意识增强,信贷产品的多样化,也使得银行在营销方面出现了一些风险因素,导致影响银行自身的建设和完善。
目前银行信贷制度不完善,管理和执行力度不足,也是导致风险因素提高的直接原因。信贷制度不完善的后果是管理上的漏洞出现,一些人员会利用这些漏洞进行损害银行自身利益的活动。一些客户的信息银行无法或者不能完全掌握,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都是导致风险出现的重要因素。
三、健全和完善银行信贷制度的思考
没有一个健全的制度是无法控制风险的发生的,也无法保证银行企业的健康发展。不能很好掌握企业的发展经营信息,也不能有效控制贷款的呆账风险。缺乏风险意识更使得内部管理以及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而导致风险的存在和出现。
(一)健全和完善信贷管理制度
通过健全和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堵住管理上的漏洞,从而控制信贷风险的出现是一项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完善银行信贷风险的预警制度,这也是基于银行资金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位置而定。银行企业要对企业的信贷信息精细考察和周密判断,形成最为科学的信贷评估体系,在充分评估后,确定企业的贷款信誉,再实施贷款。尤其是企业的贷款资料,一定要认真研究和分析,严格审核制度,在经过严密的审核之后,在确定是否给予贷款,保证贷出去的款能够按时收回。
(二)重视贷款信息的完善
在银行管理中,对企业的信贷信息掌握,也是有效控制风险保证。在银行内部,要加强统一管理,个部门之间要充分协调,将贷款信息进行综合,整合各部门的信息,充分评估。提高信息搜集、整合、分析的意识,在充分做好评估工作之后才可以实施贷款。建立企业信息整理和评估的专门机构,由信贷中心负责管理。准确掌握企业发展的信息,是实施信贷安全的基本保证。不掌握企业的发展信息,就不能准确评估信贷风险,也就不能保证资金按时回收,从而影响和损害银行自身的利益。
(三)改革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体系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防范,主要是对企业贷款的风险预警。风险防范的根本是准确确定信贷对象的信誉,而这个信誉的建立和评估就是风险防范的核心。因此改革银行风险防范体系,是信贷制度完善的根本。实施贷款保险是一种创新,既是发放贷款方式的创新,也是风险防范的创新。一旦出现贷款不能有效收回时,可以由保险公司承担被保险的额度。这样的防范对贷款人也是一种保证。
银行企业的风险主要是来自企业融资的问题。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由于管理的低效,使得银行融资的高效和企业管理低效形成矛盾,这种矛盾就会导致银行资金的风险。银行资金出现风险不仅仅是影响银行本身,更主要的是影响企业发展和整个市场经济的调控。因此做好银行信贷制度的改革和防范体系的完善,可以有效防范信贷风险,保证银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乐扬.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思考[J].金融纵横.2009(07).
[2]魏国雄.银行要切实防范关联企业信贷风险[J].中国金融. 2004(13).
[3]魏国雄.集团客户信贷风险及其防控[J].中国金融.2006(06).
经济制度完善发展管理 篇4
管理存在于人们的各种活动中。近年来, 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这是由经济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所决定的。一方面, 它不仅体现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而且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工程勘察行业的科学合理发展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工程勘察行业的长期发展过程之中, 许多管理领导者还没有意识到经济管理体系的重要地位, 没有把企业宏观的管理与企业的利润等联系在一起, 甚至是只盲目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企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这种意识与行为已经成为工程勘察行业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 文章从工程勘察行业的实际状况出发, 探讨出如何完善工程勘察行业的经济管理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以期对其他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一、企业经济管理的概念与重要作用
企业的经济管理也属于管理, 也必然会具有管理所独有的特征和要素, 也就必然包括人、财、物、资源、时间、环境等多种要素。这些要素综合在一起, 以实现企业的发展为最终目标。简单来说, 企业的经济管理就是对企业中的经济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并调动和运用各种人、财、物等资源以实现企业一系列的经济活动的顺利运转。对于工程勘察行业的领导者来说, 企业的发展是在企业内部条件和企业的外部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而在企业内部, 要想保证工程勘察行业在成本的控制和利润的提升之间达到一个平衡点的话, 对这个行业如何进行经济有效的管理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重要的现实问题。只有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 且确保这一体系有着明确的经济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 并是从勘察行业的管理实际出发, 才能真正的形成具有工程勘察行业自身特色的、核心的竞争力, 也才能保证工程勘察行业的这一经济实体的健康发展, 在市场竟争中立于常胜之地。
二、工程勘察行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勘察行业经过了近年来的逐步发展, 在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和进步, 各相关部门也做出了充分的准备和努力, 工程勘察行业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状态, 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 个别工程勘察单位管理体制松散, 效率低下
这一问题其实也是工程勘察行业体制改革不完善的主要表现之一。一些工程勘察企业在进行体制机制改革探索的时候, 由于种种原因而呈现出一种松散的管理方式, 这个问题必然会反映在工程勘察行业的管理效率低下上面, 而最终必然导致工程勘察行业的效益低、市场竞争力弱、发展缓慢等多个方问题的出现。这种管理模式大多是以计划经济管理为主要的管理模式, 满足不了工程勘察行业的现代管理需要。
(二) 经济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不清, 分工不明确
一些工程勘察单位内部的组织管理机构设置混乱或机构设置不全面, 有的是各组织机构间的职责划分不清晰, 容易出现组织机构越位或缺位的问题出现。同时, 由于组织机构设置中的弊端, 必然会导致上下传达的信息失真或信息闭塞, 缺乏时效性。
(三) 经济管理体系的规范文本缺失, 对人财物等资源的利用管理不当
一方面, 一些工程勘察企业没有一些正式的规范化文本来统一整个企业。这就使得工程勘察行业的经济管理体系失去了依据和标准, 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另一方面, 工程勘察企业在对勘察设备的采购和对人员的任用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四) 对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管理不太合理
一些工程勘察单位缺少对本企业的相关资源的管理方法, 如对硬件设施的投入标尺规定是什么, 是否实现了效能的最大发挥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还缺少关注。同时, 对工程勘察人员的选拔、培训等缺少一个标准规定。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他们的主人翁精神还没有全部发挥出来。
三、完善工程勘察行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 分层设置组织机构, 将职能切实具体到各部门
人是管理的核心, 经济管理亦是如此。对工程勘察行业来说, 良好的经济管理体系应该分为三个层面, 职能亦各不相同。 (1) 工程勘察行业的经营者。这是决定工程勘察行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的最高管理者。其在经济管理体系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负责那些源头性的职责及权限的制定等, 并对各个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这就需要工程勘察行业的最高管理者制定出符合工程勘察行业发展的经济管理目标和方针, 并向职工对其重要性进行宣传工作。 (2) 选择专门人员作为经济管理体系的代表, 也就是作为最高管理者的执行者和对职工进行信息传达的桥梁。他们虽然要对最高管理者进行负责, 但是又必须具有自己的独立性。 (3) 基层职工的监督参与。这对于经济管理体系的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不仅提高了职工的积极性, 而且保证了经济管理体系的整体性。
(二) 制定经济管理体系的规范化文本, 使其有据可依
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以及规范制度都需要用文本的形式保存起来, 这样才能使经济管理体系有一个管理的标准。这些文本从制定到实施, 都要进行存档记录, 并做好归类。同时, 这些规定必须与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一致。
(三) 加强硬件设施管理, 注重人才培养
首先, 硬件设施的配置是经济管理中成本的一项重要投入。这主要包括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配置、勘察设备的购买、勘察职工的福利等。这是需要优先考虑的。其次, 是对工程勘察人员的管理。这包括对工程勘察人才的选拔、培训以及考核评价等多方面的综合管理。要从工程勘察行业的自身需要出发, 制定出一套能够使勘察工作人员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管理方法。这也是以往所有企业都非常重视的资源建设。
(四) 实行经济管理体系的评价与审核制度, 保证其管理的有效性
针对经济管理体系中机构设置的三个层面, 对体系内部每一体系做一个评审, 以切实保证经济管理的有效性。首先, 对于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来说, 不但要对经济管理的方针和管理目标的不断变化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 而且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经济管理体系改进与完善的可能性和实施的相关条件。其次, 对于具体执行的中间管理组织人员来说, 一方面要认真分析了解决策层的意见, 并根据实际的反馈信息等进行一个整体的评审, 另一方面还要将这个评审结果反馈给决策层, 为以后的资源调整、技术及服务的改善等打下结实的基础。再次, 还要对评审本身这一过程的操作活动进行规范。这不但包括对主要的评价方法的选择, 还包括对内审人员的构成资格、内审的时间与范围等等诸多方面进行规定。
四、总结
经济管理体系的发展不仅是我国工程勘察行业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 也是工程勘察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工程勘察行业的相关管理部门和人员, 只有在认清本单位管理的现状这一基础之上, 才能在规范管理体系、完善管理体系等方面不断改革和创新, 最终实现工程勘察行业的大幅发展。
摘要:经济管理体系逐步成为企业等经济实体关注的焦点。文章从当前工程勘察行业的现状出发, 提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对策, 以完善经济管理体系, 促进工程勘察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管理体系,工程勘察,问题,完善对策
参考文献
[1]韦丽红, 王汉君.浅谈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完善[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 (27) .
[2]张淼.关于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内容的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03) .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完善 篇5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 公共权力寻租 国家良治
根据卡内基·梅隆基金会的估计,仅在2001年,我国政府部门权力寻租所导致的腐败经济成本合计为3430亿元,占当年GDP总额的4.79%。当前,公共权力寻租已经渗透到我国国家治理的各个层面,其对经济发展的掣肘只是冰山一角。那么,公共权力寻租究竟对国家良治有怎样的影响;经济责任审计为何能够遏制权力寻租行为;当前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设计还存在哪些不足又该如何改进。这些都是笔者试图回答的问题。
一、公共权力寻租对国家良治的影响
(一)公共权力寻租滋生的原因。
公共权力寻租是指公共权力代理人违背委托人的意愿,滥用行政权或监管权,通过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谋取私利的行为。在我国,公共权力寻租的滋生和蔓延有其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按照公共选择理论,在市场经济国家中,政治家和公务员都是有着强烈利己动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一旦权力在握便在客观上存在以权谋私的冲动。另一方面,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行政权力对市场行为的过度干预和尚未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公共权力寻租”提供了温床——政府官员既要制定“游戏规则”,又要“参加游戏”,不够公开透明的游戏过程使公共资源极易被规则制定者加以利用,导致权力的市场化和商品化;而权力的分化与扩张又派生出强大的利益集团,加剧了公共权力寻租行为的扩散。
(二)公共权力寻租的危害。
倘若公共权力寻租只是少数官员与不法商人沆瀣一气,利用公共资源配置权从市场获取高额回报的伎俩,那至多是一种“腐败加投机”的活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公共权力寻租像极了“蝴蝶效应”中的那对翅膀,轻轻一扇,带来的后果却是灾难性的,其对国家良治的危害可以归纳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对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产生负面影响。根据Tanzi和Davoodi的研究,如果新加坡公共权力寻租的严重程度提高到巴基斯坦的水平,其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将上升1.6%,政府税收占GDP的比例将下降10%。在财政支出结构方面,相较于基础教育、环境保护等“软件”项目,地方政府官员从公路桥梁建设等“硬件”项目中能得到更多的“租金”,同时也能彰显更多的显性政绩,因此,“硬件”投资占财政预算的比例一再提高,大量的重复建设和“形象工程”侵占了原本应该投向某些民生领域的资金,造成财政支出结构的严重失衡。
二是对公共投资产出效率产生负面影响。我国公共投资预算的约束机制偏软,使腐败“租金”转化为某种“暗税”,在官企双方的“合谋”下成为项目预算的附加,大量资金被“灰色蒸发”,投资成本随之也被“高估”,这部分解释了我国普遍存在的公共投资项目建设“决算>预算>概算”的“三超”现象,也导致了公共投资产出效率的降低。
三是对私人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产生负面影响。莫罗根据57个国家1971-1979年间以及68个国家1980-1983年间的资料,研究发现腐败指数下降1%,私人投资占GDP的比重就上升2.9%。此外,东道国的权力寻租严重程度对外商直接投资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世界银行顾问魏尚金通过对14个来源国对41个东道国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表明,腐败指数每上升一个等级,外商直接投资便下降11%,相当于边际税率提高3.6%四是对贫困人口和收入分配产生负面影响。中央的惠民政策在一些地方往往“口实而惠不至”,其根本原因在于地方官员在“切蛋糕”时会自然地偏向于能够带来丰厚“租金”的利益集团和能够产生显性政绩的投资项目。长此以往,贫困问题将更加恶化与持久,Gupta等学者利用ICRG指数和1980~1997年间国家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一个国家的腐败指数恶化一个标准差,基尼系数将增加4%。
五是对经济转型和社会秩序产生负面影响。公共权力寻租会产生强大的利益集团,而这些利益集团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将想法设法阻止经济转型和制度向有益于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变。这种官企之间“权利博弈”的互生关系一旦曝露在阳光下,势必对政府公信力造成极大的损害。与此同时,当大量通过非法手段或权力捷径迅速增加财富的案例演变为一种思维定式,将极大地挫伤社会的生产积极性,对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观产生冲击,最终影响社会稳定。
二、经济责任审计对公共权力寻租的遏制作用
(一)经济责任审计以遏制公共权力寻租推动国家良治的理论基础。
经济责任审计源于政府官员所承担的 “受托经济责任”。公共权力的拥有者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受托责任、法律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保证他们勤勉尽职地履行受托责任,合法并有效地使用公共资源,是判断一个国家民主和法治程度的重要指针。
在政府行政领域,社会公众、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和执行机关三个主体,构成了一个基于公共资源的公共权力委托代理链和行政管理链。委托关系的间接性和管理关系的直接性,导致了权力的非对称性,即出现了“弱势委托人”与“强势代理人”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代理人的自利属性、监督机制的缺失和信息不对称都会导致公共权力寻租的发生。要防止公共权力异化和公共资源被滥用,在委托人弱势和代理人强势的格局不可能打破的前提下,只有依靠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实施目标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可靠地确定经济责任受托目标并根据审计结果进行奖惩,强化对公共权力配置与使用的监督制约[7],从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经济健康发展,推动实现国家良治。
(二)经济责任审计对公共权力寻租遏制作用的机理及其成效。
我国现行的政府权力架构极易导致权力的过度集中,特别是在一些经济要害部门,往往一项政策的偏废和监管尺度的松紧就能影响数千家企业的兴衰存亡和垄断行业的既得利益。而这些公共权力往往只掌握在少数几个人手上,使他们在“权钱交易市场”中成了公共资源“垄断者”,谁的话语权和决策权越强,谁在公共权力寻租中便握有“定价权”,从而通过“出卖”公共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只有当收益远大于成本时,政府官员才会冒着“乌纱帽被摘”的风险进行权力寻租。对他们而言,C(m, f, u)表示公共权力寻租成本。其中,m是其一旦被查处后能够用货币衡量的物质金钱损失,f是其东窗事发后无法直接用货币衡量的社会地位、声誉和自由损失,u是其他成本,如心理负担等。
如果用图来描述政府官员作为公共资源“垄断者”进行权力寻租的成本与收益。其中,边际成本曲线PC表示每进行一次“权钱交易”(可视为售出一个单位的“公共资源”)所付出的成本;平均总成本曲线AC反映
了同一官员在连续多次的“权钱交易”中寻租成本的变动趋势,初犯时极大的心理负担u会产生较高的寻租成本C,但随着次数的增加,寻租成本会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当寻租行为突破一定的界限(如贿金高到可以被判极刑)或难度加大后(如可能触及其他利益集团的利益),寻租成本又会随之抬高,因此AC呈现出“U”形;D和PS分别是寻租官员面临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由于是公共资源的“垄断者”,他们同时掌握着公共资源的“供给量”和“定价权”,因此,我们无须画出供给曲线。
按照经济学中垄断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定价原则,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当边际成本PC与边际收益PS相等时,其交点所对应的产量Q能够使寻租官员(公共资源的“垄断者”)实现利润最大化,进而我们可以通过需求曲线D,找出垄断价格E,此时方框ABDE的面积就等于寻租官员的“垄断利润”。
当然,现实要比经济模型来得更加复杂而多变,对于寻租官员来说,即便其已身居高位,并垄断了大量的公共资源,在做出“权钱交易”的决策时依旧会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这直接表现为寻租成本C(m, f, u)的变化。
首先,我们不妨来看看短期性的警示(如参观监狱、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和检查(包括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应监管部门的例行检查)对公共资源“垄断者”寻租成本及收益的影响。短期的警示或检查活动会使一定时期内每一次“权钱交易”所付出的成本增加,在图中表现为边际成本曲线PC的斜率提高,形成新的边际成本曲线PC′,此时,当产量等于Q1,垄断价格等于E1时,寻租官员实现“垄断利润”最大化。对比一下前后两次实现“垄断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垄断价格,我们不难发现,面对短期性的警示和检查,“理性”的官员如果依旧选择铤而走险,那么必然会在减少“权钱交易”次数(Q1E)。这体现了警示和检查等短期性活动对公共权力寻租的抑制作用:一方面,“权钱交易”次数的减少意味着公共资源被侵占和滥用的概率降低;另一方面,对贿金心理预期的增加会让一部分“资本不够雄厚”或“扛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打消寻租的念头。然而,这种抑制作用有其局限性:一是警示或检查的短期性只能在“有效期”内使官员寻租的边际成本增加,风声一过便“一切照旧”;二是职位越高的寻租官员边际成本增加的幅度越小,因为官场阅历越丰富,抗压能力越强;且同级别的检查往往缺乏“力度”和“深度”;三是无法彻底抑制住官员的寻租冲动,在减少“权钱交易”次数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将贿金提高到心理预期,依旧会带来无法抗拒的高额收益,那么权力寻租行为还是会发生。
与短期性的警示或检查活动不同,经济责任审计对公共资源“垄断者”寻租成本及收益会造成影响。由于官员在任期内个人的履责、守法、廉政情况及其所负责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都要接受审计,审计实施的时间既可能在任期结束后也可能在任中,审计内容将溯及既往并可能延伸到体制外的企业和部门,从而对官员寻租成本的影响周期会延展至整个从政生涯。因此,经济责任审计将增加官员寻租的平均总成本,在图中表现为平均总成本曲线AC被提升至AC′,此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产量为Q时(图2-1中实现“垄断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方框AB2D2E的面积要明显小于方框ABDE的面积,即官员寻租的净收益减少了。倘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在图中表现为平均总成本曲线不断被提升),官员寻租的利润空间便会被不断挤压,最终变成“无利可图”,此时“理性”的官员将彻底放弃权力寻租。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论在作用对象的范围、作用效果的强弱、作用周期的长短等各个方面,相较于短期性警示或检查活动,经济责任审计能够通过消弭官员寻租动因,追究违规官员责任,从根本上遏制公共权力寻租行为,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共资源被滥用的可能性,这在实践中也得到了证明——1998年至2010年,审计机关对43万多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其中审计署对151名省部级党政领导干部
和中央企业领导人员实施了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审计查出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失职渎职、贪污受贿及侵吞国有资产等个人经济问题金额21亿元,由领导干部直接责任造成的违纪违规和损失浪费金额680多亿元;与此同时,相关责任人被严肃问责,其中7600人被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16000人受到免职、降职、撤职和其他处分,一大批正确履行经济责任、工作实绩突出的领导干部,因审计结果反映较好而受到肯定和提拔。
三、遏制公共权力寻租目标下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一)当前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性缺陷。
一是缺乏前瞻性。2008年的“郭京毅案”让我们看到了在政策制定环节发生公共权力寻租的可能性,与“事后寻租”相比,这种事前的寻租活动关乎各方的利益分配,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甚至会对国家未来的政治经济走向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现行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在防范“事前寻租”方面仍属空白。
二是存在滞后性。一方面,经济责任审计在实践中一般是先离任后审计,只具备事后监督功能,却难以发挥全程控制作用。另一方面,经济责任审计往往只关注已成气候的“寻租领域”,而对苗头性和倾向性“寻租领域”缺乏预见性,未能及时安排审计。
三是问责显不足。就审计问责内容而言,“任中问责”、“不作为问责”和“绩效问责”仍然涉足不深。就审计问责的时效性而言,往往是针对离任领导干部进行,有时甚至异化为事故发生后的善后程序,由此带来的审计问责与干部调任、事故处理的时间差必然导致审计问责实际效用递减。
(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完善与创新——以遏制公共权力寻租为目标。
一是将经济责任审计引入公共政策评估,预防“立法腐败”。现阶段正在进行的政府职能转变,将减少政府官员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干预,此时旧的权力拥有者和新的利益集团会转而通过“制度供给”的方式,形成新的“政治创租”。因此,有必要在公共政策评估中引入经济责任审计,一方面,通过事前确认政策制定者的经济责任,力促“制度供给”程序的合规性;另一方面,从对社会各个利益阶层影响的角度,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审计监督,发表审计意见,保证“制度供给”结果的有效性。
二是着力加强任中经济责任审计,预防“权力期权化”。《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第五条明确指出,根据干部管理监督的需要,可以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应该说这为预防“权力期权化”增加了一道防线。下一步,应积极探索将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相结合的有效方式;推行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同步审计;尝试对不同层级和类型的领导干部分别建立评价指标;健全审计结果公告和运用机制;充分发挥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对“权力期权化”的预警和威慑功能。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经济分析 篇6
[关键词] 农地制度 权利配置 改革建议
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特征及其制约影响
我国农村土地实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的土地由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实行征收,本集体成员可以依法承包经营三十年,并可以依法流转土地。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特征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受制于国家所有权并制约农民土地承包权;农民作为集体组织的成员可以平等地拥有对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使用权与成员权利具有同一性;集体所有是“共同共有”,除承包使用权按份分割之外,其他土地权利没有明确界定属于个体的权益,存在模糊性;乡(镇)村干部代理集体掌握土地的发包和处理集体土地被征用事宜,存在代理的风险性。
土地集体所有的这些特性使集体所有权的有效实现受到约束:第一,国家全民所有权制约集体土地所有权,限制农村土地进入一级市场,集体并不能凭借土地所有权获得相应的市场地位;第二,集体土地所有权制约农民土地承包权。“共同共有”的权利配制模糊、管理制度滞后,使农民不愿以个体的代价为集体权益的监督付出成本,集体所有权主体名存虚置,削弱了对代理人的约束。加上集体主义意识作用,导致集体所有权的权利膨胀。一些代理人在土地发包、土地被征用转让过程中,往往假借集体损害农民利益;第三,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度框架下,农民身处集体之中拥有土地承包权,如要退出,又不能转移承包权,则 “人走权失”, 集体成员权利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二、农民土地承包权的有限性及其对农村发展的制约
农村土地以承包的形式划归农民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点是:由国家土地所有权间接派生和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直接派生,最终处分权属于国家;具有不完全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能;需要依照承包经营合同的规定履行义务;主体多元、权利分散,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可以分属集体、承包者、经营者;兼备债权与物权性质,权利性质模糊。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不完整性与模糊性,制约了土地财产价值的充分实现,增加了主体关系的摩擦。第一,农村土地的处置涉及国家、集体、个体承包户、承包权流转对象等多方利益,在多方利益的搏弈中,各种关系互相制约,尤其是国家、集体、个体之间的权力不平等导致国家、集体对农民个体利益的侵害。第二,土地承包权使用范围仅限于从事农业生产。如果转为收益较高的非农用地则要经由政府审批转为国家所有土地后,再由国家出让,农民土地发展权受到制约。第三,除了“四荒”土地,其他承包土地不得抵押,使承包的耕地、自留地、自留山等土地价值不能得到充分实现,农地的发展再次受到限制。第五,土地承包权在社区外流转要经社区三分之二人员通过,限制了土地的区域流转,制约了土地资源的市场配置。
三、土地征用的非公平性与农民利益流失
一方面,我国实施国家强制征用土地制度,但对于土地征用用途、程序缺乏约束。而农民除了土地的农业性使用权以外,没有参与土地征用的处分权,使国家征地更加自由。另一方面,我国依旧保留城乡二元结构的土地制度,形成农地转为非农用地之间的巨额差价。权力的强大纠结利益的诱惑,导致公权大于私权,公权侵犯私权。在我国,代理国家掌握土地权利的地方政府通过廉价的土地征用与高额的土地转让获得了巨额收入,“以地聚财”、“吃地皮”也成为政府的主要经济来源,相比之下,大批的农民因失地陷入贫困。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对农民明显的不公严重危及了农民权益,专家测算,自改革以来通过从农民那里低价征地后再高价出售,业已从农民那里拿走了20000个亿。
四、农村土地制度的几点建议
1.明确土地承包权的物权权利
农地分配中集体成员“共同共有”的模糊制度设计,无法屏蔽其他利益主体的侵害,致使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排他性”极其弱小。明确集体土地制度框架下农民土地的物权权利,使农户合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权统一的承包经营权,可依法排除他人对其行使物权的干涉,进而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不被侵害。实现物权权利,其权利和相关责任要在法律法规中给予明确的说明,在权利拥有者对他们的土地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问题上,要有确定规范,要保证某一特定类型的权利在使用选择和交易方面有适当的灵活性。
2.推进农地使用权流转
(1)赋予承包权在一定承包期内的抵押权。允许抵押将能使农民更充分地实现与土地权利相联的潜在经济机会,也会促进农村土地与城市土地有更加同等的权利。吉林省梨树县榆树台镇闫家村九组的农民在实际生产中已经开始了这一尝试,他们用“土地经营权”承担借款或担保责任加入资金互助合作社,使土地作为资本的功能得到有效地发挥。(2)加强市场要素建设,建立土地市场服务中介机构,促进土地区域流转。(3)建立健全信贷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土地使用权流转将带来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需要金融机构为农民从事规模经营或其他产业提供及时、充足的资金的支持,同时还要求抓紧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不掌握土地的农民有可靠的生活来源,为土地市场的发育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3.改革现行的征地制度
(1)对征地进行合理限制。要借鉴国际经验界定政府征用土地的权力适用范围,明确“公共利益”的用地目的;要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农民在征地关系中的权益,让私人权利参与弥补政府自律的不足。对征用不公正的监察也应建立一种机制,保障土地征用后出现问题能有解决的渠道。(2)要在一定范围内给予集体土地直接进入土地一级市场的权利。(3)确保补偿充分,过程公平、公开,增进补偿的公平性。尽管国家不断强调补偿公正,但在操作上地方还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地方政府常常以国家重点建设名义压低征地价格,侵害农民利益。因此,保障合理制度落实十分重要。(4)改进征地补偿的形式,可以因地制宜采用多样化选择,比如,货币、就业安置、社会保险、企业股份等。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1998年
经济制度完善发展管理 篇7
关键词:财政,支农资金,农业经济
1 前言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 是一切产业发展的源头和母体, 也是当前保增长、保民生的基础。支农资金的投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物质基础, 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化农业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要实现科学跨越的战略目标, 必须牢固树立农业是基本国情的观念, 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从更高层次上夯实农业基础, 打牢农业根基, 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2 明确分工负责, 落实管理责任
对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拨付和项目管理严格实行“领导负责制”, 明确各乡镇政府党政“一把手”对本乡镇财政支农项目的可研论证、申报和资金安全运行、使用绩效等负第一责任;项目主管部门负责人对财政支农项目的确立、资金安排、项目监管等负第一责任;财政部门负责人对专项资金拨付和财务管理负第一责任。严格实行财政支农项目和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度, 财政局和项目主管部门明确职能分工, 加强相互监督, 审计局依法审计监督财政支农资金, 对违规、违纪使用财政支农资金, 给国家和群众造成重大损失的, 依法追究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同时, 实行专账管理, 确保资金安全。以县为单位, 财政下拨到县直各部门、各乡镇的财政支农资金, 都必须建立专账。严禁将财政支农资金和单位预算资金合并使用;严禁将财政支农资金直接划拨到乡、镇政府或借调到县直主管部门使用。对财政扶贫、义务教育、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粮食“三项补贴”等各项财政支农资金, 由县财政部门在国库设立“财政支农资金专户”, 实行专户管理, 专账核算, 封闭运行。
3 撬动社会资金投入
以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为契机, 不断改进整合资金的引导和支持方式,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 调动民间、信贷、企业等社会资金投入“三农”的积极性。利用补助、奖励、贷款贴息等办法, 鼓励、引导、吸引民间资金投入“三农”, 形成在政府投入的带动下, 主要依靠农民自己投工、投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机制。大力推行财政担保、财政贴息等支农方式, 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农民群众借贷发展, 吸引金融、信贷资金投入“三农”。
4 整合财政支农资金
近几年, 由于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渠道较多, 造成“三农”资金在分配使用、实施范围等方面条块分割、重复投入, 影响了资金的投放效益。只有以资金整合为突破口, 以协调部门管理和减少资金周转环节为重点, 对各类资金进行统筹安排、捆绑使用, 才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过去支农资金以分散建设为主, 农口各部门条条管理, 很难“握指成拳”形成合力。以项目整合带动资金整合, 将各类支农资金集中投入到对农村经济发展有长期牵动作用的大项目, 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
5 强化财政监督机制, 确保支农资金安全运行
实行财政资金跟踪问效制, 专门负责对财政支农项目的预算、项目方案的审批、项目的实施以及项目竣工后的管理进行监管。把事前控制和事后监督检查有机结合起来, 对每一项财政支农资金都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 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安全和有效。同时, 要严格拨款制度, 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本着“不误农时、不误农事”的原则, 严格执行财政内部拨款制度, 根据单位用款计划及时拨付支农资金, 保证了支农资金的及时到位。
6 建立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
应该不断创新财政支农举措, 着力构建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建立涵盖农林牧副渔在内的从基地生产、品种研发、农产品加工到市场销售的全过程支持政策体系, 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同时, 推进财政支农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与监督, 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 应该制定出台《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县区级农业财政财务管理综合考评办法》等一系列资金管理办法和财政财务管理制度来规范项目申报、评审、检查验收和资金拨付程序。开展支农资金专项检查, 对财政投资的重大支农项目重点跟进、重点指导、绩效考评, 建立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机制。
7 实行集中支付, 提高使用效益
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的拨付采取国库集中支付方式, 除项目管理费、前期费等资金可拨付到项目管理部门外, 其它用于工程、货物、服务类等资金支出经主管部门审核后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到承包商、供应商和劳务提供者。涉及村级的支农资金由村民委员会根据项目计划和施工进度写出专题报告, 报乡、镇长和财经所长审核签字后, 分期分批从村级支农账户上直接拨付到承包商、供应商和劳务提供者, 严禁以取现金支票等方式由乡镇、村干部代领专款。继续完善财政支农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 建立支农项目政府采购机制, 所有工程项目资金必须履行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手续, 否则, 县乡财政将停拨或不予拨款。
参考文献
[1]邬春龙.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基础设施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 , 2010 (05) :124-127.
[2]胡汉荣, 康煌.推进农业综合开发, 促进“两型社会”建设[J].农业开发与装备 , 2008 (09) :133-137.
经济制度完善发展管理 篇8
一、经济管理体制的市场秩序完善
1. 结构调整的积极政策。
积极政策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相等同。应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调整消费结构, 带动产业结构, 培育出新的增长点, 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抓紧改组一批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深, 并且国有经济比重高的自然垄断和公用事业行业, 以打破垄断, 实现企业体制的转变和政策管理的方式。一批有着较充分的市场竞争力的, 但平均利润水平较低的企业需要重组, 但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 以市场为导向。
2. 宏观调控的不断改善。
继续发挥国债作用, 并且引导好社会投资。因为今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投资增长快慢。应当把握好增发国债与社会投资关系的平衡点, 以实现经济的长短期的增长与发展相结合。增加投资拉动消费同样重要, 应当同时进行。某种意义上说, 社会投资的增长与消费是否活跃有莫大的关系, 消费是否被带动起来, 对投资增长的可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将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处理好才能确保经济发展得更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虽然需要继续的实施, 但货币政策的作用也需要更多的关注, 以确保货币政策在中长期的经济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3. 体制的创新。
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就是企业。因此, 企业是否具有强大的活力, 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全局和财政状况。但是无可否认, 现行经济体制中存在着的种种弊端, 恰恰集中表现为企业活力的缺乏。究其原因, 一是国家对企业管得太多太死, 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企业的社会负担过重。因此, 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问题, 行政部门直接干预企业体制应当摒弃。应本着放宽、搞活、减负的原则, 要增强企业的活力,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各项权益应依法维护。当劳动者的权益地位在企业的各种制度中都得到切实的保障, 他们的劳动与其工资、奖金、福利、社会保险、假期等环环相扣的时候, 劳动积极性才能充分地被激励起来。为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依法保护他们的各项权益是重中之重, 因此必须彻底改革原有的企业的劳资制度。
4.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近年来, 通过政府城乡一体化的一系列政策, 部分地区的乡镇机构改革取得积极进展。通过对乡镇党政机构和事业站所的优化整合, 有效地增强了乡镇活力, 行政效率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改善了农村教学条件, 使农村的教育水平有了飞跃的发展。同时, 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完善和对乡村债务工作的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村深化改革在试点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经营体制和税费的收入分配关系改革减轻了农民们的负担。但是, 农副产品和农村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农副产品相对过剩的情况, 供求关系也时有变化, 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突出, 农副产品收入增幅趋缓。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农民的收入差距也因地域化的不同而逐渐拉开, 城乡居民经济收入的差距也在拉大, 部分地区的低收入农民生活仍存在很大困难。当前, 农村改革已进入了综合改革新阶段, 正在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建立现代高科技农业支撑体系, 农村集体经济体系多方面发展。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具有重要和长远的意义。
二、经济管理体制的结构调整合理化发展
1. 改革国有企业体制。
应该把改革国有企业作为经济体制完善的中心环节, 对国有企业改革应予以深度重视, 同时围绕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进行其他方面的改革, 从而将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其他方面的改革更好地结合, 共同促进, 共同发展, 以争取在实践中有更大的突破。
2. 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首先应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明确国家应从管理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转向管理国有资本, 从中获取最大化的效益, 并且构建出多元化的国有企业产权。其二是应从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出发。以我国经济的现象来看,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调控国民经济的一种政策手段就是通过国有企业来实现的, 所以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着一定的行业和领域: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的行业以及高新技术为中心的重要骨干企业。
3. 将抓大做强与放小扶弱结合起来, 战略性改组国有企业。
强化国有经济的整体实力及后续发展的能力, 可以通过推进战略性改组国有企业来完善企业制度。进行国有非国有间的兼并、联合和重组。形成专业化、社会化协作体系, 重点培养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品开发能力。同时应搞活中小型企业, 通过国有资产重组, 通过适合的方式将中小型国有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出让, 使它们选择的财产组织形式更加优化, 独立走向市场。
4. 努力实现政企分开。
要实现政企分开, 建立规范的监督运营机制是必要条件。建立规范的监督运营机制可避免政府部门架空真正所有者的现象出现。目前授权经营作为管理国有资产的一种主要形式, 实践中创造出上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间层国有股份公司, 下层国有资产投入基层企业的三层管理模式。与以前的行业管理相比无疑是一个进步。在地方做试点,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体制的权利下放到地方。他们可以根据国有企业的性质对国有资产制定在不同的局势下采取不同措施的管理体制。下更大的功夫在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上。国有企业应该首先从产权改革入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家所有者以股东方式行使权力, 为满足现代企业制度多元化产权的要求而推进配套改革。
三、新经济环境下对政府经济管理的要求
目前, 股价暴涨暴跌、房价忽热忽冷, 以及由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动荡等现象, 已使得日本20世纪80年代末期所遭受的泡沫经济阴影有可能在我国重现。在新的经济环境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重新审视对政府经济管理的要求, 以及提出应对新经济环境的我国政府经济管理改革措施, 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有现实意义的。
我国入世、经济全球化的来临, 都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影响, 也对我国政府经济管理提出了许多要求。具体要求是:
1. 法律体系系统化。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法律体系的建立以及法制环境的建设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有力地配合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也保障了我国政府经济职能在经济建设方方面面的实现。但是, 我国法律和政府法规体系的建立远远不够完善, 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这与国际通行惯例和作法还有一定的差距。有些法规、法制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 在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自由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 已经明显表现出不符合新经济环境的要求了。某些法规仍然按所有制成分来管理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 许多地方政府制定的基本法规、制度以及行政法规都明显地带有强制性的地方保护色彩, 分割了本应该统一的全国市场。而且, 部门与部门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地方与中央之间各自为政, 所制定的法规、制度时有矛盾, 没有形成全国一盘棋的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这些弊端都已经开始明显的滞后于新经济发展的要求了。因此, 建立健全立足全国、协调有序、认同差异、要素互补、门类齐全、配套完善、系统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新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 行政体制简约化。
一定程度上我国政府在WTO的过渡期仍然对经济活动干预过多、过宽、过细, 行政执政不够规范、执法混乱等问题时有发生。机构庞大、效率低下、行政环节多、办事程序复杂、透明度低, 这些不和谐的现象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影响着我国经济在全球化浪潮中获取竞争优势。因此, 行政体制简约化是新经济的客观要求。
3. 管理方式市场化。
中国真正进入WTO后, 在新的全球经济环境下, 经济活动主要表现就是投资、贸易、生产、分配。经济活动中生产要素不仅要在一国内可以自由流通, 而且也要在国际范围内自由流动, 获取正常的要素报酬, 而一些残留下来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违背了这一全球化及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地方行政垄断、行业部门垄断时有发生, 不仅在我国内部表现出严重的地域分割, 而且在行业与行业、部门与部门之间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独立性, 这必然导致某些部门和行业凭借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利润, 贫富差距悬殊, 某些内部矛盾初露端倪。
4. 政府职能服务化。
WTO过渡期后, 我国的政府职能就应该从过去单纯集权命令下的资源调配向包括政府效率、市场机制完善、信息网络、市场规模和环境因素等在内的后天因素转变过来。特别是当前全球生产和服务网络大都是建立在以大型跨国公司为载体之上, 因而, 政府对于国际分工模式的相关政策, 就应该依据比较优势的安排向与跨国公司相关的业务方面转型, 政策出台前要有服务型理念, 政策执行时要体现人性化角色。维护本国经济利益的经济政策重点放在为本国创造有效的市场环境方面, 特别是建立起极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促使资本、技术以及专业人才朝向本国利益方面流动, 尽力提高本土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以更好的面貌迎接新经济的挑战。
综上所述,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通过探讨新经济环境下政府经济管理的要求和政府经济管理改革措施, 将为我国政府更好的发挥其经济管理职能, 充分应对新形势下的各种管理要求, 为全面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健康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治目.解决我国国有企业体制创新的方法[J].经济管理, 2001, (1) .
[2]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G]//中共中央文献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经济制度完善发展管理 篇9
一、农村建立村组代理会计核算中心, 实行会计委派制取得显著成绩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财务管理薄弱的问题, 成都市从2005年开始开展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制度创新, 按乡镇和涉农街办建立村组代理会计核算中心, 代理村组的财务记账和会计核算, 全面推进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 工作成效显著。
1.以建立村组代理会计核算中心为切入点, 彻底改变过去城乡会计管理上的二元结构和农村财务会计工作的落后面貌, 基本形成农村财务会计规范的管理制度。
2.有效控制了村组债务的增加, 基本锁定了村组债务, 为进一步化解村组债务奠定了基础。
3.有效地扼制了挪用贪污集体资产资金、铺张浪费等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逐步树立了村社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4.代理会计核算制度的建立, 为民主理财、村务公开, 完善和扩大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创造了条件。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其一、还有部分区 (市) 县在实施代理会计核算中心制度上仍沿用过去的“双代管”制度。
“双代管”即由乡镇 (街办) 代村组管理账务和资金。具体表现在:乡镇仍未实现按村组为基本核算单位开设银行账户。“中心”仅在当地金融机构开设一个银行账户, 集中核算村组资金。只预留财政所和“中心”的印鉴, 村组事实失去了对存储于银行的自有资金的监管权。这在制度上出现了乡镇可随意挪用、挤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的空子, 留下了侵占农民利益和由谁来监督乡镇涉农 (街办) 的隐患。据统计, 有的乡镇挪用村组资金达几百万元。
其二、少数区 (市) 县“中心”的办公条件较差, 办公经费无保障。
绝大多数的区 (市) 县对代理会计核算中心的运行经费给予了保证。但是少数区 (市) 县保障不力, 甚至出现个别区 (市) 县“中心”配备的计算机、喷墨打印机因故障率高, 耗材和维修经费无保障, 而无法正常使用, 因而无条件打印而用手工誊写会计报表的现象。
三、建议
农村会计委派制, 作为农村经济最小细胞的农村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运行监督制度, 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政治。要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 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 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坚决推行村组代理会计核算中心的账务和资金分管的制度。
即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账务由乡镇 (街办) 代管理, 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放在村上, 按村开设银行账户, 由乡镇 (街办) 代理会计核算中心预留印鉴监督管理。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根据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意愿和程序决定如何花钱, 乡镇代理会计核算中心起好监督的作用。纠正仍在部分区 (市) 县实行的村组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由乡镇“代管”的情况。这样, 可以有效的杜绝乡镇 (街办) 随意挪用、挤占村组集体资金的情况, 切实维护村组和村民权益。
2.在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中, 大胆创新, 尽快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主体地位, 不再由村 (涉农社区) 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责, 单独设立村集体经济组织, 开展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登记、代码证申办、成员资格界定。
主体地位明确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能更好地承担独立核算经济单位的角色, 负责管理和经营本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资产。原村自治组织撤消后, 由主体地位明确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续承担对原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的职责。既能防止少数村组干部趁统筹城乡发展之机, 将集体的资产转为私有, 又可防止政府行政部门对这些资产的平调, 在物权的主体上有一个延续。确保农村集体资产不被随意处置, 消除集体资产处置不当可能引发的群体性纠纷隐患。在促进农民大规模转移过程中, 原成员仍可享受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分配, 不随迁移而失去所有权、分配权, 农民就可安心地到其他地方就业, 为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铺平道路。在增强农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改革中, 主体地位明确的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处理和当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资投入等农村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关系时, 能更好地区分不同主体的责、权、利。
3.建议进一步总结经验、找出规律, 在全省的层面上进行交流, 使代理会计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上更加完善, 起好“试验区”的示范作用。要做好以上工作, 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 政府要正视出现的乡镇挪用、挤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的情况, 不能掩盖矛盾。
对以前挪用、挤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要逐步归还, 同时要杜绝继续侵占村组集体经济组织资产、伤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事情发生。特别是因政府经费不够、农村“普九”等各种教育达标升级活动、“村村通工程”等农村公益事业挪用的村组资金, 可由公共财政来归还给村组, 个人挪用的村组资金要追究责任, 限期归还。
(2) 进一步加强对代理会计核算中心的建设。
建议公共财政要向农村多倾斜, 预算安排上要多给代理会计核算中心建设予以支持, 保证代理会计核算中心的人员和办公经费, 保证委派会计工资比照乡镇干部报酬标准执行, 实现同工同酬, 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配套发展的需要。
(3) 委派会计要坚决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的程序和条件进行选拔, 不讲身份, 只讲条件。
积极开展培训工作, 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委派会计不仅能做账, 还能解决村组集体经济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把属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所有的村组办企业经营活动, 纳入委派会计的监督。
(4) 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 强化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
经济制度完善发展管理 篇10
中国于2003年开始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以后逐年扩大试点面积。为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以下简称新农合) 基金的会计核算, 财政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于2008年初制定并颁布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制度》。该制度的颁布实施, 加强了对新农合基金会计核算的规范化, 对新农合基金核算向着科学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 随着新农合制度的不断实施, 新农合会计制度的一些局限性也逐渐凸显出来。这些问题不解决, 将影响新农合基金的正确全面核算, 进而影响整个新农合制度的健康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一、存在问题
1. 新农合会计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不能全面反映当年基金收支结余情况和款项往来情况。
采用收付实现制, 会计处理手续比较简便, 会计核算可以不考虑应计收入、应计费用、预收收入、预付费用的存在。但收付实现制不能正确地计算和确定基金的当年收支结余, 缺乏合理的收支配比关系。新农合基金应计收入、应计费用、预收收入、预付费用等业务发生频繁, 且在收付上有明确的归属期, 基金收入和支出存在合理的配比性。由于农民是按年度参加新农合, 新农合基金结余率大于15%时可对住院费用较大的参合农民进行二次补偿 (凤庆县一般针对新农合第一次补偿后自付金额为1000元以上的农民) 。在收付实现制原则下, 以当年实际收到资金确认收入, 以实际支付资金确认支出, 很可能会导致基金收支不配比, 结余不准确, 不利于新农合制度的平稳运行。而且, 在新农合运行过程中, 在永续经营的前提下, 经办机构每时每刻都在对医疗机构形成实实在在的债务。在现行的会计制度中, 所有往来款项都只通过“暂收款”和“暂付款”科目来核算, 不能准确地反映经济事项。例如, 按照我们凤庆县合管办的财务管理制度, 各定点医疗机构和乡镇合管办上报的核销数据, 先由县合管办的审核员、负责人审核后, 还要由县卫生局局长签字后方可付款。但有时到了月底局长出差未归, 签不了字就付不了款。按收付实现制的原则, 我们当月未付款就未支出, 但事实上, 一个月不支出一分钱又是不合理的。我们在实际账务处理中, 还是先做支出;会计分录应该是借方“统筹基金支出”, 贷方“应付账款”;但由于现行会计制度中没有“应付账款”科目, 我们只能做借方“统筹基金支出”, 贷方“暂收款”, 这与实际经济业务是不相符的。
2. 个别会计科目名称不符合实际, 例如“缴存省级风险基金”。
一般情况下, 新农合基金是以县为单位进行统筹的, 而新农合风险基金是以州 (市) 为单位进行统筹的。比如临沧市, 每年年底各县新农合经办机构按比例提取风险基金后, 由县财政局从新农合财政专户直接汇市财政局新农合风险基金专户, 并不是汇省财政厅。因此, “缴存省级风险基金”会计科目名称不符合实际。
二、建议措施
1. 改收付实现制为权责发生制, 取消“暂收款”、“暂付款”科目, 增设“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科目。具体做法: (1) 当年预收下年农民参合费, 及上级财政预拨下年配套资金时, 借“收入户存款”或“财政专户存款” (不设收入户的县) , 贷“预收账款”, 下设明细科目。下年1月初, 将预收账款转收入, 即借“预收账款”, 根据“预收账款”各明细科目余额, 分别贷“农民个人缴费收入”、“农村医疗救助资助收入”、“集体扶持收入”、“政府资助收入”。 (2) 实行预付款给定点医疗机构的县, 预付款项时, 借“预付账款”, 贷“支出户存款”或“财政专户存款” (不设支出户的县) 。待实际核销支出时, 借“统筹基金支出”或“家庭账户基金支出”, 贷“预付账款”。 (3) 当年参合费收缴完毕, 按实际参合人数及文件规定上级财政应配套人均资金数, 计算出上级财政应配套合计资金数, 借“应收账款”, 贷“政府资助收入”。待实际收到资金, 借“财政专户存款”, 贷“应收账款”。 (4) 月末或年末, 因受审批或公示时间的影响, 总有一些款项不能如期拨付, 在权责发生制的情况下, 就可以借“统筹基金支出”或“家庭账户基金支出”, 贷“应付账款”。待实际支付时, 借“应付账款”, 贷“支出户存款”或“财政专户存款” (不设支出户的县) 。 (5) 其他未提及的科目, 核算方法不变。由于权责发生制强化了收支的配比和时间上的归属关系, 更加符合新农合基金运行目标和管理要求, 可以有效防止基金收支大起大落和参合农民受益不公平。
2. 将“缴存省级风险基金”会计科目改为“风险基金存款”科目, 各县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明细科目“缴存市级风险基金”或“缴存省级风险基金”。
新农合作为一项新生事物, 需要完善的制度来支撑和维系, 新农合基金作为一项解决农民医疗费用的资金, 同样需要科学的会计方法来核算和管理, 只有及时调整完善会计核算办法, 才能全面准确和真实地反映新农合基金的收支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 才能为领导者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保持新农合基金的平衡性运营, 保证整个新农合制度健康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翠萍, 陈克雄.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核算办法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 2008, (1) .
经济制度完善发展管理 篇11
一、国有经济要提高竞争力,增强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国有经济要增强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直接写在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国有经济要提高竞争力问题,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决定》的说明中体现出来。今后国有经济的发展重点,就在这“四力”上面。
国有经济要提高竞争力,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存在的基础,也是其生存的根本逻辑。国有经济竞争力的取得,在布局中要讲重点,在对内竞争中要讲公平,在对外竞争中要讲实力,在改革中要讲去行政化、垄断化。
国有经济要增强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还要在发展混合所有制中实现。为此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要融合发展。如在融合中,民营经济为国有经济增添活力,国有经济为民营经济提供发展空间。
国有经济的投资运营方向要讲战略性。国有经济要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逐渐退出,而集中瞄准国家的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
国有经济还要提升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度。一是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二是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样做,逐渐回归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本意,其经营收益能全民共享,而非为企业内部的人员服务。
二、集体所有制经济要在新的机遇下发展壮大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家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两大部分,《决定》在这部分内容中对国有经济着墨较多,而对集体所有制经济发展着墨较少,这部分只提到了集体资本问题,要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但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部分和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两大部分中,都部署了集体经济发展问题。
我认为,集体经济在当前的形势下获得了如下新的发展机遇:
一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机遇,集体资本得以进入国有经济和民营企业当中,实现新的发展。
二是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中的发展机遇。《决定》指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这一系列的改革创新,为集体经济在土地运营方面开辟了道路。
三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中的发展机遇。《决定》要求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农村集体资产“活”起来是未来经营的方向,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是重点。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構建农村集体“三资”新型经营实体。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创新农村集体“三资”经营管理主体,强化经营管理,发展新型集体经济。选择有条件的村,以经确权评估的集体资产资源、集体经营收益、各级政府美好乡村建设资金、整村推进的土地收益等作为资本金的主要来源,成立经济实体(公司),按照“集体所有、股权量化、统一经营、民主管理、规范运行、利益共享”的原则,经营农村集体资产。经济实体(公司)股东为全体村民,村“两委”为董事会,村组织主要负责人或村委会主任为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可公开选聘,村务监督委员会为监事会。建立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经营收益分配办法,保障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
有关资料介绍:北京市为了将农村集体资产更好地经营起来,从1993年开始,北京市启动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按照“撤村不撤社,资产变股权、社员当股东”的改革方向,经过近郊区试点、远郊区扩大试点和全面推开3个阶段,基本完成了村级产权制度改革主体任务。今年上半年,北京已有3823个村完成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占总数的96.1%;全市320万农村居民成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股东;2012年共有111万股东获得分红23.6亿元,人均分红达2124元。下一步,北京将加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规范管理,提高集体经济经营效益,鼓励和支持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利用资金、资产和资源,以入股、合作、租赁、专业承包等形式,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经营。同时,探索引进职业经理人、产权交易经营等新机制,不断创新农村集体资产经营机制。
三、非公有制经济产权保护升级,发展空间拓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对非公有制经济安排可以说是产权保护升级,发展空间拓展。
产权保护升级体现在两个“毫不动摇”和两个“不可侵犯”上,即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发展空间拓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二是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三是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的产权保护升级,发展空间拓展,势必给这些经济成分尤其是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有效遏制四大不良现象:个别地方歧视、打击民营经济的现象;产业投资渠道狭窄、可望不可即的玻璃门现象;优秀民营企业家向外移民和转移财产的现象;不做实业而倾向金融投机的现象。
完善保护民营经济的法律制度 篇12
我国在民营经济的法律保护制度及相关配套措施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2004年第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把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写入宪法, 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法的依据。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长期影响, 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诸多不公正的待遇, 影响其进一步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越来越重视对民营经济的法律保护, 但是对民营经济的立法建设滞后, 是制约我国民营经济深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民营经济要得到健康发展最关键的是要有相关法律法规对它进行保驾护航。目前, 关于民营经济发展问题, 虽然在法律制度保障以及相关配套措施上较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法制建设相比, 我国的法制建设还存在较大差距。所以认真审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 不难看出对民营经济的保护存在诸多缺陷, 制约了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完善民营经济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上受歧视, 竞争环境不公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第12条规定:私营企业可以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 从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修理业和科技咨询等行业的生产经营, 但不得从事军工、金融业的生产经营, 不得生产经营国家禁止经营的产品。我国存在一个禁止私人经营的行业表, 包括银行、铁路、电信、高速公路等多达三十个行业。同时还存在一个限制私人经营的行业表, 包括汽车制造、化纤、旅游业等二十多行业。近几年来, 虽然也陆续开放了一些领域允许民营企业投资入股, 但仍不允许民营企业控股。
目前, 国有经济、外资经济与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政策差异:一是尽管有些产业领域国家没有明文规定不准民营投资经营, 但由于部门或地区垄断经营的存在, 民营资本往往难以进入或者充分进入;二是很多产业早已对外资开放, 但对民营经济至今还没有开放;三是有些产业我国在加入WTO的谈判中已承诺将按期对外开放, 但没有明确是否也对乃至首先对民营经济开放。
所以要制定和完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在市场准入这一环节上为民营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民营经济是从资金、技术门坎低的竞争性产业领域生存并发展起来的。现在的民营经济无论在经济和技术实力等方面都大为增强, 已经具备了进入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产业的能力, 进入的门坎只剩下政策垒。启动民间资金, 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 首先要解禁民营经济进入各类产业的种种政策限制。政府应当寻求制定准入政策的基本原则, 切忌哪一领域紧迫了就只出台关于这一领域的政策。从基本趋势来看, 民营经济必将从竞争性产业领域逐步渗透到所有产业的可竞争性领域。因此, 要深入研究产业内部的可竞争性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放开一切可以按市场原则进行运营的产业和亚产业领域, 包括道路、桥梁、污水、垃圾处理、电信、邮电等基础设施, 乃至于文化、卫生和教育等“软产业”领域。一是要充分利用现有法律法规规定, 积极拓展民营经济市场准入领域。进一步解放思想, 坚持“非禁即入”的原则, 积极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二是规范前置审批项目, 积极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 与《行政许可法》规定不相符的前置审批项目一律取消。三是积极探索“注册官”制度, 实现审批提速。
二、完善民营经济融资法律制度
民营企业自从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贷款难, 融资渠道不规范、太狭窄等问题。现有金融法律法规条文的很多规定存在不明确、不严格情况。另外, 金融机构往往为注重内部监控、防范金融风险, 不敢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各金融机构在发放民营企业贷款时设置门槛均较高, 很多需要资金准备大规模发展的民营企业在金融贷款方面常处于贷不到款的窘境。另外, 民营企业间接融资也难。现行公司法对企业向社会公开发行债券限制较多。能进入市场发行债券只能为股份有限公司与由国有企业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民营企业大多为规模不大的公司, 很少以股份有限公司形式出现。民营经济中既使有一些以股份有限公司形式出现, 但要具备公司法规定发行债券条件的则更少。现实中有些不正常的融资也加大了民营企业的风险。民营企业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均存在一定问题。
应尝试建立民间融资法律制度, 拓展民营企业融资空间。民企在证券融资和金融机构贷款融资中遇到的困难的症结均在于融资的安全性和资金提供者的效益性之间的冲突, 民营企业往往难以具有足够的经营规模和信用能力来获得出资人的信任和国家法律的认可, 这种冲突在现有的制度设计内无法回避。为了尽量缓解这一冲突, 我们目前的做法是通过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体系, 为无资产抵押的初创小企业提供信用中介服务。民营企业只有做好信用建设, 不断增强自身实力, 才是获得融资便利的根本途径。然而, 民间融资却和以上两种情况不同, 作为一种尚未被法律所认可的非正式金融制度, 其遇到的阻碍除自身发展不完善之外, 主要来自于我们对民间融资身份的歧视、对各方主体权利保障的缺失以及民间融资与非法融资之间法律界限的模糊。法律制度的严重滞后束缚了金融制度的发展完善。目前, 我国还未明确出台民间金融相关法律法规, 各地可针对民间金融的特点, 先行制定或调整相关法规, 在不与国家现行法规相冲突的前提下, 对民间金融主体的法律地位、资金投向、融资方式、利率浮动范围、风险纠纷的处理及收益的税收调节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 为民间金融发展构筑一个合法的活动平台, 从而将其纳入正式制度范畴之内。
三、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治理法律制度
现行《公司法》设置的公司内部组织机构有股东会、董事会 (执行董事) 、经理、监事会。股东会系公司的权力机构, 有权对公司重大事项做出决议;董事会 (执行董事) 为公司的意思表示机构, 有权进行公司的经营决策和业务执行;经理是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工作机构;监事会则是公司经营活动的监督机构。这四个内部机构的设置有一定的相互制约性。但民营企业的内部治理却大多实行家族式管理的传统模式。《公司法》的设置的内部机构基本是名存实亡。我国法律对于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内部特有的既有家庭系统, 又有企业系统治理模式存在空白, 无法在法律上对民营企业内部如何更好进行企业治理实行引导。另外, 又因为《公司法》在公司内部治理方面是以股东价值为导向, 只重视董事会作用而忽视监事会的地位, 监事会往往成为一种摆设, 而这在实行“家长制”的大部分民营企业中体现更加明显。民营企业中的“总经理” (家长) 往往对企业重大决策一个人说的算, 导致了一定的随意性。因此, 为保障民营经济能更有序、更理性、更健康的发展, 有必要在未来企业主体的立法或《公司法》修正中增加针对民营企业特点的公司治理机构, 并强化公司内部机构中监事会的功能, 明确监事会的完全监督权, 授予监事会有权参与公司的战略决策权, 同时还可针对民营企业规定, 企业中的董事长与总经理不得兼任, 使董事会权力与公司经营管理权能够分开, 而避免个人独断专行。
四、加快制定《民营企业基本法》
加快制定《民营企业基本法》, 为民营企业改制和健康发展创设基本的法律制度。在该法中, 应当包括下列内容:民营企业的立法宗旨是充分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利益, 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使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使民营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运行环境, 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明确民营企业法的基本原则。如效益的原则、自主的原则、公平的原则和协调的原则等;允许民营企业在不同行业间自由进入和退出的规定。其立法意图应当是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市场, 尽可能简化对民营企业的登记和审批手续, 降低创业的难度, 适当降低最低资本限度的要求等;对某些行业的民营企业采用减税收的优惠及减轻民营企业的社会负担, 应由那些单位来管理, 禁止乱摊派的规定;明确规定民营企业的法律形态。民营企业可以采取公司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合伙制、独资企业等企业法律形式, 保障民营企业改制的成果, 促进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确定民营企业家的法律地位。
五、转变司法机关的执法理念
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司法机关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但是, 司法机关在司法、执法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对民营企业的歧视, 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主要表现为:将其视为微不足道的成分, 顶多是极少数的“大款”经济, 终归比不了公有经济, 社会地位不高;认为民营经济发展潜力不足, 只是作为社会经济的补充力量等等。在实践中, 司法机关如检察机关、法院部门表现出对待民营经济与对待国有经济截然不同的态度, 在保护和服务等方面关注公有经济比民营经济明显要多。更有甚者把民营经济看作是他们“灰色收入”的来源, 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司法机关要依法司法, 依法执法, 转变观念, 使法律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在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 司法部门应当严格按照程序办事, 既有效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经营活动, 又要对其不法行为给予坚决制裁。在执法方面, 既要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 维护法律的严蒃性。同时又必须健全财务监督制度和提高处罚额度, 从而有效限制逃避处罚的现象。要把握民营经济的法律定位, 转变传统观念, 不断增强为民营经济服务的意识。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民营经济获得了空前发展, 民营经济的法律保护制度及相关配套措施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 现行法律对民营经济的保护还存在诸多缺陷, 制约了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需要完善民营经济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完善民营经济融资法律制度, 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治理法律制度, 加快制定《民营企业基本法》, 转变司法机关的执法理念。
关键词:民营经济,法律保护,市场准入,经济融资,内部治理,执法理念
参考文献
[1]顾晓、罗媛:民企发展的三大软肋[N].中国经济导报, 2004-03-17.
[2]刘俊海: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法律环境[N].法制日报, 2003-07-07.
【经济制度完善发展管理】推荐阅读:
中小企业管理发展与制度完善07-31
新制度经济学及其发展12-17
通过制度创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12-29
现代企业制度经济管理10-11
医院经济合同管理制度08-01
以政绩考核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09-23
锅炉经济运行管理制度11-19
屠宰场经济管理制度12-16
村级集体经济管理制度12-28
论制度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