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传播

2024-10-02

智能化传播(精选4篇)

智能化传播 篇1

摘要:占领主流舆论阵地, 发出权威声音, 是党报与生俱来的使命。随着新媒体浪潮的风卷云起, 党报作为“权威信息”唯一渠道的地位, 面临严峻挑战。新形势下, 党报如何提升信息传播力, 增强舆论引导力, 如何在竞争中保持主流地位?与其被动接受, 不如转变观念, 顺应潮流, 创新发展。思变则动。2014年4月, 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支持下, 重报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成立, 跨出了党报媒体融合的重要一步, 重庆日报电子阅报屏项目正式启动, 在考察并参考了国内多家报业集团的电子阅报屏项目后, 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 探索媒体融合新路——整合集团多种资源, 建设智能化平台, 以丰富多样的方式占领主流舆论阵地, 并为用户提供多种智能化服务。经过一年多的实践, 在占领主流舆论阵地, 提升党报传播力方面摸索出了一些经验。

关键词:新媒体,电子阅读

一、占领主流舆论阵地, 需要多样化手段、多元化表达

(一) 党报在坚守主流舆论阵地方面, 手段单一、渠道唯一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 移动客户端的便捷, 已经逐步替代了报纸的功能, 接收信息快, 碎片化阅读正成为大众主流阅读方式, 多个门户网站及自媒体大V等, 影响力剧增, 这些网络媒体 (自媒体) , 已经有议题设置能力, 更多的纸媒不得不通过网上有多少人关注某事件, 来判断这一事件的重要性。

纸媒走下坡路, 也影响到了党报的受众群体逐渐萎缩, 党报盈利能力下降, 多年来以发行力、覆盖力、影响力为核心的党报传播力也在下滑, 有调查显示:“党报, 历来处于中国传媒业的核心地位, 现在核心正在走向边缘化。”有针对某省区16个厅局以上的机关干部阅读党报情况的问卷调查表明, 认为党报内容好看的仅占8.9%。更遑论日常生活和网络密不可分的年轻读者了。

究其原因, 其一, 党报在占领主流舆论阵地方面, 手段和渠道相对显得单一。必须寻找到更多元的表达手段和市场推广方法。其二, 内容产品不够鲜活。严谨刻板, 是多数人对党报内容的印象。虽然凡事有两面性, 但刻板的表达方式和过分严谨的文本, 在选择多样化的互联网时代, 少了阅读快感和阅读欲望。

(二) 党报集团纷纷探索提升传播力的途径

新媒体的崛起, 依靠张贴报纸、播报报纸内容的传统阅报栏模式, 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利用网络、3G互联网、高清引擎显示、多点触控等新兴技术的电子阅报栏, 它不局限于仅仅提供报纸阅读, 同时集聚电子报、视频新闻、信息查询等多种功能, 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和更便捷的体验。

新技术的应用, 为各地党报集团带来新思路, 通过技术更新, 目前党报的阅读形态丰富了网站、微信、微博、带视频功能的电子阅报屏、户外LED等, 其中, 建设电子阅报屏及网络, 成为部分党报集团实现媒体融合的重要探索之一。

2014年, 重报数字通过对河南、陕西人民数字, 上海报业集团,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湖北日报报业集团, 就市场推广方面的成功经验, 遇到的难题, 盈利模式, 如何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等进行了考察调研。这些党报集团分别在近几年开始建设电子阅报屏及网络, 各集团经营方式不同, 结果也有差异。

人民日报涉足电子阅报屏时间最早, 在2009年人民日报社就率先推出集视频直播、网站浏览、报纸阅读、户外发布于一体的新型阅报栏, 目前已在北京、河南、陕西、四川等地, 覆盖了当地党政部门、高校、金融、交通等行业, 内容以人民日报及子报为主, 为覆盖单位设置定制服务内容, 提供部分服务内容等, 形成了地区局部网络, 运行较为健康。

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和解放日报报业集团 (现已经合并进入上海报业集团) 也推出全新电子阅报栏, 支持用户以触屏方式点击阅读当天或近期报纸, 通过文字、视频、图片了解国内外时事资讯。对占领主流舆论阵地而言, 这两个报业集团是先行者, 但都因为市场接受不理想, 前者发展遇到瓶颈, 后者项目处于停滞状态, 上报集团成立后, 通过对该项目的评估, 决定“不再投入, 伺机卖出”。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则采取先占领阵地, 再实现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该项目经过近4年发展, 在云南省内部分地区免费布点3000多台。占领了舆论阵地, 但未找到较好的市场盈利模式, 目前也处于发展瓶颈期。但云报集团这个项目的优点在于, 整合了集团内的内容资源, 扩大了党报影响力。

同行探索, 为重报数字起步提供了借鉴——兄弟报业集团的电子阅报屏项目存在着盈利模式不清晰、市场化程度低、内容制作粗糙、成本控制难等问题, 导致电子阅报屏推广并不顺利。

(三) 借鉴同行经验教训, 重庆日报电子阅报屏项目确定“四管齐下”作为发展路径

重报数字结合重庆市场实际, 提出“四管齐下”作为项目发展方向, 即整合好内容, 开发好技术, 用户好体验, 塑造好品牌。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 内容建设为根本, 结合传统媒体和智能化平台, 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品牌等方面深度融合, 探索电子阅报屏发展新路。

(1) 整合好内容, 这是党报的强项, 在内容设定方面, 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在此前提下, 整合集团内容资源, 以重庆日报内容为主体, 结合集团内多家都市报和周报内容, 重新编辑提炼, 以大标题+大图片为主, 做到新鲜可读有趣, 让党报内容鲜活接地气。

(2) 使用好技术, 智能化平台的建设必须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撑, 必须利用网络, 融合移动客户端等新兴技术, 在自身功能方面实现最大突破, 开发出好的系统产品增加用户粘度, 增强市场竞争力。

(3) 用户好体验, 就是要有用户洞察, 优良的用户体验, 通过阅报屏智能化平台, 更快更精细地获得信息;同时通过大数据收集分析等多种手段, 最大可能地开发市场。

(4) 塑造好品牌, 打造新媒体的新品牌, 这是提升党报影响力的新渠道, 品牌响亮了, 也能设置议题, 就掌握了话语权。

二、建设智能化新媒体平台, 丰富党报传播的方式和渠道

和传统媒体相比, 电子阅报屏的长处是:图文并茂, 有声有色, 远观近看都十分引人注目, 加上内容快捷, 海量内容, 能吸引主动去看。和移动终端相比, 电子阅报屏的长处在于依托党报, 公信力强, 权威发布, 有其特定的阅读人群。因此, 阅报屏填补了党报传播的空白点, 丰富了传播的方式和渠道。

电子阅报屏不是一个简单的读报栏, 而是功能齐全的智能化平台, 这给内容设置提供了更丰富的空间和表达方式。重庆日报电子阅报屏在内容设置上, 结合了党报、区县、企事业单位等多种需求, 设置了三大内容板块:

第一, 党报内容, 图文并茂, 力求接地气。阅报屏左屏是触摸屏, 可触摸点击看内容。在这个屏上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内主要报刊, 每天通过3G传输更新, 相当于每天有集团下属四报纸及部分周报的“合订本”上传至阅报屏供群众阅读。而且“合订本”面世时间早, 每天早上七点过, 就已发送到分布各地的阅报屏上了。

对党报重要信息进行再加工提炼, 用大标题+大图片形式呈现在屏保上 (注:左屏1分钟无人点击, 呈现屏保状态) , 也是电子阅报屏的一个特色;如遇重大事件发生, 屏保随时可更换。这样的屏保, 就好比报纸一版的重要导读, 但比纸媒的导读更醒目, 更抓眼球;每个屏保就是一条浓缩的新闻, 满足了快速阅读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例如, 8月12日, 天津港爆炸事故当天, 屏保及时推出消息, 随后每天跟进, 并以专题呈现在阅报屏上。

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的平台, 还有位于电子阅报屏顶部的LED滚动字幕, 也满足了党报第一时间信息发布的需求, 与网站微信、微博推送速度相当。同时, 这还是一个可以对突发事件进行预警、提示等的窗口。

第二, 区县频道, 丰富多彩, 作为党报补充, 让党报影响力得以延展。区县频道是重庆日报电子阅报屏, 为区县党政事业单位量身定做的板块, 也是党报和区县共建的内外宣平台, 让党报影响力得以延展, 占领主流舆论阵地多了渠道。如今已经覆盖的30多个区县中, 定制内容各有特色, 有的主打旅游, 有的重点展示建设成果, 有的突出为民办实事等。就行业划分, 有政法部门定制的法制宣传专题, 有卫生系统开设的接种预约服务等。

第三, 流媒体右屏, 主推公益, 以情动人。右屏作为流媒体屏, 可播放视频, 也可播放文图视频图像, 表现方式多样, 这对传播正能量, 传递主流价值观, 也是一个生动的载体。加上这类公益广告, 以情动人, 制作精美, 很吸引眼球。例如, 逐梦他乡重庆人, 中国梦系列等, 接地气, 有贴近性, 很受欢迎。

三、用户体验好, 客户粘度强,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生存能力

媒体融合并不是让新闻搬个家, 从纸媒搬到网络上去,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要按照积极推进、科学发展、规范管理、确保导向的要求,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

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产品融合, 体现在阅报屏项目上, 就是要用新技术, 增强用户体验, 增加用户粘度, 好的技术为提升党报传播力做了铺垫。

第一, 从安装点位看, 重庆日报电子阅报屏涵盖面广, 达到了建设初期:多点铺设遍地开花的目标。这些点位主要分布在学校、医院、交通枢纽、商超、办事大厅等人流密集处, 影响面宽, 关注度高, 且都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

选取单点看人流量 (如表3) :

可见, 作为放置于室内的智能化平台, 电子阅报屏又是一个高清室内宣传屏, 因为画质清晰, 画面优美, 过往人群都容易被吸引。

测试表明:20米开外, 可以清晰地看到左、右屏幕的新闻图片和公益广告画面;10米距离, 左、右屏幕的文字、LED滚动字幕内容清晰。

驻足停留20秒, 可以点击快速浏览八帧屏保新闻, 当日最重要最热点的新闻, 便可以知晓。停留2分钟左右, 并点击左屏的重庆日报, 可将当日重庆日报标题浏览一遍 (注:按照当日新闻16个版, 其中含有广告版面) 。

因此, 在窗口单位和服务单位等人流密集处, 等待人群很容易被电子阅报屏的画面吸引, 进而会点击观看。以上述三个点位作为样本, 按照概率可计算出, 一个社区或街道, 每天大约有100人左右观看电子阅报屏, 全市有140多个社区或街道安装了重庆日报电子阅报屏, 相当于每天这些社区有大约14000人看了重庆日报, 相当于增加了14000份重庆日报订阅量, 以及同等数量的几个都市报, 周报。

这还仅仅是乡镇的所覆盖的人数, 如果按照现有的安装数量600台计算, 按每天每台有50人阅读, 每天大约有60000人次阅读了重庆日报。这为提升党报影响力, 实实在在做了贡献。

第二, 从点击量看覆盖人群情况。通过重报数字中控室后台对万盛、黔江、璧山三个区县人群, 对左屏党报新闻点击次数一个月的跟踪, 可见机器点击的活跃度, 及内容对受众的吸引力。

分析表4可见, 黔江区点击率最高, 这与黔江安装的22台阅报屏的位置很有关系, 这些阅报屏主要安装在:政府机关, 办事大厅, 机场, 火车站, 汽车站, 医院, 商场等地, 安装点位人流量大, 区中心地带人群文化层次相对较高, 对新鲜事物更容易好奇并接受。万盛和璧山点位更所集中在乡镇, 政府部门和乡镇街道, 人流量相对较少。这点从表5可得到佐证。

综合上述调查, 重庆日报电子阅报屏从形式到内容, 初步得到了读者认可。媒体融合并不是一句口号, 而是实实在在要有用户思维, 提供好产品, 受众就会关注, 党报提升影响力就有了群众基础。

四、融合移动客户端拓展产业链, 构建新型多样化的党报传播体系

借媒体融合东风, 整合多个宣传阵地, 让南滨路喜来登广告屏, 电子阅报屏, 微信 (手机屏) 互相带动, 拓展电子阅报屏产业链, 以提升党报影响力, 也是对集团资源的一次再整合。

今年5月20日, 重报数字策划了三屏互动的活动——“520, 说出你的爱”活动, 活动前微信征集情侣;“520”当晚南滨路大屏下, 活动现场火爆, 喜来登大屏播出情侣示爱视频, 微信直播;次日电子阅报屏, 微信订阅号发消息等。巫山红叶节, 东方之珠沉船哀悼等, 都采取了三屏互动的方式报道正能量故事, 传递权威新闻, 展示重庆风光。

意外收获是, 南滨路喜来登大屏, 原本是一个纯广告屏, 现因有新闻参与, 反倒提升了这个屏的价值, 吸引来了汽车、地产等更高端的客户。

拓展思路, 通过阅报屏和微信平台互动, 拓展阅报屏的产业链。例如, 商家用产品置换电子阅报屏广告的形式, 为微信平台积攒人气;在阅报屏上播放院线片花广告, 置换电影票, 通过微信平台免费发放。用此方式举办了读者观影团、抢年猪等活动。这些活动表面上是引起关注度, 深层次是赢得了受众, 锁定了受众的目光。

通过一年多的探索, 重庆日报电子阅报屏发展走上良性循环, 未来还要加速融合发展, 成为党报开疆拓土、占领主流舆论阵地的先锋和主力军。

智能化传播 篇2

一、传媒业变革呼唤智能传播平台

(一)技术是传媒业变革的原动力

纵观人类传播史,我们共经历了四次传播革命,而每一次传播革命的背后都是媒介技术革命所驱动的,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讯息”。

首先,文字的发明带来了第一次传播革命。公元前4000年楔形文字出现之后,突破了传播的时间限制,实现了信息的代际间传播,也正是得益于文字的出现,我们现在才能借助文字更好地了解古代人的生活状态,当然文字的发明也使得信息数量开始大幅度增加。

其次,古登堡印刷术带来了第二次传播革命。1450年之后的50年间,大约有800万本书被印刷,比之前的所有的手抄本还多,信息的数量也快速增加。古登堡印刷术突破了信息的距离限制,使得信息实现了大范围传播。

再次,电报技术的发明带来了第三次传播革命。电报技术突破了时间和范围的限制,真正实现了“千里之外,瞬间可至”,信息的数量又一次急速增加。

最后,互联网技术带来第四次传播革命。1989年,当万维网出现之后,互联网以其海量的空间、互动的方式,使得信息数量急剧增加。

从上述的四次传播革命来看,技术正式成为传媒业变革的主要驱动力,正可谓未来媒体一定是技术媒体。从实践来看,无论是国外的谷歌、Twitter、Facebook,还是国内的腾讯、新浪、百度、今日头条等,无不是以技术驱动发展的。

(二)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智能传播平台成为可能

智能传播平台的基础是大数据,而衡量大数据基础是否扎实的三大标准是大数据的数据存储能力、生产数据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而从目前来看,这三大能力大数据都已具备。

第一,“摩尔定律”使得人类存储数据的能力大大增强。“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的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1965年提出来的,即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在“摩尔定律”的推动下,相对于性能的提升,价格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即在存储器的性能提高的同时,大约每9个月存储容量的价格就下降一半。这一方面使得人们可以有更大、更快的数据存储能力,另一方面使得人们能够承担起保存数据的成本。而KPCB的数据显示,1990年到2013年期间,计算成本平均每年下滑33%;存储成本平均每年下滑38%;带宽成本平均每年下滑27%。[1]

第二,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人类生产数据的能力增强。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可以是自媒体,Facebook、新浪微博、微信等社交类媒体以其及时、互动的特点使得人们生产数据的能力大大增加。相关数据显示,Facebook的用户每分钟分享的内容超过450万条;You Tube的用户上传的数据超过300小时。

第三,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使得人类使用数据的能力大大增强。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传统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手段已经不够用,研究人员开发出了新的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目前,主流的相关技术主要有以Map Reduce和Hadoop为代表的非关系数据分析技术。

第四,智能终端的大范围普及使得人们随时在线。智能传播需要随时在线的大量数据,在之前的PC互联网时代,不可能提供智能传播所需要的在线数据,而随着2009年3G开始商用,我们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开始快速普及。智能手机体积小且作为人人必备的工具,不仅能随身携带且可以随时随地打开,这样就为智能传播平台提供了极其多的在线数据。相关数据显示,现在平均每人每天打开手机100多次,这就能够提供大量及时、在线和用户位置的数据。今日头条就是基于手机智能终端的快速、大范围普及的大趋势,于2012年年初创立。

(三)精准传播成为可能

首先,信息过载与用户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的信息需求之间存在重大悖论。当前,我们每日都陷于信息的汪洋大海中,除了传统媒体,还有微博、微信等各类新媒体信息源,但是每个人所能获取的能够满足自身个性化需求的有效信息不仅没有增多反而大大降低,正可谓“多就是少”。而这种悖论难题依靠传统方法是不可能有效解决的,只能借助于智能传播平台予以解决。

其次,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再到精准传播的发展趋势。传播发展到今天,从最早的大众传播,如一种内容面向所有受众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再到此后的分众传播,例如广播、电视的分频道,专业性报刊的出现以及报刊的分叠化,而在信息过载的时代下,精准传播应运而生,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已经能够给用户提供满足个人信息需求的个性化、定制化的信息。

(四)传统媒体急需重建用户连接

近几年来,在互联网媒体的猛烈冲击下,传统媒体深陷困境,根源就在于用户连接失效,具体表现为:一是传统媒体用户已经转移到互联网。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的网民数达到6.88亿,占人口总数的50%以上,手机网民达到6.20亿,尤其是年轻人获取信息的第一入口已经是互联网,不看电视、不看报、不听广播只用网络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二是传统媒体广告收入大幅度下滑。2015年,互联网广告收入已经高达2096.6亿元,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之和,百度的广告收入为640.37亿元,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都市类报纸和地市级报社有60%陷入亏损困境。三是骨干大量流失。近几年,以央视为代表的中央级媒体和地方性媒体都有大量的骨干在流失。

面对用户连接失效的难题,传统媒体也采取了各种办法,但是成效不大,而智能传播平台将是一条有效途径。

(五)从精英编辑到个性化智能推荐

从传统媒体到社交媒体再到智能传播平台,信息数量在快速增加,信息的编辑和推荐的方式也在不断进化,以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首先,传统媒体时代由媒体推荐。传统媒体时代又可以分为大众传播和分众传播时代。一是大众传播时代。信息的数量相对较少,受众规模和范围较小,在这种情况下,采取的是一点对多点的大众传播方式,高度中心化,推荐方式靠传统媒体主导,这是一种精英主导式的推荐。如20世纪80年代的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社等。二是分众传播时代。信息的数量大量增加但未到信息过载程度,受众规模和范围大范围增大,采取的是一点对多点的传播方式,高度中心化,推荐方式依然是传统媒体主导,是一种精英主导式的推荐,但为了适应受众的分化趋势,一方面传统报刊创办都市类、财经类、时尚类、科技类、娱乐类报刊,厚报采取分叠方式;另一方面传统电视则开办财经、娱乐、体育、电影等频道。

其次,在社交媒体时代由社交关系推荐。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兴起,我们进入泽字节时代,信息数量急剧增加,进入信息过载时代,用户覆盖了绝大多数的人群,采取的是多点对多点的传播方式,中心相对分散,推荐由居于分中心的意见领袖主导,是一种相对平民化的推荐方式。由于分中心的意见领袖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的数量,在信息过载程度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能够较好地解决信息过载问题。但是随着信息过载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以及微博、微信的信息传播频率越来越快,这种以意见领袖为主导的推荐方式也难以有效解决信息过载问题。在国际范围内,Facebook、Twitter、微信和微博是社交关系推荐的典范,自有其优势,但劣势也很明显,主要表现为信息过载的朋友圈也难以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再次,在个性化推荐时代利用算法推荐。在当前信息严重过载的时代,用户覆盖了绝大多数的人群,采取的是点对点的传播方式,无中心,推荐完全由机器主导,是一种高度平民化的推荐方式。个性化推荐方式通过机器算法,根据用户的需求实现了信息和用户需求的智能化匹配,能够有效地解决信息过载难题。目前,在国际范围内,Youtube、今日头条是其中的典范,此后出现的印度的Dailyhunt、日本的Smart News、印尼的Babe等都采取的是今日头条的解决方式。

综上所述,媒体推荐、社交关系推荐和算法推荐的区别见表1。

二、智能传播平台的构建

(一)基本原理

智能传播平台的目标是解决信息过载情况下的信息与用户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的信息需求之间的智能化匹配,而智能传播平台构建的关键则是基于大数据的三大平台。具体见图1。

首先,打造内容丰富、形态多样的内容平台。在该平台上,云集着各式各样的信息,既有文字的,又有音频和视频的,并能实现信息的分类筛选、摘编和深度加工。内容平台一方面是开放的,既能对接各种自媒体平台和小型机构媒体,又能通过各类媒介进行传播,另一方面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内容贴标签,以更准确地定义内容。

其次,打造技术先进的大数据信息资源平台,在该平台上能够利用数据挖掘和分析等技术和方式,通过对用户在互联网中的行为进行长期的、系统的跟踪和分析,实现对读者和受众个性化需求的准确定位和把握,其核心在于用户画像。

再次,能够通过技术手段低成本地在信息和受众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之间实现智能化匹配,并能通过各种支付手段,实现智能化信息的收费。

(二)三大平台的构建

首先,大数据技术平台。大数据技术平台是硬件、软件、数据、云存储和平台服务的组合,具体包括大数据资源中心、大数据智能分析中心、大数据组件服务、虚拟化云平台、大数据运营系统、安全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内容。

其次,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是立足于媒体大数据平台,以大数据智能分析工具作为技术支撑,将媒体旗下媒体资源融合共享使用,实现“一次采集、多元加工、多次发布”的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包括新闻线索智能决策系统、融媒体智能创作系统、融媒体智能发布系统、传播效果分析系统、中央厨房报道指挥系统、内容创作社区、PC互联网改造升级等方面的建设内容。

再次,用户沉淀平台。用户沉淀平台是将传媒集团通过优质内容资源、线下活动、经营行为沉淀下来的优质用户数据进行整合、清洗、认证、管理、记录以及深入挖掘、分析,并通过智能化、个性化的信息、数据服务,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用户沉淀平台包括用户数据采集及处理、用户数据存储与管理、跨媒用户统一管理、用户行为分析、用户肖像刻画、互动应用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内容。

(三)今日头条智能传播平台的构建

今日头条的智能传播平台除了上述三大平台之外,核心在于根据用户特征、场景和文章特征做个性化推荐,每一个用户的推荐内容都不同,实现了真正的千人千面。需要指出的是,今日头条自身不生产内容,是数据创作平台和分发平台,一方面,作为个性化推荐引擎,重点在于实现内容和用户需求的更好匹配和分发;另一方面,作为数据创作平台,今日头条每天有75%以上的内容来自今日头条的创作平台。

首先,在用户画像方面,可以根据用户短期的点击、转发和评论行为来给用户按照兴趣、职业、年龄、终端、地域分布、情感倾向等特征对用户进行画像,进而分析出用户喜欢什么类型的文章、最喜欢文章里的什么关键词、关注你的人还喜欢什么内容,等等。

其次,分析场景特征。个性化推荐除了考虑用户的个人特征以外,也要考虑用户所处的场景。例如,早上应该多推送与工作相关的信息,中午可以多推荐一些餐饮信息,晚饭后则可以推荐幽默、搞笑视频。当然,在进行个性化推荐时,也应该分析用户是否在Wi Fi环境下,如果没有Wi Fi,则应多推荐耗费流量不大的图文,而如果有Wi Fi,则可以多推荐耗费流量大的音视频。

再次,分析文章的特征。重点分析文章中有什么主题词,有什么重要标签,文章的热度、时效性和相似性如何等。

通过分析用户的个性化特征,结合特定的场景,给每一个用户推荐满足其需求的文章,这样就能够吸引用户留存下来,并提升用户的忠诚度。

(四)今日头条智能传播平台搭建的几个重点

首先,灵活交叉应用数据思维的三大工具,即归纳总结、A/B测试、双盲交叉验证。一是归纳总结,即按照特定的维度进行排序,分析对象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内在规律,为决策做服务。二是A/B测试,即把实验对象随机分组,把一个或多个测试组的表现与对照组比较,以测试效果。三是双盲交叉验证,即在评估一项数据的时候,把一部分样本抽样,让其他人再评估一下,进而根据抽样数据评估的一致性来判断该评估的可靠性。

其次,推荐算法分为推荐模型和推荐召回模型两层。一是在推荐模型方面,尽可能地丰富决策的维度,包括性别、年龄、兴趣等,今日头条已经有数百亿维度,目前还在增加。推荐模型的优点是功能很强大,但其缺点是需要的计算资源很多,成本大,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适合该模型。二是在推荐召回模型方面,各个策略独立地负责判断哪些内容有资格进入排序候选。通过推荐召回模型可以过滤掉90%的无效信息,有效降低了推荐模型的负担。

再次,实现数据部和业务部的有效混通。在混的方面,数据部要和业务部混在一起,唯有混在一起,才有可能通;在通的方面,带着业务问题看数据或者带着数据来看业务。业务问题和数据问题之间的“通”,需要部门数据之间的交叉。今日头条有专业的内容运营团队,其中不少人有传统媒体的工作经验,他们会帮助算法去发现、判断内容的价值。今日头条通过数据部、业务部之间互联互通,在发挥人的智慧和品位的基础上,寻找算法和人工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四、智能传播平台的运作———以今日头条为例

2012年8月今日头条智能传播平台推出后,迅速获得市场认可,长期占据苹果应用商店新闻类榜首。

(一)今日头条具有技术基因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大数据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底层架构和社会操作系统,其中互联网是骨骼,大数据则是血液,而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推动下,人工智能在高速发展。今日头条作为新一代的高技术公司,其技术基因更为鲜明:一是其创始人张一鸣是技术出身。他不仅深刻理解技术的趋势,而且对技术高度重视。二是主要团队以技术团队为主。正如今日头条所说,其本身并不生产内容,而是基于数据挖掘和推荐引擎技术,实现内容的更好分发和传播。三是基于更为先进的大数据技术。目前,绝大多数的互联网网站都是基于传统的互联网技术而不是基于大数据技术,导致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智能匹配和个性化推荐。需要指出的是,今日头条认为机器比人更靠谱,一方面是机器不求回报,另一方面是机器更加稳定。

(二)今日头条能够帮助传统媒体重建用户连接

今日头条以用户体验为王,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来搭建智能传播平台。通过分析用户的个性化特征,结合特定的场景,给每一个用户推荐满足其需求的文章,这样就能够吸引用户留存下来,并提升用户的忠诚度。截至2016年3月中旬,今日头条在短短4年内累计激活用户数超过4.5亿,仅APP的日活跃用户就超过4500万,MAU达到1.2亿,单用户每日启动次数约8次,单用户每日使用时长超过60分钟,内容阅读量超过8亿篇,头条号账号总数为7W。

已有最高检、最高法、中国政府网、公安部、教育部以及北京发布、上海发布、广东发布等近5500家各级单位开通头条号,平均每周发文3万余篇,每周推荐人群超过4.7亿。可以看出,今日头条这样的智能传播平台不仅聚集了4.7亿的巨量用户,而且帮助传统媒体进行了更好的传播,帮助传统媒体重建了用户连接。

(三)今日头条有效避免了“广场效应”

所谓“广场效应”,是指人们在聚集的公共场所,由于从众效应,往往会表现出与平时大相径庭的言行,其结果就是多数时候群体道德水平比个人道德低下。互联网不仅构成了一个虚拟和现实交织的社会,而且作为公共舆论平台,以其多点对多点、病毒式、及时、互动的传播特点,更容易形成“广场效应”,且“广场效应”的波及面更大、影响更深远。互联网时代下,热点事件层出不穷且更难以进行舆论引导的根源就在于此。例如,前不久黄晓明和Angelababy价值2亿元的婚礼占据了各大门户网站的显著位置,成为街谈巷议的谈资。互联网媒体把焦点聚焦于“价值2亿元”的奢侈场面,评论区里一片羡慕的口水现象,就造成了拜金等奢侈风气的不良导向。“广场效应”无疑造成了舆论的混乱和社会的失序,危害很大。

有效避免“广场效应”的良法就是利用今日头条等智能传播平台来进行精准化传播,从源头上避免“广场效应”的形成。今日头条根据用户特征、场景和文章特征为用户做个性化推荐,每一个用户的推荐内容都不同,实现了真正的千人千面。具体说来,在分析用户的个性化特征和文章关键词的基础上,结合特定的场景,给每一个用户推荐满足其需求的文章。例如,针对官员群体会多推送《人民日报》和央视的时政、政经内容,而针对年轻用户则会多推送芒果TV的娱乐内容。今日头条这类智能传播平台由于是针对每一个用户进行的个性化推荐,就避免了大众聚集的广场存在,就能在实现传播效果的同时避免形成“广场效应”。例如,在黄晓明大婚事件中,今日头条发表的相关文章有3378篇,阅读数高达1.74亿次,但是并未形成拜金的不良导向。

(四)今日头条助力公益事业

今日头条通过开辟“头条寻人”平台,已经帮助8位老人成功回家,其主要运作方式如下。

第一,对推送范围进行精准定位。当今日头条接到用户寻人求助时,就进行“定向地域推送”,即将寻人启事发送给当事人走失地点的相关范围内。例如,当一位老人在鸟巢走失时,今日头条就可以把此信息推送给周围的用户,所有此区域的头条用户都会收到相关弹窗。由于今日头条的用户数量庞大,即使细化到某一细分区域,用户量依然很大,能够充分保证寻人信息的深覆盖。

第二,走安全、绿色通道,快速发布。“头条寻人”平台有专门的便捷、有效又安全的信息发布规则:在家属提供寻人必需的相关信息后,“头条寻人”将及时联系警方核实,经确认后立即推送。这样既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又能实现寻人信息的快速推送。

第三,及时更新推送范围。“头条寻人”会根据最新的详实线索,及时将寻人启事追加推送给新线索地点。还是以上文为例,当北京南站出现在鸟巢失踪老人的新线索时,“头条寻人”就及时在北京南站进行补推寻人信息。

第四,严格的信息保护。当当事人亲属反映当事人已经找到时,“头条寻人”会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处理,在将好消息告知关心此事的好心人的同时,还会将涉及当事人隐私的信息撤下。

可以看出,基于智能新技术、用户量庞大的智能传播平台,在寻找老人等公益事件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而未来会在网络打拐等更广阔的民生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今日头条帮助传统媒体和头条客实现更好的商业变现

2015年以来,今日头条除了大幅度提升版权费外,还更好地利用大数据技术,为传统媒体和头条客探索更好的商业变现途径。

首先,今日头条为传统媒体的头条号开通了广告功能。而个性化相关文章推荐,媒体可以通过应用下载和头条广告实现商业收益。

其次,今日头条尝试媒体电商导流方案,媒体头条号可直接在发表文章时插入商品链接及图片,用户可以通过点击链接进入电商平台完成购买。

此外,今日头条的商业价值已经得到充分的显现,据测算,2015年其广告收入在16亿元左右,而2016年预计会达60亿元以上。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今日头条的生态系统正在日益完善,未来其营业收入会更加多元化,其商业价值也必将会更大。

摘要:技术作为传媒业变革的驱动力,在未来一定阶段具体表现为智能传播平台,智能传播平台的核心在于有效解决信息过载问题,解决途径是实现信息与用户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的智能匹配。智能传播平台需要以“互联网”“大数据”的思维,基于大数据打造大数据技术平台、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以及用户沉淀平台。今日头条是智能传播平台的典型代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构建以及运作经验对其他媒体的智能传播平台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智能传播平台,用户连接,个性化推荐,今日头条

参考文献

智能化传播 篇3

关键词:移动传播,智能手机,媒介素养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功能的多样化,移动互联网已然全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实现了人与媒介之间全所未有的亲密,跨越了时空的信息传递,延伸了人的所有感官功能。

本文试图分析智能手机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作为媒体的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从受众与媒介的互动着手,考量这种密切相关的、能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小”而“强”的媒介形式,在带来信息传播便利的同时,有哪些问题值得注意。

1 智能手机的功能演变

自1973年,美国摩托罗拉工程师马丁·库帕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商业化手机以来,手机的功能从通话、短信(1992年)扩展至基于网络的多种应用—手机电视、手机报和手机游戏等。手机功能的转折点是2008年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3G,智能手机的发展伴随资费的下降与平台式角色,自此开启了全新的历史。

智能手机如同PC一样,拥有操作系统,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主安装软件服务商提供的应用程序,具有移动性、互动性、多媒体等特点,并实现了网络融合、应用融合(音响、数据和影像从分离到融合),以至社交方式、生产关系和商业资本的融合。

从当下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智能手机或下一代更为轻巧的移动传播载体,能够不断实现信息与服务的连接,给人类带来更为便捷的帮助与服务,其应用范围已突破传统的作为信息收集、整理与传播的媒介的范畴,而成为未来智能化生活的掌控者。

2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传播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传播,最根本的是带来了两个“转移”:传播主体和传播模式的转移。基于随身携带的移动式传播,智能手机实现了信息收发的实时化,扩大了信息传播的主体数量和信息生产的数量;从传播模式而言,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不再是主流,取而代之的是蛛网状传播和圆圈状传播。

2.1 即时互联的伙伴式媒介

智能手机,开辟了人类与媒介之间的亲密关系,不论是从亲密程度还是从伴随时间上看,都前所未有。智能手机实现了真正的即时通讯,目前媒介已知所有形式的信息都能够在瞬间实现传播与分享。智能手机传播活动的效率不会局限于信息生产者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在信息的多次传播过程中,还有可能增加不同受众所赋予的更多内容与意义。

2.2 高效精准的嵌入式连接

智能手机借助于不同的APP等,可以全面满足人类的多样化需求,是以往媒介功能的集大成者。能实现精准的搜寻、定位、享用和连接,满足人的信息需求、情感需求和娱乐等需求,帮助人类将原本局限于人体本身的感官得到尽可能多的延伸,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2.3 主动表征的选择性展示

使用智能手机制作多媒体产品,利用移动互联网展示给处于不同时间、空间的朋友。这种展示既可以是出于个人需要的,也可以是建立于机构目的的;既可以是共时的也可以是延时的。智能手机一系列基于微博或微信等的APP,为这些操作提供了更为便捷化的渠道,很难说当下火热的各类APP,如果按照麦克卢汉的界定,具有怎么样的媒介特质,但它们的确改变了使用者的媒介使用方式、信息的形式和时长等基本特性。

2.4 直观多样的全时性互动

智能手机开辟了人类信息传播、信息互动的新形式,除了根据其传播特点而演化的信息内容形式的变化,智能手机所独具的受众时间选择的特质,是以往的媒介所不具备。在信息接收层面,可以不拘泥于空间的阻碍带来信息接收的中断;在信息传播层面,拍摄(拍照)并上传的功能,更容易实现传者与信息接收者之间的“共在性”。这是以往的任何电子媒介都不具备的,这无疑可以提高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内容。

3 智能手机改变了什么

智能手机的同步性和随身性,造成使用者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频繁,紧密相连的空间,人们在这个空间中无法选择独处,曝光状态成为常态。在这里,私隐的界限被消解和重构,公共空间与私人领域的界限变得模糊。

3.1 信息生产的冗余与不确定

信息传递与接收的低成本、零门槛,实现了用户的表达、展示和分享的欲望。信息的大爆炸,在无形中提高了人们选择有效信息的成本。在互联网时代,因了低门槛和盈利的潜在性,进一步激发了个体和机构的创作欲望,每个人都想表达,如果从积极的层面而言,会实现克莱·舍基笔下的“认知盈余”,但每个人每天手机上都接收的重复信息,是否也是一种“认知浪费”呢?

如果说印刷时代和电子时代很容易辨别信息的发布者或者生产者,那么,到了现在,人们接触了大量的信息,但某些时候,却无从辨别真假,且不说信息的真实性,就连发布者都是虚拟的账号,因了何种目的发布此类信息,如何去判断信息自身的真伪,账号的真伪,作者的真伪,原创与拷贝之间的差异往往不是一般人能轻易把握的。

3.2 表达层面的微型与视觉化

智能手机的普及,功能的多样化、存储的大容量,为视觉化呈现提供了可能。与以往的印刷文化相比,手机媒体承载着多媒体信息,且具备视觉特征的信息更易于传播,不超过6英寸的屏幕,显然不适于大篇幅文字的传递,且更容易造成视觉疲劳,扫描式的阅读更容易被图片、音视频所吸引,那么,基于此的理性等,是否存在,值得我们思考。此外,吸引力和自由度的增强,使人类容易产生依赖。

4 结语

如果从媒介进化的角度来看,智能手机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以及无穷附加其上的想象空间,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体,增加了信息生产的密度与传播的速度,使信息的可信度却变得难以衡量,因信息相对过剩进而产生的重复与冗余,使得受众选择、鉴别信息的成本大大增加。

如果说大众传媒功具有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文化传递功能和娱乐功能,那么在全球拥有超过15亿用户的智能手机,并被视为未来传媒发展趋势的(手机)移动传播,在环境监测和娱乐功能方面更为突出,而在文化传递功能方面则可以打一个问号。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硬件更新,作为产业的经济诉求、习以为常的免费、人性化便捷服务,无疑给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充足动力,而笔者所思考的是这种快速的、全方面“满足式”供给,在提高信息传播效率的同时给使用者所带来的影响:使用者的主动使用、参与甚至于“沉迷”,是否会伤害其思维逻辑能力、信息关注度、信息选择与处置能力、参与社会的能力等。

综上所述,移动互联网传播已成为社会主流传播渠道,受众使用智能手机自主生成了海量、多元、繁杂的信息,进一步加大了分析、判断与利用信息的难度。从受众个体的层面来看,充分认识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差距,平衡个体信息需求与网络海量信息服务之间的关系,有节制、有选择地使用智能手机,才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面对“嵌入式”媒体的应有态度。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

[2]林文刚.媒介环境学[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胡春阳.寂静的喧嚣永恒的联系——手机传播与人际互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

[4]王颖吉.媒介的暗面:数字时代的媒介文化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智能化传播 篇4

目前,城市路网交通拥堵信息的实时发布主要是由集中式交通信息中心,对各种固定及移动式路况采集设备汇集而来的原始采集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与融合处理,并由路面大屏幕诱导显示屏、车载显示终端,以及无线交通广播等,向行驶车辆进行路况信息的实时动态发布[1,2];此种交通信息系统模式对现有常规状态下的道路交通运行起着巨大作用。然而此种方式依赖于庞大的固定式交通流采集与发布设施,同时所有信息的采集与发布集中于1个固定式交通信息中心进行统一的数据处理。因而从整个交通信息系统的造价成本、数据处理设备计算速度与处理能力、自然灾害与恐怖袭击,以及现有系统故障等特殊情况下拥堵信息的发布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及风险。为此,国内外一些智能交通专家及学者开始提出并研究各种基于车车通信的交通拥堵信息自主采集与实时传播模式,并取得初步进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系统模式有:通过路侧设备与车辆的信息交互,对车辆提供安全驾驶及拥堵信息的路车通信模式[3,4];借鉴蚁群释放信息素回避拥堵路段的行走模式而研究的基于对向车传播前方拥堵信息的系统模式[5,6];针对路网路况信息的采集与传播而提出的自组织交通信息系统模式 (self-organizedtrafficinformationsystem,SOTIS)[7,8,9]以及进一步面向大中城市路网而提出的智能车载交通信息系统(IVTIS)模式[10,11]。其中路车通信模式研究相对较早且已取得较大进展,其特点是必需借助路侧通信平台进行信息传播;而单纯基于车车通信的系统模式目前尚处研究探索阶段,其拥堵信息的采集方式、数据融合处理精度、信息传播内容及通信方式、路网信息传播速率、信息丢包率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等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综合完善。

针对现有基于车车通信的车载交通信息系统存在的不足及相关问题,在笔者前期提出的基于VANET的面向路网交通拥堵信息自主采集、融合处理、自动传播与动态更新的智能车载交通信息系统(IVTIS)初期模式[10]基础上,进行了理论模型算法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并通过Vissim交通仿真软件的二次开发,重点对直路和路网情形下不同仿真环境的交通拥堵信息动态传播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与综合评价,验证并分析了该系统模型的合理性、有效性及路网传播的整体效果。

IVTIS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将为下一代交通信息系统提供1个新型交通信息系统参考模式及特定交通环境及应急条件下的替代补充方式。

1智能车载交通信息系统 (IVTIS)模式描述

智能车载交通信息系统(intelligentvehiculartrafficinformationsystem,IVTIS)是为解决集中式交通信息系统存在的不足而提出的1种基于车载自组网 (vehicularadhocnetworks,VANET)及车流自身信息资源,实现路网交通拥堵信息自主采集与动态传播等功能的新型交通信息系统。其整体流程见图1,功能包括可实现实时交通拥堵信息的自主采集与传播,并可在车载信息终端自动生成和动态更新整个路网的交通拥堵信息。其主要特点如下。

1)交通路况信息的采集、融合处理与传播是各车辆按路段分别独自进行。

2)车辆之间通过车载自组网(VANET)广播方式进行信息传播[12]。

3)车辆在路段中的位置信息由车载GPS卫星定位方式,结合道路GIS地图确定。

4)车辆原始采集信息为通过某路段时获得的该路段行驶时间或平均行驶速度(该路段称为采集路段)。

5)交通拥堵信息的收发与融合处理是在该车辆原始信息采集路段后的路段内间隔性地持续进行。

6)路段交通拥堵信息是由各采集车辆对其自身拥有的原始采集信息集合进行融合处理,并按现行路网拥堵速度的划分规定简化而成。

7)各车辆信息传播对象分为同一采集路段的车辆及不同采集路段的车辆两类,传播对象车辆对所接收的信息内容自行筛选处理。

8)路网交通拥堵信息是由各车辆车载信息终端独自生成,其信息内容由自身采集路段融合处理后的交通拥堵信息,以及通过信息广播接收到的其它路段最新简化拥堵信息构成。

9)各车辆拥有的路网交通拥堵信息的更新分为自身拥有的原始采集信息集合的更新,以及自身采集路段之外其它路段简化拥堵信息的更新两部分。

该系统模式的1个重要特点就是利用路网中的行驶车辆对其所经路段自主进行原始路况信息的采集,并通过车车通信方式进行相互间的信息传播,以此扩大或更新各车辆原始采集信息集合;进而通过信息融合处理,将其结果以简化拥堵信息形式向其他采集路段车辆进行传播,以此实现信息接收车辆对自身拥有的路网拥堵信息的实时更新。此种系统模式可使 车辆在路网行驶过程中,通过车载信息终端自主实现交通拥堵信息的实时采集、传播及路网拥堵信息的生成与更新,并通过车载显示终端人性化地供驾驶人实时参考。

2智能车载交通信息系统模型

基于上述IVTIS系统模式,笔者构建了如下智能车载交通信息系统相关模型。

2.1交通拥堵信息采集模型

当某路段采集车辆驶离该路段后,通过GPS定位方式和道路GIS便可获得通过该路段起点和终点的相应时刻,并由此可计算出通过该路段的行驶时间(见式(1)),以及平均行驶速度(见式(2)),由此构成该车辆在此路段采集的原始路况信息(后称原始采集信息)。当某车辆获得自身原始采集信息后,通过车车通信方式也将接收到同一采集路段其它车辆传播而来的原始采集信息,由此便构成1个该车独自拥有的原始采集信息集合及其原始信息的采集车辆集合(后称原始采集车辆集合)。通过对该车原始采集信息进行数据融合处理,便可计算出其采集路段的平均行驶速度,见式(3)。进而参考现有集中式交通信息系统发布路况信息时所依据的拥堵速度划分规定,可将车辆计算出的该采集路段平均行驶速度按其划分规定划归为较为简便的交通堵塞、行驶缓慢及道路畅通3种路况情形(后称简化拥堵信息),具体模型见式(4)。

式中:Tp(i)为采集车辆p通过路段i的行驶时间;tp,1(i),tp,2(i)分别为车辆p通过路段i的起点和终点时刻;Ok(i)为采集车辆k拥有的路段i原始采集车辆集 合;N为路网含 有的路段 总数;Vp(i)为采集车辆p采集的路段i的平均行驶速度;L(i)为路段i的长度;V珚k(i)为路段i的采集车辆k对其原始采集信息集合进行信息融合处理后的平均行驶 速度;nk(i)为原始采 集车辆集 合Ok(i)的车辆总数;V’k(i)为路段i的采集车辆k信息融合处理后得到的简化拥堵信息;Vc,Vs分别为对交通拥堵及行驶缓慢所划定的速度上限。

2.2交通拥堵信息传播模型

某路段采集车辆向其他车辆发布的交通信息分为2类;1是面向同一采集路段的其他采集车辆发布其自身拥有的原始采集信息集合 (路段i的采集车辆k自身拥有的原始采集信 息集合为{Vp(i)|p∈Ok(i)}),包括该车自身原始采集信息以及通过VANET接收的同一采集路段其他车辆自身原始采集信息;2是面向不同采集路段的车辆发布其自身拥有的路网拥堵信息,即该车对自身采集路段信息融合处理后的简化拥堵信息(路段i的采集车辆k信息融合处理后的简化拥堵信息为{V’k(i),tk,3(i)}),通过VANET接收的由不同车辆转播而来的其他路段最新简化拥堵信息,以及各简化拥堵信息融合处理后初次发布的时刻(路段i的采集车辆k转播的其它路段j的最新简化拥堵信息为{V’q(j),tq,3(j)})。2类信息合之,即路段i的采集车辆k发布的所有交通路况信息内容为

式中:Gi(k)为路段i的采集车辆k拥有的所有简化拥堵信息的采集路段集合;tk,3(i),tq,3(j)分别为路段i的采集车辆k及路段j的采集车辆q信息融合处理后初次发布其简化拥堵信息的时刻。

2.3路网拥堵信息生成与更新模型

各车辆通过自身信息采集与融合处理,以及通过VANET不断接收其他车辆发布的简化拥堵信息,便可在自车车载信息终端生成相应的局部路网拥堵信息,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及与其他车辆信息交互次数的增加,便可迅速生成该车辆自身拥有的整个路网交通拥堵信息,由此可供驾驶人行驶过程中实时参考。路段i的采集车辆k在当前时刻t所拥有的最新路网拥堵信息集合为

随着车辆在路网中的行驶移动以及不断交替着车载自组网,各车辆将不断地接收由其他车辆传播(或转播)而来的路网不同路段最新简化拥堵信息,并以此来实时更新自车拥有的路网拥堵信息集合。根据不同情形,路网拥堵信息的动态更新模型分别如下。

1)车辆k与车辆k’属于相同采集路段i,且车辆k’的原始采集车辆集合中含有车辆k所没有的原始采集车辆时,则更新车辆K的原始采集车辆集合。

2)路段i的采集车辆k与车辆k’不属于同一采集路段,或虽属同一采集路段i但车辆k’传播的是路段i之外其他路段j的交通拥堵信息时,则分以下3种情形进行交通拥堵信息的更新。

1)若车辆k不拥有车辆k’所拥有的某路段交通拥堵信息时,则补充其至车辆k。

2)若车辆k与车辆k’都拥有某路段交通拥堵信息时,则比较其交通拥堵信息的新旧而对车辆k进行信息更新。

3)考虑到交通拥堵信息的时效性,当车辆k拥有的某路段交通拥堵信息在规定的 一定时间(时效)内没有得到更新时,则认为其失去参考价值,自动摒弃。

3交通仿真与评价

为了验证智能车载交通信息系统模式及其模型的可行性 与合理性,笔者利用 交通仿真 软件Vissim对相关系统模型进行了二次开发编程,并由此对IVTIS模式及其系统模型进行了交通仿真及分析评价。

Vissim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交通仿真软件,通过其COM接口可实现外部模型算法在其仿真平台上的各种仿真运行及结果输出。Vissim软件的COM接口提供 了大量对 象列表 (Links,Nodes,Vehicles等),每个对象都提供一系列相应的数据读取及控制方法。笔者主要通过构建外部程序调用相应对象来实现本系统模型中的车辆原始信息采集、融合、传播、路网拥堵信息生成及动态更新等功能。即在每一步仿真运行中将已构建的模型程序嵌入到每辆车中,由此赋予其信息采集、数据融合、信息传播及数据更新等相应能力。

3.1交通仿真环境

1)路段情形。

(1)路段设定。以城市一般道路双向路段为虚拟仿真对象,长度10km,双向各2车道,1000m1个采集路段。路段9(右行方向)设置减速带模拟施工拥堵地段(通行速度4~6km/h)。仿真路段示意图见图2。

(2)车流量设定。右行车流:400,800,1200辆/h,左行车流:0,100,200,300辆/h。

2)路网情形。

(1)路网设定。以 城市路网 为虚拟仿 真对象,路网示意图见图3。其中:路段长度均为950m,路口宽度均为50m。在路段7设置减速带模拟施工拥堵地段。

(2)信号灯设定。各路口均设置信号灯,其间无相位差,周期为90s,南北及东西方向均为:绿灯27s、黄灯3s、红灯30s。

(3)车流量设定。路网各入口初始设定的流入车流量见图3;在此基础上增加的车流量分别为:50%,100%。

(4)路口流入 车流。直行50%、左右转各25%。

3)车车通信方式。采用VANET广播协议,广播通信范围:300m,车辆发布信息间隔:1,3,5s。

4)交通仿真时间。35 min,拥堵设定时间:仿真开始15min。

5)其他设定。道路限速60km/h;车辆按泊松分布由路网入口随机发生。交通拥堵速度划定范围:Vc=20km/h,Vs=40km/h;拥堵信息存留时效:T0=15min。

3.2仿真结果分析评价

针对上述路段与路网2种情形,对车辆发布信息间隔为1s时的仿真情形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不同车流情况下,交通拥堵信息在各路段的车辆接收率、交通拥堵信息的最短传播时间及最大传播速率等评价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主要仿真结果如下。

3.2.1路段情形

以图2右侧箭头行驶方向的车辆(右行车流)为主体,仿真对向车流(左行车流)为0及不同车数时拥堵信息向其后方车辆传播的效果。由整体仿真结果来看,基于智能车载交通信息系统模式构建的系统模型基本合理,仿真效果符合预期,其具体结果及分析如下。

1)交通拥堵信息车辆接收率。交通拥堵信息车辆接收率是指:在某时间段内各路段通过的交通流中接收到交通拥堵信 息的车辆比率。图4、图5分别为图2中路段9发生交通拥堵后,其后方各路段对于交通拥堵信息的车辆接收率(统计时间5min)。

图4表示右行车流为800辆/h,左行车流为0(无对向车)时的单行道情形,其交通拥堵信息的传递仅靠同向行驶车辆进行;而图5表示右行车流不变,适当增加对向(左行)车流,使得拥堵路段的交通拥堵信息可借助对向车向后方路段进行传递。

由图4可见,距拥堵路段越近,接收其交通拥堵信息的车辆比率越大,而随着距离的增加,其比率逐渐降低;而图5中,通过借助对向车传播交通拥堵信息的方式将可提高拥堵后方路段车辆的接收比率,同时随着对向车流由0~100辆/h、200辆/h的增加,其车辆接收比率也相对增加,并当对向车流增加到200辆/h以上时,其车辆接收率基本趋于稳定。

2)交通拥堵信息最短传播时间。交通拥堵信息最短传播时间是指交通拥堵信息发布后,最快传播到各路段或相应地点的时间。图6、图7分别表示对应不同行驶方向、不同车流量情形,图2中路段9发生交通拥堵后,驶出该拥堵路段的车辆将其采集及融合处理后的交通拥堵信息向后方路段车辆传播的最短时间曲线。

由图6可见,在无对向车时,由于车流密度不是很大,车间距疏密不等,则发生了因车距过大而造成的信息断链情况;而当后续车辆追上并进入前方车辆的信息传播范围时,断链信息被链接,拥堵信息继续向后传播;此类现象的出现使得交通拥堵信息最短传播时间曲线出现跳变,整体传播时间相应增加。当引入和增加对向车流时,信息断链现象得到改善,且交通拥堵信息的最短传播时间随对向车流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当对向车流增加至200辆/h以上时最短传播时间曲线的变化趋势逐渐趋于稳定;其拥堵信息传播至9km左右处的最短传播时间将小于39s。

图7为对向 (左行)车流量一 定 (设为300辆/h),而右行车流量不同时的仿 真情形。由其结果看出,车辆行驶方向的车流量越大,车流密度越大,信息断链现象越少,其交通拥堵信息的最短传播时间越小;在其车流量为1200辆/h时,交通拥堵信息的最短传播时间由车流量为800辆/h时的39s缩短为35s。

由图6,7的2种情形的仿真结果来看,借助对向车进行交通拥堵信息的传播将明显减少信息断链情况,减少交通拥堵信息的整体传播时间。

3)交通拥堵信息最大传播速率。交通拥堵信息最大传播速率是指交通拥堵信息发布后,最快传播到各路段或相应地点的最大速率。同上述交通拥堵信息最短传播时间的分析相同,不同仿真情形时交通拥堵信息的最大传播速率比较曲线如图8、图9所示。

由图8看出,无对向车时,由于交通拥堵信息在传播时发生信息断链情况,则其交通拥堵信息最大传播速率曲线出现向下跳变现象,整体传播速率明显降低;

而当引入和增加对向车流量后,其信息断链现象逐渐消除,其最大传播速率随对向(左行)车流的增加而增大,且在对向车流增加至200辆/h以上时基本趋于稳定;其拥堵信息 传播至9km左右处的最大传播速率约为230m/s。从整体来看,距拥堵路段较近时由于车流密度较大,其最大传播速率相对较高;而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最大传播速率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缓。

图9为对向(左行)车流量一定(设为300辆/h),而车辆行驶方向车流量不同时交通拥堵信息的最大传播速率。由其结果看出,随着车流量的增加,其交通拥堵信息的最大传播速率整体相应增大;在车流量为1200辆/h时,交通拥堵信息传播到9km左右处的最大速率达到256m/s。

3.2路网情形

城市路网发生交通拥堵时,其拥堵路段后方车辆往往对该拥堵信息有较大需求,由于驶往该拥堵路段方向的车辆位于路网不同位置,且拥堵信息的传播可能经由不同路径,则本文基于前述模式及系统模型,重点仿真和分析交通拥堵信息在各路段的车辆接收率,以及通过不同路径传播至路网各路段和路口的最短传播时间。

当图3中路段7发生交通拥堵后,其拥堵信息将由采集车辆发布而迅速向周围不同方向传播,图10为初始设定的路网流入车流量情形下交通拥堵信息在各路段的车辆接收率(统计时间5min)。

从交通拥堵 信息的最 短传播时 间分析,图11、图12分别对应初始设定的路网流入车流量及增加50%与100%车流量时交通拥堵信息的最短传播时间。图中路段内数字为路段编号,路口及路段旁数字表示交通拥堵信息由最早发布到传播至该路口或路网边缘路段端口的最短时间。

由仿真结果看出,交通拥堵信息不仅可沿直线路段向后传播,也可跨越路口向不同方向传播。由此当某路段信息断链或传播速度较慢时,交通拥堵信息可通过其它路径绕行而快速传播至其后方路段。此外,交通拥堵信息的传播时间与各路段距拥堵路段的距离、路网车流密度及分布等密切相关,整体来说,距拥堵路段越远、车流密度越小、以及车流分布越不均匀,其所需的传播时间也越长。

对比图11、图12所涉及的3种不同情形仿真结果:在初始设定的路网流入车流量情形下,交通拥堵信息从路段7传播至路段23入口处的最短时间为47s(见图11);当路网流入车流量整体增加50%时,其最短传播时间缩短为32s,进而增加100%时,其交通拥堵信息的最短传播时间仅需19s(见图12)。由此看出,随着路网车流量的增加,拥堵信息扩散至路网各处所需的最短传播时间相对减少,传播速度相对加快。同时从交通拥堵信息的整个路网覆盖情况来看,对于可能驶向拥堵路段的路网边缘各流入口处车辆,整体最快接收到交通拥堵信息的(最短传播)时间分别为:48,32,19s。

然而,现有车载终端的数据处理能力与通信速度可能尚未达到较高的理想水平,则本文除上述设定的车辆发布信息间隔为1s外,进而对其增大到3s、5s时的交通仿真结果一同进行了综合比较,并重点分析了其对交通拥堵信息最短传播时间及最大传播速率的影响程度。为方便起见,仅对单路车流为右行800辆/h、左行300辆/h及路网初始流入车流量增加50%时的仿真情形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

图13、图14分别为单路情形下车辆发布信息间隔分别为1、3、5s时交通拥堵信息的最短传播时间和最大传播速率比较曲线。由图13看出,当发布信息间隔增加至3s和5s时,交通拥堵信息的最短传播时间相应增加,其传播至9km左右处的最短传播时间由发布信息间隔为1s时的39s相应增加到111s和180s;

而由图14可以看出,随着发布信息间隔的增加,最大传播速率的降低速度逐渐放缓,由发布信息间隔为1s时的231m/s递减到81m/s和49m/s。

图15为车辆发布信息间隔为3s和5s时,交通拥堵信息传播至各路口及路网各流入口的最短传播时间比较图。与图12同时比较看出,当发布信息间隔由1s增加至3s和5s时,交通拥堵信息从拥堵路段7传播至各路口及各流入口的最短时间整体增加。其中传遍路网所有路口时的最短时间分别为12,66,70s,而传遍整个路网所有流入口时的最 短时间分 别为:32,132和130s。由于通往各路口的传播路径有多条,并且汇集各流入口的车流在路网交错行驶使得车流密度相对较大,则传遍路网所有路口时的最短时间较传遍各流入口时的最短时间小很多;而对于后者而言,传遍路网各流入口时的最短传播时间整体上相对增加,但由于车辆按概率流入造成的车辆间隔和车流密度不均、以及车辆信息传播也与对向车流大小及密度等因素相关,则个别路段(路段23和20)偶现例外乃属正常。

由以上仿真结果可看出,车载终端的数据处理能力与通信速度对交通拥堵信息的传播时间和传播速度有较大影响。同时观察车辆发布信息间隔为3s的仿真结果,传遍整个路网各路口的最短传播时间大约为1min左右,由此拓展,这对1个以路口为高效信息传播及路径诱导地点的城市路网而言具有一定价值的参考作用。由仿真结果看出,IVTIS模式将可适用于一般城市路网,同时随着车载终端性能的提高,车辆发布信息间隔的缩短将可进一步改善信息传播速率,并可面向更大路网规模。

4结束语

针对基于集中式交通信息中心的交通信息系统存在的不足及局限性,本文在笔者前期研究提出的1种基于VANET方式的智能车载交通信息系统初期模式(IVTIS)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系统模型;同时基于交通仿真软件Vissim的COM接口对系统模型进行了二次开发编程;并对单路路段及路网情形下不同车流量及信息发布间隔时的交通拥堵信息传播效果进行了仿真评价。通过对交通拥堵信息的车辆接收率、交通拥堵信息最短传播时间及最大传播速率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与比较,IVTIS模式显示出较好的自主采集与动态传播效果,其路网覆盖范围将随着现代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逐步适于未来城市路网,尤其是车辆密度较大的路网区域;同时区别于集中式交通信息系统,该系统模式将可在应急环境和特定条件下实现交通信息的自主采集与传播,起到交通信息系统的补充或替代作用。

上一篇:南华大学船山学院下一篇:总线网络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