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监管

2024-10-07

智能化监管(共7篇)

智能化监管 篇1

早在2009年,天津市就在全国率先建立起覆盖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形成了政策制定、经办管理和执法监督“三位一体”的新格局。与此同时,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新应用实时监控,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切实维护基金安全,在医保智能化监管改革进程中实现了新突破。

1 创新应用实时监控,组建专业执法机构

1.1 1.0版实时监控系统

在全市集中大数据库的基础上,成功研发1.0版实时监控系统,包含联网监控、监督管理、地图导航、宏观视图、事后分析5大模块,涵盖门诊、门特、住院、医师、药师等10大版块,建立了39大类、245小项基础监控指标体系。根据指标设定监控阈值,以“跟踪调查、重点监控、违规处理”等疑似违规情况为基础,架设“红绿灯”三级监管机制。通过信息化技术对全市2000余家医保定点服务机构、3.5万名医保服务医师(药师)、1000余万参保人员的就医诊疗行为实行全过程、无盲区的智能化实时监管。

1.0版实时监控系统具有四个显著特征。一是发现和处理违规及时性,通过红黄绿三级监控指标体系即时筛查展示违规疑点,并迅速由分级审批流程做出处理;二是监控对象关联性,实现了就医诊疗数据双向互通关联;三是系统界面可视性,用大量线条、图形、照片把抽象的数字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视觉体验;四是预警决策支持性,通过宏观视图和事后分析模块,可以及时进行政策测算和评估,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1.2 市医疗保险监督检查所

为充分发挥实时监控系统智能化监管优势,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医保运行秩序和基金安全,2012年6月依法成立了天津市医疗保险监督检查所(市医保监督所),为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属事业单位,核定编制50人,设有四科一室,分别为网络监管科、法制宣教科、案件调查科、信息统计科和综合办公室。现有专业执法人员43名,专业背景包括临床医学、法律、信息技术、财务等,分别来自医保经办机构和社会公开招聘,经考核合格后统一申领天津市政府颁发的行政执法证。

作为依法设立的医疗保险专业执法机构,市医保监督所以“公正执法、精确监督、规范管理、维护权益”为宗旨,对医保定点服务机构、医保服务医师(药师)及参保人员遵守医疗保险法律法规和规章情况实施网络监控和监督检查。在与欺诈骗保行为的激烈交锋中,市医保监督所历经三年跨越式发展,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监督检查工作规程及业务规范,锻炼培养了一支业务熟练、素质过硬的监督检查执法队伍。

1.3 2.0版实时监控系统

2014年,在全面总结医保监督执法工作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1.0版实时监控系统运行情况,依据欺诈骗保趋势变化,成功升级改造2.0版实时监控系统。新系统开发建立全市诊疗宏观展现、违规指数分析、费用趋势变化、移动执法监督等四大功能,八个板块、新增十大类196项指标,将基础监控指标范围扩充至441个,重点突出以下六个特点:

一是启用移动式执法终端,在全国视域内率先实现了在线数字化监管模式向移动式执法终端模式的跨越。二是建立监管风向标,通过费用趋势监控,将单纯行为监管升级为行为和趋势并重的实时监管模式。三是建立违规指数系统,将定点服务机构、医保服务医师(药师)和参保人员的违规行为按性质轻重分别打分赋值,并转化为违规指数,实时呈现在执法人员面前。四是启用医学知识库和药品分类编码数据库,通过嵌入第三方医学知识库,对就医诊疗过程中的药品用法用量、对症治疗、配伍禁忌进行实时分析监测;同时,嵌入医保药品分类编码数据库,实现药品使用情况的精准分析,直至片、粒、支等最小医保要素单位,极大地提高了监管的针对性和对违规行为的钻取效率。五是建立关键指标监控主题库,总结常见违规行为特殊属性,建立特殊属性值,探寻特点和内在联系规律,得出医保监管的关键性指标,汇总建立相关监控主题库。六是建立单位监控体系,按照参保单位登记属性,以工作单位、居住地域等情况划分,结合就医诊疗发生地,将门特登记、就医人群、发生费用等同比、环比变化与相关单位关联,精确锁定敛存、空刷社保卡等有组织的医保违规行为,进行重点打击。

2 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构建监督检查体系

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医疗保险监督检查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医疗保险监督检查法制体系,逐步实现了执法方式数字化、执法流程规范化。

2.1 建立医保监督网络办案系统

在实时监控系统中嵌入行政处理网络办案系统,对立案案件严格落实“违规案件登记、综合数据分析、审批立案查处、组织约谈核实、处理事先告知、执法文书发放、追回资金结案”七步网上执法程序,确保执法管理环环相扣。全面推行“执法信息网上登记、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核”的案件处理模式,以数字化办公代替传统纸质办公,高效便捷,权责清晰。

2.2 制定医保监督检查工作规则

全面总结医保监督检查执法工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制定《天津市医疗保险监督检查工作规则(试行)》,明确了医保监督检查行政执法工作的原则、范围及权限,对立案、调查、处理、执行和监督等重要执法环节和程序进行了规定,同时对各阶段执法工作的义务和时限提出要求,为构建医保监督检查法治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2.3 创新适用“三步式”执法程序

将教育警示、限期整改、行政处罚“三步式”执法程序与监管服务和实时监控两个系统平台对接,对涉及违规的医保服务医师,坚持教育在先、警示为主、整改为重、处罚为辅的原则。同时,依托信息化手段提升执法效率,达到线上线下相结合、教育警示网络化、限期整改可视化、行政处罚规范化的目标要求。

2.4 建立查处工作快速反应机制

对于发现存在违规行为的参保人员,严格执行“数据筛查、量化分析、审批锁卡、约谈核实、实施处理”五步执法工作流程,本着有理、有据、有力、有节的原则,实施“约谈制”,最大限度防止医保基金流失。

2.5 实行医保服务医师动态管理

以医保服务医师库为基础,为全市医保服务医师(药师)编码建档,实行名录管理。对每一名医保服务医师(药师)执业情况及诊疗行为进行跟踪分析,分门别类查询和统计医疗费用发生情况,并与医保服务医师诚信管理和评估系统相连接,实行动态管理。对医保诚信服务评估不合格或者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医保服务医师(药师),可以从医保服务医师(药师)名录中删除。

3 部门联合精准执法,智能服务提升效率

3.1 专项监督检查彰显成效

依托医保实时监控系统,组织联合区县经办机构和人社局等相关人员,持续开展定点服务机构专项监督检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监督检查针对性,实现精准执法。一是违规对象精准定位,通过对定点服务机构综合违规指数分析,自动筛查出涉嫌违规的定点服务机构、医保服务医师(药师)和参保人员。二是违规项目精准识别,以“层层剥脱”的方式,精确分析药品和诊疗项目组成结构,为监督检查提供重点检查范围和内容。三是费用趋势精准监控,按照行为和趋势并重的实时监管模式,对定点服务机构费用异常增长或大幅波动等可疑情况进行精准监控,为监督检查工作提供方向性指引。实现了既对实时发生的诊疗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也对未来可能发生违规行为的相关人员进行教育警示。

通过专项监督检查,充分发挥了医保各部门职能优势,有力打击了欺诈骗保行为,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势头得到遏制,社会影响和震慑作用明显。同时,在取得阶段性成果期间,不失时机地召开全市医保与卫生行业加强医保监管、规范医疗行为的专项监督检查结果通报会,极大地推动了全市医保监管服务工作的深入发展,在政策、经办、监督等不同职能部门之间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协同配合的平台。

3.2 移动执法终端精准指证

面对现场执法中对疑似违规行为直接认定证据不足的严峻形势,不断探索医保监管新路径,借鉴其他行业的做法和经验,成功研发移动式执法终端。重点延伸了实时监控系统数据源之间的传递、转换、集成等功能,借助3G专网,运用网络安全VPDN技术,使移动客户端通过APP应用远程接入网络,实现移动用户“无线接入—移动执法”。

实地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持PAD远程登录实时监控系统进行数据查询分析,当场即可完成以下执法工作。第一,通过调取医保服务医师照片,可以核实当日出诊医师身份,检查是否存在冒用工作站的情况,并进行教育整改;第二,查阅医保服务医师的项目汇总分析,核实药品处方、治疗登记及检查项目,分析是否存在串换项目的行为,是否如实为参保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是否如实就相关医保项目和费用按照规定进行上传,一旦发现伪造、变造或者虚开等违规行为,现场即可进行取证确认;第三,核验医保上传项目对应的医疗器械和设备是否存在串换、虚报或高靠等违规行为;第四,文书调阅方便快捷,避免了纸质材料的大量浪费,同时执法工作全部实现网上操作,统一进行信息处理,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增强了执法的透明度。通过移动式执法终端直接对违规行为予以精准指证,效率高、无争议,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一条医保监督检查移动执法新路径。

3.3 警示提醒服务效果明显

依托现代通信技术开发建立医保监管服务平台,并与实时监控系统有效衔接,将监督与服务互寓其中。为全市2000余家定点服务机构和3.5万名医保服务医师(药师)提供“直通式”和“零距离”的网络化通信服务。通过指数分析系统将违规行为分门别类整理归纳,按照违规性质的轻重分别赋予不同分值,实时呈现在执法人员面前,迅速找出问题症结点。并根据违规行为和情节以群发、特定、专题等方式向医保服务医师(药师)发送信息,第一时间提醒和警示医保服务人员规范自身诊疗行为。截至2015年,已发送短信30万余条。实践证明,及时有效的警示提醒比处理处罚的效果更加明显,医保服务医师(药师)时刻感受到实时监控的真实存在,自觉维护医疗保险运行秩序,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3.4 联合执法打击欺诈骗保

为积极推进医保智能化监管取得实效,天津市人社局与市公安局、市药监稽查执法大队等建立了联合执法反欺诈常态工作机制,确立了联席会议、信息共享、重大案件协查及案件通报等制度,并积极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一是联合出击,依法取缔非法医保药品倒卖窝点。经多次摸排蹲点,周密策划部署,对市区内多个非法医保药品交易场所进行突击清理,现场查获多种非法渠道购进药品。二是跨地区联合执法。根据实时监控系统筛查,针对涉嫌违法违规的定点服务机构,先后前往安徽省亳州市、河北省三河市等地区,进行联合执法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证据资料,为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确认医保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了有力依据。到2015年底,共计查实285张药品虚假销售凭证,涉案金额达876万元。三是通过联合反欺诈工作机制,与各区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相互协查,采取线索通报、信息共享、案件移交等方式,实现各部门执法取证权限的优势互补。

4 医保智能化监管的成效

天津市依托实时监控系统开展精准执法,始终保持对欺诈骗保行为打击的高压态势,取得了良好效果。到2015年底,筛查可疑线索50余万条,约谈定点服务机构533家,立案查处定点服务机构316家,处理医保服务医师(药师)123人,对612名医师(药师)提出警示,先行证据保存150余种,共计2300余盒药品,全部移交药监执法部门集中销毁,分析核查疑似虚假门诊特殊病鉴定登记11483人,接待投诉举报1200余件,来电来访近14500人次,追回基金2579.18余万元,避免基金损失近4.5亿元,有效地保护了医保基金安全,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保证医疗保险健康可持续发展走出了全新的医保智能化监管之路。

参考文献

[1]宋京燕.医疗保险信息监控系统建设目标和要素[J].中国医疗保险,2014,66(3):31-33.

[2]宋京燕.社会保险信息化对医疗保险城乡统筹支撑研究[J].中国医疗保险,2013,56(5):26-28.

[3]吕兴元.以大医保系统联网为基础实现居民医保门诊统筹精细管理[J].中国医疗保险,2011,38(11):37-38.

[4]陈励阳.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医保稽核监管效能[J].中国医疗保险,2013,58(7):10-12.

[5]高臻耀.医保信息化人本内涵的三个要素[J].中国医疗保险,2011,38(11):34-36.

医院智能化维保监管新思路 篇2

我院有A、B、C共3座智能化大楼, 系统包含视频监控、可视对讲、门禁、广播、巡更、新风、照明、温控、示教、远程抄表、生活热水、冷冻机组、空调采暖、水位监测、蝶阀控制等系统, 目前维保由两家专业公司承担, 医院楼宇物业管理中心设专人监管。2014年底我们做了一项针对智能化维保的满意度调查, 总结出维保监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有针对性地弥补监管短板, 提高设备运行品质和医院的满意度。

一、医院智能化维保监管的必要性

医院智能化维保监管是医院后勤保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临床一线息息相关。医院智能化涉及范围广、专业性强, 是医院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加强医院智能化维保监管有助于提高医院综合管理水平。

(一) 利于节约运行成本

医院后勤社会化不等于全盘社会化, 而是需要专业人员运用专业手段进行有效监管的社会化。专业监管人员对技术严格把关, 避免维保单位追求利益最大化, 出现小故障就轻易更换整个模块。例如, 制订保养计划, 目的是为了不让小故障扩大成大故障;定期进行设备查房, 逐一解决问题。通过医院智能化维保监管, 使维保工作更加高效, 设备的全生命周期也得到了延长, 为医院大大节约了运行成本。

(二) 利于减少安全隐患

加强医院智能化维保监管, 利用新制度和新经验来促进维保工作的科学化发展, 依托巡检计划和设备查房, 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 使各种楼宇控制设备平稳运行, 有效降低了运行风险, 减少了医院楼宇控制设备的安全隐患。

(三) 利于提升医院满意度

医院智能化维保监管工作, 会直接影响医院的满意度。比如, 空调出现问题, 需快速响应, 排除故障;门禁出现故障, 需应急处理;手术示教无法操作, 应迅速查明原因。超快的反应速度和超强的处理能力, 可有效提升医院行政及临床一线的满意度。相反, 失去有效监管的维保, 则很容易造成临床医生和患者的不满。

二、以往维保监管存在的问题

维保监管工作在以往开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医院监管部门初期监管制度不完善, 没有考核制度约束, 维保人员自由散漫, 维保质量不高;监管部门在巡查方法上缺乏经验, 维保单位只注重故障设备的维修, 缺乏设备的保养意识;对同种设备的同一故障, 未追根究底地去查明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从而增加了维修费用。

三、现行新思路弥补监管短板

(一) 提出巡检要求, 区域动态监管

监管初期, 我们只注重维修结果, 忽略了重要的保养环节。大部分楼宇智能化设备因长期运行, 导致单个元器件受到损坏未及时得到保养, 致使整机部件损坏。因此, 我们在日常维保的同时设定可持续的设备巡检要求, 制定了日检、周检、月检、季检的巡检表 (表1) 。巡检期间发现故障或隐患, 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 联系设备厂家寻求技术支持, 使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行。以监控录像主机为例, 其长期运行, 造成内部积尘、风扇损坏, 影响散热效果, 导致主板或硬盘被烧坏。我们通过定期巡检、及时机械除尘、更换风扇, 有效避免了主板或硬盘的损坏, 延长了设备的生命周期。

同时, 医院监管部门要求维保公司提供服务承诺, 明确可靠的安全、质量责任人, 使院方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追溯到责任人, 缩短回应和协调的时间, 从真正意义上实行了区域动态管理。

(二) 设立品管小组, 提高维保效能

我院监管人员和维保人员组织成立了一个智能化品管小组, 结合群体智慧, 对智能化维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解决。以每月的品管例会为平台, 提出问题, 制订可行性计划, 然后进一步实施。通过设立品管小组, 提高了维保效能, 使楼宇控制设备趋向于平稳运行的状态。在品管小组的机制下, 我院已排除设备故障近30项。

(三) 实行绩效考核, 量化维保品质

在原有维保协议基础上, 建立考核体系, 明确绩效考核项目, 实行月度考核、年终考核相结合 (月度考核表见表2, 年终考核见表3) 、临床和监管部门双评价的考核机制。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 调查结果计入年终考核。最终, 考核结果作为发放维保费的依据。针对人员服务态度方面, 不但要进行绩效考核, 还要组织实施服务礼仪相关方面的培训。实行绩效考核以后, 我院临床满意度从2014年的82%提升到2015年的96%。

(四) 月度设备查房, 提前排除隐患

监管人员与维保人员每月进行一次设备查房, 内容涵盖DDC控制器运行状态 (通信是否正常) 、监控主机运行状态 (采集卡及存储状态) 、门禁电锁紧固状态、新风机运行状态 (进风滤网堵塞情况、皮带松紧、电子阀状态) 、照明接触器状态 (是否有烧毁或卡死现象) 、示教系统切换状态、冷热源控制系统 (电动执行机构是否自动) 等。例如, DDC控制器无法通信, 现场发现是水泵溅水导致电源烧毁, 此时, 立即申请增加防水屏风, 彻底消除了隐患。据巡查记录统计, 平均每年设备查房提前发现并处理的故障数约110项左右。我们通过目测、耳听、手触、试验等途径判断设备运行状态, 集中处理存在的问题, 提前排除隐患。

四、结束语

通过精细化管理手段和持续优化监管流程, 提高了医院智能化维保监管水平, 使设备故障消除在萌芽阶段, 有效降低了运行风险, 节约了维护成本。随着医院后勤社会化的深入, 医院智能化维保监管的力度和方式还需不断加强和创新, 以便更有效地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提高医院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红兰.医院后勤维保管理现状及对策[J].当代医学, 2013, 19 (26) :26-27.

[2]吴艳艳, 唐源.医院智能化及其在智慧医疗发展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5, 36 (3) :38-41.

[3]包轶凡.上海JS医院后勤智能化管理平台搭建研究[J].制冷与空调, 2015, 29 (1) :44-48.

智能化监管 篇3

本文对广州市电视台全台全网智能化安全监管平台的技术架构和设计思想做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并对系统功能和系统安全性设计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其他电视台建设类似系统提供借鉴依据。

概述

1.项目背景

近年来,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电视台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各种业务系统已成为电视台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业务范围和业务量的不断扩大,对系统规模、存储容量、业务水平、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系统整合异构系统也在不断增多。业务应用复杂程度的逐渐增加,对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大,面对众多的数字设备和庞大系统,如何实施网络化后的智能化安全管理?如何优化技术管理策略?如何应对系统设备故障突发事件?如何快速的完成运维工作?如何解决全网互联互通后的安全性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给电视台的技术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2.面临问题

广电数字化网络系统中涉及到大量、先进、复杂的硬件设备及软件系统。众多的非线性终端并发访问和高带宽的数据交换导致了系统软、硬设施及各类服务器经常高负荷运作,使得故障的几率加大。随之而来的故障,难以马上确定故障设备及故障原因,极有可能导致因无法准确定位故障点或由于维护困难而耽误恢复时间,加大了制作系统、播出系统、媒资系统的停工期,使正常业务受到影响,将给电视台造成严重后果,经济损失巨大。同时系统互联互通也使病毒、黑客、系统漏洞、数据库漏洞、违规不安全操作设置等行为所造成的影响越发严重,导致电视台内部系统的不安全运行因素越来越多。

(1)不容忽视的安全性

由于全网互联互通,如果某一个系统遭到黑客攻击,那么很有可能波及整个系统,甚至是播出或新闻系统,这将导致非常严重的播出后果。系统病毒在内网的爆发如果仅仅影响办公系统或普通文件可能损失不大,但如果直接导致非线性系统或播出素材的丢失那将直接影响整体业务运作。FC存储系统、FC交换机等存储设备是电视台视音频系统的核心设备。一旦损坏将导致系统整体瘫痪,制作和播出等业务将受到极大影响。

(2)统一平台,提升管理水平,确保运维效率和质量

随着整个电视台系统的不断扩大,能否有效管理系统孤岛共肩协调作战,能否对各个子系统进行有效的可监可管将风险降至最低将影响到整个电视台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可维护,易维护

普通的系统维护地位处于被动挨打,缺少维护记录和问题分析报告,不能对平时的维护工作进行科学分析总结形成宝贵的知识库。新系统、新设备的不断启用使得维护人员难以支撑,对维护效率和质量带来新的挑战。

3.项目目标

广州市电视台全台全网智能化安全监管平台是针对全台业务信号系统、业务信息系统和业务保障系统提供统一的管理和监控平台,实现全台技术管理和安全播出保障的全过程管理,是基于电视台业务系统智能化监控的调度中心和总控平台。该系统几乎覆盖了涉及电视台安全播出的所有领域,实现了对全台业务信号系统、业务信息系统、业务保障系统在内的全业务智能化统一监控、统一预警和告警、统一报表、统一用户权限认证等功能。

全台全网智能化安全监管平台设计思想

1.系统设计架构

本系统基于B/S架构,采用J2EE、Portal技术,建立统一的门户,实现全台IP网络资源、动力子网和物理环境的集中监视、统一展现。

考虑到整个智能平台需要整合的目标,需要达到统一和集中的管理,以及快速、便捷和安全的支撑环境。同时,为了适应将来的新需求和扩展的要求,需要根据实际组织结构和应用需求定制系统的快速开发平台。所以,必须要考虑到平台化、标准化和统一集中的支撑和开发平台的建设及组件技术。因此,平台+组件+应用的思路应运而生。

平台+组件+应用的设计思路,其实就是将平台和实际应用分离,然后在这个平台上根据不同的需要和应用,使用相应的业务组件来定制、组合、开发适合广州市电视台需求的系统,科学地化解了具体需求不断变化和软件生命周期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设计思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模块化软件系统结构,增强了系统的健壮性、可维护性和扩展性,能更好的满足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

(2)大大节省系统开发时间,可按用户需求快速搭建、部署应用系统。

(3)Kinth Frame提供了一个高性能、高安全、良好的可扩展能力和极强的可伸缩性的开发平台。在此平台上,我们可以挂接并管理其它已有的业务应用。同时,此平台还提供了一些标准的功能构件为我们搭建自己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平台主要由用户管理、机构管理、部门管理、角色管理、职位管理、权限管理构成。

2.系统设计优势

为方便台内领导和各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对系统的操作,提高易操作性,系统在操作界面设计上采取图文并茂的设计方式。台内领导及各业务部门的管理及操作人员只要通过图形及对应图形的描述信息就能够快速捕捉当前某个子网、某个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为管理及技术人员的快速决策提供了前提。具体设计优势如下。

(1)统一的展示门户

在综合业务网内提供统一的展示门户。系统采用B/S架构,能够将全台业务系统的各类监管信息统一展现在系统的监视界面中。台内领导和业务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可以使用综合业务网内的任意一台终端电脑登录到监管平台中,根据不同的资源监视视图和操作权限,方便进行业务系统的监视和管理。

(2)多样性的展示

系统具有多样的可视化展现界面;能够实时监控被监控对象的运行状态,能够方便的查看并导出运行指标的历史数据,数据准确可靠,并具有多种可视化监控界面,具有设备物理机架图、设备真实或模拟面板图、设备监控可视化界面以及楼层三维图和机房三维图等监控视图;能够快速定位故障设备,方便管理人员及时处理故障。

(3)统一的告警管理

系统通过多样化的故障诊断手段,如SNMP、ICMP、SYSLOG、OPC、SOCKET方式收集的各种设备的事件和性能指标进行分析。系统可定义二级阈值,通过轮询或即时地监测,对指标当前值进行智能判断,并快速、及时地将预警或告警信息通知给相应管理人员。

(4)统一的报表管理

系统可定制管理人员需要的全台各子网区域各类资源多种类型的统计报表和图表,提供日、周、月、季度、年等多种时间模式设定功能和报表订阅功能,并能以PDF、CSV等多种格式输出。

(5)统一的用户管理和权限控制

建立统一的用户管理和权限控制体系,采用基于角色管理的管理方式,根据不同的资源域和用户域的划分,能够为台领导和业务部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不同的可管理的资源范围、管理视图和管理权限。

采用与Safe Word Premier Access身份认证系统相结合的系统认证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固定密码认证或二级密码认证两种系统登录认证方式。

3.平台技术优势

(1)跨操作系统平台

系统基于J2EE体系实现,因此可实现多种操作系统的迁移,从Windows到Unix、Linux等操作系统的无缝迁移。

由于脱离了操作系统平台的限制,可以充分保护用户已有的投资,同时在Unix、Linux上还能实现更强大的安全和性能提升。

(2)跨应用服务器

多种应用服务器支持,目前系统采用免费高性能应用服务器,系统采用标准J2EE技术,可移植到Web Logic或Web Sphere及国产中间件等其它J2EE平台上。

(3)强大的二次开发能力

系统提供全面、完整的二次开发功能,用户能利用系统提供的基础平台类的接口扩展自己的应用,利用构件注册机制完成用户自定义类的嵌入运行。

(4)外部应用程序接口

系统提供全面的外部接口,可以任意外挂应用,通过统一的门户管理,统一的登录管理实现应用系统的集成。

(5)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

支持SNMP、Agent、Agentless、T e l n e t、W b e m、s e c u r e s h e l l、Perf Mon、ping、Syslog等多种数据采集方式;数据采集间隔应可灵活配置,并支持最小60秒轮巡间隔的采集。

平台主要功能描述

1.全台数字化业务系统集中监控

广电专业化设备可视化管理:通过采用无代理方式实现对广电专用服务器的监控,如迁移服务器、转码服务器、工作流引擎服务器等;同时将广电专用服务器的专用服务和进程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播出盘阵光纤交换机可视化管理:将CPU利用率、内存使用率、接口状态、电源、风扇、总吞吐量及接口吞吐量、带宽利用率、丢包率等关键指标的实时可视化监控,定制设备真实面板,通过不同的颜色显示各个端口的性能和可用性状态,并提供各种性能指标的历史数据查询和故障告警功能,产生丰富的图表和报表。

播出盘阵S2A、DMS等存储系统可视化管理:以telnet和超级终端访问等方式对特定命令返回的结果可以通过匹配查询、设置过滤条件等方式进行采集和分析,达到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和各硬盘使用情况的目的。、

卫星接收机SCOPUS可视化管理:对网络公司数字电视播出前端DVB子网内SCOPUS2900、3100等型号卫星接收机的监测管理功能;通过定制设备的监视界面,对其各类关键性能指标进行可视化监测,提供对历史数据查询和故障告警功能,实现有效的故障管理和事件管理机制。

通用服务器可视化管理:展现服务器的运行状态和所监控的各项指标的状态,实现对网内Windows、HP-UX等不同操作系统服务器关键资源的自动监控。

网络设备 可视化管 理 : 对网内NORTEL交换机、HP光纤交换机、CISCO交换机、3COM交换机、Borcade交换机等网络交换设备和VPN设备的监测,通过对数据的有效分析,进行实时监控和故障告警。

网络拓扑可视化管理:能够自动快速的发现各个子网络的二层和三层的网络设备、主机拓扑图等,并根据发现的设备之间的关系将其自动组织成二层和三层的网络拓扑结构图,实现监控链路及设备状态。

2.全台动力子网的动态监测

通过智能配电柜监控、UPS电池监控、发电机监控和动力安防视频监控,实现全台动力设备的实时监控;通过获取相应动力设备的状态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有效解析后,可自动发出系统告警。

3.机房物理环境监测

市电状态监控:对机房的市电状态进行监控,配置相应的采集模块监测市电的通断,当发生市电中断时,通过报警模块发送报警信息,通知值班人员进行处理。

精密空调监控:通过空调智能通讯(RS232/RS485)接口及通讯协议,系统可实时、全面诊断空调运行状况,监控空调各部件(如压缩机、风机、补给水、水泵、加热器、加湿器、去湿器、滤网等)的运行状态与参数,并可通过远程监控功能修改空调参数(温度、湿度等)设置,以及空调的远程开关机。

温湿度监控:通过加装温湿度传感器,采集机房内局部比照区域的实时监测温湿度,当温湿度超过预定值时,系统将项值班人员发出电话、语音或手机短信报警信号。

漏水监测:机房漏水监测设计使用区域式的漏水检测设备,主要由漏水控制器、感应绳等组成,漏水控制提供智能通讯接口与系统建立通讯连接,当系统检测到某一区域有漏水时,系统可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具体漏水位置,方便值班人员快速排查漏水。

安保视频监控:支持对多台摄像机进行远程控制、预置位置调用等功能,可在电子地图上直观显示各摄像机的分布位置,以及各台摄像机的预设位置,同时支持视频数据的存储、图像参数的控制,视频查询、断电保护、视频联动控制。

系统安全性设计

在系统建设中,我们采用了严谨的安全体系,除了系统网络安全性建设和系统软件安全性建设,还对网路监控使用了网闸进行数据安全性保证,并且在原有基础上强化了用户的权限分配与管理、故障的统一告警。

1.权限管理策略

由于系统使用部门较多,为使系统有效运行,保证信息数据的安全,必须建立统一的用户管理和权限控制体系,我们采用了基于角色管理的管理方式,根据不同的资源域和用户域的划分,能够为台领导和业务部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不同的可管理的资源范围、管理视图和管理权限。

开发与Safe Word Premier Access身份认证系统相结合的系统认证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固定密码认证或二级密码认证两种系统登录认证方式。

2.系统告警策略

系统提供了故障告警机制。通过多样化的故障诊断手段,如SNMP,ICMP,SYSLOG等方式收集的各种设备的事件和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当某项指标出现故障或当前值超出预先定义好的阈值,系统能够通过智能判断机制,确认问题确实产生,则向相应管理人员发送告警事件。并且可以将告警进行自动分级,以邮件、短信、桌面提示等方式迅速报告给特定的人员。

3.网闸设备的引入

在台内四个IP子网内分别部署分布式数据采集服务器,通过子网间的安全信息网闸设备,将采集的数据统一存储到综合业务网内的数据库服务器中,并且在综合业务网内部署统一的展示门户,实现对全台四大IP子网网络资源的集中监视、故障统一告警和报表统一管理。

4.备份机制

考虑到随机发生的各种问题,为保证网络和系统中的数据不会丢失和篡改,监管平台采用对所有数据进行实时备份机制。当发生不可预知的异常情况时,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备份服务器可以马上投入使用,并且服务器中的数据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结束语

广州市电视台全台全网智能化安全监管平台项目的建设,完成了广州市电视台全台核心业务模块的整体监控和监管,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将电视台信息化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多系统的协调配合工作将大幅度提高了电视节目制作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业务运行成本、沟通成本,广州市电视台业务水平将明显得到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的位置。

项目的意义还在于,它将是国内省级电视台第一家实现全台智能化监管,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全国各级电视台解决困扰他们许久的信息孤岛难题建立了样板工程并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项目中众多的创新技术点,在整个国内广电行业得到了普遍认可。在电视台系统建设完成后,全国许多省、市级电视台必将坚定建设的决心,并加快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国内广电业有望以此为契机,掀起新一轮信息化建设的高潮,将电视台生产和管理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

智能化监管 篇4

为了加强宣传管理、确保广播电视宣传,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提高引导水平, 需要对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制作的综合新闻节目进行舆论引导监督, 对其自办的各类专题节目内容进行评议监督, 对国内外主流媒体涉及热点信息的舆情动态进行分析研判。为此, 在原已建立的广播电视监听监看系统基础上, 必须采用更加行之有效的监督手段, “扭转过去靠人工监听监看‘跟不上、抓不着、查不了’的被动局面”, 确保广播电视播出内容的健康和安全。因此, 采用当前最前沿的音视频流信息抓取、语音识别、语音检索、语音比对、内容检索、搜索聚类和智能分类等核心技术构建移动式智能化广播电视节目监听监看平台势在必行。

2主要技术思路

传统的监听监看[1]模式为聘请一些专家每天固定时间固定办公地点, 实时监听监看各地市在播的广播电视节目, 对于播放的节目不能回放, 实时性要求高, 办公场所及时间限制很大, 效率十分低。

本平台将在互联网上实现对省、市、县三级自办电视频道节目内容和自办广播频率节目内容实行监听监看及历史节目内容的查询播放。

对其中新闻节目进行语音识别, 将省、市、县三级自办电视频道新闻节目内容合成一个新闻频道, 方便各级领导观看。并可生成相关字幕和电子文档, 制作成视频光盘作为文献资料永久保存。

对CCTV-1、CCTV-2、CCTV-4和CCTV-新闻频道等国内主流媒体节目内容进行采集, 自动识别提取涉及有关各省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闻报道, 制作成视频信息集, 供上级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作为参考信息使用。

系统以特定内容音频检索和特定视频片断检索技术为核心, 采用分布式网络化设计, 改变传统广播电视节目人工监听监看、人工检索的繁重工作模式, 实现广播影视视听节目监管的自动化、智能化。

3移动式智能化广播影视视听节目监管平台架构

3.1系统总体架构

平台总体架构由中心控制处理系统和信号采集前端组成, 信号采集前端包括:广播电视信号采集、信号预处理、音视频信号解码、音视频信号保存等部分, 共用现有广播电视监测调度指挥系统的设备资源, 降低系统投资 (70%左右) 。中心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广播电视节目摘取、音视频分离及特征提取、节目分析归类、数据存储、节目检索、视频编辑制作、信息服务、大屏幕投影等部分。主要实现音视频信号分析、比对、节目抓取、聚类、节目内容储存等功能。监听监看通过WEB界面, 实时或历史播放任一频道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移动式智能化广播影视视听监管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

3.2系统逻辑结构

移动式智能化广播影视视听监管平台由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系统功能层三层架构组成。

(2) 对电梯进行相同次数的预防性维修时, 故障率修正参数和故障次数趋势相反。对比表1, 同样是对设备进行10次维修, 故障率修正参数从0到T五种情况对应的故障次数约为53次, 40次, 28次, 16次, 5次, 可以看到故障率修正参数的选取对预防性维修的效果影响非常大, 故障率修正参数的取值越大, 那么故障次数就越少, 维修效果就越好。

(3) 虽然增加预防性维修次数总可以减少电梯发生故障的次数, 但故障次数的减少趋势放缓, 也就是对电梯进行预防性维修存在一个最佳维修次数和周期。

(4) 图3看出, 随着故障率修正参数茁的增大, 电梯的单位时间使用效率增加, 当故障率修正参数茁=T时, 每一次预防性维修都能使电梯性能恢复如新, 可以看到预防性维修次数在9次时, 电梯的

3.21数据采集层:主要负责视听节目基础信号的采集包括有线电视节目采集引擎、无线广播频率采集引擎和无线卫视节目采集引擎。负责对省、市、县三级自办电视频道节目内容、自办广播频率节目内容和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主流媒体节目实行实时采集、转换、压缩和存储。

3.2.2数据处理层:数据处理层主要负责对采集层收集的信号资源进行分析处理和转换工作。包括模拟、数字转换引擎、音视频分离处理引擎、音频片段识别引擎、音频关键字识别引擎、语音/文本转换引擎、说活人识别引擎、和语音智能自动识别引擎。

3.2.3系统功能层:系统功能层提供基本平台管理功能和数据展现功能。包括系统登录、信息检索、RBAC管理、集成播放、节目管理、消息管理、新闻合成、统计分析、报表管理、系统监控、关键字管理、样本管理等功能模块。

移动式智能化广播影视视听监管平台架构组成如图2所示:

3.3系统主要功能及模块设计

单位时间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值0.9897。

3.3.1系统功能

数据采集、存储功能:系统需对省、市、县三级自办电视频道节目内容、自办广播频率节目内容和中央电视台、各省电视台卫视频道、凤凰卫视等主流媒体节目实行实时采集、转换、压缩和存储, 为工作人员开展节目监管和系统识别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音、视频分析处理功能:提供对采集下来的音视频节目进行音视频分离及特征提取、节目分析归类、检索、聚类、视频编辑制作等处理功能。

语音识别功能:根据系统中配置的音频样本和文本样本对音、视频内容进行识别和比对, 并根据匹配结果自动进行预警, 供监听监看人员进行审核。

音频文本转换功能:系统提供音频到文本的自动转换功能, 对系统采集的新闻类音、视频节目自动生成对应文本。工作人员可通过文本关键字对音、视频节目进行查询。

集成播放功能:通过简单适用的查询界面可播放实时或历史新闻节目, 并可配置轮播、点播等多种播放规则视频输出功能:系统可将审核后的重点新闻和省、市、县三级自办电视频道新闻节目等内容, 合成一个新闻频道, 方便各级领导观看, 并可生成相关字幕和电子文档制作成视频光盘作为文献资料永久保存。

综合管理功能:提供系统登陆、监听监看操作、节目管理、音频和文本样本配置等基础平台操作功能。

3.3.2系统准确率

(1) 系统对于对省、市、县三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语音识别的准确率不低于80%。

(2) 系统对于对省、市、县三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语音识别速度约不低于2倍实时播放速度。

(3) 对于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媒体中热点相关节目提取识别的准确率约不低于90%。

3.3.3角色安全管理

(1) 管理人员:能看到系统内的所有界面, 拥有超级权限。

(2) 行政人员:登陆后只能看到新闻、专题、舆情三个模块;在专题模块下能发布公告;公告的主要作用是告诉每个专家需要对哪些节目进行评议, 手工录入即可;对于评议过的节目可查看专家的评议意见, 不可修改。

(3) 评议专家团:专家登陆后只能看到新闻、专题、舆情三个模块;在专题模块下通过阅读公告, 了解自己所需要评议哪些节目, 并去评议相应节目。但并不对评议节目做限制, 可自由评议。录入评议意见后可先暂存意见, 修改意见, 一旦提交后, 便再也不能修改。专家只能看到自己评议过的节目意见, 其他专家意见不可见。

3.3.4模块设计

平台主要模块有新闻、系列报道、专题、舆情、信息检索、违规审核、样本管理等。

(1) 新闻频道

主要包括新闻节目在线播放、新闻字幕与音视频播放同步滚动、新闻音视频下载、新闻播放列表、新闻音视频搜索、新闻系列播报, 用户可以任意选择新闻的播放日期和类型。

(2) 系列报道

用户可浏览历史系列报道以及正在进展的系列报道。将关于某一主题的所有舆情报道的片段拼接成一个完整的系列报道, 方便跟踪某一个舆情事件的发展。舆情系列报道可以在后台通过音频关键字搜索相关舆情节目, 通过人工对结果选择, 将某一系列报道添加入一个主题中, 平台自动截取拼接成为一个系列报道节目。

(3) 专题频道

主要包括专题节目在线播放、专题公告显示、专题音视频下载、专题播放列表、专题音视频搜索, 用户可以根据节目类型、播放日期和专题分类进行查询。头部是专题节目的跑马灯。左侧是节目播放列表, 右侧是节目的播放窗口。登录的用户可以下载正在浏览的专题节目。根据登录的权限不同, 用户还可以对正在浏览的节目进行评论, 和浏览其他用户的评论。工作人员可以浏览历史评论;专家只能评论和看到自己的历史评论;行政管理人员只能浏览历史评论。

(4) 舆情频道

主要包括舆情节目在线播放、舆情系列播报、舆情音视频下载、舆情播放列表, 提供对主要舆情频道节目 (比如CCTV-1、CCTV-2、CCTV-4和CCTV-新闻频道等) 的串播, 形成舆情监看频道。用户也可以根据节目类型和播放日期进行查询。

(5) 信息检索

主要包括:

a.频道检索:检索目前平台中监控的所有频道信息, 提供相关检索条件, 返回相应频道及频道包含节目列表并可导出, 可对频道信息进行编辑。

b.专题节目检索:采用关键字树形式对违规关键字匹配出来的节目进行检索;关键字树包含违规分类和违规关键字, 每种分类下包含若干关键字, 可针对每个分类或关键字, 对违规节目进行检索。

c.舆情节目检索:采用关键字树形式对舆情关键字匹配出来的节目进行检索;关键字树包含舆情分类及舆情关键字, 每种分类下又包含若干关键字, 可针对每个分类或关键字, 对舆情相关节目进行检索。

(6) 节目审核

采用关键字树形式对匹配到的广播电视节目信息进行查询并审核, 用户可以判定、更改节目所属频道和类别, 可以判定、更改节目是否疑似违规。对已审疑似违规的节目进行人工标记, 点击分类可直接显示该违规分类下的所有节目。支持用户手工对节目所属类别的修正等操作。对已审节目也可修改其相关属性。

(7) 样本管理

该部分功能可以对违规关键字、舆情关键字、违规反向关键字、舆情反向关键字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该模块可以添加新闻标志样本新闻片头和片尾的标志性视频样本, 然后系统可以根据提供的标志样本对提供的新闻视频进行截取并入库。通过该功能, 新闻视频将剔除前后无关的视频内容, 视频的质量将得到提高。

(8) 后台相关功能

a.新闻字幕修正与重新训练:用户可以在新闻查看页面查看某个新闻节目的详细信息, 包括频道名称、所属地区、播放时间等, 还可以在该页面对系统翻译的新闻字幕进行方便的人工编辑。用户可以逐条地与视频同步地修改字幕内容, 也可以快速定位修改某条指定的字幕。修改后的字幕, 系统会自动用于重新训练语音模型, 提高以后翻译字幕的准确率。

b.新闻精确抓取:用户可以在新闻标志样本模块中添加新闻头尾的标志视频, 系统后台会利用这些标志样本对将要入库的新闻视频进行精确抓取, 将新闻头尾的无用视频内容剔除, 提高入库新闻视频的质量。

4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4.1富信息字幕自动提取:综合连续语音识别、说话人识别和音频指纹技术自动提取字幕, 不仅包括识别出的文字信息, 还包含片头片尾定位信息、播音员信息、文字的准确时间定位。

说话人识别[2]系统包括两个模块--训练模块和识别模块, 如图3所示。

训练模块:负责根据每个预设说话人提供的样本语音, 训练得到各自的说话人模型。输入为一个人的样本语音, 输出为这个人的说话人模型 (以文件形式存储) 。

识别模块:基于已经训练得到的N个预设说话人模型, 对测试语音进行识别。输入为任一段语音, 输出结果指示测试语音是否属于N个预设说话人中某个说话人, 或者判断是集外说话人语音。

采用与文本无关的高斯混合模型[3] (Gaussian Mixture Model) 方法来实现。预处理引擎负责语音分段, 提取出语音特征, 并进行说话人分析, 计算每段语音在背景说话人模型下的似然值。在识别阶段, 说话人识别引擎首先根据用户提供的关键说话人的语音样本, 建立说话人语音模型。然后, 通过似然比假设检验进行判决。

我们提出基于KL距离及动态搜索的音频指纹[4]系统, 如图4所示。我们对音频片段模板提取特征并建立公共分量高斯混合模型 (Common Component Gaussian Mixture Model, CCGMM) , 将其与音频库中每个文件逐个区间进行比较, 区间长度取为音频片段模板长度。对从音频库文件取出的区间也同样提取特征并建立高斯混合模型, 用KL距离衡量其与音频片段模板GMM的匹配度。动态搜索算法的创新想法是如果当前匹配度较大 (超过设定门限) , 则可以跳过一段时间进行下一次区间匹配。使用KL距离则准确地度量了两个概率模型的差异, 提高了音频片段检索系统对不同压缩方式、不同程度失真的稳健支持。

4.2语音模型半监督自适应:基于说话人隐变量方法自动利用校正过的字幕进行语音模型调整与更新, 新词添加, 使识别系统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 不断适应节目源的变化。

我们提出对HMM模型[5]参数进行潜在相关性分析的新方法。该方法将模型参数视为HMM之下的一个 (服从高斯分布的) 隐含变量, 从而显式建立起一个贝叶斯网络模型作为语音的产生式模型。这样一个贝叶斯网络表示为模型参数结构更系统和细致的描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理论上讲, HMM模型参数结构 (具体表现为参数矢量x的协方差矩阵) 的估计化归为图5所示贝叶斯模型的参数整体估计的一部分。在一些必要的假设下, 这可以借助EM算法[6]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 EM算法将直接接受语音帧特征序列, 不需要显式建立特定超矢量样本。

在进行本征音说话人自适应时, 使用基于下图的贝叶斯网络模型[7]的EM算法估计得到的模型参数结构 (EM+EV) 取得了比传统方法 (MLLR+EV) 更好的性能。本系统采用批处理方式的无监督自适应, 即利用上一轮的最优识别结果作为标注, 对整批语音数据统一完成统计后再进行码本的更新。

4.3先进架构的语音识别引擎:采用基于有限状态图上推理的识别引擎。采用静态识别网络编译, 充分利用各种知识源, 减少识别错误。离线编译 (优化) 识别网络, 提升在线识别速度。

4.4基于拼音图的语音关键词[8]识别:将语音预处理成多候选拼音图, 而不是将语音硬判决识别成单一文本。拼音图比文本结果有高得多的覆盖率, 从而避免了过早进行硬判决, 保证系统有较高的召回率。采用基于拼音文法的置信度计算, 更广泛适应于不同语言领域。

我们提出基于音素图的语音关键词识别, 如图6所示。首先对输入语音流进行声学识别。识别结果组织成多候选音素图。这里, 我们并不使用听写机技术将语音转为文本, 而只是进行语音的声学识别, 识别结果组织成多候选拼音图, 编入语音可能对应的拼音内容。然后, 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文本, 首先将其转为相应的音素串。然后在已经生成的音素图中基于动态规划原理进行匹配搜索, 返回多个关键词候选列表, 并根据“后验概率置信度计算”进行排序。其中每个候选结果由一个三元对标识:

[所在语音文件, 文件内偏移 (精确到10毫秒) , 置信度]

系统默认设定一个置信度门限值进行筛选, 提供给用户最终的检测结果。用户亦可以选择进行另外的后处理。

4.5基于交叉熵[9]的音频指纹快速比对:使用交叉熵来衡量音频指纹间的距离, 然后用广义动态时序比对方法显著减少计算次数, 而且还能适应于多种音频失真情况。

4.6基于Ext、Ajax等Javascript框架的富客户端化的Web 2.0应用, 在保证系统载入速度的情况下, 还能实现接近于桌面操作的良好用户体验。

4.7以目前Java开发阵营中最前沿的理念构建的系统架构, 包含了轻量级容器 (Lightweight Container) 、反转控制 (Inversion of Control) 和面向方面编程 (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 等技术, 实现了良好的可配置性和扩展性, 并降低了系统的耦合性, 并能适应分布式的大规模系统集群。

4.8系统构建在基于角色控制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的安全框架上, 可以适应业务领域权限的变化以扩展安全等级, 最高级别可以实现RCAB3, 实现角色的分级和继承的能力。

4.9 Real-Time Messaging Protocol (RTMP) 协议的应用, 实现了高效、高速和高质量的音视频传输特性。支持定点载入和高清播放等新的应用体验。

5结束语

该系统属于电子信息科学领域最新成果, 填补移动式智能化广播影视视听监管技术手段的空白。系统能监管省、市、县自办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 方便各级领导及时把握广播电视的正确舆论导向;能及时发现告警自办专题节目的低俗内容, 制止有害的广播电视节目传播, 净化荧屏, 确保社会和谐、文明健康;能在多语种的电视节目中及时发现报道热点的社会、政治、文化节目, 掌握舆论动态, 为各省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促进富裕、文明、和谐新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丁新吾.广电媒体监听监看的实施与创新[J].视听界, 2010 (5) .

[2]杨迪, 戚银城, 刘明军, 等.说话人识别综述[J].电子科, 2012 (6) .

[3]蒋晔, 唐振民.GMM文本无关的说话人识别系统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0, 46 (11) .

[4]黄.基于音频的电视内容提取与分析[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2011.

[5]卢恒.基于统计模型与发音错误检测的语音合成方法研究[D].2011.

[6]杨基栋.EM算法理论及其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15 (4) .

[7]吕国云, 赵荣椿, 张艳宁, 等.基于三音素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大词汇量连续语音识别[J].数据采集与处理, 2009, 24 (1) .

[8]梁栋.语音关键词检出技术及置信度问题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智能化监管 篇5

近日,同方数字城市成功签约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监管大楼智能化工程,为其量身打造绿色智能建筑解决方案,该智能化工程包括楼宇自控、智能灯光、综合布线、电话交换机、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视频监控、电子巡更、停车场、会议、机房工程、系统防雷与接地等十多个子系统。经过精心策划与准备,目前已进入工程实施阶段。

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监管大楼是集办公、会议中心及报关和综合办证大厅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高层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该工程系统建筑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部分区域已完成吊顶及二次装修,且点位多,工程工期短,前后只有100天。作为地标型综合高层建筑,该建筑对行业特殊功能需求要求严格,智能化系统不仅要求系统的安全稳定性、灵活先进性,还要具备高度的信息资源整合、通讯方便快捷多样化、系统成本合理实用等要求。

同方数字城市综合考虑该智能化系统的独特性、整体性和延续性,在建筑物内建立了一个由计算机系统统一管理的集成系统,组建了高效、安全、舒适、节能的综合智能管理体系。该智能化系统将显著提升西永综合保税区监管大楼的综合服务功能,帮助其更方便、快捷、高效地服务进出通关监管,并显著提高建筑内办公生活环境,大幅节约运行和维护成本。

广播电视同步播出智能监管系统 篇6

(一) 系统介绍

广播电视同步播出智能监管系统, 可对广播电视不同步播出的节目进行实时地自动识别、分析统计、自动预警。系统采用以隐马尔可夫为模型, 以MFCC为特征提取算法的音频比对技术, 对广播 (中波、调频) 、电视 (无线、有线) 节目 (节目内容包括:新闻、语言类节目、专题、电视剧、电影、访谈类节目、广告、音乐等非特定音视频) 的音视频信号分布式实时提取关联音频信息, 集中式音频特征实时自动比对, 同时将不同步播出的信息通过短信及时地发送到相关播出单位的接收终端和相关人员手机上, 实现低传输带宽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同步播出智能化监管, 以及同步播出信息的自动发布。该系统主要技术特点:

1. 使用以MFCC为特征提取算法, 隐马尔可夫模型为基本语音模型的音频比对技术;

2.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IP地理定位技术结合, 实时监听监看, 多画面实时比对, 相关信息实时显示;

3. 音视频信号前端提取、实时回传, 实现低传输带宽下对远端多套节目同步播出比对;

4. 分布式实时提取各前端音视频关联信息, 集中式特征实时比对, 自动判断广播电视节目是否按时进行同步播出;

5. 多个工作站并行执行多项比对任务, 效率高, 性能优;

6. 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 能满足任务增加、监测网点增加、网络规模扩大等的灵活性需求;

7. 将对广播 (中波、调频) 、电视 (无线、有线) 的多个播出单位的多种节目源、不同节目内容的同步播出监管集于同一平台;

8. 基于TCP的socket连接实现同步播出监管与信息自动发布合二为一;

9. 使用双通道录像子系统, 使每套视频节目的带宽要求从450Kb/s降低到80Kb/s。

(二) 系统原理

广播电视同步播出智能监管系统采用分布式网络化设计, 主要分为两部分:广播电视数据采集前端和同步播出监管服务器。数据采集前端与原有的监测调度指挥系统是共享的, 充分利用原有系统的软硬件资源, 降低了成本。各数据采集前端根据中心传来的指令将采集到的广播电视音视频片段先进行编码压缩, 然后经过传输模块实时回传至同步播出监管服务器;同步播出监管服务器将数据采集前端回传的音视频片段集中进行音视频压缩码分离, 并提取音频特征值, 然后进行比对。由于数据采集前端回传的仅为片段式关联音视频信息, 大大降低了对传输带宽资源的占用, 从而实现了低传输带宽下对前端多套节目同步播出的监管。系统架构如图所示:

(三) 系统主要技术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的音频比对技术。HMM (Hidden Markov Model隐马尔可夫模型) 是一种用参数表示的用于描述随机过程统计特性概率模型, 是一个双重随机过程, 由两部分组成:马尔可夫链和一般随机过程。其中马尔可夫链用来描述状态的转移, 用转移概率描述。一般随机过程用来描述状态与观察序列间的关系, 用观察值概率描述。对于HMM模型, 其状态转换过程是不可观察的, 因而称之为“隐”马尔可夫模型。隐含马尔可夫模型是一个数学模型, 到目前为止, 它一直被认为是实现快速精确的语音识别系统的最成功的方法, 复杂的语音识别问题通过隐马尔可夫模型能非常简单地被表述、解决。上世纪70年代, 当时IBM的Fred Jelinek (贾里尼克) 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Jim and Janet Baker (贝克夫妇, 李开复的师兄师姐) 分别独立地提出用隐含马尔可夫模型来识别语音, 语音识别的错误率相比人工智能和模式匹配等方法降低了三倍 (从30%到10%) 。上世纪80年代李开复博士坚持采用隐含马尔可夫模型的框架, 成功地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词汇量连续语音识别系统Sphinx。

广西广播电视同步播出智能监管系统采用以MFCC为特征提取算法的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音频比对技术, 从数据采集子系统获得的指定时间、统一长度的音视频片段提取出音频特征值, 并与主频点 (即作为同步播出对比标准的频率频道) 的特征值进行比对, 如果待比对节目的音频特征值与主频点的音频特征值匹配, 则认为该节目是同步播出, 否则认为该节目与主频点没有同步播出。在比对过程中, 如果发现主频点或某个待比对频率频道出现异常如无视频、无音频、无载波等, 则比对无效, 放弃该次比对任务, 等待执行下一个任务。为了保证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良好的容错性, 主频点节目的音频片段长度为待比对频率频道节目片断的一半, 这就使得在进行特征值的比对匹配时, 能让主频点的音频特征值完全处于待比对节目的特征值包含范围内, 避免由于微小的振荡而造成比对识别准确率的下降。

地理信息系统GIS与IP地理定位技术结合。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通过电子地图显示整个监管区域的网络拓扑结构及各采集前端的分布情况, 并根据故障类型以不同颜色、形状在电子地图上闪烁显示相应站点的非同步信息;同时还结合了IP定位技术, 使电子地图上的每个站点, 都与其实际IP相关联, 双击某个站点名称, 即可建立起与该站点的网络连接。

分布式关联音频信息实时提取、集中式特征实时自动比对。根据下达的同步播出监管任务, 在各采集前端分别同时进行关联音视频片段信息提取, 并实时自动回传到中心工作站, 集中进行实时音视频压缩码分离、音频特征提取与比对等。各采集前端的分布式协同工作充分利用了前端采集站点的CPU、存储系统、采集程序等软硬件资源, 片段式关联音频信息提取实现了低传输带宽下对多套节目内容的实时传输。集中式自动比对避免了对前端采集站软硬件资源和网络带宽资源的长时间和大量占用, 同时也充分利用每台工作站的软硬件资源。

分布式多任务并发执行。同步播出监管任务在工作站上的执行是采取分布式并发执行的方式, 每台工作站上可执行多个任务, 多个工作站分别同时执行不同任务。全区600多套节目的同步播出监管任务每天分布到不同的工作站上执行, 最大限度利用工作站资源和网络带宽, 使多个任务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执行完成。在任务增加、监测网点增加等情况下, 只需适当增加工作站数量, 即可满足同步播出智能监管的需要, 无需改动原有的网络结构和软硬件设置。

低传输带宽下对多套节目内容的实时传输。在采集前端中, 录像子系统设计为双通道, 同步播出监管系统的工作站与信号采集前端建立的连接是使用一个单独的通道进行传输。在执行同步播出监管任务时, 由于需要截取的仅为片段式关联音视频信息, 因此在采集前端向监管工作站回传节目的音视频片段时, 可将其中的视频码流大幅降低而保持音频码流值不变, 从而使每套视频节目带宽从450Kb/s降低到80Kb/s。由于录像子系统为双通道, 采集前端的另一个通道可同时向存储系统中写入录像数据, 既保证了音视频节目的存储质量, 也实现了低带宽占用的目的。

同步播出监管与信息自动发布合二为一。同步播出监管与短信发布平台建立一个基于TCP方式的socket连接, 通过socket把不同步播出节目信息以xml格式发送给短信平台, 再通过短信平台及时、迅速、高效地把短信发送到相关播出单位的手机和预警接收屏上, 实现了与现有的短信发布平台无缝对接, 自动发布广播电视不同步播出的相关信息。

(四) 系统功能概要

1. 同步播出监管功能

同步播出监管功能分为单次同步播出监管和循环同步播出监管:单次同步播出监管主要运用于重大节日或者重要事件发生时, 需要在某个时间统一转播某个庆典活动、重要会议或者指定节目等情况, 这时只需提前设置好同步转播监管任务的内容和时间, 即可自动获取到节目同步播出的情况;循环同步播出监管主要运用于日常的同步播出监管中, 监管任务设置好一天的时间后, 可以每天自动循环执行。

2. 实时监听监看功能

在实时监听监看功能中, 通过电子地图可以了解到各采集前端的分布情况以及各站点同步转播的相关信息, 双击某个站点名称, 即可与该站点建立连接, 实时显示该站点监管节目的名称、频率频道、工作状态等, 实时播放该站点中任意一个频率 (频道) 的节目, 并显示出当前频率 (频道) 的相关参数值, 系统还提供了多画面功能, 支持4画面、9画面、16画面、25画面和36画面等多种形式, 同步播出监管时可进行多画面实时比对。

3. 数据处理功能

系统提供对执行同步播出比对任务所产生的非同步信息或异常状态数据进行审核、确认、修改、增加、删除、打印等功能, 并进行统计分析, 生成报表等。

4. 短信发布功能

由于系统与现有的短信发布平台实现了无缝对接, 系统通过短信将不同步播出的信息及时地发送到相关播出单位的接收终端和相关人员手机上。系统还提供了短信的相关设置功能, 对于单个频率频道最多可同时设置6个接收终端和18个接收人手机号码。

5. 媒体库

录音录像查询功能:提供对录音录像的自动定位即点即播功能。

录像备份与媒体库创建:系统可对录像资料进行备份, 建立媒体资料库。

视音频编辑功能:系统具有视音频任意段剪辑输出功能, 并利用DVD或VCD刻录软件, 随时刻录在光盘上 (VCD或DVD) , 以备查证。

6. 日志管理功能

系统的运行情况将被记录成日志文件保存下来, 包括同步播出任务的执行情况以及系统的启动、关闭等信息都有详细的记录。

7. 系统管理功能

系统管理中提供了对系统运行参数的配置, 主要有采集站相关信息设置、网络相关参数设置、管理员密码设置、值班员密码设置、阀值设置、字体与颜色设置等。

(五) 结束语

广西广播电视同步播出智能监管系统系统能自动监管全区广播电视节目的同步播出情况, 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 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 为广播电视的频率频道管理、安全播出管理、宣传纪律管理提供了有力地保障。该系统构建灵活, 能满足不同信号、不同节目内容的监管;系统扩展性强, 任务增加时, 可通过增加相应的系统模块实现;系统识别准确率高, 数据处理智能化, 具有良好的监管实时性、高效性。预期在全国各级监测台、电台、电视台以及发射台等单位推广应用广播电视同步播出智能监管系统, 可真正实现对全国各级播出单位的广播电视的频率频道、安全播出、宣传纪律进行有效监管, 为确保党和政府的政令畅通, 预防“法轮功”破坏攻击, 保障人民群众收听好广播、看好节目, 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 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摘要:介绍了广播电视同步播出智能监管系统的主要技术、组成结构、系统功能。该系统通过音频比对技术能自动识别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是否同步播出, 为监管部门对广播电视同步播出的监管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广播电视,同步播出,隐马尔可夫模型,音频比对

参考文献

[1]林福宗.小波与小波变换[D].北京:清华大学, 2001.

[2]卢坚, 陈毅松, 孙正兴, 等.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音频自动分类[J].软件学报, 2002, 13 (8) .

[3]李国辉, 李恒峰.基于内容的音频检索:概念和方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00, (11) .

[4]赵雪雁, 吴飞, 庄越挺, 等.基于模糊聚类表征的音频例子检索及相关反馈[J].浙江大学报, 2005, 37 (3) .

智能化监管 篇7

广播电视同步播出智能监管系统相关概述

根据智能监管系统的监测功能监测要求得知,其系统设计共分为以下四个方面:节目内容的回放、节目安全监测、广告自动监测等。

1.系统功能设计

1.1.节目内容采录

一般重点广播及电视信号都是由前段的音视频采录设备24h不间断采录而来,对节目内容进行更新只要根据前期所设置的期限即可,以此来实现安全自动存储,所有节目的回放通过回放系统得以实现,可以按照录制时间等项目来查询或播放节目。

1.2节目内容及质量内容监测

广播及电视节目播出节目质量通常经过监测主机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出现图像丢失、画面静止、伴音丢失或停播现象,监测主机会立即发出报警信号,之后自动存储以播出相关节目内容信息。

1.3广告自动监测

实现广告节目智能识别通过广告监测模块来分析截取广播与电视节目样本,在众多节目中,有效监测广告播出内容,重点是在线识别,要求具有非常高的识别效率,以此来满足监测需求。

2.智能监管系统架构

2.1多路广播信号监测主机

音频信号的出现是因广播解调设备FM的射频信号解调而成,之后对其进行采集、压缩并存储至服务器中,信号采集站接收到音频信号后开始录音,每个广播信号解调器都是独立工作,可以同时输入8个模拟信号,由于每个调谐器可以设置20个频率,因而4个调谐器的频道状态可以同时在面板上LCD显示窗的界面上出现,每个调谐器的频道和频率可快速设定。广播信号监测主体可以在同一时间对采集将近16组广播电视信号,各路信号的音量彩条可在采录界面上实时显示且带有调音台,根据各路信号的大小可以调节其增益效果。任何一路输入信号使用监听按钮可同步实时监听,尤其是针对广播的时段特点来设置采录时间表,以此来有效采录模和保证系统运行效率。

2.2音频监听监看

多个通道的音频监测信息由监测主体经VGA接口传送至液晶屏显示器上,其音频音量的大小以实时变化的彩条音柱为准。如果监测主机出现报警信号则说明音频丢失或音量大小出现问题,这时液晶屏上只显示每套节目的通道名称和声道音量,而操作机上会显示音频波形图和其他详细信息,用户只要选择声道详细信息则可以分析通道的音频信号。数据库全程录音监测音频,通过数据库进行保存便于今后发生故障分析。

2.3多路数字电视信号采集前端

多路电视广播电视信号可通过数字电视监测前端来实现,之后采集、压缩音视频信号并保存至储存器中。采集前端由多个方面是组成,如多通道IP码流解扰卡、多通道有线数字电视监测卡、音视频编码卡等。

广播电视同步播出智能监管系统设计原则

本着对广播电视质量、内容的安全监测,既满足与其他系统的兼容性,因此,广播电视同步播出智能监管系统要符合以下几点设计原则:①安全性;符合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保密要求,可适当的对系统进行权限设置。②先进性;选用符合广播电视监管系统的成熟技术路线,设计方案不仅要满足现在应用需求,未来技术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周到。③适用性和可靠性;所有设备都是服务于广电监测业务,各个监测前段的实际情况要有充分考虑,保证用户之间能顺利共享信息。

广播电视同步播出智能监管系统设计分析

1.软件界面设计

智能监管系统界面设计主要根据监测台的实时性强、高效性强、中心数据处理的数据量大,查询用户多等特点。其设计主要遵照两个方案,一个是按照“监测中心实际业务操作流程”,另一个为按照“监测功能”。其中需要值班人员根据业务所需直接在界面上进行相应的操作,2级菜单不存在于软件界面上,以往软件设计的缺陷也不存在了,提高了系统软件的界面操作的方便性和专业实用性。后者是传统应用软件设计思想,其设计主要依据监测功能为主,然而监测涉及较多的功能,需要进入不同窗口节目来进行同一业务的操作,没有第一种设计方案操作简单方便,专业性也有待考究,所以监管系统界面会采用按照“监测中心实际业务操作流程”的设计,其工作主要业务包括:①一旦在监测过程中出现停播、错播、迟播等异常现象可及时通知相关部门来进行处理。②实施监测本地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指标和内容。③出现播出事故后通过调用录像的方式来对事故发生原因、时间长短、性质影响范围等内容进行核实。④将事故内容、时间、故障类别及原因用报表的形式上交给相关领导和部门。从上述工作流程可以看出,实时监测模块能对音视频播出情况可实时显示,对其进行监听或监看可根据需求选择多个画面或一个画面,一旦出现故障,故障频点会第一时间显示在图上,并通过语音的形式发出报警信号,故障可在最短时间发现并处理。

2.监测系统前段架构的设计

监测信号的接收、编码、解码、传送及完成对模拟广播电视监测都需要依靠监测前端来实现。它涉及了频谱扫描、音频MP3编码压缩、指标测量及数据IP传输等任务。可以说是整个监测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可以说整个系统都受其硬件架构的影响。对于监测前端的架构设计可选择三种方案,方案一:购买全新的监测系统,运用CPCI结构实现对模拟电视、广播、数字电视等统计监测。方案二:监测新增加的数字电视、DIMB等需要购买单独的子监测系统实现。方案三:对现有的广电网络监测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方案一中的CPCI结构是开放的总线技术,便于各类系统集成,不同功能的板卡可以随时增加至一套机箱当中,以此达到节约空间的目的。CPCP还拥有高效的热插拔技术,插拔功能模块板可以在系统运行没有断电的情况来不破坏系统继续正常运行。通过有线或无线的途径将监测信号送入CPCI机箱,并在监测前端监测信号的质量、节目、内容,之后通过IP的方式送至数据处理做后期数据分析等工作,最后送往存储设备。具体设计原理如图1: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广播电视监测工作在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以往的监测播出质量效果已经不再成为监测工作的重心,节目内容监测是是未来广播电视监测的主要发展方向,通过对智能监监管系统设计来提高电视的发射质量,维护有线网络安全,保证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本文设计中所提出的CPCI结构,其设计特点设计广播电视同步监测模板,可提高监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值得应用和推广。

上一篇:投资者保护论文下一篇:主要材料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