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应变能力

2024-11-03

课堂应变能力(共12篇)

课堂应变能力 篇1

每一位老师,为了上好一堂课,课前总要认真地备课,钻研教材,分析学生情况,考虑教法、学法。但是,课堂教学并非时时处处都会按照教师设计的程序顺利进行。因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有可能出现未及预料的新情况。当各种“意外”发生时,教师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一堂苦心设计的课,就可能因此一塌糊涂;但同时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随机应变,常常会使课堂教学出现意外的精彩。因此,当出现突发情况时,教师应沉着镇静,采取果断而积极的措施,运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使课堂秩序回归正常,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这就是教学机智。

有的教师由于缺乏经验,在突发情况面前,其行为语言往往一急就乱,主要表现为动作失调、语无伦次、情绪紧张等,这种现象一旦出现,课堂就会失去控制,出现混乱局面。有的教师为了防止出现意外事件,怕影响自己的尊严和威信,就板起面孔,采用“高压政策”,对学生的“越轨”行为严加训斥,甚至暴跳如雷,这又会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思维的火花彻底泯灭……那么,教师怎样对待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怎样具体采用应急的技巧呢?从以下几个不同的实例中我们也许会得到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一、教学中的实例

实例1:一个偶然的因素使和谐的教室气氛骚动起来,若教师处理不当便会影响教学活动的进行和教学目的的实现。这时教师的应变能力体现在机敏地洞察信息的特征,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措施,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笔者在教学“空中的生物”时,刚讲授完“千姿百态的鸟类”,正要讲授“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时,一只灰喜鹊突然误飞进教室,顿时吸引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先是好奇,继而骚动、起哄。教学过程被迫中断,面对这一情况,笔者急中生智:“灰喜鹊飞得多舒展啊!但大家想过没有,灰喜鹊能飞,我们人为什么不能飞?”学生抢答:“人太重了。”笔者追问:“飞机更重,为什么能飞?”学生哑然。这时笔者趁势说:“结构和功能相适应。鸟类能够飞行,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结构。下面我们就以家鸽为例,一起来进行‘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笔者即兴应变的一席话,重聚了学生的注意力,恢复了正常的教学过程,并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实例2:教师的应变能力还表现在一开始就觉察出突发性信息的错误及其典型性,但不急于进行纠正,而是顺着学生的错误思路或结果,推出相互矛盾的结论,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一位教师在教学“土壤里的微生物”的时候,讲授完“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后,在讲授“细菌与人类的关系”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让学生联系实际,举出几个细菌的实例。当问到一个学生时,这个学生脱口而出:蘑菇。这个教师愣了一下,显然,这个回答很出乎教师的意料。如果按照正常的思路,教师会对学生的回答予以否定。但这位教师灵机一动,不动声色地继续提问:“请你想一下,细菌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呢?”学生回答:“细菌是单细胞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教师说:“回答得很好。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细菌的结构呢?”学生回答说:“借助高倍显微镜。”教师说:“那么,你刚才所说的蘑菇是否符合细菌的这些特征呢?”学生恍然大悟。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蘑菇是微生物中的另一类,属于大型真菌,这将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对于教学中的这个小“意外”,教师并没有简单地予以否定,而是因势利导,通过引导学生对两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比较,从而做出正确判断。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解决了细菌、真菌这一容易混淆的问题。

实例3:对一些突发性信息,教师虽能判断出学生提问的价值,但对于引出的结论的真伪或方法的好坏,却不能“一眼看到底”,这时教师可将教学过程和分析过程放慢,在讲述分析的同时师生积极思考,当分析、讲述到某一步时,学生自然会豁然开朗。

在教学“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这一节内容时,为了说明科学探究的5个环节,笔者和学生一起重温了巴斯德关于“肉汤变质的原因”这一著名实验。当实验完成后在课堂上作最后交流时,突然有个学生举手问:空气中就有漂浮的细菌,鹅颈瓶为什么只能进去空气而进不去细菌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在备课时就没有想到,一时也不知道怎样解释才能使学生明白其中的原因,于是笔者决定临时改变原来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再集体交流。学生们很感兴趣,讨论得十分热烈,提出了很多种解释,最后得出结论:细菌是有结构、有质量的生物,与空气有着本质的不同,细菌会因为重力的作用而附着沉积在鹅颈瓶的弯曲处而无法直接进入瓶内。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科学家实验设计的巧妙性,由衷地钦佩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从而对科学探究更感兴趣。

通过上述几个事例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素质。教师如果能够及时抓住课堂上的一些“突发”细节,临场发挥,随机应变,不仅可以有效地突破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这些课堂的精彩瞬间,也会将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生物课堂教学点缀得更加色彩纷呈。

二、提高课堂应变能力的方法

教师的应变能力,首先表现在敏锐的观察力和对课堂上“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上,教师应能发现学生细微的心理变化;其次是具有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这种判断能力是需要以大量实践经验为基础的。有的是逻辑判断,从观察所得的信息迅速推理而得;有的是直觉判断,像有些小说里所写的“第六感觉”那样;最后是有果断采取适当措施的机智,教师要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并能在学生的反应中,及时调整措施。

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教育学理论,如果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教学是一门艺术,较强的应变能力并不是任何人都具有的,更不是想有就有的。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应变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教师本身就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要能很好地处理课堂中的“变”,就应具有渊博的知识。首先,教师除了要有精深的本学科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广泛的横向知识和技能。其次教师要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认真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做好“教学六认真”,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工作能力。教师备课时要通过上网、看报、社会调查等多种途径查阅大量资料,不拘泥于教材和参考书,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生物专业水平,这有利于教师应对充满生机活力、特点多样的学生。教师备课既要用好教材中的资源,又要正确处理教材中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利因素,确实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

2.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要处理好课堂中的各种意想不到的“变”,教师就不能忽略学生在教学教程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在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同时,教师还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和相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育学生严格自我的约束和认真努力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施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达到全面完成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课堂应变能力 篇2

上班时一群上访者冲进你的办公室,你将如何处理?

【试题分析】这道题通过对上访群众的接待及处理,考察考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和人际关系协调的能力。这道题目中也是有相当的区分度的。在一分钟之内未必能把事情想周全。

【解题思路】对于群众上访的问题,注意自己的责权即可。首先要有合理的应急处置,其次注意不要逾越权限,比如自作主张承诺替群众调查、处理这件事之类的。

【参考答案】

第一,热情接待上访群众,上访群众人数不多的话,可以找个空会议室让群众坐,人数较多的话,倒点水给群众,首先在行动上告诉群众,我们是很愿意为群众解决问题的。第二,稳定群众情绪,自己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能慌乱,用理性来引导群众的激动。要告诉群众冲动与激愤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要冷静下来,双方开诚布公的把问题说清楚,才能更好的解决。第三,要让群众或者群众代表反映想上访的问题,我要耐心的倾听,并作好详细的记录。第四,对于在我能力和权利范围内的问题,我会马上给群众解决,对于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我要事后汇报领导或转到相关部门。而且要向群众解释政府的政策,避免群众的误解造成更大的误会。第五,如问题没能及时解决,让上访群众代表留下联系方式,也把我的联系方式留给上访群众代表,告诉他们对于问题的解决,有消息我会马上通知他们。第六,做好工作记录,向领导和群众及时沟通情况。

3.经过考核,我们认为你不适合此项工作。今后你会怎么做?

【参考答案】首先,从我的考试成绩及El常领导、同事对我的评价来看,我相信我是能够胜任此项工作的;但我也知道,可能我在其他行业是优秀,而这个行业并不适合我,如果真是这样,我会在自身上找原固,改正自身的不足。如果有可能的话,希望有机会能向各

位考官请教。我真的喜欢这个职业,如果有可能,我还会再次参与,如果下次还没有机会,我会立足本职岗位,做出一番事业。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4.当被别人包括主要负责人误解时,应当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1)作为一名成熟的公务员,对矛盾和误解一定要冷静处理,正确对待;

(2)要坚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虚心听取批评和意见;(3)要及时沟通,消除误解;

(4)要举一反三,找出误解的原因,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同类误解的发生。

6.如果你的工作出现失误,给本单位造成经济损失,你认为该怎么办?

(1)我本意是为单位努力工作,如果由于失误造成经济损失,我认为首要的问题是想方设法去弥补或挽回经济损失。如果我无能力为此负责,希望单位帮助解决。

(2)其次才是责任问题。分清责任,各负其责。如果是我的责任,我甘愿受罚;如果是由于我负责的团队中别人的失误,我会安慰同事,并且在可能的时候帮助同事查找原因,总结经验。

体育教师应具备应变能力 篇3

关键词:教师;教学;失误;应变能力

一、前言

“失误”是教师在讲解和示范时,在语言和动作中出现的“偶然错误”。应变能力与体育教师驾驭课堂能力有密切的关系,应变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在“偶然错误”发生后。我们要会巧妙运用各种应对策略来合理解决问题,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分析讨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失误的原因是:第一,教师课前的准备不充分,没有认真备课,对动作不熟练。第二,教师对示范动作的轻视。第三,教师本身素质的下降,使得动作不规范甚至出现错误。第四,由于精力不集中,出现口误。

(一)在示范动作中产生的失误

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动作示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正确的动作示范,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观感受,能建立一个完整、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从而提高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但如果发生了示范失误或是失误正在发生时,应采取怎样的应变措施呢?

1、由于对示范的轻视产生的失误。如在标枪的教学中,教师在做示范时,由于对动作的轻视,随便一投,手腕下压不够,使得枪尖没有先着地。学生就会发出阵阵“嘘”声,会对教师的技术产生怀疑,教师威信度会下降,这时教师要运用巧妙的方法,借机提醒,千万不要着急,应沉着机智地发问:“根据我刚才的讲解,谁能告诉我枪尖没有先着地的原因?”这一问,下面的学生又开始讨论,然后找一名学生回答问题。答对了就说:“这名学生回答得很对,说明这个同学听讲很认真,我刚才的错误动作是你们普遍存在的问题,下面我们做动作时必须注意这点。”然后再做一遍正确的动作。这次完成得一定要漂亮,这样既消除了因为第一次示范失误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提高了掌握技术动作的能力。

2、备课不充分产生的失误。如自己刚学了一套新的舞蹈,由于课备得不充分,做错了动作,领错了方向。可能学生并不知道动作是否错误,但教师不能碍于面子,隐瞒事实。应对学生坦率说明动作已经错误,并对学生说明情况。或者因舞蹈的方向不对说:“刚才我做的是背面示范,现在我做正面示范,和大家方向一致,大家和我一起做,注意要方向和我一致。”这样在学生不知道方向错的情况下,巧妙掩饰了自己的过错。

3、由于本身的素质下降引起的失误。由于年龄的增长,教师自身的素质下降,有些动作做不好。这时我们就需要教师会掩饰自己的不足,或是坦率说明,要学生代做示范。如在跳远教学中,有的教师由于年龄大,素质下降。不能做出腾空的走步式,但是由于自己没有意识到,在做示范时失误,教师可以说:“刚才我的动作的是错误动作,谁能根据我刚才的讲解和分解动作说说我的错误之处?”然后找几名学生说说错误,再说:“我们找一名做得好的同学来给大家示范一次。”找素质好的学生示范,以掩盖自己的不足。或是直接坦率说明。自己年龄大了,难度大的动作做不出来,这样也是学生能接受而且不降低教师威信的方法。

(二)由于口误引起的失误

教师在上课时难免出现口误,这时要求教师脑子反应要快。应变能力要强。

1、在讲课过程中,如果教师一失误,学生不知道还好。一旦知道往往会引起学生的议论,使课堂乱成一团。严重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如:在教广播操的时候,教师在教完后要学生一对一的练习,用的方法往往是第一和第三排的学生向后转,和第二、第四排的同学两人接组。一对一练习,有时教师马虎,说成第二、第四排的同学向后转,这样就使学生背对背了,没有办法一对一练习,学生知道后会哄堂大笑,这时老师要继续发口令,“有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第二、第四排的向左转、向后转、向右转。”并解释说,“刚才我在前面讲时,第二、第四排的同学有的在走思,现在我们开始练习,第一、第三排的同学,向后转。”这样学生会以为老师在故意考验第二、第四排的同学的注意力,就会认真地学习了。

2、连贯的出现口令错误怎么办?刚刚我讲的是单个口令,这里指的是每节课必不可少的连贯叫拍的口令,特别是做操时用得最多。例如在做操时,由于看出错的学生,口令忘了喊到哪个拍节,在一个八拍结束时,可以喊:“二二三四五六七停。先做到这,刚才有的同学有做错的地方。”然后指出错在哪里,“接下来,我们重做。”或是忘了口令喊到哪里,用空一拍的方法来解决,比如,“六二三四五六七八”,空一拍或两拍。喊,“二三四五六七八”。

三、结论

体育教学是一门特殊的艺术,教学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不测风云”,应变能力是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教师要机智、灵活,对各种情况或失误有应变能力,变不利为有利,化消极为积极。

参考文献:

1、邢改萍、李守森,《跨世纪教育论坛》,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3)

2、董玉泉、刘学军,《体育教学安案例》[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10)

3、戴雏,《课堂管理技能》[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浅谈体育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 篇4

关键词:应变能力,体育教学,课堂

1、体育教学行为的特点与应变能力的关系

1.1、行为的创造性特点

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具有创造性的特点,而创造性活动的产生首先必须具备创新思维。体育教学活动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将体育教师传授的体育动作要领和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联系在一起,这就需要体育教师不断发挥创造力,通过和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开发出学生的体育运动潜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行为的指导性特点

体育教师的行为模式直接影响着他的学生是否能够按照学习任务的要求来进行体育训练。现阶段仍有很多学校忽视体育教学活动,体育教师逐渐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这对当今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所以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必须做好学生的榜样,要知道,教师在教授体育动作时的动作、仪态、语气等方面,都是要被学生模仿的,具有很强的指导功能。

1.3、行为的专业性特点

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和普通文化课老师的教学相比,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有明显的不同,需要更加突出体育运动水平和运动技能的专业性。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能力是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考核因素,越是那些体育专业水平过硬的老师,越能受到学生们的青睐,只有通过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体育技能,体育教师才能得到学校和学生的认可。

2、体育教师课堂应变能力的实例应用

2.1、针对学生奇思妙想的提问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思维发展相当活跃的阶段,体育课轻松的氛围也激发着他们思考一些奇思妙想的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会问到运动员在起跑前为什么会采用深蹲姿势?运动员在踢球时足球为什么会旋转?面对这类问题,体育老师常常一时间也无法作答。这时为了不影响到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体育老师可以适当采取幽默式的反问来暂时化解尴尬,这样不仅能从窘迫的态势中暂时解脱出来,而且还能保证体育教学活动能够正常进行。在下堂体育课当中,老师再通过查找资料给予学生这些问题作科学的解答。

2.2、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体育活动是一项竞技淘汰式的比赛活动,有一个胜利者产生的同时也必然有若干失败者的出现,落败者输掉竞赛肯定会有一些自身的原因,比如说失误。同样,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某项动作技巧的示范也会存在着失误。这时就需要老师发挥自己的课堂现场应变能力。

例如,在篮球投篮姿势的讲解中,老师通过传授正确的投篮姿势示范给学生观看时,学生相信只要掌握了这套标准化的投篮动作就一定可以把球投进,然而老师示范这套动作之后却没能投进这一球。这时,学生当中可能会发生一阵哄笑声,体育教师此刻一定不能乱了阵脚,要思索出怎么样把这一被动局面变为主动。课堂应变能力较快的老师就会采用向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解释刚才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这个球没有投进。面对老师的提问,学生就会迅速安静下来作片刻思考,然后对老师的问题做出回答。最后,老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做一个简单的小结,并且以巧妙的方式进行第二次的示范训练。这样一来,老师直面错误的态度不仅赢得了学生们的尊重,而且通过再一次的动作示范让学生们加深了对正确投篮动作基本要领的印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切不可因为第一次示范的失败而对训练动作的要领讲解草草收场,让学生们自行练习,这样既不能树立在学生眼里良好的师资形象,又让体育教学的内容大幅缩水。

2.3、针对学生批评教育采取适当的手法

体育教学课堂中,学生表现出的踊跃活泼本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这本身有利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开展,但其中不少男学生也会出现调皮爱捣乱的现象。在学生的青春期发育阶段,他们的心理发育都容易呈现出较大的波动起伏,体育教师切记不要一味地采用批评教育,以免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抵制心理,这不利于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而且也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理,甚至危害他们的心理健康。面对这种情况,有教学应变经验的老师一定会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

例如,体育课的整治队形会采取报数的方式,从1到50依次按顺序报数,偏偏有个爱捣乱的学生会把音调提得很大,造成队伍里人群的一片震惊,进而学生们的议论声和哄乱声打散了整个队伍原有的纪律性。这时,老师切莫对该学生进行盲目的批评教育,应该采用迂回的方式表扬他声音洪亮,振奋人心,并要求全队以这种高音调进行再一次报数。这样一来,学生队伍的精神顿时高涨,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3、结束语

应变能力作为体育教师的必备心理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运用自如的,这需要体育教师在平时的具体教学活动中多多观察,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不断培养自己的应变意识,这样才能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则芳,林嘉宾.新视野下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变能力的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6).

[2]李发勇.教学相长其乐无穷—记一次教学“卡壳”后的探索与感悟[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2,(09).

[3]王小维.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变能力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版),2013,(02).

应变能力面试技巧 篇5

第一步,镇定自若。

在考察应变能力的情境性题目中,由于是以突发情况为背景,题干中通常伴随着某些涉事人物在遭遇突发状况下情绪较为激动的情况,因此,答题第一步,找出题中情绪激动的人物,安抚情绪。当然,措辞方面可以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细化,比如在上述真题的作答中,具体作答可以说到,先平复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冷静下来,清醒应对。

第二步,带入情境。

作答情境类题目要想出色,那么就要有代入感。即联系题干中给自己设定的身份,带入题中情境,来进一步区分自己的职责权限,并判断处理事情的轻重缓急,先后顺序。同样,上述例题的第二步骤,就是先向工作人员进行道歉,承认自己的失误,同时,再次以诚恳的态度向工作人员作出解释,希望他们能够网开一面,跟考官沟通,给予一次面试的机会。

第三步,妥善解决。

应变能力考查的题目中,为了突出考查目的,一般会出现人物交叉,矛盾复杂的情况。应变能力的考察往往还结合人际交往的意识和技巧的考察。因此,考生作答时,一定要理清矛盾,一一解决,紧急重要的首先处理,紧急不重要的次之,接下来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最后再考虑不重要也不紧急的。在上述举例中,重要的事情是争取一次向考官展示自己的机会,所以,可以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多方寻求解决办法,如果是面试还没有结束,只是耽误了自己的面试时间,其他考生还在面试的情况下,则请求工作人员帮助想考官说明情况,在最后对自己进行面试;如果是当天所有考生的面试已经结束,那么,要意识到,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的确是自己的失误造成错失此次面试的机会,只能遗憾收场。

第四步,总结预防。

应变类题目中,核心考点就是考生的处事能力以及预见性。因此,在假设的题目情境中,适当体现今后对该类事件的处理态度,则能够突显考生处理问题的全面性。通常,可以说一下,通过此件事情中吸取的经验教训以及今后如何预防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在所给例题中,最后,对于迟到的事情要反思原因,吸取教训。下次面试提早出行,并且选择最为稳妥的出行方式,或者选择离面试地点较近的地点进行准备和休息,保证面试不受影响。

1.面试技巧总结

2.最佳面试技巧

3.Java面试技巧

4.记者面试技巧

5.压力面试技巧

6.工行面试技巧

7.“小升初”面试技巧

8.必备的面试技巧

9.自我面试技巧

利用习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篇6

关键词:习作教学   应变能力    培养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8.116

教师在作文教學中要唤起学生的写作的兴趣,应精心设计题目,题目要新颖、生动,富于吸引力。如果只是一个文题,一个中心,一种结构,一样模式,那么,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必然“大同小异”。倘若设计成一事多写,或是交换文题、中心、结构和模式,注重培养学生随机应变能力,那么就会使写出的文章“小同大异”,甚至别具一格。现以一次学生进行的春游活动后写《春游》为例,谈谈如何一事多写和训练学生作文应变能力。

一、变换文题

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拟出不同题目来反映这次春游活动。有的可以按中心事件来命题,如《春游》《游西岩山》《游新城人工湖》;有的可以按时间来命题,如《春游的那几天》《游玉湖公园的一天》《准备春游的日子里》;有的可以揭示中心命题,如《困难吓不倒我们》《夺红旗比高低》《春游让我变得勇敢》;有的可以感受命题,如《难忘的一次活动》《踩着困难勇往直前》《知识来自实践》等。

二、变换中心

同样一个文题,选取的材料不同,表达方法不同,表现的中心也就不同。春游活动的内容很丰富,耳闻目睹的人和事很多,学生可以围绕很多中心写作文。如可写在春游途中队员们你帮我、我帮你抢挑重担或在活动中一起登山夺旗的新鲜事,来表现队员团结战斗的精神;可以写在春游中碰到的许许多多困难,诸如羊肠小道难行走,山高路陡难攀登,荆棘丛林难前进,一步三滑难到顶,口渴疲惫难坚持,可是最后都被队员们一一战胜了,来表现队员们不畏艰难险阻一往直前的精神;可 以写春游中目不暇接的村村寨寨、果园绿树成阴景色秀丽、奇花异树数不胜数、珍禽异兽点缀生机、山腰水库波光粼粼、池中鱼儿手足舞蹈,山间花木灿烂、鸟语花香等,来表现出自己内心无比欢快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可以写登上高山之巅,居高临下,家乡山河大地,尽收眼底,抓住家乡的巨“变”来颂扬社会主义好;可以写怎样寻找捕捉野菜来补充生活,联想革命前辈们历尽千辛万苦打天下的情景;可以写站在高山顶峰想起了马克思说过的一句话:“在科学的大道上是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的,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来表达通过登山使自己明白的道理等。总之,学生要根据活动情况和自己的感受,选择最熟悉的材料来确定表达中心,这样,他们写出的作文才不会千篇一律,才能真挚感人、生动具体、富有新意。

三、变换结构

同一个文题,表达同一个中心,其文章的结构是可以变换的。例如,《我爱春游》可以是顺叙,可以是倒叙,还可以是插叙等。文章的段落结构和开头、结尾变化是多端的。确定一篇文章的结构,需要根据自己的文题,决定表达的中心及选取的材料,然后认真琢磨,选择最佳方法来谋篇布局,用词造句。

四、变换模式

同一模式容易导致学生作文“失趣”,它直接反映出教法呆板的问题,一般是“题目教师命、中心教师定、作文教师改、优劣教师评”。一个模式的教法已暴露出种种弊端:一是只限于师生的单向式双向的交流,违背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显得非常死板;二是忽视了思维和口语的训练;三是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发挥出来,更谈不上自主学习。此教法若不改革,学生作文兴趣当然就低沉,全逐渐失去信心,没有了创新思维,没有了自己的主见,对他们作文应变能力的培养也有不利。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学生作文之后,即盼得知成功与否的心理,运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如教给变换文题、中心、结构的方法,在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习作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尽力设计一套有规律可循的多样教学法,克服教学模式的单一性。

多样教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命大题(指定写作范围要求),学生拟小题,文题中心不离大题,结构表达方式多样灵活。二是同一材料,更换几个文题写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着手,改变写作思路。三是同一文题和中心,选取不同角度的材料来叙述,让学生在组织材料的过程中创新。四是学生拟纲确定文题讨论讲演,当堂定稿成文。五是教师可对作文进行首先粗改,让学生根据标记细改,然后大家讲评。但这也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作文因材施教、量体裁衣才能收到良效。

所谓应变能力,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作文材料写几个题目的能力。学生写不同题目的时候,应注意内容的侧重点,以及取舍和开头结尾、前后衔接呼应等问题。如把以写人为主的作文,改写以写事为主的作文的练习,例把《好队长xx》改写成《感人的一件事》,只要选择前篇作文中一件事写具体,其余不写。把以写事为主的作文改为以写人为主的作文练习,例《一件难忘的事》中,记叙了春游时一个同学一件助人为乐的事,改成《他是我的榜样》后,以前篇助人为乐的事为重点,再较详或略写上一两件好事,衬托这个主人翁,以这个人物的特点为主线写成后一篇作文。同样,也可以把一件事(几件事)写人的作文改成几件事(一件事)写人的作文,把范围性命题(如“写一件春游时能反映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事”)改成限制性命题(如《妈妈般的教师》),把限制性命题(如《捕鱼能手》)改为范围命题,(如“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变能力浅谈 篇7

[案例]

在教《圆的认识》一课时,在讲到一个概念的判断的时候,我请学生判断:在圆里可以画100条直径这个说法是否正确?在设计这个练习的时候,我考虑到学生学习了在圆里有无数条半径这个知识,由此类推,在圆里应该能画无数条直径。可是有个学生却突然说:“老师,我觉得这句话是对的,我可以在圆里画100条直径呀,为什么一定要说可以画无数条呢?”学生话的确有道理,很显然刚才我所作的判断是出错了。可是如果马上承认出错是非常尴尬的,但是如果我不纠正这个错误,那更是犯了原则性错误。于是,我立刻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合作探讨,看看真理到底在哪里?教室里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案例分析]

一、保持清醒头脑,遇事巧妙应变

教学技巧的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师遇到突发情况时,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乱了方寸。教学中,有时会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出错,遇此情况,教师切莫慌张,要冷静思考,随机应变。如遇到学生发问或提出与此有关问题,教师不必马上回答,可先让学生集体讨论,教师也同时整理思路。先让学生回答,讲清道理,教师当即肯定,给予表扬。如没有讲清,也要加以赞赏。当然有一些问题不能一时作出肯定回答,或许回答超出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使学生难以理解,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寻求问题答案。

二、深入启迪学生,激发学生应变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提问要循序渐进,合理适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总是用提问来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应变。教师的提问要能引起学生兴趣,避免尴尬现象出现,不会应变的教师或许会大发雷霆,或许会直接说出答案,使课堂死气沉沉,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顺利发展。而善于应变的教师则不同,他们会马上调整教学方法,或改变提问方式,把问题细化,逐步循序渐进提问,给学生一个展示平台,同样可以获得预期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刚才的教学片段中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教学效果,在遇到课堂意外时,因为我找到了比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师生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三、关爱学生发展,适应时代应变

在素质教育时代,教师应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当然教师的观点也要变,有时候教师是会出现错误。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也应该适应时代的变化,要多思考,多与学生一起讨论。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应变能力之我见 篇8

课前, 深钻教材, 认真备课, 把握应变之本

语文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 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涉及的知识面广, 除了专业知识, 还触及到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 加之学生思维活跃, 然而每个语文教师在构筑自己多维的知识结构中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盲区和空白, 尤其是年轻教师, 知识系统更有待于逐步完善。要想上好语文课, 课前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 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 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 多了解一些与之相链接的知识, 对于似是而非的问题, 一定要多查资料解决, 决不能抱着侥幸心理进课堂。

课中

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教师尽管在课前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深思熟虑过, 一切做到了胸有成竹, 但教学程序的设计与教学实际相脱离, 遇到一些意外的突发事件, 也是司空见惯的事, 关键是当事情发生后, 教师如何采用积极的教学方法来应变:

一、客观原因, 就沉着镇定, 把握应变技巧

课堂中, 出现了突发事件, 如果是客观原因, 教师应沉着镇定, 不慌张, 积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 不露声色地自行处理, 就能很好地完成堂课的教学任务。

如我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课前, 我设计的是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 用课件演示第一次赛马的经过, 让学生观察, 从而引导学生分析第二次胜利的原因。可当我正准备演示时, 停电了。哎!那是多么关键的一环呀, 学生如果观察了演示,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怎么办呢?总不能告诉学生下节课有电了再上吧。随即, 我灵机一动, 便安排学生再次读课文, 抓住关键词、句搞懂第一次赛马的经过及失败原因, 再将学生分为田忌队和齐威王队, 每队各派三名学生分别扮演上、中、下三等马, 进行比赛。这下教室可热闹了, 参加表演的同学个个神采奕奕, 高兴得眉飞色舞, 台下的队友们更是千呼万唤般的吆喝着加油、鼓劲, 希望自己的队能取胜, 那场面就像是真正的当年田忌和齐威王在赛马一样地紧张、激烈……显然, 通过这一表演, 学生对课文内容地把握自然就水到渠成了。真是祸之福也, 此次教法的灵活应变, 收到的效果并不比课件演示的差。

二、主观原因, 应坦诚相见, 巧补教学失误

客观原因, 教师把握好应变技巧, 就能处理好课堂中的偶发事件。但如果是主观原因, 知识方面的东西, 教师就应坦诚相见, 决不能用巧舌如簧来掩盖自己的失误。在教学《晏子使楚》时, 讲完课后, 让学生评价晏子, 当学习委员说到:“齐国大夫 (dài.fu) 晏子”时, 平时唯恐天下不乱的调皮大王李帅马上站起来说:“不对, 不对, 那应该读 (dàfū) , 刚才老师都读错了。”此时, 师生都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了李帅,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当我还未来得及反应时, 学生们却议论纷纷了:有的说:“专捣乱……”李帅也毫不示弱地反驳到:“晏子是齐国的一位官员, 又不是医生, 怎么能读大夫 (dài.fu) 呢?我这课外书上都是这样写的。”说完便将手中的资料很威风地向同学们摇了摇。听他这么一说, 我就马上凑过去看了一下他的资料, 有的学生还动手查起了字典来……真相大白后我就向学生坦白, 确实我在备课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更没搞清大夫的两种读音和意义。

随后, 我表扬了李帅同学, 称他为“小老师”。因为是他让我掌握了这一知识, 更让我懂得了在知识的掌握上什么叫“真”。学生害羞地说:“老师, 不……不能这样说, 你永远都是我们的老师。”事后, 我发现学生并没觉得那是老师的无知, 反而和老师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看课外书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课后, 反思总结, 升华为应变经验。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 至多也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为了进一步更新观念, 提高教学能力, 改进教学方法, 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 教师在课后的反思是非常必要的。美国学者波斯纳研究了不少教师成长的案例后提出:教师成长=知识+经验+反思。因此, 我认为有志于投身教育事业的教育者, 在上完课后, 批判性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分析、思考, 有助于使课堂教学心得理论化, 升华为更有效的、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经验。并去指导好今后的教学工作, 以便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少走弯路, 更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 走向教研之路, 教研又用来指导教改, 使新课程的理念在鲜活的实践中汲取营养后更快地把根深扎在基础教育的沃土中。

教师要具备应变能力 篇9

一次在给六年级的学生执教一节信息技术课时, 我利用激情导入, 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起来, 正想根据课前的精心备课进行下面的教学。出乎意料的是, 微机室停电了, 怎么办?看到孩子们失望的眼神, 听到孩子们的埋怨:“哎!好不容易轮到我们班上微机课了, 又停电了”“好不容易盼来的微机课就这么泡汤了……”

当我注意到有一个孩子对着电脑上下打量, 充满了好奇, 好像无论是显示器、主机, 还是鼠标, 哪怕是一颗小螺丝, 对他来说仿佛都充满了奥秘……我灵机一动, 拍拍手, 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同学们, 虽然现在停电了, 但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更精彩的学习内容……”顿时, 我发现孩子们眼睛里充满了期待。于是, 我借助废旧的机箱, 给孩子们讲起了有关机箱的知识。对于孩子们提出的疑问, 我也借此一一解答。然后, 让孩子们动手操作, 我发现孩子们学习的兴致特别高。铃声响了, 孩子们还意犹未尽。

第二次是在参加由山东省邹平县第一实验小学 (以下简称“我校”) 发展研究室组织的“第二届名师”评选活动时, 我执教的课题是《文件夹的复制》。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掌握文件夹的复制方法。说实话, 这个课题枯燥无味, 不太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不好处理。由于时间比较紧, 我只有在备课上下点工夫了。

上课时, 我用《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图片) 的“变”导入课题, 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下来, 让学生尝试“文件夹的复制”方法。课件出示:“一年级的小朋友最喜欢看动画, 请大家试着把‘动画’文件夹复制到‘1年级’文件夹里。”学生开始尝试操作, 而我则在巡视。出乎意料, 我发现有少部分学生操作错了, 他们把文件夹移动了, 这是我在备课时所没有想到的, 感觉一下子懵了, 怎么办?不能按照备课时的设计继续往下进行了, 必须要先处理好该环节。那么, 如何让学生明白错在哪里了呢?心想: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而言, 讲理论既枯燥又难以理解……于是, 我灵机一动:“何不借助导入时孙悟空的图片复制让学生明白。”我不慌不忙地请两位同学上台演示操作方法 (一生做文件夹的复制, 另一生做文件夹的移动) 。通过对比演示操作, 让细心的学生找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 他们都发现了两者之间的区别。这时, 我通过学生的面部表情“知道”有的学生还在疑惑。我又顺势引导说:“大家仔细想一下, 刚才孙悟空的图片被复制以后, 原来的孙悟空图片还在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在。”我解释道:“那么, 大家现在觉得刚才两位同学的操作谁的对?”学生说:“王X的对。”“为什么?”“王X同学把文件夹复制以后, 原来被复制的文件夹还在, 而张X操作以后, 原文件夹却不在了……”问题迎刃而解。

通过以上教学中出现的实际案例, 再比较课改前, 在开放互动的课堂教学中, 不可预料的突发情况随时可能出现, 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要求教师备课准备更充分。备课时, 教师应该从正面、反面甚至是多方面去考虑问题, 这样我们就能将大部分的“意想不到”变成“已经想到”, 在课堂上就会更从容不迫, 教学效果也会更好。传统的、旧的教学模式往往总是准备单一的“标准答案”。开放互动式教学中, 必须要具备足够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当我们组织教学、设置情景、提出问题时, 千万不要指望单一的“标准答案”。

(2) 要求教师要有教育机智。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有快速反应能力, 能随机应变, 是教师教学艺术和教育机智的体现。教育机智是教师观察的敏锐性、思想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及意志的果断性、教育的技巧性等方面的有机结合, 是教师综合实力的体现。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教师要做到这点, 就要不断学习。不能满足一个科目, 一个类别的知识。要拓展知识面,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3) 要求教师认识到:“意想不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学中的偶发事件, 有些是学生的“智慧火花”, 对教师有启发作用, 推动教师深思。教师如能把握处理好偶发事件, 将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对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水平,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能产生极大的作用。因为平等地交流, 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地展示和发展, 平等地交流, 会比简单的说教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更能为学生所接受。教师要利用教育机智, 及时把握教育契机,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

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应变能力 篇10

一、用心于细微之处, 努力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很多学校, 对班主任的评价往往采取量化的方式, 规定班主任每天必须什么时候到班上督促学生学习, 什么时候到寝室督促学生起床、就寝或者整理内务, 什么时候督促学生打扫卫生等, 形式单一、时间和内容固定, 因此也就造成了很多班主任老师仅仅满足于或者应付着做学校这些在时间、地点所规定的固定任务, 而缺乏一种主动的积极管理班级的精神。

我们知道, 学生的行为问题大部分并非发生在班主任进行常规管理之内, 而是常规管理之外。问题学生正是利用了对班主任老师的这种固定化程序化的管理空挡, 做出一些违纪行为或者问题行为, 给我们的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因此, 班主任老师应该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 进行随机管理, 及时发现问题, 以增强管理的主动性。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不能满足于或者应付学校规定的这些常规管理的任务, 而要腿勤多跑, 眼勤多看, 耳勤多听, 嘴勤多问, 时时留心, 处处留意, 从细微变化中发现问题, 见微知著。

二、用力于精心计划, 提高捕捉时机的能力

随机管理不是随意管理, 它应该是有一定计划、一定目的性和一定意义的管理, 而不能盲目的疲于奔波。在班级管理中, 精心策划, 善于捕捉随机管理的时机, 把握随机管理的规律性, 就成为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任务。

经过多年班主任工作和政教处工作的实践, 本人认为主要应该抓住这几个时机, 即晚饭后、午休间、下雨天、放假等学生最容易松弛、教师最容易松懈的时间。而这四个时期, 却正是最需要我们班主任管理的时候。当然这并不是说仅这几个时间可以去进行这种常规外的随机管理, 也并不是说这几个时期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去进行这种警察式的巡查, 进行随机管理的时间应该是不确定的, 让学生无法预测, 但又是偶然中的必然。

三、用情于学生生活, 提高灵活管理的能力

我们经常讲“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同样管理有法但无定法。随机管理当中, 班主任管理和教育方法的运用, 是最能体现班主任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是保证随机管理中发现问题, 并有效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正确的选择方法, 不露痕迹的对学生进行管理, 是值得我们班主任认真思考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

自然的卷入学生课间的闲谈中, 从闲谈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表明班主任就像学生的朋友;不失时机地走进学生的寝室问寒问暖, 既了解学生的晚间或者午间话题, 又表现了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正好”碰上了本班的学生, 借机与其谈心, 既使学生了解班主任对他重视, 又恰当的与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灵的交流等等, 总之随机管理和教育的方法应该是事先有了周密思考和部署, 看似无意, 实则早有“预谋”。

四、培养表述能力和说话艺术, 强化自身应变的素质

随机管理中发现了问题, 就应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培养班主任的表述能力, 讲究说话艺术, 是趁机应变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是随机管理中, 我们不可能像上班会课、政治思想课一样与学生大讲道理, 而应该尽量用简短精练的语言把道理讲明白, 使学生乐于接受, 入耳入脑。时间短、见效快, 是我们在随机管理中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特点。“见缝插针”、“三五分钟”、“三言两语”, 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要求。因此, 班主任老师应该对每个学生都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熟悉每个学生的脾气、性格及其它的基本情况, 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 找准问题的症结, 启发诱导, 析事明理, 因材施教, 把道理讲到学生的心坎上, 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批评或者主动改正错误, 这才达到了我们进行随机管理的目的。

课堂教学的应变技巧 篇11

关键词:教学 应变 技巧

教师的应变技巧是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在其教育、教学中,面对各种始料不及的棘手问题,机智地变换教育、教学方法,灵活而不呆板,巧妙而不生硬地作出处理,并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能力。

应变并不意味着情况变化了,可以放弃教育教学原则,随意改变教学计划,而是根据变化的情况,将观念、手段、方法作相应的变化,及时、果断、能动地驾驭教学工作,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处理突发事件,既要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又要有敏捷的思维和娴熟的教育技巧,既要对突发事件作出迅速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又要有一定的胆识和决策能力。课堂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难免会出现一些偶发事件。如何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问题,便成为教师教学素养的最好体现。

如何正确对待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

教师首先要有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高尚职业道德。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偶发事件的处理也要以“爱心”为行为的准则,在偶发事件的处理中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与负责精神。

其次要沉着冷静、机智灵活。面对偶发事件,教师切忌急燥冲动、感情用事,也不要急于寻根究底。教师对学生的调皮捣乱行为要作具体分析,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学生。同时要善于扭转课堂重心,灵活调适课堂气氛。当然,教师先要在备课时努力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备课时要揣测他们的心理活动,估计出可能产生的效果。这样,如果有出乎意料的回答或行为,就会心中有底,临场不乱。

有人说,语文教师应像一个演员,言语神态,举手投足都要有吸引力,感染力;而我认为,语文教师更应是导演,用他对课本的透彻理解,用他渗透情感的语言,用他那富于激情的动作,将学生带入预想的境界。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不仅在语言中,更主要的是表现在真情实感上,尤其是在师生情感交流的具体环节上。老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都十分充分地表现在和学生这些情感交流的细微处。

如有位老师在讲授完《坐井观天》这篇课文后,让同学们进行朗读。一位同学的朗读方法让大家大吃一惊——他故意结结巴巴地念道:“天天天……不不过……井井井口……那么大。”引得全班同学都哄堂大笑。一位同学小声地说:“他就爱捣乱。”不过,老师还是很沉着,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好奇地问他:“你的朗读很特殊,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朗读吗”?这位学生红着脸说:“我想这只青蛙长年呆在深井里,很少和别人交谈,时间长了,一定会变得结结巴巴……”对于这种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回答,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在这里,一次很容易被误解为“捣乱”的朗读,被老师捕捉到并巧妙地转化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一种契机。这位学生的创意,能被大家接受并得到赞扬,不仅对他的成长,也会对全班同学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表现得如此自然,如此得当,绝不是仅仅通过字面“备课”能达到的。这就要求教师走进课堂之前调整好心态,精神饱满地走进教室,使学生精神受到感染,从而奠定一堂课的成功基础。讲课时,要最大限度地和每一个学生发生心理上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使学生感到他们每一个人对教师来说都非常重要,为师生进一步接触创造有利条件。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以成就感。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分数,都可以给学生很大的鼓舞。多表扬,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从而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个富于变化的共时空群体活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现场性。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鲜活“学情”,尤其是那些“错情”便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应抓住“错情”、灵活地“点击”而不能照搬课前的“硬设计”白白错过教学机遇。如有位老师在学习杜甫的《绝句》时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杜甫不用蓝天而用青天呢?老师格登一下,虽然自己对这首诗已经很熟悉,但从来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于是决定把这个问题抛回给学生。学生们开始交头接耳,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尤其是有位同学的说法更令人感动:“春天到了,草儿茂盛,连天空也是草儿的颜色——青色,自然就是春天。”有的同学甚至说到青出于蓝而胜而蓝。多么令人感动的奇思妙想。在这节课上,老师完全没有想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但这位老师用自己的智慧及时抓住同学们的看法和问题,这样,不仅活跃了同学们的思想,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大大加强。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活力无限,充满着变数,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想办法使学生整堂课都在积极思考问题,并让学生的智力真正地卷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思路与教师讲解分析交融在一起,这样,就要求教师时时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索、讨论之中,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看法。如在执教《爸爸买来电饭煲》,一位学生质疑:“用内锅淘米为什么会变形,影响使用效果?我看我爷爷都用内锅淘米,好象没有什么影响?”对这个问题,教师有些措手不及,但他并不使用“外交辞令”——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课后再讨论,而是主动淡化“师道尊严”以一个“对话者”的身份说:“是呀,老师也有些困惑,谁能帮帮老师?”有位同学站起来说道:“我曾在书中看到电饭煲的内锅有一层保护层,用内锅淘米会破坏这层保护层,降低电热效果……”教师与学生之间就应是这样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从而把课堂构建成和谐的氛围。

如果我们时刻不忘“一切为了学生主动发展”这个崇高的使命,就不会把学生的创造性思考和标新立异的行为,简单地判断为捣乱。相反还会从调皮、捣蛋,甚至恶作剧中,挖掘出积极因素,如同从粗糙的矿石中提炼纯金,帮助学生在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纷乱信息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力,张俊洪.现代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课堂教学的应变技巧.孔子学院.

[3]冉乃颜.情感交融在细处.现代教育报.2004.

课堂应变能力 篇12

一、播音主持应变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电视、电台以及网络等媒体的高速发展, 各个节目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更好地、更多地吸引听众或观众, 现场直播、受众互动、嘉宾邀请等成为了当代节目的主流趋势, 在节目的现场, 主持人将要面对不同的嘉宾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也有可能触碰到了嘉宾比较敏感的问题, 出现尴尬的场面, 造成嘉宾以及观众的不愉快, 进而严重影响了节目的质量和形象。因此, 我们必须要加强播音主持的应变能力, 可以自如面对各种不同的突发情况, 冷静、迅速、从容不迫地化解尴尬局面, 再次挑起嘉宾以及现场观众和听众的热情, 由原来尴尬的冷场成功转化为热烈的、融洽的场面。

另外, 在一些直播现场, 主持人将要面对各种不同的信息, 有的时候, 当你正在播报这个问题的时候, 耳麦里有可能传来另一个更新的问题, 这就需要主持人要有超强的应变能力。特别是在这个文化娱乐活动竞争激烈的阶段, 收听率和收视率是当前节目发展的动力, 为了能够提高收听率和收视率, 节目内容与形式必须要丰富多彩, 这就需要主持人有超强的应变能力, 包括敏捷的反应能力、广博的知识储备、丰富的生活阅历。各个节目之间的竞争, 其实质上是播音主持的较量与竞争, 而应变能力是判定播音主持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 进而成为了影响节目收视率和收听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二、播音主持应变能力的有效培养途径

1. 播音主持行业需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

包括社会生活知识和专业知识, 因此, 主持人需要不断地开拓视野, 对各个方面的知识都要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不断扩大知识范围。要想提高自己的反应能力, 就需要不断积累和总结工作、学习中的经验, 不断地学习, 从学习中不断积累、领悟和创新, 厚积薄发, 进而提升自己的应变能力。通过这种不断的学习, 用知识来装备自己, 使得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有内涵的主持人。

2. 主持人在主持节目之前, 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包括掌握编导意图、表现形式以及内容等, 考虑周到, 做到有备无患, 真正成为节目的支柱和灵魂。主持人的观察力要敏锐, 善于察言观色。主持人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 细心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微小的变化, 做有心人, 与此同时, 还要注意学习交际学以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学会使用具有鲜明个性的临场语言, 在主持节目过程中, 对于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 能够准确地作出判断, 并能迅速做出应对措施, 掌握节目的主动权。

3. 主持人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

在平时主持活动的过程中, 如果遭遇突发状况时, 要有自信、不卑不亢。懂得谈话的技巧, 不能过于耿直, 也不能过于圆滑。对于主持节目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突变, 主持人要巧妙地排除困难, 化解尴尬。参与电视节目的人员有很多, 环节也比较复杂, 这就需要主持人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 这样才能自如地面对各种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审美情趣、不同素质的观众。当遇到尴尬的冷场时, 要做到面不改色, 以积极热情的态度, 沉着冷静地引导大家。

4. 在播音主持过程中, 如果遇到了某种突发事件,

主持人要讲求策略, 冷静、沉着, 准确判断, 积极思维, 进而才可以迅速地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其策略有很多种, 比如可以运用自圆其说、有意岔题、顺水推舟、因势利导、联想解难等方法。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 就需要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和机智的应变能力, 针对主持节目过程中所突发的不同类型的状况, 采用相对应的、适合的解决策略, 并注意处理要自然、得体, 最好是天衣无缝。

总结:

总的说来, 播音主持中所涉及到的应变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来讲, 体现了一个主持人的综合素质。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 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临场考验和突发事件, 是非常正常的, 这需要主持人要不断积累各类知识, 认识和了解播音主持的技巧, 不断总结在平时播音主持中所发生过的突发状况和解决策略, 全面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 充分发挥自身的才干, 沉着、冷静地化解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 掌握现场的主动权, 以便于完美地将传播内容展现给观众。■

参考文献

[1]安琪.浅谈主持人的临场应变能力[M].东南传播, 2008 (12) .

[2]陆锡初.论主持人现场思维应变能力与现场驾驭话题能力[M].声屏世界, 2007 (1) .

上一篇:虚拟化学实验下一篇:国际投资贸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