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字

2024-05-12

别字(精选12篇)

别字 篇1

怎样纠正错别字?对于学生在作业本中出现的错别字, 大多数教师通常的做法就是将错别字圈出来, 让学生订正、抄写, 有屡纠不改的, 再多抄几遍以加强印象。大多数情况下是学生自己订正, 教师并不做多少个别指导, 只将错误率较高的字, 在班级集体订正。其实, 这些行为都只是让学生订正错别字, 而不是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 我们应该认识到:“订正错别字”与“纠正错别字”是两个不同的教学行为和概念。

“订正错别字”是指学生将写错的字改为正确的字这一具体行为;而“纠正错别字”是指通过一些方法或途径, 指导学生认识到错别字的成因, 从而产生正确的认识、少写或不写错别字的教学过程。“订正错别字”是学生个体单方面的行为, “纠正错别字”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订正错别字”, 学生只是订正了这一次作业中的错别字, 以后不一定就不再写错别字了。而“纠正错别字”则是以让学生少写或不写错别字为最终目的的。所以, “订正错别字”只是“纠正错别字”过程中的一个具体的活动,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而我们许多一线的教师将“订正错别字”等同于“纠正错别字”, 在大多数情况下, 只是让学生订正错别字, 而没有有效地纠正学生的错别字。教学中, 专门以“纠正错别字”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几乎为零。

举个例子:

三年级的时候, 我班有部分学生在作业中和作文中常常将“颗”和“棵”乱用。圈出了用错的“棵”, 学生想都不想就改为“颗”, 圈出了用错的“颗”, 学生想都不想就改为“棵”, 因为学生明白:不是“颗”, 就是“棵”。半个学期过去了, “颗”和“棵”订正了不知多少次, 但错误率一点都没减。怎样才让学生不再混淆“颗”和“棵”呢?为此, 我专门以区别“颗”和“棵”为主题设计了一次纠错活动:

寻找“凶手”:出示诗句:日啖荔枝三百棵, 不辞长作岭南人。这两句诗, 因为写错了一个字, 就将作者苏轼“撑死”, 这个字就是“杀害”苏轼的凶手, 请大家做做侦探, 找出元凶。

分析“案情”:谁来将案情仔细分析分析, 为何说这两句诗“撑死”了大诗人苏轼? (其实就是引导学生辨析“颗”和“棵”的区别)

“疑案”追踪:将学生作业本上以往“颗”和“棵”混淆的词句一一罗列, 让学生一一改正, 加深印象。

多有趣的纠错活动!多么深刻的印象!学生还会将“棵”与“颗”混淆吗?

认识到“订正错别字”与“纠正错别字”的区别, 当学生写错了字, 在帮助学生纠正时要设计最佳的纠错方案, 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纠正错别字, 而不能用简单的订正来代替有效的纠错。

别字 篇2

答案很快揭晓了,原来是在同学的作文稿中寻找错别字。

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篇作文稿。当我一拿到那篇作文稿,低头一看,啊!这字潦潦草草,龙飞凤舞,我连文章作者姓氏名谁都没看出来!我猜这个小作者有可能不太喜欢写作文,是被妈妈强行拉来上课的。到了这里对待作文也是草草了事,一点也不认真,有可能他的心思根本就不在教室里吧。我估计,这位小作者文章中的错别字会有很多。

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班级里霎时安静了下来。大家都低着头,认真地批改作文了。大家都想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将藏在作文中的错别字找出来。偶尔,教室的某个角落会传来窃窃私语。

我也不例外,仔细地找作文中的错别字。看着看着,我改变了对那位小作者的看法,因为我在他文章中竟找不到的一个错别字!这下我认为我可能对那位小作者的看法是很错误的,他有可能只是字写得潦草,写作水平还是不错的。

瞧,我座位前的这位女同学真有趣,找到了错别字,不确定,还要用手在空中比划一下,想一想,确定后才低头画个圈,打个叉,真认真呀!

我最终没有发现这位小作者的一处错别字。老师让我们把自己找到的错别字选一个写在黑板上,我只好问同桌借了一个上去写。大家找出来的错别字真是让人啼笑皆非:有的自创了一个字,有的拿个同音形近的瞎写一气,有的简直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一位同学上去批改正后写的字。因为他要边看边想这个字错了没有,而且我们把正确的字都写得很小,所以这位同学批改的非常慢,出乎意料的是,有五位同学虽然找出了错别字,但是还是没有改对。

错别字是作文中最常的事,每个人都会写错别字。在生活中要多看看书,增加识字量;在写作文中遇到不会写的字时,可以询问老师或查查字典,千万不要胡乱写;写完后多多检查,这样也许错别字就会少些了。

常见别字辨析(四) 篇3

“即使”不是“既使”

“即”和“既”形似音近而义不同。“即”古字形像一个人面对食器而坐,表示走近去进食。引申指接触(如“即景生情”);后虚化作副词,表示“就”(如“一触即发”);又作连词,表示让步假设关系(如“即遇困难,也应尽量设法如期完成”)。作为连词,在现代汉语中经常用的是“即使”(常用“也、还”等副词搭配使用,如“即使遭到挫折,也决不能灰心丧气”)。“既”古字形像一个人靠近食器吃罢回头将要离开,表示食毕。引申指尽(如“言未既”);后虚化为副词,表示“已经”(如“既成事实、一如既往”);又作连词,或表示推论因果关系(如“通知既已分送下去,时间就不会改了”);或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如“既肯定成绩,也指出不足”);但是“既”“使”二字不能组合成词。比如,在“既使公司获利,又使员工受益”这个句子中,“既”跟“又”是一对搭配使用的关联词,“使”是一个独立的动词,跟“既”没有意义上的联系。二者读音也不同:“即”读j!,“既”读j#。不注意“即”和“既”音形义的区别,往往容易混用。下面句子中的“既使”就用得不对。

﹡既使当时我在场,恐怕也说不上什么话。(应该用“即使”)

“既往”还是“继往”

成语“一如既往”,意思是完全同过去一样。“一”就是都或全,“既往”就是以往或过去。这里的“既”用的是其引申义,表示“已经”。还有一个成语“继往开来”,意思是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往”就是过去,“来”就是未来,“继”就是接续或连续。“既”和“继”,读音虽然相同,都读j#,但形义不同。前者这里表副词义,后者表动词义。由于对两个成语的意义不够理解,致使互相纠缠,从而出现像“一如继往”这样的生造词语。下面就是“一如既往”误用的例子。

﹡当我逐渐意识到母亲的呵护是何等的宝贵时,我已经痛失了,这种痛失并不是呵护本身,而是一如继往地母爱。(应该用“一如既往”)

“精粹”不是“精萃”

“粹”和“萃”音同形似而义不同。“粹”形旁是米,本义指纯而不杂的精米,引申义指纯净、精华(如“纯粹、粹白、精粹、国粹、粹而不杂”)。“萃”形旁是草(艹),本义指草丛生,引申义指聚集和聚在一起的人或物(如“荟萃、集萃、出类拔萃”)。“粹”、“萃”二字都读cu#,声旁又都是个“卒”字,但形旁不同,而形旁正是字义的中心所在。二者意义不同,语法功能也有别。米字旁的“粹”可以作名词或形容词,而草字头的“萃”只能作动词。受读音相同、字形相近的影响而不注意语义的差别,往往在运用中容易出错。下面是“精粹”误用的例子。

常见别字辨析 篇4

【病例】他身上有一股“老牛撞南墙, 到死不回头”的气慨, 一点不为眼前的利益所动。

【诊断】形似致误。

【辨析】气慨”应为“气概”。“概”, 音gài, 本义指量谷物时刮平斗斛用的刮板, 因为是木头做的, 故以“木”为形符, 不论大斛小斗, 只要轻轻一刮, 立即“众生平等”, 概莫能外。于是“概”有一律、全部义。“气概”的“概”为借用, 表示一种豪迈的气度、神情。“慨”, 音kǎi, 《说文》的解释是:“忼慨, 壮士不得志也。”“忼慨”即“慷慨”, “慨”指激昂、愤慨的样子, 是一种精神状态, 故以“心”为形符。概、概字形相似, 但读音不同, 词义有别。

磋:切蹉/切磋

【病例】两位画家都是四川人, 有着数十年的交情, 他们至今还经常在一起切蹉画艺。

【诊断】音同形似致误。

【辨析】“切蹉”应为“切磋”。“磋”和“蹉”读音均为cuō。“磋”最初指加工象牙, 其打磨的过程与石头有关, 故其字是石字旁。古人同样表示加工, 因材质不同而用字不同:骨谓之切, 象谓之磋, 玉谓之琢, 石谓之磨。因磨制东西需来回反复, 又引申出研究、讨论的义项, 《诗经》中便有这样的句子:“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切磋”“琢磨”即反复研讨、商量。“蹉”, 义为“失足”, 所以是足字旁, 又引申为失误。组词成“蹉跎”, 意思是时光白白耽误过去, 如“蹉跎岁月”。

待:以逸代劳/以逸待劳

【病例】形势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红军虽弱, 却善于养精蓄锐, 以逸代劳。

【诊断】音同致误。

【辨析】“以逸代劳”应为“以逸待劳”。语出《孙子·军争》。孙子说善用兵者, 要“以近待远, 以佚待劳, 以饱待饥, 此治力者也”。“佚”同“逸”。“待”, 等候、等待。所谓“以逸待劳”, 即在两军争战时采取守势, 养精蓄锐, 等待来攻的敌人疲劳时再出击。而“代”的本义为更迭、代替, 没有等候的意思。以“逸”代替“劳”, 是说不通的。

鉴:签赏/鉴赏

【病例】他既关注木雕的使用价值, 又重视它的签赏价值, 还特别享受购买时的精神满足。

【诊断】形似致误。

【辨析】“签赏”应为“鉴赏”。“鉴”的繁体字作“鉴”, 本是古代一种金属做的盛水盆。在镜子发明前, 古人常用这种盆盛水“照镜子”。铜镜发明后, 具有同样功能, 故也称“鉴”。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铜为鉴, 可正衣冠;以史为鉴, 可知兴替;以人为鉴, 可明得失。”其中的“鉴”即镜子。再引申指“照”。如“水清可鉴”“光可鉴人”等。进一步引申指“审察”“仔细看”。如“鉴定”“鉴别”等。还可指使人警戒或引以为教训的事。如“前车之鉴”“引以为鉴”等。鉴赏, 即仔细审视或判断 (真伪、优缺点等) 及欣赏。如“鉴赏字画”“鉴赏古诗词”等。“签”的本义是指“书签”, 没有审视或判断的意思。

赖:死皮癞脸/死皮赖脸

【病例】遇到这种死皮癞脸的纠缠, 你千万不要心软!古人不是说过, “当断不断, 必受其乱”吗?

【诊断】音同致误。

【辨析】“死皮癞脸”应为“死皮赖脸”。“赖”字的右下方是个“贝”字, 此为“赖”字的形符。“贝”代表着金钱, 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故“赖”有依靠的意思, 可构成依赖、仰赖等词。而人一旦失去依靠, 则可能铤而走险, 胡作非为, 故“赖”又有不良的意思, 可构成抵赖、诬赖等词。所谓“死皮赖脸”, 是极言一个人不顾廉耻、纠缠不休。“癞”为病字头, 本义指麻风病或癣、疥等皮肤病。癣、疥愈后留有疤痕, 这样的形象特征给人印象不佳, 故“癞”也可以指品质上的低劣, 方言中的“赖子”也可作“癞子”。但从语言规范的角度考虑, 不提倡“死皮癞脸”的写法。

截:直接了当/直截了当

【病例】在民主生活会上, 张书记再次强调, 有话要直接了当, 不要吞吞吐吐、拐弯抹角。

【诊断】音近义混致误。

【辨析】“直接了当”应为“直截了当”。在历史上, “直截了当”有写作“直捷了当”的, 但不写作“直接了当”。把“截”写为“接”视为一个差错, 除了考虑词形的规范外, 还因为两者在词义上存在微妙差别。所谓“直截”, 就是不兜圈子, 不绕弯子, 它和后面的“了当”, 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干脆、爽快。这是一种态度。而“直接”是和间接相对应的, 说的是不经过中间环节, 进入下一个过程, 它强调的是一种程序。考虑到“直截了当”的表达意图, 理应取“直截”而不是“直接”。

阱:陷井/陷阱

【病例】街头的海报上赫然写着:“设陷井, 女老板偷漏税款心生毒计;造假供, 贫弱女为救母亲诬陷男友。”

【诊断】音同义混致误。

【辨析】“陷井”应为“陷阱”。“阱”和“井”读音均为jǐng, 又均为地上挖出的洞或坑, 但两字用途悬殊。“井”, 甲骨文象木头纵横搭出的井栏形, 本义指水井。引申指类似水井的物体, 如矿井、油井、天井。古代凡人居处必有井, 故“市井”一词可指乡里。“阱”则是会意字, 从阜从井。《说文》:“阱, 陷也。”本义指防御或捕捉野兽的陷坑。“陷”和“阱”为同义语素。一个是用于捕捉的“阱”, 一个是用于汲水的“井”, 两者的用途是不相干的。

洽:融恰/融洽

【病例】小玲待婆婆如亲妈, 和小姑、小叔的关系也非常融恰, 年年被村里评为好媳妇。

【诊断】音同形似致误。

【辨析】“融恰”应为“融洽”。“恰”和“洽”的读音均为qià。三点水的“洽”, 本义为沾湿、浸润, 故其字从水。由浸润引申出和睦、协调、商量等义项。所谓“融洽”, 说的是关系的和睦、协调, 和“洽”字的引申义是一致的。竖心旁的“恰”, 可以用作形容词恰当, 如“其言不恰”;或者用作副词正好。如“恰到好处”。但不能用于“融洽”。

瘙:搔痒病/瘙痒病

【病例】老年人发生搔痒病, 往往以躯干最痒, 患者有针刺、灼热或虫爬行感。

【诊断】形似义混致误。

错别字作文 篇5

今天上课时,老师给每个同学随便发了一本作文本,可都不是自己的。同学们立刻在下面“唧唧喳喳”的议论起来,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老师见了忙请大家安静,并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斗大的字——“捉”错别字。同学们见了都不约而同地举起了小手,有的问:“这错别字怎么个捉法?”有的说:“错别字又不是小鱼小虾,怎么捉啊?”老师对大家的问题都一一做了解答。

我回过头来再看手中的本子,这可是平时总爱欺负我的葛玮琦的本子,心里不由得冒出一个念头:不仔细“捉”他几个错别字决不罢休。想到这,我便翻开了他的本子“捉”了起来。经过我一番细心地查找,终于“捉”到他三个错别字。第一个是老师的“师”字,他写出了头,我就在出头的地方画了个小圆圈,并在旁边工工整整地写下了正确的“师”字。第二个字是最可笑的了,葛玮琦把“碰”的“石”字旁写成了“足”字旁。我便指着错字凑近了旁边的鲁越,学着电影里日本鬼子的腔调怪声怪气地说:“你的———葛玮琦的————犯了个大大的错,应该重重地罚!重重地罚!”逗得鲁越“咯咯”的笑,也用那腔调附和着说道:“是的,是的,应该重重地罚!”第三个字是“鼓”字,他写成了个“四不象”,害得我想了半天才明白他写的是“鼓”字。

大家一边“捉”着错别字,一边说:“‘捉’错别字不仅好玩,也提醒了我们以后写字时要注意,少让老师‘捉’到我们的错别字”。

天下第一别字 篇6

语文通爷爷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一下子把嘟嘟脸、哈哈熊、乖乖兔给问住了。

“写作文时有时我会写个别字,可哪个是天下第一别字,我还真说不准。”乖乖兔忽闪着一对圆眼睛说。

“是感冒的……”语文通爷爷还没说完,嘟嘟脸抢先道:“‘冒’。”

语文通爷爷点点头。

“你咋猜到的?”哈哈熊问。

“因为,因为我经常图写得快,把‘冒’字上面的部分写成扁扁的‘日’字。其实那上面应该是——”嘟嘟脸说着,把“冃”写在了纸上。

“这个字怎么读呀?”哈哈熊问。

“这个字就读mào,它跟‘日’的区别是,下面那两横不与别的笔画相连。”语文通爷爷说。

“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呀?”乖乖兔问。

看着三个小家伙都期待地看着自己,语文通爷爷讲解道:“古文字中的‘冃’是画了一顶古人的帽子,那两横是帽子上的装饰物。”

“我猜出来了。”嘟嘟脸兴奋地说,“由‘冃’组成的‘冒’,上面是一顶帽子,下面是一只眼睛,帽子盖在眼睛上,这只眼睛其实是代表整个脑袋瓜的。最早的‘帽’就是‘冒’。”

语文通爷爷微笑着点点头:“是的,最早的‘帽’就是‘冒’,并没有那个头巾的‘巾’。”

“那现在的‘帽’怎么有了那个‘巾’?”哈哈熊问。

“因为一个‘冒’字还表示别的义项,负担太重了,为了给它减负,后来人们又给‘冒’加上‘巾’,造出个形声字‘帽’,‘冒’‘帽’分工,让‘冒’专管‘向外透出’等意思,‘头上的帽子’这个意思就交给‘帽’专管。这样‘帽’字的演变历程就是冃—冒—帽。”语文通爷爷再次讲解道。

“那我以后写‘冒’字时不会再用‘日’字代替上面的部分了。”嘟嘟脸不好意思地说。

“你那一代替,就辜负了古人造‘冒’字的一片苦心了。”乖乖兔说。

错别字整理与儿童发展 篇7

一.自然天性对儿童发展的内在规定

儿童常常对相近、相似的字存在着知觉的粗略性, 即观察事物笼统、不精确。求简、图轻松的自然天性, 使得错别字大多在儿童无意识的情况下蹦出。当简简单单的笔画一次次被套在老师刺目的“红圈”中, 儿童起初惊觉自己的手竟成了“画地为牢”的主谋, 但几次睁大眼睛仍然会对相近、相似的字产生感知失真, 错字、别字、不规范字便走进了棉花糖一样的模糊世界里。几经挣扎后, 也就渐渐地习惯张冠李戴, 善于移花接木, 从而, 写错别字就不足为奇了。

泰戈尔说, 错误是真理的邻居, 因此它欺骗了我们。“差不多就行”的想法使儿童自身陷入“完成了的个体”的误区, 忽视了发展的未完成时, 导致个体发展或惶恐而滞步, 或急切而与真理擦肩而过。也因此, 在面对这位“亲切的邻居”时, 儿童确乎遭遇到欺骗。他们会为“‘慌’是否加一点”感到迷茫, 会做出“‘慌’跟‘流’一样肯定有一点”的臆断。儿童就是这样一类“蝴蝶”, 如果他们放弃坚实的“土地”———面对错误, 整理错误, 他们就失去了翩翩起舞的“慧根”。

二.文化性对儿童发展的内在规定

儿童对汉字的感知与使用存在着互动性。除了学校教学给予之外, 儿童的汉字储备是在与环境的接触、与他人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的。在日常生活中, 儿童对于在人际之间流通的文字信息充满着好奇, 耳濡目染之下, 他们会有意无意地试图记住和理解这些信息。可怕的是, 儿童又不具备足够的筛选功能, 当外界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店牌、标语牌、电视屏幕广告中的错误信息没有预警地进入儿童的大脑, 便会在“白纸”上产生“先入为主”的效应, 慢慢地根深蒂固, 难以纠正。这种“以错传错, 一错再错”的社会关系, 需要儿童借助整理错别字来反省自己。

儿童在错别字整理中找到另一个自己, 从社会中模仿学习, 通过发现错误、纠正错误、传授经验教训再回到自身, 对自己再认识。这不是单纯的重复与订正, 而是一种面对自己又梳理自己的展现。他们以特有的记录方式积累生命的经验, 在整理中寻找勇气, 寻找智慧, 寻找希望。

三.超越性对儿童发展的内在规定

儿童对同一汉字的同种错误存在着重复性。在一次针对后20%成绩学生的专题分析中, 我们发现“重复错别字”在错别字中占了惊人的比例:10%。主要原因就是之前订正、巩固得不彻底, 等时过境迁, 订正已没有了当初的效果。对大多数孩子来说, 虽然他们普遍认识到订正作业的意义, 却也宁愿选择“跳跃”而不是“超越”, 他们把一次性综合测评或断断续续的测评终结为“学习的结束, 疯狂的开始”。我们不禁担忧:当儿童长期“冷冻”错误的知识, 如何形成活学活用的有效学习?当儿童长期巩固一种错误的行为, 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说, 超越, 是一种能力和趋向, 一种人内心的“应然的呼唤”, 使人总要努力进一步为自己的抉择追索合理性的“根”, 它不让主体的思考止步于自家的“藩篱”前, 而是要超越过去, 看得更广更远。从这个意义上讲, “改过迁善”不再“从不嫌迟”;超越, 越早越好。

从“错别字”到“别错字” 篇8

近年来, 高考阅卷中发现, 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现象越来越严重了。因此教育部在全国高考大纲中规定, 全国卷作文中每出现1个错别字要扣1分。其实, 从小学低年级开始, 学生的错别字就如影随形, 伴随着孩子们识字写字的全过程, 并以以下6种状态表现:

1.多笔画。如:迎、茂、武、染、悬、挠、腻、抑、怨、融、跋、释等, 都容易多点、横或撇。

2.少笔画。如:柳、蒙、蔑、祭、初、善、梁等, 都容易少点、撇或横。

3.形近混淆。如:未—末、呜—鸣、酒—洒、怒—恕、己—已、匆—勿、恳—垦、栗—粟、效—较等。

4.同音混淆。如:恰—洽、做—作、坐—座、需—须、分—份、既—即、坚—艰、避—蔽等。

5.部件颠倒错位。如:邻、够、郁、触、融、荆、潇、渠、罚、蓬、荡、茫等, 都容易把上下、左右部件颠倒错位。

6.滥用不规范的简化字或写繁体字。

以上6种错误, 学生经常会犯, 以至于到了高年级、甚至到中学都会继续错下去。

二、错别字产生的原因

(一) 客观原因

汉字的字数多, 笔画复杂, 难认、难记、难写。从《康熙字典》发展到现在的《新华字典》, 汉字大约有六万之多, 而小学生需要掌握的也不过是两、三千字, 再加上汉字又有独体和合体之分, 一个偏旁也常常表示两个不相关的意思, 一个字, 也会有不同的读音和意义。至于一个字什么模样、怎么念, 怎么写、表示什么意义, 都需要一个个地去硬记, 其难度可想而知。

(二) 主观原因

一是教师教学方法的问题, 习惯用传统的识字教学模式, 缺乏能力培养。尤其是学生步入中高年级后, 由于年段教学任务有所不同, 识字不再是教学的重点, 教师或让学生自学, 或蜻蜓点水似地认读, 识字不得法的孩子也只有生硬、机械地记字。

二是生活中的错别字诸如电脑电视、报刊杂志、广告字牌及不规范的普通话用语等, 让学生难抗干扰, 如零售店铺把“零售”写成“另售”, 网吧将“一往情深”写成“一网情深”, 服装店将“依依不舍”写成“衣衣不舍”等, 使得学生从小耳濡目染错字、别字, 形成张冠李戴的习惯。

三是电化教学设备走进课堂, 学生过多依靠网络资料及教师的课件学习。依赖电脑多了, 对书本的细读与朗读便少了, 学生对汉字的感觉与记忆也会受到影响。

三、如何从“错别字”到“别错字”

(一) 识字, 务必要正确学

1.规范要求, 形象记忆。

在新授生字时,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一定要准确、规范, 特别是那些易错的字, 教师要给以重点指导。指导书写时, 可以编些字谜, 强化学生记忆。一旦学生第一次接触或书写的是错别字, 要纠正过来就要花成倍的时间。对于学生的书写力求严格, 不能迁就。教育学生写字要精力集中, 忌马虎潦草。写完后, 要同规范字对照, 寻找差距, 对难点更要反复练习, 以达到熟练掌握, 书写规范。

2.形近比较, 归类排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形近字占了很大比例, 这类字难以辨析, 学生也常常因为字的形体差异不大而写错笔画。最佳的方法就是把形近字挑出来, 排队比较。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编歌谣、谜语、顺口溜来帮助识记, 有助于准确记忆。

3.弄清字义, 强化记忆。

学生若不明白字义, 就常会因读音相近或字形相似而把字用错。如把“辩论”写成“辨论”, 把“等候”写成“等后”, 就是因为同音字而混淆;把“明辨是非”写成“明辨事非”, 这是没有弄懂字义。教师应尽量将它们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去, 让学生在感性上认识和理解, 强化记忆, 这样才不会让别字经常“搬家”。

4.借助工具, 虚心请教。

彻底纠正错别字, 必须培养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良好习惯。学生写话或者写作文时, 教师应要求学生对于不会写的字或者吃不准的字, 千万不要瞎猜, 应该马上用工具书查找, 或向他人请教。

(二) 辨字, 务必要多样练

1.讲普通话, 营造氛围。

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 除了其字未记牢、字形混淆、音义含糊外, 还有一个干扰因素是方言的影响。所以, 教师应要求学生不仅在学校讲普通话, 在家也要讲普通话, 处处时时训练, 在班级营造说普通话的环境, 开展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等。通过讲普通话的活动, 加大纠正方言的力度, 只有这样, 才不会因语音不同而写错别字。

2.反复练习, 跟踪检查。

教师可以将学生易错字的共性问题收集起来, 经常让学生辨认和练习。在语文作业或作文方面设计一些区别字形的习题。对于个别问题, 可逐一指点。此外, 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易错的字收集到一个“集错本”中, 有空就拿出来读读、写写、自测、互测, 直至把字写正确为止。

3.开展游戏, 趣中纠错。

教师可把收集到的写有错别字的成语、句子、诗歌、短文写在纸条上, 用线串起来, 挂在教室的墙壁上, 供学生游戏时搜索, 让他们比比谁抓的“俘虏”最多, 或者设立“纠错医院”, 让学生当小医生。

(三) 记字, 务必要广泛读。

广泛阅读, 不仅能增长课外知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更能有效地防治“错别字”。在阅读的过程中, 已经学过的生字会以多种形式灵活出现, 无形中, 生字得以巩固, 词汇、句式也积累了很多。

(四) 用字, 务必要坚持写。

消灭错别字, 归根到底, 就是要不写错别字。所以, 要尽量多让学生动笔。低年级可以开展“一字开花”的组词练习、加一笔或减一笔的“汉字变魔术”活动, 还可以让学生练习造句或写“每日一句”。升入中高年级后, 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 教师认真批改。天长日久, 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合适的语境中, 字词的正确率也会大幅提高。

别字 篇9

随着智能电子产品的普及,电脑和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因此而诞生了一个新的名词:不得不承认,手机和电脑确实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期依赖这些电子产品, 也让我们渐渐走入一种新的 “尴尬境地”——面对面交流能力的下降、身体机能的萎靡、 动手能力的丧失,等等。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这种种弊端尤为明显。区区一份400字的简历竟有24个错别字,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电子产品的广泛运用,让他们往往只有在考试的时候才会用到手写,长此以往,其后果实在是难以想象。

毫无疑问,各种文字输入软件的智能化给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却也让人们在 “便利”中一步步地迷失。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电子书等等,它们的出现改写了时间和空间的差别,让距离不再成为人们之间的阻隔。

然而,对于中国文化而言,其影响远不止于此。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不同于西方字母的排列组合,中文方块字讲究的是横平竖直的坚韧与微言大义的广博。文字不仅仅是表达个人意愿的工具,更是一种中华文化的传承方式。人们通过练习书法来修身养性,培养严谨性格、提升审美认知,同时也接受蕴藏其中的几千年文化底蕴。

因此,文字书写的减少,对于亿万华夏儿女而言,并不仅仅是一种“便利”,同时也蕴含着一种文化失根的风险。当然,我们并非提倡固步自封的坚守,仅仅是希望每一个中国人,在享受先进科技的同时,不要忘记传统书法所代表的那份文化底蕴与传承责任。 别让“错别字简历”的尴尬成为数字时代的难堪往事。

选自《人民网》2014年9月15日)

【阅读训练】

1.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 文章开头作者引用9月15日《重庆晨报》的一则新闻开头有什么好处?

3. 请你解释文章第二段加点词语“屏奴”的含义。

4.“数字时代”的到来,虽然给我们提供了便利,但是其弊端更为严重,请你举例说明。

5. 面对此种尴尬的局面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

(李传鹏设计)

(参考答案见91页)

《“错别字简历”凸显“数字时代”弊端》参考答案:

运用字理纠正错别字 篇10

直观法

利用实物、图片和电化教学设备等进行具体形象的教学方法叫直观教学法。将这种方法用在辨析易混字形的字理时, 优点更加明显, 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对汉字构形理据的理解, 牢记易错字的正确字形。

如学生在书写“雁”字时, 经常少写一个“亻”或将“隹”少写一横成为“住”。为了纠正这些错误, 教学时, 我展出了“雁”小篆写法“”, 引导学生观察。学生细细观察后发现该字的右边部分“”像一只鸟。教师在此基础上总结“隹” (zhuī) 是鸟的象形, 这四横, 是鸟翅膀的翎毛, 所以不能写成三横。接着, 再引发学生思考:大雁在飞行时经常排成什么形状?学生回答是“人”字形或“一”字形, 教师追问, 现在大家是否明白字里面为什么有两个“亻”旁了吗?学生准确地领悟到:“隹”旁表明大雁是一种鸟, 第一个“亻”是“隹”的一部分;第二个“亻”表明了大雁的飞行特点。

运用直观法展示古文字形, 使学生理解了“雁”的构字理据, 再没有学生写错这个字了。

比较法

错别字中, 形近字占有很大的比例。运用字理来比较形近字, 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辨析形近字的细微差别。尤其是形声字, 我们可以利用它的形旁表义、声旁示音的特点, 充分辨析形近偏旁的形、义差别, 使学生准确理解字义。

1. 比较形近声符。

“狼”和“狠”二字, 由于一“点”而使学生经常混用。对此, 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辨析比较, “狼”是动物, 部首是反犬旁“犭”, “良”是它的声符, 所以整字读“lánɡ”;“狠”的声符是“艮”, 读ɡèn, 所以整字读作“hěn”。学生清楚了两个字的区别后, 为巩固形声字的知识, 并扩大识字量, 教师又给学生展示了由基本字“良”构成的一串字:“浪、娘、粮、郎、朗、廊、琅、榔、锒、螂”, 引导学生发现一个构字规律———“良”的韵母“iɑnɡ”示音, “浪”跟水有关, 部首是三点水“氵”;“娘”指女性, 部首是“女”旁;“粮”是粮食, 包括大米、面、豆, 部首是“米”旁……。再列出由“艮”构成的一串形声字:“很、恨、狠、痕、根、跟、恳、垦、银、龈、垠”等进行分析, 使学生明白了“艮”在这些合体字中的示音作用。由于重点比较了两个字的声符, 使学生不仅记得牢, 用得准, 而且能举一反三, 提高了识字效率。

2. 比较形近意符。

在识字教学中, 比较形近意符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字形字义字音的一个好方法。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老师不清楚偏旁两点水“冫”的意思, 导致了学生经常将两点水写成三点水“氵”, 从而产生了许多别字, 比如将“冶”写成“治”, “冷”写成“泠”。

对“氵”旁, 大家都知道是表示“水”义。但要分析“冫”的意思和作偏旁的作用, 还是需要字理知识的。“冫”在甲骨文中写作“”, 在金文中写作“”、小篆写作“”, 都是很形象的字符。教学中, 我们先引导学生观察想象, 这几个字符像什么?经过学生一番探讨后, 教师抛出了正确解释———像水面结成冰时上拱或裂纹的形状, 字的音、义都是“冰”, 是“冰”的初文 (即刚开始的写法) 。作偏旁时楷书写作“冫”, 习惯上称为“两点水”。以“冫”为意符的字大多与寒冷、凝结等意思有关, 如“冻、冷、冽、凌、凛、凝、凋、冬、寒”。“冶”字是用冰块的融化比喻金属的熔炼, 所以用“冫”旁;而“泠”指水的清凉而不是冰凉, 所以是“氵”旁而不是“冫”旁。这样分析形近偏旁, 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字的不同形、义, 避免了混用, 而且很好地掌握了“氵”和“冫”两个形近意符的知识。

3. 比较形近部首。

部首表意是汉字学理论之一, 利用部首归类原理帮助学生识字, 是科学的识字教法之一。学生在作业中, 经常将“却”的右边部首“卩”写成“阝”, 究其原因, 是不明白这两个部首的意思。对此, 我们在纠正学生错别字时, 先给他们讲解部首“卩”和“右阝”的字理。我们先出示“卩”的甲骨文字形“”, 让学生观察出这是人的跪坐之形, 接着教给读音是“jié”, 比如“节”中的“卩”就是起声符作用。“卩”在构字中, 多起表意作用, 表示字与人的活动或人的腿脚活动有关。“却”的本义就是退, 如“望而却步”。再让学生说出带有“卩”部的字, 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学生马上可以找到“叩”和立即的“即”, 老师再反问学生是否知道它们为什么是“卩”这个部首。学生马上明白了“叩”是人跪下的活动, 所以用“卩”旁。但学生并不知晓“即”的意思。在学生充满探究兴趣的情况下, 教师再做适当的讲解:“即”是会意字, 左偏旁原写作“” (jí) , 甲骨文写作, 像盛满食物的器皿;右偏旁卩, 是跪坐的人, 人在食器“”旁, 甲骨文写作, 像人跪坐着就餐。本义是就餐, 引申为接近、靠近, 如“不即不离”、“若即若离”。以此类推, 学生在识字中如果遇到带有“卩”这个部首的字, 马上就会联想到与人或人跪地而坐有关, 进而理解字的含义。

而“右阝”则是“邑”作右偏旁的楷书写法, “邑”是“人群聚居地”之意, 作部首表示地域、地名、城郭等义, 比如“邦、邻、郊、鄙”都表示地域、地区, “邓、邢、邱、郑、邯郸”本来都是古国名, “郡、都、郭”都与城市有关。这样讲清部首义, 学生牢记了部首义及归类字, 搞混、写错“卩”和“右阝”的现象就大大降低了。

错别字小侦探 篇11

“乘座”还是“乘坐”

告示牌中的“乘座”应该写作“乘坐”。“座”在现代汉语解释中,多用于名词,表示供人坐的地方,常常以“座位”的词组出现,作为形容词使用时则表示较大或固定的物体,比如一座山,一座桥等。而“坐”是一个动词,表示一个动作,有“乘、搭”的含义,后常接名词。根据告示牌的信息,显然应该是动词“乘坐”交通车而不是“乘座”。

炖“灌”

广告横幅中的“炖灌”应写作“炖罐”。炖罐是一种民间传统的煨汤方法,是将炖汤的原料放进瓦罐里,用小火慢慢煨上数个小时。用瓦罐煨出来的汤,营养成分充分溶解在汤中,不仅味鲜香淳浓,还有很高的滋补养身功效。

传承国粹

宣传单上的“传承国萃”应写作“传承国粹”。“粹”《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纯一,精华”。“国粹”就是一国文化的精华,是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深受许多时代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中医、京剧、书法、武术都可以称得上是我国的国粹。

花“辨”浴

如何减少习作中的错别字 篇12

如:“他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睛”、“我感冒了, 妈妈让我躺在火坑里”、“一打开门屋里到处是妹子”、“邻居的阿姨, 他性子急可心肠却很好”、“爸爸是个洒鬼”……

初读这些句子, 我一头雾水:眼睛怎么还可以随意移动, 架到鼻梁上去呢?孩子已经感冒了, 妈妈还把孩子往火坑里推, 这不是犯神经吗?谁敢乱扔妹子, 有多少个妹子啊?阿姨怎么变成男的了?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继而想到是错别字惹的祸, 真是可笑、可气、可叹……不纠正它确实难解心头之恨。

如何减少习作中的错别字呢?

一要弄清病因。中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首先, 自身因素。 (1) 书写基本功差。在小学的识字过程中最常见的基本的汉字书写没有掌握, 常添笔少画。如把“挖”下面的“乙”写成“九”;把“星”下“生”的一竖给拉透了;把“品德”的“德”中“心”上的一横丢掉了。更有甚者是有的学生连自己的姓都写错了, 如把“董”下面的“重”少写了一横。 (2) 有的学生只急忙应付作业, 真正会写的字也因马虎或急躁而写得缺胳膊多腿, 如具体的“具”上面的三横常少写一横;隆重的“隆”常少写“生”上的一横;成就的“就”常把右边的“尤”写成“龙”;烟酒中的“酒”写成“洒”, 而这些字在听写时是很少有人写错的。对自己拿不准的字, 不是去查字典, 不去思考意思, 而是马虎应付, 要么用同音字代替, 要么另造“新字”。如把“尤其”写成“由其”;把“咎由自取”中的“咎”写成“酒”也有写成“九或舅”还有些同学造的字, 不只自己不认识, 连字典上也找不着。

其次, 外部语言环境的影响。现代社会信息的获取途径非常广泛, 除了字词典、课本、报刊外, 还有网络、手机、电视、街头广告牌等。尤其是后者的错别字也会严重影响学生。 (1) 新兴的网络语言“斑竹”已登堂入室, 而正室“版主”却被打入冷宫。 (2) 手机上的错别字也是举不胜举。写贴子, 发短信的人也只是依赖汉字传递信息, 并不注重文字正误。 (3) 扑面而来的广告语, 为了加大宣传力度, 引人注意, 不惜乱用乱改词语, 如某卖止咳药的广告语将“刻不容缓”篡改为“咳不容缓”;某蚊香的广告将“一文不值”改为“一蚊不值”。大街上挂出的两条横幅上“汇声汇色 (炒外汇) ”、“慧声慧色—陈慧琳南京演唱会”的广告语误导学生对“绘声绘色”的理解和书写。店铺名称的错别字更是比比皆是。如将“装潢部”的“潢”大多写成“璜”;就连“家具”也写成了“家俱”。而如今的中学生对网络、媒体都很敏感, 往往天真地以为这些网络媒体上的字是完全正确的, 不打折扣地接受。这样, 错别字病毒就开始了广泛的传播、蔓延, 我们不得不加强防范, 抵制不良影响。

二要针对种种病因, 对症下药, 尽量减少错别字。

端正态度, 认真书写。识记时一定要看清楚字的结构, 做到不添笔, 不少画。遇到拿不准甚至不会写的, 随时查字词典。

自觉抵制不良因素的影响, 尤其是不要轻易以网络、传媒、招牌上的字为蓝本, 而应以字词典为基准, 规范汉字书写。

面对易混淆的汉字, 我们可采用这几种方法区分: (1) 同音异形字, 可分辨意思来记形。如“弛、驰”把弓拉紧叫“张”放开即“弛”所以有了“紧张松弛”这对反义词;而“驰”与马有关为“奔驰”义。 (2) 形近音异字, 我们可以辨音记形。如“今、令”可通过声母来区分, 凡声母是“l”的都写成“令”如“怜、邻、玲、伶、岭”等, 否则写成“今”如“衾、岑、念、含”。 (3) 形声字, 形旁即义符, 表示汉字的意义范畴。如“冫”表示冷, “冽”即凛冽严寒之意, “氵”表示水, “洌”即“清洌”清澈之义, “灬”表示炎热, “烈”即烈日炎热之义。据此, 既记字形又理解字义。

上一篇:参考条件下一篇:日本文学史教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