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应用于企业

2024-10-23

管理会计应用于企业(精选12篇)

管理会计应用于企业 篇1

一、新形势下管理会计的新内容和新概念

随着国内外经济的较快发展, 现代企业管理会计衍生出新的工作内容, 其中主要包含:预测经营前景, 即在未来总目标及经营方针指导下, 以及市场经济规律作用及经济条件约束下, 企业对未来销售、成本、利润与资金的变动趋势以及水平等进行有目的地预计和推测, 以便为内部领导层提供经营决策方面的详细资料;参与经营决策, 即在搜集、整理决策目标相关信息资料基础上, 企业以科学的方法计算出长短期决策方案相关的评价指标, 进而实施正确的财务评价并确定最优行动方案;控制经济过程, 即在有机结合企业经济过程的事前与事中控制条件下, 企业事前编制科学标准, 认真分析控制执行过程中的实际和计划出现偏差的原因, 以采取有效性措施, 实现企业经济活动的良性运行;考评经营业绩, 即在明确各个部门及单位人员职责的前提下, 考核责任指标实践情况, 查找执行中的不足之处, 更好地实践奖惩制度和改善措施。

在新的内容影响下, 管理会计还根据企业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的生命周期, 衍生出诸多新概念, 比如顾客价值、价值链、核心能力、资源规划等。顾客价值源于管理会计为顾客创造价值这一实践目的, 此点已在国内外公司内部获得认同, 如索尼公司、TCL集团有限公司等;价值链, 这一概念是一种基于定量分析视角的价值链分析方法, 即利润库分析法, 其通过分析和审视利润在价值链各环节之间的分配过程, 来为企业决策者获取决策依据;核心能力的概念主要从公司CEO角度入手, 充分分析企业独特的形态、规避组织困惑、实践策略、维持企业个性等竞争战略内容;资源规划, 管理会计中产生了财务资源规划的概念, 它最大目的在于以最快的速度提供产品或者劳务, 用来满足顾客需求;货币增值, 在平衡质量、时间、成本以及风险等因素基础上, 管理会计努力实现资源利用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的综合化。

二、当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的现状分析

目前, 管理会计在国内企业应用过程中主要呈现出如下状况:

首先, 我国会计实务界对管理会计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系统应用。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进入我国至今, 管理会计在国内的应用已有三十多年的时间, 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管理会计并未在我国企业界中得到较为广泛的重视和应用。一方面, 企业决策者对管理会计不予重视, 使得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缺乏领导支持和推动, 会计人员难以有效发挥会计预测、决策、规划以及控制等各项作用;另一方面, 管理会计始终不能独立于财务会计而存在, 国内企业会计一直以来太过侧重财务会计, 比如侧重于财务会计在日常工作中的简单循环, 对会计实务则关注甚少, 更无法谈及从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高度重用管理会计。此外, 当前会计人员大多缺乏管理会计工作能力和经验, 甚至有会计工作者以财务管理代替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自然无法发挥出应有功能。

然后, 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完善。虽然我国管理会计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已形成, 但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不完善现实仍然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管理会计内容多变、方法复杂、应用不善、实践不易, 管理会计概念、对象、目标、假设、原则等相关基本理论等也只是零星分布于少数文献资料中, 其由于缺少相应系统性、组织性协调, 而难以形成一个整体。当前, 管理会计的内容基本与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相重复, 管理会计自身学科理论更难获取独立的发展空间。

最后, 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满足现代经济管理的要求, 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应最大限度地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 使管理会计成为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全面发挥会计信息在现代企业治理中的应有作用, 管理会计便应在信息披露范围、数量以及质量上寻求突破, 为企业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尽可能详细地了解到管理信息的资料, 不断实现管理会计的自我完善和企业所处环境的优化。

三、现代企业制度下管理会计的发展呈现新趋势

知识经济时代, 现代企业所处新的生存环境, 使得管理会计逐渐由过去对企业内部信息的关注, 向对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同关注而转变, 其具体体现在:

传统的成本会计向基于经济活动的成本核算转变, 使现代企业能够为客户创造出远超于成本的价值。作为客户自愿为产品或服务支付的价钱, 价值成为现代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 在实施成本核算的过程中, 企业的生产和服务成本贯穿始终, 成本核算应包括工作时成本的核算以及不工作时成本的核算。

价值链成本核算应运而生。为了能够立足于国内外市场中, 现代企业必须在了解自身经营成本基础上, 深入了解整个经济过程的成本, 哪怕是某一产品价值链上的某个环节, 企业都必须要弄清楚和产品相关的整个价值链中发生的全部成本。加之当前客户讨价还价能力明显增强, 企业产品价格的确定逐渐由过去以成本确定价格的方式转变为现在以价格确定成本的方式, 使整个产品价值链上的企业在达成战略联盟关系之后, 能够更加节省成本。

企业绩效测评指标发生改变。上世纪八十年代, 多有企业因自身产品质量下降、客户满意度降低而丧失市场份额和竞争能力的情况, 此种背景为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广泛推行奠定基础。近年来,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 现代企业发展战略逐步由以质量为中心演变为以客户为中心, 市场份额、产品质量、顾客满意度、创新能力等新的考评指标诞生, 平衡计分法、基准指标法等新的测评方法也随之盛行。

四、提升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效果的主要策略

强化企业领导层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管理会计应确定为企业价值管理的核心, 其旨在帮助管理层实施相应的企业计划、评价以及控制手段, 确保企业能够恰当使用资源、承担起相关经营责任, 以及收集、分析、解释与传递财务信息等。这便要求企业设置专门的部门、明确不同部门独立的职能, 使企业管理层和其他各部门等会计信息使用者, 能够全面了解报表的信息和目的, 帮助不同部门编制相应的经营计划和策略。

不断改善管理会计所处的法律制度环境。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管理会计逐渐成为现代企业强化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并且立足于现代企业管理中会计学和现代管理科学理论, 为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提升经济效益而努力。同时, 从我国会计工作惯例出发, 企业管理会计还须编制一些指导性的制度, 以指导企业能够适当扩大企业规模、高度集中企业资本、提高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

大力提高财务会计工作者素质。较长时间以来, 我国管理会计在会计实践上取得极大成效, 但为了真正有效地推广管理会计, 企业还应致力于内部会计人员素质的提升, 针对性地完善日常会计核算的基础工工作, 比如企业要求管理会计人员不断夯实自身综合素质, 又或者强化管理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此外, 企业还应注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特别是企业领导管理层以及会计人员应坚实自己遵守《会计法》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相关会计法规的法律意识, 提升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全面推进会计电算化, 促进管理会计逐步朝向电算化方向发展。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管理会计应重视一些更为复杂的计算分析方法, 以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同时有效减少大量的工作量, 提升管理会计人员工作效率。这意味着现代企业应最大可能地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 通过企业内部网、数据库等会计软件, 使企业获取尽量多的会计信息, 推动管理会计实现自身电算化的发展。

摘要:上世纪初, 工业革命取得的巨大成功为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进而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程度不断提升、企业生产规模明显扩大, 直至后来, 企业生产经营逐步由产品化时代向市场化时代转变。与此同时, 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之于企业生存和发展具备了更大的现实意义, 尤其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 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会计提出新的要求, 会计除了要做到事后记账、算账以外, 更要实现较好的事前计划和事中控制, 因而, 管理会计逐步演变为独立分支的现代管理学科理论。

关键词:管理会计,企业会计,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施莹, 戴红玉.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企业研究, 2010 (12)

[2]钟小玲.论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实践中应用的阻力.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15) 4

[3]马文.浅析管理会计发展的新趋势.金卡工程 (经济与法) , 2010 (9)

管理会计应用于企业 篇2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他是指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现“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方法。由此可见,目标管理的首先条件是先确定目标,好目标一定要结合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员工之间的特点来制定。目标并非命令,而是承诺。他调动了全体职工及管理者的积极性,并把职工和管理者紧密地联系到一起。对促进企业发展是非常有效的。而我们公司目前有些地方已经初具目标管理的模式了。比如:公司的各个独立核算单位每年都提出自己的利润指标,并因此制定了奖罚措施。这就是说各个部门都制定了自己本年的目标,并得到了公司认可。目前他们需要做得是,把这个目标公布给所有下属部门,然后由各分厂、部的下属各部门、职工根据自身的工作岗位来认定自己本人或部门所应承担的利润指标,从而大家齐心协力,为达到最终目标而共同努力。这样就形成了目标管理。但目前我们还不能算是目标管理,因为我们缺乏的是下属各部门之间的具体目标和为完成自己岗位目标而制定的奖罚措施,以及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因此,我们的管理仍属于“人制管理”,即靠的是领导的管理,这是我们有待改善的地方。

其次,目标管理重视结果。强调自主、自治和自觉。并不等于领导可以放弃不管。相反,由于形成了目标体制,一环失误,就会牵动全局,因此领导在目标实施过程中的管理量是不可缺少的。首先要进行定期检查,利用双方经常接触的机会和信息反馈渠道自然地进行,其次要向下级通报进度,便于互相协调;再次要帮助下

级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问题。当出现意外、不可预测事件的严重影响时,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手续修改原定的目标。

我们在了解了目标管理的科学性、先进性侯,也要近距企业自身的性质来决定我们如何实行目标管理。我认为目前我们公司完全实现目标管理的条件不成熟,因为目标管理的适用群体是以知识型员工为主要管理对象的管理活动。关注的是员工对目标的设定、达成方法、完成结果的主要方式。目标管理要求员工主动承担责任,自主管理完成目标的过程。但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的现状,现在一定范围内实行目标管理,如果员工不能自主认定目标,可以先由领导制定目标,让员工去实现,并在工作中逐渐引导员工、激励员工完成目标。从而循序渐进,逐渐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使其由被动受命过渡到“自主认购”,这样就完成了目标管理。同时还要保持公平、公正使奖罚和目标成果相配合,否则会削弱目标管理的效果。

黄丽芳

管理会计应用于企业 篇3

关键词:责任会计  施工企业  项目管理  价值评析

随着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生产经营管理和资金管理水平的提高,责任会计在施工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责任会计作为一种对责任、权利、利益等进行有效结合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与资金管理的有效结合,从而使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 责任会计应用于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1.1 有助于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展现自我能力

由于责任会计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不但注重管理工作的实行效果,而且还对管理工作的实行过程给予相当的重视,同时还加大了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因此,责任会计应用于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从一方面来说可以对各个阶层的人员的岗位和责任进行确认,给予相关的权力和职责,同时另一方面还能够做到奖罚分明,通过将绩效与工作完成质量进行挂钩,从而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过程中充分的展现自我能力。

1.2 有助于加强施工管理工作,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

以往采用会计核算方式主要是以项目为主,对于项目这一核算对象进行简单的核算,但是要求必须要根据所规定的步骤进行,不得擅自对工作的步骤、内容进行更改,因此也无法在时间上与项目管理进行同步,导致无法及时的确定项目工程的经济效益。但是责任会计在实行的过程中,不会受到会计核算方式以及步骤的制约,可以在工作的过程中对采用的管理理论进行变通,可以将信息理论、目标管理、控制理论、预测学等各种现代化管理的理论灵活运用,有助于加强施工管理工作,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约束。

2 责任会计应用于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价值意义

2.1 为了满足现今企业生产经营的客观需求

一般情况下,较大规模的施工企业都会在总公司中设立一个总指挥部,在本地或各地设立分公司,在分公司中设立施工队;而有的施工企业是在总公司中设立一个总指挥部,然后在指挥部中确定几个项目管理部门。这主要都是为了能够方便对于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总体管理,对工程进行总指挥,从而保证能够对工程施工过程拥有全方位的掌握。但是,对于现在大多数的施工企业来说,很多都不重视经营管理和成本控制,从而导致经营生产低下,无法满足所需的质量要求,因此将责任会计应用于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是为了满足现今企业生产经营的客观需求。

2.2 为了满足实现现今会计制度的客观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施工企业在进行项目管理的时候,需要根据现行的企业制度将责任会计的职能充分的发挥出来,也就是要尽最大的可能性保证资金的安全,同时还要更深一步的将监督、掌握和咨询的职能充分的发挥出来。由于在现今的会计制度中,责任会计在对经济进行全面性管理和监督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应用责任会计是为了能够满足实现现今会计制度的客观需要,充分的发挥责任会计的职能。

3 责任会计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3.1 设立责任核心点,确定责任范畴

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过程中要按照企业内部情况设立责任核心点,将企业内部中各个部门进行划分,确定责任核心,依据各个责任核心点的特征,规范各核心点的责任范畴,确定和保证各核心点能够在自身的责任范畴内具有自主权和独立性。通常情况下,施工企业都会将项目管理部设置为责任核心点,在一二级的核心点设立利润核心点,之后在三四级的核心点设立成本核心点,专门对可以进行成本控制的资金负责。设立责任核心点后,要确定各核心点的责任范畴,要求各个核心点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相关部门颁布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进行项目管理工作,保证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每项经济技术指标都达到规定的要求;对于施工项目进行分包的工程项目要进行监督管理,保证分包工程项目的质量达到要求、施工进度符合要求、施工具有安全性等,并组织进行验收;对于施工管理中的日常工作要具有计划性和组织性,确保施工工作的正常运行,保证整个施工项目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都达到所规定的要求,保证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3.2 制定责任计划安排,建立责任考核体系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制定责任计划安排实际上就是通过各责任核心点将施工企业所需要的整体方向进行实现。一般来说,制定责任计划安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要将项目的成本降低计划进行制定。依据施工图所提供出的预算结论为核心,分别将施工图中的预算进行划分,将项目成本中可以进行控制的内容划分到项目的预算收入中,将不可以进行控制的项目费用进行独立登记之后,将可以进行控制的内容预算中包含的劳务费、材料费、机械费等尽可能的降低费用支出,使成本费用得以降低,最后将各个可以控制的预算进行整理汇总之后制定成为项目的成本降低计划。另一方面,就是将制定好的责任计划安排进行实现,以制定好的责任计划安排作为工作项目完工之后的责任预算,建立责任考核体系,分月、季度、半年制、年度以及项目完工等几个方面进行项目责任考核,保证责任预算能够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率和施工管理水平。

3.3 创建满足应用责任会计所需的根本要求

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应用责任会计,必须要创建一个能够满足应用责任会计所需的根本要求的环境,主要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要求。

①内部要求。内部要求主要包括必须要拥有或制定周全的考勤体系,健全和完善责任核心点所需要的成本转账体系,保证所有的基本资料都具有准确性和全面性。同时,还需要确保基本的工作条件,包含了对于固定物资的分发、保存、报销、废弃等,编制具有全面性的资金使用、费用支出等各种财务预算,创办一个内部银行或者是责任结算核心点,保证资金结算的安全稳定和全面性。

②外部要求。外部要求主要是指目前政府对于企业都实施经济责任体系,从而使以往企业总是吃“大锅饭”的局面得到改变,这也使得企业由原先的生产类型逐渐的向生产经营类型进行改革。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在内部实施经济责任和责任会计制度,保证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中所使用的最低资金能够满足于市场所需的材料价格,为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日常所需提供保障。

4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应用责任会计,实施责任成本制度,能够推动施工企业在内部实施内部经济责任体系,从而为提高施工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提供保证。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中应用责任会计,能够更好的对施工项目进行统筹规划管理,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促进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的提高,为施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陈学军.责任会计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2(08).

[2]甄玉清.责任会计在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1(06).

[3]曹昕昕.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中会计职能的定位[J].科技致富向导,2011(05).

[4]詹卫国.浅谈责任会计在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3(09).

[5]白兰新.探析会计在施工成本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外资,2013(01).

计算机信息化应用于企业管理浅谈 篇4

1 企业管理信息化

企业管理信息化, 指的是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活动环节中,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网络系统, 使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工作流集成和整合, 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的过程。简单地讲, 就是企业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新的经营管理模式, 全面实现业务流程的网络化和数字化, 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2 企业管理应用计算机信息化的必然性

改革开放, 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经济信息实现了全球化, 地球也从一个星球变成了“地球村”。因此, 我国企业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 即使是一个内向型的企业, 它所需要的所有资源信息都来自于国内, 可是依然采用传统经营管理模式, 很难对市场变化、行业动态做出及时的反映, 必须失去占领市场的先机, 最后逐渐被市场所淘汰。因此,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计算机信息化被广泛应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 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它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3 企业管理应用计算机信息化的可行性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 计算机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取得了高速发展, 包括计算机设备、网络技术以及软件开发等方面。尤其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已经拥有了一大批经验丰富, 技术水平高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这为计算机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来看, 我国企业在建设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可我国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 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 因而全面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必将成为现实。

4 计算机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1) 计算机信息技术, 扩大了企业的竞争范围。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全球化, 使得企业资源信息也实现了全球化。在我国加入WTO之后, 我国企业赖以生存的市场不再仅有国内市场, 已经逐步扩展到国际市场, 大大扩大了我国企业的竞争范围。这仅仅是从宏观角度讲, 从微观角度讲同样也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 不仅帮助企业加强和改善了原有产品的性能, 也降低了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成本。同时,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子商务广泛应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因此, 这些因素最终为企业形成了成本优势, 大大扩大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范围。

(2) 实现业务流程的有效重组, 优化了组织结构。信息技术被应用到企业管理后, 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它的应用, 加强了企业对物质资源、资金、工作人员已及信息等方面的集成管理, 使业务流程实现了网络化和信息化, 改变了以往组织结构因多等级而出现机构臃肿的情况, 实现了组织结构的优化。

(3) 信息技术的发展, 提高了企业的应变能力。企业作为一个盈利性的组织, 最终目的是获得经济效益。面对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 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才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前提。要想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关键在于企业对市场经济的敏捷性和应变能力如何。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 可以全面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和行业动态的应变能力, 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有利于企业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4) 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 从根本上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知识、技术时代,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更是加快了时代的进程。如果一个企业具备了技术上的优势, 可能比竞争对手获得更大的优势。因此, 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 有效地帮助企业加强了原有产品的性能, 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持, 也使得产品性能更具科学性和知识性, 根本上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 结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要想在这种情况下获得市场份额, 谁先在信息领域占领先机, 谁才会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取得胜利。因此, 在未来经济发展中, 计算机信息化将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 为企业的长久生存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周新宇.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策略分析[J].现代商业, 2010 (5) .

[2]赵宏婧.浅谈企业的管理信息化[J].企业导报, 2010 (9) .

管理会计应用于企业 篇5

计量管理是企业精益管理的一个分支,计量工作的执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工作。在企业中,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整、有效的计量管理方法为企业的精益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一、做好精益计量必须做好以下计量确认的七项基本活动。

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比对、调整、修理、封印、标识,是企业计量工作的七项基本活动。在实际工作中应区别检定、校准、比对的定义和工作方式及内容。检定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它是验证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否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的过程。因此检定要依据检定规程并在企业建立计量标准且经国家计量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授权的前提下,由经过培训考核并取得该项目检定员证书的计量人员进行。而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它是确定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的过程。而比对是利用同类测量设备或同一标准物质、同一标样在同一环境、同一方法间进行的一种校准。

另外,调整、修理后要对测量设备进行必要的再校准;经校准或检定后的测量设备需封印的,应明确封印范围、位置、封印材料,以防止误用或未经授权的改变。对测量设备

进行标识是向监视和操作测量设备的人员传达测量设备经计量确认后的信息,是每次计量确认后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

二、做好精益计量必须制订适合本企业计量器具的确认周期。

计量确认间隔的确定分两部分:

1)强制检定必须执行国家检定规程规定的周期,不得延长;

1检2)非强检测量设备其确认间隔参照以下方面确定:○2制造厂技术条件规定及使定规程和本公司校准规范规定;○

3检测参数的准确度和重要程度;用频率、环境条件的优劣;○4是否用于关键/特殊过程重要参数的测量;5测量设备经一○○6历年来一次校准合格率定时间运行后计量特性稳定情况;○的统计情况。

计量确认间隔的调整:在周期内出现局部小批量不合格、周检合格率明显降低时应适当调整计量确认间隔。若周检合格率≤92%,确认间隔在原间隔月数上适当缩短;若周检合格率为92%~98%,确认间隔保持不变;若周检合格率>98%确认间隔应在原间隔月数上适当延长。也可以采用其它方法,但必须具有合理性及有效性验证原则。使用单位提出调整时应填写《计量确认间隔调整申请表》,经评审后确定实施。也可参照JJF 1139-2005《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确定原则和方法》之规定进行确定和调整。

三、做好精益计量对测量设备需采用唯一性标识的方法。

计量确认状态标识有:合格、准用、限用、禁用四种,是现场检查、巡检、审核的重要内容和证据。因此标识要做1内容填写清楚;○2粘贴位置正确醒目;○3能够追溯。到:○应采用企业内部测量设备分类管理统一编号为测量设备的唯一性编号。不赞成出厂编号作为计量器具编号,因为在实际运作当中不便查找、追溯和管理。

应规定《计量器具ABC管理办法》,以明确管理的范围、类别和标识的要求,证明测量设备在合格、受控、有效状态下使用。

1准确性较低如样板;2仅其中C类测量设备管理范围:○○3一次性检定;○4不易拆卸起指示作用如电流表、电压表;○随设备大修时同时检定;应列出《C类测量设备台帐》;

1外观完好性检查;○2标识有无脱落破现场巡检的内容○3功能性检查、零位校对、显示是否正常;○4高度控制损;○测量过程为必查内容。

现场不合格测量设备的控制程序简单说就是:标识、记录、评价、处置和追溯,应对现场巡检的结果做《现场巡检记录》并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四、做好精益计量规范有序的做好测量设备的流转工作。测量设备的流转:由技术部门制定《测量设备配备方案》,明确规定产品、过程控制参数和控制限;由计量部门确定顾客的计量要求——明确拟购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审批使用单位测量设备需求计划,填写《测量设备购置申请表》;物资部门根据配备方案编制《测量设备采购计划》,对合格外部供方进行评定,调查其资质和质量保证能力,索取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或型式批准证书等,建立《合格供方档案》。采购后由计量部门进行入库检定,合格入库,不合格办理退货手续,并由计量部门出具《测量设备退货通知单》。使用单位填写《测量设备领用单》,到计量部门填写《计量器具检定修理收发记录》,经计量部门首检、编号、确定确认间隔和类别(ABC分类管理)、填写《检定记录》、《历史记录卡》并列入《测量设备台帐》,编入《周检计划》,贴上《计量确认状态标识》,开具《检定/校准证书》使用部门方可使用。在使用期间如超过一个周期不用,使用单位应填写《封存计量器具申请表》,经批准后由计量部门办理封存手续,贴《封存》标识,并纳入《测量设备封存台帐》;对不合格的测量设备经修理后计量特性仍不能满足计量要求的,经批准可报废,需填写《测量设备报废通知单》。非正常报废、人为损坏、丢失应填写《测量设备丢失、损坏报废单》,并从台帐和周检计划中剔除,按《计量管理考核办法》予以处罚,并纳入月度《经济责任制考核》。属大型、精密测量设备的报废按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程序进行报废处理。经检定/校准或修理后再校准合格的测量设备进入下一个周期,测量设备的流转才算完成。

五、做好精益计量应指导员工合理地使用计量器具。

1.定期举办由计量人员、各部门主管领导参加的计量管理培训班;

2.通过企业办公网络平台、大屏幕宣传计量法律法规及计量工作动态;

3.举办《计量器具正确使用方法展览》,用照片、图解、说明等方式介绍计量器具正确使用、操作方法及错误使用方法的纠正要领。

4.举办计量知识百题竞赛;

5.主要计量量化技术参数图表上墙; 6.组织定期现场巡检、抽查等等。

六、做好精益计量降低检定成本增加企业效益是关键。

检定成本是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检定量大而且常用的测量设备,建立计量标准对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开展检定项目应经过慎重的调研、考察、论证、分析利弊,从降低检定成本增加企业效益和企业长远发展方面考虑。

现我企业精益计量的管理理念得到不断提高和充实,精益计量的工作也正精益求精、精益不懈的执行。服务于企业,精益计量已通过测量管理体系3A级的认证工作,收到了预期可观的效果。

设备能源处

管理会计应用于企业 篇6

【关键词】学习型企业管理;传统管理;对比;分析;不同;建议

21世纪以来,我们迈入信息化时代、知识型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必须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不断的进行优化和完善,对企业进行科学合理化得管理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还能够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对于现代化企业而言,选择一定的管理方式日益重要。传统型管理模式虽然仍然被大部分企业所应用,但是在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急需改进,而学习型的管理模式开始兴起,逐渐获得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关注。本文就是对学习型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进行对比探究。

一、传统企业管理概述

1.传统企业管理的概念。

传统企业管理按照工作职责的差异性,将企业的全体员工划分到三大部门当中,第一个部门是企业管理部门,第二个部门是企业行政部门,第三个部门是企业职能部门,然后每一个部门又细化为很多个部门,力求将每位员工的工作职责细化,保证企业员工岗位匹配、权责明确。同时,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组织形式采用的是科层制,在这样的组织结构中,企业的管理层主要负责企业的总体发展规划以及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其他部门则负责执行管理层所规定的计划和制度,并对员工的行为实施监督,最后将企业经营的状况、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员工的工作情况反馈给企业管理层,保证企业管理层人员能够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实时情况。

2.传统管理企业管理的特点。

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科层制的企业管理组织形式主要表现出五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职责明确,企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相匹配的岗位,都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员工需要负责好自己的工作内容并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工作责任,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无论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保证能够问责到人。第二个特点是规章制度明确,采用传统管理模式的每一个企业都必须相应的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并且员工的所有工作内容都有相应的制度规定。员工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做事。第三个特点是每个企业都必须从下而上建立级次组织,并以此形成一个以管理层为核心的指挥体系或者组织级次体系。第四个特点是作为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保持理性,不能够受到个人主观情绪的影响去做事情。第五个特点是企业需要有明确的晋升制度,企业在员工一进入企业之后就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并且为员工许下职业发展愿景,只要按照企业的晋升制度去努力工作,员工在企业中一定会获得良好的发展。

3.传统企业管理的优缺点分析。

(1)传统企业管理的优点

传统企业管理的优点首先表现在这种科层制的组织形式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次,传统企业管理更加重视企业的规章制度,强调用完善的规章制度去约束人,以此来确保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同时在严格的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下,保证了员工在企业内部命令的绝对服从。因为在执行过程中员工很少会进行反对,所以企业的管理政策和能够进一步的落实和执行,同时企业对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的反应能力更快。最后传统企业管理人员的聘用机制决定了企业并不能够随意的将员工解雇,这能够保持企业内部员工队伍的稳定性。

(2)传统企业管理的缺点

传统企业管理的缺点是因为等级观念过于严格,导致内部员工之间缺乏不要的沟通,所以其协作性非常差,很难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企业很难对急剧变化的市场做出迅速的反应。

二、学习型企业管理概述

1.学习型企业管理的概念。

学习型企业管理理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它是指通过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提高员工的工作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热情,并促进员工专业素质的提高,最终建立起来的呈现扁平结构的,符合人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企业管理模式。

2.学习型企业管理的特点。

学习型企业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学习型企业管理是以企业的共同愿景为基础,开展团队式学习,是具有扁平化和弹性的学习组织。第二,学习型企业管理在管理内容上,以增强员工的学习自主能力为核心,并且注重员工的创造力的培养。第三,学习型企业管理在策略上讲究以快取胜的柔性策略,并以学习为驱动促进学生学习。第四,学习型企业管理更为注重学习的重要性,强调无论员工在企业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内容,都必须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个人职业道德素养。第五,学习型管理模式的管理手段更加多样化,它与互联网技术充分结合,以此对企业实行全方位的管理,让企业的管理更为方便和快捷。

3.学习型企业管理的优缺点。

(1)学习型企业管理的优点

学习型企业管理的优点有两个,第一它能够为企业节省时间成本,尤其是管理时间成本这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第二学习型企业管理注重“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的特征,在最大限度上尊重了员工,这有利于减少企业人才的流失。

(2)学习型企业管理的缺点

学习型企业会增加企业成本的负担,同时还加大了企业的管理风险,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稳定性比较差。

三、学习型企业管理和传统型企业管理对比分析

1.组织结构不同。

传统企业管理与学习型企业管理的最大不同点就是组织结构的不同,前者呈现从下至上的级次结构,后者则呈现的式扁平式的组织结构。在传统企业管理过程中,等级观念非常严格,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的执行能力,员工并没有参与到企业决策当中的权力,决策权主要掌握在企业管理层的手中。这种决策权在管理层手中的优势就是有利于企业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应对反应,促进企业的发展。而学习型企业管理则恰恰相反,扁平式的组织结构式的要求是企业需要不断的对其管理结构进行精简,而更为注重员工的参与性,希望能够提升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将员工自身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减少管理者对于员工的高要求管理,让员工自主的为企业做贡献。在学习型企业管理中,企业管理者通常将员工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分配,让全体员工都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来,并让员工的个人价值得以实现,同时通过有效的沟通,共同确定企业的经营决策,以此来保证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性。

2.管理理念的不同。

传统企业管理与学习型企业管理的第二大不同点就是管理理念的不同,前者更为注重对企业有形资产的管理,主要包括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设备管理以及土地管理等,希望通过对有形资产的管理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后者则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也就是说更加强调人的作用,在管理的过程中,更加尊重员工的主观意愿和个人情绪,希望通过学习鼓励、互相帮助的方式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最大限度上将员工的内在潜能和个人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为每位员工提供展现自身能力的机会,并对每位员工的创新能力进行不断的开发,以此来增加团队的合作能力。学习型企业管理师通过对企业人员的管理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而达到为企业降低成本的目的,这种管理方式不仅能够保持企业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减少企业人员的流失,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管理内容的不同。

传统企业管理与学习型企业管理的第三大不同点就是管理内容的不同,前者在管理内容方面更为注重对企业规章制度的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十分重视规章制度在企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企业管理者针对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会设置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制约,以此来达到约束员工行为的目的。同时,在传统企业管理中,强调企业员工必须要绝对性的服从于企业制度,丝毫不可违背,一点企业员工做出违背企业制度的行为,就必须要承担企业规章制度中所规定的惩罚。而后者在管理内容方面则更为注重对员工专业技术以及知识水平的提高,在学习型企业管理中为员工创造一个和谐的、舒适的学习和工作氛围,促进员工自主进行学习,自觉完成工作内容,首先将个人目标得以实现,然后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4.管理目标的不同,实现手段不同。

传统企业管理与学习型企业管理的第四大不同点就是管理目标的不同,导致其实现目标的手段也不同,前者企业在设置管理目标时,更加注重企业产量的增加幅度与企业最终所获得的企业利润额。在这样企业目标的要求下,企业想要实现其管理目标,必须对企业产量加以扩大,相应的也必须要将销售渠道扩宽。而后者企业在设置管理目标时更为注重对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希望以此来促进企业经济利润最大化。为了实现这样的企业管理目标,企业必须更为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希望企业员工能够创造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备受市场认可的新产品,以此来满足消费者不断扩大的消费需求,最大限度的提升企业的销售利润率,最终保证企业经济利润最大化的实现。

四、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与发展,现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环境日趋复杂,企业想要在繁杂的、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经营管理理念加以改革和创新,要不断根据市场的变化需求调整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无论是传统管理模式也好,还是学习型管理模式也罢,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因此,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对于管理模式的选择不能局限于一种,而应该集多家之所长,综合运用管理模式,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林华. 论学习型企业管理相对于传统管理的对比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20:59-61.

[2]潘萍. 论学习型企业管理相对于传统管理的对比分析[J]. 中国市场,2016,22:69-70.

[3]马蕾. 传统企业管理与学习型企业管理特点对比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1:20.

作者简介:

管理会计应用于企业 篇7

1.1 EAI的概念

经济与社会全球化带来了信息化建设的蓬勃发展, 不论是企业还是高校, 其内部所使用的应用系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对系统之间数据关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发展形势迫使企事业单位突破传统的局部限制, 加强内部的交流和资源共享, 目的在于能够在削减成本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技术以提高其竞争力。

企业应用集成技术 (EAI) 通过将一系列的方法、技术和工具组织在一起实现对不同应用的合并与协调, 从而实现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 通过建立底层结构, 来联系横贯整个企业的异构系统、应用、数据源等。

1.2 EAI的优势

EAI的最终目的是为已存在的应用系统提供标准、统一的交换中心, 并为新的开发提供基础。EAI系统的核心由一系列组件组成, 这些组件为各种资源之间的信息交换提供了保障, 使得应用系统能够通过适配器或者连接器来访问它们。它在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善内部流程

2) 增强供应链间的关系

3) 增进与客户的联系

4) 减少市场化周期

1.3 EAI的类型

EAI解决方案可以呈现许多种形式并以多种级别出现。EAI合适的级别依赖于许多因素, 包括企业的大小、行业类别、应用的集成度或是项目的复杂度以及预算等等。

这里简单给出EAI中间件解决方案最常用的一种类型:业务流程集成

业务流程集成产生于跨越了多个应用的业务流程层。通常通过使用一些高层的中间件来表现业务流程集成的特征。这类中间件产品的代表是消息中介, 消息中介使用一个总线模式或者是HUB模式来对消息处理标准化并控制信息流。图1在一个较高的层次说明了一个开放的业务流程的组成。

2 基于XML的业务流程整合架构

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基于业务流程整合通过实现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全面分析管理, 使企业有能力从现有的环境和状态转变为随需应变的企业。基于业务流程整合的EAI作为一个工具, 可以完成已有系统间的信息连接和协调, 而且对没有任何系统的新公司而言, 可先用集成平台构筑业务流程平台, 而后把企业想要的应用系统引入其上。

但是并不能说EAI技术就不存在其自身的问题。在任何集成项目中, 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降低其中软件的耦合程度, 通常是通过使用松弛性耦合组件使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变得很少或不存在。传统的EAI要求服务客户端与系统提供的服务本身之间必须进行紧密耦合, 即要求一个同类基本结构。这样的系统往往十分脆弱:如果一端的执行机制发生变化, 那么另一端就会崩溃。例如, 如果服务器应用程序的接口发生更改, 那么客户端就会崩溃。

为此, 我们提出了基于XML的业务流程集成框架, 通过使用XML这种标准的数据交换技术来取代传统EAI技术中对适配器的要求, 以降低应用系统之间的耦合度。

XML是目前主流的数据交换技术, 它可以实现具有相当灵活性的、通用的数据交换接口, 可以有效的解决不同应用系统、不同数据源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流问题。总体来看, 数据交换的基本框架采用XML接口来访问各种数据源, 进行XML标准格式到不同异构数据之间的双向映射。翻译成XML标准格式的数据由数据交换引擎进行处理, 并通过消息传输部件进行数据的交流。

3 XML数据交换技术研究要点

3.1 XML的存储

虽然XML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存储方式, 但对企业级大型应用系统而言, 关系型数据库是最普遍使用的存储方式。在关系数据库中物理地存储XML数据有三种方法:碎片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碎片式和非结构化存储虽然很有用, 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结构化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关系数据和XML层次结构的能力。

结构化方法允许把XML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并保留数据的层次结构, 因此, 结构化存储也被称为“本地XML”存储, 这也是每一家数据库厂商希望其产品达到的目标。保留XML数据层次关系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接收XML文档, 在关系数据库中组合或修改它, 并生成新的XML数据。

3.2 XML到其他数据源之间的转换

XML与其他数据源之间的转换, 可以分成几个方面来论述:

1) XML到关系型数据库的转换:

关系型数据库是XML的最主要数据来源和目标。就目前的主流关系型数据库来看, 数据库本身已经提供了良好的XML接口, 用户已经不必再自己开发相应的转换功能。

2) XML到XML的转换:

XSLT技术很好的解决不同XML之间的转换问题, 这一技术也已经在多种产品中得到了实现。

3) XML到其他异种数据源之间的转换:

除关系型数据库和XML以外, 还有其它的数据源, 例如自定义格式的文件, 非主流数据库系统等等。这一类数据源需要单独开发相应得到XML的转换功能。

4) 基于XML的业务流程整合的实现

基于上面提出的业务流程集成架构的解决方案, 我们以某高校的共享数据库建设为背景, 对架构的具体技术进行了实现。

系统开发可以基于不同的语言和平台, 我们采用Vitria公司的EAI设计平台BusinessWare的BWE建模工具, 系统在Windows 2000Server平台上, 采用JAVA作为开发语言, Oracle、MS SQL Server 2000等作为后台数据库, XML作为数据格式。以一个教务子系统为例, 它的设计模型如图2所示。

图2的集成模型由一个流程模型和六个连接器组成, 其中有数据库和通道两类连接器, 其中整合总线和订阅总线的数据封装为XML的格式通过消息总线传递。

每一个子系统的原通道和目标通道都与总线连接, 这样就构成整个系统的“总线发布—订阅”模式。

教务处理流程本身是一个流程模型, 它的详细流程设计如图3所示。

图3中流程模型涉及到各类信息的整合和订阅, 以整合流程为例, 从教务子系统到共享库的数据转换存在三种操作:数据的添加、更新和删除。从图7可以看出从对照表到整合流程有三种转换方式, 其中对应的转换触发器分别为add、changeWithValue和deleteWithValue。再将这三个转换细化之后就能得到更底层的流程模型 (如图4示) 。

三个转换分别对应着三个转换状态, 其中包含了原数据库和共享库之间的映射关系, 数据的映射通过调用事先定义好的方法来完成, 之后统一由action state将数据推至出口端口 (OutPort) 。通过从整合模型到流程模型的一步步细化, 我们将整过程定义为一个IDL类型, 其中可以为教务输出定义模块JwPushOut和JW, 并在此之下定义事件接口, T_XJGL_XSJBXX即为图4中的三个转化事件的接口, add、changeWithValue和deleteWithValue就是这个接口中的三个事件。模型设计完成后我们就可以由BWE自动生成如下代码 (其中的parameters表示省略的参数) :

基于上述体系结构及数据集成方案所构建系统, 能更好地满足系统的应用需求, 具有程序编写代码量小, 良好的信息交换及容易扩展和部署等优点。下面给出一个XML的数据交户样例:

5 总结

该文提出了基于XML的企业流程整合方案, 数据表示基于XML, 提供了标准的数据交换格式、良好数据交换、可扩展的EAI解决方案。诚然, 系统所实现的功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在满足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的需求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但是, 基于XML的应用体系结构和数据集成方案为新形势下企业应用集成提出了新的思路, 适合未来业务流程和办公流程整合应用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刘迎春, 兰雨晴, 于乐乐.ESB中的数据交换技术[J].计算机系统应用, 2005, (10) .

[2]龙德应.基于Web服务/XML的电子商务体系及数据集成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3.

[3]潘世成.基于XML总线的企业应用集成 (EAI) 技术[J].IT论坛, 2006.

[4]黄向平.基于业务流程整合的企业应用集成[J].计算机系统应用, 2006 (7) .

贯穿于企业管理中的“尊重” 篇8

关于企业规范化管理的这个话题好像很大, 很神秘, 以至于让很多民营企业的管理者感到无从下手。理论界、培训界都有很多人在研究, 在宣传, 去开培训班, 然后赚很多银子。尽管老板们也都很热情很虔诚地去参加培训, 然而结果大家都很清楚, 无论如何, 一切照旧:不规范的企业照样不规范, 规范的企业不听专家们忽悠也照样更加规范。

其实很多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并不复杂, 但解决起来确实难上加难, 因为关键问题还是出在企业领导人的脑袋里, 也就是说他们的思想观念本身有问题。观念错了, 一切都是错的。

这个说法可能很多人会反驳, 说我们一直大会小会几乎所有的场合都在宣传管理规范化的问题, 可是我们的管理人员都不改变, 我们的员工综合素质太差, 我们有什么办法?我其实想说的是, 我通常都不太关心别人怎么说, 我在意的是你事实上是怎么做!我们也不能说很多企业领导人提出的规范化思路是错的, 但是关键在于他的那些要求都是要求别人的, 最好自己可以不受约束。如果他在会上提倡一视同仁, 那多数也是做做样子, 因为他不遵守企业内部规则的时候, 根本就没有人敢发表异议。很多企业的领导都喜欢别人喊自己“老大”, 做这个“老大”是件很爽的事情, 很爽就有很爽的道理!

其实说了这么多, 我觉得就是反应了一个问题:尊重!一个企业之所以搞不好, 很大的原因就是企业领导人不尊重人, 或他们已经忘记怎么尊重人!

上千年的皇权文化造就了我们很多人骨子里的官本位意识, 特殊化, 是很让人艳羡也值得炫耀的一件事。按照很多人的意识, 要是当上领导, 就基本代表他获得了一种可以不尊重别人的权力。不信你随便一个晚上都可以到中国男人的酒桌上去听听, 基本上只有一个话题, 举例说明自己如何厉害而故事里别人都是笨蛋!

很多企业领导人学到的肤浅的东西已经制造了太多的假象, 一般人要想分辨他们的行为是否真的体现了“尊重”还真不容易!再举一个例子, 我们几乎会听到所有的企业领导人都在谈社会责任, 也看到他们活跃于所谓的公益事业、希望工程活动, 你真的很感动吗?我通常都会去问问他们的员工, 问一下他们的客户, 如果他连员工基本的法定福利和休息都无法保证, 如果他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还有太多显而易见的值得改进之处, 我是不会相信他们尊重员工是发自真心的!员工是企业的直接贡献者, 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 他都照顾不好, 你认为他会发自内心的去关心不相干的人吗?充其量不过是噱头而已, 那叫虚伪!

企业管理不规范, 怪罪于行业竞争的无奈之举, 怪罪于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市场不成熟, 怪罪于企业管理人员能力低下或员工素质不高, 就像富士康的员工跳楼怪罪于万科一样搞笑, 在我看来那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企业领导人要是真的想让企业的管理走向正轨, 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一切从尊重做起, 如果你真正体悟了尊重, 学会了尊重, 你会发现这一切都可能已经不再是问题!

管理会计应用于企业 篇9

1.1 EVA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20世纪80年代, 美国纽约思腾思特 (Stern Steward) 咨询公司的约尔·思腾恩 (Joel Stern) 和贝内特·斯图尔特 (G.Bennett Steward III) 提出了Economic Value Added (EVA) , 其基本理念是:一个企业投资项目的收益高于该企业所有运营成本和资本成本, 该企业才创造价值。换句话说, 只有在资本投资回报率高于资本成本, 也就是高于投资资本的机会成本时, 项目才创造价值。

经济增加值 (Economic Value Added, EVA) 是公司经过调整的税后营业净利润减去该公司现有资产经济价值的机会成本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

EVA=税后经营净利润-资本投入额×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1.2 EVA运用于企业现状

EVA方法已在全球400多家公司和机构中应用, 其中包括可口可乐、西门子、索尼、美国邮政总署、新加坡航空公司等。国外的许多公司都声称采用EVA后公司价值获得了迅速增长。

现阶段, 财务业绩评价体系在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虽然许多公司都采用了EVA, 例如海尔集团、宝钢集团、青岛啤酒等, 但总体上成效不大。尤其当思腾斯特中国公司在《财经》杂志上公布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富创造与毁灭排行榜”中出现了银广夏A、蓝田股份这样的问题公司后, 使得人们对经济增加值理论产生了怀疑。

2 EVA业绩评价体系的优点

2.1 有利于衡量企业经营业绩, 引导科学决策

在计算经济增加值时, 尽管传统的财务报表是其计算的主要信息来源, 但是EVA对营业利润和投入资本进行了调整, 因而纠正了会计惯例造成的缺陷。经济增加值能够更全面和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

2.2 有利于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EVA模式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它将EVA改善与员工业绩挂钩。企业管理者要想提高业绩, 就必须从企业所有者的角度出发优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形成扁平化的管理体系, 合理进行资源配置, 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提高经营效率使企业价值增值。

2.3 有利于抑制短期行为, 鼓励创新提升企业价值

有些经营者为了在短期内提高自身业绩, 操作会计利润。例如商誉价值并不必然随着时间推移而贬值, 不宜分期摊销;研究开发、员工培训以及广告费等这些投资大部分都被计入期间费用, 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 而经过EVA的调整事项后就能有效避免。

只要投资回报率高于资金机会成本, 就能给自己和股东带来EVA。想要不断增加薪酬奖励, 就必须不断增加EVA。增创EVA的途径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技术进步, “创新者生产”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定律。

2.4 有利于更好的跟踪企业的市场价值

如果进一步把EVA评价方程分成两大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公式:

价值MV=当前营运价值 (COV) +未来增长价值 (FGV) =资本+EVA/资本成本+现值 (预期增进) =CA+EVA/WACC+FGV

第一部分就是假定当期的EVA可永续重复的EVA现值。这可以通过当期EVA除以资本成本来计算, 代表年度之间实际经营业绩的变化。正变化越大代表企业当前实际经营业绩越好。第二部分是在此点以后的EVA预期增加的现值, 值越大代表未来发展空间会越大。

3 EVA业绩评价体系的缺陷

3.1 EVA公式会计调整事项复杂

在计算EVA指标时, 调整项目有160多个, 大大增加了计算的复杂性和难度。

3.2 权益资本成本难以准确计算

权益资本成本不是实际发生数, 而是一个期望数, 因此难以准确计算。通常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计算确定, 即R=Rf+β (Rm-Rf) 。其中β系数是指股票的风险系数,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不成熟, 证券的收益率、市场平均收益率都很难确定, β系数也无法准确地计算, 从而无法准确地计量权益成本。

3.3 EVA受企业规模差异的影响

规模大的公司即使盈利能力比规模小的公司差, 资本回报率低, 但由于资本总额大, 其EVA可能比规模小的公司要大, 这显然不能用来比较它们的盈利能力。

3.4 EVA指标不能层层分解

EVA不能像杜邦分析系统的净资产收益率那样进行层层分解, 而对EVA进行分解之后, 还是要落实到传统的现金、应计项目中等, 其独特的权益资本成本项目和复杂的会计调整项目很难作为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运转效率的依据。

4 结合典型案例分析EVA利弊

4.1 美的收购小天鹅案例分析

这次收购参与竞标的有美的电器、四川长虹和意黛喜, 在激烈的竞争下, 美的电器最终胜出, 并且高出四川长虹16.54亿元近3000万元的溢价, 美的对此的解释是“物有所值”, 是否真的物有所值呢?下面我们利用EVA评价指标来进行深入分析。

美的电器之所以敢大胆并购小天鹅, 主要原因是想拥有洗衣机技术优势, 构造白色家电布局, 与海尔抗衡。

从以上的表格数据可以看出:首先, 小天鹅的税后净营业利润从2004年-2012年一直为正, 并且逐年递增到5倍多, 账面盈利能力相当不错, 按照传统的会计利润衡量公司业绩的方法, 美的收购小天鹅是可行的。但是扣除资本成本后的EVA指标却不尽人意, 尤其是2007年将近亏损了2个亿, 而账面显示盈利1个亿, 事实也证明从2003年后, 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一度面临退市危险。这充分说明EVA指标能够准确而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衡量经理人的经营水平。

其次, 2006年WACC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在创造的215173489元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有1个亿是由于资本成本降低2倍多节省出来的, 最重要的内因是小天鹅诸多的剥离出售行为, 出售了3笔资产而降低了资本成本, 由此可见, 资本不但有成本, 并且对利润影响重大, 这就大大弥补了传统财务指标的不足。

但是EVA是一个结果指标, 只能反映行为的结果, 而无法反映行为过程的有效性。要想持续地实现企业财富的最大化, 必须让EVA引入时间因素, 这也是EVA的缺陷之一, 而市场增加值MVA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来对小天鹅进行资产评估, 计算如下:

小天鹅企业价值=本年投资资本+各年EVA的折现值

计算小天鹅2008年年初的企业价值的折现率就是本年的WACC为10.94%, 则

2008年年初小天鹅的企业价值=

2008年MVA=市场价值-权益总资本=MV-TC=6808000000-2644497710=4163502290元

因此, 按照24.01%股权, 美的购买的小天鹅的企业价值约为68.08×24.01%=16.35亿元, 比16.8亿的购买价少了4500万, 所以笔者认为这次收购截止到2012年为溢价收购, 并不是物有所值。当然, 2008-2012这五年内小天鹅为美的电器创造的价值, 投资回报还是很可观的。MVA反映了市场对公司未来的管理状况的预期, 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EVA方法的短期行为局限性, 激励经营者持续为股东创造财富。

4.2 中国石化案例分析

由上面图1可知, 从2001年到2007年, 中国石化的EVA值一直在稳步增长, 2008年, 中国石化的EVA值较去年大幅下降, 股价从29.31元跌到14.7元, 跌幅达50%。同时图表中EVA也相应降到历史最低, 这说明长时间内股价的波动与EVA是有一定相关性的, 能够反映总体的盈利趋势。

但笔者认为, 这种相关性是不准确的。EVA主要侧重于当期经营业绩的变化, 考虑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 只要机会成本变大, 企业就会将权益资本出售;反之则会持有投资。此时股价大跌, 会严重影响中国石化的权益资本的经济价值, 换句话说就是市场价值相对于经济价值变少了, 那么机会成本也就变少了, 因此EVA会比当前值要高。

本文主张在EVA公式中用市场价值替代经济价值, 这样更能真实的反映企业业绩, 这也就是目前争论较多的REVA修正指标。REVA指标认为, 公司用于创造利润的资本价值总额既不是公司资产的帐面价值, 也不是公司资产的经济价值, 而是其市场价值。

5 EVA在我国企业业绩评价应用中的建议

5.1 改善EVA调整事项, 提高EVA计算的有效性

EVA的调整事项过于复杂, 有160多项, 而许多中小企业最多涉及20几项, 所以应当尽量做到简单明了, 准确易行就好, 并且是否调整应该根据其对EVA计算的重要性来进行判断。

5.2 加强证券市场监管, 创造良好资本市场环境

资本市场的不成熟制约了资本成本计量的准确性。我国的股票市场不成熟, 要使EVA真正发挥威力, 还必须要有独立、客观的第三方进来形成一种压力, 迫使上市公司提供真实的财务报表。否则, β系数无法准确地计算。因此本文建议, 暂时不妨用行业的平均收益率来代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出来的资本成本。

5.3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加强EVA宣传教育

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完全分离, 企业组织结构必须实行真正的分权化决策, 并且建立EVA激励机制, 完全将企业员工的工作动机与利益基础统一起来。再次, 建立以EVA为核心的管理体系, 形成扁平化的管理体制。另外, 要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 只有公司内部的员工都理解了EVA, EVA才具有凝聚力。

5.4 EVA与非财务指标结合, 进行综合评价

企业可以以EVA指标为基础, 结合传统财务指标, 适当选择一些关键性的非财务指标, 如市场评价、客户评价、技术创新评价、职员评价等等。也可以结合BSC指标和MVA指标一起运用。

6 结论

如何将管理会计应用于高校管理中 篇10

一、管理会计对高效管理的重要性

结合国际发展局势探讨管理会计的必须性, 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要具有战略思维和长远目光, 国际视野和前沿意识, 高校管理要具备宏观发展的战略, 所以也对高校的管理提出了高层次的要求, 高校管理中如何运用管理会计是高校进行发展战略的关键经济方案, 在迅猛变化、急剧动荡、激烈竞争的当今世界, 高校的发展和管理也发展为教育战, 管理会计是利用其所了解的信息, 进行严密的分析, 让管理部门能更加客观准确的对实际情况掌握, 然后提出科学的决定政策和实施方案。因而, 管理会计对高效管理所提供的科学依据是十分必要的[1]。

二、管理会计在高校管理中的实施

1. 从发展的大局出发, 紧密结合财务状况

未来多数高校会进入跨越发展阶段, 与国际发展并轨, 经济时代要求社会要全面发展, 那么结合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 对学校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科学的预见和创新发展都必须做资金的规划的。从发展的大局出发, 紧密结合财务状况, 避免财务风险和资金的累计增加都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目标, 基于此, 这些基本情况决定了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案来进行、策划, 解决方案, 信息调查和实施的高校管理。

2. 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

在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中, 价值的创造与维护是最为重要的两点。管理会计的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所展现的平台, 在现代生活中网络和计算机技术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2], 管理会计就可以利用网络数据库来统计, 查找数据更加简便和全面, 从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到报告, 都可以使高校各级管理人员能据此数据对日常产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 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经济决策的一个会计预算。

3. 管理会计的具体财务应用

收入预算和财务预算组成了高校财务预算, 高校中的收入预算包括教学和教研等项目设施带来的收入, 支出预算包括基本建设, 教育支出等预算支出, 这些都需要我们加强财务的控制和管理, 只有合理的统筹资金才能使收支的分配更加合理, 基于此, 管理会计才是在高校管理中起到作用。

4. 改进和创新对财务的管理

高校经济管理层不能抱有食古不化, 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 应该结合实际抛却旧的传统模式的糟粕, 开始教育战略的布局, 运用先进的教育思维和会计思维, 让财务更加的严密。目前我国高校的财务制度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 这些都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教育的发展、只有良好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才能更好的优化配置, 一个优质量的教学环境离不开优化配置的教学资源, 高校大多不以盈利每目的, 对教学成本的支出没有具体的核算, 管理会计用于高效管理将具体解决这个漏洞缺陷[3]。

三、管理会计的推广途径

1. 设立会计信息系统

设立会计信息系统在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 基于此, 就可以在财务管理部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学校的基本情况, 可以使高校的财务变动、战略方针、发展趋势更加的一体化。让管理会计在高校管理中更加的完善发展, 让财务经济应用的更加明确和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从而提高办事效率, 让高校设施更加规范。

2.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结合

会计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 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对经济的管理和控制形成了循环的改制和延伸。使两者更加结合的完善是提高高校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相应的提高高效管理的一部分, 高校在管理会计方面财务人员还相对经验较少, 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等, 理论与现实也存在不融洽的地方, 因此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机结合, 将会对高校的管理起到科学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结束语

目前管理会计在高校管理的应用上还属于探索阶段, 需要我们应用于现状中不断的摸索和完善, 在实践中寻找两者相结合的真理, 管理会计同时受到事物发展的内外因, 高校中的推广和应用还未普及, 我们高校财务管理者与高校管理者应该更加努力, 共同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 这是一个解析过去, 分析现在, 和筹划未来的综合性职能,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也希望我国的高校教育体制能与时进步, 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俊萍.论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 2014, (26) :113-117.

[2]冯星.解析管理会计在高校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4, (16) :81.

管理会计应用于企业 篇11

关键词:Web安全威胁NetContinuum应用层防火墙

近几年,Web网站的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究其根源,关键原因有二:一是Web网站自身存在技术上的安全漏洞和安全隐患;二是相关的防护设备和防护手段欠缺。 Web网站的体系架构一般分为三层,底层是操作系统,中间层是Web服务程序、数据库服务等通用组件,上层是内容和业务相关的网页程序。这三层架构中任何一层出现了安全问题都会导致整个Web网站受到威胁,然而,这三层架构中任何一层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安全漏洞,底层的操作系统(不管是Windows还是Linux)都不时会有黑客可以远程利用的安全漏洞被发现和公布;中间层的Web服务器(IIS或Apache等)、ASP、PHP等也常会有漏洞爆出;上层的网页程序有SQL注入漏洞、跨站脚本漏洞等Web相关的漏洞。另一方面,目前很多Web网站的防护设备和防护手段不够完善,虽然大部分网站都部署了防火墙,但针对Web网站漏洞的攻击都是应用层的攻击,都可以通过80端口完成,所以防火墙对这类攻击无能为力;另外,有些网站除了部署防火墙外还部署了IDS,但IDS无法实时阻断攻击,并且检测精度有限,仅能起到一定的事后查看作用。

目前,要提高Web网站的安全性,首先,要尽量减少网站的安全漏洞,如通过及时给网站进行补丁更新,或通过网页代码检视来减少网页漏洞,但这方面的作用还是有限的,因为获得补丁的时间往往会迟于漏洞发现的时间,并且Web网站有时还会因为业务连续性或兼容性而不方便打补丁,另外,很多网站的网页程序开发工作量大,很难通过代码检视来避免漏洞。其次,使用SSL加密方法保护通信流量,或者使用SSL VPN来确保经过授权的人才能连接Web应用程序。但是,SSL加密和解密过程需要耗费系统大量的开销,严重降低机器的性能,相关测试数据表明使用HTTPS协议传输数据的工作效率只有使用HTTP协议传输的十分之一。所以,要提高Web网站的安全性,还必须同时从增强防御手段入手。

Web应用防火墙是将与负载均衡设备和确保Web应用程序可用性的应用交换机集成在一起,以创造出可同时解决可访问性和安全性的产品。Yankee Group的分析师Andrew Jaquith认为,这样的平台可保持服务器对终端用户的可用性和免受攻击,还可确保进出数据中心的流。

下面我们就用一款梭子鱼NetContinuum应用防火墙来举例,来看看应用防火墙是如何保护网站防止被恶意注入和篡改的。

工作原理:NetContinuum应用防火墙通过代理(Proxy)帮助Web建起防线,基于会话的双向代理不仅能应用在网络层,同时还能应用在HTTP应用层上,确保内部服务器操作系统和TCP堆栈不直接暴露在Internet,保障web应用的安全。

NetContinuum网络架构和部署:包括单臂模式、桥模式、代理模式及主动被动 安全性增强四种部署方式。

在应用中,Netcontinuum会对应用流量(向内和向外)进行全面的检查,并管理每一个会话。通过TCP握手切断任何基于TCP的DOS攻击。在终止会话的同时,应用防火墙可以提供网络层的NAT、PAT 、ACL 策略和SSL 密码系统。系统对于HTTP内容有着完全的访问权和控制权,检查所有的HTTP 内容,解释和建立规则。

一旦某个会话被NetContinuum应用防火墙终止并被控制,将会对向内或向外的流量进行多种检查,以阻止内嵌的攻击、数据窃取和身份窃取。 可以指定各种策略对URL、 参数和格式等进行检查。除了WEB应用的安全性,数据中心还负责应用的可用性和响应时间。将加速功能 (TCP 池,缓存,GZIP压缩)和可用性功能(负载均衡,内容交换,健康检查)在一个单一的节点处结合起来会显著地简化数据中心的体系结构,以此来降低成本。

XBRL应用于会计信息平台 篇12

会计信息平台, 可以汇聚各个企业的财务信息, 其中包括财务报表及附注, 这些报表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格式存储于大型数据库中, 需求者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通过界面软件从数据库中选取能够达到特殊目的的数据进行有价值的分析。

会计信息平台是针对会计信息数据共享的一个载体的称呼。丁平准 (1988) 建议成立一个由财政部直接负责的国家会计局, 其职能分为:管业务、管制度、管数字、管人员, 其详细的称呼分别为:全国会计业务指导中心、会计法规中心、会计信息中心、会计人才培训中心。余秉坚、陈毓圭 (1988) 提出, 在建立统一会计准则的基础上, 把会计工作管理部门建设成为会计信息中心, 面向进行独立核算的单位, 集中收集、整理、加工、存储会计信息, 提高数据的可比性、真实性和利用效果, 为政府、企业及其他社会各方提供会计信息服务和财务会计咨询, 改变目前这种多头管理、信息不全、指标繁杂、口径不一、数据失真、时效性较差的状况, 建立一个数出一门、资料共享、指标统一、信息齐全、准确无误、提供及时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余秉坚、许建钢 (1988) 提出逐步建成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不能急于求成, 应当从单项开发做起, 逐步提高会计软件的通用化、商品化程度, 成熟一项即以机器代替手工, 逐步建成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然后研究以会计电算化为主体的向各管理领域逐步渗透的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应当着手研究建立中央和地方的各级会计信息中心, 使会计在宏观及中观经济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马晓芳 (1999) 提出设立会计信息中心, 建立会计信息市场。会计信息中心是对会计信息进行市场配置的组织形式及对会计信息市场活动进行服务、监督、管理、协调的职业组织。会计信息市场是对会计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的运行机制;它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会计信息的流量、流向及交换的场所或领域, 另一方面又可被看作是会计信息与其他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及其由此所形成的一系列契约。邓天林 (2005) 提出, 财政要提高执行能力, 建立会计信息中心, 实现预算管理、宏观调控、财政监督三大职能, 会计信息中心应收集提供涵盖22种会计信息的财务报告。

2 基于XBRL的会计信息平台研究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 (XBRL) 是一种基于XML的标记语言, 用于商业和财务信息的定义和交换。XBRL标准的制定和管理由XBRL国际联合会负责。

姚靠华、胡爱萍 (2006) 发表题为“以XBRL为网络财务报告标准平台的探讨”的论文, 从技术上及经济上的可行性、现实需求、实践效果等方面综合论述了以XBRL为网络财务报告标准平台的可行性, 并进行了相关的探索。深交所于2009年推出XBRL上市公司信息服务平台, 投资者可以通过平台提供的信息查询、分析比较、图表列示和实例文件下载等功能, 非常直观、方便、快捷地找到定期报告中的财务指标信息, 并且可以对同一家公司多年财务指标或者多家公司某个财务指标进行比较和展示。李佳骥 (2009) 从构建XBRL网络财务报告信息平台角度进行分析, 分析了XBRL规范内容和技术框架以及实现模式, 然后阐述XBRL优势, 在此基础上, 提出建立XBRL网络报告信息平台是势在必行的。刘玉廷 (2009) 表示, 财政部正在考虑建立统一会计信息平台的前期试点, 拟构建基于XBRL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 的标准财务报告平台, 实现基于该平台的会计师事务所监管、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应用等。

财务报告应用XBRL具有以下优点:

(1) 通过网络公布具有时效性的信息,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 提高使用效率。

(2) 降低信息发布成本, 有利于信息发布者提升财务报表的编制效率。

(3) 减少因提供不同格式要求的数据资料而增加的重复输入劳动。

(4) 可自动交换并摘录财务信息而不受个别公司软件和信息系统的限制, 为投资者或分析者使用财务信息提供方便。

3 支持企业参与

2006年用友软件公司在第二届XBRL研讨会中, 由应用研究中心杨宝刚总经理介绍了用友研究中心的定位及其在XBRL应用方面所做的一些研究和开发工作。2010年, 王文京指出:“XBRL的整体应用是一个标准体系, 是一个技术体系, 同时也是一个研究和服务产业体系, 是一个整体的生态链。用友在这个生态链里面扮演企业管理软件开发和提供商的角色。”

2012年浪潮通软BI (商务智能) 产品部介绍了浪潮XBRL方案, 详细介绍了开展XBRL应用工作的背景、浪潮XBRL解决方案、XBRL的实施步骤和浪潮信息试点情况。

中国铝业2012年进行XBRL格式财务报告的报送工作, 早在2011年1月, 其已经作为首批使用XBRL编制年报的13家企业之一, 参与了XBRL项目的首次“试水”, 公司采取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各成员分工的填报策略, 但目前自动生成实例文档尚待时日。

中海油2012年初正式启动了XBRL基础应用的建设工作, 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 中海油即完成第一版XBRL实例文档的提交。以前财务分析工作还主要是靠手工, 主要原因在于, 一方面很难从现有的报告中去提取数据, 另一方面在系统中也难以实现自动分析的逻辑。但借助XBRL, 在底层数据集成的基础上, 中海油完全可以将常见的分析逻辑固化到分析系统中, 这样系统就可以自动算出结果, 并对分析指标作出相应的解释。

国有企业的经营数据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经营数据的集合, 属于国家秘密, 采用国产软件对于信息安全更有保障。国有企业应用XBRL具有政策上的推动, 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4 政府支持

2008年11月, 财政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共同成立了会计信息化委员会暨XBRL中国地区组织。

2010年10月, 第21次国际XBRL大会在北京召开, 会上, 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 (XBRL) 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

2010年12月, 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通知》, 要求13家企业和12家会计师事务所自2011年起实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2011年6月, 通用分类标准首批实施单位完成XBRL格式财务报告的报送工作。

5 小结

通过以上研究, 本文提出一种较为合理的会计信息平台架构, 如图1所示。在国家统一的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格式下, 企业应用具有XBRL扩展的财务软件或手工方式向上级监管报送XBRL财务报告并存入地方会计信息平台, 可供地区有关单位进行分析决策。地方会计信息平台将信息自动汇总发送至中央会计信息平台, 可供财政部门进行宏观计划和行业分析。投资者、企业、税务部门也可进行相关的应用, 相比没有XBRL的数据获取, 运用XBRL更加方便、准确。

参考文献

[1]邓天林.构建会计信息中心平台支撑财政提高执政能力[J].会计之友, 2005 (11A) .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开关下一篇:网络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