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修复系统

2024-07-31

可修复系统(精选9篇)

可修复系统 篇1

1模型方程描述

所谓可修复系统就是指当构成系统的部件故障或劣化时能通过各种维修手段使其恢复功能的一类系统, 它是可靠性理论中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人机系统是对作为主体的人和所控制的各种类型机器的统称。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机系统日益庞大, 机器设备的高精度、高性能使人们所担负的工作责任更加重大, 存在着由人为失误引起的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因此我们不但在实际工作中, 而且应在理论上解决人机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文献[1]用Laplace变换研究了此模型, 给出了Laplace变换公式且指出系统稳定解的存在性;文献[2]证明了系统动态非负解是存在唯一的。文献[3]讨论了系统动态解的渐近稳定性;文献[4]利用算子半群的性质证明了系统解具有指数稳定性;文献[5]研究了单部件可修复系统的瞬时可用度的单调性问题, 本文将利用算子半群理论研究人机储备系统的瞬时可用度的单调性。

此可修复系统由一个运行部件和一个热储备部件组成, 运行部件发生故障将用储备部件替换, 故障后的部件能被及时维修, 热储备部件在不替换情况下保持良好状态。系统各状态间转换关系如图1。

此模型可用以下微分-积分方程描述:

为计算方便我们令:

则上述系统模型 (1.1) 可描述为Banach空间中一个抽象的Cauchy问题:

2系统解的稳定性

定理2.1设是相应于0本征值对应的一个非负本征向量, 且满足, 则系统的非负动态解趋向于系统的稳定解, 即, 其中为系统的初值。

定理2.2设是系统的稳态解, 满足条件, 那么对, 及任意给定的, 满足, 存在, 使得, 其中为系统算子生成的-半群。

由上述定理可知, 系统解具有渐近稳定性和指数稳定性, 稳定速度较快, 并且。但如果瞬时可用度在上不单调, 则不能保证在上总有, 此时系统的牢固可用度未必是, 系统将不可靠。

下面我们讨论瞬时可用度的单调性问题。

3系统瞬时可用度的分析

在此部分, 我们设, 其中为常数值, 则系统 (1.1) 可化为:

则此方程可抽象为

解 (3.4) (-3.5) 得

由此可求得, 其中依照文献[3]中的定义, 为A的特征值。

由于的特征值均为负, 易验证即单调递减。

下面我们先选取一组数据, 取不同的来模拟系统瞬时可用度 (表1) :

利用Matlab可做出以上数据对应的瞬时可用度的数值模拟图像 (Ⅰ) (Ⅱ) (Ⅲ) :

下面我们再取不同数据对比瞬时可用度 (表2) :

以上数据对应的瞬时可用度的模拟图像为 (Ⅰ) (Ⅳ) :

因此, 由于系统的瞬时可用度在上单调递减, 故总有。在此模型中, , 即牢固可用度就是稳态可用度, 系统是可靠的。

参考文献

[1]LAM Yeh.”The rule occurren of failure.”Journal of Applied Probability, 1997.34 (1) :234-247.

[2]A bbs B S, Kuo W.Stochastic effectiveness model for human-machine systems.IEEE Trans.Systems, M an, Cybernetics, 1990.20 (4) :826-834.

[3]Wang Li-Qiao, Zhang Yu-feng, Piao Dong-zhe.The Asymptotic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olution of a Repairable Standby Human-Machine System.Mathematics In Practice And Theory, 2007.37 (19) :118-126.

[4]Dongxu Liu, Wenyi Si, Zhe Yin.Exponential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Solution of a Repairable Human-Machine System.Scientific Journal of Control Engineering, 2014.4 (3) :86-93.

[5]刘东旭, 司文艺, 袁玉娇.一类单部件可修复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40 (1) :15-19.

可修复系统 篇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可移动文物修复管理,提高可移动文物修复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博物馆、图书馆和其他文物收藏单位,以及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收藏保管的可移动文物的修复。

第三条 修复可移动文物应当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全面保存和延续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的信息与价值,将科学研究贯穿于修复的全过程,应认真执行文物修复操作规程和相关技术标准,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手段和有效的管理方法,确保修复质量。

第四条 可移动文物修复包括价值评估、现状调查、病害评测、方案编制、保护修复实施、效果评估、档案建立、预防性保护等活动。

第五条 可移动文物修复应由取得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的单位承担。第二章 资质管理

第六条 从事可移动文物修复的单位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并取得资质。第七条 申请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的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7名以上具有5年以上文物修复工作经验,曾主持或主要参与50件以上珍贵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且取得中级以上文物博物专业技术职称的主要技术人员,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不少于2人;聘用退休人员作为主要技术人员,不得超过主要技术人员总数的20%;主要技术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两家或两家以上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单位。

(二)工作场所和技术设备应满足《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室规范化建设与仪器装备基本要求》(GB/T30238-2013)规定的区域技术中心以上的标准条件和功能。

(三)文物保管场所安全条件符合《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A27—2002)》。

(四)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第八条 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申报材料:

(一)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申请表。

(二)主要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身份证复印件、工作资历或业绩证明及聘用(任职)证明。

(三)承担过的主要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的相关文件。

(四)工作场所和技术设备符合《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室规范化建设与仪器装备基本要求》(GB/T30238-2013)的证明资料。

(五)符合《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A27—2002)》条件的场所证明资料。

(六)主要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文件。

(七)申请单位法人资格证书。

(八)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需要的其他材料。

第九条 决定批准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颁发资质证书。

资质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资质证书只限于本单位使用,不得转让、转借。第十条 自修复资质证书核发之日起30日内,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将批准的修复资质单位向社会公布并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 修复资质单位应在资质证书核定的业务范围内承揽业务,不受地域范围的限制。第十二条 资质证书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在变更后30个工作日内到原审批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三条 因破产、停业或其他原因终止业务活动的,应当在终止业务活动30个工作日内到原审批部门办理注销手续。

第十四条 修复资质变更、注销等情况,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并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备案。第三章 修复管理

第十五条 修复馆藏珍贵文物,应当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批准。修复馆藏一级文物,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后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备案。批准前,应出具独立第三方机构或专家评审意见。第十六条 文物修复的申报材料应当包括:

(一)文物修复申请文件;

(二)文物修复方案;

(三)方案编制单位的资质证明;

(四)方案编制委托协议;

(五)审批部门需要的其他材料。

第十七条 文物修复的申报材料应符合下列条件,不符合的,不予批准或者要求申报单位补充齐全后审批。

(一)文物修复方案应当由具有资质的单位编制;

(二)文物修复事项属于修复资质单位业务范围;

(三)文物信息、修复的必要性和工作目标明确;

(四)修复程序及修复技术路线科学合理;

(五)预防性保护措施明确;

(六)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其他有关规定。

第十八条 文物修复工作应由具有修复资质的单位按照批准的修复方案实施。

必要时可以根据修复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修复方案并报原审批部门备案。因特殊情况需要重大调整或者变更的,应当报原审批部门批准。

第十九条 修复完成后3个月内应进行验收。馆藏一级文物修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组织验收,结果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 文物收藏单位应当将修复方案、修复记录、验收报告、修复报告等文物修复的全部资料整理立卷,归入相应的文物档案。

第二十一条 文物收藏单位应当按照修复方案中的预防性保护措施,对修复的文物进行保护,并对文物的保存状况、保存环境,以及可能威胁到文物安全的异常情况或者其他危险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并记录。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实行年度报告和公示制度。

每年1月15日前,修复资质单位应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提交上一年度资质证书登记事项变动情况和开展业务活动情况的报告,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三条 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将组织行业协会或第三方机构对修复资质单位开展运行评估。评估规则另行制定。

第二十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应根据年度报告和运行评估结果对资质单位加强指导,建立健全资质单位的管理和退出机制。第二十五条 每年3月1日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将上一年度行政区域内馆藏文物修复基本情况(包括修复文物名录、文物等级、修复单位等)向社会公布并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六条 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将组织行业协会或第三方机构,对馆藏文物修复及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或抽查,结果向社会公布。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可修复系统 篇3

1 费用与可靠度约束下的优化模型

已知条件:某产品的备件储备系统, 共有类备件, 这些备件的寿命服从任意分布, 备件损坏后立即进行修复性维修, 备件的维修时间服从任意分布, 部件修复为完全修复, 修复后的备件立即投入使用。备件的故障、维修是相互独立的, 备件在储备期内不发生故障, 且不考虑转接过程。

要求:优化配置备件储备系统中的各种备件数量, 以最低的备件组费用使系统的可靠度大于最低要求, 这里的可靠度要求是指产品可连续正常运行程度。

由已知条件可确定, 建立优化模型如下:

式中:Si是周转期内第类备件储备数;C (S) 为备件组的费用;Ci是第i类备件的购置费用;Pi (Si) 是第i种备件系统可靠度。

2 备件系统优化配置算法

整个可修复备件储备系统可以看作由个相互独立的子系统串联而成, 为满足系统的备件满足率要求, 必须为每一部件增加储备。增加的方法可以从串联系统的每一部件没有储备件出发, 然后每一步为某一部件加一个备件, 直到满足系统可靠度大于或等于给定的可靠度以及备件组购置费用最低要求为止。但每一步为哪一步部件增加备件, 才能达到可靠度与费用同时得到最优的结果, 是一个必须研究的动态规划问题。在动态规划理论中, 别尔曼的最优化原则指出:一个过程的最优策略具有这样的性质, 即无论其初始状态和初始决策如何, 其今后诸决策, 对以第一个决策所形成的初始状态的过程而言, 必须构成最优策略[4]。

对于问题1, (1) (2) 式可改写为

若令

按别尔曼最优化原则, 有:

可得 (6) 式递推关系

用此递推关系求得Cn (P0) , 即为问题的最优值。

3 优化实例

以下结合一实例介绍优化步骤:某装备一备件组由3类部件组成, 第1类部件, 寿命服从weibull分布α=1.5, β=500小时, 维修时间服从分布α=3, λ=0.003, 第2、3类部件寿命及维修时间均服从指数分布, 其故障率、修复率分别为:λ2=0.004, λ2=0.003, μ3=0.003, μ2=0.007, 三类备件的购置费分别为:, C1=300, C2=400, C3=500。要求以最低的费用配置出各部件的备件数量, 同时满足系统在运行1000小时的可靠度要求。

求解:将递推关系式 (6) 可转换如下优化步骤:

首先根据各类部件储备系统的备件储备数量、系统可靠度及购置费用关系的仿真数据, 列出表1, S1为备件数量, P1为可靠度仿真结果, C1为相应的购置费用。其中第1类部件的数据序列等价于给出的递推关系中的。

然后列出第1、2类备件的所有结果于表2。在表2中的一些格之间画出一系列的箭头, 它们表示随着可靠度的增加, 购置费用的增加序列, 它们就构成最优序列。没有画上箭头的任何格都不可能组成最优解, 因为在最优序列中一定能找到一个格, 费用低于或等于它, 而可靠度却更大。表2中的最优序列为 (3, 1) (4, 1) (3, 2) (4, 2) (5, 2) (4, 3) (5, 3) (4, 4) , 其等价于递推公式中的。下一步将该最优序列与第3个类部件的结果组合建立新表, 并按上述方法寻找最优序列, 最后可得满足备件组系统可靠度要求的最优配置数量为 (3, 2, 2) , 最小费用为3000。

本文综合考虑了维修对备件优化配置的影响, 建立了可靠度与费用约束下的优化模型, 结合仿真数据给出了优化配置算法, 通过考虑维修因素可使备件数量进一步得到优化, 可以大幅度降低备件组尤其是昂贵备件组的购置费用。

参考文献

[1]刘拥辉.一种装备备件配置的优化方法[J].武汉:空军雷达学院学报, 2003.

修复系统的电脑知识 篇4

1、修复Windows XP搜索功能

Windows XP中的搜索助理是一个新功能,但是由于文件版本上的原因,好多朋友安装后却发现这个功能不好用。

跟我来,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定位到[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CurrentVersionExplorerCabinetState],新建字符串值“Use Search Asst”=“no”(如图1)。

修复Windows XP搜索功能

查看C:WINDOWSSYSTEM32下的SHELL32.DLL文件语言版本,中文(0804)、英文(0600)、新加坡中文(1004)、台湾中文(0409),将C:windowssrchasstmui下的目录名原为0804或0409等改为与SHELL32.DLL语言版本相同的数字。好,现在打开搜索助理,看看那只可爱的小狗出来没有!

2、Windows XP系统启动功能修复方法

当Windows XP无法以安全模式和其它启动选项启动时,可以试试以下两法。

A、“最后一次正确的配置”法

在Windows XP启动菜单中,可以选择“最后一次正确的配置”项来恢复注册表,方法是:

(1)在重新启动计算机时,按住“F8”键,直到出现Windows高级启动选项菜单。

(2)使用箭头键突出显示“最后一次正确的配置”(如图2),然后按“Enter”键。

Windows XP系统启动功能修复方法

当选择“最后一次正确的配置”启动电脑时,Windows只还原注册表项“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中的信息。任何在其它注册表项中所作的更改均保持不变。

B、故障恢复控制台法

当无法启动计算机时,也可以从Windows XP安装CD上运行故障恢复控制台,尝试修复错误:

(1)插入安装光盘并从光盘驱动器重新启动计算机。

(2)按“R”键选择修复或恢复选项。

(3)如果有双重引导或多重引导系统,请从“故障恢复控制台”选择要访问的驱动器。

(4)当出现提示符时,键入本地管理员账户Administrator的密码。在大多数情况下,你都需要内置的`Administrator账户的密码才能使用“故障恢复控制台”,该账户密码默认为空。

(5)在系统提示符下,键入“Fixboot”命令,按下“Enter”键,此时系统会将新的分区引导扇区写到系统分区中,从而修复启动问题。

(6)键入“Exit”命令,按下“Enter”键,退出“故障恢复控制台”并重新启动计算机。

提示:以上所述对于Windows 2000和Windows Server 同样适用,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一试,或许能够帮助你解决系统启动故障。

3、Windows XP网络故障修复方法

Windows XP以上的操作系统版本中,微软在状态属性中新加入了一个“修复”的选项在Support Tab中,当你点击了“修复”,Windows将会尝试修复你的网络连接。特别地说, 操作系统按照以下步骤执行:

(1)、如果此连接通过用。

(2)、刷新ARP缓存(arp-d)

(3)、刷新NetBIOS缓存(nbtstat-R)

(4)、刷新DNS缓存(ipconfig/flushdns)

(5)、重新在WINS上注册NetBIOS名称和IP地址(nbtstat-RR)

(6)、重新在DNS上注册计算机名称和IP地址(ipconfig/registerdns)

4、Windows 98/XP双系统启动菜单故障排除

我的电脑装的是Windows 98/XP双系统,Windows 98装在C盘,Windows XP装在D盘。前几天重装了Windows 98,重装前,根据一些文章介绍,备份C盘根目录下的boot.ini、ntldr、ntdetect.com、bootsect.dos、io.sys、msdos.sys、bootfont.bin七个文件。重装后,双系统启动菜单丢失,试着将备份文件粘贴到C盘根目录,重启后没有出现那“屡试不爽”的双重启动菜单。后来发现,可以这么修复:

A.修复前,在BIOS中设置从光驱启动。用Windows XP安装盘启动电脑,在加载必要的驱动后,出现Windows XP的安装界面。有三个选项:

(1)要现在开始安装Windows XP,请按“Enter”键。

(2)要用“恢复控制台”修复Windows XP安装,按“R”键。

(3)要退出安装程序,不安装Windows XP,按“F3”键;

B.按“R”键,进入“Microsoft Windows XP(TM)故障恢复控制台”界面;故障恢复控制台提供系统修复和故障恢复功能。系统这时会搜寻已安装的Windows XP系统文件,然后显示搜寻结果,并询问“要登录到哪个Windows XP安装(要取消,请按Enter)”,选择1.D:Windows,回车,系统会再询问“管理员密码”,再键入安装Windows XP时设置的管理员密码,回车,出现D:Windows〉,这时需要输入修复命令Fixboot,后面的参数为启动扇区要写入的磁盘盘符,这里填入C:,回车。修复完成,键入Exit退出。重启后就会看到久违的双重启动菜单了。并且,这样修复后基本不产生垃圾文件。

5、修复Windows XP磁盘

硬盘出现坏道,是电脑用户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因为这很可能造成数据丢失等严重后果。出现坏道怎么办?如何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并避免坏道以后再捣乱。

我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消除坏道的方法,坏道有可能是逻辑坏道,重新分区格式化后就会消除,于是找来Windows 98启动盘,启动电脑后用Fdisk和Format命令分别硬盘进行了分区和格式化。但结果坏道依然存在,无计可施的时候,想到了手边还有一张Windows XP的安装光盘。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插入光盘,在安装过程中用其中集成的分区和格式化工具对硬盘进行了重新分区和格式化。当安装好操作系统后,用磁盘扫描工具检查,坏道竟然神奇地消失了!

我认为Windows XP的分区和格式化工具要比Windows 98的更强大,对逻辑坏道有很强的修复能力,同时可能还能屏蔽物理坏道。因此,如果你的电脑硬盘也出现了不易恢复的坏道,可以先用Windows XP的安装光盘中的分区试试,没准就能收到意想不到效果。

可修复件流程及其实施 篇5

一、可修复件流程

1. 可修复件定义

可修复件是指生产和建设过程中产生的, 已经失去或部分失去原有使用价值, 经过低成本的维修及处理, 能够使其恢复使用价值的各种物资备件。可修复件的确认需遵循以下4条基本原则:重新采购该产品单位成本超过2 000元;维修成本低于采购成本50%;技术员、配件工程师、计划员共同认定配件具有修复价值;具有修复经验丰富的工艺资源。

2. 流程框图

(图1)

3. 流程描述

(1) 使用单位退还可修复件, 由计划员和保管员接收。

(2) 专业技术人员判断是否可以修理, 如不可以修理, 做订单入报废仓库, 进入报废物资管理流程;如可以修理, 则做订单入待修理仓库, 并注明交付备件的使用部门、人员、备件损坏现象或状况等信息, 交付保管员办理入库手续, 等待修理。

(3) 计划员开具外委维修工单, 并通知相应采购员办理出库手续。

(4) 具备询价的外委维修备件需由采购员首先在系统内建立外委维修询价单, 执行3家及以上询比价, 以技术性谈判方式确认维修供应商;如果外委维修备件不具备比价性, 可省略询价单。在维修完毕后, 在系统内直接建立外委维修订单。

(5) 外委维修质量经专业技术员验收合格后, 由采购员办理退库手续, 退库到可修复件仓库;如果不合格继续进行维修。

(6) 外委维修过程中如果出现不能够维修的情况, 经专业技术人员确认后, 可直接退库到报废物资仓库, 进入报废物资管理流程。

(7) 验收质量合格后, 采购员完善系统外委维修订单, 办理财务结算手续。

(8) 退库到可修复件仓库的备件作为完好备件处理。若使用单位领用时, 仓库保管员将可修复件发出。

(9) 可修复件的修理资金由财务单独立一个科目, 修理费用计入使用单位外委维修资金。

4. 可修复件流程优点

(1) 备件实物流闭环管理。 (1) 做好可修复件领新交旧工作。为促进可修复件维修的深度和广度, 对于出库物资由物资计划员追交替换下备件。 (2) 严把可修复件入口关。备件使用部门技术人员在备件交付表上登记型号、数量、使用部位、损坏状况等信息, 并签署交接人姓名, 为外委维修内容提供依据。 (3) 做好待修理备件出入库手续。做订单办理需维修物资入库手续, 做到待修理物资货位化管理, 做工单办理待修理物资出库手续, 由领用人在相应出库单上签字, 做到备件领用实名跟踪。 (4) 备件维修完毕后退库到可修复件仓库, 领用正常人员签署退库单, 备件列入合理储备备件之一, 作为各部门公用备件。

(2) 备件资金流通畅合理。 (1) 以EAM系统为载体, 建立询比价订单, 具备可查询性、可统计性、可分析性。通过EAM询比价维修的每一行备件执行流程都等同于公开、公平、公正的询比价采购, 每条历史记录通过系统可详细查询相关信息, 包括金额、维修工单任务、维修内容等。通过EAM强大的报表处理功能, 可对外委维修订单进行月度、年度统计, 对每种备件进行维修记录统计, 每项维修内容的维修金额统计。通过数据的横向、纵向对比分析, 可增加维修经验, 节约维修资金。 (2) 维修经费公平合理。外委维修备件本着谁用坏谁出钱维修的原则, 使用部门更换损坏备件后, 负责恢复其使用价值的维修经费。此笔经费列入各部门外委维修考核指标, 促进了设备管理的积极性。

(3) 每个环节具备3人及以上参加, 互相监督。如备件接收环节由技术员、计划员、库管员共同参与, 备件外委维修由科长、采购员、库管员共同参与, 步步监督, 环环相扣。

(4) 信息反馈及时, 信息资源充分共享。每个环节的各个步骤都可通过系统查询, 每一条物资可以及时反馈到物资计划员、技术员、库管员等人员界面。

二、可修复件流程实施必要性

公司依据可修复件种类以及维修情况, 将可修复件分成几大类, 表1是选择其中几类就其修复技术与节约采购成本进行分析, 说明可修复件流程实施的必要性。

三、可修复件流程应用效果与规划

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自实行可修复件管理流程以来, 累计收回可修复件逾千次, 循环利用备件金额逾5 000万元, 减少备件仓储金额逾千万元, 同时通过修旧利废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可修复件管理带来很大经济效益, 公司将继续加强可修复件的管理。

一是增加可修复件的深度和宽度。加大可修复件维修范围, 在滚筒、电机维修等大件维修基础上, 对所有满足修复条件的液压件、机械件及电器件进行单件或成批次修复。在维修内容上向高技术、深加工方向扩展。减少资源浪费, 节约配件采购成本。

二是针对配件维修质量建立维修质量跟踪卡, 对配件使用、维修过程进行全程跟踪。

论品牌危机可修复性 篇6

我国目前正处在市场经济的转型期, 市场变革加剧,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带来大量的品牌危机事件, 从早期的“三鹿”到近期的“双汇”, 在遭遇危机之后都深受打击, 甚至就此消亡。品牌危机的频发使很多企业都逐渐意识到品牌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但我们发现, 现实世界存在无法“修复”的危机。例如三聚氰胺事件后, 三鹿集团进行了系列媒体公关, 同时在行业内首次提出“乳业诚信宣言”, 最终三鹿集团却仍走向末路。因此, 如何衡量品牌危机可修复性, 企业如何有效应对危机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而当前国外学者大多集中在产品伤害危机研究而不是品牌危机。因为, 对品牌危机没有统一的界定, 导致名称上也比较混乱, 有的称之为负面曝光, 有的称之为品牌丑闻、品牌负面事件等等。直到2009年Dawar&Lei才提出品牌危机的概念, 可以看出对于品牌危机的研究严重滞后。由于近几年国内品牌危机的频发, 国内学者也开始进行品牌危机的研究, 而这些研究的共同点是学者们认为危机都是可以成功应对的。只是因为危害的程度不同, 应对的策略不同而已。因此, 本文研究对于丰富品牌危机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 文献综述

1.1 品牌危机内涵和外延

品牌危机的频繁爆发引发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 特别在负面曝光事件和产品伤害危机的研究中, 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Siomkos (1994) 认为负面曝光事件是指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关于产品、服务、企业整体或员工个人的具有极大破坏性且传播面非常广的事件。K (1994) 指出产品伤害危机是指偶尔出现并被广泛宣传的关于某个产品是有缺陷或是对消费者有危险的事件。国外学者Dawar和Lei (2009) 从狭义角度将品牌危机定义为会对品牌造成伤害的未经证实的品牌定位或虚假的品牌主张, 危机的影响程度与危机核心联想的相关度以及消费者对品牌的熟悉度有关。卫海英 (2011) 以关系为视角, 从危机的本质出发, 将品牌危机定义为由广泛宣传的品牌负面事件导致的品牌关系严重扭曲乃至暂时或永久性断裂的状态。

学者们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了品牌危机种类, 从品牌危机事件发生的角度出发, Coombs (2004) 将其划分为受害性、偶发性和有意性三类, 其中受害性品牌危机包括流言、产品被篡改等;偶发性品牌危机包括产品伤害事件、技术失败导致的伤害事件等;有意性品牌危机包括企业犯罪、人为负面曝光事件等。Votolato (2006) 根据危机事件属性把品牌危机分为与能力相关的品牌危机事件及与道德相关的品牌危机事件。Pullig、Netemeyer和Biswas (2006) 也从相同角度将品牌危机事件归结为两类, 分别是与绩效相关的品牌危机事件和与价值观相关的品牌危机事件, 前者是指企业产品可能造成重大伤害或已造成重大伤害的危机事件被曝光, 后者是指与企业的社会形象或伦理表现有关的危机事件被曝光。从学者们对品牌危机相关主题的不同称谓及分类中可以看出, 品牌危机的外延较广, 但是究其本质却具有一致性。

1.2 品牌危机可修复性

危机爆发导致消费者与事发品牌之间关系的扭曲甚至断裂, 企业为回应危机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 投入大量的资源。很多学者从危机爆发后企业的回应对危机回应能否成功进行探讨, 而从危机本身出发的探讨较少, 且不成系统, 实际上危机本身对危机回应能否成功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 本文提出品牌危机可修复性, 用于衡量危机后品牌危机本身的修复情况。

品牌危机被定义为由广泛宣传的品牌负面事件导致的品牌关系严重扭曲乃至暂时或永久性断裂的状态。因此, 品牌危机的可修复性必然涉及品牌关系的再续。只有危机可修复, 才能实现品牌关系再续。品牌危机的可修复性与品牌关系的修复理论上存在一定差别, 品牌关系的修复侧重于危机过程的研究, 即如何进行才能修复品牌关系;品牌危机可修复性侧重于危机结果的研究, 即危机是否可修复, 怎样的危机才能修复。

1.2.1 品牌关系

品牌关系的发展是一个从建立、断裂到再续的动态过程。Aaker、Fournier和Brasel (2001) 提出了品牌关系再续的概念。而Gadde和Mattsson (1987) 的研究指出在个人的关系和知识中会存留过去的印记, 当关系终止, 将以其他形式的交互作用得以保持关系的继续, 比如信息交互及社会或商业交流等。另外, Havila和Wilkinson (2002) 的研究也表明即使双方停止交易, 但仍就存在某种关系能量为“休眠”关系提供复苏的可能性。以上理论都说明品牌关系存在修复的可能性。由此可见, 品牌关系再续可为品牌危机可修复性提供理论依据。

1.2.2 品牌关系再续

品牌危机可修复性可被认为是从危机本身出发来研究品牌关系再续的一个内容, 是一种新的危机研究视角。但是, 目前国内外对品牌关系再续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 有极少数学者从“重获顾客”的视角展开。比如Tokman等人 (2007) 指出服务领域对企业重获顾客的影响因素有:顾客离开的原因, 顾客与初始服务提供商的关系, 价值唯独, 服务提供商的社会资本, 后悔、断裂状态持续的时间等。重获顾客意味着关系的修复对企业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Desatnick (1988) 和Tok man (2007) 分别从成本和利润的角度指出大多数关系是值得修复的, 维系并修复有价值的品牌关系至关重要。导致品牌关系断裂的因素很多, 有学者将其归结为诱导因素、紧急事件和衰退因素 (T·htinen和Halinen, 2004) ;有的学者则认为企业负面信息的曝光和处理不当是导致品牌关系断裂的重要原因 (Fajer和Schouten, 1995) 。因此, 强势品牌也难以避免因负面信息的披露而造成品牌关系的破坏, 从而导致消费者品牌的信任度下降, 若处理不当, 消费者极有可能停止与这些品牌的关系。但是, 品牌关系的终止并不意味着品牌关系的永久断裂。品牌关系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有些断裂了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恢复的可能, 呈现出建立到断裂到再续起伏波浪状态 (Aker和Fournier等;Havila和Wilkinson, 2001) 。当企业在出现了不利的消息后, 如果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修复策略, 可以实现品牌关系的再续。一方面避免顾客流失导致品牌漏斗现象发生, 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品牌关系的再续。综上所述, 品牌关系再续理论为品牌危机的可修复提供实践依据, 即品牌危机的可修复性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价值。

2 结语

无论企业的品牌名气有多大, 都无法避免危机的发生。而品牌危机可修复性为企业建立完善的品牌危机管理机制和危机预警机制提供了依据, 将危机扼杀于摇篮之中;此外品牌危机可修复性为危机处理措施的采取是否得当也提供了支持, 当企业发生危机时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积极有效的修复策略对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品牌信任进行修复。目前, 我国大多数企业塑造品牌的时间过短, 当品牌危机发生时呈现出危机处理经验不足, 从而导致品牌关系断裂的现象更为普遍。综上, 品牌危机可修复性为企业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对于企业防范危机具有重要作用。

明确品牌危机可修复性有利于企业在面临危机事件时做出合理的决策。通过评估危机的可修复性, 以判断危机修复的程度。如果危机可修复性高, 则采取合适的修复策略实现危机的转“危”为“安”;如果危机可修复性低, 则直接放弃该品牌, 减少成本的支出或转投其他品牌。

摘要:近几年, 品牌危机事件的频发, 有的企业得以存活, 而有的企业走向末路。正因为品牌危机事件是导致消费者终止品牌关系和损坏品牌信任的重要原因, 明确品牌危机可修复性有利于因地制宜地施展修复策略, 实现品牌危机的修复和品牌关系的再续。

关键词:品牌危机,可修复性,品牌关系,品牌危机

参考文献

[1]卫海英.品牌危机管理——基于品牌关系的视角[M].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1.

[2]Aaker J, S Fournier and S Brasel.When good brands do bad[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04 (31) .

英国绝大多数废弃家电可轻易修复 篇7

研究人员称, 这些被废弃家电在垃圾回收站中往往会被粉碎机直接捣碎, 而不会将其中的有用材料重新利用。如果这些微波炉都能够被修复并重新使用, 不但能节约开支, 每年将减少数千吨电子垃圾。

负责该研究的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阿扎德·邓德艾琳博士和她的团队从英国的垃圾站中找到了189台微波炉, 结果发现其中54%被丢弃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外观问题或一些小故障, 这些微波炉有85%以上都可以被修复并安全使用。他们还发现, 如果在家电设计时进行一些简单的改变, 就完全可以防止这些故障的发生。

阿扎德说, 这项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被丢弃的微波炉等白色家电都可以很容易地被修复并重新使用。此外, 一些家电中有部分功能几乎从购买后就未被使用过, 这不但增加了成本, 也增加了出现故障的可能, 在设计之初就应被简化。

可修复系统 篇8

可修复件多级配置的理论基础是Sherbrooke以Palm定理为基础提出的Metric模型[5],以及Slay和Sherbrooke改进提出的多级Vari-Metric理论[6,7]。众多文献[8,9,10,11,12,13,14,15,16]在以上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应用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很少从任务需求出发进行备件的配置研究。备件配置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一定的任务需求,因此,有必要开展基于任务需求的备件配置研究。

1 舰载机任务分析

1.1 战训任务

战训任务是武装力量为满足特定的作战或训练等军事需求所达到的目标及其承担的责任。战训任务通常由若干战训子任务或行动构成,在时序上形成复杂的过程。战训任务主要从实现期望战训效果、达到战训目的视角,对军事行为的描述,关注于战训意图和战训目标的表达,具有很强的外部导向性。舰载机战训任务包括对陆攻击、对海突击、对空作战、反潜作战、电子战等。

1.2 使用任务

使用任务是武装力量为实现战训任务依靠军事实力所进行的军事活动和过程,它由一系列子军事活动和过程组成,是实现战训任务的具体化。使用任务和战训任务在目标和行为效果上是一致的。但是,战训任务侧重于军事目的和效果;使用任务是为达到战训任务依靠武器装备所进行的具体的活动和手段,注重过程。

使用任务从目的、主体、时间、空间和方式等方面,对作战任务作进一步分析。目的是需要达成的军事效益;主体是完成任务所依靠的武器装备和人员;时间是使用任务发生、发展、变化的资源和约束;空间是使用任务主体执行任务的客观存在;方式是完成任务所采取的形式、方法和途径,是主客观的有机结合。

2 基于任务的多级备件配置转换模型

2.1 转换的基本思路

保障系统(support system)是在装备的寿命周期内,使用与维修装备的所需的所有保障资源及其管理的有机组合[17]。保障对象在保障系统的保障下保持一定的战备完好性和持续战斗力,并完成使命任务,三者关系如图1所示[18]。

由于任务的复杂性和认知的局限性,任务认知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对任务的认知过程中,任务的内容、任务的结构性、层次性、交互性逐渐明确,完成任务所需的机制和物质基础逐步确定,不同层次、不同粒度的保障需求及其相互关系也逐渐明晰,完成任务所要求的综合保障要求、系统级和资源要求不断确认,其转换过程如图2所示。

2.2 任务要求到综合保障要求的转换

综合保障要求综合衡量保障性优劣,它的重要参数是战备完好性。舰载机战备完好性,是舰载机在平时和战时使用条件下及时开始执行预定任务的能力,它是有关舰载机在编实力、可用性和保障性等的函数。使用可用度(A)是最常用的舰载机战备完好性参数[19],表达式为

式(1)中,TBF为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CT为平均维修时间,TLD为平均保障延误时间。

研究表明,保障系统中保障延误时间是总的修复性维修时间的三倍[19],因此有

任务分为作战任务和使用任务,将作战任务通过军事模型的定性、定量分析转换为使用任务。例:某航母编队舰载机联队执行军事任务,假设单架机单位时间攻击能力C单位,任务可信度D,联队有舰载机N架。依据作战任务和敌军事实力,需完成飞行总任务量POW单位时间,任务持续T d,舰载机工作日为t单位时间,则要求舰载机使用可用度最低为

2.3 综合保障要求到保障系统和保障资源要求的转换

保障系统级要求一般从使用视角描述,是多项保障资源有机结合产生的综合要求,主要参数有平均保障延误时间(TLD)和备件期望短缺数(expected number of backorders,EBO)。

TLD是指因等待备件、维修人员、维修设备及运输等所延误的时间,对海军装备而言,备件供应在平均保障延误时间占主导作用[17,18,19]。因此,TLD可表示为备件保障延误时间,由公式(2)得

备件短缺数是持续某一时间内,备件需求未满足的数量[3]。备件项i的EBOi是短缺数的均值函数,由备件的库存量si和供应渠道件数Xi确定

EBO是备件资源和维修资源保障能力的综合体现,且与可用度和平均保障延误时间相联系[20,21]。对于某项备件i,由舰载机故障件维修过程和排队论有

式(6)中,TLDi为备件项i的平均保障延误时间,EBOi为备件项i的平均期望短缺数,mi为备件项i的需求率。

舰载机可看作由各项LRUi串联组成,其可用度可以表示为各项LRUi可用度连乘积[1]

式(7)中,I为备件项总数,TBFi为备件项i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已知各项LRUi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TBFi,根据任务要求,联队每天平均飞行时间Pow/T单位时间,则备件项LRUi的需求率为

对于LRUi,根据飞行任务,其每天的需求次数为mi/NZi,则有

由式(6)、式(7)有

将可用度A转化为EBO的表达形式,对上式取对数,得到幂级展开式

即可用度对数是备件短缺数的可分离加法凸函数,可以通过备件短缺数总和最小实现系统可用度最大。

保障资源要求体现的是单项资源的保障能力,常用的备件保障资源要求有备件利用率、备件满足率等。基于备件EBO要求,即可确定舰载机备件配置,且应用EBO指标具有多项优势,因此,不再进一步进行指标转换。

3 基于短缺数的备件配置模型

3.1 舰载机保障模式

舰载机是多级保障模式,在航空母舰上设有舰员级和中继级保障力量,并存储有一定量的备件,依据维修保障能力对一定比例的LRU和SRU故障件进行维修,不能维修的故障件送到后方级基地进行维修,并向后方基地申请相应备件,后方基地经过一定时间将补给件送至航母仓库。将舰员级和中继级看作基层级,则舰载机是两级保障模式。

3.2 备件需求率

备件需求基于一定的任务需求,基于任务确定备件需求时要考虑任务的度量标准,如可能基于日历时间,飞行时间,或起降架次等。舰载机使用现场产生备件需求。设LRU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MTBF,舰载机数量为Nj,任务期内,每架舰载机平均飞行时间为TFY,LRU单机安装数为Z0,则LRU需求率为:

故障LRU在中继级维修有一定的维修概率r0,j,假设LRU故障仅因下层级某SRU故障所致,所占比例为qi,j,则此SRU备件需求率为:

后方基地的LRU需求是各基层送修的超出其维修能力的故障LRU和:

后方基地SRU需求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层级送修的故障SRU;二是后方基地修理LRU产生的SRU需求。后方基地SRU需求率为:

3.3 备件供应渠道

3.3.1 供应渠道备件件数

供应渠道(pipeline)备件件数是指某项备件在某地正在修理的件数,或者由上级保障机构正在补给到本地的备件件数。

(1)基地供应渠道LRU的均值和方差。因基地修理LRU产生的SRUi需求比例是

基地修理的LRU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不存在延误,基地送修的LRU件数;二是因基地无SRU而延误的送修LRU件数。基地供应渠道LRU均值和方差为

(2)基层级供应渠道SRU的均值和方差。由基地补给到基层j的SRU占基地所需SRU比例为

基层j的SRU供应渠道均值和方差为

(3)基层级供应渠道LRU的均值和方差。基层j所需基地补充的LRU占基地LRU需求的比例为

基层j供应渠道包括:一是供应渠道无短缺时LRU件数;二是基地LRU短缺造成补给延误的件数;三是基层j因SRU短缺而延误修理的LRU件数。基层j供应渠道件数均值和方差为

3.3.2 供应渠道备件件数分布

基于Vari-Metric模型,既考虑供应渠道均值,也考虑方差,根据供应渠道差均比,采取不同的计算模型。供应渠道差均比为1时,运用泊松分布描述备件供应渠道:

供应渠道差均比大于1时,利用负二项分布近似描述备件供应渠道:

式(26)中,a>0,0<b<1。它是指通过a+Xi,j次试验,达到a次成功的概率,其中每次成功的概率均为1-b。参数a和b的值可以根据负二项分布由供应渠道的均值和方差求得。

供应渠道差均比小于1时,用二项分布描述备件供应渠道:

式(27)中,ρ是每次试验成功的概率,Xi,j是n次试验中成功的次数。参数ρ和n可以根据二项分布由供应渠道的均值和方差求得。

在确定备件需求率和供应渠道件数后,可以根据多级Vari-Metric理论进行备件配置。

4 实例分析

基于任务对航母编队舰载机联队进行多级备件配置,通过任务目标和威胁度分析需要完成持续T=50 d的军事任务,共执行Pow=10 000单位任务,单架机每小时可执行C=1.6单位任务,舰载机执行任务的可信度为D=0.5,航母战斗群共有舰载机N=40架,舰载机联队每天有t=10 h可以执行军事任务,编队综合补给周期为10 d。

由公式(3),舰载机联队最低可用度为

假设舰载机由备件LRU1和LRU2组成,LRU1由SRU1,1和SRU1,2组成,LRU2由SRU2,1和SRU2,2组成,备件LRU1故障间隔时间为250飞行小时,备件LRU2故障间隔时间为200飞行小时。基本数据见表1,其中基层级和基地级故障件故障隔离率相同。

基于边际分析法,以备件保障要求为约束,以费用最小为目标,进行备件配置优化。每一步的边际优化效益与费用的关系如图3所示。

依据边际效益递减的顺序选择备件进行配置,每一步的边际效益值如表2所示。

由图3和表2可以看出,基于边际效益进行备件配置时,备件的选择过程每一步都是选取边际效费比最大的进行储存,随着费用的增加,边际效费比越来越小。

投入费用与每一步的期望短期数减少量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

依据边际效益递减顺序选择备件配置,每一步的边际期望短缺数减少量如表3所示。

由图4和表3知,随着投入费用增加,每一步的期望短缺数减少量并非严格递减,总体趋势不断减少,这是由于考虑了备件的价格因素,选取边际效益与费用之比最大的备件进行配置。

系统每一步总的期望短期数与费用的关系如图5所示。

依据边际效益递减的顺序选择备件进行配置,每一步的系统期望短缺数量如表4所示。

由图5和表4可知,随着投入费用的增加,系统备件期望短缺数是严格递减凸函数,系统备件期望短期数由没有配置备件时的29.805降低到优化配置后的17.219 7,其中备件项LRU1的期望短缺数为9.213 0,备件项LRU2的期望短缺数为8.006 7,在这一过程中,系统边际效益逐渐降低。

最后求得备件最优分配方案如表5所示,得到满足可用度要求是实际可用度为0.626 2,总费用为620万元。

5 结论

使命任务是可修复备件配置优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运用系统思想,以任务需求为牵引,将作战任务转换为舰载机的使用任务,结合舰载机保障系统,进一步转换为综合保障要求、保障系统级要求和保障资源级要求。在备件配置要求约束下,基于Vari-Metric理论和舰载机保障实际,运用边际优化方法,给出了舰载机备件配置模型,对于提高舰载机任务保障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摘要:针对舰载机可修复备件配置问题,提出了基于使命任务的备件多级配置优化模型。首先,对舰载机的任务进行了概要分析;其次,以任务需求为牵引,将作战任务转换为舰载机使用任务,进而转换为装备系统的综合保障要求、保障系统级要求和保障资源要求,确定备件配置要求;然后,以备件配置要求为约束,基于Vari-Metric多等级、多层级库存优化理论和边际优化方法,给出了舰载机备件配置优化模型;最后,结合舰载机保障实际,进行了应用实例分析。

可修复系统 篇9

科学家利用的是一种称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通过人类的皮肤细胞诱导出任何想要的细胞形态。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的特征非常相似, 它们都能分化出任何想要的细胞形态。这种不成熟的骨细胞被转移至三维支架当中, 经过大约12个星期的培养, 在那里最终成长为成熟的骨细胞。

来自纽约干细胞基金会 (NYSCF) 的科学家Susan Solomon说:“基于这种新的发现, 我们可以对骨嫁接进行量身定做。由于细胞取自病人本身, 因此没有任何的排异反应。这是迄今为止, 人们找到的最佳修复骨骼的方法。”

上一篇:小学生自主学习下一篇:评估指标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