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使用(通用7篇)
词语使用 篇1
自然界是五彩缤纷, 多姿多彩的, 因此色彩词与人类的生活, 学习是息息相关的, 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颜色词的运用使语言丰富生动, 颜色词的正确使用可以使人们能够更好的沟通, 那么如何才能正确的使用和翻译颜色词语呢?最主要的一点, 就一定要弄清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不要使别人产生误解。下面我们就用几个主要颜色词作一些对比, 引起大家的注意。
红色, 在英语和汉语里, 都有表示喜庆和欢乐的意思。在英语中red letter day (节日) , The Red Room美国白宫内的红屋, red light红灯。但是, 英语中red的引申义意思, 它的汉译不与“红”对应, 如, red tape官僚作风, red ruin火灾, 大怒see red, 负债be in the red, 重要的日子red-letter day, 当场发现某人正做坏事catch sb.red-handed。但在汉语中“红”是褒义色彩最强的一个词语, 红色传统上表示喜庆, 红色red有时可以完全对应, 如:红地毯red carpet, 红旗red flag, 但是有些“红”词不能直接译为red.如:开门红get off to a good start, 满堂红success in every filed, 红榜honor roll, 红豆love pea, 这些词语中的“红”, 已经失去了“红色”的指称意义了, 只剩下了语用意义。
黑色, 在英汉两种语言里都有坏人坏事的意思。如, black market黑市, black list黑名单, black-hearted黑心肠。在英语中black有“深色, 暗色, 阴郁, 怒气冲冲, 丢脸, 不吉利”等引申义, 如, black day凶日, black dog不开心, a black look怒视, black sheep害群之马, black coffee黑咖啡等。在汉语中“黑”带有反动的色彩, 但是这些表示“黑”的词, 英译时都和black无关, 如黑手evil backstage manipulator, 黑帮reactionary gang, 黑交易shady deal。
白色, 在英语中, 白色象征纯洁和美好。洁白的婚纱white dress, 以示爱情的纯真无瑕。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幸福的日子, a white lie无恶意的谎言, white coffee加牛奶的咖啡, white list白名单, white room最清洁的房屋, white wedding吉祥的婚礼, white man正直高尚的人。但是, 在中国人眼中, 白色却是不吉利的颜色。在汉语中, 白色在汉文化中, “白”为“孝”色, , 其中“白喜事”。但该词若译为“a white happy event”。则不能为英美等西方人所理解, 所以翻译时必须译出指称意义“funeral of an old man”。同样, “白钱”应译为“paper money for the dead”。中国传统京剧中的“白脸”象征奸邪、阴险等, 一般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译成“white face painting in the Peking opera.etc.traditionally for the villain”。汉语中的“白”已与修饰语构成一个整体, 其意义更不能按字面, 如:白痴the foolish person, 白开水plain boiled water, 白字wrongly written or mispronounced characters, 白眼contempt, 白卷blank examination paper, 白吃to eat without payment, 白丁very common people。
黄色,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着不同的意义。在英语中, “yellow”的引申意义为“卑鄙, 胆怯, 嫉妒, 猜疑”等, 有些和“yellow”构成的短语和“黄”是没有关系的, 如:yellow look尖酸多疑, a yellow dog卑鄙的人, a yellow livered胆小鬼, Yellow Book黄皮书, yellow boy金币。在中国, 黄色被认为是阳光和大地之色。因此在汉文化里是帝王之色, 官阶之色, 有崇高, 尊严等的含义。词语黄袍emperor's robe, 黄榜emperor's document等在翻译时没有译出黄来, 因为它已失去了该颜色词的指称意义, 汉语中黄色一词有时象征低级趣味、色情庸俗、下流猥亵的意思, 能够表示汉语中这些意思的词汇应该是:pornographic色情的、vulgar庸俗下流的、obscene猥亵的等。然而, 英语中却用另一个颜色词blue却常用来表示汉语中这类意思。
绿色, 英语的“green”还可以表示“嫉妒”、“眼红”, 如green eyed monster嫉妒, 如果译成“red-eyed”, 那就是错的离谱了。在英语中绿色还用来表示没有经验、知识浅薄等意思, 如:green hand新手, as green as grass无生活经验的, 农业革命green revolution, in the green tree处于佳境等。绿色在汉语中, 绿色在汉语中还可以表示希望和生机。绿色消费green consumerism、绿色食品green food、暖房green house。
蓝色, 在汉语中的引申意义较少, 而在英语中blue是一个含义十分丰富的颜色词。在翻译同这一颜色有关的表达时, 我们应该注意其中的特别含义。英语的blue常用来喻指人的“情绪低落”、“沮丧的心情”、“忧愁, 苦闷”, blue在英语中有时用来指“黄色的”、“下流的”意思, 如:She looks blue today她今天显得闷闷不乐, blue video黄色录像, a blue Monday倒霉的星期一, blue talk下流的言论, blue jokes下流的玩笑, blue films黄色电影等。有时blue又有社会地位高、出身名门的意义, 在美国英语中blue book (蓝皮书) 是刊载知名人士、尤其是政府高级官员的名字的书。此外, blue在英语中与其它词汇搭配, 还有另外的含义, 如:blue one's money乱用钱, blue bottle可恶的大苍蝇, out of blue意想不到, once in a blue千载难逢。
因为在英汉两种文化之间有其共性和特性, 必然产生中英两种语言在语用意义上的相同与相异。因而在进行英汉两种语言的理解与翻译时, 既要理解语言本身的意义, 更要理解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 才能准确无误地译出颜色词, 从而促进跨文化的交际。
参考文献
[1]刘宓庆.汉英对比与翻译[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2.
[2]胡文中.跨文化交际面面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4]郑声淘.翻泽与文化交流[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4.
[5]陈宏薇.新实用汉译英教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
[6]梁实秋.远东汉英大词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5.
[7]危东亚.汉英大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8]毛荣贵, 廖晟, 译朝译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词语使用 篇2
1. 未来是可爱的,未来是美丽的,未来是……想到未来,我不再担心那拥挤的马路,汽车的尾气,随着科技的发展,它们一定会消失的。
2. 领导层一直在研究公司未来的决策。
3. 高考的失败使他对未来的信念破灭。
4. 在未来的世纪里,太阳系的平衡就不可能受到扰乱了。
5. 我们不应该不顾未来,毫无办法地凑合着过下去,等待着新的事情发生。
6. 这意味着任何社会不可能科学地预测它自己未来的知识水平。
7. 将事实汇总在一起就会给公司的未来呈现出一幅令人绝望的图景。
8. 它鼓励未来的美国诗人完全依靠发狂似的诗人的直觉。
9. 他开始思索未来。
10. 这本书畅想了人类的未来。
11. 宽恕不能改变过去,但能拓宽未来。
12. 这是未来的学校建筑的蓝本。
13. 团结才有各民族的美好未来。
14. 展望未来有两种前途。
15. 青少年同学们,祖国更加美好的未来靠你们去创造,努力吧,党和人民在期待着你们。
16. 展望未来的计算机技术,预计将会出现以下几种崭新的计算机。
17. 从工厂劳动与教育的早期结合中,预见到了未来的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18. 我还打算在未来某个时候翻唱一首皇后合唱团的歌曲。
19. 他对未来无忧无虑。
20. 董事长对该公司的未来计划一言不发。
21. 她最关心的就是未来。
22. 我对未来充满希望。
23. 我希望未来的几年里他会反省自己的决定。
24. 没有人知道欧洲的未来这一议题会引起怎样爆炸性的讨论。
25. 他回来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的未来是和她在一起。
26. 没有哪份工作能对世界的未来有更大的影响。
27. 我们必须将未来的决定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28. 她对未来感到绝望。
29. 她的未来甚至可能会比过去还要辉煌。
30. 通过科学我们知道了应该把进步和未来联系起来。
31. 老年人渴望有一个更稳定、更可预见的未来。
32. 现在失败会彻底毁掉他未来的机会。
33. 他设想在未来可以建立直接的外交关系。
34. 他对未来希冀甚高。
35. 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36. 这家剧院是钢筋和玻璃结构的未来派建筑。
37. 人们感到荷包拮据,对未来缺乏安全感。
38. 我对新的未来的追求从未动摇过。
39. 他的未来必然还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40. 投资者对未来几年里的短期收益并不感兴趣。
41. 过去的经历成为我们的一部分,影响我们的未来。
42. 他意识到他的未来不在这里。
43. 我们必须乐观地面对未来。
44. 他们能出谋划策,预测未来。
45. 有些人总是为未来的事设想。
46. 未来有着无限的希望。
47. 让我们忘掉过去,瞻望未来吧。
48. 不要把你的未来建立在空想上。
49. 维农的.幸福结局在遥远的未来。
50. 女儿久未来信,父母颇为悬念。
51. 太阳似乎是未来有希望的能源。
52. 未来数月将充满重大的决定。
53. 那老头是他未来的岳父。
54. 我请求和老板谈谈我的未来。
55. 她是我未来的伴侣和内助。
56. 谁能知道我们未来会如何?
57. 未来就是他的栖身之所。
58. 未来是我们难以预卜的。
59. 官场无疑将决定我们的未来。
60. 未来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61. 未来三日内将有暴风雪。
62. 资本货物的应用着眼于未来。
63. 为了后代,我们应该放眼未来。
64. 未来会证明我的心曲。
65. 这就是我,正生活在未来。
66. 这样的未来可能并不遥远。
67. 对一些人来说,以牺牲他人为代价不能算是拥有未来。
68. 没有梦想就没有未来。
69. 这是无意义的,因为未来只存在于你的想象之中。
70. 未来是不可限量的,前途是遥远的,人生是漫长的。只有付出一切牺牲,才会有所报酬,现在,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吧!
71. 未来是一个美丽的天堂。未来,驾驭着我们的美好梦想。我们曾想飞跃未来,却遭受了时间的阻拦。
72. 未来是如此。如此的看不清,如此的迷茫……就如闭上眼的黑暗。未来,只能有人估测,就像猜不透的谜一样。
73. 我为了未来而写作。
74. 向我们谈谈这事,再说说你所设定的未来目标。
75. 你为你的未来都做了些什么呢?
76. 新堤坝是抵御未来洪水的屏障。
77. 他的双眼紧盯着靠不住的未来。
78. 一个人应当考虑未来。
79. 我将把我未来的计划告诉她。
80. 我们的未来取决于市场的景气与否。
81. 他们正在明确规划这个组织的未来。
82. 这项改革关系到我们的未来。
83. 但这些都是关于未来的事情。
正确使用现代汉语词语 篇3
①从今年5月开始,《中国好声音》节目组成立了很多支寻找“好嗓子”的小分队,去全国不同的城市 民间的好声音,到过北京、沈阳、呼和浩特、杭州、成都、重庆、深圳、广州。
②现在大学官场化,谁当领导谁就得到更多资源, 有的教授争当处长,有点可悲。
③在尊师重教的中国,因为个别教授的 ,行为,教授被称作“叫兽”。同类标签还有被人们称作“砖家”的专家。
A. 搜罗 以致 不齿
B. 搜罗 以至 不耻
C. 搜索 以至 不齿
D. 搜索 以致 不耻
2. 依次填入下列空格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韩国导演安兵基进军中国的首部作品《笔仙》热映,有人观影后 ,“跟笔仙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连只笔都没有,还不如叫打印机仙”。
②2012伦敦奥运会上,每位冠军诞生的背后都 ,有一个个令人期待的故事,从而 ,出一则题为“冠军妈妈,相伴成长”的“冠军妈妈体”动画短片,无数网友为之动容。
A. 报怨 包含 延生
B. 抱怨 饱含 衍生
C. 报怨 饱含 延生
D. 抱怨 包含 衍生
3. 依次填入下列空格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2012年8月,杭州市将为刚刚获得伦敦奥运会金牌的杭州运动员孙杨和叶诗文建雕像的消息经媒体 ,后,关于城市雕像的 ,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②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有多少人已 ,在了纸醉金迷的生活里,安于现状,已经忘却了当年的梦想。
A. 报导 争议 沉迷
B. 报导 争执 沉浸
C. 报道 争执 沉迷
D. 报道 争议 沉浸
4. 依次填入下列空格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虽然,旧城不断被新城取代,但人们的归宿感却在降低。因为伴随着旧城的 ,,原有的文化积淀不复存在,原来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也灰飞烟灭。
②林书豪在国内的走红,还有一种 ,的力量在推动:姚明退役后,中国球迷内心失落了很长一段时间,而适时出现的林书豪,则是球迷内心空出来的那个位置的最好替代。
③我们用“杜甫很忙“等涂鸦之作来扭曲文化名人的形象,把他们的形象夸张化、娱乐化,甚至恶意丑化,这不仅 ,了他们在历史中的地位,也颠覆了他们的文化功劳。
A. 消失 隐秘 抹杀
B. 消失 隐蔽 扼杀
C. 消逝 隐秘 抹杀
D. 消逝 隐蔽 扼杀
5. 依次填入下列空格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37岁的德国老将丘索维金娜,是伦敦奥运会女子体操赛场上年龄最大的运动员,1992年以来,每届奥运会 ,任何一项体操比赛,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②美国的这种做法 ,无助于解决问题, ,会引发新的国际争端。
③由于这些条件的吸引, ,收费惊人,许多家长依然趋之若鹜。
A. 以至 不仅 反而 不管
B. 乃至 不仅 而且 不管
C. 乃至 不但 反而 尽管
D. 以至 不但 而且 尽管
6.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第五届美容美发化妆用品博览会上,商家为吸引市民眼球,煞费苦心地想出各种促销奇招,包括现场为市民精油推背,当场喝下染发剂等。
B. 官司缠身的俄罗斯能源巨头尤科斯公司目前摇摇欲坠,前景不妙。公司的许多高层管理人员也都“树倒猢狲散”,纷纷卷起铺盖走人。
C. 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我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此消息不胫而走,犹如“蝴蝶效应”,全世界为之共鸣。
D. 很多军事分析家认为把中国海军力量同海监、渔政结合起来演习很重要,这表明中国海上维权能力日新月异。
7.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继武广高铁开通后,今年底,武汉到石家庄的高铁也将建成通车。此次石武高铁开通将吸取前车之鉴,提早策划,提前宣传,有关部门已经以东湖景区的名义到北方城市做了旅游推荐。
B. 现在贪腐的表现形形色色,花样林林总总,在一种腐败诱因和形式上用猛劲,难免被牵着鼻子走,陷入被动应付的局面。
C. 这种作文形式给学生以极大展示个性的空间,但是有些学生没有仔细研究题目和写作要求,信马由缰,任意为文,结果导致失误。
D. 由于竞争激烈,一些公司出现了优秀员工跳槽的现象,这对那些人力资源本不丰厚的公司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必将影响到公司的发展。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画的画,在他们这里很出名,可一拿到大地方,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B.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10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表示,四季度将会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
C. 有钱的人开着上亿的跑车在街上狂飙,穷人因为获得几斤米却去卖血,这是讽刺还是批评?不论是什么,那些“富人”是否该向“穷人”伸出援助之手呢?
D. 任何一项重大教育改革的推进,牵一发而动全身,改得好,将惠及一代人,改得不好,会波及一代甚至几代人;头痛医头,脚痛治脚,其结果可能就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9. 依次填入下列空格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十年,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历史性 ——到2011年,全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了51.27%。
②尼采说艺术世界的构成 ,两种精神:一是“梦”,梦的境界是无数的形象(如雕刻);一是“醉”,醉的境界是无比的豪情(如音乐)。
③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牛喜平指出,成立国学教育研究中心,开设系列国学讲堂,是富有远见和智慧的决定;相信教育管理干部国学素养的提高,必将有效地传导至各级各类教育管理部门,从而使国学普及收到 ,之效。
A. 剧变 由 事半功倍
B. 巨变 由于 事半功倍
C. 剧变 由于 事倍功半
D. 巨变 由 事倍功半
10. 依次填入下列空格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日本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明显是在 ,日本国内的反华右翼势力,是带有挑衅性的举动。
②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令国人振奋。其实,中国人之所以一直以来都有 ,的诺贝尔情结,就是因为我们需要这样一个指标来证明我们本已存在的实力。
③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刘翔退赛,也曾引起人们的震惊和热议。 ,说彼时的“退”,是为了保存实力、择机再战, ,伦敦奥运会此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全力一搏,对于腿伤已久的刘翔而言,则更像是给自己的奥运生涯一个问心无愧的交代。
④这些怀着“工业救国”理想的地质学家们,被这里的含油远景吸引,风餐露宿也 ,。
A. 迎合 浓厚 虽然/但是 在所不惜
B. 应和 浓重 虽然/但是 在所不辞
C. 迎合 浓重 如果/那么 在所不辞
D. 应和 浓厚 如果/那么 在所不惜
11. 依次填入下列空格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日本政府制造“购岛”闹剧, ,一笔勾销双方就钓鱼岛问题达成的共识,结果适得其反,在日本内外激起了对日方无耻抵赖进行举证揭批的浪潮,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在越来越多披露的强有力的事实面前,日本政府的狡辩是多么的 ,,日本外相在欧洲的游说是多么的滑稽可笑,其在往访国遭受冷遇和尴尬也就毫不奇怪了。
A. 妄想 可谓 苍白无力
B. 幻想 终究 苍白无力
C. 妄想 其实 力不从心
D. 幻想 最终 力不从心
12. 依次填入下列空格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与社会 ,相对应的是,中央改革的决心也非常之大。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答记者问时,就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破冰”作为本届政府任期内最后一年对人民的承诺,而其后种种报道显示,方案的讨论与制定正在 ,地进行中。
A. 渴求 将 行云流水
B. 渴求 把 车水马龙
C. 诉求 把 笔走龙蛇
词语使用 篇4
在文学翻译中到底应不应该使用四字词语在翻译界一直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颇有争议的。译家张谷若擅用四字词语是为人所熟知的。他在译作《德伯家的苔丝》中, 更是将四字词语运用得淋漓尽致、登峰造极。孙迎春在他的《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中极力推崇四字词语:“在写作或翻译的过程中, 形形色色的四字词组, 在作者和译家的运作下, 与其他字格相配合, 艺术地谱出和谐的语词之曲, 产生动人心魄的魅力。”[1]而许渊冲先生将《红与黑》的开篇第一句译为:“玻璃市算得是方施—孔特地区山清水秀、小巧玲珑的一座城镇。”却引来了不少的口诛笔伐, 认为许先生在四字成语的使用问题上与“原文太不等值”, 且有“创作”的嫌疑。[2]
汉语中有大量的四字词语, 包括成语与非成语。它们涵义深刻, 结构简练, 生命力旺盛, 表现力强, 读起来更是琅琅上口, 韵律感十足。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四字词语, 发挥汉语的语言优势是可取的。由于四字词语内容简洁、结构平衡、发音流畅, 恰当而适度地运用在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中能够使其锦上添花。下面笔者就以奥斯卡·王尔德的戏剧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的两个中译本为例, 探讨一下四字词语在戏剧翻译中的运用。
二、四字词语在《不可儿戏》中的使用
戏剧剧本是舞台表演的源泉, “其灵魂全在于对话, 而对话的灵魂全在于简明紧凑、入耳动心”。[3]戏剧语言和小说语言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小说中的对话如果看不懂, 可以反复翻看;而戏剧对话只能听一遍, 全然没有重复听的机会。鉴于四字词语的特点, 在戏剧翻译中适当地运用它们, 不仅有助于演员对台词的演绎, 使他们的诵读更加流畅而富有感情, 而且有助于观众 (听众) 对其的理解。
剧名的翻译在戏剧的翻译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剧名译得通俗易懂, 可以吸引眼球, 令观众一瞬间就作出是否要看的决定。王尔德是一个文字大师, 他在剧中杜撰了一个给自己起名为Ernest的花花公子, 因为游戏人间差点失去了由于他的名字而喜欢上他的心爱的姑娘。这个名字叫Ernest的人却一点也不earnest, 王尔德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 颇有讽刺意味。根据剧意, 我们可以将剧名理解为“认真的重要性”和“名叫埃纳斯特的重要性”。由于英汉文化的巨大差异, 很难找出一个在形式上、发音上均与原文相对应的双关语, 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在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的中译本中, 余光中分析了这个双关语在剧中的本质和主旨后, 使用了一个带有否定意味的四字成语, 将剧名意译为《不可儿戏》, 虽然没有体现出双关的含意, 但是意思简单明了, 令观众一望而知, 起到了警示的作用, 将原文的损失降到了最低。余光中自己也说:“我做译者一向守一个原则:要译原意, 不要译原文。只顾表面的原文, 不顾后面的原意, 就会流于直译、硬译、死译。”[4]
在剧本中, 我们也能看到很多为了避免硬译而使用四字词语的例子。如:
1. Algernon:Oh!There is no use speculating on that subject.Divorces are made in heaven.
在英文中, 有“marriages are made in heaven”这样的说法, 意为“姻缘天注定”, 可以将之译为“天作之合”。而王尔德借亚吉能之口杜撰出来另一个相似的说法, 即“divorces are made in heaven”。余光中则将计就计, 也杜撰了一个与“天作之合”相似的四字成语, 将它译为:亚吉能:唉, 不必为这个问题操心了。离婚也算是天作之分。
这种译法不但在形式上与原文相对应, 读起来 (听起来) 也琅琅上口, 而且在文化意象上作了相应的补偿:把英国人眼中的heaven (god) 替换为了中国人眼中的“老天爷”。
2. Lady Bracknell:Well, I must say, Algernon, that I think it is high time that Mr.Bunbury made up his mind whether he was going to live or to die.This shilly-shallying with the question is absurd.
布雷克耐尔夫人是一个势力、狡诈、圆滑, 说话带刺的贵妇人。一句“made up his mind whether he was going to live or to die”, 就使我们充分地理解了她刻薄的本性:好像生还是死的问题能够那么轻易地由自己决定似的。余光中将此句译为:
巴夫人:嗯, 我说阿吉呀, 这位梁勉仁先生到底要死要活, 到现在也真该下个决心了。这问题, 还这么三心两意的, 简直是胡闹。
余光中用了两个四字词语:“要死要活”和“三心两意”, 鲜明地刻画出了巴夫人的浅薄、恶毒, 以及涉及自身利益时对别人的冷酷、无情。
3. Algernon:...Relations are simply a tedious pack of people, who haven’t got the remotest knowledge of how to live, nor the smallest instinct about when to die.
原句充满了王尔德式的幽默与嘲讽。作者使用了两组形容词最高级的平行结构, 借以描述主人公对亲戚的厌恶程度。译者则将其译为:
亚吉能:……五亲六戚都是一班讨厌的人, 完全不明白如何生得其道, 也根本不能领悟如何死得其时。
译者模仿“三朋四友”这个四字词语造出了结构相似的“五亲六戚”, 与“亲戚”两字相比, 它更能形象地表现出主人公对亲戚们的不屑一顾;同样, 在翻译“how to live”和“when to die”这两个结构时, 译者也杜撰了两个相应的四字词语。它们在形式上、意思上与原文都是对应的。不但便于演员诵读, 而且利于观众理解。
4. Miss Prism:You are too much alone, dear Dr.Chasuble.You should get married.A misanthrope I can understand-a womanthrope, never!
余光中的译文是:
劳小姐:你太孤单了, 蔡牧师。你应该结婚。一个人恨人类而要独善其身, 我可以了解———一个人恨女人而要独抱其身, 就完全莫名其妙。
在原句中, “misanthrope”的意思是“讨厌人类的人”, 而“womanthrope”则意为“讨厌女人的人”。两个词的词尾相同, 格式一致。若采取直译的方法可以译为:“一个厌世者我可以了解———一个厌女者, 绝不!”这种译法虽然勉强行得通, 但是语气生硬, 晦涩难懂。余光中采取了加词的方法将“misanthrope”扩展为“恨人类而独善其身”, 然后顺理成章地把“womanthrope”扩展为“恨女人而独抱其身”, 意为“抱独身主义”。这种译法不但在结构句法上与原文一致, 而且在意思上更加清晰易懂。可以称得上是妙译。
5. Chasuble:...What seem to us bitter trials are often blessings in disguise.
这句是王尔德语录中较为著名的一句, 显示了王尔德式的智慧和深刻, 许多人将其翻译为:“看似痛苦的历练的往往是伪装的祝福。”如果放在戏剧读本中, 读者可以慢慢咀嚼回味其中的哲理, 而放在用于演出的剧本中就有些拗口, 余光中则把它译为:“有些事看来像大祸临头, 往往焉知非福。”借用了中国的成语“大难临头, 焉知非福”, 把它分成两个四字词语, 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 而观众对自己熟悉的成语理解起来也更容易。
三、结语
四字词语虽然在汉语词汇中占有一定优势, 但是滥用四字词语也是不恰当的。许均曾在《〈红与黑〉汉译读者意见综述》一文中引述许多读者的意见, 说:“西方句子结构, 反映了西方人的思维习惯, 如随意‘归化’成四字结构, 势必丧失一些信息”, “过多地使用, 甚至滥用, 无益于再现原文精神……对于原文中汉字难以表达的文学词汇, 更应细加领会, 以求精当的解释”。[5]毕竟观众欣赏戏剧的主要目的是欣赏原汁原味的外国文化与语言, 过多地使用甚至滥用四字词语不利于两种文化的交流。
但是在戏剧翻译中, 译者首先要考虑的是戏剧文本与其他文学文本的相异之处。戏剧文本在诞生之初就是为了满足舞台表演的需求。如英若诚先生所说, 舞台表演有它的特殊要求, 观众希望听到的是“脆”的语言, 巧妙而对仗工整的。[6]四字词语恰恰符合了英先生对戏剧剧本的要求。它具有其他汉语词汇所不具备的流畅顺口、铿锵悦耳的特点, 适度地在戏剧译本中使用四字词语可以令戏剧语言更加干脆、简练, 做到“读者顺眼, 观众入耳, 演员上口”。[6]
因此, 这一特殊的文本性质决定了戏剧剧本的翻译必须也得站在舞台表演的高度上, 翻译出适合于舞台表演的译本, 使观众在最大限度上得到艺术享受。王尔德的戏剧语言是出了名的机锋犀利、妙语连篇, 若想在译文的形式与内容上都能和他达成默契是非常困难的。余光中在其译本中适度而巧妙地使用了四字词语, 生动灵活地再现了一些在汉语中很难找到对应表述的的词语, 在行文风格上与原作达到了高度的契合, 不失为佳译。
参考文献
[1]孙迎春.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2]许均.文字、文学、文化——《红与黑》汉译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3][4][6]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正确使用词语教案 篇5
一、导入:词语的考查形式主要是词语使用正误辨析。词语使用正误辨析,是测试正确使用词语能力的重要项目,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近几年来,考查形式多以单独命题为主,有时也与成语及熟语的使用结合起来考查。
二、大纲要求及学习目标:
《考试说明》中要求:能“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为D级。
学习目标:
1、词语的表义符合语境的整体意义,与其他词语组合恰当,符合语法及用语习惯。
2、重点是对标点词语使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2、难点是能符合语境的整体意义,给现代文词语错漏能加以发现、改正。
三、自主学习
(结合《预习案》熟悉词语的方法。)
四、合作探究3—15
五、精讲点拨
对词语而言,不求理论意义上的完整,只从语言的实际运用出发,重视对思维操作的指导和实际练习。
1、实词的辨析。
主要考查同音异形词、近义词、同义词、多义词的辨析。
2、虚词的辨析。主要涉及关联词和介词。对关联词的考查主要是以一段文字选择恰当的关联词的形式出现,其立意是在考查考生对复句或句群中分句之间关系的理解情况,考的是分析能力。有时也以判断几组关联词运用得是否恰当的形式出现,对介词的考查则主要是以判断介词的运用是否正确为主。结合下发的学案,根据学生做的情况,师点拨方法 要正确解答词语类试题,必须做到:(一)去同存异
现代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近义词,它们都有共同的语素,比如“承载”和“装载”这一组近义词,它们的共同语素就是“载”。对于这一类词,我们在辨析时,就可以采用“去同存异”法。辨析时,先将共同的语素“载”去掉,这叫“去同”,然后对“异”字进行组词或简易解释。“承“字可组词为“承受(担)”,“装”字可组词为„„装货物(东西)”,这样,这两个词的区别也就呼之欲出了。“承载”有承受物体重量的意思;“装载”有用运输工具装东西的意思。当然,给这类词进行组词的时候,所组之词要尽可能的将这两组近义词区分开来。
例: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a成规
b陈规)“成规”“陈规”这一组近义词,它们有共同语素,辨析时可采用“去同存异”法。具体做法是先将“规”字去掉,然后分别对“异”字“成”“陈”组词或解释。“成”可组词为“现成的”或“形成”;“陈”可组词为“陈年老酒”,进一步引申,可解释为“旧的‟‟,结合原题,本题应选,“陈规”,即“旧的、不适用的旧规章” ”。
(二)以词造句
“去同存异”法可以分辨一些有共同语素的近义词,但也有一些近义词却无法用“去同存异”法进行辨别,这时可以用另一种方法—“以词造句‟‟法进行辨析。例如„„志愿”和“自愿”这一组近义词,我们辨别时可根据这两个词进行简单的造
句。“志愿‟‟可这样造句:高考的时候,学生要填写志愿;“自愿‟‟可造句为:我自愿报名参加这次活动。从中我们可以粗略地看出这两个词的区别:“志愿”表示志向和愿望;“自愿”表示自己愿意。、例:有不少人在这个问题上走了冤枉路,把先后
颠倒了,不善于读书。(a、秩序b、次序)[解析]这一组近义词辨析时,就可采用“以词造句”法。“秩序”可造句为:要维护进场秩序;“次序”可造句为:按次序入场。由这两个所造之句大致可推出这一组近义词的区别。“秩序‟‟有“不混乱“的意思;“次序”有“时间上排列的先后‟‟的意思。据此,原题应选“次序”。
(三)、左顾右盼
“左顾右盼”法也称“观察”法。在近义词中,有相当一部分近义词在词义的深浅轻重、范围、色彩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对于这一类词,我们只要根据平时的积累,结合语境观察,就能找出它们的区别。例如“爱护‟‟和“庇护“,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再比如:
他在会议上对官僚主义作风进行了严厉的。《a、批判
b、批评)[解析]“批判‟‟和“批评”可以从词义的轻重上将它们区别开来。“批判”的词义重,„„批评”的意义相对轻二点。结合原题意思,“官僚主义作风”是党内少数党员的缺点和错误,对党内的同志的缺点应用语义轻一点的“批评”而不用语义较重的“批判”,故原题应选“b”答案。结合例子来分析:
1、实词辨析方法:
(l)词义的重点不同
一组同义词除表达的共同意义之外,在表义上还各有侧重。
如:“周密、精密、严密”,都有严谨密实的意思,但又各有侧重。“周密”的重点在“周”,表示周全、面面俱到,如:„„计划周密”;“精密”的重点在“精”,表示精细、精确不粗糙,如“仪器精密”;“严密”的重点在“严”,表示密封不能透露,如:“组织严密¨。(2)程度不同
近义词在对事物的属性、特征、程度的表现上存在着轻重差别。尤其动词、形容词在程度的轻重上区别更加明显。例如悲哀和悲痛,这两个词都有哀伤、伤心的含义,但是在程度的表现上“悲痛”明显要大于“悲哀”。
(3)感情色彩不同
例:他人挺随和,办事也很圆滑。“圆滑”是贬义词,形容人只顾多方面敷衍讨好,不负责任。应改为“灵活”。
(4)范围(对象)不同
例:①买电脑的事我跟领导说了好多次,可是至今也没得到批复。“批复‟‟指对下级的书面报告批注意见答复。应改为“答复‟‟“回答‟‟等。
(5)词语间搭配不同。
例如“颁布”和“公布”。颁布可以和“法令”、“条例”等词搭配,公布则应该和“结果”、“成绩”等词语搭配。
(6)集体和个体的不同:
指有些同义词所指的同一类事物,有的指的是具体的、个别的,有的指的则是概括的、集体的。如:树—树木,书—书籍,花—花卉。
(7)语体色彩不同:
a.口语和书面语:小气—吝啬,吓唬—恫吓,死—逝世,爸爸—父亲,剃头—理发,溜达—散步。
b.普通用语和专门用语:盐—氯化钠,现在—兹,给—给予,黎明—拂晓。
2、虚词误用(一)关联词语误用
主要有滥用关联词语、错用关联词语、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位置不当等问题。
规律:各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面;各分句的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前面。
例:尽管他行车已三十万公里,却从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主语相同,“他”应放在“尽管”之前)
例:由于国棉布一厂长期以来不抓革新,总落在国棉二厂后面。产量不是比国棉二厂低,就是质量比国棉二厂差。(分句主语不同,“产量”应放在“不是‟‟之后)
(二)介词误用
l、滥用介词:要做到当用则用,不当用的时候不可滥用。
例:他们试制了十九个心脏瓣,从而填补了我国在生物瓣替换领域的空白。
句中的“在‟‟是多余的,应删去。
2.漏用介词:应该使用介词的地方而没有使用,就是漏用介词。
例:江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会议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句中“江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前要加上“对于”,否则句子的结构和表意都不清楚。
3、误用介词:
A、该用这个介词而误用了那个介词。
B.介词宾语不完整:介词不能单独使用,后边必须有完整的介词宾语。
C.介词同后边的介词宾语不搭配
六、练习题的讲解。用刚学的知识来巩固。
七、作业:
韩国留学生关联词语使用现状调查 篇6
一.韩国留学生关联词语使用现状
通过分析总结中级韩国留学生写作练习中的关联词语使用情况, 可以看出:关联词语作为汉语学习中的一个重难点, 学生为避免误用, 他们尽量避免使用关联词语。日常使用较多的有:表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表并列承接关系:一边……一边……, 又、才、就、于是、接着、然后;表转折关系:……但是……;递进关系:不仅……而且……;条件关系:一……就……。例句有:
1. 因为我真喜欢收集昆虫, 所以下课以后我常常去附近的公园收集虫子。
2.我一边看着蝌蚪, 一边听收音机的节目。
3.虽然没有了朋友, 但是孩子很开心。
通过对学生造句情况的统计和分析, 我们还是可以看出韩国留学生在关联词语选择上的特点:
1. 尽量少的使用关联词语, 使用频率较高的是容易掌握的副词性关联词语;
2. 每类复句的关联词语使用
都集中于用法简单, 且使用率高的一种, 如在遇到要表达转折关系复句时, 只会使用“……但是……”, 而不是选取表示转折关系的其他关联词语。
3.由于不熟练表示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的使用, 韩国留学生在造句上尽量回避假设、条件复句, 而采用单句代替。
二.韩国留学生关联词语使用偏误分析
一般韩国语的关联词语不能成对出现, 韩国语分句之间用连接词尾表示, 表示各种关系的连接词尾放在两个分句之间。受其母语的影响, 留学生在造句时不太会使用关联词语。再加上中级水平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并未到熟练层次, 不免出现偏误。通过总结, 偏误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关联词语选用错误
关联词语选用错误是指留学生在需要连接的地方使用了关联词语, 但是这个关联词语用得不对。这主要由于汉语关联词语的对应关系比较复杂, 有的是一对一的关系, 有的是多元对应关系。由于受多元对应关系的影响, 韩国留学生在使用汉语关联词语时, 常常误选。例如:
(1) (小蝌蚪) 不仅黑而且圆。
(2) 因为我们是好朋友, 还有我给它们找了一个妈妈, 两个宝宝。
(3) 我觉得如果她看见花束, 所以她会很高兴呀!
(4) 因为他想那个小孩子打扰他看报而且这么小孩子抽烟, 而他太生气了。所以他打了孩子。
“不仅……而且……”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 所表示的复句中后一分句的意思必须比前一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而 (1) 句中小蝌蚪“黑”和“圆”递进关系不明显, 应改为“ (小蝌蚪) 又黑又圆”。 (2) 属于关联词语搭配不当的误用, 前一分句使用“因为”, 后一分句应该搭配“所以”表因果关系。 (3) 句属于“如果……那么……”的误用, 该句是一个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 (4) 是一个多重复句, 留学生想通过“而且”、“而”的使用表达“小孩子打扰他看报”, “这么小孩子抽烟”, “他太生气了”三者层层递进的关系, 可改为“那个小孩子不仅打扰他看报, 而且那么小就抽烟, 他太生气了, 所以他打了孩子”。
关联词语的使用是相当复杂的, 这就要求使用时不仅要根据句子要求选择适应其内容表达的关联词语, 还要注意关联词语的搭配, 并不是任何两个关联词语都可以配合成对的, 把不能配合的关联词语硬拉在一起, 往往是留学生造成病句的一个原因。
2.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是指留学生在造句时关联词语的选择是正确的, 但是出现的位置不对, 造成偏误。例如:
(5) 我到了小池塘, 才我亲眼看过它们。
(6) 害虫越来越多, 却青蛙越来越少了。
(7) 即使你不高兴, 也我没有办法。
(8) 孩子不但不知道, 大人也不知道。
(5) 句表示承接的关联副词“才”应该出现在主语“我”后。 (6) 句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副词“却”, 应该在主语“青蛙”后。“却”是表“转折义”的副词, 韩国学生经常把它与连词“但”的用法混淆。 (7) 句表示让步关系, 副词“也”应位于主语“我”后。 (8) 句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 因此关联词语“不但”应该出现在“孩子”前面。前三个例句反映的是同一个问题, 韩国留学生对汉语复句结构, 首句使用连词的多, 但对一般后续句需要关联副词接应的认识还不够, 他们把副词性的关联词语当作连词使用, 于是出现了诸如“就/也/才我……”、“却他们……”、“都我们……”等错序偏误。而 (8) 句错误的出现则反映了韩国留学生还未认识到关联词语都有自己的独特位置, 独特用法。即使是同一个关联词语, 在句子中的位置因表达的不同, 位置也不同。
3. 关联词语遗漏
关联词语遗漏是指复句中该用关联词语的时候没有使用关联词语。这主要表现为:1.前面的分句有关联词语, 后面的分句没有;2.前面的分句没有关联词语, 后面的有;3.前后两个分句都没有关联词语。通过对留学生作业的分析, 举例有:
(9) 光头老人因为认真地看报纸, 看不到这个情况。
(10) 如果关注不够, 蝌蚪都死了。
(11) 离韩国很远, 但是华师的同学和老师很热情。
(12) 我不懂汉语, 我朋友很少。
(9) (10) 句都属于前面分句有关联词语, 后面的分句没有。 (9) 句是因果复句, 所以后一分句应有“所以”。 (10) 句是假设复句, 应使用成对关联词语“如果……那么……”。 (11) 根据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 前一分句应加上表示转折关系的“虽然”。 (12) 句是因果关系复句, 应使用关联词语“因为……所以……”。
关联词语的遗漏, 主要是由韩语和汉语的差异引起, 一般韩语的关联词语不能成对出现, 韩国语分句之间用连接词尾表示, 表示各种关系的连接词尾放在两个分句之间。其次留学生对关联词语的用法掌握得还不熟练, 平时练习也很少, 这也是出现偏误的重要原因。
4. 关联词语多余
关联词多余是指复句中不需要使用关联词语的时候, 使用了没必要的关联词语。这类错误留学生作业中不多, 出现此类偏误的情况主要在于重复使用同一个关联词语。例如:
(13) 我一直在想, 甚至我睡觉时也想, 甚至我做梦也想。
(13) 句中, “甚至”出现了重复, 很显然有多余的。这同样与掌握程度有关, 要表示递进关系, 在后分句使用一个“甚至”就可以了。
三.关联词语使用偏误原因分析及教学建议
1.关联词语使用偏误原因分析
关于偏误产生的原因, 专家学者都各有看法, 综合前人的研究, 我认为应在以下几点的基础上来对留学生关联词语偏误进行解释:1.母语的干扰。任何人在学习一门外语的时候, 都会受其母语的影响, 或多或少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语法错误。。由于韩国语的关联词语不能成对出现, 韩语分句之间用连接词尾表示, 表示各种关系的连接词尾放在两个分句之间。受其母语的影响, 留学生不太会使用成对关联词语, 尤其是关联副词。这正是在关联词语学习过程中负迁移的根源所在。
2.教与学的失误。
教方面, 教师在课堂上教关联词语时过分注重形式, 照本宣科, 对一些关联词语, 只讲解它的意义、特点和用法, 对一些具体的使用规则以及同一类关系中每个关联词语在运用上的细微差异讲解不够, 使学生虽然按课本的讲解去造句子, 但还是出现许多错误。学方面, 正如留学生使用关联词语现状中所说留学生遇到不会表达的, 为了避免出现错误往往采取避繁就简、避难就易、避新就旧或者干脆回避不说。这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留学生在学习策略上的失误。
3.关联词语教学建议
为了避免关联词语使用的偏误, 除了汉语关联词语系统规律、特点的理论研究要下一定功夫外, 寻找一条能够更有效进行关联词语教学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法将关联词语教学具体化、形象化, 从而细化关联词语教学过程, 使留学生能够循序渐进掌握基本知识, 认识关联词语;明确分句关系, 理解关联词语;多方指导练习, 运用关联词语;注重分析比较, 不断巩固提高。使学生真正明白, 在何时何地如何才能真正的使用关联词语, 从而抵制“负迁移”和“泛化”, 减少语用失误。
摘要:由于受母语的负迁移以及目的语的负迁移等因素的影响, 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韩国学生写作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对中级班韩国留学生汉语写作作业的分析, 归结出其关联词语使用现状, 并对使用中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 判断偏误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韩国学生,关联词语,偏误分析
参考文献
[1]邢福义, 汪国胜.现代汉语[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武汉2003 (7) 。
[2]鲁健冀.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4 (1) :501。
词语使用 篇7
企业为使营销手段多样化, 常常费尽心机, 而英语在广告营销中的出现和使用, 正迎合了现代社会人们求新求变的消费心态和视觉需求。企业广告营销英语在日常广告中的使用规则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 因此覆盖范围可以说是相当广泛, 百无禁忌的使用法则一方面让英语爱好者倍感亲切和增加新鲜感, 一方面又在潜移默化中扭曲了英语的正确含义和使用范围, 虽然说企业广告营销英语的使用给人们生活带来丰沛的语言色彩, 但模糊性的英语使用及翻译也确实带来了不少麻烦。
二、企业广告营销英语的模糊用词类别
1. 形容词
广告用语的目的不同于其他一般性的商业用语, 如果没有独树一帜的特色, 广告也会因此黯然失色, 可见, 一则恰到好处的广告用语对于发挥广告的宣传推广功能来说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一个商品的好坏评价常常被消费者以第一视觉的直观感受最为明显, 比如有着精致包装的小礼盒总是会让人感到贴心和舒适, 而这样的感受在企业广告用语中则被归类于形容词。正是形容词才让商品变得充满活力和吸引力, 那些硕大的公路广告招牌上旗帜鲜明的形容词正是一语点睛般地“戳中”消费者的感官, 产生出的连锁反应可以以扣人心弦的力量促使消费者尽快做出消费决策。
在一则美瞳广告中, 广告语这样写道:Watch your eyes attracted too much attention.广告语中的watch以一种警示性的语气故作模样地警告消费者不要吸引太多人的注目, 这是一种典型的欲擒故纵式的广告营销用语。把使用结果夸张到一个有点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 首先是让人产生质疑, 其次就是有购买尝试的念头, 这种夸张到极点的广告用语也侧面地印证了商家对自己的商品很有信心, 经得起任何考验和质问的态度自然而然地招来很大一批尝试“破解”的人, 虽然没有在广告语中与任何商品作对比和分析, 但“反其道而行之”的风格语言不能不说是一则刺激消费欲望的广告用语。
2. 名词
在广告营销英语中常常会使用名词来修饰商品, 通过直观的语言来向消费者提供关于所宣传产品的各类信息, 以此来和其它商家的宣传产品来做一个区别。其实, 很多时候, 企业广告营销中所使用的英语对名词的修饰关系有着比较明确的划分, 用来区别不同商业价值的产品宣传意义。
比如在这个防盗门的广告语The Strong steel door plank.这里面的steel和door之间的关系十分明显, 用steel来彰显door的用材。这样一种简简单单的语句所提供的信息其实相当有限, 有限到让消费者第一眼看到这则广告的时候不知道其他更重要的信息了, 很难做出第一时间的判断, 总是会想到还有其他什么更多的关心和顾虑会是这则广告没有体现出来的, 这就等于给商家所要宣传的产品埋下了销售心理隐患。巨大的词语模糊性在这里就是一种信息的缺失和遗漏, 如果有商家执意要一直采取这样缺少关联性的广告用语, 也可以说是商家的疏忽和营销广告策划的不力。
The road, the road leader.作为一则专为汽车做宣传的广告, 很容易就让人把目光聚集在road和leader这两个词汇上, 思索这个词的搭配有何含义。而在知道其是为汽车做的广告宣传之后, 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很多关于“road”的景象, 比如宽阔的大马路上, 一览无遗的泊油路面热气蒸腾, 让人想要去一个地方却举步维艰的样子。Road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马路之外, 还隐喻了我们的人生, 暗含了我们生活的道路, 生活的选择, 在这些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的处境中, 做一个领头羊显然有坚持不懈、不屈不挠、苦尽甘来的人生哲学思想在里面。广告在不经意之间把道路这一个宽阔的概念抛出来, 启迪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愿景的期盼, 激发了人们克服现在道路上困境的勇气, 有一个有领导风范的领导者能够在身心上都带领我们通往人生最正确的道路, 是再好不过的了。而汽车就是这样一个座驾, 不仅仅可以是马路是无所不能的先驱者, 也可以是人生路途中必不可少的一件珍贵的必需品, 如此一来, road这个普通的用来指代“路途, 道路”的名词模糊掉字面意思后, 可以被升华成更有广告宣传价值的意义, 这和人们第一感官接收到的信息和后续联想中的指示作用不无关系。
3. 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模糊化使用
企业在广告宣传中, 为了更加突出商品的某些特性和甄别和其他同类产品, 一些比较级的形容词则常常用来当做美化商品舆论外表的必要法宝。例如为了形容食品的安全健康, 常常会用到诸如healthier或者much green等等比较级的形容词。
有一则广告是这样形容它所代表的果汁———If you want to be more healthy body will have to eat more natural food, More natural than ordinary suburban orchard.这则广告中, 商家特意用到了more healthy和more natural这样带有比较意义的英语, 意在表示出自己的果汁是能够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元素的, 这样的概念看上去是很能抓住眼球的, 健康是现代人追求的一个必要的生活食品标准, 而能够健康到比普通郊区果园还天然的水果就像一级比普通水平面更高的阶梯一样, 永远让人想要去尝试。这样一则广告将新时代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渴求尽情地展现在广告用语中, 将人们对于日常健康的初步概念进行了升级加强, 把一般意义上的还算天然的郊区果园做了一个比较, 提出了更高更天然的健康要求。与人们传统意义上的固有印象作对比, 使得这则果汁的广告效果宣传达到了更高的一个阶段, 从而有利于商品的销售以及树立更完整积极的形象。
当然, 如果只是纯粹地使用一物比一物的形容词汇还不够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的话, 最高级的形容词也许是很多商家运用在广告营销英语中的“杀手锏”了。例如有一则化妆美容系列的广告用语是The excellent craft, the most authentic quality, the most can meet the nutritional needs of human skin.这则广告给人以一种毫无招架还手之力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 纵然它没有与任何其他的同类商品进行比较, 但是这种接二连三的气势很难说它不是一种最直接的肯定。因为最高级的形容表示的是没有任何事物可以超越的, 即是在彰显它是最高品质的商品, 绝无仅有的独特性质。可是, 这种商品的宣传广告语在一定程度上让人很难有一个心理上的对比和参照, 也就很难有一个直截了当的相对稳妥的初步评估, 没有任何与之相较的事物, 虽然说感觉上会少了很多直观的印象和生活的周边感受作辅助, 但是简单明了的肯定语气也迎合了现代的主流思想价值观———做到最好, 绝无二致。
4. 模糊运用的修辞手法
在文学领域中, 修辞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成分一直扮演着区别优劣的重要标准而存在, 缺少修辞的文章读起来令人乏味, 没有适当修辞技巧的文章读起来令人倒胃。在广告营销用语中, 修辞的运用可谓是相当普遍, 到处可见的修辞广告充斥在我们身边, 混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修辞手法一般具有独特性, 用来修饰商品的特有属性尤其到位, 因为一些商品的卖点并非如其他大众商品的使用感受一样, 普通的形容词描绘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商品宣传的需要, 所以, 一种独特的修辞手法应该适用于一种独特商品的一种独特属性, 达到淋漓尽致的宣传效果。另一方面, 作为消费者, 也希望从更多的角度和层次来了解商品的各个属性和特点, 特别是当大多数商品都属性功能雷同的时候, 这种“求新求变”的渴望就愈加强烈, 他们希望能够有一种新的商品带着全新的属性, 给消费者带来焕然一新的使用体验, 在此之前, 最好能有别具匠心的广告用语疏通他们的心理管道, 让他们无怨无悔地接受自己当下的这一个消费行为。
例如We just bring the pure nature feeling to your side.这则矿泉水广告很好地将矿泉水的品质作了一个美妙的描绘, “the pure nature feeling”用来形容水质的优越, 作为矿泉水的广告, 很容易就把这种自然纯净的情感和从唐古拉山上融化的冰汩汩流淌下来汇聚成河的渊源, 这种追溯长江母亲河对整条长江沿岸的滋养根源的想法, 本来就是一种回忆和联想, 让人不忍拒绝这份宽容仁慈的情感, 同时也是对运送矿泉水过程的一种侧面描述, 因为这样完全天然的品质长途跋涉运送到消费者手中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表示商家企业始终坚守品质的原则和专注好水的一贯理念, 无论如何都不会添加任何添加剂和掺加其他水源地的水。这种带有一语双关的广告词修辞语, 很有效地将商家所要传达的商品意义都呈现了出来, 独特的修辞方式用到了恰当的地方, 就有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又比如Give your body a fresh start.这样一则有关于沐浴乳的广告。利用商品清洁身体的功能, 衍生出多个含义, 最终是让身体成为一个崭新的开始, 听起来就很令人心动, 把婴幼儿那种初生嫩滑的肤质找回来将会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商家利用这则广告也传达了一个商品信息, 就是该商品的其他添加剂是很少的, 甚至是没有的, 因为只有天然的材质才有可能滋润出天然的肤质。并且, 此广告还蕴含了一个现代人都希望拥有的功能, 那就是希望有从头再来的机会, 希望能够通过一次沐浴就把现实中的烦恼统统洗去, “崭新”一词寓意着过去的推翻和拥有未来的无限可能, 那也是多么令人心驰神往的能力。这同样也是一种双关的修辞, 意义的多面性拓宽了广告的受众理解层面, 可以说是极大地促进了当代消费者对此的购买热情。
三、企业广告营销中英语模糊性词语的使用价值和意义
广告营销英语用语有众多的分类, 除了一般性的名词, 形容词, 动词意外, 还有比较级最高级以及其他的相对复杂的修辞方式。到底这些广告描述是否是真的符合客观情况, 一般的消费者其实很难分辨。但是作为一种现代经济背景下的产物, 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不仅是迎合现在消费者的心理文化诉求, 同时起到了描述商品内涵、促进销售的作用, 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企业广告营销中常用的英语模糊性词语不是曲解英语原有的正常释义, 而是通过将几个英语词组之间进行合理的搭配组合, 造就出一种全新的英语体验。而广告中的英语为了使所宣传商品更富有感召力, 往往不按常规出牌, 是从多个方位进行全面的考虑和丈量, 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为最终目的的一项商业活动。
模糊性词语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人对于事物认知的多元化, 因为人的教育程度越来越高, 对细节的感知和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简单直接的描述已经很难满足他们对于更高生活的文化需求了, 只有在词语的固定搭配中留出一个适当的距离, 像修饰一件艺术品一样, 给人留出想象的空间, 才能有更多的选择。因此, 模糊性词语在如今社会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结语
广告营销英语的使用在现今社会拥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不单单涉及到现实社会景象和地方文化, 民族精神, 还包括风俗习惯已经众多的传统文化等等的人文特征。众多易变的活性因素交织在一起, 还有人自身的英语能力差异, 很容易就造成对广告的理解偏差甚至是误解。丰盈文化的内在是丰富多彩的, 但同样也是形态各异的, 不同的文化差异与不同的教育背景造就了每个人对广告营销中的英语理解都有所不同, 对其中的偏差和艺术化使用的模糊性有时很难辨别和理解, 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有在日常的生活中坚持英语阅读的习惯和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把英语的认识真正落到实处, 拓宽自己的学习范围, 这样循序渐进地进步才能够在英语的任何使用的状态下, 都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车丽娟.贾秀海.商务英语翻译教程[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14 (14) .
[2]黎千驹.模糊语义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49) .
【词语使用】推荐阅读:
正确使用词语01-09
使用改善词语造句01-15
高考正确使用词语教案08-30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词语06-06
正确使用词语和成语08-15
使用鲜艳词语来造句08-29
正确使用词语学案01-13