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质量

2024-10-19

播种质量(共11篇)

播种质量 篇1

机械作业质量直接影响着作物的产量, 其中播种质量尤为关键。在确保播种机械检修和调试标准的前提下, 有一个环节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就是在播种作业时, 为了追求作业效率, 没有使播种机保持一个合理的作业速度, 因而造成了作物出苗不齐、不匀, 甚至缺苗断条, 严重影响了作物的产量。现就播种机行驶速度对播种质量的影响探析如下。

1 作业速度对打滑系数的影响

目前广泛应用的播种机, 大多是依靠地轮作为动力源, 按照一定的传动比, 由地轮将动力传递给排种装置完成定量排种。通常人们采用转动地轮的办法来测定播量, 设定传动比, 却忽视了在田间作业中, 地轮不是纯滚动的, 而是在滚动的同时还在向前进方向滑动, 即地轮转动一周所行驶的路程不是地轮的周长, 而是要大于地轮的周长, 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地轮打滑造成的。打滑系数=地轮转动一周所行驶的路程/地轮的周长。

打滑系数的大小要根据土地条件的不同进行测定, 测定区域要能够代表全田的状态。测定方法是:将地轮做好标记, 用工作速度行驶一定距离, 行驶中记录地轮转动圈数, 计算出理论行驶距离, 按上述公式计算出该地块的打滑系数。在实际生产中, 通过实地测查, 打滑系数受地轮尺寸、轮面花纹、播种机 (含种肥) 重量、土壤条件、行驶速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行驶速度的影响最大。车速越快, 打滑系数越大。

2 作业速度对播量的影响

播种机的排种机构有外槽轮式、型孔轮式、齿盘式、气吸式、气吹式等多种形式, 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有一个充种、清种、排种的过程。如果作业速度过快, 排种机构的工作速度也同时加快, 超过一定的值, 就会出现充种不充分, 以至出现种子破碎率增加、空穴率增大、播量不足、缺苗断条。同时还会加剧排种机构的磨损, 引起故障, 影响工作效率。

3 作业速度对种子分布的影响

在播种作业中, 种子分布均匀、定位准确, 能够使作物光合作用充分, 肥料和水分都能够合理利用, 有利于作物的增产。投种速度是保证种子分布和定位的关键。人们常通过开沟器及导种筒的改进, 力求降低对地投种的相对速度, 但是, 如果行驶速度过高, 种子落地时会出现崩跳现象, 保证不了种子的合理定位。此情况对点播机的播种质量影响最为严重。例如:人们常发现地头的植株分布均匀, 地中间的分布较差;或者是小型拖拉机拖带的播种机播种匀度较好, 大型拖拉机拖带的播种机匀度较差。究其原因, 是因为地头机车起步时车速低, 地中间车速高;小型机车速度低, 大型机车速高。

4 作业速度对播种深度的影响

平作播种机械的覆土装置, 多采用拖带型, 如果车速过高, 随着机身的颠簸, 覆土器会与地面间断性接触不良, 造成覆土不匀, 甚至出现明籽现象。垄作播种机械的覆土装置, 多采用覆土铧板式, 需要根据播深的要求进行调整。工作中人们会发现, 就是在一处调整好, 播深符合要求, 但作业中也会出现覆土过深或过浅, 除整地因素外, 大多数都是车速发生变化造成的。如果车速过高, 上土量大, 土层变厚, 造成种子下窖;车速过低, 上土量小, 土层变薄, 播深过浅。

5 作业速度的合理运用

综合以上分析, 为保证播种质量, 一定要在作业中合理运用作业速度, 以确保播种的播量、播深和匀度, 并达到全田一致。

a.根据土地条件和播种机械及作物品种, 确定合理的作业速度, 确保打滑系数不能过高, 对于地轮直径大、附着性能好的播种机速度可以高一些, 反之应使作业速度低一些, 通常播种机的行驶速度应不大于7km/h。

b.调试播种机时, 一定要在合理的作业速度下进行, 一但调试好, 就要保持在该速度下恒速作业。

c.转移到新地块作业时, 由于整地条件、打滑系数的的不同, 需要重新进行调试。

播种质量 篇2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播种太阳,播种梦想》。

早在学生时代,我们就知道人生是船,展开梦想之帆,我们将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读师范时,我就树立起坚定的信念:尽自己所学,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作贡献!

这么多年来,我的教育梦想和家乡人振兴故土的梦想一起远航:家乡旧貌换新颜,教育条件也在一天天得到改善。如今,教师待遇逐渐提高,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每个教室里添置了成套的多媒体设备,教师人人配备笔记本电脑,教学资源和全国各地的同行们交流、共享,不再是几支彩色粉笔、几张自画的明胶片轻装上阵……

我感恩于在我身前身后,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我的同胞们和我一样,怀揣美丽的梦想,努力实现着富民强国之梦!他们既有实干兴邦的精神,又胸怀中华复兴的崇高理想,让祖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圆了百年奥运梦、航天航海梦,也圆了房子、汽车、上学、养老的百姓梦……

这么多年来,许多教育前辈或被调往城区工作,或退休,有的甚至驾鹤仙去,我也已经将近不惑之年,逐步成为学校语文教学的中坚力量,带领一群教育后辈在家乡的教育战线上孜孜以求,用全部青春的热情,培育一位又一位如花的孩子成长。在此过程中,我辛勤学习、钻研教育教学规律,先后发表论文近十篇,其中《爱心温暖你我他》德育案例获中央教科所、《德育》杂志社案例评比二等奖,另外我笔耕不辍,先后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数十篇(首),2011年9月,我成功加入泰州市作家协会。

教学中,我努力将自己的文学梦播种进学生的心田。我憧憬有一天,家乡的土地上能走出更有成就的文学才子,他们的名字能像晨星那样闪烁在省级甚至国家级刊物和杂志上,用他们的生花妙笔,为这个梦想的花儿遍地开的时代立传讴歌,让家乡前进的脚步在历史的长河里踏出一声声轰然的回响,把勤勉而素朴的家乡人镌刻在文学的基座上,供后人景仰。

--新时代的家乡啊,有许多美德需要传承,有许多靓丽的风景需要描绘,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小人物需要歌颂,有许多壮举需要千古流芳……

工作中,我努力运用成功学的原理,不断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帮助他们树立习作的信心。我积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带领学生深入体验生活,将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紧密结合,提供一切机会让学生练笔。对于命题作文的练习坚持先写后评,批改后认真帮助学生总结得失。

我将自己学习、提炼和完善的“三个一”理论(即一个中心、一件事情、一个人物)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这些理论简洁,容易理解和记忆,它们就像武功秘诀一样,有力地指导了学生的作文实践。学生掌握了这些理论后,我引导习作兴趣特别浓厚的孩子撰写自己的长篇童话、小说或纪实故事,要求学生一个章节一个鲜明的主题、一个耐读的故事、丰富人物一种特点或品质。好多学生在六年级第一学期末的寒假中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连载作品。第二学期,我挑选出优秀的故事,让作者在班上朗读,并为他们召开写作交流会。

有一年,班上有两位女孩特别喜欢写作,她们不怕辛苦,兴味盎然地合创长篇童话。课余,她们兴致勃勃地构思故事情节,讨论刻画人物特点。(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每天放晚学后,她们邀请我一起讨论,金色的夕晖中,我走进她们神奇的故事,如同置身于美妙的童话世界……第二学期结束时,她们写完了两个笔记本。那段难忘的写作经历相信一定铭刻在她们的记忆里,使她们感觉到童年时光是多么五彩斑斓,而我也充分感受到为人师者的幸福和满足。

在我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王婧雯的习作《老奶奶》、叶高秋《冰淇淋》发表于靖江日报《青青草》栏目;陆钰《快乐的童年》、刘雪娇《快乐的“筋斗云”》、展娇《挖螃蟹》,发表于《靖江广电报》;宋溪钰征文《如诗如画的祖国》发表于靖江日报,并获得“祝福祖国”江苏省书信征文三等奖。朱炜的作文《神奇的彩笔》发表于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周报》,宋文君的读后感《点亮爱的灯盏》获得靖江市《阅读年选》读书心得评比二等奖,宋资慧、李玟在我市近两年举行的青少年主题征文中分获二、三等奖。

有多少孩子像瞿铮那样,飞得那么高,那么远,远赴法国留学?有多少孩子像刘欢那样,走进著名高等学府的殿堂?有多少孩子在各种各样的建设岗位上发光发热,让我不期然地收获一声声响亮的问候?

如今,我常常不由自主地唱响生命的赞歌,感谢我的祖国和恩师们引导我走上神圣的教育岗位,给了我播种太阳、播种梦想的机会。虽然我的生命正逐渐老去,但是在乡村宽阔的大道旁,在纵横的阡陌上,在无边的田野上,我的太阳正冉冉升起,我的梦想正茁壮成长。

农机农艺相结合提高小麦播种质量 篇3

关键词 农机农艺结合;小麦;播种质量

中图分类号:S512.1;F32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1-00-3

小麦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来源之一。我国的小麦种植一开始是以人力、畜力为主,工作效率十分低下,科技含量比较低,机械化程度不高,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小麦播种的质量不高。随着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加深,我国许多地区已经普及了小型的农机具,小麦机播的面积逐渐增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在逐渐成为了过去。然而,由于长期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忽视了农艺的研究,使得小麦的种植机械化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从世界各国的农业机械化的经验来看,只有实现农机农艺相结合才能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因此,要提高小麦的播种质量,就必须重视农机农艺相结合的问题。

1 农机农艺相结合对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的影响

1.1 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概述

农机农艺相结合是指通过结合农业机械技术和农业生物技术来实现农业的优质高产。农业机械化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机械化是通过采用适当的机械来完成农业作业以达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目的。与传统农业相比,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内容是尽可能地采取各种机械来代替传统的人工作业。不同国家的农业机械化的方式和水平都不相同,会随着每个国家的不同国情而发生变化。比如,美国实行的是大规模机械化农业,而我国由于户均耕地比较少,仅为美国的1/400,我国无法像美国一样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农业。另外,考虑到我国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度,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必须处理好农业机械大规模生产与家庭承包小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农艺主要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涉及到的生物技术和作业工艺技术。我国疆域广阔,不同地区之间的作物生长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地的农业发展都必须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因此,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必须要和农业工艺相结合,根据当地的农作物生长情况、农业生产条件等农艺指标选择适当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实现农业生产的效益最大化。

农机农艺相结合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农机农艺相结合要结合当地的农艺指标进行考虑,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目的;其次,各地要注意农机机械化人才的培养,为当地的农业机械化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最后,各地在选择农业机械化方案时,要考虑到当地的农业生产水平,选择综合效益最高的方案,以达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目的。

1.2 我国小麦播种存在问题

粮食产业是我国目前农业产业的主要内容。小麦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总产量位居第二的粮食作物。小麦的种植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与稳定。作为小麦种植的第一步骤,播种的质量高低会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目前,我国的小麦播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2.1 整地质量较低

整地是作物播种以前的准备工作。耕作整地使得耕地的土质疏松,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作物的根部生长,为作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我国许多地区目前的耕作整地工作已经采取各种机械来代替过去的人工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整地的效率和质量。但由于机械的不配套或者是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不纯熟,导致了整地工作存在土地粉碎不均、土壤混合不匀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耕地的土壤肥力下降、土壤间隙变大,并对小麦种子的发芽出苗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降低了小麦播种的质量。

1.2.2 播种时间过早

我国不同地区的小麦熟制不熟,有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三种熟制。根据小麦播种的季节,可以将小麦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春小麦的播种时间是每年的3-4月,冬小麦的种植时间是每年的10-11月。由于小麦的播种工作机械化的程度仍然不高,加上近些年我国的气候异常,出现暖冬的现象,导致许多群众对播种时间的计算失误,播种的时间过早。春小麦的播种时间过早会使得小麦的成长面临着冬天的考验,如果遇到天气急剧变化就容易因为冻害造成大规模的损失。冬小麦的播种时间过早则会造成小麦的冬前旺长,降低了小麦的抗寒能力,不利于小麦苗安全度过寒冷的冬季。总的来说,播种时间过早会对小麦苗的成长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1.2.3 播种方式不当

小麦的播种模式主要有条播、撒播和穴播三种类型。这三种播种模式中,条播的播种工作比较简便,出苗比较整齐,有利于小麦苗中后期的通风透光;撒播的播种工作比较省时简便,但是出苗整齐度最差,中后期管理不便;穴播的出苗整齐度最高,但是播种工作量最大,不适宜大规模生产。在这三种方式中,条播最适宜采用农业机械化手段来完成。而在采用农机进行条播的过程中,因为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的影响,导致播种的深度过大或者二次覆土,使得后期出苗的细弱化,降低了出苗率,影响后期的小麦苗出穗率。另外,农机的操作不当,导致播种速度过快、播种不均的现象存在,也会影响到出苗率和出穗率,降低播种的质量。

1.3 农机农艺相结合对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的影响

推进农机农艺相结合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的需要。随着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加深,促进农机农艺相结合成为了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要命题。在过去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过分重视农业机械而忽视了农艺的研究,使得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受到限制。事实上,农业的发展既离不开农机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对农艺指标的研究,只有这两方面相辅相成才能共同发挥作用,促进农机不断发展。作为农业种植的重要内容,小麦的种植也不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的发展速度加快,我国的小麦种植模式逐渐从人工耕作向农业机械化转变。农业机械的推行,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使得小麦的种植生产有了质的突破,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1]。因此,农业机械化受到了许多农民的欢迎。而正是因为农业机械化的作用非常明显,使得许多农民过度重视农业机械的作用而忽视了对农艺的研究,这使得小麦的机械化生产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从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只有在农艺的基础上发展农机技术,才能实现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机农艺相结合对于提高小麦的播种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农艺的基础上研究小麦的机播问题,充分考虑当地的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业生产水平,一方面可以改善小麦的生长环境,提高小麦的出穗率和种子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的农业生产条件内实现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

2 农机农艺相结合在小麦播种过程的具体应用

2.1 在整地环节实现农机农艺相结合

整地工作一方面要将耕地土进行粉碎,以便于小麦苗的根部生长;另一方面,要对土地进行适当的追肥,保证土壤肥力。在粉碎环节,要根据耕地的情况选择适当马力和粉碎能力的还田机。一般来说,在土层比较坚硬,秸秆量大的地块要选用马力比较大、粉碎能力比较高的还田机[2]。在土壤耙匀耙透后,要根据土壤的干湿情况配套合适的给水设施,给土壤适当补给水分。另外,根据土壤的肥力及耕作的情况,可以适当地增施氮肥,避免因为耕种造成的土壤肥力不均。

2.2 在播种环节实现农机农艺相结合

首先,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小麦品种和种子。不同地区的热量、温度变化不同,适当的作物品种可以尽可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其次,要根据耕作的实际情况研究或者引进适当的播种农机和机械技术。农机方面,可以根据耕作的农艺指标选择相配套的多功能播种机。多功能播种机是一种集播种、施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农业作业机械。多功能播种机的引进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作业的效率,降低农业作业的时间和成本,促进播种环节的农机农艺相结合,提高小麦的机播质量。机械技术方面,要加强当地的农机培训,不断提高当地农机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促进农机农艺相结合,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就要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对操作人员进行一定的农机技术培训,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对操作人员的培训主要是通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来完成。通过培训,使得操作人员的机械操作可以符合机械的操作要求,避免因不当操作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提高播种环节的效率和质量[3,4]。最后,在使用农机进行播种之前,要先确定农业机械作业的幅宽。采用农机进行播种的时候主要是采用条播的方式,而根据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行距有利于小麦的通风透光,使小麦的发育更加健壮,提高小麦的生产效率,因此,小麦播种前要根据农机和耕地的情况调整田间畦块的宽度,设置播种的行距。

3 结语

促进农机农艺相结合对提高小麦的播种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地政府要根据当地的情况,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引,加快当地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农机的补贴力度,不断提高当地农机和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水平;其次,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推行适合机械化生产的良种,宣传科学的机械化生产技术,加大对农艺研究的扶持力度,使得农机农艺的结合更加紧密;最后,要加强对当地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农机操作水平,建立农机安全生产制度,实现农机生产的安全、高效。

参考文献

[1]白卫卫,李晓亮.农机农艺融合 助推小麦增产增收[J].农机科技推广,2012 (1):54.

[2]王梅.农机农艺相结合是小麦高产的关键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2(17):318.

[3]雍承霞.农机农艺结合技术对提高小麦机播质量的影响[J].湖北农机化, 2013(1):35-36.

[4]王超,闫子双.浅析北京地区冬小麦种植农机与农

艺融合技术问题[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3,34

(5):12-15.

如何提高亚麻播种质量 篇4

播前准备主要是种子准备和播种机具的准备。种子准备, 亚麻厂不仅进行精选, 而且要进行种子药剂处理, 采用炭疽福镁或多菌灵 (0.3%) 、代森锰锌 (0.1%~0.5%) 、百菌清0.3%的复配方。播种机具准备。目前常用亚麻播种工具有拖拉机牵引的48行和10行谷物播种机, 在播前麻农应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1) 仔细检查全套机械的各个部位, 都要达到正常作业状态。

2) 调整开沟器的距离, 使播种行距合乎要求, 并且均匀一致。48行播种机行距7.5cm, 小型10行播种机行距15cm。

3) 播种量的调整。为了把每亩8kg种子准备均匀地播在亚麻地里。要求在播种前调好播量, 试播量前用尺量好, 每个排种轮在播种杯内露出的长度是否一致, 不一致时需调整一致, 然后按调整播种量的操作规程, 把播下的种子与计算播量相等为止。

2、播种

密度对亚麻原茎产量以及茎中的纤维含量和质量均有很大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 (1 000~1800株) , 亚麻的株高、茎粗和单株葫果数都有规律地减少。然而工艺长度与总长度的比例以及出麻率反而随之提高。试验证明, 平方米有效株1 500~1 700株, 亩保苗100~110万株, 原茎产量高、质量好, 但目前我省亚麻密度多偏低, 还不到上述密度, 这是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夺得高产、优质、高效益, 必须提高播种质量, 提高保苗株数, 创造一个良好的群体结构, 促进株高的生长和株重的增加。

1) 播种量和播种方式

亚麻播种方式, 主要是采用7.5cm行距条播和重复播, 播种量每亩8kg。

2) 播种深度

因亚麻种子小, 复土过深 (5cm以上) , 亚麻种子自身营养物质在出苗前就消耗殆尽。幼苗生长势弱, 以致出不来苗, 复土过浅, 种子不能接触湿土, 影响种子发芽。所以播种深浅对亚麻出苗保苗影响很大。多年试验证明亚麻适宜的播种深度为3cm。

3) 播种时应注意的事项

(1) 经常检查排种杯, 防止堵塞而漏播;

(2) 随时除掉开沟器上粘附的泥土、枝叶、杂草。以免影响播种深度和堵塞排种管。

(3) 播种时在田间不应无故停车, 防止种子积堆和断条, 必须停车时要及时搬下拉杆提起开沟器。

(4) 整个地块播种完后, 要拉齐横头。

(5) 拖拉机要照划印器划的印正直行驶, 以防播幅之间出现并行或漏播。

3、播后镇压

播后及时镇压很重要。可把松软的种床压实, 使种子和湿土紧密接触, 减少土壤中大孔隙, 使毛细管增多, 既能防止土壤中水分扩散蒸发, 又能使耕层底下的土壤水分沿着毛细管源源不断地上升, 起到提墒湿土的作用, 有利于种子发芽、出苗和生长。

4、播种期

播种质量 篇5

一、导入

各位家长,大家晚上好!首先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前来参加本次家长会。本次家长会有二个议程,一是家长辅导课;二是你的孩子入学快一个学期了,就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向家长们作个汇报,使你们进一步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同时老师也想了解下孩子在家的表现。

现在先进行第一个议程。前些日子,我们订的《父母课堂》,相信大家一定有阅读过了。第九期上的“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这个话题,不知是否引起了各位的注意?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写作业拖拉是我们家长最关注的三大问题。今晚的家长会,我们一齐来探讨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

二、今晚我们要探讨的主题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出示幻灯片2)

三、探讨前先听二个故事―――(出示幻灯片3、4)。

四、听完这两个故事,家长们有什么感想?这两个故事主要讲明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对其今后一生的影响,习惯对我们的孩子有什么影响?(出示幻灯片5)

五、既然习惯对我们的孩子影响深远,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在探讨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之前各位家长先要了解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出示幻灯片6)

六、了解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后我们再来探讨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出示幻灯片7一家三代的故事)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五口人,三代同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一个儿子。爷爷、奶奶七、八十岁了,老了,走不动了,爸爸妈妈很讨厌,觉得是一个包袱。两人一商量,决定把爷爷奶奶丢进大山里去。一天晚上,他们把爷爷奶奶装进一个大竹篮里,两人把他们抬进大山。当他们正准备把爷爷奶奶扔下不管时,他们的儿子在旁边说话了:“爸爸妈妈,你们把爷爷奶奶丢在大山里,这个大篮子就不要丢了。”爸爸妈妈感到很奇怪,问儿子,为什么要把篮子带回家。儿子回答:“等你们老的时候,我也要用这个大篮子抬你们进山,把你们丢进大山里。” 爸爸妈妈听了,心里慌了,赶紧把爷爷奶奶抬回家,好心侍候,再也不敢不孝敬父母了。

七、出示幻灯片8(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八、出示幻灯片9(循序渐进)

九、出示幻灯片10(家、校结合)

十、生活中要培养的良好习惯有许多,我们可以抓重点去培养,以下面几个为例我们进行分析、探讨。―――出示幻灯片11(之一)

十一、出示幻灯片12(之二)

十二、以上有关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各位家长可以在《父母课堂》2012年12月刊期《帮助孩子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 一文中进行更详尽的了解。

十三、重点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第二个内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出示幻灯片13。(讲述(1)“全心全意的学习习惯”)

十四、有关“全心全意的学习习惯”在《父母课堂》2012年12月刊期《培养孩子专心致志的好习惯》有讲述过这方面的内容。

当然,生活中确实也能找到一些一心二用的例子,比如:老师能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司机能一边开车一边哼小曲,家庭主妇能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摇滚歌星能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农民能一边铲地一边说笑话等等。这在心理学中叫做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不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能做到的。这要求一些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同时进行的两项或多项活动,一般都是比较熟悉的,最多只能有一项是不十分熟悉的,而其他与之同时进行的活动要达到几乎自动化的程度才行。仔细分析一下上面所举的五个例子,无一不属于这种情况。就拿司机来说吧,行车路线必须是熟悉的,小曲必须是比较熟悉的。假如他第一次开车进入一座陌生的城市,或者车辆、行人拥挤不堪的时候,他就难以做到边开车边哼小曲,否则,非出事儿不可。在电视节目中,我们曾经看到京剧演员一边唱一边双管齐下写毛笔大字。从表面看,这些事情的难度都比较大,实际上这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对于表演者来说,所表演的内容都是非 常熟悉的。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心二用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学习应该专心致志。

十五、出示幻灯片14(讲述“认真思考、善于质疑的习惯”的内容)

十六、出示幻灯片15(养成认真思考习惯第一、第二个方面的好处)

十七、出示幻灯片16(养成认真思考习惯第三个方面的好处)

孩子质疑习惯的培养,也可从模仿开始,家长要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可以在哪儿找疑点。一般来说,质疑可以发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学习内容的重难点及关键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还要让孩子学会变换角度,提出问题。

十八、出示幻灯片17。我们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中应注意哪些要注意的问题呢?(讲述

1、的内容)。

十九、出示幻灯片18。(讲述

2、的内容)

二十、出示幻灯片19。(讲述

3、的内容)二

十一、出示幻灯片20。(讲幽默故事)

二十二、上面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是“幽默故事”,只是供大家娱乐一下。目的是提示家长:孩子的不良习惯家长平时要注意帮助孩子纠正。小学生良好的习惯养成,靠老师、家长的时刻提醒、暗示和鼓励;靠家庭的紧密配合;还要靠小学生 们的互相监督,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养成良好习惯,为挑战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播种质量 篇6

关键词:马铃薯;整薯播种;切块播种;比较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3-0075-02

马铃薯在民乐县栽培历史悠久,是民乐县的主要优势特色农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1.67万hm2以上。随着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及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其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同时马铃薯病害的发生也日趋严重,严重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为了摸清整薯播种和切块播种与马铃薯病害发生之间的关系,减少马铃薯病害的发生,笔者于2014年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脱毒马铃薯大西洋由甘肃万向德农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生产。地膜为厚0.008mm、宽120cm的普通农用地膜,由兰州宏达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民乐县洪水镇里仁村,海拔2 200m。试验地前茬作物为小麦,秋泡地,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地势平坦,灌水方便。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细耙,平整土地,做到地平土绵、上虚下实。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每个处理种植0.04hm2,播种前将同一批种薯中30~50g的种薯选出作整薯播种,50g以上的种薯进行切块播种。采用垄作,人工手锄开沟施肥,然后在肥料沟两侧各开一沟点播薯种,培土起垄,垄距110cm,行距30cm,株距18cm,播深12cm,垄高30cm,垄顶宽50cm,垄底宽80cm,空沟宽30cm。起垄后覆膜,采用幅宽120cm的地膜,在膜面上覆3~5cm土,避免因地膜表面温度过高烫苗,保证幼苗自然顶出。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播种时施碳铵(N≥17%)1 590kg/hm2、过磷酸钙(P2O5≥12%)1 125kg/hm2、硫酸钾镁(K2O≥24%、MgO≥6%、S≥16%)150kg/hm2。全生育期不用任何药剂,定期进行观察记载,田间调查生育期和病害发生情况,收获时每小区随机抽取20株进行考种,小区单收计产。全生育期于7月25日浇一次水,锄草3次,其它管理措施同大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的生育期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整薯播种处理的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比切块播种处理的均早2d,成熟期一致,生育期均为113d。

2.2 不同处理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整薯播种处理的实际株数比切块播种处理每hm2多753株,单株结薯数低0.4个,单株产量、平均单薯重多0.058kg、20.7g。整薯播种处理的折合产量为31 701kg/hm2,较切块播种的折合产量25 376kg/hm2增产24.9%,增产效果明显。

2.3 不同处理的整薯播种和切块播种的病害发生率比较 由表3可知,整薯播种处理的病毒病、环腐病、早疫病、晚疫病、茎基腐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0.0%、1.7%、10.1%、10.8%、2.8%,分别比切块播种处理的降低20.8%、7.1%、13.4%、7.5%、3.7%。

3 结论

影响棉花播种质量的因素 篇7

关键词:棉花,播种,发芽率

随着自然生产条件的改变, 唐山市在棉花生产上为保证苗齐全壮, 需要克服一些新的不利因素。当地通过统筹完善播前准备, 为以后的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使实现高产成为可能。

1 种子方面

1.1 种子发芽率与健籽率

许多调种单位不对发芽率复检, 或者检测方法不规范, 因而不能掌握发芽率的实际水平。再有, 农民自留种子健籽率低。因为唐山属于特早熟棉区, 无霜期180天左右, 有时仅170天, 而外地的品种在本市多有种植, 表现为生育期偏长, 霜后花较多。农民自留种子, 容易混合秕籽。在室内检验发芽率时, 形态较完整的秕籽, 往往比健籽发芽更快, 但田间实际种植时, 则不能发芽或幼苗不健康。这种情况容易对检验者形成误导。最简便准确的办法是在正式播种前, 将样本种子种在土壤里, 覆盖塑料薄膜来保持合适的温湿度, 检测出田间实际出苗率, 以其具体数值来作为播种依据。

1.2 种子含水量

本地繁种或农民自留种子时, 秋季脱水慢, 给加工贮藏带来不便, 因此对种子棉要抢收抢晒, 及时轧花并晒干种子。

1.3 种子脱绒与包衣

市场销售的脱绒包衣种子, 有的脱绒不彻底, 且用劣质种衣剂包衣。萌发过程中会产生明显药害, 表现为胚根不能伸长, 幼苗被钝根完全顶出地表, 用手可毫不费力就可将病苗“拾”起来。本区曾数次发生类似种子事故, 因此建议种子企业要提高加工水平。

2 环境条件方面

2.1 播期过早

棉种萌发要求最低土壤温度过12℃。实践表明, 以连续5天、5 cm平均地温稳定通过16℃时为宜。播种过早易烂种, 有时连续3天满足16℃, 即可出苗, 但幼苗在变化的天气过程下, 易感立枯病, 给管理造成困难, 甚至翻种;播种过晚则使整个生育进程延后, 增加了霜后花的比重。

本区地温稳定通过16℃的平均初日在4月29日。因此, 于4月27日前后播种较适宜。

2.2 使用毛籽时, 不提倡用水浸

理由:

(1) 种皮纤维吸附水分形成水膜, 降低了透气性, 对发芽有不良影响。

(2) 棉种萌动需水较少, 且边吸水边萌动, 水稍多即过量, 此时在低温下易烂种。

(3) 水浸后的种子更易粘连, 不便播种。

2.3 氮肥过量

据多年试验调查, 本地棉花适宜的氮素水平是120 kg/hm2, 而农民习惯偏重施用氮肥, 有的达到187.5 kg/hm2, 导致徒长和病害严重, 应予纠正。提倡增施微生物肥, 施肥方法依然是早春整地前一次性底施。

2.4 盐害

本地棉区集中在西南部沿海黏土地区, 土壤平均含盐量达0.2%~0.3% (主要是HCO3-和Cl-) , 由于春季蒸发量过大, 播种季节耕层表面含盐量会超过0.3%, 造成盐害, 使田间实际出苗率降低。

为避免盐碱危害, 需在初冬深耕土地并灌透水, 第二年春天提早整地覆盖地膜, 以减少蒸发量。这样做同时可以明显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2.5 除草剂危害

提高小麦免耕播种质量之我见 篇8

一、减产的原因

1. 秸秆拥堵。

有的大沟双行播种机, 前面施肥管与后面两根播种管形成三角排列, 秸秆通过能力差, 易拥堵造成缺苗断垄。

2. 种床秸秆过多。

有的播种机向小垄上分草效果差, 种床内秸秆较多, 影响出苗率。一是麦种播到秸秆上不能发芽;二是秸秆在种床内吸水多, 加上通风透气, 种床易干旱, 有的小麦发芽后被吊死。

3. 播种过深。

小麦播种过深, 出苗瘦弱, 分蘖少, 甚至不分蘖。我省生产的大部分苗带式免耕播种机, 因播种装置离旋耕开沟装置和开沟施肥装置太近, 当播种地块较湿和播种速度快时, 因回土慢, 种子落入V型沟底部, 再回土覆盖种子, 造成播种深浅不一致, 特别是造成苗带中间播种过深。

4. 镇压不实。

有的播种机镇压轮和播种沟配合不好;有的镇压轮轴过长, 当地表不平或某点支起时, 易造成较大面积镇压不实;有的机手对镇压重视不够, 不认真调节。保护性耕作种床内总有部分秸秆, 镇压不实, 一是种子与土壤接触不紧密而不发芽, 二是易失墒把发芽的种子旱死, 三是镇压不实麦苗瘦弱。

5. 化肥烧种。

苗带旋耕播种机, 若设计的播种装置离施肥装置较近, 当地块较湿和播种速度较快时, 就会造成种、肥混施或种、肥间距过小, 出现烧种、烧苗现象。

6. 扶垄压麦行。

有的畦灌起垄装置不理想, 特别是采用扶垄犁扶垄较窄时, 翻起的土易压对面已播行, 造成埋土过深, 影响出苗和分蘖。

7. 行距过大。

小麦行距过大就不能封垄, 造成土地利用率低和光热损失, 影响产量。如亩产400kg左右的地块, 采用宽苗带沟播, 2m播幅, 播种6行很难封垄, 播种7行就能封垄, 增产效果明显。

8. 种床碎土不好。

有的播种机开沟旋耕刀较少、或刀轴转速低, 或旋耕刀排列不好, 碎土性能差, 特别是粘土地, 种床土坷垃较大, 通风透气, 易压苗, 影响出苗和分蘖。

9. 地表不平。

目前的免耕播种机在同一平面内, 一次播数行, 播幅较宽, 仿形能力差。若地表不平, 特别是原传统小畦播种模式, 事先不进行平地处理, 直接免耕播种, 往往播到高处和垄上的播深了, 而在凹处的楼腿还播不到土里, 严重影响播种质量。

1 0. 垄高遮阴。

有的开大沟双行播种机起垄过高, 东西向播种时, 由于起垄过高, 造成遮荫, 小麦苗期光照不足, 而且播种沟内地温又偏低, 造成紧靠垄北边的一行小麦矮小。

1 1. 疏于管理。

保护性耕作病虫草害重的地块, 基本都是疏于管理。主要是农场或土地承包大户搞保护性耕作示范, 有的忽视田间管理, 造成病虫草害。

二、解决的对策

1. 改进施肥播种装置。

用双圆管播种装置代替原三角型宽幅播种装置, 施肥管和两根播种管前后布置在一条线上, 并用挡草板连接在一起, 使其具有较强的防堵效果。播种管下部向斜后方弯曲, 以实现要求的播种宽度, 避免挂草和侧深施化肥。两播种管前后间隔一定距离, 使两播种口与前进方向形成45°角, 以利于滑草防堵。后移播种装置到旋耕刀后面的挡土板之后, 待旋耕刀抛起的土落下后, 再用播种管二次开沟播种, 从而保证播深一致。我们经过试验证明, 这种装置具有播深一致性好, 能保证苗带宽度, 有效避免秸秆拥堵, 可提高播种速度, 避免烧种, 播种质量稳定, 播种质量好等优点, 是解决目前免耕播种质量问题的重要措施。

2. 改进播种机其它相关装置。

一是根据当地土壤肥力情况, 不封垄的应适当增加播种行数。特别要根据低产田、中产田和高产田不同的农艺要求, 确定合理的小麦播种行距。二是优化设计分草开沟装置, 尽可能把秸秆堆放到播种沟两侧的小垄上。三是改进筑畦装置, 试验新型筑畦装置和沟灌等技术。四是种床碎土差, 可适当增加旋耕刀数, 特别是增加直刀数, 或提高刀轴转速。五是改进镇压装置, 采用单体镇压或分组镇压等, 提高镇压效果。

3. 播种作业注意事项。

一是秸秆量大的地块, 适当加大亩播种量, 一般在传统播种量的基础上, 增加5%~10%。二是播种后, 出苗前不易浇水。免耕播种基本上是沟播, 刚播 (下转第17页) (上接第13页) 完种后浇水, 垄易塌陷, 造成种子被埋过深。三是若地表不平, 应先整平再播种。特别是采用传统小畦播种的井灌区, 第一年应先用旋耕机平整畦埂, 以保证免耕播种播深一致。四是强化对机手的技术培训, 使机手正确运用免耕播种技术和机具, 并强化机手对播种质量的责任。

4. 加大政策引导和规范作业力度。

播种质量 篇9

关键词:农机农艺结合,小麦,播种质量

小麦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我国的农作物发展史上由来已久, 但是, 在最初的小麦耕种过程中, 由于生产力比较低下, 农业的生产主要是通过人力和牲畜来完成的, 机械化程度不高导致当时的农作物生产率的低下[1]。当前,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 耕种的主要劳动力已经逐步向机械化迈进, 但在就当前来说, 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技术, 在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

1 农机农艺对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的现状

农机农艺相结合的生产模式是指在农业生产中,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效率和质量, 进行的农业机械化与生物科技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农业机械化主要是通过农业生产中, 机械取代人力为目的的生产活动, 而农艺生产则是针对生物科技技术和农业生产工艺的研究。小麦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在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发展中, 产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提高, 但是由于偏重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导致农业发展出现瓶颈。要想使农业更好的进行发展, 提高小麦的播种质量, 这些问题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

2 农机农艺技术在提高小麦播种中存在的问题

2.1 播种前期的工作不到位

小麦播种前需要进行耕地, 从而使土壤变得松软, 适宜小麦的生长。提高小麦的成活率。我国当前大量的进行播种的机械化作业, 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但是机械化的作业虽然提高了播种的效率, 相应的成活率却没有得到提高, 这种情况的出现大致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个就是机械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当, 另一个就在机械本身的设备不够齐全, 导致出现土壤粉碎不均匀, 不利于小麦的生根出苗。

2.2 播种时间没有科学的指导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的自然环境不同, 因此在农作物的播种上面也各不相同, 就小麦的播种来说, 一般可以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 冬小麦的播种一般在秋天以后, 西北地区一般都是在玉米收割以后进行小麦的播种, 春小麦一般在每年的三、四月份, 但是这也只是一个大致的时间范围, 由于近年来, 环境的污染, 臭氧层空洞, 大气层遭到严重破坏, 气温也与以往的正常温度值有所偏差, 因此, 在播种时间上也应该有所调整。但是当前在农作的收割耕种上, 人们还是沿用以往的经验, 进行小麦的播种, 这种经验主义的播种模式对于小麦的发芽、生长、成活, 以及小麦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都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2.3 播种模式影响出苗率

小麦的播种方式大致可以分为撒播、条播和穴播三种方式, 这几种播种方式中, 撒播最为方便快捷, 但是出苗率相对较低, 条播相比较撒播来说程序会多一些, 但是出苗率相对较高, 另外一个就是穴播, 这种播种模式的成活率最高, 但是播种工作量太大, 因此, 一般情况下, 人们都会采取条播的播种方式, 综合速度和质量两个方面, 进行小麦播种作业。但是条播在实际的机械化播种作业中, 经常会由于机械操作的不精准, 或者翻土过厚, 导致播种效率的大大降低, 翻土过厚, 对于幼苗的破土十分不利, 另外, 由于在机械作业中的操作不当等问题, 会出现种子播撒不均匀, 从而降低麦苗的出穗率。

3 农机农艺相结合对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的整改措施

3.1 农机农艺相结合指导小麦播种前期工作

小麦播种前期, 必须要保证土地的肥力和水分, 以适宜小麦的前期生长。这就要求在实际小麦播种之前, 首先要对具体的土壤情况进行相应程度的粉碎, 保证土层粉碎的厚度适宜种子的出苗, 在土壤粉碎作业中, 恰到好处的粉碎可以使小麦的播种质量最大化, 这就要求机械设备在操作中要保证适合土壤的动力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另外, 适当水分的补给也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对土壤环境的改善、土壤肥力的提高以及土地灌溉, 为小麦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从而提高小麦播种质量, 实现农艺农机相结合有利于小麦生产效率的提升。

3.2 农机农艺相结合选择恰当的播种时机、品种

小麦成活率的提高, 科学的选择播种时机和种子也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小麦播种成活率的提升, 首先需要着眼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土壤特质, 根据具体条件的不同, 选择适宜当地播种的小麦品种, 比如当地的土质的酸碱性、土壤硬度、湿度等。然后科学的对具体自然环境、温度、气候进行分析, 尽可能在最合适的时机进行小麦的播种, 从小麦种子的选取和播种时机两个方面着手, 提高成活率, 使其达到高出穗率、高产出的最终目的, 实现农艺农机结合对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的科学研究和指导。

3.3 农业机械设备完善以及操作人员技能的提升

在土壤肥力、水分以及播种时机都得到保证的前提下, 利用机械设备进行小麦的播种, 就成了提高播种质量的关键所在。那么, 结合当前在播种中出现的问题, 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完善:第一, 农业机械设备的完善, 由于单一的播种设备不能满足不同地区的土层厚度和土壤特质, 造成在播种中出现深浅不一、出苗率低的情况, 我们可以进行不同播种机械设备的引入, 做到针对土壤环境的不同, 选用不同的播种设备。另外, 在机械作业中, 播种行宽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 小麦的播种密度应该有一个科学的依据, 这样才能保证麦苗正常的光合作用, 促进小麦的茁壮成长;第二, 机械操作人员操作水平的提高[2]。在小麦的机械播种中, 适当的操作会使得播种作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 相关机械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的提高, 也可以提高小麦播种质量。具体可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 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使其操作符合机械操作规范, 在保证操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 提高小麦的播种质量。

4 结语

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模式, 将会大幅度的改变我国当前的小麦播种方式, 使小麦的播种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 促进我国农业的稳步发展。但是就当前我国农机农艺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在实际作业中的应用, 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 传统的粗放式的农业耕种模式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农业种植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的宣传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雍承霞.农机农艺结合技术对提高小麦机播质量的影响[J].湖北农机化, 2013, (1) :35-36.

农机农艺相结合提高小麦播种质量 篇10

1 农机农艺相结合对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的影响

1.1 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概述

农机农艺相结合是指通过结合农业机械技术和农业生物技术来实现农业的优质高产。农业机械化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机械化是通过采用适当的机械来完成农业作业以达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目的。与传统农业相比, 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内容是尽可能地采取各种机械来代替传统的人工作业。不同国家的农业机械化的方式和水平都不相同, 会随着每个国家的不同国情而发生变化。比如, 美国实行的是大规模机械化农业, 而我国由于户均耕地比较少, 仅为美国的1/400, 我国无法像美国一样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农业。另外, 考虑到我国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度, 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必须处理好农业机械大规模生产与家庭承包小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农艺主要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涉及到的生物技术和作业工艺技术。我国疆域广阔, 不同地区之间的作物生长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地的农业发展都必须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因此, 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必须要和农业工艺相结合, 根据当地的农作物生长情况、农业生产条件等农艺指标选择适当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实现农业生产的效益最大化。

农机农艺相结合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 农机农艺相结合要结合当地的农艺指标进行考虑, 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目的;其次, 各地要注意农机机械化人才的培养, 为当地的农业机械化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最后, 各地在选择农业机械化方案时, 要考虑到当地的农业生产水平, 选择综合效益最高的方案, 以达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目的。

1.2 我国小麦播种存在问题

粮食产业是我国目前农业产业的主要内容。小麦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 也是世界上总产量位居第二的粮食作物。小麦的种植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与稳定。作为小麦种植的第一步骤, 播种的质量高低会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目前, 我国的小麦播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2.1 整地质量较低

整地是作物播种以前的准备工作。耕作整地使得耕地的土质疏松, 增加土壤肥力, 有利于作物的根部生长, 为作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我国许多地区目前的耕作整地工作已经采取各种机械来代替过去的人工方式, 极大地提高了整地的效率和质量。但由于机械的不配套或者是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不纯熟, 导致了整地工作存在土地粉碎不均、土壤混合不匀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耕地的土壤肥力下降、土壤间隙变大, 并对小麦种子的发芽出苗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降低了小麦播种的质量。

1.2.2 播种时间过早

我国不同地区的小麦熟制不熟, 有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三种熟制。根据小麦播种的季节, 可以将小麦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春小麦的播种时间是每年的3-4月, 冬小麦的种植时间是每年的10-11月。由于小麦的播种工作机械化的程度仍然不高, 加上近些年我国的气候异常, 出现暖冬的现象, 导致许多群众对播种时间的计算失误, 播种的时间过早。春小麦的播种时间过早会使得小麦的成长面临着冬天的考验, 如果遇到天气急剧变化就容易因为冻害造成大规模的损失。冬小麦的播种时间过早则会造成小麦的冬前旺长, 降低了小麦的抗寒能力, 不利于小麦苗安全度过寒冷的冬季。总的来说, 播种时间过早会对小麦苗的成长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1.2.3 播种方式不当

小麦的播种模式主要有条播、撒播和穴播三种类型。这三种播种模式中, 条播的播种工作比较简便, 出苗比较整齐, 有利于小麦苗中后期的通风透光;撒播的播种工作比较省时简便, 但是出苗整齐度最差, 中后期管理不便;穴播的出苗整齐度最高, 但是播种工作量最大, 不适宜大规模生产。在这三种方式中, 条播最适宜采用农业机械化手段来完成。而在采用农机进行条播的过程中, 因为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的影响, 导致播种的深度过大或者二次覆土, 使得后期出苗的细弱化, 降低了出苗率, 影响后期的小麦苗出穗率。另外, 农机的操作不当, 导致播种速度过快、播种不均的现象存在, 也会影响到出苗率和出穗率, 降低播种的质量。

1.3 农机农艺相结合对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的影响

推进农机农艺相结合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的需要。随着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加深, 促进农机农艺相结合成为了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要命题。在过去的农业生产过程中, 由于过分重视农业机械而忽视了农艺的研究, 使得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受到限制。事实上, 农业的发展既离不开农机技术的发展, 也离不开对农艺指标的研究, 只有这两方面相辅相成才能共同发挥作用, 促进农机不断发展。作为农业种植的重要内容, 小麦的种植也不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农业机械的发展速度加快, 我国的小麦种植模式逐渐从人工耕作向农业机械化转变。农业机械的推行, 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力, 使得小麦的种植生产有了质的突破, 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1]。因此, 农业机械化受到了许多农民的欢迎。而正是因为农业机械化的作用非常明显, 使得许多农民过度重视农业机械的作用而忽视了对农艺的研究, 这使得小麦的机械化生产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从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 只有在农艺的基础上发展农机技术, 才能实现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机农艺相结合对于提高小麦的播种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农艺的基础上研究小麦的机播问题, 充分考虑当地的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业生产水平, 一方面可以改善小麦的生长环境, 提高小麦的出穗率和种子质量;另一方面, 可以在一定的农业生产条件内实现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

2 农机农艺相结合在小麦播种过程的具体应用

2.1 在整地环节实现农机农艺相结合

整地工作一方面要将耕地土进行粉碎, 以便于小麦苗的根部生长;另一方面, 要对土地进行适当的追肥, 保证土壤肥力。在粉碎环节, 要根据耕地的情况选择适当马力和粉碎能力的还田机。一般来说, 在土层比较坚硬, 秸秆量大的地块要选用马力比较大、粉碎能力比较高的还田机[2]。在土壤耙匀耙透后, 要根据土壤的干湿情况配套合适的给水设施, 给土壤适当补给水分。另外, 根据土壤的肥力及耕作的情况, 可以适当地增施氮肥, 避免因为耕种造成的土壤肥力不均。

2.2 在播种环节实现农机农艺相结合

首先, 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小麦品种和种子。不同地区的热量、温度变化不同, 适当的作物品种可以尽可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其次, 要根据耕作的实际情况研究或者引进适当的播种农机和机械技术。农机方面, 可以根据耕作的农艺指标选择相配套的多功能播种机。多功能播种机是一种集播种、施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农业作业机械。多功能播种机的引进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作业的效率, 降低农业作业的时间和成本, 促进播种环节的农机农艺相结合, 提高小麦的机播质量。机械技术方面, 要加强当地的农机培训, 不断提高当地农机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促进农机农艺相结合,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就要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对操作人员进行一定的农机技术培训, 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对操作人员的培训主要是通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来完成。通过培训, 使得操作人员的机械操作可以符合机械的操作要求, 避免因不当操作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 提高播种环节的效率和质量[3,4]。最后, 在使用农机进行播种之前, 要先确定农业机械作业的幅宽。采用农机进行播种的时候主要是采用条播的方式, 而根据实验结果表明, 适当的行距有利于小麦的通风透光, 使小麦的发育更加健壮, 提高小麦的生产效率, 因此, 小麦播种前要根据农机和耕地的情况调整田间畦块的宽度, 设置播种的行距。

3 结语

促进农机农艺相结合对提高小麦的播种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地政府要根据当地的情况, 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引, 加快当地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首先, 政府要加大对农机的补贴力度, 不断提高当地农机和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水平;其次, 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推行适合机械化生产的良种, 宣传科学的机械化生产技术, 加大对农艺研究的扶持力度, 使得农机农艺的结合更加紧密;最后, 要加强对当地农民的培训力度, 提高农民的农机操作水平, 建立农机安全生产制度, 实现农机生产的安全、高效。

参考文献

[1]白卫卫, 李晓亮.农机农艺融合助推小麦增产增收[J].农机科技推广, 2012 (1) :54.

[2]王梅.农机农艺相结合是小麦高产的关键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17) :318.

[3]雍承霞.农机农艺结合技术对提高小麦机播质量的影响[J].湖北农机化, 2013 (1) :35-36.

我国免耕播种机产品质量分析 篇11

一、免耕播种机质量状况与分析

(一)在质量和性能上基本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通过几年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免耕播种机在质量和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性问题基本解决,可靠性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玉米免耕播种机作业条件相对较好,机具的结构也较为简单,作业性能和可靠性能相对稳定,是免耕播种机中较为成熟的一类机具, 已基本满足使用要求。小麦免耕播种机的作业条件相对较为恶劣, 但已针对不同的作业条件, 研发出不同的产品, 较好地解决了前茬作物秸秆量大时作业拥堵的技术难题, 尤其是带状旋耕免耕播种机适用性能较强。总之, 目前免耕播种机的总体质量性能是可用的, 质量和技术水平已基本能满足使用要求。

(二)免耕播种机存在的质量问题不容忽视

依据目前研究的情况看,免耕播种机质量性能虽然基本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一些质量问题,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下面对几个重点机型,从机具的安全性、可靠性、作业性能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1.玉米免耕播种机

玉米免耕作业在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已经推广多年,农艺和机具相对成熟,目前玉米免耕播种机广泛应用在华北、西北、东北各省一年两熟示范区小麦茬地播种玉米和一年一熟地区玉米茬地播种玉米作业。玉米免耕播种机在小麦茬地秸秆量较少或地表经过浅旋处理的地区作业效果较好,但玉米免耕播种机也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需要改进提高。安全性能方面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有:一些机具链传动无护罩或护罩不完整;部分改装机结构不合理、重心不稳;机具警示标示不齐全等。可靠性方面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有:一些机具机架强度不够、焊接质量差,前横梁易变形;开沟器、破茬刀立杆强度低,易扭曲变形,破茬刀易磨损;种肥箱没有加盖、材质差易变形生锈;传动轴变形,传动链易脱落;铁质的驱动轮(也是镇压轮)刚性差、易变形;地轮轴上的塑料耐磨套不耐磨等。作业性能与适用性方面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有:一些机具不能满足农艺要求,如:某些机具在陕西渭北旱地难以满足施肥量在50kg/亩的需求;在河北张家口地区难以满足大排种量的要求;秸秆量大、土壤墒情大时作业易堵塞、排种口堵塞,导致缺苗断垄;驱动轮轮齿高度不够,附着力差,易粘土打滑,导致断条现象;仓转式精位穴播机铸铁地轮镇压效果不好;西北和张北地区地表不平的地块,整机仿形机具当作业幅宽较大时播深不易控制。

2.小麦免耕播种机(窄型开沟器式)

小麦免耕播种机在华北、西北的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应用很广,适用于一年一熟和一年两熟的小麦免耕作业。可靠性方面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有:一些机具三点悬挂部位强度不够,使用一段时间易出现变形拉裂现象,左右支点易扭曲变形,使用过程中需经常焊接,U型固定螺栓遇阻力加大会自行脱帽。这类故障主要是因为部件材质和焊接质量不能够满足作业强度的要求。情况严重的机具在使用第一个播种季节,作业不到30亩机架即发生变形。这种故障发生对整机的寿命以及机具的作业效率影响很大。另外,工作部件也存在较多的质量问题,如:播种机链轮总成、下轴底座易磨损;传动链条强度不够,有断裂现象;轮轴飞轮轴咬死;地轮轴断、开沟器铲尖磨损过快;输种管塑性变形,造成漏种等。这些工作部件的故障对机具的作业性能如:通过性、播种的深度、均匀性、亮籽率等有很大影响,并大大降低了机具整机的可靠性。作业性能与适用性方面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有:一些机具驱动轮直径小,轮齿短,附着力差,镇压效果差;凿型开沟器式播种机铲尖采用十字槽沉头螺钉固定,无防松装置,易松动,不便紧固,影响开沟性能;有机具地轮设计在机体外侧,虽然有效地解决了堵塞问题,但造成地边有30cm漏播现象;排种器和排肥器单轮驱动,有滑移时容易引起断条现象;部分机具地轮与开沟器距离较小,地表秸秆量大时会堵塞;橡胶镇压轮碎土效果差,且工作面较窄,镇压轮偏离开沟器平面,种床镇压性能较差;沟播机开沟器前、后排列间距较大,造成输种管角度过小,种子流动不畅产生断条现象。另沟播机作业后起垄比较高,垄较宽,种植小麦作物后不能完全封垄,不能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某些机具行距调整范围下限>17cm,难以满足要求;在青海、甘肃地区,机具动力匹配性差,出现小马力带不动、大马力浪费的现象。

3.带状旋播机

带状旋播机在保护性耕作示范区一年两熟的前茬作物为玉米、小麦、高粱、豆子等地块,通过浅旋(深度一般为12cm)或留茬秸秆清理后的地块进行小麦播种作业时,作业性能较好,但在地表土壤含水率高、秸秆量大,旋耕深度过深的地表作业时有断续堵塞现象。安全性能方面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有:一些机具的安全防护不齐全,一些机具缺少安全扶手。可靠性方面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有:一些机具三点悬挂强度不够,与悬挂架连接的横梁易变形;镇压轮上方的刮土板材质软易变形弯曲,刮泥效果差;压轮强度不够、开焊,镇压轮连接轴断裂、轴承易损;圆盘开沟器轴承密封性差,易进土致磨损;开沟器柄材质易变形;旋耕刀易磨损,遇冻土层后易断裂;双圆盘开沟器纵向距离小,涌土、排种器磨损;开沟器四杆机构强度不够,变形影响行距均匀性;传动地轮固定方式不妥,窜轴;河北、山东、河南等省发生播种机变速箱、变速箱轴承损坏的故障;橡胶材质镇压胶轮易爆,扎坏,轴承易损。作业性能与适用性方面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有:一些机具排肥性单一,多种化肥不能混合同施,难以适应多地区的不同施肥要求;行距不可调,采用宽窄行(宽行26cm,窄行12cm)不能适应宁夏灌区高肥水条件下,平均行距要求在13-14cm的农艺要求;河南地区小麦在返青期需要浇水,要求机具安装打埂器;陕西灌溉区的水浇地,畦宽要求机具作业幅宽与之匹配;天津地区小麦高密度播种的种植农艺,机具播种行距较宽,不能适应;山东地区需要机具增加起垄装置;在留根茬、整秆未处理、粉碎抛撒全免耕地,受其土壤含水率、土壤坚实度、秸秆量的影响,机具通过性能不好;排肥管细,下肥不畅,易出现堵塞现象;动力消耗大,生产效率低;机具的开沟器的开口较宽,播种后地表的豁口也就宽,覆土效果不太好;机具播种器镇压轮平滑,与地面摩擦力小,地轮滑移率高导致漏播、断条现象;播量调节不够方便,播量指示器不准,或用户对调整方法不熟悉,影响作业质量。

(三)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一是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标准执行不够严格;二是部件材质差、强度低、焊接质量不高导致机具可靠性差;三是作业质量问题多由适用性问题所致。

二、主要研究结论与建议

免耕播种机是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机具,经过几年的技术攻关和不断改进,产品在技术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多种类产品,基本上满足目前各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的使用要求。但由于免耕播种机的作业条件极为复杂,影响最终使用质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为进一步提高免耕播种机的使用质量,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对农机用户的培训和指导,引导用户选用适宜的机具

由于目前保护性耕作机具的质量问题,是由于使用问题和适用性所造成的,因此建议加强对农机用户的培训和指导,引导用户选用适宜的机具。

1.选农业部推荐的机型

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项目实施以来,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委托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分别于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7年对保护性耕作机具进行了4次选型。每次试验选型,都是在对产品进行充分试验、对机具的实际使用效果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跟踪、对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产品使用说明书和三包凭证进行充分审核的基础上,经专家综合评定后形成推荐目录。我们对保护性耕作机具使用质量调查结果显示,农业部推荐的产品质量明显优于非推荐的产品质量。因此,项目县应选用目录中的产品。

2.依据各自的种植模式选择机型

几种不同的种植模式下建议选择的机具类型。对一年一熟地区小麦地播种小麦的种植模式来说,当前茬小麦产量在每亩200公斤以内时(植被量约0.6kg/m2以下),选用窄型开沟器的小麦免耕播种机即可,产量在每亩200-400公斤时(植被量约0.6-1kg/m2),免耕播种机容易出现堵塞,需选用带状旋播机;对一年两熟地区玉米收获后播种小麦的种植模式来说,应选用带状旋耕免耕播种机;对一年一熟地区玉米收获后播种玉米的种植模式来说,留直立秸秆和秸秆粉碎覆盖模式下进行播种时,需要选用带状旋耕免耕播种机,在留根茬地播种玉米时,选用玉米免耕播种机即可;对一年两熟地区小麦收获后播种玉米的种植模式来说,选用玉米免耕播种机即可满足使用要求。

3.依据当地的农艺要求选择机型

在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农艺要求,选择免耕播种机时应依据当地的农艺选择。灌区或水浇地应考虑要求机具有起垄装置,同时要考虑畦宽和机具作业幅宽之间的匹配;施肥量较大的地区应考虑选用种肥分施方式的免耕播种机;如果当地的行距特殊,应考虑机具行距可调整的范围,播种油菜和牧草时要充分考虑对播量和播深的要求;机具配套动力也是应注意的内容。

4.选规模企业的成熟产品

由于免耕播种机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从产品研制到产品相对成熟,需要一个逐步完善和改进的过程,因此,早期开发研制出来的免耕播种机产品,经过几年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已相对成熟。而一些后发展起来的企业研制保护性耕作机具,虽然借鉴了一些在用产品的优点,少走了一些弯路,但要使产品走向成熟,还是需要几年改进和完善。因此,在保护性耕作机具的选用上,应尽量选用相对成熟的产品,不能让农民购买的免耕播种机成为企业完善产品过程的试验用机。

(二)鼓励新型保护性耕作机具的研制开发,扶持一批有条件、有特点、有能力的企业

现阶段我国的保护性耕作机具呈现出“三多三少”的特点,即:能用的机具多、好用的机具少;仿制的机具多、自主研发的少;小型机具多、大型机具少。虽然在现有保护性耕作作业模式下,我国的保护性耕作机具在整体上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在技术含量和技术储备上与保护性耕作的整体目标要求以及国外整体水平差距较大。政府需要通过政策优惠、资金信贷等方式,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和有关研发机构在保护性耕作机具的研发上加大力度,并有选择的扶持一批目前有条件、有特点、有能力进行新产品研发的企业,使适合我国保护性耕作的新型机具和技术能够不断涌现出来,从而提高我国保护性耕作机具的整体技术水平。

(三)积极探讨适用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开展机具适用性评价研究

上一篇:新时期的初中体育教学下一篇:小学体育游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