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什么喜欢学数学

2024-10-05

学生为什么喜欢学数学(共4篇)

学生为什么喜欢学数学 篇1

过去, 从小学到初中, 学生都喊数学难学。难在哪里?难在内容抽象、概念难记、公式难背、运算易错。因此, 从难学发展到不想学。现在, 学生一反常态, 喜欢学习数学了。这是为什么?笔者认为, 这与实验教材编得好有关, 与教师不断改进教法有关。现在, 仅就教材的特点, 谈谈个人的看法。从当前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开拓型人才的角度来衡量, 北京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 (上册) 数学实验教材是具有很多优点的:

首先, 实验教材新颖, 图文并茂, 吸引学生

我校是农村一所学校, 数学课本是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学生一拿到课本, 就惊喜不已, 个个爱不释手, 有一位学生在周记里写道:“当我领到数学新课本时, 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 哇!好酷啊, 我迫不急待地翻开课本, 我被课本中的各种各样的图形及卡通深深地吸引住了……”初中生, 有着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对周围的事物有着特殊的敏感性。新颖的课本及图画, 能使学生印象深刻, 不仅能唤起他们的联想, 还能激发他们的情感, 因而, 课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例如,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它展现在学生眼前的, 是一幅现代化城市的建筑群, 并以此为背景, 汇总了本章的主要图形, 这样的教材, 很快地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了“兴趣”, 学生就能登堂入室, 进入知识的“大厦”。有了这种“兴趣”, 就能促使学生更积极、更持久地潜泳到知识的海洋中去。所以, “兴趣”作为学习的动机, 是学生乐于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在这种动力的作用下, 一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知识, 最终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因此, 选择一本好教材是至关重要的。我在讲授“生活中的图形”一节时, 用多媒体打出各种各样的图, 有圆柱体的、圆锥体的、正方体的、长方体的、棱形的、球体的, 让学生走上讲台,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图形的某些特征, 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点、线、面的有关知识, 感受到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鼓励学生根据课本的内容, 自己设计画图, 师生共同评出优秀作品, 举办展览, 寓教于画, “思”在其中, 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 实验教材向学生提供了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

在小学时, 学生总感觉到数学太枯燥、大单调、太抽象, 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多, 学习时提不起兴趣, 体会不到学数学的乐趣, 总觉得学数学“无用”。而现在的实验教材与实际结合, 内容新颖, 实验内容多, 实践活动多, 增添了不少有现实生活意义的、富于想像思维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探索规律”这节里, 首先设置了问题情景。

一首永远唱不完的儿歌, 你能用字母表示这首儿歌吗?

1只青蛙, 1张嘴, 2只眼睛, 4条腿, 1声扑通跳下水。

2只青蛙, 2张嘴, 4只眼睛, 8条腿, 2声扑通跳下水。

3只青蛙, 3张嘴, 6只眼睛, 12条腿, 3声扑通跳下水。

……

N只青蛙, N张嘴, 2N只眼睛, 4N条腿, N声扑通跳下水。

师生齐读儿歌的这种温馨感觉久违了, 这节课就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开始了。

以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开始, 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的规律性以及用数学式子表示现实规律的可行性与应用性。渗透“利用环境学习”的设计思想来提高他们的兴趣。

再次, 实验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有成效的数学学习, 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还要动手实践, 同学之间要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学习“去括号”这一节内容时, 实验教材首先提出了一个比较有趣的问题:小明是怎样计算火柴棒的根数的, 我让学生充分思索后, 让小明同学示范摆火柴棒。

在这些图形中, 第一个正方形用4根, 每增加一个正方形就增加3根, 那么搭x个正方形就需要火柴棒[4+3 (x-1) ]根。而他的同伴小颖又是另一种摆法。

把每一个正方形都看成是用4根火柴棒搭成的, 然后再减多算的根数, 得到的代数式是4x- (x-1) 。利用运算律将两式去括号, 并比较运算结果, 其结果是:

从以上两个代数式看, 这两个代数式是相等的。最后, 教师引导学生议一议, 并与同伴相互交流,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观察到的结果, 归纳出“去括号”的法则。比较小明与小颖的摆法, 看哪一种摆法最简捷。通过学生的操作、思考、表述、交流, 学生既学到了知识, 又增强了兴趣。学生学得主动, 学得活泼。又如, 我在讲“从不同方向看”这一节内容时, 让4名学生分别坐在4个不同的方向来观察同一个物体 (水壶或茶杯) , 并要求学生把自己看到的物体形状画下来, 然后再和同伴交换看法, 猜一猜哪幅画是谁画的, 画者坐在哪个位置上。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想像, 体会到:在不同的方向看到的物体图形是不一样的, 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总之, 学生现在喜欢学数学, 与实验教材的新颖、现实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当然, 也与教师的高超教学艺术有关系。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要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 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营造良好的课堂情境, 设计优质的教学方案, 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 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而树立起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北师大编的实验教材, 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不远的将来, 我坚信新教材更充实、更完善。我祈盼着拿到一套有利于培养开拓型人才的新教材。

让数学学困生喜欢学数学 篇2

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应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动脑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问题情景设计得好,对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提高教学效率起着很大的作用.而在数学问题情景的设计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设计.

1 创设开放性问题情景

通过创设开放性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积极探索.开放性问题是指那些答案不唯一,并在设问方式上要求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探索的问题.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更多的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比如,在讲《空间几何体的概念及表面积、体积公式》这一节课的时候,我给出这样的一个作业题:例1:假设你有一间小房间,长4米、宽3米、高2.8米;有一扇高2米,宽0.8米的房门,另有两扇长宽各为0.8米和0.6米的玻璃窗.现父母同意由你自己来设计、装修,请你设计一个装饰的方案,设计方案中注明设计的理念和最详尽的预算,预算经费为1.6万元.对于学习美术专业的学生,因为题目与美术专业应用结合紧密,他们对这个题目就特别感兴趣.而学生在完成这个题目时必须做大量的社会调查,也运用到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正如学生发表设计成果的时候说:“通过这次作业,使我们知道了看似简单的设计,原来涉及很多方面的东西.我们做得越详细,发现要了解的东西越多.由此可见,在整个设计过程当中,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这也是开放题的优点之一.

2 创设趣味性问题情景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引入中,课本设计了生物体内碳14的衰减作为例子引入.但学生对次类问题并不感兴趣,于是,我就尝试把问题改为:“如果你爸爸第一个月给你..10元零用钱”我还没接下去讲,就马上有学生回应:“老师,你这么吝啬,一天10元也不够用啊”于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这一句话吸引了过来,我就继续讲述题目:“这位同学说得对,一天10元是不够用的,那现在假设你爸爸给的零用钱每月以10%的增长率增加,问多少个月后你爸爸给的月零用钱达到1千元?”这时学生可来劲了,立刻有学生马上算,所表现出的热情和积极与之前用碳14的衰减作为例子时完全不同.

3 创设悬念性问题情景

通过问题情境,造成悬念,引发学生因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数列应用学习中可出示如下问题:某同学利用暑假时间到一家商场勤工俭学.该商场向他提供了三种付酬方案:第一种,每天支付38元;第二种,第一天付4元,第二天付8元,第三天付12元,依此类推;第三种,第一天付0.4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翻一番(即增加1倍).你会选择哪种方式领取报酬呢?现在很多高中生暑假都会参加社会岗位实践活动,以增加社会实践能力,所以算工资的生活场景耳濡目染.也是他们急待解决的问题,由此能持续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创设游戏竞赛情景

创设游戏竞赛情景,让一些枯燥的数学课,学生也能很有激情.尤其是当学习内容能结合学生的实际认识,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就会更高.例如在《向量的加法》的教学中,我尝试课前先让学生自学,然后通过创设“传真机”游戏情景,将教学与游戏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跳出了职中老师总是对着那几个“尖子生”讲课的困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2:游戏名:传真机游戏规则:课前准备5套卡片,(4张/套,每张卡片上画有一个向量),准备秒表、成绩表、白纸15张.游戏总共分三轮,最后得分最高的组胜出.5个小组坐成5个纵列,先给每个小组的第二至第五排的同学每人手上发一张卡片,每个卡片上都画有一个向量,各人只要看自己手上的卡片,不能交流.另外给最后一排的5位同学每人发一张白纸.设定小组目标:求出各自小组手上的四个向量之和.计时以第一排的同学将结果用红笔表示出来后交到老师手上为准.如果出错,则本轮游戏成绩为零分.

5 创设培养素质教育问题情景

如何使小学生喜欢数学,想学数学 篇3

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 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 通过情境设计、媒体使用、活动组织、物质刺激等方法达成目标。这种“外在化”有一定的效果, 但会随着外在因素的消失而消失, 是短暂、肤浅的。只有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现数学问题, 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身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持久、深刻。随着年级的增高, 年龄的增大, 教师就不宜再采用直观形象外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而应提升情境创设的层面, 要侧重于有助于学生持续发展的如学会自主探究, 学会合作交流, 学会深层挖掘教材的情境创设, 尽量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征服学生, 注重内心的体验和情感的满足, 从内化角度触动其自身的学习动力。例如, 在教学《平移》时, 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金鱼吃小虫子”的童话情境, 巧妙地设计了“小鱼金向左平移几格才能吃到小虫子”这一挑战性的问题, 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金鱼中有特征的部位, 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分析、探索、比较、体悟。尽管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有过挫折, 有过怀疑, 有过失误。但创设这样的情境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 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并发现判断图形平移距离的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 不仅兴趣盎然, 学得主动, 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 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创设感悟、有趣的教学情景, 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 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 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 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 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 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 并组织讨论、交流, 抽象出角的特征,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 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 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有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 学完这节课后, 又组织学生探索生活中角的运用及好处。比如:能收缩的躺椅的椅面和椅背成大小不同的角 (教师用图示展现在黑板上) , 你更愿意坐哪种形状的椅子呢? 为什么?等等。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巩固学习内容, 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 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和现象, 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要有创新思维

在不同的情境之中, 人的思维活跃程度大相径庭。特定的情境, 能使思维更为敏捷, 迸创新的火花, 特别是小学生, 他们的抽象思维还较差, 创新思维的潜力正待发展。而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 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 推行探究性学习, 重在教师根据需要创设探究情境, 拓展探究空间。我认为不拘泥于教材,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这样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9+2”时,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的起始知识。首先指导学生用凑十法, 然后用语言描述使用凑十法的过程, 最后同桌交流探讨“9+2”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8+3”、“7+4”、“6+5”等同类题目。这样的教学设计, 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创新思维得到开拓。又如我在教学《复式统计表》时, 我利用教学中生成的教学资源, 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收集数据后提问:“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学生提出打“√”、打“正”等, 并提出用“举手”来统计更快些, 后来的教学中我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让学生比较“表1”和“表2”的问题, 从而探索出“复式统计表” . 我们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 既要大胆改革教学,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新提供有利情境; 又要增强学生观念, 把自主探索的权利留给学生。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真实的情境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 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真实的情感和态度。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并解决问题。有些情境内容不符合生活实际中的基本事实, 但有些教师为了创设情境而随意杜撰出来的。如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 教师设计一个情境:“一块长方形玻璃打碎了, 要想配上新玻璃, 该带哪一块去?”实际上, 我们去划玻璃需要带一块大玻璃吗?当然不要。有位老师在教学“几和第几”时, 创设了一个动物跑步竞赛的动画情景, 结果是小鸡第一, 小鸭第二, 小猫第三, 小狗第四, 许多同学当即表示不同意, 认为小狗跑的最快, 应该小狗第一。虽然这是假设的情景, 但“虚拟”不等于“虚假”, 虚拟的情境也应该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

学生为什么喜欢学数学 篇4

一、对中职数学教学问题的审视

1. 教学难度 (目标) 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

据教育部课题组的一项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5886位刚报到的中职入学新生参加的数学水平测试 (试题难度低于相应年级中等生水平, 即在难度系数为0.75的基础上适当降低) 统计, 46.60%的学生数学未达到小学毕业应有的水平, 59.69%的学生数学未达到初中二年级应有的水平, 20.92%的学生达到初二优秀水平。据我们近三年入学摸底测试统计, 中职的入学新生中, 约28%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好或尚好, 约38%的学生存在明显的缺陷或不足, 约34%的学生缺乏起码的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学习能力。伴随着“全民职业教育”大职教观的推进, 中职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数学的起点会更低, 差异更大。不仅如此, “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 使得数学课的总课时相对减少 (从180学时或240学时减少到160或182学时) , 学习周期相对缩短 (时间跨度从过去的3-4学期缩减到1-2学期) , 节奏相对加快已成为必然。在此背景下, 我们的难度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

2. 教学枯燥度是否超过了学生所能承受的极限?

数学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高度的系统性、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等———使得部分数理逻辑智力相对较弱的学生 (中职学生大多属于这一群体) 原本就感到枯燥与吃力, 加之长期以来由于学习方法、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学生相关事实性知识”严重缺乏, 而教师未能按照认知阶段特点, 为学生还原教材知识的背景, 未能使学生“在已知的环境中理解新事物”。这样的数学学习, 只能使学生的不足一次次暴露而又丝毫没有改正的机会, 教学过程只是知识的灌输, 只是日复一日的机械重复, 对此, 我们应扪心自问:我们的教学枯燥度是否超过了学生所能承受的极限?

3. 教学过程是否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愉悦感?

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常常是依据计划大纲及教材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内容、进度与方法, 统一性有余, 个性化不足, 内容与要求严重脱离学生实际。课堂上教师关注更多的是教学任务的完成, 很少关注学生的基础与情感体验。于是课堂上学生常常无精打采, 打瞌睡、做小动作, 游离于学习之外, 更有少部分学生, 在长期被忽视的情况下, 往往通过恶作剧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由于长时期学生处于听不懂、学不会、跟不上的状态, 且缺乏有效干预, 进而导致学生“望数生畏”的现象, 形成“习得性无助”等心理障碍, 严重影响他们的后继学习。对此, 教师常常简单抱怨学生基础差、不想学, 很少意识到学生厌学的根源在于未能持续地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愉悦感。

二、对中职数学教学的启示

研读《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 检视中职数学教学的问题, 我们深有感触。我们的思考是:

1. 关注学生的成功体验

作者指出, 为了让学生有效思考, 喜欢学习, 应该使他们能持续地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愉悦感。为此, 教学时要注意以下方法和技巧:确保提出的问题能得到解决;要意识到学生的认知能力限制;要解释待解决的问题;考虑提出问题的时机;接受并应对学生间的差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等。对此, 我们需要:

(1) 优化目标, 强调学有进步。“最有效的学习往往发生在教师所提供的结构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匹配的时候 (e.g, Hunt, 1971) 。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教师对学生技能发展水平的诊断以及提出恰当的任务有密切联系 (Fisheret al., 1980) 。”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既要克服简单的工具论 (即狭隘的理解数学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 , 又要防止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素养论 (过分强调数学教育基础的重要) , 而是从学生基础出发, 优化数学课程教学目标, 使得所有学生“跳一跳, 够得到”, 进而, 把数学课程与教学目标定位在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并通过学分制的实施来体现这种目标差异。

(2) 优化内容, 确保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如果学生因为没有背景知识而无法参与, 那还是把这个问题留到他们了解了那些知识的时候吧。”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生本化改造, 确保符合学生认知能力。通过适度降低起点、减小坡度、控制难度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基础、认知水平, 适合学生进一步发展需要;要根据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专业化改造, 强化与专业相关内容, 弱化被现代数学教育逐步淡化的课程内容、学生接受确有困难的内容;要丰富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 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 提出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 改变学生数学学习和生活相脱节的状况, 突出“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思想。

(3) 优化过程, 从学生出发。“当你备课时, 从希望学生下课时能掌握的知识开始。下一步, 应考虑什么困难是这堂课的中心问题, 并考虑如何提出这个问题, 使得它既有吸引学生参与的一定的难度, 又顾及学生的认知限制。”为此, 教师要:

“备”学生, 寻求有效契合点。根据学生基础安排教学内容与节奏;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 根据学生的积极因素, 找准有效教学的契合点;要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与心理需求, 力求在设计过程中考虑这些因素。

“看”学生, 选择有效的方法。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神态, 并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对基础较差的学生, 教师要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入手, “扶着学生走”, 学习内容主要是一些基础知识, 并初步掌握知识的应用;基础一般的学生, 教师要从学法指导入手, “领着学生走”, 学习时应着重放在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上, 基本掌握知识的应用;对基础较好的学生, 教师要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入手, “放开学生走”, 强调掌握知识的方法, 熟练掌握知识的应用。

“研”学生, 做好培优扶差。面对巨大的基础与认知差异, 仅仅依靠课堂肯定不够, 必须使课堂得以延伸。倡导在学习活动中, 只要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提问、大胆交流就该得到表扬与肯定;教师要注重纵向激励, 淡化横向比较, 在激励一个人的同时, 让更多的人获得上进的信心。

2. 强化事实性的知识学习

作者指出, 事实性的知识先于技能;想要凭空让学生拥有分析能力或者归纳能力是不可能的;知识体系在先, 评判性思考在后;具有浅显性知识比没有知识强等等。对此, 我们需要:

(1) 关注事实性知识的储备。“缺乏相关事实性知识是很难思考的”, “牢记数学知识的学生比不了解这些事实的学生能更好地解决各式数学问题”。事实上, 中职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无能为力 (不会推理、不会解题) ,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方法与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相关事实性知识准备严重不足, 即数学概念的定义、相关的定理、公式、适应条件与氛围等相关知识不知道或不清楚, 影响了数学的推理与应用。因此, 我们需在摸底的基础上, 了解学生相关事实性知识的储备情况与缺陷, 对事实性知识的缺陷可用讲义的形式做好相关知识的修补链接, 供学生有选择地个别学习与记忆。要在学习过程中, 要求并帮助他们关注事实性知识的储备, 有针对性帮助他们梳理、记忆。通过事实性知识的强化记忆, 为数学的有效学习奠定基础。

(2) 按照学生认知特点, 为学生还原教材知识的背景。思维发展是连续的。学生在学习进程中经常要回到低水平思维中去, 依靠具体的经验获得对新知识的相应水平的理解。正如皮亚杰所说:中小学数学首先, 也是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因此, 教师要利用教材提供的线索, 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实物、图、表等,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对具体事务进行操作, 使他们获得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具体经验。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或专业情景出发, 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 提出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 把重要的数学知识内容融会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当中, 改变学生数学学习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牢固树立以现实生活中相应的事物及其关系来支持数学学习不但是适应学生发展水平的需要, 而且也是数学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教学理念。

(3) 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我们利用已知的事物理解新的事物, 大多数知识是具象的”, “帮助学生理解提供实例, 让学生进行比较”。由此, 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 我们需要利用旧知识衔接新内容。特别是在中职教育起始阶段, 适当降低教材的起点, 在引入新知识、新概念时, 要注意旧知识的复习, 用学生已熟悉的知识进行铺垫和引入。

3. 注意发挥练习的作用

作者指出练习有两个明显的优点:形成最基础的本领和达到精通。有三个好处:让思考过程变得省力, 这样才能学得更多;记忆更持久;增加知识迁移的几率等。为此, 需要我们:

(1) 关注核心知识与技能的练习。“总的来说就是, 需要自动化的过程往往是自动化后效益能达到最大值的技能的基础。”因此, 教师要把每节课、每单元、每学期的内容, 及时地帮助学生梳理、归纳, 提炼成最核心、最基础的知识、技能, 要求学生反复练习。

(2) 量力而行, 作业、练习层次化。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与阶段, 选择作业、练习的层次。基础较差学生以记忆领悟式为主、理解应用式为辅, 达到“依葫芦画葫芦”的水平;基础一般的学生以理解应用式为主、综合应用式为辅, 达到“依葫芦画瓢”的水平;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以理解应用式和综合应用式为主, 探讨创造式为辅, 达到“依猫画老虎”地步。

(4) 彰显个性, 练习形式多样化。教师要注意把数学最核心、最基础的知识、技能分散练习, 同时, 要善于创设不同的练习情境, 学生可在阅读中练习也可在活动中练习, 可在交流中练习也可在独立思考时练习, 还可在游戏中、实践中练习等。对练习效果的测试也可广泛采用一试多卷考试:允许学生选择不同水平、不同要求的试卷 (可采用A、B、C三种由易到难的试卷) 参加考试, 并通过学分制体现这种差异;一卷多题考试:在同一份试卷中可采用选做题的形式;一科多项考试:如分设基础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专业相关的数学、动手操作的数学等, 使练习与测试成为彰显个性的舞台。

4. 有效帮助后进生提高

作者指出:学习迟缓者和其他学生具有的潜能一样, 但是他们的差别在于他们所知道的、他们的动力、他们遇到困难时的毅力以及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不同。我们首先要确保他们相信自己能够进步, 然后我们要让他们相信为此所做的努力是值得的等。为此, 我们需要:

(1) 对学生抱有热情与信心。学生成绩差常伴有自卑心理, 表现为望师生畏。教师要通过课内外主动接近、了解学生、关心学生, 教学过程理解、尊重学生的差异, 对学生有更多的信任与期待, 使课外的关心、帮助与课内的包容、尊重相得益彰, 创设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意境。

(2) 及时肯定学生的努力过程。帮助学生正确归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 就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内部来说, 他们之间学习成绩的差异与非智力因素水平有显著关系, 而与智力水平关系较小) , 努力帮助他们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寻找突破, 及时肯定学生的努力过程。

(3) 制定切合实际的努力目标。教师要针对学生基础, 帮助学生一起设定阶段性目标, 借用“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策略, 从记忆最基本的事实性知识做起, 逐步提高要求, 使学生在经常性的成功体验中增强学习信心, 提高学习兴趣, 改进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

在探讨有效教学时, 人们常常引用杜威的一句名言:“一个有效的反应就是能完成一个可以看到的结果的反应。”对此,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中的一句话更值得我们谨记:“为了确保学生跟随你, 你需要让他们时刻保持兴趣;为了确保他们有兴趣, 你需要期待他们的反应, 你需要了解他们。”这或许是该书对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的最大启示。

参考文献

[1]丹尼尔.T.威林厄姆.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2]蒋乃平.文化课应该让中职生“学得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4) .

上一篇:水通道蛋白1下一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