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思想教育

2025-01-03

奥林匹克思想教育(共12篇)

奥林匹克思想教育 篇1

摘要: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对比的研究方法,对奥林匹克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进行对比与分析,得出结论:同样作为人类文明的精华,奥林匹克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契合点,主要体现在追求和谐、追求超越、崇尚公平和鼓励参与四个方面。深刻把握这些相通之处,对于消解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和差异,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在全世界的深入发展、奥林匹克理想的最终实现以及中国体育成功走向世界均大有裨益。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教育思想,契合

《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提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相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以此定义为逻辑出发点,我们可以看出奥林匹克运动旨在通过体育、文化、教育三者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和相关人文精神的教化与传递。中国虽然未曾形成过像古希腊时的竞技体育,但从早先时期开始,体育就是一种教育文化。儒家文化的鼻祖、孔子的教育人才标准就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他所提倡的六艺,礼、乐、书、数、射、御,既有德育的方面,也有智育和体育的方面;既有科学教育,也有人文教育,是融合在一起的泛教育。因此奥林匹克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之间存在着基于“人文”与“和谐”之上的一些教育理念的契合。

1 追求和谐

奥林匹克运动对和谐的追求,首先体现为对人的身心发展一致的追求,这与中国传统教育培养“形神合一”的“人”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从一开始,顾拜旦就确定了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体育与竞技的目标不是要造出健壮的“人形动物”,而是要培养和造就身心协调发展的、完整而健康的现代人格。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体育与竞技,就是因为它拥有奥林匹克精神,而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它号召人们在奥林匹克的圣火下,参加体育运动以获得身体的健康与娱乐,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运动要使人的精神、道德、思想及意志品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成为顾拜旦所说的兼具宗教精神、精英素质及骑士风度的杰出人物和一代新人。然后再以个人为起点,进而延伸到社会,最后扩展到整个世界,以体育运动和竞技比赛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消除各种政治经济利益的矛盾,尊重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减少宗教信仰的冲突,从而实现为建立一个友好互助、和平美好世界的伟大理想。这是符合全人类理想的更高层次的和谐,是奥林匹克教育思想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

和谐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想和政治智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教育,其和谐教育思想可以说源远流长,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同样悠久和灿烂。中国古代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论。这个观念滥觞于我国最古老的一部文化典籍———《周易》。其基本思想是天道与人道必须和谐统一;二是和合论。“和合”是我国独创的一种哲学观念、文化观念。所谓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形相、无形相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变化过程中诸多形相、无形相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和合论的基本精神,就是在处理事物内部或外部的关系时,都必须保持和谐、协和。[1]其中和合论中又包含有部分的天人合一论的内容。这种观念体现在教育上,就是教育要促使人获得全面的、和谐的发展。总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表现为个人“形神合一”的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表现为人际关系的“贵和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即社会生活的和谐),表现为个人与外部世界的“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其又是以“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为起点的,进而推广到“人与人的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孔子在教授射、御等课程时,就大力推崇人不但要有勇力,更该内外兼修,文武兼备,须在修身养性、怡情铸志上下功夫,强调“勇而无礼,则乱”(论语·泰伯),“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如果说儒家是从道德的“礼”的角度追求个人的发展而达到“形神合一”的话,那么道家则着重于精神修炼的领域。道家认为,形神关系是阴阳对立统一法则在生命观上的体现,在阴阳互动中求得和谐与平衡,使精神与形体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形神合一”,庄子就提出了“神将守形,形乃长生”的重要思想。在个人“形神合一”而“修身”的基础上,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希望人和人能够和睦相守、人和自然能够相互顺应,最终达到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大同理想”、“天人合一”。[2]

孔子以后,历代不少思想家、教育家都持和谐教育思想,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发展。近代大教育家蔡元培在1912年的《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就提出了五育并重、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所谓五育即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世界观和美育。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完全是以人格教育为中心的。这种完全人格即通过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来培养。此外陶行知的手脑结合主张,也都寓有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3]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最高理念。

2 追求超越

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更高、更快、更强”,集中地体现了顽强拼搏和锐意进取的超越精神,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也是人类挖掘和发挥自身的潜能,超越自我、战胜自我,追求自我完善的真实写照。它既召唤运动员在竞技场上面对强手时,要发扬大无畏的精神,敢于拼搏,敢于胜利,也是要求每个人对自己永不满足,不断超越,从而战胜自己,向新的极限发出冲击。如果将这句格言延伸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那就是要鼓励人们在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地创新、奋斗、挑战和超越自我,永远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

中国传统教育中历来是推崇积极奋进和自强不息的,这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化最早的代表作《尚书》和《诗经》中,这两部典籍里充满着勤勉稳健、勇猛深沉的前进气息。在《易经·象传》中就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以天体运动无休无止、永远向上的规律,要求人们积极有为,勇于进取。这种思想成就了中国历史上众多勤奋成才的例子,比如孙敬和苏秦的“悬梁刺股”、勾践的“卧薪尝胆”、匡衡的“凿壁借光”等。《论语》中也有一段话描写孔子的为人:“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体现的正是孔子自强不息、一生乐于进取的奋斗精神。孟子也非常重视在艰苦的条件下磨练自己,使自己杰出地成长起来,他认为伟人的成长道路都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日常生活中,中国人从孩童时期就熟悉“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知难而上、励志图强的寓言故事。毛泽东同志更是在艰苦卓绝的年代留下了“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豪言壮语,抒发了人们凭着勇气和智慧战胜困难而感到精神上无比愉快的酣畅之情。自强不息、追求超越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理想人格的根本修为之路,也是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它不但是使奥林匹克运动生命力获得延续的保证,同样也是推动中国社会绵延不断地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

3 崇尚公平

公平原则就是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费厄泼赖”(fair play)精神,奥林匹克运动就是由于坚持了这一原则才为奥林匹克赛场营造了一种民主、公平的比赛氛围,也正是这种精神的引导,才使更多的人有了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机会,它是奥林匹克运动经久不衰、日益壮大的根源性因素之一。顾拜旦曾在《体育颂》中写道:“啊,体育,你就是正义,在你身上体现的是社会生活中追求不到的公平合理,任何人要想超越速度一分一秒,逾越高度一分一厘,取得成功的关键只能是体力和精神融为一体。”《奥林匹克宪章》中的第六条基本原则也规定:“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赛精神互相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从古希腊奥运会开始,在奥运赛场上没有任何身份角色的标识,没有贵贱尊卑之分,不管你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是公民,都可以平等地参加奥运会。现代奥运会沿袭了这一神圣的传统,使全世界各族人民冲破了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及种族歧视的藩篱,只要是注册在奥林匹克大家庭里的一员,就可以拥有平等的权利聚集到奥林匹克旗帜下,进行公平竞赛,以实现超越的梦想。

在中国,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造就了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度,让很多人都误以为中国自古就没有公平、公正可言。“三纲五常”的教条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原则与伦理规范形式,严重影响了中国人的公平意识。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所设想的最理想社会模式就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是谓大同”。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也不乏泛起公平的波浪,从陈涉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无不体现了中国人的公平、公正思想。清朝时期,康有为认为“必天下为公而后可至于太平大同”。他说:“大同之道,至平也,至公也,至仁也,治之至也,虽有善道,无以加此矣”(《大同书》)。在他眼中的“大同社会”是一个人人平等、消除一切等级差别的世界。虽然这种思想带有乌托邦的印记,但表达了对社会平等及公正的憧憬。[4]而孙中山则把“天下为公”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孔子更是早有所言:“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楫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体现的正是一种公平竞争、团结友谊的精神。如果说可圈可数的伟人的公平思想不足以证明的话,那么从制度上来讲,沿用千年的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事件中最能反映公平、公正原则的典型。宋新夫等研究认为:中国科举制度之所以得到封建社会各阶层的政治认同,关键在于科举制度自身的完善一直朝着使所有社会成员都尽量达到一种事实平等的方向而努力,使寒门士子与权贵子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它在形式上标榜“唯才是举”,注重机会均等,强调公正、公平、公开,并保证了程序上的公平。[5]如果说科举制度是“文举”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那么“武举”中也同样闪烁着公平的光芒。武则天在长安二年(702年),首次举行“武举”考试,考试内容为各种射箭技巧,以及马术、负重等等,任何有武术的人都可以参加。出生寒素之家的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正是以武举得胜而起家为军官的,最终成为当时唐皇朝最得力的大将。[6]虽然中国古代的传统体育项目:投壶、围棋、蹴鞠、马球、武术、捶丸、龙舟等传统体育项目没有发展成为奥运会那样的全民性竞技比赛和竞技文化体系,甚至更像是一种陶养性情的手段,但就竞技的性质和规则的内容而言,却也同样体现着公平、公正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体现了机会面前,人人均等的公平、公正的原则。

4 鼓励笃行

1908年第4届伦敦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意大利糖果商多兰多·皮特里一直领先,第一个进入了运动场。但不幸的是他已精疲力竭,神志不清,先是跑错方向,后因疲劳过度,几次摔倒在地,但每次他都挣扎爬起,在离终点最后15米处,他又一次倒下了,再没爬起来,在两位医生的搀扶下走到了终点。由于在比赛中借助了他人的力量,皮特里被剥夺了获金牌的资格。但为了表彰他的进取精神,国际奥委会仍然授予了他与冠军一样的一只金杯。之后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举行的一次宗教仪式上,英国大主教彼得有感于那次马拉松比赛说了一句迄今广为传颂的名言:“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他认为与夺取胜利的荣誉相比,顽强进取和拼搏的参与精神更接近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这句话深深感动了在场的顾拜旦,他于是将“重要的是参加,而不是取胜”这句话,确定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口号之一,并从此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广为流传。因此鼓励无数明知无望夺冠,却仍然怀着奥林匹克理想,到奥林匹克赛场来奋力拼搏的运动员们,鼓励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之中,接受奥林匹克主义的洗礼,感受奥林匹克精神的熏陶。

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对于学分为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之意。只有明确目标、坚定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这种“笃行”精神与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参与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人要想在奥林匹克赛场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首先必须拥有奥林匹克情怀和奥林匹克理想,然后参与体育运动,并进行艰苦的运动训练,做到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直至最后走进赛场去超越自己,达到顶峰,可谓奥林匹克之“笃行”精神。

5 结语

诚然,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奥林匹克运动在追求和谐、注重教化、崇尚超越、讲究笃行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共通点。但是奥林匹克运动所蕴涵的教育毕竟源于西方文化,它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滋长的教育思想既有契合,却也有分歧。例如中国儒学尽管十分强调“刚健”、“进取、”、“自强不息”以及“浩然之气”,但这些豪迈风范主要指向人的精神修养,所谓“修身”,实质重在修炼精神、意志和品质,以达到“正心诚意”的境界,然后再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体现的是一种功利性教育思想。而西方人所谓的“修身”是为了给心灵活动提供舞台与空间,在强调肉体发达的同时也强调心灵的充实,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但是文化就是因为有异曲才有同工,有异趣才有审美,正是因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奥林匹克运动中的教育思想有相通之处,才能搭建起彼此交流的平台,而正是因为两者有所差异,才能在冲突中发现彼此的优劣,从而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逐渐走向融合与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3]李秀娟.试论中国传统和谐教育思想[J].网络科技时代,2007(4):43-45.

[2]王念龙.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奥林匹克思想的共通性[J].体育科学研究,2003(1):7-9.

[4]陈家群,何崇喜.解读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和谐性[J].贵州体育科技,2008(6):1-3.

[5]宋新夫,陈湘芝.教育公平——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机会均等[J].教学研究,2009(3):17-22.

[6]李慧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奥林匹克精神解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35-336.

奥林匹克思想教育 篇2

论文关键词:奥林匹克文化 大学生 教育意义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将是世界与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接受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意义重大,他们在了解奥林匹克文化悠久与博大的同时还可以继承它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知道这个世界需要更干净、更人性性、更团结。

现代意义的奥林匹克运动包涵文化内涵相当丰富。它的精神文化对于大学生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其主要精神表现为:参与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和平精神、奋斗精神。奥林匹克的精神文化可以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巩固和促进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特别是能够对大学生的负面的价值取向起到极好的引导和矫正作用。当代大学生处于较为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并且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处于从易变到定型的时期,是非常容易受到各种纷繁复杂的客观因素和社会思潮的影响的,因此,加强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念。奥运会是通过竞技的方式来展示最高水平的力与美的盛会,其实质是为了向人们展示人的精神价值和追求,当今大学生具有参与性强,情感丰富,悟性很高,热爱体育的特点,奥林匹克文化的教育和渗透对于矫正大学生的拜金主义价值偏向、树立其全面发展的观点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2.有利于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奥林匹克文化蕴涵的“了解、友谊、团结”精神,能化解“自我中心”,消减个主义。在激烈的竞争和较量的背后,奥林匹克运动显现的是人类理性的光辉和对共同价值的追求。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对奥林匹克文化进行揭示宣传,以此来提升大学生的境界,纠正个人主义的错误价值偏向,最终确立集体主义的观。

3.有利于大学生积极参与和公平竞争精神的培养。奥林匹克运动作为全社会的运动,提倡重在参与。有了积极参与的意识,再加上公平竞争的精神就使得奥林匹克运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可以鼓励人们超越自我,推动社会发展。这一点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运动场上所倡导的竞争是公平竞争,即必须遵守规则、光明磊落、公正平等,它是人类社会竞争的典范。竞争,特别是公正的、平等的竞争,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的发展潜力。善于竞争和敢于竞争是对现代人才的基本要求,公平竞争精神是大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必须具备的素质。在竞争激励的现在,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奥林匹克文化的教育,这对大学生以后走向社会有不可代替的意义。

4.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与奋力拼搏的精神。奥林匹克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这是在向世人们昭示着一种顽强奋争、尽力拼搏的精神,同时也是一种不断超越、锐意进取的人生信念。人的奋斗如运动场上的追求一样是永无止境的,对大学生而言进行奥林匹克文化教育正好顺应了这一教育要求,使大学生在磨练中,在顽强拼搏的运动竞赛中,在对更快、更高、更强目标的不断追求中,锻炼自己了的意志,培养了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品质。

5.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尊重他人与团队合作的精神。现代社会既需要竞争精神,也需要合作精神。既要善于凝聚人力和人心,也团结众人的力量去努力和奋斗。善于合作是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的基础。因此,向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特别有利于培养其尊重与合作的精神。

二、对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的教育的途径

1.开设奥林匹克文化教育专题课程。现在我们正在接受和门课程的教育,从中了解到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十分曲折,知道它从产生到现在如此辉煌的不易,这对大学生对现在生活的珍惜有直接的教育意义。

2.体育教学注入奥林匹克文化教育。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与学校体育教学结合起来,与学校运动会结合起来,与学校群体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

总而言之,大学生加强学习奥林匹克文化的教育,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意识的形成,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发扬公平竞争精神和奋斗精神,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大学生锐意进取的精神。

奥林匹克文化在高校的教育是势在必行的,而我们庆幸的是我们现在正在接受《奥林匹克文化赏析》这门课的教育,不能说这门课对我们的人生到底有多么深远的影响,但是我从这门课中学到的不知是奥林匹克文化的一些知识,更体验到了奥林匹克精神现实存在性,不得不说,奥林匹克文化不是我们一时半会儿就可以学得完的,它所包涵的精神内涵,对一个未出社会的大学生来讲,有百利而无一害,这就是大学生接受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孔繁敏等.奥林匹克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曾卫平燕成 普通高校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价值意义[J]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 2009

[3]陈中林等.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价值归属[J].体育文化导刊,2003,(2)

奥林匹克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果 篇3

据悉,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中,北京市的中小学仅与二十多个国家的中小学建立了比较固定的友好关系,开展友好交流和合作活动。“同心结”活动开展仅一年,北京市中小学就与130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取得实质性联系,其规模是前二十年总和的6倍。

“同心结”活动自2006年12月17日正式启动以来,到目前为止,已有196所学校与结对国家和地区取得了联系;168所学校与结对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活动;130所学校与对方的学校结为姊妹校。

“同心结”交流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力。有60多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参赞到学校进行了访问;有10多位国家奥委会主席到结对学校进行了访问;有10多位国家高级官员访问了“同心结”学校,英国副首相就曾访问结对学校白家庄小学;同样,阿鲁巴副总理访问了结对学校丁香小学。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杜松彭表示,此次表彰大会旨在推广各区县教委及各“同心结”学校开展交流活动的经验、展示各“同心结”学校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推进“同心结”活动的开展。

奥林匹克思想教育 篇4

目前, 国内体育院校开设奥林匹克课程的情况并不理想, 所开设的课程或是选修或是课节不足或是教材比较缺乏, 已不能满足高校奥林匹克思想教育和当代体育院校大学生的实质需要。借助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文化活动开展奥林匹克思想教育活动, 是在高校渗透奥林匹克思想精神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文以如何在体育院校课外文化活动中融入奥林匹克思想教育为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法将数理统计结果和相关文献资料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多种方法进行逻辑归纳, 得出结论。

三、结果与分析

(一) 体育院校奥林匹克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 学生对奥林匹克知识的了解程度, 直接影响到了他们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感悟。体育院校举办的与奥林匹克相关的理论活动还未激活。在被调查的367名体育院校大学生中, 有141名大学生表示他们所在的院校举办过奥林匹克知识讲座, 有117名大学生表示他们所在的院校没有类似的奥林匹克思想教育活动。这说明体育院校举办的与奥林匹克相关的理论活动还是不多, 对利用课外文化活动来开展奥林匹克思想教育还不够重视。

在被调查的367名体育院校大学生中, 有315名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占比例总数的86%, 说明体育大学生几乎都爱运动, 由此本人认为此项调查证实了一个问题, 即在课外文化活动中开展奥林匹克思想教育的空间是广阔的, 而且前景也是不可估量的。

(二) 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学生之所以对奥林匹克知识掌握得不够, 是因为教学中教师不能较好地向学生传授奥林匹克知识, 不能激发大学生学习利用奥林匹克知识的兴趣。且体育院校奥林匹克思想教育课程开设不合理, 体育专业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三) 获得奥林匹克知识的途径调查

通过调研, 在获得奥林匹克相关知识的途径调查中, 媒体是体育大学生获得奥林匹克知识的主要途径。其中通过电视获得奥林匹克知识的有86.4%, 通过网络获得奥林匹克知识的占84.8%, 而通过学校体育课、知识竞赛、讲座、板报、宣传栏获得的占51%。

(四) 在体育院校课外文化活动中进行奥林匹克思想教育的可行性

1. 高校课外文化活动的教育特性

奥林匹克精神所倡导的“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以及参与、竞争、公平、友谊和奋斗的价值导向, 就深藏在体育文化的底蕴之中。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先进阵地, 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与宣传工作更是责无旁贷。

2. 开展奥林匹克思想教育符合学生的内心需要

学校教育是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奥林匹克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体育院校367名大学生的调查, 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在课外文化活动中进行奥林匹克思想教育的必要性。367名体育院校大学生中有30名认为有必要在高校中开展奥林匹克思想教育, 所占比例83.1%。这说明体育院校大学生渴望在课外文化活动中开展奥林匹克思想教育。

(五) 在体育院校课外文化活动中进行奥林匹克思想教育的实践措施

1. 充分利用体育院校的理论资源, 推动奥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据调查, 体育院校有奥林匹克专职教师与奥林匹克专业书籍, 再加上与奥林匹克教研人员专家的合作, 能够很好地指导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 将奥林匹克思想更好地融入活动中。此外, 院校还可以通过聘请专家, 对广大学生进行报告讲学, 使学生在专家教授的指导下, 带着自己的疑问去思考问题, 去解决一些奥运概念方面的问题。

2. 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组织者的奥运教育

首先, 应不断加强活动组织者的奥林匹克知识素养;其次, 要慎重选拔组织活动的学生干部, 并培养学生干部的实际组织能力, 包括注重对学生干部进行奥林匹克知识的宣传与讲解, 定期组织培训活动, 让他们及时学习先进的奥运知识, 或以大讨论的形式探究奥林匹克活动如何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相结合, 从而使这些学生走在普通学生的前列, 更好地来组织相关内容的活动。

3. 奥运教育要有计划、有总结、有评价, 保证奥运教育落到实处

组织者要定期制定活动计划, 做到活动有主题, 思想要明确, 计划要严密。在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要注重资料的积累, 并在每一次活动结束之后都要及时总结, 及时调查了解学生的反映与动态, 这样, 才能看出校园文化活动是否对体育院校的奥运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 若发现问题要及时改进, 以确保活动的可持续进行与发展。

四、结论

体育院校目前缺乏行之有效的奥林匹克思想教育途径, 且奥林匹克教材也比较缺乏, 现有材料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奥林匹克思想教育和当代大学生的需要。体育院校的大多数学生对奥林匹克相关知识的了解还不够, 对奥林匹克思想内涵体会得还不够深刻, 因此, 充分利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文化活动实施奥林匹克思想教育, 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宪章[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 2004.

[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奥林匹克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3.

奥林匹克思想教育 篇5

浙江省教育厅近日透露,浙江省即将出台的有关减轻学生负担的文件中明确规定:停止举办小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据《浙江日报》报道,家长们普遍表示,孩子苦思冥想的那些奥数竞赛题目,说实在的大人也做不出来。如果所有的学校都不把奥数竞赛的获奖情况与升学挂钩,也就用不着逼孩子去学了。

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董惠铭说,国外的学校有很多的俱乐部,就像国内的兴趣小组,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小学阶段是一个还需要让孩子玩的阶段,我国当前的课程设置还是偏重于文化课,小学生文化课的.任务已经够重了,不能再用知识竞赛之类的项目去加重小学生的负担。因此,应取消小学阶段各种文化课知识竞赛,提倡多开展一些能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活动。奥数本来也是这样的兴趣小组,但由于有了功利性,现在变成了这样,只好下猛药来治:全面叫停。

今后初中、高中的奥数竞赛也会停止吗?浙江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说,要一步步给奥数热降温,首先要让小学的奥数热冷下来。初中的奥数竞赛等是否取消,还有待于在实践中摸索。高中的学科竞赛估计不会取消,但不赞同招生中把文化课程竞赛的获奖情况列入加分、降分的条件。

奥林匹克思想教育 篇6

[关键词] 奥林匹克运动 教育 奥林匹克教育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从诞生起就具有了教育的属性。因此,举办奥运会也就意味着承担了一份奥林匹克教育的责任。

一、北京奥运会

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缘由

北京奥运会筹办和举办期间开展奥林匹克教育,这既是国际奥委会的要求,也是我国教育工作和奥运会筹办工作的需求。

国际奥委会非常重视奥林匹克教育工作。在《奥林匹克宪章》中国际奥委会这样定义自己的角色:支持和鼓励青年人通过组织体育运动接受道德的教育,使他们具有公平竞赛和抵制暴力的精神(国际奥委会角色和任务第一条);支持和鼓励体育、教育和文化的融合(国际奥委会角色和任务第十五条);支持和鼓励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开展活动,以及其他研究学院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研究工作。

国际奥委会之所以如此重视教育,不仅是因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1863~1937)男爵是一位法国教育家,更是因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奥林匹克运动所要传播的奋斗进取、平等尊重、追求和平、公正诚信、保护环境等价值观都是对学校工作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

奥林匹克运动会既是一次体育的盛会,也是一次文化的庆典,还是一个青年人相互学习的学校。正因如此,国际奥委会对历届奥运会主办城市和主办城市所在国家或地区都提出了在青少年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要求。北京在申办报告中也承诺,将在全国4亿青少年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普及奥林匹克知识。

奥林匹克运动所带来的教育价值,也是对我国基础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发展。作为一个体育的盛会,它将极大地吸引青少年关注体育运动,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契机。学校可以抓住奥运契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完善学生锻炼机制,促进学生体育运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作为一个文化的庆典,奥林匹克运动会将给青少年提供展示想像力的舞台,是丰富学校课程内容的契机。学校可以开设奥林匹克主题课程,丰富文化和艺术课程,提供展示平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为一个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的学校,它将是国际共同价值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融合,是丰富学校德育内容的契机。学校可以吸收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价值,丰富学校德育内容,掀起文明礼仪新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作为一次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团聚,它将极大地吸引世界的目光,是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良好契机。学校可以渗透国际理解教育,树立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意识,了解异国风土人情,提高学生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视野。

总之,奥林匹克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奥林匹克运动也需要我们去不断丰富它的教育功能。北京奥运会将是奥林匹克精神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传播的盛会。因此,这必将是奥林匹克教育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工作之一。

二、北京奥运会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内容

从教育内容看,奥林匹克运动已经形成了非常丰富、相对系统的教育内容体系。按照狭义的概念区分,它至少包括:奥林匹克知识、奥林匹克价值观、奥林匹克文化、奥林匹克哲学等内容。另外,作为每一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和主办国或地区还应包括奥运会的筹办理念、文化工作的特色等。

1. 奥林匹克知识教育

奥林匹克知识是一个非常丰富的知识领域。从广义的概念看,所有和奥林匹克相关的内容都可以纳入奥林匹克知识范畴。而这里主要指那些直接的、相对独立地存在于奥林匹克范畴的知识。如,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的知识,奥林匹克运动的运行方式和主要内容要求等。

2.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

奥林匹克价值观是在奥林匹克运动创立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通过奥林匹克宪章所表达出来的道德规范和生命价值取向。其中包括对个人发展的价值取向,即个人人生价值观。如奥林匹克格言提出的“更快、更高、更强”体现了鼓励人生奋斗的价值取向;奥林匹克主义中提出的“促进人的身、心、智均衡发展”的思想体现了鼓励人生全面、均衡发展的价值取向。另外,奥林匹克价值观还提出了人际交往的价值取向。如奥林匹克精神提出“相互理解、团结、友谊、公平竞赛”的思想,体现出人际交往中诚信、合作、宽容的价值取向。此外,奥林匹克价值观中还具有丰富的有关全人类发展的价值取向。它们集中体现为追求和平、平等,反对暴力、保护环境等价值取向。如奥林匹克主义第二条“奥林匹克的目的是让人们在运动中得到发展,并致力于建立人类和平的社会”,提出的是追求人类和平的价值取向。奥林匹克主义第四条指出,参加运动是人类的权利。每个人都有权参加体育运动,反对种族和性别等歧视。奥林匹克主义第五条提出,任何有关国家、种族、宗教、政治、性别等歧视都被奥林匹克运动所摒弃。这些都体现了追求平等尊重的价值取向。国际奥委会任务和角色第十三条中提出,国际奥委会支持和鼓励并对保护环境的主题负责。国际奥委会还通过了奥林匹克环境议程。这些做法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保护环境的价值取向。奥林匹克价值观是学校将奥林匹克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重要内容。

3. 奥林匹克文化教育

奥林匹克运动也是一个文化的集合体。从广义的角度看,它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奥林匹克文化体系,如体育文化、多元文化、文化艺术、环保文化、奥运经济、管理文化、知识产权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等。

奥林匹克体育文化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主流文化之一,涉及体育项目和历史、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等。学校可以结合体育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奥运会项目的知识,尤其是了解项目规则和观赛礼仪等知识。

奥林匹克大家庭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融合体。目前,奥林匹克大家庭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融合组织之一,已经发展到203个国家和地区。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是奥林匹克大家庭和平团聚的盛会,也是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平等交流的盛会。因此,对于奥运主办城市和举办国来说,如何包容、理解来自世界的多元文化,如何为不同宗教信仰、生活习俗、饮食习惯等背景文化的代表团服务,对主办城市都是很大的挑战。因此,学校应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开展国际交流活动,拓展师生国际视野,了解和包容多元文化,提高学生国际交往能力和素质。

奥运会也是文化和艺术的盛会。从奥运会徽到吉祥物;从奥运奖牌的设计到火炬的制作;从奥运歌曲的创作到开闭幕仪式的策划,奥运会充满了艺术家的创造和科学家的智慧。这是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科技教育良好的契机。

此外,结合奥运环保文化,开展环境教育;结合奥运经济开展社会教育;结合管理文化传授管理理念;结合奥运知识产权保护传播法律知识等都是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良好途径。

4. 奥林匹克哲学思想教育

奥林匹克哲学思想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思想,也是奥林匹克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实施奥林匹克教育的内容基础。

《奥林匹克宪章》中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整合身体、意志和智慧均衡发展,整合体育、文化和教育。奥林匹克主义试图在人的努力和愉悦中建立一种生活方式,并让其成为世界遵循的道德准则,成为具有教育价值的范例。我们认为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均衡发展,促进人类和谐发展。而这样的思想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共通之处。因此,在实施奥林匹克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奥林匹克主义与我们的教育思想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另外,奥林匹克主义中注重身、心、智均衡发展的思想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这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学校应借助奥运契机,全面加强体育课程建设和体育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锻炼时间,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实现均衡、和谐发展。

5. 北京奥运会知识体系教育

北京奥运会的理念、口号、标识等也是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奥运会的理念、口号、标识体系,既是一届奥运会的象征,也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们表达了主办城市的愿望,也展示了主办城市对奥林匹克精神和世界的理解,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

北京奥运会提出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将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以及全民参与等思想融为一体,具有深刻的教育内涵。

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受到国内外的高度赞扬和认同。它不仅体现了奥林匹克主义的思想,也体现了当今世界的主流思想,是开展教育活动的良好主题。

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吉祥物等标识体系,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寓意,它们集艺术性与教育性于一体,受到青少年的喜爱,是学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良好载体。如一些学校开展了以福娃形象为基础的剪纸、绘画、工艺等艺术教学活动。

总之,奥林匹克教育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体系和广阔的教育舞台,开展奥林匹克教育需要我们进一步将奥林匹克与教育有机结合,抓住契机促进学生发展。

三、学校如何开展奥林匹克教育

学校教育的载体主要是课程,因此,奥林匹克教育也必然要通过学校课程实现,要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不增加学生负担,奥林匹克教育工作的实施原则是,与课程改革相结合,融入学校课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

非常巧合的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工作几乎同时开始。这次课程改革提出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个层次的课程管理和课程内容。这种课程管理形式给了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课程设置和开发的权利,使学校课程体系更加符合不同地方、不同学校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学校或地方根据特殊事件及时开发课程资源,开展适时的教育工作。奥林匹克教育的实施正需要这样一种灵活机动的课程机制。

奥林匹克教育进入课程形成的是一种主题综合课程。即以奥林匹克为课程主题,以奥林匹克教育的内容为课程信息、知识,通过设计活动课程、渗透于各学科课程、整合于体育课程,实现普及奥林匹克知识,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奥林匹克教育与活动课程相结合是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主要形式。活动性课程是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课程设置中的新型课程,被称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形式和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班会、团队会、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社会实践等。这种课程类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在参与设计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学会合作,体验情感。

奥林匹克教育的内容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极好内容。一方面,从国家课程要求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由地方和学校开发,奥林匹克是对学校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丰富。另一方面,利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会给学生增加负担,又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目前,北京市一些学校已经开发了相关课程。如门头沟区大峪二小,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间,开发了“太平鼓——传统体育舞蹈课”,“奥运剪纸课”等主题综合课程,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和海淀区羊坊店中心小学结合奥林匹克教育内容,开设了国际课程,举办了“一班一国”的国际理解活动等,开拓了学生的国际视野;顺义区马坡中心小学将奥林匹克教育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课外活动相结合,设立了校园奥林匹克文化广场和礼仪大道等,给学生提供了学习奥林匹克知识的环境。

奥林匹克教育与体育课程相结合是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方面。体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主题,因此,体育课程与奥林匹克教育的结合也是一种必然。在与体育课程的结合中,学校可以通过体育理论课程传授奥林匹克知识,也可以通过体育课程设置奥林匹克运动项目和我国传统体育项目选修。如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利用实施奥林匹克教育契机,改革学校体育课程,开设了跆拳道和中国武术的选修课,受到了学生欢迎,并提高了学生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奥林匹克教育与各学科课程相渗透是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拓展形式。奥林匹克教育与科学课程相渗透是采用学科性主题综合课程的形式,将奥林匹克知识传播有机地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实现奥林匹克知识传播与学科教育目标共同实现的目的。如在英语课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有关奥运的主题,让学生收集资料,进行阅读,对话交流,撰写报告等,提高学生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地理课上可以让学生了解参加奥运会的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预测奥运会期间的地理、天气状况,提出一些应对策略等。历史课上可以让学生介绍奥林匹克的历史,通过奥林匹克发展史了解世界历史,分析人类发展的趋势等。

“百年奥运,中华圆梦”,北京奥运会是中华民族期盼百年的盛会,它不仅给奥林匹克运动带来了在具有13亿人口的东方大国传播的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了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宽阔舞台。教育则是这个舞台上一个重要的角色,所以让我们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在服务奥运中探索教育的发展,在促进教育发展中,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留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经验。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机遇,更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作者系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新闻宣传部奥林匹克教育处处长)

奥林匹克思想教育 篇7

奥运会是一个高水准的竞技赛场, 奥林匹克运动以“更快、更高、更强”为格言, 胜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内涵。但是, 奥林匹克文化内涵还有更深远的含义, 即参与、公平、奋斗、和平与友好, 奥林匹克代表着一种人类的崇高精神。

奥林匹克的核心价值是锻炼人的性格、培养人的道德、促进人类精神的发展, 最根本的是培养精神、智慧和身体均衡发展的人。顾拜旦创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真正目的, 就是要传播奥林匹克理想, 以一种新的角度、新的方式去教育青年, 促进青年身心的和谐发展。这一目标, 国际奥委会通过《奥林匹克宪章》加以明确:“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 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基本原则的推崇为基础的。”已故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为在中国出版的一本《奥林匹克运动》作序时也指出:“离开了教育, 奥林匹克主义就不可能达到其崇高的目标。”

忽视奥林匹克教育, 恰好是国内传媒在奥运会报道中非常突出的一个缺憾, 传媒长期只把目光盯着金牌、冠军, 把报道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比赛中的胜利作为最高目标, 没有充分认识到传播奥林匹克理想和精神的重要性。国内媒体的这种“唯金牌论”传播理念, 已经在受众心目中产生了相应的投影, 受众获取的是“拟态环境”, 即媒介主导下的“奥林匹克精神”, 受众将其等同于真正的、事实上的奥林匹克精神, 从而产生了严重的误读。

一、“唯金牌论”导引的奥林匹克教育“失语”

我国传媒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关注长期集中于奥运会, 奥运会期间媒体最感兴趣的则是哪些中国选手能夺取奖牌尤其是金牌。在如此指导思想统率下, 我国传媒在历届奥运会上的报道重点, 总是集中在有中国队参加, 并能取得出色成绩、有望拿金牌的比赛上, 对我国选手不能拿金牌甚至没有参赛的项目, 哪怕是在奥运赛场上影响最大的田径等比赛项目, 我们都可以不报道或少报道, 而奥运礼仪、体育精神、友好竞赛等作为奥林匹克精神重要内涵的东西, 在国内传媒的奥运报道中更是罕见。

历史是现实的有效镜鉴, 我国传媒形成这种奥运传播理念是有历史原因的——1936年中国代表团从柏林奥运会惨败而归, 途经新加坡时, 当地一家报纸刊登了讽刺中国人的漫画:在奥运五环旗下, 一群头蓄长辫、长袍马褂、形容枯瘦的中国人, 用担架扛着一个大鸭蛋, 题为“东亚病夫”。因此, 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我国确实需要通过金牌凝聚民心, 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 于是这就形成了传统。

综观新中国全面恢复参加奥运会后的新闻报道, 越是早期, 民族心理体现得越强烈, 把体育竞技的胜利与爱国主义联系在一起, 始终是那个时代体育传播的主题, 原国家体委副主任徐才曾说过:“在世界上还存在国家的状态下, 体育是和平时期以对抗的形式出现, 最能激发人们爱国主义热情的一个事物。”我国传媒在20世纪80年代时, 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模式报道奥运会的: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 中国选手连续摘取金牌, 中央电视台紧急增加报道计划, 目的就是要在全国掀起一场学习奥运英雄、振奋民心、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的高潮;对于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 中央电视台也曾明确提出, “宣传中国体育形象是重中之重, 我们的报道方针, 就是要大力宣传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上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英雄事迹, 以达到激发全国人民爱国主义热情的目的。”[1]

即使进入中国体育全面腾飞、真正跻身世界体育大国之林的20世纪90年代, 我国传媒在奥运传播中仍不时表现出“唯金牌论”、“冠军至上”原则, 在赛场上大家以“押宝”中国选手的金牌出处为主要任务, 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 众多记者以追逐到中国代表团的第一枚金牌为重要任务, “我没能看到庄泳的比赛, 觉得郁闷;然而看到比赛的人也觉得郁闷。他们说:‘往家里打电话, 家里值班的同志告知, 我们都看到了, 稿子已写好。’”[2]作者的意思很明显:自己的郁闷, 是因为没能赶上报道庄泳夺取金牌的过程;而其他记者的郁闷, 则是他们本来看到了比赛, 认为自己可以好好报道一番, 后方编辑却通过收看电视直播, 直接撰写了稿件, 这两种郁闷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这一思路,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报道中仍不断被印证:王义夫夺金后, 有媒体说, “没嫌老王太老, 万幸”;而陶璐娜失利后, 有媒体质疑, “让我们不解的是, 一位明知无望取得好成绩的选手为什么会出现在雅典奥运会的赛场上。”[3]122换言之, 国内传媒始终以奥运会金牌、冠军作为评判得失的基本出发点。

由于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是舆论的启动者和组织者, 国内传媒长期以来都把在奥运会上的成绩作为关注的核心, 自然引导着普通人的观念, 他们按照媒体灌输的观点和理念, 对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文化作了很不恰当的缩小性处理, 错误地以为冠军就是拼搏、金牌就是奥运精神, 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和理想在受众心目中难以生根发芽, 不能得到有效的传递。

二、强化奥林匹克教育, 传媒错过北京奥运会

本来, 国内传媒有一个良机, 可以彻底改变不重视奥林匹克教育的传统, 那就是北京奥运会, 一个中国人当东道主、在中国举办夏季奥运会的时刻。

由于奥林匹克教育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进程中具有突出意义, 因此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规定:“奥运会组委会必须制订一项文化活动计划, 并事先提交国际奥委会批准……该计划应为促进奥林匹克运动会参加者和其他人士的和谐关系、互相了解和友谊服务。”北京获得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以后, 中国奥委会和北京奥组委就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在全中国范围内全面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重任。为此, 2002年3月北京奥组委发布《北京奥运行动规划》提出:未来6年, 通过多种形式普及奥林匹克知识, 传播奥林匹克理想, 推动奥林匹克精神的本土化。

现阶段, 国际上通行的奥林匹克教育途径和模式主要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媒体传播、运动会教育等。媒体传播是各种奥林匹克教育手段中涉及面最广泛、影响群体最大、渗透力也最强的一种, “真正的教育也离不开新闻 (媒介) , 因为大众传播工具是一种扩大器, 可以使教育者的作用超越一般传统的对象”[4]。“大众传播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并不断教育离开了学校的成年人, 使社会成员享有同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5]而且, 媒体传播的即时性是其他奥林匹克教育手段无法达到的, 长期以来, 新闻媒体作为一种强大的社会结构性力量, 一直具有很高的威信和地位, 它覆盖面广、穿透力强, 影响巨大、威力惊人, 决定着社会的价值选择和舆论方向。[6]在这一背景下, “主办国利用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 传播奥林匹克文化, 是对全民进行奥林匹克教育, 有助于大众树立正中国选手谭宗亮在北京奥运会颁奖仪式上。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精神追求”[3]73。

为阐明传媒强化奥林匹克教育的责任, 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在2007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曾说, 夺取金牌仅仅是举办奥运会的一个指标, 而决不是全部, 奥林匹克最重要的宗旨是“重在参与”。这位曾获得4枚奥运金牌的乒坛名将接受采访时说, 国内外一些媒体在报道中国体育军团时, 喜欢说“中国将要拿金牌第一”之类的话, 给外界造成了“中国举办奥运会只重视拿金牌, 而且一定要拿金牌第一”的错误印象。“这些媒体的报道错误地解读了北京举办奥运会的目的, 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形象。”[7]曾在我国体育新闻媒体、宣传部门从事管理工作多年的何慧娴的感触更能说明问题:体育精神不仅仅表现在金牌之中, 许多不是金牌胜似金牌的体育精神更感人, 奥林匹克崇尚和平、友谊、进步, 更快、更高、更强, 远远超出了体育本身。如果体育工作走向了锦标主义、唯金牌论的歧途, 那就走向了体育的反面;如果体育报道也只认金牌, 那同样会失去体育报道的意义, 将受众引向歧途。[8]

但是, 国内传媒并没有在这个方面有明显的改观, 北京奥运会上“唯金牌论”仍然非常突出, 而且“唯金牌论”表现为直接与奥林匹克精神相抵触的报道——在“唯金牌论”的报道理念引导下, 一些坚持参加多届奥运会的优秀选手竟然成为传媒攻击的对象:著名射击运动员谭宗亮投身射击事业20余年, 是奥运会“四朝元老”, 其不懈奋斗的精神恰好印证了重在参与、不屈不挠的奥林匹克精神, 但仅仅由于他未能在比赛中夺取冠军, 中央电视台一位张姓记者赛后采访时很不礼貌、近乎无理地质问他:“你奋斗了20多年, 参加了四届奥运会, 而只获得了一枚铜牌, 你觉得你有愧于祖国吗?”这样的质问逼得谭宗亮不得不硬起头皮对着直播的镜头说:“四次参加奥运会, 只得到一块铜牌, 对不起祖国的培养。”遭此“待遇”的还有雅典奥运会冠军朱启南, 他在北京奥运赛场上只得到银牌, 某记者以愤愤不平的口吻责难他:“为什么只得了一个银牌?为什么没有发挥好?你是怎么想的?”

北京奥运会后, 有人提出:迎接下一个奥运报道周期, 首先要做好我国体育报道的重心转移。体育传媒是影响和改变全民体育观念的利器, 体育报道中的“人文含量”和“精神含量”是衡量传播理念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准, 扮演着重要的传播、宣传角色, 影响着整个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9]遗憾的是, 国内传媒显然没有听取这一建议, 伦敦奥运会前“唯金牌论”依然表现得很突出, 赛事尚未展开, 国内不少媒体就围绕田源与黄良财两位运动员的落选进行了许多有悖于奥林匹克精神的报道。

来自湖北的女子举重选手田源落选后, 相关方面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但田源本人对此不接受, 一些传媒也觉得不满意, 随即开始“深挖”此中新闻, 有的记者在报道中声称田源落选是“阴谋”, 还认为湖南选手王明娟力压田源入选是“补偿”, 甚至言之凿凿地写道:中国举重队此举, 是为了给湖南省举重运动管理中心进行某种补偿, 补偿他们在这些年为中国举重事业作出的“牺牲”。[10]中国男子花剑运动员黄良财落选后在微博中称:“当我这个梦想快要变成现实时, 你却利用一种别的手段来剥夺和毁灭我这个梦想, 这跟剥夺了我的生命有什么区别吗?”有媒体随后猜度, 黄良财被张亮亮顶替, 与地域平衡有关……其实, 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事后明确澄清:张亮亮的入选是根据整体战术的需要, 因为这次重点单项是男花团体而不是男花个人, 奥运阵容是根据奥运选拔办法严格选拔的, 黄良财落选并不冤。实际上, 部分媒体如此无根据炒作个别选手的落选, 是与奥林匹克“公正竞赛”精神背道而驰的, 是对通过努力争取到入选资格选手的严重亵渎——固然, 田源、黄良财等人在为征战伦敦奥运会奋斗, 但王明娟、张亮亮等人同样付出了努力, 得到了国家和奥运会组织者的认可, 传媒何以如此猜测他们的入选依靠了不恰当的方式?

三、国内传媒的奥林匹克教育职责何以体现

众所周知, 奥运会不只是金牌总数的比拼, 更是奥林匹克精神充分展现的平台, 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不单纯是比赛, 更不是与对手拼个“你死我活”, 而应该是一次友好的聚会, 奥林匹克旗帜上五个不同颜色的圆环连接在一起就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 象征着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友好相见、欢聚一堂, 以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这些道理颇为浅显, 相信许多传媒以及体育记者在历届奥运会前的报道中不时会提及它们, 但真正要自觉抛弃长期形成的“唯金牌论”理念, 深刻传播奥林匹克精神, 在体育报道中自觉践行奥林匹克教育的功能, 对于国内诸多媒体而言仍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从宏观上说, 传媒在体育报道中应淡化金牌意识, 强化体育精神的传播, 促进全民健身行动, 真正推动中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笔者赞同这样的观点:体育精神就是“健康向上”的精神。在后奥运时代, 我们应该十分珍视体育精神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以精神带动行动, 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开展。[11]体育传播应牢固树立这样的理念, 在我国体育发展进程中, “奥运争光计划”与“全民健身计划”同样重要, 都不可偏废, 前者只是我国成为体育大国、体育强国的标志, 后者才是我国体育强盛、全民体质增强的根本, 体育传播活动义不容辞地要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服务。

就报道技巧而言, 深入传递奥林匹克精神要求体育记者、编辑具备更高的素养。笔者曾提出, 按照由浅到深的层次分析, 传媒关于奥运会的传播至少应该包括三个层次:最表面的是对赛事的报道, 然后是对赛事组织等信息的报道, 最深层的则是对奥运精神、奥运文化的报道。[12]理由很简单, 冠军、明星永远是赛场上的焦点, 从他们身上发现新闻并不困难, 相反要从赛场上默默无闻的人们身上搜寻到洋溢着奥林匹克精神的信息, 难度则非常大, 需要报道者、把关人深入发掘, 从中找到闪光点。为此, 体育传媒工作者应积极探索新鲜的、有趣的并能吸引大众的方式来报道体育新闻, 转变以往单一的、套路化的报道方式。[13]换言之, 如果国内传媒能在大幅度压缩金牌报道的前提下, 依然把奥运会报道做得有声有色、亮点不断, 才能够说明我国媒体的奥运传播水准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从长远来看, 奥运报道是为世人提供优秀榜样, 使他们能体会到奋斗带来的乐趣, 这也要求传媒逐渐消解当前过分中国选手邹凯在北京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比赛中。重视成绩、名次的报道模式。人们都知道, 姚明的高度、刘翔的速度绝非普通人所能拥有, 一般人的身体条件注定我们无法走进奥运会赛场, 更无缘登上奥运领奖台,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把众多的奥运冠军作为榜样, 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普通人要学习的, 是他们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 这便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真实写照, 传媒积极发掘各类运动员的奋斗精神, 其实也是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表现。推而广之, 奥林匹克精神并不仅仅在奥运赛场上展现, 许多平常性的体育活动中同样能闪现出奥林匹克精神的光芒, 体育新闻人随时发现它, 并将其传播开来, 提供身边的榜样供人们学习, 更是传媒自觉参与奥林匹克教育的体现。

摘要:国内传媒在奥运会报道中过分关注冠军、金牌, 形成了“唯金牌论”的理念, 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传播奥林匹克精神, 在奥林匹克教育中严重“失语”。笔者对此现状进行了剖析, 阐释了其弊端所在,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试论奥林匹克与大学生教育 篇8

1 奥林匹克运动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1.1 奥林匹克运动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意义

从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来看,他要达到的目标是:对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弘扬奥运精神和奥林匹克文化,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净化心灵。体育素质也属于人文素质的一个方面,他决定了一个人的体育文化和道德修养水平。当代大学生的体育教育应不仅注重他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品质和较高的文化修养才是最重要的。

1.2 奥林匹克运动对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教育意义

奥林匹克运动一直致力追求一个努力使人和整个世界趋向完美的崇高理想。在我国高校推广和宣传奥林匹克精神,不仅是高校体育发展的需求,更是每一个大学生和整个社会健全发展的需要。要突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让他们树立奥林匹克信仰和信念,掌握奥林匹克理论精髓,领会奥林匹克实质,追求远大理想,力争立大志、成大事。要发挥骨干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自我教育。

1.3 奥林匹克运动对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教育意义

终身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是伴随人们一生所必须的活动内容,而不仅仅指在人生某个阶段的活动,他强调的是“终身”。终身体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全发展的人;培养具有健全的体魄和高度适应能力的人;改善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延年益寿;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实施终身体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细致的工作,既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又要提高体育教师的各项素质,还要不断进行体育教育改革,同时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让他们养成自觉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便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适应现在的生活。将终身体育与奥林匹克教育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起他们参加竞赛的积极性,满足他们对竞技健身体育的需求,促进他们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2 奥林匹克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价值

2.1 提升大学生理想境界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而不仅仅是为完成学业学分而学习,在大学里,自主、自律、自立的独立性个人管理模式,依靠的是大学生自身的自觉性,学生自主学习是主要特征,一切靠自己的自觉去完成。大部分学生,以完成学业将来能有一个好单位就业为目的,刻苦学习,至于理想、信念想的少些。有调查显示,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大学生,追求的是将来能拥有很多财富,最好成为富翁,多挣钱,能享受是最好的人生目标。

2.2 培养大学生竞争合作精神

公平竞争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基础,在运动场上必须遵守规则、光明磊落、平等公正。对于大学生来说,则要在体育竞赛中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尊重自己。通过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树立科学发展观,倡导和谐哲学;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团队精神;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团队协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锻炼了社会活动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交际能力与组织能力,为他们提供了适应未来社会的机会,提高了他们未来就业的竞争力。

2.3 塑造大学生诚信品质

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从哲学的意义上说,诚信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无论对于社会抑或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他也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基本功德之一,还是是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基本要素,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标志。在当今社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失信是经济体制转型期常见的现象。以人为本,培养大学生的诚信美德,是大学生做人做事的根本要求,是大学生完善自身人格的重要内容。

2.4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健康不仅仅指的是没有疾病和灾害,而是生理、心理、精神等各方面都处于一种完好无损的状态。正如《奥林匹克宪章》中所指的那样: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通过奥林匹克主义人生哲学的熏陶和自身实现,使健全的人格、优雅的气质和良好的修养内化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这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3 建立奥林匹克人格教育模式

3.1 创设良好的环境

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几个方面,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学校和社会,从学校方面来讲,良好的校风、班风和良好的师生关系,都能对学生的人格教育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家庭方面来家,夫妻关系,同长辈和晚辈的关系以及邻里关系等等,也能成为学生模仿的范例。因此,家长和老师一定要起到模范作用和表率作用。

3.2 充分利用校园文化传媒广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

可以申请学校开设奥林匹克运动选修课,组织他们观看体育励志类短片,邀请奥运健将和体育专家来为他们讲课等等,都可以对学生的心灵进行一次净化,激励他们奋发向上,拼搏向前。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脑、报刊栏、竞赛、讲座等现代化传播媒介,对学生进行奥林匹克主义的系统教育,然后再配合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办法,必将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

3.3 学生和教师都要加强自我修养

教师要想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学生,首先自己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应该有一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呕心沥血的敬业精神,炉火纯青的学问境界,学生长期迎受这股熏风的吹拂,良好的人格品质就会潜滋暗长。所以良好人格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还是自身的修养。学生也要配合学校教育,制定一个自我修养计划并坚持不懈的实施,使人格不断达到成热和完善。

3.4 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高校体育教育课上,应该多让学生了解一些实用性、知识性强的理论内容,比如:生理卫生、健康营养、安全教育、心理调节等等,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理论认识水平,养成规范的生活习惯,在实践中遇到具体问题,他们可以具体对待,可以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和知识来解决,这其中要强调一个学习自觉性问题,要培养他们积极参与、主动研究的好习惯,更要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自我教育、自我充实、注重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将来迈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勇.论奥林匹克教育与大学生的人格完善[J].教育时空,2008,6.

奥林匹克精神与大学生挫折教育 篇9

据调查, 大学生对“近一年内在学习、人际交往、情绪、生活、家庭等方面遭遇挫折的频率”问题中, 有21.8%的学生遇到较多的挫折, 仅仅只有15.6%的学生说没有遇到过挫折。有19.5%的学生有较强或很强的挫折感, 仅仅只有14.8%的学生说没有挫折感。而大学生遭遇挫折的类型主要集中在人际交往, 学习方法与现状、家庭及个人经济地位、恋爱、生理健康以及就业等方面, 就挫折感的高峰期而言, 主要集中在入学的大一时期和毕业班;不同年级挫折感轻重也不相同, 大一新生挫折感主要源于人际交往和学习方法, 毕业生挫折感主要来源于就业和家庭及个人经济地位。虽然原因各有不同, 但目前, 我国高校大学生由于挫折而导致的心理问题已日趋严重, 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所以, 该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生挫折引发的原因, 如何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 调动其积极性, 促使其在克服挫折中奋起。这是我们思政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大学生产生挫折的成因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 分析归纳, 大学生产生挫折的成因主要是由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形成的合力所造成。

1.传统应试教育仍为中国教育的主要形式。虽然全社会都在呼吁推行素质教育, 要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现实情况是听见了“雷声”响, 不见“素质”来。究其原因, 主要是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中重智能轻情感和意志、重文化知识灌输轻能力训练、重知识轻人格、重分数轻素养、重传承轻创新、重言教轻身教等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对大学生素质的评价往往受重智育的影响而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面对现实的就业压力和市场的短期需求, 学校和大学生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技能学习和训练上, 这样的人才培养必然不能按照全面, 发展的目标而是追求实用性和功利性, 导致大学生身心发展不健全, 容易在成绩、人际交往等方面稍不如意时就出现挫折感, 并不易得到缓解, 影响大学生以后发展。

2.在多年应试教育影响下, 中国大部分家长通常会忽略孩子的情绪, 而是想方设法把孩子往学习的轨道上推, 孩子的成绩好了, 入了名校, 就是“好孩子”, 形成单一的评价标准。由于目前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家长习惯性把孩子置于家庭的保护圈中, 致使他们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锻炼, 使大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存在孤独、任性、意志力薄弱和依赖性强等弱点。他们不懂得如果与别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缺乏承受挫折能力的培养。这些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经过挫折教育的学生, 或是经历挫折也有家长负责解决的学生, 带着在高考的压力下没有来得及爆发的各种问题进入大学, 很可能就会在大学相对自由、但人际关系也相对淡漠的环境下, 大学生对专业认知的不足, 学习方法的缺陷以及对自我认知的不正确或不完全, 容易导致一遇到挫折事件, 众多不适应问题就可能爆发出来, 影响其身心健康。

3.激烈的社会竞争, 已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倍感就业压力。再加上当前社会用人和用工仍多以学历和文凭为标准, 盲目追求高学历和高层次人才之风盛行,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 也造成了当前大学生挫折感强的一个主要原因。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 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 追求人才高消费, 追求高学历, 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有本科生做, 本科生做的事要硕士生做。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 造成了人才的浪费, 给大学生就业带来难度。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 希望进一个人才, 就马上发挥作用, 创造价值。因此, 非常看重工作经验, 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是有书本上理论知识, 动手能力差, 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 导致大学生形成“毕业即失业”挫折心理。

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提高抗挫折能力

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压力, 造成了多数大学生挫折感增大, 身心健康受损。因此, 如何以正确心态应对这些竞争和压力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奥林匹克精神作为一种人生哲学, 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和无形文化遗产, 它可以通过体育竞赛的形式教育大学生勇敢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不幸, 不怕竞争, 不怕挑战, 不向命运低头, 敢于超越自我, 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而不是遇到挫折、困难或者不称心就畏缩不前。

今年,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提到一部电影, 由英国导演休·赫德森执导的《火的战车》, 主要讲述了由两位运动员真实经历改编而成的故事。该故事发生在1919年, 英国贵族化的剑桥大学凯阿斯学院考进了一位犹太学生亚伯拉罕。这位青年深受种族偏见之苦, 一心想成为赢得奥运会百米赛金牌得主的第一个犹太人, 以此来对抗种族偏见, 为同胞争光。与此同时, 苏格兰高地也有一个决心夺取奥运会百米金牌的青年利德尔。他父亲是传教士, 本人是个虔诚的教徒。他认为, 运动员应具备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这和基督的教义是一致的, 既然天赐他一双跑得快的腿, 就是要他为上帝争光。为了达成目标, 两人不断刻苦训练, 在19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两人奋力争先, 一圆奥运之梦, 取得冠军和打破了世界纪录。在这部影片里, 并不是简单叙述了体育和运动会的故事, 而是浓墨重彩地描述了运动员在奋争中面对的压力、偏见和接受荣誉时的心理。这是一部关于勇气、意志力和信仰的影片, 30年前曾激发起观众们的斗志和激情, 30年后的今天, 由于伦敦奥运会的召开, 这部影片再次回到大银幕, 其蕴含的奥林匹克精神, 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唤起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激励每个大学生坚毅、勇敢、为实现梦想而不断的超越自我, 战胜挫折, 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像巴尔扎克曾经说过的一样, “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 结果完全因人而异,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 对能干者是一笔财富, 对弱者是万丈深渊”。当代大学生如果想学业与事业上创出佳绩, 实现自我目标, 就需要他们发挥奥林匹克坚持、进取的精神, 在艰苦的岁月中, 正视困难, 积极主动地解决困难, 战胜挫折;否则在面对困难时畏缩不前, 就会影响了身心健康, 降低了创造思维活动的水平, 影响实现目标的积极性, 从而在人生的舞台上消沉、低迷, 无所作为。

第30届伦敦奥运会胜利召开, 其在开幕式的点火方式超出了所有人的猜测。整个点火仪式紧紧围绕着奥林匹克精神, 激励一代人这个主题, 由7名名不见经传的青少年共同点燃由204片铜花瓣组成的主火炬塔。燃烧的铜花瓣慢慢汇聚起来, 在空中组成一朵英国玫瑰, 融合成一团巨大的火焰, 象征世界各国和平团结在了一起, 体现了公平公正、志在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推动了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 使它在遭遇到众多的困难与挫折中发展壮大。而众多即使得不到奖牌的国家、地区运动员排除各式困难参加奥运会的举措, 又是对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诠释。 “奥运会重要的是参与, 而不是胜利。”这是奥林匹克的信念, 这是重在参与的精神, 比赛的意义不在于跑第一还是第二, 而是尽力做到最好, 不畏失败。所以, 在这一届奥运会上, 你可以看到“刀锋战士”奥斯卡·皮斯托瑞斯, 作为一名残疾人, 能和健全人站在同一个赛场。也可以看到美国队的“钢铁战士”曼泰奥·米切尔断腿完成4×400米接力预赛。韩国射箭选手林东贤10岁拿弓, 17岁视力逐渐下降, 现在只有0.1。但即使双眼视力只有0.1, 也无法阻止林东贤把箭射向靶心, 刷新了他个人保持的男子个人射箭世界纪录, 成为伦敦奥运会上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奥运会赛场上这种坚韧不拔、追求梦想的进取精神鼓励不但鼓励着运动员不断参加奥运会, 超越自己, 同时, 这种精神也是人类自强不息、克服并战胜一切困难、自我提高的支柱。因此, 可以通过奥林匹克精神教育来增强大学生艰苦奋斗、改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自觉性, 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生活态度, 从而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敢于吃苦、坚持不懈、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 提高抗挫折的承受能力, 更好适应学校与社会的变化、要求, 达到成人、成材的目标。

据专家估计, 伦敦奥运会有49亿人观看, 占世界人口的70%!奥运会以体育竞技为形式, 以电视转播、现场观看等为依托, 向全球传达了奥林匹克精神。而奥林匹克精神不仅能促进人的健康发展, 而且能教育和培养人的德性品质。奥林匹克运动中“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 不仅是对体育精神的一种解读, 更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个口号, 不单只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止步的奋斗精神, 并以其巨大魅力激励人们去进取、去奋斗、去苦练、去突破、去冲击人的极限、去创造新的记录, 激励人们勇敢顽强, 吃苦耐劳, 艰苦奋斗, 战胜困难, 胜不骄败不馁, 勇往直前去夺取胜利。赛场上的运动健儿正是靠这种精神, 在顽强拼搏的体育赛场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世界纪录, 或是在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和顽强拼搏中, 努力实现着对美好目标的追求。不少运动员明知夺冠希望渺茫, 仍付出辛勤的汗水来实现着自我极限的超越。大学生所要学习的正是这种“自信、自强、自尊、顽强、参与”的精神, 催己奋进, 不断提高自身抗挫折能力。

摘要: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 价值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 各种思想文化激烈碰撞, 社会竞争加剧, 导致部分大学生荣辱错位, 心理承受力弱, 怕吃苦而不耐劳, 一遇挫折就容易心灰意冷, 不知所措, 影响其成人成才。因此, 要在大学挫折教育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提高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奥林匹克精神,挫折教育,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李缨, 黄基秉.奥林匹克精神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 (1) .

[2]余水, 马雷.论奥林匹克精神对国人的教育意义.科技信息, 2011, (13) .

[3]邓焰峰.奥林匹克精神在大学教育中的贯穿和弘扬.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理论月刊, 2009, (3) .

奥林匹克思想教育 篇10

一、部分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实施情况回顾

(一) 雅典奥林匹克教育计划

为更好地举办2004年雅典奥运会, 希腊政府成立了奥林匹克知识和文化教育与培训的专门机构——奥组委教育培训部, 主要负责与2004年雅典奥运会相关的文化教育工作。希腊奥组委教育培训部经过大量调研和深入研究, 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设计了2个教育计划:即《学生教育计划》和《奥林匹克工作人员计划》。该教育计划的目的是带给年轻人一种和奥林匹克价值观、理想观保持一致的生活方式。为实施《学生教育计划》, 希腊奥组委和教育部门出版了4本中小学生用书、4本教师用书、1本残疾人用书, 并建立了“青春2004”教育网站。出版的相关读物内容丰富, 不但涉及古代奥运会、现代奥运会和残疾人奥运会的发展历程, 还为师生提供了许多课堂上活动的建议和生动的素材[1], 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 加拿大奥林匹克教育计划

加拿大奥委会一直致力于用文化和教育的方式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在加拿大的发展和普及。加拿大奥委会和加拿大RBC金融集团紧密合作, 设计开发了一系列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和教育材料, 旨在促进加拿大青少年的身心全面发展, 并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其中, 针对小学4~6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实施了以课程为基础的教育计划——“加拿大奥林匹克教育计划”, 其目的就是通过教育计划,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体验一种独特的、具有很强教育性的经历, 从而激励青少年追求自己的梦想。“加拿大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内容以奥林匹克为主题, 但又不局限于竞技运动和体育教育, 还包括地理、历史、语言技能、自然科学以及数学等方面的知识。该计划由三部分组成:“加拿大奥林匹克资料大全”、“加拿大奥林匹克精神教育”和“加拿大奥林匹克学校挑战”[2]。

(三) 都灵奥林匹克教育计划

都灵冬奥会组织委员会针对中小学生, 主要是16~18岁的青年学生提出“都灵2006奥林匹克教育计划”。都灵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主题是:相交的奥林匹克五环代表了“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 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基本原则的推崇为基础的。”因此, 在这个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发展的过程中, 都灵冬奥会组织委员会确定了五个与体育、奥运会和冬季体育运动原则有关的活动主题, 每个主题都与奥运五环的颜色对应。通过这一主题都灵奥组委希望能够达到三个目标:

1. 运用奥林匹克赛事这样重要的场合促进青少年的成长和训练。

2. 教育青少年, 使他们意识到奥林匹克主义和体育的价值。

3. 通过积极的行为和直接的参与引起青年人的兴趣, 使他们能够投身到奥运会和残奥会中。

二、北京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及内容

奥林匹克运动不仅带来了精彩的体育比赛, 也带来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教育契机。顾拜旦认为, “奥运会应当是体力和脑力的结合, 相互帮助和竞争的结合, 崇高的爱国主义和智慧的世界主义的结合”。在青少年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 倡导奥林匹克精神与理想, 传播奥林匹克知识, 推动学校体育运动, 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筹办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应当了解:“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 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以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3]为此, 北京奥组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同制定了《“北京2008”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 旨在为成功举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形成具有北京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遗产[4]。其主要内容包括:奥林匹克教育纳入学校常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奥林匹克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同心结”国际交流活动;建设“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组织开发奥林匹克教育课程资源;加强奥林匹克教育研究等。

三、“北京2008”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实施

为推进全国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工作, 北京奥组委和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和命名了556所“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其中北京200所。为更好地完成这一行动计划, 北京市各区县的奥林匹克示范校都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展示奥林匹克教育成果, 营造浓郁的奥林匹克文化氛围是各区县深入推进奥林匹克教育工作的共同特色。由于, 北京是本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 本文选择北京市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作为调查对象, 对其实施“北京2008”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情况进行研究。

(一) 系列策划、根植思想

东城区围绕“体育教育中的奥林匹克教育、国际礼仪教育中的校园礼仪教育、社会实践中的奥林匹克教育”三方面集中展示了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二小、北京第六十五中学、东城职教中心学校三所各具特色的示范校。此次展示的最终目的是让其他学校在借鉴、学习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理念, 以此获得实现学校发展的启示。

顺义区是奥运会水上项目赛艇、皮划艇的赛区。“全民迎奥运, 小手拉大手”是顺义区策划的系列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大主题。以这一主题开展的“扮靓我校园”、“扮绿我家园”、“美化我社区”、“扮靓我村庄”等系列环保活动在顺义区各中小学中开展。东风小学的“我绘奥运奖牌”活动也是从了解奖牌、设计奖牌、绘奖牌、制作奖牌等不同阶段开始, 延续了一学年的时间。顺义教委奥林匹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表示:“学生们在持续的活动中深入了解了奥运奖牌的相关知识和对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理念的理解。”

(二) 统一节奏、形式不一

开展奥林匹克教育, 提升其教育效果是北京市各区县教委共同的工作, 但是同样的教育目的, 却在各区县有不同的形式。各区县纷纷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奥林匹克教育之路。不同的形式让北京市各区县教委的奥林匹克教育各具特色, 别具一格。

宣武区通过举办论坛、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培育学校奥林匹克教育发展的原动力, 形成具有宣武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发展之路。

顺义区通过各校同时开展“奥运向我走来, 我为奥运添彩”、阳光体育运动、《文明礼仪普及读本》进家庭、“学习公德楷模, 争当文明之星”等小主题活动诠释“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真正内涵。

昌平区举办了“拨动奥运心弦”故事征集活动, 把示范校、同心结活动、志愿者活动中感人的故事征集在一起。

(三) 奥林匹克示范校教活动各具特色

1. 挖掘传统体育项目, 传承体育文化

在大峪二小的体育课上, 抖空竹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学校为了发展传统体育项目, 特意邀请一位老人来学校教学生抖空竹, 就连来自斯里兰卡的学生也喜欢上了这项运动。

2.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开展校园“奥运文化广场”

顺义区马坡镇将承担奥运水上项目的比赛任务。教师认为这正是一个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最佳时机。因此, 在学校综合楼上设计了“奥运长廊”, 三个楼层分别体现“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学校操场北侧还专门制作了24块绘有介绍奥运主办国国旗和历届奥运会基本情况的不锈钢标牌, 领操台上镌刻着“奥运文化广场”六个铜字。这个广场成为学生们快乐课间的主阵地, 师生共同创编了7节奥运项目模仿操, 模仿划船、滑冰、游泳等多个项目。

3. 发挥学生艺术专长, 展示奥运精神

发挥学生美术专长, 是工艺美院附中奥运教育的特色。学校与东城区委宣传部、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联合举办了“我与奥运同行”主题画创作展示活动。以传播现代奥林匹克精神, 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精神与体魄和谐发展为内容, 学生按“青春、友谊、进取、奉献”四个系列进行了艺术创作, 绘制了一大批创意新颖、特色突出、质量过硬的美术作品, 并将其中一、二等奖作品集结成册。此外, 学校还在各班开展了“梦想2008”、“我用画笔绘奥运”、“为奥运会贡献一份力量”、“走近奥林匹克”等系列活动, 深受学生欢迎。

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负责人介绍说“调研发现, 北京的200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发展了很多具有创造性和实践价值的奥林匹克教育模式, 为宣传奥运、营造良好的人文奥运氛围起了积极的作用, 也为其他学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树立了榜样。”

四、“北京2008”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实施的效果分析

(一) 奥林匹克教育提高了青少年对奥林匹克精神及奥林匹克知识的认识

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 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学科教学与奥林匹克教育相互渗透, 开展奥林匹克知识竞赛, 开设奥林匹克专题选修课;奥林匹克进社区, 以及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等。大大促进了学校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提高了学生的健康水平, 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 传播了奥林匹克文化, 使学生关注奥运、了解奥运、参与奥运、体验奥运、得益奥运。通过这些活动, 提高了学生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进行奥林匹克教育, 不只是一个知识传播问题。体育及奥林匹克运动能弘扬世界先进文化, 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塑造美的人格和心灵。而从人文的角度看, 这也是人文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5]。

(二) 奥林匹克教育提高了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

奥林匹克教育提高了学生身体、精神、社会和道德等诸方面的品质, 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并为其了解自我提供了绝好的机会[6]。在北京示范学校中, 光明小学组织学生人人参与“五个十”道德体验教育, 即每个学生都拥有“十项权利”;每个学生都要履行“十项责任”、每个学生都要参加“十项活动”、每个学生都要养成“十个良好习惯”、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十种奖励形式”。在“五个十”道德体验教育中, 学生学会服务、学会合作, 锻炼自己、发展自己, 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 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而打好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全面发展的素质基础, 提升文明礼仪素养[7]。

(三) 奥林匹克教育增强了学生的拼搏进取精神

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不仅仅是更快、更高、更强, 而是要在不断奋斗进取的过程中锻炼和培养人的意志品质, 使人们勇敢面对困难, 顽强战胜困难, 即使遇到挫折和失败也永不放弃.这也正是学校体育教育所要培养的精神。

北京奥运, 为在青少年中开展奥林匹克知识教育提供了良好契机。“北京2008”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实施, 不但使我国近4亿青少年了解了有关奥林匹克的相关知识, 同时对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的后备人才, 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窦吉吉编译.2004年雅典奥运会奥林匹克教育计划[J].中国学校体育, 2003 (2) :78-79

[2]加拿大奥委会官方网站:www.olymPic.ca2.

[3]张岩编译.都灵2006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目的和主题[J].中国学校体育, 2003 (2) :77-78

[4]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宪章[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 2001, 4.

[5]张海峰.北京2008年奥运会教育计划[J].中国学校体育, 2003 (1) :76-77

[6]北京市奥林匹克教育网站:http://www.bjoe.org.cn/

奥林匹克思想教育 篇11

冠军代表团团长:研究技能大赛 促进教学改革

“江苏代表队能够在今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一,是与选手们扎实的技能功底和教育基础分不开的,同时也是我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和技能大赛的结果。”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代表团团长殷翔文在接受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多家中央媒体记者时说。

殷翔文说,技能大赛反映了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此,江苏省专门成立了一个专题课题组,主要围绕“技能大赛与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对技能大赛的主要内容、主要走向及其对职业学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进行分析,把课程教学的一些稳定、基本的内容和大赛的前沿要求与动态信息结合起来,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特别是找到能够指导教学改革的信息。然后把这种研究成果转化成课程改革项目并做成课程模块进行推广。

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

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

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通过定期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把多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步探索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经验和做法加以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这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

普通教育有高考 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

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于6月26日至6月30日在天津如期举行。

本届大赛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规格最高的一次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本届大赛分中职学生组、高职学生组两个组别,设立12个专业大类35个竞赛项目。在上届24个竞赛项目的基础上,又新增了11个项目。来自全国3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的2951名选手参加了比赛,竞赛选手比上届增加了近千人。

本届大赛是技术水平高、考核要求全面、选手在高平台上展示的一次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本届大赛中职学生组设立8个类别的31个项目,高职学生组设立的4个项目,都适应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的需要,项目的技术层次和技术含量都非常高,反映了当今产业发展的最新需求,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内职业教育的最高水平。

江苏代表团完胜津门

经过3天激烈的角逐,大赛最后决出一等奖220名,二等奖426名,三等奖640名,优秀奖668名。此外,大赛组委会还评审出优秀指导教师奖278个、中职组团体奖9个、优秀组织奖37个、企业贡献奖13个。江苏代表团此次派出了104名选手参加了本届大赛的所有项目竞赛,是全国参赛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中职学生组、高职学生组双双夺魁。

6月30日,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鸣锣收兵。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闭幕式在天津大礼堂举行。江苏省教育厅殷翔文副厅长健步走上领奖台代表江苏代表团领取属于江苏职教的荣誉证书,掌声雷动,全场欢腾,这是收获的时刻,这是欢庆的时刻,这是注定将被历史见证的一刻。

中职组70名选手共获得39个一等奖、17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高职组34名选手共获得4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中职组、高职组均获得一等奖总数的第一名。中职组获得本届大赛37个代表队唯一的团体一等奖。

悉数荣誉,江苏代表团在本届大赛上取得的胜利是全方面的。

参赛选手获奖率高。中职组70名选手组成61个参赛组,获得三等奖以上奖项61个,获奖率达100%;高职组40名选手组成10个参赛队,获得三等奖以上奖项9个,获奖率达90%。

一等奖占全国一等奖总数比例高。中职组获得一等奖39个,占全国中职组一等奖总数的19.4%;高职组获一等奖4个,占全国一等奖总数的21%,均名列全国第一。

一等奖对竞赛专业、项目覆盖面广。中职组一等奖覆盖所有8个专业大类,覆盖31个竞赛项目中的26个,项目覆盖面达83.9%;高职组一等奖在高职首次开设的4个竞赛项目中覆盖3个,覆盖面达75%。

一等奖第一名多。中职组获赛项一等奖第一名9个,占全国赛项一等奖第一名总数的29%;高职组获一等奖第一名1个,占全国一等奖第一名总数的25%。

成绩上升幅度大。2008年江苏中职组以1个一等奖和总分2分之差屈居第二名,2009年以高出第二名8个一等奖和总分37分取得了第一名。高职组由2008年全国第三名跃居为第一名。

学校奥林匹克运动教育的范式 篇12

关键词:学校体育,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教育功能,教育范式

前言

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是指奥林匹克运动的全部思想和活动内容, 《奥林匹克宪章》的基本原则和各项具体规定,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仪式和各项文化艺术活动。如奥林匹克标志、奥林匹克格言、奥林匹克旗帜、奥林匹克会徽、奥林匹克会歌、奥运会火炬、奥运会开闭幕的各项仪式和奥运会期间举行的文化艺术表演、科学报告会以及新闻传播等等。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 是奥林匹克运动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因此, 应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 加强奥林匹克教育, 推进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传播, 促进与发展中国的学校体育。

1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功能

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功能是全方位的, 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宗旨、奥林匹克理想都给人类以启迪和鼓舞, 可以激励人们的责任心和爱国热情。激烈的比赛以及残酷的淘汰机制使人们不得不一次次超越自我, 挑战自身极限, 不断增强人们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崇尚友谊、团结、公平、奋斗精神, 注重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追寻, 对人生真谛的“拷问”, 在特定文化背景下追求有限时间的生命的质量。奥林匹克的宗旨指出, 通过没有任何歧视, 具有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 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公正原则促使人们养成遵纪守法和公平竞争的社会公德。顾拜旦也曾言, 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胜利, 而是战斗, 不是征服, 而是奋力拼搏。这一理念已被世界各国运动员和广大群众普遍接受。教育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出发点。顾拜旦从他创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开始, 就是以教育为主线, 他认为:“体育具有高度的教育价值, 是人类追求完美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2]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与教育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在强健人的身体、培养人的精神、智力、情感、价值观念和社会关系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奥林匹克运动有关教育的论述符合我国的教育方式, 即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人[3]。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体育运动为主要载体, 通过对学生进行身体心智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学校体育现状中与奥林匹克运动教育的悖逆

2.1 学校体育目标中文化教育的一元性

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 在学校体育目标中还未独立体现出来。现行学校体育目标主要表现在以单一的运动学习目标确立不同学生的努力方向, 以统一的目标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挥, 片面强调增强体质的目标, 强调合理的负荷和技能的掌握, 忽视学生体育人文素养的发展。而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教育提倡的是一种多元的文化教育, 从竞技的、人文的、民族的和世界的多元视角, 解读对学生进行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因此, 必须看到, 将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教育作为学校体育的一个目标, 可以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知识体系的传授。

2.2 学校体育内容竞技化所带来的误区

学校体育教学要与德、智、美、劳相配合, 是教育的重要部分, 是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基础[4]。目前的学校体育教学中, 主要围绕竞技项目来选择体育教学内容, 强调运动内容自身的分类和体系。然而在现行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中, 比较注重奥林匹克技术教育, 不太注重奥林匹克技术教育过程中渗透文化教育;比较注重全盘照搬奥林匹克运动项目作为体育教材, 不太注重将奥林匹克运动项目进行改造成为容易被学生接受的运动学习内容。学生的身心需求被忽视, 使得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被分解和被隔离在各个相对独立的体育运动中。这就被理解为是实现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教育功能。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各项竞技运动是可供学校体育选择的重要资源, 也是一种文化教育资源。关键在于开发与利用这些文化教育资源时, 要加以筛选与改造, 使之成为可供学校、教师、学生选择与开展的运动。这样才能保持学校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教育的一致性。

2.3 学校体育教学过程复杂化所造成的困惑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将重心放在掌握规定的统一的技术上, 苛求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教学组织中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指挥, 强调行动整齐。过高的技术要求, 降低了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和信心。在教学手段上, 难以突破竞技技术教学手段, 体育教学在竞技教学圈子里不能自拔。忽略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性, 强调教师对技术的阐述和传递, 而学生只是吸收者和接受者, 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演变成机械的演练。很多学者认为, 这是从奥林匹克运动那里学来的, 是奥林匹克运动传承的一种模式。在这种困惑之中, 片面追求教学组织的一体性, 使原本丰富的教学沦为按部就班的机械演练。然而值得反思的是, 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重在参与”, 反映不同运动技术水平的运动员可以同场竞技、同场交流与合作。而学校体育正是要传承“重在参与”这一精神, 要在运动中让学生反映出“兴趣”和“愿望”, 反映出“情感”、“意志”。让学生享受到育“体”的快乐, 享受到育“心”的快乐[5]。这正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教育中的“重在参与”的精神。

3学校体育中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涵盖

3.1 发展精神

奥林匹克教育是以它的理论即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理想和奥林匹克精神为核心的教育内容。奥林匹克的文化教育功能在于传播世界优秀文化, 对青年一代进行伦理、道德及社会规范方面的教育, 具有其他方式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效。学校对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传播, 一方面有利于奥林匹克运动持续、健康地发展, 另一方面也是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里, 人们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是现代教育与现代学校体育两个文化体系交叉点上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学校体育文化是体育独特的育人功能、培养目标、价值观念、管理特色、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内容在校园中的集中体现。它涵盖了体育在学校的全部内容、形式、价值和特征, 既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 也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文化是反映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窗口, 具有学校特色和健康生活气氛的一种大众文化, 已经成为学生余暇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奥林匹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停留在理论空想或无谓实验的层面, 而是成为一种传播越来越广泛、效果越来越明显的前进中的哲学, 成为将体质、意志、精神三者的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的教育形式[6]。

3.2 竞争精神

竞争意识包括超越自我、超越他人。竞争无疑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形式之一。竞争意识是21世纪人才必须具有的重要心理品质。奥林匹克运动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奥林匹克赛场的竞争是人类超越、奋斗的缩影。要想实现自我理想, 必须有超越自我、超越他人、超越历史、超越现实、超越未来的恢弘气魄, 必须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耐力”。无论在竞技场上, 还是在人生的征途中, “更快、更高、更强”永远是人类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 成为形成优良个性品质的内在动力。在学校体育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 例如, 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课外体育锻炼、各项运动竞赛以及军训与劳动, 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的培养和锻炼, 这对学生在社会中的“驻足”和成长具有长远的意义。

3.3 参与精神

“参与比取胜更重要”是奥林匹克运动广为流传的名言, 是奥林匹克的信念。对此, 顾拜旦曾作过精辟的解释:“先生们, 请牢记这铿锵有力的名言, 这个论点可以扩展到诸多领域。对人而言, 重要的绝非凯旋, 而是战斗。这意味着主要不是已经获胜, 而是进行战斗。传播这些格言, 是为了造就更加健壮的人类, 从而使人类更加严谨审慎而又勇敢高贵。”的确, 获得奥林匹克运动冠军是令人敬佩的, 但毕竟冠军只有一个, 很多明知取胜希望渺茫, 而仍竭尽全力拼搏或在平时训练时洒下无数汗水的参与者, 其参与精神更令人折服。无数参与者现身说法, 以脚踏实地的、自觉积极的行动, 深刻诠释了对奥林匹克运动参与精神的理解, 并在参与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品质和意志得到提高。例如,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去,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运动的快乐。学校体育中要贯彻和弘扬参与精神, 例如, 组织学生参与体育社会调查、体育科技“三下乡”、体育社区服务、体育志愿者等, 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与改造社会的意识, 有利于从社会中获得丰富的营养, 展现“胜固可喜, 败亦欣然”的豁达胸怀, 领悟“生活的本质是奋斗而非索取”的人生真谛。

3.4 公平诚信精神

奥林匹克为人类社会构筑了一个不分国籍、不分民族、不分人种、不分地域的公平竞争和规范竞争的范式。奥林匹克运动的竞争是一种有序的、有规则的“游戏”方式, 绝不是无所约束、无所节制、无所顾忌的无序竞争。它向人们展示人类社会应该共同遵守的运动与行为规范, 展示人类追求正义、公正、平等、民主的社会理念。运动员与裁判员面对五环旗和国旗庄严宣誓, 必须自律、自制, 共同遵守奥林匹克的规则, 使参与者深知任何欺骗行为都是对神圣的奥林匹克思想、对整个世界和自己祖国的亵渎和玷污。以奥林匹克公平诚信精神教育为“平台”, 教育学生懂得公平诚信是人的尊严、灵魂、品格、道德的综合体现, 是作为人正常生活必须具有的社会规范与生活行为。例如, 组织学生参加游戏与体育竞赛时, 要认真学习游戏规则与比赛规则, 强调公平诚信的精神。公平诚信精神教育应该成为学校体育中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

3.5 团结协作精神

奥运会比赛往往涉及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荣誉, 可以激励人们的责任心、团结精神和爱国热情。一个国家的奥运代表团实质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而不仅仅是运动技术水平。运动员在奥运会竞技赛场上的表现, 不仅仅是个体运动技艺的演示, 而且是团队精神、协同精神、合作精神的融合。因此, 学校体育中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教育, 强调团结协作精神教育, 以奥林匹克运动的感召力、同化力、亲和力、统摄力和影响力, 唤起学生的民族归属感、自豪感、认同感,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例如, 学校体育教学要倡导合作性学习, 在具体项目运用双人练习与多人练习的形式, 运动会多设置集体项目。可以说, 对学生进行团结协作精神教育, 运用体育手段, 所产生的教育效果是最佳的。

4学校体育中奥林匹克运动教育的举措

4.1 开展体育文化教育实践

奥林匹克运动是以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中国有亿万学生, 这本身就是我国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一大优势[7]。首先, 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组织必须符合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发展精神、竞争精神、参与精神、公平诚信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 “放大”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内容体系, 尤其是增加经过改造的奥林匹克运动项目, 如篮球场“手球”、田径场“垒球”等, 使之变成学生乐于参与的运动, 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地发展。第二, 开展学生体育文化教育实践,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校内外体育实践活动, 自觉接受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教育。第三, 营造体育文化教育实践的氛围, 加强学校体育的“硬件”与“软件”建设, 开发与利用学校体育资源。

4.2 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方式

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 网络、电视、广播、图书都可以作为学校体育中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传播方式。教师利用这些现代传播工具对学生进行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教育, 在学校中开设奥林匹克运动文化选修课, 开展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相关讲座讨论、知识竞赛、宣传设计、艺术表演、与奥运冠军对话等形式多样、动态开放、创意独特的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教育活动,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互动联系, 把重点放在重视个性、生成美好理想、进行自我完善等风气的形成上[8]。其中最直接的、最具有实际效果的传播方式是体育课堂教学, 通过教与学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有助于学校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教育的深入。

4.3 改善体育教师文化结构

人文知识、专业知识和教育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主要内容。目前, 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 学科交叉程度不深。因此, 加强对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奥林匹克教育的力度, 采取多种教学手段, 将奥林匹克教育落到实处;另一方面, 要向全国各地中小学体育教师传授有关奥林匹克运动的知识, 激发他们向学生讲授奥林匹克知识的热情, 为此, 要有计划地对全国体育教师进行奥林匹克教育培训, 使他们获得有关奥林匹克的知识。

总之, 开展奥林匹克文化教育不仅丰富了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 而且对于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北京申奥成功对于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学校的广泛传播是一个极好的契机。学校应有组织地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增强学生健身意识, 广泛性地与批判性地接受外来体育文化, 充分利用奥林匹克文化教育资源, 以体育运动为载体, 营造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丰富师生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促进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身心状态, 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慧颖.对奥林匹克运动与我国学校体育关系的思考[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3, (2) :75-77.

[2]孔繁敏.奥林匹克文化论[J].体育与科学, 2003, 34 (1) :40-43.

[3]刘忠.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完善学校体育育人功能[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10) :52-53.

[4]王世和.奥运战略与学校的体育教学[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 (12) :120-122.

[5]黄坚.北京“人文奥运”理念下学校体育之反思[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2) :64-67.

[6]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12-17.

[7]李卞婴.奥林匹克运动与教育[J].体育学刊, 2002, (5) :114-121.

上一篇:变频器特点及其应用下一篇:天然气工程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