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监控中心(共7篇)
广播监控中心 篇1
广播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控系统的好坏, 因为监控系统的各种必要设备决定着广播的质量, 尤其重要的是监控中心, 建好一个监控系统重要的是其核心部位——监控中心。目前大型监控系统的监控中心面临着一些常见的技术问题, 本文就如何建好一个大型监控系统, 对在广播发射机的控制, 附属设备的控制, 室内工作环境的控制 (中央空调、室内循环通风) , 消防报警, 节目传输控制和安全保卫监控等方面进行技术方案探讨, 以求提出解决相关常见技术问题的使用方法及方案, 同时监控中心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自我现有知识水平上的展望, 希望本人的论述能对解决一些相关监控中心技术问题起到切实的作用。
1、对广播发射机的控制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1.1 广播发射机控制常见问题
广播发射机常见问题主要是广播发射站在检测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频率受干扰, 干扰排查, 广播发射站台资料信息库冗杂, 发射功率超标, 残波辐射不合格, 调制频偏严重超标, 任意变更台址, 增设同播发射点较为普遍等问题。
1.2 广播发射机的控制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1.2.1 以广播发射机标准为理论基础, 做好解决问题的基础工作
调频广播的行业标准规范中, GY/T169-2001《米波调频广波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和GB/T4311-2000《米波调频广播技术规范》是现行的两个有效的基本标准。深入学习规范为解决问题打好理论基础, 而且使用最多的是立体声的调频广播发射机。
1.2.2 联系生产厂家了解产品生产工艺
为了能正确并更加全面地检测调频广播发射机的性能, 只是掌握一般的检测方法还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不同的广播发射机的生产工艺和制造技巧不同, 因此, 必须深入了解广播发射机的构造, 生产工艺流程等才能在进行检测时得到正确的检测结果, 为解决广播发射机故障提供可靠的依据。
1.2.3 常见问题的解决建议
(1) 高频无线电波的传播在一个区域内能否有良好的覆盖, 要根据其视距传播规律, 选择合适的发射点是关键, 相反, 盲目的加大发射功率, 以及在应用系统中攀比发射功率, 都是错误的做法。
(2) 过大的施加音频调制信号幅度以及发射机基准状态的过度调整, 都会导致过大的调制频偏, 其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主频的有效辐射功率电平被牺牲了, 其次, 这将使得互调产物增加, 接收语音质量下降以及主频辐射电平降低和邻道被侵占干扰, 更严重的结果就是它将直接影响发射机工作寿命。
(3) 重要的专用通信网络往往会被超标的上边带残波辐射所影响。与三、四、五倍频的谐波辐射相比较起来, 一倍频信号更能引起多个常规无线通信频道的干扰原因就是由于一倍频的信号带宽度较大。
(4) 把广播电视行业的无线电发射机纳入须申领核准代码的过程中。
2、对监控中心设备的控制
控制中心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核心, 系统的各项功能, 如:室内工作环境的控制 (中央空调、室内循环通风) 、消防报警、节目传输控制、安全保卫监控等各项功能, 它们的实现均是依靠监控中心的各种设备实现控制的。控制中心的设备接收各个终端传输设备传送的音频, 数据, 视频, 温度, 感光和报警等各种信号, 再对其接收的信号进行各种操作, 处理和整合, 然后以各种系统信号的形式发出命令, 操纵者整个监控系统的各种功能。
2.1 节目传输的控制
节目传输的控制可以通过画面处理器以及视频和音频切换器来实现。
画面处理器目前使用的最多的是四画面分割器, 当然目前市场上还有多画面处理器。通过四画面处理器可以把四个画面经过压缩组合, 然后在同一个画面上显示, 节省了视频设备的同时更能直观的反应实时图像, 同时支持放大回放现场记录以及记录效果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多画面处理器是一种更高级的视频图像处理设备, 它能在更短的时间间隔内对现场实况进行监督和画面记录, 更能体现监控现场的真实性。除了在画面处理方面的功能外, 它还具有单画面显示、画中画显示、多画面任意组合分割显示、图像数码变焦放大、视频信号丢失检测、时间发生、图像通道名称标题编辑和报警处理功能。
视频和音频切换器主要指摄像机接驳录像机或监视器等设备。目前许多场合都使用的是监视器设备在终端进行现场资料采集工作。
通过以上这些终端数据影像声音采集设备把监控区域内的现场资料传输给系统监控中心, 经过系统监控中心判断, 对数据存储以及发布相应命令, 来实现监控。其中数据影像和声音的传输大多是通过网络无线电技术和光纤技术来实现的。
目前这个系统分支的问题很少, 一般只要安装了相关的影音图像声控采集监控器, 除了人为地恶意破坏, 都不会出现问题, 当然, 如果有美国大片里的高级犯罪, 问题就不可避免了, 毕竟机器装置是人为设置的, 存在自身缺陷是必然的。
2.2 室内工作环境的控制
室内工作环境主要是指室内的采暖和通风环境, 目前控制中心的工作环境控制主要通过暖通系统控制, 暖通系统主要有中央空调系统控制, 通过中央空调的终端温度控制采集器可以时刻掌握监控区域各个工作环境内的温度, 从而由终端将温度和通风信息反馈给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根据反馈信息发出命令, 升高或降低工作环境的温度, 提高或降低风速。
室内工作环境的控制一般情况下也很少出现问题, 除了火灾情况下温度失控外, 室内工作环境都有控制中心电脑的自动程序控制室内环境的暖通。
2.3 消防报警控制
消防报警控制通过报警处理器来控制, 报警处理器采集终端报警信号, 然后传输到控制中心, 由控制中心的电脑控制系统中心发出报警信号, 通知人们有紧急情况, 让人们注意安全, 抓紧时间撤离安全现场。
报警处理器按照处理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总线式和多线式。总线式报警处理器是终端探头的信号由一根双线传输到控制中心, 特点是费用低但是结构复杂, 目前仍大量应用。多线式是指各个终端探头互不干扰的将信号传输到控制中心, 特点是信号互不干扰传输自由速度快, 但是费用高。
报警处理器收集所有的前端报警信号, 同时把发生报警通道的信号处理, 并输出多个开关量控制灯光, 录像机等设备的自动启动, 同时输出报警通道编码并传送至控制中心的主控器。
常见问题是系统的线路易老化, 传输的信号有干扰现象。解决办法就是定期进行相关报警装置性能测试, 以防患于未然。同时还可以训练人员在危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
2.4 安全保卫监控
安全保卫监控系统通常是多媒体监控系统, 对监控区的全貌可以通过电子图进行全面的掌握, 但是它对不同的系统使用人员授予不同的使用权限, 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 防止系统被非法使用, 对系统造成破坏。
其特点是可以不受人为控制的为监控区域提供突发事件和灾害防御, 这是通过特定的电脑控制程序来完成的。它还具有灵活的计算机模块设计能力, 以及信息化网络化的操作平台, 为安全保卫监控提供网络信息化奠定基础。
其存在的问题就是信息接口处理难度大, 操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要求高, 责任感要强, 而且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心里素质要好, 所以安全保卫监控系统的工作人员要精挑细选, 经过层层严格考核才能上岗工作。
3、对未来监控中心的展望
在全文的论述中重点注重的是监控中心的各个分支的功能及工作的描述, 对其常见问题的提出及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总的看来, 其中所有的控制都通过主计算机控制程序、服务器和光缆及各种采集终端信息汇集器来实现自动化管控的, 最终通过人机界面实现交互控制来实现监控的目的。
目前监控中心监控系统的设计主要面临着解决计算机程序编程安全化, 反馈信号发射兼容和系统稳定控制的问题。在未来的监控中心发展方向主要是面向计算机信息技术, 面向网络化发展。通过计算机编程把各个监控系统之间的通信有条理的细分统筹管理控制, 通过网络实现远程监控。在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化的时代, 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将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所以未来的监控中心就像今天的计算机芯片cpu一样处在监控系统的中心, 指挥着各个分支监控系统, 为人民的精神生活提供优质服务, 同时帮助人们了解时事政治等, 让人民眼界开阔。
参考文献
[1]刘宏英, 张宜, 王改红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技术方案之一--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整体构成篇[J].IB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06, (9) .
[2]蔡江宇, 林宏基.基于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监控中心的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 2007年01期.
[3]任飞.基于H.264的视频采集编码系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 2006年.
[4]朱勇.多媒体视频监控系统:楼宇的“眼睛”[N].中国房地产报, 2003年.
广播发射台监控防雷措施分析 篇2
1 广播发射台监控内容主要分为以下部分
(1) 摄像组成:摄像组成是广播发射台裸露在户外的监控部分, 如果把整个监控系统形容成人, 那么摄像组成就是这个人的视力。摄像组成作为监控整体系统的第一要素肩负着为24小时不间断承载动态图像的责任。它把自己看到画面的以信号形式发送给显示器, 是整个监控系统的起始点, 即源代码。它布置在发射台的制高点上, 能够完整的监视发射台的辐射面积。摄像组成分以下配件, 高清摄像机、变焦镜头 (分为可遥控和不可遥控两种) 、全自动云台、裸露保护罩、户外用绝缘支架。
(2) 传输组成:网线或视频线、带有屏蔽功能的的三芯线、以掩埋的方式连接在第一端与最后一端之间。Gb50198-1994规定, 也可采用直埋敷设方式。当条件不充许时, 可采用金属管体内穿过各种传输线速的办法, 使这个金属管体成为一个隧道, 让各种信号线穿过期中。正常来讲, 传统意义上的传输部分只是指输送动态画面。当然, 我们的监控系统是不同于普通监控系统的, 还要求能够清晰的传声音信号;还有一点, 就是控制中心通能够通过遥控的方式对摄像机、镜头以及云台、防护罩、支架等细节处实现精确的遥控, 因此要求我们的传输系统能够保证声音、画面、控制信号的综合传输。所以这样的监控系统是较普通室内监控系统更为复杂, 是一个包含了所要传输的信号所形成的一个传输总和。
(3) 控制组成:中央操作台, 或中央操作台与边操作台结合的形式, 包含视频放大、切换的设备, 画面浏览的设备等。控制部分是监控系统的大脑与思想, 它能够指挥整个监控系统的每个部分。它可以任意放大图像与声音的信号, 还可以对这种信号进行修正与补充, 完成画面信号的随意切换, 同时顺利实现有效全面的对各种传输信号的记载, 能够远程操控前端设备, 任意调整摄像组成里的各个设备的工作状态。
(4) 显示组成:显示组成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视机的加强版, 现在我们叫做监视器。由于广播发射台的特殊性, 使用了画面分割器, 因此它的监控显示器都会选用比较高端的大尺寸专用显示器。
2 广播发射台监控系统被雷击的主要原因
(1) 直雷击:指的是在有雷电活动的区域内, 雷电直击或者侧击在裸露在户外的摄像部分的主要组件上造成摄像部分的损坏;或者是雷电直击或者侧击在假设在露天的传输部分的线路上造成电线电缆的损坏。
(2) 感应雷击:感应雷和直雷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 并非是雷击的直接作用于效果, 而是指的雷击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电磁作用。感应雷的损坏威力虽然没有直雷击大, 但在现实生活中却频频发生, 从这个意义上讲感应雷对户外监控设备造成的安全隐患更为严重。感应雷分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种。1) 静电感应其实就是一种感应现象, 广播发射台的所在地不可能是一片平地, 当雷云与地面上较高的物体靠近时, 这个较高的物体就可以感应到部分电荷, 这种电荷是与雷云所含电荷相反的。这种感应电荷失去控制后就会以凸出物为出发点迅速的传播出去。在广播发射台监控系统中, 主要会体现在低空架设的信号管路上, 能够对监控设备造成很大程度的损坏了。2) 电磁感应也是是一种感应现象, 避雷针在有效区域内可以防止雷击, 但绕过避雷针的强大雷电流却可以在避雷针外围区域生成巨大磁场, 使发射台周围的含有金属配件的设备感应出很高的电压。这样处于磁场作用下的监控设备仍然会受到干扰, 严重的会产生损坏。
(3) 雷电波:指的是传输部分中的各种线路在雷击时会感应到雷电波, 雷电波捕捉到能够进入设备的载体, 会迅速形成电位上的差异, 监控设备承受不了这样的电位差产生损坏。
3 广播发射台监控防雷措施
(1) 摄像组成的防雷关键:避雷针的防护范围应该有效的涵盖住摄像头, 采取单独支立的摄像机不要紧邻避雷针进行架设, 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4米为适宜。如果这种方法安装存在困难, 也可把防雷装置安装在摄像机支架上, 但是下引线必须做出处理, 需要镀锌钢管。为防止电磁感应各种线速需外包金属管材进行有效屏蔽。各种裸露在外的线速需要家装合适的避雷设备, 云台也应该如此, 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雷电波的入侵。如摄像机采用的是单相电源的避雷器, 那么就应该与变压器串连在一起 (并联也可) 。若总传输距离过大 (大于15米) , 就应该选择直流低压避雷器进行连接。摄像部分的设备都应该接地, 这样更有利于防雷。
(2) 传输组成的防雷关键:根据广播发射台监控系统是实际情况, 我们可以考虑采取直接将传输部分线路掩埋于地下的方式进行防雷。但有一点需要注意, 就是掩埋在地下的线路需要选择带有屏蔽层的线缆或者为线缆选择为线缆穿一件钢管外衣,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防止静电反应与电磁反应。
(3) 控制组成的防雷关键:因控制部分与显示部分均为室内部分, 故这部分的防雷措施可归纳在一起。首先监控室是必须安装避雷针的, 防止直雷击;其次是进入监控室的各种传输线应有接地装置;然后是防止电位差, 将监控室内的一级主线与监控室所在建筑的防雷设施连接在一起避免产生电位差。监控室内的设备电源上可以安装三级避雷装置。在各种传输线进入主体控制设备前应安装避雷保护器;最后就是接地问题, 如果是整体接地, 电阻需小于1Ω, 专用接地, 电阻需小于4Ω。
4 结语
科技发展的内容里也包含了防雷设备的发展, 有雷击风险的区域都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防雷措施。从安装广播发射台监控设备伊始, 就应该制定详细的防雷计划与预案, 在实际造作中更要谨小慎微的做好每一个安装步骤, 只有这样, 我们的广播发射台监控措施才能良好的实现。
摘要:广播发射台是每个人类居住区域必有的生活配套设施, 它能够让大众不出家门就享受到来自各个频道的节目, 一般会根据广播发射台本身的特性选择距离城市较远的山上, 这样既可以达到要求的电波覆盖率又符合环评标准。这样就为广播波发射台监控设备的安装和维护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如何让广播发射台的监控设备在不被雷击损坏的情况下顺利的工作成为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现阶段的监控设备已日趋成熟, 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体积小、精密配件的优化组合、传输速度高、功率小、能耗小都是监控设备的突出优点;但监控设备也并非绝对完善, 十分容易就被电磁波干扰, 甚至静电放电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正是因为如此, 裸露在自然环境中的摄像头、线速十分可能被雷击, 导致我们以监控设备为主体的监控系统将彻底瘫痪, 经济上的损失尚且可以用数字估算, 但由此造成的广播发射台全方面的安全风险却无法计量。今天我们就重点分析一下广播发射台监控设备应该具备哪些防雷措施, 这些防雷措施又具有哪些实际性的意义。
关键词:发射台,监控设备,结构,原因,防雷措施
参考文献
[1]郑云玲撰写的论文.《高山广播电视台的防雷设计方案分析》[J].《科技咨询》, 2010年03期.
[2]黄洁, 狄木新撰写.《浅谈广播电视台机房防雷系统的改造》[J].《新闻传播》, 2012年07期.
[3]李天雷, 逄增铃.青岛中波发射机自动化监控系统[J].广播电视信息 (下半月刊) , 2007年06期, 25-32.
广播监控中心 篇3
1 广播电视信号系统中发射监控技术的应用分析
发射监控技术能够较好地对广播信号进行实时监控, 为工作人员的相关工作提供依据, 从而更好维持广播电视的正常运作。在广播电视信号系统中对发射监控技术进行应用时, 技术人员须从整体性进行考虑, 对广播电视信号系统以及发射监控技术的特性进行合理分析, 促进两者和谐统一, 充分发挥出发射监控技术的作用, 这样才能更好保障广播电视安全运作。技术人员在对发射监控系统进行设计时, 可以依据广播设备微机监控系统的相应特性, 一般可应用分布式微机监控系统进行发射监控系统的设计处理。实际情况中, 分布式微机监控系统属于PLC以及局域网结构, 其包含多种技术, 包括数据库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能够较好地对广播电视信号系统中电视、调频等设备进行智能遥控, 从而给技术人员实时提供广播电视信号系统的运作情况, 然后再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广播电视发射设备微机监控系统的结构主要属于分层式, 一般包含多层结构, 主要包括前置处理层、数据采集层、应用层以及集成通信层。其中前置处理层主要对控制机进行实时监控, 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以及整合, 再将整合后的数据传送至其他子模块。前置处理层包含的内容较多, 主要包括菜单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通信模块等, 每个模块都有着自身特性。应用层与其他子功能模块存在着紧密联系, 且应用层主要通过局域网实现数据传送等功能;在系统中, 应用层包含的内容较多, 主要包括数据库模块、管理模块、工作模块等, 且每种模块具有一定的扩展性。数据采集层主要对所需数据进行采集, 并与其它层进行数据联系;数据采集层中主要包括现场操作设备以及控制机, 其中控制机主要对现场操作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处理, 并能有效控制设备发射功能的开始和暂停。集成通信层主要包括局域网以及服务器, 在局域网以及服务器的作用下, 技术人员能够通过计算机对微机监控系统进行远程控制, 从而实时获取所需数据内容, 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存在的干扰问题, 维持系统安全性。
在实际情况中, 广播设备微机监控系统具有较多优势, 不仅能帮助技术人员实时了解广播电视信号系统的运作情况, 而且能较好避免各类干扰因素对广播电视的运作造成影响, 最终实现广播电视的安全运作。广播设备微机监控系统中包含多种技术, 主要包括控制网技术、PLC技术、数据库技术等, 在多种先进技术的作用下, 广播设备微机监控系统能够维持正常运作,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广播设备微机监控系统中存在着多种分层结构以及大量的子模块, 所以在操作及相应部件的检修方面给技术人员带来了较大便利, 从而更好发挥出广播设备微机监控系统的作用, 实现对广播电视信号的有效监控, 消除各种不良因素, 促进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广播设备微机监控系统具有多种功能, 而且在操作方面简单方便, 获取的相关信息准确度较高, 能够为工作人员相应工作提供依据, 而且能与外网共享数据, 从而及时解决各种干扰问题, 维持广播电视的安全运作。
2 广播电视信号系统抗干扰方法
基于广播电视的特性, 其信息的接受和发射过程会受到多种干扰因素的影响, 所以技术人员必须合理应用发射监控系统对广播电视信号进行实时监测, 获取相关干扰因素的信息, 从而更方便技术人员对干扰因素进行处理, 维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在实际情况中, 高频干扰的方式较多, 主要包括大气中电磁波辐射干扰、接地线干扰、取样信号干扰等, 干扰信号在这些途径下进入到计算机系统, 并产生各种隐患。在对大气中电磁波干扰进行处理时, 技术人员可以设置计算机屏蔽室, 优化计算机运作环境。在发射机中, 虽然采用了宽紫铜带接地法, 但是在高频状态下, 地线会存在一定电感, 进而提高阻抗;在这种情况下, 有些地线的干扰电压会变得很高, 但取样信号电压较低, 进而给发射监控系统正常运作带来不利。所以技术人员必须对接地方式进行准确设计, 一般在低频电路中可采用一点接地法, 避免地线产生过多的地环路, 进而较小干扰电压。在高频电路中可采用多点入地, 对干扰电压进行分散, 以维持系统安全性。
技术人员还可以运用平衡方式将传感器输出端和前端机的输入端进行连接, 一般可以应用平衡双绞线进行操作。系统中前端机会对平衡信号进行转换, 形成不平衡信号, 而平衡双绞线则能对干扰信号进行有效清除, 从而降低干扰信号对发射信号的影响。一般情况下, 技术人员可以对二芯屏蔽双绞线进行应用, 并将屏蔽层与高频接地系统进行连接, 从而更好消除各种干扰信号所产生的隐患, 维持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
3 结束语
广播电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不仅能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 而且是政府宣传相关政治思想的重要途径, 因此, 提高广播电视运作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但是在实际情况中, 广播电视的正常运作会受到多种干扰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多种安全隐患。因此, 技术人员可以将发射监控技术引进广播电视信号系统中, 实现对信号的的实时监控, 消除各种干扰因素, 确保信号正常发送, 从而维持广播电视正常运行。
摘要:广播电视是我国电视行业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对国家安全及社会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所以保障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至关重要。在实际情况中, 广播节目与多种部门有着紧密联系, 所以广播节目的运作效果由多方面决定。虽然我国广播电视有了较好发展, 但运作过程易受到各种电磁辐射干扰以及人为因素的破坏, 进而产生多种安全隐患, 给广播电视的正常播出带来较大不利。因此, 对信号系统发射监控技术进行应用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广播电视信号系统发射监控技术进行分析, 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广播电视,信号系统,发射监控技术
参考文献
[1]潘宏亮.浅析广播电视信号系统发射监控技术问题[J].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 (9) :228-228.
[2]柳玉海.浅析广播电视信号系统发射监控技术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18) :75-75.
广播监控中心 篇4
1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特点
1.1政治性强以及影响力大。广播电视具有覆盖面积大的特点,它可以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每一个角落;还具有受众广泛的特点,它的受众不会受到年龄、性别、文化、民族、国籍等的影响,只要能听到、能看到都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中获取信息。另外,广播电视是党和国家的嘴巴,国家的重大决策、重大事件等均是通过广播电视来传送给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党和国家与人民群众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1]。所以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到整个地区或者是整个国家。
1.2实时运作以及不可挽回。这个特点是直播节目具有的,现在的媒体之间竞争力越来越大,并且直播节目对于受众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于是直播节目就成为各个电视台参与竞争的主要法宝,因此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节目都是通过直播的方式来进行的,直播节目的现场以及播出同时进行,要求节目的每一步骤都要在规划之中,画面一旦播出就没有办法收回,所以一旦在直播中出错就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1.3广播节目的生成以及播出过程十分复杂。广播节目从制作到播放需要经过播出、传输、以及入户等多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会用到很多设备、很多操作人员,任何设备的运行出现故障以及操作人员出现操作失误,都会造成广播节目事故的发生。另外,在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需要进行跨部门、跨单位、跨行业的转接,转接接口数量多,信号要经过不同的数字体制以及模拟形式进行多次转换[2],所以在维护、管理等各个方面绝对要谨慎细致,否则就会产生各种事故。再有就是广播信号穿越的环境复杂,信号要经过电缆、光缆以及多种形式的无线电波传输,并且要翻越高山大川、低谷河流、城市乡村,还要受到各种天气的影响,这就导致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
2广播电视发射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2.1广播电视发射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从广播电视设备监控系统的基本要求出发,结合我国的现有技术水平,广播电视设备监控系统可以采用基于PLC、局域网结构的分布式微机监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化测试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3]。通过控制与访问远程监控系统,达到控制各类广播电视信号输出系统。广播电视发射设备微机监控系统采用的是分层式结构,可分为四个层面,分别为:一是,数据采集层;二是,前置处理层;三是,应用层;四是,集成通信层。其中数据采集层主要作用是采集与整理各类所需数据,是微机监控系统实现控制的基础,其主要组成包括现场控制机以及现场设备等。前置处理层的主要作用是有效的巡检各现场模块运行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就会及时的将数据进行汇报,同时对数据进行一定的微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结构及时的向各个模块进行反馈。应用层的主要作用是扩展各个模块,使得模块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进而更好的为监控系统服务。集成通信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防火墙的保护作用来避免微机监控系统受到伤害。
2.2广播电视发射监控技术系统的主要特点。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广播电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水平以及技术条件,对于一些技术问题的处理也有着较好的方法去解决。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发射监控技术系统的现场控制机采用PLC、控制网以及现场网等多级计算机网络互联的结构形式,达到使监控系统分层结构更加清晰以及使结构的编排更加合理的目的,进而通过这种合理编排的设计特点来将监控系统的防御性能变得更加完善。另外,为了使信息资源实现有效的共享,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发射监控技术系统还具有信息共享的功能,用户与用户之间通过一定的联系来达到信息数据共享的目的,这不仅使得系统之间的联系更加的密切,而且系统的工作效率也得到大大的提高。
3微机监控系统所采用的抗干扰技术
微机监控系统的干扰来源主要有三个,分别为:一是,空间电磁波的辐射,对主控机以及前端机造成干扰;二是,通过接地线干扰信号对计算机系统造成干扰;三是通过取样信号传输线对计算机系统造成干扰。对于第一种干扰,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计算机屏蔽室来进行抗干扰。对于后两种干扰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抗干扰:
3.1要掌握正确的接地原则。在发射机的高拼接帝中,发射机的每部分都是用宽紫铜带与地下进行连接,当系统在高频中工作时,电线的电感是不能忽略掉的,地线的阻抗随着增高,在一段地线的两点之间会产生数伏甚至是数十伏的干扰电压,但是取样信号往往只有几伏电压,一旦受到干扰,就会使得监控系统没有办法正常运行[4]。所以必须要掌握正确的接地原则来避免因为接地错误而引发的高频干扰。在低频电路中,布线以及元件之间的寄生电感影响不大,所以往往采用一点接地,来使地线造成的地环路减少。而高频电路中,布线以及元件间的寄生电感与分布的电容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常常采用多点接地。
3.2采用平衡方式来传送信号。传感器传输和前端机的传输之间通过平衡双绞线进行传输,平衡信号通过前端机的输入电路转化为计算机需要的不平衡信号,通过这样的传输方式使得信号在传送过程中的干扰信号在平衡传输线上的差模值达到最小,这是因为在这个过程平衡双绞线对干扰信号起到了抵消作用[5]。并且每一点通过使用一对二芯屏蔽双绞线,屏蔽层与发射机房的高频接地系统相连接,采用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屏蔽高频电磁波,而且可以各取样点之间不会发生相互感应窜扰,这使得在进行查找问题与排出故障作业时也变得方便。
结束语
发射监控技术要符合广播电视的要求,才可能在对广播电视进行监控的过程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的解决。广播电视的监控是一项专业的技术工作,需要通过专业的安全监控技术,来提高自身的适应力与稳定性。广播电视的监控是一项长久性的工作,在广播电视信号系统中应用安全监控技术,不仅可以保障广播节目的安全播出,而且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6]。
参考文献
[1]张星冰.发射监控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4,16:178.
[2]柳玉海.浅析广播电视信号系统发射监控技术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2,18:75.
[3]翟彦农.监控技术在广播电视信号系统发射的应用[J].科技风,2012,14:87.
[4]刘丽霞.我国广播电视信号发射监控技术[J].西部广播电视,2015,11:183,189.
[5]邬雪梅.广播电视发射台自动化监控系统[J].科技传播,2013,02:20,12.
广播监控中心 篇5
关键词:广播电视节目,计算机技术,广播电视,发射监控
作为主要的媒体类型,广播电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党和国家的耳目喉舌,因此,做好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提高电视节目播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已成为今天电视技术的重要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广播电视发射的自动化监测、控制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系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特点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不仅是一项具体的专业技术工作,更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长期的工作任务。确保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收听收看权益。所以,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是全国广电系统的一项长期的根本任务。
2、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2.1 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
根据广播设备微机监控系统的功能要求,广播设备微机监控系统可以采用基于PLC、局域网结构的分布式微机监控系统,该系统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现代化测试技术、多媒体技术,对调频、电视、微波设备进行遥测、遥信和遥控;远程管理局域网由山下基地的远程计算机组成,用于实现对山上监控系统的访问与控制,广播电视发射设备微机监控系统采用分层式结构,共4层:数据采集层、前置处理层、应用层和集成通信层。
2.1.1 数据采集层
该层由分散的现场控制机和现场设备组成,现场控制机负责对现场设备完成实时数据的采集。并且,可进行本地发射机的开、关和倒机等操作。数据采集层还具备与前置处理层的通信接口。
2.1.2 前置处理层
该层由前置机的数据处理、上下通信、系统对时、菜单等模块组成。前置处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对各现场控制机进行巡检,汇集实时数据,进行预处理,再送到应用层各功能模块。
2.1.3 应用层
该层由系统的各应用功能模块组成,包括值班员工作站、数据库(服务器)、管理与打印工作站等。由于应用层内采用局域网方式联结各功能模块,因此,应用层功能模块的扩展是很方便的。
2.1.4 集成通信层
该层由服务器和远程管理局域网组成。远地计算机通过服务器和电话网(或数字微波),采用WEB服务器和浏览器方式远程访问微机监控系统。同时,通过防火墙来保护本微机监控系统免受伤害。
2.2 监控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
广播设备微机监控系统具有以下主要技术特点:
(1)现场控制机采用PLC、现场网、控制网等多级计算机网络互联的结构,这种监控系统的运行较为稳定可靠,同时也应用了TCP/IP国际上流行的网络协议标准,使用分层结构,层次清晰,结构合理。
(2)该系统实现了遥测、遥信、遥控等功能,值班软件直观形象、反映情况真实准确;具备先进的组态软件,用户有充分的自由,监控系统实时性强。另外还具备WEB服务器,远程管理局域网可与监控系统联网,共享实时数据。
3、微机监控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高频干扰主要从3个途径窜入计算机系统:一是来自空间的电磁波的辐射对主控机和前端机的干扰;二是干扰信号从接地线窜入计算机系统;三是干扰信号从取样信号传输线窜入计算机系统。对于第一种干扰,我们对主控机建立了专门的计算机屏蔽室。对于后两种干扰,则采取了以下措施:
3.1 掌握正确的接地原则
在发射机的高频接地中,虽然每部发射机的各部分均用宽紫铜带连接下地,但工作在高频时,地线的电感则不可忽略,地线的阻抗会变得很高,在一段地线的两点之间干扰电压会有数伏,甚至达到数十伏,而取样信号通常只有几伏,若受到干扰,监控系统根本无法工作。因此,正确的接地才能避免因接地引起的高频干扰。在低频电路中,布线和元件间的寄生电感影响不大,因而常采用一点接地,以减少地线造成的地环路。
高频电路中,布线和元件间的寄生电感及分布电容将造成各接地线间的祸合,影响比较突出,故一般采用多点入地。
3.2 采用平衡方式传送信号
传感器输出与前端机的输入之间采用平衡双绞线传输,前端机的输入电路再将平衡信号转换成计算机需要的不平衡信号,这样做使信号传送过程中干扰信号在平衡传输线上差模值最小,平衡双绞线对干扰信号起了同相位抵消的作用。而且,每一点使用一对二芯屏蔽双绞线,屏蔽层和发射机房的高频接地系统连接,这样既对高频电磁波屏蔽,各取样点之间也不会相互感应窜扰,查找问题和排除故障也比较方便。
4、结语
安全播出是无线传输发射的永恒主题。长期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安全播出、安全传输发射要靠过硬的专业技术,要靠实施严格的科学管理,更要靠从业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来实现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高质量、不间断、既经济又安全”的播出,更好地为广大电视观众服务。总之,计算机在广播电视发射监控系统中的应用,不但要发挥其特长优势,还要做好抗干扰的技术工作,保证计算机能对广播电视的发射进行准确的监控。
参考文献
[1]李西亮.浅谈县级电台安全播出[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281~282.
[2]武成梅.试论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03~104.
广播监控中心 篇6
CMACast卫星广播资料受传输误码、接收干扰、雨衰等因素影响, 造成资料接收错误或丢失, 影响了资料接收的完整性, 广播资料的种类多和数据量大, 现有监控系统无法准确定位哪一种资料缺失, 资料维护请求得不到及时准确地响应, 给预报业务和服务业务带来了直接影响。为了提高实时气象资料分发的服务质量, 有效保障CMACast小站数据接收的完整性, 开发设计了CMAcast卫星资料监控服务平台, 对广播通道下各类资料实时显示应收总数、实收总数进行对比, 系统根据对比结果针对性的完成自动补调。本系统旨在满足内蒙古自治区主要业务单位对CMACast卫星广播资料的应用需求, 在数据的完整性、维护需求的响应时间、服务质量方面得到提升。
2 平台软硬件环境
如表1 所示。
3 平台主要功能与实现
3.1 监控平台主要功能
监控平台将CMACast卫星广播资料以树型结构展示监控资料, 第一层为资料通道组, 第二层为通道组下对应的资料通道, 第三层为共享资料, 通过勾选实现业务中需要资料的监控, 目前可监控的通道组包括常规资料通道组、国内自定义格式观测资料通道组、数值预报产品通道组、天气雷达资料通道组、卫星资料通道组、预报服务产品通道组。
监控平台采集监控资料的应收、实收、缺收、补掉次数等实时入库信息, 获得各个资料的接收状态, 对接收不成功的资料针对性的完成补调并将ftp连接国家局的记录和下载状态记录到补调日志, 便于日后对资料的补调情况进行分析与统计。
3.2 监控平台设计与实现
监控平台主要分资料监控模块和资料补调两大模块, 程序处理流程如图1 所示。
资料监控模块将CMAcast卫星广播资料按照资料通道组、通道资料梳理并存储至数据库中, 业务人员根据业务需求定制需要针对性的监控资料。监控模块采集新一代系统数据库中的表TR_DVB_RCV、TR_DVB_SEND和TR_DVB_FTP, 分别获取资料接收、分发、和补调信息, 通过数据融合算法, 准确定位获取缺收资料的详细信息。本文根据气象台需求, 设置常规资料、数值预报、精细化指导预报、卫星数据为默认监控资料, 其他资料在资料清单列出, 可在今后业务扩展中按照需求灵活定制, 定制监控资料如图2 所示, 监控资料如图3 所示。
2015 年12 月19 日10 时至2015 年12 月19 日13 时资料接收监控状态如图4 所示, 点击“详情”查看缺收资料详情如图5 所示。
资料补调模块监测到补调信息后, 将带补调资料推送至补调消息队列, 采用commonsnet包中的FTPClient完成资料的下载, 将下载服务器的IP地址、端口号、用户名、密码、下载资料所在位置、资料名称、下载资料存放位置等参数传入调用函数。函数调用流程如图6 所示。
为了提高资料时效、减少文件落地次数, 启动Samba服务, 使客户端服务器与新一代服务器系统之间能够实现互相通信, 补调资料能够直接存储至/beht/wrkdir/incoming/cmacast/L* 目录下, 由新一代完成各个资料的后续分发共享
4 总结
预报和服务产品的制作对气象资料的时效性和完整性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 任一时次的气象资料的缺漏都会影响预报业务和服务业务的质量。
本项目将新一代国内通信系统中CMACast接收、发送、补调日志文件进行融合分析, 将资料按照节目表通道进行筛选, 针对预报员关注的资料内容进行精细化管理并将MACast卫星广播资料的接收、分发、共享应用流程实时监控, 填补了传统下行资料管理的空白, 实现了CMACast卫星广播数据实时监视与资料广播清单对比, 显示缺漏数据, 按照对比结果自动补调资料, 建立了CMACast卫星广播资料数据端和业务应用端的类型对照和连通机制, 为资料手工干预维护提供准确定位和处理依据。
经过不同场景的测试, 平台能够很快定位缺漏资料, 并完成资料的补调, 降低了资料丢失的频率, 提高了广播资料的完整性和时效性, 可以满足预报人员和服务产品制作人员的业务需求。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CMACast卫星广播资料组织结构, 梳理资料接收、存储、共享流程, 并结合内蒙古自治区气象业务单位对广播资料的使用方式及数据要求的实际应用场景, 搭建下行资料监控平台。实现自动对比卫星广播资料的完整度, 并对漏缺资料实现自动补调;为用户提供广播资料的电子清单, 根据用户提交的资料需求单, 调整共享资料种类和共享方式。
关键词:CMACast卫星广播,资料清单,监控,补调
参考文献
[1]韩书丽, 谭小华, 李湘, 王鹏.卫星广播系统CMACast省级接收站缺收数据补调服务的设计与实现[J].气象科技, 2014, 03:417-422.
广播监控中心 篇7
安全播出广播电视节目, 既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收听收看权益, 也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国家的安全保卫。有基于此, 提高安全可靠的播出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系统的能力和水平, 无论从社会发展层面, 还是国家管理层面, 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
技术角度层面监控系统的特征
对于广播设备微机监控系统来说, 在技术层面, 其主要具备如下特征: (1) 现场控制机使用的是多级计算机网络互联结构, 比如控制网、现场网、PLC等等, 这种多极的监控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另外, 结合使用了TCP/IP, 这种在国际上非常流行的网络协议标准, 借助于分层结构, 清晰化了层次, 合理化了结构。 (2) 广播设备微机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可以描述为遥控、遥信、遥测等, 值班软件能够真实、直观的反映形象和情况, 借助于科学先进的组态软件, 用户可以非常自由的使用, 在实时监控角度, 也很强。另外, 监控
总体设计监控系统
对于广播设备微机监控系统的设计来讲, 其最主要的依据在于系统本身能够实现的功能, 按照这些具体的功能, 广播设备微机监控系统是为了遥控、遥信和遥测微波设备、电视、调频, 这样系统的设置就可以使用就应该为分布式, 这种分布式是基于PLC、局域网结构建立的;为了实现远程访问与控制山上的监控系统, 位于山下基地的远程计算机构成了远程管理局域网。分层式结构是广播电视发射设备微机监控系统的模式, 系统共有4层: (1) 采集数据层:数据采集层的主要设备有呈分散状态的现场设备和现场控制机, 对现场设备的实时数据采集由现场控制机完成。另外, 还能够开关本地发射机, 或者进行倒机作业。数据采集层还有一个通信接口对接前置处理层。 (2) 前置处理层:本层次由前置机的诸多模块组成, 主要包括了菜单、系统对时、上下通信、数据处理等等, 这个层级的功能主要是为了巡检现场的各个控制机, 对实时数据进行汇集、预处理, 而后输送到应用层。 (3) 应用层:系统应用功能模块是本层级的主要组成单位, 主要包括了管理与打印工作站、服务器 (数据库) 、值班员工作站等等。应用层内部, 借助局域网方式实现对各功能模块的联结, 所以可以很方便的扩展应用的各个层功能模块。 (4) 集成通信层:集成通信层的组成为远程管理局域网和服务器。通过数字微波 (或电话网) 和服务器, 远地计算机对微机监控系统实现远程访问, 采用的主要的访问方式有:浏览器和WEB服务器方式。另外, 集成通信层还可以保护微机监控系统不受外部伤害, 这种保护体现在借助于防火墙将相关的功能实现。
微机监控系统之抗干扰技术
高频干扰窜入计算机系统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源自空间的电磁波辐射会干扰到前端机和主控机;二干扰信号会经由接地线进入到计算机系统内部;三干扰信号窜入计算机系统还可以经由信号传输线。为了预防上述的干扰, 建立专门针对主控机的计算机屏蔽室, 这个可以防止第一种干扰;对于后面两种干扰途径, 主要的措施有如下几点:
1. 接地原则的正确掌握
每部发射机都是使用宽紫铜带连接到地面实现高频接地, 但是在高频层面工作的时候, 电感 (地线的) 是不应该也不能够被忽略的, 地线因为电感的存在, 阻抗会变得非常高, 介于一段地线两点间的干扰电压可以达到数伏, 乃至数十伏, 但是在一般的情况下, 取样信号的电压一般只有几伏, 如果受到了强烈的干扰, 则监控系统的正常工作就得不到保证。所以, 为了避免接地引发高频干扰, 接地要正确。低频电路中, 元件间和布线的寄生电感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接地多为一点式, 这样地环路就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减少。在高频电路中, 元件间和布线的分布电容及寄生电感会使得各个接地线之间发生祸合现象, 产生非常突出的影响, 所以入地就为多点。
2. 传送信号采用平衡方式
平衡双绞线传输被用到前端机的输入与传感器的输出, 输入电路会将原本的平衡信号转化为计算机需求的不平衡信号, 这种作业模式就可以最下化干扰信号差模值, 在这里, 对于干扰信后来说, 平衡双绞线发挥的是同相位抵的功能。同时, 双绞线在每一点上使用的是一对二芯屏蔽, 将发射机房高频接地系统与屏蔽层之间连接起来, 这样各取样点就不会出现互相的感应窜扰, 也可以实现屏蔽高频电磁波的功能, 对于故障的排除和问题的查找来说, 也非常的方便。
维护保养监控系统
维护保养的具体内涵指的是维修和养护, 维护保养的具体对象为外部设施之原部件、机器设备以及这些部件组成的系统。维护工作对发射台来讲, 不但是基础, 还是安全播出的基本保障。具体的实践经历告诉我们, 日常维护工作的认真开展, 可以帮助将突发故障数予以最大程度的减少, 所以非常有必要开展日常维护保养这项工作。 (1) 定时巡机。巡机的目的是为了让发射机的工作状态最佳, 这一目的的实现要求巡机的时候做到摸温、听声、闻味、观察。观察的是发射机的各项运行技术参数, 通过观察, 确认各项参数的运行在正常值内;因为超负荷运行、电源短路或风机摩擦, 各种不正常的气味都会出现, 所以闻味闻的是有没有异常的气味;听声指的是设备运行会不会发出杂音, 巡机过程中, 如果发现有异常声音, 就要进行及时的查看分析和处理;摸温就是看设备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的温度, 如果过高, 安全播出就会受到影响。 (2) 设备检修工作也要做好。对于设备的维护保养来说, 检修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检修要求检修人员要精通设备的性能、原理及特点, 要熟悉掌握设备多发的异态状况及运行中的正常技术参数范围;其次, 检修要全面, 要分段进行, 因为元器件的不同对应的寿命不一样, 需要给予检修的注意点也就会不一样。所以, 可以按照具体检修项目的不同, 将检修划分为年检、半年检、季检、月检、半月检、周检等等。发射机的线路、器件非常多, 由于不同设备有不同的检修时间, 所以, 要对整个发射机需要检修的部位通盘考虑, 切忌漏项。特别是那些较小的、具有一定寿命的、容易被忽视的元器件, 千万不能把它们漏掉。 (3) 检修情况要记入档案。检修人员在每次进行设备检修时, 需要参考设备检修档案和设备运行记录, 根据设备的检修记录和设备的运行状况, 及时进行检修。检修档案的建立对全面掌握机器、设备的运行状况, 确保安全播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语
【广播监控中心】推荐阅读:
消防监控中心规程09-08
广播中心12-11
广播播出中心01-01
监控中心控制系统07-02
消防监控中心操作规程05-17
监控中心工作手册09-30
消监控中心管理制度06-26
酒店监控中心管理制度10-18
瓦斯监控中心工作总结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